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 第 2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杰克一直都很希望自己成名,从来到好莱坞那一天起,他的这个想法就没有变过。尤其是靠着谜团公司的成功,几个朋友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个明星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

    带着这种憧憬,他强拉着自己的几个朋友来看这部电影了。比起来他,这些人里面,有着更多的重要人物:电影的导演,女主演,编剧,剪辑师都在这里,可是,如果说是兴致最高的,那肯定谁也无法和他相比。“电影票已经买好了……哦,阿历克斯!你就不能稍微停止一会儿打电话么?我知道这段时间你很忙碌,可是你就抽不出来2个小时和我们看一场电影么?这可是我主演的电影。”

    “这也是我们公司发行的电影——我可是还得盯着电影的票房情况如何呢。”亚历山大抱怨了一句,脸上也带着一些不满的神色。电影上映这样的重要时刻,身为电影公司的负责人,不在公司里面等待票房的消息,跑到电影院里面来看电影,在他看来实在有些不务正业,此事被杰克拉着往里面走,也是不情不愿,“公司里面就有拷贝,想看在哪里不能看?”

    “电影院看电影是不一样的。”利维在一旁笑着开口,一边跟随着杰克的脚步,向里面走去,“不过杰克你未免太着急了,查理还是主演呢,她都不着急,你着急什么?”

    “我和她一样吗?她是美人,怎么都会得到观众的喜爱的。试映的时候媒体已经对她赞不绝口了,观众们怎么说意义不大了。我可是男人,没有观众缘的男星,混的可是很惨的。”

    看着偎依在利维身边的塞隆,杰克有些郁闷的说道。

    女人在成名的过程中,比男人更加出色的通道实在是多太多了。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女人,总是有着很多的机会的。窃听风暴送到媒体那里,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试映之后,立即就引起了轰动,在媒体给这部电影冠以‘年度最佳电影争夺者’,‘深刻的人性反思’,‘对人类社会的深入思考的’等词语的时候,塞隆的美貌也一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别人不知道,可是杰克很清楚: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公司在联系着塞隆,想要等到电影之后,让她为自己的产品做代言了。

    这样的好运气,杰克可没有,他想要成名,还是得靠着自己的演技才可以。

    可惜的是,试映之后,人们的票房的估计,可没有那么乐观。凯文·史派西不是一个票房号召力非常强的演员,而其他的几个主演和导演都是新人,这部电影虽然在影评人那里颇受好评,可是在观众们面前能够获得多少票房?这还是很难说的。

    至少很多媒体认定,这部电影不会大卖。

    好电影不一定就是赚钱很多的电影:夏天上映的那一部洛城机密,也被人们认为是顶级的好电影,可是,那部电影的投资3500万,可是最终的票房却只有6000万,刨除了上税,院线,发行公司的钱,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干赔钱的作品。

    女人可以不担心票房收益,可男人不行,要是背上了票房毒药的外号,那干什么都很难。远的不说,今年夏天上映的那部蝙蝠侠大跌之后,主演乔治克鲁尼一下子就遭遇了滑铁卢,出演商业大片失败后,他也只能够转型向文艺片混了。那可是克鲁尼,号称最帅的男人,自己和他比,可还差得远。

    “我不指望电影能够赚多少钱,只要是不赔钱就好……”在利维背后走着,杰克也嘟嘟囔囔的说着。

    “你们的废话说完了么?”克拉克做出了个手势,让几个人全都闭嘴:几个人已经走进了电影院里面,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大声交谈,这可是相当失礼的举动。

    杰克不再说话了,他抬起头在全场扫视着,时间已经马上就要开播了,他发现电影的上座率倒是颇为不错,至少整个电影院里面,有七成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这样的上座率对于窃听风暴这样的电影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也许,票房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差?

