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第 5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晓曼初中和我同一个班,那时关系就不错,这几年一直都有联系。”韩易解释道,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解释。

    “唔!”金大牙笑了起来,“你和老罗称兄道弟,和他女儿又是同学,这关系可复杂了!呵呵……”

    韩易尴尬地点头:“是喽!不过这个……倒是不冲突,早就说好各管个。”

    金大牙闻言不说话,嘿嘿地笑了起来,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

    车子下了松台,到了松台大酒店,黄国诚迎了出来。

    “黄区长,恭喜高升啊!”韩易一下车,就对着黄国诚招呼道。

    天籁锦苑事情最终能够顺利解决,黄国诚的功劳应该排在第一,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什么话说,这次松台区一个主管教育的副区长正好到了年龄退二线,黄国诚顺利顶上,虽然只是管理文教工作,在区委区府的几个大头里也是属于拍在最末等的地位,但是这级别的提升却是明摆在那里,至于今后的发展,当然要看黄国诚自己的能力和关系了。

    “哪里,哪里,你们太客气了!不要叫我区长,被人听到影响不好,我现在是副区长嘛!”黄国诚笑着伸出了手,嘴上的话虽是嗔怪,但是那话头里的愉悦却是掩饰不住,一脸的春风得意。

    在黄国诚的边上,徐海也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他和黄国诚在松台镇共事五六年,两人并没有如其他一二把手之间相互制肘的矛盾,反而是徐海知道黄国诚背景好,而且眼光也远,主动放低了姿态,来配合黄国诚的工作,两人的合作算是默契。

    果不其然,黄国诚上去前,提名徐海,经过党委会讨论再上报,徐海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上了书记的位置。

    韩易要过来,黄国诚和徐海两人还算念情,特意过来迎接。

    四人寒暄了几句,就进了酒店大堂,就在大堂的休息座上坐了下来。

    “韩总这次过来,可是要多呆上几天,也让我们好好招待你,前几次你过来,都是匆匆忙忙,而且又有事忙,顾不上多加停留,这次过来,我们带你到松台的森林公园好好玩玩。”黄国诚说道,说着声音低了下来,凑到了韩易耳边轻声道:“我在那里有熟人,可以拿到猎枪,让他们找个人带我们打猎去,山林里有野鸡鹁鸪之类的很多,运气好还能打到黄麂。”

    “还能打猎?”韩易一愣,看到黄国诚脸上那神秘的笑容,马上大声笑了起来,“那敢情好!我早就听说这松台的森林公园还是国家级的,里面景致幽静,是个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我倒是没见识过,就怕耽误了黄区长你们的工作。”韩易并没有多加推辞,笑着道。

    他这次过来,本身就是有事要找黄国诚和徐海两人安排,现在他们主动亲近,却是正好合了心意。

    正说话间,大堂门口进来一个人,腋窝下夹着个公文包,四下张望了一下,看到四人正坐在那里,就朝着韩易四人坐着的地方走了过来。

    金大牙眼尖,余光瞄见了,马上站了起来招呼道:“古主任来了啊!”

    韩易回头一看,原来是信用社松台镇分理处的古田林,却不知何时得到了消息,也赶了过来。

    古田林笑着道:“刚才路上,凑巧就看到了金老板的车子经过,我寻思着你们大概会到这里来,果然没猜错。”

    古田林现在也算是欧洲城项目的受益者,听金大牙说,那古田林可能也要再进一步,听说是有风声放出来,已经给安排了准备顶上了支行信贷科副主任的位置,支行的信贷科主任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纪,古田林在副主任位置上锻炼过渡个两年,就能名正言顺地到主任的位置了。

    当然了,前提是这欧洲城项目要真正赚钱,才是古田林升职的根本,也无怪乎他这么积极,循着车子也找了过来。

    “原来是看到金大哥的车子了!”韩易心里寻思,这金大牙的大悍马,看着也确实显眼。

    不过这古田林来了也正好,省得自己等会还要去找了。

    “下午这第一层平面要浇筑了吧?”古田林大概是从银行派驻人员那里打听来的信息,对着金大牙问道,看得出来,古田林对欧洲城的项目也确实上心。

    “是啊!”金大牙点点头,抬起手点了点酒店大堂上挂着的钟表,“我特意找了高人算过了,一点三十二分时是最好的时辰,我让他们把水泥车子都准备好了,时辰一到就开始浇筑,今天我和韩总为了这事还是特意从中海赶回来的,连中饭都来不及吃。”

