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想要让窃听风暴这样的电影拿到数亿票房,他只希望这部能够有个差不多的收入就可以——一来不缺钱,而利维也清楚,票房自己再怎么争,也争不过那些大片。
要说赚钱,97年夏天时候播出的《黑衣人》和《侏罗纪公园3》都是赚钱的大制作,哪一个都可以给投资公司带来不低的收益,这些电影本身的投资力度,明星影响力,再加上电影的拍摄技术,都是一般的电影无法比拟的。电影是个大众消费产业,喜欢看热闹,看稀奇,看看没看过的东西的人,永远比喜欢认真思考的人多。现实主义题材永远在票房上斗不过浪漫主义题材,这是必然的。
现实主义的电影会得到推崇,可是很难赚到太多的钱,这个利维早有心理准备。
只是,利维并不指望电影赚多少钱,可是有人却和利维的想法不一样。在窃听风暴第二周票房数字出来后,媒体们的态度就都是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数字极为感兴趣的。
“这是一部口碑与票房俱佳的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片——无论是故事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最佳的电影,是不可多得的。”
很快媒体就都做出来这样的评论了。
他们这么说有着一些理由:窃听风暴的票房比起来那些大片也许不如,可是4000万的票房,至少会保证这部电影不会赔钱了。一部不赔钱的文艺电影可是极为少见的——这些年的电影,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洛城机密,哪里有不赔钱的?
对文艺片要求别太高,不赔钱就很难了。
《窃听风暴》这一部电影,可以说是政治题材的电影,这样题材的电影,为了追求真实,追求口碑,在拍摄的时候无法自由发挥,因此剧情从来都不可能**迭起,也很难赚来高票房。而这一部电影能够打破了这个怪圈,有着颇为不错的票房收益,这让媒体惊叹不已的。
“极为特殊的叙事结构,从头到尾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和悬念,人物明显的转变,在镜头和演员近乎完美的演绎下全都展现了出来。平淡的叙事一样可以有非常出色的故事,窃听风暴告诉我们,文艺电影,不一定就是必须要赔钱的,拍摄故事的手法足够巧妙,电影也可以有着不错的票房,这部电影票房过亿,绝对不是难事!”
这两年的北美票房持续走高,去年的美国票房超过了一亿的电影达到了15部,人们对于电影的票房的估计,也都是相当的乐观的。有了两周票房超过4000万的数字打底,想要在票房总数上超过一亿,也许真的不算是难事。
这样的预估,使得媒体更是极为乐观了:能够拍摄出来一部思想内容极为深刻的电影已经实属不易,而拍摄出来的文艺片,还能够卖出去不少的票房,这样的导演简直就太难得了。
“也许,好莱坞迎接来了一个新的奥利弗·斯通。”
此时此刻,电影的导演利维,可以开始为人们所熟知了。一方面,人们惊讶于这个导演的年轻:20多岁的年纪,就拍摄这样深刻的电影可是很难的。另外一方面,人们也惊叹于他的才华确实是令人惊奇的。
在媒体的评论中,对利维已经有了一个定位:毕业于nyu,拍摄的是政治片,水准非常出色,这些事情,使得人们把利维和拍摄了‘越战三部曲’的前辈奥利弗·斯通相提并论了。
是的,现在的利维还达不到奥利弗·斯通的那种高度,可是,自己会写剧本,拍摄技巧出色,思想也足够深刻,至少,他有这个潜力。
电影是个暴利行业,会赚钱的导演很多;电影是一门艺术,把电影制作成了艺术品的人也不少。可是两者兼备的人,数量就不多了。
而在此时,人们也都在传言着,利维将要执导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电影了。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些人猜测利维会拍摄胡佛,有些人则认为肯尼迪是个永远热衷的题材,甚至于还有人认为,这两年某个关于某个和尚的电影颇为不少,利维既然喜欢拍摄外国的故事,说不定他也愿意来一部?
