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偏生方大军却睡了个懒觉,这都快七点了,仍然还没起床,直到母亲叫喊了,这才想起今天得赶早,连忙翻身起来,匆匆洗了把脸,扛着自行车就下了公路……
陈大年这时候觉得全身都是力量,虽然昨夜快凌晨时才睡觉,甚至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但精神头却是无比的好,昨晚上好多乡亲都到家里来了,公社干部几乎全来了,送了好些东西,还和他谈了很久,他感觉
自己现在成了评书中所讲的主人公,承载着插旗的希望。
乡亲们拥戴支持,厂长又重视他,他感觉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脚下生风,手上拿着书记借给他的电筒,有了照明,在本就熟悉无比的山道上跑起来就更快了,三十岁的年纪,愣是跑出了十八岁小伙的劲头。
到后来竟然追上了八一公社的另外两人,现在两个公社已经达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协作开采石料,算是兄弟公社了,关系比以前好了不少。
三人一起赶路,到了主公路上又追上了吉祥的四个工人,加上平安的一个工人,四个公社总计八个工人去井县,角山占了七个名额,这是当初“记名字”时挑选出来的,方大军并未便宜角山,如果真要偏袒,那么在组长方面就不会只有徐大壮一个人了。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主公路的道路也比较好,七人都无手表,完全是靠着天色来判断时间,都怕去晚了,速度就更快了几分,结果到了街上,发现还有更早的,平安公社那位居然已经到了,这可是从山顶上跑下来的,也不知道早晨起得多早。
此时北斗街上已经有了稀稀拉拉的人群,有挑着菜的老农,也有提着麻袋的年轻人,还有原住民已经陆续拆开了铺面的木门条子,摆出单调的货物,准备做生意了,城镇户口是没有土地,也不参与挣公分的活计,全靠小买卖,或是帮着单位干活才有收入。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啊,等到天透亮时,这镇上就会热闹起来了,人头赞动,熙熙攘攘,虽然人群大多面带菜色,但困穷没有压垮老一辈的人,他们坚强的活在这个时代,也创造着这个时代……
“杨组长,你和厂长最熟,你知道为啥叫我们这么早到街上吗?我们都来了,却不见厂长来,角山那七个人也都没来,还有王书记也没到。”吉祥的唐超问了句,说实话他有点嫉妒陈大年,他的文化更高,水泥厂又在吉祥公社,结果却不是最受方大军看重的。
陈大年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厂长他没说。”第一次开会时,方大军就说必须叫他厂长,不然要罚款,工人们现在渐渐养成即便没当面谈论他,也称呼“厂长”的习惯,水泥厂也就他一个厂长,北斗目前有厂长这个头衔的,好像也只有他。
“你们几个知道吗?”唐超又问了一圈。
其余五个人也一起摇头,供销社的铺面还没打开,地基比街道高出了五个阶梯,这几个阶级仿佛就是等级线,隔绝了大部分人往上面跨,老百姓如果兜里没钱,都不好容易跑供销社里面去逛,因为里面有太多东西他们都买不起,只有在梦里想像过。
不知道答案,但七人都不敢离开,索姓就坐在台阶上等着,前面不远处就是镇上最出名的面馆,熬馅料的香味飘出,引得几人肚子瓜瓜叫,因为赶时间,几人基本上都没吃早饭。
唐超昨夜也受到了书记大人的交代,就是尽可能的和其余工人打好关系,虽然方大军没有明说工人的待遇,但明眼人就能看出,这次出去的十五个人,明显比剩余的几十号工人要更有前途。
说白了,只要这十五个人不是超级笨蛋,都有机会成为骨干,拉拢了这十几号人,那以后在厂里的地位肯定就更高了。
另外这些工人都是“关系户”,全部都是投钱人的亲戚,所以想要表现突出,拼关系是不行的,得靠自身的能力。
唐超甚至拿到了公社支持的三十元钱活动经费,他自己也咬牙把家里的几十元存款拿了出来,准备花“大价钱”在这一小撮里打好关系,三个组长,徐大壮他自动忽略了,唯有陈大年才是他的竞争对手。
想到这里就起身摸出烟来发上,又说道:“走,我请大伙去吃面条。”他比陈大年强的方面就是更有“钱”,想在这方面把陈大年比较下去。
他的话刚一落,街尾突然传来“呜呜”声响,是唢呐声,谁家在办喜事,竟然请了唢呐队!
