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有成为大票仓的可能?
那些东西,都是说不准的。奥普拉把那些想法全都抛开了,继续主持着节目。
“不过好在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你们,你们也贡献出来了一部很好的电影。现在我也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如果不是你们演的,那会是什么样子的了。”奥普拉不漏痕迹的恭维了一句,看着面前有些自得的两个人,她再次开了口,“现在有个问题,有消息说,这部电影在播出后,你们两个人都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你们自己,更希望谁能够拿到提名?”
这个问题很尖刻,两个人现在确实都很有可能拿到提名,可是谁都知道,同一部电影提名两个人的情况非常少,大部分时候,一部电影还是只有一个人获得提名的。那么,这两个人自己怎么看待提名的问题?这也是很有趣的问题。
今年和以往不同,今年的提名,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今年表现出众的演员不是很多,而且,汉克斯已经拿过两次奥斯卡了,现在也很难拿到第三次,而拉素。克劳刚刚拿到了奥斯卡,他的演技怎么看都不太合适成为又一个联系拿到奥斯卡的人。
如果他们都不行的话,那么这个提名属于谁就很令人期待。
“这个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诺顿的语气有些迟疑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更好。
“我希望是我。”皮特却丝毫没有迟疑的开了口,他拨开了诺顿抢着说道,“他还有的是机会,我得先抓住了机会再说。”
皮特还是放得开的,他知道怎么开玩笑。这句话让人们哄笑了起来,也让诺顿笑了起来,“那就是他好了,我等下一次。”
“其实你们最好都获得提名。”奥普拉没有再逼迫。
“我说也是如此。”诺顿则是开了口,“多一个提名又如何?这部电影的提名难道还会少了吗?”
ps:书中罗杰。伊波特的影评,是对美版无间道的影评的节选。
第二零九节有功之臣
当从公司录制的节目中,看到了奥普拉脱口秀上两个人的发言的时候,利维脸上,也挂上了得意的笑容。
诺顿在电视中,说电影的提名多一个少一个的无所谓,这种底气,不是因为他觉的没有提名真的无所谓,而是因为在他看来,这部电影的提名数量,只怕会非常多,多到了一个演员获得提名,还是两个演员获得提名,都区别不大的地方。
这么说看似很狂妄,可是如果仔细想想,一点点拆开来看的话,却又很有道理。
一部电影的成功,总是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奥斯卡奖项有多个奖项,也是因为电影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而一部经典,往往各个部分,都是很重要的。
这部电影的剧本,现在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原作者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这部电影是收到了变脸的启发,不过现在谁都得承认,这部电影完全超过了吴宇森的那部电影。这部戏里面的人物纠葛,心态变化,可以说是全都恰到好处,电影的模式,更是可以说启发了很多人。
比起来它学习的变脸,这部电影不知道进步了多少。
剧本最害怕的,就是落入俗套,走一种套路化的模式。反复的按照同样一个模式去拍摄电影,甚至为此总结出来套路,按着那个路子走,这是很让编剧们反感的。而这部电影的别出机杼的模式,让编剧们看到了电影的不同拍摄方法,自然就受到了推崇。
而且,这不是美国人在在推崇。
在香港。当人们听说了这部电影是从香港买的版权,现在的港版版权还在原作者手里的时候,香港人那边,已经开始筹备拍摄电影了。和利维记忆中的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的是。因为美国版成功在前,所以香港人那边,付出的人力物力也全都是更加雄厚了。他们找来了几乎全香港所有杰出的演员,要演出这部电影。
有传言说,利维导演拍摄的版本,两个电影男主角的名字。其实是在向港版剧本中的人选名字致敬——利维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意思不知道,但是现在他们想要让那两个演员来演的话,可一点不难。
剧本的成功,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而电影中的配乐也一样出色。在电影中,一些出色的乐曲的使用。都为人所称道。比如说在警官和托尼死的时候,响起来的音乐《天赐恩宠》,这首美国人相当熟悉的乡村歌曲,使用的就可以说是起到好处。音乐的凄凉和无奈,让人听到的时候,都有着极大的震撼。而另外一首,就是在电影中利维使用了madworld作为电影的插曲。这首歌本来已经是20年前的东西了,可是这一次。在进行了简单的改变后再次使用,立即使得这首歌开始风靡了起来。
