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空三国志 第 39 部分阅读

文 / hzxcsd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嘉文与姜维回到大营,向诸葛亮禀报战况。由于司马懿逃脱,嘉文与姜维为此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何况今日一战,诸位已尽力而为。虽未生擒司马懿,却也全歼魏军七万余众,也算大胜一场。”诸葛亮让二人起身,好言褒奖一番。嘉文不见竹缇,问道:“阿咪去了哪里?怎么没有陪在丞相身边?”诸葛亮道:“本欲遣杜兰和孙将军趁虚夺取魏营。不想郭淮偷袭我大营,阿咪在混战之中被魏人擒去。此乃我之过错……”

    嘉文大惊,见诸葛亮一副自责的表情,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这时,几名士兵押着司马昭来到大营,向诸葛亮禀道:“禀丞相!我军于混战之中擒得此人,请丞相发落。”嘉文见到司马昭,颇觉意外,称呼了一句:“司马公子。”两旁士兵正要按司马昭跪下,诸葛亮一挥手道:“不可无理!”诸葛亮也不多言,吩咐左右将司马昭押下好生对待。一面遣使往魏营送信,打算以司马昭换竹缇回来。

    且说司马懿回到大营,回想起上方谷的惨状依然惊魂未定。此时有人将竹缇押来请司马懿发落,魏军将士刚刚吃了败仗,正无处泄愤,巴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竹缇见两旁站满刀斧手,倒也一点不觉害怕。司马懿问道:“见了本帅为何不跪?”竹缇笑道:“大叔您还没进棺材,晚辈自然不便下跪以免折您的寿。”左右诸将大怒,纷纷拔出兵刃。司马懿一摆手,笑道:“你个小丫头胆子倒还不小,难道不怕本帅将你斩首吗?”“我大哥说过: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本姑娘早赚翻了。区区砍头不过碗大个疤,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司马懿见竹缇生得小模小样,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觉得有趣,竟被逗得笑了出来:“你这个小鬼究竟是何人?”“我乃靖南王李嘉文之妹,靖南国墨凉郡主竹缇是也。”“哦?靖南王之妹?”司马师听说竹缇的名字,急忙对司马懿说道:“父帅,这臭丫头诡计多端,不可久留。”司马懿笑道:“子元,难道你还怕个小丫头不成?”竹缇看了看司马师,笑道:“原来你就是在成都囚禁子上公子那个混蛋,看来下惠、盗跖之典故在我朝确有其事。”司马师见竹缇揭他的短,气得拔出宝剑。竹缇扭头冲司马师笑道:“你这是要灭口呢?还是想杀鸡?”司马懿大喝道:“子元!你退下!”司马师只得将剑收起。此时,一名士卒忽然递进一封箭书。司马懿拆开阅过,微微一笑,冲左右吩咐道:“来人,将这位竹小姐带下去,好生招待不得怠慢。”

    夜里,司马懿听见营中传来一阵笛声。寻着声音找到关押竹缇的帐篷,原来是竹缇在吹一根骨头制作的笛子。司马懿走进帐篷,看了看案上的酒肉,问道:“大叔营中的伙食还算不赖吧?”竹缇“嘿嘿”一笑:“大叔您倒是很和善的。早知道这样,刚才不该骂您那么多句。”司马懿微微一笑,说道:“诸葛亮要以吾儿换你回去。若非吾儿子上现在蜀营,老夫岂可留你到现在。”“子上公子被捉了?”竹缇叹了口气,说道:“子上公子人很好的,偏偏是他……”竹缇看了看司马懿,倒觉得这个“司马老贼”此时看上去更像一位慈祥的父亲。竹缇说道:“大叔你也不用担心。我大哥与子上公子关系很好的,一定不会亏待公子。”司马懿看了看竹缇手中的笛子,问道:“此笛甚为奇特,不知是何乐器?”竹缇道:“此笛为人骨所制。以擒杀猎物为器乃我族人风俗,有镇魂之意。”

    此时,嘉文正在帐中与司马昭对饮。席间不谈军务,只叙旧情,就这样不觉过了一夜。

    次日午时,双方如约交换人质。两军以弓弩射住阵脚,嘉文拨马出阵,与司马懿于两军阵中对话。二人互相一抱拳,司马懿问道:“吾儿可在?”嘉文道:“子上公子后面。我妹妹呢?”司马懿向后一指“那丫头老夫也给你带来了。”“既然如此,换人吧。”

