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 第 6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今年的票房大战,肯定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而作为现在的好莱坞大公司之一的谜团公司,在此时也没有落后,他们在今年的五月份也一样准备推出他们的电影生化危机。而x战警的制作速度也不慢,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够赶在今年播出。这两部电影,也可以算是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对于这一场票房大战,他们也一样不甘落后。

    这些肯定会占据票房的大片,现在在媒体那里都炒的极为火热,什么电影才会是票房冠军?这也是人们竞猜的题目之一。

    而在此时,另外一个消息,也让人们有些惊讶:谜团公司不止准备了两部电影,在这两部电影之外,利维也在准备着新的电影,而且,他的电影,还是一部投入巨大的科幻大片。

    这个消息,让好莱坞也是一片吃惊。

    大制作大投入赚钱,这个事谁都知道。可是大制作大投入也很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这也是人们全都担心的。新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超级英雄电影受到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超级英雄电影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死忠极多,就算是拍的稍微差一些,也依然会有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掏钱观看。

    谜团公司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现在忙着播放生化危机,同时在准备制作新的x战警。这两个电影,一个有着游戏背景,一个有着漫画背景,都是有着潜在观众群的。要说这些道理他们不懂,那可就是太过于小瞧了他们了。

    只是,在此时此刻,利维却还是选择了拍摄一个全新主题的故事。而全新的题材,全新的故事。投入极大规模的投资拍摄,这样做总是有着几分危险的。

    电影公司虽然看似一直都在搞很大的投资,可是绝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全都是拉来的资金。就算是大公司,也很难经受起一部大片的投资失败——虽然现在风语者还没有上映,米高梅还没有破产,但是,这个常识人们还是有的。

    可是。这样的做法,如果一旦成功,也是能够带来很大规模的收益的。看看布鲁克海默在准备着加勒比海盗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海盗题材的故事。再看看利维在准备着一个科幻题材的故事,对于他们的选择,人们也只能够感叹:有些人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胆量的。

    而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利维的电影也在一步步的进行着筹备。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演员们。已经初步就位了,而且。演员的阵容,和他想的出入不大。

    伊莎贝拉。阿佳妮那边。很轻松的同意了利维的邀请:她显然没有立即去休息的想法,对于参演电影还是很有兴趣的。而其他角色的选角,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些也让利维很满意。

    而最让他高兴的是,丹泽尔华盛顿同意了接拍这部电影,只不过,他提出来的片酬,并不是降薪,而是想要获得1000万的片酬,和15%的毛利分成。

    这个价钱,要的可以说是相当精准。

    显然,丹泽尔。华盛顿的经纪人并不愚蠢,他提出来的报酬,是现在好莱坞最为流行的模式。自从当年汤姆。克鲁斯用过了这个模式后,好莱坞的电影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这个模式了。

    所谓毛利分成,指的就是票房的总额减去了院线和发行商部分之后,制片商到手的部分,减去了制作费的全部利润。这部分里面,按理说还有编剧分成,有导演分成等等钱财,但是,演员索要分成的时候,就是索要的这一部分的分成,电影制片公司的毛利润,就是他们分成的对象。

    这对于演员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在好莱坞,最为重要的规则之一,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直接从票房里面获得分成,总票房这个数字,是院线,发行,制片三家瓜分的——除非是税务局,可以从这里面拿钱,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而在分账之后,每一家各自去分,演员们的钱,就是从制片公司这里分走。原本对演员们谈话的,也是制片公司,院线手里的总票房是对着发行公司的,发行公司是对着制片公司的,这几方之间,是互相合作的。

    丹泽尔华盛顿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他提出来的15%也是个符合规矩的要求,好莱坞现在的演员们,索要的分成大概就是这个数字。从10…20%之间浮动,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比如说,按照这一部电影投资一亿美元算,如果在全球范围内,他的票房超过了六亿,那么制片公司到手两亿,分给丹泽尔华盛顿的就应该是1500万,再加上他原本要求得到的1000万,这就已经是2500万的报酬了——比起来他自己的2000万级别的片酬,这样说不定还可以更高一些。