“利维到现在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电影,都会有人愿意为他付账的。有着良好的口碑和风评,而且还能够不赔钱的电影导演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利维导演现在才刚刚26岁,就已经拍摄出来了思想深度如此惊人的作品,他未来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的?非常值得期待。”
在电影的票房看好之后,媒体上对于利维的各种赞美,也是多了很多。一开始人们还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有野心,有想法的导演,而现在人们已经都认为,他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未来大导演了。
这样的吹捧,一直到了第三周的票房结果出来之后,才算是结束:到了第三周,窃听风暴的票房,却只达到了5400万——比起来第一周的票房,似乎还是不少的,但是比起来第二周,却直接下降了三分之,这样的下滑,让很多媒体都失声了。
造成这样的票房大幅下滑的理由只有一个。
“泰坦尼克号向全世界证明了,这部电影,无愧于它的投资!”
在12月19日,泰坦尼克号,终于上映了。这部电影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抢占着市场,受到了它的影响,其他同时上映的电影的票房全都下降了。
仅仅三天,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就达到了4000万——从窃听风暴上映第三周开始,最大的竞争对手轰然到来。
第八十六节金熊奖
泰坦尼克号的上映,带着一股强烈的风暴,席卷了全球市场。从来没有哪一部电影,从上映的那一天开始,就能够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震撼。这部耗资巨大,投入力度惊人的电影,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它带来的巨大的反响是无与伦比的。
这些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反映在了票房收入上。周五开画,到了第一个周末结束,这部电影的票房就已经超过了窃听风暴两周的总和,大船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强势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种气势不只影响到了别人,就是在谜团公司里面,人们也受到了影响。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电影!”克拉克回到了公司就激动不已,“场面,服装,道具,台词,各方面都对得起投资力度!这才是好电影,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拍摄的电影。”
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想要拍摄出来接近真实的电影是一种很正常的追求,从这方面说,泰坦尼克号相当让人兴奋。克拉克是一个电影人,他对于电影也有着这些追求,看到了别人的电影不错,立即就想要自己也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才是和我们抢票房的电影。”坐在一边的亚历山大,神情也颇为有些沮丧,泰坦尼克号从一上映就是4000块银幕,而在上映取得好评后,立即有电影院要对这部电影进行扩片,这对别的电影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们扩片,意味着别的电影就要缩了,“这一下我们的票房要受到影响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这样的电影竞争。”
“我们本来也没有要竞争——6000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赔钱了。”克拉克马上就接过了话头。
他的话让亚历山大有些恼怒,不过利维伸出了手,拦住了亚历山大,“克拉克说的没错,我们不赔钱就好。至于竞争那是开玩笑了,我们不可能和他们竞争的,这有什么好争的呢?”
对于泰坦尼克号带来的影响,利维早就有预料,现在表现得也是最为平静。这部电影的轰动本来就是不可阻挡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属于正常。他接受安排避开泰坦尼克的风头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三周已经过去了,电影的票房从这一天开始肯定也是下滑的了,这个影响其实没有多大。
可是他却没有能够安抚住亚历山大。电影好不容易才才有可能有收入,亚历山大这几天正在高兴,一下子碰到了这种打击,他怎么能接受?
亚历山大站在屋子里面来回走动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再次开了口,“票房争不过了,也许我们也可以争争别的不是么?”
“你不会是觉得我们的电影能够拿到奥斯卡吧?阿历克斯,你得明白,虽然我们的电影不错,可是我们都是新人,又是小公司制作的电影,想要拿到奥斯卡是几乎不可能的。”
对能够战胜大船,取得奥斯卡的奖项,利维从来都没有指望过。知道了这条船的巨大影响力就很清楚,想要在日后的口碑上超过它不难,可是想要在这个时候超过它的影响力近乎不可能。
不管奥斯卡的评委是谁,都得是人投票的。只要是人投票,那么就很有可能受影响——对这个奖项,利维没有指望过。
“我说的本来也不是奥斯卡!”亚历山大摆摆手,“我说的是把电影送到柏林去,参加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亚历山大的这个安排,倒是让利维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亚历山大会安排电影去参加欧洲电影节,只是这个想法看起来倒也是蛮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亚历山大是怎么想到的?