    嘉文一挥手,几名女兵手持火枪随司马昭来到阵中,倒也不曾捆绑。司马懿见司马昭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手臂上的伤口也包扎得很好,冲嘉文一拱手道:“多谢大人善待吾儿”。司马懿随后吩咐将竹缇带来,只见竹缇背着一个口袋,手里还拿着一个鸡腿啃得满口流油。双方交换过人质,各自回营。

    诸葛亮见竹缇回来,急忙询问道:“此番被擒,魏军可曾虐待于你?”竹缇解下肩膀上的口袋,笑道:“司马老贼待我还不错,拿了些好吃好喝招待我。这不,临走的时候都被我给拿回来了。”诸将一阵哄笑,诸葛亮笑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7秋风[一] 周少君勇闯敌营 李嘉文强渡渭水

    经上方谷一败,司马懿彻底放弃渭水南岸军营,退至北岸踞守。诸葛亮得知司马懿撤退,亲自与诸将登上龙首峰山头,观望魏军动态。望着徐徐撤退的魏军,诸葛亮不禁长叹一声道:“如此一来,更难引魏人出战。”

    归来途中,经过断剑坡,冷不防林中窜出一只野兔。诸葛亮战马受惊,竟将诸葛亮从马上坠下。左右将士急忙将他救起,诸葛亮一摆手道:“无妨!无妨!”。一匹野狼从林中窜出,远远凝望着众人。嘉文道:“在成都之时,曾遇一兔被狼猛追,险些惊了陛下的坐骑。想不到这里又出现这样的事。”竹缇拿出弓箭,正打算将狼射杀。诸葛亮制止道:“你看它行动迟缓、毛色斑白,想必年迈体衰已来日无多。放它一条生路吧……”

    竹缇收起弓箭,那狼悲鸣一声,扭头逃入树林之中。诸葛亮望着狼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他正欲重新上马,不想经刚才一摔,腿脚显得有些不灵便。辛雅急忙跪在地上,让诸葛亮踩着肩膀骑上马背。诸葛亮挽起缰绳,叹道:“老了,不中用了……”

    嘉文见诸葛亮腿脚不大方便,回到营中吩咐工匠给诸葛亮坐了一副轮椅。

    这日,诸葛亮与姜维和嘉文等人在地图前商议对策。诸葛亮道:“魏人退踞北岸,筑高垒监守不出。如此一来,战事必定拖延下去。”姜维道:“不妨派人叫骂,引魏人出战。”诸葛亮道:“司马懿避战不出,骂阵未必奏效,不过此法亦可一试。只是不知军中何人擅长此道?”杜兰道:“这种事,孙将军最为擅长。”“哦?”诸葛亮抬头看了看孙二。杜兰笑道:“孙将军的叫骂本事,杜兰曾经于黑水城领教过。”孙二见杜兰提起黑水的事,不觉有些难为情。诸葛亮笑道:“既如此,就派孙将军前往。”

    第二日中午,司马懿被一阵嘈杂声惊动。待出帐来看,拦住一名小校问道:“何事如此喧嚣?”小校答道:“蜀军于对岸叫骂,营中将士欲想元帅请战。”正说话的功夫,几名将军围拢过来拜道:“元帅,请准我等一战!”司马懿斥责道:“本帅早有禁令:轻言出战者斩!”诸将指向营外对司马懿说道:“蜀军欺人太甚,我等忍无可忍!”

    司马懿向对岸望去,只见在对岸坡地上,数千名蜀军排成一百行四百列的点阵,用身体为点排出四个大字——“淫汝老母”。文字笔画清晰,加之人的身高则显出一种立体感,看上去极为壮观。孙二立在阵面,手持铜皮喇叭率领兵士齐声叫骂。司马懿倒丝毫没有动怒的意思,立在望楼上惊讶地欣赏了一会儿,随后对身后诸将说道:“好字!好字!此字写得极为清秀,看来当是一女子的手笔。只是用来书写如此污秽之语,不免有损圣人之道。”诸将见司马懿不紧不慢地满口“子曰诗云”,不觉有些难以理解。司马懿见诸将欲言又止的样子,将脸色一沉道:“你们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立刻各就各位!”诸将不敢不从,只得遵命散开。

