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 第 3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豕浚幌氲蕉运尤换褂杏∠蟆?br />

    “你不是上次在招待所?”一见面王国强就疑惑的问道。

    既然对他有印象,那事情就好办了,方大军开口道:“恩,我们上次在仁义招待所见过面……”

    这次会面和官场上无关,他不是来当说客,也不是给王宏文拉盟友,而是为他自己拉关系,最终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可得知。

    但有心人还是注意到他在办公室呆了近两个小时,最后王国强亲自把他送到了楼下。

    ————————

    “厂长,咱们就这么走了?”唐家兄弟有些不解的问道,奶牛都还没看到呢。

    “恩,我现在急着回去赚钱!”方大军并未多解释,果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根基才是最重要的,根基不稳,即便有点子也发挥不出来。

    等到了仁义,两人就分道扬镳了,方大军赶回北斗去,而两人开始跑仁义县的乡镇,扫荡猴票,外加调查市场。

    10月13号了,水泥厂3号动工,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也不知道现在是怎样一番光景了,离家十余曰,虽说在外面也轻松,但仍旧不如在家里舒服。

    笑了笑,没想到他会这么快融进这个时代,融进这片家乡!

    客车过了新场,刚上盘山公路,他就激动了起来,车上的气氛也热闹了起来,这年头能乘客车外出的,要么是城镇户口,占了原住民的优势,要么本身就是干部,又或是家里出了干部。

    见识上自然就比每天忙着挣工分的村民强很多。

    但见一个戴着红军帽的老人,正大声说道:“前面北斗搞了个水泥厂,月初就动工了,以后我们射虹镇想买水泥就方便了。”射虹镇,也就是北斗的下一个集镇,已经是属于隔壁寿县管辖,边陲小镇,比北斗小了近一半,总共就三个公社,射虹的老百姓有时候也到北斗赶集,因为两个镇的赶集曰是隔开的,一个双号,一个单号,只要有钱天天都能赶集。

    而水泥的价格算是比较通透,零散两块钱买一大包,有百斤重,这样算,一吨要四十元钱。但是在厂子里直接买货,上了半吨就可以按批发价算,三十元一吨。

    “啥?北斗都搞起水泥厂来了!”一个老农模样的接话道,车上并未满客,总共就二十来人。

    “咋回事,上过月到北斗赶集也没听到消息啊。我去资县女儿哪里耍了半个月才回来。”接话的是个中年人,话语中特别说明了他去女儿哪里呆了半个月,赚面子的嫌疑太明显了,目前大环境也是如此。

    最先出声的红军帽接过话来,“这事你们算是问对人了,我媳妇就是吉祥公社的,姓唐,和吉祥的唐书记还是亲戚呢。水泥厂就修在吉祥公社,说是角山公社领头,五个公社集体搞的。

    那动静可不小啊,头一天就宰了两头肥猪,还有大米白面的,听说都把北斗的粮站搬空了,光是石匠就请了两百多个,每天几百号工人在忙活呢,免费管中午饭,管够整,吃不完还可以带回家去。”

    “还能有这好事?下面那几个公社能有那么多钱?”老农明显不相信。

    其实在说话的不过寥寥三四个人,都是离北斗不远的,其余到终点站的乘客全当听热闹,缓解旅途疲劳,并未插话。

    而方大军,因为扛着一个大背包,就坐到了后排,这时也没插话,他作为正主,现在听到外人口中聊起水泥厂,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当然,如果是说坏话那就悲剧了,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

    “有没有钱我不知道,但每天猪肉白面的可做不得假。”红军帽笃定道。

    出去耍了半个月的中年人接话道:“那招不招工人呢?”

    “咋不招啊!”红军帽精神头更足了,是个健谈姓子,无人接话,他心理反到才会难受呢,“有五十个正式工人,临时工人上百人呢,不过咱们就别想了,别人公社有人。”

    中年人明显有点失望,嘴上却回道:“那也是好事,厂子这么近,往后要用水泥,跑一趟就背回去了。”

    “可不是吗。”老农也接话了,“咱们多凑点人一起买,要省很多钱呢。”

    闲聊继续,说的都是好话,而且把水泥厂的消息八卦了很多出来,不得不说一个厂子对这地区的影响很深远,连隔壁镇子范围也被波及到了。

    “大伙快看,就是哪里,水泥厂,好多工人啊!”红军帽激动的叫喊道,人已经趴到了窗户口,仿佛在证明自然没说谎一般。

    方大军也挪动屁股到了窗户口,直接被惊了一下,这才十天,场地就已经大变样了,石料已经堆积如山,砖头延着公路边堆了起码半里路,临时的工棚、食堂已经搞出来了,往高处的水池竟已经动工,地基都已经好了。

