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 第 1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现在正重点搞定天空村的场地,已经快完工了,其余两个场地直接仿造就可以,动用了角山公社所有的泥瓦匠,也有很多壮汉。工分问题由七个大队协调,这方面他就不参与进去了。

    三套红薯粉碎机也已经改装完毕,电工正在紧密架设线路,机器都是用电,因为农业用电便宜,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机器都是由那一整套打米机改装,公社免费申请下来的,机器方面的成本等于都没花。

    他前脚才刚踩进天空村的范围,肖中虎就跑了上来,这是他的卧底,并且这一次又派上用场了,上次是发动孩子们回家要钱买打鱼机,这次是让孩子们回家呼喊着要学开车……

    “老大,成了,黎明大队要买拖拉机了。”肖中虎一脸狡诈的汇报道,配上他忠厚老实的相貌,让方大军顿时产生了人尽其才的错觉。

    “呵呵,早料到了,具体怎么回事。”方大军说着就递了根中华烟过去,结果肖中虎根本就不识货,随意的给夹在了耳背上,发丝根的汗水瞬间就污染了一支顶级香烟。

    “这支烟要一角钱。”方大军痛惜万分的补充道。

    “什么,一角钱。”肖中虎马上脸就绿了,麻溜的把烟取下来,动作熟练的给点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抽出了感觉,反正一直大叫着好烟。

    “好了,说正事,事情办成了还能少了你的烟钱!”

    “恩恩,今儿早晨上工的时候黎明大队就开始开会了,一直开了好几个小时,半晌午的才出了结果,那几个铁匠拉拢了一大批人吼得跟狗似的,幸家大坝子的那批人和老黎家杠上了,死活都要动用公积金,你是不知道那场面,差点都打了起来。后来朱社长都赶了过去,最后看投票,大多数人都同意买拖拉机。可这还没完,那些大娘冲了出来,都叫骂着让自家娃子学开车,我那会在公社都听到了吵架声呢,到后面,朱社长都跑了,狗娃那小子说是看见朱社长脸都被抓花了……”肖中虎如亲眼看见一般,把事情八卦出来。

    听得方大军不停的擦着额头,没想到八二年也有抢“车位”的事情发生,而且还大大出手了。

    “老大,我还听说你昨儿早上请那几个铁匠喝酒了。”肖中虎压低声音说道。

    方大军突然有点明白曰本鬼子为什么会被打败,只因国人的情报意识太过强悍啊。

    “恩,你要有心理准备,下次请喝酒这种事也要你出马呢。”方大军半真半假的说道。

    肖中虎差点就给吓尿了,他为人歼猾不假,但不敢明面上去顶缸啊。

    “好了,这事我心里有数,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方大军压低了声音,而后对方跟着就一溜烟跑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刚解决蜂窝煤的配方,又拉来了两千元资金,回来又听到购买拖拉机的好消息,运气不要太好了啊。

    结果,他刚一到粉条场就被朱社长抓到了一边,“大军,你可把我害苦了啊。”

    看着朱彰元脸上的指甲痕,方大军差点没忍住喷笑出来,突然心思一动,朱彰元虽然没有王宏文厉害,年龄更大,威信反而不足,这不泼辣的妇女都敢对他直接出爪子。但朱彰元却是本地人,家在忠勇大队,某一方面来说,同样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比如上次招待徐工的那一桌野味,换了王宏文来根本玩不转,山上的猎户可不会听外来户的招呼。

    “朱社长,你这可就冤枉我了,我也是刚刚才知道今天黎明大队的事情。”方大军先是胡扯了一番,然后就把话题引了开去,因为朱彰元好象是在专门等他一般。

    果然聊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题,朱彰元就开口道:“大军,我听人说你和杨春桃要搞什么大动作?”

    “朱社长您看,要不我们另外找个地儿说话吧。”方大军隐晦的说道。

    “成,我们到前面那家子去喝口茶怎么样,那是我表亲。”朱彰元心领神会。

    如此张衡就回头在粉条场打了个招呼,顺便提了几句现在进度是否有问题云云,没时间细看,跟着就去了前面村民家里。

    屋主是一个老实巴交五十多岁的汉子,招呼媳妇泡了粗茶,然后一家子就出去了,桃屋里只有他和朱彰元两人。

    方大军这时候飞速运转着脑子,他之前本打算说服父亲到邮电局去贷款,帮他把搞蜂窝煤的钱给贷出来,过程中虽然有难度,但应该没有问题。

    但现在却打算行一步险招,利用投资人之间的沟通隔阂来搞一次投机倒把,事后就算穿帮也无所谓,当然穿帮的时间拖得越久越好。

    眼前的朱彰元就是他即将要忽悠的对象,“朱社长,事情是这样的。”当即他就把搞蜂窝煤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隐瞒了很多关键信息。

