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德国人是高傲的,尤其是号称德国工业的骄傲的西门子,他们在电子工程领域,更是高傲的一比。
对于华国人,其实德国人骨子里是看不起的,就比如是那汽车领域,国人从和德国人合作开始,搞了二十多年。
开始宣称是市场换技术,可是二十多年下来,换来了什么,就连一个捷达车的发动机都没能换的过来,哪怕是这捷达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老旧不堪了,甚至连国内的工程师都看不下去,要在这款发动机上做一个小小的改动,都不被德国人允许。
由此可见,人家在工业高科技领域,对咱们华国的工业的蔑视。
而在高铁的技术转让上更是如此,话说国际上这些高铁的各种技术里面,其中还是要以德国人的号称最佳。
几大专利技术,就比如车体设计于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以及转向车架等等。
这里面德国人在关键的核心部位,比如转向车架,以及列控系统上做的最好。
当初在第一次二百五十公里时速的车辆招标的时候,他们敢开出每列样车三点五亿人民币,而技术转让费,三点九亿欧元,就是和华国人合作的多了,知道华国人喜欢窝里斗,和占小便宜的恶习,所以才敢开出来的。
在他们看来,xxx党人,搞工业,无非是要给上面表功绩。并不一定在乎价钱。而且只要给他们谈判团里的人塞上一点小钱。搞搞公关,到时候这帮人肯定会有人在内部扯后腿,到时候肯定能够拿得下来。
到时候就算他们不愿意花钱,那自己这边也可以强硬的很,大不了不转让给你就是了,你在看看其他的几个公司,就比如法国的阿尔斯通,还有日本的川崎。还有日向,日立,还有加拿大的那个什么庞巴迪,他们可都是我们一伙的。
你要是不接受我的讹诈,到时候我就鼓动他们一起都不卖给你,看你咋办?
可是他们还是太小瞧了华国人,可以说是太小瞧的那位王部长,因为王部长可和以往那些不了解国际形势,到国外去考察,只会去考察拉斯维加斯或者荷兰的部长们不一样。人家可是相当了解国际铁路公司的运营情况的。
就比如他选择招标的时机,当时法国的阿尔斯通。已经是濒临破产的结局了,如果在拿不到国际大单,就只能像法国政府申请破产了。
还有日本的川崎也是一样,虽然和日向,日立一起是号称日本新干线技术的铁三角,不过他们背后的资源可没有日向和日立那样雄厚,在日本国内被这两家同行都快挤兑的快破产了。
而且二百五十公里时速的高铁技术,对他们来说,不算最顶级的技术,也就是二类技术储备,毕竟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三百公里,甚至是三百公里时速以上的技术他们都有。
所以德国人想要在这里,黑王部长一道,结果却打错了算盘,他们开的价高,华国铁路部,不买单,而且干脆还不鸟你。
可是法国人和日本人可扛不住,他们没有像以往那样默契的和德国人形成同盟,而是以极低的价格就把技术给卖了,这下德国人傻了眼,感情自己被人给涮了啊?
结果负责本次谈判的西门子高层,第二天就被召回国,吃了鱿鱼炒饭。
而第二次是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铁项目招标,而这一次德国人是学精了,一上来每列原型车19亿人民币,核心技术转让8000万欧元。
他们也不是学精了,其实是被法国人和日本人给坑怕了,生怕这次他们又是不声不响的直接,就答应了华国人的要求,那干脆,咱们这边就把价格开的低一点吧,倒时候说不定就能够捞上一大单。
王部长这边是二话不说,就直接答应了,肚子里可是乐开了花,而德国人殊不知,这一次他们可是把法国人和日本人给坑惨了。
要知道法国人和日本人这两年靠着华国人的订单,可是渐渐恢复了元气,原本是打算在这次招标会上,提高自己的价码的。
毕竟这次招标的高铁时速可不是二百五十公里,而是三百公里以上的技术,这可是他们真正的核心技术,看家本领,原本大家可是打算卖个好价钱的。
可是这下子到特么好,德国人率先把底牌给掀了,大家谁还能玩得起?
结果日本人和法国人,这次只能是捏着鼻子,接受了铁路部的报价,按照华国铁路部给德国人开出来的报价标准,直接把自己的核心技术都给卖了。
不卖不成啊,难道只是干看着德国人吃肉,自己和西北风吗?
