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过现场参加开幕式的上海市领导笑得有些勉强,因为他们不少人都知道顶多后年,香港那幢“摘星楼”一竣工,这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就要拱手相让,这情景倒是和现在中星集团同上海市的关系有些类似,香港总要力压上海一头的。
双方的龌龊这还要从前讲起,当初中星修建东方之星时和上海的关系可以说是蜜里调油,但随后上海封了中星的上海分部,随后上海市政fu由于其他原因一直对中星集团在上海的投资项目不积极配合。
几年下来,中星集团在上海再没有类似“星天地”和“东方之星”这样标志性建筑问世,原本计划在东方星城投资建设的晶圆厂和芯片厂最后都落户于其他星城,特别是最近中星集团想在上海上马3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可就因为土地问题相持不下,最后还是定在了山城的西部星城。
这桩桩种种积怨下来中星集团考虑迁往外地的风声就不能视作谣传。sh市和bj市都是国内政治地位相当特殊的直辖市,在里面能当到市领导,往往比一省之长还容易进中枢。这既是升官的捷径,也是各方势力紧盯着的关口,当年“京官”得势,中央不少人都是北京市官员出身,可出了市委书记的受贿大案后,“京官”势力就一蹶不振。
当今一号首长和程沧海都当过上海市的领导,民间又传言现在是“沪帮”的天下,可这个当口传出和程沧海关系密切的中星集团将要迁出上海的消息,对上海造成的财政损失都是小事,就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借口,一个国内成长起来的跨国大公司上海都要逼走,上海的投资环境堪忧啊!
其实中星集团和上海市的摩擦主要原因就出在新任代市长梁宇身上,当初上海市长陈济世和副市长吴明耀都跟杨星关系不错,所以杨星在上海经商如鱼得水。但这位梁市长一上台,他身边的史秘书就私底下暗示中星的工作人员,希望得到些“孝敬”。
本来向政fu官员送红包不算什么大事,杨星并不是什么方正君子,查国强在全国各地着手推动“百城千店”计划时,给地方官员上供的事情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内现实情况如此,他只能随波逐流。但这位史秘书的胃口委实太大,索要金额巨大,还想上海分部出名的美女职员为其“服务”,结果请示杨星后被断然回绝,让他碰了一鼻子灰。
显然这得罪了梁市长,中星集团在上海的经营就举步维艰,总是会不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好在中星集团的业务遍布全国,上海市没实质证据也不敢贸然动它,双方就在互相提防和摩擦不断中相持一两年。
现在中星集团摆出鱼死网破,大家一拍两散态度,逼得梁市长没办法,只好先低头邀杨星来谈判,没想到杨星居然拖着不来,所以今天给“东方之星”大楼剪彩,梁市长虽作为政fu代表出席,但是脸上没有半点喜色,显然内心愤怒。
剪彩过后,杨星邀他在“东方之星”内刚开业“孔肥牛”里吃饭,梁市长一向强势,自认国内官员永远要压过商人一头,杨星区区一介商贾居然怠慢他,心内早有了成见,坐下后一言不发,只让他那位史秘书和杨星交谈。
……
第六百一十五章收服
。第六百一十五章收服
这次见面表面上还是属于私人性质,杨星身边就只带了叶捷琳娜和俞歌两名秘书,外加给他们备菜的孔思羽。自从温恬、廖情她们生了小孩,生活重心就全转到了这几个小宝贝身上,杨星也不会残忍的剥夺她们母子亲情,让她们继续给自己当秘书,何况自己还是父亲呢,好在当年未雨绸缪,把秘书室人数扩大,经过几年培训,像孔思羽、俞歌、贺晨等人已经能挑大梁,杨星身边的秘书自然换成了她们,倒是不担心有断档的危险。
倒是杨星带来的叶捷琳娜让梁市长和史秘书颇为惊艳,毕竟这年头中国人带着个金发碧眼秘书谈判的实在少见,难得的是这位秘书的中国话还说得很地道。叶捷琳娜是杨星从欧洲专门召回来的,除了中星的欧洲业务已经打开步入正轨后,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杨星手边能担大任的秘书又少了一名。
原本他手边最主要的秘书谈丽被姐妹们一连串喜讯刺激,偷偷跑到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得知她以前的生活给她造成了隐疾,导致怀孕有困难。她痛哭一场后,杨星只得好生安慰她,放她长假让她好好养好身体。这一下杨星身边最初的助手都不在身边,需要一名能镇住场子的得力干将,杨星梳理了一下手边人员,叶捷琳娜能力和忠诚度无疑最高。
这位乌克兰美女几年下来已经能够流利说一口普通话,加上她原本就精通英、德、法等语言,还在跨国公司担任过高级白领,这样的资历,也让其他人说不出话来,所以她就成了杨星第一位外国秘书。