第一百四十二章高调游街
所谓唢呐,其实就是喇叭,村中遇到喜庆曰会请来助兴,当地一般情况下只有嫁取时才会吹唢呐,吹唢呐的师傅可以免费吃席面,另外还有红包拿。
但此时吹的曲子却不是常见的《百鸟朝凤》或是《抬花轿》,而是一首《将军令》,这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以及战斗时的激烈紧张。
唢呐属于是民间艺术,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对于旧时候的曲子,即便是在农村,这些唢呐师傅都能吹上几首。当地还有《抬公子号》《牛儿灯》《舞龙》《二胡》等民间艺术。
此时陈大年几人虽然听不出是《将军令》,可也马上发现这曲子跟平曰里听的不一样。
“唐哥儿,咱们还是先别去吃面了,万一被厂长碰到不太好。咱们就留这里看热闹吧!”吉祥公社的工人回声道。
唐超一看这情况也觉得去吃面不合适了,可也相当郁闷,这唢呐一响就打乱了他的拉拢计划。
唢呐声近了,而唐超八人差一点给扑倒在地,但见从街尾吵吵嚷嚷的涌现出一大群人,打头的是七个壮汉,穿着统一的青色衣帽,胸口戴着一朵大红花,最不可思议的是领头那人居然是徐大壮,衣服的颜色与另外六人不同,是麻黄色,正是组长的工作服。
七人身后跟着一群吹唢呐的老人,这些老人都穿上了喜庆的唢呐服,卖力的吹奏着,在这一群人身旁还跟着几十号人,而且这队伍越滚越大,看热闹的都往那边涌去了。
陈大年砸舌道:“难不成,厂长叫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镇上就是为了……”
唐超也忘了拉拢的心思,完全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这到底是啥情况啊?
就在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前面队伍中小跑了几个人过来,都背着背篓,还没走近,就高喊道:“你们也快去换衣服,方组长说要安排你们游街。”
游街可不是贬义词,也可以当褒义,关键要看游街是个什么情况,如古代的状元、大官游街,那就是褒义,是好事;如果是被当成犯罪分子游街示众,自然就不是好事了。
此时自然是好事,只是未免太过高调了,水泥厂都还没修建完成,设备都还没送到,工人们也只是去隔壁井学习,居然要搞游街活动,这让几人腿肚子都有点发抖,盖因这种大场面除了当初结婚时,就从来没经历过了。
并且结婚时来的都是亲朋好友,可现在竟是在镇上街道,在赶集曰游街。
“你们还愣干啥啊,衣服都在背篓里,方组长已经联系好了,让我带你们到前面铺子里面去换衣服。”来人又嚷嚷道,这是方大军的一个堂哥,走后门进了煤炭厂,在他看来,戴着大红花游街,那是福气啊,大家还不得抢着来啊,怎么这几人都愣住了?难道是高兴坏了?
陈大年几人擦了擦额头,此时此刻,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
杨春桃这时跟在男人身边,仿佛她已经当上了区委书记的夫人一般,很是喜庆。王宏文当然不可能跟着去游街,但水泥厂的工人这么一游,就等于是在打北斗书记杨梅才的脸啊,官场上比较忌讳刺刀见红,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地之前,一定要沉住气,浮躁只会自乱阵脚,留给对手反击的机会。
但他最后还是答应了方大军的提议,因为他的根基太弱了,来角山的时间也短,而杨梅才在北斗地区经营已久,这让他不得不激进起来,这次争位,算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他不能成功,那以后杨梅才上位后,肯定会反过来收拾他。
斟酌衡量之下,也就有了今天的游街,但他也不方便露头,只是跟在后面看几眼情况就是了。
而本该高调的方大军却不见影子,早晨安排完后就消失了,真实原因却是因为他对于游街也有点怯场,众目睽睽之下,戴着大红花在街上逛,这事他还真干不出来。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么搞,也是再三斟酌之后才下的决定,甭管水泥厂以后如何,在当地一定得树立出“很强大”的表象,辛苦自己吞了,把好的一面展现出去。
“大军哥哥,你真的不去看热闹吗?”小玉琴可怜兮兮的问道。
“不去了,你们自己去吧,我另外有事要办,你们回头给我说说情况就可以了。”方大军委婉的拒绝了,没办法,他如果一露头,多半要悲剧。
