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 9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出的珍奇藏品,大大提升了观反博物馆的人流量,更让其隐隐有跻身一流博物馆的趋势,如果于飞此时撤展,对观反博物馆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小飞呀,都是哥哥说错话了,你可千万别计较呀。”马尚都连连作揖,引来三人一同大笑。

    因为董、马两人的到来,于飞也不适合再住在叁井府上了,当天便搬了出来,三个人住进了距离拍卖会场非常近的一个酒店中。

    吃了午饭之后,三人结伴提前到达了会场取了竞价号牌。

    因为距离下午两点拍卖正式开始还有一些时间,所以拍卖场中只有了了数人,显得非常冷清。

    “董老,没有想到您也来了。”这时,一个声音说道。

    第422章火热的开局

    董德昌没有想到在这里竟然还遇到了认识自己的人,转头看去,不由笑着说道:“原来是小王呀,你也来凑这个热闹?”

    小王全名王光水,今年四十出头,也是小有身家,喜爱收藏,在宁都一带也算是有点名气。

    “我可凑不了热闹。”王光水说道:“以我的那点家底还买不了和氏璧,不过这东西这一辈子恐怕也只能见到这么一回了,怎么着也不能错过了,所以我就买了张机票来了。”

    王光水的心思也是今天来到现场的很多人的想法,和氏璧的名头太大,要是拍卖的话肯定是要上亿的,这样一笔资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出来的,即便是王光水身家不菲,但是也不敢存有染指的想法。

    董德昌笑着点了点头,指了指马尚都说道:“小王呀,你是搞收藏的,认得他吗?”

    “哎哟,这不是马老师吗?常在电视上见到您,这一次可算是见到真人了。”王光水连忙和马尚都握了个手,几个人便找了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来。

    “董老,您说这都是什么事呀,中国的珍惜艺术品竟然都在国外,现在连和氏璧都跑日本去了。”王光水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还不改愤青的情怀。

    “对了,董老,我不是听说和氏璧已经被改成了传国玉玺了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王光水好奇的问道。

    在日本希斯特拍卖行传出将拍卖和氏璧的消息后,很多学者对和氏璧进行考证。并纷纷得出和氏璧已经被制作成为了传国玉玺的结论,认为希斯特拍卖行这个所谓的和氏璧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杜撰出来的东西。

    虽然这样的言论很多人支持。但是毕竟缺乏非常确实的证据和史料,大部分的依据都是来源于口口相传的传说,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所以,才会有像王光水这样的收藏爱好者前来日本一探究竟。

    王光水的疑问其实也是当下很多人的想法,董德昌沉吟了一下说道:“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呀。”

    “那您的意思就是说希斯特的这块和氏璧是真的喽?”王光水瞪大眼睛说道。

    于飞暗暗好笑,这个人都四十多岁了。怎么还那么鲁莽?董德昌只是说没有证据,哪里说过日本拍卖的和氏璧是真的这样的话了?

    “那也不尽然。”董德昌说道:“虽然我还没有亲眼看到那块所谓的和氏璧,但是我还是不相信和氏璧会存在于日本。”

    董德昌非常严肃的说道。但是这样没有任何根据的话,恐怕也只能反映出董德昌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几人说话的时候,拍卖会场中陆陆续续进来了一些人,超过八成都是中国人。剩下的大多是日本人。零星的还有几个欧美的老外,金色的头发非常扎眼,一瞬间,于飞还以为自己是进了国内的拍卖所了呢。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主持本次拍卖会的拍卖师竟然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女人,面容姣好,身材惹火,而且穿着虽然说不上暴露。但是该露的地方露了,不该露的地方也露出了不少。

    “这是来卖古玩的还是来卖肉的?”于飞小声的咕哝道。

    更让于飞惊讶的是。这个拍卖师使用的竟然是中文!要知道虽然日本和韩国的很多奢饰品商店的售货员都培训说中文,但是在国外的拍卖会上,拍卖师竟然使用中文拍卖,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看来希斯特拍卖行是铁了心要坑中国人一把了。

