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1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而批文的事情,他那个时代倒是听说过各种掮客,干的就是倒卖批文这种无本生意,却忘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生意生存的土壤。

    他根本就忘记了去申请批文,忘了石化生产在国内,可是需要国家一级的批文才行。

    可是现在李建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事后补救了,多花点钱,到京城,找一个阔少活动活动,应该还可以弥补的。

    “批文的事情,是有特殊原因的,非煤头非油头的化工产业,还是开创性的,从市一级或者省一级层面统筹会比方便,所以没有知会县里,楚俊来你不用为自己不掌握这个情况背什么包袱。”

    在李建开声之前,张智化连忙解围,直接从国家计委得到批文这样的事情虽然做的,但是却说不得,这就是那些公子哥干掮客生意的基础,你大声嚷嚷起来,不是断人财路么。

    张智化觉得,自己这是在保护手下的官员,就是怕楚俊来不能理解,楚俊来却早就已经偃旗息鼓,他刚才抱怨出声其实就有些后悔,市委书记连续来两次的意思还不够明显么,看看自己只是略微抱怨了一下,市委书记就立即跳了出来。

    整个晚宴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丁点改变,李建的头疼恰到好处的发作起来,让张智化离开的时间提前了一些,市委书记一走,大大小小的官员立即离开了强华科技,除了那些要加班留在工厂的工人。

    电话机生产线现在是停人不停机,为了两个月之后的迈出国门进行着量的积累,而平整地面的复员军人们则全都被停止了工作,一建马上就会过来干活,这些工人还是回归本职的好。

    等李红军跟着段铜山和廖卫红跑去给工人们敬酒,李建才能静下心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六十二章普大女孩儿

    搞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大方向是不能变得,要不然根本没有钱去推动整个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可是李建的长处在于技术,对于经营和当前政策的掌握,甚至还不如普通的老百姓。

    “上哪儿去找一个愿意当ceo而不是自己创业的笨蛋呢?”

    胡乱抓了抓头发,颓然的靠在了椅背上,后世那些出名的ceo现在还没有露头,而职业经理人制度根本没有出现,就算是重金挖角李建都没处儿撒钱去。

    袁开春忙着收拾桌子,还没来得及吃饭,这会儿看到李建如此痛苦,干脆把盘子放在一边,坐了过来,

    “儿子,有什么困难跟妈说,不行咱就不干了,光弄那一个电话厂不也够咱全家吃饱,想娶个什么样的儿媳妇娶不到。”

    正感觉到头疼的李建听到老妈的唠叨,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又从桌子上拿了装着稀饭的碗过来看了看,

    “妈,我这好像还没到年龄呢吧,你看看,多年轻,蓄青蓄青的小伙子,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不是,你也不用着急啊。”

    嘴上虽然是在抱怨,可是李建的心里更加温暖,上一世的时候,李建经常性的被老妈逼婚,确切的说,是被逼着去相亲,并且有了京城佳丽三十万,李建一人就见一半的传说。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却体验到了同样的亲情,李建的心似乎也温暖了一些。

    “我这就是说说,让你不要愁,男人只要事业有成,还怕找不到姑娘,你看你愁得……”

    旁边没有人,袁开春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嘻笑自己儿子,其实她更主要的是用这件事情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让他没这么痛苦。

    “哎,妈,我知道你是关心我,可是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有限,像现在,强华就需要一个懂经营,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的人,也能帮我分担一下经营方面的事情,哎,我要是去年考的大学就好了,今年也能认识几个经济系,管理系毕业的师兄师姐,挑一个有野心的出来……”

    李建叹了一口气,知道现在高中生的身份,让他受到很大限制,往小了说,整个强华科技他虽然是实际的决策者,可是对外的时候,还只能以衙内的身份出现。

    而李建一心想要考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跟京城那些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们保持一定的联系,八五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京城里面那有数的几家重点大学,随便一个毕业生都有可以进石油部铁道部甚至国务院办公厅这种炙手可热单位的机会,至于偶尔有就几家进入中国的五百强企业,他们甚至都不屑去面试。

    李建知道自己的短板,早就想要弥补,现在看来还是晚了一些。

    “学经济管理的大学生我倒是认识一个,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到咱这小地方来上班,算了,人家肯定不愿意的,你二姨家的小子冯成,这几年自己折腾折腾,开了个小商店,好像还不错,要不我问问你二姨去?”

