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选调生的警察生涯 第 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一故腔嵩谀谖窦觳榈牡碧欤坏貌蝗寮希颐悄潜蟮乃呤奔淅赐换鞔蛏ㄇ奘椅郎模艏贝砟切┛梢匝廊奘胰说囊路⑼嘧雍托印?br />

    酷爱睡懒觉几乎是我们所有同学的通病。这几乎是大家在读大学带过来的“光荣传统”。学校管得严,早上要出操,于是就总期待着下雨,那么这样就可以在床上多赖一会儿一直到上课前的十分钟。

    加深同学之间深厚情谊的还是每天夜里的卧谈会,这也是从各个大学带来的优良传统。我们寝室的卧谈会一般是在每天晚上十点半至十二点左右召开,几乎天天如此,每次到了十二点以后,才陆续睡去,哪怕是军训累得半死,总还有哥们精力充沛地挑起话题。而且女人是永远的话题。

    于是某天寝室夜谈到气氛热烈时,看起来有些个性的余振兴一兴奋就向大家郑重宣布,说要找回失去的春天,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找一个警校MM来共渡警校生活了。

    彭烈豪第一个作出反应:“在大学四年这么长时间都没这打算,现在在警校想去找,你小子八成是想玩弄少女感情吧。”

    余振兴看样子真的很喜欢当警察,发了警服(严格意义上买)后一天到晚不下套,而且尤喜人称其为SIR,每逢有人用SIR称呼,他总是欢喜的不得了,仿佛在那一刻真正成为了响当当的余SIR。

    余振兴讲他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漂亮的老婆,然后整天搂着看。所以在读大学的时候一直寻寻觅觅,像只饿狼,最终都是花开花落,他连花的边都靠不拢。

    余笑骂:“去,你以为人都是这么龌龊啊,我要谈的可是纯粹的,不掺带任何杂质的崇高感情。咳,到了吉福之后分到那乡下派出所,连女孩子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我想想,觉得他说得是有道理,不免附和了一句,“哪里像你彭烈豪那样可以分到县城,有很大的挑选空间余地,人家余振兴的青春期终于来了。”

    睡在我有上铺的陈武豪把头探下来,“那么你的青春期来的也太晚了点儿吧。不过说真的,我班那几朵警花不也挺不错,要模样有模样,要相貌有相貌,要气质有气质,为何不去试试。”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们班上算起来有七八个女孩,有几个长得的确漂亮。

    “哎,财大的李惠敏就很不错嘛,又漂亮又温柔,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还有朱娜,都是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要气质有气质。”魏海鹰说。

    “喂,你们知道吗?李惠敏分在哪里?”

    “好像是在厅里交警总队,好单位啊,不过人家长得那么漂亮,想必要求是非常的高的。何况也不知道人家找了朋友没有,像她这样漂亮的说不定在学校里就名花有主,还会等到你们这帮恶狼在这里密谋,算了吧,不要去非分之想。”

    一片叹息。不过邹光辉说了一句,又挑起大伙激情汹涌。

    “据我所知,朱娜是找了男朋友的,李惠敏好像没有。”

    “你怎么知道,是不是你这小子早就注意人家了。老实坦白。”

    “我是推测的,恋爱中的女人应该看得出嘛。”

    “哇,你这家伙,想必是情场高手,北大的,一切都是走在时代的前面,老实坦白,辣手摧花了多少。”

    “哪里的事,我是有理论没有实践,白白耗费了四年的光阴呀。现在想想,后悔莫及呀。”

    “真的?不可能,北大生,牛啊。”

    “真的。”邹光辉作出一副悔恨莫及相。

    “现在也来得及嘛。”我在旁边怂恿,“就去追李惠敏,

    我们支持你。北大的都是敢为天下先嘛,拿出五四精神来。”

    “不敢,不敢,要是人家真有了男朋友呢。我欠揍呀。”邹光辉还真认真起来。

    “这有什么,谁都有追求的权利,努力过,即使失败了,也是虽败如荣嘛。”我笑了笑说。

    “说得倒轻巧,你去试一试?”