    杰克思索着的时候,放映厅的灯光,猛然间暗了下来。眼前的银幕亮了起来,环球公司的台标出现在了上面,也让杰克一下子来了兴致。

    电影开始了。

    台标褪去,黑色的屏幕上,一行文字已经显现了出来。

    “东德期间,人们生活在史塔西的严密监控之下。10万在职人员,20万人的情报网,确保了组织知晓一切。”

    字幕很短,只有一句话,可是这一句话,已经足够介绍很多东西了。字幕褪去,画面开始出现了。

    电影中一开始就是昏暗的走廊,警察抓着犯人的胳膊,在走廊里面行进着,走廊两侧,都是一模一样的木头门,而且除了鞋子的声音也没有第二种声音,肃杀,阴冷的特务机关,一下子被制造出来。

    两个人在走廊里走了几秒钟,就在单调的声音和画面有些让人厌倦了的时候,两个人停下了脚步。

    “站住,低头!”随着警察的一句话,犯人低下了头,而此时,在镜头的尽头,一个人从走廊前面走了过去——这是为了保密,不许人看到史塔西的内部工作人员。

    在电影院的幽暗的环境下看到这一幕,确实是让人不寒而栗——杰克发现,这一部电影,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坐下,把手放在椅子上,手心向下。”虽然犯人走进了屋子,在审讯室中,威斯勒不带丝毫波动的声音响起,为电影拉开了序幕。

    随即,马上就是交叉镜头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方面是威斯勒在审讯犯人,另外一面是威斯勒在向学员们讲解审讯的要点,短短的一个开头,人们就已经知道威斯勒的身份:东德的特殊警察,而且,还是一个相当有地位,可以为秘密警察授课的精英级别的特工。

    随即,接下来的动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威斯勒在向学生们传授着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分析犯人是不是撒谎,如何摧毁犯人的意志。

    这一段里面,是拍戏的表现无可挑剔。他整个人都是非常冷漠,相当的刻板的。他这两年一直都在演和犯罪题材相关的电影,对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了解和分析,把一个冷血的特工的形象表演的丝毫不差。而不只是他,就连坐在审讯室里,受审的人,也一样让人暗暗叫好。

    “我都说了,我真的已经都说了……”演员在椅子上面,已经是声泪俱下。

    演得真好,利维在心里说了一句。电影上的演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可是真的向剧组提出来要求,在强光灯下连续48个小时没有睡觉,体验受审人员的疲惫和痛苦,对于这种折磨,他有着相当好的体验,才演出来了这样的戏。

    这个叫做迈克尔·法斯宾德的演员,虽然年轻,但是绝对很努力。

    “你在那一天做了什么……”依然是相当平静的问话语调,而后,就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叙述响了起来,“如果你坚持不说,你将会被捕,你的妻子同样会被捕,你的两个女儿将被送往孤儿院……”

    持续的加码,让犯人崩溃了,威斯勒获得了他想要的信息。而后,在一片学生的惊叹中,他没有就此志得意满,而是继续讲解着,该如何保留气味瓶,以便以后捉捕犯人。

    看到了这样的一堂课,看电影的观众们,也都开始有了一些骚动了。

    显然,通过这个授课过程,威斯勒的冷酷,无情,精明,强干的秘密警察的形象,就已经非常清晰了。

    这个开头,整整五分钟都只出现了一个主角,可是说是缓慢无比的进度。可是,这个开头,绝对值得。

    第八十二节对比

    电影到了这里,主角人物形象已经非常饱满了,而在此时,第二个人物,他的老同学和上司,局长先生,也在此时登场了。

    “多亏了你的帮助,我也算是成绩不错……我来找你是去看戏的。文化部长要求我们过去,可能会有一些安排,对我们的仕途大有好处……”

    几句简单的寒暄,两个人的性格已经对比了出来:局长更加圆滑,而且热衷官场。

    这样的形象一出现,观众们就有了笑声:这样的人一看就是反派。而且,这样的人和特务机关搅到了一切,绝对没有好事。

    “那个是文化部长,他以前也是我们的一份子,因为工作努力,现在成了文化部长……”

    在戏院里面,局长流露出来的,依然是对仕途极为关心的态度,他的话语,也让观众之中,开始出现了小声的议论:对于这样的小人,人们总是难免多说几句。

    就在局长和威斯勒还在对话的时候,舞台的大幕已经拉开了。戏台上的舞台剧开始了,镜头由远及近,一下子拉到了舞台上,塞隆的样子,清晰地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电影院中,不知道是谁,小声的发出了惊叹声:就算是穿着简陋的工人制服,包裹着头巾,可是塞隆的美艳,还是难以掩饰的。看着这样美丽的美人出现在镜头里面,观众们也很难控制住不出声。

    “这个是克里斯蒂娜,东德的国宝级别的演员。”

    局长说这个演员是东德的国宝级别演员——这样的演员,又何止是东德级别的国宝?

