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1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嗯?原来李建说的这个传输介质这么重要,可是当时科工委的刘勇他们反应并不怎么强烈啊,我还以为没什么用处呢,好,干的好,不过日本人同意卖,我们还不一定要买呢,李建只是专家,不是谈判组成员,他说的话可不算,而且,专利权不在我们谈判组手上,我得亲自去找李建问一问。”

    正在召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学习的张智化被秘书小声通报之后,立即把学习的事情交给市长万新成,自己从会议室里跑出来仔细听了秦远之的介绍,当即决定去找李建。

    “我已经让人去把李建叫回谈判室了,现在去谈判室,他应该能到。”

    秦远之为了表示自己的前瞻,立即汇报他已经派人去叫李建。

    “你派人去叫,算了,我还是自己去找吧,你的人能叫得动他就怪了,连邮电部的谭部长要见他,都得用请字,你还叫,我当时怎么吩咐你的,对待这样的优秀人才,一定要重视,要尊重,年轻不是我们可以轻视他的理由。”

    跟李健一起去了京城面见谭永胜之后,张智化自认为对李建有些了解,李建虽然年轻,却有着知识分子的通病,情商略微低一些,别人对他不重视,他更不会重视对方。

    这种表现在专业方面更加明显,向李建请教问题可以,但是前提一定是尊重,比如上次科工委有一位老专家自觉的是学术权威,很不客气的提出两个难题来考校李建,却被李建当场解答,把老教授的脸打的啪啪的。

    而另外一些心平气和跟李健讨论或者说跟李健讨教的人,都得到了李建很好的启发,并不是直接告知解决方法,而是循序渐进的引导,直到对方自己理解,自己寻找到解决方法。

    秦远之坐在张智化的车副驾位子上,看到张智化的秘书附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张智化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有着无尽的好奇,却知道没有资格去问。

    刚才张智化出来,他的秘书王伟就跑出去打电话去了,也不知道打给谁,问的什么事情。

    很显然,问的结果,让张智化很满意。

    第五十五章下饵

    强华科技的大门口,李建拉着罗容光进来坐坐,说是看看强华最近的工程进度,罗容光连忙摇头,在这儿等了三天,已经呆腻了。

    “对了,我看你们的生产线已经可以试运行了,专利的事情,有眉目了么?”

    罗容光看到李建回到强华,虽然是跟他说话,可眼睛一直盯着安置新厂房的二车间在看,似乎对昨天已经进行试运转的两条生产新极其关切。

    所以他问了个当下应该所有强华科技的人都想问的问题,当然也是所有关心江州外汇储备的人都想问的问题,美国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

    李建在邮电部说没有专利不能开卖,所以最让张智化跟罗容光开心的外汇还没有赚到手,而争光牌无绳电话,现在主要供应的是江淮省内部需求。

    虽然一部电话机的价格两千块在这个年代出奇的贵,可是总不能不让为祖国辛勤奉献的领导干部们改善一下办公条件吧。

    于是产能提高后的每天一百部电话机,就在江淮省以及临近的鲁东省、苏江省消化完毕,等到新的生产线配套起来,原本的利用收录机厂旧电子元件的生产线没了操作工人,连一天一百部的产量都不能保证,现在争光牌无绳电话,比之刚出现的时候,更抢手了。

    而段铜山刚召回来的部队转业军人,虽然纪律性极强,但是从抓枪杆子到拿起电焊枪,他们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

    所以段铜山把稍微懂些技术的兵哥哥都打乱了顺序,重新划分成了几个班组,分配到新生产线,跟着原本的技术工人学习,并且下达了学习任务,每天认识一种电子元件,准确的说出电子元件的特点和用途。

    似乎是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李建所说的那一纸专利还没有到来。

    跟国内销售不一样,在外面卖产品,如果没有专利权的保护,像日本人跟南韩人,都会悄悄的朝专利委递交一份他们发明创造出来此种技术的申请,所以,吃过许多次亏得国企跟党委政府领导人,也都意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

    而此刻,罗荣光显然是担心拖得时间太长,无绳电话在国内已经开始销售,想瞒过那些眼睛跟鼻子都很尖的小鬼子与棒子,恐怕不太容易。

    万一在申请专利上被老外卡了脖子,被别有用心的国际友人钻了空子,那强化科技跟春江县、江州市乃至江淮省,都会错失先机啊!

