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辆置妫慌┮挡翟龀ち?%。职工收入难得地出现了增长,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的景象也得到明显改善。
不得不说安德罗波夫的成绩是可观的,如果他的政策坚持下去的话未必就不能让苏联焕发出新的活力。可惜的是,后来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到后来干脆不能理事,保守势力趁机反扑,让他三板斧砍到空中就砍不下去了,以前取得的那些可怜成绩很快灰飞烟灭。
可以说,如果安德罗波夫不是因为病重,不是因为死的过早,苏联是否解体很难说。
只不过苏联的重新强盛对它的邻居中国而言并非好事,而是一件异常糟糕的事情,从中国的利益出发,安德罗波夫越早死亡对中国越好。
虽然他本人对中国友好,但这种友好是出于维护苏联目的的,含有利用中国的目的。肯定不如苏联衰弱,让中国反过来利用它为好,这样中国就能占主动。
实际上,只要接管苏联最高权力的领导人就不是傻子,他们在这个时候就不会与中国为敌,任何最高领导人也只能对中国友好,不可能冒着苏联崩溃的威胁来与中国打仗,所以说安德罗波夫的死是郭拙诚乐于见到的,他并没有为此担心。
前世的时候,无论是过渡性人物契尔年科,还是将上位的戈尔巴乔夫,甚至是今后的叶厉钦,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无一例外地奉行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政策。
郭拙诚相信这一世依然如此。
接到中央领导人要他进京讨论苏联接下来的局势演变,讨论世界局势的变化,郭拙诚的心情是愉快的。也是放松的,他心里也早就打好了腹稿,可以面对中央领导的咨询侃侃而谈。
不过,郭拙诚相信既然自己能想到这些,那么中央领导一样能想到这些,毕竟这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中央领导之所以通知自己回京,与其说是征求他的意见。不如说是最高首长想从郭拙诚这里证实一下他们的预见而已。
确实,其他中央领导人也许只是怀疑郭拙诚是一个怪胎,怀疑这家伙的脑子是不是由特殊材料做成的,而最高首长却是肯定郭拙诚这个小子是一个怪物,肯定他对事务的判断有超乎寻常的准确性,虽然不能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但后知五六年是差不多的。
对于郭拙诚,最高首长想过很多很多,他严禁其他人或部门调查郭拙诚,但他自己却对郭拙诚的事了如指掌。当然,更主要的是郭拙诚有意无意地向他透露了一下别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有意无意地暗示他的不同寻常,不同于普通人。
如果最高首长不是唯物主义者。他真的会相信郭拙诚这家伙具有半仙之体。
郭拙诚布局两伊战争的时候,还可以说是那时候两伊战争已经爆发,还情有可原,不很奇怪,但他事先安排防空导弹在巴格达核反应堆附近,甚至连以色列飞机的路径都已经算计好了,一举将拥有世界最先进飞机的以色列空军打得满地找牙。
这哪里是算计以色列路径,简直就是以色列按照他的命令在进行空袭。仅仅是算计好是无法解释这件事的。
郭拙诚安排美国布鲁斯家族在原油市场狙击,逆石油油价而动,精准地帮助布鲁斯家族赚下了大量的利润,这是他这个没有学过世界经济知识,没有任何渠道得到世界原油价格信息的人所能预计出来的吗?
在马岛战争爆发前,他就开始布局,就开始鼓动阿根廷政府购买中国的反舰导弹。就开始筹划对方英国舰队的办法,这也是预见到的,要知道当时世界上都认为英阿会谈判解决争端的,英国对那片不毛之地并不感兴趣。
刚刚过去的美国入侵格林纳达。这事除了中央几个领导人从各种情报得出结论,但他们对这个结论并不完全肯定,郭拙诚却笃定得判断美国马上就要动手,而美国还真的就马上动手了,这说明什么?
