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周运发迟疑了一会,慢慢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他们的口风。似乎是想和我们合作做生意。”
“和我们合作做生意?”周兴盛和刘香梅齐齐一惊。
周兴盛转念一想,若有所思。
刘香梅却是立即开口问道:“老周,他们有没说什么生意?”
周运发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看向了周兴盛。
刘香梅一见,立即有了几分明悟,目光同样看向了周兴盛,脱口说道:“这就难怪了,看来他们是听说了啊盛你做生意赚了大钱的事了,所以才一个个故作热情的跑到我家串门来了。”
说完,她不无气愤之意的“嘿”了一声。又道:“还以为是他们突然变好了呢,谁知道真正的目的是在这。嘿,果然是好亲戚。”
她的目光转向了周运发,显然是颇为不屑周运发的这些个堂兄弟姐妹们。
周运发心下黯然,一脸的无奈。
周兴盛倒是没觉得意外。势利眼的亲戚,一般都是这个德行。看你落魄,自然是不会用正眼看上你一眼;而等到你发达了,这些亲戚立即就会像是换了个人,热情无比的蜂拥而上,看向你的眼神更是充满着炽热。
其实。不光是势利眼的亲戚了,世人都大多如此。
至于义薄云天之类的,现代社会差不多是绝迹了,要在传说中才能见到。
一个字可以概括出本质:利!
有利可图,势利眼们自然要蜂拥而上了。至于脸面?脸面能值几个钱?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脸面是可以弃之如敝屣的东西。生命诚可贵,脸面价更高,若为利益故,两者皆可抛。
当然,想得通不代表他能够做得出来,所以他最后是断然说道:“爸,这事提都别提,和他们合作?我脑子进水了?势利的人一般都是生意场上的白眼狼,有nǎi便是娘。和他们合作,我怕到时候我会被他们坑得很惨,还是算了吧,我宁愿去融资或者等到公司上了一定规模后上市集资。”
做生意,讲究的一个诚信问题。
至于约束xìng的法律合约,就像是防盗锁一样,只能防得了那些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人。君子不用防,因为是君子,是断然不会毁约的,至于小人,要毁约照样要毁约,大不了赔偿就是了,所以毫无顾忌。而且要防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那些人,法律合约也不一定能够防得住。
因为和这类人做生意,没外力自然是很保险的,但是一旦有另外的势力介入,一面给出高价,一面答应替他们偿还赔偿金,那么这类人照样是会毁约的。所谓的有nǎi便是娘,就是指这类人了。
很明显,这一世的那些个势利眼亲戚们,就是属于这类人。
周兴盛可不想这边和这些人做生意,那边就被这些人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联手在背后捅上一刀。
周运发和刘香梅也是明理之人,自然能明白周兴盛的担忧,也深以为然。
刘香梅随即说道:“不错,做生意还是保险一点为好,找可靠的人融资或者上市集资都行啊,没必要找他们合作。”
只周运发还有些犹豫,不忍心的说道:“可是,他们毕竟也是自家的亲戚,能提携一下是一下。而且,虽然以前我开这家茶餐厅的时候找他们借钱,他们态度不好,更和我斤斤计较的算利息,但最后还是借了钱给我不是?我家也算是欠了他们的人情。不能因为他们和我们计较,我们就要和他们计较,一句话说得好,他不义,我却不能不仁!”
刘香梅怔住了,张了张嘴,终于还是没再说什么。
周兴盛却是哑然,没想到周运发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特别是最后那句“他不义,我却不能不仁”,说的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周运发流露出如此郑重的神sè和说话的语气。
怎么看,周运发怎么就有了一副侠义心肠呢?
周兴盛啼笑皆非的想着,琢磨了一会后才道:“既然爸你都这样说了,我想想吧。不过丑话一定得说在前头,要合作可以,一定得服从大局,不能乱来。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找别人了,我恕不奉陪。”
听到他这话,周运发眉头舒展,明显的松了口气,忙道:“这个我会和他们说的。”
周兴盛点了点头,也就没在这事上纠缠了。
答应不答应,都在他一念之间。虽然说和那些势利眼亲戚合作会有些麻烦,但是为了不让周运发夹在他和他们中间难做,答应下来也是不碍事的。他只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暗道:“和这些人合作肯定是要防上一手的,到时候我不出资金,只随便指点一点子给他们就是了。反正只是稍微提携,又不是非要和这些人搭上边,在他们的生意里掺和一脚。做个观众,我只做个观众而已!”
