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知道你画这个东西仔细,不能打断,现在画完了能吃了吧,看你画一会儿就揉揉脑袋,我的心跟针扎似的,这些东西,咱不能找人来干么?”
李建一拍脑袋,对啊,自己只需要提出来要求,化工设计院的人,完全有能力把施工图给画出来,而且说不定还能有改进,反正他们也拿不走自己的设计方案。
“化工设计院,国内比较好的就是油田里面的化工设计院,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下属的机械厂应该能造这些化工产品,不行就要去山西,那边煤焦化公司的设计部门,应该也可以。”
李建放下纸笔尺子,也没洗手,抓过来筷子夹起菜来就要往嘴里填,却被袁开春一巴掌打开,
“跟我说这些我也不懂,不过不管你干啥大事儿,在家里你就是我儿子,乖乖的去给我洗手。”
李建拿着大块的大运河肥皂,闻着略微有些发臭的味道,感叹了一声,
“香皂都没有一块,这是亲妈么!!”
立即引来袁开春的斜眼。
(感谢方块=板砖、雨天的影子、月月蓝蓝天、楚地的狂生四位书友的打赏,醉马表示感谢,另外有小叶黄杨2书友提出专利入股的问题,我在这里回答一下,书评区的帖子就删除了。)
(李建这个时候最主要的问题是搞定股份制,利用股份制去申请国外的专利,而国内专利尽管已经去申请,却因为政策的原因要到年底才能注册成功,所以为了堵住摘桃子人的嘴巴,防止别人说他国有资产私有化,才把原本不值钱的晨光厂土地等物品算作百分之四十九股权,至于今后扩大股权,肯定有后续稀释国有股份的过程,还请慢慢观看。)
第四十八章胜利来客(求收藏,求推荐票)
叫做徐光的农行行长最终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把尾椎骨摔坏了一块,暂时不能站立,不过他的自残行为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市里应银行的要求,派了检查组出来,这是怕有基层的行长干这种类似的事情。
事情传到李建耳朵里,让李建觉得可笑,这些当银行行长的老爷们,现在居然有可能因为五百万的贷款耍小动作,要知道后世那些支行行长就能随意放贷几千万的时候,银行行长可都是真正的大老爷,是无数政府官员,商界精英,成功人士争相讨好的对象。
哪怕是各级政府官员如果家里有人需要贷款,对他们也是客客气气,那可能混成现在这般模样。
不过李建没有空关心徐光,市农行通过另外一家支行把贷款给办了下来,在李建本月回款之前,就已经到账,让两条生产线上马的事情落到了实处。
唐阳一直没有消息传过来,李建也不着急,他知道上面那些领导,比他着急多了,早一天办成手续,就能早一天创造外汇,在外汇第一的年代,这是压到一切的,当年那么多地市被外商占了一些不合理的便宜,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么。
李建不知道唐阳在美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只能等,同时做着最坏的打算,即便专利申请不下来,电话机在国内的利润,也足够他开展造纸厂的搬迁工作。
石化工业在国家的工业体系之中举足轻重,可是石化的源头是国家的能源工业,能源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李建知道自己不能控制国家的能源,可他又想发展化工业,只能另辟蹊径,通过造纸业的副产品涉入化工业生产,而国家是农业大国,即便不使用粮食进行乙醇乙烯的生产,那些麦秆,稻草杆,杂草树叶等等每年被焚烧的废物,就足以带动一个地方的生物化工产业生产。
至于自己掌握的石化方面知识,比如石油炼制乙烯,乙炔,精炼各种烷类,芳香烃类,方法不同,产量自然也不同,随便丢出去一样,就足够这些炼油厂节省三五年的时间,多产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百分比的利润。
