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一四八章打造一个权力世家
梁凉想不到郭拙诚这么说,她愕然地看着他,好久才说道:“好的,我填报这所大学。”说完,她黯然的目光看向舒巧。果然,她发现舒巧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喜。
在梁凉看来,郭拙诚肯定是报考这两所著名大学中的一所,舒巧很可能和他同校。
舒巧此时确实高兴,但她觉得自己和同校的机会还只有百分之五十。为了保证是百分之百,她故着镇静地问道:“郭老师,你说我报考哪所大学好?”
郭拙诚说道:“还是庆华大学好些吧?毕竟那里名气更大一些。”
舒巧脑袋如小鸡啄米,连连说道:“好的,好的,我听你的。”
郭拙诚心道:什么听我的?你是问我的意见好不好。
后来拿着高考录取通知书上学的时候,舒巧很后悔:为什么当时不直接问他填报哪所学校呢?矜持的后果是一切努力都是白费。让我和梁凉两个人孤零零地去了京城。
告别惊喜的舒校长一家和梁凉,郭拙诚回到家里又受到了母亲田小燕的热切询问,听说儿子说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事业正旺的田小燕高兴得抱着他的脑袋连亲了他好几下,不忘高兴地称赞:“好儿子!真是我的好儿子!我聪明的崽……”
那热情的动作,让他尴尬地只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田小燕看到儿子窘迫的样子,大笑道:“哈哈,你是我的崽,才十来岁,让我当妈妈的亲一下脸有什么关系?等你有老婆了,我就不亲了。……,你报志愿了没有?是报川昌大学还是报嘉江大学?我看你报嘉江大学好,你爷爷奶奶在那里,你可以住爷爷家,还可以辅导你姐姐学习,到时候我们家就有两个大学生了。要比去京城读大学也行,虽然考不上好的学校,但也可以经常看看外公外婆。”
田小燕不知道郭拙诚的成绩如何,因为郭拙诚压根就没有在家里认真地说起过,就是他说了,田小燕也认为是他吹牛的。在她的印象中,郭拙诚的成绩一直是一般般。
对于他的跳级、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全是满分什么的,她心里不以为然,并不认为是因为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而带来的。
在这段时间里,她知道儿子与以前不一样,但这并不能等于成绩就好,很多孩子平时聪明伶俐,可上学的时候成绩不好。有的孩子表明看木纳无语,但往往考试都是满分。
她对于郭拙诚毕业成绩全是满分,主要归功于学校老师出的题目容易:学校知道孩子们要毕业了,没有必要使他们难堪,就给一个高分数给他们。
在她和她丈夫心里,早已经计划让郭拙诚从初一开始复读,让他扎扎实实地学习,争取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今年参加高考就权当他演习一回,见识一下高考是什么样子。
所以田小燕听到郭拙诚说能考上大学真是喜出望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的成绩足够被国内任何一所著名大学所录取。
想到家里将出现一个大学生,她又抱住郭拙诚的脑袋亲了一下:“哈哈,我生的孩子就是聪明,妈为你们自豪。”
郭拙诚心道:老妈,你就别自豪了。将来的大学生不值钱,只要你能办一个稍微成功的企业,那些守大门的保安都可能是某个大学毕业的。
这话他自然不会说出来,只是朝自己的睡房落荒而逃。他实在受不了被老妈当十来岁的小孩子对待。
可是,你不只有十来岁吗?
郭知言虽然贵为县委书记,回到家里听到妻子说儿子的考分足够上大学,也禁不住高兴起来,连连笑道:“太好了,喝酒,喝酒,我儿子都能上大学了,好啊,哈哈……”
郭拙诚看着父亲得意的样子,笑道:“爸,你到底是因为我考上了大学高兴,还是因为有借口喝酒而高兴?我看后者的理由更充分一些吧?呵呵……”
“小兔崽子,你爸想喝酒又怎么的?就算你是大学生,你还是老子的儿子,想管我?没门!”郭知言大笑着说道,“天天有好事,多喝点酒也好啊。”
郭拙诚想起前世父亲肝脏有问题,就说道:“爸,酒还是少喝点好,身体受不了的。”
这时从厨房里又端出一盘菜来的田小燕笑着说道:“你爸这几天精神好,喝点酒没事,只要不喝醉了就行。儿子,给你爸拿酒来。”
高考之后的第三天就是考上填补志愿的日子。
郭拙诚是最后一个交高考志愿的,收下他填报志愿的老师正好是他以前的班主任王老师,看了他填的第一志愿,以为自己看错了,双手紧紧抓着又仔细看了一遍,不,看了好几遍,大声问道:“郭拙诚,你没有搞错?”
