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 5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振伟松了口气,心里不禁有些惭愧,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合约就不用签了,我相信周先生。”。

    第四十四章七千八百六十三万港元的收益!

    一个半月之后,四月二十五号的时候,《赌圣》在上映了将近五十天的时候,终于下画了。。。而在第二天,《赌圣》在香港一地的总票房被统计了出来,是惊人的五千六百万港元!

    五千六百万,又一个票房纪录诞生了!

    这一次,似乎是之前《赌圣》惊人的成绩已经将香港市市民震惊到麻木了,以至于当这个代表着香港电影票房新纪录的成绩公布出来后,居然平平淡淡的就过去了,并没有在香港影坛掀起多大的风浪来。各大报纸也只是用惊叹的口吻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然后就没了下文,香港市民也随便看了看,连惊叹的称赞和议论都没有。

    所有人似乎已经认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周兴盛编剧影片,就没有不有着惊人成绩的。

    或许,只有当周兴盛编剧的某部影片没有获得惊人成绩,没有再打破票房纪录,那个时候他们才会惊讶不已,然后议论纷纷,掀起一阵口水战。

    票房出来的时候,正忙着“周师傅”在内地扩张的周兴盛特意关注了一下。

    虽然身在内地,但还是打电话让派驻《九品芝麻官》担任监制的公司驻外人员,让他出面邀请《赌圣》剧组的人吃顿大餐,费用找公司报销。

    五千六百万,至少三分之一的收益,意味着《赌圣》这部影片,仅香港一地,他就可以获得至少一千八百多万港元。除却投资进去的一百八十多万,在香港他就足足赚了一千六百多万。

    这才三个多月,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投进去的资金就已经翻了将近十倍。

    在香港下画之后,《赌圣》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上映也提上了rì程。最大票房来源的rì本、韩国、台?湾是重中之重,基本上这三个地方的票房都将会是香港票房的数倍。估算一下,除却香港,《赌圣》在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票房,达到两三个亿港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算算,即便以现在将近过亿的身家。周兴盛也感觉到一阵止不住的兴奋。

    三分之一,赚到上亿港元,一百多万的投入,翻了上百倍!

    “难怪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不管什么人。只要有点资金的。都想进入电影圈子。因为一旦卖座,实在是太赚了,会赚翻。小成本,大收益。上百倍的收益?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这种诱惑!”周兴盛暗暗想到。

    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家可以铤而走险。

    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家会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可以被绞首!

    更何况,现在已经不止百分之三百了。而是上百倍,百分之一万的利润了。也难怪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台?湾的、新加坡的、马来西亚的,等等地方的富豪们全都挥舞着支票涌入香港,实在是疯狂的收益能让人疯狂。

    虽然电影这个圈子的水很深,有时候投资了,不一定能获得这么大的收益,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因为电影的扑街而导致血本无归。但是,哪怕只要一部电影卖座了。就足以弥补以前那些打水漂了的资本,甚至还能够巨额的盈利。

    想想看,一部影片就能获得上亿港元的盈利,有多少资本赢不回来?

    《赌圣》的成功,让周兴盛获得巨额收益的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趁着他还有未来的卖座剧本,赶紧把它们拍出来,然后赚取疯狂的收益。让他的身家持续不断的往上升,直到重生者的优势不再。

    工作室的成立。让周兴盛从编剧、小说作者、电影监制等等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所以在“周师傅”即将在内地的大建分厂,急速发展壮大的时候,他赶去了内地坐镇。

    新建分厂,不是简简单单的拍拍脑袋就决定的,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

    交通是第一要素,然后是成本上的控制、当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等等,需要从全国这样一个大的整体上去考虑,进行战略上的布局。

    华南的深、圳,华东的杭、州,华中的武、汉,华北的天、津,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昆、明,东北的沈、阳,这七个地方,经过重重讨论考察后,最终定了下来新建周师傅战略组成中的七大生产基地,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中国内陆地区,可以有力的保证周师傅的产品在全国的投放。

    其中,周兴盛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全部由梁伯韬、孙清云召集公司一应高层管理人员商讨决定,周兴盛只在最后的计划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已。然后,他坐镇广州原厂,并且负责人才的招聘,尤其是管理团队的招聘;梁伯韬以及孙清云则奔赴各地,和当地zhèngfǔ交涉,开始生产基地的新建工作。

