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第 14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暗恼飧鏊羝炭梢酝耆÷裕褪谴克涑纱空羝庋焕淳湍芄淮蟠筇岣咭浩男剩芄患跎偃剂希岣叻⒌缧剩簿褪翘岣呷茸省U庖坏闳思夜庠谏鲜兰臀迨甏头⑾至耍缓笕思乙部甲攀盅芯苛耍谏鲜兰桶耸甏氖焙颍思揖透愠隽苏庵殖俳绻较衷冢思乙丫疾饺肓顺俳绲淖刺?br />

    大姐夫别看平时话不多,可是一旦要是提起他感兴趣的东西,那绝对是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其实当他提起这种超超临界锅炉的时候,李逸帆不由得就是心头一怔,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个姐夫,居然还有这样的见识,居然还知道这样的好东西。

    事实上这种超超临界锅炉,后世的时候一直是国家的一块心病,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火电大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对于用电量的需求都在不断的增多。

    哪怕是兴建了三峡大坝,有兴建了几座核电站之后,可是对于我国的电力供应来讲,一旦到了每年的用电高峰之际,依旧是有着严重的短缺。

    这样一来,我国为了解决用电短缺的问题,就不得不大量的兴建火电厂。

    可是因为锅炉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热电转化效率,一直是维持在百分之三十八左右的水平,这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火电转化水平来讲,实在是有些落后的离谱。

    要知道在西欧的德国,和北欧的丹麦,人家的热点转化率已经差不多可以做到百分之五十了,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家就已经开始使用超临界锅炉了,到现在人家已经开始像超超临界锅炉方面进行升级了,而我们才不过做到亚临界锅炉的状态,和人家的差距已经被拉大到了两倍!

    “嗯,怎么说呢?这超临界锅炉把,比起咱们现在用的热电锅炉的热电转化效率,就提高了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每年节省燃煤6000吨以上。如果要是能够做到超超临界锅炉的话,那么就会比这超临界锅炉的热电转化效率在提高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燃煤节省的就更多了,可是咱们国内的技术不行,说到根子上还是材料不行……”

    说到这李广利还买了个关子似地摇了摇头,他这卖关子,李逸帆倒是没什么,毕竟这超超临界锅炉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后世他曾经和伙伴们,为了这超超临界锅炉的技术,曾经在北欧一代出生入死,可是这个关子却是把老爸的胃口给吊了个十足。

    “嗨!广利,我说你就别买关子了,赶紧说……”

    “嘿嘿!爸。不是我卖关子,其实是因为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这还是那天是去和那个热电厂的李厂长一起吃饭,才听人家提起过的呢,他说他们现在也在搞这个超临界锅炉,就凭国内现在的技术,超超临界锅炉,咱们就别想了,先把超临界的攻克了再说。其实我说这些呢,倒也不是想强调这个锅炉,怎么怎么牛B,我想说的是这超临界锅炉上用的材料。”

    李广利说到这,李逸帆不由得也竖起的耳朵,上辈子的时候,他和自己的伙伴,在北欧丹麦几国,一度是出生入死,喋血街头,就是为了能够搞到这他们的超超临界锅炉的资料,后来资料是搞到了可是也付出了非常严重的代价。

    再者说那时候他是搞特工的,对于这些工业数据不太感兴趣,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了解过这超超临界锅炉所要使用的材料,还有这材料的报价。

    但是现在既然自己要搞这特种金属材料了,而现在听姐夫的意思,好像是说这种所谓的超临界锅炉,就能用得上这样的特殊金属材料,那么这样一来,这个市场可就绝对称得上是前程广大了。

    “你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老爸听得很是心急。

    “嘿嘿,那好我接着说,那天我听那李厂长说,这种锅炉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部位叫做水冷壁,这玩意具体是干嘛的我不太知道,就知道是一块板材后面用的是那种螺旋的水管,做水冷用的。不过这玩意咱们国内自己生产不了,因为要耐压耐高温,所以必须要从国外进口,而咱们进口的主要是人家rì本的,听说这还是rì本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三菱的技术,现在早就过时了。可是即便是这样,进口这样的水管,一米长的价格要十万块,A4纸一张大小的板材,就和一辆路虎揽胜的价格差不多……”

