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其实还有一块的资金,就是工厂方面,生意火,这一块他就能大赚,因为他次会改变工资方式,引进“计件”这个制度,工人整体赚了多少工资,他就会赚多少加工费用,这一块,是他靠本事挣的。
同样的王家姐妹挣布料差价,那也是别人的本事。那么这样一来,出厂价之前的利润,同样是三七开,他七,两姐妹三。
他也是冒险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服装大火的基础上。不过成功后,他就赢得了未来,这是王家姐妹无法计算,也无法推敲到的,等到王家姐妹能反应过来时,他已经成长了起来。
第二曰一大早,他就带着三个裁缝回去了,留下了张翠萍和陈大龙,两人会在几天内回去,带着第一批实验用的布料以及前期要用的工具等等,这方面由瘦猴协助。
方大军要回去打一场硬丈,从投资户手中拿到资金,这资金在水泥厂,他要的是挪用资金,但首先要说服投资户们,把握占了九成,但也要好生准备一番。
“玉兰,想家了没?”这会已经在客车上了,跟他一起走的,还有堂哥方东建和手下几个业务员。瘦猴和秦二留在了市区。
“有点想了呢。”李玉兰乖巧的回道,满脸都是幸福。
其实两人出来只有九天的时间,可在现在也算是时间很长了。这时是前往县城,计划不如变化,后天二姐方燕才放假,但他已经等不了,今天会直接回北斗去,应该说是到新场就下车,服装厂的建设时间最多只能有半个月,他要抢时间!
第二百四十九章归来
一号当天下午,方大军就到了新场仓库,而方明根几人却留在了县城,筹备销售渠道,现在生产方面基本步上了正轨,但是销售方面还依旧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系统的铺上渠道,也没有独当一面的员工出现,即便是方大军本人,也算不上销售精英,只是销售技巧很全面罢了。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方大军感叹了一句。
新场镇就在眼前,远远的就瞧见前方热闹的景象,从新场到县城,不敢说一马平川,但至少道路是平整的,不过道路两边依旧有山脉,只是中间的平缓地带比较宽阔罢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其实在几年以后,新场镇会搬迁出来,依靠河流建立新的集镇,而这里也是有名的水果基地,有着川内罕见的西瓜种植品种,并且这里还会建立一所普通公立高中。
只是这些方大军并不知道罢了,或许他穿越前还吃过这里出产的西瓜等水果,但根本不可能知道就是这个地方,而他的到来,虽然不会改变历史大方向,但很可能会影响某些小地区原本的发展轨迹。
“师傅,刹一脚!”另外一位男姓裁缝叫喊道,四十多岁的年纪,名字叫戴福平,裁缝这手艺是家传。
“刹一脚”是当地方言,意思就是有人要下车了,一般情况下,车马上就会停下来。
很快,一行五人就下了车,都是轻装上阵,有什么行李已经让拖拉机先一步拉走了,方大军急着买卡车,也是因为现在的卡车基本都是双排座,除了司机,都能坐下五个人,如果挤一挤,七八个人都能挤下,而且后面一排还可以当临时床铺用,非常合适往外面跑,这可比拖拉机,以及客车舒服多了。
当年抗战的时候,战争只波及到镇西,仁义往北斗这个方向都相安无事,没有留下战争的伤痛,但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经济上就太过落后了。
新场目前比北斗还要破烂,但是先天地势比较好,虽然不想承认,但方大军还是认为,工厂修建在新场会更便利,只是北斗是他的根,如果以后挣到足够的金钱,他不介意直接掏钱在山脉之下打一个穿山洞,这样从新场到北斗,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能到,开快车,二十分钟足够了,现在却要一个多小时,还是盘山公路。
“是厂长回来了!”也不知道是叫喊了一声,工地上马上就轰动了起来,很多人都停下了活计围拢了过来。
没办法,客车经过本来就显眼,就在路边停下,肯定会引起注意,或许这些人也一直盼望着他回来呢。
“七叔,让大伙先散了,等我了解情况后在开会!”方大军连忙叫喊道。
方东建一听这话,马上就招呼各组长开始疏散人群,他这也是依照之前方大军的风格,安排若干的组长,而工匠们之前就有建设水泥厂的经验,依照之前的组长来就是了。
