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虽然看起来是有些借刀杀人的嫌疑,可是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不得罪齐满天,而另外一方面又能很巧妙的讨好那个大臣,这绝对是一石三鸟之计啊。
毕竟要说等到换届之后,谁会是北省省委里最没底的一个?恐怕就要数那个空降的未来总理大臣了吧?
杨玉河虽然也是京官出身,可是好歹比他先到北省扑腾了五年,在北省这边有自己的人脉关系。
而靳祥云和范琼芳他们又是北省的坐地户,是杨玉河之外的第三股势力,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是齐满天留下的尾巴,恐怕那位未来的总理大臣,也不希望见到这伙人的存在吧?
拿这伙人立威,相信应该很快可以树立起自己在北省的政治形象的!
杨玉河这一手,玩的实在是够高明的啊!
李逸帆都不由得为杨玉河这一番安排暗自喝彩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交好那位总理大臣的话,这可是在为他自己的未来在铺路。
要知道那位总理大臣,可是在五年之后会离开省城,回到中枢去的,这次不过是下来镀金而已,到时候省委一号的位置自然会空出来。
如果杨玉河早早和他交好,那到时候北省一号的位置,他的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972铁老大
“关于范琼芳的这些事,你就不要在继续插手了,最近省城这边很乱,你们还是先放缓了动作,不要给人家抓住什么把柄。”
杨玉河对李逸帆交代着说道,话语里充满了对李逸帆浓浓的关心,李逸帆也点了点头。
确实最近一段时间,省城这边的官场上是暗流涌动,不是很太平,说实话这边的情况,可远远要比滨城那边复杂的多。
而杨玉河还没有到省城中枢来就任,还局限于滨城那边,所以自己在省城这边就相当于少了一个强援。
而最近齐满天的动作不小,和浦海那边的人正斗得厉害,省城这边又有一些人是暗自心动,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打算,所以自己这边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免得被牵扯到他们当中的无谓争斗里面去。
虽然自己不属于他们两边的任何一派,可是这但凡涉及到了政治斗争,又有谁能够说得清,如果到时候人家一个误会,搞不好还没等你去解释,就已经被殃及池鱼了,所以最近一段时间,自己还是低调为妙。
“晚上有事吗?没什么事的话,和我一起去见一个人。”
就在李逸帆还在肚子里寻思着杨玉河的话的时候,杨玉河突然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不由得一愣。
“去见谁啊?”
李逸帆问了一嘴。
“这你就别管了,总之见了这个人,对你的未来肯定会有好处的。你们家最近不是刚刚接手了一个炼钢厂吗?认识了这个人。说不定将来会给你们家的炼钢厂,打开一条销路。”
杨玉河有点故作神秘的对李逸帆说道,而李逸帆一听这话就来了兴趣。
接手了滨城那边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之后,最近也一直是在整顿工厂的秩序,还有培训人员,具体的生产什么的,还没有开始呢。
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路,也确实是有些问题,毕竟特殊金属这种东西,一般都是针对特殊市场的。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市场。一般都是由浦海那边的宝钢,还有省内的鞍钢,以及一些国外的钢铁公司把持的。
宝钢是完全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当先喜欢画圈的那个老人。到日本溜达了一圈。然后在新日铁说了一句话。把这个钢铁公司,给我在国内按照你们的模式建立起来一座。
当时正好是两国关系破冰,而且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日本人当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了那位老人的要求。
当时新日铁那帮人可不是笨蛋,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道理,人家是知道的,所以肯定是在技术上留了一手。