    袁开春自己琢磨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想法给否决了,然后不自觉的先从家里人哪儿考虑,可是左看右看,袁家人里面最出息的就是她二姐家的小子,冯成还算是个人物,跑去南方倒腾了不少电子产品,什么计算器电子表之类的小玩意,发了一笔小财。

    如果从经济管理方面上讲,袁开春认识的人里面,这个外甥就已经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你说的冯成吧,格局太小了,只能做商业,过一年我可以给他个机会,不多说,趁着这个年头赚个三五千万还是没问题的,可让我把强华交到他手里,我怕连我自己都不敢想最后能变成什么样,不过我很想知道,老妈你怎么认识的大学生?什么情况给我说说。”

    李建到对他妈认识的大学生感上了兴趣,袁开春接触的人有限,李建真想知道老妈能接触到的大学生什么水平,如果有足够水平的话,用人还是用熟悉的人才好。

    “今年我不是上南都打工么,白天在厂里干活,晚上就给一家人家当保姆,照顾他们家瘫痪在床的老人,就是端个茶倒个水扶着上厕所什么的,人家家里条件不错,给我的待遇也挺好。”

    袁开春拉开话匣子,就跟李健说起来,也是为了分散李建的注意力,说了半天闲话之后才把话题转到大学生身上,

    “她这个孙女儿也不知道算不算大学生,上的是老外的学校,叫什么普林顿的学校,好像因为这事儿还跟家里人闹了别扭,原本想在国外工作,不知道怎么着硬被叫了回来,现在到南都的师大里当英语老师,是个挺漂亮的姑娘,就是脾气很倔,很长时间都不跟家里来往,只是每周都到老太太哪儿去一两次,去了也是在老太太哪儿嘟囔她爸妈的不好,国内的各种糟糕,所以说她虽然不想干这个老师,可咱春江这种小地儿,人家更看不上眼了。”

    袁开春后面说的话,李建已经记不清了,他被袁开春说的普林顿给勾起了回忆,普林顿应该是普林斯顿,常春藤八盟校之一,名气一点也不比耶鲁哥伦比亚小,而且李建曾经跟普林斯顿的研究员一起共事过,知道普大的学生有着跟他们地位相称的能力。

    从普大毕业的华人女孩儿,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起码在这个华人还受种种有色眼镜看待的年代,能够考进普大,并且顺利毕业,还要留在美国发展的女孩儿一定有着真才实学。

    跟家里人有矛盾,被家里逼着回国,对现在所处的环境十分不满,想要干一番事业,管他男孩女孩,这就是老天为自己准备的啊,一定要把她招过来。

    “李建啊,我问你呢,让冯成先过来行不行,他那个小商店虽然赚点钱,但是一个月也就几千块,要是跟着你干,能不能多赚点?”

    第六十二章家族企业

    袁开春说完之后又把话题转到冯成身上,可是发现李建在发愣,连忙又问了一句,李建说的几千万她倒是相信,只不过想早点让冯成过来,一家人混个脸熟,也更能信得着。

    “妈,我知道你是怕自己家的生意,让外人照看不放心,不过我先申明一点,自己家的亲戚,能帮的我一定会帮,可我不会让他们到咱的厂里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哪怕是以后咱家的厂有个几亿几十亿的产值,也不会让他们参与,不过我也不会不管他们,可以让他们参与上下游的产业链,赚的不会比他们进厂少。”

    “那些家族企业为什么在打江山的时候事业蒸蒸日上,可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想扩大产值扩大规模却受到种种掣肘,甚至达到了政令不通,做事不能的地步,无非就是各自的企业内部分化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为了他们小团体的利益,可以罔顾整个企业的利益。港岛,台岛,甚至解放前的那些企业,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你不用觉得在国内不可能,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人都是会变的。”

