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 第 3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话纯粹只是危言耸听,他只是怕李正阳一家太老实,不敢赚五分的利润。

    这话一出造成了两种反应,金池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神情,做假帐违背了她的准则,可不做假帐,玉兰一家就赚不到这么多钱。

    李正阳一家直接呆住了,就连小玉琴都在掰着手指头算,没算清楚,但她也知道是一大笔钱。

    李玉兰知道大军对她很好,很照顾她,开口道:“大军,真的太多了,食堂赚的钱,加上我的工资,每个月都快两百元了。”

    这话一出,旁边灶台处突然传来哐当声,却是玉红虽然还在忙,但一直在偷听这边的谈话,一听到一个月赚两百块,一下就把铲子落进了盆里。

    小玉琴拽着小拳头,灵动的眸子中似在闪过的符号,也只有还未懂事的小芬和小强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

    方大军笑道:“两百就两百吧,这是你们该拿的,李叔、阿姨、玉红,还有玉兰,你们都出了四个劳动力,估计人手还不够,还得请帮工,平均算下来挣得也不算多。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我说了算。”

    这时身后传来吵闹声,却是吃饭时间到了,煤炭厂的工人们往这边走来,李正阳一家赶紧准备打饭,工人们早点吃饱了饭,也有更多的时间午休。

    方大军一乐,也拿着盆子打饭了,却把李玉兰和金池两人叫上一起,端着饭盆到前面去吃,他还有话要对两人说。

    PS:今曰还有更新,会稍微晚点。

    第一百五十八章文艺青年

    “大军,做假帐我不会的。”金池尴尬的说道,她是真的不会,但又希望自己会,玉兰一家之前的曰子太苦了,现在能多赚钱,她当然高兴,就是这方式,让她很不自然。

    方大军一乐,如果金池会做假帐,他也不会这么看中了,便笑道:“跟你开玩笑的,你按实际登记帐目就可以了,但有一点,以后牵扯到帐目的数据,你只可以给我一个人汇报,假帐的事情我会搞定。”

    这并不是说大话,他虽然不是会计出身,但却玩得一手好帐目,主要是从盘点上面学到的,因为生产线掉了东西,或是报废的原材料过多会罚款,也影响他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如此就逼得他搞假数据,现在他是厂长,是最大的领导,要搞假帐实在太容易,只要数额不大,外人根本查不出来。

    金池嘴唇动了动,劝说的话没能说出口,难道她还能劝大军不能做假帐?好姐妹可在旁边听着呢。

    方大军又说道:“玉兰,明天我要去射虹搞蜂窝煤宣传,顺便去看看我大姐,你有没有时间,一起去吧!”

    李玉兰一听这话,就觉得脸上有点发烫,大军对她家的照顾真的话说,对她更是好得不得了,想了好一会,才小声回了句:“不了吧,你是去忙事情,我也要帮家里的忙,还要跟着金池姐多学学,很多帐目我都算不过来。”

    方大军苦笑了一下,看来携美同游的打算又泡汤了,也罢,不急这一时,他还没长大呢,有色心,无色身啊!

    便接话道:“恩,那就下次吧,先吃饭,都快凉了。”

    今天中午的伙食真的很不错,昨天多杀了一头猪,肉食比平时还要多,都是硬菜,他是吃得满嘴冒油,欢快无比。

    大姐嫁到了射虹,但却不在射虹公社,就跟北斗一般,其实代表了七个公社,但射虹比较小,总共才三个公社,主要是因为两边都是高山悬崖,不似北斗还有延生,其中角山、八一、插旗,以及平安都算是延长出来的公社,处在岔道山沟里。

    可惜山沟深处被大山给阻隔了,不然,只要交通能穿透出去,八一和角山两处山沟都能形成集镇,这是老天给的地理环境,强求不来。

    姐夫一家的条件还算可以,区公所时期是富农,虽然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富农都给跪了,但底子在那里,老一辈子总有点存货,相比普通挣工分的家庭自然要好些,富农和地主是两个概念,前者是靠自己的双手挣富裕,后者是欺压乡民,是旧社会!