郭拙诚笑道:“没有♀是我想了好久才定下来的。”
王老师抖动着纸张,身体也如这张填报志愿的纸抖动着:“你……你……你什么意思?难道你就不能填燕京大学吗?难道你就不能填庆华大学吗?实在没把握你也可以填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啊,退一万步讲,你填川昌大学、嘉江大学也行,为什么偏偏填一个滇南大学?”
郭拙诚笑道:“滇南大学怎么啦?一样是重点大学,难道委屈我了?呵呵,其实,王老师,我是想到一般的大学去,凭我的聪明才智不就可以在大学里跳级吗?人家大学四年才毕业,我只要二年就可以毕业,你说多好?”
王老师糊涂了,问道:“你才多大?提前毕业又有什么好?读大学可比读高中自由多了,对你而言还不是玩四年?你又有什么可苦吃的?……,我告诉你,你将来会后悔的,只有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人们才看重,今后工作进步也快得多,就算是取得同样的成绩,领导都会欣赏从名牌大学毕业的。”
王老师这话可谓苦口婆心,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在这个时代,四帮刚刚打倒,他能这么说确实是出于关心郭拙诚的前途出发。
郭拙诚心里一阵感动,但还是坚持说道:“王老师,谢谢你。我知道。如果我真的想学习的话,将来还可以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样的话一样可以出身名门。我这个人你也知道,很不想被人束缚,也很不想被人看轻。我宁愿成为鸡头而不成为牛后。”
后面的话是郭拙诚信口乱扯的,为的只是说服眼前这个好心的老师。
王老师愣住了,心里也认同了郭拙诚的说法:燕京大学、庆华大学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里面汇集的都是精英,郭拙诚虽然在水甸县是独一无二的,但他的强势也就在一个小县、一个地区而已,在全省未必就是第一,在全国更难,很可能在那群天之骄子里默默无闻。
到一个稍微普通一点的学校,也许名声没有那么好,但他却可以稳居第一,能够得到学校老师、领导的更多关注♀样一来,他得到的好处未必就比在燕京大学、庆华大学少,得到的关注肯定更多。
王老师久久地看着郭拙诚,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小郭,老师不如你。虽然我认为你这么做不见得高明,但我还是认可你的话。愿你将来鹏程万里。”
郭拙诚感谢道:“谢谢王老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会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王老师点了点头,说道:“你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知道。”
郭拙诚的举动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让梁凉舒巧等人欲哭无泪。
时间很快到了78年。历史上这一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被人们称为改革开放的元年,共和国在这一年开始迈出了新的步伐。
当高考学子还在翘首等待考试结果的时候,郭拙诚却在思考自己的人脉布局。
想起自己高考前为那些考生当老师的事情,他不由一阵得意:现在不少考生跟他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目前高考成绩尚没有出来,也许还不能很好地体现。他肯定当今后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来的时候,这些考生肯定感激自己和自己的父亲,感激他们父子俩为他们提前办起了补习班,教给了他们适合高考的知识,帮助他们考上了大学。
将来这些人毕业参加工作后,心里肯定还记得过去的这份“师生”之情。只要稍加运作,这也是一份不小的人脉网。现在那些人遇到他谁不客客气气地称呼他一声郭老师?呵呵。
要知道现在考上的大学生可比今后的大学生值钱多了,他们大部分都将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很多甚至在后来成了主政一方的诸侯。
假以时日,这些人肯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利用他们和那些右派组建的人脉网,能不能建立一个红世家?”郭拙诚被自己心里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接着又笑,“呵呵,那我是官一代还是官二代?似乎都不是哦。”
第一四九章三喜临门
“臭小子,你一个人傻笑什么?”这时,母亲田小燕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篮子的蔬菜,看了儿子手里的书一眼,笑问道,“一本技术书这么有味,让你笑得跟狐狸一样?”
郭拙诚笑着放下书,说道:“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黄金又有美女,我怎么能不笑呢?”
