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36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得不说红军的运气好,或者说东北军、西北军的运气太糟。

    如果不是西北军接到命令更改后放缓了脚步,如果不是刚才逃跑的骑兵团和步兵师急于逃跑,如果两支部队相互配合同时进行进攻,那么还没有在东双河镇完成布防的红军很可能会被他们两支部队打得措手不及,虽然最后的胜利也许是红军的,东双河镇终究不可能被敌人夺走,但红军的损失肯定会很多,急于逃跑的东北军很可能会逃掉一部分。

    现在因为两军配合不紧密,特别是急于逃跑的东北军根本不敢与上级、与其他部队联系,只是自行盲目地冲锋,以至于两支军队的冲锋时间完全错开,导致红军腾出手来先消灭了逃跑的东北军再转身对方前来争夺东双河镇的西北军。

    要知道红军占领了东双河镇后,其防守的重点是这个镇子,还没有来得及去布防镇子外面的田野、山坡。刚才派出去阻拦东北军逃跑的红军是这里的指挥官咬牙抽调出来的一部分部队,是死马当着活马医,能阻拦多少就阻拦多少。

    谁知道因为对方的不配合,红军干净利索地应付下来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刚刚收拾了要逃跑的东北军步兵师和骑兵团,红军来不及打扫战场就马上去迎接另一场战斗:迎战前来收复东双河镇的西北军!

    战斗在西北军的炮击声中开始了,红军的火炮也开始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非常热闹。从西北军打出的炮火可以看出来的肯定是西北军的精锐部队,否则他们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火炮、迫击炮的。

    双方炮击了大约十八分钟就慢慢停歇了。西北军是因为炮弹不足,大部分野炮和迫击炮在刚才的对射中损失巨大,因而不得不停止。而红军停止炮击的原因是炮兵太累了,炮管都打红了,不得不休息以恢复体力、更换炮管。

    当周围开始平静下来的时候,西北军的轻重机枪突然响了起来,接着数千名西北军一时间如同潮水般猛然涌向了红军还没有完全修建好的阵地!

    西北军此次参与进攻的都是精锐,一开始他们便打起重机枪给自己的部队做火力掩护,而冲锋的步兵们则各自沿着散兵线和炮弹弹坑徐徐推进!不时的有士兵停下来以弹坑作为掩体对着四营的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和点射!

    红军也不堪示弱!轻重火力在炮击后立即进入了阵地,不断的扫射着压制对方的冲锋和重火力掩护射击!那些潜伏到位的狙击手此刻也发挥了作用,他们按照以前的培训内容寻找着最好的靶子!

    “砰!”

    “砰!”

    “砰!”

    枪声不激烈甚至显得有些稀落,但这些枪声过后西北军的轻重机枪却顿时哑火了!正在冲锋的西北军官兵为之一愣,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冲锋的步伐,直到又有人扶起轻重机枪开始扫射,继续为己方的部队做火力掩护。

    “冲啊——”

    “杀——”

    西北军中响起了无数声怒吼,一个个军官看着近在咫尺的红军阵地,突然跃起大喊着冲锋,同时逼迫着他们的手下突击。

    (感谢stevenkel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36章傅作义的选择

    无数的士兵从弹坑里、草丛里、水沟里站起来,呐喊着朝前冲去。红军阵地前面一下子变得黑压压的,远远的看不到头尾。

    “轰!”

    “哒哒哒……”

    手榴弹和重机枪的轰鸣不断地在红军阵地上响起。一个红军战士笑容满面地抓着一把轻机枪不急不慢地来回扫射,手指轻轻地搭在扳机上“突突突……”,一脸的轻松。

    在他前面的西北军如稻麦一般地倒下,鲜血飞溅。因为进攻的士兵太密集,有时候一颗手榴弹就炸倒一大片。

    不过,现在红军士使用的手榴弹都是从1993年那个时空运来的,其杀伤半径高达七米,远不是过去那种一炸成两半的土手榴弹,简直就是一发小口径炮弹。

    几个西北军军官在狙击手的枪口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当红军的几挺重机枪从壕沟里伸出来,用密集的弹雨扑向迎面而来的西北军士兵时,西北军犹如潮水般延绵不绝的进攻为之一顿。