    拍卖师并没有多啰嗦,在简单的表达了欢迎之意后,便开始了本场激动人心的拍卖会。

    而此时,整个拍卖场中已经坐满了人。

    “董老,您说这次咱们出不出手?”王光水小声的问道:“我之前听人说过,参加国外的拍卖会竞拍国内的古玩是对国外强盗行径的纵容,我们需要联合起来抵制他们。”

    王光水的话多少显得有些幼稚,虽然很多古玩收藏爱好者抵制了国外的拍卖行,但是依然无法遏制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上升。

    “先看看情况吧?”董德昌说道。他和马尚都此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和氏璧的真伪,对于希斯特拍卖的其他古玩并没有什么兴趣。至于抵制希斯特的拍卖那是要联合在场的买家的,否则的话,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拍卖。即便以董德昌和马尚都的号召力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一件藏品清乾隆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如意以铜为胎,其上鎏金,施透明珐琅釉,嵌玉石,刻“乾隆御玩”四字二行楷书款。

    众所周知,乾隆是很喜欢如意的,在他的授意与倡导之下,宫中如意的制造和使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单只在室内陈设中,就已经到了“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的地步,连乾隆五十八年来华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所著《乾隆英使觐见记》里,也叙述其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至于喜庆年节及皇帝、皇后、太后寿诞等,臣子们自然也要贡进如意以表祝福;皇帝赏赐,甚至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中都少不了它;甚至皇帝大婚等重大仪式上也变得不可或缺。

    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的起拍卖价为两万美元。因为考虑到本场拍卖会的特殊性,所以使用美元结算。

    拍卖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坐在后排的中国人已经直接将价格提到了三万。

    这个如意的市场价大概在二十五万人民币左右,折合美元也就三万多一点。

    但是价格的攀升大大的出乎于飞的意料。三万、四万、五万……

    当如意的价格超过八万美元的时候,已经比它的真实价值都要高出两倍还多了,但是竞价的人竟然还在继续。

    王光水脸上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于飞则若有所思,这群中国人好像是商量好有意竞相给日本人送钱一样~!

    最终,市场价也只在三万美元左右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硬是卖出了十五万的高价!整整翻了五倍。

    “奶奶的,这是怎么回事?”王光水迷迷糊糊的说道。

    参与到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竞拍之中的都是中国人,仿佛他们喊的价格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一样。这样也太不理智了。

    于飞苦笑一声说道:“王先生,你刚才说的抵制是理想,而现在你所见到的猜是现实。当梦想遇到现实的时候,总有很多尘渣翻出水面,让人恶心!

    第二件的拍品是清雍正时期的一对霁红碗。碗撇口,深弧腹,底承圈足,底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书款,为雍正朝官窑之器。其内壁素白,外壁满施红釉,有灯草口,霁红色泽浓艳,色调沉稳肃穆,此类颜色釉从明代永宣时起,便成为帝王祭祀的专门用色,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故又名“祭红”,所见器物见于郊日坛祭日。

    清道光时期,龚鉽撰《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由此可知霁红烧造难度之大,要烧得纯正之祭红釉并非易事。此霁红釉碗成对保存,更显珍贵。

    最终这件价值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时期的霁红碗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同样以十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整个拍卖现场一片嘈杂,不知道是因为拍卖师穿的太少,还是因为收藏古玩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竞价的竞价,议论的议论。成交的价格也往往高出实际价格的数倍及以上。

    于飞眉头紧锁,绝对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ps:月初了,红绿灯拜求支持~~~月票,收藏,推荐什么都行。。。。。

    这段时间红绿灯工作太忙,每天保持两更都是熬夜和早起码的,请各位谅解支持~~~~不是红绿灯不努力,实在是太忙了~

    第423章乾隆鸡缸杯

    ps:红绿灯月初求支持~~~

    这些竞价的人中,有一些是想为促进流落海外的国宝回归出一分力的爱国人士,也有纯属钱多烧的,不懂行情,因为脸面而哄高价格的富商土豪。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看着他们在日本的拍卖行中挥金如土一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撒给日本人,于飞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王光水说的对,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促进国宝回归,而是助长这种强盗的气焰,必须做点什么阻止这种行为。

    然而于飞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号召在座的中国买家抵制拍卖,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一件拍品是清代乾隆鸡缸杯。”拍卖师用她柔弱的声音说道。

    鸡缸杯以成化为尊。在成化之后的两百多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都有仿造,不过质量偏低。仿造较好的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尤以乾隆为佳,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一个小杯子被司仪拿到了拍卖台中央的展示台上。同时,在大屏幕上也打出了鸡缸杯的图像。

    这么远的距离,拍卖方也不允许现场上眼或上手,也就根本无从判断真伪。

    不过这难不倒于飞,他引导一股混沌之气包裹住了鸡缸杯,紧接着他的眼前一亮!

