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 5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邱得根方脸大耳,眼窝微微塌陷,显得极为面善。

    1925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年,但依然jīng神矍铄,声音洪亮,也很健谈。

    一见面,邱得根就笑道:“原来是小伙子你呀?难得难得,年纪轻轻就白手赚下了偌大的家业,果真是年轻才俊!”

    周兴盛见他并没有太大的架子,原本还有些紧张的心情也松了下来,恭敬的笑着说道:“哪里,微末本事,不足挂齿,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颜,小伙子不必谦虚!”邱得根笑着回答道,眼神之中流露出赞赏的神sè,暗暗点了点头。

    年纪轻轻,白手起家,到现在短短两年的功夫,就已经是亿万身家了,这份本事,就足以令绝大多数香港人羞愧不已了。更何况,周兴盛的家庭背景简单之极,如今一见面也没有盛气凌人的态度,那就更加难得可贵了。

    “世间果真有天才!”面对着周兴盛,邱得根同样是叹息不已,倍生好感。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大多是邱得根问,周兴盛回答,而且是有问必答,他的事除了重生,其它的无不可对人言,所以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最后,还是周兴盛先忍耐不住,开口问起了亚视的问题。

    “我的确有放手的心思,只是,你出得起什么价码?”邱得根直截了当的问道。

    周兴盛瞠目结舌的望着他,半天缓不过神来。

    第五十五章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

    什么价码?

    周兴盛颇不适应邱得根的直接了当,怔了一会后才沉吟着说道:“一亿五千万港元,邱董手上的全部股份!”

    收购亚视,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事,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

    第一个,至少要先进行资产评估。

    为此,周兴盛委托了一家中介公司对亚视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以及慢慢收购亚视的股票。当然,和邱得根面谈是肯定的,他可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对亚视进行强行收购。评估报告,邱得根手上的亚视股份,中介公司给出了一亿三千八百万港元的报价。

    现在和邱得根面谈,加价也是显示他的诚意。

    “周先生气魄十足啊!”邱得根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只道:“亚视花费了我不少心血,就相当于是我的一个孩子,我现在已经没有了能力带领亚视更进一步,所以希望接手之人也是个懂电视行业的经营者。这样说,不知道周先生明不明白?”

    周兴盛若有所思,旋即展颜笑道:“我明白,我有信心将它经营好,就像我搞电影一样。”

    邱得根点了点头,没有再说。

    傍晚,在邱得根家中用过晚饭,周兴盛这才返回了家中。

    谈话很顺利,至少邱得根没有明显的拒绝他,这意味着他还是有机会将亚收购到手的。唯一令他不爽的是,如果收购成功,上亿港元在手里还没有捂热呢。就要花出去了。不过就跟他对邱得根说的那样,他很有信心将亚视经营好,所以并不担心他投资亚视的举措最后会赔本。

    “看来,不拿出一个具体的经营亚视的策略,要想说服邱得根,还是有点难度啊!”路上,周兴盛坐在车里想到。

    邱得根话中的意思,很明白,他希望接手之人是个懂行的人。如果他想接手的话,至少也得将这方面表现出来。当然。周兴盛自己是不信这个的,林白欣只是个做服饰的,也不是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士,后来还不是一样接手了亚视。归根结底,邱得根首先是个商人;再一个,亚视现在是一片红火,不像89年的时候,逐渐被TVB压在了身下难以翻身。

    还有一个,他的根基浅薄。虽然身家不菲,但在邱得根心里。恐怕并没有多大分量,对他好话说着,也只是稍微有些好感罢了。

    “姐,这次的事你得帮我。”第二天,周兴盛就去丽盛广告公司找大表姐刘秀丽,笑着说道。

    “帮你?帮什么?”刘秀丽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失声说道:“你该不会真的要把亚视给买下来吧?”

    “宾果!答对了!”周兴盛打了个响指,笑道:“可惜。没有奖。”

    刘秀丽朝他翻了个白眼,右手抚着额头,呻吟一声道:“天啊,到底是你疯了还是我在做梦,你没事收购亚视做什么?”