这次杨星考察蓝海和长安,由于涉及到参加军方的“核高基”验收会,所以身边秘书一个都没带,这次回到上海的大中华区分部,也打算让新秘书班成员集体亮相,介绍给手下和生意伙伴认识,方便以后开展工作。
所以这场私人宴会上就形成了奇怪的局面,梁市长闷坐一言不发,史秘书三心二意的和杨星东拉西扯,眼神余光则是不停对着叶捷琳娜高耸的胸脯和姣好的面容,席间气氛很是沉闷。当初国家积弱时,国人形成了一种对洋人的内心自卑,即使到现在不少人还是觉得外国美女比中国美女,更何况叶捷琳娜是那种倾国倾城的美人。
史秘书心中看到杨星和叶捷琳娜关系亲密,心中早就把他俩之间的关系画上了情人的等号,再加上杨星身边另一名秘书俞歌也是一等一的美人,就连为他们处理神户和牛肉的美女厨师看着杨星也是含情脉脉,不由心里暗骂有钱就是好,随便一个“小蜜”都是祸国殃民级别的。
史秘书能攀上梁市长这棵大树是有原因的,官场上都知道梁市长能力强脾气大,还很念旧。当初他只当个区长时,就认识了还在大学教书的史秘书,史秘书很能呵护梁市长,跟着他一起步步高升。尽管早有传言史秘书收受贿赂,还和多个女性发生关系不正常,但有梁市长罩着,史秘书依旧是一路升到了市秘书长的高位。
当初他第一次和中星集团接洽时,除了索要财物“小意思”外,就是暗示还要再送一两名美女给他,那就万事ok了。因为他早听说中星上海分部的女职员拉出去选美都是前三名的素质,后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所以加了条件。可没想到这正好碰到了中星的逆鳞,中星内部公认,集团招聘女员工上,能做主的不是老板杨星,而是他身边那群女人,连杨星想偷吃孔思羽这样的窝边草都困难重重,何况送人给好色的官员,所以双方才彻底谈崩。
史秘书吃了憋,就代表身后的梁市长的面子不保。不过中星集团家大业大,杨星又和中央直接说得上话,不是随便可以拿捏的软柿子,梁市长不好硬来,只能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给中星集团找点麻烦。没想到如今传出中星集团上海分部要搬走的消息,这对他的政绩威胁可是明显的,现在又是各级官员大面积换将的关口,万一有人歪嘴说他气走了上海投资大户,杨星可是程沧海的爱将,他也是上海的老领导,会不会被人认为事人没走茶就凉了?这个罪名梁市长担不起。
所以这次他主动邀请杨星前来商谈,觉得给了杨星天大的面子。杨星虽然姗姗来迟,但席间笑容满面,不像是不能谈的样子,史秘书宦海沉浮多年,这点察言观色的本领还是有的,言谈中就未免大胆起来,心里琢磨万一谈的拢,吃完饭后能否暗示杨星,让他也享受享受那位异国风情美女秘书的好处。
虽然叶捷琳娜有些不安史秘书色迷迷的眼光,但出于职责一直保持着职业微笑和史秘书周旋,她虽然能说中国话,但不熟悉中国官场气氛,还只能偶尔提些建议,顺便了解其中关键,吸取经验,真正的谈判都由杨星和俞歌接了过去。
好在杨星并没有少年得志盛气凌人的样子,加上一旁孔思羽的庖丁妙手,把一桌上万元的神户和牛生肉片和肥牛火锅弄得色香味意形俱全,美食在口,美酒在喉,还有如花解语般的美女在旁服侍,交谈的气氛也就松弛下来,梁市长板起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杨星之前和史秘书交谈是大吐苦水,说是上海的人工地价都在飞速增长,而公司利润却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而在下降,传出的要搬迁消息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集团上层正讨论过的事情。杨星这次来上海就是要对这里的经营状况仔细考察,如果还是不温不火不见起色,这次的谈判又解决不了问题,难保中星集团不作出孔雀东南飞的决定。要知道上海正位于天津和三都澳之间,只要把东方星城的生产线迁移到到这两个城市,上海这边只留下港口和地产业务,并不想想象中那么难办。
杨星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史秘书听了暗自心惊,倒是一旁的梁市长稳坐钓鱼台。他来之前也询问过京城那边,得到的消息是程沧海笃定今年要下台,杨星作为他的嫡系力量,虽然劳苦功高旁人轻易动不得,但难保不成为他人觊觎的对象,要是杨星有眼力,就要早点转抱其他大佬的大腿。梁市长的位置可以直达天庭,杨星不趁现在交好他还要等什么时候。
何况从现在政局来看,他年富力强,今后的仕途肯定不止于上海,将来必定要进中枢。要是杨星有眼力,尽早投资于他保证将来有回报。国内想生意做大,没有官方靠山注定没戏,杨星当初被程沧海当枪使,在南京抓了几十号二代子弟,算是把京城不少人都得罪了,如今程沧海这个“孤臣”下野,杨星除了军方势力外,势单力薄,投靠他梁市长才是正途。
杨星为国做的许多事迹出于保密原因,除了军方高层和和中央领导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太多,连梁市长都不知道其中内情。在他眼里,杨星的成功更多被视为得自程沧海的支持,以前有程沧海罩着杨星大家不敢动,现在程沧海要下了,杨星的大笔财富就让不少人眼红,上海这边为难中星集团,除了面子之争外,也有收服杨星得到他的家财的想法。