    而且,这还只是正常情况,其实,这两年的电影,如果拍摄的足够好的话,票方式可以超过这个数字的。比如说去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9。76亿美元的票房,这样的电影要是有毛利分成的话,那么演员的收入会极为惊人的。

    实际山。在利维记忆中,后来的演员们,确实还真的做到了这些——加勒比海盗4里面,德普的票房就已经高的相当离谱了。

    当然,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存在:如果电影真的拍摄失败了。那么,他收获的资金,也就只有1000万了。

    不过,丹泽尔华盛顿倒是不担心这些:既然是大投资的电影,制片公司总归是得有点信心的,而且尤其是利维的电影——利维在好莱坞可是相当成功的人。他的每一笔投资,基本上都获得了收益,说他会失败,这样的事情可没有几个人相信。

    也正因为这个,丹泽尔华盛顿相当怀有信心的提出来了分成。而他的要价很精准:利维的电影投资大概是一个亿。而总得票房就算再怎么差,也得是5亿左右,这样一来,作为电影制作者,最后的毛利润,也就是5000万左右,他索要的报酬,可以说是已经符合他的身份了。

    对他的要求。利维只是看了看之后,就给了回复。

    “让他稍微减少一些分成的比例:如果他是绝对的主角,那么。我愿意给他15%的分成。可是,他的戏份虽然很重,可并不是绝对的主角,15%的票房分成太高,让他减少。”

    给演员票房分成,无疑会减少了电影制作公司的收益。不过。利维却也很清楚,这种方式。在好莱坞的演员中越来越流行,自己不能生硬的一口回绝。而且,这也未必是坏事。

    “如果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么,我们在前期的支出,就可以少了一部分,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了特效制作中了,而有了更好的特效,我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票房总体也就上去了——这并不是一个赔钱的买卖,关键在于把钱用对了地方。”

    利维对亚历山大,也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想要的,是更好的电影,而不是抠门的省钱。在他看来,省下来一部分钱用于特效制作,显然可以让电影更好,这是有钱大家赚的好事,要是为了不给分成,提高了片酬,没有钱做特效了,结果一部电影只有十分钟的特效,那么,这电影还不如不拍。

    只是,对于丹泽尔华盛顿索要的价钱,利维还是觉得过高了——这是三条主线的故事,其中一条线的主角这么高的价钱,另外两条线怎么办?要是全都给了这么高的薪水,自己还拍什么电影……

    因此,他和丹泽尔华盛顿提出来的,也是让他稍微减少一些分成的比例。对此,华盛顿的经纪人,也很快就给了回复。

    “如果是别的导演,让丹泽尔演一个配角,丹泽尔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不过,既然是利维导演的话,那么丹泽尔愿意考虑一下。800万的基本片酬,再加上10%的分成,不能再少了。”

    能够把钱降到这个地步,利维也清楚了,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他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表示了可以签约。

    只不过,在签约的时候,利维也提出来了,如果电影拍摄续集的话,那么,丹泽尔华盛顿还得继续以这个价钱拍摄。

    这方面,现在好莱坞还没有多少人在意,可是利维却很担心。

    拍摄续集,可以让电影有着更好的受众群,可以减少风险,这也是电影的一个惯例。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15部左右的高票房电影拍摄续集,而到了21世界,这个数字虽然不变,但是投资却一直都在提高,因为这样的电影可以赚钱。

    但是,电影可以赚钱,片酬却也会相应的增高。蜘蛛侠当年拍了3部就拍不下去,后来重启成了超凡蜘蛛侠,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资助下的两个主角,索要的片酬太高了。明明是不需要什么演技的超级英雄电影,可是演员们却敢于索要2000万以上的片酬,这也是他们谈崩的最重要原因。

    丹泽尔。华盛顿在电影里面不算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角色,但是戏份却并不少。万一他狮子大开口,利维可吃不消。

    对利维的要求,丹泽尔华盛顿没有提出异议:现在这个时候,好莱坞还没有太多的续集产生片酬纠葛问题,他也没有意识到利维的意思。

    作为电影的最大牌的明星,他的同意,可以说是让电影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利维的商业大片,也终于要投拍了。

