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邪才 第 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从来没有进过学校。”朱司其答道。

    “什么?现在在社会上如果不读书的话是很少有出路的,我看你毛笔字写的不错,听你谈吐你的文学修养也还行,如果现在不上学,以后等你再大一点就算想上的话也没有机会了。”中年男子一说到自己的本行,就把朱司其当做一名逃学的学生来教育了。

    看到朱司其不以为然的样子,中年男子充分发扬他的教师职业精神:“我姓刘,叫刘轩文,是三塘中学毕业班的数学老师,你虽然有文学底子,但你还得接受其它方面知识教育才行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你应该知道吧。”刘轩文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没听说过”朱司其缓缓的摇了摇头。他看的要么是佛经,要么是医书,要么是外语等杂学,数理化方面的书籍还真没接触过。

    听到朱司其这样回答,刘轩文有点不知所措,难道真的从末进过学校?只好耐心地跟随他解说道:“数:就是数学,你计算你自己一天的收入就要用数学,建房子也要用到数学,办工厂也要用到数学,就算现在种地也要用到数学,而且你开方子也用到了数学呀。至于理:是物理,人为什么可以走路,开为什么可以行走,般为什么在水上不会沉下,人为什么可以开着飞机在天上飞都要用到物理,化就是化学,我们吃的饭,喝的水是怎么构成的,你开的方子上的药材为什么可以治病,我们吃的盐是怎么制成的都要用到化学呢”

    听到这位刘老师这么介绍,朱司其还真提起了兴趣,这些都是师父从末教过他的东西。

    “但我现在要摆摊呀,而且我的师……家里人也不一定会同意我来上学呀?”

    “这好办,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亲自到你家里和你的家长谈谈”看到朱司其开始感兴趣了,刘轩文更是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还是我先回去和家里人先商量一下吧,到时候我再来找你,可以吗?”朱司其可不想要别人知道自己的家里人其实是自己的师父,而且住在一般人都不能上去的山顶。

    “好吧,如果你是白天来找我,就到学校里来就行,你随便问一下学校里人老师或同学就说找初三的刘老师,他们就会告诉你我的办公室在哪,如果是晚上的话你学校后面的那些人家一问就知道我家在哪里了。”

    “那谢谢刘老师了”朱司其看到刘轩文这么热心,心里也很感动。

    “不用,而且今天我也要谢谢你呀,折磨我的肺和腿都让你给我治好的差不多了。这是今天的疗费二元”说完刘轩文拿出了二元钱递给朱司其。

    朱司其现在哪还想要他的钱呀,连忙推说不用给了。

    “今天你给我治病就得给钱,而对你入学的事是我作为一个老师该尽的业务。”刘轩文坚决要给钱。

    最后还是没办法,朱司其只好接过了钱,心里暗暗想到,一定要帮这位好心的刘老师彻底根治他病。

    看到刘轩文老师已经走了,朱司其也开始收了摊子。

    回到山上,已经天黑了,看到师父正准备亲自做饭,朱司其连忙放在自己的塑料瓶,接过师父的家伙什开始做起饭来。

    吃完晚饭,朱司其把今天遇到刘老师的事和师父原原本本的说了一次。

    了凡沉默了一会,对朱司其说道:“徒儿,你也开始长大了,师父该教你的东西基本上都教完了,你要想以后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确实还需要学会各种各样的知识,师父支持你去上学,另外你的摊子也别摆了吧。”

    “师父,我一定会用功学习的的,至于摆摊的事我还想继续摆下去,毕竟担误不了多少时间,五天才一次,您应该相信弟子的能力,绝对不会比别人差的。”

    看到朱司其这么说,了凡也没有坚持。看来徒弟慢慢开始成长了。

    第二天朱司其甚至没有心思去配药丸就下山了,来到了位于三塘集最南边的三塘中学。三塘学校并不是很大,可以说是简陋,总共只有一栋教学楼,一共三层,每层三间教室,在每层的两端都在教师办公室,另外在教室的后面留了空间建了二间教师办公室,一间要从教室里面才能进入,一间可以直接从走廊走进。

    进入学校正好是课间时间,问了一位同学知道刘轩文老师在三楼中间靠走廊的办公室里办公。

    刘轩文正好在,另外还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刘轩文看到朱司其来找他了,对他笑了笑然后说“看样子你家里同意你来上学了,进来坐吧,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朱司其,司令的司,其中的其。”