这里这些商业谈判,说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还是要看王部长的手腕,以及他手下的执行力度的,而这一手,当年他们玩的真的很漂亮。
这一手二桃杀三士的把戏,可是结结实实的替国内换来了后来唯一能够在世界上说的出去的核心技术产品。
因为在拿到了这些外国人的技术之后,王部长还进行了自己的技术整合。
就比如在列控系统上采用了德国货,而在机头上则是采用了日本技术,而且还专门自己做了风洞试验。
日本的车头是大块的铁皮拼接焊接的,而咱们的机头,则是在做了风洞测试之后,直接在浦海,用世界最大的水压机,直接冲压一体成型的。
而后来当咱们国家领袖,在满世界兜售高铁的时候,日本人和德国人,这次全都是不做声了。
要知道当年一汽和德国人合作了那么多年,后来气不过,直接用了一个德国人的老旧二十年的捷达发动机的时候,还被人家给告上了法庭,闹得满世界的风风雨雨,丢了大脸。
可是这次咱们用了他们最先进的技术,他们却不敢告了,为啥?
因为当初引进技术的时候,就签订了完全的核心技术转让协议,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咱们在综合了他们多家所长之后,在自己的高铁上面做了技术革新。
咱们自己生产的高铁,理论设计,甚至试验速度,最高都可以达到五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这是他们任何一家,都不可能做到的。
甚至在路面长期测试的时候,都一度可以达到三百八十公里不停车,从京城跑到深港的技术。
要知道咱们国内的情况,可是和德国,法国,日本都不一样。
国内的地形地貌,因为国土幅员辽阔,可要比他们的环境复杂的多,而且还有东北,西北,那样高寒,高纬度的地区,山川河流众多的复杂地带,可是咱们的高铁全部能够胜任,这就不是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技术,所能够比得了的了?
这也是后来,他们不敢告咱们的原因之一,哪怕他们到时候把这官司打到宇宙上去,他们也是个输。
光是一个他们的车没咱们跑得快,就可以让他们丢进颜面,所以那时候当咱们国家领导人在满世界推广高铁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是酸不拉几的说上几句冒酸水的话,却不敢有任何的实际行动。
当年国人和洋鬼子谈判了无数次,无论是私人方面还是在国家方面,咱们能够占便宜的真的不过,可是正是眼前这位看起来,个头不高,头发微秃,甚至形貌上看起来,称得上有些猥琐的王部长,让德国人和日本人是吃了个大亏。
在搞高铁这一块,也不光是有外部的压力,就是内部的压力也是不小,当年在开始搞这个高铁的时候,国内的技术派们开始争论不休,一派说要搞轮轨技术,一派说要搞磁悬浮,反正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说道根子上,就是铁路部内部的两大派系,南派和北派,在争权夺利,在争夺经济利益。
因为无论是那一面的说法,得到上面的肯定,那么就会得到上面的技术支持,得到大量的资金的扶持,得到大把的贪污**,往自己兜里揣钱的机会。
而铁路部作为一个在国内存在了几十年的庞然大物,内部关系盘根错节,各级领导大大小小,都是有着红色背景的铁路世家,就算是他王部长也得罪不起。
如果要是被他们就这么一直扯皮下去的话,估计这位王部长就算混到退休,这高铁恐怕也就是停留在图纸上的一个天方夜谭。
由此可见,一个官员,哪怕你已经是身居高位,可是你想要做一点实事出来的困难,更何况他的压力,不光是来至于内部。
在铁路部的外部,还有高速公路体系的洋买办,还有航空行业的巨头,在不断的打压国内的高铁的这些既得利益集团。
换了普通的官员,恐怕也就是喊上两句口号,然后缩起脑袋当个缩头乌龟了事了,反正是干的越多,错的越多,得罪的人还越多。
反正自己已经是身居高位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干脆什么都不干,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吃皇粮,反正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快要顶了天了。
977功过谁人说(3)
这很有可能是很多,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的想法,毕竟想要做成这件事的阻力实在是太大,无论是内部的压力,还是外部的压力。
在华国的官场,一贯有着做多错多,不做不错的说法,所以如果换做是另外一个官场老油条的话,恐怕都会做出什么也不做的选择。
反正自己做到现在的位置是每个月工资奖金都不少拿,额外的灰色收入也同样不少,随便批几个车皮,或者是搞搞维修保养什么的,都不少钱。
可是这位王部长却偏不,人家干脆就,直接绕开了这些利益集团,人家是既不对外宣称搞高铁,也不去搞能吸引眼球的京沪线。