    但他们毕竟是精锐部队,在此打击下,他们并没有溃逃而是凭借娴熟的战术立刻寻找着就近的掩护趴下来,以步枪不断的对红军的阵地进行点射还击。

    因连续作战而疲倦的红军在西北军的拼死进攻下也出现了不少的伤亡,几次阵地还被对方摧毁,防线出现了几个小小的缺口。这让西北军官兵信心大增,刚刚停歇下来的呐喊声再次响起。

    只不过他们遇到的是悍不畏死的红军,是早就憋了一股气要立功的彭总第二军将士。他们的英勇和勇敢程度大大超过西北军。不说他们现在的武器占上风、地形占上风。就算是处于逆境也不会放弃。

    很快,出现的缺口就被填补,冲锋在前的西北军被歼灭,兴奋的西北军精锐被红军死死地阻击在了第一层的外围阵地而无法前进一步。

    “给老子冲!谁后退老子毙了谁!”眼看胜利的果实就在眼前,一个西北军指挥官看到部下不但不往前冲反而退缩,急了,大叫着站了起来,举着手枪对着一个转身欲跑的士兵就是三枪:

    “啪!啪!啪!”

    这名倒霉的士兵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长官。似乎想说什么,但此时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嘴里喷出一股鲜血,眼睛很快失去神彩,当一颗重机枪的子弹打在他背上后,他就如破麻袋一样倒在地上,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给老子起来!”指挥官看都没有再看这个死亡的士兵一眼,而是用手枪指向另一个士兵,“冲啊!”

    在他和其他军官的督战下,数百个士兵呐喊着一起朝前冲了过去。他们对准的是前面那个刚刚被几个西北军敢死队士兵用手榴弹炸出来的缺口。

    他们在朝缺口冲,红军在向缺口填。双方的子弹都飞向这个小小的区域,一时间这里洒满了鲜血、内脏、破碎的尸首甚至爆裂开的头颅……

    那名冲在前面的指挥官也被一颗子弹击中了面部,子弹从他的鼻梁射入从后脑勺射出,他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转了一个圈倒下了,脑袋被子弹削出了半边,看前面是一张脸,看后面则成了一团难看的肉糜。

    已经接近阵地前沿的西北军士兵都双目赤红,不管不顾地叫喊着,即使身上中弹也毫不犹豫朝前冲。

    这时天空传来一阵几声尖啸声,接着几发大口径炮弹落在正在冲锋的西北军队伍里。随着几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大地一阵颤抖,炮弹落地处瞬间出现了几股浓烟,随着飞上天空的泥土、碎肢、石块的下落,那里出现了好几个深深的弹坑,刚才涌动的人群突然不见不了,只剩下一片黑红……

    战斗的双方都瞪大了眼睛,都眼巴巴地看着那一处地方,似乎都在等待刚才那些活生生的士兵爬起来,或者冲锋或者败退。

    但是,等待了七八秒钟,那里依然一片安静,只有一缕缕硝烟升起。

    就在这一瞬间,红军阵地里的步枪声、轻重机枪的枪声和爆炸声再次连成一片。那些狙击手也重新开始瞄准目标轻抠扳机。

    西北军似乎也才回过神来,很默契地调转身子,不声不响地朝后猛跑,没有军官叱责,也没有督战队扫射,只有红军的子弹在后面追赶着,将一个又一个士兵给射杀,这些士兵临时之前都没有喊叫,只是慢慢地倒下……

    西北军的这次冲锋以损失两千士兵的代价无果而终。

    在望远镜里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部下如潮水般败退,总指挥傅作义一屁股坐在地上,手里的铅笔被他狠狠地扎进泥地里。

    傅作义本来是晋军的一名重将,是阎锡山的心腹大将,但因为其出色的防守能力、统兵能力,被西北军、晋军双方所接受,现在他指挥起西北军来也非常顺利,下面那些西北军将领并没有因为他是晋军将领而产生什么抵触情绪。

    “傅长官,我们的武器太差了,红军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撼动的。你看……”他的副手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走到傅作义身边,弯下腰低声说道。

    “狗日的蒋芥石,怎么把这么大口径的重炮给红军缴获了?”傅作义一拳打在旁边一块大石头上,气冲冲地吼道,“如果不是这阵重炮,我们就能冲上去,至少能建立一个立足点,再慢慢撕开他们的阵地。”

    “是啊,是啊,蒋芥石这王八蛋太可恶了,剿灭共匪,剿灭共匪,却越剿越多,真是该死!”副手连忙附和道。

    傅作义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不是他越剿共匪越多,也轮不到我们阎长官当总统了。……,算了,不说这些玩意。你说,现在我们锐气已挫,下一步该怎么做?”