    千头万绪,周兴盛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的。

    幸好,随着公司管理团队的逐渐完善和壮大,有了一大批具备管理经验的人才帮忙,周兴盛终于在忙了两个月后,手头上的工作渐渐的闲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七大生产基地的厂房建设已经提上了rì程,有的已经在开工建设了。为此,周兴盛召开了“周师傅”第一次管理人员大会,商讨七大生产基地的生产运营安排,安排七个经理,七个副理以及麾下财务、法务、人力各主管前去赴任,正式接管七大生产基地的全体事务。

    一直忙到八月份,周师傅在内地的发展才渐渐走上了正轨,不再需要他这个大老板坐镇,周兴盛这才返回香港,自己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

    “总经理,影片《赌圣》的在全亚洲的最终票房出来了,是三亿一千五百万港元,这是详细的资料!”回到财神投资公司,秘书就给他拿来了一份报告,说道。

    “三亿一千五百万港元?”周兴盛惊讶道,伸手接过报告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香港票房,五千六百万港元;台、湾票房,七千四百万港元;rì本票房,一亿两千万;韩国票房,八千三百万港元、、、、、、、,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总票房,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之外,真的达到了三个多亿!

    当然,他能够获得的收益,这个时候肯定比三分之一要少,因为在香港之外的票房,影院方的分成要比在香港的大多了。

    报告中,财务人员给出了他最终能够获得的收益,是七千八百六十三万港元!

    第四十五章华丰公司要行动

    七千多万的收益,比起希望的,的确要少很多,不过周兴盛并不觉得失望,反而高兴得很。

    实际和希望往往有着差距的,这个是常识。

    反倒是一百多万港元以及一个剧本的投资,换来的就是七千多万港元的收益,如此疯狂的赚钱速度,周兴盛一时之间都有了以后干脆就混娱乐圈算了的心思,然后不用再琢磨着旗下公司的事情,也不用去做生意。

    当然,心思归心思,周兴盛还是立马就将这份心思给掐灭了。

    混娱乐圈,做娱乐大亨,虽然风光无限,但比起实业大亨来,就影响力而言无疑要弱得太多了。更何况,比起做实业,电影这一行业风险太大。另外,做实业就相当于培育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只要企业不倒,金蛋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最主要的,周兴盛重生回来,可不仅仅打算成为一名娱乐大亨就算了,有机会成为在成为一名娱乐大亨的同时也成为一名实业大亨,那不是更好嘛?反正以他多了二十多年的未来记忆来说,有数之不清的成功行业可以进行投资。

    “周师傅”的运营,终于渐渐的走上了正轨。

    不过,“周师傅”在全国遍地开花大建分厂,就实力而言那是急剧膨胀,不可避免的在内地掀起一阵风暴。

    方便面行业,齐声惊呼“狼来了”!

    没办法,内地方便面市场就那么大。一家的市场份额占得多了,自然意味着有一家占的市场份额少了。周师傅的实力急剧膨胀。一下子就将摊子铺了开来覆盖整个内地市场,不可避免的要和同行进行激烈的竞争。虽然说这个时候的内地方便面市场还处在开发阶段,还有极大的市场开拓空间,但限于这个时候内地民众的购买力问题,整个市场还是处在了狼多肉少的地步。

    同行的方便面企业,人人自危,那也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身处“周师傅”大本营广、东省的原方便面第一企业的“华丰”,已经不是感到威胁那么简单了。而是坐立不安!

    周师傅的成立,华丰是看在了眼里。

    原本以为周师傅和如今的方便面企业没什么两样,谁知道行家一出手,才知有木有,周师傅一出手,立即就是惊天动地。新产品、新包装、大分量、央视广告不间断轰炸、、、、、等等等等,一套组合拳下来。华丰立即就被打懵了,相信整个内地的方便面企业都被打懵了。

    然后,所有人羡慕妒忌恨的目光中,周师傅一飞冲天,市场份额直接从垫底倒数第一升到了顺位第一的老大位置!

