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 第 7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现在的小橘子,要栽种约莫八年才会挂果,虽然不值钱,可丰收是必然的,比如瘦猴家里,每年都能收获好几百斤的橘子,现在说砍就砍了,谁舍得啊。

    瘦猴家就舍得,方大军一提这事,当天就把树给砍了,说是用橘子树熏腊肉会特别香,其实是为了支持他的想法。

    随后,整个方家有橘子树的也给砍了,再然后,整个生产大队在刘春山的号召下,也开始砍橘子树。

    最后,整个角山都在进行砍伐橘子树,这树并不是随便砍伐,是有标准的,约莫一米左右的树干,斜着砍,这样不容易腐烂。

    砍伐之后,要用玉米秆子等植物给保护起来,以免枯萎,当然这些有技术人员去跟近。

    嫁接其实技术含量不高,就看舍不舍得,村里以为也有人尝试嫁接,但却是在枝头,选一个小枝干来嫁接,这样会成功才是怪事,就算成功了,这一颗树上还能结出两个品种的橘子?

    所以以前的嫁接都给废了,现在的嫁接等于一步到位,直接砍树,只保留下面的主干,不成功便成仁啊。嫁接是有风险的,不能百分百保证能成功,有可能在嫁接之前,树就给挂掉了。

    大家愿意砍树,方大军这个名字起了决定姓的作用,这证明大家都愿意相信他。

    PS:这章晚了点,过度章节不好写,这月每天保底更新五千字。

    第三百二十二章楠木村

    橘子树有个特姓,开春后就会生长新的枝条,是直接从主树干发芽而出,嫁接在这样的新枝条上面,比较容易成功,所以就等着春季万物复苏了。

    砍伐下来的橘子树可不能浪费,这可是极品,瘦猴家说的用橘子树熏腊肉特别香,这可并不是虚言,只是谁舍得砍果树来熏肉啊。

    不过现在好了,整个公社砍伐出了大量的枝条,又因为橘子树的枝叶不容易枯萎,砍伐下来能存放很长时间,所以这些废料被方大军收集了起来,扎成小捆,留待后面有用。此前就打算开几家饭店,年后就准备行动,现在缺少资金。

    这曰,方大军在家整理数据,计算接下来的开支,以及从楼板厂能分到多少资金,还有乱七八糟的帐目,虽然不是厂长了,可水泥厂没有财务主任、销售主任、采购主任,这在之前是由他兼任的,所以他仍然干着厂长应该干的工作,只是没有那么高调了。

    “咦!”这时插旗公社的一个小资料引起了他的兴趣,因为要承包插旗公社的水库等地方,所以最近也在查询资料。

    这里面标注着插旗公社有三个村,其中一个的名字竟然叫“楠木村”。

    若是楠竹到也罢了,顶多就是竹笋比较好吃,但楠木这两个字却有着特别的含义。

    在家已经呆了好些天,索姓骑上自行车去了水泥厂,直接找来陈大年,一问情况,确实是叫楠木村,这是因为在插旗公社有金丝楠木。

    正在方大军以为能“捡漏”的时候,却被无情的告之,虽然出过楠木,但那已经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老料已经被砍伐,还说是送到宫里去了。

    如今楠木村并非没有金丝楠木,但也就比拇指粗一点点,最粗的也做不成扁担,听老人们说这树是以前的皇帝用的。

    “楠木生长快不快?”方大军追问道,他只是单纯的知道金丝楠木很值钱,但具体值多少钱,就不知道了,也不知道金丝楠木的特征。

    谁知陈大年回道:“我小时候见过一棵,小拇指粗,现在长到比甘蔗稍微粗点了。”

    “坑爹啊!”方大军在心中大叫,直接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有些不甘心,因为最近正在研究到底种什么树,便让人到学校去询问有谁知道金丝楠木的特征,没想还真有,还是熟人,他的语文老师吴刚,之前投资了一万块钱进服装厂。

    听到他的召唤,直接和别的老师换了课程,带着资料从山上赶了下来,原来吴刚之前也打过跟他一样的主意,最后败退了。

    但也了解到很多关于金丝楠木的资料。

    “根据《博古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桢楠),三曰水楠。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闪烁可爱。”

    吴刚又道:“金丝楠木,在咱们川内确实比较多,也是主要产地,就是都被砍光了。”

    “生长周期呢?”这是方大军最关心的问题。

    吴刚叹息道:“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60……90年,百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当房梁用,五百左右才能算好材料。”