    “什么!你们连中饭都没吃?那怎么行!”黄国诚一脸着急,回过头来对韩易说道:“你们怎么不早说呢!你看看,早知道这样我们也不拉着你说话了!我看韩总你们还是先在酒店吃点东西,这饿肚子对胃可不好,要不……我吩咐酒店的厨房让他们先给你们烧点面条什么的垫垫肚子?”

    韩易摆了摆手,笑道:“谢谢黄区长的关心了,不过现在去吃,怕是会耽误了好时辰,到时候金大哥可不饶我,呵呵,反正我们有时候忙起来也是没餐没顿的,都习惯了,还是等事情忙过了再慢慢吃,心里也安定些。”韩易说着话看了看时间,说道:“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去工地看看?”

    大家连声应好,几人都站了起来。

    时间指向一点三十二分,金大牙手下的项目经理一声令下,两串百子鞭炮被点着,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罐装水泥厂也开始轰鸣,几条大管子开始源源不断地喷吐出混凝土,工人们站在边上紧张地工作着,用插入式震荡棒和平板式振动器不断地把那些缝隙填满和抹平平面。

    仪式结束,整个浇灌过程需要持续几个小时,韩易等人当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耗在这里,和金大牙打了声招呼,韩易随着黄国诚等人转回了松台大酒店。

    回到酒店,韩易倒是没有想到,马上就有了一大碗热乎乎的面条等着自己,原来是黄国诚考虑得周到,在来时的路上就已经给酒店打过电话,替韩易点了面条。

    谢过黄国诚后,韩易也顾不得矜持了,稀里哗啦地吃了起来。他这一早上起来吃过早餐,到现在已经将近八个小时,早就是饥肠辘辘了。

    速度极快地消灭完了一大碗面条,韩易摸着肚子,很没有形象地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惹得边上黄国诚等人大笑不已,韩易略带尴尬地说道:“这碗面条吃得舒坦!看来这人还是饿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吃东西特别香,这一大碗下去,才觉得肚子里落实了点,我感觉现在就是再来一碗,我也能吃得下。”

    “那……要不让厨房再来一碗?”黄国诚笑着打趣道。

    “算了,算了!玩笑,纯属玩笑!黄区长就饶了我吧!”韩易慌忙摆手,又是拱手作楫,惹得众人又笑了起来。

    徐海下午有事还要处理,就先和韩易告辞,黄国诚和古田林陪着韩易到了楼上房间,坐了下来,韩易给两人泡上茶,然后笑着问道:“黄区长,现在这松台区有地块要出让吗?”

    黄国诚闻言眼睛一亮,脸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问道:“韩总准备在松台再上新项目?”

    “是啊!”韩易点了点头,摸着下巴缓缓道:“欧洲城项目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探路石,现在看来一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松台区的投资环境还是让我们满意的,尤其是松台还有黄区长这样的政府好领导,我们更加放心了,因此,我决定要在松台加大投资力度。”

    韩易的话连带夸奖了黄国诚,黄国诚脸上矜持,但是心里的喜悦却还是有些掩饰不住,打着哈哈道:“韩总这话客气了,吸引投资者以及保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政府应尽的职责之一嘛!”

    “那韩总目前有什么具体打算吗?”古田林在边上插话问道。

    韩易要在松台开发,肯定是要用到银行的贷款项目,古田林现在对立信公司的实力已经完全相信,倒是觉得这是一个创造自己业绩的好机会。

    “具体的打算吗……现在还没有考虑到。”韩易呵呵一笑,说道:“上次我不是把那松台药厂宿舍的地给买下了吗,那块地有几十亩,倒是想把它先开发起来,那些宿舍太老了,影响安全,我想把它们全部推到重建,这方面拆迁和重建的手续,还需要黄区长你们能多多帮忙啊!”