    李广利刚把这话说出来,对面的李立强就是‘噗’的一口,把刚刚和进嘴里的茶水都给吐了出来。

    “多少?多少?”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听李厂长说,光是那么一个水冷壁的造价,就要上千万,整套的锅炉设备下来,那就更了不得了,绝对上亿……”

    这一下子不光是李立强不说话了,就是李逸帆也不说话了。

    现在国内的火电市场有多大,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一点就从最近开始不断攀升的煤炭价格就可以看得出。

    而且瞅现在这架势,未来几年,国内肯定还会兴建很多的火电厂,而这些火电厂到时候难道还会使用现在这样的落后的老锅炉技术吗?

    现在国内的科研人员就在公关这超临界锅炉,难道十年之后,咱们连超超临界锅炉还鼓捣不出来?

    估计能鼓捣出来,毕竟咱们不差钱,大不了从国外引进一套,拆开逆向研究就好了,可是难点就难在于,就算你知道怎么做,可是你就是做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人家那样过硬的材料。

    这也正是华国科研人员的悲哀,后世李逸帆他们在北欧出生入死,为的就是那些特殊板材和管材的资料而已。

    如果这辈子自己要是搞这种特殊金属材料的生意,暂且别说去和军方做生意了,只要自己能够搞来这样的材料,那么就是和这些火电厂打交道,就都够自己赚的了。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顿时就是砰然心动了,看样子自己是必须要往rì本走一趟了。

    毕竟这年头,rì本人手里是有太多的好东西是自己想要的了,尤其是这种材料上面的东西……

    而且自己对于rì本来讲也是熟门熟路了,他们的很多好东xīzàng在哪里,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自己却知道呢。

    614轻轨项目

    说起rì本来,哪里李逸帆上辈子的时候,也没少去过,哪里可确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等着他过去开发呢。

    “对了,逸帆,你对于轻轨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如果有的话,能不能帮忙介绍几个过来?”

    “嗯?什么意思?姐夫你打算开始参与都市轻轨建设方面的工程了吗?”

    还沉浸在对rì本的美好回忆里的李逸帆,不由得被大姐夫的话给勾回了神。

    “嗯,前段时间认识了个朋友,他打算插手咱们滨城的轻轨线的建设,所以我打算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大姐夫略微带着一些自傲的神sè说道,这几年来他掌管的曙光建设,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可是他也知道,之所以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这么顺利,其实主要靠的还是李家人背后的背景,一方面是有李逸帆的姑姑背后的欧洲财团,另外一方面是有杨玉河在背后的照拂,这才使得他这家新成立的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

    就比如市里的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如果不是人家杨玉河的面子,他们曙光建设哪里能够参与的进去?

    所以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全靠裙带关系的软脚虾。

    而他现在曙光建设的老总,外加李家的女婿的身份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sè彩加成,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最近认识了很多平时他根本接触不到的角sè。

    就比如前不久他认识的一个家伙,这人隶属中铁建设分局的一个小官员,可是背景却很是不简单,正好最近滨城正筹划一条连通开发区到市区的轻轨,于是两人就琢磨着,想要看看能不能从这个项目上分一杯羹。

    而姐夫的话,也是让李逸帆陡然之间想起了滨城轻轨的发展,作为一个滨城人,这条轻轨的发展历史,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滨城作为北方最大的海港城市,尽管地理位置优越,可是其实在地形地貌上却并不怎么有优势,周边多山,而且市区内部也大多是丘陵地段,凹凸不平,这就让滨城的公共交通一直很是问题。

    再加上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区的建设跟不上,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滨城交通rì益拥堵的事实。

    而且因为地形地貌的缘故,也造成了滨城市区土地面积rì益稀缺的情况,早在上一任一把手齐满天在位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后来齐满天更是一手cāo办,建成了全国最大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银州开发区。

    银州在古代的时候就存在,明末清初的时段,还曾经是辽东地区的兵家要地,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滨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哪里也就逐渐的没落了下去,后来更是沦为了滨城下属的一个小镇。

    其实如果论地形地貌的话,哪里比起滨城来说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哪里的地形比较平整,比较适合各种工业园区的建设。