刘香梅虽然心有不快,但见到他们爷俩都答应了,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是叨叨了两句:“做生意要慢慢来,摊子先别铺那么大,也要小心点别被别人给骗了。还有啊,你看你,这才去那边几天啊,整个人都瘦了,也不吃点好的?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尤其是吃,一定要吃好来,不然的话、、、、、、”
噼里啪啦的,说着说着刘香梅又转到周兴盛身上去了,一脸的疼惜。
周兴盛苦笑一声,但是既感动又温馨,于是乎最后只能是忙不迭的点头,说着“好的好的”、“我会注意的”之类的话应承着。
“行了,儿子都这么大了,你就别唠叨了,这些他自己应该会注意的。你再唠叨,别说啊盛了,连我都觉得会烦了。”周运发打断了刘香梅还要继续下去的长篇大论,,问道:“对了,啊盛,你开的那家公司是一家投资公司吧?这趟去内地,有没有选中什么投资项目或者可投资的有潜力的公司?”
“投资项目还没有确定,但已经有了腹案了,只是还要观察一番。至于可投资的有潜力的公司,爸你是不知道,那是一大把。只要你有钱,不说上百家,几十家这样的公司还是有的,可以说是我们投资者的黄金时期。我有信心,以内地的那个庞大市场,必然能够在未来造就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周兴盛眉飞sè舞的说道,神采飞扬,整个人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光彩,令人能够打心底里的信服。
周运发以及刘香梅似乎都被感染了,脸上流露出了喜sè。
刘香梅暗道:“儿子果然是长大了。”
周运发也在暗暗感叹于周兴盛的成长与变化,不过他更关心的还是周兴盛的投资问题,点了点头后立即追问道:“你的投资方向呢?”
周兴盛并没有打算隐瞒他们,直接说道:“我看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所以投资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注资一千万港元,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一千万?”刘香梅和周运发面面相觑,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
想到过投资要花大钱,但是没想到居然要大到这种程度,直接就是一千万港元砸下去。
在他们的想象中,内地那么贫困,有个一两百万足够投资花销了,听说内地那边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块钱呢。哪像他们香港,一个洗碗的都几千港元,整整上千倍的差距。
更别说,一千万港元投资,居然只占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九?
他们能不惊吗?
“算了,这些事以后我也不问了,只要你心里有数就成了,我们也就放心了。”周运发大受打击,最后颓然说道。
第十五章振兴家业
家里的事情并没有告于段落,第二天周兴盛走后,周运发就去找了他的那些个堂兄弟姐妹们,将他的意思给说了。
不约而同的,周运发一说完,这些人的脸sè立即就变了。
脾气好一点的,只是变了脸sè,嘴上还是说着没事没事;脾气挑剔一点的,当着周运发的面就直接嘀咕了起来:“这就翘尾巴了?还没成亿万富翁呢,就开始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要是真成了亿万富翁,还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啊?”
周运发脸sè难看,心里无奈的同时也是生出一丝愤怒。
到底谁看不起谁,谁势利眼,大家心里有数,何必说出来让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现在倒好,是你们势利眼在先,现在看我儿子发了大财就屁颠屁颠的找上门来,我儿子大人不计小人过,答应了提携你们,只不过有一点点要求,你们就说三道四的,说得好像是我们对不起你们在先?
周运发当时嘴上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转身就走,不过他真的是伤心了。
真是一片好心,全都被当成了驴肝肺!
“还是你说得对,这些人都是喂不饱的白眼狼,白瞎了我一片好心。”一回到茶餐厅,周运发是生着闷气对刘香梅说道。
刘香梅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你这是活该,我都说了你的这些堂兄弟们没一个是好东西,你偏偏要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你不是活该是什么?”