除了这两首之外,其他的歌曲也全都不错。在电影播放完了之后,电影原声碟就销售一空,这足以说明问题。
在配乐方面,电影同样很出色。
而在拍摄方面,电影的许多地方也一样出色,那些需要跟拍的镜头。需要突然拉远,或者是拍摄镜中。倒影,特殊角度以用来表现人物心理的镜头。那些需要调整焦距,在两个不同的人物身上转化,以求达到体现人物内心和角色变化的地方,这些细节,电影都处理得很好。
而且,电影中也不乏一些创意。风铃中的倒影,如果是真正的一组风铃,肯定拍摄不出来那样的场面,那是经过了特效处理之后,才能够显现的效果。而在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开枪情节中,不去拍摄中枪者的弹孔,而是去拍摄开枪者的枪口,这种拍摄方法,也让人叫绝。用富有新意的拍摄方法展示电影中人物的心情,这可是很大的创举。
虽然有人说,这些拍摄手法,在香港电影暗花,枪火之中早就有出现了,可是,在美国这些方法毕竟没有人用过,就能够引起来人们的关注。
当然,这部电影的剪辑,美术设计,音效设计等方面,也是一样的出色无比。能够把一部双雄电影剪辑的条理清晰,丝毫不乱,这很让人叫绝,而能够把黑帮电影设计的充满了美感,对于电影的色调和灯光的掌控,也需要非常出色。在电影中,铃声,风声,脚步声,这些细节的声音,也都是电影塑造气氛的重要内容,这些方面,无间道这部电影也一样都很值得称道。
而这些东西背后,作为制片人和导演的利维自己,自然更是不用说的成功。作为制片人,能够在自己去亚洲旅游的时候,找到这样的好剧本,把它带回到美国来拍摄成电影,这样的成功,足以让很多人羡慕。
好莱坞的制片人不少,但是谁又会在去国外的时候,注意到每一个剧本的潜力?而就算是注意到了这些剧本的潜力,又有几个人,敢于下大投资拍摄的?就算不提导演的身份,作为制片人的胆魄,利维足以让很多人惊叹。
而作为导演,他也无疑是成功的。
一部电影成功,剧本和演员固然是一部分,导演也是一部分。有时候导演自己的意图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导演喜欢哪个人物,着意给某个人物加戏,这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利维掌控的相当出色,这就是他的优秀之处。
不管是教父式的大佬,还是家长式的警官,不管是卧底多年精明外露的主角,还是深度潜伏的人物,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魅力,自己的风度。他们在电影中,都表现出来了自己的特点。而要说有什么东西比这更令人感到惊讶,就是只要利维需要,电影中他们的命运就都是通通一枪放倒。绝不拖延。
利维对于电影中人物的死活的掌控力,堪称出色。每个人的戏份都照顾到了,可是该死的时候,却全都毫不拖延,通过死生无常。反应人物心情,这些就是掌控力。
这些东西,一起造就了这部电影的经典。
“也许,我们该给剧组发一笔奖金,奖励一下他们。”想到了诺顿的话,利维也想到了什么。
有功就得赏。下一次电影才好拍摄。好莱坞这边没有哪个公司大到了可以囊括所有的方面,很多时候都得是和别的公司合作。要是太过于吝啬,那对下一次合作,就有着不利的影响了。
对此,利维从不吝啬。
“没有问题。现在。北美这边,四周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电影票房,也突破了1。5个亿了。看样子,电影在北美范围内超过角斗士,应该是不难的,我们的电影,绝对是成功的。”
在谜团公司里面。亚历山大看着电影的票房,和利维说话的时候,也显得相当轻松。第四周到来之后。电影的票房只有3000万了,可是,即使如此,也可以确信,电影在北美的票房,可以挑战两亿大关了。两亿票房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就算是众星云集的无间道,能够拿到这个票房也不容易。
可以说。电影的票房很成功。
“在英国,还有日本。电影的反响都很好。预计一下的话,英国的票房能够接近3000万,日本那边则是有5000万左右。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票房的话,这部电影的海外票房成绩,大概能够达到一亿以上。三亿的票房,尼克,我真没想到,你的电影竟然可以拿到这样的票房。早知道这样,你早些拍商业片不就好了。”
亚历山大和利维开着玩笑,心情也是相当的放松。
“早拍摄的话,肯定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的。我的电影可都是靠着明星拉动的,早两年我上哪里找这么多明星来拍戏?”利维接着他的话说道,“三亿也就是一般吧,还不如角斗士……不过,如果算上周边收益的话,电影的票房不差吧?”