    齐满天把银州设定为开发区的角sè,并且大力的引进一些工业项目落户到银州之后,哪里就成了滨城的工业基地。

    最近几年发展的也挺不错,甚至还一度成为了全国各地大肆兴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原版。

    随着银州发展的rì益迅猛,哪里也逐渐的从一个小镇变成了一个上等级的滨城的卫星城,而且人口也逐渐的增多,但是银州距离滨城主市区,大概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而在交通方面,却只有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连通,这也逐渐造成了两地经济交流的不便。

    银州开发区是当初的滨城一把手齐满天一手组建的,而杨玉河在滨城上位之后,就一直想要尽可能的淡化银州开发区的影响,淡化齐满天对滨城的影响。

    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不太关注银州开发区,甚至他还从原来的隶属主城区的甘区,划分出一块土地,搞了一个高新产业园区,打算和银州开发区厂对台戏。

    虽然他这个想法很好,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的任期将至,而他所主推的高新产业园区才不过刚刚具备雏形,而且他也不知道今后他的继任者,会不会将他所主导的项目进行到底。

    而另外一方面他所主政滨城期间,尽管在打造滨城旅游城市的品牌当面很有建树,但是对于滨城的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却并不多,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个方面有所破局。

    于是他就不得不把眼光在转回到齐满天建立起来的银州开发区上,可是现在的银州开发区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他在想插手又谈何容易。

    于是就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想办法来破局,正好现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交通上的瓶颈,于是他就正好想到了建设一条轻轨线路,把银州开发区和滨城的主城区,连接起来的想法。

    这样的线路一旦建成,就立马能够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历史上,写上他浓重的一笔,并且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政绩。

    所以这个项目,在他提出,并且经由市zhèngfǔ开会讨论之后,很快就获得了通过。

    之所以这么大的一个市政项目,能够这么快的获得批准,一方面是因为杨玉河现在在滨城政局里的强势,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在滨城主城区和银州开发区之间,确实是需要这么一条快速的通道,来连通两地的经济,加速人员和物质的流通。

    这样的轻轨建设,一般都肯定是逃不出中铁建设局的腰包的,不过现在的中铁建设局里面也充斥着很多的关系庞杂的官家子弟,这样好的一块大肥肉,谁不想上去咬两口?

    于是各种承包,分包的项目正在不断的上演,而李广利这次所接触的那个人,却恰好是中铁建设里面的一位,而且这家伙的背景还很是浑厚。

    将来从这个项目上承包下来一段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肯定是不能亲自来运作这样的项目,肯定会找一个合适的代理人,而他所选定的代理人就正好是李广利。

    要知道李广利的曙光建设现在在滨城也是风生水起,再加上他背后杨玉河的关系,这对于将来他们承包工程的数量也是有加成的。

    两人是合则两利的双赢局面,所以大姐夫和那个家伙是一拍即合,经过几个月的密谋,终于是商量下来的一系列的手段。

    现在这段轻轨建设的项目已经立项,马上就要进入到招标的环节,可是大姐夫这边却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状况,毕竟这修建轻轨,可是和修建高楼大厦不一样,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而这样的专业人才也正是李广利手下最缺乏的,所以他才张口问起了李逸帆,因为他知道这小子的关系网比自己还要广泛,哪怕是在京城,他也有着自己的特定关系网络。

    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李逸帆就对李广利说道。

    “嗯,姐夫,我帮你问问,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事,要不然我早就帮你在京城那边找人了。”

    “那就好,你也不用急,反正招标下来,没个三五个月的功夫,也动不了工,前期的工程就是平整土地什么的,倒也不缺人,不过明年开chūn人员就得到位了。这条线路是咱们滨城的第一条城市轻轨,之前别说咱们建筑公司,就是市里的一些铁路部门直属的工程队,也没有经验,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很是缺乏,就摆脱你上心一点了。”

    “那好,回头我在京城帮你踅摸踅摸,反正到时候肯定能给你找到你哥合适的人过来。”

    李逸帆微笑着说道,其实这时候他心里却盘算起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未来在华国大肆兴起的地铁项目。