    华丰不甘心啊,也推出了新产品。做了不间断轰炸的广告,希望凭借原本的优势打败周师傅,重新回到老大的位置。然而,一步慢,步步慢。就落后那么一步的华丰最后彻底泪流满面,它的反应虽然迅速。但还是没能赢回来,彻底沦落到了老二的地步。

    但是,华丰没有放弃,它还是不甘心老二的位置。

    只是,华丰千算万算,没算到就在他们打算埋头苦干,奋发图强,打算卧薪尝胆的时候,周师傅又出招了,而且一出招,竟然不是他们预计的稳扎稳打,而是直接大手笔的一口气在全国各地新建七大生产基地!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就将华丰给打懵了,这也太凶残了吧?

    一个生产的厂子,产能跟不上的前提下,周师傅就已经将他们打得节节败退了,现在再来七个生产基地,这不是要打算直接霸占全部的方便面市场,彻底把他们往死里逼吗?

    华丰彻底的坐不住了。他们要反击。

    于是,就在周兴盛折返香港之后,华丰的人马就撺掇了起来,开始频繁奔走于全国各地的方便面企业之间,打算施展连横之策,联合全国其它的方便面企业一起来抗衡周师傅,或者彻底打败周师傅这个“外来户”!

    当然,就华丰来说,彻底打败周师傅,甚至将周师傅打得永不翻身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华丰也知道,迫使周师傅退步,为自己赢得利益比较容易,但要将周师傅打得永不翻身,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虽然他可以利用周师傅是外来户这个意思来联合其它方便面企业对抗周师傅,但周师傅虽然是外来户,可毕竟只隔了一层,是港资而已;更别提84年才刚刚签署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联合声明,zhèngfǔ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容许任何人对香港那边有不公正待遇的。

    因为一旦有这种事情发生,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发生国际纠纷那是肯定的,起码很不甘心让香港回归的英国佬马上就会跳出来搞风搞雨。

    哦,香港没回归的时候,还好好的;现在刚刚签署回归条约没多久,就开始翻脸不认人了,有这样做事的吗?还要不要脸面了?

    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如果用一些yīn谋诡计来对付港资企业,不出事还好,一出事铁定得立马完蛋,没有半点情面可讲。

    华丰的人不傻,本身也是混体制的,所以压根就没往那方面想,他们想的是利用商业手段给周师傅设障碍。

    于是乎,华丰游说了诸多方便面企业,打算在周师傅的资金链上下文章,其中就有商海第一食品厂。

    第一食品厂,说起来后世的人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的,除了有限的一些老人。但要说起第一食品厂的历史以及未来,那可就大名鼎鼎了。历史,它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生产方便面的企业,70年代就开始了,用的生产线还是中国本土制造,年产量达到了二十万吨;未来,第一食品厂和其它的几个国有企业联合组建了一个集团公司,这个公司的名字叫做“光明”!

    资金链上下文章,这是最容易找到的用来对付周师傅的缺口。

    一口气建设七个分厂,有那么多资金吗?

    抵押、贷款,这是必须的,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华丰自然也是知道的。

    而事实上,周师傅也的确是这么干的,梁伯韬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周兴盛也同意了。

    不过华丰等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抵押贷款用于新建生产基地,包括厂房建设、人员招聘以及生产线的引进、生产前的准备、、、、、,这些钱,虽然看上去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对于刚刚获得七千多万收益的周兴盛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于是乎,就在周兴盛懵懂,华丰也懵懂的情况下,两者有预期的正在朝着碰撞的方向前进、、、、、、、

    第四十六章有钱就会有秘方!

    回到香港,周兴盛感觉自己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比起开始打开国门大干特干的繁忙内地,香港这个类似于后世现代化都市的城市里,虽然每个人都很忙、很赶,但总是少了那么一份火热、那么一份激情;更多的,反而是舒适和清冷。

    以至于在内地足足呆了将近三个月的周兴盛,都有了些不适应。

    “开分店的事情,爸,妈,你们两老考虑好了没有?”自家的别墅里,周兴盛问周运发和刘香梅道,都几个月了,也该考虑好了。

    周师傅在内地的成功,让周兴盛底气十足,重生不久的时候有过的一个想法又冒了出来,那就是将周记茶餐厅发扬光大,将分店开遍全港、全国,乃至全亚洲、全世界。所以去年chūn节前后,他就将这个想法对周运发和刘香梅说了。

