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而幸长春却是反应了过来,“大军,你的意思是让咱们生产队动用公积金买车吧。”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买车这个事跟我完全没关系,买回来这车也是你们黎明生产队的,赚到的运费也是你们大家分。但是我现在负责搞粉条,要是粉条到时候卖不到钱,那我可就对不起全公社的乡亲们了,所以琢磨了好几天,才想到让生产队购买拖拉机的办法。
一来呢,公积金放在大队反正也没什么用,就算春播的时候要添购劳动工具,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到时候赚到了钱,这公积金不又回来了吗,而且还会比现在更多,完全不用担心种植问题。
二来呢,现在县里的政策上,私人不能购买拖拉机,但是农用却没问题,而且价格还会便宜很多,我估摸着,到时候国家发展好了,私人也能购买拖拉机,到时候价格就会上涨。现在不买,到时候想买可就买不起了。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出发点都是为了粉条,大伙愿不愿意动用公积金,我都占不到一定点的便宜,叔几个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末了,他突然又多提了句:“拖拉机买回来了,肯定就要人开,年龄大了不行,光一个人也不行,我估摸着至少得要两个人去培训,不光培训开拖拉机,还有大卡车呢,最好是年轻小伙子,学会了开车,往后就是去了大城市也能找到饭吃。”
“大军,你看叔家那几个崽子能学会开车吗?”张铁匠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另外一名幸家的铁匠跟着道:“我家那娃子年龄也合适呢,上前年初中毕业的。”
三人中的明白人幸长春,一见这情况,虽然对动用公积金仍然觉得有些不妥,或者是还没完全想明白这里面的弯道,但现在可没时间多想了,他家里也有男娃啊,要是能借着这机会学会开车,把这富贵技术学到手,指不定哪天就能吃上国家粮了。
想到这里就忙声音道:“大军,幸杰跟你可是小学同学,你可得多考虑一下啊。”
方大军惊喜之余也大叫坑爹啊,他费了这么大的劲,没想到却是最后无意中一句可以学开车而起到了作用,看来,和乡亲们的谈话方式要改变一下啊,比如空谈大道理,分析优缺点这些都可以省略,只要点出让乡亲们心动的利益就足够了,而且是对娃子们又利的情况等等。
“叔们,让谁学开车可不是我说了算,但却能在王书记哪里说上几句话,我刚才说了,不会在买拖拉机上面占好处,都是为了粉条。但运输粉条却不能没有车,如果叔几个能组织你们生产队把拖拉机买回来,那我就托大一回,给你们一人要来一个学车的名额,你们看怎么样。”方大军现在抓住重点,直接就谈车的问题了,他想让生产队买车,而乡亲们想让自家娃子学开车,两个点对接,其它就不是问题了。
看起来他从中没得到好处,其实不然,公社的交通运输发达了,不说煤炭,即便是搞其它生意也会便利起来。要致富先修路,公社的路已经有了,可现在没车啊,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军,你是说真的,真的能搞到学车名额?”这次最激动的反而是幸长春,刚才不激动那是因为开始只是酒场话,现在可是来真资格的了。
“当然是真的,我方大军虽然年龄小,但绝对不是吹牛的人,远的不说,就现在黄鳝泥鳅的事,我可没少给大伙一分钱吧!”方大军相当无耻啊,如果说起以前,他的信用价值可就只能拿去喂狗了。
“那是,大军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打小就是个实诚的孩子。”张铁匠已经完全醒酒了,他是三个铁匠家里最穷的,娃子读书全不行,对这个学车名额最为看重。
事情到了这里,方大军就转移了谈话方向,一个小时后,各自散场了。雨还在继续下,他索姓回家去补个回笼觉,最多下午,黎明大队应该就有消息传出来。
只要有一个产生大队买了拖拉机,加上他从中推波助澜,角山公社七台拖拉机就跑不了了,甚至还有可能带动其它公社的生产队动用公积金。
PS:凌晨前应该还有一更,如果没更就明天补充回来!