    “原来韩总是想开发那块地啊!”黄国诚语气虽然平淡,但是眼神里还是掩饰不住些微的失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这趟来之前,韩易和金大牙还有罗海江就一起合计过,松台大学城的项目,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黄国诚这样位置的人所不知的,如何能够善于利用黄国诚的关系,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韩易心里暗笑,嘴上却说道:“当然了,这药厂宿舍要盖,但是黄区长如果有什么好项目,也要不吝介绍一下给兄弟,就当是帮我的忙了,我一定铭记在心!”

    第二百三十九章松台秘辛

    对于黄国诚的失望,韩易看在眼里,却并不点破,反而是把话锋一转,又把话题扯到了正在开工建设的欧洲城上,和古田林就后续一些细节问题谈东道西地胡扯开来。

    看得出来,黄国诚对于这个话题明显兴致不高,出于礼节,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着话头,反倒是古田林倒是显出了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和韩易谈得火热。

    韩易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当然了,此时火候未到,却还没到摊牌的时候。而韩易之所以如此笃定,却是因为他从罗海江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有关于松台的秘辛。

    对于中海来说,松台曾经有过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易从书本资料还有网上查询得到的信息,当初的中海,是从一个荒芜的滩涂小渔村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而松台在历史上,却已经是比较重要的地位,也是曾经的来往枢纽要害,古代曾经设有松台府,在中海开埠之前,松台时当时中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但是在中海快速地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政治中心开始转移,松台远离市区,发展开始逐渐滞后。

    就在昨天,和罗海江的一番密谈,让韩易从罗海江那里详细了解到了一些有关于松台的秘辛,使得自己的底气更足。

    早在九三年,中海市政府发布公告,在松台设立了高新技术工业区,这也就是那鲁区长嘴里曾经提起过的那个高新工业区,然而,就是这个高新技术工业区,却是让松台区一直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当时国家刚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中海市也是响应中央号召,在中海郊区设了这么个高新技术工业区。

    对于工业区的设立,中海市政府提出,高新技术工业区属于市级直管工业区,由松台县出土地,土地性质属于行政出让,相当于中海市政府出钱收购松台县的土地用于工业区建设,然而,和现在的高价土地相比,当时的行政出让价格可想而知,几乎是相当于白送,松台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

    不但如此,由于是直管园区,从工业区开始正常运作招商之后,松台县政府竟然没有从高新技术工业区得到一分钱的税收收益,有的只是少得可怜的管理费,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工业园区来说,这点管理费那只是皮毛了。

    当时的松台县领导,和中海市高层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自己的地位提升,签下了这个让后面几任的继任者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协议,松台县曾经就这事向中海市政府反映过好多次,但是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想要它再吐出来,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算是政府,有时候也是会耍赖皮!

    不过韩易还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次的大学城项目之所以最终落户松台,却是和当初那位上去的领导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位领导可能是因为当初的那个协议一直以来对松台还怀有着一份愧疚之情,于是在前期大学城筹建会议上极力推荐,最终才促成了松台大学城项目的落成。

    这一切,松台区的人少有知道,就连高层领导,也是鲜有清楚内情,据韩易猜测,可能仅限于松台区的一二把手,又或者根本是连一二把手也都蒙在鼓里。

    当然了,中海市政府也是笃定的很,他们根本就不怕松台区政府会拒绝。大学城项目落户松台,无论是对于松台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升,都是极大的好处,只有傻子才会拒接这送上门来的好事呢!

    于是乎,那位领导到现在为止,还是承受着莫名的骂名,倒是不知道何时才能消除。

    有关的消息隐秘和敏感,不知道罗海江是通过何种的渠道得知?这一切都让韩易心里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这位罗师兄,恐怕并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这么简单。

    背靠如此大的一个工业区,却得不到任何实质的益处,松台区心里的憋闷可想而知,而从前年开始,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的连续推出,都透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来,房产市场化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被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拉动内需消费的朝阳产业来扶持。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中海是除了京城之外,受到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