    “你的情况今天早上我和校长谈了一下,我带你去见校长。”

    “谢谢刘老师”说完二人起身,刘轩文带他来来三楼东头的那间办公室。那间办公室是校务会的办公室,校长、副校长、总务、团委书记、教导主任、政教主任都在那里办公。

    一进门,看到校长在,刘轩文对校长说:“杜校长,我今天早上和你谈到的那位学生来了,你见见吧,他叫朱司其。”

    杜校长年纪也不大,四五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但很敦实。头发有点早谢,前额头的头发已经不多了,但人很好,是解放初期的正牌大学生毕业,受文革所累一直没有提上去。

    杜校长看到朱司其,对他道:“欢迎你呀,朱司其同学,听刘老师说了你的情况,而且现在国家也规定必须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了,所以如果就算你的家长真的不同意,我们学校也会派人去你家了解情况的。刘老师说你的文学底子不错,但没有接受过其它方面的教育,我看你就先到初一插班吧”

    “好的,谢谢杜校长。”朱司其在集上也看了几次病了,接触的人也很不少,所以没有约束的感觉,不像其它有点学生,看到老师说话,低着头,话也不敢大声说。

    杜校长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转头对总务朱老师说道“朱老师,你算一下他现在插班得交多少学费?”

    杜校长又回头对朱司其说“朱司其,你身上带了钱吗?如果没有的话明天再来交也行。”杜校长知道现在一般家长不放心孩子都带钱在身上,善意的问了一下。

    这时总务很快就算好了“杜校长,书费叫学费加蒸饭费一共36元。”

    朱司其正想说话,听到总务如是说,正好昨天赚的九十几块钱忘了交给师父,正好带在身上,就对杜校长说:“杜校长,我身上有钱。”

    总务听到朱司其说有钱,对他说“那你到我这里来交钱吧,书费是20,学费是14,中行的蒸饭费是2元,对了你中午要蒸饭吗?”

    看到朱司其有点疑惑,总务马上解释一下,学样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家里带一个瓷杯来,只带洗好的米就行了,中午在食堂有师傅给你蒸好饭的,你另外再带点菜就行了。

    朱司其听到总务这么一说,就点了点头,把36元也递了过去,总务数好给他开了张收据。

    这时朱司其突然想到还要摆摊的事,忙向杜校长说:“杜校长,我第到赶集的日子还要去摆摊,你看行吗?”

    杜校长听到朱司其这么说,考虑了一下,他知道现在一般农村的人都很穷,不想要小孩来上初中的原因有大部分是因为学费难以负担,另外家里也少了个劳动力,他以为朱司其也是这个情况,心想他现在还不算是正试入编的学生,能将就一下就将就一下吧,可能这样也会解除他家里的后顾之忧。想到这里就对朱司其说道“这样的话你的学籍就不好正试入编了,你和家里商量一下现在我们可能考虑给你这个机会,但到了初三一定要全脱产入学,不然到时候你的初中毕业证也拿不到的。”

    “好,我会么家里商量的”朱司其心想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读上三年呢,到时再说吧,可能到时候早就离开了也不一定。

    “那这样的话你就不能算是插班生了,只是算是旁听生,朱老师你那里改一下。另外刘老师再辛苦你一下,你带朱司其到初一一班的班主任谭老师那里去领一下书,就到他班上旁听吧。”

    刘老师应道“好的”,就带着朱司其来到一楼东边第一间教室的边个一个办公室里找到谭老师,这位谭老师是前年刚从师专毕业的年青老师,对朱司其也很热情,很快把初一所有的书籍都发给了他,并领他到隔壁的教室里和正在上课的老师打了个招呼就给他在最后找了个空座位就先离开了。

    而朱司其也开始了他的旁听生学习生涯。

    第十一章 学习进度(一)

    朱司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把书放到屉子里,看到边上的同学摆在课上的是语文书,马上也把自己的语文书拿了出来,看了一下同桌的的书页,自己也马上翻到那一页。

    他的同桌也是一位男同学,坐着看不出他的身高,但现在二人坐一起,比肩高的话是差不多的,相信站立的时候也不会比朱司其矮,也不管前面的同学纷纷返过头来看他的目光,只是很新奇的盯着上课的教师。

