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 3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他周兴盛成立“周师傅食品有限公司”,自然是希望他的“周师傅”也成为像“康师傅”那样的优质大公司。

    而且,一家公司做母体,旗下子公司纷纷上市,构成像李超人旗下长江实业一样的超级商业帝国,更是他重生以后的一个重大追求。

    最重要的一点,“康师傅”以方便面起家,但是偏偏这个时候康师傅还没有成立,而他的“周师傅”却已经成立了,偏偏想到要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做方便面这个产品。一合计,得,既然他重生了,那就没“康师傅”的什么事了,以后就让他的“周师傅”将“康师傅”给顶替了吧。

    恩恩,不错,周师傅方便面、周师傅绿茶、周师傅红茶、周师傅nǎi茶、周师傅凉茶、周师傅可乐、、、、、、,哇靠,一想到这些,周兴盛是一片热血沸腾!

    “康师傅”是台资rì资共同控股,他的“周师傅”却是全港资控股,让“周师傅”顶了“康师傅”,怎么说也算是爱国了。

    “周师傅食品?这个公司名倒是不错,读起来顺口,听起来也让人很舒服。”周运发一脸的笑容,跟着问他道:“只是,儿子,让我当董事长,行不行啊?你爸我顶天了也就是管理个大排档的能力,你说这家公司要投资上千万,我哪有这个本事?”

    “本事都是一步步学来的,爸你有见过天生就是当老板的?还不是一步步从小生意做成大生意的?”

    周兴盛道:“而且,您是我爸,您不当董事长谁当董事长?再说,董事长也不一定要亲自管理公司,完全可以聘请一个专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

    “是当个荣誉董事长,只是一个名头而已,是吧?”周运发笑问道。

    周兴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的确,他打算让周运发当“周师傅食品有限公司”,或者更应该说“周师傅食品股份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实就只是占一部分股份,然后当个名义上的董事长,并不要求周运发亲自管理公司。

    周兴盛也没隐瞒,干笑了几声后,说道:“其实,我更希望爸您不要那么劳心劳力。当个名义上的董事长,虽然不需要您亲自管理公司,但不代表您就只是个挂名而已,其实公司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董事长亲力亲为的,譬如出席一些慈善活动、企业酒会、经济会谈、节目访谈之类的,替公司做宣传,塑造公司的品牌形象。只是比起管理公司来,不需要那么耗费心力罢了。”

    周运发一怔,笑道:“原来董事长还可以这样当。”

    “原来是这样,你刚才说什么让你爸当董事长可吓了我一跳呢。”边上一直默默听着的刘香梅,这时长松了口气,笑着看向了周运发,说道:“这个董事长的位置,当得。我看呐,我们家还非你不可了。”

    “妈说得对,董事长的位置非爸您莫属!”周兴盛连忙附和着说道。

    周运发哈哈一笑,说道:“还非我莫属了?行,既然你们都认准了我,我也不必妄自菲薄不是?这个董事长的位置,我坐了!”

    周兴盛大喜:“太好了,,谢谢爸!”

    当一个只是参加慈善、节目访谈等活动的名誉董事长,不劳心不劳力,优哉游哉,无疑是一份轻松之极的工作。而且,有面子,又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必担心这份工作无聊之极。

    想来想去,正适合周运发去做。

    “谢什么,你是我儿子,我不帮你帮谁?”周运发笑了笑,不过随即又皱着眉头问道:“对了,还没问你呢,没事你分什么股份给我们?你小子是嫌钱多呢?其实只要你有那份心就可以了。发达仔的那部分股份你也收回去吧,他还小,而且他的事业要由他自己来开创,你就这样白给他,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

    “也没多少股份,我心里有数,你们就放心吧。”周兴盛淡淡的道了句,跟着又道:“其实,大部分的年轻才俊、商业新贵,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努力在内,但是他们的起始资金,照样是他们的父辈给予的。”

    “说得轻巧。”周运发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不过却没再说什么。,算是默认了他的这个说法。(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九章方便面行业

    1948年,rì本人安藤百福,也说华裔rì本人,在公司破产导致身无分文之时,开始研究他在1945年看见拉面馆之时产生的灵感。

    安藤百福在自己主宅的后院建了一个迷你型的小屋充当研究室,找了一台旧的制面机,买了一个中华炒锅、一袋面粉以及食油等,他想研制一种只需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够吃的速食面,并且设定了五个要求,第一味道好,第二好保存,第三速食,第四便宜,第五安全卫生。