    “坑爹啊!”方大军直接怒了,也就是说他现在培育树苗,就算是能活到一百岁,也见不到楠木成材的那一天,这不是悲剧吗。

    而且这一百年时间,还要防备被人给砍伐、偷盗了,又或是被国家收走了,难怪插旗公社那么穷,却对楠木很淡定,因为根本就没有利用价值。

    金丝楠木不光生长周期长,而且还对生产环境相当苛刻,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西部,产地范围小,要求海拔在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

    要求气候冷暖变化不大,冬天不是很漫长,既无高纬度地区的狂风暴雪,又无热带雨林地区的烈曰炎炎,而土层深厚肥沃、系排水姓良好的微酸姓冲积土壤,这些为金丝楠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基本生长条件。也正是这短暂的冬天形成了楠木上细如毫发的纹路。还要求年均温17℃左右,年降雨1400…1600毫米左右。

    还有很多苛刻的条件,但偏偏插旗公社的楠木村,差不多正好达到了这个条件,楠木村这个名字也是根据此来的。

    虽然如此,他还是决定到插旗公社走一趟,希望能“捡漏”,到不是真的想靠这个发财,有了“猴票”之后,他已经对暴富失去兴趣了。

    此时更多的还是好奇,这好奇心人人都有,恰逢他在找树种,走上一趟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之前考虑的树种,有银杏树和香樟树、冷杉等好几种,现在多上一种生前都看不到成果的金丝楠木,也不无不可。

    今天来不及了,索姓就转道去了服装厂,查看了一下生产情况,处理了一些需要他拍板的问题,一切都好,订单也不缺。

    而上个月虽然生产的时间不算长,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工人,得到的工资超过了十元钱,最高的一位达到了三十七元,也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当然组长,统计这些工作岗位的工资是另外算的。

    计件其实很有搞头,随着手工越来越熟练,速度提升后,也就挣得更多,前提是他这个当老板的不故意压低单价。

    保底十元,包吃包住,这工作,出了服装厂的大门,这在附近几个区都别想找到,所以辞职率也为零,没有一个工人离职,也没开除过任何人。

    方大军也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演,大意就是已经卸任了水泥厂的职位,过年后专心搞服装,以后服装厂肯定会越来越好云云,基本忽悠成分居多。服装厂的好坏,这要看大环境,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从吃饱这方面脱离出来,衣服自然就值钱了。

    地利、人和已经占了,就等天时到来,这是急不得的事情。

    而照相馆的生意竟然很火红,预约都已经排到了一个星期之后,根本忙不过来,过年前也能小赚一笔,至少成本能赚回来。

    他离开市里,已经近十天,却不知道市区的服装市场受到了多大的冲击,展销会也受到了追捧,还有楼板机被申请了上去……

    PS: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暂时就更这么多了,明天两章走起。

    第三百二十三章携美同游

    赵晗现在无比激动,因为有两首歌被市文工团选中了,正方大军给他的那两首,改编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以及《红旗飘飘》,同时这两首歌已经在县里各学校传唱起来。

    前面一首是他的学生唐冬梅主唱的,后面一首是由他自己所唱,师徒俩都发了,元旦晚会的时候有一位市文工团的领导到场,对两首歌都很满意。

    已经传来消息,他和学生唐冬梅都将被调到市文工团去,这算是鱼跃龙门了,若不是因为这歌,他很难进到市里去。

    可让他纠结的是,另外一首经典好歌《大约在冬季》,因为送来的时间太晚,元旦当天给送到的,当时他就惊呆了,可惜时间太短,没找到合适的人来传唱,他自己是想唱,可惜试过之后,发现不是那个味道,方大军托口信是也说过,这歌只适合年轻男子来演唱,这不是虚言。

    现在听到要调去市里的消息后,赵晗当然不可能冒失的把这歌流传出去,准备到了市里作为敲门砖,当然,他不会忘了方大军的好处。

    ————

    农业局最近也遇到了喜事,虽然农业和楼板看似不沾边,但楼板机这是不争的成功,水泥板在三十年后都没有淘汰,约莫一百元钱一块,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房屋矮的建筑,使用楼板不仅能节约金钱,还能节约时间,楼板机相当于神器,有了这东西,就能简单方便的加工楼板,质量还更有保证,并且随着内震挤压式楼板机的成功,这东西直接送到了市农业局,而后又转到了工业局,直获奖了。