高考之后,他就在家里看书,在书上“到此一游”,一边等到过年,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母亲哭笑不得,举手欲打,问道:“你才几岁,就开始知道什么颜如玉了?也不知道害臊。”
郭拙诚看着一篮子菜,惊讶地问道:“妈,早上你不是买了菜吗?又买这么多菜干什么?今天晚上又有很多客人?”
田小燕自豪地说道:“这是一个女孩子送来的,说是送给郭老师吃的。我还奇怪,我们家啥时候又有一个郭老师了,感情是你这家伙在学校充大尾巴狼了?儿子,你还真的给你同学上过课?他们真的听你的课?”
郭拙诚知道这菜是谁送的了。虽然知道梁凉家经济情况不好,但他没有什么内疚,因为这是她家的一点心意,如果真要退回去,人家反而不高兴,还以为是看不起她们。
只有收下了她家才会松一口气,毕竟梁凉之所以能参加高考、取得好成绩并铁定能获得录取通知书,完全是郭拙诚一人的功劳,怎么感谢都不为过。
他笑着回答母亲的话道:“妈,我怎么觉得你很看不起你儿子似的?上次六一七厂的领导来感谢,你不信,还说我用什么诡计骗了他们。以前我自己说过我在当老师,在为参加高考的学生补习功课,你依然不信。现在人家都已经送礼物来感谢了,结果你还是怀疑我,难道我就不能做出超出普通人的大事?”
前几天六一七厂的王厂长亲自到了他家,很激动地说起现在工厂发动机已经应有了郭拙诚介绍的技术,标称功率提高了百分之九点三,远远超过郭拙诚所说的百分之五。他特上门表示感谢,问他有什么要求,厂里尽量满足。
工厂领导和专家在高兴之余也“相信”这项技术不是郭拙诚发明的,认为他真的只是看到了一本书籍因好奇而记下。至于那本除郭拙诚之外谁也没有见过的书籍是谁出版的、什么时候出版的,他们调查了很久也没有调查到任何线索。
最后有人认为应该解放前国民党时期印刷的书籍,那时候中国和苏联关系也不错,苏联赠送飞机和派遣飞行员帮助国民党政府抗日,国民党政府翻译一些苏联技术书籍是很可能的,后来因为战乱和国民党大撤退,相关资料或毁或遗失,现在肯定找不到了。
有了这个解释,那些人才没有继续深入调查,也让郭拙诚彻底安心了。
因为发动机功率提高很多,加上这项技术不仅仅能应用在坦克发动机上,还能应有在其他发动机领域,六一七厂因此受到了军方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奖,参与研究的很多人也受到了奖励。
显然,王厂长等领导受益最大。其中戴书记已经定下来将调往省科工委担任主任,而王厂长将接任厂党委书记的职务。
虽然郭拙诚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人,但是因为这个技术是他说出来的,人家还是没有忘记他。
不过,在郭知言的坚持下,郭拙诚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后还是有关部门如上次奖励他保护攀甸水库一样还是给他记了功,相关获奖情况记入档案。
因为正值高考前夕,为了不打扰他的学习,有关部门尊重郭知言的意见,没有邀请郭拙诚去参加庆功会。只安排了王厂长在高考之后给他送来了奖状、证书和很多物资作为奖品♀些奖品主要是军装、军靴、猪肉、菜油什么的,它们有点不伦不类,但很实用,正好让郭知言和田小燕用来做人情,送给了那些离开印刷厂的右派们做礼物。
给郭拙诚发放物资做奖励,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了,一般都是精神奖励为主,口头表扬一下发一张奖状就没事了。
田小燕感觉自己确实有点贬低儿子,就笑道:“我巴不得你有出息呢※一七厂的事,是你自己说碰巧看到旧书上的东西给他们说的,我可没有怀疑你不聪明。……,儿子,刚才这个送菜来的这个女孩好漂亮,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似的,如果给你做老婆,那就好了。……,哎,可惜她比你大得多。刚才我请她进来,她就是不敢来c的好漂亮……,其实你看起来也不止十来岁……”
母亲很快八卦起来,看她没完没了地说,郭拙诚连忙打断她的话说道:“停!……,老妈同志,你也知道她比我大得多,你还说这种话?你也不看看你儿子多大,现在会有这种想法吗?”
