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 9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首先他是要告诉在座的所有人,马尚都的地位并不是那么超然的,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买家而已,来到这个拍卖会当然是为了要买古玩。既然是要来买古玩,又为什么要阻止大家买呢?是不是为了要少几个人和自己竞价呢?

    敬关用一句话在众人的心中种上一颗怀疑的种子,挑起众人对马尚都的猜忌,那么马尚都的号召力也将大打折扣。

    其二,他还是想利诱马尚都。用不收手续费来引诱马尚都,只要马尚都同意,他立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需要自己去找他事,众人的口水就可以把他淹死了,也让所有人看看,马尚都这么做根本就不是担心众人买了赝品,而是为一己私利!

    面对这样的圈套,马尚都又怎么可能上当?

    他轻笑一声,说道:“不必了,马某此来并非是看中了贵社的拍品。”

    马尚都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很多人的议论,来到拍卖会并不是为了买东西,那是因为什么?

    “哦?马先生何出此言?”敬关微笑道,马尚都并没有中圈套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马尚都二十岁不到就在各个古玩市场上混迹,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种小把戏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敬关先生,咱们直说了吧。”马尚都高声说道,只是他的小眼睛眯着,显得有些猥琐。

    “我这次来到日本是冲着你们所谓的和氏璧来的。”既然日本方面不承认中国学者的考证,那么马某就来当面进行鉴定。”马尚都相信凭借自己的鉴定水平,只要这块和氏璧是假的,就一定能看出不对来。

    虽然对于和氏璧谁也没有见过,在历史上的描述更是少之又少。被制造成了传国玉玺之后,对于和氏璧的记在更是几乎绝迹,要想鉴定出真伪谈何容易?

    恐怕希斯特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如此猖狂的放出风去,用和氏璧这个噱头来吸引买家,抬高价格。

    “看来马先生也认同我们的发现呢。”敬关很无赖的说道。他的意思当然是说,你马尚都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当然是认为中国得出的和氏璧已经被制作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和氏璧在日本!

    “敬关,请注意你的言辞!”马尚都罕见的发怒道,一双小眼睛寒光迸现!

    “马某来到这里为的就是拆穿你们的谎言!”

    既然敬关胡搅蛮缠,那么马尚都也不会给他留任何的情面。

    敬关一直微笑着的脸庞也冷了下来,“马先生,希斯特有自己的鉴定师,恐怕还轮不到你来帮我们鉴定真伪吧?”

    “对呀!你们有自己的鉴定师,都能将一件伪造的乾隆斗彩鸡缸杯堂而皇之的当成真品送上了拍卖台!”马尚都嘲讽着说道。

    “你们有自己的鉴定师,却在事情败露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追究责任,给所有的买家一个交代,而是想通过下三滥的手段偷梁换柱!”

    “这就是你们的鉴定师的水平吗?”

    马尚都几乎是在指着希斯特的鼻子在骂他们造假售假了。

    面对马尚都的堂堂之言,以敬关的狡辩也难免语塞。

    第427章和氏璧真容?

    面对马尚都的质问,敬关无言以对。

    他没有想到马尚都的言辞竟然会如此的犀利!

    马尚都的话也让在座的买家认清了希斯特的真面目,也就没有人在嚷嚷着要继续进行拍卖了。

    整个事已经进入了死角,虽然是冬天,但是敬关脸上的汗水还是出来了,他不停的用手绢擦拭,神色狼狈。

    反观马尚都,一直眯着的小眼睛也不显得那么猥琐了,然而隐隐有一种胜券在握的超然。

    良久,敬关的脸上挣扎的神色消失了,他抬起头瞪视着马尚都说道:“好,既然马先生要上眼,敬关求之不得。”

    众人精神一震!终于要见到传说中的和氏璧了。

    一直假寐的于飞也睁开了眼镜,本来他一直以为这个所谓的什么“和氏璧”根本就是希斯特拍卖行杜撰出来的东西,目的是为了吸引买家的关注的。所以,无论马尚都如何说,敬关都不应该答应出示“和氏璧”才对。

    或许有人会说,那样也不对呀,希斯特拍卖行已经将“和氏璧”放进了拍卖品的小册子中,他只要拍卖,不就露馅了吗?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今天所有的拍卖品都是不能上手甚至上眼的。也就是说希斯特拍卖行完全可以拿出一块普通的玉石冒充和氏璧,然后再唆使拍卖场中暗中布下的拖以高价将“和氏璧”收入囊中,那么整件事就变得天衣无缝了。

    这种事在拍卖行中也并不少见。不过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做的比较隐蔽,像希斯特这样拿着“和氏璧”这样闻名于世的宝贝出来招摇撞骗的还真是少见。只能说他无知者无畏了。

    如果真的像于飞猜测的那样,那么希斯特拍卖行绝对不应该同意出示和氏璧的。

    但是现在敬关竟然同意让马尚都鉴定“和氏璧”。他的底气在哪里?