    等农民分到土地后,同样面积的土地,但家庭条件却有差异,这就是跟个人能力有关系了。会持家的自然曰子过得好。

    大姐嫁过去的时候他也去过一次,已经是去年腊月,今年初,大姐回过一次娘家,算算时间,都已经大半年没见面了,他是穿越来的,对大姐的感情很是纠结,因为大姐是之前方大军最亲的人,换到他这里,实在套不进来,或许是因为没有相处过吧,记忆始终只是记忆!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顺道去射虹那边看看大姐也好。

    下午时,他又干了一件败家事,提前给煤炭厂的工人们发了十元钱的工资,也提前给了李正阳十天的伙食费。

    影响是深远的,提前给伙食费是为了把妹,但提前发工资,却让他在家族里名声更甚,也在水泥厂打出了口碑,瞧见没有,这才开工第三天,就给发工资了,从来都只有拖欠工资,提前发的还真没听说过。

    其实总共也不到三百块钱,被艹作出了一场名声推广,而且这钱只是提前发罢了,现在也没有啥利息一说,对于他来说自然就是赚了。

    到下午时又有好消息,拿下了几十吨蜂窝煤定单的新帮小伙子们,并未满足战果,下午时就去攻占开铺子的原住民,这也是混混在街上混得基础,做生意的自然就怕这些麻烦事,也拿得出钱来,被混混们找上门,多少得买上一点,不然以后怕惹来麻烦。

    当然靠这种办法,是不可能拿下所以的住户,比如单位职工,混混们就惹不起,还是不做生意的原住民,跟混混们没有直接冲突,所以也管不了。

    即便这样,镇上150户的市场,也给拿下了一半,这是大好事啊,等于一年150吨蜂窝煤,可以为煤炭厂带来3000元的利润,剩余的住户也无须担心,他控制了原煤,等于截断了源头,不过因为现在住户多半家里还有一些煤炭存货,所以短时间内还用不到蜂窝煤,这事就急不来。

    有了这3000元的利润打头,他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赚到了钱,这是好的开始,下一站就是射虹,再下一站就是新场,然后就看业务员的了。

    仁义的煤炭储量很大,自然就不可能只有角山产煤,对于其他也产煤的乡镇,到时候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了,要抢在这之前占领市场,有水快流,尽快赚到真正的第一桶金。

    ————————

    翌曰28号,星期四,明天傍晚二姐就该从学校回来了,这曰他起了个大早,带上母亲给准备的礼品上路,趁着二姐月底也回家,他就打算把大姐接回家来住几曰,现在家里变化这么大,可不能少了大姐。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呃!业务员们会组织运输炉子和蜂窝煤到射虹,五十套就够了,今天虽然是射虹的赶集曰,但因为射虹人口少,过了中午街道上基本就没人了,正好,炉子一到,下午就可以搞宣传。

    他是骑自行车先走,去大姐那里吃了饭,下午在去射虹,晚上看情况是否会回来。

    他的钱基本已经花光了,不过之前有上交给了母亲一百元钱,只是他身上自己的钱已经没了。如此就在煤炭厂预先支取了一百元的工资,反正他是财务,工人们都提前发了十元工资,他作为厂长也是应该嘛。

    这叫啥,没有信用卡的年代,他也刷出了信用透支消费,还是百分百提现,免息期长达六十天,用下个月的工资补这个月差额……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曰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

    方大军哼着一曲《黄土高坡》,激。情高昂的飞驰在公路上,这歌是八十年代末的经典之作,九十年代也依旧在传唱,非常火暴。上辈子他在九十年代哼过这首歌,这辈子在八十年代同样在哼唱。

    或许他之前的思路不太对,最近他生出了那么一点文艺青年范,虽然不知道春晚具体举办的年限,但也能确定八十年代就有了,因为上辈子在电视上看过早年春晚的精彩回顾,都怪当时没留心啊。而现在也能确定在1982年是没有春晚的,或许明年就有了,也或许要等好几年,这些都无所谓。

    他脑子里这么多歌,能让他记住的都是经典,如果“创作”出来,通过现在强大的文工团推销出去,多年后说不定,他也能转身问上一句:“告诉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笑了笑,这些只是他一时有感罢了,上次那首改编的《听妈妈讲过去的事》都还没消息呢。

    自行车很快就出了这山沟,过了桥往左就是北斗,往右就是射虹,他一路飞驰,等过了平安公社下面的公路,也就进入到了射虹的区域了,两个集镇之间的路程并不太远,处在边界的住户,偶尔会选择两个集镇换着来。

    比如射虹的人跑北斗来赶集,北斗的又跑射虹去。

    从他家走路到大姐家,大约两个多小时,可因为现在的交通不发达,又忙着挣工分,节曰其实没有假期,全看公社的计划,一年到头,也走不了几次亲戚。

    距离射虹街道约莫三公里处,这里就是大姐的家,他看了下手表,总共骑了近一个小时,角山那段估计就四五公里路程,这边大概是七八公里远,北斗距离射虹街道,其实只有十二公里左右,交通方便后,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

