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第 7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他是生意场上打滚多年的人精,定下神来,马上就想到了问题所在,敢情刚才这七说八说的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啊!

    不过面对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自信中又稍带点狡侩的笑容,王传兵的心中却又实在是生不起一丝反感来,反而觉得和他谈话,实在是轻松有趣。

    “呵呵,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一套,差点就阴沟里翻船了!”王传兵心里暗暗一笑。同时心头也不禁生出一股念头来,想看看这年轻人到底还有什么招?

    “不对,不对!”王传兵没有理会韩易伸出的手,顾自摇头念叨着。

    韩易也不在意,很自然地缩回了右手,仍旧是笑容可掬地问道:“没什么不对啊?王总刚才不是已经说好了,三千八百八嘛!”

    “唔!”王传兵表情严肃点点头,说道:“是的,刚才确实是谈好了十八楼的价格,每平方是三千八百八,是吧?”

    “就是!”韩易问道,“不知王总觉得哪里还有不对?”

    王传兵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然后慢条斯理地坐回到沙发上,说道:“十八楼的价格,每平方三千八百八,我没有问题。不过,四楼和十四楼的价格好象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哦,对了,你那C、D两幢楼不是还有二层和三层的吗?好象也没有说,这几个价格都还没有谈好,怎么就可以说合作愉快呢?”

    韩易一下傻眼了,他倒是没有想到,看似一丝不苟的王传兵,堂堂朝阳电子的董事长,竟然也会耍赖!

    看着韩易那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王传兵心里暗爽,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端起前面的茶水浅啜一口,然后笑眯眯地问道:“怎么?韩总还有什么不明白吗?”

    韩易回过神来,轻轻搓了搓手,嘿嘿笑道:“没有,没有,都明白了。”

    “这样的话,那好,请韩总报个价吧!”掌握了主动的王传兵心头实在是痛快,舒舒服服地把身子往沙发上一靠,摊开手掌做了个请的手势。

    “还说我是小狐狸,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韩易的心中已经暗自把王传兵归结于了老狐狸一类。“好吧!”韩易无奈地点点头,然后走到王传兵左手边的沙发上坐下。

    “关于欧洲城十四楼的价格……”韩易沉吟了一下,“我觉得以底价出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难道韩总不认为十四这个数字不让人心喜吗?”王传兵见韩易仍旧坚持原来的价格,忍不住问道。

    “呵呵……”韩易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数字的问题,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心理问题,并不是人人都这么在意的。对于那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有充分的信心,可以把它以高于底价的价格推向市场并顺利出售。不但是十四楼,十八楼也是一样。”

    “我相信韩总有这个能力,不过这样的话,恐怕也会拖慢欧洲城的销售周期,造成资金的积压,你们搞房地产的,可是随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王传兵把韩易的话自动过滤了,继续加强心理攻势。

    “也对!”韩易笑了一下,说道:“那王总觉得,十四楼应该以什么样的价格出让?做生意嘛,坐地起价,就地还钱,都是很正常的事。王总既然要收购欧洲城的尾盘,当然不会是临时起意,要不,王总也说个价格给我参考参考?”

    看到韩易轻描淡写间就把皮球踢回了给自己,让王传兵对他更加欣赏,也收起了先前的玩笑心理,思考了一下,然后认真道:“既然是收购尾盘,当然是希望开发商能多给一些优惠,毕竟我们也可以算是团体购买,对你们开发商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过同时,我们也承担了投资风险,要想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投资成本。我跟韩总明说了吧,我们讨论后的价格,十四楼是三千六,四楼三千三,二楼和三楼分别是三千二和三千两百五。不过就我个人来说,鉴于欧洲城优良的品质以及繁华的中心地段,决定了它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所以我觉得每平方再加五十,应该是一个适当的价格。”

    “唔……”韩易一边点头一边若有所思地沉吟,然后抬头看着王传兵:“王总的话里提到了我们,难道是说……”