周运发苦笑一声,哑口无言。
刘香梅又道:“对了,这事打个电话给啊盛吧,让他别cāo心这事了。你呀,就是多事!”说着,又埋怨了他一句。
“对对,是要打个电话给啊盛。”周运发也想起来了这事。忙道。
说完,他急急忙忙的就去打电话了。
电话接通的时候,周兴盛已经快要到广、州了。听到这事。周兴盛只是一笑,说道:“爸,我都说了这事您就别cāo心了♀不,好心当成驴肝肺了吧?您啊,没空的时候就歇着吧,放宽心,别累坏了。”
这些极品亲戚,个个都是吃不得半点亏的主,他一提合作做生意要听从他指挥,哪能心甘情愿?恐怕是怕极了他会趁机占他们的便宜。
稍微一琢磨,周兴盛就能将他们的那点心思给琢磨出七八成来。可以说,周运发有这样的难看的遭遇。他早就有了预料。只是周运发自己不愿相信,他也知道苦劝不得,知道只有让周运发自己亲自见到才会死心,因此当天晚上他也没有出言相阻。
“这事给弄得!”
周运发咕哝了一声,也是叹气连连。不过听得周兴盛后面这话,却是笑了:“臭小子,什么歇着?你爸我还没有老到那个地步,我可不是一把老骨头,家里的茶餐厅还需要**持呢,起码还能干个一二十年。”
“那可真是辛苦您了。老爸!”周兴盛哈哈大笑道。
“好了,不说了,你自己要注意安全,我挂电话了。”说着,周运发就“啪”的一声将电话给挂了,只是看着电话,离开的时候又是一阵摇头,小声的骂了句:“臭小子,竟然连你老爸我都敢取笑,等你回来一定得好好收拾你。”
电话挂断的嘟嘟声,提醒着周兴盛谈话已经结束了。
只是,周运发的声音却依然回绕在他的耳边,不断的提醒着他,老爸周运发已经为了这个家辛勤cāo持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现在有了能力的他,似乎应该帮周运发分担分邓,或许,让周运发别那么辛苦了。
周兴盛心下琢磨:“要老爸退下来不再做事,天天陪老妈去游山玩水,老爸恐怕是宁死都是不会答应的。父母这一辈都是这个通病,总是闲不住,倒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只是可惜了走这条道让老爸轻松下来,那么就只有从另外一条道去让老爸轻松了,替老爸完成他的心愿。记得老爸的愿望似是将周记茶餐厅发扬光大、将周记祖传凉茶发扬光大,或许我该从这个方面着手,将周记茶餐厅、周记凉茶带到内地这边来?”
后世,内地的一二线城市,最旺盛的行业莫过于饮食业了。
到处都是西餐厅、中餐厅、咖啡厅、面馆,几乎每一条街道上或多或少都有几家饮食店面,饮食业的蓬勃发展,那叫一个旺盛啊,炽热无比。
港式茶餐厅这一集中式餐饮与品茶文化于一体的独特餐厅,自然是少不了的。
由此可见,将周记茶餐厅发展到内地来,前途还是比较远大的。若是再加上管理得当,资金充裕,就是将周记茶餐厅开遍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百家分店、资产数十亿的上市连锁餐饮集团,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凉茶系列,别说中国人不喝凉茶,凉茶就是中国古有的一种茶饮。
鼎鼎大名的“王老吉”就是专卖凉茶的,直接就是一个数十亿资产的超大型上市公司。
虽然说他家的周记凉茶在底蕴、味道等等方面比之王老吉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后世那个康师傅绿茶系列,也没多少历史底蕴,也没有什么神秘配方啊?最后康师傅绿茶还不是照样卖得火爆,一年几亿瓶几亿瓶的卖。
综合考虑一下,周兴盛心情立即雀跃了起来,得,重生一世,他不做别的赚钱生意都成,光是做他老爸周运发传下来的周记茶餐厅、周记凉茶,就足够让他成为超级富豪了。
“嗯,就这样,等决定了我要投资的项目之后,再和老爸老妈说说我的想法。或许,最后还可以注册一个饮食公司,让老爸也尝尝当董事长的滋味。哈哈哈,这个主意实在是妙,妙不可言啊!”周兴盛想到最后,充满了一种奇妙的恶趣味。
考虑着这事,梁伯韬已经驾驶着奔驰进了广、州的地面。
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周兴盛才到达了起先下榻的酒店,和曾雅丽一行人汇合。
广、州的考察其实已经结束,这一次还在广、州这逗留,纯粹是为了参观即将到来的广交会”间渐渐逼近,尤其是冬天的时间,更是如流水一般,一晃而过,有时候人都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三天之后,正是第二十八届秋季广交会开幕的时间,不能错过了。(。
第十六章广交会上的海尔
广交会的开幕,不用说肯定是非常隆重的。