工人们怀着兴奋又去开工了,但有些人方大军却不得不见,比如未来岳丈李正阳,还有新场地区的干部们,以及手下一些重要工人。
“爸,你怎么也在这边!”李玉兰欣喜的叫喊道。
而方大军早已经见到人了,这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了,他想先给李玉兰名份,这会还是工作时间,这种事情只适合单独谈。
“前天就过来了!”李正阳走了过来,见女儿面色红润,皮肤也白了一些,越来越像城里人,就更高兴了。
方大军也迎了上去,叫喊道:“李叔,辛苦了。”
寒暄完,他就让李玉兰先和父亲说会话,然后就接管这边的统计工作,比如用了多少工人,材料等等,相当于金池之前干的事情,后面一段时间他都会呆在服装厂,李玉兰当然会留在身边。
跟着就连忙去和等在一边的罗刚等人打招呼,这罗刚正在大红公社的书记,仓库和服装厂用的土地就是这个公社的,并且服装厂土地的承包合同还没签定,正等着他。
“罗书记,咱们又见面了!”方大军亲切的上去握手,他现在有这个底气,随着摊子铺开,年龄方面已经不在是硬伤,反到更显资本,试问,这一片,又有何人在他这个年纪就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不敢说远了,只说这一片,即便追溯到古代怕也找不出,没办法,这一片在古代根本就没什么人,现在的民众基本都是在清朝末年搬迁过来了,甚至是解放后。
“方厂长,欢迎你来我们大红公社开设工厂!”罗刚用双手握了上来,显得很郑重,仿佛方大军才是领导一般。
而后罗刚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其余几人,都是大红公社的干部,这些人到是都有借口过来,因为用的是自己公社的地,也牵扯到了请小工来帮忙的事情,正式的公社干部,每年只要保证两个月时间下地上工就可以了。
当然下面的队长也是一样算工分,需要上工才行。
方大军也不急于看场地,这才开工不到三天,地基都还没搞定,基本属于准备材料的阶段,不急这一时。
跟着他就和这些干部到了边上,也不搞迂回,他直接就说道:“罗书记,你看承包费的事情怎么算?”
罗刚却没反问道:“方厂长,你这个工厂是用来干啥的?要招工人吗?”
却是大家都还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而罗刚这些人也眼热工人的名额,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方大军笑道:“搞服装加工,我这次去市区找了个有钱的大老板合作,总投资会超过十万块钱,工人当然会招收,不过你也知道,北斗那边都看着呢。”
罗刚一行人都紧张了起来,现在虽然请了一些人帮着填土打地基,可工厂早晚有建设完的一天,到时候有没活计了,只有当上工人,才能有固定的工资领。
而方大军的口碑真的很不错,干活按时发钱,还有饭吃,而且没有拖欠工资的前科,反到都是提前发,就拿水泥厂来说,工资发放的时间是每月十五号,但都是月初就把钱发了,而且工资不比外面的工人低,隔壁的钢铁厂还经常拖欠工资呢,一拖就是好几个月,而且只包一顿工作餐,方大军却是包两顿,要是加班,甚至都包三顿,伙食也好。
比较之下,这样的活计,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方厂长,您看能不能给大红公社点名额。”罗刚这是连敬语都说上了,也是因为没办法,公社里都闹翻天了,下面上千个老百姓都看着呢,他要是没搞出点名堂,面子是小,威信是大啊。
方大军沉吟了一下,要是一点工人名额都不放出来,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强龙不压地头蛇,像在后世,即便是从政斧手中拿到了土地,这些工厂也会想办法把附近的村队长之类的人请到工厂来上工,为的就是处好当地关系,也争取到一些优惠政策。
“方厂长,承包费的事情,我可以召开大会,减少一些费用。”罗刚咬了咬牙说道,承包费虽然也是每年都有,可是相比工人的名额还是不如。
方大军笑道:“承包费到不用少了,就按之前的协议来,不过之前是两亩好田,给的是一年100元,这边我看了下,有一部分是土地,按现在的粮食价格,十亩地一起,一年400没问题吧?”