    下面的场地比之前大了三分之一,杂乱的大石头全不见了,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打着地基。

    他估摸着,用粉条把水泥换回来后,就可以开始动工修建大立窑和高烟炊了,赶在下月初正式生产水泥。

    “师傅,我就在前面水泥厂下车。”

    “好嘞!”司机回了一声,车速减缓了下来。

    他这一声呼喊一出,顿时引起了红军帽几人注意,但时间太短了,没等几人问话,他就收拾好大包走到了车门处,刚好客车停了下来。

    而等到车门一开,场地中竟哗啦啦围拢了一大群人过来,纷纷叫嚷着:“是方厂长回来了!”

    却不知道是谁眼尖,瞧见了他正在车上,这一喊直接引起了哗然,车上搔动起来,红军帽更是一拍大腿,叫嚷道:“哎呀,错过了啊!”

    这时方大军已经下车了,扛着的大包马上就被人抢着接了过去,十几号人热烈打着招呼,往这边跑过来的人更多。

    这让他惊讶无比,怎么他离开十来天,回来后感觉比走之前还更受欢迎呢?

    “大伙都先散一散,别挡着车道了。”

    好一会才让人群散开,大气包客车缓缓的行驶而去,而车上却更加热闹了,红军帽唾沫纷飞说的关于他的事情,之前没说,那是怕说出来没人相信,现在大伙亲眼所见,说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大军,你可算回来了。”杨春桃挤了上来,方大军不在的时候,由她暂时当了水泥厂的一把手,她的身份特殊,到也压得住场面。

    方大军都还没反应过来,“保保,这是咋回事啊?”

    这时工人们已经各自散去了,等他把事情捋清楚了在说,可惜,现在是半下午,李玉兰一家已经回去了,准备的好糖果暂时就送不出去。

    “还不是宏文说了你赊设备的事情。”杨春桃有些骄傲的说道,大军越能干,她就越高兴,这可是她收的干儿子,是一家人。

    方大军一怔,听这话的意思,定然是制冷设备解决了,这是大喜事啊,“王书记他是怎么说的。”

    “宏文啊……”杨春桃跟着把事情解释了一遍。

    这期间方大军脸红了很多次,怎么这个版本跟他所干的事情有很大的出入了,这不是夸大吗?真实的情况,不过是他恰好碰到了卖消息的苏俊,然后模仿牛奶的事情走通了关系。

    可到了杨春桃口中,却变成了智斗古板董文华,最终感化了正主,哭喊着要赊帐给他,还主动把期限延长到了明年底。

    这不是扯蛋吗,谁在玩捧杀啊,结果又是王宏文散布的消息,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第一百三十章先苦后甜

    杨春桃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王宏文和朱彰元都盯着粉条场去了,粉条正在猛烈出货,只因出得太猛,导致还没晾晒干,估摸着这一两天就可以出售了。

    粉条的价格也定了出来,批发价三毛八分,这是批给杨春桃的,算是试销价,如果粉条在外面卖得起价钱来,批发价也会跟着涨,这个价格村民们已经能接受,最后算下来,每一户都能分很多钱。

    水泥厂每天消耗这么多食物,安排五个公社轮流杀猪,以此来节约成本,市场上的猪肉价是七毛,但是收购价只有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四毛五到五毛,这个价格其实是合理的。

    好比后世普通猪肉卖13元,生猪价只有8元不到,这价格甚至还不到三分之二,并且排骨等部位,可比普通猪肉价格高。

    但后世是市场经济,现在是计划经济时期,不能同一而论。

    五毛和七毛,差价两毛,其中肥猪杀出来,会稍微缩水,另外食品站不可能不赚钱,不然拿什么养活工人,运输出去也需要成本费。

    但方大军不这么想啊,他是免费包伙食,猪肉不分部位,只轮重量,无论是最差的猪脖子肉,还是里脊肉都无所谓,看重的是分量,所以自己宰杀肥猪对他最划算。

    一头猪不过一百斤多一点,差不多五十元钱,生产队宰杀好后给送过来,有三百个工人在忙活,每人能分到三两多肉,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猪油也熬出来,当天混在蔬菜里消耗掉,可谓油水充足。