    不只是观众们,镜头从部长脸上划过,部长的脸上,也带着贪婪和狂热。就连一直不动声色的威斯勒,也在此时,把自己的望远镜拿开,远远地望着塞隆。

    美人的出场,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

    就在塞隆还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望远镜的镜头,一下子闪到了台边上,在那里,又是一个人物出现了:休杰克曼出演的剧作家德莱曼在幕后看着自己的女友,一脸专注,微微带笑。

    “那个是德莱曼,克里斯蒂娜的男朋友,身家清白,根正苗红,深受总理的喜爱。”

    局长这个时候,也在介绍着德莱曼。他的语气里面,有些掩饰不住的嫉妒:只是,这个嫉妒,一听就可以知道,这是源自于嫉妒德莱曼被总理器重的,而不是嫉妒他获得美人青睐。

    显然,休杰克曼的表演不错。不留胡子,戴上眼镜,再加上一头长发,配上敞开的西装和白衬衣,一个艺术家的形象,已经表露无疑。

    美丽的女演员,潇洒的艺术家,这样的两个人一出现就获得了人们的好感,观众里面,甚至出现了赞叹的声音:就算是好莱坞,这么美丽和潇洒的演员也不多。

    德莱曼带着些许微笑,在后台看着克里斯蒂娜。站在高处,威斯勒拿着望远镜,把他们两个人尽收眼底。而在此时,局长也得到了部长的召见,和部长的对话也已经展开了。

    “你认为那个人怎么样?”

    部长的问题,带着些许的轻慢,局长马上就读出来了部长的不满,他似乎忘记了,刚才就是他说德莱曼根正苗红,身家清白的,这一次,他一改口,就忘了自己说的话。

    “也许别人会说他身家清白,不过,我认为他很有可能有问题。”局长作了回答。

    “你说的很好,我们就应该有这种警惕性,对这些人不能够掉以轻心。”部长很是欣慰的拍拍他,回过头,部长看到了在幕后,拥吻的两个人,脸色明显一变,“让你的人去查他,查出来他的问题,尽快告诉我。”

    局长答应着,同时,也抬起了头,把目光投向了上方。在那里,威斯勒盯着舞台,眼神如同鹰隼一样不肯放松。

    他们之间,会产生很有趣的联系的——冰冷的监视者,狡诈的上司,再加上艺术家,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会如何纠结?

    而也就在其后,舞台变到了舞厅里。

    穿堂而过的塞隆这一次取得是全身景,她的一身红裙的打扮,又是让人们为之惊艳不已。而就在部长简短的发言之后,部长,德莱曼,克里斯蒂娜三个人的对话也开始了。

    “我还是希望和杰斯卡合作。”

    “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的导演,你可以找别人。”

    “只有他最能够理解我……”

    德莱曼和部长的对话,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德莱曼最初的不满了,而部长此时一边说话一边把手伸向克里斯蒂娜,而克里斯蒂娜只是不动声色的掩饰,也让人们或多或少的觉察到了什么。

    观众们此时,也有了些许的叹息:这么飘来那个的女人,怎么也这么圆滑?

    而此时,杰克的戏份也到了。

    “你的发言引用的,是斯大林的名言。”站在部长的面前,扮演者记者的杰克,毫不留情的给部长挑着错误。部长的表情开始变得阴郁,他的手也停了下来。

    杰克扮演的,是一个和西德联系相当紧密的记者。这个人也是后来德莱曼转变的最大导火索之一。这个身份,杰克表现得颇为不错:有着出色的才华,同时又尖酸刻薄,这样的身份,他拿捏得很好。