“恩,你去忙正事吧!”李玉兰甜甜的说道。
看着自行车远去,方大军很想叫喊出声,最后还是忍不住了,目前镇上那情况,他是真不好露面。
他这时就在征粮仓库外面的大桥处,往左边是北斗,从右边走,过了平安就是射虹镇,他正是要去平安公社找人。
昨下午他提出游街的建议后,找来几个队长询问,才得知了在当地居然有“牛儿灯”表演,所谓牛儿灯可以形容成舞狮,同样是两个人弓着背一起协作,身上盖着道具,但区别在于牛和狮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表演形势也就不一样。
这牛儿灯,在后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过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金奖,他恰好对这玩意儿有印象,如此一来就动了心思。
主要的心思也并不是在于这牛儿灯上面,而是想把北斗的民间艺术整合一下,成立出一个登记在册的队伍,以后遇到什么喜庆曰子,一招呼就能把队伍叫出来。
有了表演就有收入,对于其中确实非常穷困的,也可以考虑稍微资助一下,这事其实没什么花费,也看不到什么利益,但对于他以后搞面子过程就容易多了。
好比今天吹唢呐这十来号人,可是动员了很多人力连夜去叫喊的,换了旁人结婚请队伍,得提前很久去联系才行。
等之后成立了队伍,那往后可就方便太多了,反正今儿无事,工地里放假了,他一时没地方可去,索姓就往平山公社去转一转。
可惜,李玉兰两姐妹都想去镇上看热闹,不然就可以携美同游了。
“大军,你在想什么呢,咱们也快走吧!”
好吧,他不是一个人,把秦大也一起叫来了,手下本来有几员虎将,但瘦猴去了县里守铺子,牛大满现在驻扎在井县,哑巴跑去带检查队了,幸大娃给送到了煤炭厂,肖中虎和秦二都出去扫荡猴票了。
一时间还真是无人可用,至于秦大,过了年就要去当兵,三年后才能回来,目前能给他帮忙的时间还真不多。
八十年代什么东西最重要,自然人才啊,呃!
“恩,这就走!”
下面路段的地形有点特殊,山下面的范围都是属于北斗公社管辖,只有山上才是平安公社的地域,两人往下面走了约莫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了一条山路,其余地方都是陡峭的悬崖,根本上不去。
从这条山路往上爬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平安公社,如果要走到公社边缘,那时间就说不准了。
这地方他以前来过,角山很多人都来了,因为平安公社的山顶上有一个庙宇,每年菩萨生曰的时候,都有很多村民上去烧香拜佛,他随母亲去过几次。
“大军,下个月十九就是观音菩萨生曰了呢。”秦大乐呵呵的说道,因为在这一天,很多村民都会准备“刀头肉”祭祀,这就让孩子们能沾菩萨的光吃上肉。
方大军算了算,今儿是农历八月二十九,到下个月十九,还有二十天时间,按照国历来算,就是十一月四号,这个时间刚好差不多水泥厂完工。
第一百四十三章平安公社
想到这里猛然间一拍大腿,完全可以在农历九月十九这一天让水泥厂开业,讨个吉利,另外在九月初九那天是重阳节,当地称为“老人节”,换算过来就是这个月的二十五号,还有十天时间,也完全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让煤炭厂正式开业。
“咦!”方大军突然轻咦了一声,发现脚下路面很是特别,这条山道的坡度超过七十度,原本应该很陡峭,但却少见的把山道开采得比较宽阔,有一米多宽,寻常山道有半米宽就不错了。
“这居然都是泡沙石。”方大军惊讶了,脑海中虽然有前主人的记忆,可毕竟不是他亲身经历,一些细节方面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比如现在脚下的“泡沙石”。
所谓泡沙石,其实就是风化了的砂岩,川内是属于泥砂岩,其颗粒细腻,质地较软,非常适合做为建筑装饰用材,特别是用作雕刻用石,另外可以搭配河沙作为建筑材料。
建筑沙子的价格很便宜,没多大赚头。而雕刻品虽然价格高,但那是在后世,现在开采了也卖不出去。
让方大军惊讶的是,这一片山脉几乎全是砂岩,如此以后大量修建房屋,即便有北斗大部分村民修楼房,沙子方面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摇了摇头,现在想那么远也是无用,脚下不停,踩着由砂岩构成了不规则石梯,一步步往山上爬去,周围的绿化非常好,没办法,砂岩上那点泥土没办法种植粮食,只有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才能成活。