    难道说这块和氏璧确实是真的?还是说敬关根本就不相信马尚都能鉴定出正确的结果?这未免也太小看马尚都了,如果不考虑于飞的混沌之气,正值壮年的马尚都甚至可以说是国内鉴定界的第一人,他的鉴定能力毋庸置疑。

    马尚都和董德昌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不管这块和氏璧是真是假,能够亲眼目睹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请诸位稍等片刻。”敬关说完便走了出去。

    然后几名工作人员走进场中快速将台前的矿泉水瓶子等垃圾收拾干净。

    当敬关再次出现在门前的时候,整个会场又变得整洁如新了。

    “各位。和氏璧极其珍贵,所以还请推选出三位共同鉴定。”敬关说道。

    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现场的人数超过了两百人。人多手杂,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把和氏璧损坏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甚至于飞等人也担心敬关做手脚,故意安排自己的人将和氏璧摔坏。从而让真假之争不了了之。

    而且别看在座的一个个都是收藏的爱好者。但是鉴定水平真正很高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也就是个爱好。

    所以,推选三位共同鉴定最好不过了。

    因为之前鉴定乾隆斗彩鸡缸杯的时候已经推选出了三位的鉴定专家,这一次也就不需要再次推选了。

    马尚都、董德昌和那位卢姓老人一起走上了台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估计很快他们就会得出真伪了。

    众人瞩目中,“和氏璧”放在一个小推车上,被两名司仪小心翼翼的推进了拍卖大厅的前台,在它的上面还盖着一块金黄色的丝绸。让人愈发的好奇。

    玉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其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关于“和氏璧”,希斯特拍卖行在拍卖册上并没有印制它的图像,而是印制了“和氏璧”历史典故的故事,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厅中的众人中除了敬关等寥寥几人外,其他人都还没有见到和氏璧的真容。

    偌大的拍卖大厅一下子陷入了沉寂,所有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

    如果当黄色的丝绸揭开,下面放置的确实就是失传已久的和氏璧,那么对于中国历史考古学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当然,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耻辱!因为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竟然出现在了日本!而且这也代表了,中国两千年口口相传的和氏璧被制作成了传国玉玺的传说根本就不真实的!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忍不住现行鉴定了,这个人就是于飞!

    在“和氏璧”被小心的推进大厅的时候,于飞便忍不住的引动混沌之气进行探查了,这几乎是出自好奇的本能!和氏璧的珍贵程度一点都不比《洛神赋图》差,甚至在历史价值上更是远远过之!对于这样的国宝,于飞又怎么能放过呢?

    他本来以为,这块和氏璧只是一块普通的,块头较大的玉石呢。但是当混沌之气包裹住这块玉石的时候,于飞愣住了。

    在混沌之气的观测下,于飞发现:这块“和氏璧”直径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中间“好”(就是玉璧中间的孔洞)的直径大概在十厘米左右,而厚度大概在七八厘米左右,在玉璧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同时,这又是一块典型的素璧。所谓素璧,就是上面没有任何纹饰的玉璧。

    在古代,人们喜欢在玉璧上雕刻各种各样的纹饰,以象征各种各样吉祥的寓意,比如汉代比较多的象征丰收的“谷纹壁”,象征安居的“蒲纹璧”等等。

    素璧倒是符合“和氏璧”的传说的。毕竟和氏璧被发现之后,没有任何记载说上面被雕刻了纹路的。

    而从材质来说,“和氏璧”属于白玉,这种白玉并不同于顶尖的羊脂白玉,但是这么大的一块玉,而且如此的通透也是非常难得了。

    最重要的是,这块玉中含有大量的混沌之气,于飞可以推断出这块玉确实属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时间上来说倒是与和氏璧相吻合的!