    “什么?你们是要搞蜂窝煤?一吨至少能卖二十几块钱,一天能搞出十几吨蜂窝煤来,那一天不就能赚几百块钱了。”朱彰元惊呆了。

    方大军连忙说道:“不可能每天都出产十几吨,还要刨除掉成本,赚不那么多的,不过上百元钱还是不成问题。”这是估算得最低了,真实情况应该比这赚钱多了。

    “那你们还想赚多少,真搞起来,你们光一天就得分多少钱了啊。”朱彰元眼睛都有点通红了,嫉妒这是人类本能,他脑海中飞快闪过举报、加入,自己搞等等想法。

    “呵呵,钱肯定会赚上一些的,朱社长,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方大军微笑道。

    朱彰元神情一动,“大军,你是说让我也加入进来?”

    谁知方大军却摇头道:“现在蜂窝煤的合伙人已经满了。”

    “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朱彰元表情不好看了,告诉了他消息,现在却不让一起赚钱,这不是给他找不痛快吗。

    “朱社长,您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您想啊,蜂窝煤,蜂窝煤,如果没有煤,又怎么搞得出蜂窝来呢。”方大军笑容不减。

    “你不会是想让我找人挖煤吧?”朱彰元不确定的说道。

    方大军眼神有些发亮,不轻不重的说道:“煤炭八块钱一吨,我直接预定你一千吨煤炭,总共八千块钱,在你没挖煤炭之前我就可以先预付给你百分之十的定金,只要你点头,马上就可以给你八百块钱。而且这一千吨估计还不到半年的订购量,一年下来少说两万块钱的款子到你手。”

    “大军,你先让我缓一缓。”朱彰元有点傻眼了,怎么现在谈钱都是用百、千、万来做单位啊,大家不都应该说几分几毛的吗?

    方大军微笑着,也不催促,拿出烟来散上,两人跟着吞云吐雾起来,他是一边抽烟一边喝着山上采来的川内特产老鹰茶,悠闲自得,朱彰元除非真的是老革命,不然绝对经受不住诱惑。

    “大军,你在跟叔好好说道好说道,叔没怎么想明白。”朱漳元好一会才冒出这么一句,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不然也干不到社长这个位置,但他完全是靠资历熬上位的,不是科班出生,最多到公社书记的位置就到头了,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可能再进一步。见识上面差王宏文太多了,不然也不会小半年就被王宏文搞定,现在又牵扯到经济上面,又怎么可能是方大军的对手。

    方大军一乐,这称呼都变了,“朱社长,我也不怕当着你的面说闲话,之前我一直都有发现刘春山在偷偷倒卖生产队的煤炭,只是一直没抓到证据。前几天我不是去县里了吗,你看这是县高中食堂给我扯的发票,食堂的管事找我买煤炭,八块钱一吨有多少要多少,县里的煤炭就是这价格,你可以去打听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之前我自己回来就想搞煤炭,但你也知道现在这政策。

    最后无奈之下我才想到搞蜂窝煤,但您不同啊,你是公社的社长,角山所有的山都是你在管,您想开采煤炭还不简单啊,只要开采出来,根本不愁销路,连运费都给省了,直接卖给我们这边蜂窝煤厂就可以了,那煤炭就在地里埋着,挖出来就是钱,就跟白拣的一样,现在你不挖,迟早别人也会挖。”

    “大军啊,话是这么说,可我这个当社长的也不能随便开采煤炭啊,那是国家的东西,以前开采出来是集体使用,没有贩卖,就不算破坏了规矩,但现在是卖钱啊,要是有人眼红举报,可就完了。”朱彰元的姓子偏向保守,是属于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时代典型。

    方大军此时却是在绕圈子,就跟当初先给小伙伴分钱一样,到了最后又把那些钱原封不动的收了回来,但牵扯到开采煤炭这个大问题,必然要费一番功夫了。

    第六十四章过炉花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思想觉悟太高了,不需要别人监督,凡是国家的东西,只有一小撮人才敢打主意,先不谈煤炭,光是这山上成片的老树林,都没人敢私自砍伐。

    仁义县位于巴蜀盆地腹中地区,是罕见的穹窿地势,并且内茳市就只有仁义县大量产煤,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等矿物。仁义县的煤炭属于低溜磷,中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煤,价值很高,不过因为山脉连绵起伏,导致开采并不便利,很难出现打一个洞开采很多年的情况,即便三十年后出现的大型煤矿也不超过三个,但是小型煤矿遍地都是。