“别那么看我,这不是我的主意——其实,是柏林电影节那边给我们公司来了信函,问我们的电影是否有意参加柏林电影节。我想也许拿到了奖,可以促进dv销量……”
这个解释,利维才算恍然大悟。
柏林电影节作为一个国际电影节,每年都是致力于让各种各样的好电影,参与他们的影片评奖的。窃听风暴的评价不俗,又是和德国有关的电影,德国那边自然也很关注。三大电影节各有侧重,人们常说戛纳是噱头集中营,威尼斯是先锋茶话会,柏林是政治管教所,有深度内涵的政治电影本来就是柏林电影节的最爱,更何况这部电影还是选择在德国发生的故事,这样的电影不能够参加柏林电影节,感到遗憾的就不是利维而是柏林电影节的组委会了。
“有必要去参加那种电影节吗?美国这边也快要进入颁奖季了,参加一个外国电影节与否,意义不大。我们又不需要卖电影,何必非得去那些电影节?
克拉克马上开口反对了,他的话语中,有些对柏林电影节的轻蔑,而这种轻蔑,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美国的电影界一向都是极为自大的,在他们看来,美国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电影,那就一定会是全世界最好的。三大电影节在全世界的演艺圈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可惟独在美国,他们对于三大电影节不是特别瞧得起。对于美国人来说,奥斯卡,金球奖,演员工会奖,这些奖项,才是最为重要的奖项,拿到了这些奖项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全世界最佳演员了。至于说三大电影节?谁在乎?
当然,美国人有这样的想法,某意义上说是理所应当。北美票仓是全世界最大的票仓,好莱坞有着最好的电影技术,美国人又有着最大的投资力度,各方面确实都是领先于全世界,自产自销自己玩都可以了,何必理会欧洲人的看法?
拍商业片,美国固然是走在全世界的前面,而就算是比赛文艺片的拍摄,因为有着大投资和更好的技术,美国人也依然是领先全世界。因为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对三大电影节不加理会,态度十分高傲。三大电影节有着一些比较独特的规则,他们都规定只有未参加过其他的电影节,而且除了原产国之外,未在国外放映的电影才能够参加电影节。这样的限制未免有些影响宣传和上映,所以美国人也就不是很在乎他们了。
而且,美国人瞧不起他们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三大电影节可以说是有着潜规则的,只要是好莱坞的顶级演员参加了电影节的角逐,那么怎么也得给他们个奖励:不然的话,下一次他们不来,美国人不关注,美国市场就丢了,就算是三大电影节都是些小众电影,他们也承受不起一下子失去了全世界最大的票仓的后果——三大电影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展销会的功能,他们惹不起买主。
因此,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参加三大电影节,拿到金熊金狮金棕榈,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唯独对于美国人来说,拿到三大电影节的奖项,不算什么成就。泰坦尼克号的主演莱昂纳多现在就是柏林影帝了,可是这些谁会关心?
那些东西对于好莱坞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只要肯去就人人有份的东西算的上是奖项么?
“可是去看看,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对此亚历山大却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柏林电影节有不少的投资机构的,我们的电影又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电影,说不定我们可以和投资机构搭上关系的。”
亚历山大这话倒是不假:作为政治电影,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拿到一些特殊机构的赞助的,而且,在电影节上,这样的机构也确实很多。利维就知道,前世的某位贾导演,自从在柏林搭上了日本的黑泽明工作室,从此就拿着日本人的钱专一拍摄禁片,而某位娄导演拍摄电影,也是靠着从电影节拿来的赞助拍摄的,到最后也因为投资方的外国背景而被禁止上映。
“阿历克斯,如果你想要让我们的电影去参与评奖,我不反对。可是如果你是想要拿这些钱那干脆就别去。我的电影得是我说了算,我不干这种事情。”
利维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有些钱能拿,有些钱不能拿。拿了别人的手短,到时候被别人强逼着宣传别人的理念怎么办?那样的电影还是不是自己的?
自己还没有那么掉节操,为了点钱什么玩意儿都可以拍摄。
“拿着别人的钱,拍摄宣传别人的理念的东西,那不是电影,那是广告。阿历克斯,你喜欢钱我不反对,可是请你记住:我不是一个广告导演,我不会拿这种钱的。”利维正色说道,“我只拍摄我自己想要拍摄的东西,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拍摄出来好电影!”