    不过由于他自己纯粹是个制面外行,所以即便很认证的研究,以致比疯狂科学家还疯狂,但一直不得要领。

    直到他的老婆煮饭的时候做了份油炸菜肴,这才启发了他,发明了“瞬间热油干燥法”,并且很快就将他设计好的速食面给制出来了,还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

    这件事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听起来更加像是天方夜谭。

    很难想象,一个制面外行的人,居然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面“方便面”,而且还迅速的在世界上流行了开来,深受大部分人的欢迎。

    反正前世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周兴盛是刹那间失神了,直接无语。

    不过再怎么不可置信也好,这一回,他成立的“周师傅食品股份制有限公司”,第一个拳头产品还是被他定在了由一个rì本人发明的“方便面”上。

    虽然说安藤百福这人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台、湾人,原名吴百福。但一九三几年的时候他就东渡去了rì本,又给自己取了rì本名字,自然不能算做是中国人了。卖不卖国另说,但祖宗还是被他卖了的。

    周兴盛深深鄙视之。

    方便面在中国,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它的成功。

    看看后世方便面的牌子,康师傅、福满多、白象、统一、今麦郎、、、、、,不下十种行销全国的方便面牌子。更别提各个地方上的小作坊、小公司牌子的方便面。那就更多了,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个牌子,甚至于每个市都极有可能会有一个方便面牌子。

    可以想象。方便面的兴盛繁荣。

    据统计,仅2007年的时候,全国一年消耗的方便面数量就达到了极其惊人的500亿包!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往上升,速度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预计2017之后就很有可能达到1000亿包,每秒钟将会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在吃方便面。

    这是个能让人窒息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极度无语的记录。

    一包方便面,有五块桶装的,有两块五包装的,算一个低于平均价格的三块五,一千亿包,也就意味着总销售额是三块五的一千亿倍。三千五百亿!

    额,彻底碉堡了!

    是的,周兴盛心下一算计这个数据,立即就碉堡了,半天反应不过来。

    尼玛。三千五百亿,这可不是三万五千块,也不是三个亿,三十个亿,三百个亿,直接升上三千亿了。

    当然了。总销售额肯定不是他这样算的,也一定是会比这个数字少的,方便面生产商的真正盈利也是远远少于这个数字。但再少,一年几百个亿的盈利那也是跟玩似的。

    周兴盛真的不贪心,他不需要全占完这几百个亿,也不需要占市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他都不奢望。只要百分之十就可以了,真的,只要百分之十。

    而就这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一年盈利个几十亿那也是跟玩似的。

    足够了,真的足够了,他不贪心。

    所以,方便面这个产品,他一想到康师傅,再一想到这样的钱景,立即就下了决定,他做定了!

    “rì资的康师傅都能以方便面起家,到最后坐拥方便面市场将近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额,每年销售额上百亿。我一个重生者做方便面生意,总不会连康师傅都还不如吧?或者再差点,悲剧点,我的周师傅顶了康师傅的位置,那也不错啊。”周兴盛信心满满的想着。

    虽然这个时候进入内地的方便面市场,稍微早了点,毕竟内地的大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大众的消费水平也没有提升上来,每天五毛或者一块钱一包的方便面吃着,还是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奢侈。

    即便是到了九零年代,方便面也依旧是属于奢侈消费行列。

    前世之时,九零年的时候周兴盛才七岁多,最令他嘴馋的东西不是别的,除了夏天时候的雪糕,就是在那时属于奢侈消费品的方便面了。

    周兴盛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好像就有了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不过很可惜,困苦的家庭出身让他很难吃到这种东西,因为一年到头过年的时候新衣服都没得穿,哪里来的闲钱来吃这种零碎食品?