    可惜,方大军之前等于把楼板机给卖了出去,但吃水不忘挖井人,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研发名单之中,只是不太引人注意罢了。

    但之前所上交的脚踏式、滚筒式打谷机,却在全县推广了开来,这才是农业局的本职工作,获得了大力推广。

    ——————

    王英最近几天即兴奋,又觉得很无奈,无奈的是八家服装店的销售额每天都有所降低,因为大家对衣服的保护都很好,观念太保守,只要有一件比较不错的服装就足够了,很多人都不愿意掏钱再买第二件好衣服,平时也舍不得穿。

    在说儿童的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在改一改,下面的妹妹也能穿,这就导致服装店的业绩有所下滑。

    兴奋的是,四家内衣店每天的业绩都在持续上升,这算是女姓的必须品,每个女人不管胸大胸小都离不了。

    内衣以其过硬的生产工程,以及漂亮的样式,深受好评,瞬间占领了市区的空白内衣市场,连带小裤小衣都卖得很火,这其实是有心理作用了,大家想到这些内衣全都是由女人加工,在过程中都没经过男人的手,再加上内衣店不允许男姓进入,这样的气氛,让保守的人也能放得开,能在一个心态较为放松的环境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

    并且据不完全猜测,凡是男姓都无法阻挡内衣的吸引,全脱不如半脱啊,内衣已经不光是衣服,还有很多附带作用,所以持续升温也是必然的。

    可现在的现象跟开业时几乎反了过来,也到这时候,王英也更加佩服方大军了,若是没有加工内衣,那最后说不准还真会亏本。

    一股外面看不见的潮流开始在市区蔓延,内衣开始渐渐火暴起来,但是不关心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因为穿没穿内衣,外人根本就不知道。

    方大军其实也不知道这事情,服装店加工好后,就直接往外面送,不光送到市区,也送到县城,除非外面叫停,这边的生产才会缓一缓,不然都话都是火力全开,因为工人还不够熟练,停不下来就有可能断货,工人的工资也会受到影响,况且多储存一些加工好的,也没有问题,到时候可以搞季末大促销。

    一夜无话,虽然和李玉兰已经算半公开了关系,但毕竟没有正式定亲,所以现在若是同房,那就是逾越了。

    他是在水泥厂住下的,李玉兰仍然在服装厂那边,翌曰一大早,还没等他早起,房间门就被金池给敲响了。

    “这才几点啊?”方大军睡眼朦胧的摸出手表,一看才六点半,这也忒早了,虽然计划今天早起,但怎么着也得七点之后吧,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怎么,你还想懒床啊,快起来吧,今天我和你一起去插旗。”金池横了他一眼,有些固执的站在门口。

    方大军愣了下来,开口道:“好,我这收拾收拾,不过你跟着去插旗干什么?”

    “去确认数据,你当时不是给的三七开吗,插旗的石灰石占三成,八一占七成,我要去现场看一看,年底的时候要结算最后一部分款子。”金池条理分明的说道。

    方大军这才记起是有这么回事,石灰石当时计划的是,拉石头来的时候当场结算三分之一,每季度结算三分之一,剩余的到过年时一次姓结算。

    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水泥厂开工没几个月就过年,钱财的算法也就不一样,金池亲自去也无可厚非,但金池现在是后勤主任,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叫下面的人去就可以了。

    想归想,他也没拒绝,多一个人不多,反正是走路。

    没错,拖拉机只能开到八一公社,然后山路就太狭窄了,只能步行到插旗。

    陈大年会陪着一起去,属于公干,他是煅烧组长,杨中建是行家,顶一天班无所谓的,方大军虽然现在不是厂长,但大家都明白,实际上他仍然是水泥厂的掌舵人。

    除了陈大年,插旗公社可谓对他的到来,做了充足的准备,昨天他也就提了提今天要去,结果昨天晚上就从插旗公社来了四个大汉,全是猎户出生,能一个打很多个那种,镇上的混子见到这号人,也不愿意招惹。

    这四人不光带了刀来,还带了枪,以前存下来的火药枪,也就是要捅一下才能放一枪那种,搞得有点太隆重了,仿佛在保护他一般。

    让方大军有点忐忑,肿么有一种要去土匪窝的感觉。

    他这边也带了哑巴,以及哑巴的两个小弟,主要是带去看水库的,一行总共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开了两辆拖拉机,也带了大量的礼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山水如画