田小燕一本正经地说道:“难说。过去有的大户人家男孩子有十二岁就做父亲的,你也差不多了。”
郭拙诚彻底被八卦母亲打败,说道:“行,您狠。要不您请人提着礼品到她家提亲去?儿子就给您娶回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
母子俩哈哈大笑起来。
元旦过后不久,父亲郭知言前往省里参加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次与会,他可谓惊喜连连,甚至还没有开会,他就有了不少的惊喜,引起了同僚甚至上级领导的嫉妒。
郭知言刚一到会议筹备组报到,省委书记的秘书就亲自过来请郭知言去拜会阳铭同志♀让筹备组和当时在场官员们大跌眼镜:一个县委书记竟被省委书记的秘书上门相请?
会见阳铭同志的时候,这位实干家很热情地坐在郭知言身边仔细询问着水甸县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有关右派的工作安排、印刷厂的生产情况和利润收入、农村自留地的扩大等问题,毫不掩饰他对郭知言采取措施的赞同,没有摆任何省委书记的架子,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谈话对象讨论着这些事情。
谈完这些事,阳铭同志还高度赞扬了郭知言父子为了保护攀甸水坝所做的贡献,对年纪轻轻的郭拙诚表示了赞赏,说是下次有时间去水甸县调研的时候,一定要见见这个有胆有识的小家伙。
当听说郭拙诚已经高中毕业并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成绩还不错时,阳铭同志在惊讶之余更是感叹不已,甚至还说出了“天才啊,这孩子如果不是天才谁是天才”的话,让郭知言诚惶诚恐不敢答话,虽然他自己心里早已经认同儿子是天才。
正因为想起儿子这个天才的话,想起儿子告诫他和面前的阳铭同志保持一段距离,所以谈话的时候激动的他还是有所濒,只谈具体的工作不谈感想和对未来的展望,阳铭同志问什么他就答什么,绝不借题发挥。
对于他中规中矩的动作,阳铭同志也没有怀疑,反而觉得他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实诚人,心里更加欣赏他,更加看不起其他夸夸其谈的干部。
他甚至开始思考如何更加发挥他的作用,思考将他安排到什么岗位最好。
这是郭拙诚和郭知言都始料未及的。
第二件喜事是,川昌省省委出台了《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的文件♀个文件完全如前世一样,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出台的,也就是说这个文件并不是因为郭知言的出现而出现。
但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文件是省委了解了郭知言在基层的动作后制订出来的,认为郭知言在其中出了大力,如果没有他在水甸县鼓动农民扩大自留地,这个与中央政策明显有不符的文件肯定不会出台—想他一到省城就被省委书记喊过去见面,大家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就是郭知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其中是不是起了作用,面对同僚们火热的目光,他只能礼貌地笑一笑,感觉自己真的很了不起:我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竟然也可以影响到省委的政策?
如果郭拙诚在这里,肯定是小小地嘲笑一下心潮澎湃的父亲:老爸,你抢了阳铭同志的功劳了!没有你,在阳铭同志的力推下,这份文件一样会出台。
无论是宜贡地委书记卢南陵,还是宜贡地区专员汤和春都惊骇不已,心里都在思考今后的事情:这家伙真是手能通天啊。刚当上县委书记就这样,等几年他还不爬到我的头上?我该怎么对待他?他会不会记得我之前给他穿的小鞋?……
第三件喜事就是郭知言“众望所归”地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优秀基层干部,他的名字排在所有先进个人的第一位‖时,水甸县也被评为先进集体,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先进集体全名为:“农业寨先进集体”。
这个名称让很多人哭笑不得:他还学大寨?
第一五0章意外收获
不管奖匾上写的是什么名称,水甸县领导班子获得了巨大的荣誉是肯定的,郭知言得到了上级的表扬也是肯定的。
好事还有一件:大会召开的第三天,晚上休息的时候,一个领导干部涅的人找到招待所,询问工作人员郭知言的住处。
那个人找到郭知言后,首先自我介绍说姓冯,在省委办公厅工作,说今天以个人名义来看他。虽然对方说是个人名义,但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郭知言还是很郑重地接待了他。
谈话中,对方询问了郭知言的工作情况,也问了水甸县特别是上坳大队的一些事,顺着大会表彰地事情,还赞扬了郭知言工作大胆、有魄力。
听着听着,郭知言依然满头雾水,心里总想不出对方为什么找他,不明白对方这么不公不私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不知道,对方也一样是满头雾水。
这个人叫冯振豪,是郭拙诚曾经帮助过的冯勇的亲生父亲≡从他和原配妻子所生的小孩因为脑瘤而死亡、而妻子因为年龄原因而不可能生育后,他就向他的父亲冯安田坦白了自己在下乡劳动改造的时候交好了一名当地女子的事,并告诉他那名女子生育了他的亲身骨肉,现在那小男孩快到上学年龄了。
本来这位老革命很愤怒自己的儿子做出如此违犯党纪国法的事情,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丑事。但在准备破口大骂的一瞬间突然想起了自己冯家已经没有了第三代。
虽然儿子女儿中也有二个孙女一个外孙,但传统观念浓厚的他还是认为没有自己的孙子就是绝代。
想到这里,破口大骂顿时变成了急切询问:“他在哪里?身体还好不?”