    他也只是偶尔从邻居的一个爷爷那里吃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那个味道,记忆犹新,令他时不时的都要特意从那个爷爷家门口走过,为的就是那一口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那段时光,后来想想,是既幸福又心酸,周兴盛每次都一边笑一边直掉眼泪。

    奢侈消费,要想大卖特卖,挺不容易的。

    估计一两年之内,他的“周师傅红烧牛肉面”会像前世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样卖到全国闻名,但一定获利不多。

    不过周兴盛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要能卖出去,能赚到钱,并且在全国构架他的行销网络。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将“周师傅”这块牌子打响。

    赚大钱?九零年之后全国经济爆发xìng增长的时候再谈吧。

    再有一个,虽然赚不到大钱,但小钱还是能赚到的,做得好,不亏本,一年上百万还是没问题的。

    上百万,这就足够了。

    “收购有收购的好处,新建有新建的好处,这要看总经理你的选择了。”

    财神投资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梁伯韬坐在了周兴盛的面前,侃侃而谈:“新建厂房,招聘新工人,购买新的生产线,一切从新,一切从简,也就意味着公司没有包袱,可以轻松上阵。最重要的是,可以从容的应对公司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不会因为变动而导致公司动荡。至于全资收购一家公司来整改成为我们的新公司,虽然有很多包袱,但是机械设备在,老员工也在,也就意味着不需要购买新的设备,不需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火速重新开工。”

    “如何选择,就看总经理你是想快点投资生产呢,还是想、、、、、、”梁伯韬试探xìng的目光看向了周兴盛,轻声问道。

    周兴盛想也没想,随口就说道:“当然是想快点投资生产了。我虽然喜欢一切从新,但也知道时不我待。一切从新,地皮、厂房之类的可以由内地的当地zhèngfǔ提供,但生产线、熟练工这些,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搞的定的。虽然收购一家公司之后,原公司的沉重包袱会转嫁到我们身上来,但是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嘛,当地zhèngfǔ也要负责解决一部分吧?当然了,我最看重的还是原有公司的那批熟练工人了。有机械生产线,虽然员工轻松,但是cāo作机械可不是说着玩的,风险很大,没有一两个月的岗前培训和实习,我还真不放心让他们开足马力生产。”

    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内地的大部分工人还是比较淳朴的一群人。不淳朴以及那些心思灵动之辈,不是腐化了、便地痞流氓了,就是下海单干了。

    被收购的公司之内有腐化的、无赖的、想下海走人的,一律开除便是。

    周兴盛相信,只要当地zhèngfǔ点头同意他收购了,他随后就将这些人开除,保准这些人屁都不敢放一个。换做是一个内地人收购的,若是没有通天关系的话,这些人就会闹事,但是放在他一个港商的身上,他们是绝对不敢的。

    因为这是在伤害港人的情感,破坏国家的形象,无论如何都是要被严厉打击的。

    所以收购之后,被收购公司的包袱里,只是员工工资的一些问题,至于传说中的地痞流氓闹事之类的,可以不计算在考虑之内。

    “总经理说的是。”梁伯韬点了点头。

    不过没过一会,梁伯韬又皱起了眉头,迟疑着问道:“总经理,方便面这个产品前途是很大,不过如果没有自己的特sè的话,恐怕很难和同行竞争啊?”

    周兴盛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在说华丰吧?”

    梁伯韬点头说道:“是的。现在内地的方便面市场可是华丰一家独大,我们要进入这一个行业,就不得不面对华丰的竞争。而且总经理你的投资意向是在广、东省内建立一个生产基地,然后以此覆盖内地的整个南方地区。又刚好和在珠江的华丰处在了同一个地域。这意味着,我们公司甫一进入方便面这个行业,就要时时刻刻面临着华丰的打压,不得不防啊。”

    华丰方便面,周兴盛知道,这是目前内地方便面行业的绝对霸主。

    或许,大多数人不太习惯叫“华丰方便面”这个名字,他们更愿意叫它“华丰三鲜伊面”!

    没有错,华丰方便面就是八十年代风行内地“华丰三鲜伊面”,没有任何一家方便面公司能够与它抗衡,内地方便面行业的绝对霸主,。(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章谈广告生意

    伊面,其是在方便面之前在中国就有了,应该是清朝的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

    不过可惜啊,比起安藤百福这个假rì本人来,那位不经意间创造出“伊面”的家伙根本就没有将“伊面”制作成易储存的方便面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吃的时候用油炸了来吃。所以到最后,方便面还是要安藤百福来搞出来。

    而在广、东,“伊面”的吃法是喜欢搭配肉丝、冬菇丝以及韭菜丝。

    方便面问世并且迅速在世界上风行起来之后,珠、海华丰食品公司就以广、东人的伊面吃法制作成方便面,味道绝佳,鲜味十足,因此命名为“三鲜伊面”!