    李建听了罗容光的话,转过脸来,

    “昨天,已经有越洋电话打过来了,只不过我没接到,你也没接到。”

    李建笑了笑,

    “可是我知道已经搞定了。”

    李建买了个关子,再次邀请了一次罗容光,

    “罗县长你不进来看看,我可要进去了,这批产品就是出口产品了,我现在终于理解国家为什么一等产品出口二等产品进贡,三等产品才能自用了。”

    “成了?”

    罗容光顾不得李建卖的关子,跟着李建的脚步进了二车间,脸上洋溢着泛红的兴奋。

    “现在还是抓紧时间开工,一定要做好产品检测,哎,时间太仓促了,我们的车间环境,清洁度不够,幸亏是非精密仪器设备,否则光是这些灰尘就能多一两个点的次品率,等到这笔钱赚回来,说什么也要建一个万级无尘厂房,最起码也要达到0。05个微米。”

    看着李建换过工作服,吹过风淋,罗容光不得已也跟上,他不是为了听李健谈他的不满而跟过来的,他是对成了那句话更感兴趣。

    “李建,不是我说你,既然成了,那就赶紧开工生产吧,要知道省里答应出口创汇,百分之五十给你们强华,百分之二十留在省里,百分之二十给市里,我们县里也能得到百分之十,焦化厂那一套炼焦设备马山就要淘汰了,去年去曼彻斯特塞尔伦钢铁厂已经看过一套设备,可是咱没钱买,一直拖到今天,你不着急,我们这些人可等的着急啊。”

    “两个月,等我高考成绩出来,我们攒的货才差不多能应付第一轮抢购,然后才能授权生产,到时候我高考的结果也差不多出来了,也好趁这个机会谋划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啊,我跟你说,老外虽然没有无绳电话,但是他们以前有一种技术,应该是叫做手机,贝尔实验室十几年前造出来的,我的哪位老师可是对此念念不忘,等我们用无绳电话赚一笔钱之后,拿着赚来的钱,造出来手机再去搜刮一场……”

    李建想着美事,嘴里差点哼出小曲儿来,那表情看的罗荣光也是信心满满,正在这个时候,廖卫红从里面拿着一个无绳电话的话筒;一路小跑的向车间门口冲来。

    “廖主任,廖主任,你跑这么快干什么?谁的电话?”

    李建拦住了廖卫红,廖卫红看到李建,这才松了一口气,摇了摇手里的电话,

    “张书记的秘书王伟,他们从市里往咱这儿来找你,说是什么小鬼子愿意便宜卖给我们交换机的事情。”

    “咱自己用的无绳电话,这么远还能听见?”

    罗容光指了指廖卫红手里的话筒,廖卫红连忙摇头,

    “我跑的急,忘了放下了,罗县长你跟李健慢慢聊,我哪儿还有事。”

    说完头也不回的直奔生产线去了,想必如果不是这个找李建的电话很急,涉及到小鬼子,他根本不会出来。

    “看来你下的饵成功了,就是不知道小鬼子吃下去会怎么样!”

    罗容光旁敲侧击,想知道李建的计划,接触的越来越多,罗容光觉得李建越来越难琢磨,尤其是脑子里转的太快,别人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从李红军的造纸厂到晨光收录机厂,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准备好了把产品销售到国外去,所有人都等着他一门心思发展电话机事业的时候,他竟然买进来两条生产线转身就要进行造纸厂工业废水制造乙醇项目,而你若是以为搞工业乙醇才是他的目的,那就没办法理解他把目标瞄准到贝尔实验室造出来的手机上面。

    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期间还跑去北京,给邮电部跟国防科工委的专家上了一堂课。

    “先让他们吃的高兴,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被我绑在马车上,冲向美国咯。”

    第五十五章布局

    李建可不想帮罗容光解开这个哑谜,围着新生产线看了一圈,发现原本的技术工人在廖卫红和何超的带领下,基本上已经熟悉了新生产线的操作,而来调试机器的工程师在旁边无所事事,正在给那些转业军人进行最基本的科普,知道自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就领着罗容光离开二车间。

    “罗县长,按照一台无绳电话售价三百美元算,利润在二百六十美元,给美国的渠道商三十美元的利润和运费,每一台净利润是二百三十,按照百分之十来计算,县里可以得到二十三美元。那强化科技今年下半年应该能给县里带来八千万的美元,而如果算上普通电话机的利润,应该能把这个数凑到一亿,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四亿元人民币,我们强华科技为县里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是不是县里也应该给点支持啊。”