    “我们应该开始跳舞了。”看着部长渐变的神色,克里斯蒂娜打断了他们的聊天。这句话,让观众们的印象好了一些,显然,她还是有着自己纯真善良的一面的。

    舞厅一场戏,德莱曼,克里斯蒂娜,部长,记者,纷纷登场亮相。和第一场威斯勒的独舞不同,这一部分人数众多,却也是个不相同。

    而就在德莱曼和克里斯蒂娜跳舞的同时,镜头一转,就是威斯勒带着人马,进入德莱曼家里开始布置监听了。

    对比极为强烈的镜头,让观众们甚至有了一些小小的骚动。

    布置好了一切的监听线路,走出屋子的同时,威斯勒也抬起了头,看向了对面的屋子。他注意到了邻居对他们的活动的窥探,于是也就直接大步走了过去。

    “费曼太太,”站在门外的威斯勒,大步走到门边,敲了两下门之后,直接开了口,“如果你说漏了一个字,你上学的女儿,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一语说罢,威斯勒转身而去。这一个简单的镜头,也让利维有了些赞叹:在他看过的原作品中,演员对于威斯勒的塑造就已经很不错了,只是需要表现一个特工的冷酷和狡诈时,还是不够凶狠。而史派西在这个方面显然比他好,演了好几部的变态杀手,一个眼神变化,他就足以让人认识到,他说的威胁,没有一句是假的。

    威斯勒这个人物从阴刻到温柔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利维注意到了,为此修改了剧本,史派西也注意到了,他使用了不同的演技来表现。

    随后展开的,就是威斯勒对他们两个人的监视了。德莱曼的朋友来访,诉说着被禁止创作的悲哀,而后,克里斯蒂娜给德莱曼送了礼物,两个人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这些事情,观众们看在眼里,而威斯勒则是通过监听器听着。

    德莱曼和克里斯蒂娜之间的感情,通过几个简单的礼物,几句温馨的对话,表现得相当的幸福。

    可是随即,克里斯蒂娜就上了部长的车。温馨无比的家庭场面,和龌龊无比的事情紧紧的挨着,影院里面,也传来了一声微微的叹息。

    这部电影处处都充满着对比——杰克也感觉到了一些什么。拍摄的时候,他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连他都这样想,何况是观众们?

    叹息的不只是他们,也还有威斯勒。他把这个地方记录了下来,可马上,局长就来找到了他。

    “我们不能够记录上司的问题,这些东西得口头汇报。”局长对他的做法,显然不满,“我是让你去找德莱曼的错误,不是让你做这些事情。盯紧了德莱曼就可以了,盯着他,抓住他的问题,这对你我的仕途都大有好处。”

    “仕途?”威斯勒反问了一句,“那么誓言呢?当初我们发誓成为祖国的剑与盾的誓言呢?”

    “有什么区别吗?保护住了上司也就是保护国家。”

    局长没有在意,低头吃着,而在此时,威斯勒的眼睛里面的光华黯淡了下去。

    对于一个自认为是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威斯勒一直能够执行自己的命令,是因为他自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国家有益的。可现在,他监视的对象没有任何错误,文化部长却在利用职权残害一个生活幸福的女演员的生活,而他的老朋友,老同学,关心的是自己的仕途而不是事实,他自己被安排做这项工作,不是因为为国家效力,而是为了部长的**得逞,要他去构陷别人——这让他也开始怀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了。

    迷茫,是转变的开始。

    第八十三节观众的敬意

    看着电影,利维的关注点,和杰克颇为不同。杰克看着的,是演员们的演技,而利维看着的,则是他的电影,和原版的不同。

    原本的电影中,对于威斯勒的转变表现得不够清晰,用音乐和诗集,让威斯勒完成了转变,未免太脱离现实,有些艺术家的自以为是,这样的做法也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了主角为了女人背叛的错觉。而在利维拍摄的时候,他把原本的诗集的部分去除了,让威斯勒开始怀疑自己的任务,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威斯勒转变。

    让理想主义者转变的,自然是理想的破灭。

    而后,当音乐在德莱曼手中弹起的时候,威斯勒在监听时,心情也逐渐的激动了起来。而就在此时,克里斯蒂娜表示自己要出门去见一个老同学,威斯勒的心情,已经沉到了谷底。

    这不是因为对别人的关心,是因为对自己的质疑。

    这个人物的转变,是因为他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开始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怀疑之后,才有了变化的。

    这部电影,很关键的地方,就是三个人的转变,如何让三个人变化,是个重要的工作。

    随着导演杰斯卡的死去,德莱曼也开始了他的转变了,同时,在他们试探的时候,威斯勒也放了他们一马——这是整个电影中,最大的一个转折:从这个时候开始,两个都变了。

    在原本的版本中,真正出彩的,就只有威斯勒的演员,而在这一版里,三个演员,同样都展现着自己的人生的变化。

    默默忍受着压迫,因为合作的导演死去而爆发的德莱曼;一直与部长虚与委蛇,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屈服的克里斯蒂娜;从坚信自己正确,到因为部长的行为产生动摇的威斯勒,三个人的变化,都已经凸显了出来。利维删去了诗歌的部分,也没有再让小孩子骂威斯勒。

