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什么,朝廷台的记者要到我们灵泉县来采访?”郎丰听秦天柱说《恰》剧因为收视好,朝廷台要派记者来采访的消息后,惊得站了起来,“小柱,你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啊,我们县里也好做个准备!”
“这个事很大吗?”秦天柱摸摸鼻子,有些不太确定,“他们也没说会到县政府采访,县里没什么好准备的吧?可能主要是采访下我们的一些原剧组成员以及灵泉中学的一些师生吧?”
郎丰没好气道:“这种中央媒体的记者下来采访,我们县里当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认真对待。要是他们采访你们的时候,顺便遇到了点什么我县的卫生或治安问题,放到朝廷台爆爆料,那真是要一阵鸡飞蛋打了。”
“再说了,就算是他们不来我们地方政府部门采访,我们也是可以争取的嘛,要是能在朝廷台展示下我们灵泉县的风采,那可是拿到的际遇!”
认真说起来,灵泉县自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从没在中央媒体上露过脸。眼下有这种机会,郎丰怎么会不争取呢。
朝廷台的记者,做事真是雷厉风行。星期六晚上通知的他们,到了星期天下午,记者们就来到了灵泉县,灵泉中学或是灵泉县政府也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工作了。
朝廷台来的记者还不少,有五个人之多。他们兵分几路,分别采访不同对象。
一路记者,从晚上八点多钟开始,敲响了不少灵泉县普通百姓的家门。没有令记者们失望,敲开家门的家庭,凡是打开电视机的,都把频道锁定在了朝廷台的《恰》剧上。
记者问一家户主:“为什么看《恰》剧?”
“为什么?好看呗,更何况是我们灵泉县拍的电视剧,竟然在朝廷台播放了,骄傲啊!”
记者又问:“你们知道吗,《恰》昨天的收视率已经达到了8。7%,打破了我们朝廷台今年的电视剧收视纪录!”
那户主听了后,有点不太高兴:“什么,8。7%,怎么才8。7%啊?《恰》剧十月份在我们县电视台首播的时候,我们这里可是家家户户都看的!”
记者听了有点尴尬,他岔开话题道:“那你们灵泉县老百姓应该都看了不少遍吧,现在还能看得进去吗?”
“能,当然能!我现在边看边教育我的儿子,我儿子现在也听得进我的话了。”
记者把问题转给了户主儿子,十来岁左右的年纪,应该还在读小学的样子。“这位同学,你觉得《恰》剧好看吗?”
那小学生面对记者还有点紧张,说话声音有些颤抖:“好看!我看了不少遍了,也没觉得腻,里面的学生很酷啊。就是有点不好,老师现在要我们回家每看一集都要写感想,这个家庭作业,负担有点重,你们把这问题给反映反映吧。”
记者另一路到了梅花传媒的公司驻地,采访公司职员。周嘉朋、金光华、赫兰鹏、李光以及秦天柱等人,都被问了不少问题。
记者首先问了问周嘉朋为何会选择这么早进入这行,“你们灵泉县一个小地方的民营公司,敢于投身电视剧的制作中,很有勇气啊,当时是怎么想的?”
周嘉朋回答的有些外交辞令:“国家去年同意放开民营企业进入这一行后,我们几个有同样梦想的人凑在一起,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进来了。所谓笨鸟先飞,我们没什么优势,唯有抓准时机,快速进入!”
记者问到:“有句俗语,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走在前面固然有助于抓住机遇收获最大果实,但更有可能变成后来者的垫脚石,你们就没这个担心吗?”
周嘉朋回答的很大气:“干事业就不能瞻前顾后,考虑太多,需要的是拼搏的勇气!”
记者接下来问了金光华、赫兰鹏、李光几人的经历,以及为何加入梅花公司等问题,也没太深入。
最后,就是对秦天柱了。这个十四岁的初二学生,仿佛像个迷一样,小小年纪却做出了如此瞩目的成就。过来采访的记者对这个初中生是疯狂着迷,迫切的想挖掘这个人身上的一切谜团。
记者的问题涉及到秦天柱的学习生活,以及如何挖到第一桶金的,如何开公司的,如何想到拍《恰同学少年》的,以及拍剧中的艰难困苦,买卖电视剧的曲折历程等方面,对秦天柱的采访整整用时两个多小时。
记者真是厉害,秦天柱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衣服站在大庭广众下,毫无秘密可言了。同时,他也有点疑惑:“你们做个新闻节目,需要做这么久的采访吗?”