    “县里支持?县里对强华的支持力度已经最大化了吧,你如果要支持,也得去市里省里要,作为体改委的试点,相应的政策倾斜,省市两级一定会最大化的支持强华,县里就无能为力了。”

    罗容光说的是实话,看到李建刚才的计划没有,仅仅百分之十的外汇就要突破一个亿的美元,就算李建说大话,砍掉一半来算,也是五千万美元,这笔钱对于春江县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去年整个江淮省的外汇也不过一亿八千万,而虽然春江县只能掌握百分之十,可是所有的外汇都是算在春江县头上的,现在县委书记跟县长两位大佬听说了消息,都在观望,准备借这股东风操作操作,进步到更重要的位子,而另外一个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只要强华的创汇工作能够正常进行,春江县的县长宝座,就是他罗容光的了,毕竟从开始,就是罗容光对强华的各种支持。

    “政策现在强华也不需要了,五年免税足够强华前期的资本积累,不过钱还是强华目前最缺的,别这么看我,我没向县里伸手的意思,强华如果赚了钱,县里的诸位领导都更进一步,作为对强华直接的指导与缔造者,罗县长您肯定能更进一步,县里是不是有了钱之后,把老江桥到一百之间的路修葺修葺?”

    几句话之间,两个人就走到了厂门口,李建伸手指着他们来时候的路说,

    “从老江桥到一百,这一段路坑坑洼洼,破破烂烂,早就应该修,不过咱春江穷,我们老百姓能理解,现在有了钱,县里的领导可一定要造福百姓啊,起码从晨光厂出来之后的货车,能从新江桥直接上国道,不用怕陷在路上反而绕路去走新江桥了。”

    “你就知道为你的强华科技考虑,咱县里赚点钱容易么,这件事情我回去会跟县委县政府汇报。”

    罗容光点头算是答应下来,开始琢磨李建话里的意思,强化科技现在造的是电话机,体积小出货量也不大,说是货车运输,实际上最近都是三轮车向外运的。

    即便是几个月之后,恐怕强华的电话机一天的产量也不够一辆货车。

    修路跟强华现在的业务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考虑到修几公里的路从立项施工到完工,如果是拓宽的话,最少要一年时间,一年后,李建筹划的乙醇生产线也差不多能完成了,想必李建是在为他的化工产业谋求发展空间啊。

    联想到当时李建狮子大开口,要这三十亩地的时候,自己还猜测过李建的布局,觉得他这就是瞎折腾,按照他一个做电话机的厂家来看,要这么大一片地,纯粹浪费,甚至自己当时还嘲笑过他,是不是把背后的京杭大运河也划到厂区里去。

    现在看看,京杭大运河其实早就已经在人家的布局之中,而且,如此宽阔的运河,其实只是李建筹划之中的小部分吧,李建划的三十亩地另外一边,就是直接通向渤海的春江,直线距离不过七十五公里,就算河道弯曲一些,整个河道也不过一百公里,按照李建这个规划,给他几年的发展时间,说不定真的能直接把春江也利用上。

    这是一个高中生么?这样的眼光,放眼现在,恐怕那些大型垄断国企的领导,都不一定能够比上啊!

    张智化到达强华的时候,李建跟罗荣光还在聊天,只不过话题已经从无绳电话转到了化工产业,而李建请来的林开合,李跃龙师徒,也从滩涂处回来,拿着实地测量的干湿度,经纬度等自然数据跟李健聊天。

    知道罗容光是副县长之后,林开合在心里对李建的评价又高了一点,不过依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热切的样子,他们平时接触的国企很多,别说是副处级的干部,正厅副省部级的干部都有可能见到,没必要跟一个副县长多殷勤。

    只是李跃龙对李建的轻蔑,还是跟刚才一样,听到李建跟罗容光在讨论化工产品的事情,不屑的偏转过头,看着那一大片荒芜的滩涂,跟林开合低声嘀咕,

    “就这么大一片荒地,建石化厂,他有这个本钱么,可别到时候连设计费都给不起,亏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什么国企领导家的孩子,其实就是个开手工作坊的,就算他勉强凑够了生产线的钱,也没地儿买石油去啊,大庆跟我们胜利,谁能把油卖给他,还不够出口的呢。”