    孙二骂了两天,第三天一早回到营中交令。见到诸葛亮,孙二拜道:“末将无能,魏人丝毫没有动静。”诸葛亮笑道:“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区区叫骂焉能使其就范。”此时,立在一旁的辛雅悄声对周敏说道:“司马老贼脸皮也真够厚的。”周敏随口说道:“人非草木,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平日诸葛亮听到二人议论,倒也不当回事。只是今日听见周敏的见解,不觉有些道理,但转瞬之间却又不记得确切的内容。他回头对周敏说道:“周敏,你再说一次……”周敏急忙拜道:“奴婢死罪!”诸葛亮笑道:“本相又没有责备之意。你刚才所言本相觉得颇有道理。只是本相没有听清楚,不妨再说一次。”“奴婢刚才说:人非草木,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诸葛亮点点头说道:“确有道理。”周敏拜道:“奴婢尚有一愚见,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讲来无妨……”“倘若遣一使者送妇人服饰与司马懿,如此羞辱或许可令其恼怒。”

    诸葛亮一捋鹤髯思道:“此计甚为可取,只是……出使之人恐怕有去无回,不知何人敢往。”周敏拜道:“若丞相不弃,奴婢愿往!”此话一出,诸葛亮与帐中诸将无不惊讶。诸葛亮道:“营中多有勇猛之士,如何教你一个女子前去犯险?”周敏道:“此计乃奴婢所献,如何教他人代为冒险。何况,奴婢身为女子尚且敢往敌营。司马懿此番再不出战,便是连一女子之胆量都不及。倘若牺牲奴婢一人可成大事,比起阵亡沙场的将士,奴婢也死得其所。”

    帐中一时鸦雀无声,诸葛亮看了看嘉文,问道:“李大人,此事你意下如何?”嘉文早已在历史书里听说过这件事,因此倒也不为周敏担心:“相父若觉可行,嘉文没有意见。”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就由周敏前往。”

    周敏得了委派,知道这一次是九死一生。回去沐浴更衣之后,打扮整齐准备出发。临行前,诸葛亮亲自送行,营中将士得到消息都自发前来为她送行。嘉文见辛雅痛哭不止,劝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倘若司马懿敢害少君,会有成百上千的魏人替她陪葬。”

    周敏牵马乘筏刚刚渡过渭河,便有一队魏兵包围过来。辛雅手持白旗,向魏兵说明来意。几名魏兵将她带入大营。司马懿听说有使者前来,急忙升帐议事。见来使是一女子,不觉有些意外。

    周敏向司马懿行过礼,对司马懿说道:“诸葛丞相此番命我前来,乃是有一礼品相赠。”“哦?”司马懿不禁觉得好笑:“诸葛孔明送我礼物?呈上来……”周敏拿出一个精美的锦盒,交与侍从递给司马懿。司马懿打开锦盒,只见里面装着一套精美的女式曲裾袍衣和几枚发簪。周敏道:“此袍适合身长七尺一寸之人,乃是诸葛丞相专为元帅所制。”

    诸将听罢,不禁大怒。一齐拔出兵刃叫道:“如此无理的使者,当拉出去斩首!”司马懿见周敏面无惧色,不觉有些钦佩她的胆量。微微一笑,吩咐道:“都给本帅住手!……”司马懿走下座位围着周敏转了一圈,随后将那袍衣在周敏身上比量了一下,居然长短合适。司马懿不禁笑道:“倒与老夫的身材相仿……”周敏发现司马懿帐内挂着一幅营寨部署地图,趁着司马懿谈笑的机会默默地将那地图记在心里。

    司马懿回到座位,吩咐道:“来人,赐坐!”周敏谢过,在一旁坐下。司马懿仔细看了看那袍衣,说道:“听闻蜀国盛产蜀锦,今日有幸一见实在名不虚传。”“元帅果然见识非凡……”司马懿笑道:“老夫家中也有女儿,与你一般年纪。时常向老夫讨穿戴,因此老夫对此略之一二。”司马懿与周敏攀谈一番,渐渐打消了周敏的紧张情绪。随后问道:“……诸葛丞相身体安好?”“丞相身体还算不错。每日批阅公文,二十罚以上皆亲自过目。”“哦……”司马懿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这礼物老夫收下,请回去代为向你们诸葛丞相致意。”

    周敏辞别司马懿,乘筏离去。司马懿望着周敏的背影,叹道:“这女子好大的胆量……”司马昭道:“此女乃李嘉文的贴身侍女,姓周名敏字少君。李嘉文身边这样的女子不乏其人。”