    “等!”副手倒是没有让他失望,用一个字给出了回答。接着,他又说道,“傅长官,仅仅凭我们一个军是不可能打败红军的,就是要夺回东双河镇也不行,如果强行夺回,会填掉我们大部分部队,到时候绝对是得不偿失。”

    傅作义苦笑道:“依我看,我们就是填掉我们所有的部队也未必能夺回东双河镇。你刚才没看到我们面对的红军有多少部队吗?”

    显然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副手想了一会,说道:“如果从出现的轻重机枪、野炮、迫击炮来看,他们至少有两个师的人马。可是,从我望远镜里看到的人,不足一个师。”

    傅作义冷笑道:“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师,我傅作义也不是胆小鬼,会如此失望、如此无力吗?……,我告诉你,我们面对的红军不足一个团!如果抛开炮兵,我们的面对的红军也就是一个营到两个营的样子!你说说,我们怎么打?如果我们突破了他们的防线,他们只要调一个小小的连队来,我们就会措手不及,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啊——,”副手大惊,脱口说道,“不会?一个团怎么可能有这么多轻重机枪?怎么可能……”

    他不是不相信长官的判断力,也不是怀疑长官是不是看错了,而是实在太惊讶这个现实了。如果对方真的这么厉害,那他们该派多少军队才能维持双方战斗力平衡?那他们还有什么狗屁希望战胜红军呢?

    想到这里,这个副手的脸色突然变了,低声问道:“那阎总统会怎么想?”

    傅作义抿了抿嘴巴,好一会才说道:“是啊,我不就是知道阎长官想不通才不敢说出真实情况。”

    副手叹了一口气,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没强求。怎么说他也当了几个月总统。我们做属下的也只能帮他这一段时间。”

    傅作义一拳头打在石头上,说道:“我就担心阎长官不死心,一定要跟红军见真章,集全国之力来与红军拼杀,到时候军队军队没有了,粮草粮草没有了,金钱金钱没有了,怎么跟小日本拼?红军和我们都奄奄一息,还不让日本鬼子大占便宜?”

    副手苦笑道:“那有什么办法?阎长官以前就有点说一不二,现在当了总统了更是一言九鼎。如果是张学良劝他也许还能劝得一点效果,毕竟现在中国最大的军阀就是他张某人了。可是,他这个人也一样不简单,他未必就不希望我们晋军跟红军拼得同归于尽,到时候他就可以坐上总统宝座了。”

    傅作义似乎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太多了,一个军人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能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政治上,军人应该远离政治。他说道:“算了,我们当兵的就管打仗,我们把这里的情况如实汇报上去,如果长官要打我们就打,如果长官说不打了,我们马上撤退。”

    副手想不到说着说着傅作义突然改变了调子,他不解地看着已经起身往后走的傅作义,追上去问道:“我们就不提一点建议?”

    (感谢xxxxxxjj、~落↘熙~、闪电之皇、余姚狼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37章巨枭聚头

    傅作义话里有话地说道:“提啊,有建议怎么不提?要么快速撤军,要么继续增兵,难道不是我们的建议吗?”

    副手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但他却很跳跃似地问道:“他们能坐稳天下吗?”

    傅作义盯着副手长久之后才说道:“不知道,但至少他们能跟日本人打得久一些。”

    副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几十万东北军一枪未放就逃进了关内。”

    ……

    阎锡山第一时间里收到了傅作义发来的电报,将张学良、冯玉祥招到一起,问道:“现在怎么办?那群穷棒子已经成气候了,我们可得认认真真地对待。”

    张学良断然说道:“这还有说吗?调集重兵进攻,必须确保信阳在我手中。否则,我们连逃回去的路都没有了。”

    冯玉祥也附和着说道:“阎老哥,我们知道红军厉害,如果不厉害我们能坐在现在这个位置吗?如果不是他们打败了蒋芥石的中央军,我们想到南京来?来也是听从蒋某人的命令而来。可是,他们红军再厉害,我们也要打啊,不打,他们就会把我们灭掉,他们就会来坐龙庭。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有一拼之力,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就算把我们的部队拼光了,我们还是比他们强,我们这么大的地盘,扩军还不容易?”