    周兴盛皱了皱眉头,咳嗽一声:“这个怎么说呢,应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巴巴的要收购亚视。认真的说,应该是我有亚视的心结吧,一听到徐晓明说邱得根有意放手亚视,我就心动了。很心动。投资什么的,反倒不重要了。”

    “心结?”刘秀丽听得直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我也不管你收购亚视要干什么。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周兴盛道:“帮忙做一份亚视的经营计划案,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收购了亚视,我要怎么样经营亚视。”

    刘秀丽听了,立即就笑了:“让我来写?你不是吧,难道你收购亚视之后,还打算让我去帮你经营亚视不成?你姐我可没那个本事。”

    “那怎么办?”周兴盛有些挠头。

    “简单,去找个专门的人才呗!”刘秀丽回答道。

    “有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也认识的额,就徐晓明啊!”刘秀丽笑着说道。

    周兴盛笑了,拍手赞道:“还真是!”

    说起徐晓明这人,在传媒业,尤其是电视这一块,可谓是老资格的专家了。不论是专业xìng很强的电视编剧以及制作,还是行政管理、人脉资源,极少人能够比得上。周兴盛要想经营好亚视,得徐小明一人就远胜过千军万马。

    至于说徐晓明在亚视,最终亚视也没有争得过TVB,并不能说徐晓明的能力比不过TVB的人,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亚视的体制落后于TVB,留不住人才!

    不然的话,为什么亚视先后培养的众多实力派大腕都纷纷跑去了TVB?

    汪民荃、刘松壬、米雪、黄秋声、江桦、万奇雯、、、、、、,诸多明星的发展轨迹,无一不是说明人亚视的体制落后于TVB!

    如此一来,留不住人才,亚视就制作不出好的电视剧、电视节目;而没有好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收视率就会下降,明星们的知名度就会随之下降。没有了知名度,明星们留在亚视做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陷入了恶循环,发展得越来越不行。

    反观TVB,人才越多,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节目就越火红,明星的知名度就越高,前途和钱途就越看好,就有更多的明星投入TVB麾下,是良xìng循环的发展。

    原来时空里,亚视和TVB的发展轨迹就是这样的,人人看得清楚和明白,周兴盛自然也不例外。

    而这,其实也是周兴盛有信心接手亚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并不熟悉一个电视台具体的经营事务,但知道了这个,入主亚视后,只要有意识的将这个改正过来就是了。至于电视台具体的经营事务,交给徐晓明就是了。

    “你说什么,你想收购亚视?”徐晓明震惊了,不明白周兴盛哪里来的那么多资金收购亚视,这可不是一两百万,一两千万的事情,而是一两亿的大问题。

    前次见周兴盛之时,也就一个写小说的作家而已,身家百万算不错了。即便chūn节的时候去过周兴盛家中拜访,看到了价值数百万的别墅,也并不能说明周兴盛的资本有多雄厚。

    但现在呢,才一年的功夫吧,就有数亿资金的身家,还要收购亚视了?

    徐晓明内心苦笑不已:“一年,就一年的时间,就白手起家赚到了过亿的身家。而我呢,几十年了,也就几百万身家而已。这可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我这十几年看来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第五十六章走向好莱坞?

    徐晓明最终还是答应了出面帮助周兴盛,这让周兴盛很高兴,虽然真正的原因他并不是太清楚,自古人心最难猜。(首。发)

    不过不管怎么样,徐晓明的应允,说明了他入主亚视的把握又成功了几分。

    向来收购一家公司,除了产业以及公司品牌的无形价值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能将这家公司的员工打包收购了,毕竟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就是公司的员工,没有了他们,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世界上有过许多收购的议案,明明胜利在望,但员工的强烈反对,往往都导致了收购的失败,不得不防。

    只是,周兴盛的这份高兴没能持续多久,他就被一则消息给打击得差点想吐血。

    默克多居然也有意收购亚视!

    默克多是谁,周兴盛这个前世的半宅男都知道,后世的世界传媒大亨,而且还是没有之一。

    默克多子承父业,1952年的时候开始经营他父亲遗留下的一份小报纸《新闻报》,并且很快就带领着《新闻报》走出了破产的困境开始了盈利。之后,稳固了根基的默克多没有停止他扩张的脚步,收购《星期rì时报》、《镜报》,并且在十二年后的1964年,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xìng的报纸。

    四年后,默克多走出澳大利亚,进军国际市场,接连收购英国最大星期rì周报《世界新闻报》、《太阳报》以及赫赫有名的《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象征着大不列颠的尊严。两百余年的历史!