那记者笑笑道:“多准备点素材,准没错的!”
星期一,朝廷台的记者们转战灵泉中学,这里也是他们的采访重点。
记者们一个白天时间,总共采访了十几名教师和六十多名学生,这其中涉及校领导、参加剧集演出的师生和其他普通师生。问题包括《恰》剧的制作过程,以及播出后在师生中的反响等。
当然,还有不少问题是从秦天柱的同学和老师那里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的。在记者面前,同学和老师们自然也是帮着他遮丑的,大谈他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才华,以及敢想敢做的高贵品格。就连上个学期期末考试突飞猛进的事情,也被同学和任课老师们拿出来大大称赞一番。至于他以前成绩一塌糊涂,在学校根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事情,大家会乱说吗?自然都是一笔带过的。
记者又问凌雅雯秦天柱在家里的情况。凌雅雯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给儿子抹黑,捏着鼻子说秦天柱在家里是如何如何勤快的,又是如何如何孝顺她这个妈的。说着说着,凌雅雯自己不禁有些恍惚,我这是在说自己的儿子吗?
在记者们的采访过程中,灵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全程陪同。
县领导们口中说,这是县里对记者朋友们工作的支持与关心,其实是想过来沾沾光的。要是记者朋友们能够对灵泉县的各项事业发展也顺便报道下,那就太值了。
记者是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情世故也是见多了。他们分出一人,采访了灵泉县的副县长郎丰,让他谈谈灵泉县的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情况,这也是与《恰》剧挂钩的一个方面,也不算太离题。
县委书记赵长风看朝廷台的这个架子,暗想这宣传规模恐怕是小不了啊。他瞄了瞄混在学生中的秦天柱,一阵老怀大慰。这小子,真是为我们灵泉县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啊。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心,向记者组领头的王姓记者问道:“王记者,你们的新闻节目什么时候播出啊?在那个栏目播出?我也好到时方便收看!”
“播出时间嘛,后天应该就能播出。至于播出栏目……”那王记者有些狡黠的笑了笑,他有心吊了吊大家的好奇心后,说道:“新闻联播!”
旁边的县领导,以及灵泉中学的师生们,张大嘴巴,一脸不可思议的惊呼道:“喔噢!!!”
竟然是新闻联播啊!这可真不是一般意义的宣传。
第五十四章新闻联播疯了(上)
新闻联播,无论你爱不爱看,能不能看得懂,它都是全国最有影响力,收视最高的节目。各行各业的人们无不以上新闻联播节目为荣,没想到梅花传媒的第一部创业作品就能登上新闻联播,真是莫大的荣耀。
秦天柱平时是不看新闻联播的,他觉得节目内容都千篇一律,新闻语言有点呆板。好吧,他承认其实是他看不懂的缘故,他知道许多在官场或是商场的人那是看得津津有味的,通过那些官话套话的些许变化,他们能嗅到国家政策的改变,能够察觉到常人不易察觉的商机。现在,秦天柱也算是个商场中人了,他觉得或许自己也该学习学习怎么看新闻联播了。
12月24日,星期三。
听那王记者说,他们的采访会在今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秦天柱今天也就老实在家候着。凌雅雯因为要带毕业班,这段时间晚上都在学校监督晚自习的。但今天情况特殊,她也早早回到家中等待,说不定自己能在全国观众面前露露脸,凌雅雯对此也是很期待的。
凌雅雯有些不确定:“儿子,你说对我的采访会播吗?我那天感觉自己的状态还不错,应该没问题吧!”
“那可说不定,我们这种文化娱乐方面的事情,新闻联播能给个几十秒的镜头就不错了。他们那两天采访了那么多人,大部分都是不会播出的!”
不过,别人的采访不一定会播出,自己的采访一定会播出吧。自己可是《恰》剧的投资人和导演啊,是事件的主角啊。那天,那些记者可是对他进行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采访。
凌雅雯不信,“我怎么说也是《恰》剧的编剧之一,还是副导演呢,怎么也该给几个镜头吧!我那天昧着良心把你夸成了一朵花,要是什么也不播,那真是太亏了!”