但是即便是这样,依旧是不可否认,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宝钢依旧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钢铁厂。
而鞍钢这边也是不差,因为和军方一直有特殊的关系,所以他们可是花大价钱从德国人的蒂森克虏伯哪里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不过这些所谓的‘先进’技术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冶炼技术而言的。
德国人说起转让技术方面,可是比日本人更抠的,好东西他们才不会拿到国内来呢。
但是即便是这样,宝钢和鞍钢在国内的特殊金属冶炼领域,也还是有着不小的名头的,一般一些不太复杂,技术难点不太高的特殊金属,他们还都能够做得出来。
在国内特殊钢材的低端市场里面,这两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
而真正的中高端特殊金属领域,则完全是日本人和德国人的天下,人家每年的销量和宝钢,鞍钢这样的企业比起来,可能领头都比不上,但是从纯利润的角度讲起的话,他们的纯利润,可是要比宝钢或者鞍钢高上不止一筹。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十年之后,都是如此,谁让咱们国内在基础的材料科学领域落后的太多呢。
而李逸帆也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才打算接手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之后,靠着自己从日本搞来的那些技术,和这德国人和日本人拼拼刺刀的。
毕竟从日本人哪里搞来的硼化钢,以及金属镀膜,还有粉末金属冶炼技术,也算是够先进,虽然不一定能够生产的处,比肩德日的顶尖级别的特殊金属。
但是在民用级别的中高端市场,总是能够和他们拼一拼的。
这一块的市场,别看每年国内的用量,不过才七八百万吨,和宝钢,鞍钢那种动辄年产销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规模根本没法比。
但是关键是利润实在是太高,就好比宝钢和鞍钢出厂的普通钢板,一吨算下来利润也不过就是几十块,甚至十几块,最惨的时候也就是一块几毛钱。
可是这种特殊钢,尤其是那种超硬不锈钢,这样的刚拆,如果你找对了门路卖出去的话,呵呵,每吨的利润,最起码也得是千把块,甚至是上万块的。
所以这利润比起来就有了上千甚至是上万倍的差距,这才是李逸帆所关注的。
但是现在他的厂子还是初建阶段,还没有打响名头,而且今后就算是进入到这个市场里面的话,因为你是势单力孤的新鲜人,而且还动了那些传统强企的蛋糕,所以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面临被围剿的局面。
所以如何打开市场一直地困扰他的头疼问题,而现在杨玉河居然说,晚上去见个客人,而搞不好,这个客人,就是自己今后能够打开特殊钢材市场的关键,你说这样一来,他李逸帆如何能不感兴趣。
所以吃完了饭之后,李逸帆就立马回到了自己下榻的酒店,回去好好的梳洗了一番,晚上直接来到了杨玉河下榻的省委招待所,接上他,然后直奔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驶去。
杨玉河这次也是没带秘书,也没带司机,就坐的是李逸帆的车,来到了市中心,在杨玉河的指点下,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大厦,然后停了车。
李逸帆下了车一看,不由得一愣,大厦的上面,有一个霓虹小灯串联起来的大字:铁路大厦!
我去怎么来到这个地方了?难道杨叔叔晚上要见的那个人是来至铁路系统的?一想到这些,李逸帆的心头就是一阵猛烈的跳动。
确实哈,如果能够和铁路系统的人搭上关系,那自己今后的路子可就要好走的多了。
要知道这铁路部,在国内可是名声在外啊,中央那么多部委里面,就这铁路部是最独树一帜的。
国家的部委过了去了,排名最前面的三个权利最大,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
后面的几个也都权利不小,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商务部等等一个个也都是实权单位。
而这铁路部按照人们的正常理解,应该是属于交通部的下属单位的,可是在华国,奇就奇在,这铁路部,居然是独立于交通部之外,甚至是和交通部齐名的一个部门,甚至按照排位,还要比交通部高一个级别。
此等奇事估计也就只能发生在华国了,毕竟谁让当初建国之初,国家那么困难,连铁路都只有不到一万公里呢?