    一部电影的真实程度,往往是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编剧们写的艺术影响人生,还有连小孩都痛骂特务虽然很浪漫,可毕竟脱离现实太多了。

    利维的做法,还是很成功的,紧随其后的,也就是克里斯蒂娜的转变。

    也就在此时,利维的手上被人捏了一下,利维扭过头,他看到了塞隆冲着他得意的笑笑:这是她演出这部戏最大的收获,而现在也收到了效果:在看到克里斯蒂娜转头回家的时候,影院里面,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最大规模的笑语声。

    幸福得来不易才值得珍惜。

    在她转变了之后,马上就是威斯勒拿到了证据,可是,在局长得意洋洋的宣传着自己毁掉艺术家的做法的时候,他退缩了。

    一旦递出去,就是彻底毁掉了一个人,甚至毁掉了他幸福的一生。而毁掉一个人的一生的理由,仅仅就是因为自己的仕途,或者是部长的欲望?威斯勒无法做到妥协。

    因此,他变了。

    这个为了国家安全,为了保护人民而诞生的机构,现在被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威斯勒成为国家的剑和盾的想法不复存在了,他的工作,也就不再坚持了。

    威斯勒的作法,让影院里面,响起了窃窃私语和一阵轻微的叹息。人们都看到了从电影开始到现在为止威斯勒的改变,他的做法有人理解有人不理解,不过人们对于他的做法,绝对是支持的——德莱曼和克里斯蒂娜的幸福来之不易,克里斯蒂娜的挣扎和反省,德莱曼的隐忍和爆发,让人理解这份爱情的来之不易。

    随即,**到来了——德莱曼的文章被侦破了,克里斯蒂娜被捕了,局长让威斯勒来审问克里斯蒂娜,也让人们的心再一次悬了起来——克里斯蒂娜是认识威斯勒的。

    而后,在审讯中,威斯勒不断地暗示下,克里斯蒂娜招供了。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克里斯蒂娜到底认出来了威斯勒没有?”塞隆在利维身边,小声的问道。

    “自己理解吧。”利维笑笑:这个地方,本来就是给人不同理解的地方:人们可以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这全都取决于人们

    “那么,我相信她是认出来了。”塞隆想了想才说道。

    电影进入了**,第二次的搜检,直奔德莱曼埋藏打字机的地方而去。德莱曼的不敢相信,克里斯蒂娜的羞愧难当,局长的狂喜,却随着地板打开的一瞬间而改变了——地板下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这个巨大的惊喜,让影院之内的观众们,再也抑制不住情绪了。有些人甚至惊讶的低声叫了出来,而他们的惊讶马上又变大了——夺门而出的克里斯蒂娜被汽车撞倒了。

    做出了重大转变的男人们活了下来,无辜的女人却死了,这样的结果,未免有些黑色幽默。

    冲上去的威斯勒的低语,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悲痛:人们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只是证实了而已。甚至连随即的局长的恼怒,威斯勒的遭遇也没有让观众们改变情绪——死人永远是会给人悲伤的。

    镜头一转,已经是五年过后。两德统一,斯塔西解散,命运弄人,威斯勒也从一个拆信的监察员,变成了一个送信的邮差。而德莱曼有了新的女友,在看戏时遇到了部长,寥寥数语之后,他知道了自己曾经被监视,而后更是开始了探寻自己过去是如何被监视的。

    一份份的文件翻了过去,德莱曼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档案,被人彻底改过了。而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到了了上面的红手印的时候,他明白了什么。

    是这个监视员拿走了他的打字机,是这个人,救了他的命。

    “我想要知道,hgw-xx7是谁。”德莱曼大步的走过去咨询着,马上,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镜头一转,当威斯勒走街串巷的送报纸的时候,德莱曼坐着汽车在后面跟了过来,他远远的看着威斯勒的背影,没有走过去。

    两年之后,威斯勒从书店面前走过。书店的广告上面,是德莱曼新书的广告。威斯勒走进了书店,拿起了一本新书,翻开之后,上面写着‘献给hgw-xx7,致意最崇高的敬意。’