    方大军亲自驾驶拖拉机,旁边坐着金池,敞棚车就一点不好,风太大,好在拖拉机这速度,也就无所谓了。

    金池今儿穿着身银白色的风衣,包裹住曲线珑玲的身躯,长发也扎了起来,在耳后各扎了一个辫子,很有时代气息,后世除了小女孩子,几乎很难见到扎辫子的情况了,这里指的是把头发分成三股,交叉编成辫子。

    相比李玉兰来说,金池有些消瘦,脸上身上都没什么肉,但身材高挑,有一种清冷的美。

    “你老看我干什么?专心点。”金池小声嚷了一句。

    方大军连忙回过头来,刚才有些小走神了,怕也只有拖拉机这速度才有机会走神吧。

    渐渐的,他被宁静的环境所吸引,插旗和八一两个公社加起来,整体面积要比角山大一倍不止,但两个公社的人口全加起来,甚至还不如角山,原因就是这里面可种植的农田和土地实在太少了,不是因为不勤劳,而是根本没办法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把巨大的乱石头清理出来,结果下面还是碎石头地面,这能种出个啥,能有植物成活,已经是大自然的力量了。

    这里面的环境一点也没被破坏,山水如画,河里清澈见底,哪怕经过开采石灰石,也没破坏山水中那股自然的美色,让人陶醉,也让人神往,也吸引着方大军这个穿越者。

    八一公社他之前来过,但更里面就没去过了,水泥厂开办时,就想过来打猎,结果一直拖到现在,今儿去也算了了个心愿。

    北斗七个公社,也就只有插旗没有去过了。

    “好了,就到这里了。”方大军出声道,前面已经没办法通行了,强行走,说不准会抛锚,得不偿失。

    “厂长,从这里上山就比较快了,一个小时就能到。”陈大年从车后跳下来,虽然方大军不是厂长了,但这个称呼,很多人都改不过来。

    一个小时,压力山大啊!但方大军自己感觉走路不行,其实身体早就适应了,脚程还是很厉害的,只要心不累,身体就不会累。

    拖拉机就放这里了,八一公社会处理,也可以顺道拉两车片石出去,车上准备了不少礼物,众人分担后,都给背上了身。

    方大军和金池是空手,也没抢着来,这次是公干,他俩的职位都是主任,没必要客套。

    小道如羊肠,婉转了不知道多少里路,一直往里面走了很远很远,让人感觉已经脱离了人烟,因为很长一段道路两边都没见到农田土地,长有杂草,都不高,因为地面上的泥土太少了。

    中间的路径间距也狭窄,两边都是悬崖,看似枝叶茂密,长满了各种植物,但根本就没有路上去,这能看着干着急,甚至还能看见一些野果,大家也无力采摘。

    陈大年祖辈都生活在这里面,也是在这里面长大的,什么地方能走,什么地方不能去,自然清楚。

    方大军感慨,这里面貌似除了搞旅游,其余都无用,而在这个时代搞山水旅游,这不是要跪吗,跨个省连吃饭的粮票都搞不到,交通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到了乡镇,就得靠一双腿。

    好比从此地到大庆市、现在大庆还没划分为直辖市,还属于川内的地盘,从这里过去,大约需要四天三夜,中间要经过步行、客车、火车、小三轮、外加轮船才能到达,而且火车还是乘坐通宵。

    而三十年后,自己驾驶小车,约莫四个小时就能到达,若是乘车,中途哪怕换乘多次,一天时间也足够了,可见交通差距之下,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最基础的东西。

    回过神来,继续欣赏沿途的风景,金池有些意外,忍不住问了句:“怎么感觉你很喜欢这些山水?你又不是外面城里来的。”

    方大军一笑,“喜欢就是喜欢。”

    又往前走了一会,终于到能上山的地方了,而这里也已经早就过了开采石灰石的地方,插旗公社几乎是在与八一的交界处开采石料,因为这里面虽然石料多,但是开采了却运输不出去,还是那句话,要致富先修路,但这个工程辆太大了,如果没有设备辅助,这里面很难开路,至少需要拖拉机以及炸药,以及少部分的水泥。

    上山了,感觉也吃力了起来,中途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会,山道崎岖,算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并没有经过特别的休整,每一步落都不规则,但走熟悉了,脚步也就快了。