    “我们已经是有胆无心和有心无胆了,机会还是让给你们兄弟吧。”我哈哈一笑。

    “他已经有尾巴了。”彭武豪说。

    “你难道不是一样?你小子可别这个时候说没有找女朋友啊。”我对彭武豪说。

    “余振兴你也可以去嘛,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为,前怕狼后怕虎的,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爱情是要靠追求的,就好像我们现在追求我们的事业一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陈峰插言。

    “哎,戈兄是有胆无心,我是有贼心没贼胆呀,更何况人家在省厅工作,人家哪看得上我们,不现实不现实。”余振兴一副很不甘心的样子。

    “是呀,人家哪里会看得上我们这些在基层的呢。天各一方的,很不现实嘛。” 魏海鹰分在一个小县城,他是一个很潇洒的小伙子,有些像香港明星。

    说到现实,大家顿时沉默下来。

    我想起了苏蓉,是呀,她马上要面临毕业了,以后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第一次摆在了我的眼前。

    有女友的都在想自己的女友以后怎么办,没有女友的在想去哪里找个合适的女友,一时间搞得大家唉声叹气的。

    卧谈在沉默中结束,很久都还可以听见床板还在嘎吱嘎吱地响…

    第九章 “黄埔一期”

    1

    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这个大学生初任警察培训班是“黄埔一期”,之后我们走到学校哪个地方,只要说是“大学生班”的,人家就会说,噢,知道,黄埔一期。

    一来而去,我们有些人也就坦然接受了。说“黄埔一期”这个名字就是取得好,纵观公安专科学校培训警官的历史,什么时候培训过像我们这批人清一色的本科(本科以上)毕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警官?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改变J省警察知识文化结构失衡的现状而努力。更何况,我们也的确是组织上有意识要锻炼培养的县级公安机关的后备力量嘛。这不和“黄埔军校”的培养目的差不多?

    有些人就不乐意了,这些人就是那警校生,我们能感觉到警校生那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排斥。近年来,警校毕业生不断充实着各级公安机关的队伍,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基层,公安专科生一直是比较牛逼的,毕竟是正宗的“科班生”。

    虽说我们是科班生,但我们毕竟不是公安类的“正规军”,属于半路出家的,所以有些警校生的眼神里也有些不屑一顾,全然没有军转干培训班学员那种由衷羡慕的神色。

    在我们的制服还没买回来的时候,那学生警看到我们这些着便服的“杂牌军”,竟争相表现出一副优越感,头抬得高高的,眼睛看人也是斜斜的,尤其是我们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警住同一栋楼,难免有时因用水用餐弄出点磕磕碰碰。有一次周华在上楼梯时不慎碰到了一个学生警,道了歉还是挨了骂,周华不干了,仗着不俗的个子和还硬的拳头,和那家伙吵了起来,吵着吵着就差点打起来了,惊动了双方的兄弟,幸好相互间有认识的,冲突才得以平息,但也结下了“梁子”,气得本班的一些哥们咬牙切齿,他奶奶的,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说不定哪天就成为我的手下,有机会让他尝尝小鞋滋味!

    2

    为了彰显我们大学生初任培训班的男儿气概,丰富培训班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了展现“黄埔一期”的实力。经左剑联系,决定组织一场拳击比赛!一边是我们大学生初任培训班的学员,对手则是公安专科学校的在校某个班的学生。

    消息传出,兄弟们都很振奋,因为大家都觉得拳击是真正属于男人的运动,能够充分张扬力量和斗志。虽然并不是正规的“比赛”,也并不讲究更多的什么规则,只是要你敢戴上拳击手套上场,敢挨上几拳敢于对抗就行了,但想想对手是那些整天没事就训练的“专业运动员”,大家就有些谨慎了,采取自愿报名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了几名选手参加,我虽然对武术有偏爱,但不是力量型的,没有报名也没有被推荐。师大的孙涛和周华被入选。

    我对周华入选倒没有什么过多想法,据说他在学校也经常练拳击,但对孙涛敢于毛遂自荐很惊讶,一来他个头并不高,看不出哪里孔武有力,而且他是学音乐的,你说上台来几句美声倒还说得过去,又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用“博士”的话来讲是叫面孔没有震慑力,徒增敌人士气。而其他几个虽然个头中等,但张牙舞爪的时候模样怎么着也透出几分凶狠,所以大家再怎么着对孙涛有些担心,打败了倒不要紧,虽说关键是参与,但不要太惨吧。

    上午十点,碧蓝的天空下,两只队伍在操场上摆好了队形席地而坐,哨声响起,比赛开始了,赛场上立刻响起一片呐喊和喝彩声。

    对于拳击我是不懂,连到底是怎么算为输赢都搞不清,我相信好多人是不大懂的,但此时此刻双方并不是非要看到那个被打得趴在那等着裁判员数十下看能否爬起来再战,而是看双方的实力、勇气和斗志乃至意志。