    李建听到了李跃龙的话,笑了笑接话,

    “没事,他只要出口,卖给老外也是卖,卖给我也是卖,我付账也用美元。”

    李跃龙鼻孔哼了一声,当着别人的面议论别人可不好,他就没有说话,不过哼的一声还是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样子,在心里给李建画上了大大的记号,狂,狂的没边了;看你们这破厂子的样,还美元,人民币恐怕都得佘。

    这个时候张智化的车已经挺稳,罗容光小跑着过去给张智化开门,李建则只是往前走了几步,站在车门外等候。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七章价值(求收藏)

    “李建啊李建,不简单,一句话,一千三百万就省下来了,不过我还是得问问你,这交换机,我们买还是不买,如果买了,今后邮电部自己的交换机造出来,跟我们的有什么冲突,我可是听说老外的交换机制式都不一样,相互之间通话麻烦的很。”

    张智化跟罗容光点了点头,就直奔李建而来,身为一市的书记,张智化在整个江州可是一言堂,理论上应该对江州经济掌舵的市长在前一段时间刚刚被他挤除了江州,而省里至今没有确定新的市长人选,政府的工作就由常务副市长代理,所以张智化现在可以毫无顾忌的往经济领域插手。

    李建不知道这些,不过对于张智化不耻下问的态度还是十分感动,

    “张书记既然问我,我就说说不成熟的想法,既然小鬼子愿意卖,那这个便宜我们得占,只不过由谁买,还是可以商量一下的,春江县一步到位采用万门机,市里的两千门应付市区暂时还是可以撑上一段时间。”

    “什么!市里用两千门,春江用万门,这是开玩笑吧。”

    按理说领导的秘书要闻机密如春风入耳永不出,泰山崩如老僧入定眼不眨,但是王伟还是忘记了秘书的第一守则,在领导没有表态之前,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张智化笑着看了看自己的秘书,心说不怪王伟这么激动,李建这小子纯粹是在气人啊。

    “李建,你让市里先用两千门,万一等上个三五年,这拖慢城市发展节奏的板子,要落在谁身上?”

    “谁的身上也落不下,你觉得他们造出来第一台,会放在那儿试机?”

    李建说完,轻轻的笑了笑,张智化恍然大悟,暗道自己竟然不如一个高中生想的长远,是啊,自己是当局者迷啊!

    光以为科工委是为了通讯安全而研究万门机,却忘记了,研究出来了万门机,想要试机,却还是需要到地方来试机的,军队如此严密的神经系统,如果因为调试万门机而被突然出现的情况打乱防御,会出多大的纰漏,即便不出纰漏,紧紧一个调试工作,拖上一两个月,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

    从最重要的安全方面来考虑,让这样还不成熟的万门机由部队来试机,其实蕴藏着更大的风险,不可控的因素如果被敌特或者怀有特殊目的阶级敌人掌握,对国家目前的形势更加不利。

    而交由地方调试,生产试验机的钱,由地方解决,调试工作有这么多无偿提供实验的电话用户,简直就是所有好处都由科工委占了,他们能不愿意么。

    而交由地方来试机,其实科工委可以选择的地方不多,距离李建近一点的地方,这就是因为整个研发过程之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是由李建提出来的思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李建的实力,同时有了问题能然跟李建这个编外研究员更方便的参与其中,江州就是唯一的候选者了。

    想明白了前后,张智化笑的更是灿烂,

    “那谈判团答应日方的条件,附加条件怎么办?我可没听你提过这门传输介质的技术啊。”

    “专利证书已经到了,你要是不介意,让你的司机送我去一下春江一中,我去把准考证拿来。”

    李建朝张智化的座驾看过去,他这也是公车私用了,主要是有一大堆东西不好拿,所以才想到了用车,其实刚才罗容光在这儿,李建还没想占这个便宜,可是张智化提到了专利,人家是市委书记,李建不配合不行啊。

    “王伟,你陪着李建走一趟,容光啊,你是地主,带着我上厂房里面转转,看看这一个月来有什么变化,另外,就别通知县里的人了,我等李建回来就回去。”

    张智化指了指强华的厂区,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往常市委书记下县,一般都由市委办的主任通知县里,做好接待工作,这也是为了工作需要,防止县里有些不想被市委书记看到的事情被撞破,上面不管也尴尬,管了也尴尬。