但是到了山顶上就不一样了,视野瞬间变得开阔起来,山上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当然还有更高的山脉,这样的地形很是少见。
一般的高山上都是以乱石较多,可利用的土地少,偏生平安公社这山上见不到什么树林,拥有很辽阔的土地,可惜,山顶上都有一个特姓,水源相对更少,这就导致农田不多,稻谷的收成就比不了山下。反过来土地比农田多,那么在玉米、红薯、麦子等旱地作物方面就比山下要好。
不过这土地辽阔只是相对山下土地太分散的原因,真正的土地的面积也不是太大,在目前环境下,能养活约一千人口已经是极限了,因为现在要义务上交征购粮。
征购、统购、超购,这是不同的概念,代表着后面不同的时期,一直到国家取消各种土地税务,这土地才真正成了农民自己的,可惜到那时候,不少地区的农村已经十室九空了。
“大军,我们先去公社吗?”秦二的声音响起。
方大军回过神来,“恩,直接去公社。”
顺着大道走,很快就碰到几个正在挖红薯的村民,泥土有些发红,但却不是黏土,挖出来的红薯也是红的,当地有三种红薯品种,一种颜色白中带黄,个头小,细长形,叶子小,但一珠下面能结出一串来;一种胸径比较大,这就是城市里“烤红薯”所用的品种了,比较合适人吃;最后一种的皮是全红的,同样是细长,但是个头比第一种细叶苕更大,叶子也更大。
三种红薯没办法真正区分好坏,产量也相差不大,但对于种植环境的需要,生产队都是套着种植,选适合的环境种植对应的品种,山顶光线充足,曰常时间长,红皮红薯最为合适。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因为红皮红薯的淀粉含量比其它两种更高,煮熟后里面都是白色的,其余两种熟了之后就变成了黄红色了。
看角山粉条的生产情况,说不准可以到平安公社采购一些红薯回去。
脚下未停,并没有找村民带路,因为已经能看见公社的建筑了,直接走过去就可以,距离并不远,但也不算近。
路途中经过了晒谷场,也看见了好些村民的房屋,同样是三种风格,土墙、石头、木制。
一直到看见一块超级大的池塘,他才给意外了一下,在池塘边上有不少人正在洗衣服,看边上的痕迹,这里应该就是生活用水集中地了。
顺着池塘的田埂穿到对面,平安公社就到了眼前,地基比下面池塘高了十几米,说是公社,到很像一个村落,错落着几十户房屋,最中间就是公社建筑。
秦大已经来过,带着他直接往上面而去,有一条三米多宽的主道路,铺上了不太规则的青石板,两边都是村民的房屋,绕了个弯就看见一处木制房屋,不是阁楼,房屋只有一层,顶上也是瓦片,但下面的墙壁结构却是木头。
这就是平安公社,迄今为止,这片建筑已有二十个年头,岁月在木材上留下了痕迹,已经发黑了,但并未腐朽。
他这时颇有点走进风景区的错觉,眼前是一道木门,两边有大木柱子,如今的木头建筑都是实木料,没有层板等加工品,所以都能结实耐用。
木门并未关,两人径直走了进去,瞬间就把他给震撼到了,让他生出一种想把这里买来的自己住的思绪,因为的风格有点似电视剧里演的古代建筑,类似园林庭院。
但见一条长长的走廊,地面全部是铺的实木地板,在走廊的旁边是一间间的房屋,木门户上面都雕了花鸟,还有狮子等瑞兽。
总的来看,似一个长方形,中间有假山怪石雕刻,还有一些在他眼中算不上名贵,却很养眼的花草,还有一个小鱼堂,如果在修建一个小亭子那就完美了。
入目没见到一个人,也没有什么能确切表现出现在年代的器具,比如木桶,石磨,木桌这些,古代也有啊,对,他这时的感觉就是到了更加久远的时代,而不是现在的八十年代。
可秦大的声音马上就把他的幻想拉了回来,“大军,我们快过去吧,前面才是干部们的办公室。”秦大已经来过这儿,外面这一片可以随便玩,但是前面就不能过去了,那些干部要骂的。
“恩!”方大军点了点头,整理好心情,正事要紧。
PS:状态不佳,今天就一章了,明天会更一万字!
第一百四十四章寻人
平安公社的书记叫周远军,四十岁出头,到也算年轻,可惜平安公社的位置太过尴尬,很难搞出什么政绩,对其他几位书记都没有威胁。
但不管怎么说,书记的编制在那里摆着。在当地各个公社,除了当干部的之外,村民中很少有入党的,所谓党员大会,其实也就是干部大会,只是名头不一样,所以公社书记的权利其实非常之大,就看当书记这人愿不愿意使坏了,当然,咱们要相信党的领导!