周兴盛亲眼所见,觉得还是有些低估了它的重量,致辞开幕仪式的,除了广、东省省委省zhèngfǔ的常务副书记来了之外,更是连商务部的常务副部长都来了。这份重量,即便他只是个平头小民,也能够感到到,心里尽是震撼。
当然,转念想想,其实广交会也当得起这个重量待遇,毕竟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对外窗口,重要xìng不言而喻。
整个广交会从十月十五号开始,将会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四号,整整二十天的时间。
交易会的进行,总共分为三个批次,按类别分为了三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一期是机械行业、电子行业以及建筑五金材料行业;第二期是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的交易。
后世的时候,第二期里面应该还有一个土特产的展示与交易,不过这一届是没有的了,至少周兴盛在看这一届广交会介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有所谓土特产这一个类别。
第三期的展示与交易,是服饰、医疗、办公等器械消耗品。
整个广交会现场,人山人海,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只有一个划分,那就是卖家与买家,通通都是商人。
参观期间,摩肩接踵,即便是有美女,那也是没心情没地方站着看。周兴盛也顾不上这个,他在两个肉盾保镖刘德龙、张武生的左右开弓下。兴致勃勃的参观起来。虽然很挤,很有后世求职大军一拥而入的空前盛况,但随身带了两个肉盾就是不一样,人流一多,全被两个肉盾给挤了开来,给他留下了足够的空位。
这让周兴盛不免有些得意,暗道:“幸好找的这个两个保镖都是大块头的。不然今天来这参观,非得弄得一身都是臭汗不可。”
第一期的机械、电子以及建筑五金材料的展示,让周兴盛看得有些眼花。也有些蠢蠢yù动。
幸好早有打算,这才按捺住心中的冲动。
机械行业投入大,见效慢;电子行业没底子。不好cāo作;建筑五金材料,没底子没路子没技术,比机械行业还要不好搞。所以周兴盛冲动归冲动,最后也没有轻易的就定下调子发展哪一行。
至于和现场的厂家签合同买产品之类的,那就更别提。任凭对方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他只是摇头,说着:“我先看看。”
为这事,他没少受参展的内地厂商的白眼。
因为他除了只看没意向买之外,还喜欢问东问西的问一大堆问题。你说说这,能不令人讨厌吗?
周兴盛只是不理。做买卖没点厚脸皮怎么行?他是打定了主意将厚脸皮进行到底了。
第二期的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展示,倒是让周兴盛看到了一家后世来说极其著名,但现在却还是十分弱小的公司,第一眼看去就兴奋得差点血液冲脑了。不过还好,下一刻他的脑子就清醒了过来。整个人也平静了下来。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青岛电冰箱总厂”!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甚至于没听过,但是它的产品以及它在后世更改过的名字,相信只要是个懂事了的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海尔”!
海尔电冰箱!
这个名字熟不熟?
熟吧?不。不能说熟了,应该说是“如雷贯耳”!
海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十大世界级品牌!
海尔制造的电冰箱、洗衣机、酒柜、冷柜,全都是世界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产品!
当然,这些数值不清的荣誉,一般人恐怕都不太清楚。但是关于海尔的一个故事却是耳熟能详,甚至都上了教科书,整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都知道。
海尔老总张睿敏怒砸电冰箱,就因为电冰箱质量不过关,有员工说没关系,可以当做是礼品发放给员工。张睿敏很生气,直接把电冰箱给砸了,说:“这些冰箱要是卖出去了,就等于是允许你们再次生产这样的废品。砸了,通通给我砸了,谁做的谁砸!”