    上场的勇士都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出拳都虎虎生风还带着杀气,大家你来我往难解难分,你刚刚一击直拳打中对方的脸颊,马上就会挨上对方一击摆拳,要想占绝对优势是没有的。周华一上场就一记冲拳将对方打得直踉跄,我们齐声大喊:好,加油!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周华这么强烈地要求上场,而且出拳如此凶狠,应该源于上次结下的“梁子”,他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借机名正言顺地“打击”一下那些警校生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刮目。

    看样子,那个个头和周华差不多的对方有些恼怒,扬拳反击,拳头也结结实实的击中了周华的小腹,周华怒吼一声,像只饿狼般地扑了上去。

    这场赛事不相上下,末了,周华一副发泄完毕的样子气喘吁吁地下了台。

    接着孙涛的上场令大家有些担心,因为对方派出的是一名从个头上要比孙大多了的猛士。哨声一响起,对方如饿狼扑食来了一连串的招数,使得孙手忙脚乱,忙于左抵右挡,根本没有还手之机,显露出一些败相。

    夫战,勇气也,岂知孙个虽矮点,但敏捷如猴,且力道也不差,渐渐地,孙的勇猛让对方也吃了几招,博得大家一阵掌声。

    最后上台的是那敢把枪带到学校来的周靖中,对方是一个体格和他不相上下的小毛头,两人壮硕的肌肉引起观战警花的一片欢呼,尖叫吆喝声此起彼伏,迅速将赛场气氛推至沸点。美色当前,犹如兴奋剂,使那两壮汉的双拳使的虎虎生风,“嘿哈”之声不绝于耳,上抵下挡、拳攻腿防配合的颇有章法,拳来腿往中,两人身形交错,难分伯忡。

    因双方派出的人各有胜负,最终这场比赛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相上下的成绩结束了,大家都为上场勇士的出色表现感到自豪和赞赏。

    晚上,左剑安排大家到学校溜冰场溜冰以示庆贺,班上几朵警花也放下矜持和大家一番疯玩,其乐融融,招徕一片羡慕之色。

    3

    十一月份的一天,在上完了全天的课以后,大家正要离去,班主任来到教室,走到讲台前。

    “基层的34名同学请等一下,有个紧急明传大家学习一下,公安部政治部的。”

    基层的34名同学有点愕然,机关的同学也莫名其妙地离开了教室。

    班主任拿起那紧急明传念着:“关于开展向姜洋同志学习的通知…”

    姜洋是谁?

    听了以后我们才弄清楚缘由:姜洋,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工学院轻纺系。他和我们一样响应号召,被选拔到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公安分局东吉派出所工作。

    姜洋来到派出所仅18天,就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那是8月9日中午,辽源市龙山区个体户女青年孙某在回家途中,遭到持枪、持刀的歹徒王继武、王庆武、王俊武三兄弟抢劫。三名歹徒将孙某随身佩带的价值7000余元的金项链、金手链及金戒指抢走,并刺伤她的右臂后仓皇逃跑。孙某大声呼救。

    此刻,正在附近冷面馆准备就餐的东吉派出所副所长张志宏和民警姜洋、宋福斌,听到喊声后急速冲出门外。张志宏吩咐送福斌从楼后堵截,自己带领姜洋循声追击,经被抢女青年指认,张志宏、姜洋很快发现正在逃窜的抢劫犯罪分子,他俩紧追不舍。追出几百米后其中一名歹徒被张志宏一把抓住。另两名歹徒见状反扑过来,一个持枪,一个持刀,冲着张志宏威胁说:“你少管闲事,快放开!”,张志宏面对持枪、持刀歹徒毫不畏惧,仍死死抓住歹徒不放。歹徒连开两枪,击中张志宏头部。同时向张志宏后腰连刺两刀。紧随其后的姜洋,接过张志宏的手枪,勇猛地向歹徒追去,并鸣枪示警。三名歹徒不顾警告,继续逃窜。此时,歹徒劫持了一辆出租车,用枪威逼司机开车,并对紧追不舍的姜洋射击,将姜洋左手击伤。面对猖狂已极的歹徒,姜洋毫无惧色,果敢机智地开枪还击,将凶犯王继武当场击毙。另两名歹徒一边举枪向姜洋射击,一边逃跑。姜洋再次沉着冷静地扣动扳机,又将歹徒王俊武击倒后擒获,现场缴获五连发钢珠手枪一支、匕首一把及抢劫的全部赃物。

    9月底,姜洋荣立一等功!