    阎锡山摸了摸脑袋,叹着气说道:“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啊,现在可是真正的内忧外患。蒋某人不甘心失败。而日本人又蠢蠢欲动。别看他们现在支持我们。但我知道。只要我支持不住了,第一个进攻我们的就是日本人。听说,他们现在在国内增兵扩张部队了?”

    冯玉祥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那些龟儿子可比英美国家还操蛋。英美国家现在反对我们,支持蒋芥石,但他们还不至于要吞并我国,日本崽子可是要将我们中国连毛带骨地吞下去。”

    张学良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只做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死守信阳,确保信阳不落入红军之手,第二件事就是加强在吴福线、锡澄线这两条国防线的建设,防止日本鬼子突然发难。”

    阎锡山也知道现在他所领导的南京政府有一半以上的力量是依托在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军身上,如果不把张学良安抚好,他这个抢过来的总统位置就不可能坐稳。而张学良是不可能舍得丢弃在信阳的那六万人马的。

    当然,阎锡山自己也舍不得就这么放弃,至少在现阶段他还得依靠东北军为他撑腰。

    很快,三人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增兵!向信阳方向增兵!

    接到阎锡山的电令,傅作义思考良久。然后下令正在向东双河镇攻击前进的部队全部退下,只留一部分警戒的部队。

    看到晋军和西北军退却。红军并没有追赶,而是继续在东双河镇修筑工事。这次不但将镇子里面的工事加固、扩建,还将工事和阵地修到了镇子之外,将信阳与内地的联系完全中断。信阳里的守军——第57集团军——因此成为了一支孤军。

    虽然阎锡山、张学良不断发电报严令他们死守信阳,告诉他们外面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地朝信阳附近开进,但信阳城里的守军却士气不但没有见涨反而不断下降。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前面的骑兵部队和步兵师一起逃跑没有得逞。

    虽然两支部队是逃兵,但他们的战斗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正规的突围,并不能用“溃逃”来形容他们的逃跑。要知道在战场上当逃兵的下场,如果没有成功逃跑或者被主官抓到,即使不被当场枪毙也要被送上军事法庭,他们背着第57集团军军长缪徵流逃跑,就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就是希望能一搏成功,逃之夭夭。他们根本没有退路,要么是逃跑成功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可以说,他们的压力是空前的,其拼命的决心是巨大的,但是,他们依然失败了,依然被红军给挡住了。而红军明显是猝不及防的,明显是用少量的部队来阻挡他们。

    要知道红军不是神仙,当信阳城里冲出骑兵和步兵混合一起进攻的部队时,他们的指挥官根本不知道这些部队到底是主攻部队还是佯攻部队,但他们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但绝对不可能将守卫东双河镇的红军主力调过来阻挡这支“小部队”。

    万一这支部队只是佯攻部队,万一第57集团军主力尾随其后进攻东双河镇,那红军占领的东双河镇就会易手,东北军的第57集团军就会突围而逃。

    更何况当时傅作义率领的西北军援军已经接近东双河镇,红军更不可能调集更多的部队来拦阻这支“小部队”了。

    红军用少量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阻挡住一个步兵师加一个骑兵团的进攻,现在他们已经修筑了阵地,已经加强了部队,那自己这个第57集团军还能够逃出去,还能够守得住信阳城吗?

    就这么稍微一分析,守城的东北军官兵的心里就越没有底,心里越发心虚越发慌张起来。

    让东北军士气低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包围信阳城的红军太狡猾了,他们要么就是一阵接着一阵的重炮向信阳城里猛轰,让守在城里的东北军官兵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全身颤抖惶惶不可终日,要么就是突然平静下来,啥动静也没有,让人没牛睦锊恢蓝苑皆诟墒裁矗恢蓝苑绞裁词焙蚋约豪匆幌拢袂樽苁潜恋媒艚舻模咽苤?br />

    如果城里守军派出侦察部队出城,往往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好好一个连队出去,回来的往往只有一个两个报信的,其他的一百多人就凭空消失了。非常诡异的是,城里的人竟然听不到什么枪声,也感受不到有什么战斗发生。