    然后他趴在马尚都和董德昌的耳边的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两人均露出了惊骇的目光。

    “小飞。你能确定?”马尚都问道。他虽然知道于飞的运气很好,鉴定能力也很高(不然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捡漏呢),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就连他自己都无从判断真伪,于飞是怎么看出不对的?

    “是呀小飞,此事关系重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不好信口雌黄的。”董德昌也说道。

    当听到于飞说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是赝品的时候,两人还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虽然现在拍卖会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屡屡出现,但是在国外大型的拍卖会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而希斯特拍卖行的本次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一开始抛出的两件拍品质量都很高,很明显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拍卖会。希斯特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拍卖行了,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被查出来。对他们的声誉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一般来说,拍卖会的赝品都会放到中后期,因为拍卖会刚开始的时候,竞拍者都很清醒。甚至抱着几分警惕。这时候售假。被发现的几率会高出不少。而到后来,在现场的氛围带动下,竞拍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头脑发热,或者看到别人接二连三的出手,也有可能跟风盲目出手,这样赝品拍卖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事实上,拍卖会发现赝品的情况太多是在拍品交割之后,而当场便被拆穿的情况非常少。

    “董叔。马哥,你们相信我。我在日本的一个私人交流会上看到过这个鸡缸杯。确定为赝品无疑!最大的破绽就在它的落款上。”于飞说道。他不可能说这一切都是经过混沌之气仔细观摩之后得出的,便假托是自己之前看到过。反正自己在日本的所作所为董德昌和马尚都并不清楚,而且他也确实参加过一场私人的交流会,只不过并没有见到这个鸡缸杯而已。

    “好!”董德昌虽然并没有把握,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相信于飞,一拍扶手说道:“我就把这点名声全押在你身上了,要是押错了,你可得给我养老。”

    董德昌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不容易,他数十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了这样的名声。如果这件乾隆鸡缸杯并非像于飞说的那样是赝品,而是真品的话,那董德昌这一辈子的名望可就全完了,以后说不定真要靠于飞养老了。

    这样的赌注不可谓不大,而董德昌竟然愿意拿所有的一切豪赌一把,显然是为了支持自己,这让于飞非常的感动。

    “既然董老都愿意赌了,那我也没说的,赌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顾忌太多太不洒脱。”马尚都眯着小眼睛说道。

    马尚都能够答应更在于飞的意料之外。要知道马尚都和于飞的交往并不算多,也就是最近因为古玩寄展的事情交往的多了一些,他对于飞的了解也没有董德昌深。

    这个乾隆鸡缸杯中没有丝毫的混沌之气,确定为赝品无疑。但是于飞请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当众拆穿希斯特拍卖行的行为不能不说是太孟浪了。

    虽然于飞在伦敦当众拆穿了索斯比的拍卖,但是以来于飞名不见经传,即便是说错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一次于飞没有自己站出来指出希斯特的售假行为,当然不是爱惜羽毛,不愿意以身犯险,那是因为他还有其他的打算!

    拆穿希斯特售假只不过是第一步!

    于飞站起身来,非常真诚的冲两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两人无论鉴定的水平还是操守都让于飞非常钦佩。

    正当董德昌要站起身来说话的时候,却被马尚都阻止了:“董老,这种事情还是让我们小辈冲锋陷阵吧,你呀,给我压压阵,掌掌舵!”

    “小马,我已经是老头子了,这点名声对我来说无所谓,可是你还年轻,所以这事还是我来。”董德昌并不愿意让马尚都打头阵。

    马尚都一笑,已然站起身来,不给董德昌阻止的机会,高声说到:“等等!”