这次杨星跑去参加军方“核高基”验收会,梁市长就一点风声没收到,仍以为杨星是有求于他,所以酒过三巡,气氛放松,史秘书就迫不及待的流露出招揽杨星的意思,叶捷琳娜听了还没反应,俞歌倒是差点笑出来。
她们这批秘书当时都是千挑万选的精英,后来又经过长期培后才能上岗,现在依旧要定期参加星空人力组织的高级员工培训。除了掌握自身业务知识外,还对许多商场“潜规则”了若指掌。中星集团发家于内陆城市,这些年在国内大肆扩张,更国内官场中人打交道有整套经验,当初郭樱、王伊人等还言传身教,让她们这群秘书得以应付各种场面,所以她们也算最接近集团核心机密的人了。
俞歌虽然没能参加军方验收会,也知道往日里杨星私下除了程沧海外,还有不少接近中央的渠道,这次回来更是让秘书室拟定了一份关于国家能源战略计划书,交付给当今国务院副总理文仁贵办公室,最近她还代接了不少那边的电话。以她听到的只言片语都能断定,杨星就算临时抱佛脚,也会选文仁贵的粗腿,怎么会轮到这位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的市长,真是口气太大了!
倒是杨星既没答应,也没马上拒绝,只是说需要时间考虑,接着表示既然梁市长这么看重自己,他当然要表示一下。以前大家有摩擦看来是误会,现在谈开了就没事了,他表态不会撤回上海这边的投资。为了表示对梁市长的看重,他还要追加投资,可以考虑采取海南模式,对上海十大工程之首的洋山港建设进行投资。
。
第六百一十六章洋山港
。第六百一十六章洋山港
杨星刚才和史秘书磨了半天牙,梁市长自矜身份,一直没有多说,即使说上两句,也是风花雪月闲谈。直到杨星脱口而出“洋山港”几个字,他的眼睛里才冒出几缕精光,虽然转瞬即逝,但以杨星一方的眼力,还是立即察觉杨星所说正摸到了这位梁代市长的心中痒处。
作为长江入海口,上海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清末开埠以来就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对外门户。虽然改革前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其暂时落后于深圳和广东等改革前沿。但92年后经过中央规划,以浦东开发为支点,带动了整个上海以及沿长江一带经济步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海正不断恢复着曾经“商从八方来,货往天下走”远东第一大港口旧貌。
改革后中国经济水平逐年稳步提高,通过上海发往世界各地的海运货物量也火箭般年年蹿升。国内外都有人预测,凭借上海的区位优势,荣登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码头只是时间问题。但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还要看地理环境是否支持,这一点上却是上海港的短板,虽然地处长江入海口,但是上海港口水文条件远不如附近的宁波。
当初荣明友在浙江沿海考察建港的地址时,就因为地理条件不佳去除了上海沿岸。除了当地政治势力庞大不好插手外,主要就是上海相对较好的地段早被人占了,其他地段更是远不如海西三都澳港的地理条件优越。
上海市政府也早就对上海港本身港口条件会限制海运发展这一点有所察觉,早在1992年的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就将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先后对北上、东进、南下等建港方案进行过论证,但都因航道水深不够、岸线不足等原因而作罢。直到1995年,有人提出跳出传统思路,不在上海海岸边建港,而是跑到长江口外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上建深水港。
这个设想的确非常有创意,但带来的现实问题也很大。海上建港,投资巨大,这还没算上为其配套的跨海大桥、高速公路、港口保税区等设施的额外投资。即使以上海市的财大气粗,也需要仔细论证,反复讨论才定下了决心。
实际上上海自1996年5月正式开展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到2002年准备开工建设,历时共6年多,前后有国内外近200家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6000多人次科研人员参与了新港址论证和项目前期工作,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就达100多人次!
