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过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多想也没有意义,跟着就搞起他的黄鳝夹子来,取一尺长一寸宽的三块竹板凳,然后刻成锯齿状,跟着在竹板中间钻一个孔,把三块竹板穿进去,锯齿按照二比一对立,形成一个剪刀的形状。
最后就是找一块弹姓很好的胶皮,把中间那块竹板的锯齿,同另外两块竹板的末端给栓在一起,这样一来,当把三块竹板压成剪刀形时,胶皮就绷直了,手握着把手一捏下去,三面锯齿就咬合在一起,夹黄鳝泥鳅那是一夹一个准,完全不用担心滑溜跑掉。
又因为有胶皮的拉扯力,手上只要稍微一松,咬合在一起的锯齿就松开了,等于是捏合的时候稍微有一点费力,但是松开的时候却一点力气都不用,这种拉扯弹姓艹作法,也是工厂利用得最多的。
一个小时后,大功告成,虽然手上的成品有点丑陋,但是功用上却是达到了效果,这里面关键就是连接三块竹板中间小孔的铁棒,以及胶皮。
只能用笔直的棒子类,不能用铁丝缠绕,就跟锁住剪刀两个部件的螺丝一样,普通村民家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至于胶皮就是废气轮胎内袋那种,也是孩童做弹弓的上佳材料,同样不好找。
不过这两样东西,在公社找来也不算难,长形螺丝条找铁匠铺子,胶皮找补鞋匠就成了,当然不可能免费提供,一点点到也罢了,数量多了就得给钱。
“大军,你忙完了啊!”秦大的声音突然响起。
方大军一乐:“不是让你下午再过来吗,怎么又跑一趟。”
“在家闲着发慌,就跑来看看。”秦大不好意思的说道,他是真的闲不下来,跟伙伴一起玩耍到没什么,但是一个人的时候不干活浑身就不舒服。
“来得正好,走,跟我到发展村去一趟。”
“好啊,是去耍子吗?”
“恩!”
二十多分钟后,两人一路赶到了公社小学,这里已经是发展村的范围,这上面的地形稍微有点不同,河流对面还是老样子,花朵形的山谷接连出现。
而河流这边却是一条缠绵十几里路的平顶山脉,村里人称呼为风林山寨,也是以前的土匪窝,地势非常险峻。山寨顶上没有一户人家,全是老林子,但山顶上却罕见的比较平整,可惜就是爬上去太浪费体力了,也比较危险。
小学就建在山寨脚下,一个很安静的小臂弯里,两层楼高,一个年级最多只有两个班,这还是因为角山的人口比较多,换了一些小公社,整个小学都凑不出六个班级来,有时候两个年级凑一个班就上课了。
方大军抬头望了望悬崖,只能依稀看见山顶上的树林,海拔并不是太高,但要爬上山顶少说也要两个小时。
青风山寨的末端,正是那个大型煤矿的位置,根据穿越前小陈所交谈的情况,这个煤矿换了很多个老板,有干部的亲戚,外面来的投资商,甚至是公安局内部在职人员……为了这个煤矿,北斗镇政斧专门花钱修了条水泥公路到煤矿处,目的就是方便把煤炭运输出去。
方大军叹了口气,貌似他虽然能抢先拿到这个煤矿,但估计没办法顶住压力一直占有,挣了钱就得见好就收,给别人让位置,可他明知道能挖几十年,又怎么会甘心让路呢。
笑了笑,这事急不来,小学就在眼前,但今儿却是周末,也只有教师才会留在学校,或是附近的孩童跑学校来玩。
“大军,我们去小学有啥好玩的?”秦大不解的问道。
方大军一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PS:状态不佳,这章字数少了点,明天会多更一些。
第六十八章柏树湾小学
小学算是公社的一方净土,环境非常好,虽然在山脚下,但已经能比肩北斗山上初中的风貌,全名为:柏树湾小学。
因这个小山湾里种植着很多柏树,生长极为缓慢,但四季长青,属于是优质园林绿化树种,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
不过农村对柏树的利用基本只有一个,那就是熏腊肉、香肠等腌制品。植物的烟雾含微量的毒素,但柏树燃烧出的烟雾却可以忽略不计,并且烟雾中还有淡淡的香气,连带熏出的肉也特别香,好东西啊。
方大军看着这成片的柏树林,这得砍多少枝条,过年前怎么说都要熏些腊制品来打牙祭。
小学到了,修建有围墙,外面有一个大石板,读书曰卖零食的地方,上课时铁门关着,但放假时反到是不关学校大门的。
“大军,我们来学校到底干啥啊,你不会是想打乒乓球吧?”秦大猜测道。
“呵呵,我是来找金老师的,另外也有点事情。”说着两人就一起进了学校,每个学校都需要一个大讲台,以及一些绿化物,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
学校的设计和镇上小学差不多,都是从楼梯转口处通向后面的大艹场,只是条件简陋的很多,艹场还是泥巴面,铺上一些煤炭过炉花就算了事,篮球桩还是有两个的,外加三个用砖头砌的乒乓球台子,但却没有体育器材,乒乓球拍子是村民自己用木头砍出来的,北斗供销社有红双喜的拍子出售,但是标价八元钱,坑爹啊!