    此时,对于乾隆鸡缸杯的竞价已经开始。价格已经从底价两万美元极速攀升至五万美元。

    近年来,斗彩鸡缸杯的升值很快,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马尚都的这一声等等,如果一声春雷,让火热的拍卖会现场一下子冷却了下来。

    因为于飞等人坐的比较靠后,所有很多人纷纷回头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人打断拍卖。

    “是马老师!”马尚都的名气太大了,现场的很多人立刻便认出了他那一头短发和一对一笑就看不到的小眼睛。

    “马老师也来了,那太好了!”也有人这么说。很多收藏爱好者鉴定的水平有限,也就非常的不自信,见到专家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感。

    “马老师好!”顿时现场不少人纷纷和马尚都打招呼,马尚都也频频点头致意。

    此时,董德昌也站了起来,相比于马尚都,认识董德昌的人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董德昌影响的地区是在南方。不过还是有一些认出他。

    “董老您也来了?!您还记得我吗?”一个人高声叫道:“上次在宁都,您还帮我鉴定过一幅齐白石的画呢!”

    “拉倒吧,董老每天都鉴定那么多古董,哪里会记得你?”另外一个人开玩笑说。

    顿时现场响起了一阵笑声。

    拍卖会也因此中断。于飞不由感慨,马、董两人的影响力真大,他们俩一出声便产生了如此的反响,如果自己出声喊停拍卖会的话,恐怕会被砖头砸死的。

    “这位先生,请问您打断拍卖会有什么事吗?”美女拍卖师问道。

    是呀,马尚都打断拍卖会是因为什么呢?想到这个问题,现场顿时静了下来。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道:“很简单,我怀疑这件乾隆鸡缸杯是赝品。”

    “什么?”现场顿时想起了一阵议论声。

    “我没有听错吧,马老师说这件鸡缸杯不对?”有个人难以置信的说道:“日本不是以造假售假为耻的国家吗?在他们的拍卖会上怎么会出现赝品?”

    日本一直标榜自己以造假售价为耻,这也蒙蔽了很多国人,让他们认为日本的拍卖行拍卖的都是真品无疑。

    此时,马尚都的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希斯特拍卖行,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希斯特的拍卖行名声可就毁了。

    美女拍卖师的经验很明显不是特别丰富,她本来就是希斯特推出来的一个噱头,一个吸引眼球的工具,哪里会想到现场出现了质疑的情况?

    但是她很快便镇定了下来,高声问道:“您说这件乾隆鸡缸杯是赝品,有什么证据吗?”

    “对呀。”一些人又看向马尚都。虽然你马老师声名在外,可是说话要有根据呀。

    证据?距离这么远,马尚都连看都没有看清楚,又哪里去找证据?

    第424章拍卖赝品

    ps:月初红绿灯拜求支持~~~

    但是事到如今,马尚都已经无路可退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第一个证据便是这个鸡缸杯的款识。”

    刚刚于飞私下里已经说了,鸡缸杯的落款有问题,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马尚都还是选择了相信于飞。

    听到马尚都的话,在场的人议论纷纷。

    “听到没有,马老师说款识不对只是第一个证据!马老师就是马老师,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不止一个证据来。”一个马尚都崇拜者赞叹着说道。

    但是一些有理智的人却有些怀疑,马尚都、董德昌等人坐的比较靠后,距离鸡缸杯实物足有二十多米远,而鸡缸杯的高和杯口直径都只有八厘米左右!杯底的款识就更小了,寻常人在他的位置恐怕只能看到一抹蓝莹莹的痕迹,根本就看不出款识来,更何况是辨别出真伪呢?虽然大屏幕上也有鸡缸杯大幅的照片,但是却看不到杯底的款识呀。

    马尚都难道和孙猴子一样生了一双火眼金睛?