最高首长现在发现自己在决定某件大事前,都习惯性、不由自主地自己问自己一句话:“那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是的,即使他预见到将来会发生的事,他都要想到郭拙诚,似乎郭拙诚能对他预见是否正确进行最后的判断。
虽然他不喜欢这种感受,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毕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人民的福祉,都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甚至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不得不慎重,唯恐自己出错。
他一方面希望自己摆脱这种“依赖”,更不想看到其他领导人盲目地信任他,因为他确信这个世界没有神的存在,他只不过是睿智一点,而且很难保证他今后永远睿智下去,他不想因为郭拙诚的失误造成大的灾难。因此,他尽可能地先把问题想得更清楚,更有条理,更有把握了再找郭拙诚谈,并且等郭拙诚走后,他每次都要重新思考一次,都要寻找郭拙诚话里的漏洞和错误,并努力改正它们。
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不能完全将郭拙诚丢到一边,毕竟他的存在,他的建议是对国家有利的,而且好处巨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这几年中国经济腾飞、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中国国际环境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国家财政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等等这些都与郭拙诚的努力分不开的,没有他,中国虽然也会发展,也会进步,但想这么快捷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以说,郭拙诚居功至伟,即使他将来真的犯了错误,真的给国家带来损失,他的成绩也足以弥补他的过失。
无论是从公还是从私出发,最高首长自认没有为难他的理由。
“也许这就是郭拙诚自保的手段吧?”最高首长在与郭拙诚会面前心里道,“看来我还是为他保驾护航、查漏补缺吧,他生在中国是中国的福气,对我们是一个机会,必须好好利用好他,同时也要防止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更要防止其他人、他周围的人对他盲目崇拜,人为地将他抬高,人为地奉承让他不知道东南西北。那样的话,损毁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中国这个国家。”
最高首长一直以来就在思考如何对郭拙诚进行平衡,一直以来就注意对郭拙诚的“打压”,不让他的职位突然蹿升。如果按照他的功劳,按照他的水平和能力,当一个部的部长,省长、省委书记,甚至更高一层的职位都能胜任,甚至比那些现在身居高位的部长、省长什么的人更称职,但组织上却只给他一个琼海行政公署主任的职位。
本来琼海行政公署升格为省的计划早就拟定,凭着琼海岛现在的经济情况早就可以成为一个省份了,但升格的事情不但没有提前启动,反而比计划的滞后了,很多动作都没有行动,都被中央压着了。因为最高首长不想郭拙诚这么快成为省长、省委书记。
其实,郭拙诚一直以来表现很稳重,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不轻浮,虽然他喜欢跟虞罡秋说几句调皮话,但都是一些无伤大雅、活跃气氛的话。
“小心没大错,反正这孩子今后的路还长着呢,磨磨他的性子,挫锉他的锐气只有好处没有害处,让他在中层职位上多经历一些具体事情,接触一些民生以增加他的阅历和从政经验有好处。”最高首长默默地想。
“首长,你好!”郭拙诚走进小会议室,想不到最高首长已经在等他了,心里很是惊讶:难道中央因为苏联领导人逝世而焦急,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急切盼望自己的意见?不可能啊,死人这玩意可是天天发生的事,不说死的是苏联领导人,就是死的中国领导人,他们也未必慌张,为什么呢?
最高首长笑了笑,说道:“坐。……,过年都让你四处奔波,心里有没有不高兴?”
郭拙诚微笑着回答道:“怎么会呢。这次我可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呆了好几天,一家人都高兴着呢,都感谢中央领导的关怀。你们领导才是日理万机,没有休息天天为国事操劳。我向您拜一个晚年,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最高首长哈哈笑道:“大家都新年好。你可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们哪里天天为国事操劳了,哪里没有休息?真正辛苦的还是你们这些在下面奔波的干部们,上要应付领导的检查督导,下要解决老百姓大小事情。而你又是能者多劳,还要帮我们这些老家伙出谋划策,不容易啊。这次天南海北地跑了一圈,有什么感受?”