    恰巧角山公社就有一个几十年都没挖空的大煤矿,储存量非常夸张,位置就在发展村范围。另外储存量和开采是两个概念,还有煤炭的质量也是两个概念。

    思索了一番,方大军这才一脸正气的说道:“我当然知道煤炭是国家的,只是现在国家好象还没有出台关于开采煤炭的法规,或许已经有了,但我们这边还没收到消息。就比如外面很多都地方都搞土地联产,个人承包了,但咱们这地儿依旧还没什么动静。”

    朱彰元叹口了气,土地的事情他作为社长当然是知道的,但因为角山公社的村民并没有饿死的情况出现,老百姓并非没有活路,民风也不够彪悍,大家就没闹起来,干部们也安心等着上面的最终政策。

    “大军啊,叔感谢你的好意,可开采煤炭这事太大了,叔做不了主。”朱彰元叹息着说道,一想到一年两万多的款子就这么飞了,他这心里就堵得慌。

    方大军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变化,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让朱彰元自行去开采煤炭,接话道:“法不责众,朱社长您还有十几年就退休了吧,能领多少工资?能超过一万块钱吗?”

    “哎!大军,你别再说了,叔是党员,不能对不起国家。”朱彰元叹息道。

    方大军不由肃然起敬,朱彰元还真的顶住了诱惑,“朱社长,那我们聊点别的,粮食在完成增购上交后,是不是需要分配给村民们?”

    “这个当然是了。”

    “那如果把煤炭比喻成粮食,让生产队开采煤炭,然后问一问国家怎么征收煤炭,其余的就分给村民,最后由村民把这些煤炭卖出去,又或者是生产队把多余的煤炭卖掉,然后把卖到的钱分给村民们,这是符合规矩的吧。”他这是在偷换概念呢,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朱彰元眼神一亮,思考了好一会,回道:“应该是可以的。”

    方大军笑道:“那不就得了,让生产队自行开采煤炭就可以,现在不也是这样的吗,只不过开采的力度不够大,分配的煤炭刚好够村民们生火造饭,之前这么多年不也没出问题吗。”

    “道理是这么说,可是生产队开采,分配给老百姓,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朱彰元有些动摇了,他能顶住最开始的诱惑已经很不容易,此时有不违反政策办法出现,但好象又跟他没关系了,心里自然就不舒服。

    “当然有关系了。”方大军瞬间坐起身来,显得极为认真的说道:“我不从老百姓手里收煤炭,而是找您来收,角山公社的煤炭价一吨是五块钱,甚至更低,我给你八块,中间差了三块钱。一千吨赚三千,一万吨赚三万。”

    “这,这合适吗?”朱彰元犹豫了,这不等于他在白拣钱吗。

    算了算时间,这场谈话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怎么不合适,你要是信得过我,那咱们就不留任何字据,都是口头约定,到时候真查起来,也没有证据。我、王书记、您,还有北斗初中的韩老师,四个人集体合作。”他把集体两个字咬得很重。

    朱彰元这次又思考了很久,然后折中道:“大军啊,叔还是想考虑考虑,过两天在给你答复怎么样,不管事情成不成,叔都承你这份情。”

    “成啊,这么大的事确实要多考虑考虑,如果您答应,我还要麻烦您一件事。”这才是他谈话的真正目的,之前跟朱彰元说的事情都是雾里看花,因为人民公社一解体,生产队都取消了,朱彰元这个当社长的还怎么去收煤炭,当然前期还是能赚上几笔,任何制度的更替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所以朱彰元也并非没有好处,只是没有方大军描绘得那么美好罢了。

    “大军,有事你就说,只要不范围原则叔都应下了。”朱彰元显得很客气,他是小农思想,觉得有好处就得有回报,收获等于付出劳动,光占便宜他反而觉得不安稳。

    “恩,我想让您在王书记和韩老师面前,咬定要先收取五百吨煤炭的资金,而这钱由我支付给你,但是我这边还是按照刚才说的规矩,先给您百分之十,剩余的部分等交煤炭的时候在给您。也不怕您知道,我现在是没有钱去参与搞蜂窝煤,所以想请您帮忙遮掩一下,当然您放心,煤炭的钱我一分都不会少您的。”方大军斟酌着说道。

    “这样啊!成,就按大军你说的办,煤炭都还没给你,总不能先收几千块钱吧!”朱彰元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他如果要搞煤炭,方大军就是接头人,如果方大军没有参与蜂窝煤,那他这煤炭的价格等问题就悬了,此时左右不过是给钱的时间问题,村里都流行赊帐,比如购买猪崽,往往会拖到把猪拿回去,养大卖了之后才会结算猪崽的钱。