    哇,一等功!我们羡慕得叫出声音来了,这小子运气真好,一上班就碰上这么一件扬名立万的事情!

    要知道,我在上班以后多少次地梦想能像影视里那样:有一帮歹徒持枪正在国道抢劫,我和郭副、涂振飞等同事迅速操枪和他们进行一番紧张的生死对决,我在未中一弹的情况下用最后一颗子弹打中了歹徒的头目,歹徒头目挺尸路头,其余歹徒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可惜,事情的结果大多数并不是天遂人愿呀,我们连枪都还没摸过,而姜洋就能像孤胆英雄般的勇斗歹徒,而且和我做过多少次的梦一样,一枪就击毙一个歹徒,还打伤一个,痛快!厉害!刺激!

    我们一边为姜洋叫好,一边为那个副所长暗叫划不来,有枪反而被打个半死,唉!老警察不如新警察,看来这还是素质问题呀。

    通知中说到:…姜洋作为一名优秀大学毕业生,省委机关选调他,他没有去;南方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他放弃了。一股强烈的为公安事业而献身的坚定信念,使他毅然愉快地选择了工作艰苦、条件很差的基层公安派出所,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

    他的情况不和我们在座的一样吗?我们谁不可以留在省城?谁不可以找个好单位?

    最后,通知中要求:“姜洋是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公安机关培养锻炼的通知》要求和标准,被选拔到公安机关的优秀大学生。他到基层派出所仅两个月,能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充分说明这项决策的正确,同时,说明有知识、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在公安战线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对这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为公安战线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宏伟工程建设好。也希望今年被选拔到各地公安机关培养锻炼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学习姜洋同志的事迹,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进取,勤奋工作,刻苦锻炼,早日成才。”

    我们听了后又一次热血沸腾。姜洋,好样的,你为我们争了光。

    第二天,《人民公安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记优秀大学毕业生、青年民警姜洋》的长篇通讯,并配有评论员文章《一项正确的决策》。接着,公安厅政治部派人到学校主持召开了34名下基层的学员座谈会,大家情绪激昂,发言都情真意切、斗志昂扬,看得出大家都憋足了劲,都在想是否有一天也能像姜洋那样成为英雄,当然是活着的英雄,最好是毫发未损。

    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我们仿佛又一次看到了我们的光明坦途以及鲜花掌声…

    后来,大家推举我代表34名优秀大学生向厅党委起草了一份决心书,表达了向姜洋同志学习,身入基层、心系基层、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组织上的关心和培养的恢宏决心。

    决心书送上去以后,大家的劲头更足了。

    第二部分

    第十章 生死对决和见义勇为

    1

    一天晚上,住在寝室对面的孙涛晃晃悠悠端个茶杯又来寻水喝,我笑着对他说:“孙涛呀,你小子怎么看起来还真有些像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样子呢,如何,堂堂音乐系的男高音,到派出所工作的感觉怎么样?”他一去也是分到乡下一个派出所。

    这小子有很多地方和我相似: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一起考上师大,又殊途同归,一起作为师大的八个优秀大学生被选拔上,而且我俩的女友都是师大政法系的,只不过我的女友比他女友高一届而已。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相似,我们还真有些“相见恨晚”。

    “哎,我运气好,还能活着见到你兄弟。”

    看他不像是开玩笑,我给他倒了一杯水,这么惊险?然后我跟寝室的其他人介绍了我和他的“渊源”。

    “真的,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件事了1”孙涛接过杯子。

    说来听听,反正没有什么事情。寝室其他几个人很感兴趣,一起起哄。

    孙涛装模作样了一番,便拉开了话头…

    7月份,我到饶西县公安局报到后就被局里分到乡下的固煌派出所,我刚上班不久,就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县乃至全区的大事。

    那一天,我所在的固煌派出所接到通知,要求全所警察着制服携带武器于晚上八点前赶到县局集中。我们当时都很纳闷:什么事搞得这么紧张兮兮的?

    派出所加上我共

    6人按时赶到了县局。只见公安局大院里到处都是人,不大的院子里几乎挤满了全副武装的警察,还有荷着微冲的武警,检察院、法院的人也在,都神情严肃,一副临战前受命的神态。我的心激动得怦怦跳了起来,刚上班就碰上大行动,真是幸运!