张睿敏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周兴盛清楚的记得这个故事,没办法,实在是太经典了。
还有一个有关于海尔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熟悉,就是小时候看的一个动画片《海尔兄弟》。为什么记得,其他人不清楚,但周兴盛知道他自己为什么记得,实在是这个动画片太萌了,两个小不点手挽手在大海上面,后面一轮太阳正在升起,然后画外音不停的唱着“海尔,海尔、、、、、、、”
怎么说呢,小时候看觉得还行,长大了再看就觉得很搞了。
现在再看到这海尔,脑子里脑补着后世海尔的这部动画片,以周兴盛如今的心境,嘴角都不禁扯起了弧线,微笑了起来。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插手这未来的世界级家电品牌。因为海尔的前身,也就是现在他看到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压根就是一国企。换做是家电或者机械行业发家的港商,或许还有机会入股进去,但是他现在只有点钱,并没有技术底子,也没有路子,所以是很难插手的。
而且,那位在未来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的张睿敏大神,这个时候已经入主青岛电冰箱总厂,正式担任这个厂的厂长。
这不,在展区里,周兴盛一眼就看到了张睿敏张大神。
此刻的张睿敏,衣着简朴,正热情的向来广交会寻找商机的商人们介绍着他们的海尔电冰箱。
除非是上层领导甘愿做那言而无信之人,否则绝对不会轻易将青岛电冰箱总厂给卖给他的。因为既然任命了张睿敏当厂长,就一定会坚持到底相信张睿敏的。不然的话,去年十二月份才叫张睿敏去当厂长,现在还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说要把厂子给卖了,周兴盛相信,张睿敏一定会发飙,工厂的工人们也会发飙,说不定都有可能扛着那把砸冰箱的大铁锤来锤他丫的。
想想,周兴盛就觉得浑身发冷,赶紧摇头。
当然,这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青岛电冰箱总厂”之所以会成为后世的跨国大企业“海尔”,并不在于“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厂子,而是在于张睿敏一个人。
张睿敏没当“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的时候,“青岛电冰箱总厂”只是个小厂子,而且还是个亏空高达一百五十万的烂摊子。但是等到张睿敏当上厂长之后,这个烂摊子立即就焕发了生机,工厂迅速壮大,规模也是rì益扩大,营业额更是以每年百分之八十的增速递增。
1984到2000,十六年间,从亏空一百五十万,到营业额四百多亿!
海尔的成功,其实只是张睿敏的成功!
像青岛电冰箱这样的厂子,全国到处都是。就算他入主了青岛电冰箱总厂,但是张睿敏一离开的话,他就什么也没有了,未来的大海尔就更别提了。
所以初见“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名字的兴奋劲,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周兴盛想要走过去看看的脚步也适时的停了下来。
“可惜啊!”周兴盛惋惜的叹了口气。
一直跟随在他旁边的梁伯韬敏锐的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再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是一个很小的展区,产品是电冰箱,公司名字叫做“青岛电冰箱总厂”。
小声的念叨了几遍这个公司名字,他不禁疑问道:“总经理,这家厂子是不是需要特别留意下?”
周兴盛反应过来后,立即就是一怔,不过还是立即就摇头了,随口说道:“算了,也不用留意,只是一个小厂子罢了。我只是有点可惜不能和那位厂长合作罢了,那个厂长可是一个世界级的优秀管理人才呢。”
“世界级的优秀管理人才?”梁伯韬神sè愕然,问道:“总经理怎么知道的?”
世界级的优秀管理人才,这个头衔有点大,梁伯韬是不可知否的。
只是,周兴盛怎么知道对方是世界级的优秀管理人才?周兴盛也是第一次来内地,他也一直陪在周兴盛左右,可没见周兴盛见什么“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厂长啊?
“我自然是、、、、、”说到这,周兴盛自知失言,连忙转口说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知道的办法。”
梁伯韬眼神一闪,颇有疑惑的看着他。不过周兴盛不愿说,作为下属的他也不好追根究底,所以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笑了笑后,开口说道:“总经理,我看他们那个什么电冰箱总厂也只是一个小厂子罢了,做一个厂长也没多大前途。总经理既然认为那人是世界级的优秀管理人才,为什么不把那人给挖过来呢?”
周兴盛“咕咚”的一声,大力吞了口唾沫,瞠目结舌的看着了梁伯韬。
果然是无知者无畏,连张睿敏做这个厂子的厂长没多大前途都敢说出来。也不看看张睿敏是什么样人,那是商业界的大神,就算是把他扔在一个小卖部当店长,那也是能够创造奇迹的主。
只不过,为什么听着梁伯韬这话,他的心里头隐隐有些热血沸腾呢?