    第二六零节资金回流

    在阿佳妮和华盛顿都表示了愿意拍摄利维的电影之后,利维的电影中的第三个人,也在此时,终于选出来了。

    让利维有些惊讶的是,克拉克在经过了挑选之后,选择的演员,竟然是刚刚拍摄完了利维电影的马克。鲁法罗。

    “电影中要求这个人长得不能太帅气,而且,还得有些文弱的科学家气质。鲁法罗的形象和气质都很符合要求,我认为他是合适的。”

    对于这个人物,克拉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他的意见,利维也认为基本正确。

    只是,这个选角,比起来另外两个名声很大的主角来,可以说是差了不少。华盛顿是新科影帝固然不必说,阿佳妮也是早就成名多年的人物,法国的国宝级别演员,和他们相比,鲁法罗的名声要差了很多。

    “希望观众们不要以为,我们的电影是为了省钱才好。”

    对此,利维也和克拉克调笑了一句,而对此,克拉克也只是笑笑,“我们的电影又不缺钱,省哪门子的钱?”

    这话倒是一点也不假:在电影开拍以前,利维本来以为是很有可能会缺钱的。他特地做了准备,如果电影的资金不到位,那么,就自己出钱,把电影拍摄出来。

    不过,让利维比较惊讶的是,他本来以为,拍摄这样的一部大片,肯定是得花费不少钱的,可是,在准备的过程中他却发现,这部电影的制作,花费比起来想象中的少了很多。

    或者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花钱。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拍摄电影的钱,靠着退税。发行权预售,广告植入这些方式,就已经可以收回来成本了,而且,不仅是收回来成本,甚至还略有盈余。

    “我们的电影按照常规的流程。找了德国的投资人,而且用了英国的演员,再加上拍摄地点是在加拿大,所以我们可以同时在三个国家享受退税。有了这三个国家的退税,我们的花费。已经可以收回来一半了。”

    亚历山大在利维那里,把基本的收入情况拿出来的时候,让利维也觉得有些微微的惊讶。他以前知道退税是电影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可是却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很多国家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都是能够享受到退税的,这一点利维是很清楚。比如说德国,他们的要求是本国投资就可以,而英国是使用本国演员就可以。加拿大等国家则是在本国拍戏才可以。这些要求,都是这些国家为了促进拉动本国电影发展而制定的——比如韩国,他们的退税高达30%。就是为了促进电影发展。

    可实际操作中,这些方式,往往会让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找到赚钱的机会。比如说,因为中国电影这里没有退税,所以,很多中国电影为了享受韩国政府的退税补贴。也确实有很多都是找韩国人合作的。看上去这似乎是韩国电影一下子发达了,攻占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可实际上,等于是政府掏钱。帮着电影产业发展。

    而且,中国的电影这么做的时候,还不只是在一个韩国如此。在利维记忆中,中国电影有不少都非得扯上国外,跑到国外去取景,不是欧洲就是美国的转一圈,这样的做法,有人看起来是在玩情调,但实际上,都是很现实的,为了享受退税。

    而这样做的也不止中国,美国也一样。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退税政策,现在还不是很好。时间到了2002年,美国一共也只有5个州有退税的法案,和利维记忆中日后44个州制订了相应法案相比,现在退税的实在是太少了。美国的电影业过于发达,使得他们缺少竞争意识,反而不如其他的国家给的退税额度大。而这也促使了美国的很多电影,都是在国外拍摄的。

    利维的电影也是一样:他选择的主要拍摄地点是温哥华,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退税。加拿大本国的电影补贴就已经是高达16%了,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己还有补贴,使得这里的退税高达55%,让电影的成本节省了不少。

    而且,温哥华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优势可以吸引外国人来拍电影,他们这里也有着相当不错的电影拍摄环境,各种影棚和设施都很完备,这也是利维选择这里的一个理由。

    而与此同时,电影当然也在英国进行了一些取景,找了一些演员,同时在德国那边找了投资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走一下法律程序——经过了这些手段之后,电影的投资,可以说是已经回来了一半了。