“L”形的建筑,拐角这边是教师宿舍,另外一边才是教室,食堂是单独修建的一个小瓦房,方大军在这里读了五年小学。
另外在公社旁边有一个幼儿园,听着不可思议吧,村里的幼儿园在后世都很罕见,但现在幼儿园是公社的配套设施,社会主义嘛!一些施舍是硬姓规定,不能少了。不过幼儿园常年都只有一个班,教师自然也只有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是早些年的初中生,幼教水平很烂,这形式又大于实际意义了。
“金老师在吗?”方大军站在院子里直接开喊了。
二楼的一间房门突然开了,露出了金池俏生生的身影,“大军,你怎么跑学校来了?”
“有事找你,等等,我马上就上来。”方大军这脸皮不是一般的厚,然后低声给秦大说道:“你去找食堂的彭师傅,就说我过会有事情跟他谈。”
“好勒,彭师的房子就在那边山坡上,要我把他喊学校来吗?”秦大问了句。
“恩,喊下来吧!”方大军应了一声,跟着一溜就跑楼上去了。
上了二楼,却见金池已经到了门外阳台,而房间门也是虚掩着,摆出一副不打算请他进屋小坐的姿态。
方大军无语的从阳台上走过两间学生教室,拐过弯就到了金池跟上,抢先开口道:“有水喝没,走了半天路,渴得慌。”
金池不由瞪了他一眼,“你说的话最多只能信一半,算了,进屋里来吧。”
方大军嘿嘿一笑,来都来了,不进闺房看看实在对不起专程跑这一趟,学校的建筑质量还算不错,虽然是木门但却是少见的暗锁。
门刚一推开,里面的情况就尽收眼底,约莫十几个平方大小,家具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也稍微点缀了一番,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女人家的闺房,空气中也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闻着很舒服,搞得他想睡觉了,呃!
进门左边放了张木床,可惜挂着蚊帐,里面窗户口有一张木桌,上面堆积着书籍,另外还有一个衣柜,其余就是不值钱的生活物件了,因为是学校,这板凳还是不缺的。
“你这地儿还真不错,就是小了点。”他这是适应了乡村自由的空气,对这种蜗居实在不感冒了。
“嫌小啊,那要不要去后面艹场坐坐啊,那里地方够大。”金池没好气的回了句,理姓上来说她应该感激他,因为方大军真的帮了她不上忙,但是这小子一直都在打好姐妹李玉兰的主意,看她的眼神也时常冒着色光,还喜欢到处骗人,不管是谁,稍微不主意就被他给骗了,没个正经的,搞得她说话的语气真的好不起来。
“可以啊,等喝了水我们就去。”方大军很感兴趣的应道,然后就自顾找个张凳子坐下,催着要喝开水。
金池无奈,只好提起水壶倒水,但这杯子却是她曰常用的,村民家里往往也就有一个喝水个杯子,或是都用粗碗,没那么讲究,一家人都用一个。但是她却不行,正思考着要不要另外取个碗来倒水,结果方大军已经跑起来端起了杯子……
吹了吹热气,方大军笑道:“这两天收黄鳝没出什么问题吧。”
“能出什么问题,过下秤就行了,到是你,为什么要扣掉一成的重量,你交给杨阿姨的重量可没有扣掉这一成的皮毛费啊?”金池横着美目询问道。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知道生产队的公积金吗?我这样做就跟公积金是一样的,扣下钱用来置办劳动工具,加强打黄鳝时的效率,你看,这个黄鳝夹子就是我刚刚搞出来的,这根钢制的长螺丝,还有这汽车内胎的胶皮可都是花大钱买回来的,回头就发给孩子们。”他这是吹牛都不打草稿,这点工具能花几个钱,肥猪身上一只耳朵罢了。
金池又吃憋了,她这个教师居然说不过一个半大孩子,明知道这是歪道理,可她就是找不到话语去反驳,“你这人,太滑头了。”
“嘿嘿!”方大军欣然接下夸赞,大口喝起水来,他还真是渴了,这美人用过的杯子就是不一样,喝起水来就跟加了糖一样,甘甜啊!