    可结果却摆在众人面前——人没了。

    听那些失魂落魄回来报信的士兵说,他的那些同伴是无缘无故死的,只要走出离信阳城不到三里的地方,他们东北军就如进了死亡地带,队伍中时不时发出一声惨叫,人就一个跟着一个或死或伤,有的脑袋爆炸,有的胸口开孔,有的腹部中弹,而对方只射过来的子弹,基本没有什么枪声,最多就是子弹刺破空气的声音,或沉闷而低沉的一声噗。

    有聪明的人说那是红军在枪口上安装了消声器,所以听不见枪响。

    听不见枪响自然就很难找出射击者的位置,也就是无法还击,最多就是朝自己怀疑的地方乱打一切。而自己一方不断死伤无疑加大了众人的恐惧心理,加上这段时间被红军的火炮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以很多时候当为首的军官被对方击毙后,这支侦察部队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投降,大叫着请红军过来接收,不要再打他们了。

    那些回来报信的士兵根本就是红军故意放回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将恐惧通过他们惊恐的言行传达到信阳城里的每一个官兵,让他们的士气更低落,让他们的恐惧更高涨。

    红军的目的自然达到了,困守在信阳城里的东北军现在除了害怕就是对外界的一无所知,他们完全不了解包围信阳城的红军情况,根本不知道对方如何布兵如何设置阵地。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南京方面求救,不断要求上司派兵过来,不断要求外围的傅作义将军马上发起进攻,打通信阳城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也要求在郑州、驻马店方向的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向甘岸镇进攻,从北面打通信阳城对外的道路。

    另外他们还在心里祈祷红军慢点动手,等南北两个方向上的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到齐了再动手。

    红军的节奏虽然不是由被围的东北军所能控制的,但彭总和郭拙诚似乎还真的按照他们守军的心愿在行动,迟迟没有动手。直到南京方面派出的大部分援军已经靠近甘岸镇、已经与傅作义的部队开始会师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第三军才对被围的信阳城发起了总攻。

    红军的攻势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以强大的火炮为先导,对守军的工事和阵地先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清扫,然后步兵才开始有序的进攻。

    犀利的炮火、精准的射击、高昂的士气,根本不是人心惶惶如惊弓之鸟的东北军所能抵挡的,当潜入的红军特种兵出现在城里对那些军官进行点射的时候,信阳城里的东北军都知道大势已去,一个个毫无斗志。

    很多官兵甚至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不但没有组织队伍进行抵挡,反而将武器集中起来,排着队伍等待红军来接收。

    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城里四万多东北军就向红军投降了。

    唯一让彭总不爽的是第57集团军军长缪徵流在第一轮炮火中就被炸弹炸成了碎片,连尸首都无法凑齐,也就不可能全头全尾地把他抓获了。

    (感谢njluyujiang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38章大起义

    第57集团军军长缪徵流根本就没有想到红军今天会发起总攻。

    当红军的炮弹如冰雹一般打过来时,他正带着一班军官在城里检查阵地和工事的修筑情况。炮弹在他身边落下,他才知道糟糕了,但他根本来不及躲藏。

    虽然他被反应迅速的警卫人员扑倒压在身下,但122毫米口径的重炮可不是一个警卫员的身体所能保护的。当炮弹爆炸、硝烟散开时,缪徵流毙命的地方已经成了一个深达三米、直径达八米的巨坑。

    那里不说找不到缪徵流和警卫员的任何痕迹,就是他的那班手下都灰飞烟灭。谁也不知道刚才那里扔下了几枚炮弹,谁也不清楚为什么红军的炮弹砸得那么准:“是缪徵流的运气太差还是因为红军炮兵知道他在这里而直奔他而来?”