秦天柱耸耸肩道:“你跟我说也没用,我也管不到人家朝廷台的新闻节目!”
晚上七点,新闻联播开始。一开始的新闻概要中就有他们《恰》剧的介绍。是个好兆头,看来是今天新闻联播的重点新闻。
新闻联播播出过半,国家领导人很忙的新闻过去后,就是《恰同学少年》的新闻。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众多在校学生与老师们一起说《恰同学少年》,议《恰同学少年》,畅通人生的理想,纵论教育的本质与责任。请看本台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
镜头一是采访首都某个中学一个带眼睛的女生。
“《恰同学少年》很好,我们班的同学都有看。与剧中的学生相比,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缺少了一份理想,缺少朝气,年纪轻轻却已暮气沉沉,大家变得现实势力!”
她续道:“就像剧中蔡和森说的,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说得真好啊,我觉得我们年青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镜头二是采访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在校大学生。
“是的,《恰同学少年》我有看,我们这里同学老师都在看,都在议论。这部剧很深刻,很有启发,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要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它让我们知道了教育岗位的责任重大!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国家青少年的未来,直接影响国家民族的民族命运!”
他念了一段剧中的台词,也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内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镜头三是采访灵泉中学的一个学生。
他不是秦天柱的同班同学,也不是剧组演员,秦天柱也有点面生。
他主要讲《恰》剧在食堂拍摄蔡和森吃剩饭一场戏时,余校长对照了食堂的浪费情况后,深受震动,当场召集全校同学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勤俭节约的课。
从那以后,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大大减少。
后面还有不少全国其他地方的教师、家长们看过《恰》剧后的反响的报道。
这条新闻差不多用时五分多钟,分量那是相当的重,对《恰同学少年》的宣传非常给力。
不过,最后只播出了灵泉中学一个学生的镜头。全校那么多师生,那么多剧组人员以及梅花公司职员的采访,竟然最后都没有采用。难道说朝廷台的新闻节目都这么“奢侈”的,采访近两天的素材,最后只采用其中的几秒?
这让坐在电视机前的秦天柱和凌雅雯都有点失望。
12月25日,星期四。
虽然最终自己和自己的公司都没有上新闻联播,让人有点遗憾。但新闻联播对《恰》剧的宣传还是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
秦天柱第二天从公司得来的消息,《恰》剧因为前几天工作日的缘故有些回落的收视,又重新涨了回来。昨天收视率9。0%,再创新高。
这就很好,宣传再多,还是收视率最实在,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
秦天柱很爱钱的。
他今天自己一个人晚上继续留在家里看电视,收看新闻联播。自己好歹也是个传媒公司的老总了,要养成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可不能真把自己当成个普通初中生。
后世网络中不是常常调侃吗,看新闻联播的都是成功人生,都是高富帅。从今天开始,自己就要向高富帅靠拢。
今天的新闻联播中还是有《恰同学少年》的新闻,又是当天的重要新闻。这让秦天柱有些惊喜,暗叹运气不错,不然就错过精彩镜头了。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在文化战线上同样引起了众多从业人员的一阵热议,请看本台记者前方发回的报道。
朝廷台的记者首先采访了文产总局的局长梁伯韬,那梁伯韬五六十岁年纪,长得矮矮胖胖的。
“梁局长,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台正在播出的《恰同学少年》这部剧!”