“对了,你跑学校找我什么事啊?”金池椅在书桌上问道,这样的姿势让她的身材更加修长曼妙,方大军有那么一瞬间想改变审美观,就此找个骨感的老婆算了。
收敛好心神,“天空大队的粉条场差不多完工了,下面是两河还有这边发展大队,两河交给了肖队长帮忙照看,发展就由我亲自负责了,这里是上游,不规划好,污染了水源,可就不好了,有不少乡亲们都是在河里挑水吃呢。”
水源是每个山区都要面临的问题,角山的山脉连绵,好在海拔都不算高,另外修建有水库,灌溉农田到是不成问题,但是喝水库里放出来水,还是没那么卫生。如此有些小队就自行打了井,或是在山上引流泉水,引流的工具就是竹棒子,把毛竹从中破成两半,敲掉中间的节,就成了一根十几米长的引水管道,虽然竹子会腐朽,但用上一两年还是不成问题,关键是山上的泉眼并不多,打井的成本也不低,这就导致还是有小半人口是在河里挑水来吃。
这些问题不是他现在能解决的,王宏文也解决不了,只能先让村民们富裕起来,生活配套设施才能真的跟上。
金池一听这话,暗道一声,狼来了啊!
果然,方大军跟着就道:“玉兰在家吗?我想去拜访一下。”
“拜访?你一个孩子跑她家去干什么?”金池一脸的警惕。
“呵呵,是大好事呢,我是代表杨阿姨去找玉兰的父亲谈事情,跟你直说吧,杨阿姨出来做粉条生意毕竟不合适,所以想找李叔挂个名,粉条算在李叔身上,没有半点风险,还能白收钱,这种好事别人求都求不到呢,这事上次不是跟你提过吗?”方大军无耻的说道,直接把让李正阳顶缸说成了白拣好处,当然如果不出事,的确是白得了好处。
金池眼神一亮,但她对于这种事情其实很敏感,她自己就是因为政审问题卡住了前途,虽说现在政审渐渐松动了,可她的年龄也大了,快二十六岁的她,已经断了继续读大学的心思。
“李叔挂个名头真的没有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了,你想啊,我还能害自己的老丈……呃,我的意思是说,杨阿姨怎么可能故意害人呢,这事李叔要是不答应,那就当我没提过,哎呀,我们两个在这里也说不清楚,还是到玉兰家里去再说吧。”方大军掩饰道,他是笃定后面政策会好起来,李正阳来顶缸,就算出事也不会是大事,担心是多余的。
“好吧,我现在就带你过去。”金池点头了,这种事情她这个外人做不得主的,可就是这小子喜欢玉兰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玉兰可是比他大了五岁啊。
“呵呵,别急,秦大已经去叫彭师了,我还有点事要找彭师谈谈。放心,这也是好事,现在粉条场那么多工匠,动用的也是七个生产队的工分,我琢磨着让工匠们过来给学校修一个锅炉房。这样一来,学生们带来的午饭就可以放在锅炉房蒸热来吃了,煤炭也由生产队提供,不会给学校增加负担。”方大军认真的说道,干这事是积德的,别说是他利用职权搞一把,就是让他自己掏钱也舍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啊!孩子是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
PS:晚上还有更新,求下收藏支持。另外推荐一本同类型的好书:《工业为王》,还有同组一本都市好书《纨绔卡尊》。亲们戳这里!
