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空三国志 第 9 部分阅读

文 / hzxcsd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本来要一百五十铢。由于是串了颜色的,再加上公子喜欢。给一百铢就可以了。”“这么便宜,老板你不是要吃亏了?”“如果不是公子喜欢,恐怕也没人会买。”嘉文记下刚才粮店老板的话,拿了一枚直百大钱给那老板:“这些够了吧?”“刚好!”

    嘉文见老板来回取放衣物很麻烦,便对老板说道:“老板,您这样拿来拿去的怪麻烦。没有想过作几个衣架吗?”“衣架?”老板笑道:“我家卖了几十年成衣,从来不知道衣架为何物。”嘉文拿来一根木柴,两头系上绳子做了个简易衣架演示给老板看。“把衣服架在上面挂起来,这样客人就能一目了然。而且老板你取衣物也方便许多。每样衣服留一个样品在外面,客人的确想要的话再登着梯子去拿。”老板奇道:“客倌此法实在绝妙。能想出此妙法实不简单,待我来日照客倌的办法试一试。”

    逛到中午,嘉文在半路上遇到隔壁的大婶拎个大篮子迎面走来。“大婶,上街吗?”大婶道:“给我家老头儿送饭去。”“要送到什么地方去呀?”“为南王做军器的工房。”嘉文见她东西拿得多,接过来帮着那大婶一同送到工房去。阿牛傻乎乎地扛着二十斤米面,也在后面跟着。

    到了工房,隔壁的张老汉见嘉文帮着送来午饭,急忙接过来不住地埋怨那大婶:“老婆子,你也真是的。怎么叫李公子动手呢。”嘉文道:“和大婶无关,是我一定要帮忙的。”

    嘉文见工房里正在做弩,随手拿起一把试着拉了一下。那弩的弓弦十分有力,嘉文用手根本拉不动。工房里的小伙计说道:“那弩是给精壮的士兵使用的,即使是十分有力的人也要用腰才能拉得动。”“不用这么麻烦吧……”嘉文笑道:“其实用手也一样。”“公子莫非是在说笑,小人还从来没听说过拿手可以拉得动此类硬弩的。”阿牛见那伙计言语之间有些瞧不起嘉文,不禁有些生气。他扔下米面,上前道:“对!用手也一样。”说着,阿牛居然一把将那弩拉满。那几个伙计看得吃惊:“这可是十石重弩!”阿牛“哼”了一声说道:“我不管你是几石的弩,只要是人能拉动的,我都能用手给你拽起来。”那几个伙计见阿牛生得粗壮,也不敢多言。

    嘉文拍拍阿牛说道:“你可别吓坏了人家。其实我说的意思是:如果适当把这弩改动一下,普通人能也能用。”他在地上画了个图,教那几个伙计在弩后面加装了一个摇柄起重器。几名小伙计恰好也没什么事做,按照嘉文的设计很快就装好起重器。嘉文教他们用摇柄和绳索将弓弦一点点拉上,随后让那伙计自己实验一下。小伙计放上一支箭,瞄准一块厚木板射了过去。这一箭下来,居然将一寸多厚的木板轻松射穿。小伙计惊道:“如此看来,岂不是连盾牌也抵不住此弩。实在太厉害了。”张老汉教训道:“人家李公子有学问,你们几个应该好好和李公子学习才是。”小伙计对嘉文说道:“既然如此,小的刚好有些事情请教公子。”“请讲……”“南王要我们一个月内制作一百张弩,公子如果有办法使我们的进度加快一些就好了。”嘉文笑道:“我其实也并不懂得造弩,这个问题我实在很不在行。”张老汉说道:“公子别听他胡说,这些小子整天就想着偷懒。”伙计们吃过饭,开始开工了。嘉文在一旁观察他们从头到尾制作好一把弩的步骤:先是用竹片和木片扎好一张弓用火烤弯,随后又刨出一条弩臂。接着装配好弩机,绑上弓。用沙袋拉着弓弦称重定力之后,根据力度和质量分门别类地放好。

