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如此辗转几次,当系统碟来到我的手上时,央视的《西游记续集》已经播完了,唐僧师徒四人驾云回了西天。
看完了续集,我拿着系统光盘和内存条到了楼上自己的电脑前。我也不急于去重装系统,而是拆开了主机机箱,拿着大小刷子清理起来,话说已经一年没怎么打扫过了,显卡和CPU的风扇上全是灰尘。一年没清理的电脑主机还算是非常干净的,想当初我曾经在工作的学校里碰上有人呼叫,说电脑开机失败,总是黑屏。我正好没什么事做,加上大学时给别人象征性地修过几次电脑,算是有点经验,也就被拉着去看能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这台“患病”的电脑时,我头那个大啊就不说也罢!主机的螺丝基本是没动过的痕迹,我问:“以前拆开过吗?”答案是没有。想来也是,基本上少有几个女生没事拆开过自己的电脑,否则男生还有机会上女生宿舍么?我做好了心理准备打开了机箱,一看,真的不得不傻眼!灰尘也便罢了,居然还有蜘蛛网!不过,这还算是正常的理解范围,俺曾经还在主机里清理出蜥蜴等小型爬虫类。稍稍看了一下主板,我也知道症状出在那里,内存条都快被灰尘给淹没了,这还能正常开机的话,那么这部机子当真极品也!同时我也发誓这是本人生平仅见的最脏的内存条……
别人大学时光里给女生修电脑,都是带着块系统和一些备用软件之类用鼠标加键盘来解决问题。我大学时候帮女生修电脑,工具要不是刷子,就是橡皮擦和润滑油!甚至是当找不到润滑油时,维生素C鱼肝油也用过!都不知道自己是去修理电脑,还是去清理电脑,反正大家都管我叫“电脑清道夫”。
不过,拜那三年的经验所赐,本人对于电脑的清理,那叫一个熟悉。这不,两三下刷,就把现在自己的主机里面的灰尘给理了个七七八八。话说,俺还有个不拆螺丝也能扫尽CPU风扇灰尘的小本领哩。
清理完了电脑,主板内存插槽上的那条64M的“超高速”内存被我拔了下来。好在当初配置时,主板是一流的,因此也不担心它不般配现在手中的128M内存。两条新的内存装了上去组成了双通道,可以当成256M的内存条来看,估计速度能从此上升一点了吧!
做完了这些,接着就是本人最为熟悉的重装系统了。千禧年还没有Ghost的装机观点,硬盘备用还原的一键系列也要等到2003年之后才能在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因此,现在还没有所谓的克隆碟,装机一次的时间,依旧是非常地漫长。
这一张系统碟是英文版的,就本人的英文能力想看懂,那是想都别想!不过好在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管你是什么语言,安装的过程都大同小异。
在安装的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了Windows的历史,想到了那一段从零开始。有心学过点计算机的人应该知道,从1981年微软的MS-DOS安装于IBM的PC机,1983年Word软件及Windows操作系统投放市场,一直到两个月后的2000年2月,到时候WindowsNT5。0操作系统正式向全世界发行,届时,比尔·盖茨已经几乎控制了电脑产业的霸权,并将主宰21世纪的电脑与通讯以及其它许多行业。如果说瓦特的蒸汽机拉开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序幕,那么,比尔·盖茨的软件则开启了知识文明时代的大门,为我们带来了爆炸性的资讯。
我忽然有点恨我自己,恨自己穿越得不争气!如果早穿越了一二十年,然后跑美国去收了比尔当小弟,那何愁钞票少啊!在未来的人类历史长河里,比尔·盖茨的历史地位将十分突出。因为他是历史的改写者,他所发动的知识革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使人类的文明史得到重大发展。至于将来盖茨这个名字会不会比肩于诸如牛顿、瓦特等一系列的人,那应该是后代们去头疼的事情。
随着系统安装到了尾声,一些组件注册后,电脑也就重启了。
我记住了此时手表上的时间:1999年12月25日下午13:10。五十年后一回眸,这将是晋级为吕某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我拿出了光驱里面的系统碟,然后慢慢地发现开机的画面不再是98操作系统,虽然这个开机画面跟日后风靡世界的XP操作系统明显只是远亲关系,但是,有志之士应该明白,WindowsNT5。0的出现,将代表着真正WINDOWS的窗口时代,终于到来了。
桌面跟98操作系统一样是蓝色而低调的,一眼望去,桌面上的图标都非常熟悉,只是这些图标的名字非常陌生而已,都是英文的。
对于所有熟悉电脑的人而言,其实操作系统不论是哪一国的语言,关系都不大,因为只要是电脑学得精一点,那么总能记住一大堆的快捷键。视窗的时代里,我们依靠的是键盘上的107个键和鼠标上的两个键加一个滑轮,而不是那些语言。可以说,操作系统换了语言,我们还能将就着用,假如键盘上的键打乱了,那么我们必将耗费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些,都是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使得了比尔·盖茨将蝉联全球首富!是的,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也因此,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桌面操作系统九成的市场!简直是完胜啊!