    只是当时,周运发和刘香梅都说考虑考虑,周兴盛没多想,就把这个想法暂时放下了。谁知道,两人考虑到现在,都长达半年多的时间了,居然还没有主动提及这事。

    周兴盛也是突然想到这事,所以才有此一问,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自己也把这事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周运发和刘香梅对视一眼,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

    过了一会,周运发才咳嗽了一声,慢慢的解释道:“啊盛,这事还是算了吧,你老爸我虽然也想把周记开遍全港,但认真想过之后。我才知道,就凭我们周记,不要说将分店开遍全港了,就是再开一间分店都很困难,因为我们店里面的东西没什么特sè,吸引不了顾客!”

    刘香梅也道:“你爸说得对,没特sè的东西,很难吸引到顾客,更别说现在香港已经有了大家乐和大快活这些大型的连锁茶餐厅,我们就算开了分店。也比不过人家的招牌啊。”

    “原来你们在担心这个啊?”

    听了两老的话,周兴盛不仅没皱眉头,反而哈哈笑了起来,说道:“这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是没特sè,难道我们以后都会没特sè吗?我们可以去请大厨研制、去开发嘛,一个大厨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我们出钱。专业的人才出力,总能为我们的茶餐厅开发出独具特sè的食品。又或者。我们可以花钱去世界各地收集一些独家秘方,世界这么大,总有很多秘方没有被开发出来。爸妈你们不要忘了,正在改革开放的内地,五千多年的历史,到底会有多少秘方在民间?所以说,没特s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周运发和刘香梅怔住了。

    没错,他们的周记茶餐厅是没有特sè。但是别忘了,他们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使磨推鬼。

    他们手上有钱,还愁买不到配方吗?请专业人士开发是一条路子,从民间收集没被开发的秘方也是一条路子。

    尤其是第二条,内地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明。高手在民间,秘方在民间,内地民间隐藏了多少秘方,没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内地民间的秘方肯定是数之不清的,这是用脚趾头想都能想象得到的。

    两人都四五十岁了,吃的盐比周兴盛吃的米还多,自然能听出周兴盛的这番话无疑是正确的,只是一时之间脑子没转过弯来而已。

    现在听周兴盛一说,两人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双眼也亮了起来。

    “这话不错,我看行!”周运发简短的做了判定说道。

    “我还神州行我看行呢?”周兴盛暗暗吐槽了一句,面上却笑道:“那好,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不过爸,茶餐厅的事情就你和妈两个人去搞了,我是就不掺和了,我只在你们背后,当你们两个的提款机,需要花钱的时候你们两老知会一声,我是举双手双脚支持你们!”

    两老顿时就笑了,刘香梅又拍了他肩膀一下,笑骂了句:“什么提款机,没个正行!”

    第二天,周记茶餐厅的发展事宜两老去cāo作了,周兴盛则去了公司。

    “公司有什么事需要我处理的?”一走进办公室,立即就有秘书端了一杯茶进来,周兴盛顺手接过,道过谢后第一时间问道。

    “这里有几分文件要您签字,另外,这是林主管的申请报告。”女秘书准备很充分,立即就给他拿来了几分文件,放在他办公桌上说道。

    “申请报告?什么申请报告?”

    周兴盛疑问了一句,没有急着在那几份需要签字的文件上签字,而是拿起那份申请报告先看了起来,立即就是一阵愣神,竟然是一份申请公司用车的报告。

    周兴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也意识到自己的公司虽然身为投资公司,是那种挥舞着钞票到处投资的公司,内部的这些主管以及业务员出行的时候居然没有一辆公司用车,也太寒酸了一点,有些给公司掉价啊。

    “这事是我疏忽了!”周兴盛笑了笑,最后也没有在申请报告上签字,而是对女秘书说道:“这样,公司用车的问题,就交给你去办,计划一下公司需要多少辆车,然后我们统一购买。对了,另外再采购一亮奔驰车,我个人专用,就按我现在的这辆来。”