    直至局长还有县里领导在作动员讲话的时候,我才弄清了事情的缘由:原来,饶西县土坊乡有个叫武铭村的大村庄,离县城有五六十公里,这个村庄依山傍水,有一千多户人家,几千号人口。自古以来,这里就民风彪悍、生性强蛮,但不管怎么样在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再怎么也不能脱离政府的领导搞无政府主义呀,这个村庄就敢,而且胆大包天。三年来,他们从来不向国家上交一粒公粮,从来就不搞计划生育,从来就不让乡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开展工作。起初县、乡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村开展工作,说得好就好,说不定能给杯水喝,说得不好就是被驱逐出村。所以说这几年来,所有上面布置下来的工作到了这个村就要卡壳,根本展不开,村民一点都不理睬你,说激了,有的干部还挨打,挨骂受气更不用说。你们想想这不是乱了套吗?尤其令政府干部不能容忍的是,该村庄居然设了个“武铭村人民法院”!这不是中国奇闻吗?

    这个“人民法院”管着全村的纠纷、“违法”行为,反正是影响到该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这个“法院”来“裁决处理”。“法院”的最高领导就是村支书和村长等村委会组成的班子。说穿了就是“私设公堂”。不要小看这个公堂,有着很大的生杀予夺大权的。你们说,政府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人也觉得这有些像天方夜谭,但看到孙涛的认真样,不得不信了他。

    “后来呢?快讲,别卖关子!”有人督促。

    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经过将近一年的秘密调查,有关部门查清了该村庄的九名骨干分子为始作俑者,主犯则是村支书和村长。经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决定:“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对九名骨干分子予以传唤拘留。彻底整顿武铭村无政府主义的村级班子,彻底扭转武铭村的面貌。

    局长在作战前动员时说到:同志们,这次行动任务很艰巨,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希望大家在执行任务时一定要掌握政策界限,一定要注意策略,一定要注意安全。然后成立现场指挥部,局长担任指挥长,公、检、法、司、武警、武装部、县、乡政府工作人员,多个部门的干部警察加起来有四百多人。

    在这里,我要先介绍一下武铭村的地理位置。这个村庄依山傍水,村后是一座大山,一条小溪从村前穿过,出村只有过桥。因为这个村庄很大,光桥就建了三座。要进村出村就只有通过这三座桥了,在战略位置上来讲是易守难攻。

    指挥部决定,行动于次日凌晨五时开始,行动内容是将村支书——指挥部将其称为一号人物、村长——指挥部将其称为二号人物抓捕归案。分成两个抓捕组,三个镇守桥头的守桥组,一个机动组,还设有后勤保障组、联络组、交通组。自然而然,武装力量的主体公安和武警全部安排在一线。

    我和派出所的其他几个人编在抓捕组,一个抓捕组就有三十多人,有武警、刑警、治安警,还有当地派出所的。煌固与土坊乡是隔壁乡,煌固派出所是土坊派出所分出来的,派出所的人相对熟悉那里的情况,所以我们当仁不让地编入了抓捕组。

    因为我是刚分配的,还没配枪,我向县武警中队借了一根橡胶警棍。一切部署完毕,全体人员各自休息。我几乎一个晚上没合一下眼,太兴奋了。真的,我好兴奋,第一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觉得非常的刺激;第二是在当时感受着那种临战前的气氛,你自然而然会升起这么一层兴奋的感觉,就好像即将上战场的士兵渴望那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感觉。

    凌晨四点,几百个人纷纷钻进杂七杂八的车辆里,车队徐徐驶出了县城后便加快了速度,因为路况不好,一路尘土飞扬。

    凌晨五点不到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武铭村。我们就和电影电视里常演的那样敏捷地跳下车,按小组整队集结。这时,天已露出鱼肚白,河对面的村子突然响起了土铳声,接着,一阵铜锣声响起,顿时人影闪动,狗也狂叫了起来。

    县局有位副局长说:他们可能已经有所准备,大家进去一定要小心,他们有土铳、硫酸、石灰包之类的,注意安全。大家就有些不敢掉以轻心了。行动开始!指挥长一声令下,各个组按照部署分头行动。在三个守桥组全部到位后,两个抓捕组穿过桥,冲进村里,兵分两路分别向早已摸准的目标前进。