    正在上语文课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女老师,年纪也不大,但看上去应该结婚了,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的也一般,圆圆的脸,身材不是很高,脑后的头发结成了一个大马尾。她正在讲的是文言文,正是孔子的,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一篇,朱司其对四书五经早就熟的很了,听到老师的讲解也能听的懂,和自己的理解也差不多,所以听了一会就开始关注自己的新课本了,从头开始看起,前面的文章一般都是现在著名作家写的,他基本没有看到过,从第一篇课文看起,看的是津津有味,第二篇、第三篇,初一的语文写的也不是很深奥,现代文也很好理解,只是一般要好好记住里面的形容词、语句,和写的特别精彩的那些段落就可以了,但朱司其一篇篇看下来,看了一次就基本上都能背下来了,不一会就翻到了现在正在上课的那一篇。再往后翻基本上都是文言文的课文,对其它同学也讲,可能文言文很难理解,也特别难背,但对朱司其来说他早就在山上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了,所以他也只翻了翻后面的内容,没有再看下去了。

    下课了,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有匆忙跟出去上厕所的,有跑到外面去玩的,更多的是把目光扫向了朱司其,但都有点害羞,没有主动过来和他讲话,只是和相熟的同学在议论他。他也没有去理这些事,只是看到同桌没有出去,所以主动和同桌说起了话:

    “你好,我叫朱司其,是新来的同学。”

    “我叫朱爱国”农村里的孩子很少主动和生人说话。只是应答式的回答。

    “刚才的上课的老师叫什么名字呀?”朱司其在摆摊时也厉炼出来了,主动提起话题。

    “她叫戴小铃”

    “下节课是什么课呀?”

    “是班主任上的数学课”

    “班主任打人不?”看到书上有说教书先生喜欢打学生的手板,想知道在学校里也是不是一样。

    “谭老师从来不打人,只是有时骂的很严厉,如果上课不听讲就要罚写作业的。”聊了一会,同桌朱爱国的话也慢慢多了起来,毕竟是不大的孩子,马上就忘了这个只认识了几分钟的同学是新来的。

    “那我们除了语文、数学外还有什么其它别的课呀”其它朱司其从发给他的书就知道了要上哪些课,只是想增加一下感情,所以无话找话。

    “还有英语、地理、历史,对了,今天下午有体育课,可能打球的。”朱爱国介绍的很仔细。

    朱司其还是找话说,但这时上课的铃声响起来了,而谭老师也站在了教室的门口,等同学们都回到座位上后就走了进来。

    “起立”前面有一同学喊道。

    同学们都站起来了,朱司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反应快,也跟着大家站了起了。

    “老师好!”同学样一起喊道,只有朱司其一个人没喊,他不知道。

    “同学们好,请坐下。”谭老师在讲台上也回了个礼。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新同学,他叫朱司其,朱司其你站起来给同学认识一下。”谭老师在讲台上道。

    朱司其站了起来,对着同学样说道:“我叫朱司其,是新来的学生,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同学样叫他到这样说,都有点好笑,一般的同学是没有这么胆大的,就算说的话也是像蚊子叫一样的,哪像他这样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还来一句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但朱司其在集上也见了不少世面了,他以为说的很是客气,但同学们都以为他胆很大,他说的语气有点像大人说话一样。其实朱司其打交道的人都是成年人,他也习惯这样说了,一下子到了学校,这些山里的孩子平时很少外出,对他的所言就很难理解了。

    但谭老师认为他说的不错,很合他的心意,对朱司其点了点头道“朱司其,坐下吧”

    又对着所有同学说“朱司其同学是新来的,以前没上过学,以后碰到他有困难的情况下,要相互帮忙,碰到他不会做的题学习好的同学要帮忙辅导一下。”

    “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这一课讲的是集合……”

    朱司其听到谭老师讲课有点听不懂,他以前从末接触过这样的现代数学,只是看到《数论》《算术》这样的书,古代人写的数学方面的书对现在来来可能就有点过时了。他只能从前面开始自己慢慢看,一开始书上写的他还是看的懂,先是讲数的分类,什么正数、负数、自然数、整数写的也很易懂,而且还举了很多例子,他结合自己看过的书藉上手也很快。