    “德国那边,给我们带来的退税大概是一千万出头,英国的多一些,也就是一千多万。而加拿大这边,我们享受55%的退税,那么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花费100元,他们会退给我们55元——有了这笔钱,我们的资金,基本上已经不用担心了。”

    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电影的投资问题。从德国和英国,这部电影已经可以拿回来2000万以上的资金了,而在加拿大拍摄,可以直接节省一半的资金,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投资,基本上也没有多少了。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一部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是一部文艺片的话,那么想要找人发行,总是很麻烦的。韦恩斯坦兄弟在全世界做的生意之一,就是低价买下别人的版权,然后再用自己的门路发行,从而大发横财。

    文艺片不是很赚钱,发行这些电影,那些发行公司也不是很愿意。虽然说艺术是个好东西,可是,人们成立公司的初衷还是为了赚钱的。

    因为人们有着这样的需求,当一部大片拍摄出来。那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我们的电影已经把发行权预售给了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公司,他们一共向我们提供了6500万的资金,有了这笔钱,我们的电影也不必太过于担心花费了。”

    作为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在发行问题上。也是不需要担心的。在美国国内,他们自然是可以联系发行商,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他们也不必担心发行问题。大片是不愁票房的,这也使得世界各地的发行商。都争先恐后的购买了电影的发行权。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谜团公司已经制作了不止一次大片了。他们有着足够的经验,也有着足够的能力制作好电影,这是人们都相信的,人们才会如此争夺他们的电影的发行权。如果是从来没有只做过什么大片的电影公司,想要这样获得资金,可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以前种下的种子,现在发芽了。

    而有了这些获利的渠道,这样一来。电影还没有制作出来,钱却已经全都回笼了。而从此以后,无论是票房,周边,还是光盘,这些全都是额外收入了。

    而这些方面。现在就也能够看到一些了:比如说,收费电视台那里。就已经有人表示,愿意花700万。买下来在收费台播放利维的电影的权力了。

    一部大片,投资就算是再多,也不过是一个亿左右。而通过这些手段,电影就已经可以收回来成本,甚至还有些超出了。大片时代的到来,除了电影制作精良,可以赚到更多的票房之外,这些收入方式,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90年代,票房占据商业电影收入的30%,而到了21世界,这个比例下降到了10%乃至于5%,靠的就是这种种的额外收入。

    而且,这些还只是节操正常情况下的收入,而如果肯卖掉一些节操的话,那么收入还有可能更好一些——比如说,在电影中疯狂植入广告,这就是很多人用来赚钱的方法之一。

    而在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也有不少人,都送来了合作意向,希望能够在电影里面,使用一些他们的产品。这些赞助合同的收入也不少,如果全都答应下来,那么也是一大笔不菲的收入。

    当然,全都答应下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些赞助本身就有很大的冲突,不过,答应其中的一部分,这倒是可以为电影带来一些收入。

    只是,对此表示高兴地只有亚历山大,而利维对此则是表示了一些看法。

    “阿历克斯,别光想着收钱,我们得考虑一下电影的质量如何究竟如何。有些东西可以加到电影里面,有些则不能。拍电影的时候你总得考虑一下人物的身份,他们该使用什么样的物品,以及整体上的构图和色彩,胡乱加东西,对电影可没有好处。”

    对于往电影里面硬塞广告,利维还是比较反感的。他并没有一概回绝,但是,在挑选的时候,却也依然是非常慎重的。

    他想要拍摄的,毕竟还是电影,而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东西。为了赚钱就什么都不在乎,他还做不到。在电影里面炫耀时尚服装,豪车,名表,这些事情,他认为太过于破坏剧情。而在电影里面添加太多的不符合人物的东西,他也不能允许。

    他的电影毕竟不是007——007年那样的电影,可以添加各种各样的广告,香车美女,名表西装,都是007的必备,可是,利维拍摄的是一个玩游戏的科学家,一个破案的警察,和一个回忆过去的老女人,这些人的生活中该有那些赞助,也是利维需要注意的。