    而在这期间,默克多除了进军英国之外,更是大肆进军美国,《纽约邮报》、《纽约杂志》、《乡村之声报》、《先驱美国人报》、《太阳时报》、、、、、、、、

    除了报纸之外,默克多又大肆收购和创办电视台、电影公司,先后收购收购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股份,组建福克斯电视台、英国天空卫星电视台。

    到后世的时候,历经五十多年的时间,默克多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xìng传媒公司,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经营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出版和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的开发。而作为世界上最大传媒帝国的主人,默克多的个人财产超过了110亿美元!

    如今虽然还只是1987年,默克多的传媒帝国并没有后世那样雄霸天下,但依然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传媒巨头之一。香港本地的传媒,无论是TVB还是亚视,相对于默克多的传媒帝国来说,那都是小巫见大巫,相当孱弱。

    更别提周兴盛这个根基浅薄到可以说没有的个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貌似在原本的时空。默克多也是亚视的股东之一,只是不是最大股东而已。

    “泥煤的。这不是纯心和我过不去吗?星空卫视你不去搞,凤凰卫视你不去创办,跑到这边来和我抢亚视,这不是欺负人吗?”听到这个消息后,周兴盛一脸的愤愤然。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默克多有意构建世界最大传媒帝国,不可能会少了香港这个地方,因为香港不仅仅是亚洲四小龙,世界有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更是通往内地那个庞大市场的跳板。一号首长的改革开放之举,世界的顶级商业巨头就没有不充满兴趣的,默克多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才87年开初,星空卫视创办人的李超人二子还在美国斯坦福求学呢,至于凤凰位置,额,就更别提了。影子都看不到。

    如此一来,邱得根有意放手的亚视,自然是目前而言最好的选择,默克多有意加入到收购的行列自然也说得通。

    只是。默克多的鼻子怎么这么灵啊?周兴盛有些无奈的想到。

    周兴盛见此,也只能是先熄了快速收购成功的念头,在第二次拜访邱得根之后,就转而将收购的事宜全权交到了中介公司的手上,他不再过问。而他自己,则是再次开动金手指,通过旗下工作室流水线的方式编写电影剧本,继续在电影圈里面疯狂捞金。

    而这一次,周兴盛不再继续呆在香港电影圈了,而是把目光对准了美国“荷里活”!

    荷里活,是“好莱坞”在香港的译词,本意上只是一个地名而已,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区的西北郊,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和旅游热门地点。而在后世,“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

    从1911年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业公司在好莱坞成立以来,好莱坞就成为了美国电影工业的中心。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公司、狮门影业、哥伦比亚这些世界知名的电影公司巨头,都是在好莱坞发展起来的。

    电影这个行业,原本就是在美国诞生的,而在二战之后,随着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电影中心的好莱坞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世界的电影中心。

    至于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也是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周兴盛是不会承认的,相信现在的很多世界顶级巨头也是这么认为的。

    重工业发达,但是是高压统治,经济水平低劣,谈个屁的超级大国啊。

    要想在电影行业彻底站稳脚跟,呆在香港打转是不行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亚洲电影行业的巨头之一,是成为不了世界电影行业的巨头的,就像周兴盛他现在一样,亚洲影坛赫赫有名的编剧圣手,编剧的喜剧电影席卷全亚洲,刮起一阵强烈的喜剧旋风。

    另外,在赚钱的速度上,只在香港打转也比不了去好莱坞拼搏。

    香港的一部影片,在全亚洲放映,爆红的才有可能收获数亿的利润;但在好莱坞,随便一部电影,它都能够全球上映,票房动辄就是数亿美金,甚至十数亿美金,几十亿港元!

    想一想,就能令人血脉喷张!