第二天冯振豪就陪着急不可待的父亲坐车去了攀甸水库的上坳大队。看到了面貌酷似自己的冯勇。冯安田当时大喜过望,就要认亲。
冯振豪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激动的老头安静下来,将这么多年自己因为的坐牢、的无法回城而一直没有理过她们母子的事情说了一遍。
冯安田气愤地打了冯振豪一个耳光,但很快就老泪纵横了:当时不说儿子冯振豪活的小心翼翼,自己这个被打蹲棚的人又何尝不是活得胆颤心惊?没有犯任何错都可能随时被打,更何况他犯了人人不耻的男女关系错误?
冯安田心里甚至在想:“在当时的环境下,真不知道我这个儿子是怎么做下这桩孽事的。难道老天有眼?老天不让我冯家绝后?”
在冯安田自喜自责的时候,冯振豪心里却升起了疑团。虽然他没有询问,也没有走进她家里了解,但凭他眼睛就能看出她和儿子冯勇的生活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窘迫,冯勇身上穿的衣服甚至比本地孩子的衣服还光鲜:“难道她嫁人了?还是勾搭上了有钱的男人?”
冯振豪当时的心里真是酸甜苦辣咸什么味道都有,虽然明明知道自己做错在先,但还是很气愤,觉得自己受了侮辱带了绿帽。
冯安田也很快看出了异样,但他不是当事人,心里稳重得多,厉声说道:“你还有理了?你做了事却撒手不管,让她们孤儿寡母地呆在这里受人白眼,你扪心自问你有资格生气吗?我告诉你,她是我们冯家的大功臣,就是老子我也要向她磕一个头,感谢她没有让我冯家绝后!”
理是这个理,但冯振豪心里仍然不舒服。当晚上她从地里下工之后,冯振豪找到她,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时候,她倒是很平静,说道:“如果你上半年来,我不会让你进我的家门≤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让人帮我,帮我的哥哥弟弟。”
奇怪的冯振豪忍不住询问起来龙去脉。结果才知道不但自己冤枉了她,她为了带大冯勇受了无数的委屈,更知道了有一个叫郭知言的县委书记帮助她,帮助她的哥哥弟弟解决了工作。县委书记的儿子还将一个姓蒋的色狼给打残。
冯安田、冯振豪、冯勇相认后,冯安田欣喜异常,全不顾忌什么,亲自安排了冯勇母子的事情,直接将她们母子安排到了京城里。
虽然冯勇的母亲一再说郭知言没有任何企图,纯粹是帮她,但冯振豪还是有些想法:虽然自己的父亲冯安田是最近几天才正式接到中央的任命,自己也是最近从调入办公厅的,到现在还没有掌握多少实权,郭知言向冯勇他们示好的时候,他们冯家不见得比郭知言有权势,郭知言也用不着巴结他们冯家,可谁能担扁个郭知言是不是预见到了今天?
所以他想考验郭知言一段时间,想看看郭知言是不是真心帮忙。他经过水甸县县城的时候,虽然冯勇的母亲劝说他去感谢一下郭知言,但他都没有动。
几个月过去,郭知言一直没有动静,就是父亲冯安田的任命已经公开,他到中央走马上任了,郭知言还是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来。
这次召开全省三级干部会议,冯振豪也猜想郭知言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见他,然后靠上冯家这棵大树。
谁知道没有等来郭知言上门拜访的消息,反而等来了省委书记阳铭同志找郭知言单独谈话的消息。顺着这个消息,冯振豪稍微找人一打听,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赫然发现郭知言这个小小的县委书记竟然是一位政坛名人,省里有不少官员知道他:
郭知言不但被省委书记阳铭同志器重,也受省长高国辉、军区司令韩豹的器重∠次自己老婆的侄儿杨小光打靶射击就是败在郭知言的儿子手下。那个小家伙不但打残了骚扰自己情人——也就是冯勇母亲——的蒋主任,还让一向看不起别人枪法的杨小光输了一百元!