这个时候,我拿出了抽屉里平时几乎不怎么用的MP4,以及数据线。此时此刻,我的心非常非常地无法平静下来,甚至在接驳数据线时,手抖动得仿佛帕金森氏症发作到了晚期,简直就快没救了!
当我好不容易平静下心,将数据线接入USB插口时,MP4的屏幕亮了,出现了与电脑连接才会出现的熟悉图案。然后,电脑屏幕的右下角,在启动项那里,同样出现了一个极其熟悉的图标,还有一句简单的话,意思就是“发现新硬件”;片刻后,换成了“新硬件已安装,可以使用”。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一些,是英语的,毕竟这还是英文版,我是按照了这些话语的长短,按照XP操作系统的语句方式,理解成自己的东西。
“应该已经连接上了吧!”我闭上眼睛深呼吸了若干次,终于下定决定点开桌面上的“Mycomputer”。只是,在双击点开的一瞬间,我还是忍不住闭起眼睛来。(作者注:本人这个有穿越嫌疑的MP4,还真的在2000的操作系统上尝试过,是成功的;只是找不到最原始的英文操作版本,无法确定在最原始的2000操作系统上能不能使用。)
从知识和见识上看,我已经超越同龄人太多太多,唯一剩下要锻炼的可能只是宠辱不惊的心性了。我微微摇头,看来自己在这方面上还不达标,如果MP4里面的资料已经损坏或者是用不了的话,那么我能承受这样的打击么?
“是幸运还是不幸?我真的不知道。不过,大自然能让我逆天地重生回来让一切从头开始,已经是不二的恩赐的,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就不能贪得无厌强求更多。一切随缘吧!”我喃喃念着,猛然挣开自己的眼睛。
第18笔:优盘-3
然后的下一刻,我的嘴角有了笑容,不是苦笑,而是欣慰的笑。一年来对MP4的保护,总算没有白费啊!
我的电脑中,分组排列着“我的文档”和硬盘,在硬盘的下面,有一行英文,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字母是什么,但根据以前留下的尝试,我能翻译一下,是“可移动存储的设备”。这下面挂了两个图标,第一个是DVD驱动器,另外一个的名字有点特殊,叫“优盘”,这是我所熟悉的名字啊!看到了这里,坚强如磐石的我,终于视觉模糊了,我知道,那是泪水。
轻轻抹去这些并不多余的眼泪,我双击进入了“优盘”里。都还在,真的都还在!以前的资料,无一不例外的都还在!此时此刻,除了欣喜之外,我更害怕的是那叫人崩溃的“乐极生悲”!当即也是细看MP4的内容,直接将盘里所有的东西复制到电脑上一个早早就清空的盘符里面。
USB2。0还没有出现或者没用兼容进WindowsNT5。0里,现在电脑里面所用的是USB1。1的接口,传输速度是12Mbps,也就是1。5MB/S。MP4这个U盘里面总共有3。5GB的资料,按照常规地来算,算式是3。5×1024÷1。5÷60=39。8(min)。也就是说,我要把里面的资料全部复制到电脑上的话,起码要40分钟的时间。因此,真叫人无比怀念USB2。0甚至是USB3。0的时代啊!你可知道USB2。0的频宽是多少?是480Mbps!是USB1。1的40倍啊!假如说那时候是光速,那么现在只能是龟速了,特别是你看着那个进度条爱死不死地移动时,内心的烦躁,不提也罢。
不过,我也应该知足了,通过查到的资料来看,USB规格第一次是于95年由Intel、IBM、compaq、Microsoft、NEC、Digital、NorthTelecom等七家公司组成的USBIF共同提出,然后在96年1月正式提出USB1。0规格,频宽为12Mbps,只是当时支持USB的周边装置少的可怜,所以主机板商不太把USBPort直接设计在主板上。假如哥不小心重生早了几年,难不准就抱着这个MP4在路边哭了个没完呢!