    看到这个,威斯勒的眼神温暖了起来,他把书拿了起来,送到了柜台。在售货员问他要不要包起来的时候,威斯勒骄傲的抬起了头,“不,这是给我的。”

    在的莱曼的作品中,他再次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中追寻的正义。

    电影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最后的字幕还在银幕上不断地展现,可电影院里面的灯已经亮了起来。杰克率先站了起来:电影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该是时候退场了。

    可是他站起来之后才发现,电影院里面只有寥寥几个人站了起来向外走去,而更多的人还都是留在电影院里面,一言不发的等待着字幕的完结。

    “他们怎么了?”杰克有些不解的回头问道。

    “我想,他们是想要看看,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吧。”迈克尔在他的后面,带着一些不敢相信的语气说道。

    对于一部内容深刻的电影来说,有什么是比沉默更好的致敬?

    这部电影的片头,没有任何信息。为了保证电影更加能够打动人,利维把一切介绍全都放到了电影的最后面。现在电影已经播放完了,一个个名字也都在银幕上面出现着。

    导演:尼古拉斯利维,主演,凯文史派西,查理兹塞隆,休杰克曼。摄影:沃利·菲斯特……

    一个个名字在银幕上面出现着,这部电影的参演者也好,电影导演也好,绝大多数都是新人,他们以前都没有过太多的作品和经验,这是他们第一部作品。

    可是这一部作品,已经彻底的打动了观众们。观众们全都留在这里看着这些,是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征服了他们,他们也都急于知道,是哪个导演,制作出来了这部作品。

    一部艺术电影,不同于爆米花电影的地方,就在于电影的评价如何。一部商业大制作可能会让所有人爱看,可是却很难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一部艺术电影,也许得不到很多人的注意,可在看过之后,观众们对电影有着好评和尊重,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了。

    这一部电影显然已经做到了——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尊重,已经显而易见了。

    “尼克,这一次,你的电影成功了。”在利维的身后,鲍勃拍了一下利维,“所有人都喜欢它,这部电影绝对是无与伦比的经典!”

    ------------

    ps:有人反映介绍剧情太长了,这里缩短了一些。这么写是想要说一些对电影的自己的感受,既然读者不喜欢那以后缩短就是了。谢谢大家提意见,非常感谢。

    第八十四节口碑

    “这电影拍摄的真的不错,难以置信有人可以这么好的拍摄出来1984的场景——1984那部小说你看过吗?我敢打赌,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肯定有向那部电影致敬的想法。”

    “一个新手导演,竟然可以拍出来这么好的作品,真是令人惊奇。看到最后威斯勒送信的时候我都快哭了,难怪凯文·史派西说这部电影是比洛城机密更好的电影,他演的可真好,冷峻和温柔竟然可以同时体现出来。”

    比起来爆米花电影,艺术片给人的触动会更多一些。即使是电影已经散场了,走出电影院的人们,还在不停地谈论着这部电影的种种细节。

    “要是最后两个男主角见面说话就好了,德莱曼应该谢谢威斯勒的。两个人一辈子都没有说到一句话啊……”

    “托马斯·哈代不是说过‘呼唤者和被呼唤者彼此是最难听到的’,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互相影响,互相拯救的,一个拯救生命,一个拯救灵魂,谢什么啊,彼此不见面,我倒是更喜欢这个结局。”

    “不管怎么说都是好电影了——这样的慢节奏,灯光出色,构图漂亮的好电影可真是难得,把政治片该有的庄严肃穆全都表现出来可不容易。”

    观众们的讨论,全都是对于这部电影的称赞之声。而观众们的评价都是如此,媒体又怎么可能会是别的评价?

    当十二月六日的早晨到来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各大媒体的娱乐版上,窃听风暴这部电影的评论,全都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而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各地的媒体,全都在报道着窃听风暴的一切消息。

    “今年最好的电影,结构清晰,人物生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在电影的播映结束之后,各大媒体的评论,自然也马上就出现了。《洛杉矶时报》对于电影的评论相当的高,他们直接就用了今年最后的电影来形容这部片子,各种溢美之词全都充斥其间。

    “凯文·史派西既《洛城机密》之后的又一力作。”

    在前一段时间,还有人之一,凯文·史派西接戏实在太过于频繁了。很多人甚至在担心,凯文·史派西在《洛城机密》里面造就的成功,会因为他接拍了这一部电影而受到影响。不过,在这一部电影上映了之后,人们再也没有类似的想法了:这部电影给史派西带来的成功,绝对不下于洛城机密。