    “愿闻其详。”女拍卖师很明显是得到了授意,也就不再那么慌张,甚至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下面递上来的纸条念的。

    要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不过这可难不到马尚都,他不到二十岁就在古玩市场上“混”,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

    只听他不慌不忙的说道:“乾隆一朝瓷器是很多的,其中款识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极少。款字一般以青花写款为主,但有些抹红器、珐琅彩器或少数粉彩器上用蓝料写款。在白瓷、茶叶末、仿竹器、珊瑚红等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由于乾隆一朝年份长,产量多,写款的人也不太固定,所以款字的变化也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笔画均略有出入。以款识判定真伪就是要看款识是否工整。这件鸡缸杯虽然在器形方面符合乾隆鸡缸杯的特点,落款也是用的‘大清乾隆年制’的三行六字款。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在落款上却模糊不清,显得有些草率,很显然并不是乾隆官窑的作品。”

    马尚都的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有理有据。但是实际上完全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推测的。

    不过其丰富的鉴定知识还是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大都觉得马尚讲得很有道理,至于他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倒不怎么在意了。

    “马先生是吗?款识一说见仁见智。你说不工整,但是在我看来却又是非常工整的,以此作判断太过主观了吧?”女拍卖师说道:“不知道马先生还有其他的证据吗?”

    拍卖师一口否定了款识一说,而且不在上面和马尚都纠缠,而是请他提出其他的证据。

    马尚都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其他的证据当然有,既然有人对拍品的真伪有疑虑,那是不是让我们上上眼呢?”

    马尚都的意思是想走到近前仔细的看一看。只要这个鸡缸杯不是真品,他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现不对之处。

    但是希斯特拍卖行并没有让他如愿。

    “您的意见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以这样的方法要求走到近前观赏把玩,试问拍卖会还能举办下去吗?”女拍卖师说道。

    不能不说她的反应非常快,抛出的问题也非常犀利,这样的事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眼见着拍卖行不上当,马尚都只能另想办法,不过,这也让他愈发的相信于飞的话:这个所谓的乾隆鸡缸杯肯定不对,否则的话拍卖方不会如此的推三阻四,不让观摩的。

    想要“找”出鸡缸杯的第二个问题,对于马尚都来说不要太容易。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斗彩鸡缸杯的制作是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而所谓斗彩则是以制瓷的工艺方法取名,是将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形成釉上、釉下彩绘互相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以釉下青花勾绘全部或部分图案的轮廓线,再以低温彩如红、黄、绿、紫釉等填入其中,这就是所说的填彩。在斗彩鸡缸杯的仿制拼中,乾隆时期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调配颜色和款识写法上。如果用放大镜观看乾隆时期的仿制的鸡缸杯就可以看出云朦很淡,气泡不匀,字的青色亦显涣散,胎色微透黄或白色闪青,底足釉砂相连处少微黄色。而这件鸡缸杯造型虽然很像,但是动作造型非常呆板无神,徒具其形而已,终究算不得上品!”

    “好!”马尚都的话音刚落,已经有不少人叫起好了。

    马尚都的知识渊博而丰富,信手拈来,却已将鸡缸杯的制作方法、名称来源、传承历史,如何识别等问题一一剖析了一遍。有理有据,让人不由不得不信。

    于飞也是暗暗佩服,虽然自己用混沌之气仔仔细细观察了好久,但是除了能判定出真伪之外,就只能看出其款识有些问题,其他的都没有看出来。要想像马尚都这样侃侃而谈犹如亲见的话,他还真做不到。看来底蕴这东西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

    在众人的叫好声中,马尚都却暗暗擦了一把冷汗。没有人知道刚才他那一番话根本就是胡扯八道的。什么呆板无神,徒具其形?根本就是他信口胡诌的!他距离鸡缸杯那么远,上面画着的是什么东西看不到,又怎么能看出其“神”呢?大屏幕上虽然也有影像,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照片是会有失真的,即便是再先进的照片都无法取代“上手”,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根据照片买古董的原因。

    董德昌悄悄冲马尚都竖了竖大拇指,刚才的那个场面,即便是他应对起来都会有些吃力。而马尚都的应变能力显然非常的强,竟然连消带打把一片质疑声给压了下去了。

    “小飞,你看到了吗?这才叫真本事!”虽然于飞已经靠着捡漏买了很多件珍惜的古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董德昌总觉他有取巧的嫌疑,还是不大相信他,说不得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教训他一下。

    于飞连连点头,说道:“知道了,知道了,收藏古玩不能奢望捡漏,更不想一夜暴富,要扎扎实实的一步步去走。”