    “不错,是我们。”王传兵对于韩易的敏锐既感到惊讶又觉得正常,笑了一下,说道:“韩总可能也知道,我们慈州人在中海讨生活的算是比较多,就是在这松台地方也有不少。”虽然不知道王传兵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到了他们慈州人身上,但是韩易没有贸然出口打扰王传兵,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慈州人平时也是经常喜欢搞一些私人聚会,一来可以增进老乡之间的感情;二来也借此机会,相互之间交流些商机信息,投资策略以及好的投资项目等等。呵呵,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慈州人和你们暖州人很相像。”

    韩易也笑了起来。确实,暖州人被外人所津津乐道的最大特点,除了“勤”之外,还有一个“群”字。

    “群”,用通俗的话来表示就是扎堆,他们喜欢成群结队到某一个地方,然后又聚居在一起,办市场,搞经济,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所谓的“经济结义”。而对“经济结义”这种经济体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诠释,就是遍布国内和海外的各种“暖州商会”。

    慈州人也是一样,慈州人的生意经自古以来就比较有名,而且可以说比暖州人成名更早。而他们的商会形式,或许比暖州人还要早上许多年。

    慈州相对暖州来说,拥有着许多优良的天然深水海港,而且这些深水港很早就被人发现并被开发利用了起来。早在几百年前,慈州人就依靠自己地处海港海运的便利,下南洋、跑波斯,把自己的足迹一直踏到了海外。而在近代几十年来,慈州人在商场上的身影也一直很活跃,他们通常都是结成帮,抱成团,互帮互携,团结协作,尤其是在中海,慈州人更是名声显赫,很是出了几个名人,可以说是打下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中海还都有“慈州帮”一说,这比暖州商会的出现更早。

    “前几天,我们慈州人老乡会特意组织了一个个聚会,商谈和交流一些投资信息,”王传兵继续说道,“你可知道这个聚会提出的内容是什么吗?”王传兵侧脸看了一眼韩易,问道。

    “难道是和房产投资有关?”韩易脑里灵光一闪,惊讶出声。

    “不错,就是房产投资。”王传兵赞赏地瞥了韩易一眼。“不过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不动产投资。”

    “不动产投资……”韩易喃喃自语地咀嚼着这几个字。

    第三百三十四章不出所料

    不动产投资,通常来说,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一定的现金收入转为不动产的经营行为。不动产包括很多种,如房子,耕地,山林,还有机器设备等等。但是主要体现还是在房子上,我们通常所言的不动产,主要还是指房产。

    不动产投资的形式可以分为很多种,而从投资用途上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地产投资、住宅房地产投资、商业房地产投资、工业房地产。

    不动产投资,还是属于国内新兴的一个行当。

    当然了,虽然不动产投资在国内还是刚刚兴起,但是,据韩易从一些资料中的了解,不动产投资在国外并不少见。购买房屋和商铺等不动产作为保值和升值的产品,在国外其实一直就是比较常见的投资手段。

    要说国内的人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香港早前的炒楼花行为,也可以归结为其类。炒楼花是属于一种期房炒作,在早期楼盘还没有落成之时,看准其发展潜力,用少量的钱付给开发商作为定金,然后订下一套或多套单元,之后再寻求适当的机会转手卖出,赚取差价,这是一种以小钱博大钱的行为,也是楼市泡沫的主要制造者。

    不过后来这个市场泡沫无限膨胀,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轰轰烈烈的全民行动,而让它最终走上破灭的则是金融危机,一夜之间,房价暴跌,开发商仓惶出逃,楼花成了真正地水中花,许多人为此倾家荡产。

    而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接受外来资本和理念最早,和香港毗邻的广城等城市,购买商铺和楼房用于出租的投资行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概是从2000年底开始,有许多精明的商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开始把投资的目光转向相对稳定的各种不动产,而房产和商铺由于其兼具保值和增值的的特点而成了首要选择。

    这些投资人看准一幢楼房的升值潜力,然后在楼房刚刚完工或者还在建造过程当中就直接找到业主方,和其进行商谈,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吃进一大批房产或商铺,然后等待其完工后用于出租收取租金,又或者等其升值后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对于这种投资行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还是乐于所见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更快地回收资金,而且还可以减轻销售压力,并且聚拢人气,一举多得。至于那优惠出让的部分和其相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不过在国内,这个投资项目一直没有被人所重视。但是手里攥着大把资金四方游走一直寻求投资洼地的如暖州人、广城人、慈州人等等,他们从香港早前狂热的炒楼花中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投资价值,于是许多人开始把资金积累起来,用于投资购买各种房产和商铺。