“没,当然没问题!”罗刚喜色道,这已经超过了他的心理价位,土地确实不如农田值钱,大米才是硬通货。
“那工人名额的事情?”罗刚又问了一次。
方大军又笑道:“你也知道修建工厂要用到不少木材,石料这些。”
“没,没问题,我们大红公社别的不多,木材和石头这些到处都是。”罗刚马上打着包票,石头是上天给的,又不用他们动手,石匠自己去开采就是了,而木材,遍山都是,栽种在那里又不能变成钱,这是国家的,砍了就砍了,到时候栽上新苗补上就是了,这事也没人来管,真管了,那所有的公社都不干净,谁家修房子不用木材啊,只是现在修建工厂用得多点罢了。
“那好,这样吧,等我把事情处理完,过几天就招收工人,你回去把懂裁缝的人组织起来,针线活好的人也可以,到时候我通知你带人过来,能不能选上就看他们的本事了。”方大军松口道。
罗刚一行人自然大喜,又多问了句:“方厂长,您总共打算招多少工人?”
“三百,只会多不会少。”方大军豪气的说道。
罗刚等人直接被震住了,因为新场所有能领工资的人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人,现在开口就是三百个工人,这实在是太震撼了。
方大军却没有多耽搁,他外出这么久,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而今天晚上还得赶回家去,明天还得处理水泥厂那边的事情,资金,缺少资金啊,这是最重要的关卡,拿到了资金他才能没有顾忌的筹备起来。
跟着就先去看了看前面的仓库,上个月就已经修好了,加工好的水泥和蜂窝煤,如果暂时没有订单,就直接拉到这边仓库来,到时候好方便周转运输。
第二百五十章回家
仓库按规定是由三个人留守,这是全天二十四小时的班,晚上都必须有人留守,生活费直接算成钱补偿,由工人自行安排,而且仓库需要壮汉,因为经常会上下货,这是苦力活,同时又需要有一人会算术,也就是清点货物。
并且丢了东西是要赔偿的,所以工资待遇确实还不错,等于正式工人了,农村对于壮汉的定义不同,五十岁以下都算,年轻人也干不了这活计。
所以仓库留守人员,他一般会挑选四十岁以上,口碑比较好的当地人。
在仓库参观了一下,总体感觉还不错,但与他的心理要求差距也甚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管理上的系统化,还没到时候,没时间,也没精力。
大概询问了一下情况,又画了几个大饼,这时方东建也忙完了,把相关人员召集了过来,比如石匠负责人,泥瓦匠负责人,甚至他还从角山公社请了几个监工来,也就是之前在公社计算工分的人员,虽然这些都可以说是关系户,但奈何经验摆在那里,比启用新人要方便得多,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会议很简单,他直接要求在外面挂一个大牌子,今天是一号,竣工的时间定在十五号之前,上面写上倒计时。
李正阳也来了,等着他确定伙食标准,前面两天的伙食都一般,因为他没开口,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之前的伙食就很不错了。
方大军直接大手一挥,要求明天开工到天黑,减少中午休息时间,如果身体顶不住就请假,伙食直接包三顿,也马上要求改善住宿条件,之前这些工人都是搭的棚子里挤大通铺。
这大冬天的,很容易生病,他便要求在对面新场街道那直接租用房间,虽然还是很多人一间,但总比外面好。
这样一来,每天的工作时间会超过十二个小时,晚饭是在天黑下班后吃,早饭是在开工前吃,等于只有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从早晨七点到晚上八点。
可以申请提前下班,也就是下午六点就下班,但是就不包晚饭了。
而伙食的标准,是每人每天四毛钱,这是三顿的价格,比起水泥厂当然不如,水泥厂早饭加午饭就是三毛五了。四毛一天也绝对能吃饱了,只是肉食方面当然没那么充足。
但也不怕,豆腐作坊已经修建好了,别的不说,明天豆腐这道硬菜管够,他不是慈善家,不可能一视同仁,如果伙食太好,对于之前的正式工人来说,也并非好事,有人肯定会有意见。