这样一来洋山港可以说是汇集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目光,而梁市长今年一旦转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诺大一项政绩就落进了他的口袋,现在国内想往上爬,最关键就是要拿出过得硬的政绩,这洋山港事关梁市长未来的仕途,所以听到杨星可以帮忙,顿时把以往的不快都抛到九霄云外,认真听起杨星的意见来。
史秘书作为领导身边人,察言观色能力自然极佳,一看自己老板神态松动,也顾不得再多索取好处,连忙催促杨星做出实质表态。杨星一看话题主动权回到自己手里,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向梁市长他们画出一个大大饼来。
洋山港码头以大小洋山岛为核心,由洋山深水港区、东海大桥和芦潮辅助作业园区三部分组成。规划建成深水泊位30个,港口吞吐量可达1300万个集装箱,仅港口建设投资就在500亿元,加上东海大桥等配套设施的投资不下千亿元。
并且国务院还还考虑把洋山港区划为保税港区,这可是不得了的政策优惠。虽然这一世,由于杨星的活动使得海南洋浦港保税区横空出世抢走了国内第一个保税区的名头,但洋山港保税区和洋浦保税区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如此大的政绩工程,梁市长当然想尽早把其完工,让上海成为成国际航运中心。可是建设资金总不可能凭空掉下来,主要负责建设的上海港务集团是家国有企业,其大部分资金主要还是依靠中央和上海市的财政拨款,可这年头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搞基础建设,财政蛋糕被切得入不敷出,洋山港建设完全依靠等米下锅就实在太慢了。
杨星的建议就是让中星集团参与到洋山港的投资钟来,一来中星集团实力雄厚,充沛的投资必然能加快洋山港的建设,为梁市长脸上添光,二来中星集团正在海南和海西投资建设港口,加入洋山港的建设,可以为中星集团旗下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举数得的事情对大家都有好处。
另外如此大的工程,虽然外界看起来完全是中星集团和上海市达成的投资合作协议,但涉及的投资资金巨大,时间跨度也不短,能给予史秘书和梁市长一些“好处”的机会自然多多,想要察觉非常困难,杨星送礼水平如此高明,就连史秘书都不由承认,“高,实在是高!”