后来国家为了打理发展经济建设,再加上建国后,大量的裁撤部队,于是这些退伍军人,就都被编排到了铁路部,成了筑路工人,然后就是大建设时代。
于是铁路部,就这样的发展了起来,后来就正式成了国家中枢的几大部委之一。
而且按照现在的规模,甚至已经成了国内诸多部委里面最独树一帜的一家,有钱,有权,有自己独立的经营路线,门下还有上百万的员工,就算是和能源部的几大巨头比起来,人家也是不遑多让。
再加上国内独家垄断的政策,这铁路部,虽然对外是年年喊亏损,可是却也据对是非肥缺单位。
这些年来铁路部的建设步子迈的可绝对不小,而今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铁路部,不光是修铁路,而且还会修各大城市所急需的地铁,每年下来,他们需要的金属钢材,绝对是不少,而且就算是在特殊钢材这一块,他们也用的是大头。
如果能够和这么个部门搭上关系的话,嘿嘿,那自己家的那个钢铁厂,今后还用的着,怕没有销路吗?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的心肝脾胃这时候都跟喝了琼浆玉露之后一般,舒坦的不得了。
跟在杨玉河的身后,两个人飘飘然的进了铁路大厦的大厅,然后在迎宾小姐的带领下,上了电梯,直接来到了顶楼的餐厅,进了一个包厢。
李逸帆跟着杨玉河身后进去的,等到杨玉河闪开了一个空档,李逸帆看清楚包间里面的情况的时候,不由得是大吃一惊,因为出现在他眼前的那个人,可是让他在眼熟不过了。
这不正是,明年就要上台,然后最后因为搞高铁而大出风头的那位王部长吗?
当年他因为高铁一事可是出尽了风头,可是最后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栽跟头也栽在了那高铁上
973粉丝最多的贪#官
“哎呦,杨书记你来了?”
包间里的几个人都站起了身,包括那位王部长,不过现在的他还不是铁路部的正式部长,他上任,也是在今年的两会之后,也就是在明年,他才会正式的成为铁路部的部长。
但是现在他基本已经内定了,明年铁路部的部长的位置,在官场上,是没有秘密的,所以大家对他也都是非常的客气。
就正是大家对杨玉河同样很客气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明年会成为北省的副省长,而几年之后,如果不走错路,就会接任北省一把手的位置一样。
在包房里,可不光是有这位王部长,还有省城铁路局的一把手沈局长,看得出他是王部长的心腹,所以才会一同出席这次的酒席。
省城铁路局,可是国内几大重点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也是铁路部下属的几大重点分局之一,而这位沈局长,也正是这位王部长出任铁路部的副部长之后,提拔起来的,所以算是他的铁杆心腹,出席这次的酒席也是不为过。
一般铁路上的政客,和地方上的政客是没有多少交集的,但是毕竟今后杨玉河要主管北省的经济发展,而省城又是整个北三省的交通枢纽,所以以后难免会有和铁路方面打交道的地方,所以这次酒席的主要目的就是联络感情。
而且酒席上还有两位未来会成为一方大员的角色,所以大家互相捧场,也是必然的。
更何况王部长也知道这杨书记背后的关系。对于这样的官员。他当然是努力逢迎。想要交好的。
他能够从当初的一个普通铁路工人,走到今天副部长的位置,靠的还不是他娶了个好老婆?
只不过他的岳父,现在已经不再了,深明官场晋升之道的王部长,可是知道有一个好老子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和杨书记这一见面,更是显得分外的客气。
按理说他的级别。可是要比杨玉河高上半级的,但是他在杨玉河面前,却一点都没有摆出上级的架势,反而是以平辈相交,这样一来包间里的气氛就很是融洽了起来。
两位铁路方面的大佬,没带太多的人,就连秘书也没带,杨玉河也是一样,这样一来,李逸帆就成了屋子里最小的一个。所以这端茶递水,倒酒上菜。搞活气氛这些活就都要交给他来。
还好这家伙平时也是久经历练,非常熟悉这酒桌文化,所以很快就把这包间里酒桌上的气氛给搞活了起来。
就连王部长和沈局长对这个杨书记的小侄子也是有点刮目相看,最开始的时候,当他们听杨玉河介绍,说这个年轻人是他的侄子,今天开车送他过来的时候,也并没太多的在意。
可是后来李逸帆这么一表现,他们也不由得是多看了这个小年轻几眼,这个小家伙,年纪不大,嘴巴挺甜,一口一个叔叔伯伯的叫着,而且还特别有眼力见,是个不错的小伙。
而李逸帆则是一边在旁边,小心的伺候着这几位大佬,一边已经是神游天外,想起了当年关于这个王部长的一系列传说。
十年之后,当这个王部长,因为高铁的**问题下马,最后被判了个无期,还有他搞出来的高铁,事故频发,后来更是频频减速的时候,无数人都指着这个倒霉蛋,在骂他的八辈祖宗。
可是再往后,但凡是明白了一些事情真相的人,就不会那样看了,尤其是了解我国高铁发展历史的人,就都不会这样的看待这个人了。
刚开始李逸帆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加愤青,每年回家的时候,遇到一票难求,在看看那空空如也的动车,高铁一列列的在铁路上飞驰而过的时候,他也曾经痛骂过铁路部,痛骂过眼前这位王部长。