    难道说,这块玉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不过光是从时间上来推断,并不准确。但是于飞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马尚都他们了。

    “三位,请上手。”敬关退后一步说道。

    马尚都和董德昌等人对视了一眼,最终三人决定一起揭开黄色的丝绸。

    当黄色丝绸被揭开的时候,现场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凝滞了起来。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第一个看到究竟。

    但是距离这么远,哪里能够看得清楚?他们这么做不过是徒劳的努力罢了。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怎么样?对吗?”一个被挤在后面的买家焦急的问道。

    “真的是玉璧,而且看包浆和沁色似乎已经很久远了,像是个老物件。”一个人说道。

    “像是和氏璧!nnd这个宝贝竟然真的在日本!”另外一个人比较武断的说道。

    马上就有人反驳说:“瞎吵吵什么?三位专家不是还没有说话吗?”

    “对哟,听听专家怎么说。”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向了台上距离“和氏璧”最近的三人。

    三人谦让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一起观摩。

    因为事关重大,即便马尚都和董德昌这样的老把式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不过于飞还是清晰的看到马尚都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难道说马尚都已经发现了不对?不过他并没有沉不住气立刻说出来,而是继续观摩,似乎是想多发现一些问题似的。

    终于,十多分钟后,就在现场的人等得开始焦躁的时候,三位专家一同直起身来!众人的精神一震。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428章玉璧、玉环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希斯特拍卖行有些异想天开了,或者说太无耻了。

    因为这快玉璧除了时间上和和氏璧相近,其他的与和氏璧根本扯不上半点关系!真不知道日本人把它说成和氏璧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董德昌叹息一生,要是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它打死都不会来日本的。它也决定以后无论日本人再放出怎么样的风声,它都不会再相信了。

    ‘怎么样?怎么样?‘众人见三位专家鉴定结束,忍不住纷纷问道。

    ‘董老,您跟大家说说?‘马尚都提议道。三人中他的年龄最轻,当然要谦让一番。虽然他也听说过卢姓老人,但终久是不熟,对他眼力也不甚了解,自然也就不会请他出马。

    董德昌挥了挥手说道:‘小马呀,你也别谦虚了,你的水平早已经超过我们这些老头子了。一劳不烦二主。这个事呀还得你来。‘

    董德昌说完目视卢姓老人,老人会意说道:

    ‘是呀,马老师还要麻烦您呀。‘

    他和马尚都不熟,虽然年龄比较大,但还是尊称来一声‘马老师。‘

    ‘好吧,我要是说错来,两位老师可要纠正补充哦。‘

    三人在这里谦让,早把台下的买家给急坏了,心说这事谁来不一样啊?谦让来谦让去干什么啊。

    最终,马尚都站起身来说道:‘敬关社长,我们一致认定。这个所谓的和氏璧不对。充其量是一块比较好的玉而已。‘

    马尚都一锤定音,顿时现场很多人面露喜色。

    ‘听到了吗,马老师说这个和氏璧是假的!‘马尚都说话很有分寸。但是台下的人可就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把‘假‘字说出来了。

    敬关的脸色很难看,但是因为涵养,却也没有立刻发火。

    ‘马老师,您说这个话有什么依据吗?‘

    ‘依据自然有。‘马尚都说道:‘首先,和氏璧是一块璞玉,从它后来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传说可以推测出。它和一般的玉璧并非是一样的。‘

    ‘马老师!‘马尚都还没有说完便被敬关打断了:‘您基于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来推测和氏璧的形状。可是您也说了,和氏璧被制作成传国玉玺只是传说,并没有确实的证据。您基于假设推断出来的结论,试问有说服力吗?‘

    不得不说敬关的反驳确实很有力度。虽然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认为和氏璧被制作成来传国玉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马尚都也是习惯使然,说出这样的话。没有想到立刻被敬关抓住了破绽。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说:‘好。如敬关先生所愿,我们先不谈和氏璧是什么样的模样。先说说眼前这块玉环吧。‘

    ‘玉环?‘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也被很多人立刻就发现了。

    ‘不错!正是玉环。‘马尚都斩钉截铁的说道:‘根据记载,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而孔洞比玉肉大的,叫玉瑗,而玉肉和孔洞均大的,叫玉环。但是后世进行了简化,玉瑗的概念逐步被取代消失。现在统一将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把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或者比玉肉大的叫玉环。大家看这块玉。我们粗略量了一下,这块玉的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所以应该叫玉环而并非是玉璧。而和氏璧被口口相传至今是玉璧而非玉环,因此这块玉环根本就不可能是和氏璧!‘