    这些话是董德昌以前经常在电话中告诫于飞的,现在于飞都能背下来了。

    “你个小兔崽子嫌老师烦了是不是?”董德昌笑骂道。

    “怎么能呢?”于飞嬉皮笑脸的说道:“董叔您说的对,这不我不都记下了吗?都能背了。”

    董德昌摇了摇头,也就没有再说。

    “既然马先生对这见乾隆鸡缸杯有疑虑,我们将先押后鸡缸杯的拍卖,待到查实后再安排时间拍卖。”女拍卖师的应变不可谓不快。她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不影响拍卖会的进行。

    但是马尚都岂能让你如愿。

    “慢着!”马尚都高声喝道。这对他那幅沙哑的嗓子来说,甚至显得有些艰难!

    希斯特拍卖行息事宁人的态度已经让马尚都肯定,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确实像于飞说的那样是赝品无疑!否则的话,为了拍卖行的声誉和口碑,希斯特肯定不会如此退让的!

    既然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的拍卖赝品,那又怎么能让你全身而退呢?

    第425章调包

    马尚都这一声“慢着”一说出口,很明显女拍卖师的眼神中闪现出一丝慌乱。

    “马先生还有什么事吗?”拍卖师勉强说道。

    “当着所有的买家的面,希斯特不该给个交代吗?”马尚都凛然说道,很明显他是在点火。

    果然,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就有很多人附和:“是呀,一定要给个交代,竟然拿赝品来糊弄人,简直太过分了!”

    面对在座中国买家的指责,拍卖师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不过,她的楚楚可怜的表情并没有获得谅解,指责声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话,恐怕这场拍卖会是进行不下去了。

    “诸位请稍安勿躁。”正在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场中,虽然希斯特面临非常不利的处境,但是来人气度悠然,让人不敢轻视。

    见到来人,女拍卖师仿佛一下子见到主心骨似的,松了一口气。

    中年男人冲拍卖师厌恶的挥了挥手,将她遣了出去,这才说道:“鄙人村上直彦,不知道各位想怎么了结这件事呢?”

    在场的很多人立刻将目光转向了马尚都。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道:“很简单,先把这件乾隆鸡缸杯赝品的事交代清楚。”

    希斯特原本是想使用一招缓兵之计,多少保全拍卖行的颜面,然后在拍卖会之后想办法消除影响,但是马尚都岂能让他如愿?他意图非常明显。首先是让希斯特承认乾隆鸡缸杯是赝品,把这件事坐实了,不给对方抵赖的机会。

    村上直彦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您不说我也会给在座的诸位一个交代的。”

    他的态度很平和很淡定,仿佛成竹在胸一样。他的自信又让场中的很多人有将信将疑起来,难道说马老师看走眼了?

    “好!”马尚都说道:“不知道村上先生要怎么给我们一个交代呢?”

    马尚都步步紧逼的说道,如果村上直彦说要将这个鸡缸杯拿回去请希斯特的鉴定师鉴定,马尚都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出乎意料的是,村上直彦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在现场进行鉴定,请各位公推三位鉴定专家上来一同参与鉴定。大家认为可好?”

    村上直彦的提议正合马尚都的意思,相信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怕希斯特搞什么鬼!

    这三位鉴定专家中。马尚都和董德昌自然要占据两席的,至于第三位,经过一番的提议和争吵,最终确定为一位卢姓老者。据说也是某地的一位颇有名气的收藏家。不过于飞没有听说过。

    鉴定专家确定后。下面就是要快开始鉴定了。

    然而,当三人离开座位走上台前的时候,突然村上直彦吃痛的叫了一声,而在他的袖子中,又一只鸡缸杯掉落了出来,掉落在地,摔成了碎片!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座的所有人一愣,但是紧接着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个村上直彦竟然想在大家的注意力被三位专家吸引过去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魔术一样的手段。将鸡缸杯赝品进行掉包!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掉包失败了,而且还让袖子中藏着的那个鸡缸杯真品摔碎了!

    明白了这一切的买家们愤怒了,首先是以假充真的混弄买家,在被拆穿后又想使用魔术一般的手段进行蒙骗!希斯特的行径太过可恶了!