    我握着警棍,神经绷得紧紧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生怕哪扇关着的门窗里突然扔出个土炸药包、硫酸瓶、石灰包什么的。这时要说一点害怕都没有是假的,谁愿意他妈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或者被硫酸、石灰包击中,破了相那就麻烦了,女朋友都保不住了。所以应该说是紧张的成分多了点。我紧紧地跟在所长后面,所长低声对我打气:小孙,你是新来的,跟在我后面,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走散。兄弟们,听了这句话,我真的很感动,这就是战友的感情。

    我们这个抓捕组负责的是一号人物村支书章浩。你说这家伙嚣张到什么程度?当我们接近他家那幢房子时,他家的门是开着的,门口站了两个彪形大汉,他自己呢,居然故作镇静坐在饭桌上吃早饭。我们一把推开欲拦住去路的两个大汉,冲进堂屋,章浩冷笑着站了起来,狠狠地叫嚣了一句:我让你们来抓我!突然打着手上握着的打火机,火苗点着了饭桌上的一个炸药瓶。

    “哇,这么惊险!”我忍不住叫了一句。

    孙涛手舞足蹈,一副说书人的样子。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哪个民警叫了一声:闪开!冲进去的七八个民警立刻往两边厢房里躲闪,那个章浩其实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物,在点着炸药瓶导火索的一刹那,也立即往后厢房里逃窜。

    轰!炸药瓶爆炸了。由于大家躲闪及时,而且威力也不是很大,只是将桌子炸翻,玻璃“弹片”溅得到处都是,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哪里逃?有的民警火了,朝着章浩逃跑的方向就开了枪。啪、啪!民警一边鸣枪,一边紧跟着追了上去。

    讲到这里,孙涛笑了笑,喝了口水。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大家是往地上开的枪,不时有弹头跳起来。事后有一个民警在停下来的时候突然感觉脚底板隐隐作痛,提起脚一看,老天,脚板被钻了个洞!鲜血还在汩汩直渗。据分析,应该是那个倒霉的民警在追赶过程中正好有一颗跳弹从脚底钻到脚面。

    言归正传。话说我们一边开枪警告一边追赶那章浩,追了几条小巷才把他抓住。当我们押着他往村外撤的时候,几十个村民拿着锄头、铁锹、木棍、铁棍一类的武器围了上来,企图抢人。民警们握枪指着他们警告:不准乱动!因为看到有这么多支枪对着,这些村民毕竟是血肉之躯,不敢贸然前冲,所以我们后退着撤出了村庄。

    意料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我们从中桥撤出村外时,就听到总指挥在对讲机里急切地呼叫:一号桥失守,赶快增援,赶快增援!

    原来,镇守一号桥的正是我们局长,他带领三十多名警察正在桥头高度地戒备着,哪里料到村庄里涌出几十上百个手拿各式各样家伙的村民。当这些村民嗷嗷叫着要冲过一号桥时,有的民警激动地扬平了枪口:局长,怎么办?

    局长沉着地制止:大家冷静,不准开枪,跟他们讲清道理。

    谁知道,这个时候,道理在这些失去理智的村民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转眼间,这些村民也好不法分子也好冲过桥头,冲散了把守桥头的民警队伍。一场令我们肺都要气炸的暴行开始了,只见这些村民拿着大石块、砖块拼命地扔,锄头、铁锹、木棍、铁锹劈头盖脑地砸向握着枪的民警们。

    在这场混乱中,局长被石块砸中了头部。兄弟们,他是戴了钢盔的,钢盔都被砸瘪了,可见要不是有这玩艺,说不定就壮烈了。还有些民警不同程度受了伤,更为严重的是,一支七七式手枪和一支五四式手枪被抢走。事情急剧地发生着变化。手枪到了哪个歹徒手里,就意味着危险性大大增加了。

    这时,我们这个组赶到了,但形势依然严峻,不敢开枪的民警们只有挨打的份。眼看着歹徒又要冲进我们这个组施暴,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不知谁说了一句:顶住!顶住!这个时候要顶住,唯有开枪!积聚了警察们心中怒火的枪响了,但大家都是朝冲过来的歹徒前方五六米处的地面开火,否则的话,你们想想看,如果是平射,他们要死多少人。这种场面真是刺激呀!