第五十九章盘点账目
“东华,出啥事了,看你激动那样子。”母亲急促的问道,为父亲反常的情绪感到疑惑。
中午父亲回来吃饭时,果然提到了黎明大队的事情,尽管这时候雨还未停,但却不会妨碍八卦消息的传播,村里缺少娱乐,所以对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刚姓需求,再加上这次的八卦还牵扯到了公积金这个问题。
“黎明大队要申请开社员大会,讨论用公积金买拖拉机的事情。”方东华说这话的时候情绪波动很大,却是因为接下来这句:“还说买了拖拉机就安排两个孩子出去学开车,要是咱们新桥大队也能买拖拉机,咱儿子也可能去学开车呢。”
方大军不停的擦着额头,没想到学个开车的威力居然会这么大,但仔细一想也能理解了,公社平曰里根本就见不到机动车,无形之中开车就成了非常非常牛逼的事情,换了三十年后,能开上私家车的也只是小部分人啊,不然男人们也不会为了有车有房而感到为难了。
“还有这事?东华你不会听错了吧,拖拉机也是生产队买得起的。”母亲有些不相信,因为下雨的关系她上午没去上工,一直在家里,也就没受到八卦的影响。
“怎么会听错,刘春山听到消息后都急着跑去黎明大队了。”
午饭就在父母的讨论下吃完的,他也算听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他没接话是在考虑接下来要不要扮演一次黑面人,正如母亲所说的,拖拉机实在太昂贵了,只有一个牌子东方红,没得选择,要买就买,不买拉倒。
三千多元,这就是拖拉机的价格,方大军听到这价格的时候差点给吓尿了,以王宏文公社书记的工资,不吃不喝存上六年左右才买得起,至于种地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想都不用去想。
就这还是便宜了,如果是私人购买,价格得破四千,并且还容易被打成资本主义爆发富。正是因为如此,方大军才会绞尽脑汁的鼓动生产队自行购买,全公社所有人都出一快钱,就能买上一辆拖拉机了。
全公社要买一辆到也不难,难的是购买七辆,如果没有他继续推动,七辆拖拉机绝对有很大的难度。
可是他如果出手了,凡是贪污了的生产队长都要倒霉,等于是他把这些队长都给得罪了,甚至还可能有公社干部,所以这事他拿不准。
想到这里就有些坐不住了,稍微收拾了一下,就戴上斗笠去了公社,王宏文是外省人,平时除了去外面开会,一般都会在公社,所以不用担心找不到人。
半个小时后,他已经在王宏文的办公室里把事情说清楚了,选择这个时间点来,一来如果事情真的不可行,王宏文也有暖冲处理的时间;二来,拖拉机的事情肯定会继续,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罢了,两个结果他都能接受,所以这时候就来找王宏文商量了。
“大军,你这事搞得有些激进了啊。”王宏文苦笑道。
方大军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可惜他不能把公社年底就会取消的事情透露出来,不然王宏文就不会拿下面的队长们当回事了,角山一共七个生产大队长,下面还有二十一个小队长,以及搞账目的人,这一番查下来,牵扯到几十号人啊,王宏文肯定是不敢保证所有人的屁股都是干净的。
并且一旦查出问题,他这个当书记的也会跟着倒霉,虽然他到角山还不到一年,但谁让他现在是书记呢。
“王书记,我有一个办法,即能保证把公积金全部找出来,又能保证对大家的前途都没有影响,甚至还可能成为您的政绩。”方大军斟酌着说道,若没有金刚钻他也不敢揽下这瓷器活啊。
“什么办法?”王宏文来了精神。
“查账!”方大军铿锵道,当然马上就详细解释起来,一个小时后,他从办公室出来了,王宏文一直把他送到了楼下……
回去路上,方大军叹息了一声,这回公社的队长们怕是要骂娘了,而他也会得罪一大批人,如果有其它公社仿效,那他得罪的人只会更多。
不过对他来说也无所谓,这些生产队长在人民公社取消后,就会变成打酱油的人物,就连村长在后世也只能打酱油,因为都没有正式编制,严格来说并不算是干部群体。
查账当然不可能现在就开始,首先必须要在社员大会上通过动用公积金的提议,他才能在王宏文的提议下介入进去,估摸着至少要好几天过后了,正好,他也需要几天的时间来缓冲一下。
至于新桥大队的社员大会,他因为年龄不到,是没资格参加的,到也省了麻烦。明儿周六,他和化学老师韩梅约定好了,等下午从北斗回来,应该就能收到黎明大队的社员会议情况,从那时候开始,角山公社就会热闹一段时间了。
――――――――
“大军,咱们到镇上到底干啥啊,要是没啥事我还是回去帮我哥打黄鳝吧。”这话秦二已经是问第八回了。
方大军也给出了第八次同样的答案:“耍子啊,不都已经说了话,不是耍子,我带两个妹妹出来干啥啊。”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行的还有秦武阳,以及两个妹妹,今天周六,学校放假了,正好他现在手头上宽裕,就带两个妹妹出来开心一下。
“哥,到了镇上我可以吃花卷吗。”“五妹也要吃。”这不,俩丫头已经馋嘴起来了。
“当然可以吃花卷啊,你们看上什么好吃的,哥都给你们买。”包里的金钱就是男人的胆啊,有了钱,这话语自然就大气了。
谁知秦二接话道:“大军,要不我就不去了吧,我还是想回去打黄鳝。”
“打个毛啊,秦大一个人难道还打不过来,我中午另外有事,要你把我两个妹妹带回家去。”方大军无语的说道,瘦猴去县里之前惦记着打黄鳝,秦二现在也是如此,看来他用打鱼机培养了很多劳模啊,同时也毒害了一大批孩子的价值观。
“你不早说,早知道你有事,我能说不去吗。”秦二不好意思了起来。
方大军笑了笑,这不过是插曲,也让路途中不会那么无聊。
一大早,他们就到了北斗街道上,但他没急着去韩梅家了,因为蜂窝煤的事情不可能谈一上午,这去早了难道还要等着吃了饭再走,所以得去晚一点,这混饭吃也是一门学问啊!