可是当到了后来,高铁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高铁出行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当人们越来越多的了解这高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的时候,人们对这王部长的观点也在逐渐的转变。
而那时候已经长大成熟了的李逸帆,知道自己思考,不再相信国家喉舌媒体的李逸帆,也才真正的了解到了这位王部长的能人之处。
这个人搞出来的事业,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来形容,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伟大,但是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伟人,就是因为他也优缺点,他在金钱和女色方面犯了错误。
所以这个人也就不能被称之为伟人,但是他的功过,绝对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说得清楚的,只能留待后人来评说,当然前提是事实的真相,必须要全面的展现给人民知道的情况下。
如果要是你在当过的宣传口径影响下,看这个人,那他绝对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可是如果你要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的话,回头你在看他所做过的事,你就会对他的经历唏嘘不已,他算得上一个能人,但是不是完人。
这也是后世,在他下台短短几年之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为他鸣不平,而他会成为华国粉丝最多的贪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虽然贪了不少,而且也靠着权位玩弄了不少女人,可是他在位的时候,却着实也办了不少事实,他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在高铁这种东西,在国内还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给搞了出来,而且是那种绝对属于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东西。
要知道这高铁的独立知识产权,可是国家建国几十年以来,为数不多能够拿得出手的,完全属于咱们华国,而且还是有世界顶尖技术含量的东西。
想当年他被判了无期,而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之后,新任领导是满世界的去推销华国本国的高铁,东南亚,澳大利亚,甚至是美国,都曾经推销过。
而原本发展处高铁这样东西的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还有加拿大人,却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咱们满世界的推销高铁,而直吞口水,却也那咱们没辙。
原因很简单,咱们推销的华国产高铁,技术核心都是咱们自己的,虽然也是通过他们转让的专利,可是咱们自己消化吸收了,而且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搞出来的新高铁,比他们的高铁,还要高级。
在咱们没搞出来高铁之前,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是属于日本的,可是那最快时速也不过才三百公里,可是咱们搞出来的实验设计,就可以达到五百公里的时速。
后来因为条件限制,才把速度设定为最高三百五十公里,即便是这样,也足够让那帮孙子干瞪眼珠子了。
要知道以往咱们要是搞出什么世界领先的技术的时候,那帮外国孙子,早就叫嚣着说咱们抄袭,偷窃了他们的技术云云。
而且也就是在国内卖卖还可以,如果拿到国际上去卖的话,肯定会被那帮孙子,群起而攻之,今天告你侵权,明天告你盗窃他们的专利。
可是在高铁这一块,咱们却做得让他们无话可说,告无可告,只能是干睁着眼睛,吞口水,说上那么两句酸话而已。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咱们华国人扬眉吐气的了,所以就冲着这一点,他王部长就是个能人。
他的大胆,能力,和才干,绝对是真材实料,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
想想看,人家法国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搞出了高铁,德国人紧随其后,之后瑞典,加拿大都纷纷搞了出来高速铁路。
而日本人更是在七十年代末,搞出了所谓世界最快的新干线,而在我们国家呢?