    “好的!”女秘书应道,双眼也亮了起来,看向周兴盛的眼神之中第一次充满了热切的意味。

    财神投资满打满算成立还不到一年,投资项目也没有多少个,但就收益来说,已经是好几个亿港元了。而且,这些收益的投资,全部来自于周兴盛这位大老板的眼光和才华。要说,员工看周兴盛的眼神中,哪种眼神最多,自然是敬佩了,毕竟太能赚钱了。

    但是,老板赚钱,不等于员工也赚钱,所以敬佩归敬佩,但员工没捞到好处,也不会有其它的想法。

    但现在可不同,一上来就是大手笔的公车采购,公司需要多少,就采购多少,周兴盛全权支持。如此大方的老板,自然更加受员工的爱戴,以至于女秘书看向周兴盛的眼神都格外不同了起来。

    周兴盛被她热切的眼神看得心里暗爽,但还是咳嗽了一声,说道:“还有什么事吗?”意思再也明显不过了,没事的话赶紧给我闪人吧。

    女秘书不是笨蛋,自然听得出来,想了想,立即翻开了手中的文件夹,好一会才笑了笑说道:“总经理,王京王导演给您来过电话,邀请您于八月二十五号参加影片《九品芝麻官》的首映式以及九月一号,影片《审死官》的首映式!”

    周兴盛一怔,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的!”

    八月二十五号,《九品芝麻官》上映。

    九月一号,《审死官》上映。

    难怪这几个月来一直没有听到王京有影片杀青的消息,原来是两部片子一起完结,一起安排上映的。

    不过想想也是,两部片子类型相同,演员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干脆就一起拍摄了,也懒得多做功夫。

    第四十七章大四喜流通事业股份公司

    “你这个刁民方唐镜,专门除弱扶强,雪中送屎、、、、、”周兴驰的这话一出,全场都笑翻了、、、、、、、不过纵观本片,方唐镜绝对是一个一流的人才,不过却是个极端坏心眼的人才。**林至颖强jiān案,戚秦氏原告打成了被告,可见其颠倒黑白的功力。虽然后来的三司会审被周兴驰压制,也只是周兴驰盛气凌人,练就了惊天骂功,再加上所有证人都已经向正义的一方倾斜了而已,不过还是觉得此人的确有才。由此可见,正像本片编剧周兴盛先生所说的那样,不怕流氓有武功,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要是有了文化,神仙都害怕!“《九品芝麻官》之方唐镜”《星岛rì报》

    “贪官的最高境界是清官?‘贪官要jiān,清官更要jiān’,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从前有过没有,不过这话在本片中出现,绝妙,对于本片实有画龙点睛的功效。而放在现实社会中,此话也大妙的很,清官若没有比贪官更jiān的手段,如何能惩治得了贪官?要知道,现代社会的贪官,作案手段层出不穷,心计也较之以往防不胜防、、、、、、、、”《明报》

    “清代版小人物的奋斗史不学无术的包龙星,贪财好sè,见利忘义,但牵扯到戚秦氏的冤案,让他认清了官场的黑暗,于是决定伸张正义,上京告御状。邂逅杂耍两兄妹、jì院苦练吵架功、偶遇皇帝并得到皇帝的信赖,诸多奇遇。包龙星最终用自己的指挥和谋略将恶官绳之于法。和《赌圣》一样,王京导演的作品向来是屎尿屁齐集,周兴驰的演绎也朝着无厘头似的搞笑行走,但在本片中,搞笑之余却又暗藏着对于现实社会的讽刺,以及宣扬邪不胜正,只要肯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生哲理。就像本片编剧周兴盛所说,这是一部充满着正能量的喜剧电影!”《东方rì报》

    “九品芝麻官,芝麻官也有大作为。本片延续了周兴驰式的无厘头。但又多了一份王氏喜剧的社会关怀,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部清末众生相。透过本片,看到更多的,是司法、执法、监督缺失、漠视民意等等,但最终的,是缺少了jīng神的内核:良知!”