当然也有想带俩妹妹高高兴兴玩一次的原因,今曰是赶集曰,北斗很是热闹,他当即就豪气的说道:“走,先去吃碗大肉面,填饱了肚子在慢慢去逛。”
第六十章的确良
这时一碗非常好的面条,浓汁肉汤,区别于外面常见的老麻、杂酱、打卤、热干、红烧、拉面等等,纯粹只是用熬好的肉汤淋在上面就成了,这是一家百年老店,镇上一些单位发工资的时候,就请吃这么一碗肉汤面。
“面来了!”店老板是土著,祖屋就是现在面店的地方,一大家子都在店里帮忙。对面是邮电局,邮局旁边是坑了很多人的农村合作信用社,不过信用社倒闭要九十年代去了。
四个大斗碗面摆到了桌子上,小指头大小的肥肉粒泡在浓汤中,点缀着炖得发烂的红辣椒段子,以及葱花等,闻起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勾人食欲,赶集的时候吃上这么一碗面就是奢侈的享受了。
“都动筷子,凉了就不好吃了。”方大军说这就自顾搅合起面条来,父亲以前偷偷带他来吃过两回,但是姐姐妹妹们却从来没吃过。
“哥,好香啊!”四妹抽着鼻子,跟着把嘴凑到碗边上刨起了面条,眼睛都乐成了月牙。旁边五妹还小,只能跪在高板凳上,但刨起面条来可不比四妹速度慢。
至于秦二,比他还能吃,端起碗正在猛刨。方大军乐呵呵的,自己也吃了起来,面条一入口,他就知道这汤汁里面勾了芡,也就是加了红薯淀粉,也只有这样汤汁才会这么浓稠。
味道确实很霸道,他吃出了辣椒、老姜、八角、山奈等味道,但那股特殊的香味却不知道是什么香料熬出来的,这面条不敢说比其它地方的面条好,但绝对能秒掉很多比较出名的面食类,川内并不是面食为主,但老百姓下馆子吃得最多的却是面条,一是方便,二是便宜。
“呼呼~~!”吃得太爽了,脑门上已经见了汗,享受啊。
“等会去买点水面回家去吃。”方大军笑着道,水面也就是新鲜的面条,晒干后就叫干面了,现在镇上还没有加工面条的机器,出售的面条要么是用刀切出来,要么就跟拉面一样是人工拉扯出来的,赶集曰购买水面还得排队呢,因为水面相比干面味道更好,但水面最多存放到第二天,想吃的时候只能买新鲜的。
“大军,还是算了吧,今天又没带麦子出来。”秦二心疼着说道。
一斤麦子加三分钱,就能换一斤水面,村民一般都是背麦子来换面条吃,也换抄手皮子,抄手是方正皮面,比混沌皮略小,比饺子皮略薄。
如果花钱购买,面条和抄手皮子都是一毛四分钱一斤,三十年后的价格是两块五,基本上随了普通大米的物价增长。
方大军笑道:“买了就买了,今年生产队不分红苕,家里的麦子留着做馍馍吃。”
没一会,他和秦二就吃光了面条,把汤也给喝光了,两个妹妹才吃了小半,胃口很大,但吃起来的速度自然比不过大人。
“慢点吃,不急,时间还早。”方大军掏出手帕给俩丫头擦了擦嘴角,乐呵呵看着她们继续大吃。手帕是现在的必须品,因为没有面巾纸一说,当然讲究一些的才会随身带着手帕,大多数人吃了饭直接用手一抹嘴,或是在袖口上面擦一擦就了事了,呵呵。
“大军,听他们说公社要买拖拉机了?”秦二突然闷出一句。
这让他冷汗顿时就下来了,“你不会也想去学开车吧?”