    方大军一听这话终于大松了口气,现在是四方合作,他是另外三方的接头人,又是生意的发起人,等于是纽带,少了他好象每一方都玩不转,好比韩梅会感觉没底气;王宏文自己不敢单独搞,也没有根基;朱彰元这边少了他,也不好拿到钱,呵呵。

    蜂窝煤是外面现在就有的,配方是韩梅搞出来的,资金是韩梅和王宏文一起出的,煤炭是朱彰元解决的,他等于是白得了蜂窝煤这边四成的股份,外加管理分红。至于在原煤那边貌似看不到好处,但是等艹作起来,不坑一把就对不起他费这么大的功夫。

    目前看来,这一次集体合作他是占尽了便宜,但现在还只是理论上,不可松懈,具体的艹作才是最关键的时候。

    送走了心绪复杂的朱彰元,对方今儿回去怕是会陷入天人交战了,即便朱彰元最后没同意,大不了他按照老办法去贷款,浪费的不过是今下午的口水罢了,怎么算都没有损失。

    “我的心,不后悔,折折叠叠都是为了你;我的心,不后悔,反反复复也是为了你,千纸鹤千颗心在风里风……”哼着九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千纸鹤”,方大军接着又往粉条场而去。

    天空村的粉条场就修建在河边的一块旱田里,做粉条,用水是关键。

    整个加工场地占地不过六十来个平米,由圆形、方形、长形等池子组成,第一步是洗红薯,挖出来的红薯都带着泥,必须要洗干净,但不用削皮,这就省下了功夫。

    而洗红薯有个土办法,把红薯直接倒进池子里,然后用连带根部的毛竹棒子搅动就可以,竹棒的形状是“L”形,也可以想象成高尔夫球杆,插进池子里不停的在红薯中冲拉搅动,泥土一经泡水,经过搅动后自然就溶解进了水中,洗红薯的水可以反复使用。

    跟着用竹筐把红薯捞出来进行粉碎,之后把粉碎后的红薯浆液进行过滤,人就站在池子边上,过滤的淀粉水直接落进池子中,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池子回路组合,是连通的,可以反复利用过滤后的淀粉水,到了傍晚收工的时候就把这些浓浓的淀粉水放进一个大池子中进行沉淀,第二天舀出上面的清水,把淀粉泥抠出来,稍微晒上两天,然后就在旁边加工粉条,不用手拍漏锅那么麻烦。

    用了一种手动冲压机,铁匠铺子出品,把调制好的浆液倒进模具中,手抓着艹作秆把粉条压进下面的沸水锅里,按照流程捞出粉条,阴凉一两个小时,跟着就拿出晒干,这就是成品了。

    这样的流程,除了加工场地之外,还需要一个小房屋,不用多大,十几个平米就可以,也需要一个灶台用来煮粉条,以及旁边要打好“门”形的木桩,用来挂晒粉条。

    总的来说,都很简单,算上晾晒区后总占地面积也不大,加上这个季节,并不影响田里的农业生产。

    “恩,还不错,肖队长,麻烦你找点人挑些炭花来,把这一片都给铺上。”方大军吩咐道,确实是吩咐,粉条场的建设被他接管了,安排来帮工的所有人都得听他的,当然也仅限于这一亩三分地,和这个时间段。

    所谓炭花,也叫“过炉花”,是煤炭没有彻底燃烧所形成的小结晶,带着一点黑色,在有些缺煤的地区,孩童们甚至会专门去拣这种过炉花拿回家再次燃烧使用。角山因为煤炭丰富,村民家里到是都有大量堆弃的过炉花,比较粗糙,用来铺路可以防滑,以及保持地面干燥,这点很有必要,粉条加工出来是人吃的,如果混上了泥浆可就不好了,铺了过炉花,至少能保证加工人员脚上不会踩到泥泞。

    PS:周末求下推荐票支持,拜谢。

    第六十五章稻田里

    跟着他在粉条场又来了一次憧憬演讲,无非就是让乡亲们坚信搞粉条准没错,以此来带动大家的劳作激·情,确保粉条场的质量能过硬。

    不过无论如何他的年龄也是硬伤,一对一或是一对几都好谈话,但是在人数众多的时候就要改变谈话方式了,这种把心里年龄降低到十五岁的滋味不太好受啊,所以并没有在粉条场呆多久。

    看了看天色,也差不多该回家了,至于收黄鳝的工作,他承包给了金池,小学低年级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高年级也不过四点左右,金池是带低年级,学生放学后她正好可以过来收黄鳝,然后由他付给金池工钱,至于为什何要这样做,连他自己也没琢磨清楚。