    “给他们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只要他们肯努力,一定会获得不小的成就,能不能把握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李建被袁开春叫醒,立即板着脸说道,他知道家族企业的弊病,那就是管理效率低下,各种贪腐跟阳奉阴违还有小山头小团体,操心的地方多着去了,为了杜绝,干脆从开始就不开这个头,省着以后难办。

    看来还要跟老爸和段铜山打好气,严格进人这一关。

    “行,行,只要你记着就行,我去收拾东西了,你准备跟我一起回家。”

    袁开春见李建的脸板着,知道儿子心情不好,不想再让他更愁,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不过却被李建拉住,

    “妈,你见过这个女大学生,什么情况你给我讲讲,具体一点的,她感叹南都的条件不好,感叹的都是什么?是政策,还是发展环境,或者是基础设施,要不就是发展方向?”

    见李建关心那个女大学生的情况,袁开春也就坐下来,仔细回忆了一下,

    “她叫齐翠萍,今年也就二十岁多一点吧,就是刚从国外回来那几天,到老太太去的时候多,可能也是找工作遇到了挫折,去了好几家单位,给的待遇在我们看来都不错,可是她死活看不上,到邮电局说是没有发展,将来一定会被市场化取代,应该是这么说的,还有什么江州钢铁集团,她说污染严重,没有可持续发展,其他的我就记不起来了,都是些好单位,她就是不满意,说要不是大环境不好,就干脆自己从头干起了。”

    李建一拍大腿,

    “妈,明天,咱就坐车去南都,你帮我联系一下这个齐翠萍行不行,我估计这事儿能成,看你儿子怎么把人给哄来。”

    “明天,我只是人家的保姆,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见呢。”

    “你说原来她都是周末去老太太哪儿吧,咱等两天,周末再去,回来的时候我也放心去考试。”

    “对了,你这整天不学习的,高考能考过吧,到时候考不上,看你丢人不丢人,那可是北邮的保送名额,毕业直接进邮电部的……”

    李建痛苦的闭了一下眼睛,然后虚心的听着老妈的教训,亲情有的时候就是如此,需要忍受才能体味,这却是他上一世在失去母亲之后才体会到的。

    人生,谁的老妈不唠叨啊!

    一个多小时以后,李红军跟段铜山走了过来,今天晚上是廖卫红值班,他还在车间里跟那些工人一起干活儿。

    袁开春准备叫李红军回家,却被李建拦住,他看段铜山的面色有些不对,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是有话想说,

    “段书记,你是不是想问批文的事情?”

    “嗯,今天楚俊来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批文你早就跟县里和市里协调好了,我们这边开工,那边同时申请,应该在完工之前能够申请下来,这么看你是连县里都没商量,直接让市计委出面去申请的啊!”

    段铜山摇了摇头,县计委权限很大,即便李建获得了市里跟县里的支持,可是如果计委处处掣肘,也总不是什么好事。

    看到段铜山脸上的担忧,李建知道自己现在没办法说根本还没有批文的事情,那样只能让军心涣散,看来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去做交易。

    “段书记,您的经验可比我丰富多了,难道批文只有从县计委市计委去申报一条路?”

    李建用的是反问的语气,段铜山的眼前唰的就亮了起来,是啊,他怎么忘记了李建去京城的事情,李建就是从哪儿回来的时候,才提出来要做化工产业,想必是京城有人支持他,批文,在京城的大佬面前,还算是事情么,完全可以用国家计委或者什么名义,来一个产业布局试点就解决了。

    “你小子,总喜欢搞突然袭击,就像是这专利证书一样,听你爸说昨天就到了,你都不跟我们说一声,要不是今天张书记来,恐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吧。”

    李建笑了笑,

    “您老这就是冤枉我了,从胜利刚回来,就被罗县长给拽走,我来得及说话么,一直到吃饭,我才能歇一歇,您老人家看我年轻,也不能这么当牛当马的跑啊,得让我吃草,哎,不说我还忘了,那两个胜利来的设计师不知道忙的如何了,我也没来得及陪着,别让人家觉得怠慢才好,毕竟人家是副省部级大厂出来的,我们现在可是连级别都没有咯!”