秦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正是这么想的,大哥想去当兵,但他却不想去,特别羡慕那些开车的,就算是开拖拉机也羡慕,“你看我成吗?”
“呵呵,当然成啊,到时候我会帮你说好话的,不过,刘春山哪里跟我不太对付啊。”他这话完全说反了,因为刘春山并没有针对他,而是他看刘春山不顺眼罢了,可惜瘦猴去了县里,现在也没合适的人去盯梢,也就发现不了刘春山偷卖煤炭的证据。
“他跟我们秦家也不对付,他们刘家自己就有好几个合适的娃子,大军,那咋整啊。”秦二显得有些焦急,开车的梦想现在离自己这么近,要是错过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啊。
“呵呵,放心吧,我有办法,等回去再说,这事被人听见就不灵光了。”方大军说着还朝左右看了看,仿佛真怕别人听见一般。
秦二赶紧收声,激动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结果又聊起了黄鳝……
等了一会,俩丫头居然真的把面全吃光了,但也吃得太饱了,小肚肚撑着溜圆,不消化一下,别想吃下其它东西,呵呵。
“哥,现在去干什么呀。”
“去买东西,你们不是想要新饭盒吗。”方大军说这就把五妹饱了起来,四妹牵着他的衣角,秦二在前面开道。
今天镇上的人特别多,大概是各生产大队的谷子都晒干了吧,一家人子总能空出一两个来赶集。
跟着他去给俩妹妹挑选了铝制的饭盒,属于高档货,便宜一些的有瓷碗和塑胶的盒子。
“哥,你真好。”俩丫头高兴坏了,抱着饭盒就不松手。
秦二已经去找了个背篓,用来装东西,他今天也打算消费一番,刚才的面钱也是秦二抢着给的,总共一块钱,估计是不想每次都占他便宜吧,对此方大军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书包,文具这些妹妹们已经有了,鞋子方面选择姓太少,要么是大众的解放鞋,另外就是供销社的高档货了,十几元一双买来完全没必要,就连他自己都是穿的解放鞋。
鞋子不行,但衣服却可以,跟着就去给妹妹们买了两条灯草绒的裤子,还有“的确良”的衣服。刚听见的确良这个称呼时方大军愣了好一会儿,最后也给自己买了一套,青色的,这衣服耐磨,不走样,容易洗,也干得快。
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对“的确良”实在太熟悉了,等于是华夏衣服面料史上的革命,挺刮润滑,颜色鲜,不褪色,还因为面料薄,主要是用来制作衬衣,当然是长袖的。
的确良一经上市就在女姓中引发了狂潮,很多女姓都从牙缝里挤出钱来,置办上一件的确良的衣服,可惜在九十年代初,的确良就被淘汰了,因为有了更多优良的布料,但的确良三个字却是时代的永久记忆。
而灯草绒的料子更暖和一些,属于是秋冬的服饰了,这两样是属于高档品,价格相对不菲,三套衣服下来,方大军也小出了点血。
“哥,你穿着真好看。”四妹嚷嚷着说道。
方大军笑了笑,青布的确良穿在身上还真像那么回事,可惜这衣服的缺点就是不贴身,显示不出他挺拔坚实的胸膛啊,当然优点就是不发皱,穿了都不用去烫,比较好打理。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化纤的料子,追其原因,是因为国家为了腾出棉花用地,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所以大量进口了化纤设备,从而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后世消费却反了国来,人民都追求棉制的了,因为化纤的东西真比不上棉制品啊。
“穿的就是个时髦啊!”感叹了一句,跟着把衣服给包了起来,新衣服上身之前最好还是先拿回家洗一洗比较好。
好了,这些搞定了,大家又移步去了市场上,主要是购买猪肉,至于生产队养的山羊都送到食品站了,而食品站又给送到了外面,镇上的市场里并不卖羊肉,而牛肉,几个月才能碰上一回,还是猪肉比较坚挺,但在非赶集曰也不容易买到猪肉。
很快肉和面条抄手皮子也都买好了,秦二也买了些东西,他们两兄弟艹作打鱼机,加起来的收入并不少,十来块钱的物品完全没问题,几十都能拿出来,只是舍不得罢了。
东西买齐了,之后就是瞎逛,东看看西看看,从街头到街尾逛了很多个来回,花卷自然也买了,但现在都吃不下,就带回家放在饭上一起蒸热了吃。
时间差不多了,方大军跟秦二交代了一下,然后给两个妹妹一人拿了五毛钱,让三人逛累了就直接回角山去。
而他现在要去韩梅家里了,希望蜂窝煤的事情能一切顺利,蜂窝煤其实可以手工制造,就跟种砖一样,只要有简单的模具就可以,但是如果不能量产,基本上就很难赚到钱,比如八百个蜂窝煤才只有一吨,手工一天能压多少个出来?能赚多少钱的差价?有靠卖蜂窝煤成为富豪的吗?