这些就是李建将来跟石油系统谈判的筹码,当然他现在不会抖出来,当下要做的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个月时间很快,电话机生产线运回来了,而围墙和沉淀池等土石工程也已经初具雏形,只剩下其余土地的平整工作。
强华科技这个月的利润基本上是左手刚收到钱,右手就已经支付出去,知道国内欠债不还的各种弊端,李建早就拒绝了段铜山押款半年的提议,对于土石方工程的各只施工队甚至预知了一半的工程款。
李建则是坐着长途火车,跑去了大庆和山东东营,连续的绿皮闷罐车坐下来,即便是卧铺,也把李建折腾的不轻,不过这一趟总算没白跑,经过比较之后,跟胜利油田的设计院谈好了设计思路,请了一老一少师徒两人,来春江做这一次的设计。
为什么不直接跑胜利油田去找人,李建是有想法的,大庆起步早,技术成熟,如果价格合适李建也不介意请大庆的人来,可是等李建跟大庆的人接触之后,发现对方对他这一笔小生意,根本就不感冒,尤其是还要长途跋涉跑来春江,于是干脆的给出一个他们觉得李建不好承受的价格之后,礼貌的拒绝了李建。
胜利设计院的人则没那种老大的自我感觉,不介意李建这一笔单子多小,在合理的报价之后,派了这名字叫做李跃龙的石油大学毕业生跟他四十五六岁的师傅林开合陪着李建一起回来。
李跃龙对李建的态度不是多么友善,似乎瞧不起这个所谓的厂长儿子,高三学生,不过林开合对李建却很是客气,无他,李建提出来的要求,林开合都需要考虑很久才能决定是否能够满足,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李建对石化工业的理解,已经不再他之下了。
对于这一点,李跃龙却不这么认为,外行人随便提两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就能说是专业么,我随便挑几个飞机飞行速度和高度都不能达到的问题,难道就是航天专家。
对此林开合不置可否,这个徒弟还是太年轻,刚从石油大学毕业,就觉得自己是正规军,凡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对石油石化工业的理解就不能强过他,只有真的碰到了什么事情,才可能发现自己的浅薄。
人成长路上,不经历坎坷怎么能成熟,所以林开合也就放任李跃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而他自己,则是经常就某个问题,比如反应釜的高压,混匀仪的转速控制,催化剂的反应温度跟李健探讨一会儿,并经常就李建的回答思考一段时间。
当踏上江州火车站的站台,李建差点跪在地上,
“我发誓以后出门,我不坐这种闷罐车,受不了了。”
如果不是李建准备充分,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熬下来的,难吃的饭菜,闷热没有空调只有一个摇头扇的车厢,弥漫在车厢里的臭脚丫子,剩饭剩菜跟头油味道的混合体。
李建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对待生活虽然不是很挑剔能做到随遇而安,可是这种闷罐车的效果已经超越了他的底线。
看着李建在哪儿装疯卖傻,李跃龙白了一眼,
“有钱人家的少爷,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还谈什么技术改造,谈什么改变化工业受制于人的现状,喊口号喊的比谁都响,吃苦的时候奉献的时候就不知道躲到呢儿去了。”
李跃龙的话说的声音不低,在嘈杂的人群里面,依然飘进了李建的耳朵,李建没说什么,这个时候还需要人家干活,不好闹的不愉快,而且,李建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个李跃龙就得向自己低头。
笑了笑,李建拎着自己的小包,里面是他所有的行李,领着师徒二人离开火车站,从一个个穿着劳动服,指着身后摩托车的拉客大军中冲出来。
“接我们的车呢?”
(分强推荐中,求书友收藏,推荐票,求各种支持。)
第四十九章咄咄逼人(求收藏,求推荐票)
(在推荐上,菊花已经很危险了,为了不被爆菊,大家给点支持,收藏推荐点击,醉马都需要!新书榜,我来了!)