第十七章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梁伯韬的建议,让他将张睿敏给挖过来,周兴盛虽然听了之后是非常意动,但也是目瞪口呆。^/非常文学/^
有话说得好,只要锄头舞得好,没有挖不倒的墙脚。
将张睿敏从青岛电冰箱总厂挖过来,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不可能。
不过仔细一琢磨,周兴盛就知道这事对于他来说不太现实,因此并没有付之以行动。只是张睿敏毕竟是后世经营大神,不上去结交一番那也太浪费了,所以下一刻就领着梁伯韬等人走向了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展区。
张睿敏是新中国成立那年出生,可以说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现在八五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正处在了年富力强,人生的黄金时期。经验、资历、底蕴、人脉、、、、、,全都固定成熟了,正是做一番大事业的时期。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张睿敏去年还是一家中等规模国企的经理,但今年却成了破落小厂的厂长。有领导的期许看重,也有他自己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热血和决心。
“香港财神投资总经理?”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笑容的年轻人,再看看手上的这张制作jīng美的名片,张睿敏疑惑不已,心下也打了个突。
财神投资,投资公司,只要是生意人,没谁不知道这类型的公司是干什么的。
张睿敏自然是知道的,不外乎看准了哪家公司有潜力。然后就投资入股。等时机一到卖出,低买高脉,以此来赚取巨额利润。
这周兴盛虽然看着是年纪轻轻,很让人打心底里轻视,但头顶上的所谓“财神投资公司总经理”的名头,不得不让张睿敏心下起疑,难道这周兴盛看中了他们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不过张睿敏毕竟不是常人,转念一想就知道不太可能。以他们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条件,是没有一家投资公司会看中的。所以很快就回复了神sè,微笑道:“幸会幸会。就是不知道周先生有何贵干?”
周兴盛递过名片之后,一直微笑着看着张睿敏,这时听他问话,立即就回答道:“贵干倒没有。只是对贵公司比较好奇而已,不知道张先生能否为我介绍介绍?”
“自然是没问题。”张睿敏眼神一闪,尽管不明所以,但还是热情的为他介绍了起来。
周兴盛自然不是特意来听什么青岛电冰箱总厂总结发言的,所以张睿敏介绍完之后,又找了话题和张睿敏聊了下去,从电冰箱聊到电器行业,再聊到现在的广交会,最后聊到生意场。^/非常文学/^
期间,周兴盛也只是不时的插上几句嘴。其它时间都是由张睿敏的口若悬河的解说着,他在边上听着。
不得不说,张睿敏的口才一流,做生意的心得虽然没有后世那样老练,但已然形成了自己的生意经,自己的管理体系。
谈话间,虽然说辞断断续续的,有一段每一段的,但周兴盛也从中提炼到了两个张睿敏的经营理念,并且深以为然。佩服之极。
一个是理念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这个理念真正的意义是先专注于发展一个项目,等这个项目功成名就了,再触类旁通发展其余项目,或成产业链或者横跨诸多行业成就大型集团公司。也可以说成是“品牌战略”,先将一个产品做成品牌。成功后再加做其它产品。
张睿敏说到这个之时,神情明显的比平时更为兴奋。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周兴盛立即就能够明白起来,因为“海尔”的发展其实就是按照张睿敏的这个理念来的。别看海尔集团后世之时什么电器都做,但起步之时,海尔可是做电冰箱做了整整七年,就专注于电冰箱一个产品。
第二个理念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以市场为导向。
从张睿敏的言谈中,周兴盛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张睿敏对这个理念的推崇。说做实业不是规模大、产量大就是好的,一切都要看市场。只有占有了市场,产品无滞销,现金流量充足,那个时候才能想着扩大规模。
这个理念翻译过来,其实就是稳扎稳打,周兴盛听得明白。
两个理念,周兴盛前世的时候其实也时不时的听到过和看到过,甚至于都有老套了。前世之时,他听得是耳朵都有了茧子,并不以为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世和张睿敏谈着这些老套的经验之谈,心里的触动却非常之大。