40分钟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关键看你的心态。我点开了那个接受这些海量珍贵资料的硬盘盘符,在里面看到了资料已经慢慢写了进去,这时候的内心,还是无比欣慰加欣喜的,不论复制过程是否能完整,不管复制过程中U盘会出现怎样的意外,只要U盘里的资料有百分之一能真正地为我所用,那么,天下间何处,君皆可直去。也是在在一瞬间,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属于重生者特有的“天下唯我”感,当真是大自然给的恩赐啊!不至于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起码是“十年精华集一体”!
“宠辱不惊!宠辱不惊啊!吕某人,切忌乐极生悲!”欣喜过后,最害怕的莫过于一盆冷水才头到脚。其实这一年来,每一天的晚上我都会有缘有故地担忧,担忧明日一觉醒来还是在2010年12月的那天,而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总说杞人忧天,吕某人我也很忧,忧心着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里,大自然把它所给的恩赐给收了回去。
“怎么看小说时,别的主角总是能随遇而安呢?我就不信他们的神经能那么大条,我就不信那么大条的神经真的能成就一方霸业!小说果然是来自于生活,却终究是高于生活啊!难不成是我想得太多了?”我自己也无法知晓内心的担忧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不过我在同时,会默默地感谢这一些担忧,是这些担忧,让我保持了一颗对世间万物敬畏的心理;而同时,我也再次深刻地体会到“小心驶得万年船”,一切本来莫须有的悲哀,都是因为目空一切加自以为是而引起。
时间在烦躁中过得最慢,在沉默中却走得最快。
当我还没理清那些繁杂的心絮时,音响中发出很清脆的“叮”一声,将我给惊醒过来。再次举目看那屏幕时,叫人崩溃的进度条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爽的文件夹白色背景以及10几个因为被选中而加深颜色的文件夹。
“钞票啊!无价之宝啊!”我再次哆嗦着把U盘,也就是MP4弹了出来,珍而重之地关了机,放在抽屉里面。从此,这个MP4将可以功成身退了。
沉默了一年的资料终于在今天成了有用之物。这些TXT文档,都将在可能明天、可能后天发威于世界上!这点是无庸置疑的。然而,我也要有心理准备,万一这些TXT打开来都是乱码呢?
当然,这一点就真的属于杞人忧天了,所有的TXT都支持ANSI、Unicode、Unicodebigendian、UTF-8这几种编码,而我MP4里那些TXT全部都是ANSI为编码的,本本能看。因此,我很是轻松地开始检验这些存在于电脑上的资料。
到底是已经一年没仔细看了,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的MP4里面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东西!不仅有小说,还有很多可供写作的资料,甚至连中国的神仙谱都有!看来穿越重生的前一天晚上,我的无意之举,还真的算是有备而来。(作者注:同时也导致一直到了今天,我也不敢随便乱删MP4里的资料,而且天天把MP4带在身上,期待某一天真的带着U盘穿越去鸟~)
不过,这些TXT也还是普通的,我居然在“资料”文件夹里面找到了一些被尘封了许久的工具书和社科方面的资料书!其中有一本叫做《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作者是林军,我一点开看,只看了那么一眼,立即果断地拔掉了网线!一个念头在内心中钻出:以后,只怕要非常非常小心了。
这本书写是的从95年09年,中国网络上发生的大小事,而且写得非常具体并且衔接上下文。在09年和10年来看,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书,一本普通的可以当作中国网络历史的教科书罢了。可是,此时此刻,是2000年初!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这这本书就是预言书啊!而我对网络的很多事情也并不是事无巨细全部记忆清晰,但是在有了这本书之后呢?假如我争气一点,那么在09年林军开始写这本书时,里面会出现我的名字。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在得到这本书之后也会变得不普通,那么如果让那些并不普通的人拿到了呢?可想而知,世界会天翻地覆,而我也同样会粉身碎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我的电脑又不是不设防,一个不留意出现了差错让人好死不死给入侵了,资料全部消失倒也罢了,假如资料被某些有心的人拿到,那么后果……
我忽然不再哆嗦,而是一个激灵!