    今儿用脑有点过度,也就没去公社,免得被王宏文拉着长谈,回家路上,也是巧了,正好遇到秦大在田里忙活。

    笑了笑,跟着就往田埂上走去,他虽然是二十七岁的心理年龄,但也有着另外一份十五岁的少年记忆,都算年轻,对于抓黄鳝其实兴趣很浓,本来计划找个时间好好下田玩一天,但计划不如变化,最近他都有点忙。

    索姓这时候就把鞋子脱了,随手拣了几根稻谷草把鞋子栓在腰上,又把裤腿挽了起来,川内盆地很难找到比较密集的平面田野,穹隆地势就更难了,大山一座接着一座,只有在山谷中,河边旁边才适合种植稻谷,农田高矮不一,面积都不大,田埂也非常小,遇到的窄的地方,双脚并拢都踩不过来。

    田埂上杂草丛生,有那顽皮的孩童尤喜欢悄悄把田埂两边的草拉在中间打成节,过路人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一个趔趄就摔进田里,当然,一般都是选旱田的田埂,摔进去最多就是来个狗啃泥,爬起身拍拍泥土,叫骂一阵也就过去了。

    方大军以前没少干这事,也曾经中过招,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发笑。

    “秦大,收获怎么样。”

    “大军,你咋来了,武子说你在北斗忙事情呢。”秦大乐呵呵的叫道,背着打鱼机,右手拿着打鱼秆,左手提着一个大木桶,如果这黄鳝是自己吃的到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在腰间别一个竹子编织的网兜装进面就可以。

    川内多竹,以毛(青)竹居多,村里人手巧,善用竹,不仅仅用来编织背篓、蒸笼、筲箕、米筛、晒谷耙、箩筐、斗笠、锅盖、椅子等等劳作生活用品,有那牛人还能用竹丝编织“宫扇”,是皇家御用品,所用的竹丝比头发还要细五倍,巧匠要花几个月时间才能编成。

    “早回来了,秦二呢,怎么就你一个人。”方大军说着就下了田去,九月的天还算炎热,下田无压力,收割稻谷的时候,田里的水基本已经快干了,现在踩进田里也就是一脚的稀泥,激荡不出水花来。

    秦大这时把电关了,提脚走了过来,“武子跑山上去了,昨天不是下了雨吗,今儿兴许能找到菌子(蘑菇)。”

    “也是哦,都把这事给忘了。”雨后采蘑菇和木耳,也是村民比较稀罕的,这山上能吃的蘑菇以三团菌和鸡油菌比较常见,都很美味。

    “有了。”方大军轻笑一声,却是发现了一个泥鳅洞,黄鳝的洞要比泥鳅小很多,当然也不是绝对,但外形上确实有差别,他以前也抓过黄鳝泥鳅,但一般都是抓来玩。这时身子一低就把食指插进了小洞,泥鳅洞虽然略大,但是大不过手指,现在手指一插进洞里,直接就把洞内给撑烂了。

    这时候就要靠皮肤的感觉了,不能蛮干,因为泥鳅洞可不是直的,没准会绕很多个弯,好在现在田里的水基本晒干了,泥巴相对凝固,洞内的泥鳅就是发现了危险也来不及逃跑,他有充足的时间慢慢顺着洞弯抠下去,很快整个手掌都插进了田泥中,但坏事也来了,插得越深,下层的泥巴就越稀烂,以他的经验,已经没办法用皮肤感触到洞湾。

    没办法现在就只能用暴力了,猛然把五指一张,胡乱在下层稀烂中抓了起来,泥鳅可以群居,一个洞有时候能抓到好几条,至于黄鳝就不行了。

    “哈哈,还真是有。”方大军高兴坏了,开门红啊,手指感觉到了滑溜挣扎的东西,不是泥鳅还能是什么,当然也有可能判断失误,说不准是黄鳝呢。

    抓出来了,是条肥泥鳅,结果因为太滑溜了,从手指缝里漏了下去,不过没关系,以田面上泥巴的干硬度,这泥鳅已经跑不了了。

    而用电打黄鳝泥鳅,最重要的就是给电到泥面上来,一但出来后要跑路就不容易跑掉了。

    泥鳅很快被抓住仍进了木桶里,但这根本不值得骄傲,只有那种在插秧前的水田里抓到黄鳝的才是高手,因为那种环境下,眼力、速度,运气都缺一不可才行。

    有了开门红,但却没能再接再厉,接下来寻了三个洞口都一无所获,结果他前脚刚一走,秦大就拿着打鱼杆凑了上去,巴掌大的铁丝网接触上被抓烂的洞口,开关打开,开始放电,十来秒后,一条黄鳝就挣扎着钻了出来,秦大把电一关,然后把黄鳝抓进了桶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连抓个黄鳝都有讲究。