在王部长之前的铁路部呢?铁路部存在了几十年,可是最快时速不过就设定在一百六十公里,可是就硬是没人想起过要搞高铁来。
就算偶尔有人提起过说要搞高铁,然后马上就会有一帮专家跳出来,说这个技术难度太大,咱们搞不来,咱们国家大,底子薄,花不起这个钱来搞科研。
可是如果说把钱花在吃喝上,花在出国旅游上,花在包二奶,三奶上面,他们就有钱了,一旦说道干点实事,就立马没钱,没技术了。
而这个王部长一上台,就闷不出声,谁也摸不清人家的想法,等到他们琢磨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初级高铁,动车组都已经上线运营了
再想想他下台之后,上任的那个铁路部部长,虽然是给铁路工人涨工资赢得了民心,可是他掌控下的铁路部,没到三个月就出了大事故,之后铁路服务更是甭提了,直接回到解放前。
之后他所掌管的铁路部,就只会减速减速,在减速,到后来连那位下台进了监狱的王部长所策划的三横三纵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京浦线都搞不定,由此可见这铁路部的诸位高门出身的部长,和这位铁路工人出身的王部长之间的差距
974功过谁人说(1)
话说这个王部长上台之后,大搞特搞的高速铁路,这种东西的争议在国内一直很多。
因为在国际上搞高速铁路的国家里,出了日本的新干线之外,好像其他几个搞出这种东西的国家,比如法国,和德国,在高速铁路的运营上,就没几个是赚钱的。
就连华国也一样,在高速铁路刚刚搞出来之后,就一直是在赔钱运营,无论是在王部长当政时期,还是他的后继者当政时期,这高速铁路运营的时候,就一直没赚过钱。
可是如果仔细,理性的分析一番的话,难道搞高铁就真的不赚钱吗?
这就需要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了,华国的情况和日本,法国,德国或者是美国都不一样,因为这个国家有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每年到了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假日的时候,这人流量都特别的大。
而且从华国人的消费习惯来说,更多的人其实都是更加喜欢选择靠火车来出行的,毕竟这种交通工具,相对非常的安全。
而且在高铁没有出现之前,飞机旅行虽然已经开始逐步的流行起来,但是那高昂的飞机票价,着实是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当高铁出现之后,飞机票价频频打折,可是着实是让不少老百姓的了实惠,这可绝对可以算作是王部长的功绩之一。
但是也有人会说,你说那么多,可是你看看那高铁的票价,那么贵,分几等座。动辄就是七八百的票价。普通老百姓谁坐的起啊?
确实这高铁的票价不便宜。可是事实上不是王部长不想让票价便宜,而是他也没办法,他也想便宜,可是他不敢。
事实上当初从他搞高铁的时候开始,就顶着相当大的压力,因为一旦你要是立项要上高铁项目,你就会得罪相当多的既得利益者。
就比如这高铁的建成,给了广大的高速公路体系背后的那些囊虫们来了重重的一级右勾拳。
国内的高速公路体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一条修建了超过二十年的高速路,在收费上早就已经收回成本的情况下,还在继续收费,而且一直要受到地老天荒那一天,就可以看出这个体系的无耻。
而这个体系一般都是由很多红色子弟为开路先锋,背后是国外的资本集团为主的体系集团,这些钱不光是让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吃的满嘴流油,还让那位外国利益集团跟着赚的盘满钵满,而最后倒霉的还是国内的老百姓。
事实上十年之后。国内百姓面临的通货膨胀,最基本的体现在蔬菜。米面粮油上面的通胀,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至于这高速路的贡献。
首先他收费,其次他还能够给那些地方交通管理者,提供罚款的机会,第三就是他还给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贡献了大量的利润。
而这些钱,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终端的老百姓头上,这样种地的农民得不到实惠,出产的菜价一公斤几毛钱,可是这些菜从农村田间到了老百姓餐桌上就会变成十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
而高铁的出现则就给了这帮家伙狠狠的一个耳光,比如很多人选择坐高铁出行,而不是坐车,而高铁的出现,还可以让原本的铁路运输系统,腾出很多运力,来给需要的人,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坑了高速公路体系两遍,所以你说那些人到底会不会恨这个王部长?
第二就是搞航空的那些巨头,在国内但凡是能够玩得空公司的,一般都是国字头牵头的大型国企,可是这些国企,但凡是明白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明面上这些国企号称是国家的,可是基本上是属于某些大家氏族子弟的盘中餐,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而高铁的出现,让这些所谓的航空公司,不得不经常打折让利,你说这些人会不会恨这王部长?