李跃龙左右张望,看到江州火车站外破败的样子,跟营东市火车站差不多荒凉,可营东火车站是因为车少,而且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型城市,而江州位居中原,发展多少年了,怎么也这么破啊。
“哝,在哪儿呢。”
李建朝前面一指,李跃龙顺着看过去,诧异的唉了一声,
“根本就没有啊,除了一辆公交,哪儿来的什么车。”
“咱就是做公交,去长途车站,然后到春江县去啊。”
李建很坦然的朝一路车走去,一般的城市,一路车都是从火车站到汽车站的,而这个时候的江州,总共也不过二十路公交车而已。
李跃龙愤愤不平的坐上车,回头看了看林开合,这还是第一次出来做设计没有接送的车,以往不管是在本省内给人做设计,还是到远一些的地方出差,哪有委托单位不客客气气把他们伺候的好好的,这次竟然要坐公交车和长途车,李跃龙顿时感觉到不满意了。
林开合没有什么表示,自打李建说他不是国企业务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个强华科技应该是一家私企,最起码也是大集体企业,否则断不会用这么年轻的业务员跑出来,眼下李建没有专车,他更是落实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他想的是,这是哪儿的一家私企,竟然有这么年轻这么专业的业务员,而且还是个高中没毕业的孩子,难道是那家老石化企业的职工子弟,能攒够干石化的钱,在这个年代可不容易。
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人脉,要知道不是谁都能从石化生产企业里买到原料的,一个三十万乙烯的生产线,在国内已经称得上大乙烯设备了,三十万吨,放在全国一个省都轮不到一万吨,给某个企业能分多少。
李建如果是家人在这样一家私企任职,也不至于穷得连一辆普通吉普212都派不出来才对。
不过心里有疑问归有疑问,林开合并没有张口,问客户什么隐秘的问题,他知道自己来的目的是设计产品,然后带着设计图纸回到设计院,交给机械厂生产。
现在的油田也跟地方国企一样,一些附属的如同机械厂这样的单位,开工已经不足了,不自己找点活儿干,恐怕过些年一样会有发不出工资的危险,当然,有油田这样奶水足的妈在,到不怕真的不开工资,可是福利待遇没有,那让这些工人怎么生活。
长途车晃到了春江,李建指着出站口等了不知道多久的李红军说道,
“接我们的车来了。”
李跃龙看过去,差点没吐了血,他真想骂一句,三个轮的也叫车啊。
上了李红军的三轮车,李红军一边骑车一边关切李建的身体,林开合这才知道这父子俩的身份,不禁也有些怀疑,这样的两个人,能是有能力搞石油化工的?
这个问题直到李红军告诉李建,罗容光副县长已经在他家等了三天的时候,才被忽略,因为这个问题更让林开合诧异,什么日本mec的代表团来谈千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县里一定要拖着等到李建回来,一个高中生,还有不到半个月就高考的学生,谈什么前门机的事情。
对于交换机,林开合懂的不多,却也知道以目前国内的能力,造千门机还有点费劲,其实这不怪他,邮电部研究所二千门机已经完成样机的测试工作,但是距离正式投产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对外虽然发布了消息,可是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
“额……”
林开合想说什么却发现他一个外人没有说话的位置,尤其是跟李红军一点也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以压下自己的好奇心,准备到了强华科技厂里,等设计工作开始之后,旁敲侧击的问问其他人。
李建到了厂房,让李红军先招待这师徒两个休息,然后看一看即将开工的厂房,自己则跑去见了罗容光,罗容光一分钟都没有耽搁,开着奥迪一百直冲向县政府的小楼。
路上罗容光跟李健解释,mec的人这一次态度很强硬,对春江县向后拖延千门机的试验工作很不满意,尤其是表示了对江州引进万门机的担忧,认为江州市这样的态度不符合谈判的精神,没有合作的诚意。
张智化是从北京得到面授机宜而来的,邮电部跟国防科工委研究成功交换机的消息他知道,而且知道在李建的帮助下,万门机基本上已经攻克了所有难点,目前在试机阶段,国产化已经指日可待,尤其是李建在当日提出的,国内宁可等上一段时间,也一定要使用国产万门机确保通讯安全的提法。
他不知道李建这是借着上一世列强对付我们国家通讯企业的由头来发难,却知道从心底里说李健的提法很能提高爱国主义情操,所以回来之后,悄悄的拖慢了谈判的进程。
只是这一次mec的代表来到,态度有些咄咄逼人,提出如果不能进行正式的合同谈判,那么mec将拒绝提供万门机给江州市邮电局。
为了稳妥起见,张智化立即让市邮电局跟春江县出面继续与mec谈判,这对于商业谈判来说,不能算是什么违规,双方都是为了争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而已。