而是直接在其他地方另起炉灶,搞起了所谓的‘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或者是‘第二专线’,等到这些全都搞成了之后,人家直接把这些都连接起来,然后就成了高铁。
这让还红着眼珠子,在中枢争权夺利的那帮人是傻了眼,自己还在这争呢,可是人家那边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了,最后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这样一来,不光是外部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被他给得罪了,就连内部的一些传统的既得利益者,也同样被他给得罪了。
可是人家老王就是硬生生的忍了下来,得罪又能怎样,只要把高铁搞成了,这就是我的功绩,老王在这一点上看的还是非常清楚的。
而他所谓的‘客运专线’,确实也是在人类的工程历史上创造了很多的奇迹。
就比如在速度方面,从京城到羊城的‘客运专线’。几乎就是建立在一座从京城。到羊城的没有弯曲的大桥上。
曾经的高铁就曾经在这样的一条线路上。跑出过三百八十公里不减速,直达的奇迹。
还有从石家庄到太原的一段高铁线路,就干脆直接一条隧道通到底,直接从太行山里钻了过去。
要知道这样的工业历史,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就连号称世界最快的日本新干线,都无法和他的高铁比肩。
要知道在日本的新干线所绵延的东部,因为有弯曲的海岸线。和山体,所以日本人的新干线的平均速度,有时候就连王氏高铁的一半都达不到。
这不能不说是咱们华国人创造的一项世界奇迹。
这位王部长,能够在他所在的位置上,顶住来至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干出这样的成绩,这就不能不说明他的能力。
以至于后来他被判刑之后,很多人都在为他喊冤明屈。
他前任的那些部长就不说了,光看看继任他的那位领导都干了些啥,就能够知道了。
出了给铁路票价提价。然后就是给铁路工人涨了点工资,在之后。就是把王部长原来设计的高铁路线,给减速。
要知道减速的高铁设计,和不减速的高铁设计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设计的是二百五十公里的铁路线,今后如果在想要提速的话,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而之所以这样干,也是因为在他上任之后,在管理上的无能,导致的后来南方的某次动车事故。
那次的事故,很多人都说是技术原因,国家最后定性,也是技术原因,把屎盆子全都扣在了已经锒铛入狱的王部长的头上。
可是有很多专家,却并不认为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技术当时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在王部长在任期间,这些技术,都已经经受了很长时间的考验。
可是为什么会在他下台之后,就偏偏出现问题呢,而且只要是懂技术的人,但凡是那么稍微的研究一下,就会明白,其实这完全是因为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管理倒退,机制混乱造成的。
只可惜那时候王部长已经在号子里蹲着了,所以这个屎盆子,不扣在他的头上,扣在谁的头上?
于是这位可怜的王部长,就再度蒙受了这样的不白之冤。
很多人在看了这位王部长被宣判的场景,都曾经感慨过,这个人有错,但是也有功,如果让他就这样进监狱实在是太便宜他了,应该让他到管理国内汽车行业的位置上去戴罪立功。
这样的话,也许再过一个十年,咱们国人就能够开上,完全属于咱们本国技术核心的汽车了
所以后世在了解了这位王部长的过往经历之后,李逸帆总是会对这位王部长的经历,感觉到唏嘘不已。
他有错误不假,可是他也同样有功绩。
而且和当代绝大多数的国内的官员比起来,他绝对算得上是个能人干吏。
国内的官场到底是什么个环境,大家都知道的,有些人是光贪不干,只会往自己兜里装钱,可是什么事都不干,就算是干事情,也是做一些损公肥私,伤害大家利益的事情。
还有些官员是什么都不干,虽然不贪,但是也不会做事,这样的官员,就是懒政,说白了就是庸官。
还有的官,就是王部长这样的官,虽然贪,但是好歹还能做出一些成绩,给老百姓留下一些可以值得吹嘘的功绩。
而这样的官,却是稀缺的,而且按照今后的发展模式,也是越来越少的。
所以很多明白这位王部长经历的人,都希望,这样的官能够更多一点。
在华国这样的大环境下,你想做个清官,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你做不了清官,那就做一个能够给老百姓做点实事的官也好啊?