    课本上面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他前面的看的懂,后面难的地方也能慢慢理解,再结合书上的举例很多,他看的也是越来越快了,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现在谭老师正在讲的内容,他现在听起来也能听的懂了。

    这是上午的第四节课,下完课后是吃中午饭的时候了,由于朱司其没有带米,所以他就到集上的小吃店吃了点东西,学校中午的休息时候有一个半小时,离学校不远的的同学也是回家吃饭。朱司其在吃完中饭后在集上逛了一下,买了些日常用品,看到同学们都用钢笔或圆珠笔,他在集上的商店里各也买了一只,还买瓶碳素墨水还有本子什么的就回到了学校。

    下午第一节课是地理课,第二节课是体育课,最后一节课是历史课。刚才朱司其在黑板边上看到了自己班里的课程表,也都记下了每天该上些什么课,这时是一个星期上六天课,只有星期天才放假,上午的课程一般都是一些重要的课,下午的就简单些了,什么地理,历史,体育,音乐,自习都是在下午。

    本来还想利用中午的时间再接着看数学书的,但没想到时间过的很快,就上第五节课了,地理老师的年纪比较大了,头发都白了不少,问了同桌朱爱国知道地理老师姓邓,叫邓济平。拿出地理课本,初一的地理主要是讲中国地理,中国有哪些省,哪些地方有特色,哪里有些什么矿物分布,朱司其听的也是如痴如醉,他本来就对以前的《山河志》比较感兴趣,还看过一些古人写的旅游日记,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一片向往,当时看的时候就心里想以后一定要到全国各地去看一看。

    地理就比较好懂,不管上课上到哪个地方了都很容易切入,要做的只是全部记下来而已,这对朱司其来说根本不处算难事,他在边听教老师讲的同时也翻看书上前面的内容,不一会就把整本书全部看完了,而且还是记在了脑里。当下课铃声响起,老师都离开了教室时他都还在回想书上的内容,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接下来就是体育课了,农村里的体育课很简单,体育老师把全班同学集合在外面操场里排好队列,然后体育委员就到学校的活动室去领一些排球,蓝球,羽毛球拍,乒乓拍什么的,分发给同学样就算完事了。

    朱司其没有去玩,他对这些球都不知道怎么玩,而且也没有玩伴,他现在认识的还只有一个同桌,主要是他把精力都集中到书本上来了,所以他就来到教室,教室里也有些同学没去操场玩,因为器材不够,不可能全部可以玩的,而有的同学也确实不想运动,特别是女同学,他也没管这么多,拿出上课没看完的数学书接着集合那一课往下看。

    可能是朱司其的数学天赋很好,也有可能是因为是循序渐进看过来的,他越是往后来他的速度越快,而且理解的也越好,体育课还没上完他就已经全部看完了,等翻到最后一页他才知道没有了,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所学,拿出学校发的数学基础训练出来,把最后的综合测试题目做了一次,做完后对照书后面的参考答案,全对,他心里很高兴,但一想这样会不会别人觉得自己是怪物,二节课的时间就把别人要一个学期学习的课本学完了,而且还基本上是自学。想到这里他想自己全会做了事还是别告诉老师,也不要让其它同学知道,等过段时间再说,至少到那时别人可能只是会认为他很聪明而已,不会像个怪物一样看他。

    虽然体育课下课了,但同学样还是舍不得手上玩的球,拖到快上上课了才能勿勿把所有的体育器材交给体育委员,等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开始要上第七节课了。

    历史课讲的是中国近代史,朱司其看过《史记》看过《资政通鉴》唯独不知道中国近代史,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因为初中的历史纯粹就是死记,哪些人是什么时候生的,哪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对于朱司其来说不难,一节课不到全部看完,如果叫他倒着背的话都应该没什么问题。

    历史课上完就要放学了,但没有班主任说放的话同学们都只能待在教室里,等待谭老师的到来。

    老生常谈了几句,上课要认真听讲、放学后早点回家、明天不要迟到之类就宣布放学了。朱司其把今天发的书都装到中午刚买的书包里也随着同学的离开走出了教室,一下子教室里除了二个轮流打扫卫生的同学外,一下子走了个精光。