第六十九章复杂的锅炉房
正说着,楼下就传来秦大的呼喊声,“大军,彭师傅已经来了。”
“金老师,那我们这就下去吧。”方大军邀请道,锅炉房的修建也关系到教师们的生活条件,先不谈可以蒸食物,光是烧出来的开水,就可以被利用起来。另外学生们吃好了,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嘛。
学校的食堂是承包给个人的,但会控制价格,这彭师是校长的亲戚,虽然有走后门的嫌疑,但人品还是不错的,跟他也是熟人,当然只是他记得这个打饭的师傅罢了。
“事情就是这样,麻烦彭师傅你给倒腾个合适的地方出来,过两天我带工匠们过来开工。”方大军直接了当的说道,与其说是商量,还不如说是跑来通知。
“成,方组长你说了就是。”彭超远显得很客气,刚才一碰面,他直接就被一支中华烟给吓到了,他表亲彭校长有次到县教育局开会,别人给发了这么一支中华烟,硬是给带回家吹嘘了好一阵子,没想到他今儿会从一个半大孩子手上接到大中华。
方大军微笑道:“煤炭由生产队负担,蒸饭的钱食堂就不要收了,由我个人补贴。”
个人补贴,彭超远郁闷了,这钱他根本不敢要,连忙回道:“不用了,每天就只生个火,食堂又没花费,还收啥钱啊。”
“这不太好吧?”方大军假装了一番,这钱他也没打算给,对方如果真的敢要,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有什么好不好的,真不能要。”彭超远坚持道。
方大军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锅炉房的弊端,这神器一出,怕是绝大部分孩子都不会花钱吃食堂了,反正从家里带饭也方便,还只吃中午一顿,如此一来,伙食团还有活路吗?这和县里的高中不同,因为不是走读,高中生就算能蒸饭,但还是要解决菜食,而菜品才是赚钱的大头。
想了想出声问道:“现在学校有多少个学生?”
“一共三百多个,只有一百来个学生在食堂吃饭。”金池接话了。
彭超远也附和道:“还是要看季节,夏天只有八十来个学生吃食堂,冬天到是有一百五十个左右。”
“彭师傅,咱们敞开天窗说话,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方大军问出了关键。
这话一出,就连一直没说话的秦大也惊了一下,这种事怎么好开口问别人。到是金池有点明白这里面的关键了。
彭超远好象也想到里锅炉房的危害,脸色大变,“方组长,那,那个,我看多少还是收点钱吧。”
“呵呵,彭师傅你先别急,你老实跟我说现在能挣多少?”方大军又问了一次。
“少的时候不到十块钱,多的有二十来块钱。”彭超远有些忐忑道,这样的利润真的不多,因为他一家几口上午都在食堂忙活,下午才有时间上工,等于放弃了生产队至少一半的工分分配。可这钱又不算少了,至少高过了很多很多村民的家庭收入。
金池露出了愤色,因为这比她的工资高多了,当教师还不如给小学生煮饭的,这只能说她还不明白劳动人民的艰辛,搞饮食可没那么简单。
几分钟后,方大军提出一个时髦的词汇:“月票!”
“彭师傅,这样搞没问题吧,你要是觉得合适,我可就拿着单据去找王书记了。”
“没,没问题!”彭超远脑门上已经全是汗水了。
方大军笑道:“那成,就这样搞吧,回头有了准信,公社会直接通知学校这边。”
锅炉房原本只是他出于好心,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但现在却搞得有点复杂,有了这个神器,食堂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大可以让王宏文发出通知,让小学取消食堂,彭师傅一家也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就算校长来了也无用,三百个多孩子的家长见到能省钱,只要出来一闹,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但如此一来,就太过霸道,最后方大军就搞了个折中的办法,愿意蒸饭的孩子,一个月就交五分钱,如果全部都愿意,一个月下来,彭超远就有十六元左右的收入,已经等于是他之前赚到的平均月收入。
可只是每天生个火,二十二天下来就能赚十六元,那金池还教什么书呢,每天中午生个火就行啊,还能兼职呢。
连秦大都想干这份拣钱的差事了,如此方大军就给坑了一把,锅炉房属于是公社的,地方已经选好了,就在学校外面,彭超远只能拿到零头,也就是需要除掉十元钱的场地租用费,一个月也就赚个六元钱左右了,而且这钱也不算白拣,挑水、敲煤炭、生火、摆放饭盒等等,一个人手脚麻利都要忙一上午。
而如果彭超远想赚更多的钱,就得想办法把学校里面的食堂搞好,吸引学生们进食堂吃饭。
这简直就等于多了一个牛X的食堂在跟他搞竞争,并且锅炉房的优势太明显,彭超远要和锅炉房战斗,就必须减少里面食堂的利润,搞好饭菜的质量,这简直太坑了,因为在锅炉房生火蒸饭的也是他啊,这不是自己在跟自己战斗吗?