    村上直彦痛苦的握住了自己的左手腕,现场只有他最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事实确如大家猜测的那样,村上直彦自幼练习魔术,在魔术一道上造诣颇深,刚才他确实想用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段,用真的鸡缸杯将假的掉包。这样的话,鉴定出来的结果自然会让马尚都名誉扫地,而希斯特也可以安然度过难关,甚至知名度会更胜往昔。

    这种做法不可谓不无耻,不可谓不歹毒。而这种掉包的小魔术,对于村上直彦来说实在是小儿科,虽然现场有一百多人,但是他还是很有自信不会被发现。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用公推鉴定专家这个幌子成功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

    正当他以为自己的行为又将轻而易举的成功的时候,突然一个形似硬币的物体撞击在他准备调包的右手上,直接让他握不住了手中的鸡缸杯,让其脱手摔碎在地上。也让他的可耻行径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他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意外。究竟是什么人看穿了他的意图,而且竟然在自己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击中了自己的手臂,破坏了自己的行动!这个人是谁?

    村上直彦的额头汗水直流,却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害怕!他没有想到这样一场拍卖会上竟然会隐藏着如此可怕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中国人!他看着掉落在自己脚下的一枚硬币,从上面的字可以推测,这应该是人民币!刚才正是它击中了自己的手臂!

    其时机拿捏之准,速度之快,力道之恰到好处均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于飞很轻松的吹了个口哨,刚才那枚一员的硬币当然是他打出去的。

    当村上直彦进门的时候,于飞就已经发现了他的袖子中藏有一个鸡缸杯!虽然村上直彦自认为藏匿的非常隐蔽,但是在混沌之气的探查下,任何的伪装都是徒劳的。

    如果于飞愿意,他甚至能看出村上直彦的小弟弟上有几厘米长!当然,他并没有这样的恶趣味。

    不过,村上直彦的这桩类似乌龙的做法也让于飞省掉了不少事,接下来就看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了。

    他们俩都是老江湖了,肯定会借题发挥的,已经不需要于飞操心了,这小子干脆眯起了眼假寐了。

    一只乾隆鸡缸杯价值也在数十万人民币左右,折合日元也在百万以上了,就这样摔碎了确实非常可惜。

    但是村上直彦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心疼了,因为他的作为已经激怒了在场的所有的买家,不少激动的中国买家甚至开始往台上丢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子,或者是一些瓜果的皮和蒂,就连为数不多的黄头发也狠狠的骂了一声“**!”

    面对这样的声讨,村上直彦当然呆不下去了,灰头土脸的跑了出去!

    日本希斯特拍卖行精心准备的一场高规格的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会竟然成为了一个闹剧!

    这次拍卖会希斯特拍卖行煞费苦心,数日之前便已经大肆宣传,特别是借助和氏璧这个超大的噱头,确实是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和注意。

    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也非常成功,本次拍卖会的上座率达到了罕见的100%,如果不是会场的人员限制,恐怕参加拍卖会的人还会更多!就这样,一个二百多人的拍卖会场还是做的个满满当当的,里面有一些人甚至是上过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的!

    面对着这样一窝“大鱼”,希斯特拍卖行非常欣喜,甚至磨刀霍霍,做好了大宰一笔的准备!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三件藏品竟然就出了事!希斯特以前不是没有拍卖过假货,但是全都涉险过关了!而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已经算得上高仿了,而且又是远远的摆在前台上,这是怎么会被发现破绽的呢?

    难道之前付出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希斯特拍卖行的所有人员的心里都在滴血!可是却完全没有办法!

    都怪那个可恶的中国人!村上直彦仇恨的眼神望向了人群中的马尚都。

    而此时,马尚都俨然已经成为了民族英雄,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

    面对这样的赞誉,马尚都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率先发现鸡缸杯是赝品的是于飞,自己又怎么能夺人之美呢?