而这次打靶就是军区司令韩豹亲自安排的!
综合这些情况,冯振豪不得不承认,郭知言就是凭眼前的这些人脉,完全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没有必要再来攀附冯家这棵还在成长、还算不上茁壮的树。
想明白这些,冯振豪这才决定主动跟郭知言见面,感谢一下对方的出手相助。
虽然已经下了决心,但自认为是省委办公厅领导身份的他还是有点矜持,除了事先提出自己是私人拜访外,也没有急于说出那件事,消在谈话中由对方慢慢提出来,自己再顺势感谢。
谁知谈了好久,郭知言就是不提出。无奈之下只好暗示了几次,可对方还是没有顺着说出那件事来,而且他还看出郭知言不记得那件事,甚至可以说他对那件事毫不知情。
冯振豪心里很奇怪:“这……这怎么回事?他对我的情人和孩子又是送钱、又是送烧鸡,怎么可能不知道?……,总不会是那个小孩自作主张吧?不可能!那可是一百元,至少两个月工资,不是小数目。”
这次他倒是想对了,确实就是那个小孩的主张,与郭知言屁关系都没有。
郭知言也不是笨蛋,他可不会天真到认为一个省委办公厅的领导会无缘无故地找自己闲谈,当他一头雾水的时候,脑子并没有停止活动。他综合对方的谈话,不断地想着在攀甸水库发生的事,可是想来想去还是不太明白。
想不明白是一回事,但他知道这事又是自己的小崽子搞的什么名堂。既然是自己儿子搞的名堂,郭知言当然得配合,对冯振豪更是客气和尊重。
冯振豪最后终于确认面前这个彬彬有礼的县委书记对冯家真的没有任何企图,他和他儿子帮助冯勇母子就如传说中他们帮助其他右派一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因为这种事做得多,所以他心里根本对那件帮助孤儿寡母的事没有什么印象。
想明白这些,这位高级干部心里很感动,也没有再提那件事,而是很客气、很认真地交流着工作上的想法,不时给郭知言提一些建议,心里在想:“他有如此大的人脉,我和他交好,不也可以对我的工作有助力吗?”
等冯振豪客气地告辞离开,旁边早有按耐不住的人问郭知言:“郭书记,你跟冯厅长的关系很熟啊?”
郭拙诚惊讶地问道:“他是厅长?省委办公厅的厅长可是……”
对方看郭知言不像说假话的样子,吃惊地说道:“不会吧?你跟他第一次见面?可他怎么亲自到这里来找你?……,他是最近才提上面的副厅长。他爸可是……,知道不?才上去的。”
郭知言比他更吃惊,说道:“你说的是真的?他是是冯老的儿子?……,这就怪了,他来找我干什么?他以前又不认识我。……,你说,他家里是不是我们水甸县的?”
“不是!”那人摇头之后又说道,“……,不知道,反正对你郭书记是好事。”
郭知言倒也没有反驳,他拿着脸盆进洗手间洗簌去了,心里暗暗得意,准备回家后好好问问自己的小崽子。
如果郭拙诚知道这一幕,估计会一蹦三尺高:哈哈,老爸,这才是我们郭家最大的收获啊。与结好冯家相比,你在这次大会上获得的什么荣誉、什么奖状都不值一提。
第一五一章下一盘很大的棋
郭拙诚之前没有把帮助冯振豪情人的事详细告诉父亲,一则是因为当时事忙,在保护水库的时候把这件小事放到了一边,只跟父亲隐约提过蒋主任想霸主女人,但没说这个女人跟冯家的关系。二则是他当时真没有马上利用冯家的意思,他的本意只是帮助前世的朋友一下,也消在冯勇和自己之间种下一颗友好的种子,想等冯勇长大之后,自己再去摘果子吃※取把前世那种朋友关系提高到一个同盟加哥们的关系。
他没有想到冯振豪这么快就找到了父亲,还被父亲狠狠地感动了一番。
当然,这种感动也是要有实力的,如果郭知言不是受省委书记、省长、军区司令器重,不是与他们交好,冯振豪就算感动也未必会诚心跟他交朋友。
普通人交朋友靠的是感情,官员交朋友靠的实力。
郭拙诚没有在家过年,而是在过年前一周,父亲还没有从省里开会回来,他自己就揣着钱前往夔关市。在那里乘轮船到北楚省的戈汉市,然后在那里再乘火车北上前往京城。
他上京城不仅仅是去看望外公外婆,向他们通报自己将考上大学的事,更主要的是他要进行更大的布局:着手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红色世家!