    时间进入二000年六月年中,中海的房产开发在一系列政策的催化之下,开始呈现出了百头齐进的强劲局势来。在中心城区,各种机器发出咆哮般的轰鸣声,大片的旧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楼房层次不断创出新高,而房价也在这样的一片火热中开始了不断的攀升之旅。

    据韩易了解到的情况,就现在中海中心城区的房价,八千已经是一个平常可见的数据,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有一个高档新楼盘开了出来,价格越过了一万,而随之而来的是周边楼盘应声而涨,其中最大的涨幅达到了百分之十。

    如此躁动的市场情绪,都表明了房地产的火热似乎到来不远。

    受中海市的影响,周边的几个城区当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松台现在区域划分,已经是属于了郊环以外,受到的影响基本不大,但是也有了提升,只是提升幅度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地域的关系限制了松台区的房地产业不能象其他区域那样大规模地蓬勃发展,但是作为上层领导,如黄国诚等人,都能清晰地认识和体会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主导的以房价促地价,以房市促经济的经济模式,在今后几年将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主体路线,也是有效拉动GDP增长的主要手段,更是领导业绩的主要体现。

    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吸引房地产商到松台来投资,将是作为松台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这一点,黄国诚心里清清楚楚,而就在昨天的市政会议上,还重点提出了这个话题,并且区委书记还当场拍板,谁能有能力吸引房产商来投资开发,将和他的年终政绩直接挂钩,而且表明,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对于经过考察值得信任的开发商,政府将会采取大开绿灯的工作态度来配合他的工作。

    而这样的高调政策,好象就是为他黄国诚量身定做一般,自己现在身边可不就有两个现成的房产开发大老板。

    当然了,他能想到的事,别人自然也想到了,昨天,主管城建的鲁区长就特意找他交谈了一下,谈话的重点就是有关于现在正开发欧洲城项目的嘉义房产开发公司。

    而相比之下,黄国诚却和鲁区长的认识有些不同,通过这几次的接触,黄国诚敏锐地感觉到,似乎眼前的这个正谈笑风生的年轻人比那个开着悍马粗犷豪爽的金老板来得背景更为深厚,虽然他的年龄看起来让人不那么的相信。

    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等到韩易和古田林的探讨高一段落,黄国诚也顾不得作态矜持了,轻咳了一声问道:“韩总你说那药厂宿舍重建的事,要不明天递交一个详细的报告上来吧,只要不是影响到城区的规划,到时候我再跟鲁区长沟通一下,我想审批下来应该不是难事。”

    “这样啊!那好,我回去后马上让他们把报告给弄出来,先谢谢黄区长了!”韩易笑着对黄国诚拱了拱手。

    黄国诚便笑了起来,顿了一下开着玩笑道:“不过那块地充其量也就是二十亩,韩总那一亿我看怕是要用不了喽!”

    韩易摇了摇头,笑着道:“所以说嘛!我才让黄区长帮忙。”

    黄国诚故意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区里倒是也在大力提倡城区建设扩展,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房地产开发应该还是大有可为,我看这样吧,等我回去后,到国土局好好地咨询一下,如果有好区域好地块要出让,一定第一个通知韩总你。”

    “那样最好了,有黄区长帮忙,那是事半功倍,那我就在松台再等上两天,就等着黄区长的好消息了。”韩易笑着道。

    第二百四十章柳暗花明

    (今天一天不得劲,大概是昨晚夜班受凉了,回家打了两趟拳,出了一身汗,好了一点,但是头脑仍旧昏沉,这是我近四年来第二次感冒,真晕啊!抱歉,今天实在写不下去了,就这一千八,希望明天身体能够改善。)

    黄国诚果然没让韩易失望,第二天就带来消息,相距松台火车站两百米处的一块地块即将出让,总面积为八十多亩,出让起始价格为六十七万一亩。

    六十七万的价格,就商业住宅地块的价格来说,不算高,但也不低。当初天籁锦苑地块价格为七十万,过去这么些年,土地价格升值,但是也不多,松台火车站属于松台区郊区边缘地带,价格自然有差别。

    靠近火车站的地块,从地域条件上来看,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算是不错,看来黄国诚也是有心选择了。但是就韩易所了解得到的情况,松台火车站只是一个小站,更多的是起到中途停靠的作用,地域的局限注定了它不能再有更大的发展。

    松台火车站位于松台区南边,韩易不禁莞尔,却是和韩易计划中的设想完全南辕北辙。

    黄国诚的好意不能生硬拒绝,韩易找了金大牙,装模作样地到那块地上转了一圈,然后问道:“黄区长,这地还不错,我问一声,准备什么时候进行投标?”