    段铜山笑了笑,

    “何超陪着他们,没事,那个林开合见到张书记来,显然是知道怎么回事,就他那个学生,叫李跃龙的,总是感觉天大地大不如他老子大,也不要管他,等过两天你把技术要求拿给他看,他就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了。”

    “这东西不能轻易给他们看,这可是我们的宝贝,我觉得那个学生看到这些数据跟要求,他的脸色一定很好看,看我们地方小,觉得没什么意思,他要是能不用别人帮忙把这些要求都满足,我就看他脸色又怎么样,可是就怕他办不到啊!”

    李建叹了一口气。

    第六十三章震撼

    “什么,你这里要用一百五十兆帕的超高压容器?这个我们做不了,别说是我们,就是整个国内恐怕都没谁有这个资质,大于一百兆帕就是超高压了,一级高压容器资质国内还有两三个,看来这笔业务,我们就算给你设计出来,也是画饼充饥,没办法实施啊。”

    看着李建详细画出来的草图,尤其是重点标注的几个地方,竟然都是超高压容器,林开合鉴定的摇了摇头,超高压容器不像别的东西,里面的压力过大,万一有一条焊缝承受不住其中的高压,都会酿成巨大的生产事故,这样的高压线谁也不敢去碰。

    “你是怕焊缝承受不住这样的高压是吧?”

    李建问道,那边李跃龙轻蔑的撇了撇嘴,看来这个李建只是略微懂一些技术,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这一套生产流程,超高压容器焊缝只是一个方面,容器本身的钢板耐压性就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方向,而容器接口处的密封环更是耐压容器的另外一个致命点。

    一百五十兆帕的耐压要求,对于这个时期的机械工业来说,不亚于徒手翻阅珠穆朗玛峰。

    “不止是焊缝,我们的钢板没有做过一百五十兆帕的耐压试验,而且我们的密封环目前抗压能力最多只能达到七十五兆帕,这对于性能的要求简直就是超量了。”

    林开合在几个超高压容器上画了差,然后又指着另外一处标有红色圆点的地方,

    “这个反应釜的耐低温性能,我们国内目前的钢板还无法达到,而符合这个要求的钢板,在老外哪儿都是被禁运到国内的,我们就算是有外汇也买不到,恐怕比耐高压钢板更难解决。”

    林开合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他很无奈,实地勘探做完了,原本以为这个小规模的乙醇炼化生产线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当李建拿出来他的具体要求,却没想到是如此的硬骨头,不管李建是如何得到这样一份生产工艺流程,但是单单看如此严格的要求,就知道以胜利设计院目前的实力,是没办法解的,即便加上大庆或者其他几个机械厂,依然没办法搞定,材料的限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李老板,你这是从哪儿找来的工艺流程,别是胡乱写的几个数据在上面,十五兆帕和一百五十兆帕之间的区别你清楚么?这跟电话机上那点电流的差别可不一样,别看只是多了几十兆帕,这就是几十年的科技差距,国内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敢跟你说,能造出这样的设备。”

    李跃龙经过前天张智化到访的事情,知道了李建在电子通讯方面确实有些实力之后,却依然不妨碍在化工产业上看不起李建,这只不过是没来由的嫉妒,他不想承认自己辛辛苦苦才获的的知识竟然不如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学生,哪怕这个学生显示了在通讯产业方面的天才。

    “目前没有,不过马上就会有了。”

    看到目前国内的钢材水平和整体浇筑水平,远远达不到几十年后辉煌的时期,李建也有些挠头,当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寻求国外的化工企业合作,可是那样非煤非油化工的前景就会被老外发现,他们如果按照自己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反向复原,很有肯能在一定时间内弄明白生产原理,然后绕过自己的专利壁垒,进行同样的生产。

    非煤非油化工,可是在几十年之后,石油资源受到限制时才大力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自己挑出来的这一套设备,基本上属于最低要求了,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在石油资源充足的现在还只是象征意义,可是等到石油资源近乎于枯竭或者受到限制,那就是有影响一国发展的作用。