前世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亲戚都是一盘散沙,浪费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这一世,郭拙诚决定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整合整个家族一起向前发展。
在戈汉市,郭拙诚见到了已经在那里扎下根的牟小牛。
通过这段时间的闯荡,牟小袍界开阔了,再也不埋怨郭拙诚将他从一个赚钱的行业赶到这个地方来了。现在的他利用水甸县印刷厂驻戈汉市办事处主任的名义和便利,不计回报地结交官面上的人。
实际上,他现在花费在这方面的钱并不多。他每次到领导家里去,都不过是揣着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或者一套印刷厂最新出版的《高考复习资料》而已♀些礼物虽然都只值二元多钱,但却受到了那些人家的热情接待,好酒好菜好烟地招待他。他告辞出门前,人家还主动询问有没有帮得上忙的,也有的问他能不能再弄一套书籍或资料来。
牟小牛现在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但说出来的话比某些官员的还可靠。当然,作为一个具有商业天赋的人来说,要发现里面的商机很容易,他也曾经跃跃欲试,但每次向郭拙诚汇报的时候,郭拙诚都说不要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认识人,认识结交的官员越多、掌握的商业信息越多,将来的事业就能做的越大、安全性也越大。
同时郭拙诚很自信地告诉他,将来有的是大生意可做,现在做那些小生意将得不偿失。
郭拙诚这次之所以舍近求远地到戈汉市来和他见面,就是安排他过年之前再到认识的官员家里提前拜年,等过年之后则到南楚省的省会城浏沙市去,与戈汉市一样建立新的联络网。
有一个熊癞子的手下是随同郭拙诚一起来的,他们带来了一大堆水甸县的土特产和一堆高考复习资料,专门给牟小牛送礼用的。
牟小赔次很爽快地听从了郭拙诚的安排,将郭拙诚送上去北京的火车后,他立即和那个随郭拙诚一起来的人开始到那些结交的官员那里逐家逐户地送礼,准备送完礼物后再回家过年。
郭拙诚的外公外婆现在和舅舅舅妈住在一起。与爷爷奶奶一样,外公外婆也是知识分子,只是外公外婆都不在大学上班:外公在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属的一个经济研究室工作,外婆在一家半导体研究所工作。
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不知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因为商量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让自己的子女学多少知识,他们的子女都是读到高中就不读了,都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插队或到工厂参加工作。
可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他们确认当时的时代不再是知识越多越反、知识分子就是臭九后,他们几乎同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不但时时催逼已经结婚生子的子女加强学习,对孙子辈的学习要求更是严厉。
前世郭拙诚寒暑假无论是到外公外婆做客,还是到爷爷奶奶家拜年,都得接受他们填鸭似的教育:爷爷教物理、奶奶教数学、外公教英语、外婆教计算机……
对郭拙诚来说,上爷爷、外公家不是去玩,而是去劳改营,或者说是上刑场。
外婆郝小秀和奶奶谭冰是复旦大学同学,以前学的都是数学专业。毕业后在嘉江大学教书的爷爷将恋爱多年的谭冰接到身边。而出身富商家的外婆郝小秀则成了战争难民,和无数苦难的中国人一样被日军的炮火和刺刀驱离家园。她几经辗转最后流落到了当时的陪都——夔关市,不久结识并嫁给了归国回来的外公田鸿蒙,直到解放后才一起双双到了京城。
正是因为外婆和奶奶是同学加闺蜜,两人都有小孩后就将郭拙诚的爸爸妈妈搓合成了夫妻,可以说是亲上加亲,后来也就有了郭拙诚。
在文化大命革时期,因为有周总理的出面保护,外公外婆一家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反而比贫苦农家出身的爷爷奶奶一家过得平静祥和。
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还是因为外公外婆的关系得到了一个好处:有一个从京城来的领导与外公关系不错,得知郭知言是外公的女婿后就出手帮了他一把,郭知言这才从下放农村的知青当上了公社干部。
只是因为外公外婆都是知识分子,属于被打倒的臭九,在社会上并不吃香,更没有多大的权力辐射力,当那个来自京城的干部因病过世后,郭知言就只能靠他自己努力了。无论是郭知言后来升到区委书记,还是被人当枪使升到县委副书记,以及鸿运当头升到县委书记,外公外婆都没有插手的机会,完全是郭知言自己在打拼。