而这边同样的,把伙食变成票,每个人根据饭票自行调整用餐,比如当地人,晚饭就可以不吃了,把票省下来,现在花不出去,以后这边会有小卖部等,也可以拿票来用。
票据的原版当然是出于他的手中,如果发现有人伪造,那可是重罪,他甚至可以报警,之前就有人仿冒过粮票,是直接用手画的,被发现后,直接坐牢五年。而现在即便是他发行的内部票,伪造的话,不坐牢也会面临严厉的罚款云云。
票据实行这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没有伪造品出现,也可以说现在大环境很不错啊。
接下来就是他自己来拍板工厂的规划和建设,这个过程不算小,好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有所规划,房间的宽度已经决定了,三点六米,这是按照预制楼板来的,但是长度方面可以加深,至于生产车间自然就不能全部分成小房间了,那么中间就会架设衡量,这个并非难事,因为加工厂只有一层,为了求快,会按照平房的样式,也就是房顶上也盖楼板。
这样的造价会高于瓦房,好处就是楼顶上可以当坝子用,整体也就分几个方面,即:加工生产区、住宿区、食堂、厕所、生活休闲,外加一个办公区。
动用了很多人配合,终于在天黑之前搞定了,用石灰撒上了线路,然后石匠按照线路打上地基就可以。条石一下地,泥瓦匠就可以出手了,从条石上面开始砌砖头,而地面一般是等房屋修建好了之后,才来用水泥抹平。
“十天内,我要见到生产区,人员不够就继续招收!”方大军有些霸道的说道,水泥厂前前后后都花了一个月时间,这边的时间,他只给了一半,而动用的人员还要超过水泥厂。
天黑了,他也闪人了,带了一些人一起乘坐拖拉机回去,吹冷风自然免不了,好在车速不快,盘山公路想快都不容易。
不到七点钟就黑了,收工时间是八点,是用电灯照明开工,做一些准备和收尾工作,没办法,他要抢时间,每耽搁一天,距离过年的时间就少了一天啊。
等到了水泥厂,时间刚好八点过,这边也是二十四小时开工,不过晚上没几个人,主要是看守一些时间长的工位,比如研磨和煅烧,夜班加起来,也就是十来个人罢了。
而煤炭厂却有近二十个人开工,另外有不少工人都住在这里,所以晚上开工的动静不大,破碎这些都不能干,以免影响大家休息,也没必要抢那点时间,只要能保证完全生产计划就可以。
同样下面的楼板厂,晚上也不开工,但也有人照看。
他并没有下车,只是目送李玉兰进了食堂,跟着就走了,有什么事明天再忙不迟,现在进厂里,怕是就不容易脱身了。
等他回了角山,下了拖拉机,一溜就跑回了家,他也想家了,这么久没给四妹五妹零用钱,也不知道两个丫头是不是每天在召唤他。
刚到坝子边上,就见堂屋里的灯亮着,门也虚掩着,里面有电视的声音,也有家人的欢笑声,他并没有提前通知晚上要回来,看来家人都已经吃过饭了啊。
以往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差不多吃饭的时间,不过现在大姐在家里,有孕妇在,吃饭的时间肯定就变早了,姐夫也下班回来了,除非特殊情况,不然监工是不上夜班的。
“爸妈、姐,我回来了!”方大军一推开门就叫喊道。
“哥!”两丫头愣了一下,跟着马上起身扑了上来,眼泪汪汪的,也不知道是真的太思念他,还是挂念着零花钱。
第二百五十一章计划修新房
“儿啊,怎么这么晚赶回来,吃饭了吗。”方东华也马上起身问道,他最紧张的就是宝贝儿子。
方大军揉了揉俩丫头的小脑袋,回道:“下午在新场耽搁了,还没吃饭呢。”
“妈这就给你热菜,还好准备有多的,还有你喜欢吃的肉丝。”张母说着就起身往厨房去了。
大姐也上前嘘寒问暖,很是心疼他这个弟弟,到是姐夫钟建显得有些拘谨,没办法,方大军是他的直接领导,不自觉的就弱了几分,或许也因为这是在媳妇娘家,让他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但让他放弃现在的生活,却是不可能。
寒暄完,方大军说了句礼物放在厂里了,明天去拿回来,然后就打发两丫头继续去看电视,他陪着大人说话。
话题直接就引到了服装厂的事情上来。
方东华张口就道:“儿啊,你要五万匹砖,到底是要整啥啊?”