第八十七节提名和宣传
利维否定了亚历山大想要靠着电影节拉赞助的想法,可是对于参加电影节这件事,他想了半天还是选择了同意。
虽然柏林电影节的奖项的意义不大,不过好歹是个奖项。利维认为自己的电影在奥斯卡上面很难拿到奖项——和大船竞争太难了——所以,拿到一个其他的奖项也算是不错。
只是申报奖项,没有那么简单。一旦申报这个奖项,利维也得联系一下凯文史派西。作为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他的表现十分到位且出色,如果这部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播放,那么凯文史派西十有八九能够得到提名,甚至可能得到奖项,利维当然也得通知他一声,看看他去不去。
在利维看来,最好的情况,自然是自己和几个主演全都过去:既然要参加电影节,那么就表现出来足够的尊重才好。只是,参加这样的电影节,他也不能擅自替别人决定别人去不去,怎么也得通知一下,看看别人的时间。
利维很清楚,别说是史派西,就是另外两个演员也一样很忙。
演员和导演的生活是不一样的,除非是那些名气已经非常大了的导演,本身有自己的导演粉丝,愿意看他们走出幕后说话,否则导演很少有机会能够走到前台来。
可是演员不同,演员们在在电影拍摄完了之后,名气就会随之水涨船高,他的电影里的几个主演,在电影上映之后日子过得就都很紧张:各种宣传和活动已经让他们十分忙碌了,很难有机会参加别的活动。
比如休·杰克曼,这可以说是他拍摄的第一部好莱坞的电影。在电影中他的角色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可是他却把一个剧作家,一个反抗者应该有的硬朗和儒雅都表现了出来,他的出色的形象,一下子就在好莱坞打开了市场,也使得他获得了不少的片约。虽然这些片约五花八门,有些怎么看都不适合他来演,不过再怎么说,比起来回到百老汇扭着屁股跳舞还是要好上很多的。而且,因为休杰克曼本身长的颇为帅气,就在电影结束后,他还得到了为万宝路做广告的机会,一笔广告的收益,甚至已经超过了电影的片酬收入,他也算是明星了。现在阶段休·杰克曼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参加着各类的活动,为自己扩大名气,以求日后可以更好的在好莱坞获得发展。
连他都有了好的出路,更遑论是凯文·史派西了。他的表演一结束,就得到了好莱坞的一片赞扬。这部戏中,他大部分时候表情都没有变化,只能够通过细微的眼神,动作,局部微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就是在这一要求下,他还是把人物演得形象鲜活,把各种表情全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让人们不由得赞叹,他的演技确实是非同凡响。
“凯文·史派西证明了他的演技的深度,他不止能够演好了反面角色,也能够演好了正面角色,他扮演的人物台词不多,肢体动作也近乎没有,可是却近乎完美的表现了人物的转变,这样的演技配得上任何的荣誉。”
演艺界的各种评论,一向都是有着一些偏向性的。如同导演拍摄文艺片的就比拍摄商业片的受推崇一样,在电影表演的问题上,一直以来文艺界都比较推崇内敛的表情,神态,眼神的变化,对于夸张的肢体语言,以及过分张扬的台词表现技巧都较为鄙视。
80年代,罗伯特·德尼罗可以说是靠着皱眉的演技拿到了奥斯卡,一直到了新世纪,莱昂纳多还在不断地学习着他的皱眉技术——当然他的运气比较背一些——而另外一位天才演员阿尔帕西诺,就因为表演风格过于夸张,虽然念诵台词的技巧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可是张扬无比的演讲风格的台词朗诵就很难得到认同,直到扮演盲人才算是拿到了奥斯卡。同样,金凯瑞的演技也并不算差,票房收入也好,受欢迎程度也好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太过于夸张了,这样的风格很难得到青睐。
而凯文史派西在这一部电影里面的表演风格,就非常符合各种奖项评选的要求,而且比起来以往的电影,可以说是有着进一步的突破的。
凯文史派西的演技虽然公认很好,可是他的长相,实在有些特点过于鲜明,很多电影中,虽然他的演技非常出色,可是往往人们看到他的脸,就已经知道了他是反面角色了。