    这块地属于区里直接管理,需要经过多方组织正规的招投标才能拿到出让权。

    黄国诚思忖了一下,说道:“应该是下个月中旬吧,到时候会有公告发出。除了松台区自己应该会有至少三家房产公司,而中海和其他地方也会有几家房产公司赶来进行竞标,我统计了一下,大概有十五家吧!”

    “十五家,来的人还真不少呢!僧多粥少,呵呵,我说黄区长,这次出让的该不会只有这一处地块吧?”韩易轻松地笑着道。

    “哪里会!要是只有一处地,用得着请这么多公司来,这次随之拍卖的还有另外四块地块,最大的那块有一百多亩呢。”

    “原来是这样!”

    “今天早上的会议刚刚确定下来,等会就会有具体的资料出来,我让人直接送到酒店去吧!其他的几块地具体情况,韩总你们只要看下资料,就清清楚楚了。不过就我个人认为,还是这块地最好,韩总应该多做些工夫,其他的几块地,都是在北郊边上,那地方偏僻,目前没什么大的发展前景,不提也罢。”

    黄国诚的语气里透出股埋怨,可能是因为和韩易关系算是相当熟识,说起话了也没有什么太多顾忌,“当初松台设区的时候,我们就曾经擦拳磨掌,要大干一场,提议让松台镇向北边扩展。

    松台区的情况韩总现在应该也大致了解,南边有国道和高速,还有火车站把地方隔阂开来,使得整个区域被分割成了好几块,看起来很不规范。而北边的情况就不同了,那边地方广阔,还有小河,风景也不错,可是提议一上去,刚开始还开会讨论得比较热闹,后来却不知怎么搞的,慢慢就没声音了,到后来几乎是无人提起了,你说现在反倒提出来出让那边的地,会有人那么傻吗?那地方的房子建起来,有人住才怪呢,边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要真正发展起来,没有个三五年的工夫根本形成不了规模。”

    韩易隐蔽地和金大牙会意地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从黄国诚嘴里会得到了这么一个情况。

    松台设区,是在两年前,那么就是说,从两年前应该就在规划了松台区的大学城项目,因此才会把松台区提议的向北片发展的计划给搁置了下来,没有中海市里的财政支持,光靠松台区政府自己开发这么大的一片地,则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强行上马,最终可能也会搞成了四不象的效果,更有可能会出现如天籁锦苑般更多的烂尾楼项目。

    韩易倒是替松台区政府有些庆幸,当时真要是上马了,马上就遇上金融风暴,也不知局面会如何收拾。

    不过这次北区地块的出让,倒是出乎了韩易的意料之外,看来松台区的领导也是让火热的房产市场把心给点沸腾了,再度雄心勃勃地启动北片发展计划。

    “好的,那先谢过黄区长了,我们先回酒店等消息。”韩易笑着对黄国诚颔首致意。

    下午的时候,黄国诚让人带来了详细的资料,果然情况和黄国诚介绍的没有什么出入,这次松台区地块出让,除了火车站那块,中间城区有两块,不过地方小了一点,都只有二十多亩地的样子,最多的可能就是建一幢或两幢大厦,土地出让价格为九十万一亩,比起当初天籁锦苑的七十万,两年时间,倒是增长了百分之三十,而且这还是起始价格。

    这些情况韩易都没有放在心上,让韩易关心的是北区地块的出让情况。

    这次北区出让两块,一块面积大些,一百十六亩,另一块也不小,有九十亩地,而让韩易尤为高兴的是,他和金大牙曾经看中的那块地赫然就在其中,不过面积被扩展的更大罢了。

    看来松台区政府的想法应该和韩易是一致的,也是考虑到了这片地块和老城区的链接性,期望以这块地块为龙头,然后带动整个北区地块的发展。

    偏僻的区域决定了地块价值的低廉,北区两块地的出让价格竟然只有可怜的五十万一亩,让韩易和金大牙两人都不禁开心地咧开了大嘴,但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有同样的渠道和眼光,能预见到北区未来的蓬勃发展!