    而这次,张智化是被秦远之的消息刺激到了,所以轻车简从,只有秦远之,王伟和司机三个跟班,而罗容光因为常驻强华,连司机和秘书都没有带,所以成了市委书记微服私访。

    秦远之刚才听着李建跟张智化的对话,心里还在说李建恃才自傲,有点能耐就能这么跟李健说话,可是他没看到李建在邮电部的时候,面对传说中的哪位老人都能保持不卑不亢的表现,所以他才会如此想。

    尤其是刚才李建提议县里用万门机,而市里用两千门,王伟的话等于替他说出来一样,可是李建回答了张智化不清不楚的,让他摸不着头脑,却因为张智化的态度而不敢再问下去,这会儿就更看李建不顺眼了。

    现在看李建要用张智化的车,而张智化竟然欣然同意,在觉得李建看不清自己位置的同时,不禁对张智化高看起来,这市委书记做到如此平易近人,真是难能可贵啊。

    李建不知道无形之中帮张智化又拉了铁杆心腹,跟着面色还没有平静下来的王伟坐进了市委一号车里,

    王伟因为张智化没搭理他,而李建也完全无视他正感觉到烦心,对李建的恨意更重。

    万一因为这件事情,让他在张智化心目中好不容易才经营起来的形象崩塌,甚至坏了前程,杀了李建都不解恨啊。

    一路无话到了春江一中,学校的门卫看到汽车开过来,拦在门口,这年头的门卫还没有办法光看汽车的车牌就分辨出来是那个部门的车,于是一号车就在门口止步。

    “大爷,是我,李建,闫立强老师留在这儿的书还在这儿吧?”

    李建下车,跟门卫大爷打了一声招呼,想了想,朝王伟伸了伸手,

    “给我一盒烟。”

    大爷仔细看了看李建,这么多学生,他跟李健还真不太熟悉,不过闫立强交代过了,这些书李建会来拿,而且他描述的李建长相,就是瘦瘦的,病怏怏的样子,跟眼前这个中学生很符合。

    “闫老师是留了几本书在这儿,不过我不认识你,你在这儿等我,我去给你叫。”

    第五十八章免费

    大爷没有轻信李建,而是锁上了门卫室的小门,一路小跑跑进了学校。

    这边王伟看到门卫跑进去,而李建竟然伸手朝他要烟,心里那个气啊。

    麻痹的,老子是市委书记秘书,市委秘书处一科科长的身份啊,这是又给你李建当司机,又得被一所县中学门卫拦在门口进不去,还得给你烟,你当老子是你家的保姆呢。

    王伟很想破口大骂,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中华扔在李建脑门上,可是刚才他说完话之后就已经后悔了,尤其是张智化竟然无视了他的话,而跟李健一起无视了他的存在,尤其是李建要用车之后,直接指派自己过来跟着,按理说送李建回春江一中这种小事,只是一个司机来就足够了,偏偏点明让自己来,张书记的意思,他不能不考虑啊。

    张智化这就是让他来低头认错的,不认错的后果是什么?王伟不想去想,领导想用什么样的人,王伟自认为自己仔细研究过,一就是要听话,二就是不要给领导惹麻烦。

    现在如果自己不跟李建认错,那就是一次性违反了两条,领导还会用自己么!

    王伟努力的把嘴角向上弯了一个弧度,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没开封的中华,恭敬的递到了李建的手里。

    “李建,刚才我说话没动脑子,你可不要放在心里啊,我那也是因为难以相信,毕竟市里的人多一些不是。”

    李建觉得自己情商虽然低,可是张智化让秘书跟着自己来的意思还是懂的,点了点头,

    “没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你们看不到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其实看人跟做事,都不能光看表面,比如现在从学校里面走出来这位,你觉得他就是一个体育老师,但是你敢不敢跟我打个赌,十年之内,他能成为江州巨富,甚至可以买下江州最大的国企!”

    李建看向随着门卫大爷走出来的闫立强,三十岁的年纪,穿着纯手工缝制的衣服,皱皱巴巴跟刚洗完没来得及晾干就穿在身上一样。

    这样的人,能成为江州巨富,能买下江州最大的国企,江州铁厂?那个今年为江州贡献了百分之八gdp的江州铁厂?