    诸多经典好莱坞影片在周兴盛的脑子里,现在他既然在香港和亚洲影坛站稳了脚跟,怎么着也得去好莱坞闯一闯,赚美国佬的钱。

    “只是,单纯的拍摄那些好莱坞大片,赚钱是赚钱,但也太单调了点,或许,还应该有点改变,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又或者,推广中华文化?”周兴盛想着赚美国佬的钱的时候,心里也不禁有些嘀咕。

    第五十七章预见未来或过去

    进军好莱坞,这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涉及的可是方方面面。

    如今,周兴盛自问在亚洲影坛够得着“呼风唤雨”这个赞誉了,但面对世界电影中心的好莱坞,他还是清楚的明白,他的分量根本不够看。即便是邵一夫、邹文淮这等江湖地位远远比他高得多的电影大亨,想要进去很简单,但想要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定的地位,那还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罢了。

    邹文淮好一点,出了一个李小龙,现在又出了一个程龙,两条龙都在好莱坞掀起过一阵华语电影热cháo。尤其是李小龙这条过江猛龙,更是突破xìng的将华语功夫片带进了好莱坞,影响力极为深远,就连英语词汇里面也从此多了一个“gongfu”。

    只可惜,李小龙英年早逝,没能来得及巩固这份成果,导致后继乏力,又开始没落了下去。

    现在有了一个程龙,喜剧功夫再度进入好莱坞并掀起一阵热cháo,但是,也只是热cháo而已,就影响力来说还远远比不上李小龙,更遑论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成为巨头?不说别的,就说没有一部高票房电影就可以看出一二。

    程龙以《醉拳》走红亚洲,于是在82年的时候就开始进军好莱坞,但是却失利了,首部电影《炮弹飞车》就败走麦城,票房不高。直到现在,过了五年了,依旧没有多大起sè。虽然有点反应了,但离一个一线演员都有很大的距离。

    原来的时空中。程龙要到94年的时候才以《红番区》这部电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成为一线演员,白人眼中的功夫巨星。

    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第一个就是剧本不行,美国人不买账。香港人、亚洲人看得懂的喜剧电影,美国人看起来就觉得实在耍猴,他们在经历卢卡斯震惊全球的《星际大战》的洗礼后,胃口已经很刁了,喜欢上了看大片。

    动作喜剧。额,要震撼力没有震撼力,要细腻的情节没有细腻的情节,要英雄又没有英雄,自然兴致缺缺。

    再一个,自从鸦片战争之后,白人就自诩自己的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心,黄种人的世界那都是愚昧和落后的,华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在他们的脑子里,华人都是些脑后跟摇晃着一根猪尾巴的野蛮人。

    即便是二战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和美国人在朝鲜血拼过后,华人的地位有了点提高,但也只是一点而已,并没有改变华人在他们眼里很落后的这种观念。

    李小龙成功之前,还不是一样受到了冷遇?

    程龙自《醉拳》后红遍亚洲,但在美国和白人的世界,还是新丁一枚,首部电影失利那是正常的很,毕竟还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红番区》能爆红。也是美国人习惯了程龙的存在,程龙的厚积薄发所致。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国力不振的关系,再说下去又扯远了。

    周兴盛明白这些,也深感无力,但也没有彻底失望,毕竟重生者他的可是深知在未来。中国的国力是以一种何等的速度在提升,重回世界中心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非毁灭星球的大战突然爆发。

    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突围。进军好莱坞并且在那里站稳脚跟,就要靠许多人的努力了。

    周兴盛有着打算,他负责提供剧本和一部分资金,然后再找一些人来合作,共同进军好莱坞。

    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但团结一批人的话,力量就雄厚了。

    这批人,周兴盛想到了长久以来的合作者向氏,还有成功进军好莱坞的邹文淮!

    向氏不用说,社团的力量是武力的保证,也是联系美国华人势力的联系人;邹文淮呢,成功运作过李小龙在好莱坞兴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至于他自己,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他的电影创意多。

    和向氏有过合作,和邹文淮虽然还没有合作,但已经有了交情,并且去年的时候就有过口头协议,周兴盛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两者。

    至于其它人,不是周兴盛想不到,而是其它人没有比两者更适合合作的了。

    香港的超级富豪倒是一大堆,但基本上就没有多少人玩电影的。不是超级富豪,但玩电影的,又有谁玩的过邹文淮呢?