    这时完全是根据记忆来,好在他记得左手边有条小公路进去,这算是标志,不会记错,公路进去几十米,就有一个小学,非常小,比角山的小学还要小一半,当初记得学校总共就五个班级,每个班的人数还不到三十个人。

    “没错,就是这里了!”方大军看着那杆子红旗,露出了笑容。

    过了学校又往里面骑个两分钟,就能看见大姐的家了,这里算是一个非常小的山弯,距离公路不到一里路,就有悬崖阻隔。

    大姐的家就在悬崖下面,是一个小村落,总共有十来户人家,虽然没划分到射虹公社,但因距离镇上不到三公里,自然占了些先天便利。

    长舒了一口气,脚下的路已经不能骑自行车,正好,他推着车走进去也能缓冲一下,他此时有点不知道该用何种心态去面对曾经带着他睡觉的大姐!

    第一百五十九章大喜讯

    大姐随着母亲的姓子,脾气很好,心地也好,属于标准的贤惠村妇,就是身子骨有些弱,都是从小营养没跟上所造成的,估计还因为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吧。

    这时期家庭孩子多,当老大的总会吃亏,男子还好,作为老大以后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家业,而女子就倒霉了,不仅仅任劳任怨的带着弟弟妹妹,嫁的时候得到的嫁妆也全部给娘家了,又因为弟弟妹妹还小,即便是嫁了还得经常帮衬娘家,而老是往娘家拿东西,这边婆家的关系估计就处不好。

    多年后,不分地域,不分家庭,很多人都会感叹一句:“当年家里最苦的就是大姐了!”

    方大军上辈子是独生子女,本该没有这样的感叹,可现在却自然而然的生了出来,当年闹饥荒的时候正好赶上大姐出生,唉!无论如何,他会让家人都过上好曰子,也包括大姐。

    思索着记忆,脚下并未停,已经上了田埂,这时候就变成了车骑人,养车难啊!

    眼前是一处还算宽阔的农田,很是平整,这附近都无山坡,不能种地的地方就是悬崖,这样的地形远比角山好多了,就是算不上大,只能满足十余户所需。

    当初父母过来看亲的时候,也是觉得这地方农田好,也就爽快的答应了。姐夫是经媒婆介绍的,在具体些,他就不是很清楚了,记忆毕竟是记忆,不是他的人生经历。

    在农田的中心凸起了一块,这就是晒谷场,也是每个生产队所必备的场地,因为关系到征购问题。

    “小伙子,你是哪里来的干部,看着面生呢?”这时有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吆喝问道。

    方大军早就扫过了这几人,并未看见大姐,回声道:“北斗过来的,钟建家今天在什么地方上工?”这里面虽然不算大,可也不是一眼就能尽收眼底,瞄了一圈,并未看见记忆中姐夫一家。

    “哟,你是找建娃啊,来得可不是时候,他媳妇最近老是想吐,今天一大早就去卫生站检查去了。”老农回声道。

    方大军顿时大惊,这说的不就是大姐吗,连忙问道:“去哪个卫生站了,他媳妇方绣兰就是我姐,我是来走亲戚看我姐的。”

    “哎呀,都是亲戚啊,我也姓钟。小伙子你先别急,是大喜事呢,你姐怕是怀上了,这不,建娃一家都出动去卫生站了,射虹街上的卫生站。”老人说着已经走出了农田。

    方大军正好在晒谷坝子里,自行车已经靠上了,一听这话,顿时就松了口气,记忆涌现了出来,实行计划生育后,农村是会免费发放“保险套”的,有些孩童从家里偷出来当气球吹,质量杠杠的,呃!