    没有人考究这个问题,也没有人替缪徵流悲哀,因为红军的攻势根本就让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任何问题,更没有时间去哀伤别人。

    当信阳城的战斗结束后,彭总率领的工农红军第二军开始向驻马店、郑州猛插,而郭拙诚的工农红军第三军面对面地迎向傅作义的集团军。

    傅作义的集团军是临时组建的,本来他们是各个军阀遵照南京政府方面的命令临时归到了傅作义的手下。但是,傅作义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很多部队是到了,主官却没有前来报到,有的主官前来报到了。他们的部队却远在数百里之外……

    总而言之。他的这个集团军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其实力与一个集团军相差甚远。这也就是彭总的工农红军第二军杀向实力雄厚的驻马店、郑州,而郭拙诚的工农红军第三军迎面对撞傅作义部队的原因。

    相对第二军而言,郭拙诚的部队人数要少得多,因为他的部队主要在空军方面,在装甲部队方面,而现在出动打仗的都是纯粹的步兵和炮兵,他部队的战斗力自然没有林总的第一军、彭总的第二军强大。

    只不过无论是郭拙诚还是彭总、林总都没有想到,傅作义早已经做好了起义的准备。当他得知信阳城被红军轻易夺下。立即就开始实施。

    傅作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他在带领西北军进攻东双河镇试图夺回这个要地的时候,他就知道了红军的目的——围点打援。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红军这个围点打援的方法有点不同:其他人采取围点打援时一般都是将那个点围住,然后集中主要力量歼灭前来支援的部队,在援军没有集中没有到位之前消灭掉,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让被包围的敌人和敌人的援军形成合力。

    而这次红军的围点打援虽然也是把这个点包围,但并没有集中主力打击援军,而是坐等援军到位。坐等援军会师。

    在很多军官看来红军这么做不是愚蠢就是因为红军自己的部队也没有到位,还没有做好歼灭敌人的准备。或者看到南京政府方面的援军不断到来,因而不敢发起进攻,害怕被南京方面的军队所包围而退缩了。

    只有傅作义感到了震惊,感到了红军的力量远超自己的想象,也知道了红军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不是没有准备好,更不是害怕,而是霸气十足,他们要对信阳城的守军和外面的援军在最短时间内一网打尽。

    于是,傅作义加快了起义的步伐。

    实在是不加快不行了:如果红军对自己这边的部队发起了进攻,那时候再归顺的话可就不是起义而是投降了。虽然他率部投降一样没事,也许还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重用,但怎么比得上提前起义呢?自己带着数万起义军过去,多少还有一点讨价还价的本钱,多少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当然,这只是私人方面的事情,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将军,他更多的想到了中国的命运,他不想让更多的军人、青壮年死在国内同胞的手里,要死也应该死在抗日战场上。

    他已经知道,中国将面临最危险的时期,日本鬼子侵华的决心早已下达,现在只差时间和机会,而无论是阎锡山还是张学良根本都不具备与日本侵略者死磕的信心和能力。

    阎锡山是有名的圆滑之人,喜欢在各势力之间来回选择,喜欢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根本不敢也不想拿出所有的部队跟日本人拼杀。

    而张学良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放弃东北三省逃跑就已经让他的名声坏了,全国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他突然发威不顾一切地阻挡日本人,也难以承担领导全国抗日的重任,他最多是一名将才而不是帅才。

    如果说之前还有蒋芥石尚有本事领导全国抗日的话,那么现在国民党方面已经没有了领袖人才,只有依靠红军才行。现在红军已经隐隐成了全国最大的军事集团,在他们没有出川之前,也许他们不如东北军,可是从目前的几次战斗看,东北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红军一共只有三支主力部队,但这三支主力部队竟然可以三面出击,每一面都能所向披靡,都能打得敌人屁滚尿流,这战斗力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一般部队都是避免两线作战,而现在红军却是三线作战。

    这不是红军的指挥官傻,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自信。

    傅作义召集了几个亲信商量,有几个亲信已经知道了傅作义的计划,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赞成,并威胁其他还在犹豫甚至准备反对的将领。

    最后经过傅作义的一番说教,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终于属于他手下的军官都同意起义了。

    有了他们的支持,当傅作义将其他部队的所有高级军官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喊到会议室。

    一切都无可逆转,面对威风凛凛的傅作义,面对他手下那些阴冷的亲信,面对会议室外那些警卫员手里黑洞洞的枪口,很多军官都不得不签字同意起义。

    傅作义也不管那些来自各个军阀的军官是真心跟随自己还是假心假意跟随自己,他立即下令通电全国——战场起义,他所率的四万部队全部加入红军!