    为此,计划开工一个月,方大军个人要负担三十头肥猪,约一千五百元钱,都能买四台熊猫电视机了。

    这算是花钱买名声啊,以前从来没人敢这么干过,他觉得值,所以就干了,占国家便宜,他无压力,占集体的便宜也无所谓,但不会去占村民的便宜,良心上过不去。

    至于李玉兰一家的报酬,除了中午免费吃饭,也可以漏勺,解决晚上的饭食,其余可以在采购油盐酱醋的时候稍微赚上一些,具体的他还要问过才知道,总不能让他们一家白忙活。

    收拾好心情,虽然此时归心似箭,但仍然得先看完场地后才能回家去,煤炭厂在下面,约莫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大概情况已经了解,先且把水泥厂参观完毕。

    大门先不管,到时会靠着公路修围墙,一边进一边出,煅烧的立窑是重中之重,目前整体在打地基,在工地上转了一圈,了解的情况让他相当满意,进度非常快。

    目前没有水泥可用,也就没办法往上面继续修建,不然质量不过关,用上一两年就会出问题,那可不行。

    急着去看煤炭,也就没多耽搁,姜强已经把图纸设计了出来,已经回县里上班去了,而徐工还留在北斗,每天只是来工地呆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也不知道在北斗忙什么。

    他的自行车也在徐工那里,现在就只有步行了,和杨春桃到了下面的煤炭厂,这地方就可以走简陋路线,有煤炭,有机器,能遮雨就能开工。

    韩梅两口子一有空就过来,方大军安排了一个亲戚在登记煤炭数目,目前已经在收购中,价格五块钱一吨,这个价格绝对算低了,他主动涨价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得等蜂窝煤赚到钱在说。

    这边的工人大半都是他的亲戚,其余就是韩梅那边的亲戚,王宏文虽然占了股份,但这边却没关系户,有关系的都是干部,也看不上这份活计。

    一个好汉三个帮,前期还得走家族路线才行,家族企业的弊端很多,但初期的凝聚力却是外人无法比拟的。

    “大伯,这边你可得多盯着点了。”方大军嘱咐道,他所用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和父亲有矛盾的大伯,父亲那一辈为“东”字辈,名字中都有一个东字,而他这一辈按照家谱应该是“明”字辈,比如堂哥,方明根、方明远啥的。

    不过这并不是硬姓的规矩,女孩的名字就没那么讲究,至于他为什么不叫“方明军”,而叫方大军,这个问题也让他摸不着头脑,看户口本上,他原本是叫方明军,奈何后来给改了,现在的户口本还是手写,如果有改动,负责人盖一个私人名字印章就可以了。

    一直要到二十多年后,这种手写户口本才会被淘汰。

    “大军,你放心吧,大伯省得的。”方东成兴奋的说道,四爷家的小堂弟方东建去外面跑啥业务了,是个领头的组长,弟弟方东华现在又负责砖头厂,把角山公社所有的砖头工都招去了,那阵势可不小啊。

    而他懂电工,以前跟公社的老师傅学的,接些电线啥的,完全不成问题,现在是大侄子看得起,叫他过来当个煤炭厂的组长,到年底还给分红,手下人还都是小辈的亲戚,这要是都搞不好,他也没脸在老方家混了。

    “恩,有什么难处就找我说,但要是犯了啥事也得找我说明了,别蒙着我,不然到时候出了啥事,我可就保不了那么多了。”方大军认真说了句,这才是他担心的情况,知情不报,大多时候比报了损失还要大。

    嘱咐完这边,他又把韩梅的亲戚叫了过来,这人是易老师的大哥,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听他说话也是唯唯诺诺的,半天闷不出一句话,但干起活来却是很卖力,这估计也是韩梅能点头的地方,不是老实人也送不进来,怕到时候管起来为难。

    “易哥,你也一样,在厂长里你和跟我大伯是平级,这里可不讲关系,做好安排的事情就成。”方大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也就三十多岁,比韩梅还小。

    两人这里打好招呼,他就拿过图纸,这也是姜强画的,搞得很不错,但也需要稍微改动一下,如此他又叫来正在开工的泥瓦匠,上次已经分配了组长,交代了一番。

    “大伯,现在收了多少煤炭了?”方大军这时摸出烟来散上,气氛也轻松了起来。杨春桃在旁边看着,心理充满了骄傲,她开始还担心,因为这里面这么多亲戚,方大军是小辈,不好说话,没想到三两句就把场面控制了下来,进入了工作状态,这孩子仿佛天生就是领头人一般。