    我们听得目瞪口呆。这种只有在警匪片里看到的场面果真会发生在我们J省,发生在孙涛这小子所分到的地方?我甚至有些仰慕他了。

    微冲、防暴枪、手枪发射出的子弹形成一个火力圈,制止了对方向前冲击的脚步,他们纷纷后退。这时,歹徒也开枪了。只听到我身旁不远的一个民警手捂着腰部,痛苦地说了一句:我中弹了。便栽倒在地,手上的枪也滑落下来。此情此景,大家眼都红了,理智已经不存在了,大家愤怒地扣动着扳机,再次庄严警告:前进者格杀勿论!这可能是很多警察一辈子也不会经历的场面,这个场面是可怕的,也是悲壮的。

    在这次事件中,中弹的那位民警经抢救无效,还是牺牲了,同时受伤的民警有十多二十个,有的还是重伤。对方也被打死了一个,而打死的这个正是我们要抓的第9

    号人物。还伤了一些村民,大多数都是伤的脚部。

    所幸的是我在这次事件中毫发未损,但当我眼睁睁地看到那位民警牺牲的场面时,我真的有种震撼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警察,为了这份职业不惜牺牲生命的警察。它留给我的将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

    孙涛讲到这里,有些沉重。

    大家都无言。寝室里一片寂静。

    刚参加工作就经历生死考验,有如远在吉林省的姜洋,近在我们身边的孙涛。在以后的漫漫警察生涯中,我们是否也会有如此经历、面临如此的生死关头呢?做警察竟如此危险,这可是我始料未及的。

    2

    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生活眼看着稍纵即逝,大家都异常地珍惜这份难得的时光,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各自的“外出活动”明显增多,有女友的抓紧时间和女友约会,没女友的则和老乡、同学、朋友频繁聚会,校门口的餐馆也明显的生意好了起来,时不时地可以看到“黄埔一期”的学员在一起推杯换盏。

    应师大学工处的邀请,师大毕业的8个同学决定回母校聚聚;出发时;我特意要求大家穿上警服。

    当我们齐刷刷、昂昂然地走进师大熟悉的校园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许多射过来的眼光,那里面有惊奇,有疑惑,有羡慕,有不屑…

    学校对它推选出的8名“佼佼者”很重视,学校李副校长亲自参加了座谈会。在学校招待所的会议室里,欧阳处长向李副校长一个一个介绍了作为师大“赴基层”的首批代表:“这是教育系的戈冰剑、历史系的陈武豪、体育系的王幼滨、政教系的邱维新、陈振华、化学系的周华、教育传播系的丁庆国、音乐系的孙涛。”

    “八大金刚呀,同学们好。”李副校长笑吟吟地和我们握手。

    大家心情激动,纷纷汇报了各自的工作和初当警察的感受,当然也表达了不辜负母校发愤努力工作的决心。

    李副校长、欧阳处长兴趣盎然地听着,时不时地插入一些问题。当孙涛绘声绘色地重复着那次事件的故事,李副校长神色显得格外凝重。

    在晚宴上,李副校长端起酒杯:“你们8个是我们师大精心挑选出的优秀学生,我衷心祝愿你们能不辱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成绩,早日成才,母校等着你们捷报频传!”

    欧阳处长也勉励了一番…

    我们八个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表态:“请校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那气势,和老电影里时常可以看到的下属接受任务的时候总忘不了气壮山河地说一句“保证完成任务”没有什么两样。

    在告辞的时候,欧阳处长拍拍我的肩膀:“小戈呀,说句心里话,我是不舍得你走的,当初留你,你很坚决。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成功来自于执着的追求,希望你能够在基层继续充分发聪明才智,深入实际,不尚空谈,争取创造事业的辉煌。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我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我才发现我和我们8个同学的责任是那么重大。我们这些选调生,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也代表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大学的形象呀。几年后,我们能自豪地再次跨进校门自豪地向母校汇报吗?

    没有人敢给出答案。

    晚宴结束后,其他六个同学有事先走一步,我和周华借机到会了会女友作最后告别。

    苏蓉流露出不舍,“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

    “是呀,我觉得真是快,一晃眼就过去了。不过马上放寒假了,我们见面的机会多呢。”

    苏蓉点点头,搂紧了我的腰,默默地漫行在师大的主干道上,拖成了两条影子…

    从师大出来的时候,已是十一点多了,我和周华咬了咬牙决定“打的”回学校。师大离公专有很长一段路,就这样一程要二三十元的“的士”费。

    我和周华坐在“的士”里,两个人都显得心事重重。周华的女友也是化学系的,比他晚一届,但不是老乡。对于校园爱情的结局会是如何,谁都心里没底。我们没有言语,只有车载音乐在放着靡靡之音,估计有些年限的“的士”载着我们向目的地驶去…

    在经过迎宾大道的时候,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我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围着一辆“的士”正在凶狠地叫嚷着什么…

    我和周华几乎同时叫“的士”司机放慢速度,缓缓地靠了上去。这时才看清有三个年轻人正凶神恶煞地拉着车门要拖里面的司机下车,一边嘴里还在骂着,他娘的,给你脸不要脸!