最为典型的就是去年的非常嫌疑犯:他的表演的确非常到位,的确非常出色,可是,长成了那个样子,又是大牌,人们一看就会认为他是罪犯,电影也就没了悬念。
可是这一部电影,他的角色安排的就很好。监听者的身份和良心发现的人,使得他在戏中的正邪一直都很难界定,人们就算看到了他的脸,也很难说他是好是坏。这部把演员特点和角色身份结合起来的电影,使得他的表现很棒。
电影和演员是互相成就的,有些戏交给了错误的人就容易出问题。举个例子来说,肖申克的救赎小说中,主角是一个身高1。60米的小个子,身材瘦小枯干,爬出通道还有可能。可电影版的演员身高1。90米,身材壮硕,再说挖地道,就很难取信于人了。
史派西拍摄这一部戏可以说是角色正好,也让他的表现极为出色。甚至于,在电影上映之后,人们就都说他已经锁定了一个奥斯卡提名了,而让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他是否能够靠着这部电影拿到奥斯卡。
凯文史派西的演技,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了一致肯定的,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演技甚至已经不比汤姆汉克斯差,除了那些老一代的演员,他也可以算是拥有着最为出色的演技的几个人之一了。可这几年来,因为他出演的角色大多数都是以反面角色为主的,而这样的角色想要拿到奥斯卡难度太大。去年的非常嫌疑犯中,他的戏份可以说已经是主角的级别了,可是因为是个反面角色,所以到最后也只是拿到了最佳男配角。
而这一部电影中,他的形象终于扭转了过来。从以往更多的扮演杀人犯,变态狂,幕后黑手,而在今年的电影中,洛城机密里面他的形象已经有所转变,到这一部电影里面,扮演一个幡然醒悟的正面角色,从反派成了正派人,他的形象变化了很多。
既然演员的演技本来就很出色,而现在又有了足够出色的作品,那么是否能够拿到奖项,自然也就是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
只是,他想要获得奥斯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的对手里面,有杰克·尼克尔森和达斯汀·霍夫曼两个,这两个老演员的演技一点不比他差,甚至可以说是犹有过之,和他们竞争,谁都不敢保证必胜。更何况,凯文史派西去年刚拿到了最佳男配角,想要连续两年拿到奥斯卡,就算是一主一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中,他也需要多多做些宣传,为自己争取机会。比起来柏林电影节,好莱坞的演员们对于奥斯卡还是很看重的,利维也不清楚,他是否愿意前往柏林。
“去柏林?我没有安排,我得问问我的宣传公司,2月份的时候去柏林似乎有些麻烦……不过有可能的话,我会尽量安排的。”利维直接给史派西打了电话,而让利维很满意的是,史派西答应的很干脆,“还记得当初你来找我演戏时说的三个理由么?转变形象,演技的磨练,再有就是欧洲的关系。前面两个,现在都已经达到了,剩下的就是第三个了,我也希望第三个一起能够完成。”
史派西的态度相当好:这部电影给他也带来了很多的东西,他当然也很满意。而作为一个演员,他也知道和一个好的导演维持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不会生硬的拒绝。
只是,他的话并没有说死。利维也明白,时间到了2月的话,那就是奥斯卡前夕了。史派西这一年上映了两部佳片,在奥斯卡之前,他需要去做宣传,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别的。
这些事情,得问过了宣传公司:好莱坞的明星们,不止有一个经纪公司,还得有有专门的宣传公司。经纪公司负责帮助演员接戏,而宣传公司则是专门负责帮助演员安排各种宣传事宜的。
这些事情,利维当然很清楚,因为就在他打电话的时候,他的身边,也还坐着另外一个演员呢。
第八十八节新片子
坐在利维身边的,自然是塞隆。在这段日子里,两个男主角的日子越过越好,他这个女主角的日子自然也是一样好过。虽然她没有参加太多的宣传活动,不过本身有着很好的容貌,现在又算是有了名气,有人随便宣传一下,她就可以很有名气了。
“这是本月我的第四个杂志封面了。”看到利维打完了电话,塞隆挥挥手上最新的时尚杂志,炫耀似的让自己的脸和杂志上的脸贴在一起,然后,塞隆随意的把它抛到了一边。对于她来说,这本杂志唯一有观赏价值的就是它的封面了,“四个封面,这已经是一线女星的待遇了吧?”