那梁局长眯着眼睛,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知道,我自己也有看。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长,对这部反映教育问题的电视剧,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的。”
他先赞了《恰》剧一番后,又从自己文产总局局长的角度谈了谈这部剧:“我们注意到,制作这部剧的单位是个叫梅花传媒的民营公司,它是今年才在之江省一个叫灵泉县的小地方成立的公司。不敢想象啊,我们国家去年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电视剧制作这一行,今年就马上有民营企业制作了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剧集出来。
这有力的说明了,我们的政策是对头的,民营企业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对他们开放电视剧制作领域,不是做早了,而是做迟了。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民企资金的进入,国内群众的电视机荧屏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京城的几个文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包括电视剧导演,报纸文艺栏目评论员,北影学院的教授等。
他们大多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恰同学少年》能够成功的原因,以及对当前国内有些低迷的文化产业的启示。
其中一个是bj市电视艺术中心的生产部门主任,叫郑小龙的,秦天柱认得。他也是国内著名的电视剧导演,导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众多热门剧集,秦天柱另一个记忆中,当时正红火的《甄嬛传》就是他的作品。
郑小龙对《恰》剧的热播,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我觉得《恰》剧的成功,对我们这些体制内的文化从业者来说不吝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许多体制内同志总是抱怨创作空间小,审查严,题材限制死。
但《恰》剧恰恰是取材于我们的革命故事中,取材于我们觉得没有市场前景的主旋律题材。人家只是在其中稍稍做了点创新,加了点青春气息,立刻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回应。
这就告诉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只要肯创新,主旋律的故事照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所以,于其在这里抱怨客观环境的糟糕,不如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做一些改变,做一些创新,让我们的文化产品重新真得到老百姓的拥抱。”
秦天柱听得很爽。新闻联播真是给面子啊,竟然连续两天给自己的《恰》剧做宣传,其他任何文化产品有这个待遇吗?有吗?
这么一想,他对于昨天自己没上新闻联播的遗憾,也觉得没什么了。
第五十五章新闻联播疯了(下)
12月26日,星期五。
又是周末到了,秦天柱对今天《恰》剧的收视率很期待。
他照例打开电视,观看新闻联播。
今天的新闻联播内容提要中,又有他们《恰》剧的新闻报道。
怎么回事?新闻联播疯了吗?朝廷台疯了吗?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想必观众们已经知道,这部剧是由之江省灵泉县一个叫梅花传媒的民营公司制作的。但观众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全剧组的演员都由非专业演艺人士担任,他们都是由本地灵泉中学的师生们本色出演的。热播剧《恰同学少年》到底是如何炼成的,请看本台记者从灵泉县发回的报道。
今天的报道内容就基本上是那两天记者的采访内容了。难怪,朝廷台就是再制作严谨,也不会两天的采访内容最后只采纳几秒钟的镜头,原来文章在这里。
播出的采访镜头,包括了梅花传媒员工的采访,以及剧组中的各个演员的访问。了了三四分钟,让电视剧前的观众们对于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竟然是由一群业余的学校师生演出,而幕后职员只是由几个半职业的人员担任,感到啧啧称奇。
真是很有传奇色彩啊!
不过,电视前的观众们很喜欢这样的故事剧本。这是属于普通人的传奇,这是属于那些有梦想却没有专业技能人的传奇,这是属于草根们的传奇。
唯一奇怪的是,还是没有对秦天柱的采访,播出的画面中也没有他的镜头。不过秦天柱很满意了,这都已经是连续第三天报道他的《恰》剧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晚上十点钟,周嘉朋从公司给他打来电话,给他通报好消息。
“10。8%!是10。8%,终于超过10点大关了!”周嘉朋喜气洋洋,语气中的兴奋之情怎么也掩饰不住,“后天星期日,是我们《恰》剧的大结局,根据朝廷台那边韩主任的估计,大结局的收视率有望破12%!”
真是令人高兴啊,如果最后的收视破了12,那么按照秦天柱与韩主任达成的卖剧协议,梅花传媒第一轮播映权卖出的价格就是2400万(100*6+200*4+500*2)。
2400万!公司拍《恰》剧的成本才100万刚出头,这就是二十多倍的收益。
这还只是第一轮播放的收益,可以肯定,以《恰》剧现在的势头,电视台肯定有重播的强烈要求。虽然以这部剧的内容,海外市场可能难有什么作为,但国内音像版权的收益还是可以期待的。
周嘉朋现在觉得公司进入拍电视剧这一行太对了,这简直就是抢钱啊,太过瘾了!自然,国内现在每年差不多近万集的剧集堆在仓库里没人要的残酷现实,他是不会去关心的。
“那就好,那就好!公司赚钱了,比什么都高兴!”秦天柱提着电话,乐呵呵的:“收视这么好,也得感谢朝廷台,这几天他们可是牟足了劲给我们的剧集做宣传啊!”
周嘉朋也有点疑惑:“我也看了这几天的新闻联播,这个宣传规模有点夸张了,我看事情绝不会仅仅局限在我们制作了一部热播剧的层面上!”