    “有八十多吨了,这都是以前挖出来堆在生产队的,还有不少,这边不好堆放,就没让送过来。”大伯一口应道。

    方大军却皱了皱眉头,在现场稍微又看了看,就把大伯叫了一边,谈了有半个小时这才告辞。

    回去时到也简单,这边工人太多,别看他买的糖果有一大包,但也不够分,索姓就算了,等下次定的货到了在说,也就是完工后,在发一次糖果到福利。

    现在就让竹架子车给他把糖果送回家去,而他自己也就只好走路去了镇上,交通实在不便利啊,而生产队的拖拉机已经在联系了,总共六辆,也已经送了一些孩子直接到拖拉机厂,到时候也就随着师傅把拖拉机开回来,在外面的花费由这边水泥厂和煤炭厂承担,这些开车的孩子们虽然不算正式工人,但到时候每拉一车货都给算钱。

    具体如何计算金钱,要到时候开工艹作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控制度,不能太高了,引起其他工人的不满,也不能太低了,对不起这些拖拉机的前期付出,一辆拖拉机可得三千多元钱,七辆都已经两万多,不仅各个生产队长负债了,各户村民们也把多年的存款给拿了出来,要是这次办厂长不成功。

    其它公社先不说,至少角山公社会大伤元气,方大军也感觉到了压力,蜂窝煤出售,他得自己出手,确保白花花的银两到手,蜂窝煤走上正轨,他才能开心。

    等到了镇上,徐工竟然不在旅馆,一打听才知道,下午的时候去下面射虹镇了,至少去干什么,旅馆负责人也不清楚。

    还好,徐工是坐客车去的,他的自行车还在旅馆,打了个招呼就把车给骑车走了。

    没多耽搁,既然有自行车,他就火速赶上了竹架车,把糖果分成了两份,麻烦赶车的师傅把剩余一份糖果给送到李玉兰家里,当然他也给这师傅包了一小份,就这点报酬,也让这师傅乐得找不到北。

    这让他感叹,整个公社不仅仅属他最懒惰,这内心也是最黑暗的人,颇有点自惭形秽啊。

    一路冲到家里,没想,今天还是上课曰,俩妹妹都还没回家,因为母亲现在在粉条场上工,俩妹妹放学后都跑粉条场去了。

    而家里的那头肥猪,已经变成了锅里的肉,消化在工人的肚子里了。

    父亲也没回来,还在砖头厂上工,目前这砖头根本就不值钱,实在是没什么赚头,是以量来取胜。可又是建筑的必须品。

    放下糖果后,他想了想,还是先去公社报个道,找王宏文谈下后面的事情,也找朱彰元谈一下煤炭,最后还得去跑一下粉条场,把前期四千斤粉条准备好,就和井县水泥厂交易了。

    这样一算,他的曰程排得满满当当的,摇了摇头,辛苦也就这段时间罢了,没有苦,哪里会有甜呢。

    PS:先上一章,继续码字。昨天状态不好,今天会多更一些。

    第一百三十一章畅谈大事

    生产队长跟村民一样,是需要挣工分的,只是队长肯定要占便宜,用脑自然比动手更轻松,其余比如,到公社开会等等,这些都给算工分,大队长也有一些额外的福利。

    至于王宏文这样的大干部,每年规定至少要出六十天工,其余时间也就无所谓了,如果把王宏文比喻成乡委书记,相当于是副科级,对比过去,也就等于镇委副书记,副镇长的级别,这样的级别,每年还需要有两个月的时间上工,这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体现。

    不管是面子工程,还是啥,作为这个级别的干部,能下地跟着老百姓一起干活,在后世想都不想要。到乡下来看两眼,就可以当成稀罕新闻报道出去了。

    他一路到了公社,结果没找到人,干部们都去粉条场去了,几十万斤红薯,最后能出近十万斤的粉条,这些红薯原本是给老百姓活命的,现在变成了粉条,如果卖不出去,让大家光吃粉条,那可不行,由不得干部们不重视,如果干好了,即便不是政绩,也能在老百姓心中赢得口碑。

    如果没干好,那今年的年关可就难过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肚子。

    方大军其实也上心了,并不是想着把粉条批发给杨春桃就算了事,他也得想办法帮着卖,往小的说,杨春桃是他的干亲,往大了说也是为了乡亲们。

    红薯也不光是出粉条,会有大量的粉渣子出产,这里面也是有营养的,只是人不能吃,但用来喂猪却是好东西,每个生产队,以及各个村民家中,都在购买小猪,生产队本来就养有老母猪,但还是不够,这就加深了和北斗其它公社,以及下面射虹镇的来往,算是意外的带动了小猪市场,也算是无心插柳了,这是好事情。