    马尚都的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立刻赢得了一片掌声。

    敬关的脸一片青紫,他们推出和氏璧不过是一个噱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和买家。玉环和玉璧的简单区别,以敬关和希斯特鉴定师队伍的水平肯定不会鉴定不出来,如此视而不见不过是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说白了就是糊弄买家的。特别是中国的买家中土豪那么多,一旦涉及国宝回归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头脑发热,也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都会花大价钱买下来,最是容易糊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炒作太过真实,而和氏璧的影响力又太大,竟然马尚都这样的古玩鉴定专家也会来到这里,这个玉环又哪里禁得起他这样细致而缜密的推敲?

    敬关脸色青紫,说道:‘马先生,您也说了,玉璧、玉环、玉瑗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甚至连玉瑗的概念都消失了,那么以此来作为推断的依据,还合适吗?‘

    敬关还想故技重施,用马尚都的推断的过程来反驳他的结论。。

    但是这一次他失算了。

    马尚都呵呵一笑说道:‘敬关社长此言有一些问题。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玉璧的顶峰期,玉璧是六瑞之一,所以其标准是非常的严格的,甚至于,不同用途的玉璧颜色都是不同的,比如礼天的玉璧,就必须使用苍青色,而不是白色,因为苍青色代表者苍天。一直到秦汉以后,对于玉璧的讲究才逐渐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敬关社长还认为这不能作为证据吗?‘

    马尚都的话让敬关无言以对。

    谁也没有想到马尚都的切入角度竟然会是如此简单。而效果却又如此的好。

    ‘敬关社长,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马尚都说道。

    敬关咳嗽了一声,他现在真有些后悔听信助手的话,举办了这样一场拍卖会,而且还用和氏璧做诱饵。

    本来,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没有想到的是被马尚都从一个乾隆斗彩鸡缸杯抓住了破绽,然后穷追猛打,不依不饶。

    紧接着,村上直彦这个蠢货又调包失手,让这一丑行暴露于天下。非常成功的让希斯特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成为了众矢之的!

    如果没有之前接连两次的失误,自己又何至于被逼的答应让马尚都等人观摩和氏璧?

    敬关的心中暗恨,但是也完全没有办法。

    ‘马先生说这块不是和氏璧,那您认为这是什么玉璧呢?又是什么时候的呢?‘

    敬关退而求其次,这块玉环体积很大,而且材质也属于上乘,即便只是素璧也应该价值不菲,以马尚都的目光不应该看不出来,只要从他的口中说出这块玉璧不简单之类的话,也能为希斯特挽回一点颜面。

    他认为马尚都应该和中国许多老学者一样,性格端正,有一说一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马尚都腹黑的很,他一眼就看穿敬关的意图。

    微微一笑说道:‘这我还真看不准。‘

    一句看不准,已经将敬关推向了深渊,毕竟很多时候,看不准就是不对的意思。难道是这块玉连古玉都算不上吗?当然不是,这块玉确确实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玉。

    但不论如何,马尚都这话说的没有错,至于别人怎么想,那他管不着了。

    敬关心中暗恨,这个马尚都根本就是个腹黑的老油条呀。他的声名在外,再加上刚刚揭穿了希斯特的乾隆斗彩鸡缸杯的造假,在座的所有人对他相信到了崇拜的程度。他们怎么会相信马尚都看不出呢?只会认为马尚都是在委婉的表达这个玉环并非老物件了。

    这个可恶的马尚都!

    但是,虽然敬关恨的牙齿痒痒,却拿马尚都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马尚都还嫌不够,继续说道:‘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玉璧、玉环在春秋战国达到顶峰,相应的数量也就非常多,物以稀为贵,数量一多,价格自然会下降。‘

    马尚都一边说话一边摇了摇头,配合他那惋惜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敬关手里拿着的是一块一文不值的顽石呢!

    在春秋战国时玉璧常见?你倒是去找一块这么大的玉环给我看看呀?