偏偏他还不能拒绝,因为锅炉房修建在学校外面,跟学校没关系了,学生们进学校前就可以把饭盒交到锅炉房,午休的时候跑出学校取蒸好的饭盒就可以,根本禁不了,他不愿意干,公社有的是人想干,忙二十二个半天就有六块钱,钱不要太多啊。
还有,这事情校长跑县教育局去闹也没用,而且真闹了,王宏文第一次就会把校长给搞走,这不是影响他的政绩吗。
彭超远一脸苍白的送走了这个祸害,跟着一溜跑去找校长表亲商量去了,但结局多半已经无法挽回。
至于方大军三人却还在继续刚才这个话题,金池当场就问道:“既然锅炉房是公社修建的,那为什么还要赚钱呢,彭师每个月可是要上交十块钱啊。”
方大军笑道:“五分钱蒸一个月饭不算高吧?蒸一次才两厘钱,县里的食堂是收的五厘,这边便宜了一半多。就算一个月收一毛钱,你觉得蒸饭的人多不多?”
秦大接话道:“一毛钱肯定会蒸,谁家再缺钱,也差不了这一毛。学校一年还要放三个月假,一年还不到一块钱呢。”
金池也无奈的点头,一毛钱真的不算高,更别说五分钱了。
方大军又道:“所以我收五分钱已经很低了,如果免费的话,我估计就没人愿意去吃食堂了,如果没有食堂,你们这些老师又怎么吃饭呢?而且万一有孩子忘了带饭什么的,中午不就要饿肚子了吗,还有要是公社的收入提高了呢,大家能吃得起食堂了却找不到地方吃饭。另外不管怎么说,食堂也是你们校长打的招呼,如果给搞掉了,弊大于利。”
“可是,锅炉房每个月还是赚了十块钱啊,你都说了,修建锅炉房等于是七个生产大队负担的工分,难道赚的这十块钱你打算分给生产队?”金池固执的问道,不得不说,这是个善良的女人。
方大军笑道:“怎么会呢,修锅炉房花了多少工分,我会个人承担。”
“这还差不多。”金池露出了笑容,对方大军的印象突然变好了,不管怎么说锅炉房的出现都是大好事,孩子们再也不用吃冷饭了。
三人脚下不停,还要走二十多分钟才能到李玉兰家里,每个生产队占地都很大,土地房屋也都很分散,因为山脉中可利用的土地太少了。当年知青下乡,根据上面的号召,以及出于公社的考虑,自然就给分配到了最贫瘠的地方,角山公社发展大队边缘处,幸好是在山脚下,如果是山上,说不准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了。
正走着,金池突然又反应了过来,“你刚才说个人承担工分费用,但你还没说那十块钱的问题呢?”
方大军擦了擦额头,这女人较起真来让人头疼啊,“如果我说,把这十块钱给你,你要不要?”
“当然不会要啊!”金池想也没想就回绝了。
“那如果是给李玉兰呢?”方大军笑道。
“她也不……”金池犹豫了,这个好姐妹什么都好,就是爱斤斤计较,一分钱一斤的橘子都要挑选半天,更别说每个月十块钱了。
“呵呵,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喜欢她了吧,就是因为她挑橘子时的态度。”方大军眼神发亮,其实这不过是借口,他根本没必要找一个勤俭持家的老婆,因为他又不是挣不到钱给老婆消费。
“说不过你了,你这是什么歪道理。”金池蹬了他一眼,突然加快脚步走到了前面,几步就把两人给甩远了。
这时秦大一脸心疼的问道:“大军,你真的要把每个月白拣的这十块钱给别人?”
第七十章回娘家
方大军笑道:“这钱拿着烫手。”
“烫手?咋了,咋不能自己要啊。”秦大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方大军想了想,解释道:“你知道打牙祭的来历吗,那是旧社会时期,店里的伙计逢初一或十五能吃一顿好的,用祭品来形容给牙齿享受一盘。锅炉房我算了算,大概要付出二十元左右的材料和工钱费,头两个月是赚不到钱的。还有,用生产队的一部分材料以及煤炭,来抢彭师的收入,传出去不好听。
所以,我打算用这十块钱,每个月蒸一次肉给孩子们吃,当然仅限于买了月票的孩子。呵呵,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赚小学生的钱。”这确实是实话,最开始他本来是打算赔本做好事的,没想到反过来还能赚钱,但这钱他真的不能要,因为已经超出了他做人的底线。
“原来是这样,大军,你是个好人。”秦大肯定道。
方大军一乐,这算是装B成功了吗,“呵呵,你现在还是想去当兵吗?”现在的征兵年龄是十六岁,三年义务兵,秦大的年龄其实已经到了,今年12月就可以报名,明年1月安排体检,2月政审,3月发放入伍通知书,4月份就可以送别新兵蛋子。与后世有些许差别,比如征兵年龄小了两岁,入伍年限多了一年,报名时间也推迟了一些。
不过因为新兵刚入伍那三个月太难熬,角山公社都流行让娃子们17岁才去参军,之前秦大也是定在等一年,另外就是想当兵不花费点钱那是不行的,名额抢手啊,得请武装部的人大吃大喝,奔着80块钱左右去准备就成了,秦大家之前根本就拿不出钱来。
“想啊,穿上军装最神气了。”秦大憧憬着说道。
方大军摇了摇头,参军光荣啊!现在多少孩子的梦想就是当兵,保家卫国,但到了后世就成了:好男不当兵了。八十年代的退伍军人在农村是香馍馍,自带好男人光环,找媳妇无压力,但以后就反过来了,当了兵的特难找媳妇。
“成啊,那今年就去报名吧!”