无数重生指导书的内容在脑海中回播,让我在第一时间拔掉了网线,虽然根本没有拨号上网过。我想,不论是多么厉害的黑客,只要他没超能力,就没办法去入侵一台没联网的电脑,这是常识!
拔掉了网线后,我这才平复下心境,将所有的东西再拷贝一次在电脑的其他两个没装系统的硬盘上当作备份,下一次开机前,我会果断地拔掉这两个硬盘的电源线和硬盘线。然后觉得还是不怎么妥当,于是拿来了三张RAM,将这些内容全部刻录在一张RAM上,连续刻录了三张再次备份。这是我的财富,没理由不珍惜的。这样的多次防护,就算出现了意外损害了一些资料,我也能从别的地方给找回来。
接着,我将整个文件夹里面的小说挑选出大概几百M放在有系统的硬盘上;至于那本我现在认为最有价值但是最危险的《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则被我直接打印出来装订成一本书的样子。忙完了这一些之后,电脑关机,其他两块硬盘被我拔了下来。收拾妥当,才敢插上网线。这个时候,一个下午的时光已经差不多全部过去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啊!古人的话,能流传到今天的句句是真理。我没办法不去小心,而我也没办法自信到自己的人品会爆发到所有人都注意不到的程度。
拿着手中这本刚刚打印出来跟包子一样还热乎着的《沸腾十五年》,我知道,未来将会为我所有。目前当务之急,或许应该再去买一部不联网的电脑了。
第18笔:优盘-4
那么,我的时间从此又空余了出来,做什么好呢?
早在一个月前,我就没再继续往杂志社里投稿了。同时因为岁数不到,也决定在没到一定的岁数的之前,还是别写太多的小说好。而到了今天,MP4里所有属于未来的资料将为我所用,这意味着时机已经成熟,从今天开始,将能享受到每天复制粘贴的滋润生活。闷声发大财,在网络时代里,是绝对能实现的。也只有成熟了的网络,才能为真正有心低调赚大钱人竖起保护膜!
现在,每天的空余时间以及日后上课的课余时间,我开电脑不再单纯是为了去找资料,而变成了修改一些日后知名小说的错别字。此外,之所以不去找资料,那是因为资料太多了,虽然此时的网络是贫瘠的,但是由于MP4的解放,我的电脑却是富庶的。如果你将现在的网络比喻成撒哈拉的话,那么哥们我的电脑,就是西双版纳!当然,这一点只针对于类似文本文档之类的资料,因为这类资料不占太大的空间。
为了能让以后的日子过得很好更有把握,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就不应该去找什么资料了,而是因为正确地归类好电脑里的资料,要给这些资料加一个系统性的检索表,当我需要哪一些时,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无疑,这将是一项挑战性极高的工作!好在,这样的工作我在大学里没少做过,还能勉强胜任。
其实,整理资料对于有心的人而言还真的不能算是难事,之所以说挑战性高,那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毕竟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耗费精神力,同时也是极其枯燥的。我用一句话来说就好:“给!这里有接近3。5G的文本文档,你将这些给归类好。”这里简单地试问一下,你,能轻松地办到么?如果是3。5G的视频或者iso文件,那么将是几个小时能解决的事情。3。5G的文本文档,这意味着什么?老早以前我就算过,知道了1MB等于524288个汉字。那么3。5G有多少个数已经是不可考的天文数字。我只是个寻常的人,最多是沾上星星点点重生的光,知道一些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到底没有黄蓉那样近似乎变态的过目不忘的能力,因此,要处理这么多的资料,坦白说,我是有点崩溃的。
在整理方面,我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是将所有的小说等文件给提取出来,只留下几十本在有系统的硬盘里,其他都放在备份的硬盘里,然后拔掉硬盘线,这一点,在资料复制好了之后就已经完成。而这些小说,以及以前留在电脑里的记忆,在新电脑没买来之前,将沉睡在备份的硬盘里。这一举,3。5G的资料只剩下1G。这仅仅的1G,就是非常纯粹的资料了,大部分都只是与写作有关的资料。