“算是,不过一线女星不会拿着四个封面的这点成就来炫耀的。”利维扫了一眼杂志才开口,“而且你应该清楚,找你拍杂志的人多,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你身材好,很上镜,不是因为你名气大。对此你不应该感到自卑么?”
“我为什么要为自己身材好而自卑?名气可以赚,好身材是天生的。”塞隆傲然回了一句。
塞隆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明星了。
当然,和凯文史派西一部电影出来之后,人们就讨论奥斯卡不同,塞隆的演技虽然在利维的督促下进步了一下,可是也只能说是合乎要求,距离出彩的级别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因此她现在也只和杰克曼一样,被认为是个新星。可是她和杰克曼不同的是,她是个女人。
女星的世界,和男星有着很大的不同。男星们在拍摄电影之余,拍摄的广告也好,话剧也好,更多的都是为了玩或者是自我磨砺。对于好的男星来说,一部电影500万起简直是劳工价,上千万的片酬也不算多,广告的那点钱不算什么。
可是女星的电影收入少得多。很多时候她们通过时尚界的青睐来赚钱。顶级的好莱坞女星,从来都不愁自己不拍电影就没有办法活着,时尚杂志,娱乐杂志,电影杂志,还有八卦杂志,这些杂志都会对她们兴趣浓厚。顶级的女星,每个月都会有三四个杂志封面可供拍摄,再加上时尚圈的一些收入,她们也有很大的一笔外快。比起来男星的高工资,她们的收入可以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论长相,塞隆不输给任何人。在成名后她的各种邀约自然也就很多。
“我刚刚接到的消息,说是迪奥公司,想要让我给他们做香水品牌的代言。”塞隆接着说的,果然扯到了时尚界,而且一下子,就是时尚界的巨头,“一年一百万美金呢,比你给我的片酬都要多。”
“没有我给你的片酬,你哪里有机会赚这钱?不过这钱还是有些低了,别签太长的合同,以后好方便涨价。”
一年一百万还低?塞隆有些小小的吃惊。虽然她知道,顶级的好莱坞女星,每年就算是不拍电影,全靠着商家的广告费,也可以有上千万的收入,不过她现在毕竟不是顶级的女星,作为刚刚拍了一部电影的女演员,100万的收入已经很可怕了,可利维看来,却依然是轻描淡写,不以为意。
可利维却认为这很正常:100万的代言费用也就是个顶级模特的收入标准,和真正的明星演员,还差得很远。
看到塞隆的表情有异,利维也有些明白了,她还是没有调整好了心态,他把手中的杂志扔到了一边,“这阵子你我都很忙,我也没有仔细问过你对于未来的打算:你是怎么规划自己的事业的?可以和我说说么?”
“原本我的经纪人的打算,是让我多拍摄几部性感的电影,扩大人气,然后再想办法转型。现在看起来,我想也不必拍摄性感的电影了。”塞隆知道,在男人面前最好不要提及一些让人不快的词,她很聪明的换了个词,“换了经纪人之后,我想看看能不能够接拍一些故事片吧……其实我的新经纪人说有几部电影在联系我,而且有些是投资很大的电影。”
回到好莱坞后,利维帮助塞隆联系了奋进精英公司。现在,塞隆的接戏也是他们安排的。这家公司的大牌演员比较少,对于有潜力的演员也很重视,这让塞隆接戏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
“你现在转型商业化还太早,想要转型商业化,至少等拿到了奥斯卡之后再说。”利维马上开了口,“你的气质和外形都很优越,不过也正是这个优越,限制了你的戏路不够宽。女星演员想要走商业化道路,无非就是喜剧片或者动作片。可是你的气质不适合喜剧片,动作片倒是有可能,可是你喜欢么?”