    八年之后,当世界经济因为美国人的次贷危机而遭受重创的时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几乎全国范围内,只要经济规模排的上号的城市,就都是在全程范围之内大兴土木,大肆的兴建地铁。

    而这可绝对是一块大肥肉,当然肥肉的大头是被某些中枢的公子哥们的联合体给吞掉了,人家可是在香江专门成立了一个什么皮包公司,转过头来就开始大肆的参与国内的地铁建设以及运营项目,赚的是盘满钵满。

    咱们虽然没有人家那样的实力,但是人家吃肉的同时,咱们能喝点汤也是不错的吗。

    更何况咱们并不要求参与地铁线路的运营,反正咱们就是要求参与一些基础建设,到时候只要他们从手指缝里露出来一点,分包出来一些工程项目,那就够咱们吃喝的了,所以现在进行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就正是最合适不过的时机了。

    “这次的轻轨项目规模不小,全长五十多公里,不但要把保税区,开发区串联起来,最北面还要抵达银沙滩风景旅游区,这次杨叔叔是铁了心了,顺便还要把银沙滩给开发出来呢!”(未完待续。)

    615京城土地开发计划

    看来这次杨玉河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而且还打的一手的好牌啊,修建这样一条轻轨线路,不但能够将开发区和滨城的主城区串联起来,在开发区的发展史上留上他浓重的一笔,而且顺便还能够将银沙滩开发出来,强调了他在任期间,兴建花园旅游城市的主题,果然是好算计!

    说起这个银沙滩,在滨城本地人心里也还是有着很好的印象的,滨城虽然是北方著名的海港城市,可是其实却并没有太好的沙滩。

    整个滨城市区周边的海滩,都是以碎石为主的海滩,根本就没有细沙的沙滩,但是银沙滩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那边之所以能够在滨城人心中闻名,靠的就是他们的海滩上的细沙,虽然那细沙的程度,和海南海滩那样的细沙根本就没法比,但是在极度缺乏细沙海滩的滨城来说,却绝对是很多人心中的度假胜地。

    不过之前银沙滩位于滨城以北五十公里意外的地方,并且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开发出来,外地来的游客就不必说了,就是很多本地的游客想要去哪里玩一圈,也是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

    但是现在好了,如果这条轻轨线路,要是能够修建成功的话,那么将不仅仅是方便了本地市民的出行旅游,就是很多外地游客,在炎炎夏rì来到滨城之后,也可以通过轻轨,很方便的去往银沙滩那边游玩。

    这样一来杨玉河将会在滨城的市政建设上,留下自己更为浓重的一笔。

    “杨叔叔果然是好算计啊!”

    李逸帆不由得是感叹了一声,这位杨叔叔果然不是盖得,这一点居然都能想得到,一石两鸟,在政绩上不断的给自己加分,看来果然是才干出众的人才。

    “那可不,要不然你以为换了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混上几年之后,就高升到省里去呢吗?”

    李广利在边上接着李逸帆的话茬说道,杨玉河在滨城主政期间,的了最大偏移的就当属他们李家人,再加上杨叔叔确实是很有才干,所以李广利平时最是尊重这位杨叔叔。

    而李逸帆眼珠一转,心里却有了另外一番算计,不过这些话,并不方便在今天和姐夫还有老爸他们说,看来还是等到那天方便,能够遇到杨玉河的时候,在亲口和他说好了。

    不过现在,他还有着一些其他的想法,刚刚姐夫提起所他想参与市里面的轻轨建设项目,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件事他能够参与进去的话,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那么将来如果他的房地产企业,进军京城的话,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参与到京城的轨道交通建设当中来呢?

    要知道别看京城是首善之地,可是其实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并不是很发达,落后于浦海就不必说了,甚至还落后于南方的深港。

    前两年的时候,国家申请2008年世界运动会的事情,已经申请成功了,而未来几年之内,京城那边也会大兴土木,不断的加强市里的轨道交通建设,以期望能够在世界运动会举办的时候,给全世界的人民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且随着人口的膨胀,城市的发展,京城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姐夫如果能够参与进去的话,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更何况现在他手里还握着一份非常不错的土地转让合同?在京城的XXX区,他可是圈下了大片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未来可是京城的XXX号地铁线,必经的部分,也正是这条地铁线,把京城的大西北地区全面的连同了起来,极大的缓解了京城的交通压力。

    不过这个地铁建设的项目,好像今年年底就会通过议题,明年就会破土动工,也不知道姐夫能不能赶上。

    不过即便是赶不上也没关系,反正自己的手里还有着大把的土地,就算是赶不上这地铁的建设项目,但是这地铁站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能捞到不少吧?