    、、、、、、、、、

    以上这些,是《九品芝麻官》在上映之后出来的影评,不得不说,《赌圣》之后。周兴驰受到了追捧,更多的媒体加入了如周兴驰的关注之中。以至于现在《九品芝麻官》上映之后立即就有了诸多观影评论。

    在首映式上,周兴盛参加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小人物的奋斗史”、“就怕流氓有文化”、“正能量”等等后世的流行语也在首映式上被他一一道出。

    不可避免的,这些词汇立即就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也在第一时间被所有人所接受,开始在社会上蔓延。

    以至于诸多媒体在发表这些影评之余,都不约而同的给了周兴盛一个“流行语cháo人”的这么一个称号。幸好周兴盛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并没有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否则的话,毫不怀疑这些媒体会给他冠上“流行语哥”的称号。

    要真是那样。那可就真的蛋疼了。

    《九品芝麻官》的首rì票房并没有《赌圣》来得高,但相对于其它影片,不管是最近上映的,还是以前的那些,依旧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数据,最终结果是四百八十万港元。

    成绩还算理想,但也意味着不再像《赌圣》那样赚了。不过周兴盛也不失望,相反他的心情还愉快的很。

    诸事皆顺,不愉快都不行。

    不论是电影的上映,周师傅在内地的大建分厂。还是财神投资公司的运营,以及丽盛广告传媒的发展和大卖场计划的顺利实施,基本上没遇到多少难题,渐渐的走上了正轨。

    九月一号的时候,《审死官》举行了首映式,而在同一时间,第一间大卖场则在九龙何文田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

    大卖场,说是说大卖场,其实作为周兴盛这一方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的,除了兴建一栋超级大厦之外,就只是在大厦里开设一个大型超市。大厦其余的地方,是专门为各sè的专卖店而留,邀请诸多著名品牌入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然后力求达到但凡世界上有的产品,在大卖场里面都能够找到。

    至于大卖场的运营,大型超市是一部分,品牌店入驻以及之后的服务则构成了另外一个部分。

    至于公司的名字,周兴盛和梁香凝商量过后,取名为“大四喜”。

    这个名字,并没有代表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喜庆而已。做生意,平安重要,但发财则更重要,只是名字里带上一个“财”字,给人的感觉就是俗气。一个“喜”字,既不俗气,也隐隐约约代表了发财的意思,正合适。

    前面冠上一个“大”字,大四喜,也就是让公司名字听起来大气一点而已。

    公司全名,成了“大四喜流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制,周兴盛一个人就投资了九百万港元,梁香凝也拿出了仅有的积蓄投资了一百万,总共构成了一千万的注册资本。目前来说,周兴盛占百分之九十的股份,梁香凝百分之十。当然,这个划分只是暂时的而已,并不代表以后。无论是外来资本入股,还是奖励内部员工,股份的占有重新划分是一定的。

    开工奠基那天,是上午,周兴盛这个最大股东自然是要去的,谁让他还兼着一个董事长的头衔呢。至于执行董事,也就是负责公司全面运营的董事,舍梁香凝外别无他人。而按照周兴盛的规划,即便在以后,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公司的董事也越来越多,但执行董事这个位置,依然要让梁香凝来担任,换其他人,他并不放心。

    和后世一样,但凡大型公司开工奠基这天,无一例外的要邀请许多重量级的人物捧场以及各大人气明星们前来演出。

    在内地,一个公司开工奠基如果没有邀请到当地zhèngfǔ主要领导人来发言,在以后的工作中那是肯定会遇到麻烦的,因为内地的官本位,导致了底下的小鬼们只认领导。领导没来,说明没背景,自然要没事的时候多查一查。

    在香港则不同,因为这是资本的世界。

    不过,和当地官员们打好关系,总没有坏处的,所以周兴盛依然将何文田的议员们放在了被邀请人之列。

    第四十八章大国的底蕴!

    星光熠熠,宾客云集!

    总之一句话,“大四喜”这个超级大卖场的第一站开工奠基仪式,举办得很隆重!

    除了邀请一些实力派的大老板们光临之外,当地议员、zhèngfǔ工作人员也纷纷被邀请到场。**当然,走穴的明星们自然更加不能少了。

    实力派的大老板,或者是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或者是香港乃至国际知名品牌的主管一级的高层管理人员。周兴盛在这一方面的人脉,并不广,但耐不住有刘家成这个大表哥以及刘秀丽这个大表姐,他们两个可是这一行的资深人士,人脉很广。另外,梁伯韬这个准岳父虽然身在内地,本身又落魄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伯韬在这一方面认识的人可不少,给面子邀请之下,还是有不少人来了捧场。