    朱司其离开集上,等走到没人的地方,感知了周围没人就开始急忙往山上赶了,他想快点回去和师父分享自己今天的所得。

    第十二章 学习进度(二)

    回到山上,朱司其兴奋地和师父说起今天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所作所为。

    了凡很是为他高兴。毕竟自己的弟子有本事,一天就基本把人家要半年时间才学完的功课全部学完,而且还学的很好,地理,历史,语文就不要讲了,书本都全部背下来了,考试还有什么难度,就算数学要逻辑能力的自己测试之下也能得满分,这真的很不错了。

    但了凡也怕朱司其会出现自满的现象,又想敲打敲打他,给他浇浇冷水,对朱司其道:“今天你的学习还算不错,但要记得在学校里是个群体,要和同学们多多交往,多认识几个朋友,而且你说你体育课也没上,这样也不很好,现在这些体育项目都是现在社会很流行的的项目,你也要学会使用,至少在以后碰到别人叫你一起玩的时候,你也得会玩才行呀,但你已有深厚的武功底子,应该很快就能上手,但要特别注意在玩这些项目时切记不能暴露自己有武功的事最重要的是内力绝对不能让别人察觉,你可知道。”

    朱司其听到师父这么说也冷静了下来,知道师父说的也有道理,自己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但是学习上在其它方面也要学习才行,毕竟自己真正初涉社会才半个来月的时间。他却不知道半个月时间能做成他这个样子已经是天才的行为了。

    吃完晚饭后,回到自己房里拿出今天没有看过的英语书出来。初一的英语是很简单的,要记的单词不多,主要是要认音标和发音还有英语的书写,如果有这个时期发音不准的话,那在以后是很难改正过来的。书有也有发音的示意图,发什么音,舌头该是向上还是向下,该弯还是曲都标的明明白白,朱司其看了一下,把图形都记了下来,但这个没有人带念的话很难做到准确,看了看后面的内容,都很简单,这些单词他早就在几年前就全部背完了。至于写字,他虽然今天才第一次用钢笔和圆珠笔,但书上也有详细的图示,一看图示,自己再把26个字母都照着书写一遍,基本上就没太大的问题了,现在如果叫他写英文的话和书上的图例一样标准。看来明天要注意的就是老师的发音了。

    看到课本上已没有他想看的内容了时,他才想起还有自己的事没事,今天本来是要去采药材的,现在天色已晚,但对他身怀《易筋一元功》来讲,在他可控制的一百米范围内,白天和夜晚没什么区别,就算闭着眼晴都没事。

    想到这里马上进入原始森林,运起内力,很快就采齐了所需的药材,但晚上他还是不习惯于在看不清的情况下清洗药材就只把药材全部拿到小溪边,反正这里也没有其它人会来,明天早上再来洗也一样。

    第二天天刚亮,朱司其就来到了溪边赶紧把药材都洗净,他还得赶到学校早读,他可不希望自己第二天就迟到,急忙把药材放在山顶,连切碎也没来得及做就背起他的新书包往山下去了。

    学校里的早自习一般都是学生在朗读语文或英语,有的同学还在补做昨天没做完作业,说到作业,他才想起昨天好像所有的老师都布置了作业,但自己当时看书看的太认真了,没注意,马上问同桌朱爱军“昨天要做哪些作业呀”

    朱爱国一乐,“你全没做呀,这下你有难了,每个老师都会检查作业的,如果没有完成可要重罚的”

    “那你快告诉我呀,昨天要做哪些作业”朱司其急了。

    朱爱国把自己做的语文、数学、地理、历史作业本都拿出来给朱司其,“你看一下吧,如果不会做的话就抄我的吧”

    朱司其翻开他的作业本,看到题目时自己都会做,拿出自己的作业本,用钢笔写起来,他还是习惯于用钢笔相对于圆珠笔来说,他觉得钢笔和毛笔有异曲同工这妙,只是钢笔可以连续书写,而毛笔定几下就要沾点墨。但钢笔有时对字的书写弧度没有毛笔大。

    他写的很快,但也用了将近半个多小时才全部完成,而且他还是不用翻书直接就全部凭记忆完成的,就算是数学以他今天的水平来看,难度也不大,当然,如果是昨天这个时候叫他做这样的题肯定是只能看着不能下笔了。同桌朱爱国看他做的很快,以为他是抄自己的答案也没怀疑什么。