    拿定了主意,周兴盛也不迟疑,第一时间就给旗下的工作室下达了编写电影剧本的任务。当然,创意是他拿出来的,大纲也拟好了。

    第一部电影,科幻大片肯定是不行的,投资大,又是第一次进军好莱坞,风险很大,很容易失利,从而导致众人打退堂鼓,得不偿失。

    动作喜剧电影倒是现成的,有程龙,周兴盛也有《红番区》的记忆,但考虑后,周兴盛放弃了。不为别的,抄袭也得抄好莱坞的去,抄程龙的算什么?而且,在好莱坞,动作喜剧的电影并不是很多,周兴盛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魔幻仙侠电影,拍是可以拍,不过以现在的条件和环境,拍摄这类型的电影和找死没什么分别。

    并不是说以现在的技术拍摄出来后没有那种宏大震撼人心的效果,不然的话《星球大战》也搞不出来了,而是魔幻类的电影本来就是欧美的专利,亚洲人拍摄出来只会是不伦不类,除非演员全部找白人来演,但那样的话,和没有拍摄一个样,又何必呢?至于仙侠类电影,可以拍,就好比徐可的《蜀山传》,但是这类电影折shè出来的文化却是华人的文化,对于欧美观众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的印象。拍摄出来后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扑街,风险太大了。

    除非中国再次回归世界中心,成为可以媲美美国的超级大国。

    至于情情爱爱、武侠江湖、侦探破案、战争历史这些,额,基本上也没有合适的。

    情情爱爱,除非出演的男女主角是世界级的华人演员,不然的话又是扑街货。可是,世界级的华人演员有吗?

    武侠江湖这类电影是提也别提,除非现阶段就开发出3d电影,不然准没戏。

    侦探破案类电影和情情爱爱类电影是同一个问题。反倒是战争历史类的电影有点搞头,拍摄一部反映人道主义的反战电影,好比《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

    当然,这类电影由周兴盛这边拍摄的话,场景自然要转移到中国抗rì战争中来,拍摄抗战电影,从三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血战等等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中选择,尤其是南京大屠杀。

    后世也有一些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比如陆钏的《南京、南京》、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拍摄的也还不错。虽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而言还是可以的。

    唯一令周兴盛大费思量的是,这类片子往往规模宏大,需要极其昂贵的成本投入,没有个几千万根本就搞不定。

    认真来说,他和邹文淮、向氏三方合作,拿出个几千万也是毛毛雨,就算最后扑街了。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香港这边拍电影,怎么说呢,应该是弹丸之地的狭小空间铸就了香港人的秉xìng,格局不大,投入再大,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拍摄出来的电影始给人的感觉始终都是小家子气。

    香港电影,向来是以情节取胜,香港的导演也擅长这类的拍摄。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在亚洲,除了内地导演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导演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擅长拍摄大制作的。动辄上万人参与拍摄,影片规模宏大,格局大气恢弘,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他们根本驾驭不了。只有像内地这样,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才能孕育出这类型的导演。

    要放在后世,周兴盛考虑拍摄这类型的电影很简单,但现在,他在华语影坛里压根就找不出能拍摄这类大片的导演来。

    投资几千万,最后却没有导演,这样扯淡的事情,周兴盛才不会去做呢。

    周兴盛自问剧本他能行,也知道镜头怎么弄,但要他统筹起来上千上万人来拍摄一部电影,把他杀了他也搞不定。

    后世,那么多名导,一个奥运会的开幕式怎么还得老谋子来?无它,就他能搞得定!

    如此,绝大部分的题材都被枪毙了。

    再一个,华人电影要想进军好莱坞,并且还要在好莱坞受到欢迎,拍摄发生在过去时代的电影肯定是不行的,美国观众会没有认同感。要想迎合他们的口味,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打“未来”以及“神秘”这两块牌子。

    其中,“神秘”这块牌子是最好打的,也是最适合的。

    高科技这块牌子也行,美国佬就吃这套。不过美国本身就是世界高科技的中心,而香港乃至华人的世界虽然算不上高科技的荒漠,也是属于落后的那种。华人拍摄高科技电影?别搞笑了,是人都不会相信的,也只有在小说里见得到而已。