其实继续谈判,江州市是存了万一科工委研制失败,或者研制成功但长时间内难以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情况来考虑的,事实上张智化如此考虑是没有任何失误的,即便是以mec以及富士通还有贝尔,朗讯,阿尔卡特等大牌通讯商,在国内完全安装调并培养好当地的技术人员,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别说国内才刚开始试机的情况。
只是这一次日方代表的态度,让谈判僵持了很久,日方要求,如果要上马万门机,必须先在就签订合同,千门机及万门机同时上马,而且合同款项必须提前支付百分之七十,其余百分之三十作为保证金。
这个条件,兼职就是苛刻到了江州市无法接受的情况,很显然,日方是看到了江淮省跟江州市上马万门机的迫切。
第五十章谈判
如果中方不同意,mec将终止与江州市的谈判,同时也会在通讯企业联合会内部发出警告,江州市政府如果下次还想采购通讯企业联合会内部企业的产品,价格将不会有任何优惠,这等于江州市邮电局如果采购万门机,就失去了最便宜的日系产品,价格上浮可能高达三四百万美元。
不由得张智化不重视,可是张智化又想更省钱,而且是省下美元使用人民币,所以他就让罗容光找李建来,透露一些专业知识,能不能惊退这些日本人,让他们看到,如果他们退出,那就是真正的失去市场而不是变成他们要挟的砝码。
于是这场已经持续了三天的谈判,一直在等着李建的加入,其实张智化有更好的选择,国防科工委的那些技术专家随便挑一个出来,也足以证明国内有了研究万门机的能力,但是人家忙的要死,张智化即便请省委出面,国防科工委也不可能在试机的这个关键时间派人来给他撑场面,所以李建就是第一选择。
可是李建偏偏跑去了东北,可把张智化给急的要死,这关乎几百万美元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更多,江州市一共才多少外汇使用额度啊。
作为谈判小组的成员,罗容光这个副县长本来是无关紧要,但是因为李建的关系,他连谈判现场都没去,一直窝在强化科技等着李建,可是三天来,他享受的不是副县长的待遇,而是没人理的待遇,整个强化科技的几十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李红军是围墙跟沉淀池的现场监工,廖卫红等人则忙着生产线的事情,根本连办公室都不呆,罗容光只好跟在段铜山屁股后面,结果发现本应该相对轻松一点的段铜山,骑着自己的破自行车,一个劲儿往双拥办跑。
罗容光心里嘀咕,这刚赚点钱,就想给部队做贡献么,还是趁着李建不在的时候,不过他没办法对人家强化科技内部的事情置喙,只能跑去车间,看着那些工人忙完手头需要人工操作的活儿就跟着跑去调整新的生产线。
生产电话机的生产线并不复杂,全长夜不过十五米左右,十几个机械手臂在固定传送带上方不停的摆动,把一些小巧的电子元件焊接在硅板上,经过一道道流水,填充进或红或绿或白的塑料壳里面。
相比较于无绳电话的电子元件采购价格,普通液晶显示电话的采购价格就要便宜许多,这一次是何超代表强化科技跑去了深圳,跟香港的某家小型外贸代理商联系,采购了大批量的电子计算器显示屏。
虽然个头小了点,没有什么时间来电去电记忆闹钟等功能,只能显示按动的电话号码,生产出第一台样机的时候,依然引起了大家的惊喜。
尤其是大家对李建说的高端有无绳电话,低端有液晶电话这计划嗤之以鼻,
“液晶电话要是低端,那外面卖的电话都能拿去扔厕所了,然用摇把子电话的人怎么活啊。”
罗容光堂堂副县长,在一家私人企业里被华丽的无视了,偏偏还没地方说理去,只能等到段铜山带着大批的专业军人回来,被老段硬生生给架到台上,做了个强化科技招收专业军人,支援安置工作的讲话,成了给强化科技背书的官员。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强化科技对于人员的短缺,早就提上了日程,想必招收专业军人,也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否则不至于前一天双拥办安置办才接到百万大裁军的第一批人员名单,今天段铜山就能拉回来几十口子人。
罗容光成了县里支持强化科技的代表,这些原本还将信将疑想要进国营企业又担心国企发展的兵哥哥,在听到强化科技的福利介绍之后,疑心也慢慢的去了。
罗容光知道自己被段铜山利用了一次,也只能宰了老段两顿酒作为补偿,现在终于逮到李建,他才算是能宣泄宣泄自己被轻视被利用的怨气。
“李建,你说我在你们厂等你三天容易么,这一次无论如何,你得帮我们压压小鬼子的气势,他们那态度,看着就让人生气,好像没有他们,我们就得落后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样。”
罗容光叹了口气,李建看到罗容光面上的无奈,知道这是当前国内科技之殇,春江县跟江州市懂日语的人不多,说不定小鬼子还有一些话,这些领导们听不懂日语,还听不出来呢。