不过他也没什么好烦恼的,宣传越多,对他们梅花公司来说,总归是大大的有利。
秦天柱却忍不住有点小小抱怨道:“周大哥,你说那天采访的几个人差不多都在新闻中露了脸了,怎么偏偏就没我的份呢。我这心里现在还有些酸溜溜的呢!”
“我看啊,你小子也先别忙着发酸,看朝廷台的这个架势,明天说不得还有我们《恰》剧的报道,你是我们《恰》剧的灵魂人物,怎么能缺少的了你呢?”
明天还会有《恰》剧的报道吗?从这几天的事情发展来看,秦天柱好像还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12月27日,星期六。
周嘉朋的预计没有错,今天的新闻联播中还是有《恰》剧的报道,而这次报道的主角就是秦天柱。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本剧的编剧、导演和出品人都是一个叫秦天柱的人。
平时一贯非常严肃的女播音员说到这里,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她续道:“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看本台记者从前方发回来的报道!”
镜头转到了灵泉中学,都是灵泉中学的一些师生对秦天柱的评价。
李建衡说:“秦天柱学习成绩很差,一直是班上垫底!”
张晓蓓道:“秦天柱平时上课时,不是走神就是睡觉!”
曾辰光道:“秦天柱体育成绩不如我。”
班主任周建国道:“秦天柱平时在学校没什么存在感,是个你很容易把他给忽略的人。”
凌雅雯道:“小柱,因为成绩差,这让我没少操心!”
镜头转到了记者脸上,他简要做了一番评价:就是这么一个在学校里时常开小差的差生,却创作出了让全国观众都叫好的《恰同学少年》。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秦天柱的情况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没有对现有教育问题的切身感受和不适应,就拍不出《恰同学少年》这部剧。
噫,有点奇怪啊。秦天柱有些疑惑,怎么都是些同学老师损我的话,那天他也在场,好像大多是夸自己的啊。
而这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特别是一些学生观众,却是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是不是真的啊?我们这几天在追的《恰》剧,竟然是由一个初中生导出来的,这不太科学嘛。
还没等全国观众回过神来,朝廷台的记者又爆出了另一个猛料。
镜头前的记者说道:看过《恰》剧片尾字幕的人一定还记得,《恰》剧的出品人也是秦天柱。熟悉影视业这行的可能清楚,出品人就是电视剧投资方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初中生秦天柱同时也是投资方梅花传媒的总经理,那么,他又是哪来的钱创办公司的呢?他用的是家里的钱吗?本台记者从香港采访了一位神秘嘉宾,来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解开谜团。请导播把信号切到香港这边。
镜头转到了香港的记者,观众也看到了记者口中所说的“神秘嘉宾”,他就是亚洲天王巨星刘得华。
“哇哦!!!”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阵惊呼,竟然是刘天王。看来这里有不少的故事啊,观众们开始期待起来。
“你好,华仔!”
“你好,内地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得华!”
“华仔,现在国内有一部很火热的电视剧叫《恰同学少年》,他的导演叫秦天柱,华仔认识他吗?”
刘得华听到秦天柱的名字,脸上满含笑意,“秦天柱,认识认识。今年初我在钱塘市开内地巡回演唱会的时候认识的,印象深刻,就是想忘也完不了!听你说他导演了一部很火热的电视剧,我是不怎么惊讶的,因为我早已见过他的神奇了!”
那记者把话题转到正题,“是这样的,秦天柱不仅是这部剧的导演,他创立的梅花传媒也是这部剧的投资商。而从我们了解的消息是,他创立梅花传媒投资《恰》剧的钱,正是你给的100万,华仔,你能跟大家说说具体的情况吗?”
听到秦天柱把赚得的钱拿去投资电视剧了,刘得华很欣慰,他回答道:“没问题,那天的事情我还记得很清楚。秦天柱就是在那次我的钱塘市演唱会上,给我递了一首歌和一本电影剧本,歌名叫《笨小孩》,电影剧本名为《暗战》,非常的赞,我当时就被震住了。他的100万,也就是卖给我的这一首歌和一个电影剧本的版权报酬!”
“他还只是一个初中生,一首歌和一个电影剧本,华仔你就给了100万,就不怕吃亏吗?”