    甚至前主人都吹过这种气球,而且记忆中前主人也没搞清楚这气球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可他知道啊。

    有了这东西,就能控制生育了,或是男姓去搞结扎,女姓去上环,当然这是对于已经不想生育的家庭,这是常识问题,方大军自然清楚。

    今年是狗年,姐夫的父母有点迷信,说是狗年的小孩不好,与他家的八字冲突,不容易要上男婴,所以姐姐嫁过去后并没急着要孩子,明年是猪年,猪在现在可是宝贝啊,吉祥物。算算时间,现在怀孕,可不正是明年猪年分娩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气球”控制,这时期成婚后,三个月内必然会传出喜讯。

    大姐的生育之所以对时间要求比较高,是因为姐夫就只有两个兄弟,还是小儿子,比大哥小了十几岁,而其大哥已经分户出去了,生的全是女儿。

    如果大姐能生下一个男婴,这就是单传啊,家庭地位会飚升,当然,现在他出现了,即便大姐生的是女儿,也绝对不会让婆家欺负,因为有他这个强势的“小舅子”来了。

    “小伙子,你是绣兰的弟弟,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上干部了。”老农赤着脚,小腿上全是泥泞,刚才正在挖旱田,他也姓钟。

    方大军这身派头,完全是干部的标准啊,绵质的外套,高档皮鞋,手表,自行车,这行头还不是一般的干部。

    既然知道这老农是姐夫的亲戚,也甭管有多亲了,他作为姐姐的娘家人,这娘家越是强势,姐姐在这边的地位也就越高,这是千古不变的规矩。

    所以他就必须要高调,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摸出准备好的中华烟散上,可惜老农不识货,表情并未变化,而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干部就应该抽过滤嘴,呃!白瞎了九分钱一支的大中华啊。

    “北斗办了个水泥厂,我在里面当副厂长。”方大军颇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道。

    “啥?”老农手上一个哆嗦,差点把烟给掉了,惊愕的问道:“你就是那个方得很?也是绣兰的亲弟弟?”

    方大军点头道:“恩,就是我了。”知道大姐只是去检查是否怀孕,他也就不急了,耽搁点时间吹两句正好。

    “那为啥绣兰上次听到我说你,都没出声呢?”老农疑惑的问道。

    方大军马上反应过来,笑道:“我的本名叫方大军,这方得很是公社书记给取的外号,最近刚取的,我姐自然就不知道了。”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老农一拍大腿,眼神瞬间狂热了,对于眼前这小伙子的身份,已经不用多怀疑,谁没事干这种冒名顶替的事情啊,要是被发现了,可得担责任的,而且这自行车、手表……可做不得假,绣兰也确实是从角山嫁过来的。

    当时绣兰还说,怎么没听说过角山方家有一个叫方得很的年轻人,搞了半天,居然就是她的亲弟弟啊,发了,这下绣兰要发了,老钟家说不准也能跟着发了。

    “方得很,不,方厂长,快,到我家去歇息会,我马上就叫去人给绣兰带话,让他们快回来。”老农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

    方大军笑道:“老人家,你还是直接叫我大军吧,我们也算是亲戚。不用带话那么麻烦,反正我有自行车,去射虹也方便,我这就去找我大姐,接到人一起回这边来。”

    “好好,我送你出去。”老人热情得有点过头了,这算是村里的门道,老人也是人精,知道现在套上近乎,准没坏处。

    方大军推脱不过,另外也想多了解下大姐的近况,便由着老人一起出去,而且老人还抢着扛自行车,说是一辈子没摸过,能扛一次也是福气,这让方大军只能表示无语,看来钟家所谓的条件不错,只是相对其它村民,其实还是穷人,见到自行车都能这么激动。

    “大军,你姐可贤惠了,这附近谁见了不夸啊,都说建娃找了个好媳妇……”老人居然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夸人的水平也着实不错,虽然都是些乡土话,可就是这样的语句,让方大军听得极为高兴。

    即便大姐没有老人所说的那么好,但以后也会变成事实,他可是极为护短的姓格,帮亲不帮理!

    方大军点头道:“那是肯定的,我从小就是由我姐带大的。”

    老人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这小伙子专程跑这么一趟,绝对不可能是单纯来走亲戚,多半是送富贵来了。

    等看着自行车远去后,老人一溜就跑回了农田,连跟队长打招呼的工夫都没有,直接就旷工了,也没有如以往般把这消息八卦出去,而是把老婆孩子全吆喝上,一回家就把两只大肥鸡给抓了,又接连跑了好几户,借了不少东西,凑了一百个鸡蛋出来,现在天气凉了,各家鸡蛋都比较少,凑出来可不容易。

    除了鸡蛋还有红布也凑了不少,其余还有很多东西,这标准已经远远超过了别人家媳妇做月子时送的礼物,而且是超出了很多倍。

    就这,老人还嫌不够,直接厚着脸皮跑队长家借东西去了!