    回到大营,周敏向诸葛亮复命。诸葛亮问起魏军营中详情,周敏将她与司马懿的交谈一一复述与诸葛亮。诸葛亮笑道:“司马懿果然老谋深算。”周敏拜道:“奴婢还有一事禀报丞相……”“哦?尽管道来……”“奴婢于司马懿帐中见到一幅营寨布局地图,奴婢已将其默记于心。”诸葛亮大喜:“可能原样绘出?”“只需赐奴婢笔墨一副、白绢一张,奴婢自会绘出来。”周敏将地图原样绘出,交与诸葛亮。诸葛亮大喜过望,急忙命人犒赏周敏。

    且说魏军将士对司马懿避战不出本来多有怨言,如今遭到蜀军侮辱更为不满。司马懿深知人心浮躁,也不得不另寻它法。此时,魏军营中又有多名武将不顾禁令向司马懿请战。司马懿不再斥责,只是推说碍于魏主圣旨不敢违抗。如欲出战,须奏命魏主应允。司马懿随即写下一封表章派遣使者晋献魏主,请求魏主准其出战。

    此时,孙二的部队也改变策略,兵分两路昼夜叫骂。终日击鼓鸣锣,骂不绝口。魏营将士深受其扰,不得安宁。司马懿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却惟恐又中蜀人计策。为难之际,找来博士马均商议对策。马均向司马懿献上“霹雳车”图纸,建议司马懿以“霹雳车”射击蜀军。司马懿随即吩咐工匠三日内赶制霹雳车五十具,以备反击。

    第四日一早,嘉文刚刚醒来,便有人向他禀报道:“启禀大王,孙将军已经等了您一夜了。”“为何不早报?”“孙将军怕打搅您休息。”嘉文将孙二请进大帐,只见孙二头上包了一圈纱布。嘉文大惊:“孙二,你这是怎么了?”孙二拜道:“属下无能。昨夜属下正率军叫骂之时,不知魏人用了什么东西射出无数石块过来。好多弟兄都被打伤……”“石块?”嘉文抓了抓脑袋,急忙将孙二从地上扶起来:“大伙伤得怎么样?找丘芸先给你看看……”“小的们伤势倒不要紧……”“什么要紧不要紧的……我是让你把伤口弄好,晚上还有事交代你做……倒真把自己当伤号了……”孙二“嘿嘿”地一笑道:“大王有事尽管吩咐。”“你过来……”嘉文冲他耳语几句,孙二大惊道:“……您要亲自去!”“小声点!……”

    夜里,嘉文与孙二等人准备妥当,悄悄摸到魏营对面。嘉文命兵士将火把插在地上吸引敌人的注意,随后与兵士撤到附近高声叫骂。魏军见对岸又传来火光和叫骂声,急忙将霹雳车推出来向蜀军发射。由于魏军并不了解弹道知识,因此霹雳车的发射要不断矫正。第一轮射击之后,马均见蜀军仅有最后面一排火把向前跑,以为打得高了,吩咐士兵将霹雳车靠后一些。

    连续三轮射击,蜀军火把摇晃、熄灭得越来越多。马均见状,吩咐士兵保持最佳位置猛烈射击。不想打了一阵,不见蜀军退却,反而有援兵源源不断地补充过来。马均不禁觉得有些纳闷,却又吩咐魏军不得后退,顶着弓矢继续发射石块。对面的火把也随着石块的落下而成片成片地熄灭。就这样一直对峙了一个晚上,发射霹雳车的魏兵累得疲惫不堪。

    等到第二日拂晓,待看清楚对岸的情形,马均不禁大惊失色:石块的落点竟然全部是打在河滩上,黑色的河滩上布满了白花花地石块。原来,每当一轮射击过后,蜀军就将一部分火把放倒,造成命中的假象。之后,再将熄灭的火把拿到阵后重新点燃,造成伤亡惨重却又援兵不断的现象。马均大呼上当,急忙吩咐兵士停止射击,回营休息。

    嘉文手持瞄准具远远地观望着魏军的动态,魏军的“尖端武器”在他的瞄准具下看得一清二楚。待看清楚霹雳车杠杆一端那团绳索,嘉文不禁放声大笑。孙二见嘉文发笑,觉得奇怪,问道:“将军为何发笑?”嘉文道:“我笑那些魏国笨蛋,居然把这玩意造得和拖把一样,真是够蠢。走!立刻跟我回去!过几天教他们好看。”