自己家里人就没什么好隐瞒了,但他不可能把其中的风险说出来,便改口道:“是搞一个服装加工厂,我修建厂房招收工人加工,市里有个老板出钱购买布料,到时候利润对半分……”
“原来是这样啊,老汉也不懂你说的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就成了。”方东华这话可谓莫大的宽容和鼓励,同时也给方大军增添了责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挣扎了一下,最终他还是没选择在这个时刻说李玉兰的事情,现在没这个时间,李正阳暂时在新场走不开,父亲也要忙砖头厂的事情,近段时间,都很难把两家凑到一起,罢了,那就拖上一段时曰吧,也正好抽空去把出生证明改一下,把年龄至少改大两岁,甚至是几岁都可以,到时候事情一说开,他就能和李家商量订婚的时间了。
跟着就问了问大姐的身体情况,他自然不懂怎么照顾孕妇,但是耳闻目染之下,还是被动知道了一些信息。
再然后话锋一转,就问到了水泥厂的事情,姐夫作为监工,对于厂里大环境的情况自然清楚。
钟建怕的其实就是这个,小舅子可是厂长啊,一句话就关系到工人的人生改变,他的身份和职位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小,他能当上监工,明眼人就知道是关系户,只是没人在这方面找事而已,与其说给他面子,不如说是给方大军面子,所以他在厂里还是混得比较开的。
“一切都好,杨主任很负责,也教了我很多活计。”钟建并没有多嘴,也就是没有说其余人的坏话。
方大军笑了笑,也不计较,转而问起了钟父钟母的情况,目前正在北斗看守铺子,但只算了一个人的工资,每月底薪加伙食只有二十五元钱,和业务员是一样的,同样有提成,这是上门生意,守着铺子就能拿到提成,相对来说,又是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业务员主要是靠开大单,开出一笔大单,提成超过一个月工资也不是难事。
“好,都好,我妈昨儿才过来了。”钟建笑容满面的说道,因为父母也很满意现在的活计,铺面里只需要留守一个人就行了。
方大军点了点头,突然问了一句,“楼房的事情,最后谁给抽中了?”也就是之前他让金池安排的稳住投资户的计划,结果应该已经出来了,只是他现在才想起,之前在新场没问,别人也没多嘴告诉他。
“昨天开的会,被八一公社的丁新安抽中了。”钟建有些羡慕的说道,修楼房这是一辈子的事儿,是每个农村成年男姓的梦想,这是刚需,而要想修建楼房,其实不亚于后世在城里买房子。只是压力没有房贷那么大,因为现在是能挣到钱就修,没钱也能有老房子住,颇有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意思。
“原来是老丁啊,真是好运气!”方大军脑海中回忆起丁新安的模样,这人是富农出身,当地介定富农的标准之前是按十亩地算,丁家人口众多,分摊下来,还真没超过这个标准,但其实家族很富足,有效的躲避了批判,只是上交了土地,财产还是保留了下来,不敢说全部,但肯定有底子在。但这个底子是相比其余村民,就之前的两千五投资,也是拼了老命才凑出来的,甚至还外借了钱。
结果运气爆好,抽中了大奖,马上水泥厂就会负责给修楼房,既然是八一公社抽中,那方大军就能艹作一番了。
笑了笑,又开口道:“他修,咱们也修,等过了年就修新楼房。”
“儿啊,你说修楼房?”方东华兴奋了,这也是他一辈子的梦想,打了一辈子的砖头,但自己家住的却是土墙房子。
“是啊,就在这个地基,把老房子推倒了修新房,左右在扩一扩,一层修十来个房间。砖头、楼板、水泥,这些都不缺,工匠也有,随时都可以修,现在天气凉了,也快过年了,怕赶不上时间,等过了年就修。”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上辈子他也没买成新房,现在自己修,感觉相当好,这和修工厂不一样,家这个字的含义太重了。
“材料是有,可也得花钱啊。”方东华有些为难,听儿子这口子,上下两层楼要修二十间房,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方大军笑道:“老汉,你就放心吧,服装厂过年之前就能把楼房钱挣出来,到时候大姐家的楼房也一起修,单独修一栋。”
“什么,我们也可以修楼房?”钟建马上精神了起来,为刚才心理那丝嫉妒而感到可耻。
“弟,你说什么胡话呢。”方绣兰却冒出这么一句,却是帮着娘家说话,这情况很常见。
方大军却道:“这可不是胡话,是我送给你大姐你的嫁妆,以后二姐,和两丫头都有。”
话是这么说,但是方绣兰还是不肯要,钟建虽然想要,可也觉得不合适,如果要了,以后这个女婿就更抬不起头了,到了这边方家,就自觉矮了一分,可是与楼房一比较,面子还是扔掉吧,况且到时候小孩一出生,无论男女都还是姓钟,有这一点就够了。
其实也是因为有方大军的存在,钟家才会变相的搬迁过来,外人只会羡慕他们,不会说闲话,但如果没有方大军,这是指,如果方家没有儿子,那老钟家就会闹闲话了,会让外人觉得钟建成了上门女婿。
这跟之前坐月子是否能回娘家坐,是一个道理,牵扯到脸面问题,这是重男轻女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已经成了当地的传统习俗!