    他不想拍摄成变形金刚那个德行,让观众们看的吐槽不已。

    他想要的,是口碑和票房都好的电影。

    第二六一节特效的轻与重

    由克拉克负责的演员,和由亚历山大负责的资金都相当成功,这也给了利维很大的心理安慰。而在与此同时,鲍勃也给了利维好消息,基本上他需要负责的剧本部分,也已经制作完成,剩下的事情,就只是利维所需要负责的场景和特效的部分了。

    而这一部分,也是最为麻烦。特效工作在电影拍摄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部科幻片的特效是不是很好,这也基本上决定着电影是不是足够好看。在利维所知道的未来,没有特效的大片,变得越来越难以让观众满意,这一部分,是科幻片的重中之重。

    而对这一部电影来说,最为重要的,自然也就是前面的大量的外形镜头的模拟。这是利维所希望拍摄到最好的。

    小说当中,主角之一的汪淼再通过玩游戏的时候,经历了三体文明发展的各个时代,这些时代,也等于是个天文学进步的过程,以及解释三体文明的过程。而对于这一部分,利维的剧本,也是有所改变的。

    在原本的小说中,人物所经历过的几个时代,基本上全都是中国的时代。从周文王,到墨子,再到秦始皇,都是中国的人物,而中世纪和最后的联合国时期虽然有,但是相比较而言,西方文明的比例有些少。既然是要拍摄面对全球的电影,那么总不能只考虑中国人的故事,这样做自然也就不太好了。

    因此,利维就想要把第一段的周文王时期,改到了古埃及——如果论及最早期的天文学的话,古埃及人也是颇为有建树的。而且,在故事中,这个时期也是科学和巫术,神学结合的年代,古埃及的背景其实比商周更容易接受。

    而后。在度过了古埃及的之后,第二段利维选择的则是古希腊时期。这个时期的天文学也是有所建树的,而且,在故事中,这个故事,说的是科学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枷锁。开始懂得如何制作天文模型的时代,而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也确实是制作了几何模型的。

    而后面的几段,他则不准备再做更改了。古埃及,古希腊。中世纪,中国古代,联合国——这样顺序,也就是他所需要的顺序了。

    毕竟,中世纪代表着的,是开始首次提出来天体模型,而中国古代则是在说着人体电脑,可是进入了推演。而最后的联合国,则是三体灭亡的征兆,这些方面。是不能够改的。

    当然,严格来说,这里还是有些小错误的:秦始皇的年代和第四次文明的工业革命时期,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的时代。不过,这个问题,利维决定不去管他。如果真的严格按照工业革命时期的强国来排演的话。那就得去找英国了,英国的人工可没有那么便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利维搞人力计算机的模拟。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放过好了。

    而这些顺序排布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给特效部门去制作特效了。毁灭世界的三日凌空,极度严寒的三飞星时代,还有制造出来反重力的三日连珠,这些景象,都是需要模拟的。

    从光线,到服装,再到人物造型,场景设置,这些东西,都得一点点的模拟出来,才能够让特效制作出来。

    这些东西,也需要早早下手才好。

    特效制作方面,在利维准备开始拍摄电影的时候,故事板也就开始大量的准备了。他所需要的各种素材,全都在电影开始拍摄前就开始有了初步的准备,电影拍摄时所需的材质,毛发,贴图,背景,人物的服装和造型,这些东西,先得在图上画出来,然后,需要制作出来微缩模型,然后,才是交给特效工作人员来做。

    电影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个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画面。就算是比较差劲的电影,特效看起来非常假,但是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毕竟还是成熟的作品,人们也很难知道,这些特效花费了多少心思。但是,实际上,一个特效的制作,是有着很多的步骤的。而这些步骤里面,是需要素材的。这些素材必须早早的准备好了,因为只有有了这些素材,特效工作人员才能够把电影的镜头制作出来。如果不早早的准备好了这些,到时候拍摄电影的时候就要抓瞎了。

    一般来说,特效之下的镜头,是需要着详细的分工的,一个镜头需要先按照角色建立好了模型,然后交给动画,动画给每个角色添加动画,把那些不能够靠着表演完成的动画镜头添加进去,建造好了初步的尽头。然后,再由灯光和材质部门添加进去应该有的灯光和材质,制作出来较为合适的场面,最后,交给渲染部门,再进行渲染,这样的几步走之后,一部电影的特效镜头,才算是完成了。