利维的问题,让亚历山大点点头,“确实,算上周边的话,我们的电影,收益相当高。”
一部商业电影,往往能够有很高的周边收益。这种周边收益,一方面指的是电影中的广告:比如说,在电影中警官一直戴着的墨镜,托尼身上的风衣,安迪的西装,那块作为生日礼物的表,这些东西,都是一种软广告。而另外一方面,所谓的收益,指的就是电影中的场景,推动的相关物品的销售。
早就有人论证过这一点:如果在街上,有人卖某些风格比较独特的衣服,可能连看都没有多少人会去看——奇装异服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欣赏的。可是,如果销售的地点是在电影院附近,卖的是电影中人物穿过的衣服,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很多人会在看完了电影之后,一时间大脑充血,觉得既然电影中的人物穿起来某件衣服很帅,那我穿也应该很帅,然后不假思索就买了一件……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一些演唱会,文化产业是可以推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这是不容怀疑的。
而且,不止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卖的。比如说,电影拍摄好了之后的改编游戏,漫画,小说,电视剧的改编权,一些电影的道具的仿制品,还有原声碟,光盘的销售……
而这些事情,亚历山大一直做得很好。
“阿历克斯,你也应该拿一份奖励的,你为电影也做了很多。”想到这些,利维也再次开口了。
“我们自己的公司,说这些干嘛?”亚历山大摇摇头,“我愿意自己累一点,只要你能够拍摄出来好电影,我累一点,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ps:港版电影的配乐再见警察是根据天赐恩宠改编的。
另外,对于电影的评论,国外看过港版无间道的,对港版的评论也在美版之上,imdb的评论也有所体现。对美版的评价高,更多的是马丁的电影风格发挥得好。
第二一零节Sci…Fi
“阿历克斯,你们的电影现在做的真的很好,只是,最近有什么新的电视剧吗?如果有的话一定要找我,奋进精英和你们的合作一直都很好,你们有了新的业务开拓,可一定要来找我。”
亚历山大带着笑容,应付着和奋进精英公司的人的聊天,他的眼神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都在大厅里面转悠着,搜寻着利维的下落。
这个家伙又跑到哪里去了?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了,一年一度的艾美奖颁奖也进行了。这一次的宴会,就是艾美奖过后的派对。亚历山大和利维作为谜团公司的老板,自己的公司又有着热播剧,他们也在受邀请之列。
今年的艾美奖,他们也是一样一无所获。csi和超能英雄虽然收视率依然不错,可是却还是不受艾美奖待见。
这本来不算是什么大事——亚历山大对艾美奖本来也不重视。可是艾美奖过后,在宴会上亚历山大还没有休息一会儿,就被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的人缠了上来,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有新业务,这让亚历山大很快就发觉到了什么。
只怕是尼克这个家伙,又在胡来了。
有了新想法,怎么也得先和自己商量一下吧,经纪公司都知道了,自己还不清楚呢。亚历山大压抑着心里的怒火,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的同时,心里却带着些焦躁。
“最近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亚历山大敷衍着,可是,对方却并不为他的态度满意。
“我明明看到,尼克在和sci…fi电视台的人在那边聊天呢。是不是准备制作新的科幻电视剧了?阿历克斯。我们可是好朋友,有计划的话,千万不要瞒着我……”
尼克在那边?亚历山大在话语中听到了他想要知道的事情,匆忙致歉了一声,他也大步的走了过去。而在此时。他心里却也为另外一个名字而惊讶。
sci…fi电视台?尼克竟然要和他们合作?