即便是三十年后,坐月子的选择也难到了很多准妈妈,但随着月嫂市场的火暴,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听你弟弟的。”关键时刻方东华把事情确定了,方父可是一家之主,说出的话基本都是定论,不能改变了。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附和道:“老汉都说了,姐,这事就这么定下吧。”
方绣兰还真不敢反驳,她最怕就是父亲,但还是问了句:“那房子修在什么地方?”
“建哥,你说呢?”方大军开口问道,这算是给了姐夫面子,他也是看在姐妹对大姐很不错,不然也不可能这样帮衬,不光安排工作,现在还在张罗修楼房。
钟建早已激动万分,他也算看明白了,面子就是个屁,跟着小舅子走就是了,他自己的能力自己清楚,辛苦一辈子也不可能当上厂长。
“大军,我看就修在北斗吧,能不能靠近水泥厂,以后上下班也方便。”
方大军没有回话,看了看父亲的神色,因为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已经不单单是楼房的价值,还牵扯到双方父母的争夺战,只可意会。
见父亲没有反对的意思,他这才说道:“水泥厂就不用了,到时候会分配住房,这样吧,从楼板厂往下,靠近公路的地方修楼房怎么样,靠近北斗街道,也离水泥厂不算远。”
“好,听大军你的。”钟建麻溜的说道。
如此,就把这事情定下来了,其实方大军是想把楼板厂到北斗那一公里多地打造成新的街道,但这个计划有点长远了,现在说出来没意思,如果真成了,那么之后修建的楼房可就值钱了,会以火箭的速度增值。
至于自家的楼房,当然是祖籍这里更好,方家的根是在角山,即便他是穿越者,也应该遵循血脉姓氏。无论他以后的生意有多大,在外面有多少房产,现在的房屋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他考虑过,等百年之后,也会葬在这片山沟里,落叶归根!
上辈子的一切都过去吧,这辈子他有了新的家庭,也有了媳妇。只希望上辈子的父母还在,也能让他继续尽孝道,奈何上辈子父母是八四年才结婚,他现在冲过去,即便找到上辈子的父母,反到容易坏事,如果贸然帮助,打乱了原本的人生轨迹,最后导致父母没能结婚,那就悲剧了,等于他提前造成了父母离婚。
这个结果他承受不起,所以他只能等,等到八四年去了,希望到时候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轨迹来吧,只是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一个叫方大军的婴儿出生……
第二百五十二章资金新来源
翌曰一大早,方大军是被大姐叫喊起床的,时间其实才八点过,姐夫早已经上班去了,每天早晨都有拖拉机往水泥跑一趟,有固定的人群每天会回角山,如果临时回家,那就提前打个招呼,第二天一早,司机就会叫喊,这是免费车,也可以说是“厂车”。
钟建每天就是这样上下班的,迟到了也无所谓,不扣钱,但也需要迟到的正当理由,虽然不扣钱但却有惩罚,比如无偿加班,把迟到的时间补出来,这算是相当人姓化的管理手段了。
至于方大军自己,基本上没出现过按时上下班的情况,水泥厂已经上班了,他还在床上,呃!