    第二百四十一章拍卖会

    松台北区地价拍卖会,总共吸引了十二家地产商汇集到松台区,松台区还没有特定意义上的专用拍卖会场,为了突出政府对这次土地拍卖会的重视,拍卖会场被设在了松台大酒店的二楼大厅里。

    韩易进入会场的时候,看到金大牙正和几个人站在那里聊天,看来应该是熟识的房产开发商。

    看到韩易进来,金大牙隐蔽地咧嘴示意,韩易微笑颔首,就没有上去招呼,转了身子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拿起手头上的资料看了起来。

    “你好,请问你也是来投标的吗?”这时边上有人问道。

    韩易愕然回首,才看清和他说话的是邻座的是一位样貌三十多的人,穿着灰色西装打着条纹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对打扮比较讲究的人。

    那人的性格应该是属于自来熟的那种,看到韩易侧脸过来,就满脸堆笑,连忙掏出了名片:“鄙人马步常,请多指教!”

    “这人倒也有趣,现在这年代还用鄙人这词称呼自己。”韩易一时也不知这人到底是何用意,微笑着伸手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写着众诚房产销售总监的头衔。

    韩易端详着名片,嘴角不禁勾了起来,这众诚房产韩易并不陌生,在中海,算起来也是一家小有名气的一家房产公司,成立时间大概有七八个年头了。

    和现今国内的许多知名大地产商一样,众诚地产的发家史,应该追溯到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发生在海南和北海的那场让许多人一夜之间变成富翁,又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又爱又恨的房地产热,那是一段让每个参加过那场盛宴的人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九二年初,伟人发表讲话,随之国家传达学习伟人的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使得海南建省和特区效益得到凸显,从而全面释放,一时之间,这个海岛上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冒出了无数的房产开发公司,有本土的,也有全国各地南下淘金的公司、投资客,最高峰时,这座总人口不过六百多万人岛上竟然出现了将近两万家房地产公司。

    一九九二年,海南全省的房地产投资资金高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一九九一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六百多万元/亩;

    而房价,则从九一年的1400元/平方米,猛涨至九二年的5000元/平方米,到了一九九三年,更是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时间,房价翻了四倍。

    在这种燥热的气氛之下,很多人耐心不再,从最初的正统房产开发到后来的楼花买卖,逐渐的,海南的房地产开发成了一个类似于“击鼓传花”般的游戏,他们的操作手段十分的简单,圈下一块地,然后寻找下家转手,然后再寻找,再转手,而接手者也在不断地寻找着下家来转手……

    这样的房产开发,已经大大偏离了正常的房产开发操作轨道,其危险性预期可见。

    而和海南情况类似的,则是和它一海之隔的北海。一九九二年,北海这座原本只有10万人的小城冒出了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100多万元/亩,当地政府一年批出去的土地就达80平方公里。

    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

    泡沫生成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

    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精明的开发商们纷纷把倒卖地皮或楼花赚到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

    完全依赖于炒作和银行资金生存的房地产热自然不会长久,于是,当一九九三年六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时,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一公布,银根全面紧缩,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房地产热顿时被釜底抽薪。

    而遗留下来的结局是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自从涉及房产开发之后,韩易对于这些事件也有过深入的了解,据韩易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就是在今年的房产部门调查当中,人口不过30来万的北海市在“房地产热”中共造成闲置土地1887公顷,积压空置房107万平方米,“半拉子”缓建项目108个、建设面积121万平方米,沉淀资金逾200亿元。

    众诚地产属于那场“淘金热”的受益者,不过当时的众诚地产当家人李志诚有眼光,是属于那些狂热者中少数头脑清醒的人,在房地产泡沫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果断收手,退出了这场让人眼花缭乱的盛宴,于是,在那场盛宴中赚得钵满盆满的李志诚便有了今天的众诚地产。

    马步常这人生得圆脸,嘴角稍有些上撇,就是不笑的时候,看起来也好象是在微笑一般,让他来做销售却是再好不过。

    来了这个地方,见面都是客,别人既然礼貌招呼,韩易当然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淡漠,也就从口袋里掏出了名片,那马步常接过名片来,嘴里轻轻念道:“乐云市立信投资公司……”

    马步常把那名片放在手里翻覆了几下,便笑着说道:“原来是韩先生,乐云离这松台可远了些,不知道韩先生这次过来,也是要来投标的吗?”