    前世的时候,周兴盛这个时候才两岁不到,自然不可能吃到什么华丰三鲜伊面。而等到他六七岁懂事之后,国内方便面市场已经是康师傅风行天下的时候了。所以对于华丰三鲜伊面,前世的周兴盛是半点也不知情。

    直到这一次内地考察,周兴盛才了解到,原来八零年代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就已经培养了起来,而且更是支撑起了华丰公司这样的霸主公司。珠、海华丰食品公司,这家大型的国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在八零年代中国方便面行业是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周兴盛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不安之类的。

    华丰方便面的确是这个时候的霸主,但是那又如何?

    康师傅一进入内地市场。还不是两三下就把它给干败了,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反正前世之时,周兴盛自从知道有康师傅方便面之后,就再也不知道有什么华丰方便面了。很明显,华丰是在康师傅剑指内地之后,迅速的没落了下去。虽然不至于说倒闭了。但也是rì薄西山,不然为什么前世的时候他没有听过?

    所以梁伯韬的担忧,他是一点也不着急。

    不过他也没多做解释。只是神秘笑了笑,说道:“和华丰三鲜伊面竞争?被它打压?这是不可能的事,它根本就不入我的法眼!”

    梁伯韬一怔。惊讶的看着他。

    周兴盛不等他询问,立即摆了摆手说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伯父,有一件事我想还得请你帮忙,就是内地公司的筹备以及之后的生产运营问题,我想请伯父您担任周师傅食品股份公司总经理一职?”

    “总经理?”梁伯韬心下一震,内心是百感交集。

    “是的,总经理一职我想请伯父您来担任!”周兴盛再次确认说道。

    梁伯韬以前就是做面起家的,虽然做的是中国传统的面条,并没有做过方便面。但大致上还是相同的。另外,梁伯韬生意失败,那也不是他经营上的问题,而是个人的其它原因,所以就管理能力来说。梁伯韬还是能够胜任的。

    请梁伯韬担任他旗下“周师傅”食品公司的总经理,主管公司一切事务,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总经理就不担心我吗?”反倒是梁伯韬自己脸sè数变,变得有些迟疑了起来。

    此刻,梁伯韬不仅迟疑,他的心更是颤抖的厉害。

    生意失败后。生意场上的朋友是一个个远离他而去,想找人帮忙都没有一个人肯伸出援手。就是想让这些朋友帮忙介绍几分工作,那也是左推脱右推脱,甚至连面都见不上,对他可谓是避之不及,犹如遭遇蛇蝎。

    而香港的其它食品公司呢,见他上门应聘,那也是个个冷眼。不是面无表情的说不合适,就是皮笑肉不笑的冷言冷语讥讽。梁伯韬转过身,有时候还没有走出门口,都能听到背后的鄙视不屑以及极度的不信任言语:“堂堂亿万富豪,连自己的公司都整得说破产就破产,来我们公司,这怎么行,我还怕他把我们公司也给整垮了呢。”

    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梁伯韬会变成酒鬼,生意失败只是小因,世态的炎凉才是根本原因。

    这时听到周兴盛请他担任公司总经理,又如何能不让梁伯韬心下震撼呢?

    “担心,为什么要担心?担心什么?”周兴盛笑着说道,看向他的目光一直没有变,那是信任的目光。

    梁伯韬沉默了一会,随即深深的吸了口气,狠狠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总经理这么看得起我梁伯韬,那我也就当仁不让了,定不负总经理的重托!”

    周兴盛没有多说,只笑着说了句:“我相信你!”

    这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看着周兴盛脸上的笑容,梁伯韬心中突然涌出一股热流,两眼都差点流出泪来。

    认识周兴盛,是因为女儿梁香凝的关系。迫切想要了解周兴盛,也是因为女儿梁香凝的关系。梁香凝虽然不说,但身为父亲的他,怎么会看不出梁香凝对周兴盛的心思?