“罗县长,你放心,这点不用你说,我也是中国人,国家落后,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那就是永远的痛,不过我觉得,咱没有必要哄着这些小鬼子,科工委的万门机已经攻克了技术难题,现在在试机,等试机结束,商业化生产,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再等一年,也不会太晚吧。”
“国内需要上万门机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怕科工委忙不过来啊,万一拖上个三五年,阻碍当地通讯发展的帽子,我们背不起。”
罗容光叹了一口气,引进是浪费国家资源,不引进就是阻碍当地发展,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李建沉吟了一会儿,没有吭声,他倒是有个主意,可是现在不好提出来,先把小鬼子打发了再说吧。
谈判的会议室里,江州市邮电局局长秦远之正在跟日方谈判代表加藤正英通过翻译说话,不过看到日方代表那不屑一顾的神态和在身后轻飘飘用日语小声交流的样子,就是完全没把谈判当做一回事。
所谓的中方不尊重谈判,完全就是一个借口。
之所以有这一次的逼宫,完全是日企在偶然的机会下,听说了中方已经完成了两千门机的试机工作,这让他们心里对技术代差的保持,有了一些警醒,两千门机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支持万门机的技术开发,对此他们深知,虽然期间需要一年甚至两年的技术突破,但是如果让中方掌握了万门机的技术,日方想大肆侵吞国内数百甚至上千的万门机市场,必然面临更大的威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一章算法(第二更,三更马上来)
任何一个国家,在可能的情况下,恐怕还是会首先支持自己的民族产业,尤其是当前国内还是计划经济,各地上马什么项目,完全不是按照招投标这种方式进行,而是按照计划来进行的。
日企相对于欧美企业来讲,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和人力成本,但是这些优势如果跟大陆来比较,简直就是劣势到了极点,国内的举国体制之下,开发大庆这样的大型油田都可以手拉肩扛,别说万门机这种小项目,所以在紧迫感和要一直领先大陆一个以上代差的思想作祟之下,mec发出了这次谈判的通牒。
“哼!”
看到罗容光和李健胸前戴着谈判组组员才有的胸卡,加藤正英哼了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
“你们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实在是太差,信守时间是谈判双方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我想这两位工作人员这个时间才来,打扰了我们谈判的思路,是不是让这些无关的工作人员出去,我们的谈判,只需要跟能做决定的人谈判,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出入的。”
加藤正英看到李建的年纪,知道这肯定是个无关轻重,被官员派来镀金积累引进设备资历的后辈,所以想敲打敲打,看看江州市代表团的底线在哪儿。
这几天加藤正英气坏了,无论是怎么说,江州市代表团就是不松口,到底定不定设备,什么时候订,根本还是谈都没谈。
而他,这次可是带着任务来的,一定要卖出去设备,让万门机在中国大陆打开市场,用更高的效率和大陆即便研制出来也达不到的科技水平,横扫他们才刚刚兴起的程控交换机行业。
将这个广大的市场握在手里,将中国才刚刚起步的程控交换机行业扼杀在摇篮中。
只是江州市代表团就像是滑不溜秋的泥鳅,怎么也不谈论到重点上,这让他的耐心已经渐渐失去,甚至想拂袖而去,反正同时在跟mec谈判的,不下六七个省份的城市。
只是,他身后的布局者,想要的是,能多占领一个城市,就占领一个城市,一定要进一步的积压中国大陆交换机自主研发的生存空间,让这个广袤到就白六十万公里的国家,继续在落后的位置上,被他们盘剥下去,直到把这个国家都压榨干净,把这个国家的人民,当做他们变相奴役的奴隶。
“对不起,加藤英先生,这位是我们刚刚聘请来的技术专家,将有他来考核日方的技术是否达到我方的要求,在事先约定,技术专家的时间是根据我们谈判的需要随时可以更改的,所以这不是对日方的不尊重,而是我们认为现在有必要对日方提出的技术参数进行审核。”
不知道是翻译的不专业,还是相互之间的语法不太一致,春江县请的那个日语翻译将加藤正英的名字翻译成了加藤英,李建不由得偷偷笑了起来,这个时候的加藤英应该还没有出道吧,想必那些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影片还没有开始录制,这位谈判代表,应该不知道他如果改了名字,在大陆今后会更加受到欢迎。
“纳尼!”