    且说马均回到大帐,向司马懿报告昨夜的情形。司马懿不禁大惊:“居然使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手段,竟连博士都被蒙蔽,看来李嘉文此人的确可怕。”司马昭道:“李嘉文的家乡似乎专门擅长弓矢炮石之术。”司马懿道:“马博士尚且如此,看来老夫低估了此人。”司马师道:“若非二弟,孩儿早已于成都除掉此人。也不至今日造成如此局面。”

    回到营寨,嘉文绘制一副投石机的图纸吩咐工匠指导士兵以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投石机”与魏军“霹雳车”十分相似,只是短的一头坠上一个内装石块的木笼,而且体积也比较大。嘉文趁着闲暇的时机向诸将讲授“投石机”的原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使用。

    嘉文用石膏在一个黑版上画了一张图,向他们讲解道:“诸位请看:投石机和霹雳车其实都是一个杠杆。中间的托架是支点,支点两边分别是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所以能够抛射石块是因为石块所在的阻力臂长于动力臂,拉动动力臂将获得比较高的初速。如果反过来考虑:在短的一端加上配重,使杠杆倾斜于这一端,那么每次发射只要将长的一端拉下来就可以,不用像魏军一样绑得像个拖把。这时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自然省力但是费时间。不过,这种方式却可以发射更大的石块。有的时候,力量大未必可以打得远。这就好比再强壮的武士,用普通的弓箭也不及我们的女军姑娘们用滑轮弓射程远。”

    这天夜里,竹缇正要面见诸葛亮,不想被几名卫兵挡在门外。竹缇问起缘由,卫兵答道:“丞相正与李大人商议军机要事,吩咐任何人不得入内。”竹缇只得怏怏地离开大帐,但她心里觉得似乎有一个大的行动正在酝酿之中。

    等了许久,终于见嘉文从大帐中出来。竹缇上前问道:“大哥,是不是要打仗?”嘉文笑道:“果然猜得很准。不过,这件事情暂时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你在内。”“大哥就不能透露一点点嘛?毕竟阿咪还要准备。”嘉文笑道:“回去让你的部下好好休息,不准随便谈论战事。等需要的时候大哥自然告诉你。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琢磨琢磨给这次行动取个好听的代号。”望着嘉文径自离开,竹缇一撇嘴道:“搞什么嘛,连我都要瞒着。”

    第三日下午,嘉文将所部第一军和第二军的武将召集到一处,宣布作战计划。

    嘉文走进大帐,见竹缇闷闷不乐的样子笑道:“怎么样?大哥让你想的名字想出来没有?”竹缇一撇嘴道:“没有……”“嚯?生大哥气了?……”嘉文走到座位上,宣布道:“其实,这次的作战,目的是突破魏军渭水防线。”诸将不禁惊喜万分,嘉文笑道:“事关重大,因此,这件事情只有我和丞相、姜维大人三个人知道。现在,丞相那里也在调度兵马。我们是这次作战的前锋。”嘉文将任务一一分配下去,随后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竹缇道:“大哥,阿咪给这次行动想出一个好名字。”嘉文笑道:“不生大哥的气了?说出来给大哥听听……”“就叫做‘地狱火行动’吧。”“精辟!”

    深夜,熟睡中的司马懿忽然被一片嘈杂声惊醒。他赶到帐外,只见营寨当中一片火光,士兵们四处奔走忙着灭火。司马懿拉住一名士兵问道:“何事如此惊慌?”士兵用手一指对岸道:“蜀军不知用了什么妖术,以火球攻打我营寨。”“火球?”司马懿正在纳闷,忽听那士兵大叫道:“元帅小心!”司马懿躲闪到一旁,只见一个燃烧的木桶从天而降,摔在他不远处的地面上,顿时燃成一团烈焰。几滴热油溅在司马懿手上,将手背烫出几处白点。司马懿正欲回帐,却见大帐腾起一团火光,瞬间烧成一片。

    河对岸,蜀军三队一组,以脚踏卷扬机将投石机摇臂拉下,将木桶装载到铁链制作的网兜里,点燃外面的油麻射向魏军营寨。燃烧的油桶如同一颗颗流星射向魏营,将河对岸烧成一条火龙。杜兰与王彪率领两万多蜀军趁着夜色,扎筏渡过渭河,冲进地面已经烧得发烫的魏营。火光当中,撕杀声起伏不断。两军在火海当中展开激战,鲜血与火焰将四周染成一片红色。

    一夜激战过后,渭水岸边重新恢复了平静。焦黑的废墟旁,疲惫不堪的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将士正在休息。随后赶来的部队在嘉文的指导下忙着挖战壕,将泥土堆在背敌的一侧,形成较高的落差用来阻挡敌人。另一批士兵伐来木料,将一头削尖钉进战壕一侧的土堆里,形成一道木栅。