不过这些资料中,也有很多让我头疼的格式。你TXT的还好解决,EXE那是随便可以看。但是,WORD的文档率先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啥问题?是不兼容的问题。MP4里面的WORD文档,有九成是以WORD2003的版本创建的,剩下的一成,则是WORD2007文档。虽然同样是DOC格式的文件,但你说,WORD2000能打开WORD2003的文档么?任何一个有点OFFICE操作经验的人都会这般告诉你:从来软件只有向下兼容,少有向上兼容的吧!除非你在保存时,存为Word97-2003&;amp;amp;6。0/95-RTF,问题是,有谁那么无聊的?没有!因此,你用今年刚出的WORD2000,就甭指望能打开WORD2003。因此,所有WORD文档暂时作废。1G资料被再砍了一刀,剩下830M。
接着,PDF的也有点问题。PDF虽然在DOS时代就已经有了,不过当时那大多是针对打印机的。算起来,PDF其实还是ADOBE公司的产物,啥,不知道这家公司?兄弟,你太菜了吧!你用的Photoshop,前面不就有这五个字母么?PDF还是PSD(Photoshop文件格式)的兄弟呢!只是现在,Windows环境下能免费阅读PDF的AcrobatReader2。0,那也要等到2002才发行,况且就算到时候发行了,鬼知道它能不能兼容后世那些PDF啊!因此,再次砍下一刀,剩下520M。我有点悲凉,这里面,可是有很多当初我编写《网络小说,走过十年》的原料啊!好在我所编写的这本书早就准备有TXT格式,否则我还不哭死!
跟着的是RAR。RAR在93年就有了,虽然是专利文件格式,虽然比较低的版本也可以解压;但是,这些文件当时我有看过了,属性中注明了一句“解压所需最低rar版本是2。9”,这意味着,要WINRAR2。9以上的版本能才打开。悲凉就在这里了,2000年,WINRAR最新的格式是2。60,起码要到01年9月才能找到WINRAR2。9。因此,虽然这一刀下手不是那么地狠,但是也报销掉了100多M。当然,这里面有也有不少是2。70的,也要到暑假才能打开。
因此,最后剩下的,只有四个格式,就是TXT和CHM、HLP、ZIP。我很庆幸,庆幸已编译的HTML帮助文件CHM格式是98操作系统所提出的,那么2000操作系统当然能用;而HLP文件格式是早期的操作系统所使用的帮助文件系统,这种格式对操作系统没有太多要求,Windows95及以后的版本都可以运行。其实HLP和CHM是兄弟来着,有人说HLP文件格式很可能会被CHM所代替,那是由于现在很多人对电子读物的美观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HLP文件格式的不足之处是美观程度不够好。而ZIP格式嘛,ZIP跟RAR根本就不是兄弟,就算他们长得很是接近。那么区别是什么呢?ZIP是完全公开和免费的。虽然开发出ZIP格式的那位天才菲利普·卡兹会在今年的4月因为酗酒而死亡,但是这一种格式是无比伟大的,因为我所有的ZIP文件的属性有一句话,是“解压所需最低rar版本是2。0”,WIN95就全面支持了,所以也就成了现在我电脑里能用的格式。
3。5G的资料被大砍四刀后,只剩下了区区460多M。乐观一点说,那是我接着的工作量会大大地减少。
我根据原本MP4里有的分类标准进行再一次的细化,在不打开TXT而只看文档名称的前提下,把意思相近的文档归属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比如我搜罗了很多关于中国神仙的资料,那就直接建一个文件夹,名字叫做“《中国神仙谱》”,之后那些文档中,只要在名字里面有出现与神仙有关的词汇或者表达出相关的意思,那么就通通归进这个文件夹,当然,前提是神仙必须国产。
忙着这些,你会觉得一天24个小时明显不够用,而且若是心智有点不坚的话,估计没几天的工夫就会烦闷。本人到现在,是没有表现出一点烦闷,这并不是说明本人耐心如何如何地好,而是本人明白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胜利倾向于那些耐得住烦闷的人。别的不想,我只想成功!