第三就是铁路内部和上层负责审批的一些人士,这位王部长上位之后,可是表现的异常强势,首先他在铁路内部实行高压统治,这就让很多人失去了捞钱的机会。
要知道原先在他上任以前,国内的铁路系统内部,可是派系林立,南北铁路分局,各大分局的权利,都是非常大的。
甚至大到了一些分局的主要领导,就可以单独的拍板进行采购,或者是进行货物运输协商等一系列事宜。
而最后,王部长上台之后,直接就把这些领导都叫到了一起,开了个会,直接宣布,以后铁路部的采购我说了算,尤其是在高铁这个项目上,你们崩插嘴,谁要是敢私下里和那些外国人接触,搞采购的事宜,那就掂量掂量他的脑袋够不够重。
这一下,就在高铁的建设上,给国内节省了很多的成本。
其中就比如当年南车集团的株洲厂,为了讨好王部长,早知道他上台之后必定要搞高铁,结果就联合法国的阿尔斯通,从法国人手里搞来了一套落后的不能在落后的技术,七拼八凑,搞出来一台所谓的国产骄傲,号称是华国之星动车机头。
号称最高速能够达到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结果王部长看了一眼,就把这个项目给否了,直接就让株洲南车闹了个灰头土脸。
毕竟这玩意糊弄糊弄一下外行人还行,可是如果拿到行内人的面前,就绝对会露馅。
别的不说了,你七拼八凑,反正国人就喜欢用这一套来糊弄上级,可是你这所谓的动力机车,用的居然还是集中型的动力,这都特么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了,目前国际主流的技术,都是分散性动力技术,你还那这几十年前的破烂货来忽悠人,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难道就这么喜欢伙同外国人一起,来糊弄咱们国内人?
当时因为在高铁项目上,没有采用南车的这套所谓的华国之星技术,王部长可是顶了好大的压力,因为光是否定了这个项目,就让南车请来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在电视上跳了脚,骂了娘,甚至就差指名道姓的去骂王部长的八辈祖宗了。
由此可见,在国内,你当了官之后,想干一点实事到底有多难,别说你做了一个工作,会引起其他冲突行业的不满,就算是你自己所掌管这一滩的内部,也会有很多不和谐的人或声音,因为你阻挡了他们圈钱或者升迁的道路,而和你叫板。
而且就说他在铁路部到任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足以让很多人无话可说了。
按理说你当了一任部长之后,这可就相当于是过去前朝的时候,当上了朝中的一品大员,和九品芝麻官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到外面的时候,那个还不得是八抬大轿抬着,前面喊着回避,肃静之类的啊,和皇上出相比起来,也就差了黄土铺路和净水除尘那么几个细则了
想想这些年来所谓的省部级干部出行,那个不是封路,警车引领,然后到了地方上,考察一番,也是在作作秀,主要是在新闻记者的陪同下,到某些划定的地点去考察一番,看看情况,发表几句感慨,然后就丢之脑后了。
而这位王部长可不一样,尤其是和他的前任不一样,他在位八年,每次到铁路部的下属去考察,无一例外就是坐机头,火车的机头。
能做到这样的铁路部部长,可以说是开过一来绝无仅有的一位,但凡是在铁路上干过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火车的机头什么环境大家都知道,噪音,嘈杂,而且脏,这可绝对不是所谓的君子们应该去的地方,反而是应该远离的地方。
其他的部长来考察,也就是坐上专列车厢,在沿途转一圈,看看好风光,然后享受一下下级送上来的美酒,美食,相当于出来旅行一圈。
可是这位部长可不一样,就是到机头一站,这样一来,沿途的各个分局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就都瞒不过他,沿途各个火车站的分局情况,铁路岔道口的情况,他这个从底层上来的部长,都是一清二楚。
这样的行为,虽然也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总比那些到下面转圈去享受孝敬的作秀,要好得多。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还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部长的。
最关键的就是,自从他上台之后,对铁路系统的一系列的猛药改革政策,这也是铁路系统有史以来,离任部长,为数不多能够做得到的。
当初一夜之间就裁撤掉了五十多个铁路分局,裁撤掉了将近一万多的冗员,这样的魄力,别说是铁路部了,就算是在国内的官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甚至比当年那个喊着去趟地雷阵的所谓铁腕沙皇,都要强得多
在十年之后,李逸帆也会上网,每每看到有人喊着沙皇万岁的时候,他总是会感到阵阵无语,洗脑教育,和五毛猖狂,真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975功过谁人说(2)
就说那位沙皇,很多人都说他铁腕反腐,就是个大清官,殊不知这样论调的可笑之处。
说起他也是个两面性的角色,首先在当时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让国内的经济软着落,确实是一大功绩。
可是他所留下的隐患,也同样是让后世的国人吃尽了苦头,就比如他提倡的三大改革,房改,医改和教育改革,就着着实实的成为了十年之后,压在国人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虽然这里面不能说,全是他的错,但是他最起码要为这些错误,担负起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还有最搞笑的就是,有人说他清廉,说他反腐,这一点正是很多愤青们最让人感觉到可笑的地方。
如果他真的有他所说的那么清廉,那么那些所谓的愤青爱国者,还有五毛们知不知道,他洪家的天下怎么来的?