、、、、、、、
广交会持续二十天,三期,周兴盛每期都到,场场必参观。
期间,除了收集分析整个内地市场情况之外,周兴盛也颇有收获。
虽然没能达成一笔投资生意,但光是结实了张睿敏,就已经令他不虚此行了。更别说和张睿敏热络之后,不时的就商业方面和张睿敏进行交流,得张睿敏传授管理经验。正所谓苦练十年不如名师一,他重生为人,是为苦练十年,而张睿敏就是那位生意场上的名师。
另外,为期二十天的广交会期间,周兴盛也渐渐的对自己在内地的投资生意有了一个决定。
这几年,并不是他这样一个身家仅有三千万港元的人投资的好时机。
的确,如今的内地是块开发的热土,到处都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但是,也正因为它是热土,所以很多地方都只是待开发状态,整体的经济水平很是低下,市场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满足人们物资需求以及jīng神需求的产品,你就是生产出来了,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购买。因为经济水平低下,工人的工资一年也就百十来块,你叫他们购买什么?而且市场没有形成,人们也不相信你的产品。
房地产、汽车、衣服等等等等,不论是什么东西,个位数的买卖,价格都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
但是偏偏做生意发财,也只有大多数人有购买力的时候,你才能发大财。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局。
也因此,造就了如今要在内地搞投资开发,不得不做好这几年不停追加投资的准备,或者年年亏损的准备。要熬,就像媳妇熬成婆一样,要熬得住,熬过这段艰辛的创业期,或者应该说赔本开发市场的时期。
任何进入内地的产品,都得经历开发市场这个阶段,这是毋庸置疑的。
构建销售网络,培育市场,打响品牌,三个步骤,是一个也不能少。
而这三个步骤,哪一个不是赔钱的货?
老话说得好,赔本赚吆喝!
来内地之前,估计是得来三千万港元太容易,导致周兴盛都有得意忘形了。现在一番沉淀,他才恍然jǐng醒,知道自己是太孟浪了,以为有了三千万就可以来内地呼风唤雨、投资众多后世知名的大公司。
整体市场还没有形成,就凭他那三千万,投入进去估计一个水泡都不会出来。
现在思前想后,想到这些,周兴盛是冷汗都快出来了,甚至于对直接一千万投资万科地产这事,他都隐隐有了些悔意。
这个时候,除了那些个先行一步的弄cháo儿,普通大众是别想买得起房子的。他投资万科地产,这不是拿钱不当钱吗?谁买得起啊?
不过,悔意也只是一瞬间的事,马上他就想到,做房地产的,又不是一定要卖商品房。这个时候卖不了多少商品房,他可以去承接zhèngfǔ的基建单子或者专注豪宅、替别的公司盖大楼之类的,这不也是地产行业?
而且比起商品房来,做这些更有赚头,也更能将万科地产发展壮大。
周兴盛的最终决定,是感触于张睿敏的“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决定自我沉淀,将心沉下来专注于某一个行业的某一个项目,将自身的基础打好、打扎实,并借此获得事业上的更大发展。
一千万港元已经投给了万科地产,他现在也就剩下两千万港元了。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增资万科地产,所以算来算去,他可用的资金其实不会超过两千万。
如此一来,投资这一块,周兴盛竟然发现自己有些捉衣见肘。
于是,周兴盛在最后想着,他应该投资一个项目,然后将它发展壮大做成品牌。一来可以在发展中建立公司的班底,打牢事业的基础;二来也可以获得他的第二桶金,而且这捅金还将会是非常的充裕,并且源源不绝。
而等到项目成功,资金充裕,他的投资生意才会迅速的发展壮大。到时候,想要投资什么公司,就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投资什么公司。
这个决定一下,周兴盛再次回过头去一想。
貌似,世界上能叫得上名号的投资公司,哪家不是以事实业起家和做支撑的?
貌似,等到他的投资项目做成功,时间也该进入九十年代这个诸多后世知名公司井喷诞生的投资黄金时代吧?
“此行不虚!”广交会结束后,回到香港财神投资公司总部的周兴盛,想着手上的资料,想着前前后后的见闻,长出了一口气,双眼光彩熠熠。(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八章周师傅食品股份公司
咳咳咳咳、、、、、、
坐在沙发上,听着周兴盛话里面的意思,周运发是瞠目结舌,忍不住一阵咳嗽。*
周运发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神sè看着周兴盛,问道:“你说什么?让我当董事长?”