前世的时候,外公外婆也只能看着郭知言从县委副书记的位置灰溜溜地降职到镇里当副镇长,与爷爷奶奶一样唯有叹气而已。
这一世则是欣喜地看着郭知言稳步高升,也只有祝贺而已。
郭拙诚的舅舅田维清比郭拙诚的妈妈要小好几岁,刚结婚没多久,还没有小孩。目前和他老婆一起在一家百货商场当职工。
没人知道的是外公田鸿蒙在国外还有一个红粉知己,她是外公在国外留学读博士时的同学。因为郭拙诚所不知道的原因他们两人分手了,本来准备留在国外的外公一气之下打起行李回到烽火连天的中国,在当时国民党的陪都夔关市以教书维生。
结识从沪盒随难民一起流落在这里的郝小秀后,两个同病相怜的可怜人相依为命,最后结婚成家,不久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田小燕。
抗战胜利后,国外的女人辗转找到外公的地址,写信告诉外公说他们分手的时候她肚子里已经怀有了他的孩子,并告诉他她现在独自抚养着那个漂亮的儿子。
外公怀着愧疚的心理将自己已经成家并生育有女儿的事也写信告诉了对方,劝说对方忘记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人嫁了。对方这才带着小男孩与另外的男人组成了新的家庭。
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爆发,特别是文化大命革后,外公田鸿蒙与国外的女人就此中断了联系。直到87年外婆因病死亡后,那个同样死了男人的女人这才与外公重新恢复联系。
只不过那时候那个女人早已经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那个儿子——她和外公生的——继承了后面这个丈夫的家族公司,在金融界混的风生水起,赫赫有名。
计划经济下无法发挥特长的外公一生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虽然被那个女人多次邀请出国,那个女人还亲自登门劝说过外公,劝说外公在国外发挥他的经济学特长和本事,但不知为什么外公一直没有答应,一直守在那套陈旧的房子里没有挪窝。
外公95年死亡后,那个女人又劝说舅舅一家三口移民美国。舅舅在舅妈和女儿的鼓动下,举家移民,定居美国。
有了那个女人的帮助,舅舅一家的日子自然过的不错。
郭拙诚这次就是消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前世默默无闻的外公与那个女人提前联系上,在那个著名经济学家的帮助下,加上自己利用几十年的先知先觉给他指点迷津,想必外公一定能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即使成不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但也至少可以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就有机会直通高层。一旦预想成功,外公就会成为他父亲郭知言和自己的一大助力,自己将来利用前世的记忆大把赚钱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我的经济知识从我外公那里学到的。他能给国家领导人讲经济课,能不厉害吗?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郭拙诚这个家伙野心很大,布局也很大。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他几乎把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能计划的都在计划。套用前世的一句话就是: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但他能走到哪一步呢?
第一五二章聪明的导演
下了火车,身体虽然疲倦但内心激动的郭拙诚提着行李包又就上了一辆公共汽车。
北方的天气贼冷,郭拙诚只感到冷风直往脖子里、袖子里钻,将身体的热气不断地往外扯。看着公共汽车窗户钵上厚厚的冰层,郭拙诚心道:“幸亏没有让外公外婆来接火车,现在路上肯定滑c要摔一跤就麻烦大了。”
下了公共汽车,郭拙诚扯了扯身上的军大衣,将行李包背在背上,大步朝前面走去。
突然前面一条巷子里传来一声流里流气的声音:“哎呦,妹子,你好漂亮哦。跟哥哥我几个溜冰去吧!”
“让开!我不认识你们。”一个女孩大声呵斥着,接着一声惊呼,“啊——,流氓!让开,要不我喊人了?”
“喊人?喊什么人?我们又没把你怎么的,是你看我长的高大,长得英俊,你自己用手碰我的脸好不好,我还没说你摸了我的脸,调戏我呢?呵呵,哥几个,你们说是不是?”开始那个男声大笑着说道。
“就是,就是,我们都看见是?(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