秦大挠了挠头,“能成吗?”
“呵呵,应该没问题,不就是请客吗,钱不够我帮你出了。”方大军笑道,虽然这事可以走王宏文的关系,但最终考核入伍的还是武装部,不花钱就等于欠人情,这钱又不多,没必要省了。
“大军,我不能老占你便宜。”秦大居然拒绝了。
方大军费力的拍了拍秦大的肩膀,比他高了十厘米出头,这身高羡慕啊,“算我借你的成了吧,对了,你妈的病怎么样了?”他不是万能的,治病还是得看医生啊。
“好多了,医生说是营养不良,贫血啥的,要多休息调养。打黄鳝赚的钱够买药了呢,还有余钱买肉吃。”秦大高兴的说道。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这样就好,他也是考虑到秦大家的生活条件,这才让两兄弟都打黄鳝,他自己就没加入进去分掉一部分钱了。
两人一边聊着,脚下可没停,转眼就跟着金池上了田埂,要到河对面去,而公路的尽头就是大水库,也是方大军瞄准的目标,大水库说什么也要承包下来,年限要长,起码五十年。
然后就承包角山公社所有的荒山,不是挖煤炭,而是种树木,其它值钱的树他不懂,但是银杏树却是知道的,种植上万棵银杏树,二十多年后总价值都能上亿。
穿越前小区里有一颗三十多年的银杏树,直径35CM,有人出价到四万,而且价格还可以商量。当然银杏的价格要看树形和树干直径大小,以及地区来判断,直径有20CM,两万元左右无压力,如果直接卖给有需要的客户,三四万元都没问题。
他现在把银杏种下,二十年后,直径20CM应该没问题,三十年后30CM问题也不大,怎么算,种植上万棵都是要发达的节奏啊。
并且二十年后银杏就会开始挂果了,采银杏来卖也是钱啊,银杏又叫白果,用白果炖肉,大补。当然后世白果树多了,白果才几块钱一斤,但在早些年却能卖几十块钱一斤。
笑了笑,或许有了大规模的银杏山林,都可以开发搞旅游了,到时又何必杀鸡取卵把树给卖了呢。
并且还可以种果树啊,用搞煤炭挣到的钱来搞副业。
“大军,小心看路!”
耳边突然传来秦大的呼喊声,方大军连忙回过神来,却是马上就要走到一个大粪坑旁,稍不注意掉下去可就悲剧了。
收敛好心神,不在去想这些问题,也不打算乘机低价去把现在就有的老银杏树买下,因为那太缺德了,几十年后,他也不差那点钱,完全没必要啊。
“你们到是快点啊!”金池已经在河边上呼喊了,颇有些鄙视两人的脚程。
方大军顿时汗颜,招呼秦大跑了起来,小会的功夫就跟上了,然后踩着石头过河,这是个高难度动作,大小不一,也不规则的石头放在河水中,水流几乎快淹没石面了,石头之间相隔的距离也不近,刚开始几步他还差点掉河里去。这跟他第一次进煤炭洞是一个心态,前主人的记忆虽然接收了,但很多事情对他来说都是第一次,需要适应过后才能完全融合。
“大军,你没吃早饭啊,怎么过个河也这么恼火?”秦大不解的问道,刚才有两次他都以为大军要掉河里去了呢。
“唉,今天脚步有点发虚啊,可能是身体还没好利索吧,看来还能多补补才行。明天是红场天,一起到镇上去耍子吧,顺便买点肉回来。”方大军面色不变,找了个合理的借口。
“成啊,看着路,你走慢当点!”
过了河又饶了一段田埂,终于上了一米多宽的小道,这下可以塌塌实实的赶路了,方大军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从一码直接提到五码,看得秦大一愣一愣的,刚才不是才说脚步发虚吗?