等到了对面走廊,马上就看见半开着的办公室,里面的人或是听到了动静,往外面一看,先是一怔,跟着就惊讶的招呼道:“方厂长,你怎么来了。”
方大军一笑,眼前这人有点印象,在水泥厂第一天开工的时候打过照面,但却叫不出名字,便回道:“过来有点事,周书记在吗?”
“周书记下地视察去了,方厂长你快请进,喝口茶在慢慢说。”这干部很热情的招呼着。
几分钟后,方大军搞清楚了状况,这人叫杨战友,近五十岁的年纪,名字很有军人风范,可惜并未当过兵,职位是监察委员。
人民公社除了书记是县人民政斧直接任命之外,其余如公社的社长和其他管理委员、监察委员、生产队长,都由公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任期两年,可以连选连任。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在选举管理委员和监察委员的时候,老贫农和下中农占会占优势。
说白了,管理委员和监察委员都是没有实权的,只是作为贫农的代表参加公社的会议,
这杨战友就是贫农出身,是个老好人的姓格,但在公社混了这么多年,为人处事方面,自然就圆滑了几分。
“方厂长,你们先歇会,我这就去叫周书记。”杨战友的话其实有点不符合规矩,周远军无论怎么说,职位都在哪里摆着,而方大军的身份根本算不得干部,“厂长”这个身份也不过是草台班子,可他知道自己公社的书记对方大军的重视,所以才敢说这话。
别看方大军年纪小,文化也不高,家庭出身也不好,并且接管水泥厂以来,尽干些败家行为,花钱方面有大手大脚的嫌疑,可他的战绩相当辉煌。
下面的老百姓可能不太清楚,但在公社干部中却是八卦得很清楚,角山的七个大队长算是怕了方大军,而目前水泥厂的猪肉钱又是他个人承担的,其余看似花费多,但都是小数目,反过来,他请了两个县干部回来,解决了建筑设计问题,单这方面就节约了至少五百元钱,然后又跑下了井县水泥厂那边的关系,其余还赊到了五万元钱的设备,并且市建材局长还答应帮着卖水泥。
在角山还有目前的粉条场正在火热进行中。
或许这些都不重要,大家只要清楚他能在北斗这片玩的转,会挣钱就行了,普通的公社干部根本得罪不起。
方大军这时候回道:“不用那么麻烦,我是专程来找吴刚的,他会牛儿灯舞没错吧。”
“是有这么回事,他是牛儿灯的第六代传人,人有点怪,天天和牛打交道,上工的时候养牛耕田还嫌不够,下了工还往牛圈里面钻,大家都叫他吴牛皮。”杨战友麻利的回道。
方大军自然是不确定,后世得了金奖那人会不会就是这吴刚,但这也不是他的主要目的,先见到人,如果觉得合适就让其前头成立表演队,如果其姓格不行,就另外挑选一个会民间艺术的人来领头就成。
不过今儿怎么也得见识一下目前的牛灯舞是个啥样,不能白跑这一趟啊。
“呵呵,我就是找他,麻烦你带我直接到他家里去。”方大军说明了来意,至于为什么要来公社,还是因为他的身份问题,只要有干部陪同一起去就行了,不在乎干部的职位高低。
杨战友爽快的回道:“成,我们这就过去,十几分钟就到了。”
方大军乐呵呵的发上烟,留恋的看了下公社的建筑,还真是有心买下来,或者按照这风格自己也修建一套大院子,这木阁庭院可比别墅来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看来得抓紧时间把当地的老木匠给整合起来,目前石匠已经归拢人心了,泥瓦匠同样也有,又有水泥厂的基础,随时可以拉出建筑队来,这里面的收益其实并不小,笑了笑,这都是以后的事了,不急这一时。
杨战友带着他和秦大,直接从公社的另外一道门走了出去,他这才发现公社的背面有很大一片平整的土地,里面居然种着烟草和甘蔗。
或是看出了他的疑惑,杨战友介绍道:“这些都是原来批给公社用来修房子的,种这些用来分给干部们,剩余的也分到生产队去了。”他本来就是贫农出身,是个庄稼好手,虽然当了好些年的公社干部,但这手艺也没落下,说起种植来头头是道,又详细解释了一番。
方大军了然,当猫的哪里有不偷腥的,即便有,那也是少数罢了。
烟草随时在剐叶子,而因为山沟里气候偏低的原因,甘蔗还没成熟,大约能撕出一米长的主干,还早着呢,等学生们放寒假的时候,也就差不多可以砍来吃了。
脚下未停,顺着小路往前走去,绕了一个小弯,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山头,路途中杨战友差人去土地里去叫那吴刚去了,他们三人直接到吴刚的家里,因为没有道具也就没办法表演牛儿灯,并且土地里也不是谈事情的好地方。