    韩易微笑道:“我也是凑巧,有朋友在这里,听说有个投标会,反正呆着也是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

    “原来是这样……”那马步常连连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当真相信了韩易的解释?

    韩易笑笑,也不多话,眼睛投到了手里的资料上去。

    马步常用眼角余光看着韩易专心致志的样子,一时也猜不透他到底是何来历。

    这马步常既然能到销售总监的位置,除了面相之外,当然还有他自己的门道,韩易虽然解释了,但这理由稍微有心的人都能听出来有些牵强,马步常要是这么轻易相信,怕也是到不了这个位子。

    参加拍卖会可是要交一百万的入场押金,哪里有没事过来看看的道理!

    但是韩易给的那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除了公司名称之外,就是一个隶书的名字,清清爽爽,让人琢磨不透他到底在立信公司是处于何等地位。

    马步常知道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富翁,不喜欢在名片上弄那么多的头衔,还有些人干脆是连个公司名称都没有,只有简简单单地名字。不过眼前这人看起来太年轻,把他和那些富翁相提并论显然有些太看高了他。

    “立信公司?”马步常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个公司的名称。

    那马步常嗯嗯了两声,抖着手里的那份资料,说道:“松台区政府这次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韩先生既然在松台有朋友,呵呵,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可以透露点?”

    韩易打了个哈哈,说道:“马经理说笑了,我们立信不过是小公司,说了不怕你笑话,我这次过来,纯粹是乡下人来见见世面的,哪里有什么内幕可以透露啊!倒是马经理身为众诚地产的营销总监,肯定是见多识广,等会可要好好指点指点小弟,一定感激不尽。”

    马步常听韩易这么一说,脸上表情不露,心里却不禁撇了撇嘴。其实对于韩易的试探,也是他的职业习惯使然,在他的印象当中,这暖州人做生意确实是有点门道,但是这房产开发嘛……他马步常好象直到现在都没听说过暖州本土有什么出名的房产开发商,更不要提眼前这年轻人,恐怕是二十五都还没到吧!

    难道真的是如他自己所言,是来见见世面的?

    如此一想,马步常也没有了继续交谈下去的兴致,有些意兴阑珊地看着手里的资料,反倒是韩易显得兴致勃勃*起来,接连问了马步常好几个问题,马步常兴致缺缺,随便敷衍着回答了韩易几句。

    时间指向九点半,房产拍卖正式开始,随着松台区政府的代表主管城建的鲁副区长上台讲话之后,拍卖师走上了拍卖台。

    鲁副区长讲话的时候,台下的人都昏昏欲睡,此时却精神都抖擞了起来。

    第一个拿出来拍卖的就是那南区靠近火车站的地块,起拍价格六十七万一亩,总共八十六亩,总金额为五千八百二十九万,每次加价为五十万。

    韩易正了正身子,从身上的衣服内里口袋掏出了一个号码牌来,马步常正转过脸来,看到了韩易手里的号码牌,不禁愣怔了一下,这号码牌,却是只有今天拍卖会能够参与报价的人才能拥有。

    “这么看来,这小子今天也是要来拍卖喽!”马步常突然觉得,自己好象是有些看走眼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拍卖会(二)

    若说在中海市区来说,众诚要排名到七八名以外,那么到了这里,它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而众诚地产这次过来,就是冲着松台市区内的这两块地来的,如果火车站的那块地竞争不激烈的话,也是准备拿下。

    可以说,众诚地产的老总李志诚对于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发展也是十分看好,而且他浸淫房地产这么多年,眼光比其他人看得更远,当许多人还在为市区的地块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已经把眼光投向了环郊地区。