比如他的儿子,在中枢的宗人府,搞出来的到国外频频去交学费的那一套,光是金融危机那几年,就在国外扔了不下十几亿美元的学费,而他还舔着脸给自己开出过亿的年薪?
在说说他女儿,在香江的某个上市国企里面担任高管,每年靠着政策,从国内能捞到多少钱?
还有他孙子手里的京城银行的干股,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如果老人家真的有那么清廉,那么对**这样的丑恶现象嫉恶如仇的话,那么请先把他的儿子,孙子。还有女儿。全都送去吃花生米在说。
还有他上台之后。号称要改革国务院,裁撤冗员,精简机构,结果呢,最后看来就是个笑话,一个大话政客而已。
当然和他之后那个喜欢多难兴邦的影帝比起来,他还算是有些能力的,至于他后面那位。大家就只能呵呵了。
而王部长在救人铁路部部长之后,一夜之间裁撤了五十个分局,一万多冗员的手段,这样务实的做法,可要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人要强得多。
当然他的结局也要凄惨的多,毕竟他做了实事,可是也得罪了人。
话说远了,就回到这个高铁项目上来说,这高铁项目,如果要是能够避免高速公路。和航空方面的掣肘,在定价机制上。回到原来的机制,哪怕是比原来的定价机制,在稍微上调那么几个百分点,做到尽可量的亲民。
那么就有人估算过,在同样运能的情况下,高铁的运输成本,将会是告诉公路的六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四分之一。
而在我国当前的人口基数情况下,从长远角度来说,投资建设高铁,在未来还是会非常有效益的投资。
毕竟我们不可能像美国或者欧洲那样,出行远程靠飞机,进程靠汽车,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和世界的资源容量,不允许我们像他们那样的奢侈。
就比如当年日本人开始搞新干线的时候,最开始也是一路亏损运营的,一直有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时间,当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之后,这新干线的威力就开始发挥了出来,成了日本最盈利的几个重大公共项目之一。
而高铁的未来,在国内也是一样,当年别说高铁,就说动车,刚刚搞出来的时候,每次看着那所谓的和谐号,里面空空如也的一列列在铁路上呼啸而过,李逸帆就会在心里有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这是那个王八蛋搞得工程项目,都特么没人座,你这不是浪费呢吗?
可是没几年,这作为初步验证的项目就被完整技术的高铁取代了,而几年之后高铁的上座率,也开始频频增加,虽然还是在亏损,但是已经逐步走出了亏损的境地,这时候李逸帆的思想也已经独立成熟了,也渐渐的明白了,当初搞这高铁的好处。
而那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王部长,在当初是如何顶着巨大的压力,来搞这高铁项目的。
说起真正的高铁,其实是法国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搞了,五十年代第一次通车,时速是二百五十公里左右,而55年,电力机车正是通车时候的时速,就曾经达到过三百二十公里每小时,现在法国的tvg高铁的运营时速,一般是在三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而日本新干线,在1980年的运营时速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公里每小时。
德国1991年通车的ice系列高铁,更是从运营开始,就保持着二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时速。
而这些难道我们的历任铁路部部长就难道都不知道吗?