    实际上他有点吹牛,因为能够加入红军的只有那些已经到了信阳城附近,已经接近东双河镇的部队,那些还远在阜阳、六安甚至远在合肥的部队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他所领导,但他们根本不可能真的跟着起义,他们还在其他军队中间呢,真要起义,立马就会被周围的军队给歼灭了。

    当然,这是一个小插曲,毕竟没有过来的部队连一万人马都不到,跟着他起义的还是不少,足足有三万两千多人。

    收到这份通电,重庆和南京的人心态自然完全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大吃一惊。

    重庆的毛润东、周煾来、朱总司令他们吃惊的原因不是东北军、西北军或晋军的起义,当红军的实力强大,在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时候,阎锡山的部队也好,张学良的部队也好,还是冯玉祥的部队也好,都有可能投降、起义。

    他们吃惊的是起义的带头人竟然是傅作义,而且起义的部队一下子是三万多人。

    傅作义是什么人,他可是阎锡山的心腹干将,曾经以一个疲劳之师抵抗奉军的2个师加2个旅对涿州的进攻,坚守该城三个月震惊全国。后来阎锡山进攻老蒋失败,傅作义的部队进入张学良的麾下,但当这次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再次联合讨蒋后,傅作义再次被阎锡山重用,可以说阎锡山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却起义了,彻底脱离了阎锡山。

    看着手里的电报,毛润东笑呵呵地说道:“这叫大势所趋,长江奔腾朝东去,浩浩汤汤奔流直下,是任何势力所不能阻挡的。”

    周煾来也笑着说道:“宜生将军能以国事为重,以民族大义为重,令人钦佩啊。他知道中国人已经不能再窝里斗了,如果我们的元气消耗在内部斗争中,中国就有亡国的危险,就有亡种的可能。他不追随阎锡山这个小丑走,是非常明智的。”

    朱老总问道:“这个是不是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块牌倒下了,后面的牌就会接二连三的倒下?”

    毛润东肯定地说道:“一定会的,就看愚蠢的人多还是聪明的人多。……,煾来啊,我们可是要做好迎接大胜利的准备。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让人家看笑话。无论是傅作义将军也好,还是将来投靠我们的其他将军也好,他们可是要看我们如何做事的,我们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周煾来自信地说道:“呵呵,他们不会的失望的,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在军事上,我们都会让他们大吃一惊。……,军事上的事,你朱老总就嘚多操心了,我们得做好打击日本鬼子的准备。经济上的事,就让我来试试,我一定让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

    (感谢快乐的可可的打赏,感谢邻近美眉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39章死磕鬼子

    朱老总笑道:“我倒是不担心,只要统一了江南,占领了南京,我们的部队就可以跟日本小鬼子决一死战。反正有小郭在,有他们的装甲部队、空军部队,还有特战部队,怎么说灭掉几万鬼子兵也是小菜一碟。肯定不会像蒋某人一样北伐时连济南都不敢进。现在我得问问你们,在占领南京,将阎锡山赶跑之后,我们是先打上海以上海为主战场跟日本人鏖战,还是以山东为主战场,在那里跟日本鬼子鏖战。”

    毛润东哈哈大笑道:“朱老总,你还真是迫不及待啊,一下考虑到如何对日作战了。……,我建议我们建国之日就是对日宣战之时,不要等我们兵力调齐了,不要等我们做好准备了再打,人家现在肯定也看到了中国乱成了一锅粥,现在正在磨刀霍霍,早一日对日宣战,我们就早一日主动。反正是避免不了的战争,不如干脆点。趁着收复济南的时候打过去,试试他们日本鬼子的战斗力。”

    周煾来说道:“这样好,我们没有准备好,他们肯定也没有准备。我们在济南这么顺势一打,肯定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我们大胜了固然好,就势把济南、青岛等城市占下来。如果失败了,我们就带着没有做好准备的日军进来,来一个关门打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让我们的红军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壮大。”

    朱总司令乐呵呵地说道:“你们两个都是好战分子,我看行。……。可是。如果我们的战场摆在山东的话。上海这边的租界怎么收回?一下强行收回的话好像理由不充分,主要是担心英美大幅度提高对日本的支持。”

    毛润东大手一挥,说道:“那就做两手准备。如果我们在山东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发现我军与日军的战斗力相差不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日军阻挡在山东境内,那我们就宣称收回一切租界。如果我们的军力与他们相差太大,战火很可能延伸到内地,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就暂时不收回租界。让租界再存在一段时间。