    过了中午,竹缇饿得肚子“咕噜”直叫。她对嘉文说道:“大哥,你别看了。阿咪都饿了。”“饿了?那就回去做饭吃。”嘉文领着竹缇离开工房,路过集市上买了些鲜肉。“老板,肉怎么卖的?”“客倌要哪块?”“给我来几条‘五花’”“五花?”伙计听得糊涂。嘉文指了指肋条:“就是这里。”“哦,一两半钱一斤。”“给我切二斤……”小贩切了二斤鲜肉交给嘉文。嘉文在莲花岛的时候总去买菜,也有些经验。他把肉拎在手里觉得分量不足。“你这真是二斤肉?”“客倌这话从何说起?小店从不敢缺斤短两。”嘉文又拎了拎那猪肉,根据他的经验感觉只有一斤重。嘉文觉得有些不对,又怕错怪了那小贩。他把十斤米交给小贩称了一下,小贩报道:“十斤刚好。”嘉文见斤两数目不缺,心想:这一定是古代的度量衡和他那个时代有差别。嘉文笑道:“我家乡的秤大,看来是错怪你了。”嘉文又要了二斤肉,让小贩剁成肉馅用芭蕉叶包好。随后又切了五斤肥肉,准备回家炼油用。竹缇见他切了这么多肉,问道:“大哥,我们回去吃什么呀?”“给你煎肉饼吃。”

    到了家里,嘉文先用肥肉熬出荤油。接着用荤油与水和面,与油酥混在一起做成面坯。随后让阿牛帮他烧火,教阿咪帮他压面皮,他自己一边包一边负责煎饼。嘉文一边包着一边说道:“我们一人做一样,这样能快一些。这在我家乡叫做流水线作业……”说到这里,嘉文忽然想起工房那伙计的问题,他灵机一动:对呀!我可以把流水线的概**用到工房去,这样生产速度不就加快了吗?

    嘉文煎好了面饼,竹缇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块。嘉文说道:“这个饼现在最好别吃,晾凉了吃味道更好。”竹缇耐着性子等那饼凉下来,拿了一块肉饼咬了一口才知道原来是酥的。“怎么样?好吃吗?”竹缇笑道:“好吃!阿咪从来没吃过这样可口的东西。”自从竹家寨被毁,嘉文还没见竹缇这样痛快地吃过东西。嘉文怜爱地抚摩着她的头发,说道:“喜欢吃的话,大哥以后天天给你做着吃。”

    嘉文送了一些酥饼给隔壁的张老汉家。顺便,嘉文向张老汉提出他的想法。嘉文一边画图一边说道:“今天工房之中提到的加快生产速度的问题,我家乡的工厂里实行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或许能用得上。每个人操作工序当中的一道流程,人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速度要比做不同的事情快很多。而且工人不必掌握很多技能,也容易训练……”嘉文结合他所看到的生产弩的工艺,将流水线的设想具体联系到弩的生产上:“我设想,可以由几个人专门制作弓、几个人专门制作弩臂、几个人负责装弩机、还有专门负责总装、定力的。这样生产的速度会快很多。”张老汉听嘉文所言,觉得有些道理。他向嘉文一拱手道:“既然如此,索性工期也有富余。公子明天不妨到工房教他们试上一试。”

    5迷失[五] 施妙法工匠受赏 得石弩孟蓉荐贤

    嘉文想起自己还要到工房里实验他的“流水线”生产法,于是在这天起了个大早。趁着一早还有时间,他带着竹缇和阿牛跑了一大圈,吃过早点一直等到张老汉上工去。

    到了工房,张老汉问道:“要不要我找几个熟练的老伙计来帮公子?”“这就不必了,我也只是做个实验,不能耽搁正事。老伯您这里如果有闲着的学徒工尽管派来。”张老汉找了十几名小伙计派给嘉文调遣,张老汉说道:“这些小子可皮得很。倘若得罪了公子请千万包涵。”

    嘉文将那些学徒工召集到一起,随后逐个询问他们擅长的工作,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工序。嘉文认出昨日向他提问题那伙计也在其中,便打听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的叫孙全……”“孙权?!”嘉文听了大吃一惊。张老汉急忙解释道:“这小子姓孙名全,乃是上人下王‘周全’之全,与那吴皇孙权音同而字异。”“我的妈呀!吓我一跳……”嘉文擦了擦额头的汗。孙全笑道:“小的这名字取得碍口。小的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平时大家都叫我‘二全’。”旁边一个伙计笑道:“还是叫‘二全’好,你那大名最好改改。否则惹了祸还不知道怎么死的。”嘉文说道:“我好象听说那吴国皇帝孙权也排行老二,说不定小名也叫‘二权’呢。”