第1259章共商国事
看到最高首长谈笑风生,郭拙诚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中央领导对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死并没有太多地放在心上,最高首长招自己过来讨论安德罗波夫的死亡也许只是一个借口,他找自己谈话也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郭拙诚心里道。
“这次真是又激动又高兴。”郭拙诚在最高首长身边坐下后,认真回答道,“现在龙江省的国企改革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反应出来。不过,现在干部和领导们很支持我父亲的工作,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而老百姓的反应却各种各样,更多的是担心,担心他们失去铁饭碗,担心将来的福利和工资下降,担心不能享受免费医疗和免费的住房。”
最高首长点了点头,说道:“对于老百姓的反应我们理解,毕竟是改革,肯定触动了过去的一些条条框框,很多以前理所当然的东西现在有可能出掉,即使这件事很小,他们也会感到不高兴,让他们惶恐。可是,领导们怎么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呢?”
郭拙诚笑道:“您肯定是知道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信任上级组织,认为组织上是不会置他们那些企业领导不管的,我们的干部还没有看到过有人没有犯错误而降职过,更别说撤职了,最多就是平级调动而已,所以他们不怕:到哪里不是当官?也许自己还能顺势跳出这个亏损企业的职位谋到更好的职位呢。
另一方面是对国家战略的理解,现在他们都知道中央要优先发展龙江省、内蒙省这些边境省份的经济,会给龙江省一些内地省份所没有的优惠政策,同时更会强调龙江省政局的稳定,他们认为这次改革就是动作最大也不会把企业界的官场搅动。现在这些企业的工人人心惶惶了,如果让干部再乱,这局势就难说。
第三个方面就是这些干部信任我父亲,认为我父亲有办法也有能力带领他们走出辉煌。在他们想来,他能够把滇南技术开发区带动起来,在中央的帮助下,他一样能将龙江省带动起来,就会成为东北三省的模范省,也就意味着龙江省的干部将会大批量地调往周边其他省份,甚至调往内地一些省份或者中央,这就让他们更坚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
最高首长一边思考一边点头,然后问道:“那你的意见呢?”
郭拙诚说道:“我的意见就是让一部分人如愿以偿,让一部分人不喜不忧,让一部分人失望,不但降低他们的职位还要撤了他们的职,至少得让他们退居二线,把他们领导岗位让出来、空出来。空出来的职位就不要了,我们现在不是干部少了,而是干部多了,精兵简政永远是对的,永远都应该减少多余的官员。而让出来的职位则交给下面的组织或基层或者干脆让普通工人来选择,能者说庸者下,来一次全面的淘汰。”
最高首长没有表态,而是问道:“那你准备如何处理老百姓乱干部也乱的问题?你可知道,如果你父亲这么做,将会得罪很多人,包括干部和群众,还会承担很多风险。”
郭拙诚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要当领导,要做出一番成绩,要与旧的制度和政策来一场大手术,就要做好被骂的准备,一个省这么多人,一个企业这么多人,又存在这么多问题,想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人有可能还来自上层的领导。唯一的办法就是咬牙坚持,就是要尽快做出成绩,尽快让工人和企业领导看到希望,看到他们的收入增加,看到他们的福利改善。”
最高首长听到这里才点了点头,说道:“听说你在龙江省又为你父亲支了一招?”
郭拙诚笑着说道:“纯粹是好玩,就是把龙江省的特色利用起来而已,龙江省是我国最北方的省份,气温也最低,虽然在北方大家习以为常,但对南方的人来说,还是很新奇的,很是有很多人想了解一下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我就想拿冰块做点文章,让大家看看冰块有多玄妙。”
最高首长也笑道:“这个办法好,是报纸上说的无烟工程吧?又环保又因地制宜,地方干部们若都这么思考,这么想办法,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发展更快。看来我们得早一点、快一点加快龙江省的交通建设,特别是加快航空业的发展,让天南海北的人更快、更多地涌向龙江省,看看冰雕是什么样子。……,看了西安航空研究所的飞机,你有点失望?”