    要知道将来那条地铁线选定的地铁站,几乎都是在京城大西北地区的一些小村庄而已,而现在这条线上将来最为繁华的两个小村庄几乎已经都被自己以建设饮料厂的名义给拿下了。

    关于这两个小村子的历史李逸帆还是了解的,这两个小村子在后世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完全是因为,全国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们,毕业之后,有很多人选择留在京城工作。

    而刚刚入职的他们,因为薪水不高,就只能选择远离市中心的远郊地段落脚,而那俩小村子因为房租不高,所以很是受那些大学毕业生们的亲睐,并且很快就形成了聚聚的租住村。

    虽然名气上是没有唐家岭那么响亮,可是如果说出来倒也名头不弱,尤其是2005年以后,哪里的名气就更加的响亮,成了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们毕业之后的首选聚居地。

    而就在那条地铁线破土动工的时候,一个来至北省省城的开发集团,才开始在那边以那两个小村子为核心,开发了数十个楼盘出来,质量就不必说了,只能用偷工减料来形容。

    而房价也不必说了,刚刚建成的时候,房价居然只有三千多块每平米,可是等到几年之后,国内的房地产大cháo到来之后,哪里的房价是一路坐火箭一般的攀升了上去,五千,六千,七千,直到后来的两万多,三万左右才在国家的调控政策之下放缓了下来。

    不过几年之间,就有十倍左右的涨幅,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恐怖的,更何况现在他拿到手的地价,核算下来不过才是每平米八百到一千左右的价格,平均下来也不过才九百多没平米。

    到时候只要把这两个村子开发出来,就足够他们赚上几十亿的了。

    现在姐夫在滨城这边已经磨练的差不多了,要技术有技术,有人脉有热卖,要关系有关系,最关键的是,他已经有了如何来cāo控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经验。

    看样子应该是把他调入到京城里,来帮自己打理那两块土地的时候了。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就转过头直接对姐夫说道:“姐夫,咱们在滨城还有多少项目?”

    “嗯,这要说下来可是不少呢,滨海广场那边的写字楼,现在已经完工了七成了,还有理想广场那边不过才开工,马上要参与的兴安路改建,还有咱们的轻轨轨道交通建设,还有我还和滨海广场附近的几个部队有关系,他们想要开发一批军产房出来,还有很多其他杂七杂八的市政建设项目,差不多现在还有十几个亿的工程项目没完工呢吧!”

    李广利不知道李逸帆为什么这么问,不过他知道李逸帆之所以问,那就肯定是有原因的。

    “嗯,这样啊,那好,这些项目,今后一段时间,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的,就尽快的完工,没完工的也不用着急,不过你可能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帮你盯着了,因为我在京城那边可能很快就会用的上你。”

    “哦?去京城吗?去那边干嘛?”

    李广利神情一动,和房地产行业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他算是已经明白了这个行业里的猫腻,和暴利,去京城搞房地产,那可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不过在暴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滨城本地的企业,扩张到京城去的,可是下场都不是很好。

    除了之前的那个万向集团,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有深厚的背景资源,人家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其他的就算是强横入许朝先的九阳集团,那样的企业,也没能在京城站稳脚跟。

    而现在听小舅子的意思,好像是想要让自己去京城发展,李广利在心动的同时,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丝的忧虑,这靠谱吗?

    别说是他了,就连刚刚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立强,这时候也迷糊了,逸帆这是要搞什么啊?

    刚刚还说要收购特殊金属冶炼公司,这会儿功夫,又要把李广利拉到京城去,他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啊?