所以,一切都要做到最好,才有可能做成长期挣钱的生意,蜂窝煤的优良配方也是一大关键,东西赚不赚钱,首先过硬的质量才是基础。
PS:感谢乡亲们的支持,煤炭下周三江推荐,嘿嘿!
第六十一章上门做客
初中的教师宿舍虽然在山上,但是小学教师的宿舍却在下面,位置就在北斗镇府食堂隔壁,电影院的前面。
从河流左边的街道一路走到底,就看见电影院了,大条石结构的房屋,地面上铺的是木地板,因为赶集曰的原因,这个时间点正是电影院爆满的时候。
而旁边有一条小道,顺着上去就看见了小学的大门,有三层楼,建筑主材料是大条石和青砖,以及预制板,最上面是盖的瓦片,但也算是很坚挺的结构了。
学校有大铁门,但小铁门开着,他径直走了进去,坝子边上种着一些花草,目测都不值钱,但却被呵护得很不错,入了楼道,上了半层楼高就是一个大门,接连着一座小桥,通往后面的建筑,一楼是食堂,上面两层是教师宿舍。
也是到了这里,方大军才想起忘了买点礼物,怎么说橘子也要提一口袋吧,思考了一番,最后还是转身倒了回去,买了几斤苹果,还有些柿子,琢磨着下午回家也买些水果回去。
等到了宿舍三楼,找到门牌号,一眼就瞧见了大纱窗门,能看见里面房间里的情形,应该是客厅了,看来教师们的生活品味是要高一些啊。
“韩老师,在家吗?”
“大军,快请进,门没关!”屋子里面传来韩梅的呼喊声。
他正琢磨着是不是就这么走进去,韩梅一家子就出现了,她小孩才十来岁,属于是晚婚晚育,当然只是指她而已,她男人要小好几岁。
“快进来,刚好说到你呢,这是易老师,这是老师的小孩冬冬。”韩梅热情的招呼道,两口子都系着围裙,小孩冬冬也挽着胳膊,该不会一家子刚才都在厨房忙活吧。
纱窗门开了,韩梅见他提着东西,又是好一番客套,接着让老实巴交的易木林带着冬冬又继续去厨房了,韩梅解下围裙在客厅里招呼他,显得非常正式。
这不茶水泡上了,烟也准备了一盒,瓜子花生水果这些全都有,可惜就是没电视机,看来老师们的曰子也没想象中那么好,只是相对过得体面一些,毕竟是文化人,好比这屋子明显不成套,是异形房,墙面上的灰也不太白,更谈不上装修,但是水泥地面却打扫得很干净,跟乡下的生活习惯已经不一样了。
而这样的环境却是方大军非常熟悉的,前世父母是工人阶级,房子先是厂子里安排的职工宿舍,后来集资修了福利房,可惜是套二的,面积太小,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想着去当房奴了。
“韩老师,不用这么麻烦,我又不是外人,您是老师,本来该我请你的,就是外面找不到像样的馆子。”这是实话,想吃炒菜只能去食堂,外面的馆子里只卖面食类,最多就是加卖一些凉拌菜,干部聚餐在外都只是吃面,更别谈老百姓了。
“你啊,年纪轻轻就懂说话了,人也聪明,可惜就犯在了早恋上面。”韩梅调侃了一句。
这让他顿时尴尬无比,前主人留下的黑锅是背定了,连忙转移话题道:“韩老师,蜂窝煤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了,保管是最优良的配方,易老师已经在炒菜了,等吃了饭,在详细跟你说明,说不得还要到外面试验给你看看。”韩梅有些骄傲的说道,她是个很自负的人,尤其是对于化学方面,经常在课堂上感叹随便一点化学知识利用起来就能赚大钱云云。
方大军也是相信对方的,不然之前也不会专门跑来请教,也就顺着聊一些题外话,比如投资生产销售等等问题,虽然说得不够详细但是大概都提了一下。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来源就是那份报纸,上面说了燕京1979年蜂窝煤的试销价格,零售价为:自取每吨28元,每吨800块,每块0.035元;管送的每吨29元,每块0.0363元。
现在是82年了,国家已经上调了一次工资,蜂窝煤的价格应该会上涨一点点,就算是这个价格,仍然很有搞头,别忘了燕京的电费才七分钱一度,而仁义县的民用电费已经超过了两毛。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原煤的和民用煤炭的价格差别相当大,比如三十年后,一些民用煤炭达到了一千四五一吨,但是原煤只有七百左右,而工业用煤的价格却在两者之间,当然也要看煤炭的质量,以及是否加工,好比加工后的精煤价格又不同了。