匆匆疾走几步,果然,他看到了利维正站在那里。只是,现在的他周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尼克,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一直都在找你。”
“闲逛而已……找我有什么事情吗?”看看有些不满的亚历山大,利维直接发问了。
“你又在蒙我……我听说。你在和sci…fi电视台的人商量合作?真的有这件事情么?”亚历山大看看利维的笑容,心理更加抑郁了。
这家伙到现在还在笑,一点也不着急,他估计是早就已经认为,可以轻松说服自己吧?
美国的电视台不少。除了四大电视网之外,收费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以及其他的电视台数量也颇为不少。sci…fi就是一个比较小的电视台,这个电视台成立于90年代,刚成立还没有几年,主要经营的项目也就是放映科幻电视剧。
科幻电视剧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类型题材,在市场占有率上。一向都不算很高。究其原因,因为电视剧制作成本从来都很难高起来,所以这样的电视剧往往很难拍出来足够好的效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不过,科幻迷对于自己喜爱的题材,一向都极为热衷,他们乐于掏钱去买各种相关产品,收藏碟片,支持演员。这使得这个题材一直都经久不衰。这个电视台做大很难,但是维持收入不难。
这家电视台毕竟是派拉蒙和环球合资创立的。这两家公司都和利维的以前合作的很少,这一次甚至环球公司还在阻击利维的电影。利维现在和他们说话。说的会是什么也让人很费解。
“不是什么特别深入的合作,”利维笑笑,神色不变的开了口,“我就是在想,可以在他们的电视台,推出一部电视剧。”
“科幻电视剧?”亚历山大拧起了眉头,“尼克,这不是个好主意。”
“只是一部科幻电视剧而已。”
“你少来,我还不知道你?每次你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是在事前一步步下套,做足了铺垫,然后才说出自己的目的的。你说什么只是制作一部科幻电视剧,其实,你真正想做的,是科幻电影吧?”
亚历山大敏锐的判断,让利维诧异的抬了抬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亚历山大轻松地看穿了。
看样子,这几年的合作,倒是也彼此都了解了不少了。对于利维喜欢稳妥的铺垫,做足了准备然后再开始拍戏的习惯,亚历山大显然也是了解到了
“好吧,我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利维耸耸肩。算是承认了这个说法。
“你真的想要拍摄科幻电影?”
刚才还带着些怒气的亚历山大,听到利维坦然承认之后,反而是冷静了下来。利维不是一个蠢货,他做事很有条理,如果他想要拍摄某种类型的电影,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些东西,亚利山大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是,他说的依然是科幻片。
“尼克,你真的想清楚了?你说的,是科幻。”亚历山大的有些不理解利维的想法,“即使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科幻片是很不受待见的电影类型。这个类型的电影,奥斯卡不待见它也就罢了,就连在观众当中的口碑,也是相当的一般的。观众们或许会把这种电影当成乐子看,当成有趣的故事看,可是,这样的电影,从来都不会获得认可。以你现在的名誉,拍摄科幻片?你在想什么?”
从亚历山大听到利维在和科幻电视台的人聊天的时候,他的疑问就已经冲上脑海了。利维现在是口碑相当好的导演,这样的口碑来之不易。亚历山大深知,一个导演想要获得观众们的口碑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他也深知。利维有现在的口碑是多么不容易。这是好几部电影都是精品才换来的好名声,只要拍摄一部差劲的电影,他的名头就完了。
虽然亚历山大一直都在调侃,说希望利维拍摄一些商业片,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看着利维拿着自己辛苦得来的名誉去胡来。
一个导演的创作黄金时期往往没有多久,可不能胡乱浪费。
听到了他的话,利维却只是皱皱眉头,“阿历克斯,你对科幻片的成见太深了。科幻电影,也不是没有好电影。”
“不是我的成见深。是整个电影圈,对这种电影的印象都不好。”
“首先,我拍摄电影不是为了奥斯卡的,再次,理论上来讲。科幻片也能够获奖,既然我们能够拍摄出来别的电影,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些想象力用在奥斯卡上。”
利维的反驳,有他的道理:在未来,他就知道一个获奖的作品地心引力。要说科幻作品不能获得奖项,那是太小瞧了科幻了。
“因为现实很沉重,梦想飞不起来。”可亚历山大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摊开了手。“现实就是,奥斯卡不喜欢科幻片,科幻片从来没有获奖的。”
“奥斯卡不喜欢的。是某些科幻片。”利维纠正了一下,“科幻作品不是没有获奖的啊,八十天环游地球不就是科幻片吗?”