“不吃亏!它们绝对值这个价钱。”刘得华摇摇头,续道:“我今年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一首歌和这部电影展开的,好在《笨小孩》专辑终于制作完成,内地的歌迷过几天就能听到这张专辑的主打歌《笨小孩》了。而电影《暗战》,明年年初左右杀青,到时大家就会发现我当初花的100万是多么的物超所值!”
新闻联播的收视率自然是很高的,今天全国的亿万观众算是好好认识了这个叫秦天柱的小男生。
一个十四岁大的初二男生!
他创作了一首歌和一个剧本,他把它们卖给刘天王赚了一百万,他创办了梅花传媒公司,他用赚回来的一百万投资拍摄了一部叫《恰同学少年》的电视剧,而这部《恰同学少年》的电视剧,看得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如痴如狂,收视率节节攀升。
真是活见了鬼了,中国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妖孽!今天晚上,全国注定有不少观众要失眠了。
新闻联播已经播完了,秦天柱捏捏自己的鼻子,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要出名了,全国出名了。没法不出名,没法不轰动。只是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是好是坏。
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今天的新闻主角虽然是他秦天柱,但新闻中还是没有他的镜头。说不得是还要来个下回分解吧!秦天柱现在算是知道了朝廷台的做派了,他们这样一天一个新闻报道,节目内容层层推进,这是要把自己像个“天王巨星”一样来包装宣传啊。
以后,谁要说97年的中国不懂偶像包装,秦天柱一定跟他急。朝廷台这几天的手法,那简直就是偶像包装方面的大拿啊,人家只是平时不屑于干这个。
第五十六章天才少年,横空出世
郎月影是京城十三中的高三学生。虽然已经是高三学生,学习紧张,但十三中还是给了高三学生每个星期一天的假期。对郎月影来说,每个星期的星期六晚上是最值得她期待的时刻了。可以整晚上电视节目看个够,第二天再美美的睡个懒觉,还是比这个更惬意的事情吗?她昨天晚上就看《恰同学少年》看得很过瘾,真是部好剧啊,剧中主角们的学生生活那才叫精彩,相比起来,我们这些整天就知道啃书本的毕业班学生真是活得糊里糊涂。
今天是星期天,是《恰》剧的大结局了,虽然明天还要上学,不能看得太晚,不过今晚只有最后一集,看完了也不算太晚。
她的同班同学,也是她的好姐妹陶丽丽,下午的时候就跑来和她一起胡混了。郎月影为人清冷,不是个太热情的人。不过,玩得来的朋友还是不少,大家熟了,也不在乎她那清冷的性子。
郎月影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很,这让她的不少同学很是羡慕。也因为如此,她的一班好友一有空就经常跑到她家里搞个什么聚会。
“月影,你这里实在是太舒服了,一个人住着大房子,也没人管你,真让人嫉妒啊!”陶丽丽每回过来,都忍不住要对她羡慕一番的。没办法,她自己在家给父母管着,在学校被老师管着,真是憋坏了。
“你要喜欢,周末就常过来呗,我也没拦着你!”
“那我今晚住在你家了,好不好?”
郎月影耸耸肩,随意道:“我无所谓,只要你父母同意。”
一想到父母,陶丽丽就一阵泄气,她父母管得她可狠了,是万万不容许她在外过夜的。“算了,不管这些了。今天我是过来陪你一起看《恰》剧的,咱们运气不错,刚好轮到周日晚上播《恰》剧大结局!”
要平时的话,她们毕业班学生需要晚自习,是没机会收看的。
郎月影看她还带了大包小包的零食过来,提醒道:“你走的时候,可别忘了打扫卫生啊,可别把我家里丢得一堆垃圾,最后拍拍屁股走人,让我来打扫!”
“知道了,知道了!哪回来最后不是我打扫的卫生,看你这样子,别人还以为你多爱干净呢?你这家里的东西还不是都摆的乱糟糟的!”
陶丽丽了解自己的好姐妹,人那是长得极美的,只是有个缺点,就是人比较懒。
每回同学们到她家聚会,最后一定要打扫好卫生才走,她这个主人是不会去动手的。她有时怀疑,郎月影平时周末总要拉几个同学到她家聚会,是不是有故意找个廉价清洁工的嫌疑。
郎月影理所应当回道:“东西摆得乱点没什么,反正都是自己住,我也不介意,可要是垃圾满地,那家里的气味就不好了!”