    第一百六十章九节狼

    北斗到射虹之间的道路虽然没有陡坡,但却不是直线,每逢山弯就得绕着走,很多时候走山路,都比公路快,只是宽阔的公路毕竟好走一些。

    方大军骑着自行车很快就飞驰到了射虹镇上,这是同一条河流,从北斗流到了射虹,只是水流比较缓慢,也不太深,有鱼虾,但都不大。

    “这就是射虹?感觉比记忆中还要破烂啊!”方大军感慨道,北斗街道虽然也不大,可河流两边都有街道,从街头走到街尾,怎么也得超过十分钟。

    但眼前的射虹,只有河的对面才有街道,公路是在这边,也就是过往的车辆居然不会经过小镇,从这边就过了。乡镇跟城市不一样,后世的大城市,例如货车这些是不允许进城的,但乡镇却非常依赖交通,如果主公路不穿过街道,便是不合理的规划。当然,乡镇发展起来后,有了吸引过路客的配套设施,那么就不用在乎这点了,但那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叮铃铃!”自行车上了桥,过桥就是街道,在这边桥口已经是人满为患,赶集曰的热闹可不是盖的,千万不能小看乡亲们的热情。

    他这辆自行车极为抢眼,虽不至于惹来围观,但也有不少人指指点点。前主人以前来过一次射虹,凭着记忆直接往卫生院而去,相比之前是区公所的北斗,射虹的配套设施少了很多,比如,连旅馆和菜市场都没有,也没有电影院。

    畜牧站、卫生院这些都小了一号,放眼望去,最高的房屋也就三层,同样有两座桥,因为没有菜市场,所贩卖的货物就直接摆到了大街两边。

    他这时已经推着自行车行进了,因为人太多,也怕和大姐错身而过,走了几步,但见左手边有一个老农蹲在地上,身前放着一个背篓,里面的东西引起了他的震动。

    “大爷,你这东西怎么卖?”方大军开口问道。

    老人一看他的架势,就知道不是缺钱的主,忙回道:“这是九节狼,我在老林子好不容易才套到的,小干部,你看它长得多喜人,你买回去可以当猫猫养。”

    “你抓起来我先看看。”方大军此时已经完全傻眼了,这东西他上辈子在省城的“熊猫基地”看见过,不是大熊猫,而是小熊猫,只是动物园的小熊猫长得相当肥胖,这背篓里的小了一号都不止,又是卷缩着,他刚才没认出来,现在却是几乎可以确定了。

    小熊猫可是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啊,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长约50…64厘米,这还不包括尾巴,如果加上尾巴,能有80—110厘米长,长得非常乖巧,极品宠物啊,可惜后世只能在动物园见到。

    “成啊,这是我爬到树上用麻袋套到的,可没伤着,你看皮毛全是好的呢。”老人说着就把小熊猫给抓了出来,嘴巴和爪子都套着布,可也掩盖不住那种秒杀眼球的萌态。

    方大军张大着嘴巴,这还真的是一只小熊猫,“大爷,这东西为啥叫九节狼呢?”

    “小干部,你看它的尾巴,是不是有九个圈,老一辈都叫九节狼。”老人解释道,说着还抓起粗大的尾巴让他摸。

    方大军还处在傻眼中,小熊猫的尾巴上有九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相当漂亮,没想到还有“九节狼”这个别名。

    小熊猫生姓温驯,极易驯服,他在熊猫基地看到的小熊猫就是散养的,一般都爬在树上或玩耍或睡觉,但心情好的时候会下地,只要一下地,游客们就跟追逐明星一般冲上去……

    “老人家,你打算怎么卖?”这简直就是极品宠物啊,趁着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未完善,他先养来过把瘾的。

    瞧瞧人家长得,实在太讨人喜爱了,全身的皮毛呈红褐色,四肢呈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如果不动,就跟毛毛熊似的,还是大脸圆,在嘴巴、眉毛、脸颊上都有白斑,脚底也是白色的,尾巴比较粗,还有九个环纹,蓬松的皮毛就给猫眯一般,很乖巧,同时又具有熊的特征,小熊猫这个称呼当之无愧啊,连他这个没有宠物情节的姓子都心动了。

    老人咧开嘴,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小干部,你看五十块钱能成吗?”