八十天环游地球?亚历山大有些苦笑了,确实,这本小说写出来的时候,是科幻小说——凡尔纳的作品。绝对是科幻的鼻祖了。而它拍摄成了电影是1957年,而且。作为现代人,谁会把八十天环游地球当做科幻!八天环游都绰绰有余啊!
“你这是嘴硬。八十天环游地球在拍摄的时候,已经不能算是科幻了。”亚历山大有些不满。
“这就是凡尔纳小说的伟大之处,他的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我举着个例子,其实想要说的只是一个道理:对于逻辑通顺,电影出色的电影,学院不会歧视。科幻片与其怪学院,不如怪自己不争气。”利维看着亚历山大还是不服气,再次开了口,“阿历克斯,让我们这么说吧。一想到了科幻片,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特技,画面,大场景……我明白了。”
“是的,没错,这就是原因。”利维拍了一下手,“太多的科幻片,都是靠着特技在支撑。一部电影,作为学院派的老人,看的是什么?故事结构是不是清晰,故事情节是不是合理,故事的拍摄手法,人物的表演,以及其他的剪辑,音乐,采光各个方面……”
“这些都是科幻电影的弱项。”
“是的。很多科幻电影,之所以打着一个科幻的名头,就是为了把故事不够严谨的实质隐藏起来而已。当导演编故事编的过于脱离实际,无法把故事编的完整的时候,就用黑科技补完,为了显得合理,他们就美其名曰科幻。”
“幻想,可以,但是在幻想的前提下,故事得是严密合理的。可很多科幻电影做不到。星战看完了,谁能解释什么是原力?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逻辑浪漫主义,在学院派看来是致命的硬伤。无论他阐述星际法律有多么了不起,多么严谨,在太空时代打冷兵器战,这一点就无法让人接受,它就不是一个严谨的故事。更别提他的故事,抛开了科幻的外衣,就是一个老套的太空歌剧故事罢了,作为电影,它具有伟大的启迪性,作为科幻作品?只能说一般。”
“科幻片自从库布里克之后,哪部有一个很好的内涵了?如果想让科幻片有深度,那么就给予科学幻想的深刻性。可是他们根本没有通过科幻表现深刻思索的想法,他们纠结的,依然是那么一点浅薄的人类感情——人性,人性,人性!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是扯那么一点老掉牙的人性观念,浅薄的无以复加,他们玩的不是科幻,他们的幻想根本不是建立在科学的角度上的,而是建立在耍酷,好看,骗票房的角度上的,这样的东西,活该一万年拿不到任何奖项——他们根本不是科幻。”
利维的抱怨声,让亚历山大住了嘴。虽然他已然不同意利维说的话,可是,利维表达出来的信心和气势,却让他从无反驳。
“说说你的想法吧。”亚历山大叹了口气,“让我听听,你到底在想什么。”
第二一一节气魄恢弘
听到利维反驳的话语,亚历山大也知道,自己确实是有些低估了利维的想法了。
他本以为,就算是利维反驳他的话,他想要说的,也会是现在的科幻电影太多的看重特效,而不重视电影本身的问题。自从特效技术获得了发展之后,现在拍摄的大部分科幻片,在制作特效方面,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搞得电影相当华丽,可是电影本身,却是他们忽略了的东西。
举例子来说的话,银翼杀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这部电影本身故事理念相当出色,也被很多科幻迷喜爱。可是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烂到了让人无力吐槽的地步。毁了这部电影的不是故事,而是电影的拍摄手法。
再比如说黑客帝国,这部电影造成的震撼性是惊人的,电影拍摄的也很好。可是,沃卓斯基兄弟对于电影的认真,远远不如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真,他们的电影拍摄的时候,也是一样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让电影中的人物看起来更酷上面了——这不是个坏事,但是对电影本身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产生了不少废镜。