    但朱司其心想每天都做这样的事对自己真的是一种折磨,如果作业有点难度还好些,问题都是些自己一看就能闭着眼睛都能作出来的,就算是要练习写字,自己抄经书也抄了十来年了,没必要了呀,看样子得想个法子和老师商量一下,把自己的作业取消才行。

    早自习下课后,各课的课代表就来收昨天的作业了,准备送到各任课老师那里去,朱司其也交上了自己的作业。

    上午的一二节课是英语,三四节课是数学,下午二节是语文还有一节自习课。

    英语课老师也是位前年刚毕业的年青老师,是个女的,叫王英。因为这个学期已过了一大半了,所以前面的读音部分早就教完了,这下朱司其也没轧了。幸好王英老师的发音还算标准,毕竟是经过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朱司其也只能听着她在课堂上有时念到单词时根据单词的音标对照老师的发音再结合自己记下的发音图例,很是辛苦的慢慢跟着来,但老师他并不很全面的发音,有时这个单词,有时那个音标,朱司其统计了一下一堂课下来她所说的音标还没有全部的五分之一,因为初一的单词量本来就少,而且都是些常用的,音票翻来覆去的就那么些。

    直到快下课了,英语老师才跟同学们提起,如果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多说,多记单词,最好自己买个录音机(当时还没有复读机),再买配套的初一磁带,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但山里的孩子家里情况本来就怎么样,哪还有余钱来买这些东西呀,朱司其听到这里心里一动,看样子中午得去集上的商店看看了。

    上午的数学课对朱司其来讲也没多大新鲜了,倒是在课间休息时间又认识了前面的二位同学,一位叫王宇,一位叫张波,都是男同学,他们班上的女同学都坐在靠前面的位置。

    吃过中饭,他就急忙赶到集上的商店,看到那里确实有录音机,可是价格却不便宜,要82元一台,而且还没有配套的磁带,问了售货员,他告诉朱司其,磁带可能要到集上的新华书店才有买。

    他又到新华书店,问了一下有初中的全套磁带,二块一盘,初中一共是六盘。朱司其心里盘算了一下,身上的钱不够买录音机了,看来只得等下个赶集日赚到钱才能买得成了。

    回到学校,进入教室,前面的王宇告诉他班主任找他,他忙来到边上班主任的办公室。看到谭老师正在,就走了进去。

    “谭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朱司其一向对老师比较客气。

    “哦,是朱司其”谭老师正在批阅作业,听到他说话抬起了头。

    “老师想问问你的情况,你到班里也有一天多了,感觉还跟的上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下课的时候可以去问任课老师的。”谭老师关心地说道。

    “谢谢老师,其它的都还好,只是英语的单词发音因为早已教过,我掌握的不太好。”

    “哦,还有其它方面的难处吗?”

    “其它的都还好了,都能跟的上。”

    谭老师听初三的刘老师说了,这个朱司其以前从末进去学校,听他现在说其它都能跟上,心里有点不相信。

    “真的吗?跟的上就跟的上,跟不上就跟不上,说出来老师也不会怪你,但一定要说真话。”

    朱司其听到谭老师有点怀疑,心里一动,想到了一个可以解决自己脱离作业苦海的办法“真的,语文的话我底子本来就有,基本不成问题,而历史和地理都只是识记的东西,我因为以前记药方,现在记忆力也还算可以,前面的内容我多看几次就能记下一章来。”朱司其不想太表露自己,只是把自己提到比一般人记忆力好这方面来。

    “至于数学的话,我父亲也是数学老师,从小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现在课本上前面的一些内容我都能理解了,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可以赶上班里的进度了。”

    “另外还有一个事,谭老师,我现在主要是想追上班里的进度,第天回家后都是看书,您看能不能和任课老师说一下,让我不要做家庭作业。”

    “那可不行,你不要因为赶进度反而对知识点没有巩固,其它的我不说,就数学来讲你做的题目越多,对书上的公式、定理、定律理解的也会越透彻,至于语文、地理、历史我倒可以和任课老师讲一下,但数学绝对不行。”

    听班主任这么一说,能减轻五分之三也很好了,所以朱司其也没有再多讲。

    “关于英语发音的事,你可以向班里的学习委员求教,还有英语课代表,也可以直接找王老师”