不过有时候,如果实在是腻烦得透顶了,为了避免从此对这一行失去爱好,我也会选择在最适当的时候休息休息,或者是骑单车到外面转转,或者是在小霸王上玩玩FC游戏,更多的是看看电视节目。
正好,今年的寒假,比较好看的片子不少,首先是有《西游记续集》,可以去看一看那破绽不多的特效;其次,在林百欣的本港台上,周一到周五晚上九点半播放了迄今唯一一部以潮汕人发展为中心的有香港特色的乡土剧集:《我来自潮州》。只要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部激励剧便是参照亚洲电视名誉主席林百欣的发迹史而展开的故事,里面陈庭威在戏中所饰的勤奋潮州汉郑琛正是潮阳人林百欣的缩影。从98年开始,这部片子开始在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台播放,想那香港居然有四分之一的人是潮汕人,那么这部片子想不获得不俗的收视与口碑都难啊!听说去年剧集在潮州播映时,更是引起哄动!多少年了,到底只是出了这么一部介绍潮汕人的电视连续剧啊!
第19笔:鲜鲜-1
少年作家的名头始终要来没什么用,专业枪手才是目标。
——摘自《吕某人名言录》
《我来自潮州》这部片子告诉我们什么呢?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我不想讨论“潮汕人”与“潮州人”的区别,我只知道我们是说潮汕地区的方言),潮汕人不论是何背景、有何资质,只要立定志向、努力向前、不怕难苦,有朝一日定能出人头地,踏上成功道路。潮州民系虽然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中所占人口比例最少的民系,却是中国南方乃至全球华人界最具影响力的民系。当然,三千万的海内外潮汕人中,真正能出人头地并且留下历史印记的,到底是少数,更多的人,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
有人将潮汕人认为是“东方犹太人”,可是潮汕人又有多少人理解到这个词对于潮汕人而言,根本就是贬义词!是代表了一大段不堪的历史!我们很多人总对此称呼也沾沾自喜,这是因为严重缺乏对这个词汇历史来由的了解。犹太人是很厉害,但是犹太人的命运却很凄凉,不信,你可以去算算希特勒杀了多少犹太人。而同样的,“东方犹太人”这个词的背后,有一段让人发冷汗的类似西方反犹排犹的排华运动!上世纪初,泰国国王MahaVajiravudh署名Asavabahu,在文章里将泰国境内的以潮州人为主的华人对比犹太人,说潮汕人更犹太人的共同点是:人数少却吃苦耐劳善于经商,同时掌握着其经济命脉。你说,控制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是外国人,这对这个国家而言,会是好事么?想一想,如果在中国,经济命脉被美国人控制,那么这里还能叫做中国么?因此这篇文章充满敌意,对以后持续一段时间的排华运动产生不少影响。虽然,泰国算是东南亚所有猴子国里面唯一一个对华友好的,但这只能保证华人在泰国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东南亚其他国家排华运动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都是带着血与泪,如印尼的“排华运动”(华人以客家人为主),柬埔寨的“排华运动”,越南的“排华运动”……台湾著名歌手侯德健有一首歌叫《潮州人》,就记述了潮州人在越南的“排华运动”所遭受的苦难。你说,这样一个带着血和泪的蔑性称呼,我们潮汕人有必要去沾沾自喜么?这就好比拿破仑的那句话:“中国是东亚睡狮,她醒的时候将会震惊世界……”我们连后半句也还没来得及看就直接喊着好!焉知,人家的后半句才是重点!那后面半句是什么呢?是“幸好她还没有醒,那就让她永远睡下去吧!”拿破仑本意并非是赞扬中国而是在嘲笑中国,而中国人却把这句话奉成了真理。我们啊!要深刻一点来理解历史,不要人云亦云!可悲的是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全部都是分数课,讲是连常识都不算!