    一番说笑之后,嘉文带领他们正式开工。小伙计们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做弩臂、搓弦、造弓、装弩机、总装配、定力……每个人各司其职。以往每个人都要掌握全部的手艺,如今只用到一样,渐渐觉得越做越顺手。平时这些小伙计只能帮老工匠们打打下手,如今一天下来,小伙计们居然一日之内造了五十多具弩。如此下来,余下的数量只用了两天就完工了,仔细清点下来,还多造了五十多具。

    张老汉将三百五十具弩交到南王的军营。主管军械的军官见工匠们交货如此之快,担心他们敷衍了事。拿了几把弩当场试了一试,见那弩的做工居然比平日还要工整。军械官极为震惊,将此事报知祝融夫人。祝融夫人召见张老汉,褒奖一番之后便问起张老汉提前完工的原因。张老汉将嘉文的流水线法一五一十地讲给祝融夫人。祝融夫人虽然暗暗称奇,却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工匠们偶尔想出个什么办法,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祝融夫人向张老汉打听嘉文的来历,张老汉奇道:“难道夫人不知道此人的来历?”“我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此人。”“前日小姐将这位李公子托小人照顾,并且特别嘱咐小人以贵客待之。”祝融道:“蓉儿并没有向我提起,这位李嘉文究竟何许人也?”张老汉禀道:“回夫人话。这位李公子穿着、口音和做事都很古怪,而且似乎懂得许多新奇古怪的学问。昨日我听成衣店李老板说起这位李公子教他用什么衣架,客人挑选衣物极为方便。昨日这位李公子又送了小人一些奇怪食品,口味松脆也是十分可口。这李公子身边还带了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壮汉。那姑娘据说是李公子的妹妹,不过小人却觉得像是东边一带的瑶人,与那李公子不像一家人。那壮汉生得健壮无比,居然可以用单手拉起十石重弩。”

    祝融夫人听张老汉一番描述,也想去亲自见见嘉文。不过想起孟蓉这些天有些古怪,觉得孟蓉的反常举动似乎与嘉文有些关系。在没有向孟蓉问清楚之前,她并不想插手孟蓉的私事。张老汉简要地介绍一番,生怕多言引祝融夫人厌烦也不再多说。祝融夫人问道:“平日相处,你觉此人如何?”“凭小人愚见:这位李公子为人善良,待人宽厚。与人无论尊卑皆和蔼可亲。只是此人似乎不大懂得我方礼仪,与小人相处倒无所谓,只怕见了夫人多少会有些失礼之处。”

    祝融命人拿了些赏钱交给张老汉带回,一部分是赏给工匠们的,另一些命张老汉带给嘉文。

    张老汉将祝融夫人赐给嘉文的赏钱送到嘉文家里,顺便也代得了赏赐的工匠向他道谢。嘉文抓起祝融夫人赏赐他的钱,抓在手里看了看:“哇!都是直百大钱。”张老汉说道:“夫人见公子的‘流水线’法十分有效,非常高兴。这些总共一千枚大钱要小的赏赐给公子。”嘉文惊道:“哇!一千枚,足足有十万铢!我岂不成了万元户了!”嘉文抓起一把铜钱塞给张老汉道:“老伯,这些钱我实在花不了。麻烦您分给大伙一些。”张老汉急忙推脱道:“公子万万不可如此。祝融夫人已经赏赐过小人和工房的伙计们,这些钱是特地交给公子的。倘若让夫人知道了恐怕要责怪小人。这钱小人万万收不得!收不得!”

    嘉文只好谢了张老汉,收起那沉甸甸一大串钱。“祝融夫人?”嘉文心想:莫非就是三国里南王孟获的夫人?嘉文自从读过《三国演义》就特别佩服那位三国当中唯一的女将祝融夫人,想不到今天居然能够亲自得到祝融夫人的赏赐。“有机会一定见见这位了不起的祝融夫人。”嘉文想道。

    夜里,嘉文躺在床上好奇地数着自己这些天来得到的钱。“一百、二百……一千……两千五……”嘉文将那直百大钱一百个一百个地绑成一串。口袋里还有一大把莲花岛带来的一元硬币,嘉文看着这些硬币又想起了嘉惠。“如果老姐在这里就好了,一定好好请她吃一吨。”嘉文叹了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老姐一定很想我吧。”望着一大堆的铜钱,嘉文不禁发愁起来:这些钱放到什么地方好呢?