    “知道了,谢谢老师”朱司其看到谭老师这么关心他,心里也很是高兴。本来他还想向班主任借下学期的数学书来看,但怕引起老师的怀疑,而且中午在新华书店看到有初中全套教材买,所以为了不使自己太过引人注目,所以他还是决定自己去买书看,碰到不懂的地方再想办法问老师算了。

    “那你先出去吧”谭老师问完了话就叫朱司其出去了。

    下午的语文课还是讲解文言人,戴老师讲的很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解释字的含义,但朱司其看到还是有很多同学听不懂,文言文这个东西如果知识面不广的确实是很难理解的,有的时候你再解释的清楚也没用,他们即没碰到过又没看到过,能理解才怪。而朱司其不一样,佛经本身就基本带点文言,其它四书五经一背下来再加上看的其它杂书,他一看到文言人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

    在自习课的时候他就把今天谭老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做完了,至于其它作业他现在也需要再做了,轻松了很多。

    放完学后,朱司其到新华书店把初一下学期的所有教材都买了一套,然后就往山上赶,今天回去得快点做好药丸,那现在把那些药丸当做录音机了。

    第十三章 学习进度(三)

    回到山上,吃完晚饭后就向那堆今天清早洗净的药材跑去。

    把药材切碎,放在锅里熬煮,做完上次的量后天已黑了,但他又跑到原始森里,准备再多采点药材,好在下个赶集日多卖点钱,有钱好办事。

    采完药材后还是放在了小溪边,准备明天早上来洗净,这才回到山上。

    回自己的房内,拿出新买的课本,就着煤油灯又开始看了起来。

    首先拿起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地理,然后是历史,再是数学,看得入迷,不知不觉天已亮了都没察觉,直到外面有光线进入自己的房内,他的三本课本已经全部看完了。

    至于英语,只是随便翻一翻,看到自己都能了解就没有再看下去的兴趣。

    毕竟一晚没睡,坐到床上运起《易筋一元功》连续运转三十六周天,睁开双目,神清气爽。把药材洗净后运回到山上后抓起书包就往山下去了。

    赶到学校,正好早自习的铃声响起。昨天的作业昨天已经做完,朱司其感到有点无所事事了。听到其它在同学在朗读课文或英语,他一听就能自然而然的知道他们的下句是什么。甚至清楚的知道他们现在所读的课文是书本的哪一页。这对他简直是一种煎熬,就像他现在的武功一样,如果师父现在再叫他去练马步,站木桩一样,实在无趣了,也根本没有必要。

    得给自己找点事做才行,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把初一的课本全部看完,干脆接着看初二的算了,不知道初二新增了些什么课程,问一下同桌朱爱国,他也不是很清楚,一般同年级的人很少到其它年级的教室里去玩,就算家里附近有人在念初二,他也没有注意。

    朱司其也不想冒失地跑到二楼去初二的教室看他们的课程表,这样也有可能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这可不是他的本意,何不用感应?突然心里一动,自己有这个本事还要担心这么多干嘛。感应立马透入头顶的水泥板,进入二楼初二的教室,感到初二也和他们差不多,不是在背课文就是在记一些必须识记的知道点,也有的在赶昨天没做完的作业,感应到前面黑板边有个课程表的纸张,但确不能完全感应纸上的内容,心里想,这应该没有十米呀,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抬头一看,马上想到可能是头顶水泥板的问题,对自己的感应力有阻隔作用。

    没办法只好运行《易筋一元功》,立马清晰无比,对比自己教室的课程表,知道初二比初一新增加了物理和植物,其它都是一样的,感知完后想到,不知道初三又加了什么课程。把感应向三楼移动。

    虽然感应到了三楼,但明显没有二楼那么清晰,想要感知清楚课程表的话必须集中精力到课程表所在的位置才行。这也使朱司其明白师父所讲的感知范围只是在无所遮挡的情况下,在森林里自己当时也没有注意,因为那里也很开阔,但以现在看来在有建筑物的地方感知的范围要打个很大的折扣。