    看似简单的特效,可实际上需要的,确实多个部门的齐心协力才可以。

    这个工作,说着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算容易,前面的人物模型和动画制作方面还算是好说,到了后面的光照和渲染方面,想要作出真实感来就非常困难了。特效毕竟是假的,假的东西只要做的有一点错误,就全都不够真实。因此,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工程量也很大。

    模型必须细腻,不够细腻,不够认真的模型,做出来的人物造型就假。动画必须逼真,不然的话,肯定被人吐槽说是五毛钱特效。而光照透视也必须匹配,这就需要在拍摄现场准备金属反光球猜忌现场光线,在动画场景里做铺开还原。而材质必须符合物品的情况——有些武侠剧,武器怎么看都是塑料材质,这样的情况大片里可不允许。

    有着这么多的工作,自然就需要一个特效总监来管理才可以。理论上,这些步骤每一步都得是由特效总监来审核的。

    而利维也任命了刘璐璐负责这些。让她带着人去制作特效。

    “特效制作的事情,我可以负责,不过,我得先说好了,如果你加速催促我们快干的话。或者是总是否定我们的成果的话,我可不保证,我们一定能够干好。”

    对利维的任命,刘璐璐也直接提出来了自己的看法。对此,利维只是点点头,就算是同意。

    “我明白这些道理。我会支持你的。”

    其实,这些道理,是个人就明白:好莱坞这些常年制作电影的,谁不知道特效制作时间长一些,发挥更自由一些。可以把特效制作的更好?只是,出于省钱,或者是处于希望赶档期的理由,这些导演们,非常习惯于压榨特效人员而已:毕竟,特效人员又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会,欺压了他们,他们也没地方去说理。

    不过。利维不准备这么干,他想要的是更好的电影,这样做并不利于好电影的诞生。因此。他不但不打算压榨特效人员,而且还愿意主动为特效人员减轻负担——比如说,他在电影里面选择了古埃及和古希腊,就是因为这两个背景,在好莱坞都是已经用惯了的,人们有着现成的群组和毛皮。可以用现成的。至于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纽约……这个在好莱坞一年被毁灭多少次的地方,真的不缺乏背景群组。

    而且。不止如此,利维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也告诉了自己的剧组,一些可以不使用特效的地方,就尽量不要使用特效。

    比如说,虽然说有着绿屏技术,很多画面都是可以靠着后期融合组合成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利维还是选择了使用真正的道具布景。虽然说,可以靠着捕捉影像技术来改变人物的外形,可是,利维还是选择了制作真正的服装。

    “科技手段确实是有利于拍电影,但是,有些时候,能够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对此,利维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不管特效工作做的多么接近现实,它毕竟不是真实的。而且,把太多的工作全都交给特效师去做,也会让特效师压力太大了。”

    利维说的话,其实也是他很清楚地一个电影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未来的好莱坞特效师游行抗议中,他们反对的最为厉害的话题之一,就是滥用特效。很多时候,一些东西不必非得用特效才可以展现,可是导演们为了拍摄方便,却一定要求这样做,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为简单的说,黑天鹅这部电影里面,连人物的纹身,都是用特效做出来的。这样的工作,本来应该是化妆师的工作,又或者是用一些道具就可以解决的,可以全都压在了特效工作人员身上,无疑是增加了特效工人员的压力。

    明明是一组纹身贴纸,或者是一个化妆师两个小时可以做到的工作,非得让特效人员花费两个礼拜去做,这根本就是不把特效人员当人看,不用白不用。

    利维不希望自己的特效用在没有必要的地方,因此,一些可以用道具模拟出来的场景,他还是选择了用道具来做。而真正需要特效的地方,在去用特效来模拟,这样做也可以让特效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一个镜头做一个礼拜,和一个镜头做一个月,这样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为特效师减轻了负担,他们才能够制作出来更好的特效。