加藤正英对于翻译翻错他的名字并不是十分在意,因为这就是个音译,可是对于李建是技术专家的事情,他表示无法相信,这可是审核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产品,不是几块几十块的玩具,中方的官员难道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后代,甘愿冒如此风险。
当然,加藤正英不认为自己公司的产品是有风险的,他们的设备在使用中一直得到的都是客户的好评,当然那昂贵的维修费用和产品零件更换率不在此列,那是为了更好的让设备得到运转。
不过他还是为了中国官员的胆大而暗暗吃惊,
“那么,请你们技术官员对于你们的疑问进行考评吧,我希望经过考评,你们能够认真的考虑一下,是否要订购,我们再杭城和桂城的谈判组现在正在谈判,而在非洲,哪里还有几只安装队等着我的同事们前去帮助调试。”
李建知道,这是对方的谈判伎俩,远在非洲的安装队伍,是绝对不会沦落到需要这几个谈判人员去帮忙的,如果真的那样,恐怕这几个人也没空在这儿磨洋工了。
张嘴就是流利的日语,让正在后方窃窃私语嘲笑春江县使用的还是白炽灯的会议室,代表团衣着陈旧老土,翻译磕磕巴巴经常翻译错的日方代表人员,顿时压低了声音。
他们想不到,竟然突然冒出个小年轻是技术专家也就罢了,竟然还懂日语,而且是如此流利,要知道这个年代,懂日语的人不是没有,可都在大城市,像春江这样的县城,能找到给他们当翻译的这样的水平的人,已经很不错了。
难道李建去过日本?
可这又不是在东北,侵华日军留下的后裔应该不多啊!
“关于nsssp算法,你们的产品容错率是百分之十九点八,欧美公司的产品在百分之十九左右,不知道贵方对提高产品容错率方面是否有什么改进?”
听着李建开口,加藤正英笑了,如果李建问别的问题,他还说不定不好回答,可是这个问题,加藤正英却是早就胸有成竹,并且在心中给李建按上了一个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纨绔印象。
容错率就是通讯发生错误的时候,能够容忍错误信号在正确信号之中所占的比率,如果按照这个容错率来讲的话他们公司的产品是比欧美公司产品略微低了零点一个百分比,可是这是因为用的算法不同,如李建所说,他们采用的nsssp算法,是经过立方扩大之后的结果,实际上如果按照欧美同等标准的话,不但不低,还是要高出三五个百分比的。
所以,这些大陆的官员是脑子烧糊涂了吧,派这样一个混资历的人过来。
对于容错率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根除的问题,在从声波信号变成电信号又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判和误传输,若要提高,完全受制于音频信号接收器与电子信号之间的转换。
第五十三章还价三百万
什么时候国内有这么高的技术水平了,不对,如果有这么高的技术水平,何至于万门机仍然不能生产。
想到这里,秦远之从摆放着他名字的桌子后面站起来,准备走到李建身边,却见李建已经拿着谈判桌上的笔,在上面写了几个看不懂的日文。
“纳尼,你说我们的只是最初级的双绞线,只能评为一类,而你们使用的是二类双绞线,这不可能,阿尔卡特贝尔和朗讯都没有最新的传输介质,你们中国人怎么可能有,一群劣等人,你拿出来看看。”
加藤正英被气急了,情不自禁的宣泄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急了,如果李建说的是真的,那么今后真个世界的通讯业不得不面临被中国人分一杯羹的现实,日本企业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进一步缩小。
“劣等人,我看你们才是劣等人,数年时间明知道传输介质影响数据准确性,却找不到解决办法,还是回家里吃奶去吧,对了,你们这套设备还卖吧,三百万,人民币。”
李建挤吧挤吧眼睛,做出个你懂的意思,怕加藤正英误会钱币的单位,特意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一毛钱,在加藤正英面前晃了晃。
“对于落后地区的落后科技,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愿意出三百万人民币来购买你们落后的技术,也是希望你们能够认清形势,不要自甘堕落,继续为通讯产业的整体进步贡献你们微薄的力量。哦,对了,忘了说重点,我们这种二类线技术如果你想使用,可以来申请专利授权。”
李建这句话确实用中文说的,在翻译用日语讲给加藤正英听了之后,加藤正英原本因为兴奋还没有消退的红色,瞬间变成了紫色,
“走。”
他受不了这种羞辱,不管李建说的是真是假,这场谈判,已经注定砸了。
日方代表团灰溜溜的收拾东西离开,这一次因为使用拖字诀,中方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什么优质待遇,涉外宾馆的一切花销都是日方自己承担,所以,他们的到来等于为江州市的餐饮住宿行业做了贡献。