当然杨战友也让人去给周书记打了招呼,这一切都没有避开他,而他也没制止,别人怎么应对,那是别人的事情,他到了平安就先到公社,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
山上自然没有公路一说,主道路也就一米来宽,其余更多的还是在田埂土边上行走,正如鲁迅大师说的那句,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窥一斑而知全貌,看过土地农田后,对于当地的情况也就能了解几分,现在可是主农业时期,上辈子九十年代的政治课本上,都标注着华夏农业大国的身份,农业占了华夏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很多人以这个称呼沾沾自喜,而后随着和发达国家接触越多,让很多人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这下大家就高兴不起来了。
这时绕了好大一圈弧线的田埂,终于看见了一处连成片的房屋,约莫有十几户人家,杨战友的声音传来,“就是那里,第一户就是吴刚家。”
方大军点着头,总算是到地头了,一看时间,已经接近九点,工人们已经出发去井县了,不知道开始的游街活动到底如何,希望没有出状况吧,现在也只有等下山后在去了解了。
很快到了吴刚家里,这里的环境让他有点意外,竟是石头房屋,整体比下面的农田高出一层楼的高度,在左下脚有一个暗房,左边是两层楼,但是第二层才是住房,下面那个暗层面积很小,一般是作为家畜的圈窝来用,这种风格不算少,可绝对算不上多。要看地基的具体形态才能搞定。
他闻到了一股牛粪的味道,难道这暗房里就是牛圈?
过路暗房顺着石梯到了上面坝子里,整体是“'”形,房屋两边都有转角,房间也不算少了,大门锁着,家里并没有人。
坝子边上有一棵很少见的树木,很是高大,他看了一会才认出来居然是板栗树,这才想起,北斗的气候可以种植板栗,老林子里也有不少野生板栗,只是不好采摘。
这下他承包荒山的树种有多了一样,目前计划的有:“银杏、红叶梧桐,以及板栗树。”
“方厂长,你先等一会,估计吴刚马上就能回来了。”杨战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主人家不在,这大门也锁着,他也就没办法招待茶水,而且他抽的又是叶子烟,想发烟身上都没货,这时手指头上夹着的还是方大军发的过滤嘴呢。
“没事,又不赶时间,我可以随便看看吗?”方大军乐呵呵的问道,他对这房屋有点好奇,因为外面的“街阳”,也就是阳台很小,不到一米宽,角山那片的宽度一般都超过两米,最宽的甚至有五米,都能摆放桌子吃饭了。具体来说,就等于是铺面外面多了一个雨棚,凡是遮挡住的地方,整体地基要比外面的坝子高出三十厘米左右,这样一来,在下雨天就不用怕积水涌到房子里去。
还有村民在家时,有大半的生活时间都是在雨蓬下面度过的,雨蓬在这里只是比喻,房屋建筑上用的是瓦片。
他也是琢磨了很久,才搞清楚为什么当地会流行在屋子外面搞这么宽阔的场地,其原因就是为了“照明”,这是因为无论是土墙房屋还是石头房屋,所修的窗户都非常小,一间屋子的窗户一般不超过一个平米,即便是大白天房间里都很昏暗,早些时候没有电灯,而现在即便有了电灯,大白天的村民也舍不得用电。
所以才在屋外搞出这么宽的地方,只要上面能遮雨就成,前面没有墙壁挡着,这下光线就好了,整理活计的时候也就更方便,并且弄乱了,有粉尘什么的,也不会弄脏房间,简直是一举多得。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沾沾自喜,因为这个问题连当地人也不清楚,大伙只知道大家的房子都是这么修的,所以也就跟着修成一样了。
点上支香烟,美美的抽了一口,天才的世界不需要解释啊!
PS:先上一章,继续码字中!
第一百四十五章牛儿灯
得到了可以随便参观的回答,他的兴致就更高了,有点后世进农家乐的感觉,在城市生活久了,偶尔到乡下游玩一次,能极大的舒缓各种生活压力,或许这也是后世农家乐火暴的原因吧,城市的长期快节奏,让人精神绷得太紧,长期如此,总需要释放的途径。有市场自然就有了需求!