    当他转过头去看于飞的时候,却发现这小子已经闭着眼在那打盹呢!那头点的,小鸡啄米一般!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426章交锋敬关

    算了,还是别叫他了。马尚都联想起之前《洛神赋图》等珍贵艺术品展览的时候于飞一直不愿意公开自己身份的行为来推测,于飞似乎并不想站在人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还是尊重于飞的意思。

    闹腾了一阵之后,希斯特拍卖行的社长敬关先生露面了。

    敬关今年六十出头,在日本第一个成立拍卖公司﹑是日本拍卖界的创始人,也是最初在日本开始“当代美术拍卖”的领头人。可谓是资历深厚。

    当他来到拍卖现场的时候,发现前台已经丢满了矿泉水的瓶子。

    敬关的身体微微有些佝偻,但是精神还算不错。在两位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他来到了场中。

    面对嘈杂、激动的人群,敬关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端端正正的深深鞠了一躬。

    “喂老头!别以为你鞠了个躬这事就这么算了,我告诉你,没那么容易!”一个人高声叫道。

    “就是!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很多人马上附和说。

    但是面对这样的质问,敬关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深深的又鞠了一躬。

    “嘿!这老头还真是的,鞠躬还鞠上瘾了。”这一次已经没有人高声喝骂了,除了一些人的轻声的嘲笑,整个拍卖会场平静了很多。

    周围的人声低下去了,于飞却睡不着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点起来的如此大的火这么快的熄灭了下去。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正看到敬关第三次低下了他微嫌佝偻的身躯。

    此时,场中已经完全的安静了下来。这个老头只用了三个躬身便平息了在座所有人的情绪,连于飞都有些佩服他了。

    “诸位,鄙人敬关,忝居希斯特株式会社的社长,我为希斯特拍卖行出现的丑闻向您郑重道歉,我也是刚刚才得到消息赶到这里。”敬关缓缓的说道,语气中带有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希斯特拍卖赝品。你说你这个社长不知情,谁信呀?”有人低声说道。

    “我已经撤销了本次拍卖会负责人的所有职务,并将他清除出了希斯特。”敬关继续说道。

    于飞的心中一哂。心说:“这种丢车保帅的小把戏,太小儿科了吧?”

    但是往往小儿科的把戏也同样有用,大部分已经不再说话了,这让于飞心中感叹。中国的人民实在是太善良了。

    “为了弥补大家的损失。本次拍卖会手续费仅收入百分之一!”敬关继续说道。

    百分之一这样的手续费确实很低了。像索斯比的手续费甚至高达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国内的拍卖行虽然手续费要低得多,但也在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一确实闻所未闻,敬关的让利可谓非常大的。

    很多人颇为意动,毕竟这样的话可要省掉不少的钱呀。以一件十万美元的拍卖品为例,如果希斯特的手续费为百分之十的话,那么买家就要额外多付出一万美元。但是以百分之一的比例算。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一千美元,中间相差了十倍。

    不过。于飞和马尚都等人并不想这场拍卖会再进行下去,因为那样的话,自己的这一番努力就算是白费了。

    但是敬关的让利幅度很大的,已经成功的重新勾起了很多人的**。大多数人到国外买古玩图的就是一个便宜,现在手续费降到百分之一了,能省掉不少钱,这让在座的很多人心思有活络了起来,硬要阻止恐怕是很难的。

    其实希斯特拍卖行不过是搞了个把戏,他完全可以把手续费加进拍卖品的价格中,一点都不少赚。但是这个道理一时之间哪里能说得明白?

    要说,还是马尚都经验丰富,他并没有阻止大家继续竞拍,而是轻轻的说道:

    “不怕买贵;只要买对;什么最怕;赝品最贵。”

    这句话一出,整个拍卖会场都静了下来。是呀,不能光想着省钱呀,要是买到一个赝品,就是花再少的钱也是浪费呀。

    敬关的面色一变,但是很快又笑了起来。

    “没有想到马先生大驾光临,幸会幸会,怎么?马先生看中了什么拍卖品?我可以做主,不收任何手续费。”敬关说道。他和马尚都曾经在中日的一次艺术品交流会上见过一面,所以也算是旧识。但是他说这番话却不是真的看在熟人的面子上给马尚都让利,说白了就是想给马尚都抹黑。

    首先他是要告诉在座的所有人,马尚都的地位并不是那么超然的,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买家而已,来到这个拍卖会?(精彩小说推荐:

    ) ( 捡漏 http://www.xshubao22.com/3/38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