    魏军经此一败,全部撤到北侧扎营。司马懿立在山头远远望着正在施工的蜀军,见蜀军使用起重机、脚踏卷扬机等机械的情形极为惊讶。马均望着那面明黄色的旗帜,叹道:“李嘉文真乃奇人也……”。司马师道:“倘若蜀军再以此法袭击我军营寨,又当如何应对?”司马懿道:“蜀军霹雳车极为笨重,于北岸之时我军无法渡水袭击方才使其得逞。如今渡过河来,我军可以骑兵反击。诸葛亮与李嘉文都是熟知兵法之人,必定不会出此下策。怕只怕李嘉文再弄出些什么古怪的玩意儿……”

    嘉文与姜维向诸葛亮报捷,诸葛亮笑道:“如今渡过渭水,总算解本相一快心病。”随后,诸葛亮吩咐发下猪羊美酒犒赏前方将士。

    且说司马懿奏章到了许昌,明帝见司马懿上表请战不觉有些奇怪,问群臣道:“元帅临行之时向朕献避战监守之策,如今为何又上表请战?”辛毗奏道:“司马大人上表请战是假,乃是为息将士不满,故假意上表请战。陛下可将计就计。”明帝正欲下诏,忽传有使者来见。使者递上一表,献与明帝。明帝拆开一阅,乃是蜀军渡过渭水的战报,不觉大惊失色。

    72秋风[二] 探敌情竹缇遭敌 送密信宗丹遇贼

    眼看快到午餐的时间,嘉文营中的士兵早早排起长队等着开饭。按照军令:无论职务尊卑,不遵守纪律的人都要处以禁闭一天的处罚。军官和士兵不分职位高低排在一起,谁也不敢随意插队。早点排队就意味着能早些吃上午饭,因此提前半个时辰就有人守在伙房门口。

    几名身强体壮的伙夫光着膀子,挥动大木锤正敲打一些白色的面团样的东西。几名好奇的士兵上前打听道:“大师傅,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东西呀?”伙夫答道:“这是做‘打糕’。”“打糕?”“大王最近高兴,吩咐我等做顿打糕让大家尝个新鲜。此打糕乃是米饭所制,以木椎反复敲打而成。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是个什么味道了。”不多会儿,伙房敲响了开饭的铃声。几名伙夫将打糕摆上案板,用刀均匀地切成块以木片盛好配上一段腊肠一一发给士兵。先拿到午餐的士兵迫不及待地吃个干净,等在后面的见他们吃得狼吞虎咽,不免有些眼馋。

    辕门处忽然传来一阵鼓声,兵士们知道这是集合的信号。竹缇浑身披挂整齐,跑到伙房高声招呼道:“侦察连的都过来集合!”军令如山,兵士不敢不从。几名刚刚拿到午餐的士兵将打糕和腊肠收进干粮包,火速赶到场地集合待命。“报数!”“一、二、三……”随着一串此起彼伏的报数声,班长上报排长、排长上报连长,军官计下数字,回身向竹缇报道:“报告郡主,一连集合完毕。”“出发!”随着竹缇一声令下,士兵们登上步兵战车顺序驶出大营。其他部队的士兵站在一旁驻足观望,悄悄议论道:“郡主这是去哪里?”“看样子又要打仗了……”“没准司马老贼又要倒霉了……”

    傍晚,趁着天色昏暗,竹缇率领一百多名士兵悄悄登上魏军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打算观望魏军动静。刚刚爬上山顶,有兵士发现前方树林飞起一群惊鸟,急忙报告竹缇道:“郡主,你看……”竹缇向北坡下望去,隐约可以看见有几个人影正朝山头接近。竹缇回头吩咐道:“分散隐蔽!”

    山下,几名将军正陪同司马懿向山顶攀登。司马师劝道:“山高路险,附近又多有蜀军探马。还是多带些兵马……”“多带兵马必然引起蜀人注意。我等悄悄前往,谅蜀人不会察觉。”竹缇与兵士们头扎树枝隐蔽在树丛里,寻着声音看清来人的面孔不禁大为惊喜:“司马老贼!?”