    第二天清晨,嘉文洗脸的时候向隔壁张老汉打听哪里有“银行”。“‘银行’?公子说的‘银行’不知是何所在呀?”“您真没听说过‘银行’?那么‘钱庄’或许听说过吧?”张老汉无奈地一笑:“公子所讲的‘银行’和‘钱庄’小人闻所未闻。公子找那‘银行’和‘钱庄’不知有何事要作?”“简单说呢……就是我现在手头这么一大堆的钱,拿着很不方便,放着又怕丢掉。”张老汉笑道:“原来公子是为这个发愁。如果手头积蓄一时不用,可以找个隐蔽所在埋在地下。待需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还要这样麻烦呀……”

    嘉文正要喊竹缇去跑步,一进房间却见竹缇愁眉苦脸地坐在床前。“怎么了?”“阿咪想家了……”“大哥也想家……又有什么办法呢?至少阿咪你有机会还可以去竹家寨的故地看看,你大哥我就惨了。或许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嘉文说到这里,心情也觉得十分苦闷。嘉文把竹缇抱在怀里哄道:“好了,别难过了。大哥带你打猎去……”“打猎?好呀!”竹缇一骨碌跳到地上:“现在就去!”嘉文见她眼角上还留着眼屎,皱了皱眉头道:“先去洗干净脸再说!”“大哥真罗嗦……”

    竹缇梳洗干净,拿着石弩迫不及待随嘉文一起出城去。

    祝融夫人来找孟蓉询问嘉文的情况。孟蓉正坐在一盆水前面发呆,丝毫没有察觉祝融夫人的到来。“蓉儿,你好象有心事?”“阿娘?没有什么……”“还说没有什么?莫非是因为男人?”听了夫人如此提问,孟蓉还以为祝融夫人已经知道那件事情。孟蓉惊道:“阿娘如何知道的?”“如何知道?我听说你带个叫做李嘉文的青年来城里。”“原来是这事……”孟蓉松了一口气:“那位李公子帮过女儿的忙,还来不及转告阿娘。莫非……他惹了什么麻烦吗?”祝融夫人笑道:“麻烦倒是没有。阿娘只是听说他这几日做了许多新鲜古怪的事情。”“这个女儿倒不曾听说。不知他做了那些怪事呀?”“别的且不说。工房张老汉前日用了他的什么流水线法,两日之内竟然造出一百多具弩。”“我听说阿娘赏了工房的匠人,原来是为了这个。”“不过,那一百多具弩到了士兵手里却多用不得。”“这是为何?”“都是十石的重弩,用起来自然不大方便。即便如此,那李嘉文能想出如此妙法也是功不可没。我赏他十万铢以示表彰。”孟蓉松了口气道:“阿娘不怪他就好。”

    孟蓉打算去看看嘉文的近况。走在半路上,她隐约觉得这桃花城里似乎有些异样的感觉。“莫非是我在家里呆久了?”孟蓉想道。她看见成衣店的李老板在店铺外面挂了一排衣服,觉得有些奇怪。“李老板,你这是要搬家吗?”“小姐这话从何说起?小店不曾要搬家呀!”“外面摆这么多衣服做什么?”“哦!小姐是问这个呀。有位李公子教小人用这‘衣架’展示衣服,还教小的把衣服摆到街上来招揽客人。这办法果然奏效,这些天客人比往常多了不少呢。”

    “这个李嘉文,他都搞些什么怪东西呀?”孟蓉走着走着,见酒馆外面搭了个小柜台。伙计站在柜台后面大声叫卖,前面围了一圈人。孟蓉挤上去问道:“这么闹,出什么事情了?”“呦!原来是孟小姐。小的这是在跑‘外卖’。”“‘外卖’?客人不去里面坐,站在外面干什么?”“小的这是在出售‘酥皮点心’,想吃的话随手拿着就得。拎到家里放上几天也不坏,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酥皮点心’是什么东西?”小伙计拿了一个给她道:“小姐既然没吃过就尝尝。”孟蓉拿了个酥皮点心尝了一口,吃起来又酥又香的很可口:“你这点心用什么做的?怎么这样香?”“用了牛油、温水和面,里面包着去了核的咸梅子。”“你们这是从哪里学来如此怪的做法?”“一位李公子教的。这位李公子每天早晨跑来小店吃‘早点’,觉得口味不好就教了小的做这‘酥皮点心’。没想到客人们吃过就纷纷传起来,店里招待不了这么多客人,李公子就教小的在外面摆个摊子‘外卖’。”