    中海市区地块紧张,寸土寸金,竞争尤其激烈,有时候一块好地块,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各种关系打点下来,花费的资金让人心惊,但这又是必需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手段,那么你就只能走正常规范化的审批程序,而或许,等你到最终拿到许可手续的时候,和你同期接手的那些房产大概都已经开始销售了。

    这就是如今国内通常的情况,只要你的关系网足够强大,那么你就大可以把项目规划、审批、建设同时进行,并且在房子刚刚结顶又或者还没有结顶的时候就可以拿到预售证书开始发售了,相对那规规矩矩办理的,其资金利用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而且开工建设之后,受到的限制也多。

    有关系,你就是日夜开工都没有关系,居民投诉,可以花钱摆平,至于怎么个摆平法,自然会有人给你出主意,因为你花了钱嘛!反之,就是你很遵守规则了,但是这么大的工地,总是有疏忽的时候,那好,你就等着别人三天两头上门来给你添堵吧,不是今天城管过来让你停工整顿,说是噪音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就是明天环保局过来,说你污水排放污染环境,土石运输沿途洒落影响道路清洁,总之,让你烦不胜烦,而且你还没地方撒气。

    而在远郊地区,却没有诸多的禁忌,甚至是那些地方领导都要仰你的鼻息,为何?就是因为你头上顶着开发商的帽子,你是来给地方创造财政收入的,那就是财神爷了。某些地方可能除了这么几块地之外,根本就毫无产业可言,那么土地出让就成了唯一生财之道,这还不是端着房产开发商的下巴讲话?

    郊区的房子虽然销售难度要大一些,但是土地成本便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大减少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并且李志诚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市区内可供开发土地的逐渐减少,终究会向郊区转移,到那个时候,郊区的房价也会水涨船高,既然利润率一样,那又何不在这里当老大,先捞几块好地块呢?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李志诚就是抱着这样的一个想法。

    马步常瞟了眼身边这个安坐怡然面带微笑的年轻人。

    在众诚房产做了多年的营销总监,马步常自诩对中海房产界的各种人等也是人缘广识,来这里参加拍卖会的人,基本上都是熟面孔,就算是松台本地的几家房产公司,经人介绍也都认识了,唯独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却是一无所知。

    好奇心可以杀死猫,马步常终究是忍不住职业习惯,因此才不禁出言相问。

    不过他这人善言辞,又生的面相和善,虽是贸然出口询问,却也不会惹人生厌。

    韩易回答自己是暖州人,马步常心里还在暗自揣摩,看到韩易坐了那里也没和其他人打招呼,好似是独自一人,这暖州人到哪不是都喜欢扎堆,心想这该不会是哪家公司找来的托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台上的拍卖师已经开始报价,火车站的地块,从起始价五千八百二十九万起,很快就有人举手应价,接着又有人举手,短短几分钟,价格一下就到了六千两百二十九万。

    马步常开始举牌,报出了六千三百二十九万的价格,直接调价了一百万。

    当然了,马步常这个报价也只是试水,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一百万就能把人吓倒。果然,随着台上拍卖师唾沫横飞的讲话声,马上有人举牌,价格到了六千三百七十九万。

    这个时候,马步常看到身边这个叫韩易的年轻人,手指摩挲了一下那个号码牌,然后好象很用力地攥了攥号码牌,举起牌子,报出了六千四百七十九万的价格。

    在举起牌子的同时,马步常很清楚地听到了边上这个年轻人大口吞咽唾沫的声音。

    “果然是个雏!”韩易的举动完全落在了马步常的眼里,马步常心里暗自撇嘴,倒是为自己先前的小心觉得可笑了,这年轻人看来和自己心中所料不差,很大可能就是某家找来的房托了,就是不知道是哪家公司找来的,但是很明显,那家公司的眼光并不怎么样!

    到了这个时候,马步常甚至开始怀疑起来,这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言的是暖州人哦?

    原先坐在附近的几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看到了马步常和韩易在那里亲切交谈,以为他们是熟识的人,众诚地产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