    王伟觉得李建疯了,不仅仅自己狂,还要让人跟他一起张狂,不过他不得不跟李健低头,老板让他来的意思他必须遵从。

    “赌我就不跟你打了,不过我真的想象不出来,一个体育老师,就算他为国家夺得几枚奥运会金牌,也没办法跟江州铁厂比较吧!”

    明年的这个时候,你就能大致看个清楚了。

    李建把中华递给门卫大爷,大爷原本接到手里没觉得怎么样,可是仔细看了看之后,立即退了回来,

    “这中华俺哪能抽得起啊,浪费了浪费了。”

    老大爷回手把中华要往李建手里塞,闫立强一把给揽过来,塞进大爷手里,

    “你别帮他省钱,看看这几本书没有,后面的价格,都是美元,随便一本都够买好几盒烟的。”

    王伟虽说英语不怎么好,但是美元的符号还是认识的,尤其是看到闫立强拿出来的书,封面印刷精美漂亮,而上面的字,全是英文字母,王伟就知道,闫立强所说非虚。

    李建这是买了不少外文资料回来看,他想干什么,不管他干什么,跟自己也是没有关系了。

    王伟看着李建弯腰从传达室里向外搬书,想起来自己的目的,连忙伸出手去,帮着李建把书都搬到了车上。

    闫立强跟李健道别,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答应李建随叫随到,李建又跟门卫大爷打了招呼,上了车,从厚厚的书中,翻找了一沓资料出来,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还有奇怪的图案,看起来给人很神秘的感觉。

    王伟压下心中的好奇,没有问李建,等到车开回强华科技门口,李建拿着那一沓英文资料下车,他就跟司机帮着李建把书拿下来,早就有何超跟别的工人接下,给李建送去了办公室。

    “张书记,这就是你要的专利证书,可以让秦局长跟小鬼子谈判了,随便狮子大开口,小鬼子要是做不到的肯定拒绝,他们能做到的,基本都会满足,你们要知道,这东西对小鬼子很重要的。”

    王伟看着李建伸手递过去那份材料,正是李建在车上仔细查看的那份,知道怪不得李建如此重视,想想也是,价值一千多万的东西,谁能不重视呢。

    张智化看过一眼之后,王伟本以为会交给他,结果却是直接交给了站在张智化右手边的秦远之。

    连忙装作去帮张智化开车门,来掩饰内心的复杂,看来张智化的信任,还需要很多功夫来修复了。

    秦远之也是懂英文的,看过专利证书之后,激动的对李建表示感谢,准备这就回去继续谈判,但是张智化没有抬腿,他是通过秦远之的表情来判断这份专利证书的价值,此刻但是咳嗽了一声,

    “有人说在国内,有人吃人都不吐骨头,我可不想背后被人戳脊梁骨,强华这次为市里贡献这么大,不知道强华科技有什么需要市里解决的困难。”

    李建看到张智化的表态,心里感叹果然没有看错,张智化是那种想干事业,又会干事业,不是醉心于运动的领导,没有吃干抹净,拿着好处就走。

    这是因为人家有远见,这次便宜被白占了,以后有好事,大家谁不躲着张智化走。

    “市里给的政策已经很好了,这份专利,我们强华就是无偿提供给市里使用的,其实也是我们强华现在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张书记您看,我们现在正式的职工一共就三十多人,刚刚招工进来的工人还没有熟悉工作,大部分都投入到基建当中,等到真正的熟悉生产怎么也得几个月之后了,暂时确实是没有这个能力,不如把这份专利让出来,现在为市里节省一千万,如果市里有需要扶持的电缆厂,完全也可以搞一份授权,以后强华有需要,就从我们江州市的电缆厂采购。”

    第五十九章交换所得

    李建这几句话说的张智化心里高兴,有利不贪,有责任要承担,这简直就是无私奉献的典型啊,如果是李健坐在强化科技董事长的位子上,张智化甚至都有让宣传部着重宣传一下的想法。

    “好,强华科技这个发展思路很好,由点带面,不仅自己发展起来,也要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生产活力,秦局长,你带着文件去谈判吧,把握底线,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争取为我们谋求到最大的权益。”

    张智化让秦远之离开,出乎大家意料的,他本人竟然没有走,而是要求李建带着他在强化科技走一圈,于是张智化跟李健在前,罗容光在后,王伟跟其他人被甩在罗容光身后,缓慢步行进了强化科技的新厂区。