    周兴盛也趁机结实了一些人,虽然在后世来说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没有,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不行,或多或少拓展了他的人脉。

    当然,这方面不行,周兴盛也识趣的很,转而发动他另一方面的关系,邀请一些大牌明星捧场。

    不得不说,“编剧圣手”的这块招牌很给力,但凡他发了邀请函的明星,无论是多大牌也好,全都爽快至极的答应了。

    程龙、梅艳方、钟楚虹、珍妮、王组贤、周兴驰、、、、、、,弄到最后可谓是群星荟萃,一些不明所以的市民甚至以为是一场群星演唱会,打电话的打电话,接人的接人,呼朋唤友的,都跑过来凑热闹。

    好在反应及时,安排了人手组织起来,这才没闹出什么乱子来。

    不过即便如此,周兴盛以及梁香凝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周兴盛更是苦笑不已。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品牌的入驻问题谈得怎么样了?”在财神投资总经理的办公室,周兴盛和梁香凝相对而坐,周兴盛想了想后问道。

    梁香凝无奈一笑,回答道:“只谈妥了三个品牌,离计划目标还差得很远。”

    周兴盛安慰她道:“别着急。慢慢来。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梁香凝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这样了。”

    要想做成后世大润发的模式,品牌入驻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不然的话整个大卖场就只剩下超市这个架子在。不成了一场笑话嘛?

    不过周兴盛也知道,品牌入驻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品牌商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总不能赔本做生意?现在的“大四喜”只是个空壳子,虽然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但也只是花架子,有没有真材实料还待时间的检验;而且,“大四喜”这个空壳子现在也没啥名气,扯虎皮之类的也是想也别想了。所以,急是急不来的。

    “大四喜”的问题并不大,开局困难是每个公司都要经历的。

    反倒是他和刘家成合伙开办的代加工公司“家盛电子股份制有限公司”遇到了一些难题,刘家成不安分了!

    去年起,周兴盛给出了先代加工,然后再自主创新研发的经营路子之后。刘家成考虑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投入了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并且以极短的时间就将公司的骨架给搭了起来。公司取名为“家盛”,经营范围是电子行业,总部大楼设在九龙。当然。所谓的总部大楼这个时候还是个没影的事,至少未来一到两年内,是甭想将总部大楼在九龙盖起来的。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生产基地就已经搞定了。设在了深、圳蛇口。

    原本刘家成属意将生产基地建在马来西亚的,不过当周兴盛拉着他去内地逛了一圈。尤其是参观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后,刘家成立马就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在离香港最近的蛇口工业区建立公司的第一座生产基地。

    到现在九月份,生产基地已经运行了四个月了。

    在这里,周兴盛不得不佩服刘家成的业务能力,真不是盖的。在公司搭建好,生产基地还没有影子的时候,单子就接了好几个,而且超级大单也不少。除了替香港的公司代加工电子设备之外,也不乏一些国际xìng的大公司,一个是芬兰的诺基亚,一个是美国的摩托罗拉!

    诺基亚、摩托罗拉,两个在后世具备影响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巨头公司。

    刘家成虽然都只是拿到了小单,后续的大单还要看质量;两个巨头虽然在后世一个被收购,一个大量裁员,情况堪忧,但已经足够令周兴盛瞠目结舌了。

    当然,瞠目结舌之余更多的还是兴奋。

    作为股东之一,虽然占据的股份不到三成,只百分之二十八,但只要公司赚钱,他这个股东自然也是赚钱的。

    随着订单的交付,货款的到账,八月底的时候,周兴盛去了趟“家盛电子”,和刘家成、刘秀丽三个人坐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三人会议,刘家成说是股东大会,周兴盛兴奋的发现,这才五个月不到,居然开始盈利颇丰,达到了五百万港元!