    第二条路,就是提高国内钢铁铸造业和工业设计的水平,可这就需要跟钢铁企业合作,还要跟设计企业合作。

    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恐怕都是国有企业,而且基本上都得是县级以上的国企,一个个眼高于顶,哪怕濒临破产也浑不在乎,有政府为他们擦屁股,根本不会担心少了捞油水的地方。

    自己就算是提出来免费帮他们技术改造,恐怕也是热脸贴冷屁股,而机械设计企业,都是挂靠在各大国企下的分支机构,像胜利设计院,完全是为了提高自己内部职工的待遇,才会同意林开合带着李跃龙两个人到强华而来,要给他们谈合作,恐怕会被踢出门来。

    看到李建陷入沉思,李跃龙以为李建是抹不开被他数落的面子,

    “要是李老板你能请到国内的人帮你解决耐高压和耐低温的问题,我李跃龙免费给你完成这个设计。”

    李跃龙只敢说他自己免费,反正他是实习生,根本就没多少钱可以拿,至于林开合他却不敢坐主了。

    “林教授,你在省里机械厂研究院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

    李建没有搭理李跃龙,反而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要搞合作,那还不如跟林开合搞,自己的工业流程设计图已经被林开合看到了,而且林开合的工作态度,也让李健觉得满意,没有那种狗眼看人低的行为,对待李建提出来的要求,也能尽心尽力的去替李建考虑。

    “我哪儿有什么待遇,现在就是普通的研究员,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百四十块,刚够老婆孩子吃饭的。”

    林开合笑了笑,他是鲁东人,到胜利工作也有几年了,不过因为为人谦和老实,并不太讨领导喜欢,所以几次提拔都没有他的份,而这些年干的也都是强华这种小活儿,至于那种赚大钱的设计,基本上就没有他的份儿了。

    “那如果强华聘请林教授你到春江来工作,为你解决住房和您爱人的工作,工资按照同时期胜利机械厂研究院工资水平的三倍给你发放,你愿不愿意到强华来工作?”

    第六十四章挖人进行中

    李建没有背着李跃龙问这件事情,其实也是有他的想法,李跃龙知道,这件事情就有可能通过李跃龙的嘴,传到胜利机械厂去,不管今后林开合愿不愿意离开胜利机械厂,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林开合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所以李建也顾不得做小人了。

    果然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李建现在空有无数知识储备,甚至是超出这个世界几十年的技术,却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才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人才的重要性。

    林开合听到李建的提议,顿时愣了一下,偷偷用眼角看了看自己的徒弟李跃龙,又看了看李建,他不清楚李建是不是故意这么说,不过自己的徒弟什么秉性他知道,说是少不更事也好,说是不成熟也好,反正这张嘴暂时还是管不住的。

    如果让李跃龙回去一说,设计院李元斌跟那些看自己不顺眼的人,恐怕更不会对待自己多么友善了。

    两倍的工资,加上一套房子,还能解决自己老婆的工作,看起来待遇应该不错,反正在鲁东的生活不算怎么好,尤其是整个营东是新兴的城市,除了油田哪儿,其他的地方就比荒郊野地强不了多少,干脆就搬到江州也好。

    “强华科技能给我两倍的工资,能帮我爱人解决工作,这些我都相信,可是强华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我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不要我今天到强化来,明天就灰溜溜的没处可去。”

    林开合决定赌一下也不是没条件的,他要看强华科技的发展潜力到底如何,也就是看看李建到底能撑多久。

    “你跟我来。”

    李建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有让林开合到电话机的生产车间去,难怪林开合看到张智化如此挺自己,依然心存顾忌,带着林开合到了二车间,只取出两套防护服,

    “小李研究员,防护服不够,你就在外面稍等一会儿吧。”

    李跃龙看着李建取防护服的地方明明还有多余的,却偏偏说防护服不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这摆明了李建是还有更优惠的条件不当着自己的面说。