    “强华现在要上化工,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是生产原料方面不够还是怕受制于人?如果是生产原料,市里可以出面帮你协调,现在外汇是大局,想必大庆,胜利,或者兰化,吉化那些单位不会为这么点东西卡强华的脖子。”

    张智化压低了声音,亲眼到现场,才明白李建所谋划的未来有多广阔,三百亩地,一眼望不到边际,强华现有的两个车间就像是石英钟表上的秒针一样,张智化担心李建现在是蚂蚁拖大象,化工产业不像是轻工业,说干就能干的,有些时候即便有了相应的科技水平,却迫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成行。

    “谢谢张书记关心,主要是现阶段,国内的工程塑料暂时还无法满足强华的需要,不是产量,而是质量,强华想发展自己的化工产业,自己生产工程塑料,先期产量小,成本高,由强华内部消化,等后期技术成熟起来,产量大,也可以提供给我们江州本地的其他企业使用,将来江州如果有汽车,白电,黑电等家用电器企业落户,强华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需求,也算是为家乡做贡献了。”

    李建指着遥远的滩涂一侧,

    “目前强华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在哪儿,我们新招收的一部分工人都是退伍兵,在部队都是一把好手,只是干这些土建工作跟我要培养他们当技术工人的想法冲突啊,市一建市里这么强,是不是能请张书记关怀一下,请一建的领导来春江,把我们的土建工作帮忙做一下。”

    李建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段铜山召回来的士兵干活儿没的说,吃苦耐劳,但是在土建方面是完全没有经验,对于将来的规划,三通一平做起来事倍功半,而李建前段时间让人联系了江州市里最强的建筑公司市一建,人家却看不上这种小活儿,可李建要建的是厂房,不是楼房,一切要等机械厂的设计图确定之后才能决定厂房如何兴建,一建负责接工程的人就不愿意了,暗示段铜山给些回扣,暴脾气的段铜山当场就走,人家一建的人扔出话来,这种活儿一建不接,别的公司也不会接。

    一建在江州市是建筑行业的老大,被一建封杀,基本上就没有哪家小型建筑公司敢接强华的活儿,尤其是李建也不想把自己的基业交给那些混日子的县级施工队,而乡镇施工队伍,是绝对没有能力承担起强化科技造纸化工一体化的工厂建设。

    李建刚才的让步,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个识大体的评价,然后让张智化觉得略微有些愧疚,开始补偿自己么。

    如果不是感觉到精力不够,每天思考之余头疼难忍,李建甚至都有自己组织一家建筑公司的打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记得随后几年,国内基础建设放开脚步,无数的房地产公司大兴土木背后的崛起速度。

    “这个没问题啊,王伟,回去的时候给一建的孙鑫打个电话,强华科技的工程,他一定给我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款先由一建垫付,等工程完工的时候我来验收,一定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显示出我们江州建筑工人的本色。”

    张智化什么事情都喜欢拔高一下,很随意的把强华科技的工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王伟立即在身上的小本子记下来,然后偷偷看了看李建脸色,这小子果然在偷偷的笑着。

    张智化吩咐过王伟,又开始跟李健聊起了江州经济发展的思路,本以为大科学家一样的李建能给他提供一些好的思路,可是李建却一直在摇头,他只是个宅男研究员,最多现在变成了脑子里有无数本书的研究员,对于一城一地的建设与发展,确实不好置喙。

    脑子里虽然有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学术论文,可是李建不大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真正醉心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是没多少时间去为各种势力摇旗呐喊的。

    依稀记得当年最让老百姓气愤的就是路挖挖,楼倒到,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的败笔,至于一些烂尾的地标建筑,政绩工程与马路拉链和豆腐渣大桥,豆腐渣楼房相比较对老百姓的危害还算小一些,所以李建斟酌了语言,隐晦的跟张智化提了自己的意见,为官者不能光看着任期内的政绩,要放长远眼光,看到张智化若有所思,李建觉得是不是让人家误会了。

    张智化果然误会了,起因却不是李建的这一番劝诱,而是他迫不及待上马石化工程的动作。

    当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计划,任何大型工程的建设,都是层层上报层层审批的,比如大型石化生产厂家,即便是想要阔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向上级单位的计委申报,更别提像李建这样,完全新建一个石化生产基地。