    周兴盛受伤了,梁香凝急得是哭了,急急忙忙的就给他打电话,一边说话一边哭。

    后来,为了照顾周兴盛,梁香凝甚至一个晚上没睡,怎么劝都不听,第二天一大早还起来替周兴盛熬粥。

    身为过来人,梁伯韬当时就一个咯噔,女儿这是彻底陷进去了。

    毕竟是自己的宝贝独生女儿,担心不已,梁伯韬他唯有亲自了解周兴盛的底细,亲自把关。所以前段时间,他是跟前跟后,像个疯子一样。也因此,周兴盛邀请他出任总经理助理的时候,他回去一想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梁伯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周兴盛这后生仔,着实不得了。

    作家、编剧、金融高手、作曲作词、、、、、、、,一系列的本事都能让人晃花了眼,似乎就是一全能型的天才。

    现在,周兴盛更是不计前嫌的邀请他出任“周师傅食品股份制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真诚、肚量、气魄,更加不是一般的大。

    梁伯韬历经数十年沧桑的心,这一刻也是被深深的触动了。

    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

    梁伯韬不知道周兴盛是不是他的知己,但是既然周兴盛这般信任与他,他就不能辜负了周兴盛的这番信任。他已经暗暗决定了,剩下的半辈子,就把全身上下一百三十多斤肉都卖给周兴盛。

    不过在最后,梁伯韬的心里依旧存着一个疑问:“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给了周兴盛如此大的信心呢,竟然连独霸内地方便面市场的华丰都不放在眼里?”

    内地考察回来后的第三天,答应了出任“周师傅”食品公司总经理的梁伯韬就带上一名秘书、一名法务以及一名保镖,一行四人,启程去了内地。

    梁伯韬随身带着了这一趟内地考察的资料,目的是去收购一家位于广、州的方便面生产厂。厂子是国有小企业,因为经营不善,也有华丰挤压市场的缘故,所以当地zhèngfǔ早就有破产重组或者是引入外资的考虑了。

    而望着送别了梁伯韬一行人的周兴盛,伫立在公司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车影,心下也是长松了口气。

    他认识的人当中,有管理能力,又是制面这一行的,也就梁伯韬一人而已。

    当然,招聘职业经理人也是可以的。

    只是,招聘来的职业经理人毕竟不如梁伯韬知根知底,他也不太放心。换做公司设在香港本地的话,倒还好一些,完全可以交给一个新进的职业经理人。但是方便面厂可是设立在内地的,来往并不是很方便,距离又远,又不像后世那样有手机、有互联网联系方便,所以必须要派一个靠得住的人过去管理。

    很明显,梁伯韬就是那个靠得住的人。

    、、、、、、、、

    “周师傅食品股份制有限公司?产品是方便面?你想从这一行做起?你不是开了个投资公司吗,怎么又转做实业了?”听着周兴盛的话,刘秀丽是一脸的惊讶,噼里啪啦就是一堆的疑问脱口而出。

    周兴盛哈哈笑道:“谁说开投资公司的就不能做实业了?是谁规定的,我怎么就没听过这个规定?”

    “额、、、、,这个倒没谁规定了!”刘秀丽的额头满是黑线条。

    “而且,世界上的大投资公司,谁不是从实业开始做起,然后资金充足了这才又新增了一项投资业务的?他们也不是专做投资啊。”周兴盛补充着说道。

    刘秀丽一下不察,问了个多余的问题,终于是被抢白不过。不过到底也是老板的人了,这点尴尬是一闪即逝,很快就又笑了起来,嗔了他一句:“就你道理最多。”

    随即,她就问道:“说说吧,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到我这来寒舍来了?别告诉姐,你是专门是来找我汇报近况的。”

    “咳咳、、、、”周兴盛干咳了几句,摸着鼻子说道:“那我就直说了。是这样的,这次来找姐你,是来和姐你谈生意的。”

    “谈生意?什么生意?”刘秀丽是听得为之一怔,半响回不过神来。

    周兴盛笑道:“当然是我的周师傅食品公司和丽盛广告公司之间的生意了。”

    刘秀丽立即就是一阵咳嗽,挥手说道:“等等,你说什么?你的食品公司和丽盛广告公司之间的生意?你的那什么食品公司不是还没开业吗,有什么生意可谈的?”