塞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虽然动作片里面担任一个花瓶角色,被反派抓住等着主角来救这种戏,既简单又来钱,不过,塞隆还记得自己和史派西说的话。一个好演员,看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能够留下什么好作品。
动作片这种东西,绝大多数还是男人的舞台。女人出现在动作片里,除了卖肉,就是充当人质,战利品,辅助工具,保护对象各种角色。这样的电影就连男性都被认为是没有演技的,女性角色更是没有发挥空间。
她是个要强的人,既然说过要当好演员,那就得拍摄出来足够的好电影才可以。
杂志封面,时尚代言,大片的邀约……对于一个明星来说,这些东西或许是很好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些东西就不是那么完美了。
“我手里有几部电影的片约,有些也确实很好,只是我拿不定主意该不该接拍。”塞隆有些迟疑的说道,“甚至于,我这里还有一个伍迪艾伦给我的片约,他想让我在他的电影中出演一个女配角。”
“你要演伍迪·艾伦的电影?”听到了这句话,利维的眉头也有些皱了。
“怎么,你不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塞隆不解道。
“不,怎么会?伍迪艾伦是大师级别的导演,他的电影我怎么会不喜欢?我只是不喜欢这个人而已。”
利维的神情,塞隆看在眼里,笑了起来。
利维说的话她很理解:确实,伍迪艾伦是个顶级的电影大师,这一点无可否认,可是伍迪艾伦也是一个出了名的老不修,这也是无可否认的。
打从年轻时候起,这家伙就是**的代名词,连续和多个电影女主角谈恋爱的,也就是他。更有甚者,这个家伙和米亚法罗同居时,和她的养女偷情,被发现后娶了自己女友的养女——塞隆现在不知道的是,在几年后,他还被米亚法罗的另外一个养女起诉性侵——这种人品,也算是渣到了一定地步,他的养女甚至还指控他,说他和很多合作过的女演员都有一腿:有这样的名声,利维能够高兴和让塞隆和他合作才怪。
“你也知道嫉妒啊……”塞隆走了过来,在利维后背上狠狠地锤了一拳。
“为什么我不可以?”利维回过头,狠狠吻了她一下,“我到现在都还生气你对我们的关系的态度呢。”
塞隆在奋进公司签约之后,也联系了宣传公司pr。宣传公司那边希望塞隆暂时不要公开恋情,也不要考虑结婚,以免未来接戏时受影响——尤其是导演和演员恋爱之后,演员再演别的大导演的戏很难。赛隆对此一口答应了,也让利维很是郁闷。
“尼克,不要逼我,我告诉过你的,我根本不信任婚姻关系,婚姻什么的都是骗人,我们可以在一起,可是没有必要非得确定什么关系。”塞隆的话语有些奇怪,利维却很清楚,她应该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有些心理问题解不开,“你自己说吧,你希望我去演么?我可以听你的,你要是不希望我去,我不去就是了。”
“还是去吧——和大导演拍戏,对你有好处。”利维想了想,还是开了口,“我信得过你。”
伍迪艾伦是个老不修,塞隆又不是。而且,自己的魅力怎么说也都比伍迪艾伦那个老头强吧?
利维的话,让塞隆笑了起来。她的眼睛眯成了月牙,用胳膊圈住了利维的脖子把他拉进和自己头顶着头,“我当然不会对不起你的,我是你的缪斯,也只是你的缪斯。”
塞隆点点头,突然也想起来了什么“你想要留住我,其实也简单啊,我记得你前一段日子不是已经开始准备新电影了么?难道你的新电影,我不能够演出么?”
“我的新电影……”利维苦笑了起来,“我的电影倒是在准备,只是这部戏里没有你出演的角色。”
第八十九节天使爱美丽
电影剧本被塞隆拿在手里,一页页的翻阅着。从她第一眼看到了这个剧本,就立即被吸引进去了。坐在她的旁边,利维没有出言打断她的阅读,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欣赏着她的专注的神情。
这个电影不是为她准备的,不过利维倒是不介意她翻阅一下。塞隆看着剧本,神色中的惊奇也越来越大。这个电影剧本中有太多的东西都是她根本无法想象的。她本来以为,利维新写的剧本,会是一个新的政治片,可是谁能想到利维的新电影和政治压根不挨边?