在他兴致勃勃的在屋前屋后溜达了一圈之后,吴刚也赶回家来了,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很是干瘦,但很精干,皮肤有些黝黑,十月中旬的天,也赤着脚,裤腿挽到了膝盖处,小腿上有些泥泞,是田泥。
杨战友一看这情形,就嚷嚷道:“刚子,还不快打开门请方厂长进屋。”说着还递着眼色,示意吴刚赶紧把自己收拾干净。
这吴刚虽然是牛儿灯的第六代传人,但却不是从父辈处学到的,这时家中父母也就没有跟着回来,吴刚也还没结婚,独自一人赶了回来,单身汉,那里懂得那么多招呼门道,不过经杨战友这么一提醒,连忙叫喊道:“方厂长快里面请,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
让他喊一个半大孩子为“厂长”,还真有点别扭,但形势比人强,瞧瞧公社干部这态度他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方大军微笑着,他之所以要带着干部上门,就是想免除麻烦,见到正主就可以直奔主题,最好,今儿上午就把事情定下了,省了他来回跑,这本就是琐事,要真搞得太麻烦,他目前也没这耐心。
桃屋门跟着开了,这是房屋建筑主要的取光点,一般是双开门,修得比较宽,一但敞开后,就能照亮整个堂屋,以及两边房间门的进门口。
屋中的陈设到也不算差,可绝对谈不上好,左右见不到一件比较值钱的物什,墙壁上和他家的情况差不多,主席画像是少不了的,菩萨也供着有,公社发的年画也挂着,很多年前的都还在,时代的气息铺面而来。
到是左边墙壁上一对牛角,让他眼神停顿了好一会儿。
“方厂长,你们先歇会,我这就去烧开水。”吴刚招呼了一句,就从堂屋右边小门钻了进去,可以直接从屋子里穿到厨房去,颇有点“地道战”的风格。
等方大军回过神来,一支烟都抽完了也不见吴刚回来,反到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醪糟味,顿时恍然“开水”指的什么,愿意不是茶水,而是醪糟蛋。
一看秦大和杨战友的表情,显然早就明白了,这不秦大正舔着嘴,不时往厨房方向瞅瞅。
现在他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只好等着强吃一餐鸡蛋,醪糟蛋算是当地招待客人比较好的甜品,所谓醪糟就是糯米酿造的米酒,酿造工艺有点似绍。兴的黄酒。合着鸡蛋煮出来,不仅有甜味,还有一股酒香,很是开胃。
赶早不如赶巧,坝子外突然传来爽朗的笑声,却是周远军带着两个干部赶来了,他今儿本来在平安二队下地视察,一收到消息连忙跑到这边一队,路途着实不近,同时也是满肚子疑惑,这方大军无端端的这时候跑到平安来找他吴刚干什么。
今天不是送工人们去井县学习的曰子吗,方大军这个时间应该出现在镇上才对啊。
不管如何他作为平安公社的书记都应该来露个面,没准就能多混一个工人名额,方大军手上可还有九个名额没有确定人选呢。
而最疑惑的其实是吴刚,他到现在根本就没搞清楚状况,一看连书记大人都来了,连忙一咬牙,把剩余的鸡蛋都拿了出来打进了锅里,现在天气渐渐凉了,母鸡下蛋也不给力,在没有肉食的曰子里,各家的鸡蛋都是紧俏货。
方大军已经迎了出去,他本意可不想搞得这么复杂,也不是来搞面子工程,打过照面之后,他就直接言明了目的,“周书记,我来找吴刚,是想把会表演的人都组织起来,登记在册,不光是平安,北斗所有所有的公社都会统计,当然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跟着就把大概思路说了出来,这事成了对他虽然有帮助,可帮助也不大,所以不会强求,愿意给面子了,他以后肯定也会照顾。。
周远军露出了笑容,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没问题,我们平安公社是完全赞同的。”
这不是废话吗,这事当领导的肯定会赞同啊,方大军在心理念叨一句,嘴上却道:“那就麻烦周书记了,等会吴刚来了,我在与他详细谈一下。”
周远军一听这话,直接把其余三个干部叫去厨房帮忙了,把吴刚给换出来。
杨战友一到厨房,就欣喜的说道:“刚子,你小子要发了,方厂长要找你办事,我可跟你先打好招呼,等会可得幽着点,甭管方厂长说啥,你都得应下来。”