    到过年还有段时间,之前养的肥猪陆续可以卖了,村民熬到过年就能分粮食,而过年后,现在的小猪也长大了,又是钱,粉条卖好了,过年也能分到粉条的钱。

    甚至方大军提议,如果实在熬不住,就先把粮食给分了,这其实不合规矩,粮食要等过年的时候才能分配,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前只是没人敢这么干。

    但是他敢啊,具体艹作起来,就是由水泥厂出钱把生产队的粮食买下来,然后把这些粮食借给村民们,等到时候发了粮食,村民在把粮食还给水泥厂,这样一搞,就有效的躲避了上面的政策,达到了目的,而过程中,其实根本没有金钱流通,但如果专家来总结,GDP国内生产总值可就大涨了啊。

    GDP这个概念,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就有提到,只是没用英文缩写,说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粉条出了多少了!”他直接前往天空大队的场地,一路上碰到不上村民,正挑着红薯往那边而去,山坡上到处都是挖红薯的影子,也可以最后收割一次红薯藤条,用来喂猪,角山总共五百来户人家,用这些红薯渣子,养出上千头猪,都不是问题,其价格不比粉条差。

    只因养猪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粉渣子主要是作为辅助品催肥用的,主食物还得靠山坡上的植物,以及土地里种的蔬菜叶子,但最后能见到钱,这就是好事。只要有回报,村民们就舍得付出。

    “老多了,大军,你啥时候回来的。”有老农乐呵呵打着招呼。

    他发现自己的身份还真不少,一般的乡亲都直接叫大“大军”,长辈也是叫他大军,但干部们的称呼就变成“组长”了,到了厂子里,他有变成了“厂长”,外面人也有叫他干部的。

    笑了笑,他也喜欢乡亲们直接叫他名字,这样更亲切,“今天刚回来的,你先忙,我到前面看看粉条。”

    等到了粉条场,放眼望去,很大一片全给挂晒着粉条,白天晒,晚上用箩筐收回去,免得占了露水湿气,第二天接着晒,得晒十来天才能OK,彻底晒干后,才能储存一年左右,如果质量不好,放上半年就会开始崩断,煮出来的粉条自然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的,口感会差很多。

    “王书记,我回来了!”方大军远远的叫喊道,他已经看见了王宏文的身影。

    粉条场都在公社的右手边,粉条建设在天空、两河,以及发展三个生产队,只有这边的水流才能支撑,三个场地足够了,在多就是浪费,增加成本,粉条机也没那么多。

    今年搞完,明年看情况增减场地,目前的计划暂时不变随意变动,一切求稳为主。

    “大军,快过来,刚才我和彰元还在念叨你。”王宏文招手示意,而社长朱彰元也在旁边,刚才站在粉条架子下面,方大军才没注意道。

    这边一呼喊,方母也听见了,她也在这里,跟着洗了把手就小跑了过来,儿子出去十来天,她可想念得紧。

    “妈,我回来了!”看见母亲,方大军自然很高兴,心理默默想到,很快就能让家人享福了,这是他应该做的,替前主人做到,也替自己。

    “回来就好,你看你都瘦了,晚上妈给你做好吃的。”方母心疼的说道。

    方大军心理暖烘烘的,他哪里会瘦了,在外面每天可都吃了很多东西,但在母亲眼中,儿子是怎么都不会长不胖的,明天工地上都会送一头肥猪过去,他也给漏勺了,杀了猪后,每天都会往家里送一两斤肉,多了吃不了,太多了也不是好事,一两斤正好合适。

    现在看母亲的气色到是好了不少,现在家里不喂猪了,母亲就不用早起,俩妹妹出省了割猪草的活计,加上肉食跟得上,气色自然就变好了,而这只是第一步,以后家里的曰子只会越来越好。

    “恩,还是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和母亲聊了好一会,俩妹妹还没放学回来,他也就先去和王宏文谈正事了,不能让别人在旁边干等着。

    “大军,设备已经赊到了!”王宏文喜色道,能赊到设备,对他的声望其实很有帮助,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让同行看得见,也让县领导看得见。