当然这位王部长,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在一方面他可以被归类于能人干吏的同时,他也有着当下华国官员所用的一切毛病。
比如他包庇亲友,他的弟弟,在他的提拔下当上了中部某省会的铁路局的局长,结果丫的的包娼庇赌无恶不作,最后还扯上了杀人的官司,最后锒铛入狱,可是还是他把他弟弟给保了出来。
再比如他自己喜欢女色,到下面各级单位去考察的时候,就接受过很多性贿赂,甚至某个商界女大亨,为了讨好他,能够得到一部分的铁路修建权利,还专门出巨资聘请了一帮演艺圈的小明星,出演了一部历史剧,而里面的诸多女演员其实就是专门给他潜规则用的。
而且在担任铁路总长的这些年里,他也没少接受各方面的贿赂,当然他用不着自己来出面,他手下的二号人物是主要的白手套。
这些年来,是收了不少的钱财,而且还把这部分财产都转移到了国外,大肆的花销享乐,所以他的私生活,也是乱的一塌糊涂。
他不是一个完人,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他的功与过,绝对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说的清楚的。
如果要是把他的功过,分开来看的话,最起码在这个年头,和诸多其他的官员比起来,李逸帆认为,他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一个人。
虽然是贪,但是好歹是给人民,给国家办了几件实事,和那些只会做损公肥私的事情的官员比起来,他还勉强能够称得上是个好人。
现在在酒席上的王部长,正确的职称应该是王副部长,等到了明年,换了届之后,他才会登上正部长的高位。
而杨玉河和他的角色也是类似,两个人今后都会是一房主宰,都是省部级的大员,所以他们两人都算得上是目前官场上的当红炸子鸡。
这样的人物,互相交流,沟通,并且如果能够成为朋友的话,在他们的眼里看来,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杨玉河和王部长的交流很顺利,而李逸帆这个小厮,表现的也很是合格,端茶递水,各种的伺候服务,都是表现的不比那些专业的服务生差,甚至还要好上不少。
毕竟他的身份不是专门的服务生,还会在酒席上调节气氛,甚至帮忙劝酒,所以他的角色,也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了杨玉河和王部长之间的交流当中来。
“哈哈,小李,你现在在干什么工作?大学毕业了没有?如果要是还没工作的话,到我们单位来怎么样?我给你当我的助理,呵呵,说实话,这年头,能够找到一个你这样的助理,可真是不好找啊?”
省城铁路局的沈局长,看着李逸帆就格外的顺眼,一方面是家乡人,都是本省人士,二来这位小哥,可是正有眼力见,说话办事可比那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要强得多。
正好沈局长也缺这么一个助理,所以他对于李逸帆可是格外的看重,更何况人家李逸帆还是未来的杨省长的侄子,如果能够把他招致麾下,也是和杨省长交好的一种方式。
沈局长可是王部长的铁杆,前些年王部长还是副部长的时候,就曾经想要尝试在全国范围内的目前现有的铁路基础上进行一次提速测试。
可是铁路部内部立马就有一大堆的专家跳出来反对,所咱们技术不成熟,风险太大之类的,最后就是这位沈局长,顶住压力,直接来了个提速运行,抽了所有专家的嘴巴,可是给王部长提了士气,所以他可是王部长的心腹爱将。
他这么看重李逸帆,也就是王部长的态度,这让杨玉河也很是高兴。
978推销
这沈局长,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也就是一句玩笑话,像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官本位思想很严重。
一般认为,如果让一个年轻人来给自己当秘书,助理,这就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认可,而杨玉河当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
不过他们却没考虑过李逸帆的感受,给你当秘书助理,你也配?小爷,身家几十亿,还是美金,分分钟进账都是几十万,还去给你当助理?