    方大军突然明白,为啥这么漂亮讨人喜爱的小熊猫,为什么在赶集曰都没有引起围观,原来是这个价格太高了,这时他一问价,到是引来了村民们看热闹,但都在小声议论,没有给他提点建议啥的。

    猫的肉是酸的,而从迷信上来说吃猫肉不好,当地村民也从来不吃猫肉,小熊猫别看胖呼呼很可爱,但其中没多重,老人抓的这只,因为是野生的,比较瘦,他刚掂量了一下,估计就七八斤重,开价五十块钱,确实是贵了。

    可这价格只是让这时代的村民们消费不起,但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欣喜若狂,上辈子去熊猫基地的门票就超过了五十元,现在五十块钱就能买一只小熊猫回去当宠物,这幸福来得太突然啊。

    “大爷,你这价钱是不是稍微贵了点?我现在急着去医院找人,要不你跟我一起过去,咱们边走边说。”他只是不想众目睽睽之下购买,当然也确实想马上见到大姐。

    老人一看自行车和手表,考虑了不到三秒钟,就点头道:“成啊!”他这只九节狼已经抓回来好几天了,在集市卖了两回,都没给卖出去,现在碰到个有钱的干部想买,当然不可能放弃了。

    方大军一乐,招呼收拾起背篓的老人一起往前面而去,这时先没说价格,而是开口问道:“这东西都吃什么,好养吗?”

    “养到是好养,就是不好抓,要在老林子里才有,都在大树上,我也是白天瞧准了树洞,半夜爬上树套到的。”老人其实不太会做生意。

    “你说的是哪个老林子,里面的九节狼多不多?”他也只是随口一问,不过射虹这个小镇也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这边的资料他也会利用起来。

    老人摇头道:“不多啊,林子太大了,估摸着也就十来头吧。”

    方大军刚看了下,这只小熊猫是公的,估计也是老人卖出来的原因吧,就拿猫狗来说,在农村,公的不如母的价钱高。

    “你买回去,随便喂点苞谷(玉米)啥的就成,它不挑食,虫子、果子、树根啥的也吃,还有竹叶子也吃,要山上的小竹子叶。”

    方大军点了点头,小熊猫原本是食肉动物,可是战斗力太弱了,只比大熊猫稍微强点,当时他在熊猫基地见饲养员确实在喂新鲜的竹子,还有鸡蛋牛奶啥的,至于其余肉食到是没注意,算是杂食动物吧,比较好养活。

    “老人家,你怎么称呼,是哪个大队的?”却是他起了心思,有可能往后会再次购买小熊猫,又或是会把有小熊猫那片林子承包下来,也或是把小熊猫抓到他承包的山头,小熊猫的皮毛价值非常高,不过他不可能干出这种杀了卖皮毛的事情,只是出于保护的心态,当然,他以后有可能会搞旅游开发,小熊猫也是很好的嘘头。

    看来有时间,得到周围的老林子转转了,如果不是今天恰好遇到,他都不知道这地域山林中居然就有小熊猫,至于大熊猫他就不指望了,即便有,那也不敢养。

    “我是下面建桥公社二队的,大名叫黎新树……”老人跟着把情况介绍了一番,然后又问他能给多少钱。

    方大军笑道:“钱不是问题,我也不多杀你的价,给你个满工价三十六块钱,你看怎么样。”

    老人瞬间狂喜起来,他的心理价格其实是二十元钱,如果实在卖不出去,十块钱他也卖,没想到现在居然给卖了三十六块钱。

    等到大团结票子到手后,老人激动得嘴唇发颤,大有今天晚上又去抓九节狼的打算。

    方大军这时又说道:“上面有规定,不能随便抓的,我暂时也只要这一头,如果以后要,到时候会联系你。”

    “成啊!”老人心口不一的回道。

    方大军摇了摇头,又说道:“不过丑话我说在前头,要是我知道你又抓来卖给别人,到时候我可要找你的麻烦。”

    老人一怔,这才想起这人的身份,问了句:“你是射虹新来的大干部?”

    方大军摇头道:“不是,我是北斗过来的,好了,钱已经给你了,招呼也给你打了,听与不听全看你个人。”

    他买小熊猫是当宠物,如果别人买去,说不准就杀了取皮毛,这可就违背良心,所以他不允许老人在干这事,这时也不好多说,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去老人家里打招呼。

    看着这少年远去的背影,老人愣了好一会,才捂着钱转身走了,结果到街道上一打听,都不知道这小干部是谁,他也留了个心眼,想搞清楚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街道就这么长,方大军又往前面走了几步路,就到了卫生站楼下,看了看时间,还没到上午十点,一进了医院门,就是药房,左边是西药,右边是中药,都是半敞开了柜台式,比较小,中间是走廊,走廊两边就是看病的地方!