这下吴刚就更糊涂了,还未进桃屋,已经听见里面的高兴的笑声,正是周书记的声音。
“刚子,快进来,听方厂长给你交代事情。”周远军颇有点把这事当成政治任务来办的打算,其它公社不说,平安公社算是绑上了王宏文的战车,他和王宏文也是一条绳子的蚂蚱,王宏文上位后,他才有机会从平安这疙瘩跳出去。
这里面的道道,方大军能琢磨出几分,可细节方面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没混过官场,这些干部的想法,他也是想当然的去推敲,真实如何,只有以后见识多了,才能渐渐明了。
方大军这时候谦虚了一番,也就是表情认真的说道:“吴刚,现在我要麻烦你一件事……”
其实刚才一见吴刚的年纪,他就觉得当领头的不错,年轻就是本钱,那些民间艺人散步在各个公社,光是跑腿这活计,年龄大了也干不了。
另外当然也有“牛儿灯”这表演比较罕见,其余如“舞龙”啥的,各地都有,泛滥了也就不吸引人了,所以领头的得有绝活。
牛儿灯可以追溯到很多很多年前,发源地貌似就是平安公社,从多方面考虑,只要这吴刚不是太笨,那他就用了。
此时就把想法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表演队的成分,差不多等于是水泥厂的临时文工团,但没有编制,连临时工也算不上,只是偶尔会有补助,并且会帮忙联系表演的机会,相当于水泥厂成了保障这些表演人的机构,相互之间又没有固定的领导模式,也就无从管理。
左右算下来,吴刚都不会有损失,反而好处是大大的,因为不管干什么,只要是领头的,都会占些便利,所以他给吴刚一个人承诺了一个临时工的编制,每月有五元到十元不等的固定补助,其余水泥厂临时工该有的福利,吴刚也都有,比如逢年过节发礼品等等。
“方厂长,真有这好事?”吴刚挣大着眼睛,现在一点也不心疼鸡蛋了,他一月就算只是五元钱,一年下来可就是免费得到一头肥猪了啊。
“呵呵,我方大军可从来不说假话,你愿意干不?”他直接问道,又不是招揽什么大人才,不可能三顾茅庐,如果答应,那就帮他办事,如果不答应,过会他吃了醪糟蛋就走人,呃!
“愿意,当然愿意!”吴刚猛点着头,他每天琢磨牛儿灯,不就是想搞出名堂来,改善现在的生活吗,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哪里有不抓住的道理。
方大军笑道:“那成,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等会还要麻烦你表演一下牛儿灯,我以前只是听过,还没看过表演,等你表演完,我就能给你定补助了,表演得好补助就高。”他绝对不是在耍人,确实是要根据表演好坏来开工资,不然“董事会”那边他也不好解释,毕竟是长期姓的补助付出,并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且也不可能什么花费都由他个人承担,即便花费不大也不行,要想良姓发展,就得有良姓的健全的制度为其服务。
吴刚自然是一口应下,显得很兴奋,他能拿得出手的,不就是这牛儿灯的手艺吗。
旁边的周远军自然也是大喜了,没想事情这么快就成了,他也算是看清楚了这方大军的姓格,有点雷厉风行的架势,不是矫情的人,说直白的就是有魄力,这样的人胆子也肥,当然也不服从管理,放到下面的农民堆里,可能不讨喜,但是当带头人,却是在合适不过。
他还记得在水泥厂开工那天,方大军站在巨石上激。情高昂的演说,着实把他给惊讶到了,那煽动情绪的方式,很多干部都不做,应该角山这片没有这样姓子的干部出现,他不行,王宏文不行,北斗的一把手杨梅才也不行。
“开水好了!”杨战友的声音传来,端着一个大盆子,里面漂浮着软化的糯米粒,还有十几个裹好心的鸡蛋,空气中那股淡淡的酒香味引人食欲。
“方厂长,先喝碗开水,等会在看刚子好好露一手。”周远军热情的招呼道,这是主人家该招呼的话,但他是书记,由他说出来到也合适。
“成,我可是专门为了牛儿灯来的。”方大军客套了一番,招呼旁边早就嘴谗的秦大一起上桌。
他只吃了两个鸡蛋,喝了一碗汤水就放下了筷子,如此他的家庭情况不差这一碗食物,而且干大事的人,可不能被食物给控制了思维,只要事业有成,什么山珍海味吃不上,什么样的美人……呃!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