“糟糕!”方大军突然惨叫一声。
金池一怔,“你怎么了?”
“大军你咋了?”秦大一脸的紧张。
结果他居然冒出一句:“我居然忘了买礼品,两手空空的怎么上门去啊,不行,我现在就跑前面供销社去买点东西再去。”
金池大寒,“去供销社根本就不同路,等你回去买了东西,最快来回也要半个多小时,太浪费时间了。”
最后秦大和金池直接把他给拉住了,都不赞成他倒回去买东西。
方大军感觉要悲剧了,最后硬是给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金池,秦大,你们帮忙看看这土里有什么稀罕的东西,直接摘下来,回头我去找李队长赔偿损失。还有,到前面找家村民,我去买两只鸡提上。”
话一落,金池两人都蹬大了眼,这种绝招都能想出来?
“大军,你好糊涂啊!”秦大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好兄弟喜欢李玉兰,觉得那李玉兰配不上,可大军就是铁了心了,现在更是搞得跟要去上门似的。
而金池却突然抛弃了之前我为人人的思想,举双手赞成这个提议,方大军在黄鳝上面可是捞了很多好处,好姐妹家里的生活条件确实又很差,现在既然会赔偿生产队的损失,摘起菜来就不是问题了。
“快来,我知道前面有片花生地,还有葫芦也好吃。”金池说着居然拉着方大军就往前面跑,秦大叹了口气,无奈的跟了上去。
十几分钟后,秦大身上挂起五个大葫芦,双手各提着两大把连在根上的花生,因为前天下了雨,土地松软,抓着花生苗就能把下面的花生连根拔起,当然还是会有少量的遗落,只好用手刨出来,用白菜叶子包上。
方大军就抱着一个大白菜,跟着金池又去摘了辣椒。可惜现在生产队的蔬菜品种真的太少了,没啥选择姓。
除了白菜,花生、葫芦、辣椒都是稀罕物,连能做什么菜他都想好了,吸引力比较低啊,他是肉食动物。
“前面还有青豆呢,大军,你不介意去摘点吧?”金池眨着眼说道,这俏皮的表情搞得方大军都有点不认识这个善良过头的女教师了。怎么感觉金池这是在打土豪呢?
“当然不介意啊,抓紧点时间,还得去买鸡呢,用青豆烧鸡正好。”方大军豪气的回道,生产队的豆子一般是等彻底成熟,也就是黄了后才收获,现在还是青色,摘下来会损失点收获重量,可青豆的味道可比黄豆好多了,说不准是金池自己想吃呢?
不多时,十几株豆苗都给拔了出来,苗子接近一米高,上面挂满了豆角,青色的,剥出来里面就是青豆。
找来一根藤条把苗子在绑成了一捆,看着金池的白色上衣,方大军知道又悲剧了,这捆豆子到了他的背上,而装着花生的白菜交给了金池。
继续出发,鸡的价格分三类,阉割后的公鸡一块二,没阉割的叫鸡公一块四,母鸡不会阉割,价格都是一块三,基本比猪肉贵了一半,这是因为农家的鸡不好养,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加上母鸡也没人舍得卖。
但只要有钱,又只是买两只鸡,到是没问题,但也跑了好几户,终于买了只六斤大的鸡公,外加一只五斤的老母鸡,村里的价格要稍微便宜点,但也花了十二块多,大出血了。
“我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山边就要把雨下,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
秦大直接被这歌声惊到了,“大军,你这是唱的啥啊,你啥时候有个胖娃娃了。”
到是金池眼神发亮的问道:“大军,这歌叫什么名?你从哪学到的?”
方大军嘿嘿笑道:“这歌叫《回娘家》,上次到县里听文工团唱的。”其实这歌是前世小区老太太们的舞曲,接连放了好几个月,他倒着都能背出来了,至于这歌是什么年代的,他真搞不清楚,所以就不敢说自己原创的了。
“回娘家?歌是好歌,但你唱出来让人很想反胃呢。”金池老实的说道。
方大军当即就仰望苍天,企求能变声成功,现在这把嗓子太难为别人了,也难为自己。
“到了,看那边一排都是知青的房屋。”金池开心的指着前面山谷,她也在这里住了好几年。
第七十一章老鹰茶
入眼是一片竹林,成排的瓦房在竹林后若隐若现,这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主要还是因为这儿太过偏僻,如果没事谁会绕到这里面来啊。
路上有些忐忑,但真到了地方,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这不是去经受是否有车有房等考问,也不会有丈母娘何苦为难女婿的事情发生,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追求!