    “这一条生产线,每天最少可以生产无绳电话三百部,每一部无绳电话的售价是二百四十美元,你算一下我们的月收入能有多少。”

    “无绳电话,这竟然是无绳电话,你说的价格是美元,是要卖到美国去的么,天啊,国外应该也没有这种技术吧,我们国内的厂家就能生产了,一天就是七万两千美元,天啊,一个月就是二百一十万美元。”

    林开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身为一名以技术混饭吃的研究员,对于无绳电话的市场前景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这一个月来,虽然听说过无绳电话的事情,可是连油田领导据说还是派人到江淮省采购了几部回去,还不够那几个领导分的,他们更是连见都见不到。

    一开始李建邀请他们来,他们还以为李建不过是造那种市面上普通的电话机,这样的电话机虽然也赚钱,但是能造的电子厂多了去了,他们根本没当回事,哪怕是李健能参与到万门程控交换机的购买谈判里面去,他们也不觉得李建到底有多有钱,可是现在,看到了无绳电话,他知道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刚才李跃龙在,我也就没把条件全跟你说出来,如果你答应加入强华科技,我给你二十万的安家费,同时还给你一份耐低温耐高压铁合金的熔铸方法,不过要用强华科技实验室的名义申请专利,至于专利所有人依然是我个人,至于耐高压容器的整体熔铸方法,可以用强华科技实验室的名义去申请。”

    李建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林开合半晌没有反应过来,他在心里直骂,你丫的如果有耐低温乃高也铁合金的配方,只要露出来一点点,哥也二话不说跟你干了啊。

    别的不知道,耐高压耐低温铁合金的市场前景到底有多大林开合可是很清楚的,比无绳电话要清楚的多,老外花了无数科研经费,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并不突出,所以他们才会对中国限制特种钢材的进口,就是怕中国一旦得到了他们的特种钢材,会在这一方面取得进步,进而影响到军工方面和深海潜艇方面。

    “我愿意加入强华科技,我的学生李跃龙如果加入强华,会有什么待遇?”

    李建没想到的是林开合竟然问起了李跃龙的事情,李建对李跃龙不满意林开合是知道的,可他竟然能为了一个带的学生而不怕得罪自己,失去如此好的工作条件,李建对林开合的评价更高了一些。

    “待遇比照胜利的待遇提高两倍,提供单身宿舍,其他待遇跟强华科技的员工一样。”

    “强华的员工开多少钱工资?”

    林开合见到无绳电话之后,内心的激动还没有散去,他想知道强华的具体情况。

    “开多少钱我还真不好说,不是说我不知道,而是我定的标准是按工作量计算工资,技术好的工人如果干的多肯定赚的多,现在生产线上最少的工人一个月也能开到两千多吧。”

    李建说到这儿,自己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工人月工资只是一部无绳电话的钱,自己还真有点黑心呢,看来是要给工人们再涨一些工资了。

    可是林开合的反应却像踩到了蛇一样,差点没跳起来,

    “这么多,不行不行,不能按照三倍工资给,我们就按照强华一线工人的平均水平怎么样?”

    刚刚还觉得两倍工资很不错的林开合,瞬间就变了主意,笑话,堂堂研究员的工资水平翻倍之后还不如人家一线工人一半多,这让他的老脸往哪儿放啊,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强华科技的发展前景有多大,如此有力的工资待遇,工人们能不拼命干活么。

    李建自然是欣然同意,他一开始说三倍工资,也只是让林开合有个直观的认识,却没想到林开合听到工人工资之后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应,看来原本胜利厂的待遇也不怎么样啊。

    第六十六章狂人(求收藏)

    谈妥了条件和细节,李建把准备兴建强华科技实验室的想法告诉了林开合,关于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设想让林开合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刺激,差点没坐在地上,

    “李老板,你确信只是准备建一个公司的实验室,不是准备建全科国家实验室?你知道这要投入多少钱么?”