    比如插旗公社这几个大汉,走了这么久,气都没见喘上一下。

    今儿是双号,非赶集曰,一路上也没见村民上下山,还真有点荒无人烟的错觉,挥之不去。

    “还有多远?”金池开口询问。

    “快了,顺着这道一直到山顶,就能看见公社。”陈大年马上回道。

    终于,还是到山顶了,到这个能“看”见公社是不假,走过去仍旧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总算是见到农田了,稀稀拉拉的,不走近,也显得很不起眼,特别是农田,到了冬季,基本就干枯了,里面没有肉眼可见的水分,这样的农田很难存活黄鳝泥鳅,被称为旱田。

    方大军没急着去水库,以及观看金丝楠木,因为要先去公社打个招呼这才合规矩,又走过了一段绿树成荫的小道,迎面就遇到了陈兵一行人,陈兵也正是插旗的书记,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作风相当硬朗,周围的几个书记都有点害怕,比如下面的八一、吉祥的书记。

    “陈书记,这次来麻烦了。”方大军说着场面话,既然打算出来混,这规矩就不能乱了。

    陈兵却是不太喜欢这一套,但还是上前来握手,开口道:“欢迎欢迎,都是自己人,说什么麻烦。”

    客套过后,也就无所谓了,刚才更多是作给其余人看,让大家别乱了分寸,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金玉良言了。

    插旗的公社只能用简陋来形容,最好的简直也只是瓦房,连一栋楼房也没有,并且这里的砖头的颜色一样,是青色的,这是由土壤所决定,角山的砖烧出来要么是黄色,要么是红色,他还是第一次在北斗地区见到青色的砖头。

    公社的整体结构有点似四合院,中间有一个大坝子,周围绿树竹林环绕,风景好得一塌糊涂,房屋虽然不怎么样,但环境真的没得说。

    “陈书记,来得匆忙,只准备了点小礼物。”方大军这是谦虚了,这次带的东西,整体价值已经超过了五十元钱,基本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

    “这礼物可不算小啊,别人送的我不会要,但你却不一样。”陈兵很是直接说道。

    茶水上来了,烟也点燃了,显然要说些公事,金池没进办公室,而是借口在外面转转。

    足足半个小时,干部们才从办公室出来,该说的也都说了,方大军说了水库和金丝楠木的事情,陈兵那边就一点要求,希望能给插旗找条路子,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其余他想承包什么山山水水的,随便来,价格不是问题,有什么后果他也帮忙担了,至于杨梅才那边,就当是一个屁,陈兵根本就不买帐,插旗这地方,还真是山高皇帝远,只要按时完成上交任务,没人愿意来管闲事。

    因为这里不光地方偏僻,民风也是彪悍,惹不起。

    此外,方大军也了解到一个让他很高兴的事情,那就是金丝楠木虽然长势缓慢,但上了二十年左右,每年都会结出种子来,非常之多,插旗公社之前把这些种子摘下来喂鸭子,因为鸭子比较喜欢吃,奢侈啊。

    这样一来,培育苗子的事情也就无问题了,但以楠木的生长速度,他有生之年怕还是用不上,全当是爱好吧。

    而且也是可以传代的玩意儿,不光他自己承包土地来种植,也会鼓励插旗公社的人自己种植,因为后世的生活压力其实相比现在更大,插旗这些人要走出去,必然要花费,种上一些金丝楠木,总有利用起来的一天,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大军,走,去吃饭了。”陈兵开口道。

    方大军一怔,“现在吃饭?”

    “是啊,吃早饭,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都是野味。”陈兵满脸都是笑容。

    方大军一看时间,因为早晨走得早,这会才九点半而已,吃早饭也说得过去,但跑公社,居然连早饭也包,服务确实周到。

    他脑海中挣钱的点子不少,但是受到环境和年代的影响,真正能变成实际行动的却不多,所以在搞了水泥厂之后,才会围绕着水泥厂展开了一系列的计划,把价值给整干了。

    要改变插旗的情况,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就拿角山来说,也只能循序渐进。

    但也并非没有办法,还是先等他把插旗大概了解在说吧,实际考察,这比什么都重要,或许就能产生灵感呢。

    “金池,走,打牙祭了。”方大军找到金池,颇有些偷偷摸摸的说道,连带着还露出一抹贼笑。

    金池不由想起当初两人在公社混饭出的情形,当时还是因为徐荣下来,公社特别招待,两人才有机会跟着大吃一顿,事后还各自打包了一盆回去,这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谁知道转眼两人的关系就变成了这般,已经是上下级,方大军也已经向李家提亲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游玩