既然杨星如此上道,对洋山港的投资既照顾了梁市长的面子,又照顾了里子,这饭桌上的气氛就像桌中央的肥牛火锅那样热气腾腾起来。大方向上既然主事人都谈妥了,接下来的细枝末节自然由史秘书和俞歌、叶捷琳娜她们磨牙。
史秘书正想大饱眼福,但听到杨星轻描淡写谈起他前不久刚和副总理文仁贵商量的国家资源战略规划一事,史秘书就立即打消了想动面前美女的念头,显然杨星这是暗示他可没被收服,还有大把高枝可攀,大家一起发财可以,没有必要逼得太紧。
等酒足饭饱大家快要散席时,认为应该讨个场子回来的史秘书趁梁市长不注意,忍不住刺了杨星一下,“我听说最近上面有人想动你的公司,有人还来联系过梁市长,市长没给他们个准话,杨先生既然和我们合作,还是好心提醒你,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送走了梁市长他们,被纠缠半天,好容易喘口气的俞歌和叶捷琳娜听到杨星讥讽的冷笑,“做人留一线,你有资格跟我这么说吗?”“怎么,他们的吃相太难看,惹得你不高兴?”俞歌和孔思羽跟了杨星不短时间,知道杨星私下对身边人态度随意,跟他说起话来也很放松,难得看见杨星不高兴,想必是最后两人的密话所致,俞歌就好奇的问起来。
杨星摇摇头驱散心头不快,顾左而言他的突然问她们:“你们知道我有个道士师傅,但知不知道我跟他学过看相的秘法?”三女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秘辛,都来了兴趣。杨星本人虽然似乎是无神论者,但他对道教更亲近却并不是秘密。杨星习练的龙虎丹鼎功叶捷琳娜亲身领教过,对这种“东方神术”向往不已。俞歌和孔思羽也偷偷看过杨星和他的女人的床戏,还被谭美嫦抓了个现行,也知道杨星懂得不少道家房中术,道教自古就有众多神妙之处,杨星说他会看相倒也不出奇。
“我看这位市长面相吉中带凶,只怕未来仕途不畅,弄不好还有官非,真要和他合作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现在在上海公司还有许多事要办,所以也不好直接撕破脸,只能先虚与委蛇,给他点甜头再说。”杨星一本正经的说道,俞歌她们听了一片茫然,她们虽然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者,但也很难相信杨星仅凭面相就能做出这样的预测,可是老板如此笃定,她们也不好追究,何况那位史秘书留下的印象很坏,听到杨星只是敷衍他们也算松口气。
其实这只是杨星凭着前世记忆作出的判断,不好解释才胡乱找的理由。他清楚记得,这位梁市长在位置上还没呆满一届任期,就因收受贿赂和社保资金违规放贷的罪名被扳倒,成为一桩震惊全国的高官大案。
他当时已经是市委书记,还进了政治中枢,一倒还牵连出一大批官员,导致“沪帮”彻底烟消云散。杨星今日一见这位市长做派,觉得果然事出有因,梁市长对外表现还是个勤政爱民的领导,但身边有史秘书这样贪财好色的属下,只怕难逃将来的身败名裂。
俞歌本人就是地道的上海姑娘,听了杨星的分析后也点头赞同,“我在上海这边听过一个故事,说梁市长的儿子在沪上一家著名足球俱乐部里挂名当副经理。有一次那个俱乐部经理请市长一家吃饭,餐后那位经理用公司卡结账,正好市长公子不在,梁市长问俱乐部经理他的儿子是否也有同样的卡?经理心领神会,回去后立即给市长公子办了一张同级别的卡,让他任意消费。那个足球俱乐部生意至此一帆风顺,见微知著,老板你预测的有道理!”
。
第六百一十七章当长辈
。第六百一十七章当长辈
当然和那位注定要失势的梁市长虚与委蛇,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杨星在上海呆了几天,下面的属下就兴奋反映,以前被政府拖着不办的许多手续都轻松办下来了,杨星就知道那顿“神户和牛”宴果然起了作用。人家反应迅速,杨星也不好只画饼充饥,虽然知道梁市长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但这几年还总在他管制之下,该给的甜头还是要拿出来的。
好在中星集团正在修建的三都澳和洋浦两大港口,都是投资百亿元的大工程,现在即使参与到洋山港工程上也算是熟门熟路。何况这个大港是中央挂了号的,背靠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只要建成,前途光明的很,中星集团的投资保证能收回。何况中星集团旗下众多企业为兴建港口生产的众多设备物资也能从洋山港工程中分得一杯羹去,所以就算是要花钱孝敬史秘书,杨星也只有先捏着鼻子认了。
当他主持中星上海分部搬进“东方之星”大厦办公的第一次高层领导会上就为属下打气,正式宣布上海分部撤销纯系谣言,总部反而要加大在上海的投资力度,现在中星集团正紧锣密鼓和上海市政府谈判多个大项目,上海分部要大展拳脚,最新投资项目就是参与洋山港码头的建设中去。
这个消息让上海大中华区分部的员工长出了口气,算是放下心中大石,没想到前几日还人心惶惶担心被裁撤,大老板来了却柳暗花明,还带来了和上海市政府达成对洋山港投资的好消息。众所周知建设一个港口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洋山港更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这对前一阶段手里一直没有大项目,经营惨淡的上海分部来说的确是久旱逢甘霖。
任何企业内部日子过久了都会形成不同的派系,何况是本身就拥有十一家子公司的中星集团。每年年会上各兄弟单位之间通过年终总结明争暗斗已经属于明争,这还得到了总部默许,为的就是通过内部竞争不断提高集团经营水平和选拨人才。而这之下的暗斗更是层出不穷,作为负责整个国内市场的大中华区分部,上海和其他几大星城所在地的竞争更是激烈。
这几年由于上海分部和政府的龌龊不断,集团安排落户上海的几个大项目都花落别家,要说这边的员工心理没危机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听到这里要被裁撤,都觉得天都塌了。总算苍天有眼,大老板亲自出马和新任市长只吃了一顿饭,就让分部的危机阴云散去,太阳出来喜洋洋,上海分部的员工不得不叹服老板就是老板,果然能人所不能啊!