郭拙诚连忙说道:“没有,怎么会失望呢。飞机的研制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不是那么迅速就能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的,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赶超美国苏联的。我倒是对这款飞机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如果质量稳定,这款飞机就完全可以作为国内航线的客机,可以大大改善我国的交通情况。我当时不是不满意,只是想我们有机会研制自己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可以和苏联合作进行大飞机的研制,不但可以解决我'***'队缺少大型运输机的困境,还能为我国进一步研制更大型的、更高级的民航机提高经验和增加技术储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之世界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会来越多,人们交流会快速增加,将需要大量的大型的国际航班。”
最高首长问道:“苏联有这个能力吗?他们会与我们合作吗?”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有!他们有能力研制大型运输机的技术能力,唯一缺乏的就是资金。正因为他们缺乏资金,他们才会接受我们的合作。”
说到这里,郭拙诚见最高首长在凝思,就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就说道:“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即使我们中国不与苏联合作,他们自己也会研制,而且时间就在这两年。”
最高首长认同地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这里就着手准备吧,也就是让他们提前一年两年而已。毕竟他们苏联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只要他们的领导者坚持,凑齐一笔研究费用还是不困难的。去年的苏联经济有所好转,如果不是阿富汗战场让他们损失太大,他们也许会更宽裕。……,你准备拿多少资金出来,是以你名下的企业出面还是以我们国家的名义出面。”
郭拙诚说道:“反正我是做好事,就不用要这个名义了。”
最高首长冷哼一声说道:“苏联可是古板得很,可不是愿意跟私人企业合作的。我们这是为你解决这些表面上的问题,可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是大善人。”
郭拙诚微笑道:“我的良心还是有的,这次合作获得的好处我可占不到多少。”
最高首长问道:“你也想涉足大型民航机市场?”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我担心等我国发展起来了,美国会给我们使绊子,很可能动用制裁等手段限制我们的发展,限制我们进口高端设备,限制我们出口我们的成熟产品。我这样做也是为了给中国多留一条贸易通道。”
最高首长看了郭拙诚一眼,说道:“就如我们解放初期保持香港不收回来一样?好,我同意。将来你可以将大型飞机制造厂建在国内或国外都行,只要你把一部分业务交给国内,把一部分利润留给我们就行。这次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事件中,你们iic公司赚了多少钱?”
郭拙诚故意苦着脸说:“首长,您不是又要收回利润了吧?才赚了一千六百亿美元而已。因为量大,还有一些黄金没有出售,在等最高价。”
这个数字也让最高首长动容了,吃惊地重复道:“竟然赚了一千六百亿美元?……,就是抢钱也没有这么多吧?”
郭拙诚笑道:“我可不会为了吹牛而故意多说点给您听,要知道我说的越多,交给国家的就越多。……,主要是我们在国家的配合下做对了好几波生意,特别是在期货市场,可以运用经济杠杆的。比如一笔期货交易价值一百万美元,我们只需要十万美元资金就可以做,即10%保证金,杠杆比例是十倍。也就是说十万美元可以做一百万美元的生意,如果押对了,我们的利润就是一比一生意的十倍。其实,这还是我胆小,每一波我当只拿出了五十亿美元参与,除了购买和出售黄金,否则我会赚的更多。”
最高首长却打击道:“如果你们真的拿出几百亿美元,这个市场就不是你所能把握的了,未必就是你所预想的那样。你这么做就是在不影响大局,不过分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赚钱。”