    而“未来”这块牌子,其实也属于高科技电影的范畴,毕竟在未来的世界,高科技的世界是肯定的。

    神秘,难以捉摸,高深莫测。

    “神秘”从字意上可理解为神的秘密,意为人类所不可知,所不可理解的存在。

    而在大部分美国佬的印象里,中国就是神秘的,延伸出来,华人的东西都是神秘的。

    异术、魔鬼、黑暗、、、、、、,一些带有负面感官的印象,在他们的印象里华人的世界里通通存在。

    认真来讲,僵尸、鬼怪、仙侠这类的电影也属于这个范畴。不过周兴盛知道,发生在过去时代的电影,甭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影,都很难被美国佬接受。或许,没有历史的美国佬讨厌回顾历史,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发生在现代和未来的事;又或许,处在世界中心的美国佬认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畅想未来。

    发生在现代或者是未来的“神秘”电影,才是很快能被美国佬所接受的。

    周兴盛翻了翻他看过的所有好莱坞大片,除了西部牛仔和世界战争电影,其它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现代或者未来,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故事场景都是发生在未来。

    六七十年代的影片,畅想2010、2020;**十年代的影片,创想2050、甚至2300!

    无疑,要想迎合美国佬的口味,这一点很重要。

    “这一点你说得对,片子如果没能迎合美国佬的口味,是很难取得高票房和影响力的。”在座谈会上,邹文淮抽着雪茄,赞同的点了点头。

    三方合作,自然要坐下来好好谈谈。

    抽空,周兴盛自然把向胜和邹文淮这两位大佬约了出来,谈一谈怎么进军好莱坞。

    令周兴盛高兴的是,无论是向胜还是邹文淮,对于他三方合作进军好莱坞的提议都非常赞同,更在第一时间就口头定了下来。至于具体合作的框架协议,交给下面的人完成就是了,只要大局不变,接下来的事就好谈多了。

    向胜看了看邹文淮,转过来对周兴盛笑道:“这事我没有理由不同意,不过让我出钱出力就是了,拍摄电影这方面就你和邹老板决定好了,我完全赞同!”

    一听这话,周兴盛立即就笑了:“向老大你这是要当甩手掌柜啊?”

    向胜和邹文淮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一会,周兴盛才说道:“这样,如果一个人可以预见未来或者是可以以自己的意识回到过去,拍摄这样一部片子,你们说怎么样?”

    “预见未来?回到过去?”邹文淮和向胜都惊了一下,随即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这类型的片子,主线是主角人在现在,然后以意识见到未来和回到过去,以此来解决主角现在生活上遇到的一些困境。预见未来和回到过去只是手段,目的是解决现在的困境。”周兴盛稍加解释道。

    第五十八章程龙出演《少数派报告》?

    “预见未来?回到过去?不得不说,这两个创意很有意思,你仔细说说看。”邹文淮立即来了兴趣,一双眼睛很是明亮,迫不及待的说道。

    作为香港数一数二的电影大亨,邹文淮的眼光不消说,一听周兴盛的这两个创意,心里立即就有了一丝明悟,意识到这两个创意如果真的拍摄了出来,极有可能早就两部经典之作,达到好莱坞大片的标准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于,这两个创意都能够形成两个系列电影,拍摄出多部高票房的影片。

    要说,在娱乐圈混的人,没有几个人的脑袋是不聪明的。

    “预见未来”和“回到过去”这两个说法,一般人肯定是觉得惊世骇俗,但对于娱乐圈的人来说,这就是两个好的创意而已。

    后世的时候,内地至少要在两千年之后才兴起这两个概念。至于更进一步的“穿越”概念就是更后的事情了。

    但在传媒发达的香港,这个概念早得很,九十年代的时候,新派武侠小说宗师的黄易就写了穿越鼻祖的《寻秦记》。而在tvb,2001年就拍摄了《寻秦记》,之后的第二年又拍摄了一部穿越剧,,是由江桦和张柯颐联袂主演的《九五至尊》,讲述神秘死亡的雍正皇帝不是真的死了,而是和一个江湖女子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

    《九五至尊》这部电视剧,周兴盛后世的时候也是偶然间看到的。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经典之作。

    江桦饰演的雍正,有皇者之气,皇者风范十足,而穿越来到现代之后,从诸多皇子中拼杀而出夺得皇位的雍正,也不负他那聪明的头脑,不仅没有迷失在钢铁丛林的大都市里,反而混得如鱼得水。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并不会在周兴盛脑子里留下多少印象,但江桦的表演实在是太出彩了,这位穿越了的雍正正统之余,在都市的生活中更不乏幽默,本来很正常的举动往往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开心”感受。