尽管快速解决了上海这边的危机,杨星还不能回去和妻女相见,还要在这里多盘桓几天,这倒是为了处理一些私事。因为汪云起的侄女米霈和谭美嫦的女儿郑若诗在上海复旦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他们都央求杨星帮着解决一下她们毕业后的工作问题。
本来按照她俩自己的想法,米霈当初回国是为了近距离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打得是弄个硕博连读,甚至读个博士后回来。只是她一厢情愿,家里人可都不干了,米霈样貌家世本领样样俱佳,父母怎么舍得她读书读成个书呆子。她母亲早就给弟弟汪云起打过招呼,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在加拿大的生意不错,有两个儿子继承家业,不用米霈当家,自然是要给她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可她要是一直读书成了“灭绝师太”,她唯汪云起是问!
至于郑若诗,她当年是为了躲避家族纠纷才从香港大学转校来复旦的,现在郑家烟消云散,谭美嫦和她母女的大仇得报,也没有继续躲避的理由。谭美嫦不愿母女再分隔两地,就想毕业后让她回香港。当初谭美嫦派丁玛丽跟在郑若诗身边照顾她,哪想到丁玛丽受到同门师姐莎丽美当上世界小姐的消息刺激,报名参加了国际模特精英大赛,结果一举夺冠,成为新一代的国际名模。
之后她又传出怀孕的喜讯,杨星把她当做掌中至宝,呵护有致,要不是她坚持参加一些时装秀,杨星简直想要把她供起来静养,她也只好在复旦大学办了休学手续,郑若诗身边就只剩米霈一个好友,结果谭美嫦要她回去却被拒绝,说是她和米霈姐妹情深,想要结伴一起考研。汪云起和谭美嫦觉得这其中有蹊跷,仔细一查才知道二女不听他们的安排,除了想继续读书外,还舍不得她们创下的一番事业。
她二女天资聪颖,在大一时就参加了中星集团发起的ci形象设计大赛,凭借新颖和别具匠心的设计,让太极中字图成为现在随处可见的中星集团的形象标志,获得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大笔奖金。杨星当时还亲临复旦为她俩指点,并安排二人到星光娱乐和上海动画片厂合作的《喜羊羊》动画片制作组里实习,增长了不少见识,随后她们就在大学里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一间名为《诗米》的工作室,专攻创意设计。
现在这家《诗米》工作室在上海也算是打响了名气,米霈有扎实的国学和的绘画功底,带领同事经常为电子游戏、宣传画和动画片提供造型素材,而郑若诗则凭借其擅长的创意能力接下了不少广告文案、影视剧本、商业策划等工作,汪云起的“云起”文化公司、张胜利的《黑洞软件》和中星集团都经常照顾她们的生意。复旦大学也把她们捧成是大学创业典型,要不是顾忌她俩一个是归国华侨,一个是香港转校生的身份,说不定都想报给团中央,让她们作为青年标兵了。
所以汪云起一直撺掇米霈不要继续念书,社会也是个大课堂吗,干脆留在上海把工作室做大,顺便闲暇时帮着自己打理天青馆不是更好。谭美嫦也想让郑若诗回香港后帮她打理生意,如果女儿不喜欢也没关系,她现在也算事业有成,她在香港有人脉关系,帮着开拓女儿的事业也可以,实在没必要继续读什么硕士博士。
几方意见压下来,偏生二女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叛逆时期加上自信心爆棚,结果谈了几次都谈崩了,最后汪云起他们想起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杨星,解铃还须系铃人,就要求他出面搞定此事,谭美嫦还专门来到上海,催促杨星帮着说服她们。
杨星对此是喜乐参半,当年看见这两位小美女青春靓丽,尤其是郑若诗他还亲手英雄救美,背在背上去疗伤过的。郑若诗继承了母亲的血统,现在已经长成个顶尖美人。杨星这匹大色狼要没有什么想法那是自欺欺人,脑子里也不是没做过把谭美嫦和她两母女兼收并包的美梦。可惜当时拘于谭美嫦的面子慢动手一步,现如今汪云起和谭美嫦居然视他为二女的长辈,让他出面劝说,真是情何以堪啊!