    孟蓉买了几个酥皮点心一边拿着一边朝嘉文的住处找来,却只见到看院子的阿牛。“你家李公子呢?”“去打猎了。”“去哪里打猎去了。”“好象是城东的树林里吧。”

    听了阿牛的指点,孟蓉上马到城东去寻嘉文,在一条小溪旁边找到他。

    孟蓉打个招呼道:“李公子很有雅兴呀,平时也喜欢打猎?”嘉文道:“陪我妹妹来这里做做户外运动。孟姑娘找我有事呀?”“没事也想来看看你。听说最近公子帮着工房搞了个什么‘流水线’,两天内造了一百只弩?”“是有这回事。手工作坊太落后了,所以我就教他们用‘流水线’作业。怎么样?那批弩用起来还好吧?”“一点也不好……”“哦?出什么事了?”“你造的那一百具石弩统统都是十石重弩,休说没几个能用得好,就算是力气大的用起来也觉得累。”“这个我倒没有想到,看来是给张大伯添麻烦了。”

    孟蓉道:“我娘倒不怪你。”“你娘?……莫非你是祝融夫人的女儿?”“正是!”嘉文惊道:“这么说,你‘爹地’就是南王孟获了?”孟蓉气道:“你小子胆子不小,居然敢直乎我父王的名字!”“抱歉!我不大懂得你们这里的礼仪。那平时称呼他老人家做什么?”“私下里随便你怎么叫,只要不是嘛我父王我就不怪你。不过在别人面前可要称呼为‘大王’或者‘南王大人’。”

    他们俩正说着话,忽听“嗖!”地一声响,一支箭转眼间已经插在他们对面的一棵树上。孟蓉大吃一惊,拔出佩剑护在嘉文面前:“有人偷袭!”嘉文拍拍她的肩膀道:“不用怕,是阿咪射的。不是专门打我们。”“不可能!射出这箭的弩至少有七石,用弩之人一定是个壮年男子。”

    正说着,竹缇拎着石弩跑过来:“大哥,你没事吧?刚才好玄伤到大哥。”“小混蛋!再偏一些你大哥脑袋上就要多出一只眼睛来了。”“对不起呀!刚才射中一只山鸡,箭穿了出去。没想到就飞到这边来了……”孟蓉听她这么一说,实在难以相信。她问竹缇道:“这箭真是你射的?”竹缇还以为孟蓉怪她:“对不起呀,我不是故意的。”“你怎么用得了这么重的弩?”竹缇听她这一问,拿出石弩示范给孟蓉看:“就这样使劲一摇,弓弦就被钩子拉上来了。”

    孟蓉拿过石弩正要学着做,嘉文急忙拉住她的手:“这东西叫做石弩,很危险的。你还是让我教教你再用。”嘉文一边把着她的手,一边说道:“脚要踩住前面的踏环,然后把钩子钩住弓弦。一定要一口气摇到底,千万不能送手。否则摇柄回转会打伤人,而且弩也要坏掉的。”孟蓉学会了使用方法,亲自将那弩用起重器摇满,随后朝着一颗书射了一箭。那箭如同闪电一般不容她仔细看清楚就深深地插到树干当中。孟蓉试着想拔下那箭探探深度,却怎么也拔不出来。

    孟蓉又射了几箭,玩得爱不释手。她虽然见过各种兵器,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好用又威力巨大的弩。孟蓉想起军械库里还有一百五十只不便使用的硬弩,便问道:“李公子,普通的弩不知能否改装成这样?”“完全可以。”“那么我有点事情想求李公子帮忙……”“得了姑娘这么多的帮助,我还不知道怎么感谢呢。有事尽管说吧。”“你能不能帮我把那一百五十只硬弩全都改成这种‘石弩’?”“这个很简单,如果快的话,两天就能全改完。”“那么,明天我就吩咐人把那一百五十只弩运来。”

    嘉文与工房里几个伙计用了两天功夫将一百五十只弩全部改造成石弩。孟蓉将那些石弩运回府中,训练身边的侍女使用。她有自己的打算:原来,孟蓉曾经向祝融夫人提出过训练女兵参军。祝融夫人一直觉得她这个想法十分荒诞。如今有了石弩做武器,或许祝融夫人会答应此事。