    是的,就是开心,很舒服的那种开心,会心一笑。

    后来,江桦也是凭借此剧中“雍正”这个角sè夺得了“万千星辉我最喜爱的电视男主角”。

    当时看这部电视剧。周兴盛还挺乐的,不过一看电视剧的制作年份。紧接着《寻秦记》而来,顿时惊讶了。不得不说,香港的跟风无处不在,编剧的脑子也灵活的很,逆向思维想到了反穿越。

    如今虽然是87年,本来没有“穿越”这个概念。但在周兴盛来了之后,一部《寻秦记》顿时就让“穿越”之风盛行了起来。

    现如今,经历了一年多的沉淀,可以说。“穿越”这个题材已然深入人心。

    “预见未来”和“回到过去”也属于“穿越”的范畴,也难怪邹文淮这位大佬一听他的这两个想法立即就有了兴趣。

    “两个创意,不能拍成《寻秦记》那样,整个人都回到了过去,而是一个人拥有了特殊能力,可以看到未来和通过某种媒介看到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预见未来这上面,我的想法是拍摄一部有关破案的影片。zhèngfǔ通过研究发现某些人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看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凶杀案,于是zhèngfǔ就成立了一个部门将这些人控制了起来并且通过他们连破大案。但是,作为男主角的jǐng员在破案的过程中。却在一个时间段出现在了这些人的预测之中。jǐng员不甘心,于是潜逃了,并且在潜逃过程中,jǐng员发现原来这是一个yīn谋,是这个神秘部门的头脑恨他调查多年前的一个神秘案件,想要干掉他。至于多年前的这个神秘案件,则是头脑杀人案,他为了控制那些可以预测未来的人,于是杀了他们的父母。”周兴盛慢慢的说道。

    如果是后世的人听到周兴盛的这番话,多半知道他讲述的这个故事是哪部电影里的,没错,就是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少数派报告》!

    这部由世界级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2001年的时候拍摄,耗资超过一亿美元,将近五百个特效场面,全球票房是投入的三倍多。

    无疑,这是一部经典之作。

    按照之前的考虑,周兴盛本不应该选择这部影片,毕竟投资太大,一亿多美元,将近八亿港元,在香港拍摄这样一部片子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周兴盛可不会那么傻,真的就按照斯皮尔伯格的要求来拍摄这部影片,他需要的是将这部影片香港化。至少一点,绝大部分的特效场面是不需要了,像高科技一样的飞行器和未来世界大都市模样、全自动化汽车生产线等等等等耗资巨大的特效画面,周兴盛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

    他要拍摄的,只是发生在87年这个时候的情节。

    如此一来,成本就下降了太多太多。

    还有一个,演员的片酬也能够很好地额控制成本。像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牌,没有个上千万美元的片酬是不会出演的,就算看在斯皮尔伯格的面子上自降一部分片酬,那也要几百万美元不是?

    别提科林法雷尔、萨曼莎莫顿等等大牌,光是演员片酬这方面,原本的《少数派报告》就花掉了数千万。

    但在香港这边,由他们来拍摄的话,哪里要那么多?了不起请程龙出马,五六百万港元就已经是天价了,也就几十万美元而已。两厢一比较,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这方面已经将成本控制在了极低的程度。

    周兴盛估算过,了不起他个人就出资一千万港元,加上邹文淮和向胜两人的投资,总共三千万港元,足够将香港版的《少数派报告》jīng益求jīng了。

    邹文淮和向胜两人听着他的讲述,不禁皱起了眉头沉思起来。

    好一会,邹文淮说道:“不错,有意思,不过这个故事我好像在哪里看过似的?”说着,他的一双眼睛看向了周兴盛。

    周兴盛微微一笑,也不隐瞒:“邹先生果然厉害,见识非凡。其实,我也是看了菲利普迪克的科幻小说《少数派报告》之后才想到的,当然,主旨相同,但情节不同,也算不上改编,只能算跟风之作。”

    邹文淮点了点头,笑道:“原来如此。”