    而按照刘家成的说法,这还是有货款没有到账,还有几个大单子没有真正确定下来,不然公司的盈利还可以更高。

    五百万里面的百分之二十八,一百多万港元,并不太放在周兴盛的眼里,他看重的,更多的还是这家公司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盈利。由此可见,刘家成的业务能力超强之外,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只是,现在刚开始盈利,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刘家成不安分了,他想要自主创新研发。

    “做生意嘛,要有长远的眼光,该冒的风险还是要冒,不能总等到时机成熟了我们才行动,那样就抢占不到先机了。而且,什么时候才是时机成熟?谁也不能确定,我们只有先下手为强了。”

    刘家成在会议上挥舞着手臂,像是一只在横行的螃蟹,侃侃说道:“至于资金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我算过了,以内地的经济水平,完全能够支持我们进行研发的工作。”

    “你是想把研发中心放到内地去?你就不怕在那边招不到人?”周兴盛颇为惊奇的看着他问道。

    这个时候,内地在香港人眼中绝对是落后的所在,根本没人能够想象得到后世内地是多么红火的一块热土,所以也极少公司会将公司内最重要的部门设在内地,大多数都是生产基地或者就一个办事处,更别提电子公司的研发部门了。

    刘家成有这样的想法,自然令周兴盛极为诧异了。

    不过,刘家成显然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所以极为笃定的回答道:“你恐怕也是这个想法,还问我?而且,你认为一个连原子弹、氢弹都能够制造,卫星都能够上天的国家里面会没有电子行业的先进人才吗?”

    周兴盛一怔,哑然失笑:“的确,一个超级大国的底蕴,常常都是让人震惊的!”

    第四十九章4。4个亿!

    陆陆续续的,《九品芝麻官》上映了;《武状元苏乞儿》上映了;《鹿鼎记》上映了;《唐伯虎点秋香》也上映了。。。

    1986年,这是香港影坛最为疯狂的一年。

    从来没有过,一个人,竟然霸占了香港影坛一周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影片疯狂上映,接连上映六部之多,而与此同时,奇迹般的六部影片中没有一部失败之作,票房是屡创新高,部部大卖。借用香港影坛一位顶级大拿邵一夫大亨的话说,捞钱都要捞到手软了。

    仅仅香港本土的票房,《九品芝麻官》达到了四千六百万,《武状元苏乞儿》四千九百万,《鹿鼎记》五千三百万,《唐伯虎点秋香》五千五百万,《赌侠》四千两百万。

    每部影片,本土票房就没有跌下四千万的,五千多万的都占了一半。

    再算算外阜票房,可谓是部部破亿,在全亚洲刮起一阵强烈的旋风,捞金旋风。

    整个香港影坛,乃至整个香港娱乐圈、亚洲影坛,尽数被这人的光芒所笼罩,无可匹敌!

    这人叫周兴驰!

    这应该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在这之前,周兴驰没有在任何影片里担任过男主角,甚至是配角都没有,清一sè的龙套角sè。

    论名气,周星驰可谓是籍籍无名。

    但《赌圣》的横空出世,立即就让世人认识了这个相貌普通,扔到人群里找不出来的小子,更对他喜爱敬佩有余,称呼也从“星仔”变成了“星爷”,一步登天。而在今年,一年里接连六部票房佳作,在亚洲疯狂捞金,喜剧风cháo蔚然壮观,世人则是被震惊到麻木了,甚至于顶礼膜拜!

    家里、学校、公司、甚至是公交车上、出租车上、路边。几乎没有不谈论周兴驰的。

    如果还有人不知道周兴驰的,没看过周兴驰电影的,根本不好意思和人说话,太凹凸曼了。

    “以你的智慧,我唬得了你吗?”

    “你个刁民荒唐镜。专门除弱扶强。雪中送屎!”

    “我对你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不错,我就是美貌与智慧的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

    “小弟我就是人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枝梨花压海棠的小周伯通。”

    “他武功的名堂呢,称之为九天十地菩萨摇头怕怕霹雳金光雷电掌,一掌打出,方圆百里之内,不论人畜、虾蟹、跳蚤。全部都化成了灰飞。”

    “小强,小强你怎么了?小强,你可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

    大量影片中的经典台词随着电影的上映,迅速的在社会上流传了开来,和“正能量”、“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等等后世流行词汇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张口闭口的说着、调侃着。

    周兴驰的影响力,深入人心,遍及亚洲。

    而这一年,也因此被人们叫做“周兴驰年”!

    在这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仅有的这一年也被无数影迷们所铭记,深深的镌刻在了历史的回廊里。成为了一个所有影迷共同的辉煌回忆。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被世人。尤其是被亚洲影坛所记住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