郭拙诚说道:“一切都瞒不过您,我确实是担心别人跟风,即使我用最多的账号避人耳目也难以逃跑他人的注意,那样的话,我就骗不到他们的钱了。”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1260章秘密曝光
最高首长说道:“我们已经承诺了,你们赚的钱是你们的,我们不会把手伸过去找你们要,你只要让诚信投资银行多在我国加大风险投资就行。你们给予我们企业的贷款越多,帮助我们企业的力度就越大。
这些资金放在你们手里帮助我们,比放在我们手里还好,不会引起外国政治势力的关注,不让他们有说三道四的机会,不让他们说我们这个大国为了金钱不顾其他小国的死活,也有利于你们今后多赚钱,更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再说,我们还缺少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向你们诚信投资银行学习。如果你们诚信投资银行运行的效果好,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自己也将成立这种风险投资公司。……,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很多事情还是交给民间去做为好。”
郭拙诚笑了笑,没有说话。实际上中国在这次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中做的事确实不光彩,完全是两边取利,一边是卖武器给格林纳达和古巴,鼓动他们向美国开战。一方面又从美国得到好处,承诺今后不再帮助格林纳达,不再出售任何武器给小国家,美国为此不得不出让一些利益。
所以iic公司利用格林纳达战事赚钱的事尽量不让别人发现为好,更不能让别人知道中国在配合,不要因为金钱的输送让人家发现中国政府出面支持iic公司赚人家的血汗钱,真要发现了,即使这次勉强过关,下次iic公司想这么赚钱就难多了。可以说将iic公司赚的钱交给中国,等于是变相杀了一只能产金蛋的母鸡,睿智的最高首长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
郭拙诚之所以问是否把利润分一部分出来。也只是开玩笑而已,说明自己并不是一定要占国家的便宜。
最高首长问道:“你认为这次美国什么时候再对格林纳达动手?”
郭拙诚摇头说道:“我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这次美国会调集重兵,会在格林纳达附近海域集结至少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这次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就会以泰山压顶之势将格林纳达彻底制伏。”
自上次入侵格林纳达失败后,美**方知道了是自己轻敌导致了这次战斗惨败,不但没有为美军换回声誉,反而暴露美军是虚弱的,看似能摧毁一切的美军实际上是不堪一击的。最多能支持一个方向的战斗,而不是他们之前所宣称的一样能够同时在全球三个方向进行战斗并获得胜利。
但彻底清除后花园的这根刺,美国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冒着被各国讥笑的风险,从世界各地调集重兵围堵格林纳达。决心用最大的力量将格林纳达占领。
对于美国前期的失败,苏联、古巴等国家自然欢欣鼓舞,一些动摇的准备脱离苏联的小国家又开始向苏联伸出橄榄枝,一些准备投向美国的国家有的则投向中国的环抱。就是英国这个被阿根廷打得灰头灰脸的国家,也不无幸灾乐祸,特别是民间很有出了一口怨气的感觉,觉得美国经过这次失败。相比英国在阿根廷的失败更可笑,美国人更没有理由讥笑英**队了。
真正的五十步笑百步。
从美国集结兵力大规模应战的情况看,美国入侵格林纳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具体什么时候开战。郭拙诚确实也难以知道。
最高首长盯着郭拙诚的眼睛,再问道:“你真的不知道?什么集结至少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现在都已经集结三个了,还用你说?”
郭拙诚心里一愣。不知道最高首长如此看着他,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真的不知道。”
最高首长又问道:“是不是美国第一次入侵格林纳达。双方的战事就已经变化了?没有按本来的规矩打?”
郭拙诚背上一下沁出了一层冷汗,慌忙说道:“什么本来的规矩?我不懂。”
最高首长收回犀利的目光,用轻松的口气说道:“这次你准备拿多少钱参与苏联的大运输机研制?”
对于最高首长的话,郭拙诚心有戚戚,见他转换话题,虽然跳跃度很大,但还是让他松了一口气,认真回答道:“大约十亿美元吧。”
因为被刚才吓了一下,他说的话有点模棱两可。
最高首长问道:“十亿美元够了吗?”