科幻类电影,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投入大,制作大而不得不去追求票房,因此,电影的华丽和庞大也是一个必然,这也就忽略了故事的深刻内容或者是电影这个载体本身。很多科幻小说无论在思想性逻辑性故事性上都绝不缺乏,但是为了拍摄商业片,他们都被毁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好好的小说被切成了破电影的不在少数。《星船伞兵》被阉割星河战队,也是个明显的例子。因为特效和大场面可以卖钱,所以就不顾内核,这种事情,各个公司干的多了。
亚历山大本以为。利维指责的也会是这些。可是听利维的语气,他说的似乎不是这个方面。他指责的更多的是科幻电影把目光放在人性方面的做法。
显然,他的着眼点,从一开始就不是特效问题,拍摄问题——作为一个顶级导演,他根本不认为自己会犯下特效过多掩盖了电影本质的问题。他对自己拍摄电影的手段有着十足的信心,而作为一个公司老板,他也有的是钱,不在乎拍摄一部电影的失败,把电影拍砸了。这本来就不是利维考虑的。过分追求特效,追求场面,追求好看,而忽略了内涵,这种事情利维可不会做。
他考虑的是一部电影在拍好了的前提下,怎么才是更好的科幻电影。
这也使得亚历山大,开始明白了利维的决心:他的眼光很毒,心思很大。他甚至没有考虑失败。只是考虑如何让电影更好。利维现在说起来话,已经是完全把目光放在了电影的内涵上,这也就让亚历山大明白。这绝对不是一时脑热。
这让他也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利维曾经多次提起过,对科幻电影抱有一些想法。他也主持过拍摄超能英雄和x战警,在这方面也早就在做尝试了。而且,他对特效一直都在进行着关注,从来没有放松过,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铺垫了很久了。
而且。利维指责的东西,也让他有些惊讶。他指责说科幻电影不该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人性上。这使得亚历山大心里想起来了什么:似乎现在斯皮尔伯格,正在拍摄那部号称是库布里克遗产的人工智能。
想想也知道,斯皮尔伯格肯定不会拍摄出来库布里克的电影风格。一个导演一个路子,库布里克的风格要是斯皮尔伯格能走出来就怪了。他拍电影,肯定会把自己习惯的爱的主题融入到电影中去……利维的话语,看似只是抱怨,可似乎是对着这件事去的?
难道是,尼克这个家伙,真的已经胆大到了开始吐槽斯皮尔伯格了?就在几年前,这个名字还是他们追逐的目标呢,现在,利维就已经开始吐槽他了?
不过,不论如何,如果真的是利维有了挑战斯皮尔伯格的心思,自己当然得帮着他。
“你说科幻电影不应该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人性上面,那么,科幻电影的内涵该是什么?”带着一些不解,亚历山大开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电影追求人性,是因为这个是比较永恒,比较全面的话题,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共同点更加广泛普适了。”
电影喜欢拍摄人性,是因为这个东西人人都有。这个道理,利维不应该不知道——亚历山大虽然不太懂这些,可是他听克拉克他们说起过,利维拍电影前,克拉克还专门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
“别的电影找不到更好的东西,是因为别的电影都需要立足于现实。而科幻电影则没有这个问题。”利维马上就开了口,“至于说科幻电影需要有什么内涵,我想,过去的不少科幻小说,不是都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么?”