    越是看重,越要减轻压力。

    好在,这第一部的三体,本来特效所需的地方也不是特别多。外星世界是一个部分,后期的割船部分是一个地方,而剩下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没有了。

    有了充足的时间,他们绝对可以把电影的特效制作好了。

    第二六二节我行我素的演员

    在这段时间里面,利维的整个谜团公司,可以说都是一片忙碌的。电视剧那边很忙碌,电影这边,有生化危机上映,有x战警2投拍,还有利维自己的电影和支援张导演的电影。可以说这段时间,大片不断,让他的公司忙做一团。

    而在这一片忙碌中,亚历山大负责资金,克拉克负责演员招募,鲍勃管着剧本,利维管着特效,而迈克尔和杰克也一样没有闲着。杰克跑去了x战警2的片场继续演戏,而迈克尔这边,则是负责找来人手,对演员们进行培训。

    对特效人员,这部电影制作很麻烦,对演员来说也是一样。

    电影中的有些场景,完全都是只能够在绿屏背景下拍摄的。比如说着这部电影的三体星的虚拟世界,就只能够在绿屏前展开。人谁都知道,让一个人在摄影棚里,表现出来在特殊的场景,很不容易。

    如何让一个人在摄影棚里走路的时候,表现得好似快要脱水一样?如何让一个抬头看着摄影灯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世界模式一样惊恐?如何让一个人在看着一副绿绿的大幕布的时候,从心底里流露出不忍的神色?这些方面,就是现在电影拍摄的问题。

    科技可以进步,可是,科技再怎么进步,如果没有足够的演技,也是不足以表现出来那些场面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断肢这样的镜头,在现在的技术下,只要套上一个不同颜色的套子。就可以在拍摄的时候,把肢体从镜头里面去掉,这样的拍摄,说起来没有任何困难。可是,对于演员来说。想要表演出来一个残疾人的神态,谈何容易?残疾人身体上的缺陷造成的不平衡,心理上的自卑和自尊,这些方面,可都是需要正常人表现的。

    而更别说,一些更加困难的场景。比如说黑衣人3里面有一段拿着外星人人头。和它对话,甚至还用外星人人头打保龄球的,看上去很精彩,可是真正拿在演员手中的,不过是一个排球。如何对这一个排球表演喜怒哀乐?这就是演技。

    而再比如说。少年派这部电影的场景可以说是很棒,可是,它真正拍摄的地方,却是一个游泳池,那些场面,都得是由着演员自己发挥的。而在拍摄现场,也没有老虎,趴在船上的。不过是一个布娃娃,怎么才能够和一个布娃娃表现出来人与虎的交流?这也是演技。

    电影科技可以进步,可是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考验想象力的。

    好在,这样的表演方式,也不是没有人试过。其实,早在70年代,好莱坞就已经开始用这种训练了。说俩也比较好笑,这倒是也从超级英雄电影里面开始的——不管哪一代的超人表现飞行的时候。其实都是被绳子吊起来,然后在面前有个人有个人拿着鼓风机开始吹……看似这个场面很好笑。可是,超人们的脸上。需要的可是一脸正气。

    而在这一部电影里面,需要展现出来的也是这种演技。为了让演员们更好的了解这种演技,迈克尔也特地的找了表演学校的老师,专门作这方面的培训。

    这种培训,在他看来,很有效果也很有意义。而利维对此也表示了支持,可是,在剧组里面去,却不是人人都乐意。比如说阿佳妮,对此就不屑一顾。

    “阿佳妮说,最好不要去打搅她。她希望更好的分析人物状态,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想法,在这一段时间,她希望自己能够沉浸到人物中去,因此,任何去打扰她的人,她都不保证能够保持礼貌。”

    主演之中,性格最为高傲的,还是伊莎贝拉。阿佳妮。从进入剧组之后,虽然她也偶尔会和别人一切分析自己的戏份,或者是和别人讨论起来自己的戏该怎么演,但是,更多的时候,她都是自己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戏份里面,分析着自己的角色,不和别人交流。