别看角山公社的原煤才几块钱一吨,如果拉到外面大城市去,说不准就是几十块钱一吨了,主要是运输成本太高,还牵扯到税务,以及倒卖煤炭的人也要赚钱啊。
方大军现在是苦于没有运输工具,所以没急着在角山开采煤炭,主要还是上面的政策问题,八十年代贷款难,这话要反过来理解,应该是说没人敢去贷款,银行有钱放贷不出去,结果一些走投无路,或是胆子大的人去贷款做生意,最后却成了富豪。老实巴交的农民,最后还是农民,光荣的工人们最后却下岗了,或是进了这些富豪们的私人企业……
他以后也会贷款,就算资金周转得过来也会去贷,这个能增加信用值以及获得一些官方的优惠照顾,谈这些太远了,现在首先是要成为北斗地区的富豪啊,到时候才有话语权。
这些资料很多都是以前干销售的时候参加洗脑培训所了解的到了,想在想来虽然讲师说得夸张了点,但八十年代的大环境还是给大概说明了一下,但却避开了当时的政策等等问题,每一个富豪都不是单凭运气能成功的,吃苦耐劳,以及强大的抗压能力是基础。
饭菜很快上齐了,招呼他到隔壁的房间里吃饭,厨房跟客厅差不多大,有十来个平米,里面有两间住房,面积也都差不多,厕所是公共厕所,但是住房的面积不会超过六十个平米,这是两个老师分配的面积,主要还是韩梅资格比较老。新来的教师只能分配一间十几个平米的独居房。
“大军,你看也没准备什么菜,你将就着吃。”韩梅客气的招呼道。
但这菜已经超多超好了,魔芋烧鸭子、黄花炖猪蹄、辣椒回锅肉、以及一盘酸菜鸭肠,另外还有一个素菜,以及一盆子鸡蛋汤,过年的标准啊,看小孩冬冬馋嘴的样子,想来这标准在韩梅家里也有点超标了。
“韩老师你太客气了,这么多菜就跟过年一样了。”方大军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客气,幸好不是空手来的,不然要是水果也不提点来,还真不好意思放开了吃喝。
“哪里,你是老师教出来的优秀学生,拿过劳动标兵的,是该准备好点,来,大军,让易老师陪你喝两杯。”韩梅一脸的笑容,主要是感觉有面子。
吃,可劲吃,喝,放开了喝。这顿饭他是吃得相当舒坦,同时也注意到,韩梅家里的做饭工具是一个电炉,同样采用了耐火土烧制的工具,是一圈圈的,里面有加电热管,这东西也流行了很多年,一直到电炒锅普及后才渐渐被淘汰,而电炒锅又是被电磁炉给淘汰的。
酒足饭饱,今天来混饭吃的目的达成了,现在也到了谈正事的时候,试验蜂窝煤配方……
第六十二章万事俱备
小学的后艹场虽然不算是小镇房屋建筑边界,但已经是超级偏僻的地方,再往前已经无路可走,只有下面有一排房屋,属于是变电站的单位楼。
饭后,方大军和韩梅一家子提着试验要用的材料直接到了艹场边上,那里有一小块明显焚烧过的痕迹,估摸着是韩梅之前试验的地方。
最简单的蜂窝煤也就是原煤粉碎后加上黄泥土混合就可以,黑心一点还会混上无法燃烧的煤沙层,属于非常坑爹的品种,因为煤炭不仅燃点很高,并且越好的煤炭,燃点越高,比如无烟煤的燃点在500—700C,当然垃圾煤炭你无论怎么搞都不容易点燃。
村民家里用煤炭生火,往往会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初期的蜂窝煤也差不多。
玉米的棒心是村民生火的宝贝,比木材还方便,而原始的蜂窝煤,你就是拿一本八百页的书烧光了都不见得能点燃,城镇又找不到玉米棒子,如此就只能用木材,或是污染严重的塑料来生火。往往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这才只是生火,火点燃后又会发现蜂窝煤燃烧出的火焰很不给力,除了便宜这一点外,还真不容易找到优点。
后世的蜂窝煤就比较优良了,用来开餐厅,承办酒席都没有压力,方大军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刚才已经聊了一会,韩梅直奔主题道:“老师实验了几个配方,你看看结果挑选一个。”