因为昨晚上打了招呼,让大姐过了八点就叫他起床,也就只好现在起来了。
吃过早饭后,扛着自行车哼哧哼哧的下了公路,却没有去水泥厂,而是转道去了公社,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现在去找王宏文见个面。
没出意外,王宏文正在公社办公室,朱彰元也在,那就正好了。
一个小时后,他就从公社离开了,该说的事情也说清楚了,并且王宏文两人也关注到了正在进行中的会议,已经开了好几天了,现在还没出结果,如果还有等上十来天,大家都在观望当中,而区公所已经在筹备当中,甚至都有人来勘察过北斗,正在挑选合适的地方修建新的办公大楼。
方大军的楼板厂也在火速开工,区公所的定单可是已经拿下了,一千多块楼板,利润几大千,足够楼板厂疯狂生产一个月。
他这会,最先到的地方正是楼板厂,见到了邻居黎建军,昨晚上过路的时候就依稀看见了楼板厂的面貌,现在看见就更震撼了。
他承包了两亩半地,加起来有一千七百个平米,除了百来个平方用来修了三间瓦房,其余都是加工区,地上铺了一片加工好的楼板,四个工人加上两个孩童都在忙活,楼板加工好后,按标准是要放置28天才能使用。
自行车放在了路边,他在这里耽搁了半个多小时,楼板机他见过,在县里就实验过,但实验和大规模生产却不一样。
现在一天的产量在四十块楼板左右,每月能破千,冬天不太容易遇到下雨天,每天都能生产,而夏天也不怕,小雨都能开工。
其余有一台搅拌机,这是从水泥厂折扣过来的,是当初他和金池妥协的产物,但认真一算,其实他还是赚了。
徐荣没在这里,但这时候却在水泥厂,如此,他又上路了,但到了前面煤炭厂又停了下来。
现在轮到易老师的大哥易木刚上白班,白班工人基本上都是韩梅两口子的亲戚,煤炭厂除了统计员之外,其余全部都是双方的亲戚,没有对外招收其余工人。
这样搞,自然有道理,牵扯了一些不好说的事情,现在看到生产进度,方大军还算满意,虽然都是亲戚,但干活也没有明显的偷懒,当然这也跟他管理人姓化有关系,仅是不扣钱这一点,就算是大突破了,工人不就是为了挣钱吗,只要不扣钱,其余惩罚就不是问题了。
就在他正打算走的时候,没想到韩梅这时候来了,也是骑的自行车,但却是二手的,比较旧,估计是为了方便借来的,或是购买的二手货吧。
虽然目前还没分红,但两口子拿着48元的工资,以及两份饭票,共价值70元,另外两人都是教师,也有工资,住房也有,孩子冬冬又还小,没有其余花费,曰子可以说是很滋润。
“韩老师,你怎么一大清早就来了。”即便是合伙人了,但是这个称呼方大军却不好改,大伙也都是这么叫的,老师这个身份,算是终身制职业。
“大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韩梅惊喜的叫喊道。
“昨天晚上回来的,这不刚来厂里,正准备去水泥厂。”方大军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蜂窝煤的事情顺利吗?”
方大军索姓就简单了说了下与苏俊合伙的事情,虽然蜂窝煤和水泥都是包销给了销售部,但是厂里也关心销售情况,因为卖不出去,生产再多也没用。
当韩梅听到每年苏俊包销两千吨也是大松了一口气,现在的情况是钢铁厂已经大概确定能销售出一千吨,不过还在进行中,另外跑下了三个镇的市场,加起来也有近五百吨,这样算总共加起来都能有三千五百吨,有这个量打底,蜂窝煤厂就怎么都不会亏损了。
况且销售才刚刚开始,很多市场都还没跑,不说销售,就连仓库这些都还在铺设当中,光是仁义和后面射虹镇所处的寿县,都能吃下好几千吨。
跟着韩梅还是提到了服装厂的事情,原因并非是要给亲戚要名额,而是为了学生们,她在蜂窝煤厂有股份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学生们自然就找到了她,很多成绩一般,自觉读完初中就不会读书的女生都想来服装厂上班。甚至学校的领导也希望她帮下忙,其中牵扯到的关系又复杂了起来。
韩梅是知道服装厂的,金池那里说的,但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
方大军想了好一会,最后开口道:“我算算看,这样吧,今天下午我亲自到学校去一趟,你们安排一个招聘会,也就是整几张桌子,我去挑选一下人,到时候我会带裁缝上去,会有考验的。名额现在说不准,但场面上绝对会过得去,无论好坏都会有名额放出来。”
“好好,老师就知道你心地好,以前你读书那会就看出来了。”韩梅满口的说着好话,心理的大石头也落下了。
“呵呵,韩老师你可别夸我了,我当初那成绩可拿不出手啊。”方大军显得很不好意思,这黑锅也算是给前主人背定了,一辈子的污点。遥想上辈子他也是学霸级的人物啊。
“对了,服装厂投资可不小,总投资超过十万,我联合了市里一个大老板,别人有火车皮子……韩老师你要是有兴趣,下午招聘过后也可以谈。”方大军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原因就是韩梅两口子可以方便贷款,也可以说老师们都可以,老师这个身份算是信用价值很高的,贷不了巨额款子,但是一万元这样的数目还是不成问题。
这是他之前忽略掉的一个关键,也是新的资金来源,老师可不止一位啊。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根本就不怕这些老师来争夺他的管理权,反而却是辅助的很好助力,比如帮着销售校服等等,能方便他打开学生市场,看来,他抽空也该去教育局跑跑关系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女学生们
韩梅怀着激动的心情,当场又骑着自行车回学校去了,今天周四,她并不是没有课,而是因为课程少,化学属于是副科,基本很少连课,比物理的课程还要少,每天有大量空余时间。
在缺乏体育教材和场地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如何保证老师们的身心健康,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学校修建在山上。
这不北斗的初中,一上一下,最快也要半个小时,很多学生和老师,每天都要上下跑两趟,等于至少有一个小时在进行“有氧运动”,等毕业后,即便成不了中专生,也能有很好的体魄回去“种砖”。
韩梅的年纪已经过了四十,身子又娇小,怕只有七八十斤,但脚力却很厉害,比学生们上山的速度都快,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学校大门,跟着径直到了校长办公室,学校虽然不大,但却有一正两副三个校长,都是靠资历熬出来的。
办公室门一推开韩梅直接说道:“胡校长,我来找你汇报点事!”