“东方犹太人”这顶光环,其实对于潮汕而言是一种沉重,也是一种鞭笞!如果我们继续冷漠于政治不积极参政的话,那么不论在什么语言为主的世界里,潮汕人再富有也只能是肥羊,结局就是养肥了可以待宰。
注意力转了回来,还是看这一部《我来自潮州》。虽然说的是潮汕人拼搏的故事,而故事也等同于是同一坨牛粪开始的,但是里面包括主题曲在内,也就出现两句潮汕话:“我是潮州郎”——主题曲,“胶地人”——好几集都有。
还记得当初在大学时,我下载了整部片子放在宿舍里看时,大家一边看着一边也还一起喊着:“胶地人!胶地人!”问题是一起喊的人,都几个明显是外地的,不怎么像是“胶地人”。
主题曲是《胜利双手创》,调子参考《爱拼才会赢》,属于白话歌曲,全歌只有一句潮汕话。我曾经去查过唱这首歌的到底是何方人士,因为他唱过白话,也夹杂过潮汕话,偶尔还唱普通话,更多的却是台语,让人根本摸不清他到底属于哪里人。后来资料表明,歌手是叶振棠。啥,不认识?82年《大侠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是他唱的。别跟我说什么周杰伦周伦杰的《霍元甲》,跟他的前辈们相比,小周根本唱不出内涵!不过,叶振棠确实是粤语流行曲的实力派歌手,在七八十年代,他基本上还算是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两家电视台的电视剧主题曲御用歌手。有人形容叶振棠是香港主唱最多电视剧主题曲的歌手,这话半点不假,《我来自广州》、《南海十三郎》、《少年英雄方世玉》、《杨家将》等等曾经辉煌过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全是他的声音。
45集的长度,每个星期播放5集,两个多月也就过去了。我看到最后一集时,曾经以为剧中的三个主角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射影,也会活得很幸福,永久地叱吒着一个区域内的风云。这些,就像是童话故事的结局一般,都会说上一句:王子和公主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诚然,愿望都是美好的,是来自社会上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我们渐渐地没有了梦想,甚至是根本不敢去梦想。大学时,在宿舍里跟朋友用两天的夜以继日,终于在呵欠中看完片子时,曾想着找寻片中的主角郑琛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料一查之下,还真的有,他是林百欣,也就是拍摄这部片子的电视台的所有人。但是,并不是跟故事中一般他能永远叱咤着香港的风云。早在98年,林百欣分别向封小平为首的财团及黄保欣和吴征的财团出售46%及5%的亚视股权,到了明年,也就是01年以2。25亿元代价将私人持有16。08%的亚洲电视股份注入丽展,在2003年完全退出了这个电视台,2005年就去世了。
我一介布衣,自然不可能清楚到里面有什么隐情或者是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只能依照外表来看问题,知道了什么叫做“花无百日红”。
罢了,这些事情都是还没发生了,我太过于去关心也不好。此时此刻此地,我最应该关心还是我能否得到我所能得到了。
电脑中,有很多只存在于后世的网络小说,现实中的手边,放着两本打印出来的书册,一本是前文有提到的《沸腾十五年》,另一本则是《网络小说,走过十年》,嗯,补充说明一下,后者是本人所编写,由于写着写着出现了意外——穿越去鸟,因此在后世的网络上,只能找到残缺的版本。记得我编写这本书,本来是想缅怀一下网络小说从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以来的历史,可以让后来人有一个参考,这是一件网络上几乎没人想去做的事情。可惜,我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得不到什么支持,写了十几万字,点击还不到一千,你说我能不心灰意冷么?09年之后,我就仅仅在自己的电脑上写,再没发在网络上,到了重生来的前一天晚上,书也还没写完整。
不过,就算是这本书再不完整也好,对于身在2000年我而言,这本书甚至比《沸腾十五年》还要重要!因为哥的本意不是想在网络的生意史上留名,而是想圆自己在未来的那个网络作者梦。
想通了这一点,我想我应该明白接下来的道路指向了,而同时的,要想实现更大的目标,最必须的就是启动资金,正好网络小说能以不错的速度为我聚来一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很随便地把里面的网络小说乱发滥发!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非常无奈地来复习一下北师大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科书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里面说到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
如果,我现在对着这些网络小说乱改滥发,那跟乱砍滥伐有什么区别!这样做迟早会大肆破坏网络小说的发展规律,造成失调。别忘了,不算一些旮旮旯旯,网络小说从98年算起到现在也才两岁不到,还处于童年期,经不起太大的风浪。再说了,你就算要写乱改滥发,那也是要找平台的!当然,这样的平台不是后世的起点或者幻剑,也不同于QQ空间。因为立足于现在,这一些平台都还通通没有!
那么,把握着这些资源的我,应该如何去做呢?或者说,从一开始,我就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该如何去引导?