    其实如顾春来等人当初投资续建华天大厦烂尾楼的行为,也可以视为是房产投资的一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暖州人对于商业投资领域的敏感性。

    而从王传兵这样的人口中说出“不动产投资”这几个词来,也是显得相当的有份量。

    王传兵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这次聚会,我们老乡会特意请来了一位资深的不动产投资经纪人和一位专门从事国家政策研究的分析师。根据他们的分析,从九九年开始,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开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业将成为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我们这次讨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如何能抓住这次机遇,创造更大的利润。”

    “原来是这样。”韩易恍然大悟,侧脸问道:“这么说来,这次对于欧洲城尾盘的收购,也不是王总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你们慈州老乡会的一个整体投资喽。”

    “是的。不然的话,你觉得我一个人,能吃下这么多的楼盘吗?”王传兵笑道。

    欧洲城的整个尾盘算起来,差不多有一万五千平方了,总金额达到五千来万,几乎是整个楼盘利润的一半。

    “那不知道王总是不是可以代表你们整个老乡会作出决定?”韩易在心中迅速盘算了一下利益得失,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王传兵微笑问道:“韩总指的是哪一方面?”

    “当然了是价格了!”韩易笑答,“王总先前说过,每平方加五十,我觉得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比较理想的价格。”

    王传兵和边上的王孝通无声地对视一眼,问道:“韩总这么快就作出了决定?不需要开会研究商议一下?我记得欧洲城的投资方除了韩总之外,好象还有一个金总,哦对了,另外还有松台信用社。”

    王传兵对欧洲城的股东组成了解得非常清楚。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大部分是松台老乡会的功劳,他们投资欧洲城项目,自然是把欧洲城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不过王传兵更为诧异的是,韩易最开始时还是一副讨价还价缁珠必争的样子,这下的决定却下得如此之快,几乎是连半分犹豫都没有。

    “看来王总把我们欧洲城的底细摸得很清楚啊!”韩易轻笑了一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是先输了一着啊!不过王总请放心,在欧洲城的销售定位上,我具有绝对的自主权。我定下来的价格,我可以保证金总和银行方面都没有异议。不知道王总……”

    “我也一样!”王传兵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来,我们今天岂不是就可以签合同了!”

    韩易微笑着点点头。“不过有一点我需要和王总补充说明,第一,这些出让单元中有一些已经被人预订的单元,要排除在团购之外。”

    “那是当然。”

    “第二,我希望我们今天的具体出让价格,王总方面能够做好保密工作,最好是能保持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

    “这个嘛……当然也没问题了。”王传兵愣了一下,虽然不明白韩易为什么要求保持两个月的时间,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那好,我们现在就可以先签一个协议了。”韩易说完,在王传兵的愕然中笑着问了一声边上正在电脑前忙碌的何晴:“何助理,协议的框架差不多弄好了吗?”

    “马上就好。”何晴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然后再手指点动,过了有半分多钟的时候,打印机开始动了起来,两份协议从纸口吐了出来。

    “这么快就好了?”王传兵拿过那份协议,迅速扫了一眼,看到上面所列的正是刚才所谈出让事宜,眼中的惊讶更甚。

    “其实也没有什么,都是早就弄好的东西,不过就是改了几个数字罢了,然后再增加几条我刚才提到的建议,所以很快。”韩易淡淡地说道。

    王传兵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感觉掌握的主动,好象在一刹那都翻转了过来,难道说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这种行为,并且连初步的协议框架都已经弄好了?王传兵简直不敢想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该是拥有多少慎密的心思啊!

    第三百三十五章有心为之和无心插柳

    王传兵确实是把韩易想象得太过优秀了!