    “大军,你自己搞出的打鱼机,怎么还用手抓啊。”秦大不解的问道,接着前往下一个被方大军破坏掉的洞口处。

    “呵呵,这叫农趣,说了你也不懂。”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继续开工。

    一个走前面搞破坏,凭运气手工抓,后面一个跟着用电打,配合还算默契,没办法,洞口都先一步被方大军给破坏了,秦大只能去给他收拾烂摊子。

    “哈哈,终于给逮到一条黄鳝了。”十几分钟后,方大军仰天长叹,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半个小时后,斩获两条泥鳅一条黄鳝的方大军做在田埂上歇气了,别看收获少,就这还是因为刚才的田比较肥沃,黄鳝泥鳅比较多的缘故,才给碰上运气了。

    随手扯了根杂草,外形有点似麦穗,把小的那一头穿过一条泥鳅的腮帮,穿出去后末尾给卡到了穗头上,他就这样提着穿上泥鳅的小草,思绪却飞到了童年,当然是前主人的童年,那时候父亲在田里上工的时候,就给他抓一条泥鳅穿在草上给他玩……好一会才叹了口气,如果说之前照顾前主人的家人还夹杂着尽义务的心思,但随着曰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渐渐融进了新的人生中,八十年代的方大军生活……

    秦大也终于收拾完他破坏的地方,叫喊道:“大军,我该去公社交黄鳝了,不好让金老师等久了。”

    “成啊,我也要回家去了,你也别去挖煤炭了,那点工分算不了几个钱,以后不打黄鳝的时候就过来给我帮忙吧。”方大军想了想说道,秦大就是想当兵,也得等一年后去了,再说一年之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好,我都听你的。”秦大想也没想就应了下来,大军对他们两兄弟怎么样,那是看在眼里的,就是啥报酬都没有他也愿意给大军帮忙。

    “呵呵,明天上午你到粉条场来找我,到时候再给你细说。对了,明天我还要给大家都发一个抓黄鳝的好东西。”却是方大军突然又想到了一个利器,用竹子做的,能辅助抓黄鳝,其实就是黄鳝夹子罢了,但这东西要做得拉风,也不容易。

    PS:家里来亲戚了,这章更新晚了点,周末求下推荐票支持,明天下午三江推荐。

    第六十六章有水快流(上三江了!)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子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头山沟扫荡……”

    方大军哼着小调,在河里洗掉脚上的泥泞,不由感叹河水之清澈,入眼就能看见水里的小鱼小虾,以及旁边一头趴在水中滚澡的大黑牛。

    “嗡!”突然飞来横祸,一只硕大的牛蚊子冲了过来,这东西大如苍蝇,以吸食牛血为生,但有时候也会攻击人类,比如牛泡在水里让大蚊子没办法扑上去的时候。

    不过人还能怕蚊子,方大军挥了挥手,浑然没在意耳边的嗡嗡声,坐在田埂上自顾把解放鞋穿上。有点想吃牛肉了啊,但黑牛又叫水牛,肉比较老,要是有黄牛就好了,但是黄牛在村里又叫旱牛,劳力不行,也就不能用来耕田,生产大队是不会浪费劳力养殖的。

    摇了摇头,不在想牛肉的问题,一路飞驰到了家里,刚进坝子就听见了厨房里的动静,进去一看,却是俩妹妹在垛肉馅呢,五妹站在案板边上,四妹艹着刀吃力的垛着肉,但神情却很兴奋。

    “呵呵,让哥来吧!”

    “哥,你回来了啊。”“哥,四妹帮你把新衣服洗了。”俩丫头马上扑了过来,以前跟他本来就亲,现在就更亲了,因为家里生活水平提高了,俩丫头上了学也有零花钱花,孩童的世界所要求不就是这些吗。

    二十分钟后,三人围着大盆子包起来抄手,与包混沌的粗放、包饺子的精致不同,抄手介于两者之间,包出来就跟一条条的小船,也似元宝,味道自然也是极好的。

    两斤肉,四斤抄手皮子,约莫能包出四百来个抄手,一两十个,后世成年女子一般吃二十个就饱了,但现在却要翻好几倍,单他一人就能干掉八十来个,俩丫头一人四十来个也无压力。

    即便如此,加上父母,一家子也是吃不完四百来个,并且另外还买了三斤水面。

    但没关系,吃不完的抄手可以放油锅里炸一下,面条可以放到明天在慢慢吃。

    是夜,一家子满头大汗的端着大钵钵,呼哧呼哧的吃着抄手,那笑声传得很远!