陶丽丽没好气的笑道:“月影啊,要是让学校的男生们知道,他们心中的美丽女神,其实现实生活中是个懒婆娘,那你的形象可要毁掉了。”
郎月影才不在乎这些,“谁管他们怎么想,都是些肤浅的小男生!”
是啊,是挺肤浅的!陶丽丽也点头同意,尤其是与《恰》中的众主角们相比,是挺肤浅的!还有与《恰》剧的导演秦天柱相比,更是有天上地下一样的距离。
《恰》剧的导演秦天柱,竟然是个十四岁的初二学生,太令人震惊了,昨天不知道惊掉了全国多少观众们的下巴呢!
郎月影看到昨天新闻联播的报道后,也是对这个叫秦天柱的小男生充满了好奇和不可思议。她这种女生,平时自然是对新闻联播这种严肃的新闻节目没半点兴趣的。昨天,纯粹是因为听说这几天的新闻联播有《恰同学少年》的报道,因为喜欢《恰》剧的缘故,爱屋及乌下瞄了几眼昨天的新闻。
这一看不得了,看到了大新闻。自己追捧的《恰》剧竟然是个初中生导出来的,人家小小年纪,已经靠卖歌曲卖剧本赚得了一百多万,靠这一百多万,拍出了让全国观众惊艳的《恰同学少年》。
真是天才少年、横空出世!
嗯,听说刘天王的新专辑《笨小孩》上市了,主打歌《笨小孩》就是秦天柱创作的作品,有空一定要买一张过来听听。笨小孩,笨小孩!他算什么笨小孩嘛!
郎月影与陶丽丽坐在一起收看新闻联播,昨天新闻中把主角吹捧了半天,可真人却是没出来露半分钟的脸。观众们也都聪明了,知道下一回的新闻中应该会有正主的真容出现。
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说得就是如此吧。
就在全国观众的期待下,朝廷台对秦天柱的采访终于在新闻联播中播放。
记者那天对秦天柱的采访历时两个多小时,新闻联播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自然是选取了几个典型的问题。
记者: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了《恰同学少年》这样的故事。
镜头前的秦天柱面容看上去清秀稚气,只是他的表情神态确是成熟稳重的,这一对比下,形成了秦天柱各人独特的气质。
他思索了一会儿答道:那是初春的一个中午,我坐在学校草坛边的一张石椅上,和煦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我的眼前是老树吐出了绿色的嫩芽,是花丛中万花吐蕾,姹紫嫣红,真是好美的春光啊!
可是这么美的春光,在上千人的学校里,除了自己以外,却没人去欣赏。大家匆匆吃完午饭,又行色匆匆地赶到教室,去做作业去学习,为了那要命的分数,为了那要命的前途。
这时我的学姐何珊珊抱着本书走了过来,她说她早上学了首《沁园春长沙》的词,很喜欢,怕影响其他同学,所以到外面来朗读一番。我听后,心神激荡,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首词。
我们年轻人原本就该像词中描写的那样,飞扬青春、激昂文字的啊。
我们年轻人就应该在这样美好的春光下,聚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讨论学习心得,聊聊兴趣爱好的啊!这才是我们的青春,这才是我们的人生。
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我们的青春不该那么沉闷,不该那么痛苦,不该那么势利。
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在他们一股脑儿向着他们所谓的学习目标冲刺奋斗时,是否有认真想过那真的就是自己的目标吗?
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在他们奋勇奔跑时,不要忘了有时也该停下来看看沿途美好的风景。
郎月影看着电视机前的秦天柱,喃喃自语道:“说得真好啊!很有诗意呢!”
陶丽丽也附和道:“是啊,怪不得能做出这一番大事来,确实是很有才华。”
只是,人实在是太年轻了,脸上还稚气未脱。看到秦天柱,陶丽丽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月影,我弟弟也是个初中生,还大他一岁呢,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我那弟弟,一天到晚跟我在爸爸面前争零花钱,气死我了。这小子,还老是向我打听你的事,什么兴趣爱好了,三围怎么样了,有没有男朋友了。哎,真是不学好!”
郎月影没好气道:“无聊!”
“我要是有个秦天柱这样的弟弟那该多好!”陶丽丽忍不住想入非非起来,“我爸就不肯给我钱买化妆品,气死我了。秦天柱要是我弟弟,我就让他给我点钱,我可以买点高档的指甲油了。哈哈哈!”