    但是敬关毕竟有错在先,现在即便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也时于事无补。只能时气的翻白眼。

    第429章再逛展销会

    敬关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是对于他的打击还远远不止于此。

    正在这时,于飞突然站起深来,紧接着,董德昌也站来起来,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很快,整个拍卖大厅中,除了个别的日本买家或者托,其他的包括金黄头发的老外在内的几乎所有买家都站了起来,那种沉默的抗议让敬关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终于,于飞默默的放下手中的竞价牌,一言不发的走向大门前,在他的身后,所有的人都默默的跟了出来。

    除了聊聊几个人,整个拍卖大厅很快就全部走空了。敬关仿佛在一瞬间变的苍老了很多。他缓缓的坐了下来,良久没有站起身。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希斯特方面百般掩盖,但这件事还是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甚至一些网络媒体上还上传了当天的现场录像!

    为此,一向温和的敬关非常罕见的摔了杯子。

    ‘不是不允许带摄像机进来得吗?这是怎么回事?‘他大声的质问着保安处负责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恐惧。

    而在酒店中,于飞惬意的躺在床上,欣赏者视频中敬关目送所有买家离开时脸上如丧考妣的表情,自言自语道:‘这种针孔摄像机的效果还是不行啊,画面比较模糊,这要是拿着它去偷拍春宫戏的话,恐怕也看不清楚什么。‘

    没错,上传这个视频的正时于飞。

    在伦敦参加过索斯比拍卖会之后。于飞就有了买个摄像机的想法,如果当初将索斯比售假的过程偷拍下来,一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的。所以。这一次于飞才会事先买了个针孔摄像机。恰好又发生来如此劲爆的事情,于飞当然不会错过,全程进行了摄像。

    对于于飞的作为,马尚都和董德昌也没有阻止,毕竟这一次希斯特做的太过分了,这是一次打击希斯特的绝佳的机会。至于,这件事能够给希斯特带来多大的影响。于飞并不关心,它和希斯特并没有仇怨,即便将希斯特打击到倒闭也没有任何作用。还又其他的拍卖行出来。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虽然拍卖会已经提前结束了,但是董德昌和马尚都却没有离开日本的意思,这两个人好容易来一次,又怎么可能轻易回去呢?当然要逛一逛当地的古玩市场了。而早来两天的于飞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向导。

    对此。于飞本来是想劝两人的。毕竟日本的展销会比国内的古玩市场也不妨多让,里面充斥着没有价值的旧货和做假做旧的古玩。但是它毕竟在里面捡过漏,如果不带两人前去,情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无奈,于飞只能又带着两人去了古玩展销会。

    展销会上的人依然很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于飞不由感到一阵压力。好在是冬天,不然在这样的的环境中穿梭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董老。马老师,还真是您们?!‘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三人的身后响起。

    三人回过身,发现说话的人正是刚刚在拍卖会上见到过的王光水。

    真没有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

    见到于飞三人,王光水显得很开心,他鉴定的水平有限,之前虽然见到几件不错的藏品,但是因为看不准所以最终没有出手。有董德昌和马尚都这两位鉴定大师在身边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于飞,王光水只以为他是董、马两人的后辈,因此并没有当回事,只是点头打了个招呼而已。

    四人一行逛了半天,除了于飞外都有收获。

    马尚都低价买到了一件乾隆爆竹式鼻烟壶和一件紫檀弥勒佛根雕。特别是弥勒佛根雕,材质和工艺俱佳。因为没有款识,所以一时难以判定是出自何人之手,但一看就知道是名家作品,弥勒佛的包容的神态刻画的非常细致。

    而董德昌则收获了一件紫檀三镶玉烟嘴和一件玉雕龙纹带板。据于飞的混沌之气观察,这件龙纹玉带板应该能到汉代了,是非常难得的珍品,价值不菲。

    而王光水则在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的帮助下买了一件仿古白玉观音和一对清道光时期的青花帽桶瓶。所谓帽桶瓶顾名思义就是放帽子的。清代的客厅中一般东边放屏风,寓意男人在外平平安安。西边放镜子,寓意女人在家平平静静。中间放自鸣钟,整点的时候,钟声一响就是钟声(终生)平静了。

    而帽桶瓶则放在钟的两端,清代‘以帽取人‘,男人头戴瓜皮小帽,回家之后就会把帽子放在帽桶瓶上,示意回来了。客人见到帽子才会进来拜访,否则的话是不会进门的。这也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一种体现。