    如果韩易真能料敌先知,那他就不是韩易,而是诸葛亮了。至少韩易还可以考虑以后失业的时候,到天桥上去摆个摊子给人算命,那也不错。

    王传兵是没有想到,这世上有些事,本就是有着出乎意料地巧合和相似。

    不错,对于欧洲城的尾盘,韩易是早存有团购出售这样的心思,而且针对那些尾盘也拟定了一个初步的团购方案出来,不过,这一切,却不是特意为王传兵而定。

    韩易真正想要找的人是顾春来。

    顾春来当初在盐林工业区内部认购上,可以说是帮了韩易一个大忙,而他谈笑间就认购了两套厂房,一下子三千多万拿出来,却连眼也不眨,如此手笔,让韩易不禁为之感慨。不过更让韩易感慨的是,在第二批内部认购中,顾春来带过来的他那些亲朋好友。

    盐林工业区厂房第二批内部认购,总共才十幢厂房,他们竟然有本事一口气就吃下了其中的五幢,几乎是人手一幢,预付金额达到了三千来万,而等厂房建成之后,所支付的总金额将达到惊人的六千万,其财大气粗,在投资方面出手之坚决和阔绰,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曾庆华也不免为之目瞪口呆。

    韩易从顾春来的口中得知,他的这些亲朋好友都是些家庭背景深厚,手里攥着大把闲钱四处撒网寻找投资项目的人,只要项目的回报可以预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而且就算是自己资金量一时不足,他们也可以通过多方的关系,或借贷,或联营,短期内就可以聚集起大量的资金来。

    所以这一次,韩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

    不过这世界上的事,往往不会全都是按着人们安排好的意愿而行,而生活也因此,才变得更加曲折离奇,多姿多彩。生意场上的事,更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王传兵突然间提出要购买欧洲城的尾盘,让韩易意外之余,也临时改变了原计划的一些决策。不过,有了顾春来这个后着,让韩易在和王传兵谈判的时候,显得底气更足。

    不过韩易倒也没有想到,王传兵会这么大气,身为购买者却主动加价,这样的行为不说绝对没有,但也实在是凤毛麟角。

    原本韩易的计划,至少是要在王传兵提出的价格上再加价八十,不过因为王传兵的这个举动,获得了韩易的好感,韩易也不在乎这几十块钱的加价了。

    做生意,其实和做人一样,利润固然是排在第一,但是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同样重要。

    王孝通很快就审核好那份协议,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而且几个随后增加的小细节在协议里面也都有了详细的说明,让王孝通也对那个他原以为是花瓶的漂亮女助理刮目相看,感慨强将之下果然是无弱兵。

    “王总,协议你们看过后,没有什么问题吧?”韩易微笑着问道。

    王传兵看了王孝通一眼,王孝通向他点点头,示意没有问题。

    “那么……”韩易拍了拍手,说道:“今天总共达成的就是两份协议了,王总是准备先签一个,还是全部签订?”

    王传兵沉吟了一下,颔首道:“欧洲城顶楼的那六套住房,是我们几个亲戚朋友自住购房,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既然已经谈好价格,那就可以马上签合同了。至于那个尾盘的问题嘛……因为是团体行为,虽然他们授权我的价格在我们刚才商谈的处理范围内,但是协议达成之后,我觉得还是需要和他们再做一个说明,当然了,这个过程很快,最多两天的时间我看就差不多了,韩总觉得如何?”

    “当然没问题了!”韩易微笑点头。王传兵说得合情合理,生意人有生意人的规矩,韩易自然暸解,而且韩易更相信的是王传兵的为人。虽然接触时间并不多,但是韩易对王传兵的印象无疑不错。

    “那好,我们就先把购房协议签好吧!”王传兵看到韩易点头,爽快地大声道。

    欧洲城的购房协议都是现成的,韩易打了个内线电话,很快,杨义亲自带着一个销售人员赶到了韩易的办公室,并带来了一整套的购房相关手续。

    具体办理手续的事情自然有王孝通和杨义他们着手。韩易站起身来,作了一个手势,把王传兵请到了里间的小会客室里。

    两人刚坐下,何晴马上手脚麻利地泡好茶,送了进来。

    “这是今年刚出的雨前雁山云雾!”韩易指了指前面的茶,笑道:“真正的雁山云雾只有那飞渡峰下的几株茶才有,这茶的产量少,我也是通过关系费了好大的劲才搞到几两。呵呵,说了不怕你笑话,平时我自己也都舍不得喝,只有招待贵宾时才拿出来。”

    王传兵轻哦了一声,端起身前的茶来,深深闻了一下,赞叹道:“果然是好茶,颜色翠碧,馥郁清香。呵呵,韩总,是不是说如果没有签订这两单合同,我还没有口福喝到这么好的茶喽?”