    “怎么会没什么生意谈呢?公司没开业,难道就不能先行一步给公司打广告吗?”周兴盛淡定自若的说道。(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一章收购成功

    “说说看,是什么生意?”刘秀丽也来了jīng神,饶有兴趣的问周兴盛道。

    “当然是广告生意了,还能是什么生意。”

    周兴盛笑道:“生产方便面,自然要广而告之,不然怎么打开市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以后周师傅的所有广告,还有以后或许还会成立的一些公司的广告,我的意思是全都交给丽盛来做。”

    刘秀丽一怔,立即就笑了:“这好啊,反正丽盛里面你也有股份。不过啊盛,你的心蛮大的嘛,成立了一个周师傅不算,以后还要做其它的实业?”

    周兴盛道:“这有什么,姐你是没去过内地,那边可是一块大热土。而且相信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等过个两三年,那个时候才是做生意的黄金时期,做什么发什么。不多涉及几个行业,那不是把钱往外推吗?”

    “真有这么热?”刘秀丽明显的不相信。

    “真有这么热!”周兴盛说道:“而且,不光是内地了,就是我们香港,未来的几年之内,都将会是一个做生意的黄金时期。”

    “就香港这样,还做生意的黄金时期?早就被我们的上辈们将发财的好机会占据了。”刘秀丽道。

    “怎么会呢?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器行业,一切高科技的行业,未来几年内都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发展成为一个空前繁荣的市场,造就出无数的超级富豪。谁先一步进入。谁就能抢占一步先机,在里面攫取到巨额的财富。”周兴盛道。

    “太夸张了吧?”刘秀丽明显的不怎么信,她搔了搔右耳边的青丝,笑着说道:“算了,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广告的事吧。你的方便面广告打算怎么做,想要广告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给观众。或者说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品牌自然是要健康、向上、有益的品牌了,至于广告的宣传概念,不能太深奥让人看不懂。也不要做那些悬念似广告,故弄玄虚像吊胃口一样的吊着观众,那样会带来反感的。简单、方便、朗朗上口、温馨。有这四点我看就差不多了。”周兴盛想了想后说道。

    有的广告,是以吊胃口,或者说故弄玄虚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且广告的效果也是极其惊人的。

    现在的广告业,应该还没有这种广告方式,如果由他们第一个做出的话,应该能够引起轰动。

    只是周兴盛想过了,卖个方便面也这样做广告,固然能引起轰动,但同样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要说卖汽车、卖手机、卖机械之类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你这样做还无可厚非,毕竟都是贵东西。但是尼玛啊,卖个方便面而已,也这样故弄玄虚,很容易就能让人想着这是不是在耍他们?

    方便面。rì常消耗品,很平常的东西,做个广告其实只要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就行了。

    就像后世“脑白金”的广告,的确很恶俗,就一句“送礼就送脑白金”。但是耐不住这句话容易记,容易脱口就来。所以频繁的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就很容易的让观众们记住了这句广告词,记住了脑白金,也因此有了一个潜意识“送礼就送脑白金”。

    后来,“脑白金”果然大获成功,一上市就风行全国,火爆热卖。

    当然,方便面的广告词肯定不能照抄“脑白金”的了,“送礼就送周师傅方便面”,这像什么话?观众看到了非喷他一脸不可!

    “简单、方便、朗朗上口、温馨,行,就照你的意思办。”刘秀丽记下了,随即又问道:“还有,你那个什么悬念似广告是什么意思?”

    周兴盛点了点头,立即就解释了。*

    刘秀丽若有所悟,说道:“原来是这样。”

    对于悬念似广告,她的心里隐隐抓住了一些东西,不过并不敢确定,所以也就没再这个话题上继续问下去了,转而问道:“要不要请明星代言?”

    “这个是必须的。”周兴盛立即就是一点头,跟着补充说道:“对了,忘了跟你说了,方便面是主打内地市场的,所以广告也是要带到内地去播放,所以一些敏感的地方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另外,代言的明星也尽量的选择一些在内地有巨大知名度的明星吧,不一定非要我们香港的那些大明星,台、湾的,内地的,都可以的。”

    “这个我会注意的。”刘秀丽回答道。

    敏感的地方,自然是不能有影shè内地zhèngfǔ的。有的时候,即便不是有意,但只要人的想法一歪,很容易就认为他们的广告犯禁了,马上就会给咔嚓了。

    周兴盛说起这个,也是知道这个时候的香港人,大部分对于内地是有歧视的,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亦或是广告,时不时的都会出现影shè内地zhèngfǔ的,或者干脆抹黑的都有。。

    而且别说现在85年,就是几年之后的九几年,这份歧视也是依然没有变化。

    最令人熟知的,是香港著名的“狂人导演”麦当雄,于1984年制作上映的一部《省港旗兵》,明目张胆的对内地zhèngfǔ进行抹黑,堪称大胆之极。

    片名中的“旗兵”,就是指“红旗”,因为这部影片里的演员根本就是文革之后偷渡到香港的红卫兵!