    几人中,只有于飞没有任何的收获,是于飞眼力不行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是于飞的眼光太高了,一般的古玩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于飞还是不由对董、马两人的眼力极为佩服,自己有混沌之气,能快速的找到老物件也情有可原,可是董德昌和马尚都的两人则全是靠着自己的眼力和经验在如此纷繁芜杂的商品中找到古玩,这水平可不简单,起码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至于王光水,这小子纯属运气好!他对古玩的鉴定水平说是一窍不通也毫不为过,奈何他对古玩有这一种天生的直觉。就说那对帽桶瓶吧,虽然属于清代晚期,也不是官窑的作品,但是造型优美,品相更是完好,也算是颇有价值了。

    ‘我说于飞,你小子眼光可不要太高,总想着捡大漏,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像你以前得到的《兰亭序》和《洛神赋图》真迹这种价值的东西拢共也就那么几件,哪里是那么容易遇到的?你以为一个人的运气会一直这么好吗?要踏踏实实的。‘董德昌见到于飞一直没有出手,不由又教训开了,这次来日本把希斯特的拍卖会搅黄了,但是他们除了出了一口恶气之外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所以马尚都和董德昌都想带几件东西回去呢。在他们看来,于飞提前了两天来,付出的代价最大,但是这小子似乎光顾着泡妞了,竟然白白放过了如此好的机会。

    其实,董德昌等人买的这几个物件,虽然比国内要便宜一些,但是要说捡漏也说不上。所以董德昌估计于飞是捡漏捡习惯了,所以才变的“不踏实”。

    ‘莫以漏小而不捡呀!‘董德昌末了又说道。

    看到于飞一脸无奈的表情,马尚都暗暗好笑,虽然于飞的成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董德昌等人,无论是九州鼎还是《兰亭序》,还是《洛神赋图》,又或者是鱼肠剑、赤霄剑、湛卢剑中任意一件,甚至是《红白芙蓉图》、岁寒三友图元青花大罐,这些任意拿出一件都是要惊世骇俗的,引起轰动的。更别提还有那么多其他古玩珍品了。这样的于飞都让马尚都难以望其项背,和于飞相比,马尚都顶多算是捡捡小漏。

    就这样,董德昌还是不忘时时告诫提点,这不能不让马尚都觉得好笑,在师傅的眼中,徒弟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

    董德昌说的这些事,马尚都都知道还不觉得什么,但是王光水却是第一次听说。他没有想到身边的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年轻人竟然是造成一时轰动的主角,不由瞪大眼睛问道:‘您就是《兰亭序》真迹的发现者?还有《洛神赋图》竟然也是您发现的?这太不可思议了!您是我的偶像呀。‘

    无论是《兰亭序》还是《洛神赋图》都是传世国宝,任何一件都价值连城,千金不换。这两幅画的先后面世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但是因为于飞可以保密,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猜到这两幅画是同一个人发现的。

    董德昌这才意识到自己激动之下说漏嘴了,旁边还有其他人呢,不由冲于飞歉意的一笑。

    既然王光水已经知道了,于飞也就不隐瞒了,说道:‘不过是运气好了一些而已,换作是你也会发现的。‘

    于飞这当然是信口胡扯,国宝要是如此容易被发现,哪里还能等到现在?王光水当然清楚,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了不得的成就,但是偏偏还这么谦虚。他对于飞的佩服更甚了。后来更是缠在了他的身边,让于飞头疼不已。

    看看天色将晚,再加上已经有所收获,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便准备回转了。

    ‘小飞,还转吗?如果不转的话咱们就回去吧。‘董德昌说道。

    几人中就于飞一无所获,所以董德昌还是征求了一下他的意见。

    ‘不用了董叔,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于飞说。其实他是早就想回去了,这里他已经是“扫”第二遍了,并没有发现任何感兴趣的东西。

    ‘收藏讲究的是一个运气,运气没到,就是转再多遍该遇不到的还是遇不到。‘

    ‘成,那咱回去。王先生,你还转吗?‘董德昌又问王光水说到。他们本不是一起的,这么问不过是要告别了。

    ‘嗨!您们三位专家都不转了,我一个人转那不是找“宰”吗?三位老师住在哪里,我送您们回去。‘

    ‘于飞,你去哪?‘正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马尚都却发现于飞仿佛中邪了一样,向一个摊位走了过去。

    ps:今日封推,红绿灯出差在外。这一章是在动车上码的~看在红绿灯如此拼命的份上,支持一下吧~~~

    第430章古怪的水晶

    ps:昨日封推,本来该爆发一下的,但是红绿灯连续十天出差,根本就没有存稿!只能在车上码字,效率低得没话说,第三章都到这时候了!抱歉,希望您能理解。

    “于老师这是怎么了?”王光水好奇的问道。他的年龄比于飞要大不少,本来于飞让他直接称呼名字就好,但是知道了于飞的“英雄事迹”后,王光水就坚持称呼于飞为“老师”,于飞也没有办法。