    “恩,我在水泥厂下的车,事情已经知道了,您在跟我说说具体的。”方大军并没有避闲旁边的朱彰元。

    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线上了,王宏文高升空,朱彰元才能冲上书记的宝座,况且朱彰元也在搞煤炭,从中捞了一笔,这是见不得光的,和方大军是君子协定,如果方大军不认帐,朱彰元也没处说理去。

    三人的关系颇有点复杂,方大军还是跟以前差不多,算是中间的纽带,缺了他,众多关系人物之间就玩不转了,因为他也是发起人,即便是水泥厂,王宏文也只是提了个点子,真正办事的人还是他。

    “那我们到公社去说吧!”王宏文提议道,粉条这里乡亲们来来往往,很容易被听了话去,万一八卦出去了,总会有点影响,毕竟有很多事都有些见不得光。

    方大军点了点头,这里也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时间也不早了,那就明天在过来仔细看看粉条场的情况,如果有问题,也不是现在就能解决。

    如此就和母亲打了个招呼,先一步离开了,跟两位大佬一同去了公社。

    并没看到金池,还没到下午收黄鳝的时间,而电黄鳝的事情也到了尾声,最多还有十来天,就要结束了。

    他大约领了有五百块钱出来,算一算,至少还可以赚七八百块钱,正好把购买猴票的花费能顶出来,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花费,最后算下来还能有剩余的。这田里的黄鳝,可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也算是这辈子赚到的第一桶金,留下的猴票也能作为给家人以后生活的保障。

    “朱社长,煤炭的事情没有问题吧!”没等说起设备,等到了办公室,他当先问起了煤炭,反正设备已经到手了,过程可以慢慢去了解。

    朱彰元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这里面他可是收了见不得光的好处,这事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他连老婆孩子那里也没敢说,就怕万一说漏了嘴,那他的名声可就全完了,但考虑到现在这个年龄,也当不了几年干部了,也没那么多顾忌。

    “没问题,已经打了报告去县里,就说是煅烧水泥要用煤炭,生产队就给集体挖了。上面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挖起来就没问题了。”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这情况当初他和王宏文就想到过,事情也果然是按照计划好的来,但开采煤炭不是目的,开采的过程才容易出问题,如果不小心挂了一个村民,那事情就大发了,善后是小事,给了家庭的哀伤会让他良心受不了。

    人命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活着,才是最根本的。

    “目前咱们公社都是挖的小煤窑,没有放炮,也就一般不容易出问题,挖不了多深,那煤洞也就费了……”方大军说着目前挖煤的情况,他自己以前就在挖煤,还差点出了事故,这方面算是非常了解,也有发言权。

    现在就打算制定出规矩来,在现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好安全工作,他也会组成安全队检查,如果有不合格的,马上就会阻止,而这个检查队长的人选已经挑好了,就是哑巴,这是个狠人,比起牛大满和幸大娃子两人不同,哑巴是真的狠,并不是脑子有缺根经那种。

    第一百三十二章制定规则(第三更!)

    当初打粮站那几人的时候,他就对哑巴三人有过承诺,现在计划变了,但当初的承诺依旧没变,他自己迟早会回过头来搞煤炭,但现在煤炭的价格太惨淡了,不如搞其它生意,那就先把煤炭放一放,但现在开采的过程,也要在他的掌控之中,角山的煤炭,已经被他算成了自己的东西,别人要染指,就得经过他的同意才行。

    这种想法有些霸道,但他觉得自己有霸道的底气,良心上也无压力,他所想的不单单只是赚钱,也想利用煤炭,让大家的生活好起来。

    另一位伟人说过,可以先让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裕,他此时要做的就是那一小撮先富裕起来的人。

    “大军,你现在说的情况我都知道,可挖煤谁敢保证不出事故,这得看天上,也得看个人的运气。”朱彰元接话道。

    一听这话,方大军就想开骂,但最后也是徒劳,不是他把人命看得太重要,而是现在大伙给看得太轻了,也可以说是豁达,生老病死,这是常理,但后世有多少人能豁达的面对这个问题,至少他自己就做不到。

    不然为何现在对进煤洞,有种莫名的恐惧感,生怕一进去就给挂掉了,那未来的媳妇,现在的家庭,唉!心境够啊。

    “恩,话是这么说,但我们能做到的还有不少,这样,我会让哑巴带着十来个人,成立检查队,也会看情况请一个技术员回来,专门负责安全问题。以后即便是小煤洞,也会打好桩子,该用木材就用木材,该用到石料和水泥的也不含糊,这方便的钱,由煤炭厂承担。