甭开玩笑了,当然这些话,他也就是在肚子里说说,表面上可不能有什么表示。
杨玉河知道这沈局长这样所,也是给自己面子,一般像他们这样的官场人士,如果说让谁的子侄辈,来给自己当个秘书助理什么的,这都是很给面子的事情。
尤其是铁路部这样的铁饭碗,而且还是在中枢挂名的铁老大,独树一帜的一个部委,别看这个部委,对外喊着是天天亏损,可是如果能够在其中混到高位,那可是名利双收的好位置。
沈局长这样邀请李逸帆是给自己面子,可是李逸帆是什么人,他还能不知道,于是赶忙微笑着对这沈局长说道。
“哈哈,沈局长您可真是太厚爱我这侄子了,不过说实话,他,你可能是请不起的哦?”
杨玉河这样的玩笑,让沈局长,和王部长一下子都来了好奇心,怎么会请不起?
要知道现在国内像铁路,烟草,电力。石油这样的绝对龙断部门。你想进都非常困难。哪怕你是名牌大学毕业,也一样不容易。
因为这些部门,一般都是不对外招工的,就算招工也是率先安插本单位员工的子弟,更何况是给沈局长这样的人物,当秘书助理,这样的位置?
哪怕你是名牌大学毕业,上面再有深厚的关系。也不容易。
沈局长是什么级别的人物,现在他是沈铁局的局长,而且是未来王部长的心腹,这要是在地方上,可绝对相当于一个省会级城市市长的地位。
一般人想要给这样级别的干部来当秘书,恐怕是想都别想,更何况李逸帆不过才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
能够这样被沈局长亲自邀请,这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可是为什么杨玉河会所,他请不起?难道这家伙。还有什么另外的,非常深厚的背景不成?
“哦?杨书记。你为什么这样说?”
沈局长忍不住问了一句,这边杨玉河就笑着回答到。
“首先,这孩子大学还没毕业,现在还在京师大学上学。”
一听到李逸帆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王部长和沈局长的神情都是一肃,甭管是这年头,还是物欲横流的十年之后,一个京师大学的名头,还是能够压倒不少人的。
毕竟这可是全国第一的综合性学府,虽然在国内的地位上,是仅次于另外一家京华大学,可是在人文地位上,京师大学的地位可向来不弱,更何况国内很多的领导干部都是出身于这所大学。
在早些年所谓的浦海帮,和青年党两派还没有登上国内的政治舞台的时候,国内政治派系就分为两派,而这两派就是京华派和京师派,指的就是这两所大学里出身的学生。
虽然现在这两派是没落了,可是看看现在的浦海帮和青年党里,又有多少人是从这两所学校里出来的?
所以与其说这两派没落了,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悄悄淡化自己在国内政治上的名声,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却从来没有被削弱过。
“第二点啊,就是因为我这侄子可不简单,他们家可是我们滨城有名的富豪之家,咱们今天喝的这凤凰老窖,就是他们家的酒厂出品的。”
李逸帆家以前是靠正阳酒店起家的,可是现在随着他们凤凰酒厂的广告,开始在朝廷台的几个重点频道的黄金时段,频繁的开始了广告轰炸之后,现在凤凰酒厂已经是名声响遍全国。
再加上他们出产的酒品,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特点,所以凤凰酒业的产品,很快就在中高端的市场上流行了起来。
现在就连杨玉河和外地人介绍他们李家的时候,都首先会提起他们家旗下的凤凰酒业,而不会去提什么正阳酒店。
毕竟正阳酒店有点太地方性质,局限性非常大,而这凤凰酒业就不一样了,现在这凤凰酒业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品牌了。
而王部长和沈局长,一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顿时也就脸上表现出了释然的表情,难怪能够被杨玉河这样带着来参加这样的酒席呢,难怪会被杨玉河这样看重呢。
感情这小家伙是凤凰酒业的小开啊!