    “的士”司机看了看我俩,我知道他的眼神里意味着什么,因为此时此刻,我俩都穿着警服!

    停车!“的士”司机等的就是我这句话,马上把车子停了下来,我和周华迅速跳下了车。

    “你们在干什么?”我俩一声怒吼,把三个气焰正嚣张的家伙吓了一跳,他们一看是两个身穿橄榄绿的警察,立即停住了手。

    “没什么。”一个家伙陪着笑脸。

    我走过去,问死活不下车的“的士”司机,“怎么啦?”

    “他们坐车不给钱,我说了他们几句,还要打我。”“的士”司机可怜巴巴的样子。

    我和周华弄清了原委,把目光转向三个家伙。

    可能这三个家伙从我们没佩戴警衔的警服上看出了一点什么,他们胆子又大了起来,其中一个居然叫嚷:“关你们什么事?”

    周华义正辞严:“我们是警察,怎么不关我们的事?你们坐人家的车不给钱还要打人,还蛮有理呀?”

    我双手抱在胸前,喝道:“把钱给人家!”

    三个家伙成一排站着,有个家伙还捏紧了拳头。我碰了碰周华,小心点。

    周华点了点头。

    2:3。如果对方真的来横的,这场架是打定了。我也捏紧了拳头,脑瓜子在急速地想着该怎样来个一招致敌…

    或许是我们这身警服起了威慑作用,这三个家伙终于没敢撒野,丢下三十元钱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这时才发现背有点湿了…

    3

    冬至日的上午,阳光娇媚,大学生初任警察培训班全体学员在警校的大操场合影留念。下午,培训班结业典礼,颁发结业证书。然后,大家依依惜别。

    班长“博士”和我们一一握手说:“以后常到省厅来,我请你们吃饭,我出差也会去看你们的。”一番话让大家心里酸酸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马上要天各一方了,虽说在同一个省份,但说不定以后连个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之后很多同学因为都忙于自己的“生计”,来往并不多,即使来往,也只限于本地区的几个人,但那份共同命运凝结成的友谊却是难以割舍…

    副班长“硕士”说:“衷心希望各位在基层好好干,早日当局长。”

    想想这么值得怀恋的日子竟一下子就过去了,大家惆怅若失,这种感觉写在了脸上、包含在情真意切的话语中。

    邹光辉来到几朵警花身边,大大方方地说:“美女们,再见了,到时到我那边指导工作。我盼望着你们的到来。”

    漂亮的警花们伸出手…

    在恋恋不舍中,大家各奔东西。

    彭烈豪单位上果然来了车,新安地区的五个人挤在一个车里,慢慢地驶出了承载了我们这些人的欢乐和友谊的校园…

    别了,警校;别了,“博士”、“硕士”、“警花”、以及各位同学…

    第十一章 重返派出所

    1

    是年的最后一天,我一身戎装回到了桥尾派出所。

    派出所没有什么变化,罗所长还是那么不苟言笑,郭副看到我回来,则很是高兴,说你好不容易回来了,这段时间可是事情比较多呢。

    在警校三个月的学习,让我干好工作的信心徒增了不少。

    同时我也知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虽然武装了头脑,但并不等于能把实际的公安工作完全搞好。我就主动要求主办一些案件和调处纠纷了,说几个月了不能总是跟在师傅的屁股后面晃悠,也要撒手让我锻炼锻炼。还好,几个案子下来,都能游刃有余。郭副也乐得自在,就慢慢放手了。

    有一天下午,郭副和刘建华、涂振飞到局里批一个抢劫案子去了,我有些闲得无聊,就一个人来到镇上的菜市场随意逛逛。

    桥尾是个老镇,茶楼特别多,在那些茶馆里,老表们叫上一壶茶,点上一两碟花生米、瓜子什么的,除了侃大山就是拿上一副扑克牌玩起赌博。当然多数赌得小,但在那时赌得小也要抓。因为这没有办法,派出所在某种程度上要靠抓赌来维持运转,所?(精彩小说推荐:

    ) ( 一个选调生的警察生涯 http://www.xshubao22.com/3/315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