    周兴盛的说法,他是赞同的。当然要算跟风,不能算改编,不然的话如果他们要想拍摄的话不就得多出一笔改编费?他是有钱,但能省则省。这个故事很好,他心里已经决定要把他拍摄出来了。

    周兴盛见着他的神sè,知道他这是心动了,脸上不禁露出来高兴的笑容。

    《少数派报告》的确是出自美国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斯皮尔伯格把它改编成了电影。不过在这里,周兴盛是决计不会承认的,虽然菲利普迪克82年的时候已经去见了马克思。

    香港化之后,《少数派报告》也就不再是《少数派报告》了,因为情节有了巨大的差异,说是另外一个故事也不为过。周兴盛连改变后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先知》!

    “那这部片子就这样决定了?”向胜在一旁抽着雪茄,笑问道。

    周兴盛点了点头,看向了邹文淮,问道:“邹先生的意思呢?”

    邹文淮没有先回答,而是问道:“如果要拍摄这部片子,你们认为由谁来主演比较合适?”

    周兴盛和向胜都怔了一下,周兴盛更是有些挠头,貌似在香港,替代汤姆克鲁斯出演这部片子的演员还真不好找,因为这部片子已经确定了是要进军好莱坞的。然而,目前已经走进了好莱坞的香港演员,混得最好的一个就是程龙,合作三方旗下的演员也就程龙拿得出手,邹文淮第一个力推的也肯定是程龙。

    只是,程龙合适吗?

    周兴盛想了好一会,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回答道:“就程龙吧。”

    在周兴盛的记忆里,程龙出演jǐng察的次数挺多的,这一方面看上去挺般配。另外一个,《少数派报告》里面的动作场面很多,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灵活xìng的打斗,和程龙的风格相近,像利用高科技飞行器在狭窄的居民屋之间打斗以及全自动生产线上的打斗。

    从这两个方面看,程龙还是很适合的。

    唯一有点担心的,是程龙的演技行不行?

    毕竟在原来的时空中,程龙的演技好像一直备受质疑,不然也不会在香港金像奖上年年提名但却年年落空了。

    不过一想到程龙是多次的金马奖影帝,周兴盛也就释然了,而且他在观看程龙的影片时,也没发现程龙演技不行,挺入戏的啊。所以想来想去,周兴盛也没有任何理由否决程龙出演此片。

    邹文淮听到他的答案,明显非常高兴,一直皱着眉头的脸上也有了笑容,点头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祝我们这次的合作旗开得胜!”

    “旗开得胜!”周兴盛、向胜两人同时大声说道,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第五十九章源代码

    说做就做,“三方会谈”之后,改编自《少数派报告》的影片《先知》的制作就提上了rì程,在经过了一连串的协议之后,终于在一周之后达成了一致,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暨《先知》的开机仪式,公布了影片《先知》的详细资料。

    程龙主演,周兴盛编剧,总投资高达三千万港元,邀请好莱坞特效团队工业光魔参与特效制作,目标市场对准好莱坞、、、、、、、、、

    一个又一个劲爆的消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出来,与会的媒体记者瞠目结舌之余,纷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眼中的狂热神sè一览无余。

    光是一个程龙主演,周兴盛编剧,就足以让与会的记者兴奋起来了。

    一个是香港超级动作巨星,一个是香港三千万编剧,两两结合,可以想象得到即将拍摄的这部《先知》会有多么的令人期待。

    更别提投资超过三千万港元,邀请工业光魔参与特效制作了。

    到目前为止,香港的电影,成本投入貌似就没有超过千万的,更别提超过三千万了,根本就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没人怀疑《先知》这部影片拍摄出来后会不卖座,三千多万的成本投入会收不回来。所有人只是单纯的震惊于“三千万”这个数字,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手笔,后无来者肯定不会了,但前无古人却是真的,创了香港电影的历史记录。

    而工业光魔的特效制作。则又是令一个令人期待的事情了。

    1977年,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震惊了全球。而随着《星球大战》的全球热cháo,“工业光魔”这一隐藏在幕后的视觉特效团队也为世人所熟知。《星球大战》之前,没人能想象得到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原来电影的画面还可以这样的震撼人心,充满着科幻的元素。

    于是乎,“工业光魔”立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