    没想到王传兵说得这么直白,韩易不禁郝颜:“王总说笑了,不管生意成不成,你永远都是我的贵宾。”

    “哦!”王传兵点点头,浅啜了一口茶,嘴角含笑道:“不过相比起这茶来,你的这位助理却更胜一筹!我原来看她长得漂亮,还以为是老弟君子好逑,看上了她的容貌,不过现在看来,却是我走眼了。无论待人接物以及处理事务,都是条理清楚,而且动作快速,和那些专业的助理相比起来毫不逊色。更难得的是……她并不以自己的容貌所自恃,很懂得场合分寸。呵呵,老弟你已经是人中龙凤了,偏生这手下的人也是这般优秀,真是让人不得不有些妒忌啊!”

    “人中龙凤?”韩易微愕,他倒是没有想到,王传兵竟然对自己生出了如此高的评价来。王传兵这番话看似是在赞叹何晴,实际上却是把身为何晴上司的韩易托到了更高的位置。

    有时候赞扬一个人也有技巧,就比如投其所好,让一个人将他最为得意的一面发挥出来,可是最为高明的马屁。

    王传兵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说出那些露骨的阿谀之词来,不过何晴既然能成为韩易的助理,那自然是深得韩易的欣赏,王传兵是久经人情世故的人了,这点道理怎么会不懂?

    更何况,何晴也确实优秀。漂亮的女助理一抓一大把,但是漂亮而能干的女助理就少了,而既漂亮又能干,并且还明事理懂分寸的女助理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王传兵的赞叹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真心话。

    第三百三十六章推盘策略

    “呵呵,王总谬赞了,我替何助理谢谢你的夸奖。”韩易含笑致谢。

    王传兵的夸奖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身为朝阳电子的董事长,松台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王传兵的夸奖还没有廉价到到处卖的地步。

    对于韩易,王传兵无疑是欣赏的。从慈州老乡会得到的一些有关信息,也让王传兵对韩易更感兴趣。至少王传兵知道,松台药厂改制,收购方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王传兵在松台这么多年,松台药厂是什么样的背景,他自然一清二楚,而韩易年纪轻轻,却已经拥有了如此大的产业,更难得的是韩易并不因此而年少骄纵,反而是彬彬有礼,这让他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感兴趣之余,也兴起了结交之心。

    所以王传兵在说话中,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对韩易的称呼。

    “呵呵,你太谦虚了,实话说,我这可不是谬赞,而确实是有感而发啊!”王传兵大笑道:“老弟你是不知道,我那个儿子,上次来过的时候你也见过的,和你的年纪差不多大吧!可是这小子,却好歹没把我气死。你说他不愁吃不愁穿,有书却不好好读,偏偏跟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我好不容易找了朋友的关系给他弄进了中海的东师大里,他倒好,在学校里交女朋友不说,还跟人打架,几个月不到,就被学校开除了。白花了钱是小事,可是我这脸在我朋友那里算是丢尽了。唉!不提了,提起这小子就生气。”王传兵有些感慨地挥了挥手。

    王传兵的儿子韩易当然有印象,上次过来的买房的时候,那个样子拽得二五八万似的,典型的富二代。而且当时看到何晴的那个眼神,里面透出来欲望赤裸裸地几乎没有什么掩饰。

    韩易对他的评价,那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绣花枕头一包糠。

    当然了,虽然对那个王奎印象不佳,不过基本的礼貌还是要顾上的。韩易讪讪一笑,安慰道:“年轻人,难免年少气盛,王总也不要太过在意了,等他年纪稍大一些,自然就好。”

    “承韩总的贵言,唉!这个小子,我是看透了,他要是有韩总你一半好,我也就安心了。”王传兵叹道。他本来是无话找话,说到最后,却是真的有感而发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面对王传兵的牢骚,韩易无话可说,想起先前叫王传兵进来的原意,连忙转移话题道:“王总,刚才还有个事忘了和你说?”