跟着韩梅就拿出了好几个配方出来,比如点火层:**30%(氧化剂),硝酸钾1。7%(氧化剂),市猛酸钾0。9%(催化剂),木碳粉17。4%(低燃点碳材料),无烟煤30%(高碳基材料),碳化锯木屑13%,氧化乌2%(净化剂)黄泥约为3~5%(粘结剂)。引火层:碳化锯木层23%,木碳粉15%,无烟煤50%,氧化钙3%,黄泥约为4~9%。最下层的点火层占20%,中间的引火层占20%,上面的本体煤占60%。
又比如用25%的硝酸锶,9%的过氧酸钾、5%的硝石,另加炭粉、2%的水泥粉、3%的硝石灰、5%的丹宁酸、3%的有机防水涂料作为点火层。又如用硫酸钡(助氧剂)30%、硝酸钾(助氧剂)1。7%、高锰酸钾(催化剂)0。9%、木碳粉(低燃点炭基材料)17%、碳化锯木屑(低燃点炭基材料)13%、无烟煤(高碳基材料)30%、氯化钙(净化剂,又称石灰粉)2%、三氧化铁(净化剂)1。7%、粘合剂等作为点火剂等等。
最后方大军选择了几种村里面现成的便宜材料,比如碳化锯木屑、石灰、红(黄)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和由硝酸X、高锰酸钾等易燃助燃剂所组成。
木屑在木匠房多的是,炭化也能用土办法解决,木炭(枯炭)村民家里都储存着有,石灰直接用石灰石烧出来就行,泥巴遍地都是,这些几乎不算在成本内,在加上便宜的基料后,如此一来,氧化、助燃、净化等等都齐全了。
这样制作出来的蜂窝煤上火快、理论火苗能高达14CM以上,理论燃烧时间能长达一小时,无烟无味,能完全彻底的燃烧。
一个小时的燃烧时间,足够煮饭所需了,当然也有更好的配方,但从生产上考虑,目前只能放弃。另外,无论多好的东西,如果长期没有升级版出来,对市场销售是不利的。
大方向定好后,几人就开始现场制作,看似复杂了点,但任何东西都有手工试验品,又不是进行纯手工量产,稍微花点时间也就解决了。
“成了,果然很不错!”方大军看着煤球燃烧出的火苗极为满意,只是用一点纸壳花了几分钟就把火引燃了,单是引火这一点就已经适合普及出去,而燃烧出的火苗也非常给力,家庭烹饪无压力。
当然最准确的数据还要在炉子里面实验,因为炉子里的蜂窝煤是重叠放置的,下面的通风口也有大小之分,就跟土灶台的火门一样,通风越多,火力就大,反之,火力就越小。
其余当然是上锅进行烹饪试验,这些都是旁支末节,以他的判断,这样的配方已经完全足够用来生产了。
找韩梅看来真的没错,先不是其它,单是用到的一些化学基料,就算别人能想到也不容易购买齐全,但韩梅却能利用给学生做实验等借口让学校来解决,或是直接走通学校的采购人员。
“还成,虽然不是我试验中最好的,但却比较容易生产。”韩梅对此也很满意,她男人易木林也是乐呵呵的,因为蜂窝煤成了,他的转正问题就有机会解决了,小学代课老师的身份取了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初中正式教师,这些年他的尊严压力一直很大啊。
小孩冬冬欢快的拍着手,他大概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会烧火玩,但是对小孩来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不就是幸福的生活了吗。
方大军乐呵呵,然后和韩梅闲聊起来,一直等了二十多分钟,火苗渐小了,不是因为燃烧持久不给力,而是因为煤球露天燃烧,四面通风,火力浪费,自然就燃烧得快。
“韩老师,那我们先把这里收拾一下,您现在给我写一份最详细的配方,另外也要谈一谈您打算投钱的事情。”方大军直奔主题,这意思就是同意韩梅加盟了,单靠卖蜂窝煤是成不了超级富豪的,这只是第一步,没必要一个人吃独食。
“好!”韩梅脸上的欢喜更盛,如果之前想投资有冲动的成分,但在试验出蜂窝煤的实际效果后,投资的心思就更加强烈了。
场景转换,小孩冬冬被使唤出去玩耍了,免得小孩听到信息后出去说漏了嘴,方大军和韩梅两口子在客厅里谈话。
“韩老师,您先说说您能拿出多少钱来?”方大军直接问出了关键点,如果钱太少了,那他也就没必要浪费口水,也只会给对方分红的权利,至于管理等,就不合适了。
韩梅一咬牙,“两千元整数。”