日方咄咄逼人的谈判胁迫,以这样的闹剧而告终,秦远之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刚才站起身来准备挤到李建身边的询问也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赞扬。
在宦海沉浮这么长时间,秦远之坐到市邮电局局长的位子上,见风使舵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否则也不能把这个炙手可热的位子坐稳。
“李建同志,你可让我们等的太辛苦了,你知道在座诸位听说是等你这位技术专家,能够参与邮电部二千门机研发的技术专家,都宁可低头陪着小鬼子虚与委蛇,可把大家辛苦坏了,现在你一回来,就告诉了大家好消息,真的太振奋人心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这里,别看我们起步比他们晚,但是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定可以客服,大家掌声欢迎李建同志给大家讲话。”
秦远之一席话连捧带绕,已经不知不觉的把他从这次谈判失败之中摘了出去,全都推给了李建,不过李建虽然听明白了也无所谓,技术人员的根子还在李建身上,用李建自己的话讲,就是情商难以提高太多啊。
“谢谢大家的掌声,不过我可不敢居功,这掌声是送给程控交换机全体研究员的,我是连研究组的打杂人员都当不上的,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说的是大话,传输介质方面,我们的水平确实要领先对方,所以,我们的整体容错率,要超过他们一个代差,他们的产品,三百万卖给我们,我们也不需要,注定要短时间内被淘汰的设备,如果花大价钱买了,那就是浪费。”
李建扫视了一圈,看到人群中各种精彩的表情,有不屑的,有疑问的,有无所谓的,当然也有潜心听着他讲话并在思索的。
“秦局长让我讲话,我也不会说什么,现在任务结束,过几天我还要考试,先回去复习了。”
李建跟秦远之到了个招呼,偷偷拉了一下罗容光,罗容光一番招呼打下来,跟着出门去了,留下一个会议室里议论纷纷的众人。
“这个李建什么来头,不是研究组的,怎么知道交换机的事情。”
“不知道,他还考试,难道是参加专家组的考试,不过他的年纪也太小了点,看起来跟高中没毕业似的。”
“什么看起来,这小子就是高中生,今年高三毕业,马上参加高考,他说的考试就是高考。”
春江邮电局的副局长嘟囔着给大家解释,整个会议室瞬间冷场。
“高中生跑这儿来指手画脚,笑话,笑话,当我们都是白痴啊。”
“秦局长,你得给我们个解释,这下子日本代表团都走了,谈判失败的责任可不能我们大家背。”
“秦局长,是谁让这么个高中生参与谈判的,这不是胡闹么,那家的少爷什么也不懂。”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秦远之的身上,秦远之才笑了笑,
“这是市委张书记的意思,李建同志虽然是个高中生,但是年轻有为,让我们这些老同志汗颜啊,邮电部的两千门程控交换机研制,就是在李建同志的指导下才能够节省了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完成试机,正式投产。
在来之前,张书记也私下里透露过,我们这次谈判,就是要看看小鬼子的底线在哪儿,能拖一阵就拖一阵,让李健看看小鬼子的技术到底跟我们的技术有什么差别,如果一年时间之内,我们国家能够自己制造出来万门机,我们等等也是无妨,如果一年时间不能,那么就尽量压低小鬼子的价格,而如何压低价格,就不是我们这些门外汉能够掌握的了。
李建同志充分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他认为小鬼子的机器只值三百万,那就是三百万,否则我们就等一年好了。
大家准备准备,我们散会吧,我回去还要跟张书记汇报。”
虽然在维护着秩序,可秦远之内心里,对此是绝对不敢苟同的,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第五十四章请
秦远之安抚完众人的情绪,打心里也对李建报价三百万的行为感觉到不妥,这不是开玩笑么,一千六七百万的设备,你报个三百万,这纯粹是不负责任,不过李建是张智化亲自点名参与谈判的,他可不敢说李健的不是,这等于变相否定张书记。
作为主要谈判方,市邮电局来的人最多,相关谈判资料也都是市邮电局准备,秦远之准备等着手下技术人员把谈判记录整理完毕之后去跟张智化汇报,所以并没有着急走掉。
可是十几分钟之后,日语翻译火急火燎的跑过来的时候,秦远之皱起了眉头。
“你火急火燎的干什么,翻译费用会通过学校转给你的,感谢你今天的翻译。”
这个三十多岁的男教师刚开始感觉还蛮稳重,虽然翻译的准确度和速度还值得商榷,可是尽职尽责是没的说,却不知道此刻突然跑回来,满头大汗的样子是怎么回事。
“秦局长,我不是为了翻译费的事情,是日本人,日本人……”
日本人,秦远之流了一头冷汗,难道日本人谈判失败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可是需要外事局来处理,而春江县没有外事局,怎么办,先通知公安局,把事态控制下来再说。
“在哪儿?情况严重不严重?”