“这个剧本,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翻阅到了一半,塞隆就已经抬起了头,她的眼神中,有着明显的惊讶和难以置信,“这真的是你写出来的剧本?才完成了半年的剧本?这半年里我都没有见你什么时候构思过,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这一个剧本,让她无比的惊讶:这个电影看下来,竟然完全是一部爱情喜剧片。而且,塞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爱情喜剧片,就算是看到了剧本,她也很难想象出来,这样的电影到底该如何拍摄,才能够把那些奇思妙想的东西拍摄出来。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天使爱美丽。
剧本中写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让塞隆极为惊奇。通过上一部电影,她已经知道了,利维在构思剧本的时候,可以写出来一小儿结构精巧,前后勾连很好的东西,可是这部电影从剧本上,就已经是处处彰显出来了不同。虽然拍摄的是一个现实中的故事,可是靠着奇妙的安排,这个世界已经完全像是一个奇思妙想的瑰丽世界了。剧本中的很多草图和说明,阐述了完全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用这样超现实的手法,拍摄一个完全现实的故事,无论是谁看到了剧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的东西居然是利维的作品?他的上一部电影的镜头虽然机位很古怪,可是拍摄手法可是很现实啊。塞隆看着这样的剧本,实在无法想象,利维会在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里面,创作出来了这样的剧本。
至于说为什么是在半年时间内完成剧本的,理由更是简单:戴安娜是八月底才死的,利维总不可能在戴安娜没死的时候就开始写戴安娜的死吧。
这个问题,利维只是笑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天使爱美丽不能算是利维自己的创作,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借鉴的利维记忆中的那部著名的法国电影。这部电影也是利维看过的经典之一,也是他认为值得翻拍的电影。
记忆中,这部电影上映于2001年,它的导演自称这个剧本他写了20年。不过,利维也很清楚的记得,这部电影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戴安娜车祸扑街。利维可不信,导演在戴安娜扑街之前,就开始着手写戴安娜扑街的戏了,利维看过那部电影,他更加愿意相信,那位导演对于这部戏早就有个构思,很多戏里面的细节,都是他20年人生的积累,可是整体的情节等东西,更多的还是临时创作:利维还知道一件事情,就是这部电影得名的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本来是艾米丽·沃森为原型蓝本创作的,也想要让她出演,可是后来艾米丽·沃森的档期调不开,才换了别人。既然是以这几年才成名的演员为原型的,怎么可能写了足足二十年?
这部电影拿来翻拍还是比较安全的,只是这就没有必要说了。。
“我是个天才啊,天才的构思,有什么不可能的?”利维把自己是不是原创,自己说的天才是谁这个问题轻轻地带过了,“你认为剧本怎么样?”
这部电影的剧本,利维改变了很多东西。
上一部电影的改变,他还只是把德国版的演员,全都换成了美国版的,电影中一些细节地方,他着手做了些修改。上一次的电影修改后评价不错,而到了这一部电影,他修改的就更加多了。
既然是利维拍摄,利维也没有再用巴黎作为背景了,他把故事地点换在了纽约,把故事中的细节也都变成了纽约的故事。原本的电影中,呈现的是50年代的巴黎的风貌,导演一心想要拍摄出来自己心中的巴黎。而利维自己写的剧本中,则更多的是现代纽约的风貌——利维相信,就算时代和地点不同了,只要能够把握住了电影中原本的精髓精华所在,电影也是一样可以成功的。
这部电影当初可是在全世界大受欢迎的,就算是没有去过巴黎,不知道巴黎50年代和90年代的风貌差异的人,也没有对电影有什么差评。电影重要的是精髓,这一点很重要。
原作中导演积累的部分,恰恰是可以快速完成的部分,这部电影更加重要的,是电影的内涵。
当然,剧本既然该到了纽约,故事中的细节自然也得改成了纽约的故事。很多东西,都是重新书写的。这些方面,利维倒是也算是做的不错:谜团公司现在养着三十多个编剧,找几个熟悉纽约的人来帮忙物色修改一下剧本可不难。
只是,这样的电影剧本创作完成了,他也想知道一下别人的评价。
“很大胆,不过效果如何我不知道。你上一部电影还在拍摄现实主义题材,深沉到了女主角自杀,下一部电影就直接步入奇想世界了,是不是有些太跳脱了?”塞隆对此质疑了一句。
“主旨还是一以贯之的,这部电影我想试试更多的拍摄手法,可是电影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变化的。不同的是,威斯勒的孤独,是靠着德莱曼来解救的,而艾米丽则是自己在解救自己。”
这部电影和利维的第一部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在电影的主题上却没有太大的出入?(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