    司马懿登上山顶,正欲了望蜀军军营。不想树丛之中“呼啦”一声跳出一群头戴枝条的蜀兵,将司马懿吓得“呀!”地一声。一名魏兵正欲点起火把,被蜀兵一弩射倒在地。司马师与诸将正欲动武,司马懿急忙吩咐道:“住手!”竹缇笑道:“大叔您还算识相。我军优待俘虏,大叔可以放心地束手就擒了……”司马懿笑道:“好大的口气,还不知何人能擒老夫?”竹缇摘下头盔笑道:“大叔应该认得晚辈吧?”“李家丫头!?”司马懿先是一惊,随后笑道:“你以为大叔是这么容易捉的吗?”“晚辈也在这么想:大叔好象不会这么笨。”“算你聪明。大叔这次带来的一千兵马就在后面,要不要见识一下大叔的实力?”司马懿向后一挥手,一大队侍卫从后面的树林中蜂拥而来,将竹缇等人团团包围。

    见竹缇惊讶的表情,司马懿与诸将不禁一阵哄笑。司马师笑道:“小毛孩子终究还是斗不过大人。如果你肯跪下来认父帅一声‘干爷爷’,父帅或许会留你一条小命。”另一名武将笑道:“小丫头,回去给大叔做个小妾。大叔让你吃香的喝辣的……哈哈!”

    竹缇傻笑一声,拿出骨笛吹了一声。只见山下亮起一片火把,在下面待命的一千多名特种兵一齐涌向山头。竹缇笑道:“大叔,这要是打起来,大叔未必占便宜。大叔不会愿意像秦朗将军一样做了我手中的笛子吧。”“你手中的笛子?”“忘记告诉大叔了,这支笛子乃是秦朗将军上臂骨所制。”

    魏将听罢不禁大骇,司马懿冷笑一声道:“小丫头,大叔和你做个买卖。”“大叔请讲……”“你看大叔身边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山下又接近大叔的军营。真打起来势必两败俱伤,谁也占不了便宜。不如大叔拿头顶金盔换你手中的笛子,回去你向诸葛亮交差,大叔安安稳稳地回去。不知你意下如何?”竹缇笑道:“还算公道,回去给我大哥当溺器不错……”诸将听竹缇所言,急忙劝阻道:“元帅,万万不可!”司马懿道:“秦将军战死皆老夫之过错。如今尸骨不得还乡,某于心不忍。若得秦将军遗骨还乡,区区金盔何足挂齿?”竹缇听罢,也有些为之感动。于是,将那骨笛连同包裹的锦囊一同换与司马懿。司马懿郑重其事地接过骨笛,收入怀中。

    竹缇得了金盔,率军撤下山头。司马懿与诸将向前翻过山脊,远远望着竹缇撤向南侧。司马师愤愤道:“孩儿这就去调集兵马追击!”司马懿见竹缇一路走得不紧不慢,担心林中有埋伏,阻止道:“这丫头诡计多端,不可轻进!”司马懿正欲回营,无意发现一个布袋丢在路边。司马懿上前拾起,打开布袋才发现里面装的是食物。

    竹缇回到大营,将司马懿的金盔交与诸葛亮,并将当时的情形如实禀告。诸葛亮笑道:“司马懿果然狡诈。其实,主将出马了望敌情最忌兴师动众,司马懿身边侍卫不会超过两百。”竹缇悔道:“上当了!”诸葛亮笑道:“司马懿诡计多端,你能安然回来已是万幸。”

    竹缇回到驻地,听见军营里传来一阵哭声。竹缇寻着声音找过去,只见一名年纪不大的士兵正蹲在地上哭,旁边围了不少人。竹缇上前问道:“怎么回事?”那士兵哭道:“我的干粮袋不见了。”“什么时候的事?”“出去的时候还在,回来的时候就发现没有了,兴许掉在路上了。”“里面还丢了什么东西吗?”“一块打糕和一根腊肠,还一口都没动就……”说到这里,那士兵哭得更厉害了。

    几名老兵笑道:“老大不小的,还哭鼻子呢。”竹缇训斥道:“去!少嘲笑人家。这么有本事,把你们那份给他怎么样?”竹缇叫来伙夫,问道:“打糕还剩下没有?”“还有一些。”竹缇对那小兵说道:“去到军需处领一个新的干粮包,然后到大师傅那重新拿一份。以后遇到这种事告诉连长就可以,犯不着自己哭。”小兵道了声谢,欢天喜地的跑去军需处。