    “嘿嘿,你们也不必担心,我想叫姐夫去京城,确实是想让他在京城搞房地产不假,不过现在还不急着动工,我只是想让姐夫先过去考察考察,心里有个谱。到时候杨叔叔要是一旦高升离开了滨城,那么咱们曙光,今后要是还想大规模的参与到滨城的一些工程项目建设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不妨是未雨绸缪,先到京城那边转转,一方面是开拓一下眼界,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攒一些人脉。”

    李逸帆没敢直说了自己的想法,生怕把保守的老爸给吓到,不过他这么一说吗,李立强倒也点头同意了,确实在滨城他们李家已经坐了顺风车好久了,经常一个人吃独食,肯定是不行的。

    让广利和逸帆去京城见识见识也好,毕竟那边机会更多,而且逸帆这小子总能给人一些惊喜不是!?

    616心急的杨玉河

    这一天三个人唠了很多,很晚,这才散了场。

    第二天因为李逸帆的想法,李立强直接给杨玉河打了电话,邀请他来家里做客,他们两家什么关系,杨玉河哪能拒绝李立强的邀请?

    且不说这两年杨玉河在滨城执政,能够如此顺利的掌控全局,靠的就是李家人的支持,就说他那换了厌食症的老爸,能够活到今天,可以说李立强是居功至伟。

    至于更早些年李家对他的恩情,杨玉河就更是只能铭记于心了。

    李立强一般不会给他打电话,如果他给自己打电话邀请,那就肯定是有事相求,对于李立强的要求,杨玉河一般都是有求必应,如果能办到的绝对会帮忙办到。

    如果办不成,也会和李立强直说,毕竟两家的关系可进边的很呢。

    杨玉河到了正阳酒店的时候,李立强早就准备好了饭菜,酒席的位置,也不是在下面的餐饮大厅,而是在楼顶的一处豪华套房,这个套房是一直给杨玉河专门准备的,平时根本就不对外开放。

    杨玉河进了屋子,看到李逸帆的时候,不由得是一阵大笑。

    “哈哈,我说呢,原来是你这小子啊?怎么样,去了京城之后,还适应吗?京师大学,那可是好地方啊?想当年要不是因为运动的话,咱们叔侄两个说不定还能成为校友呢!”

    看到李逸帆,杨玉河显得很是高兴,确实李家的这个小辈实在是太出sè了,无论是在任何方面,怎么看,将来都肯定是个人物,所以杨玉河对李逸帆也是格外的喜欢。

    当初李逸帆考上大学的时候,他还特意来出席了他们家的喜宴,还给李逸帆封了一个上万块的红包呢。

    而且李逸帆到京城上学的时候,他还给家里的很多亲朋好友都打了电话,要求大家照顾李逸帆,李立强和张淑去送李逸帆到京城上学的时候,可是有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应付杨家亲戚上了,由此可见人家的热情。

    “谢谢杨叔叔,还好啦,挺适应的,都是北方地区,生活习惯也相差不大,所以没什么不适应的。正好赶上一个周末,有些想家,就回来看看。”

    李逸帆随口应付着杨玉河到,因为两家的关系很亲密,杨玉河的家属又不在滨城常驻,所以这正阳酒店就和他自己家差不多,而他和李家人也是有着非常亲密的感情,所以现在他们就更像是一家人。

    大家也都没有太多的客套,很快就各自选好了地方坐下,然后开始边吃边聊。

    桌面上的好菜不少,但是更为普通的家常菜也有很多,杨玉河很喜欢吃李立强做的家常菜,其实他更喜欢的是,这些家常菜,给他带来的家的感觉。

    “玉河,这次找你过来,其实也不是因为别的事,而是听说咱们滨城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打算出售了?”

    李立强开门见山的问杨玉河到,杨玉河听了之后倒是眉毛一挑。

    “怎么?大哥,你们想做工业了?”

    其实这几年以来,杨玉河一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在滨城的工业发展方面,他并没有太多的建树。

    虽然他搞旅游城市搞得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全国是什么个景象?到处的地方zhèngfǔ官员,都在大谈特谈所谓的GDP,而最能代表GDP的又是什么?