    至于他们是不是帮助日本人,我们不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但是,如果他们帮助日本鬼子,我们就要大肆揭露他们,要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他们美英帝国所做的事,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滋味。到时候我们同他们开战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周煾来说道:“他们能做初一,我们就能做十五。说到底。我们中国人都是厚道人,做什么事都是有理有节。他们西方国家做事可没有这么多理由,他们的理由就是我们比你们强大就得欺负你们,就得把你们的国土当成殖民地。”

    朱老总说道:“西方霸道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吃下去的必须让他们吐出来,就如日本人吃了中国的,就必须连本带息还回来一样。”

    毛润东笑问道:“那你朱老总的意思是现在美英帝国做的坏事越多越好,我们收取的利息就越高啰?”

    ……

    当重庆的高官们在谈笑风生,目光早已经不注视在国内战争的时候,南京的高官如丧考妣,接到傅作义宣布起义的通电后,一个个呆若木鸡。

    最为丢脸最为气愤的自然是阎锡山了,因为他才下令援军统统归傅作义指挥,结果傅作义就这么狠狠地扇了他一击耳光,把老脸都打肿了。

    “你宜生个板鸡,竟然给老子来这么一下!”阎锡山拿起景德镇出产的高级瓷杯往地上狠狠一摔,滚烫的开水加上高级茶叶一下四处飞溅,将周围几个参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动作将阎锡山的怒火引过来。

    实际上,傅作义不但向全国发了通电,同时还给阎锡山私人发来了一份电报,解释他起义的原因,同时感谢他之前对自己的重用,而且还声称如果阎锡山也辞去总统位置带头起义,他将继续奉阎锡山为长官。

    这些话不管傅作义是表面上的客气话还是内心的真心话,都令阎锡山暴跳如雷:

    老子如此信任你,如此将部队交给你,你狗日的却把部队带到红军一边,你对得起我吗?我奋斗了一生,将脑袋别在腰上,好不容易利用这个机会把老蒋赶跑,坐上总统的位置,你就要我辞职下台,你他娘的算老几?你这不是拆老子的台让老子出洋相吗?

    老子好好的总统不当,去共匪那里当阶下囚?就算老子是你的长官,权力再大能大得过总统,能够成为一国领袖吗?

    你投降到共匪那里就是为了保持国家的元气,是为了抗日,你狗日的如果呆在老子这里就不能抗日了?老子只要消灭了共匪,只要整肃了全国的军队,只要实现全**令统一、政令统一,也一样可以打日本鬼子,凭什么只有共匪能打我阎锡山就不能打?

    现在共匪占领的地方看起来多,地盘看起来大,但再大有全国大吗?他们有上海、江浙这些地方富裕吗?我们控制了这些地方,马上就要扩军,马上就要组建更好的更强的部队了,他们共匪能吗?就算他们要做到,也必须先打败我们,必须多一道手续才行吧?你怎么就这么傻?

    虽然现在共匪看起来节节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建立在他们地盘小、后勤运输短,我们才打败老蒋才实现的。一旦他们占领的地盘大了,后勤运输长了,要防守的地方多了,他们的进攻还有这么犀利吗?一旦我们缓过气来,一旦我们把上海、江浙等富裕地方统一起来,我们的力量立马翻倍,此消彼长之下,共匪必定就会失败。

    ……

    不得不说阎锡山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分析的也是正确的,不过这种正确是建立在他能够统一全国,能够完全整合上海、江浙这些富裕地方的资源,能够实现全国政令统一、军令统一的基础上。

    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就是他自己也知道有些一厢情愿了:远在香港的蒋芥石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他的魔手不时伸出来一下,经常让他疲于奔命,而蒋芥石在上海、江浙的影响力依然无以伦比,特别是在看到他阎锡山能力比蒋还不如的时候,那些本来准备放弃蒋芥石的人又开始想去扶植蒋芥石了。

    这是外部,而内部同时危机重重,无论是张学良还是冯玉祥都不想看到他阎锡山一直霸占着总统宝座,在他们看来中国应该像美国一样,大家轮流坐,每人坐上五年十年的。正因为他们也想坐,想今后在总统的位置上坐久一点,想阎锡山坐短一点,他们明里暗里就开始为自己的小集团筹划,就开始考虑如何提拔自己的亲信,考虑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阎锡山的命令就开始有点阳奉阴违了,即使这种命令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仅仅是没有更?(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