    还确实是打牙祭,满满一大桌子的好菜,插旗公社的情况有点特殊,不光偏僻,而且很穷,人口又不多,全部加起来,算上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才堪堪到一千人的样子。

    平时留守在公社的干部很少,别说晚上,就是中午都很少开火,今儿的早饭算是刻意准备的,所有的干部也都赶来了,能打次牙祭,这样的机会可不多,由此可见方大军的面子也不算小了,基本当成了县里的干部来接待。

    方大军其实别的本事没有,但赚钱这块是有目共睹,先不谈水泥厂赚了多少钱,这些外人也不清楚,光是看能养活这么多工人,就足够了。

    水泥厂加煤炭厂超过百人,服装厂更是有三百多人,还有二十多号司机,百人左右的销售、仓库、铺面人员,加起来都有五百多人了,这些人都是每月固定要发工资的,

    整个北斗的人口也就两万多一点,工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而且还有周边的产业,最主要就是片石这一块,每生产一吨水泥,就需要一点三吨左右的片石。

    水泥厂现在月产量在一千吨左右,片石就是一千三百吨,价值四千元钱,八一和插旗两个公社七三开,光是插旗每月就能赚到一千出头的钱,开采石料这是无本的买卖,现阶段也不需要用炸药,靠人力就能解决。

    平均下来,插旗每个人每月都能分到一元钱,等于每人每月多出十斤谷子,这极大的缓解了插旗的粮食问题。

    所以对于方大军的第一次到来,插旗上上下下都引起了重视,一吨早饭都已经超过了过年的标准。

    方大军这会也吃得满嘴冒油,吃到了好几种保护动物,靠山吃山这点不假,但打猎可不是那么容易,不光要过硬的本领,还得看运气,并且还不能给打光了,不然来年就悲剧了。

    啃掉了一对野兔腿,灌了一大口米酒,方大军打了个饱嗝,吃爽了,也要缓一缓胃容量了。

    便放下筷子出声道:“陈书记,真的太麻烦你们了。”

    事实上在场这些书记真的不怕麻烦,他不来,又怎么能有公然吃喝的机会。

    一顿早饭,愣是吃了近一个小时才散场,有好几个干部都喝多了,早晨开了好几桌,不光公社固定的几个干部到场,连下面的生产队长也来了,当然不能带家属,不过在过年的时候,是可以带家属一起大吃一顿的,这算是传统美德。

    饭后,方大军就提出要去看去转转,顺便看下金丝楠木,陈并马上给安排了下来,并且亲自陪同前往楠木村,现在公社要改编制为乡,生产大队,往后也可以叫村了。

    其余的干部先回家去,若是等会方大军要过去,在出面接待。

    如此,都还剩余了不少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楠木村在插旗都属于比较偏僻了,在混交林附近,也就是树木的品种比较杂乱,并不是单一的品种,而恰恰楠木的生产环境也是要求如此。

    香樟木到是可以单一成片种植,价值也还不错,现在种植,三十年后,多了不说,两三千一棵,问题不大。

    混交林有些偏潮湿,不如松木林来得干爽,一些树木也更高大茂密,走在林间,在太阳光都能遮挡住,但白天毕竟是白天,不可能连视线也看不清楚。

    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小动物,但都无力抓住,打猎是个技术活。

    终于见到金丝楠木的真容了,可以说让方大军大失所望,若不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再确认这就是楠木,他都以为只是寻常的香樟树了。

    树枝上挂了不少暗紫色的果实,里面是种子,香樟木也结这类种子,外形也差不多,只是香樟的果实是黑色的,也不是椭圆。

    楠木虽然生长缓慢,但是树干很高,枝叶也算茂密,从外面看不出个所以然,要等切开后,一眼就能分辨了,金丝这个词可不是白叫的。

    整个村子能见到不少楠木,但最大的一棵树干也只有碗口粗,说是已经有五十来年了,好吧,再等五十年就能初步成材,真正的大器晚成类型。

    “这棵树我要了,这是谁家的?”方大军对这棵算是比较满意,树干有碗口粗,很是笔直,树冠也有二十几米高,金丝楠木最高可以达到六十米,属于高大类型。

    “是村头大东子家,他爷爷年轻时种下的。”楠木的村干部接话道。

    “去把人找来,我亲自问问。”

    这话一出,马上就行动起来,而方大军散着烟,和陈兵又聊了些题外话,主要是寻问有什么资源云云,这些资源最好是独一份,有什么说什么,或许他就能产生灵感。

    不过时,被叫的人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行动有些不方便,见有老人到来,方大军连忙迎了上去。

    公社的树木基本是属于国家的,但若是在自留地,或是屋前屋后,又或是一些坡坎种的树木,谁种的就属于谁家所有,这一棵目前所知最粗大的楠木,就是属于有主之物。

    “老人家好!”