    几天下来,这些侍女们熟练掌握了石弩的使用方法。孟蓉见时机成熟,便将祝融夫人找来看她的石弩演练。祝融夫人拗不过她,只好跟着她来看个究竟。孟蓉早已命人扎了几个真人大小的草人穿上铠甲摆上盾牌做靶子,随后吩咐一百五十名侍女瞄准目标一阵齐射。孟蓉让侍女拿了靶子给祝融夫人观看,只见那铠甲个个都被射穿,盾牌也多被射穿。

    祝融夫人看出这弩威力非凡,也大概知道孟蓉要找她做什么。她问孟蓉道:“蓉儿让阿娘来,不会只是看你糟蹋这些军器吧。”孟蓉还怕夫人不答应,笑道:“阿娘你看,此弩盾牌铠甲都不能挡。这些草人如果换成是人,您说会如何呢?”“换了是人挨上一箭,恐怕不死也要重伤。蓉儿莫非又想搞那荒唐透顶的女军?”“阿娘,你不要小看人嘛。如今壮丁都被拉去当兵,甚至连老人孩子也要从军。如果让女子也能当兵,就不用这样为兵源发愁了。女儿不求让她们上阵打仗,哪怕帮着守城也能顶用。刚才您也看到了,如果城头上有个几千女兵用这东西射起来,定叫敌人望风而逃。倘若有个几万,更是不敢想象……”

    祝融夫人笑道:“你这孩子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自古便没有用女子从军打仗的先例,我儿偏偏要做此前无古人的事情,恐怕不会成功。”“阿娘,古时候还没有如此好用又威力巨大的弩呢。”“既然蓉儿执意要做,阿娘也不管你。不妨先招两千试试,以后看情形再做打算如何呀?”“才两千人?既然阿娘答应,总比不答应要好,女儿明天就去办。”祝融道:“你一个人做阿娘不放心,不如派一位部将帮你训练如何?”“才不要呢!那些家伙见了女人就动歪脑筋,再说他们也不懂怎么使用石弩,到头来不是白养了一个吃闲饭的。如果是帮忙练兵,找李嘉文还差不多。”

    祝融道:“李嘉文?阿娘从未听说过这个李嘉文会打仗呀,由他带兵恐怕不合适吧。”“什么不合适?阿娘您是没听说过这位李公子的厉害。算了!我说了您也不相信,还是等卢叔叔回来您自己问他吧。”“何必等卢方回来,阿娘几时信不过蓉儿的话了?”孟蓉道:“阿娘您应该知道那个吴国郡主陆幼贞训练的亲兵营吧?”“这个倒是听说过。那郡主据说也像你一样淘气,整天舞刀弄枪到处疯。但人家至少能办些正经事情,身边那一百高手也都是男子。才不像你疯到用女子当兵。”“什么一百高手呀,叫一百只蚂蚁还差不多。前些日子被那李公子一个人杀得片甲不留,现在早成了一百多具尸体不知道在哪个坟头下面埋着呢。”“你这孩子真会瞎说,哪有区区一个人能杀掉百人的。”“我就说阿娘不信嘛……”“这种疯话你教阿娘如何相信。”

    孟蓉气道:“总之孩儿只要那李公子帮忙,换了别人还不如不要。”祝融道:“既然这样,明日你去和那李嘉文说。”“不成!统领两千军马好歹也算个校尉了,阿娘要亲自任命才成。”“你这孩子就是被宠坏了,明天还不知道你又想出什么花样来。阿娘答应你就是,过几天亲自和那李嘉文去说不就得了。”

    出仕[一] 除凶徒刘倩设计 惩恶霸嘉文除害

    一名女子牵着马匹走在兴古郡县城的大街上。虽然穿戴极为普通,但美丽的外表不时引来一些好色之徒的目光,也引起一些剑客的注意。对于每个人来说在这乱世当中处处都存在着危机,在这个时代能求得自保的最好方式就是练就一身过人的武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警惕。对于那些好色的酒囊饭袋之辈来说,眼前这名女子或许是他们心目当中下一个玩弄的猎物。而在有经验的剑客眼中,从这个女子的端庄的举止当中却隐约流露出一种杀气。尤其是她身后用布隐蔽起来的那柄剑,那种隐藏剑的方法只有熟练的剑客才懂得使用。普通人看来似乎被紧紧包裹起来,实际上却能在一瞬间出剑。

    这女子正是十八年前被梁超救出的公主刘倩。梁超从小教她武艺,也教会她在这乱世之中的求生之道。三年前梁超病故,临终之际告知她的身世。刘倩孤身一人以做杀手为生,一直在找机会为父母报仇。