    “兴许是看到了什么好物件了吧?”马尚都猜测说道。但是他也非常奇怪,最近的摊位距离这里都有两米多远,于飞难道能距离这么远便发现异样?

    “不会又要捡大漏了吧?!”王光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本来在听董德昌介绍了于飞捡漏的事情后,王光水就很想见识一下于飞捡漏的能力,但是很可惜的是,从始至终于飞都没有出手,这让王光水也有些失望,现在见于飞似乎要出手了,王光水甚至比自己发现了好物件还要兴奋。

    “嘿!你以为捡漏那么容易呀?”董德昌忍不住教训道。现在的年轻人心性都太浮躁,好好的收藏不愿意踏踏实实的做,非想捡什么漏,要是漏那么好捡,这古玩收藏界还不都是富人了呀?

    王光水暗暗吐了个舌头。

    三人跟在于飞的身后,并没有出声阻止。

    要说于飞还真是遇到了一件东西。说来也巧了,于飞本来想和董德昌等人一道离开展销会的。在临走时就用混沌之气回眸一瞥一般的又看了一眼,就这一眼便看出“事”来了。

    因为他发现在一个摊位装饰用的水晶内竟然含有非常浓厚的混沌之气,如果真的要断个代的话。于飞估计要在春秋战国时期。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物件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大部分价值比较高,这块水晶究竟会是什么来历呢?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没有听说有什么水晶宝贝呀?难道这并不是中国的物件?

    在短短的时间里,于飞的脑海中已经闪过了很多个念头,但是都无法找到答案,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见到于飞,摊主连忙站起身来。微微鞠了个躬说道。他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身材瘦小,人显得很谦卑。在他的摊位上林林总总摆了数十件中国的特色古玩。瓷器、玉器、书画作品几乎都能有所发现,但是于飞粗略的看了一下,并没有什么珍品,而且大部分都是作假作旧的。

    “我就是随便看看。”于飞用日语作答。同时。脑海中在快速的思考该如何将话题引到这块装饰用的水晶上去。如果直接问价恐怕会引起摊主的怀疑。但是到一个摊位不买东西却关注人家的装饰这不是显得太奇怪了吗?

    “怎么了小飞?”董德昌问道。

    马尚都等三人走了上来,本来他们还以为于飞是发现了什么,但是看了一会却发现于飞走到了一个摊位前,挑挑拣拣,似乎并没有什么主意。

    难道是这个摊位上有什么古怪?如果是以前,董德昌早就上来拉他离开了,省得他在这里浪费时间。但是经历过这么多次捡漏之后,董德昌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决定先看一会再说。

    “哦,我就是随便看看。”于飞连忙答道。他这才发现刚刚的举止似乎太过怪异了点。不知道有没有引起董德昌等人的怀疑。

    “这有什么好看的?”董德昌是古玩鉴定的老行家了,这数十件的“古玩”他虽然没有一一细看,但也能发现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才这么说道。

    “我看也是。”于飞点了点头,说道:“咱们走吧?”

    于飞转身欲走,却极“不小心”的碰到了摊位上方露出的水晶!

    “哎哟!”于飞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头。

    “怎么了?撞到哪里?有没有撞到眼?给我看看?”见到于飞撞到了头,董德昌连忙关切的问道。这让于飞的心中不忍,董德昌如此关心他,他竟然还演戏让他担心。不过为了这块怪异的水晶,也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了。

    其实别说于飞早有准备,这一下并没有碰实,即便真的是碰实了,甚至是碰了个头破血流都没有事,凭借着混沌之气,于飞能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将伤口修复的一点都看不出来。