“日本人在旅店里,什么情况严重不严重?”
翻译听秦远之的问话,也被问了个茫然不知所措。
“不是出了事情,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日本人同意三百万卖给我们机器了,不过他们要李建说的那个专利使用授权,而且要求在三个月之内,不准向其他公司授权。”
翻译的话说完,闹哄哄的会议室瞬间又恢复了平静,只听见轻微的不能再轻微的呼吸声,秦远之伸出去的手停在半空中,久久不能放下,也忘记了去追究翻译如此惊慌害他以为出事的错觉。
一千六百万的机器,就算日本方面有一定的利润,可是三百万那是远远不够成本的,而且这还是到岸价,也就是说日方还要负担运输费用和搬运费用。
“日本人脑子糊涂了么?他们刚才在会场怎么不说?”
秦远之怕这是什么阴谋,当然要问的仔细一点,翻译立即把离开之后的事情详细汇报过来。
加藤正英率队离开之后,当即准备了去省城的行程,并且让人订购了从京城直飞东京的航班,翻译跟着他们,是因为退房清点甚至购物还需要,所以看到了加藤正英等人打电话的过程。
在安排好行程之后,加藤正英又拨打了一个国际长途,不出意外是打给日本国内,汇报此次谈判结果的,翻译也被赶出来,只是还没等出门,就听见了房间内摔杯子的声音。
知道日本人心情不好,而且翻译也不像看他们的脸色,翻译就想走,可是房门很快就被打开,加藤正英满脸黑线的出来把翻译叫住,让他回来通知,日方同意三百万卖出万门机,唯一的条件就是关于传输介质的。
听翻译解释之后,秦远之也意识到了,李建说的传输介质,竟然对日方如此重要。
“这个叫李建的几句话,竟然价值一千三百万,这话也太值钱了吧。”
“这小子赚大便宜了,是不是谁的关系,张书记竟然把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给他了。”
“别说了,说不定是那家的太子爷,下来捞资本的,能听闻机密,下来动动嘴巴,功劳就到手了,我们在这儿干坐几天,干的就是花钱的买卖,没法比啊没法比。”
身后这些人的议论落在秦远之耳朵里,让他眯缝的眼睛变得更加迷离。
据他所知,李建不过就是个体户的儿子,母亲前些天才从外地打工归来,只不过这小子好像突然被神仙附体一样,懂了不少东西,从高中生变成知识分子了。
所以,秦远之心中的惊诧更是难以复加,这说明,李建对于程控交换机的理解,远远超过他的认知,原本他还有些怀疑李建能够指点邮电部二所,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李建一句话就能让日方便宜一千三百万,单单为了这个什么传输介质,这个传输介质的价值,肯定远远超过了一千三百万啊。
“快,快去把李建找回来,我去跟张书记汇报。”
秦远之对着身后的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吩咐,自己则抓起文件夹叫着自己的司机疾奔而去。
……
“嗯?原来李建说的这个传输介质这么重要,可是当时科工委的刘勇他们反应并不怎么强烈啊,我还以为没什么用处呢,好,干的好,不过日本人同意卖,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