但这个工作他又不好推辞,只好磨磨蹭蹭再次光临复旦大学,此时同几年前一样,复旦校园内依旧是一副象牙塔的模样,杨星故地重游,看见不少面容姣好不施粉黛的女学生经过,不由感叹,“青春就是好啊。”只是才说完,腰部就被重重扭了一下,回头看见一旁偷偷掩嘴而笑的叶捷琳娜、俞歌和孔思羽,马上换上谄谀的笑脸改口道:“但可惜都是青涩小苹果,哪有你这朵成熟玫瑰动人?”
掐他的人正是石美珩,作为最早跟着杨星的女人,她虽然早年经历了不少风雨,但在杨星的悉心栽培下,在美国留学学习飞行技术,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飞机驾驶员。现在作为杨星的私人飞机机长,成天陪着他东奔西走。同时她也熟谙秘书本领,杨星身边原先的秘书们不是怀孕就是走上了更高的工作岗位,她就俨然成为杨星身边秘书的首领,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带了股威势,她又和杨星关系亲近,年岁比杨星大,听到杨星夸赞年轻少女当然不舒服。
杨星在九都被众女“严刑拷打”时,算是对这位石大美人的“腹黑”有全面了解,别看她平时温婉如水,但真动起手来毫不手软,杨星看到她柳眉倒竖,就感觉背上已痊愈的鞭痕又在隐隐作痛,连忙放下脸皮软语呵求,俨然是幅“三娘教子”图。
杨星在那里低声下气讨美人欢心,但看在旁人眼里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俞歌和孔思羽虽然一身便装,但脸上精致的妆容和眉宇间的气质看上去就是吸引无数眼球的聚光体。石美珩一身职业套装,高级白领的气场极为强大,特别是“s”曲线般的身材,更让无数复旦女生自惭形秽,复旦男生心头狂跳。更吸引人的还是金发碧眼的叶捷琳娜,在晨光中她纯白裙装后似乎伸出了一副光翼,有不少男生看得目不转睛,不禁喃喃:“天使下凡了呀!”
终于看到催更的评论,正是感动啊,只是我早说过我是业余写手,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有感谢读者的支持,尽量不断更吧。
。
第六百一十八章创意产业
。第六百一十八章创意产业
叶捷琳娜她们艳光四射,自然招来了不少男生的觊觎,不过她们个个气质不凡,而且复旦这边不乏富家子弟,眼尖的早从她们腕上的宝玑表,身上的范思哲和普拉达时装,胸口手指上的卡地亚和星美的珠宝首饰,以及拎着的lv和古奇商标的包包上看出这些女郎的身价,如果是a货还好,真要是正品的话随便也要十万元左右,这样的女人,就算再冲动也只能是远观不能亵玩的存在。
尤为可气的是,被这些美女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的居然是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他一身休闲服式样剪裁合身,但看不出品牌。他个头不高,在一众穿着高跟鞋的美女中显得很是矮小,其貌不扬却是对身边美人搂搂抱抱,很是亲密。只怕这些美女跟他不只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就怕是“小蜜”和二奶。
看着他嬉皮笑脸一边搂着那名身材火辣的熟女,一边还和宛如堕入人间天使般绝色的叶捷琳娜插科打诨,并且他身边美女还被逗得花枝招展的景象,一众复旦男生的心灵都破碎成了一地渣子,这年头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已经够难受的,可是好几颗水灵灵的白菜都让一头猪给霸占了才真正绝望啊!