周兴盛从内地一回来,晚上刚刚吃完饭,周兴盛就和他说着开了一家公司,全家人都有股份,他一份,刘香梅一番,周兴旺一份,还说让他来当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这不是开玩笑嘛?他做过的最大生意也只不过是开了这家茶餐厅,伙计也才几个人,他怎么能当什么公司的董事长?
“不错,我想请爸您来当公司的董事长。”周兴盛笑着点了点头。
这里的公司,周兴盛说的并不是他的财神投资,而是他在广交会之后在内地投资开设的一家公司,以财神投资的名义全资投资,是为全资子公司。
至于rì后会不会引进其它资金,将这家内地子公司发展成为合资公司,那是以后的事了。目前而言,完全是由他独自建立。
与他同行的曾雅丽也有意动从中分一杯羹,不过被他婉拒了。倒不是说不快被人分了一杯羹,而是一来他不缺资金,二来这子公司让曾雅丽,不,应该说向胜入了一份子,管理起来就会有很多制肘,不太好办。所以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摇头婉拒了。
广交会之行,收获良多,也让他明白。凭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条件,是时候沉下心去发展自己的基业了。
第一份基业,周兴盛思前想后,并没有选择前世他从事的机械行业。
前世他机械毕业,也只是个小设计员罢了,高不成低不就,并不比这个时候的人懂得多多少。甚至于还不一定比得过这个时候的机械从业人员。再加上投资额大,竞争力大,所以一想也知道。机械行业并不适合他现在去做。
最后,周兴盛选择了食品行业。
一来和这一世老爸周运发的心愿有关,将周记茶餐厅及周记凉茶发扬光大。这样一来。既是完成周运发的心愿,又算是振兴家业了。
二来食品行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有资金投入,一般都能够做成。再加上这一世的家本来就是从事食品行业,许多东西也是相通的,比较好入手,前途那就更加光明了。
三来也是关键的一点,除非是神仙,否则人都是要吃东西的。从事食品行业,只要不出昏招。很难赚不到钱,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
而且,一想到后世中国的食品问题,周兴盛就是一阵咬牙切齿。
互联网的兴盛,让各地的食品问题一一爆了出来。每一次爆料都是令人触目惊心,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以至于到了后来,有网友调侃了:“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的咸鸡蛋,冲杯三聚氰胺nǎi;中午。瘦弱jīng猪肉炒农药韭菜,来几个用双氧水泡过的鸡爪,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吃完再用香jīng茶叶泡杯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开瓶甲醇勾兑的酒,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馒头,饭后抽根高汞烟!”
尼玛,每天这样的生活,我们居然还活着?
和大多数人一样,周兴盛看完爆料的问题食品新闻,再看看这条调侃文,彻底泪奔了!
以至于到了后来,食品问题都成了周兴盛永远的痛,重生回来,也成了他心底最大的执念了。
从事食品行业,算作是了结了周兴盛心中的执念。也突然间有种古怪的想法,凭他的条件,生产安全的食品,让更多的中国人脱离问题食品的包围圈,免于食品引起的疾病,算不算得上是救人无数,功德无量呢?
或许,这份大功德应该可以让他直接死后封神了吧?
公司注册的名字,叫做“周师傅食品有限公司”!
后缀名“食品有限公司”,并没有限定食品业的某种食品,因为食品这一行在某种食品做成功之后,很容易就延伸到其它食品,多方面发展。所以没必要限定公司后缀为“凉茶”、“蛋挞”之类的某种食品。
至于公司主体名称的“周师傅”,咳咳,说实际的,周兴盛是想也没想立即就定了这个名字。
一个是他自己前世今生都是姓周,第二个也因为后世一个鼎鼎大名的品牌“康师傅”。
他自己两世姓周,也可以叫做“周记”,毕竟如今他家的茶餐厅的名字就是“周记茶餐厅”。不过他转念一想,想到了后世那个“康师傅”,立即恶趣味的改“周记”为“周师傅”,因为的确很有趣。
“康师傅”是后世食品行业的大品牌,全国闻名,更是在香港上市,是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的大蓝筹。
他周兴盛成立“周师傅食品有限公司”,自然是希望他的“周师傅”也成为像“康师傅”那样的优质大公司。
而且,一家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