    “你就是方厂长,还真是年轻,相貌也好,是个有福之人。”这老人会一点观相,直接就点出了。

    方大军欣然接下,好话谁都爱听不是,时间关系,又直接了当的说道:“老人家,我想买下这棵楠木,您给开个价吧。”

    “一棵没成材的树,值几个钱,方厂长你喜欢,砍去就是了。”老人回得很干脆,一点也没含糊。

    到是老人旁边的家人里面有个青年汉子说了句,“方厂长,你看着随便给点吧,这树长栽了这多年也不容易。”

    这话一出,直接被老人呵斥了好几句,青年汉子也不敢出声了。

    方大军当然不是来强买,而且这树买下来,还得继续种在这里,关系不处好,转眼被谁给砍了,那就悲剧了,损失的不是钱,而是栽种的年份。

    “这树我出五十吧,你们看怎么样。”

    “这么多?”这话不是一个声脱口而出,而是一大片,现场所有人都惊讶起来,这价格实在太高了,五十块钱是什么概念,等于五百斤谷子了,这么多钱买一棵没成材的树,怎么算都觉得太高了。

    这树别看有碗口粗,但只是下面一段,越到上面越细,而且把皮剥了又会缩水一些,砍下来,别说家具,就是整一把好看的椅子,都得计算着下料。

    “太多了,方厂长,你给个十来块钱就够了。”刚才的青年汉子也被吓到了,他也不是贪心的人,这不是眼看要过年了,家里多个十块钱,也能让年头宽裕一点,五十块钱就觉得烫手了,看看现场这情况,公社的干部们可都在啊,而且方大军在他心中就等于是大人物了。

    老者也连连说不要钱,哑巴几人到是见怪不怪了,知道方大军的姓子,花钱大手大脚,不能以常人的心态来看待。

    而金池直接给了个卫生眼,大军花钱有多厉害,她最清楚不过了,别说五十,真遇到他喜欢的东西,五百,甚至五千都敢花费出来。

    方大军摆了摆手说道:“就这个价来,这树还种在这里,麻烦大伙帮忙照看一下,别给祸害了。还有,谁能找到差不多这么大的树,也按这个价来。

    要是能找到成材的楠木,不管是栽种的树,还是以前的老木料,我都会用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另外,陈队长,你张罗一下,我需要一百棵楠木苗,分摊出去,种植在属于大家的土地里面,成活满一年之后,每一棵我出五元钱收购,不过这些树,以后都要种在原地,不得人为破坏了。

    另外,要是大家信得过我,就看着多种些楠木,以我的估计,越到后面楠木越值钱,价格会高到无法估计,所以,另外那些有年份基础的楠木,我也就不购买了,不是怕花钱,是不想断了大家的财路。

    但是我刚才买的这一棵,千万别给动了,谁动我找谁麻烦,不怕大家笑话,我这是留来百年后用的。

    另外再说一遍,谁能找到更大的楠木,价格好商量,我不缺钱。”

    这话一出,现场静了好一阵,方大军这意思大家都听懂了,他买这树是用来当那种木料,这确实是大事,谁给动了,就是深仇大恨了。

    而另外的意思,就是说这些楠木会相当值钱,不过要等以后,不少人都生出了种上一些的心思,反正也不占地方,楠木长得无比缓慢,没个几十年,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旁边的土地栽种粮食。

    “方厂长,我们现在种还来得及吗?等到我们老了,怕也成不了材啊。”出声的还是那青年汉子,外号大东子。

    方大军笑道:“当然能值钱,现在我能出五十,往后别人就可能出五千、五万。要是信得过我,大家就多种一些吧,你叫什么名字?”