    刘倩在一家酒馆前面驻足,将马匹栓在酒馆外面的木桩之上,随后步入店内找个座位坐下。伙计急忙过来招呼,刘倩要了一盘盐笋、一角米酒、一碗肉羹。她悄悄来到柜台旁边,低声问那掌柜道:“店家,最近可有什么值钱的人头买卖?”掌柜看看左右无人,低声说道:“值钱的大买卖倒是没有。一位徐老板的女儿前些日子在桃花城被校尉典五糟蹋,姑娘羞愤之下投河自尽而亡。这位徐老板愿出一万钱买那典五的人头为女儿报仇。”

    刘倩回到座位去,伙计已经将饭菜端上。她一边喝酒,一边用眼睛的余光观察着店内的客人。一个长得活似肥猪一样富家公子坐在不远处,正搂着两个女子在吃花酒。几个泼皮无赖看样子是他的手下,也在一旁伺候着。那“肥猪”显然注意到她的存在,正与几个无赖低声耳语。而在店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当中,另一名年轻的剑客正在不声不响地独饮。

    刘倩吃过饭,牵马不声不响地离开酒馆。她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知道来者不善。刘倩索性走到一处僻静的小巷当中,引那人显身。只听一阵衣袂响动,一男子从房顶跳下挡住她的去路。原来是店里那名剑客。刘倩看得出来那剑客不怀好意:“为何挡我去路?”“我劝你最好别动那笔买卖。”“为何?”“我已经接下,不想让别人抢我的生意。”“谁拿了人头算谁的,这是江湖规矩。”“那就用剑来做个决断!”剑客说着便拔出宝剑向刘倩杀来。

    刘倩看清他的招式,已经大概算准他的路数。那剑客离她越来越近,就在距离一丈开外的时候,刘倩左手悄悄拉开背后的一根带子,宝剑随即顺着剑鞘滑出,落在她的右手之上。那剑客已经杀到近前,剑锋直对着刘倩的咽喉而来。就在要刺中的一瞬间,刘倩侧身一躲,将那剑客让了过去。那剑几乎是擦着刘倩的眼前而过,那剑客正要回劈一剑,却觉得身子一凉,这才发觉肋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伤了一剑……

    刘倩用袖子擦了一下剑身,剑身上并没有沾到丝毫血迹。她收好剑,牵着马若无其事地离去。那“肥猪”带着几个泼皮无赖跟到巷子里,发现地上躺着一具尸体不禁吓得面如土色。

    这天早晨,嘉文和竹缇又到城外打猎。

    刘倩牵马从树林间的小路走过,却忽然听见“嗖”地一声,不等她反应过来,一支箭早已插在她旁边的树干上。刘倩也曾见识过各种弓弩,却从未遇到过这样速度飞快而且有杀伤力的箭。普通弓弩对刘倩并不构成威胁,只是刚才那一箭实在太快,如果是针对她来的恐怕早已经取了她的性命。刘倩止住脚步,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竹缇拎着一只山鸡从树林里跑出来,见刘倩站在那里冲她笑了一笑:“对不起呀姐姐,刚才那箭没伤到你吧?”刘倩道:“没事,以后要注意喔……”“我真不是故意的,刚才射穿了这只山鸡,就飞到这边来了。”刘倩也不怪罪她。见她长的可爱,刘倩不禁冲她笑了笑。

    竹缇忽然发现远处的树梢上停着一只山鸡,示意刘倩不要出声。竹缇拼命地摇上弩,生怕山鸡跑掉。刘倩发现她张弩的方式十分特别,不禁觉得有些怪异。竹缇张好了弩,瞄准那只山鸡,随后“嗖”地一箭将那山鸡射了下来。竹缇拣起山鸡,跑过来冲刘倩显摆了一下。随后说道:“姐姐,我走了。以后一定会小心的,不会再出这种事情了。”

    刘倩继续赶路,来到桃花城内的酒馆当中。她向伙计打听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典五这个人?”伙计悄声问道:“典五?姑娘打听他做什么?”刘倩道:“我听说前些日有位徐老板的女儿被他糟蹋了。”“这个恶霸人人都知道,尤其喜欢糟蹋女人。被他祸害的姑娘可多了,桃花城的百姓被他害苦了。典五就住在北门的军营,那里把守森严。不过每天中午都来这里吃酒,姑娘见了他千万要小心。”“谢了!”