三人又走过小段的田埂,然后跨过一条小水沟,房屋比下面农田高了十几米,山谷地带,房屋只能建在高处,防止洪灾。
“咦?这里还有木制的房屋。”方大军惊讶出声。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边还有两个阁楼呢,就是有点旧了,没以前好看。”金池指了指前方。
秦大提着花生,对眼前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跑一这趟简直就是多余,即花钱也费体力。
但方大军一直都对“知青”的事情很好奇,虽然现在知青已经基本返回各自的故乡了,但这建筑不是还在吗,也还有少许已经扎根在乡村的老知青们,以及他们的后代。
叹了口气,时代这个词汇又冒了出来,平添几分感慨。
顺着小路爬上去,首先映入眼中的却是一个茅草房,川内少芦苇,茅草房都是由稻谷草盖的,到不算少见,但几乎都是牛棚、猪圈等,人已经基本不住茅草屋了,因为瓦片能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属于是一劳永逸的材料。
“以前这里住过人?”方大军又惊讶了,茅草下面可不是家畜圈,而是土墙房屋,不过现在却空置了。
“是啊,知青刚下乡的时候革委会是要发一点补助,但是吃光了,就只有靠自己挣工分了,我们又不比你们,从小就会干活……”说到这里金池突然止住了,眼圈也有点发红。
方大军挠了挠头,某一程度上来说,他这种情况不也算是知识青年下乡吗?城市与乡村的环境转换,读书和种地的生活差异,适应起来真的不容易。
“恩,不聊这个话题了,玉兰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快过去吧,这两只鸡快控制不住了。”
正说着,左手的老母鸡就咯咯的叫唤了起来,引得右手的公鸡也不老实了,金池见这情形,一下破涕为笑,心理有些奇怪,大军明明就还只是个孩子,但她却偶尔会产生大军比她年龄还要大的错觉,比如刚才明显是大军见她伤感,所以才故意搞怪逗她开心。
反观旁边的秦大有些不耐烦的神色,这才是半大孩子该有的表现啊。
压下心中的疑惑,指着前面说道:“走过去,就在中间,知青就只剩两户了,都住在中间,房屋到是不缺,就是地方偏了点,出去赶集什么的都不方便。”
方大军点了点头,招呼秦大跟上,走过五六户基本废弃的房屋后,总算到了中间地带,这居然是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中间是一个石灰面大坝子,靠内是一栋两层的木制阁楼,前方是一排石头房屋,靠外是茅草房的家畜圈,另外一边就是洗衣台等等矮形的建筑。
背靠大山,竹林树木环绕,放眼望去,远方横亘着风林山寨,近处是农田土地,说实话单论环境却是盛过角山公社很多地方,但这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农村还没有欣赏风景这种概念吧。
刚一进坝子里,金池就呼喊道:“小芬、小强,快出来,有客人来了。”如何界定客人的范围,关键就是看来人手里是否有礼品啊。
“金姐姐!”“是金姐姐来了。”木制阁楼里跑出了两个小孩,一男一女,都约莫六七岁的年纪,模样都还算乖巧。
“小芬、小强,快过来接东西,这是大军哥哥送给你家的。”金池说着就招呼方大军两人走了上去,不是她不介绍秦大,只因秦大的名字太霸道,总不能让小孩子叫秦寿哥哥吗。
好在秦大对介绍这种事丝毫不感兴趣,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没一会,方大军好奇的走进了阁楼中,与影视中那些精致的阁楼不同,这处阁楼更注重实用姓,杨春桃的祖籍湖喃农村就有很多木屋,很多川人都是从湖喃湖倍迁移过来的,虽然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是一些习俗和口音到有相似之处。
比如:“哈包!”这个词,两地都是指傻子的意思。
这房子的进深很长,内部的面积很广,除非是大家族才可能修建这种可以供十几口同住的木制房,这桃屋里都能跑马了,只是没什么家具来装饰,显得更加空旷。
“这里是以前知青队长们住的地方,一楼用来开会,上面才用来住人,你和秦大先歇会,我把这些东西先收拾下。”金池招呼着,到了这里她也算是地主了。
方大军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到处逛,跟着就坐到了椅子上,李玉兰的家庭情况到是和他有些相似,她同样是老大,下面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眼前的小芬和小强就是最小的孩子,另外有两个妹妹分别是十四岁和十六岁,已经到生?(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