“韩老师,快请坐!”胡德伦热情的招呼道,五十岁上下的年纪,很干瘦,也很精神,有一头自然卷的短发,身着一件黑色中山装,领口也扣得紧紧的,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是一位思想相当传统的老一辈教育者。
但在学生眼中却是跟不上时代的人,每每闹出笑话,但又能坦然处之,而这人还是个爱才之人,对于好学生,以及能力强能带出成绩的优秀老师又很宽容。
韩梅恰好就是老师中的佼佼者,到明年,另外一位化学老师就要退休了,韩梅将成为整个北斗地区唯一的化学老师,并且还是能带出成绩那种。
“胡校长,我刚见到了方大军,跟他说了下咱们学校现在的情况,他已经同意招收工人了,今天下午就会到学校来挑人。”韩梅喜色道。
胡德伦突然想起他那株玫瑰,一笔糊涂帐,昔曰的偷花贼兼差等生,现在却成了厂长,他这个受害者还要反过来求上门去,这到底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还是成功呢?
“他有没有说到底是办什么厂子?有多大的规模?”胡德伦收拾好心情,刚才一瞬间他就打算把方大军塑造成中考不幸落榜的优等生,为了学校,偶尔违反下原则也不无不可啊。
“已经说了,是要办服装厂,已经联系了市里的大老板,总投资会超过十万元钱,要招收三百个正式工人。”韩梅兴奋的说道,方大军能力越强,证明她眼光越好,她现在在教师圈子里可是风光无比。
“规模居然这么大,这是大好事啊。那好,我现在就安排下去,下午等他一来,随时都可以安排选人,你也帮忙协助一下,你下午的课就协调一下吧。”胡德伦定下了基调。
不一会,下课铃声响起了,而第六套广播体艹的音乐响起了,学生们到了做体艹的时间,可以说九十年代以前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到了九零年,第七套广播体艹就会开始普及,这是由体艹王子李某当模特确定的,第七套也是号称是最难的体艹,很多学生到了毕业都没完全学会。
但突然广播音乐停止了,胡德伦的声音响起,让所有老师到会议室开会,是所有的老师,而后体艹音乐又响起,这会的课间时间是二十分钟。
等到二十分钟过后,上课了,都还不见老师回来,这下每个教室都炸开了锅,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过,又过了十几分钟,老师们才陆续回来了。
一进教室就说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今天下午服装厂要来挑选正式工人,不过仅限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有希望考高中和中专的学生不得参加。
即便如此,这消息也让学校变得沸沸扬扬,老师们一见这情况,这节课直接改成自习,这下整个学校都闹腾了起来。
“月晴,你说这世道变化太快了,大军他一转眼就成厂长了,还跑咱们学校来招工人,领导们还这么重视。”出声的是范伟。
唐月晴给了个白眼,哼道:“那是别人有本事,要是都像你,一辈子顶天了就是个小教师。”
这两人正是当初方大军在客车上碰见的情侣,还一起到了学校,不过后面就没接触过了。
范伟顿时尴尬起来,不过他已经很努力了,教学水平也受到了领导的肯定,不过现在还是在带初一班级,以后只能慢慢熬资历,当然如果带的班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