    事实着实令人目瞪口呆,84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中英签署香港回归合约,香港人很恐慌。麦当雄敏锐注意到了香港人的这个心态,所以就琢磨着制作了这样一部影片。而为了这部影片,他直接找上了这些偷渡来的红卫兵,让他们本sè出演。

    看香港人对于内地的恐惧,看《省港旗兵》就可见一斑了。

    刘秀丽自然知道这事,也明白周兴盛的考虑,所以周兴盛一说,她立即就放在了心上。

    随后,两人再聊了一会就分开了,刘秀丽要忙着做广告,周兴盛也要回财神投资处理公司的问题。

    一晃三天。

    这一天,周兴盛刚到公司办公室坐下没多久,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是梁伯韬的电话。

    “总经理,已经达成收购协议了。”电话一接通,梁伯韬立即就给他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周兴盛大喜,连忙说道:“那好,你现在那边等着,我马上启程过去。”

    收购协议谈成,接下来就要他这个总经理亲自出面和对方签字,这样收购才能最终的完成。

    电话中,周兴盛也了解到,这次的收购中,他将出资三百万港元全资收购对方厂子,包括厂子设备、地皮、厂房等等实体资产以及员工、销售网络等等无形资产。当然,品牌这类的无形资产自然是被舍弃了,必须得换上他的“周师傅”牌子。

    原本,被收购的厂子还有着巨额的亏空,但这些并不关他的事,全由地方zhèngfǔ一力承担了。

    另外还有一些优惠政策,减税、免税、返税之类的,该争取的都争取了,算是利益最大化。

    不过,说真的,做生意要交的税真是多啊,除了营业税之外,还有什么增值税啊、消费税啊、印花税啊、城市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等一系列的税种,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会被这些税种给高得头昏脑胀。

    厂子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生产方便面的生产线也有三条,可达到十五万包的rì产量。换做是后世,这样一个年产量自然是不适合作为一家大型方便面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了。后世的方便面公司,随便一个分厂那也是一两百万包的rì生产量,一年生产个几亿包那都是小意思。

    不过现在来说,方便面市场尚待开发,他的“周师傅”也只是刚开始而已,所以作为起始厂子,还是比较适合的。rì生产十五万包,一年也就是五千多万包,相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来说,后世之时是毛毛雨,但现在已经足够了。

    说不定还有多余,要不然被他收购的这个厂子怎么会亏本倒闭了。

    “年产五千多万包,三条生产线,顶一阵子还是可以,过个几个月恐怕就不行了,又要更换大型生产线或者再建新厂。不过也不差了,几个月之后,市场也应该开发了一定程度,足以支持再建新厂,然后以此一路复制下去,遍地开花。”周兴盛默默琢磨着。

    第二天的时候,周兴盛就过了海关前往广、州,进行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收购计划。

    和当地zhèngfǔ官员接洽之类的事不提,饭没少吃,酒也没少喝,终于在他到达广、州之后的第四天举行了签字仪式,正式收购成功。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双方都面带笑容的热情握手,同样都是轻松地笑容。

    签字完成,周兴盛是长松了口气,暗道:“尼玛,这真不是人干的,字没签,倒是要先吃上几天的饭,这份办事态度,难怪在后世被国人诟病。以后,这事打死我也不来了,全权委托给手下的人就是了。当老板,还是当一个甩手掌柜的好。”

    一旁,梁伯韬也是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收购成功,也就意味着他即将上任“周师傅”总经理一职,正式开始他事业上的第二chūn。(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二章大华厂员工要闹事?