    林开合可是知道,现阶段基础学科的研究,投入大产出低,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中,所以只能选择一些见效快和最根本的项目进行投入研究,为的就是由点带面,逐步摆脱我国科技水平落后的局面。

    李建的设想倒是全面,可是也太全面了吧,强华有钱,但是这些钱如果投入到这么多的科研方面,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起作用,就那特种钢材来说,仅仅筛选配方就要耗费无数的钱财,而之后的各种试验,又是一个无底洞,到了熔铸环节,依然要有大规模的投入,等研究成功,进行生产,又需要特种切割材料,焊接材料,甚至还需要特种车床,五轴联动机床,国内可是没有的。

    而化工方面,催化剂的筛选,工艺水平的改良,生产废弃物的后处理,污染防治,哪一项研究不是钱堆出来。

    可李建竟然贪心不足,想要上马更多的项目,这小子也太狂妄了吧。

    “这只是我的初步构想,强华科技实验室要由几个方面呢,电子通讯类实验室,造纸及生物反应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化工实验室,钢铁铸造实验室,机械加工实验室,船舶重工实验室……”

    “至于钱,我们慢慢赚,而且前期的研究,也用不了多少钱,我可以提供大致的研究成果,实验室只是需要把产品做到从实验室到实际生产进行转移,这个担子也是很重的。”

    狂,真狂,林开合虽然是很含蓄的一个人,这个时候却不得不再给李建下一个定义,现在别说是李健,就是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这么说,全学科的提供研究成果,你当你是孙悟空呢,就算是孙猴子也不过只能七十二变而已。

    不过眼看就要在李建手下混饭吃,林开合只能忍住心里的话不说,却不敢相信李建真的能实行他的计划。

    李建看出来林开合的心思,却也不说破,有些事情说出来别人不信,只有做出来才能让别人相信。

    林开合从二车间出去,李跃龙正在门口迎上来,看到林开合脸上兴奋的神采,知道多半李建给出来的条件很优厚。

    “师傅,他怎么说?”

    “你刚才说的他要是能找到人搞出来特种钢材,你就不要钱呆在这儿,现在好了,你准备留下来吧。”

    “哪儿能造耐低温耐高压的特种钢材?国内还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平啊!”

    “你师傅我,跟我留下来吧,反正你也不是营东人,在江州跟在营东没什么区别,不过这边的待遇要比胜利高多了,一个月两千!”

    林开合得意洋洋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尖,又伸出两个手指头来比划两千块,李跃龙眨了眨眼睛,

    “师傅,你不是把自己给卖了吧,我怎么不知道你研究过特种钢材,还有,一个月给两千,那小毛孩能掏得起这么多钱,你跟我两个人,就是十个研究员的工资啊,他没发烧吧。”

    “发烧,你要知道他想干什么,那才是发烧呢,走吧,我们去设计机械实验室的建筑图,马上我们就有自己的实验室了。”

    林开合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从胜利机械厂设计院的打杂研究员,到有自己实验室的总工程师,这期间巨大的差距,简直比原子弹爆炸还要震撼,不由得他不激动。

    李跃龙也是很难消化这期间的震撼,拥有独立实验室意味着什么可是比一个月给他两千块钱的工资是天壤之别。

    就这样茫然的跟着林开合走过去,他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个让人看起来不顺眼,狂的有点没边,年纪轻轻好像就要担起振兴中国担子的年轻人,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

    ……

    两天后,李建跟着袁开春悄悄的坐着长途车去了江淮省省会南都,打的旗号是李健准备报考在南都的南都邮电大学,虽然地位不如北邮,却是邮电系统的第二黄埔,普通高中生如果能考上南都邮电也是不错的选择。

    既然来到了南都,打听过南都邮电的情况,而齐家人对袁开春一向很照顾,路过家门不入就不那么恰当,当然要买一些水果之类的去看一看老太太。

    李建拎着一兜子水果敲门都快把手敲断了,硬是没有人来开门,以为是新来的保姆带着老太太出去了,就在门口等,可是过了一会儿邻居回来认识袁开春,才说到老太太被送去了省立医院。

    “什么病?”