    “哦?韩总请说。”王传兵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

    “王总你们把这顶楼的几套房子买过去之后,我希望你也能先暂时不对外透露消息,最好也能等上两三个月,当然了,如果韩总能有足够的耐性,等上半年,那是再好不过。”

    “这话怎么说?”王传兵闻言疑惑地看着韩易。

    “我这是为王总着想。”韩易笑了一下,说道:“王总应该知道,欧洲城顶上的这几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嘉义地产宣传的重点。”

    韩易这是明知故问,嘉义地产前期针对这个噱头的宣传搞得轰轰烈烈,王传兵之所以铁了心地要买顶楼,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不过王传兵心知韩易既然问出这句话来,自然还有下文,也没有接话,轻嗯了一声。

    “欧洲城是我们嘉义地产进军松台房产业的第一个项目,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借此机会推出嘉义地产的名头。”韩易耸耸肩,笑道:“所以,为了保证推盘的效果,接下去我计划对欧洲城进行适当的控盘,而且还会推出一系列的营销措施,把欧洲城的价格逐步推高。王总购买的顶楼,是我们的重点所在,顶楼的住宅只有区区十六套,稀缺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即代表了高房价。王总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我先前要求你们把尾盘收购的消息也保密两个月吧?”

    王传兵有些明白韩易要表达的意思了,韩易是想通过上几层的高房价来间接拉动整个欧洲城的价格。按照韩易的这种做法,可以预计,欧洲城的基价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不过韩易的做法对于他来说,很显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韩总的提议非常好,我回去之后会对他们详细说明,应该没有问题。”对于有好处的事,王传兵没有理由去拒绝,更何况他现在又不是没房子等着住的人。

    送走王传兵,韩易独自站在门口静静地思索了一会。

    现在欧洲城三千七百八的基价已经被人所接受,接下去的就是如何稳定推动基价往上走的问题了,这个尺度的把握要恰到好处,既要让人生出一丝欧洲城房源紧缺的紧迫感,但又不会引起公众的反感。

    “韩总,还有没有什么吩咐?如果没有的话,我就把这些资料送到市场部了。”杨义的话打断了韩易的沉思。

    “杨义,你先等一下。”韩易对着杨义招了招手。

    边上的那个销售人员很有眼色,看到韩易和杨主管好象是有事要商量,便礼貌地告辞先出去了。

    “杨义,几个中介公司联系得怎么样了?”等到那营销人员出去之后,韩易问道。

    “韩总,按照你的指示,我从营销部找了几个可靠的人,以他们的名义在松台区最大的两家房介公司——好居家房产中介和盛鑫房产中介,分别挂出去了十套和八套房子,价格也按照你的指示,每平方提高了五十到八十不等。”

    “做得不错!”韩易点了点头。

    杨义的性格虽然有点散漫,不过办事能力却绝不含糊,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从他在两处房价公司分别挂出不同套数的房源和不同的价格就可以看出。

    “韩总!”杨义想了一下,说道:“我有些不明白,既然我们要推高房价,那只是加价个五六十的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依我看,最起码也要加个一百左右才能引起点震动。”

    对于杨义的疑问,韩易思忖了一下,说道:“五十的价格应该差不多了。毕竟我们也不是真正的想卖房子。这些房子挂在中介那里,都是以预定的名义转让,还没有正式签订购房合同,所以不需要转让费,对于那些想买房的人心理正好可以承受。我们真正想要的,是给那些要买房的人发出一个隐晦的市场信号,欧洲城的房子确实具有良好的升值潜力。

    所谓手快有,手慢无,我们就是要给他们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他们如果现在不趁早购买的话,那么很快,就会买不到现在的这个基价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站稳脚跟是第一步

    运用内部订购和控盘的方法,人为地向市场传递一个房源紧张的讯号,从而借此乘机抬高房价,是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惯用的一种手段。作为一个房产开发商,韩易虽然打心底里不想搞太多的歪门邪道,但是身在商场,有时候却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嘉义地产作为一个外来户,在松台根基未稳,迫切需要在松台打响自己的名号。韩易为嘉义地产打造的形象,就是走高端路线,专业开发高档楼盘。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和当地的房产开发商因为相同利益而冲突,毕竟当地大多数的房产商,还是走的大众路线。而且还可以鲜明地突出嘉义地产的特点来。