    “深刻无比,压抑气氛下的温情。”

    《纽约时报》较为关注政治题材,对背景时代,显然更加看重。而他们也得承认,这部电影,无论是从新颖的程度上,还是从时代的厚度上,都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

    “电影的每一个演员,都是水平出色的演员,演员们的素质,让人惊叹。”

    《旧金山纪事报》则是把重点对准了演员们的表演。这部电影的几个演员表演的都非常到位,凯文史派西在演完了电影之后,立即就被人旧事重提似的开始讨论着他到底是不是应该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而休杰克曼和查理兹塞隆在电影中极为符合自己身份的出色演绎,也让他们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电影没有就社会制度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而是浅显的停留在人的善恶的层面。虽然这部电影闪烁着人性之美,可是却忽略了更深层面的分析。”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是一片颂扬的,《休斯顿邮报》对于利维的电影就有些不同的意见。他们看起来电影还是有些过于浅薄了,不够深刻。只是,这样的话语,利维只是笑笑就过去了。

    说这话的人,现在骄傲感十足,不过等到以后再看吧。斯诺登现在对这样的话肯定笑而不语吧?东德监听不好,难道美帝的就是民主的监听,无比正确么?

    本来利维讨论的就不是那些,何必理会这种声音。导演的意图都没有读透,非得套上自己的一套是非观来评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可理会的。

    比起来那些,倒是一些和利维有关的评论更值得关注。

    “细致而稳重的电影勾画出了庄严美感的主题,电影的镜头语言好的可以用来做试听语言教材,很多地方严谨的需要仔细研究才可以品味出味道,灯光,配乐,构图全都是一流,导演的野心不小。”

    《芝加哥太阳报》和别的报纸不同,他们更多的盯着的,是电影的导演。这一部电影,已经注定是一部经典之作,而拍出来了这样的经典之作的导演,又怎么会是等闲之辈?

    为了证明导演的出色,他们用了半个版面,来介绍着这部电影,同时还特地一个个的寻找着电影前后相互交联,前后伏笔和有着暗示的地方。

    片头的打字机的字体,和德莱曼的打字机;红色的打字机颜色,和监听稿件上的红指印;宴会上部长的咸猪手和后面的克里斯蒂娜的外出;杰斯卡的提及,出场,死亡,遗作;反应时代背景的报纸,服装,汽车;德莱曼的谎言和威斯勒的谎言……前后的铺陈埋伏无处不在。

    1984的年代,不曾见面的主角,从拆信到送信,死去的是女人……这些地方,则是一个个的隐喻。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的是前后结构环环相扣,线索可以埋得很深,可是不能够让人看不见。电影的悬念和冲突不停的变化,很多情节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可是,不管怎么出乎意料,这些情节都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的——而合理的范围就是靠着前面埋下的小小的细节构织在一起的。

    这样的细密的结构利维做到了。节奏反应主题,故事塑造人物,而结构则是铸就了电影。能够把电影的前后节奏编织的细密而严谨,这也说明了导演的用心。

    有才华而且愿意用心,这样的导演自然可以说是有野心的。尤其是着还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肯定还会有很多不成熟的思想和手法,可是,就算如此,第一部作品就能够有这样的水准,自然也会让人们充满了期待,想要知道他的下一部电影,会有着怎样的未来。

    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艺术构想,而且懂得编剧写故事,而且还足够用心的制作电影,这样的导演,又有什么理由不被期待呢?

    “阿历克斯,我们的电影成功了呢,不要总是沉着脸,你现在该高兴才对。”

    在公司里面,看着这些媒体的评论,利维耶和亚历山大说着。

    可是亚历山大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电影的成功,他和利维有不同的定义方法。

    “票房可真的不怎么好啊。”

    亚历山大更为关心的是电影的播出之后的票房。1572块银幕同时上映,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了,票房能够达到多少,是他非常关心的。他对艺术没有什么追求,他关心的就是钱的问题。

    电影既然是周五上映的,那么三天的时间之后,就是首周票房的成绩了。三天的时间不算特别长,在短短的三天过后,首映票房也就已经得出结果了。

    “三天时间,1200万——我们的电影在三天时间里面,票房达到了1200万的成绩。”