    看到初三比初二又增加了化学、生物、政治等课程,但植物课程却没有了。心里有了底,下午放学后先把初二的课本买了再说。

    到了上课时间,朱司其因为已经把所有课程全部看完,也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了,就装出一副认真听讲的姿态,而运起《易筋一元功》去感知二楼三楼其它班上的上课情况,他也是觉得好玩,反正没事做,先到头顶上的初二一班,他们正在上语文课,也是讲到文言文的内容,朱司其对这个熟悉无比,没有兴趣再听,就到隔壁初二二班,他们上的是英语课,对这个朱司其只是对发英语的发音不懂,其它的都知道,而且那个班上的英语教师是一位中年的老师,可能英语是自学的,发音很不标准,朱司其对照昨天自己的英语老师王老师的发音就能知道他有好几处都没发准音,所以也没了兴趣。

    再把感知向最西边的初三三班教室移动,这次的感觉又不是很清晰了,模模糊糊的,知道是因为隔的墙壁多了,感知范围下降的很厉害,马上把感知转向三楼一试,在头顶上的初三一班基本上能清晰感应到他们的上课程情况,但移动中间的二班时就又不行了,看样子现在自己的感知能力只能空透二到三堵墙壁。再多的话就不是很清晰了。

    这一天的时间,朱司其把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摸索自己感知的事上,花了一天时间也算是基本清楚了自己实际的范围,平时在不运功的情况下只能空过一堵墙,就算是全速运行自己的真气,最多也只能达到三块墙壁,他知道自己的感知能力每经过一次阻挡就下降的很厉害。

    马上要放学了,朱司其只记下了数学的家庭作业内容就离开了学校,来到新华书店,把初二上、下学期的所有课本一次性都买齐了,参考书的话只买了数学、物理的基础训练,因为后面有答案,他可以用来自我测试。这样也不会惊动学校的老师。

    回到山上,把早上洗净的药材切碎,开始煎煮。

    忙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做完所有的药丸。赶紧又开始做晚饭。

    等和师父一起吃完饭后就和师父聊起了今天用感知的事。

    “师父,今天我在学校教室里用感知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感知力在穿过墙壁后下降的很厉害,我现在的功力最多只能空过三堵墙。如果不刻意运行真气的话只能透过一面墙。”

    “哦”了凡听到徒弟这么说也来了兴趣,他以前只是在空地上做的实验,知道以朱司其现在的功力应该可能感应到一百米的范围,但没想到有了阻挡物后会下降的这么厉害。

    “你仔细说说你今天运用感知力的全过程”

    朱司其从自己想要看课程表说起,一直到最后自己测试的结果,原原本本的和了凡说了一遍。

    “看样子感知力是阻挡物越多,能感知的范围就最小,阻挡物越少的话范围就越大,如果没有就是最大的范围,而以前我自己做试验时就是在没有阻挡物的情况下做的。”

    “确实是这样”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天下没有什么功夫是万能的,一物有利必有弊,这也不算什么坏事,毕竟我们练习《易筋一元功》不是为了专门用来穿墙的。随着你的内功一层层往上增的时候,我想能穿透的墙壁数量也会增多。”了凡倒是没觉得什么,自己得来这个功夫本来就是一个奇遇,能穿过墙壁就很不错了,而且在空阔的地方范围是很大的了。

    “师父,我看我以后上学如果没事的话就天天在教室里练习感知力算了,我今天一天试下来发现我的内力好像又增强了不少,而且对真气的控制也更加熟练。”

    “好的,但你要特别注意不要被别人发现了,感知力和你的内力是相辅相成的,你的感知力高了,你的内力就会增强,反过来你的内力增强了,你的感知力范围也会增大,你能穿透的墙壁也会更多。”

    朱司其想道这下可好了,如果在学校没事的话,练习这个就很好了,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消磨自己的时间。

    回到自己房内,拿出今天刚买的初二课本,还是从地理看起,但初二的地理讲的确是世界地理了,对国门外的世界朱司其可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是很感兴趣。看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国家,有的国家和自己的祖国完全是二种风俗,而且每个国家基本上都有自己专用的语言,就想道:自己除了要尽快把英语掌握好之外还要把其它的几门外语快速学会,现在自己只能看,不能听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在看完地理上下册之后,因为昨晚没有睡觉,而且今天运用了一天的内功,所以有点疲劳了,只好早早入睡。

    第二天早上他带了初二上下册的历 (精彩小说推荐:

    ) ( 都市邪才 http://www.xshubao22.com/4/41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