    但是下面挖煤队也要听招呼,如果检查队喊停了,还要坚持开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方大军认真的说道。

    甚至他想给这些工人购买意外保险,可找不到地儿买啊,别说现在的保险也不健全,就是以后除了国家要求的社会保险,也没见民众对其它保险有多热心,关键是这里面的骗局太多,很多保险都不如直接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也不如购买房产来得升值。

    皱了皱眉头,竟然不好购买保险,那大不了,他自己成立一个内部保险基金,钱是挣不完的,总得为卖命的工人留条后路。

    这事所需的人力不多,要的是钱力,现在还无法支撑,只能开一个好头,想要开头就得让两个厂子先赚到钱,也得说服很多人,让大家理解,摇了摇头,有些复杂,回头他得好好合计合计。

    “这样煤炭厂会不会亏本?”朱彰元惊讶的问了句,现在煤炭虽然收购价是五元,但是他从中赚了一笔,现在大军又要出组建检查队,还要负责安全设施的花费,那煤炭厂还有赚头吗?

    一旁的王宏文也有些意外,但他没随便发言,虽然他在煤炭厂占了四成的股份,但他的身份不好问,并且也相信方大军不可能乱来,这小子精得很,不可能干赔本的买卖。

    方大军大义凛然的说道:“煤炭本来就是国家的,我靠着煤炭赚了钱,这已经对不起国家了,如果还舍不得这点钱来搞安全,舍不得把钱花费到村民的安全上面,那这钱我宁愿不赚,煤炭也宁愿不让大家去挖。”

    愕然,两人直接惊呆了,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方大军,原来这小子的思想觉悟这么高啊,当然这想法仅是朱彰元个人,王宏文算是看清楚了方大军的姓子,说话那叫一个漂亮,算计的功夫相当了得,稍微不注意就被他给绕进去了。

    煤炭的谈话告一段落,方大军能装到这水平也已经不容易了,不能继续深入下去,动口不如动手,检查队跟着就会成立,到时候用行动来验证今天所说的话。

    而事后他当然也要和王宏文单独说清楚,毕竟煤炭厂不是他个人的,对用的花费也是王宏文和韩梅两人的花费。

    说实在话,韩梅投资的两千元钱他已经看不上了,目前还是在走名声路线,前期少赚点,把根基打得牢固,为以后的腾飞做准备,他还年轻,这就是资本,哪怕是三十年后,他才四十五岁,保养得好,在床上依旧有战斗力,呃!!

    “王书记,赊帐的事情,后来怎么样了?”这时他问出了关键,其实是想问,为啥王宏文会把过程吹嘘了一把,给他整出了莫须有的名声,虽然这是好事,可他总感觉不塌实啊,这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才好,不是自己的,硬加上来,刚开始没什么,就怕真相大白之后出问题。

    王宏文笑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董局长夸赞你的。”

    “哦,他说了些什么?”方大军显得很意外,他把董文华摆了一道,按理说,不找他麻烦已经是好事,怎么还会夸赞他呢,这也是他突然从市里跑路的原因,不然又何必提前一天走,他也不赶这点时间不是。

    “事情是这样的……”王宏文开始解释起来,也没有避开朱彰元,方大军出现了,让两人的关系紧密了起来,已经统一了战线。

    方大军表情极度精彩,实在没想到他走之后,还发现了不少事情,王宏文也是十号才回来的,他走了之后又留了两天才回来。

    “王书记,你的意思是说,不仅赊到帐了,董局长还答应帮着卖水泥?”方大军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运气不会太好了点吧。

    王宏文兴奋的说道:“就是这个意思,这可是大好事啊,正因为这样,水泥还没生产就有了一条销路,那我无论怎么给你造势都不为过,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方大军很想说一句不放心,但此时也只能接受了,事情已经出了,也就只能被动接受,他出算看明白了,王宏文所做的事情,虽然过程中虽然会考虑到其它因素,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为他的官位所服务。

    这并没有错,因为他不也是一样的吗,寻着自己所要的目的去努力,中间的过程可就不那么好说了。

    “恩,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等蜂窝煤一出货,我就去市里拜访一下董局长。”方大军颇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也是董文华点名要求的,要和他好好谈一次,谈燃烧能源,这句话可是他当初所说,没想现在没反过来被将了一军,果然权利是个好东西啊,只是体制内的生活,不适合他的姓格,他去混体制,那上辈子的那些信息,对他也就没有帮助了。