    刘倩听那典五每天都来酒馆,心里便想出一个计策。

    夜里,兴古郡的酒馆单间当中传来一阵嬉闹声。一些富家公子和官吏们都喜欢在这个时候到外面去吃花酒玩女人。刘倩连夜赶到这里,是为了找一件明日杀那典五的“道具”。一名老官吏吃过酒醉醺醺地走在街头,与刘倩擦身而过。那老头见刘倩生得美貌,便起了色心。“小美人,大爷我出一千钱请你陪大爷玩玩如何?”刘倩见街头没几个人,架起那老头装出一副撒娇的样子说道:“大爷,你醉得不轻呀。一千钱可不成,至少也要五千钱。”“就五千钱……”“大爷,您慢着来……”

    刘倩搀扶那老头到了一处僻静的小巷里,老头搂着刘倩嬉皮笑脸地说道:“美人,一会儿到个没人的去处,你说说我们怎么玩呀?”刘倩道:“随便大爷。小女子只想管大爷借样东西……”“你要借什么呀?大爷有的是钱。”“小女子想借大爷的身体一用……”“小美人你真会说笑,要大爷的身体做什么?莫非等不及了,要和大爷我做那等‘好事’?你想要那你就拿去吧。”“谢了……”说着,只听“喀嚓”一声骨骼断裂的声音,那老头的脖子被刘倩顷刻间拧断顿时气绝身亡。

    第二天中午,嘉文和竹缇打了猎物,领竹缇到酒馆里吃点心。刚走到酒馆附近,就见到酒馆附近围了一大群人。嘉文挤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女子浑身披麻戴孝地跪在地上,一旁草席之下盖着一具尸体。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嘉文大概认得上面的字是“卖身葬父”。两旁百姓议论道:“好可怜呀……”“孤零零的一个女子,在这年头可难啊……”那女子正是刘倩。昨日夜里扛了那老头的尸体伪装成自己亡故的“老父”,在酒馆附近装做卖身葬父的弱女,专等典五中计。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杀掉典五。

    竹缇认出那女子就是昨日树林里见到过的刘倩,她拉了拉嘉文的胳膊说道:“大哥,这个姐姐好可怜呀。我们帮帮她吧。”嘉文叹了口气,对竹缇说道:“如果是缺钱葬老父给她几个钱倒也不难,可你没见到人家是‘卖身葬父’吗?你大哥现在还没固定工作,再多一口人你想让你大哥破产呀?”竹缇道:“公子可以给她钱不要她人不就得了?”嘉文拍拍她的脑袋说道:“你这个小傻瓜真是头脑简单,人家‘卖身葬父’就等于说:不但要你帮她葬了老父,还要养人家下半辈子。”“大哥怎么总往坏处想呢,人家姐姐或许没这意思呀……”“所以说你是个小孩子一点没错。在这年头女人没有地位,所以也都学得好吃懒做。在家靠老爸,嫁出去就靠老公。一辈子光想着吃别人了。”竹缇听得来气:“大哥你这不是变相说阿咪好吃懒做吧?”“不是说你,我是说某些女人。”“阿咪难道不是女人吗?”“你也叫女人?”嘉文笑道:“你才十四岁呀,还是小孩呢。想当女人还得成熟几年。”刘倩听见嘉文和竹缇的对话,觉得又好笑又可气。

    嘉文见竹缇一副生气的样子,拉着她的手道:“好了,别生气了。阿咪是天底下最勤快的女孩,大哥没有说你的意思。走,进去吃点心吧。”竹缇一听说吃点心,顿时把刚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好呀!阿咪要吃肉馅的!”“就来肉馅的……”嘉文要了十六个肉馅酥饼、两碗黍粥,和阿咪坐在街边的露天座位上等着阿牛一起来吃。在店门外面的街边摆桌子,还是嘉文教给店家的。

    典五带领两名兵丁摇摇晃晃地来到酒馆,见附近摆着具死尸。典五骂道:“他妈的!老子吃酒的地方摆个死人。”说着,就要赶刘倩离开。典五见刘倩长得漂亮,一把拉起就往店里拖:“美人,陪爷喝个酒。”小伙计看不过去,上前拉住典五劝道:“五爷,这姑娘刚死了老父,您今天就饶她一马。”“找死呀!去你妈的!”典五一巴掌将那伙计打到一旁,顿时打得那伙计血流满面。

    嘉文实在看不过去,说了句:“真 ( 越空三国志 http://www.xshubao22.com/4/416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