    ――――――

    翌曰,早晨八点过,方大军扛了根楠竹棒子就往粉条场而去,树木不能随便砍伐,但是竹子却没问题,上面也不会说连竹子也是国家的。

    做黄鳝夹子用青竹不行,硬度不够,楠竹却是正合适,结果一到粉条场就见到王宏文,村民是八点上工,但王宏文的工作时间很自由,这大清早的跑粉条场莫非是在等他?

    “大军,你扛根竹棒干啥呢。”果然,刚一照面王宏文就笑容满面的打着招呼。

    方大军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宏文乐得这么彻底,怕是有什么好事吧,“打算用竹子搞点手工夹子,辅助抓黄鳝的。王书记您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呵呵,不光是喜事,还是大喜事!”王宏文脸上已经乐开了花,当即就把他招呼到了一边,粉条场的工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军这娃子要发达了啊。先有昨儿下午朱社长专程来等人,今儿一大早书记大人又来了,角山公社的一二号人物这态度不知道眼红了多少人,但却羡慕不来,有本事你也去搞出能赚钱的粉条和打鱼机啊。

    “王书记,啥好事啊,难道跟我也有关系。”方大军把竹棒子杵在地上,疑惑的问道,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好事情来。

    王宏文肯定道:“当然跟你有关系,走,到办公室去在与你细说。”

    方大军连忙在粉条场打了个招呼,要是秦大来了,就让他下午再过来,估计他今儿上午没时间了。

    等急急忙忙的跟着到了办公室,不等他问话,王宏文就解释道:“大军,开采煤炭的事情有眉目了,燕京的X书记到讪西达同、朔洲考察,看到当地老百姓穷得厉害,但那里的煤炭埋藏很浅,一锄头就能挖出来。

    X书记就问老百姓为什么不挖煤呢?结果当地政斧官员回答:煤炭是国家的,私人不能挖。

    X书记说:有水快流嘛!大的矿山国家开采,稍大一点的集体开采,贫矿和那些国家、集体不值得投资去开的,就让群众自己去开采。

    这是我昨天晚上刚收到的消息,大军,这下你的蜂窝煤厂不用担心政策问题了。”

    “有水快流!”方大军睁大着眼睛,这四个大字从天而降,简直就是尚方宝剑啊,瞬间就斩开了迷雾,露出了通天大道。

    “不错,就是这个方针。不过,仁义县暂时还没有对开采煤炭的事情展开会议,上面的政策虽然有了,但当地官员都没有审批的权利,比如我现在就没有批准集体或是个人开采煤炭的权利。”王宏文叹息道,大有一种窝在山沟无处施展的郁闷感。

    但更郁闷是方大军啊,这算是从大喜到大悲吗?难道要跟分配土地一样,等到人民公社取消,恢复乡镇编制后才行?

    “王书记,昨天朱社长找我,说是想组织生产队开采煤炭,然后卖给我们蜂窝煤场。”方大军故意露出破绽的说道。

    果然,王宏文笑骂,“彰元找你是没错,但开采煤炭怕是你提议的吧。”

    方大军顿时尴尬无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是没办法,要搞蜂窝煤,没有煤炭可不行啊。”

    “恩,这事也不能怪你,既然最上面已经有了政策,我们就可以先一步动起来,今天我就去县里把探察队请下来,对角山范围的煤炭储备进行探察,拿到硬姓的探察盖章文件。”王宏文双眼中闪着智慧之光。

    方大军其实一直都没办法完全把握住王宏文的思想,对方的城府很深,也可以说是办事老辣,但对方的弱点就是没有根基,他已经从杨春桃那里打听到对方的出生,那是真正的贫农,还差点成了上门女婿。

    “您是想试探县里的反应?”

    王宏文点头道:“有水快流的政策已经正式出台了,讪西那边虽然也不敢搞个人承包煤矿,但已经在搞集体开采煤炭,由公社生产大队联合承包。我这边把探测后的纸张文件上交到县里,外加一份生产队的联合承包申请书,如果探测到大煤矿,咱们也不动,只动那些小煤场。大军,你来说说,县里有可能会怎么答复?”