郭拙诚认真回答道:“前期研制肯定够了,因为苏联的物价特别是人工工资要比美国的低得多,没有研制一种新飞机也就是四十亿美元左右。当然,如果进入试制的话,我们还要追加更多的资金,但加起来二十亿美元差不多了。这里面可没有包含我们中国方面的成本,中国方面的成本另算,由我们单独支付。”
“为什么单独支付?”最高首长随即明白了,笑道,“你小子又在玩名堂,你是想给中国这边的技术人员高工资、高福利,从而让他们的技术人员眼红,让他们羡慕我们这边,从而产生归附心理,是不是?你这家伙,还真是无微不至地想挖他们墙角啊。”
郭拙诚想了想,干脆说道:“反正他们的人迟早会分崩离析,我们不抢的话,到时候欧美国家也会抢,与其好了欧美国家,还不如让我们得点好处。虽然欧美国家宣传说他们那里是自由的,富有的,但宣传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而苏联技术人员心中是如何想的,更是另外一回事。”
见郭拙诚主动说起苏联崩溃的事,最高首长心里一阵欣慰,这说明郭拙诚对他完全不设防,已经开始说自己的内心话了。虽然之前也说过不少类似的话,也暗示过他知道未来的发展,但像这样开诚布公说出来却是没有的事。
他认真地说道:“那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抢苏联技术人员的事?”
郭拙诚说出来之后,心里反而更加坦荡了,说道:“中国和苏联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竞争苏联科学家的时候,这既是劣势但也是优势。劣势是很多技术人员很可能想赶时髦,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出来后,不愿意再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会以为中国和苏联差不多,将来或许也会走苏联的老路,不如一步到位跑到欧美国家享福去。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愿意到反差太大的地方,这就是优势。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西方国家并不是那么友好,更不是天堂。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中国跟苏联存在很多不同,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等同,我们要比他们优越得多,特别是在对待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上,我们的政策要好得多。
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中苏曾经有过几年的蜜月期,当年苏联派专家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对他们这些专家的态度是友好的,即使我们自己缺衣少食,还是让他们吃好穿好,让大多数苏联专家感谢欣慰,他们心里肯定还对中国有一些好感一丝眷恋,也影响了他们身边不少的人。
如果我们现在派到苏联合作的专家都是高工资、高福利,他们中大多数人肯定会愿意到我们中国来。而且,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利用合作的机会结交他们,与他们做朋友,同时或明或暗地向他们透露愿意高薪招揽他们的意向,即使我们招不到多少人,也会比欧美国家先一步动手,先一步获得他们的认同。”
最高首长一边点头,一边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我们还可以在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电话等项目上跟他们合作。”
郭拙诚不由大吃一惊,脱口问道:“无线电话?”
见郭拙诚一副吃惊的样子,最高首长哈哈大笑道:“怎么,这个词从我这个老家伙嘴里说出来真的让你如此惊讶吗?难道我就不能知道几个新型名词?”
郭拙诚讪讪地说道:“不是,不是,我只是有点……,嘿嘿,我真没有想到您也知道这个技术。……,苏联的移动电话……无线电话很厉害吗?”
最高首长说道:“我知道什么技术?我也就是知道你这个词而已。你不是曾经说过未来信息化会高速发展吗?什么计算机网络,什么无线电话……移动电话可被你念叨过几次,说是将来经济发展的引擎。你在琼海岛那么忙,还抽出不少时间来指导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研制,指导光纤传输的研制。
你建立的那个公司里面还专门成立了移动电话的研究机构,我老家伙就是再迟钝也知道你在干什么吧?你不知道,科技部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专门研讨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光纤传输、计算机网络的前景和应用。同时有关部门安排了情报工作者在世界各地搜集与此有关的技术,一方面是希望帮助你们更快更好地研制出产品、出成果,一方面科技部自己也想成立相应的机构,与你的这家民营企业进行竞争。
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是美国方面领先,程控交换机方面法国领先,而移动电话则是苏联的技术领先。”
第1261章绑架苏联科学家
郭拙诚没有想到国家如此重视自己的言行,还专门成立了机构来进行研究,他更没有想到苏联的移动电话技术竟然是世界领先,这个时候就已经被中国情报人员知道了
在郭拙诚的记忆中,移动电话好像是从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芬兰的诺奇亚公司、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模拟移动电话还是数字移动电话,以至于后来的3g,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是欧美国家建立的,中国等国家要生产这些设备都要从欧美国家购买标准。怎么会是苏联先一步开发这种技术?