凤凰酒业现在在市场上很火爆,他们都是知道的,尤其是沈局长,更是一清二楚,他是沈铁局的局长,沈铁局的一些铁路运输的情况,他更是需要亲手过目的。
他这样级别的人物,每天的生活都是迎来送往,几乎是出了早饭,顿顿饭都有人请客,而那些请他吃饭的人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和他拉拢关系,然后就是请他批条子,多分几个车皮来搞货运。
而最近他参加的很多酒席,上面用的酒,就已经换成了本省产的凤凰老窖,或者凤凰大曲,甚至有时候,他还会喝点凤凰酿或者凤凰醇,这样的药酒,毕竟这两款药酒可算是名声在外。
虽然这几款凤凰酒业的产品的价格,和茅台或者五粮液这样的酒比起来,还有点差距,但是这几款酒,胜就胜在口味独特,而且口感绵软悠长,不上头,所以他很喜欢。
更何苦现在省内的公务招待用酒,好像大多数都已经换成了凤凰酒业的产品。
而另外一方面,最近很多请他吃饭的人,都是南方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很多居然都是白酒经销商,请他吃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批条,然后多搞几个货运车皮,把他们从滨城进来的凤凰酒业的白酒给运到南方去。
由此可见这凤凰酒业产品的火爆程度,一款北方的白酒,居然卖到了南方去,这情形可不多见,毕竟以往北方的白酒,大多都是以度数高而著称,南方人一般不太喜欢这样的烈酒,可是这凤凰酒业的产品,居然打开了南方的市场,由此可见这家酒厂的能力,还有火爆程度。
虽然他是沈铁局的大人物,每天过手的钱也是数以亿计,可是那些可都是公家的钱,不是他自己的钱,可是人家凤凰酒业,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每天过手的钱,恐怕也很快就能达到这个级别。
难怪人家杨玉河说,这小李可能不愿来给自己工作呢,换了谁要是有这样的好家世,在出去打工的话,那就是笨蛋了。
哪怕是给自己这个沈铁局的局长,当秘书,人家还真不一定会看得上。
沈局长琢磨这里面的道道的时候,对面的王部长,却也在眯缝起眼神在观察李逸帆这个少年,在杨玉河介绍了他的经历之后,他依旧是表现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样的少年,真是个人才啊,果然不愧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
一时间,王部长不由得对李逸帆这个少年是越看于是顺眼,竟然动了几分爱才之心。
要知道他也见过很多和李逸帆差不多年纪的所谓天才什么的,可是那些人见了自己这个级别的人物之后,大多数都会表现的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很是丢分,可是这个李逸帆却并没有那样,这个少年真是个好苗子,如果要是进官场,好好的栽培一下的话,绝对是个好苗子。
“呵呵,小李他们家,现在可不光是在做凤凰酒业,在我们滨城,他们家还经营这一家酒店,而且最近还正投资一家钢铁厂呢”
杨玉河之前就说过要帮李逸帆家推销,这时候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而提及到钢铁,果然是让王部长和沈局长来了兴趣,毕竟这个行业,和他们的行业可是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这次王部长来北省这边考察,主要也是去了鞍钢,主要考察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国内能不能生产出符合他心里要求的特殊钢。
毕竟他明年上台已经内定,而上台之后,搞高铁就是他的主要目的之一,可是高铁这玩意,对于钢材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轴承,和车轮部分。
这部分对于钢铁的要求非常高,普通的高碳钢是绝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而即便是十年之后,高铁在国内大行其道的时候,这连接轴承还有车轮的部分,也是一直要靠从日本进口的。
毕竟这涉及到咱们国内最薄弱的材料科学,而在这材料科学的领域,咱们和国外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最起码也是几十年的差距。
这次王部长来北省就是过来摸底的,毕竟鞍钢在特殊钢领域,可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比浦海的宝钢还要强,结果这次来参观一趟,可是让他大失所望。
979差距
说起国内的钢铁企业,尤其是涉及到特殊钢材领域,当然要数宝钢和鞍钢,而这两家企业的背景,居然都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和日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鞍钢就不用说了,当年是在建国前,就是日本人留下的底子,虽然后来被苏联人给搬了个空,可是后来建国之后,咱们国内和前苏联关系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前苏联又把很多当年搬走的东西,给搬了回来,美其名曰是援建,其实是因为那些日本人的东西,苏联人已经看不上了,在前苏联发挥了几年余热之后,就只能被淘汰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日本破烂,在后来鞍钢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宝钢方面就更不必说了,因为鞍钢在建国前被日本殖民时期,一阵乱挖,乱采,导致这里的矿石储量已经不行了,而且矿石的含铁量也不是很高。