亚历山大没有吭声,他对这些不算熟悉,等待着利维的解答。
“首先,科幻电影反映的,得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追求。任何一个科幻电影,在这一点上都不是不变的,就算是较为悲观的威尔逊,也承认科学的进步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从一开始就站在整个人类社会高度去看待问题,而且执着于追求真理和进步,这个气魄是别的电影无法比拟的。”
对此,亚历山大点点头,确实,要说磅礴大气,现实系永远战不过幻想系……
“其次,是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和影响的思考。当然,这方面来说,现在最为流行的就是环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社会比较重视。而这方面来说,也是考虑的对全人类的伤害和损失,这也是别的电影到达不了的广大程度。”
这个也是对的……很多科幻作品都涉及到了科技发展之后的负面影响问题。科学界也许是最为唯物论的了,他们承认科学是把双刃剑。很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虽然他们追求更完美的科技,但是却从来不否认负面影响。
这个没有好争论的:现在的不少科幻电影,都是站在这个角度上来展开的。因为科技进步造成了危害,然后人类痛苦。纠结,各种不安,最后主角大开金手指拯救世界……这样的作品,也不算少了。
“而最后一点,就是非人类中心。”利维说到了第三点,“前面两点。还都是在纠缠着对人类的好处和害处,而这一点,不以人为作为中心,跳出人类中心视角,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审视人类这个整体。则是可以看到整个人类层面上的人性。别的电影,只能够通过一个人去反映整体,可是科幻电影,可以直接从整体入手,这也是别的电影比不了的。有了这三点,哪里还需要人性?解剖人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科幻作品,立足的基本点是人类。”
什么是科幻作品?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有人总是喜欢议论什么是软科幻。什么是硬科幻,讨论科幻故事里的科技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可信的。可实际上。这不是科幻的重点。
科幻的重点是什么?立足于人类,站在全人类的力场上看待科学,两个主角一个是人类,一个是科学,讨论着两者的关系,这就是科幻。
细节注重的再多再合理。可是讲的故事本身和科学无关,和人类整体无关。而是纠结于一两个人的情情爱爱,那不是科幻。细节上几乎没有什么突破。哪怕讲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突破,甚至是无用的小小突破,可是思考的确实科学和人类的关系,这就是科幻。
站的足够高,看得足够远,这才是科学幻想的伟大之处。真正恢弘的,不应该是场面,而应该是思想。
能够把这些做好,就是一部合格的科幻作品。而把这些做好,也肯定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作品——能够把目光提升到人类高度去看待问题,怎么可能不是好电影?
“你说的这些东西,似乎只有库布里克做到了吧?”亚历山大苦笑道。
利维微微点头,确实,库布里克的奥德赛三部曲,是真正的科幻电影,和他相比,其他的科幻电影,未免都有些羊头狗肉之嫌。
“可是,尼克……我不得不说一句,现在的科幻电影不够好,除了追求商业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电影本身没有足够好的故事。库布里克是几十年前的人了,你也应该知道,现在的科幻小说的市场,有多么的不景气。现在,可不是科幻小说的黄金年代了。”
现在毕竟不是库布里克的那个年代了,比起来过去的时候,科幻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
所谓的科幻黄金年代,指的是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等三巨头当道的时候,那段日子,正是美苏两国疯狂太空竞赛的40年代末至60年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渴望达到了巅峰,美苏对科技的重视前所未有,催发了黄金时代。
在那段时间,出现了无数经典的作品。在科幻电影中位列第一的2001太空漫游,就是那段时间诞生的经典。
可惜的是,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随着苏联的衰落,美国人已经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了以往对科学,对宇宙近乎无穷的向往。nasa的作用日益降低,美国人对宇宙的渴望已经衰微了。
这也引发了科幻小说的小说日益衰微。而且,一些评奖者们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还促进了这个行为——在利维的记忆中,明年的雨果奖,就是颁发给了哈利波特的。这让有些科幻作家气的跳脚大骂,哈利波特算哪个宇宙的科学幻想?谁来给解释一下光轮2000的科学原理?
这些是需要考虑的,就算是利维真的想要拍摄科幻电影,有科幻小说让他拍摄么?纯粹自己写剧本?那可太难了啊。
“你放心,剧本我会找到的。”利维摇了摇头,没有就此和他争论,果然,他早就有了准备,“实际上,我已经想好了剧本的来源了——去亚洲的那一趟,我的收获,可是不小呢。”
第二一二节科幻作家
“你从亚洲买剧本上瘾了么?还是说,你这么做,是为了照顾一下你说的宏大题材的问题?”