    无论是前面的捂盘、宣传、炒作,都是为了这个最根本的目的。

    至于出让顶楼房源以及接受慈州老乡会的尾盘团购行为,也是韩易拉拢潜在客户的一种手段,这和通常的那些开发商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而寻求快速处理尾盘的方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嘉义地产在欧洲城上的投入其实并不多,而且由于是续建工程,周期也很短,不过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现在欧洲城的销售形势又是一片良好,从资金方面来讲,嘉义地产并不吃紧。

    更何况,欧洲城的合作方还有一个松台信用社。

    通过欧洲城的合作项目,嘉义地产已经和松台信用社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只要嘉义地产需要,随时可以用北区拍得的两块土地从银行贷款出来。

    也就是说,即使把那些尾盘全部清空需要花费的时间稍多一些,也对嘉义地产的资金流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韩易心里清楚地认识到,能买得起高价房的人,还是以稍有富余的中产阶级群体居多,而慈州人无疑就是当中的代表,虽然他们的行为带有着很浓的投机意味。

    要说完全杜绝投机性的炒房,那是一种笑话;但是同样道理,一个楼盘如果大部分房源都被投机商买走,然后又没有后续良好的营销策略跟上,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大量房源无人入住而空置。而楼房空置过多,入住率不足使得楼盘小区的人气不足,然后周围的生活配套设施因此也远远滞后,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小区的成熟时间大大延长。

    众所周知,一个社区越成熟,周边各种相应生活环境配套设施越齐全,则房价越高。虽然欧洲城所属的地段不错,处于松台区中心繁华地带,但是韩易从大局出发,也要未雨绸缪,考虑到这一方面。不然的话,欧洲城的房子卖到最后,住进去的却只有寥寥几人,那就成了一个笑话,对于嘉义地产的名声损害几乎是致命的。

    韩易就欧洲城后续推介的一些细节和杨义再商量了一会,待到杨义走后,韩易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这才恍然惊觉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韩易不觉含笑摇头,今天和王传兵谈了这么长时间,可是费了他不少心思。不过得到的好处也不少,至少接下去欧洲城的销售不需要再操太多的心思,只需要按照既定策略缓慢推进即可。

    “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看来也应该到药厂去看看了。”韩易心里想到。

    前几天黄国诚刚通知韩易,已经把那委托办理的药厂宿舍的翻建申请给审批下来了,也就是说接下去就可以马上开工建造,相关事宜,韩易也需要和秦云龙好好商量一下。

    正要把手机放回口袋,手机的铃声却响了起来,韩易仔细一看号码,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浅笑。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刚才还想着去药厂转转,秦云龙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韩总,我听说你到松台已经有好几天了,到底准备什么时候才到厂里来转转?”电话里秦云龙的声音仍旧如往常般中气十足,不过怎么听却都带着那么一股调侃的味道。

    韩易有些尴尬地挠挠头。确实,身为立信药厂的法人代表,主要投资人,到松台已经好几天了,却一直忙于欧洲城的事情,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到立信药厂去看看,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无怪乎秦云龙会有此一问。

    如果说要给最不负责任的投资人排个号,韩易恐怕要算是一个了。

    自从药厂改制之后,除了中间给厂里打了一笔钱用于投资,还有就是牙膏生产线上去的时候来过一次,韩易貌似压根就没为这个药厂再操心过

    不过立信药厂有了秦云龙这个老厂长掌舵,又有施奇这个技术员在,再加上请来了程昱这个老工程师助阵把关,所有一应事务全部让他们打理得清清楚楚,就韩易这个门外汉,他想*操心也不知道要从何做起,倒不如做个甩手掌柜落得个清闲。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韩易从来不喜欢去指手画脚。

    “那个……秦厂长啊,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呵呵,没想到你先打过来了。”韩易自知理亏,嘿嘿陪着笑脸道。

    对于一把年纪了还个性十足的秦云龙,别说,韩易还真是有些发怵。

    “少来!”秦云龙在电话里冷冷地轻哼了一声,显然对于韩易这明显带有敷衍性质的客套话不怎么待见,然后硬邦邦地说道:“明天上午,就要上牙膏厂的第三条生产线了,到时候来不来随你。”