    “能够得到好评的电影,就不必担心上映之后票房下降,我们的电影的评价是非常完美的,有这么好的评价,我们的电影的票房说不定还会上涨的。”对这样的成绩,利维已经很满意了,1200万的首周票房并不算是很高,可是在利维看来,有这样的票房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还是稍微有些低了。”可是对此,亚历山大却依然还是有些不满意。电影的票房还是有些偏低,“电影光是受到好评有什么用?我们需要的还是钱。不能够赚钱的电影,就算是评价再高也没有意义。”

    亚历山大不懂得什么叫做艺术性,也懒得去理会什么叫做艺术性。他就知道,一般来说电影从第二周开始票房就都会下降了,第一周的票房才只有1200万,那岂不是说这部电影的收入很差,说不定会赔钱了?

    赔钱的电影,说得再好听又有什么意义?

    “阿历克斯,难道你不明白么?有些时候好评价就是钱。”对于亚历山大的忧心,利维却依然是微笑以对。

    利维的话亚历山大没有立刻明白,可适当第二周的票房统计结果出现之后,亚历山大就明白了利维的意思了。

    “3800万!我们的两周票房累计,达到了3800万!也就是说第二周,我们的票房数字是2600万!票房没有下跌,我们的票房出现了逆势上涨!”

    面对亚历山大的不敢相信的神色,利维却相当的淡定:口碑好的电影有什么用?这就是作用!

    第八十五节票房

    一部电影的口碑,有些时候看起来作用不大,确实,诸如斯皮尔伯格,迈克尔贝等人放过狠话,都自称自己的电影不是拍给评论家看的,口碑如何完全也不在意。可是他们拍摄的大片可以不在乎评论,是因为投资够大,无论如何都有票房,可别的电影,口碑往往会和票房有着很大的联系,口碑好的电影,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持续保持高票房,而口碑差的电影,则很有可能在第二周就狂跌不已。

    利维见过连续十周都保持票房不下跌的文艺片,靠着好口碑,硬是卖出来了将近3亿的票房总额。而他也见过票房狂跌的电影,比如哥斯拉2014那一版,第一周上映票房极好,使得华纳公司立即兴奋地宣布要拍续集。可是到了第二周,这部电影就因为特效场景过少,制作的太没有良心而跌幅达到61%。

    窃听风暴是一部政治片,这样的电影比起来动作片来肯定观众较少。可是这样的电影比起来动作片,往往有着更好的后劲。动作片人们看得是个新鲜,新鲜劲一过去,就没有什么看头了,政治片则不然,这类电影拍摄的水平差距很大,也使得一部分观众并不急着看首映,而是希望等等看看评论之后再说——这也就使得风评好的电影,往往会有很长时间的发力了。

    利维的电影上映之后评价一直都很好,这样的评论,对于某些观众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对于一些习惯于看到了评价好再去电影院看的人来说,这很重要。

    一般的文艺电影,评价如果够好,到第二周上涨一些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即使如此,一下子上涨了足足一倍还要多,这就让人刮目相看了。1200万之后,第二周达到了2600万,还是让人有些咋舌的。亚历山大的惊诧也就是如此——他没有想到,电影的评论竟然可以带来这么大的效果。

    对此,利维却只是笑笑。

    “我们拍的是文艺片,又不是商业片,口碑越好电影观看人数越多,这很正常。”

    “谁会想到涨了这么多。票房现在已经接近4000万了,就算是下一周开始下滑,到了电影下画的时候,我们也绝对有的赚的。”亚历山大在进行着简要的计算,而后狠狠地叹了口气,“这可真是有点出乎预料了——早知道媒体评论这么管用,我们就应该多掏钱让媒体评论一下,说不定赚得更多。”

    这个总结,让利维立即无奈了:刚刚脱离了只认钱不认口碑,就立即滑到了想要收买媒体制作虚假宣传——作为商人,亚历山大还真够合格的。

    “电影不赔钱就可以了,别要求太高了。”对亚历山大的兴致勃勃,利维也忍不住劝了一句,“想赚钱还是从电视剧上走,那边收入稳定,十年之内都不愁收入,电影这边能够维持住了就可以。”

    一部电影作为商业片票房很高不难,作为文艺片评价很高不难,可能够同时兼顾两者,既有极高的口碑,又有不低的票房,这就非常困难了。利维没有那么贪心,?(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