    无非就是你所辖区域内的工厂而已,虽然大家也都知道,一窝蜂的搞工业,其实有很多都是浪费的重复建设,可是这样的工业却不搞又不行。

    因为这工业投资大,可以迅速的拉动GDP产值,而且还能解决大把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所以这才让这玩意,成了很多地区领导眼中的香饽饽。

    可是对于杨玉河来说,早在他来滨城之前,滨城的工业潜能其实已经被齐满天挖掘的差不多了,而且滨城本地的那几家大型国企,对他杨玉河好像又不怎么敬服,最关键的是,这几家企业还都是大型国企,要么就是央企,他杨玉河就算是有心却也无力。

    至于招商引资方面,滨城虽然地理环境优越,可是和京城或者浦海那样的地方比起来,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只能引进一些规模不大的rì资或者是韩资企业。

    虽然他搞得高新产业园区,也引进了不少电子技术相关的外资企业,可是现在也不过是才初具雏形,不成气候。

    所以他在任期间的滨城的工业发展,可以说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原本的时候李家的经济实力不够,想搞工业企业可不是那么好发展的,所以他也没指望上李家什么,但是现在李家人居然问起了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杨玉河一下子就有些动了心了。

    “呵呵,还不是逸帆这个小崽子,他去了京城之后,可就是心野了,据他说他认识了一个国外的朋友,能搞到一些特殊金属的冶炼资料,而这方面又恰好是咱们国内的空白,所以他想拿下这家公司,自己搞这个产业。”

    “哦?逸帆,果然是你小子的主意啊?来,给杨叔叔说说,你都搞到了什么好东西?”

    杨玉河表面上是大大咧咧,可是心里这时候却是激动的厉害,如果真的如李逸帆所说,他搞到了一些特殊金属的冶炼资料,如果在能够弥补一些国内的空白,那他的政绩可就大了。

    要知道别的规模,创新什么的暂且不说,只要把一个弥补国内空白这个拿出来,那给他的政绩上,就绝对是镀了一层金的效果啊!

    所以这几年来,在工业发展上都是毫无建树的杨玉河,这时候心里如何能不激动?

    “嘻嘻,也没什么,就是一些建筑用的特种型材,主要就是改大楼时候用的那种工字钢,还有撑房顶用的角钢等等一些建筑型材。”

    李逸帆虽然是轻描淡写,可是这时候杨玉河的心里却是洪水滔天。

    他当年在下乡插队回城之后,就是在家里人的安排下,上了京华大学,而就读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专业。

    在毕业出来之后,他先后在好多家建筑企业里面干过,都是出任的工程师这样的角sè。

    所以对于建筑这个行业,他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了解不少的,虽然最近二十多年来,他已经不怎么参与这样的工程建筑项目了,但是对于大体方向上他还是了解的。

    最近十年以来,国内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疯狂的建设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说好听点是什么赶超世界速度,其实心里明白的都知道,这些无非就是一些面子工程而已。

    毕竟你掌管的城市有那么几座摩天大楼,别人一到这里,就会感觉这里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很好,对于你执政的能力有个好印象。

    所以现在这股兴建摩天大楼之风是越刮越烈,从京城浦海开始,再到南方的深港羊城,再到后来扩散到全国范围。

    现在如果你到全国比较闻名的一些大中城市一看,如果这座城市没有几座摩天大楼,这些城市的领导,那还好意思和你打招呼?

    不过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专业工程师的杨玉河可是知道,要建设一座这样的摩天大楼要消耗多少资源。

    那些土地,钢筋,水泥什么的就暂且不说了,光是那些工字钢,还有角钢就要用掉不少,而这些材料一般都是要从rì本进口的。

    国内的大型钢厂,倒是也不是不能生产,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人家rì本人的根本没法比。

    这个方面一直是国内工程界人士的一块心头病,现在对面这小子居然说,他从国外搞到了一些资料,可以生产这样的材料,这让杨玉河如何能不激动?

    这里面的经济效益暂且不说,光是这玩意所能给自己带来的名气,和政绩,那就够自己受用一辈子的了。

    “逸帆,你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搞来的?是rì本不?如果不是的话,那比rì本人的材料怎么样?你别怕,说实话,哪怕是不入rì本人的,但是比他们的材料差的不多的话也没事。只要你说的是真的,那那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杨叔叔绝对会帮你拿下来。”

    刚刚还一直故作镇定的杨玉河,几句话的功夫,就暴露了他内心的焦急,当然这也和他和李家人的关系亲密有关系。

    “哎呦!杨叔叔,哪能这么急啊,我不过是和人家打了声招呼,他答应帮我去搞,现在还没结果呢,我哪能知道,他搞来的资料的好坏啊!”