“是我记错了,还是这一世苏联变牛皮了?”郭拙诚心里暗暗地想。
其实,这次确实是郭拙诚自己记错了。
前世并非通信专家的他记得的都是前世普通人都知道的东西,什么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开始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什么美国1983年在芝加哥开通amps蜂窝系统,等等。
早在1957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就发明了Лk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也就是跟中国在1990年以后使用的大哥大重量差不多,要知道在1958年的时候这台“手机”里可是没有办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他制造的这部电话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库普里扬诺维奇的便携移动电话在当时来说代表了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便携通话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配套网络安装费用太过昂贵。
另外,苏联还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tan)。1959年,姓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只不过那时候不但没有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也没有成熟的数字通信技术,加上没有资金建设大量的基站,不但限制了这种手机的姓能提高,也不能进行灵活快捷地切换,只能在限度的区域移动。
同时因为欧美国家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加上苏联经济困难,技术上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的封锁,他们的移动技术根本推销不出去,更别说赚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以至于苏联的移动电话最后打落尘埃,成就了一个叫马丁库珀的摩托罗拉工程技术员。1973年,这个叫马丁库珀的美国人站在曼哈顿街头,用砖块样大小的dynatac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了一次持续半小时的通话,他就成了让移动电话正式进入人们生活的大师、先驱。
“阿尔泰”移动通信系统也并非一直被置之高阁,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夕,苏联技术人员对它进行了另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系统信息保密功能得到加强,能满足必要的使用环境。由政斧出面将这套系统试着应用在党政机关、联合企业和城市服务部门、警察系统等等。
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阿尔泰”系统更是被频繁使用,并证明了其具有高度的可靠姓。近乎所有的赛事报道都是通过“阿尔泰”系统来完成的。
等郭拙诚从这里回去后就找到科技部调阅了苏联移动通信的相关资料,不得不感叹苏联存在太多的天才科学家,更加坚定了他与苏联合作开发移动通信的决心,从而将这一世的移动通信市场搅得乱七八糟,与前世相比,真是面目全非,再也不是欧美通信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了,成了中国独大,俄罗斯和欧美平分秋色的格局。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的郭拙诚正在认真地跟最高首长谈论着。
这时最高首长问道:“你认为这两个项目可以进行合作吗?”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这两个项目都是具有远大前途的项目。成功了,就能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财富,至少不会被其他国家从我国赚走大量的钱。”
欧美国家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从中国赚走了多少钱,恐怕没有人能计算得清楚,是数万亿元还是数十万亿美元?而gps定位系统在中国赚走的钱也不少,gps赚钱的领域可不仅仅是车辆、船舶的定位和数字地图,也不是仅仅是导弹的制导,还有精密设备、高级网络、通信网络的授时等等。
最高首长又考验似地问道:“我们与苏联进行这几个项目的合作,会不会因此大大提高苏联的国力?会不会因此反过来对中国产生压力,到时候养虎不成反被虎食。对于这一点,你是如何考虑的?”