    她在戏中扮演的人物,是个有些自毁倾向,甚至于有些反人类倾向的角色,这个人因为受迫害,从而开始痛恨全人类,明知道外星人不一定更好,可是却就是自欺欺人的想要让外星人入侵。可是,虽然在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可是在表面上,她却依然还是一个端庄的老太太,见到她的人,也都为她的风度所倾倒。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嫉妒扭曲的人,如果这样的人指出现在电影里面,那自然是很深刻的,可是,现在阿佳妮去分析她的人物状态,甚至就算在戏外,也是时不时的喜欢模仿她的心理,这就比较麻烦了。

    谁会喜欢自己身边有个老疯子?就算是她模拟的再好,人们也只会觉得别扭。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这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太喜欢自作主张了。

    对别的演员来说,也许会要求导演给自己加戏,认为自己的那句台词不好,去和导演商量一下修改,但是,她的脾气却完全不做这些事情。在表演的时候,她自己认为怎么好,自己就怎么表演了,至于说和剧本不符合——那是编剧需要改剧本的问题。

    每一个剧本写出来,都是要在编剧工会备案的,在导演拍戏的时候,再想要对剧本进行改动,就得去编剧工会那里报备——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维护编剧们的利益,不然的话,导演随意篡改,那编剧们的原意全都丢了,甚至于如果被删减得多,还有可能拿不到自己应得的一份分红了,这样的名誉和利益损害,编剧们可是不认可的。

    如果是一般的演员,就算是有自己的意见,也会拿出来和导演,编剧讨论,如果导演和编剧能够认可的话。那么他才会按照自己自己的意思来。

    可是,对于阿佳妮来说,她完全不在乎这些。她自己分析人物,分析完了之后,她认为应该添加一个动作。添加一句台词的,她就自己改变了,什么商量,什么讨论,她全都不做。她认为对的就是对的,既然是她表演。那她就一切以她的喜好来。

    不可否认,她这种完全融入到戏里的表演状态,让她的表演看起来极为完美,那种心理有障碍,有自毁倾向。可是又在人前保持着端庄神态的疯狂人格,她模拟的很好。甚至于,就连她改变剧本的哪些地方,细想之下,也都可以说是有道理的。可是,让人比较头疼的是,她的这个性格,在剧组里面常驻。也真的让同一个剧组的人觉得别扭。

    有这么一个我行我素的人,合作的时候压力就自然很大。

    “我原本以为,戴刘易斯甩了她。是戴刘易斯自己蠢,放着这么一个绝顶的美人不要,去娶了一个老丈人。可是现在,我倒是觉得,未必是戴刘易斯的问题……”

    对阿佳妮的作风,在剧组里呆了几天之后。迈克尔也就开始了吐槽了。很多导演在和阿佳妮合作之后都指斥她是疯子,而迈克尔虽然没这样说。可是却也对她我行我素的作风有些不满。

    按理说,她已经47岁了。也演了三十年的电影,拍摄电影的这些规矩,她应该全都很清楚才是。可是,对于这些规矩,她却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这让迈克尔头疼不已,如果不是她长的确实太过于美艳惊人,迈克尔甚至怀疑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混出来的?

    “其实,要是真说这方面,戴刘易斯也未必就多好,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戏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演戏的时候,完全不把自己当明星,想干吗就干吗,抱着孩子上街买菜,或者是开一家鞋店卖鞋,他们都做得出来,反正只图活得高兴。而演戏的时候,就完全融入角色里面,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感受,自己过足了戏瘾就算——他们的性格其实很接近,所以才走到了一起,只是,事实证明,这样的两个性格完全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点难。”

    对这段当年的花边,利维也不好评价。戴刘易斯一封电报就抛弃妻子,确实有点人渣,可是,这样的两个戏疯子,在一起日子怎么过也确实没法想象。和阿佳妮活的任性自我不同,戴刘易斯至少还有点向往一点正常人生活的,因此,在遇到了他喜爱的作家的女儿的时候,他也就抛弃了阿佳妮。

    而想到这些,利维在心里其实也有点好奇:当年的霸王别姬参加戛纳评价,身为评委会主席的阿佳妮对这部电影相当不满 (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