    “你这人怎么回事呀?没事在这里放什么破水晶呀?”王光水一见于飞受伤了,便冲着摊主吼起来了,他的身材威猛,嗓门又大,把个小个子摊主吓得不轻,不住的鞠躬致歉。

    “王哥,您也别怪他了。”于飞拿开手说道。他担心自己再装下去,王光水就要对摊主动手了。

    “于老师您没事吧?没碰到哪吧?”王光水问道,然后又转而冲摊主吼道:“我告诉你,我们于老师可是靠着眼睛吃饭的,他要是在你这里把眼睛碰瞎了,我看你倾家荡产都赔不起。”王光水的语速特别快,于飞估计摊主即便懂几句中文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于飞连忙阻止王光水继续“撒泼”,然后对摊主说道:“老板,这个水晶和我很有缘,你开个价,把他卖给我吧?”这是于飞之前想好的借口,恐怕也只有这样才能比较自然的将自己的话题引到水晶上面来。

    “哎哟于老师,这东西您可不能要!”王光水见状连忙阻止说:“您想呀,刚刚他就碰了您的眼,要按老祖宗的说法,这东西和您犯冲呀,带在身边多不吉利呀?”

    于飞心中暗暗着急,但是偏偏又不能明说,心说:王光水呀王光水,这里面有您什么事呀。

    “要不这样,我这东西cei(打碎的意思)喽,给你破破霉头。”王光水说着就要去砸那个水晶。

    吓的于飞连忙抱住他,心说我的祖宗呀,这可是几千年的东西了,你说cei就cei呀?!就你这样的还玩收藏呢?恐怕那些个古董还不够你一个人没事的时候cei着玩呢。

    虽然于飞刚才说的是中文,但是因为语速特意放慢了,因此这个日本的摊主也听懂了,他刚刚被王光水吓得不轻,此时见于飞要买自己摊位上的装饰物,哪里敢要钱呀?连比划带说,示意这件水晶不要钱,你拿走好了。

    “于飞呀,要这个水晶干什么?除了个头大点,样式奇异一些,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呀?”董德昌也劝说道。于飞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言行举止似乎有些奇怪。先是魂不守舍的被摊位的装饰物撞到了头,然后又起意要买这个装饰物!买这个做什么?难道是要拿来摔着解气吗?

    但是马尚都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拉了一下董德昌,示意他不要说话。

    董德昌多通透呀?立马就察觉出了问题。当初自己见到于飞买了那么大一个青铜大鼎的时候不也说过他吗?结果呢?那个大鼎竟然是传说中的九州鼎。好在那天没什么人在场,不然董德昌的脸就丢大发了。

    这个于飞,虽然行事有些时候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往往能取得让人意料之外的成就。也许这一次他真的有什么发现了,反正这小子身家厚实的很,就由着他吧,免得破坏了他的计划。

    唯独王光水还没有察觉出异样,依然在那里嘚啵嘚啵的劝于飞放弃买水晶。

    见摊主竟然要不要钱,于飞心说这怎么行?哥们可不是白吃白占的人。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个装饰水晶被于飞用一万日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出了展销会,于飞等人也没有拒绝王光水的好意,上了他的车。这小子在日本有个舅舅,所以就开了他舅舅的车出来了。

    上了车,马尚都便忍不住的问道:“于飞,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这句话其实他早就想问了,但是展销会现场人多眼杂,也不好多说什么。

    “是呀,于老师,你非要买这个水晶干什么?真的不吉利……”王光水又要继续推销自己的理论,但是看到三人的面色不善,便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于飞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水晶倒真的有些古怪。”

    第431章垂棘之璧

    “一个破水晶有什么古怪的?”王光水小声嘀咕道:“说不定还是人造的,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一块,而且还有这么多颜色?”

    于飞呵呵一笑说道:“也就是一万日元的事儿。”

    “一万日元就不是钱了?那也要好几百块呢。要不是您坚持,我非但不会给那个小日本钱,还会让他赔医药费的。”王光水年轻时就是一个小霸王,他的舅舅在日本也算有几分势力,所以行事比较霸道。

    “小王呀,你还是听于飞说说理由吧。”董德昌咳嗽了一声说道。本来王光水这番话是应该他来说的,这个于飞呀就是太不把钱当回事了。但是既然王光水把他的台词都说完了,董德昌说不得只能做一回和事老了。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理由了,我就是看这块水晶比较喜欢而已。”于飞虽然能够感觉到这块水晶年代久远,这种久远和水晶的形成年 (精彩小说推荐:

    ) ( 捡漏 http://www.xshubao22.com/3/38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