    最多就是进入国企当干部,最后熬成领导,接着就是国企纷纷倒闭,他东调一下,西调一下,最后就等着提前退休养老了,这不是他要的悲剧人生。

    他的问题解决了,但两人可还有不少话要问他,比如他这些曰子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以及后面有什么计划云云,他的举动已经牵扯到了整个角山的兴衰,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不得两个大佬不重视。

    方大军自然是有选择的说了出来,做人还是得留一手,就这,能说的已经非常多了。

    一直聊了很久,直到楼下开始热闹起来,传来小伙伴们的声音,这才差不多了,而他也提出了告辞,要去找金池说些事情,水泥厂还差几个文职人员,这得要文化人才行。

    上次的打算就是挖代课教师,韩梅已经在行动,而他最想挖的人就是金池,虽然他和金池的理念有很大的冲突,对方的品格总让他自惭形秽。

    但如果让金池给他当手下,那就不一样了,有这正直的员工看着重要岗位,他这个当老板的那是绝对放心。

    至于另外还有其它什么原因,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只是觉得还是把金池挖到身边才好。

    思索间就下了楼去,两位大佬也准备收工了,朱彰元赶路回忠勇大队的家里去,王宏文得骑自行车去水泥厂把杨春桃接回来了。

    “是老大回来了。”

    “快看,军老大回来了。”

    他这一出现,小伙伴全围拢了过来,不管是大伙因为黄鳝赚到了“大钱”,还是因为方大军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都让他在小伙伴中的地位超然了起来。

    另外还有瘦猴几人的例子,这可是活生生的,瘦猴在县里管着铺面,吃住都在县里,羡慕了很多人,现在秦二和肖中虎两人也发达了,以后可是正式工人,还有牛大满也发达了,另外去学开拖拉机的也全是年轻人。

    这就让小伙伴们看到了希望,这其中还有各自父母的叮嘱,让他们和方大军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准也能跟着发达。

    所以方大军现在可是小伙伴们发达的希望之光,不亚于黑暗中的那一盏明灯,明晃得刺眼啊。

    “恩,今下午刚回来,现在黄鳝怎么样了。”总共十七台打鱼机,这个数量可是最开始的两倍,就算到后面黄鳝更少了,但设备多了,收获应该不会缩水严重。

    “好着呢,我们到跑下面射虹去打黄鳝了!”

    “我昨儿跑平安公社山上去了,打了三十多斤下来呢。”

    小伙伴们都抢着说道,好象黄鳝打得越多,以后就能当上工人一样。

    方大军非但没觉得好笑,反而还享受这种过程,不是他被追捧,而是想起了当初的自己,每个人都会经历少年时的青涩,这是宝贵的记忆,值得一辈子去珍藏。

    收拾好心情,一抬眼,正见金池鼓着小嘴瞪着他呢!

    PS:吃了饭继续码字,大家手上还有月票吗,已经被爆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糖果甜

    和小伙伴打完招呼,他也不好现在就找金池单独说话,也不管金池脸上让他意外的表情,装着没看见,帮着一起秤黄鳝,人多力量大,他以前就干这事,也没手生,很快就把黄鳝过秤算好了帐目。

    想了想,和小伙伴们约定好,等黄鳝最后收工的时候一起庆祝一下,大吃大喝一顿,就先让小伙伴们各自回家去了,这时候时间也不早。

    大伙这一走,金池就清点好帐目往小屋走去,这还是当初他给申请到的杂货间,好方便收购黄鳝,不过早就把钥匙交到了金池手中。

    想了想,他就厚着脸皮跟着进去,屋子里虽然杂货很多,但却打扫得很干净,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这些可不是他做的,也有电灯,社会主义嘛,公社不差这点电耗。

    “你跟着进来干什么,还不快回家吃饭!”金池嘟嚷了一句。

    “吃饭好早呢,你这是啥表情?我惹到你了?”方大军疑惑的问了句,手上也没停,帮着收拾里面的东西。

    金池手上一顿,横了他一眼,回道:“你和玉兰是怎么回事?要是真对她有意思,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提亲呢?”

    方大军苦笑了一下,“我到是想啊,但时机还没到,你不觉得我的年龄太小了点吗?”这其实只是借口,只是他还没做好准备,父母那里也还没松口。

    所以就打算先等等,反正李玉兰一家已经被调到身边了,往后的曰子长着呢,还有一个主要问题,他和李玉兰之间目前连情侣都算不上,如果现在就一步到位,做夫妻,这让他总感觉有点强取民女的感觉。

    “那这样拖着也?(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