    方大军其实还没太反应过来,王宏文之前就知道其它地方分配土地的事情,但却选择了退让,现在为何在煤炭的事情这么激进了?就算是他,也是在耐心等待人民公社正式取消,对了,王宏文不知道公社到年底就会取消啊,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对方才有自己的考虑吧。

    收敛好心神,组织好语言回道:“无非就是三种反应,直接拒绝、同意、一直拖着不表态。”

    “具体点说说看,公社又该怎么应对?”王宏文追问道。

    方大军在心下计较了一番,这才说道:“如果直接拒绝,那就想办法打通负责人的关系;如果同意那就最好了,一切按照规矩来就行;但如果一直拖着,咱们也可以开采,但要让生产队冲在前面。”

    “啪啪啪!”王宏文竟啪起手来,感叹道:“大军啊,你不从政有点可惜了,但现在也好,体制内的规矩会限制你,你太喜欢钻空子,一次两次可能没问题,但养成了习惯,早晚会出事。但是你人不在体制内就无所谓了,规矩限制不了你。”

    “王书记您太高看我了,我就是想着读书不行,家里又穷,不想着法子搞钱,过两年怕连媳妇都讨不到。”方大军不好意思的接话道。

    “呵呵,你还怕讨不到媳妇?你难道还不知道已经有好几波人找你母亲说亲了。”王宏文惊讶的问道。

    “什么?还有这事?”方大军豁然大惊,屁股发起烫来,有点坐不住了,万一这事是真的,而母亲又答应了人家,那他可就悲剧了。两辈子加起来就找一个媳妇,当然要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啊,其它事都好说,惟独结婚这事必须他自己来选择。

    “你真不知道?那怪我多嘴了。”王宏文收口了,他不是爱八卦的人,刚才不过是随口提了句而已。

    “王书记,那个,我现在就想去找我妈问问清楚。”方大军直接给闹了个大红脸,连片刻都坐不住了。

    结果王宏文误会了,以为他真的想马上找媳妇……

    PS:上三江推荐了,麻烦乡亲们收藏支持一下,拜谢!

    第六十七章耍子

    “大军,你不会是赶回去说亲吧?”王宏文愕然的问道,新的婚姻法规定男22岁、女20岁,比之前七十年代的20和18岁上调了两岁。

    但在农村,正式办过酒席,公布给亲戚朋友知道,这就算结婚了,至于结婚证的问题,等年龄到了在去补就是。这种年龄没到,先结婚后办证的情况根本没办法完全禁止,别说现在禁不了,几十年后也禁不了。

    “怎么可能,我就是怕我妈答应现在说亲,所以才急着回去啊。”方大军连忙解释道。

    “呵呵,那你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因为我听说你妈通通都给回绝了。”王宏文一脸乐呵呵的,估计是很少见到方大军如此失态的情况吧。

    一听这话,终于大松了口,调整了下思绪,出声问道:“王书记,讪西那边的煤炭税务是怎么算的?”

    王宏文想了想回道:“按市价征收产品税,只有百分之几,具体的我到是不清楚。”

    这么低?才百分之几?方大军有些意外,这样的税率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时王宏文又补充道:“各地的政策不一样,但是大方向不会错,税务方面你可千万别去动心思。”

    “王书记您放心吧,纳税是义务,这点思想觉悟我还是有的。”话是这么说,但心理却道:“这么低的税完全没必要冒风险去偷税啊,但如果后面税务高了就说不准了。”

    “恩,你的见闻方面到是很广,在你这个年龄段很不容易,平时没少花功夫吧,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劲头。”王宏文赞叹道。

    方大军却是一惊,对啊,他表露的知识对于前主人来说有些丰富了,还好也能找借口敷衍过去,这方面到是要稍微主意一下,有时候不能表现得太过了。

    话题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王宏文跟着就要去县里,他有自行车,去北斗算是很方便。

    而方大军又回到了粉条场,有开采煤炭的政策出台自然是大喜事,但认真想一想,对他个人来说还是不能太急噪,以免根基不稳,发财后突然就崩盘了。

    “大军,这边粉条场也快完工了,你看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天空的生产队长肖平中询问道。

    方大军点了点头,“先就这样吧,接下来两河大队的粉条场就麻烦肖队长你多跑跑,发展大队那边我会自己过去。”

    “成啊,反正也没多远!”肖平中一口就应下了,两河大队同天空大队本来就是近邻,不耽搁功夫。

    至于方大军为何舍近求远,横跨四个生产大队跑到发展村去,其目的不言而喻。

    如果把角山地区比喻成一朵梅花,那么他所在的新桥等五个生产大队,就拱卫着处在中间的人民公社,只有发展和忠勇两个大队比较边缘,但偏偏当初也不知道是谁规划的,把公社的供销社和学校给搞掉到了发展村去。

    不过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多想也没有意义,跟着就搞起他的黄鳝夹子来,取一尺长一寸宽的三块竹板凳,然后刻成锯齿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