    此时,伙夫遵照司马懿的命令,将那干粮袋中的打糕和腊肠切成片放在食盒里,端到他的书案上。司马懿端起酒壶,倒了杯酒拿在手里。他夹起一片打糕和一片腊肠放进嘴里尝了一口,望着杯中略显浑浊的酒,陷入沉思之中。司马懿本以为嘉文不过是擅长一些“邪术”而已,但今日看到蜀军如此精致的军粮,联想起蜀军的战车、火器以及训练有素的军队,他渐渐觉得嘉文的本事远不止那点邪术那么简单。

    不知过了多久,司马懿的思绪忽然被侍从的禀报声打断。侍从报道:“禀元帅!二公子求见。”“让他进来……”司马师匆匆步入大帐,向司马懿抱拳问安。随后问候道:“父亲大人,听说刚才您在山上遭遇了蜀人?”司马懿不以为然地笑道:“小毛孩子,不足为虑……”司马昭大惊道:“可是当日被郭淮将军擒得的墨凉郡主?”“就是那丫头……”

    司马懿一挥手,招呼司马昭坐下。他正要抬手倒酒,司马昭急忙接过酒壶为他斟满。司马懿吩咐侍从给司马昭也拿来一支酒杯,与他对饮。司马昭拱手回避饮了口酒,随后对司马懿说道:“听说李嘉文之妹竹缇掌管李嘉文军中的‘特种部队’。”“‘特种部队’?”“乃是专司刺探情报、行刺偷袭之职。”司马懿用木箸夹起一块打糕,呆呆地凝望了一阵,随后微微一笑道:“蜀国出了这么一个怪人,着实令本帅大开眼界。”

    次日下午,辛毗携曹睿圣旨赶到司马懿营中,司马懿急忙与诸将立于帐外拜接圣旨。辛毗宣读过圣旨,诸将听说魏主严令监守不准出战,不禁有些不满,私下里怨声载道。

    午时一过,孙二的部队又在对面山上摆起“淫汝老母阵”。听着孙二等人变本加厉的叫骂声,一些将领实在按耐不住,聚在一起议论道:“如此受辱,倒不如死掉算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等不如一齐杀出,先杀蜀贼再向元帅请罪。”。有人这么一张罗,立刻有不少人呼应。

    诸将拿起兵器正要出营,不想辛毗手持节杖立在辕门处挡住诸将去路。辛毗厉声喝道:“圣上有命,严禁出战。而等若要出去,除非从辛某的尸身上踏过去。”诸将犹豫一阵不敢造次,只好收起兵器各自回营。

    孙二远远看见魏营中的情形,回到大营之后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叹道:“魏主遣辛毗为使,乃是助司马懿安定军心。魏人监守不出,我军如此下去恐非长久之计。”嘉文道:“我观魏人的营寨,无非是木桩所立。不如我派人回成都调火炮过来,可一举摧毁魏军营寨。”诸葛亮摆了摆手笑道:“李大人不知我中土风俗。两国交兵,亦讲礼仪。两国开战,当先下战书;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倘若对方挂免战牌休战,则不可强攻其营寨……昔日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之举虽为笑柄,但如此礼仪却也不得不遵守。”嘉文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也不好再说什么。

    几日之后一个傍晚,姜维忽然派辛雅请嘉文到诸葛亮的大帐。嘉文只以为是诸葛亮找他商议军务,不想辛雅对他耳语道:“丞相那边出了变故……”嘉文急忙命左右退下,留辛雅单独交谈。辛雅见帐内没有别人,这才悄悄对嘉文说道:“丞相病危!”嘉文大惊,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其实,连续几日来丞相一直在咳血……”“为什么不告诉我?”“丞相不准我等透露。今日下午丞相在批阅公文的时候忽然昏倒,这才准我等告知姜维大人和大王。”

    嘉文知道诸葛亮这一病,可能来日不多了。想到这里,不禁有些难过。他稳定了一下情绪,随辛雅不动声色地赶到诸葛亮的大帐。

    姜维守侯在诸葛亮身边,有些手足无措。见嘉文赶来,稍稍松了口气。嘉文轻轻走到诸葛亮塌侧,诸葛亮微微睁开眼睛。嘉文称呼了一句“相父……”,便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诸葛亮冲姜维一招手,姜维知道诸葛亮是要他扶自己起来。姜维和嘉文将诸葛亮搀起靠在塌上,诸葛亮低声说道:“我这一病可能来日无多,有些话要托付与你二人。”姜维哭拜道:“丞相如何说出这种话来?”“本 ( 越空三国志 http://www.xshubao22.com/4/416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