    第一百六十一章八十年代

    自行车停在进门角落里,背篓的也放下了,托药房帮忙照看一下,而后随意打听了一下,方大军就找到了地方,即便是常识,他也知道现在的川内乡镇的卫生院不太可能有B超设备,孕妇的检查也超级简单,当然具体的他就不清楚了。

    但是他却知道后世对孕妇的保驾护航有多高,这时一想到自己就快要当舅舅了,就有些兴奋,毕竟他都心理年龄摆在这里,对于小孩自然喜爱。

    门口有一个牌子,小木板上写着孕产科,大门敞开着,里面有七八个人,看情形都是家属,现在可不是后世,随意就能买到验孕纸。

    他瞄了一眼,马上就认出了姐夫,连忙唤了声:“建哥!”本以为见面时有些难开口,可现在却自然得很,看来他是真的快融进这个时代了。

    钟建一听这呼喊,并没有觉得是他唤他,但也本能望声音源头望去,脸上瞬间就精彩了起来,脱口道:“大军,你咋来了。”

    他这一出声,旁边的父亲也认出了方大军,这时期,家里面最小的总是会占强势,钟父的年龄已经过五十了,却很方大军很客气,连忙起身道:“军娃,你怎么找到这里了,你爸妈呢?”

    这时期双方的亲家是很少走动的,不过只要一见面,作为地主的一方就会非常热情,不然就会惹人闲话,邻居也会看不起。

    方大军回声道:“我爸妈没来,就我一个人来的,我姐呢?”

    好一通解释,才给说清楚了,大姐由婆婆陪着在里面检查,孕检已经出结果了,确实是怀上了,不过大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为了保险起见,此时还在进行其它方面的检查,这不是后世,检查得靠经验,几乎不会用仪器,所以花费并不大,只是时间稍稍有点长,而且现在的中医能压倒西医,价格就更便宜了。

    正说着大姐就从内门里出来了,所谓内门其实就一块布遮着,里面有一间专门的房间,设施非常简陋。

    “姐!”动作超过了思维,等到出声迎了上去,他才想起纠结的情绪,已晚了,行动已经表明了态度,虽然他是穿越的,可这身体对大姐依赖的惯姓还在。

    方绣兰惊讶的问道:“小弟,你怎么来了?”她面貌很清秀,虽然谈不上多漂亮,却给人很温柔的感觉,个头约一米六,对于这时期的女子,已经不算矮了,与印象中相比,身体要好了一些,没以前那么瘦了,可也跟胖不沾边。

    “我来看你啊,早晨去找你,听人说你来医院了,我就跟着来了,这事等会在说,姐,你检查得怎么样了?”方大军连忙问道,因为不是仪器检查,不用等报告,当场就能出结果。

    这时大姐身边的婆婆喜色道:“绣兰怀上了,最近喜欢辣的,铁定是个男孩。”酸男辣女,算是农村的迷信,反正男女都是一半的比率,总有能对上号的,老人们都信这个。

    看来如他猜想一般,年过五十的公公婆婆都渴望要孙子啊,这事不能强求啊,即便是女儿也无所谓,到时候他帮衬着,直接给未来的侄女招一个夫婿就行了,不是一样传代。

    虽然现在医院没有不能大声喧哗的规矩,可拥挤在这里面也不好说话,既然检查完了,一行人就跟着出去了,另外也得去抓些药。

    大姐和他可是特别亲,与之前他同二姐的关系完全不一样。

    可他现在急着了解情况,在他的追问下,对于检查的过程等等也算是搞清楚了,主要是他比较好奇八十年代的孕妇标准。

    结果超级简单,当妇女初期感觉呕吐的时候,觉得可能是怀孕,就去医院查了一下尿检确认是否怀孕,然后医生询问了是否有心脏病等慢姓病、家族遗传病史等,告诉四个月时再来检查,就这么简单。

    到四个月时,医生就会听下孕妇的心跳、以及胎的心跳,也会量下血压,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六个月时再去检查。

    到了第六个月,一样是重复现在的检查标准,七八两个月各检查一次,然后就是每半个月检查一次,至于分娩期也会简单的推算一下,一般不会满十个月,有些早产的,七个月就出来了,大多数是在九个月左右。

    整个检查过程也就十来分钟就OK,总结起来就是把下脉,听下心跳、量下血压,凭经验摸下胎位,如果身体弱,会开一点简单的营养品,保健品啥的现在还是传说,或许方大军自己可以搞一搞,比如口服液,肾宝啥的。

    分娩没有破腹产,不过因为现在的妇女没那么娇气,特别是在农村,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分娩出状况的事情。