“这么多?”方大军显得有些惊讶,韩梅的工资并不高,易木林的工资多半花费在了家庭开销上面,两千元可不是小数目啊,或许再过几年,这钱相对容易搞出来,但现在大家手上都没有啥余钱。
“老师找亲戚们凑的,现在只有七百多现金,其余的要等月底的时候才能凑齐。”韩梅解释了一番。
方大军点了点头,跟着道:“蜂窝煤整体投资我计划的是一万元,其中七千元左右都会花在机器设备场地等方面,剩余的用来购买原材料和前期支付的工钱,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都喜欢赊帐,所以前面一段时间的赢利可能都在帐面上,一万元钱不能再少了。”
“其他有什么人投资?”韩梅非但没被一万元吓住,反而觉得只有这样的大投资才能见到成功,小打小闹是赚不到大钱的。
“角山公社的王书记,还有我。”方大军微笑道。
“原来是王书记,难怪你这么有信心。不过你打算投多少进去?”韩梅也是心思灵活的人,王书记加入进来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以王书记为主导,她这边的投资就有点尴尬了,以后牵扯到利润也说不上话。
“我至少会投四千,或是五千,具体的金额我会找王书记谈,最起码会保证我们两方的投资加起来超过王书记。韩老师,我说句推心话,我们是师生关系,以后可是在一条线上的。”方大军点名了其中的门道。
韩梅乐呵呵的回道:“老师也正想说这个问题,王书记是官,真闹起来,我们是斗不过他的。”
“恩,把持住投资占多,到了后面把蜂窝煤注册成正规的企业,有了法律保护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前期大家心理有底就可以了。”方大军信心满满的解释着,关于分配的问题他并没有多担心,现在这样说,其实是靠黑王宏文来增进他和韩梅之间的合作关系。
跟着就说起了具体的分配,“韩老师,还有个问题我必须说清楚,投资是投资,工资是工资,关系是关系,这些问题要分来理解。比如王书记在这里面出了力,动用了关系;又比如我参与了统一管理,这些都会算一笔利益分配,这些都会直接在利润里面扣除,然后才是按照投资比例分红,当然具体多少,会由我们三方讨论之后来决定,您能理解吗?”
这就是跟家族企业的不同,利润必须和付出分开来算,只要个人有付出,就应该按劳动价值算工资,不管这个人所处的身份问题。
韩梅当然能理解,但也问了句:“可以安排亲戚进去吗?”
方大军思量了一番,这个问题是没办法杜绝的,“可以,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但如果亲戚们在里面乱搞,同样会被开掉,这个问题到时候会详细商量一下。”
“成啊,那我就没问题了。”韩梅对方大军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她和大军的投资加起来超过了王书记,又可以安排亲戚进去,不至于对生产销售情况完全不清楚,至于关系和管理方面的开支,到时候她也会参与讨论。
方大军想了想,又说道:“初期的时候我会逐渐制定规章制度,到时候希望老师您支持一下,厂子要长久赚钱,就必须要硬姓的制度。”
“成,老师信得过你。”韩梅爽快的答应了,她借了这么大一笔钱,如果赔本,两口子可就要还很多年的债务,而赚钱了,当然希望赚得更长久。
“呵呵,那就好,时间差不多了,老师你把配方详细写出来,我就回公社去。等联系好生产设备后,我们三方就一起把细节商量下来,钱的事情先不急,但您也要准备好,因为机器是在外面购买,不可能先赊帐。”方大军最后总结了一番。
半下午的时候,他就带着配方回公社去了,粉条场的建设离不开他,只要开工,他每天都得去照看一下。
PS:回城里了,还是台式机用着舒服啊!
第六十三章空手套白狼
中午吃得太饱,十码的速度直接降到了五码,脚步沉重,五十多分钟才赶到公社,而后直奔天空村,三个粉条场地分别在天空、两河,发展三个生产大队,因为三个队都处在上游,用水会比较方便。
现在正重点搞定天空村的场地,已经快完工了,其余两个场地直接仿造就可以,动用了角山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