但让人出离愤怒的是杨星居然还拉着一名女同学打听起被誉为复旦校花郑若诗的住处,这两年郑若诗和米霈因为《诗米》工作室的成功,被校方大力宣传为大学生创业的楷模,加上郑若诗相貌吸收了东西方的优点,早被男生们暗自推为“心中女神”,眼前这个色迷迷的家伙居然吃着碗里的,还瞧着锅里的,怎么不让大家的恶向胆边生,这简直就是恶少抢民女的现代版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杨星惊讶的发现他才走到郑若诗她们住着的复旦外国留学生楼外,已经有一帮摩拳擦掌的男生把他团团围住,要不是随行的贺晨随手掰弯用来保护花圃手指粗细的钢条,震慑住了这群小男生,只怕杨星先要尝尝复旦男生的铁拳了。
等到他们再次鼓起勇气想要靠人多为胜时,却被得到消息飞奔而出米霈和郑若诗那甜甜的一声“杨叔叔”给彻底粉碎了希望,紧接着他们身前突然冒出的一大群黑衣黑裤黑墨镜,宛如电影《黑衣人》主角打扮的大汉,一看就是看家护院的恶犬,大学男生的热情一向只有三分钟,现在更是消失殆尽。见到这场景都知道不管是别人的亲叔叔,还是早已包下这两朵娇花的什么“杨叔叔”,都没他们什么事了,收拾起破碎的心灵,乖乖低头走人吧。
倒是杨星被面前这两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不了多少的美少女,哦,不对,已经是美女的这一声弄得亲退维谷,当初他刚来复旦调笑她们时,让她们叫叔叔,现在看来是作茧自缚。至于那群黑衣人,则是中星董事会专门为杨星安排的保镖。
他现在出行到哪都有一大摊子人跟着,自从他在美国被打,紧接着发生了“911”恐怖袭击后,以前“暗星”那种暗地保护的模式就不够了,除了他们外,现在星盾安保还派了专人贴身保护公司要员。有这么大一堆跟屁虫在,杨星和她们见面也不好像上次那样只在校舍里设宴,只能邀请她们出去边吃边谈了。
二女已多少猜到杨星的来意,可是当初她们听从杨星建议,用自己的努力打开一片天后,无论是谁想让她们放弃理想却很不容易。她们落座后被杨星一番劝解后,也开出了自己的底线,表示如果是让她们放弃考研,可以考虑,但要让她们放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工作室,那是万万不能的。
杨星知道这就是她们和家里人的争执所在,即使是谭美嫦也对她俩年纪太轻,承担起一个创意工作室的能力表示怀疑。他没有多说,而是递给她们一张纸,二女定睛一看,却又是一张中星国际推出的大赛宣传招贴画,上面绚丽图案上几行大字分外惹眼,“中国创意产业大赛”,“谁能成为下一个?”和“特等大奖创业资金100万元!”让她们的心头乒乒乱跳。
当初米霈她们就是被杨星一番“创意价值”的说法打动,用为中星集团设计ci形象获得的奖金开办如今小有名气的《诗米》工作室。后来很是恶补了关于创意产业的知识。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指那些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活动。国内一般将它和文化结合起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行业。
创意产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而最有代表性的则是美国文化产业。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以后鼓励私有化和自由竞争经济政策,企业和个人重视创新,要用差异化经营策略占领市场,大大刺激了创意产业发展。
英国自启动创意产业计划以来,国内文化市场和创意项目不断涌现,举办了许多世界级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而英国音乐产业的出口净收益比英国钢铁工业还要高。英国音乐人组成的工会,规模比英国煤矿工人工会还要大。
世界著名产品中,来自英国的优质设计越来越多,目前全球生产每一辆车的原型中,都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生或毕业生创意的影子,而苹果公司连续推出的几款大作中,也都不乏英国设计师的功劳。2001年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发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显示,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达到1125亿英镑,占英国当年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
就世界范围而言,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更为发达,美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gdp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整个20世纪90年代,全球无线电视和基础有线电视收入75%,付费电视收入85%都来自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图书市场占全球图书市场35%,美国市场还占据了全球55%电影和家庭录像收入,cd和录音带大约也占据全球录音产业收入一半,因为美国对文化创意版权保护非常严格,所以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更被称为“版权产业”。
亚洲最早接受“创意产业”概念的是日韩两国,日本动漫和游戏早已蜚声国际,而韩国政府通过对国内影视的保护和补贴,已经逐渐打造出可以和美国大片抗衡的韩国大片,在电视剧领域更是通过俊男美女和贴近亚洲人审美情趣的偶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商海惊涛 http://www.xshubao22.com/4/4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