第19笔:鲜鲜-2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点我已经配备了本年度高级的电脑。其次,打拳要沙包,需要载体。在幻剑、起点等等还没出世之前,应该把这些网络小说发表到哪里去呢?通常有三个选择:
一、学习**蔡。记得1998年3月22日到5月29日,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蔡智恒以jht为笔名,在网上电子公告栏(BBS)完成了长达34篇的连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虽然蔡智恒可能是图方便而将小说从纸张上搬到屏幕——这么简单几乎人人都会,但其影响,却是飓风也达不到的巨大!好比手机,它不过是让电话脱离了线,却成就了一个时代科技的飞跃。从这里可以看出,网络小说可以发表在BBS上。(作者注:BBS在我的理解中是不同于“论坛”的存在,因为就现在的历史环境,应该说,BBS最早在国内是高校内部自己的交流场所,是内网的;而论坛,是BBS传入国内之后所变化而来的产物,多半是全网性的。到了后世里,BBS一般也叫做论坛,那是翻译和误译的双重结果,就像是我们把“电驴”和“电骡”搅浑了一样。总之,在2000年前后,BBS多指内网的交流场所,论坛多指外网的交流场所。)
二、学习今何在。我重生得晚,笔名今何在的江西南昌人曾雨已于去年在厦门大学毕业,不过他的学历与毕业院校都不是关键,我又不是日后那些只看学历和学校的公司面试考官。我说自己重生得晚,主要是“网络第一书”的《悟空传》已经让人家给写了出来,明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就会将这本书出版,然后引起更大的波澜。今何在是在论坛上的网络小说,具体来说,他是在96年出现的金庸客栈里所写。金庸客栈系**旗下论坛之名,众多当下享有盛名的网络写手曾混迹其中,在金庸客栈的黄金时代,你可以看到今何在的影子,他是那里的版主。因此,如果你想让更多人知道你所写的网络小说并得到互动,可以选择在论坛(或者干脆叫做“社区”)里写。
三、学习三个代表……不不!说错了,是学习三驾马车。如果不是网络小说骨灰级爱好者,或许也没多少人认识到什么是“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主要指李寻欢(本名路金波)、宁财神(本名陈万宁)、刑育森。这三个人在当时也是一等一的牛人啊!甚至里面还有一个一直牛到了本人重生前的那天,他是邢育森。看过《家有儿女》没?一旦你看过,那么你知道它的编剧人是邢育森吗?我看很多人都没去注意。2000年,你除了能在内网的BBS和外网的论坛上写小说之外,还可以选择在个人主页或者文学网站上写小说,诸如三驾马车,就都曾经在当时最著名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中写过小说。今年1月,李寻欢还担任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的评委,成为“榕树下”的掌门之一。
总而言之,在网络小说刚刚出现的98、99和2000年前后,在大门户还没有察觉到网络小说背后的巨大利益之前,网络小说一般有三个载体:BBS、论坛和个人主页。但是,不论是在什么载体上,让某一本网络小说广为流传的方式,就是转帖。那时候还不叫写手,作者们攀比的不是去入VIP,不是比谁拿的稿费多,大家们所比的是文学性;只是好景不常,到了2001年就变味了,开始比起点击率来。对于网络小说的兴起,按照邢育森的观点来看,那是因为当时网上内容贫乏,贫乏是让网络文学兴起的一个重要促因。拨号上网速度很慢,看不了图片,玩不了游戏。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已经不看文学作品了,但上网以后没有东西可看,只好搞文学。网络这个能自由创作和发表的天地,激励了很多人本已熄灭的热情。然后,很多人在上面掘出第一桶金。当然,这第一桶金的数目不像日后那样夸张,2000年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在台湾出版,台湾一家公司也就以500美金版权费买下改编权拍成电视剧。
我在个人的选择里,是不太可能把小说发布在BBS或者论坛里的,不是因为害怕知名度不够,而是就曾经当过管理员的经验看,在论坛里耕耘这一些,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不符合“复制粘贴”的惬意赚钱原则。那么,我似乎只剩下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个人主页或者文学网站。在这里,我有两个大的选择,一是榕树下,二是鲜网。有人可能会反驳,这些不仅仅是个人主页吧!没错,但是在2000年的环境下,它们还不真正具备一个网站该有的特征。或许,以我个人浅薄的理解,个人主页之所以还不能叫?(精彩小说推荐:
)
( 带着优盘去穿越 http://www.xshubao22.com/3/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