郭拙诚想了想,说道:“我认为这一点不用担心,最坏的结果是我们是苏联共同享受科研成果,但我国的资金多、销售市场障碍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高购买力强,苏联就是拥有技术也不可能赚到我们这么多钱,即使同时进步,我们也比他们进步多、进步大。
其次,我们只要加以提防,他们享受到的好处将更少,甚至完全可以使他们变成为我们做嫁衣。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目前的情况看,苏联崩溃的时间并不会很久。只要我们控制好进度,完全可以在科研成果出来之时就是他们崩溃之曰,他们根本享受不到好处就无奈地放弃了,完全变成了我们的。
当然,时间算计这么准确很难,谁也无法保证不出什么意外。但前后相差一年、二年关系也并不大,要知道不说是苏联,就是我国,甚至是欧美国家,科研成果出来之后,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转变为商用,就想从市场上赚到利润是不可能的,一个新技术要推向市场,首先得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培育市场,要取得客户的认同,绝对不容易。
真算给他们两年时间,也不过是为我们培育了市场而已,他们崩溃了,没有钱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我们可以将他们培育的市场利用起来。移动电话是如此,全球定位系统也是如此。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自己生产几架大型运输机,可这几架运输机并不能提高他们太多的军力,与他们强大的战斗机相比,增加的这点势力微不足道,他们没有这几架大型运输机,一样有其他运输机来代替,我们无需担心。
我们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将三个合作项目分别放在我们中国以及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就行。等苏联一崩溃,这些加盟共和国就不是苏联所能管得了的。我建议将军用大运输机放在乌克兰研制,而移动通信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放在我们中国研制。到时候,来到中国进行科研的科学家恐怕我们赶他们回去都不会回去了,呵呵。”
最高首长笑了笑,说道:“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制能否放在中国我不肯定,但全球定位系统肯定会放在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掌握了关键技术,又向太空发射了三个试验卫星,加上原子钟将取得突破,我们已经永远走在苏联的前面,他们想不把研究中心放在中国都不行。
经过你这么一说,我们就不要局限于这三个项目了,可以多开展几个项目,我们出资金出场地,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苏联的专家到我们国家来。”
郭拙诚高兴地说道:“那就太好了。我们等于是用项目来绑架这些科学家,一个大型项目可以分成几个、十几个分项目,每一个分项目绑架他们一百人,我们就可以绑架他们上万名科学家了。呵呵,这样一来,等于就找到了上万名科学家为我们打工。同时还能为我们中国培养大批的科学家,对提高我国的基础科研、高端科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听到“绑架”二字,最高首长也乐了,说道:“我们把这件事促成为第二次苏联大规模援华。……,解放初期那次援华让我们中国具有了自己的工业,特别是具有了自主的工业体系,武器生产体系,对我国的帮助很大。但愿这次的帮助也不小。”
虽然我们媒体一次又一次骂苏联对中国背信弃义,但不可否认苏联在中国建国初期的帮助是巨大的,如果当时没有苏联在技术上的大量援助,我们想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来几乎不可能。157个大型援助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基础,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工业布局,中国因此向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即使几十年之后的现在有人去参观那些援建的大企业的话,也会被苏联的大手笔惊叹。简直就是帮中国建起了一个个工业城市。当时苏联是真心帮助中国,很多苏联技术人员是手把手地教刚从地里洗干净泥巴的农民干活,让他们这些农民、甚至是没有地的流浪汉成为熟悉工人。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1262章严守重生的秘密
当然,苏联当时全心帮助中国也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帮助对中国的帮助还是巨大的,中国人应该多少有点感恩心,不能因为后来两国关系敌对了,或者因为当时苏联有拉拢中国一起对付西方的目的就忘记了这一切。文学馆
郭拙诚和最高首长现在谈论这些,也是一番感慨,但他们不会因此而牺牲中国的利益去培植苏联,去拯救正在衰退的苏联,他们两人都巴不得苏联马上灰飞烟灭,中国取而代之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才好。
两人接下来的交谈中涉及到了中国如果成了超级大国之后的事。两人都认为中国应该汲取苏联的教训,不好事事当头,不会包揽跟随自己小国的一切,不会对他国指手划脚,那样的话既惹那些小国生气,也会担上不必要的负担,最后会和苏联一样被拖垮,而应该是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公平的原则上确立相互的利益关系。
郭拙诚不知道最高首长今天为什么说这些,好像是告诫又好像是提醒,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交待今后的事情,好像郭拙诚将会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在给郭拙诚传授治国经验似的。
谈?(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