    韩易不禁苦笑。

    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秦云龙的脾气,他当初收购药厂的时候就领教过了,后来请他出来主持药厂的时候又领教了一次。这一年多来,还是一点没变,这性格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用方宏的话来说是耿直,如果是在别人的眼里看来,那就是认死理,不通人情。

    韩易印象里,秦云龙对他这个老板好象从来也就没客气过,更别说奉承了,说话也从来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也就韩易这个撒手老板能忍受得了,换了任何一人,怕不是早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牙膏厂的第三条生产线要上啦?”韩易一阵惊喜。

    秦云龙的脾气虽然不怎的,但是搞生产却确实是一把好手。当初和韩易为了销售地点曾经有过分歧,事实证明,秦云龙的提议完全正确。立信牙膏厂生产的“新美”牌牙膏把销售重点放在了苏扬市,很好地利用了中药消炎这个卖点,然后依托精美的包装和韩易那被秦云龙形容为烧钱的强大宣传攻势,很快就在苏扬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之后稳步扩展,向苏扬周边城市渗透。

    到现在为止,原先上马的两条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在满负荷运转,因此,迫切需要再上一条生产线,以便生产调节和设备检修之用。

    “废话!上个月不就已经通知过你正在调试,这几天试运转结束,状况良好,当然要上了。”秦云龙的话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客气。

    “那好,也不用等明天了,我现在就马上到厂里来。”韩易一听,连忙亡羊补牢,积极请命。

    “现在就来?好吧!我在办公室等你。”那边秦云龙可能是没想到韩易一下答应得这么痛快,愣了一下后便应了一声,然后挂断了电话,连句客套的结束语都没说。

    第三百三十八章去药厂

    韩易收了电话,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顺手抓起桌上的外套走了出去。打开门,却意外发现何晴还没走,正趴在桌子上对着电脑不知在看些什么。

    “已经五点了,怎么还没下班?”韩易的语气不觉中变得轻柔。

    何晴抬起那双妙目,长长的睫毛轻轻抖动,说道:“我把今天的这两个协议,给它整理一下然后归档。还有下一步的推盘计划,也需要整理打印出来,都已经好了,我最后检查一遍就可以。”

    韩易开玩笑道:“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劳逸结合才是正道,要是把你累坏了,那我可心疼死!”

    何晴没有搭话,抬起美眸来无声地横了韩易一眼,韩易顿时就摸着鼻子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那个……我等会去下药厂里,你要一起去吗?”过了一会,韩易才找出话来。

    何晴看来已经结束她一天的工作,关掉电脑后,开始在整理桌上的东西了,听到韩易的话,问道:“就是你收购的那个药厂吗?”

    “是啊!到了松台好几天了还没去过,秦老爷子发火了。再说了,明天要上牙膏厂的第三条生产线,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何晴点点头,说道:“好吧,反正我也没事,再说这药厂以后的事物来往可能也会经手,去看一下也好。”

    “那好,我们先吃饭,吃好了马上就去。”韩易高兴道。

    两人对吃都不是太讲究的人,出了售楼部,随便找了个小店吃了点饭,就打车往立信药厂开去。车子开到半路的时候,韩易的手机响起来,韩易拿出来一看,却是徐海打过来的电话。

    “韩老弟,你明天有空吗?叫上金总去我的那个地方看看?”徐海在电话里大声说道。

    听徐海这么一说,韩易这才想起,上次徐海带他去看过浦青的那块地后,自己曾答应过白天有空的时候和金大牙一起去给他参考参考,便连忙应道:“原来是徐哥啊!呵呵,是这样的,明天早上我那药厂有条新的生产线要上,抽不开身,要不,明天下午吧?明天下午就应该没事了。”

    “明天下午?也可以,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徐海在电话里应道:“那金总那里,还要靠老弟你帮忙请一下。”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只要他没要紧的事,我保证给你叫出来。”韩易满口应承。

    挂掉电话,车子已经到了药厂门口。

    韩易和何晴下了车后,往药厂大门走去。六点来钟的时间,天色已经有点微微暗了下来,韩易和何晴刚走近了门口,里面就传来一声问道:“两位找谁?”随着声音一个二十来岁的壮实小伙子从门口的岗亭里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打量着韩易两人 (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