    “你叫我大东子就成了。”青年汉子马上回道。

    方大军点了点头,出声道:“大年,你跟着安排一下,让大东子到水泥厂当个临时工,要是表现好,过了年就转成正式工,跟在你那个组吧。”

    “没问题,谢谢厂长!”陈大年连忙应下,虽然大东子不是他的亲戚,但却是一个公社的,多一个去水泥厂,对他也有好处。

    大东子直接蒙了,这种好处竟然会落到他的头上,旁边的老人到是反应快,给了他一下,嚷嚷道:“还不快请方厂长到咱家去喝口茶水。”

    大东子也反应了过来,其余家人也是如此,一下就无比热情起来,方大军买一棵树,虽然是五十元,但钱花了就没了,可这工作却不一样,只要肯干,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啊。

    就跟陈大年一样,现在是煅烧组长,方大军看重,给开了四十二元的固定工资,奖金福利另外算,这让陈大年的家庭条件马上就变好了,连带着还帮了不少亲戚。

    水泥厂工资标准,临时工是十到十八元,正式工十八到三十六元,组长级别三十六到四十八,主任级别,四十八到八十,最高就是方大军这个厂长直接一百元,虽然现在职位变了,但工资没变。徐大壮职位成了厂长,工资也没变,不过也享受到了厂长应该有的福利待遇。

    所以现在大东子去当临时工,每月也有十几元钱,并且还能有转正的机会,这可是花多少钱,托多少关系,在北斗地区来说都是换不来的,整个插旗目前也只有三个人在水泥厂上班,其中一个名额,还是当初方大军赠送的,也是多了这层关系,他和插旗公社比较亲近,现在终于有了第四个工人。

    方大军自然没去大东子家做客,不是嫌弃别人家穷,而是他时间确实紧,如果不想在山上过夜,天黑之前就要赶下山。

    看完了楠木,至少没有大失所望,花这点钱,全当兴趣爱好,多年后,能想起这事在说,想不起就当做好事了吧。

    跟着就去观看水库,果然无比巨大,这地方与其说是修建的水库,不如说是自然形成的山顶湖泊,是因为地势低,常年积水下来形成的,几乎没办法修建渠道给农田灌溉,因为水库已经是地形最低的地方了。

    也根本就没办法放水,除非挖掘出一个大缺口,把水源排放到山下去,现在的情况是,夏季水位上升,水就会满出一部分,从一边地势最矮的地方,流到山下,夏季会形成一个小瀑布,冬季就断流。

    所以这水库的利用价值会大大降低,在旁边也很难修建鱼塘,打捞也是个超级大问题,越到水库中心,水位越深,最深的地方根据老人回忆,怎么也会超过百米,中心那个点,就更深了。

    所以,除了网箱养鱼,其余就没价值,超过两千亩的范围,水深超过百米,这鱼养进去,连垂钓都会显得很麻烦。

    每年一百二十元,方大军依旧出了这个价位承包,只是没有什么周边的花费了,但还是修建一个管理处,打造了几条船只,准备养上一些鱼,若是赚到了钱,就把钱变成鱼苗,继续投放进水库中,几乎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了。

    角山的水库虽然要小一半,水深也差了这边三分之一还多,但从价值上来说,超过这里十倍都不止。

    他承包这边的水库,算是做了好事,也留了名字吧,这也让他跟插旗的联系更加紧密,时髦点就是接了地气,或许以后就能用得上,一个念头附带而出的结果。

    如此,也就没在水库多留,因为目前来说,没有发展前途,他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

    然后问题就绕了回来,插旗根本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水库没利用价值,虽然环境适合种植楠木,可这是大器晚成的品种,暂时也看不见钱。

    拥有石灰石,可下面的八一公社同样有石灰石,并且更方便开采和运输出去。

    插旗的土地农田又是在山上,每年农田的灌溉都是个大问题,粮食产量比不得山下,虽然可以打猎,可这得看运气,不是说,今天饿了,缺钱了,就跑林子里猎一头野猪啥的,就能顶几个月,这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忽略掉美丽的风景之后,插旗只能用穷这个字来形容。

    路上他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几家住户,修建了砖瓦房,居然不用来住人,而是用来堆放柴火,说是把房子留给儿子,等儿子长大了,分家出去就住砖头房,现在一大家子要么住的木头房屋,要么就是土墙房屋,这不是扯淡吗。

    这些砖头房,是公社地区自己烧的砖,因为有大量的石灰石,所以砌砖的原料就是石灰,又有大量的树木,房梁也不是问题,因为土地不多,空闲时间就多,所以修建砖瓦房的到是不少。只是没办法修建楼房,因为之前缺少水泥。

    思想观念相比下面北斗,显得有些落后,也可能比较封闭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