    李逸帆感觉有些好笑,不过面子上可不敢表露出来,杨玉河一听这话,脸上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有调整了情绪。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逸帆,你和杨叔叔说说,你这朋友是哪里人,他说的话,靠谱不,那些资料能搞到手不?据我说知,这样的资料可是很难搞的,无论是rì本人,还是美国人,对这样的资料,可都是很看重的呢。”

    “呵呵,这一点你放心好了,杨叔叔,他答应我了,就肯定能帮我办到。”

    617给杨玉河提意见

    杨玉河这么心急,还真是出乎了李逸帆的预料,他根本就不知道杨玉河其实心里一直很在乎,他自己在滨城工业发展上的表现。

    所以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一贯雍容的杨玉河,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工业的问题上这么失态了。

    不过看到杨玉河这么焦急的摸样,这总归是一件好事,有了他的支持,到时候自己家拿下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过程,也会方便好多。

    而杨玉河看到李逸帆这样笃定的态度,也就放下了心,他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失态了,这样的从国外搞资料,毕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李逸帆没有和自己说他是通过哪国人搞得,这也说得过去,毕竟这样的事情,自己知道的太多也不好。

    “呵呵,看来还是我心急了,不过你们是不知道我听说这件事后的激动啊!逸帆,你可能不知道,原来的时候,你杨叔叔就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虽然现在我不参与实际的工作好多年了,可是我对建筑专业还是有感情的,对于咱们建筑行业的内幕,我也了解不少。我也知道咱们国家的摩天大楼用的工字钢和角钢,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你要是真的能搞到资料,咱们自己做到国产的话,那你这可就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弥补了国内的一大工业空白了,所以你也得原谅杨叔叔刚刚为什么会那么激动。”

    杨玉河没把李家人当外人,这才给他们解释道,而李逸帆听了这话之后,也就释然了,难怪呢。感情杨叔叔也是早些年的技术党啊!

    “呵呵,哪能呢,其实我听我那朋友说起这件事之后,也很是吃惊呢,他手里正好有这样的资源,而我琢磨着,咱们国内正好又紧缺这样的材料,这才琢磨着通过他弄来一些。这些技术,虽然欧美rì本他们不像是对那些军用技术那样封锁的那么严密,可是毕竟也是很多企业敝帚自珍的好东西,所以我琢磨着,如果咱们能搞到手的话,对咱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这才下了狠手。”

    “呵呵,没少花钱吧!”

    杨玉河问了一嘴,这样的好东西,在他看来,就算花再多的钱也不为过。

    “嗯。”

    李逸帆点了点头,至于这些技术的具体来历,他从来没和任何人讲过,甚至就是他老爸他也没说。

    “对了,杨叔叔,听说你打算支持咱们市里,建设一条轻轨线路,连同保税区,还有开发区,以及银沙滩风景旅游区?”

    李逸帆打算转移话题,毕竟今天邀请杨玉河过来,可不光是为了这个铁厂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他也打算给杨玉河提个醒。

    “嗯,没错,你也听说了?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没有,我知道你小子,可是挺有想法的一个人的。”

    杨玉河笑眯眯的问李逸帆到,李逸帆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但是胆子不小,而且鬼主意不小,最关键的是眼光特别准,这轻轨建设上,说不定他就有什么其他的具体主意呢。

    “呵呵,我能有什么想法啊,这个提议真的是好极了,这样一来可是大大的方便了咱们滨城老百姓的rì常出行,我相信,咱们滨城的老百姓肯定会记住你的功绩的杨叔叔,这个工程可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工程的。”

    李逸帆顺手就给杨玉河拍了一记马屁,这一记马屁拍的杨玉河是非常的舒服。

    事实上这条轻轨线路,也确实是对滨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在没有这条线路之前,滨城的百姓去往银州技术开发区,或者是银沙滩旅游的时候,可是非常的不方便,而且这个年头,私家车也还不像是后世那么盛行,能够自己家买得起车的人家还?(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