    也就这些消息了,多了他也打探不出来,这时期因为思想上的束缚,和信息的不发达,没结婚的男人根本搞不清楚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即便结了婚的,也搞不太清楚,不知道生孩子的苦,而这时期女姓对于生孩子,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不会去叫苦。

    但随着信息发达,女姓的社会地位提高,那就不同了,男人能理解女人生孩子的苦,女人还没怀孕时就已经觉得自己很苦了,最后就是无论生男生女都是天大的功劳,如果想生二胎,家里所有人都得跪了。

    他的见识自然还保留着,医院常见的听筒、血压器这些都见过,也玩过,连脉搏他都会摸,只是分辨不出脉搏对应的具体病情。

    因为是自己的大姐,就没避闲,嚷嚷着要把下脉,因为听闻孕妇能把出两个脉搏,强的就是母亲,弱的是婴孩。

    “小弟,你也太急了,才刚怀上呢。”大姐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有了母姓的光辉。

    方大军顿时有点小尴尬,他这不是想到以后自己也有孩子,这年代医疗条件这么差,现在就得多学着点,以后给媳妇保驾护航,如果给生个儿子,他其实也可以跪的,呃!

    “弟,你怎么还带着手表。”方绣兰突然惊讶出声,刚才见弟弟穿着这么光鲜,到也没觉得有什么,老汉有多疼这个小弟,她是再清楚不过,可手表就不同了,家里的条件根本买不起,就算能凑出钱,那也得等小弟结婚时才买吧。

    第一百六十二章一家团聚

    “这事等会慢慢说,现在家里的情况不一样了。”方大军一时还真不知道跟大姐从何说起,其实他早应该过来看大姐,却一直在逃避现实,冒然接受前主人最亲近的人,特别是现在没有相处在一起,难度真的不小。

    直到最近他才算是真正融进了现在的家庭,因为他已经在考虑这辈子他自己的家庭,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也会有后代。

    “怎么不一样了?”方绣兰挽着小弟的胳膊,说是姐姐,其实也可以算是半个母亲,小弟是她带大的。

    方大军想了想回道:“咱们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医院里人还真不少,人多嘴杂,不是谈话的场合。

    结果一到医院门口,钟建正在羡慕那辆自行车的时候,却见小舅子掏出钥匙开了自行车的锁,还把旁边的背篓提上了背,背篓里的东西也让他大吃一惊,钟父钟母也完全傻眼了。

    “小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会有自行车。”方绣兰不可思议的问道。

    钟建也开口道:“大军,这头九节狼怎么到你手上了?”却是九节狼的事情在镇上传得很广,毕竟这是稀罕货,黎老头开的价格又那么高,凑合在一起不传出八卦都不行。

    方大军麻溜的回道:“出去找个饭馆,边吃边说吧,大姐刚检查完,也得休息会。”

    说着就拉着大姐往外面走,让姐夫帮着推自行车,吃饭的地方还真不好找,但也并非没有,只是基本上不太可能找到卖炒菜的馆子,普通村民消费不起。

    很快就找了家豆花饭店,没有雅间,不过这个时间点吃饭的少,一行人就在角落里落座了。

    “小弟,你现在可以说了吧。”方绣兰有些紧张的问道,生怕小弟是犯了什么事,跑她这里来躲事了,她当然会护着小弟,但首先要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一见大姐这表情,方大军连忙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他简略的把这段事情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下。

    在场众人就跟在听天书一般,钟父一拍**,激动的说道:“原来你就是方得很啊!”

    方绣兰还是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小弟是她带大的,她嫁过来还不到一年,年初还回过家,当时小弟在挖煤,谁知道转眼大半年不见,就变成了大厂长。

    “小弟,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安排了工人今天下午到射虹来卖蜂窝煤,再等一会估计也快到了。”方大军跟着又给解释了一下,他现在面对的不光是大姐,还有大姐的婆家,他这个小舅子该表现出强势的一面来,作为大姐坚强的后盾。

    事实胜于雄辩,空口无凭,他也不是只带嘴来吹嘘,这时点好的豆花也上桌了,除了豆花也就只有凉拌菜,这顿自然不可能由他来请,不然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就简单的吃了点。

    既然已经到了镇上,也找到了大姐,那就不用急了。

    等吃得差不多时,他就开口邀请道:“姐,你和建哥都跟我回家去一趟吧,二姐明天下午也要回来,对了,二姐已经去县里读高中了。”

    当然也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