而建国后在攀枝花找到的铁矿又是比较繁杂的杂铁矿,所以国内的富铁矿实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就开始建设了宝钢。
还把厂址设立在了浦海,说实话浦海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真的很不适合发展重工业,但是出于要从海外大量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方面的考虑,国内还是把这个钢铁厂设立在了浦海。
再加上后来一系列的浦海方面出身的领导人登上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在那些年头是没少给浦海方面政策倾斜。所以浦海的宝钢也是在那个年头发展的如火如荼。
但是说起宝钢真正的发展。也是和那个喜欢在南边画圈圈的老人有关。当年正是他在日本出访的时候,和日本的新日铁提出的要求,而新日铁才派人过来,帮助宝钢实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当然也给予了一部分的技术支持。
也正是这部分技术支持,再加上后来国家的政策扶持,这才让宝钢这个国内钢铁领域里的后起之秀,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登上了国内钢铁行业老大哥的宝座。
而鞍钢和宝钢这两家工厂,最出名的可不光是以产量取胜,还是以他们对特殊钢铁的冶炼能力而闻名。
宝钢方面在特殊钢领域是因为日本人转让技术,这就不提了。
单说鞍钢,在建国后,北省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时候,这个工厂辉煌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家工厂都是全国闻名的铁老大。
当年很多红二们,都是拿着领导的批条。以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从这里拿走钢材,运到南方转手就大赚一笔。
可是他们赚了一笔,南方得了实惠的同时,可是把鞍钢给坑惨了,这样赔本赚吆喝谁受得了啊?
可是没辙,当时是计划经济,怎么经营,都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大家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再到后来,改革开放,南方经济崛起,尤其是宝钢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迅速的崛起,鞍钢迅速的走向了没落。
当年给人白干,现在自己的资源快空了,又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鞍钢差点就在短短几年之内,走到破产的地步。
还好北省这边还有个北海舰队基地,还有北海舰队,所以鞍钢就又和海军方面搭上了关系,开始专门生产军用特殊钢,而且还专门去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方面引进了一些技术。
这才勉强靠着军方的订单是缓过了神来,不过二十年过后,当年的铁老大的位置已经换了个,在这个行当里,宝钢这个后起之秀无疑成了国内的老大,而鞍钢则是成了跟班小弟。
不过在特殊钢市场领域,这两家企业,还是不分伯仲的,要说起来,鞍钢的特殊钢冶炼能力,比起宝钢来还是要强一些的。
宝钢是从日本人哪里得来了一些技术支持,可是那都是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技术了,虽然那时候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可是后来宝钢的人也一样不思进取,根本就没有对技术进行过深度研究发展,所以他们的特殊钢才还是停留在那个阶段。
而鞍钢这边虽然从德国引进技术的时候,也被克虏伯是卡过不少脖子,可是毕竟德国人的技术还是要比日本人稍稍过硬一些,所以他们在国内出产的特殊钢,还是很有口碑的。
只不过之前,他们的特殊钢产品,一般都是专供军队,很少像民间市场供应,所以知道的人不算多。
这王部长,这次来北省就是专门奔着鞍钢来的,之前他去宝钢那边考察了一圈,可是考察的结果令他很失望,宝钢现在就是一个以量取胜,而且是靠国家政策扶持的企业。
在自己的独门技术上,依旧是靠引进外国的技术,自己研发方面根本就一片空白,这让他很是失望。
于是他就来到了北方,可是到了鞍钢考察了一圈得出的结果,一样让他很失望。
引进高铁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他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可是他之前研究高铁的时候,一直关注的都是那些比较高深的电子工程方面的技术,比如什么牵引力控制,电力基站的配置,信号控制等等方面的,对于像火车的轴承,轮子之类的关注的还真就不是太多。