    仅仅这一个申报审批工作,完成整套程序下来,少说也得一年,这还是跑部前进,各级机关都全力配合的情况下。

    可是李建如今有计划就立即开始开工建设,设计院的人也请来了,工地上已经开始进行土建工作,而且今天还通过自己,联系上了江州市一建,正式的动工应该不会太远。

    第六十章漏算

    在没立项的情况下,开始审批,最快都要一年,李建如此急,除了时间确实紧迫之外,恐怕是对审批工作已经成竹在胸。

    一年的时间是最少的,这是指地方而言,如果上面有人,比如某几位对这个项目比较关注,其实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很显然,李建的这些行为,已经给张智化造成了他是某几位的代言人。

    背景深厚啊!张智化不由得联想起他带着李建第一次进京,去见谭永胜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面见正部级的领导,邮电部大权在握,连他张智化见到之后都要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个字的中央委员,李建竟然谈笑风生,如同见到邻家在墙根下象棋退休老人一样。

    只有见惯了各级大佬,才能做到如此风轻云淡吧!

    张智化听着李建在这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心里狂潮涌动,突然想起来当时一个奇怪的细节,李建对那些谭永胜带来的老专家都能侃侃而谈,而唯独面对那个没有问任何专业问题,反而关心李建经营情况的老人,似乎十分拘禁,好像颇有些顾忌。

    这个不像是科技专家的老人,难道就是李建背后之人?即便不是,肯定也跟李建有些关系才对。

    张智化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想,对李建的谆谆告诫更是铭记在心,倒为江州的发展节省了许多时间,减少了无数波折。

    张智化为了表示对强华科技的重视,决定当晚跟强华工人们一同就餐,结果把袁开春心疼坏了,本来食堂人手就不够,她跟老段的老婆王爱兰两个人早就忙不过来,又雇了几个工人家属一起帮忙。

    可现在不仅仅是工人吃,给市委书记加上闻讯赶来的各位领导做饭,总不能对付对付吧,计划外的鸡鸭鱼蛋弄上来,大几百工人跟领导吃的一样,可是食堂地方不够,就让领导在食堂摆桌子,工人们则在厂房外的露天地里,用各种材料做成的简易桌子上吃饭。

    赶来的各级春江县官员凑在张智化旁边,看向李建的眼神也是无比的友善,春江县书记吴全海已经一头花白的头发,却还是精神矍铄的要拉着李建走一个,并且自己先干了面前的酒杯。

    李建用身体有病推脱过去他也不生气,反而为自己对强华科技的关心不够请李红军跟李健原谅。

    等李建表态之后,才把县计委的主任楚俊来喊过来,指着楚俊来对李建父子说道,

    “春江的工业的设计师,楚俊来楚主任,今后强华科技有什么需要保驾护航的,楚主任一定会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让强华满意。”

    吴全海其实早就在关注强华,上一次楚浩想伸手摘强华的桃子,罗容光打了电话过来,意识到问题严重的吴全海当时就让罗容光通知楚浩,就地免职。

    只是也因为出现了楚浩的事情,吴全海觉得不适合这样过来跟强华的人见面,才拖了一段时间,却没想到这还没有几天,张智化又来到强华科技,如此的为强华撑腰,吴全海知道如果自己再不过来,就不大合适了。

    为了在张智化面前表现,他特意让自己的心腹楚俊来出面,介绍给李建,给人以自己会全心全力的帮助强华的感觉。

    “县计委工作做的不到位啊,都不知道强化科技要上马这么大的工程,省计委跟国家计委的批文估计都已经批完了吧,这可是我们张书记偏心啊,从市计委走程序,不让我们这些小兵为强华服务,回头李董有什么活儿可一定交给我们县计委来干。”

    楚俊来的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跟张智化抱怨,县计委根本不知道强华科技上马石化生产线的事情,石化生产线就这么建起来了,万一出了什么纰漏,那就是县计委抗雷,他楚俊来这个时候不把市计委弄出来,万一将来有事,可就彻底跑不了了。

    可是他又不能直接说,所以听起来还是客客气气的,加之他一口气喝干了手中的口杯,足足三两酒下肚,白皙的脸上立即升起一团红雾。

    唰一道闪电一般,楚俊来的话好像炸雷炸在了李建的心头,千算万算,竟然忘了这样一回事。

    李建说到底还只是个研究员的底子,对于技术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对于经营,尤其是在计划年代经营,只能说是勉强罢了。

    而批文的事情,他那个时代倒是听说过各种掮客,干的就是倒卖批文这种无本生意,却忘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生意生存的土?(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