可是在王部长上任之前的历任铁路部部长,就硬是没什么作为,可以说当时国内的铁路,也就是从建国开始铺设完成之后,就一直没怎么改变过。
当年王部长上任的时候,全国铁路的平均时速,也就是一直保持在八十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时速上。
虽然曾经有所谓的直达,特快等等的车头,也曾经一再号称提速,可是即便是所谓提速过后的铁路的速度,大家只要是坐过火车的就都可想而知。
而在高速铁路方面,在王部长之前的部长们,也不是没做过尝试,在1994年的时候,我们就曾经从瑞典引进过,摆式列车,而且在粤东省某条铁路线上做过一百六十公里的测试。
可是即便如此,在这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输方面,却依旧是一片空白,一点动作都没有。
那时候,那些铁路部的官员,都又是做了些什么?
反观这王部长上台之后,他就提出要搞高铁的念头,而在他提出了这些念头之后,铁路部的那些专家们率先干的是什么?
轮轨派,和磁悬浮派,率先是打成了一团,两伙意见不同者,是各持己见,最后甚至把官司打到了两会上。
最后连国家的几位重要领导人都惊动了,人家一问你们这是到底要干啥,这些专家各个很冲,就是要钱,要钱来验证一下,到底是那种动力最好?
可是特么的人家外国多年的高铁经验,就摆在哪里,轮轨派已经证道了,磁悬浮在浦海那边也已经被证明,就是个噱头了,你们还特么的挣个屁,还要论证个屁啊?
最后气的王部长干脆把他们给甩到了一旁,自己单干立项了,我这项目最开始不叫高铁,就叫什么提升运输服务组。
结果最后高铁搞出来了,也只能让这些纸面专家是硬吃了哑巴亏,验证尼玛个蛋,不就是为了要钱吗?
老子钱都不给你!
而且在引进技术方面,王部长也是异常的强势,硬是从那帮外国佬的嘴里掰下来几块牙来。
这么多年了,国内说道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时候,往往都是被人忽悠的不分东南西北,再加上内部还有些吃了回扣的人给你捣乱,最后往往是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国内的汽车产业,喊了多少年的市场换技术,结果几十年过去了,换来的却是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撑面子的就那么几家自主民营企业。
反观那些国家一直大力扶持的国有企业,一个个却都成了付不起的阿斗,沦为了外资汽车的殖民地,成了人家的组装车间,还帮着外国人一起来骗国内老百姓的钱。
当初王部长要引入外国的高铁技术的时候,他身旁也是有一帮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也是国家的钱,还能够从外国佬哪里拿到天价回扣呢。
可是这王部长偏偏不干,硬是给这些准备和他合作的外国企业,划下了红线,想要做我们华国的高铁生意可以,但是你们必须要转让核心技术,要不然,咱们一切都免谈。
而且价格上,你们还必须得按照我的来,要不然咱们就别谈。
在华国商界里扑腾了几十年的德国人,早就已经被华国人傻钱多的消费者,还有无能的官员,给惯坏了,一听你这家伙的规矩,人家当场就不鸟你。
当高铁技术转让招标的时候,一开始人家就开出来每列原型车三点五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三点九亿欧元的天价。
而这一次咱们华国人难得在谈判的时候是硬气了一次,根本就没鸟这帮德国佬,第二天招标的时候,法国人和日本人,甚至加拿大人都中了标,只有德国人颗粒无收。
最后西门子的这帮货色,第一次在华国是仓惶败退,而负责这次谈判的那个高傲的德国佬,在招标第二天就直接被召回到德国总部,当场吃了大份鱿鱼炒饭。
而在第二年,第二次技术招标的时候,这次德国人可就没敢像之前那么嚣张了。
在第二次招标的时候,德国人开出来的价格,可远远要比他们之前的价格低得多,甚至咱们还没张嘴,他们就已经开出了一个咱们不敢想象的价格,就是核心技术转让,他们也不过才要了八千万欧元的技术转让费而已
正是靠着这些来至法国,德国,日本的高铁技术,咱们综合揉捏在一起,才弄出了咱们自己的高铁技术,而且还是不用被人家戳脊梁骨的独门技术!
976二桃杀三士
德国人是高傲的,尤其是号称德国工业的骄傲的西门子,他们在电子工程领域,更是高傲的一比。
对于华国人,其实德国人骨子里是看不起的,就比如是那汽车领域,国人从和德国人合作开始,搞了二十多年。
开始宣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