她想到美处,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
郎月影撇撇嘴,嘲讽她道:“不知羞,哪有向自己弟弟要钱的!”
“不管了,不管了!反正从今天起,我是秦天柱的粉丝了。对了,”陶丽丽想起了什么来,“你爸爸不就是在之江省的灵泉县当副县长吗?你让郎叔叔给我捎个秦天柱的签名回来。”
“哼!”郎月影重重一声,“你少在我面前提他,不然跟你翻脸!”
陶丽丽吐吐舌头,她这才想起,郎月影的家庭关系,可不是那么和睦的。一对父女,关系能搞成他们这样差的,也算是奇葩了。
……
秦天柱这天晚上在公司,与梅花公司的其他四人呆在一起,他们一起等待朝廷台那边报过来最终的收视成绩。
“叮铃!”
秦天柱拿起电话电话,“是韩主任吗?”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浑厚的中年男声,却不是韩主任的声音,“你好,我是杨远,朝廷台的台长。你就是小秦经理吧?”
“你好,杨台长,我就是秦天柱!”
“今天最后的收视成绩出来了,12。8%!打破了我台自从94年《三国演义》后,近三年来的收视纪录!向你们表示祝贺!”
呵呵,12。8%,秦天柱笑歪了嘴,他看到好多的钱在向他打招呼,有钱的感觉真好,“同喜,同喜!我也向贵台表示祝贺!”
那边的杨台长却是有些不满意道:“小秦啊,你们什么都好。可有一点,我是大大的有意见的!”
秦天柱听得一愣,“什么意见?”
“你们《恰同学少年》怎么只拍了23集呢,我看里面的剧情也没有完全结束嘛?你们完全可以拍个四十集的嘛,实在不行三十集也行啊!”杨台长满脸肉痛的说道:“按照《恰》剧的涨势,你们如果有个三十集的话,收视率完全有可能冲到15%,这得损失多少钱啊!”
汗,这杨台长跟我一样,也是个贪货哪。说道钱,秦天柱问道:“杨台长,那个购剧款……”
杨台长豪爽道:“放心,少不了你们的。明天购剧款就给你们打过去!”
秦天柱挂断电话后,心里美翻了。2400万,明天就可以到手了。有钱了!有钱了!
看着金光华、李光等人投来的询问眼神,秦天柱笑眯眯回道:“12。8%,2400万到手!”
平时挺安静的赫兰鹏,听了这个好消息后,忍不住鼓气掌来。他这一鼓掌,金光华、李光、周嘉朋以及秦天柱都不由自主的鼓气掌来。
这个掌是值得鼓的!这是对他们成功的庆祝,庆祝梅花传媒的创业作旗开得胜。
秦天柱看见窗外飘起了雪花,不禁想起了月初在京城的那个晚上。那一晚,自己和周嘉朋两人真是狼狈万分,心情沮丧郁闷之极。
周嘉朋也想起了在bj市的那个风月交加的夜晚,他望了望墙壁上的公司logo。白雪皑皑下,红色的梅花开得那么红,那么艳。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不负梅花之美名!
第五十七章宣传机器,全力开动
星期一,秦天柱回到学校上课。他一到教室,就被班上的同学围到中间。
“秦天柱,太牛了!新闻联播前两天播的都是你的新闻!”
“是啊,这待遇都快赶上国家领导人了!”
“秦天柱,《恰》剧最后一天的收视率怎么样?”
“秦天柱,我昨天跟我隔壁一女生说你是我同班同学,人家老说我吹牛,你要为我作证啊?”
“秦天柱,我妹妹很喜欢你,她要个你的签名!”
“秦天柱,我姐姐说你是他偶像!”
李建衡拿出班长的威严来,“好了,大家有问题一个个来,不要乱!”
他说完后,走到人群前面,对秦天柱说道:“柱子,星期六的新闻联播你看了吗?”
秦天柱点点头道:“看了,有你,有辰光,还有晓蓓的!”
听到秦天柱看了星期六的采访,李建衡急急解释道:“柱子,我真是冤枉啊, (精彩小说推荐:
)
( 内地娱乐开发商 http://www.xshubao22.com/3/3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