    广、州,大华方便面总厂,中午吃饭的时间。

    “老张,厂子真的被人给收购了啊?”崔小龙一边吃着饭,一边问同桌的好朋友张勉说道。

    崔小龙今年将近四十岁了,到今年,他已经在大华方便面厂干了将近整整二十年。当然,这个二十年可不是全部都是生产方便面,二十年前的时候中国哪有什么方便面啊,前些年都是生产传统面条。

    而且,前些年的时候,大华方便面厂可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大华食品厂”,是一家乡镇企业,也算国企吧。

    八零年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为了适应cháo流,也为了rì益陷入困境的大华食品厂重新焕发生机,当时大华食品厂的厂长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决定对大华食品厂进行改制,拆巨资引入方便面生产线,转攻方便面市场。

    当时,全厂轰动,所有员工以为大华食品厂一定会重新上路,创造辉煌。

    当时的老员工崔小龙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令他以及所有员工都没有想到的是,近在珠海的华丰食品厂,也是如今方便面市场霸主的华丰三鲜伊面,先行一步,而且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经营策略方面,都比他们更胜一筹;再加上他们有没有拳头产品,内部的厂子领导们又多方制肘和扯皮,所以没过多久,大华又重新陷入了困境。

    更要命的是,引入生产线转攻方便面市场。既拆了巨资导致公司欠债累累,又将原有传统面条的市场给慢慢的丢失了,以至于现在想要回头重新拿起,竟然力有不逮了。

    没办法之下,大华只剩下了倒闭一途。

    至于那个下大魄力决定大华转型的原有厂长,早就黯然离职了,是个明白人都知道。他的前途将会一片黯淡。

    崔小龙有时候想想,大华就这样倒了,满心都是心酸。

    既是心酸老东家倒了。又是心酸自己如今都快要四十了,厂子倒了,他该去哪里呢?

    如今。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有大老板来收购大华,崔小龙忐忑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变得满心的欢喜。因为有人来收购大华,这也意味着他不会失业,还能继续工作,继续赚钱养家。

    只是,毕竟还有疑惑,大华都这样了,居然还会有老板前来收购?

    崔小龙自然要问个清楚。

    同事里面。就张勉和他最要好,消息也最灵通,因此趁着吃饭的时候,他忍不住就问了出来。

    张勉的年纪也和崔小龙差不多,将近四十了。和崔小龙是老同事老哥们。不过比起崔小龙的谨小慎微来说,他可是个能说会道的家伙,三教九流人物也都认识一些,因此比起厂里的其他人来说,他的消息是最灵通的。

    “嗤,都已经签字了。这还会有假?”张勉瞥了他一眼,跟着又神神秘秘的凑到崔小龙耳边,低声说道:“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啊,收购这家厂子,那个香港老板可真赚到了,只花了三百万港元就收购了。”

    “三百万?这跟送有什么区别?”崔小龙惊呼一声。

    “作死啦,这么大声?”

    张勉连忙拉了他一下,转头四处看了看生怕被别人听到了:“人家花多少钱关你什么事,别到处乱说,不然有你受的。”

    崔小龙尽管心里嫉妒的要死,但到底不敢多说了,干笑几声后说道:“我这不是被吓到了嘛。不过算了,这也不关我们的事,只要这份工作还在,管他是谁来当老板?”

    张勉鄙视的看了他一眼,不屑的道:“崔哥,你还在想你的工作?还是先给自己找条退路吧。谁知道香港来的大老板的脾气是怎么样的?不过看他只花了三百万就买了我们这个厂子,也知道是个小气的老板。我看呐,这个香港老板上来的三把火,第一把火没准就是裁员。”

    “裁员?不会吧?”崔小龙顿时就有些急了。

    “什么不会,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裁掉一些人,怎么显示他大老板的权威啊?”张勉很有一套的说道,信誓旦旦。

    “还是张哥说的是,我看呐,我们都得替自己准备一条退路了。”张勉最后几句话说的也被同桌的其它人听到了,其中一人附和着插嘴说道:“听说香港来的那个老板明天就要过来正式接管厂子了,哎,如今这个世道,这么大一个厂,说倒就倒,搞得都被外人给收购了。”

    “什么外人,香港人也是中国人,你别胡说好不好?你没看新闻呐,zhōngyāng都和英国佬签订了合约,说1997年的时候香港就会回归了。”张勉一脸的鄙视。

    “张哥,你看,我们要不要去闹一闹?”插嘴说话这人没有丝毫尴尬,反而凑了过阿里低声说道。

    “闹,闹什么?”张勉脸sè拉了下来,斜睨了他一眼,头也不抬的的问道。

    “当然是明天闹了,全厂人?(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