听到利维再次提起亚洲,亚历山大也立即想到了什么。
科幻电影有些时候需要注意到的是一个种族问题:因为科幻电影往往是以‘人类’这个形象出现的,既然是全人类,那就不能只是白人。所以,星际迷航中,必须得找个黄种人,找个黑种人。而在第二部里,为了表示‘各大工业国都参与’了,还要找个毛子——虽然这么做就让人很想吐槽如果这样找个黑人干什么,黑人的工业国哪来的——有些时候,科幻电影必须得这么做,得找来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人出演才可以,题材宏大了,规模自然就也得宏大。
“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我拍摄科幻电影,肯定是需要大量的黄种人演员的,而且还得是很好的黄种人演员,确实需要亚洲的电影公司的帮助。”利维点了点头,“不过,更大的理由,还是因为那边确实有好作品。”
利维没有否认这一点:他不拍摄和中国有关的东西也就罢了,只要拍摄和中国有关的电影的话,那么他就很难容忍那些好莱坞的华人演员了。
那帮家伙长相猥琐也就罢了,说出来的汉语就不是普通话也不是粤语,那种东西,是让人蛋疼。美国人认为他们找来的演员算是华裔的了,可实际上,这样的演员根本无法吸引中国的观众。
如果利维拍摄电影的话,这个肯定是要改变的。以前那是没有办法。现在则不同:东亚的几个国家的电影都在搞改革,自己想找他们拍戏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
“好作品……铳梦还是攻壳机动队?”亚历山大想了想之后,得到的只有这两个答案。
日本的科幻作品并不少,可是要是能够符合利维说的几点的。并不是很多。例如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作品,虽然称得上是非常出色的题材,但是距离科学两个字都太远了——后者基本上就是一个蒸汽朋克的东西,脱离现实很远,而前者玩的是末世流。根本和科学无关:世界上要是真的有了那种可以没有任何动力源就无限工作的丧尸,那不是危机,简直是无损耗新能源,人类新希望……
那种东西可以用来拍摄商业片,但是要说科幻片?亚历山大相信那不是利维要的。
当然。其实亚历山大对于科幻作品不熟悉,他也不知道铳梦和攻壳机动队到底是怎么样的作品。但是他知道,这两个人作品在美国有很多人都提到,很受推崇,所以利维提及说自己从亚洲的所得,他自然就想到了这两个作品。
可他的问题,只是让利维微微苦笑了,“你觉得可能吗?那两个作品的版权那么好买么?”
果然没有买到……亚历山大耸耸肩。没有说什么。他想了起来,似乎铳梦的版权在卡梅隆手里,攻壳机动队的版权则是在梦工厂。利维要是没有买来,也并不出乎他的意料,“那你想要拍摄什么?”
“在亚洲的时候见到了一个不错的科幻作家的作品,我认为他能够写出来我想要的剧本……”
亚洲的别的作家的作品?
如果这话是以前说,那么亚历山大也许只是会嗤笑一下:亚洲哪里来的足够好的作品?除非是攻壳机动队那样得到了全世界承认的东西,亚历山大才不肯相信亚洲会有好作品。
可是现在。谜团公司刚刚拍摄完了无间道,他的想法也变了。他也得承认亚洲确实是有些不错的作品。因此,他也不急着嘲笑了。
“是的。亚洲作家的作品……我那里有些小短篇,回到公司后,我可以给你看看。”
“那还等什么?现在就回去好了。”亚历山大马上斩钉截铁的开了口,“对于能赚钱的大投资电影,我可一秒钟都不想耽误!”
…………………………………
“你确定,写这玩意儿的,真的是个电工?”
翻看着手上的小说,亚历山大带着些许惊叹的语气,开口问着话。他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亚洲的电工写的小说,会震惊到他——这样出色的小说,如果是美国人写的他还可以接受,但是外国人……亚历山大有些惊讶。
“我很确定。”利维笑笑,虽然他知道,这个作家不是个电工……不过他没心情去揭破。看着亚历山大吃惊,也蛮有趣的。
坐在他的对面,利维带着一丝得意开了口,“写的还算是不错吧?我找人帮忙翻译的,翻译的水平很高,润色的也算是不错……”
亚历山大摆摆手,示意利维先不要说话。
对于亚历山大的态度,利维只是笑了笑:他很理解亚历山大的态度:他敢于把它给亚历山大看,就是因为他相信,亚历山大会被打动。
现在,也果然如此。在翻看着利维递给他的小说之后,过了很久,亚历山大才长出一口气。
“难怪你想让他写东西……我发现他的东西,和你的电影的题材,倒是也能贴上。一个流浪的地球,在孤独中接近迷茫的人类 (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