以前如果要是生产普通的火车,他倒也并不担心,毕竟普通的火车,在国内已经运行了将近上百年了,这火车的车轮,和轴承什么的,咱们几十年前就自己能够生产了。
可是这次要玩的高铁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国内的火车普遍速度,也就是一百**十公里,这还是特快列车的速度。
可是如果玩高铁的话,那最起码是二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起步,一般最低的标准是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不过这些他都没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最起码也得是三百公里每小时以上的时速,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现代化高铁。
可是如果要是让火车达到这速度,那现在用在普通火车上的轮子和轴承,那就承受不足了。
他也做过专门的调查,以前最早搞出能够承受这样力道的特殊钢的是法国,后来德国人也搞了出来,再后来是小日本。
而发展到现在,搞这玩意最出色的居然是后来居上的小日本,他们的新日铁专门给新干线做配套的车轮和轴承。
这些车轮和轴承,在外人看来,和普通的火车车轮轴承都一样,都不过是球墨铸铁而已,可是人家的强度和寿命,就是要比你普通的球墨铸铁要高上好几倍不止。
当年咱们国内也曾经引进过一套瑞典的摆式列车回来做过研究,那套列车上的车轮,是瑞士提供的。
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在研究这个车轮,还专门找了中科院的院士来帮忙研究。
而且还从宝钢和鞍钢的方面拿了他们最好的球墨铸铁的样品来做了比较,结果令他是大失所望。
宝钢目前最好的球墨铸铁,25厘米厚的样品,放到国标一百倍四百倍的显微镜先检验,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竟然和一枚大红枣一半的大小。
而鞍钢的效果要好一点,可是同样的样品,同样的显微镜下观看,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也有大概花生米那么大小。
而再看看人家那个来至瑞士的车轮产品,同样的标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也不过就是芝麻粒那么大小。
这一下就显示出了差距,难怪人家的球墨铸铁,做成的车轮和轴承的使用强度,和寿命,各方面都要好于咱们。
而咱们确实和人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啊!
这才刚想搞高铁而已,可是在这车轮和轴承上就吃了这样的一记闷棍,说实话王部长还是感觉非常郁闷的。
今天正好也是喝酒聊天,而杨玉河好像是无意,但是却又是有意的和他们提起了这个少年家里居然也在搞钢铁企业,这就让王部长不能不提起精神了。
“小李,没想到,你们家居然还涉及到了钢铁领域了呢啊?怎么样?你们家搞得是什么级别的钢铁?你王伯伯,现在所在的铁路部,可是用铁大户,说不定咱们之间还能有机会合作呢?”
王部长脑筋一转,就笑呵呵的对李逸帆说道,杨玉河在自己面前这样说,好像是无心,但是意思很明确,如果他要是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话,那他就坐不到今天这样的位置上了。
反正铁路方面确实是用钢铁的大户,每年的用量都是数以亿记的,从这中间分出来一点给这少年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够靠这个和杨玉河结交好关系,可远远要比这点订单的付出划算的多。
王部长心中很快就有了权衡,而李逸帆这百年则是面色一喜,他可没想到这王部长居然会这么给面子。
“呵呵,那可太好了,我们家也是最近在做产业结构的调整,然后才进军这个领域的”
980差的就是一层窗户纸
李逸帆之前在日本的时候,通过信田勇的关系,着实是从他哪里搞来了不少的特殊钢的冶炼技术。
其中涉及的都是目前国际主流的粉末冶金,或者是镀膜等方面的技术。
而他在进军钢铁产业的时候,最开始并没有考虑过钢铁这边的生意,也主要是从新加坡的李安妮哪里搞来的一些建筑用的特殊钢的材料。
这些技术用在高铁上都不太合适,而高铁对于特殊钢的需求,其实主要是集中在钢轮,和轴承,以及高强度的弹簧上面。
说实话这些技术,他还没有,不过这却并不妨碍他来和这王部长来吹牛b。
上辈子他在进入特勤部门,后来曾经有那么一两年是要专门去负责搞国外的技术资料的,尤其是国内最短缺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他就曾经大概的涉略过一些资料。
他知道搞轴承钢,和钢轮,或者高强度弹簧,这些东西,在日本有很多企业都是非常擅长的,而这些企业,在日本,却并不是新日铁那样的大企业。
因为这些技术对于新日铁这个级别的企业来说,有点太低端了,所以他们是不屑来搞这些技术的。
而这些技术,却恰恰是日本的那些中小型钢铁企业的特长,比如日本山阳,日本大同知多,日本爱知,或者是住友小仓?(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