    李建突然觉得这是个契机,跟齐翠萍搞好关系的契机,如果老太太的病情能在自己帮助下治好,想必跟老太太关系极好的齐翠萍应该更容易接受在强化科技创业吧,有梦想的人才更容易被梦想吸引!

    “可能是突发的脑淤血,好好的正在吃饭,突然就歪到了,赶紧送医院去了,我这不是刚回来么,大夫正在会诊,结果还没出来。”

    邻居摇着头,进了自己房间,本来要邀请袁开春进去坐,可是看到李建手里拎的东西最后还是作罢。

    “儿子,咱还去医院么?这个时候去是给人家添乱吧。”

    袁开春拿不定注意,她们本来就是拉关系的,如果人家住院还跟过去谈邀请齐翠萍去春江的事儿,有点不大合时宜。

    “去,我们只是单纯的看病人,保证不让你为难,而且如果是脑淤血,我还有个土方子,说不定能有奇效。”

    李建坚持,袁开春自然不会太过反对,又坐着公交车到了省立医院,打听了半天,却还是不知道老太太赵珍住在哪里。

    眼看到了中午,袁开春怕李建饿着,要先吃了饭再去打听,李建想着一上午时间,他跟袁开春已经把省立医院住院部都打听了一遍,如果赵珍是住在省立医院而医院方面不想隐瞒的话,肯定会打听到,现在应该是医院不想让他们知道。

    “妈,咱等会吃,这到了饭店,赵老太太不吃饭,可她的家属总得吃饭,你不是说他们家是老干部么,肯定住在老干部科,我们就在这儿等着,见到了人在吃饭也没事。”

    “妈一顿两顿不吃没事,都习惯了,可你的身子不适单薄么,你不吃饭的话,就先吃个苹果,反正这么点东西,人家也不一定能看上。”

    袁开春从李建手里的袋子里抓了个苹果要去洗,李建又从里面拿出来一个,

    “我去洗,我又不认识人,正好咱娘俩一人一个。”

    说完跑去卫生间洗苹果,洗好之后用嘴刁着一个,手里拿着另外一个走了回来,看到袁开春面前站着一对年轻男女,女的二十一二岁的样子,长发垂在肩膀上,从背面看过去就跟瀑布一般。

    第六十六章探望

    女孩年轻漂亮,她身边的男人同样年轻,头略微有些扬起,看着上面的天花板,似乎全然对身边的事情不在乎的样子,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衣服看起来与众不同,都会让人误会这是精神专科走出来的病人。

    “妈,给。”

    李建看到那年轻女人正在跟袁开春说着什么,嘴里咬着苹果的他从女人身后递过去苹果,嘴里含混不清的说了一句,这个时候听见女人说的却是病情,

    “奶奶这会儿清醒过来了,只不过还是半身不遂,一个劲儿的口渴,眼睛有些红肿,我爸妈请了省立医院心脑血管科的几位老专家会诊过了,还是脑淤血,应该是蛛网膜下出血,国内暂时没有什么办法治疗,我想把奶奶转到国外去,可是他们不让,说这么大年纪了经不起折腾,我也没什么办法,不过志成他爸爸帮忙约了京城的大夫,等会儿的飞机,我们还要去接机,袁姨你先进去吧,在201病房,我妈妈在呢,我就不陪你们了。”

    袁开春接过来李建的苹果,并没有吃,而是听着面前女人讲话,李建知道,这应该就是齐翠萍了,她旁边那个睁眼看天的男人,就是她口里的志成,也不知道是她男朋友还是亲戚。

    袁开春还没等说好的,哪位叫志成的男人已经转过身去迈开脚步,齐翠萍跟了上去,志成轻飘飘的话已经扔了过来,

    “胡院长马上就到了,一个烂保姆也值当你说这么多话,看他们拎着几个烂苹果过来,指不定想让你帮他们什么忙呢,赶紧走吧,离这种人原点,省着麻烦。”

    志成的话落在了袁开春耳朵里,李建看到母亲的脸色刷的就红了,

    “儿啊,要不咱就不去了,咱这次来确实是要求人的,别让人看轻了,不行回去在找人,学经济管理的大学生又不是只有齐翠萍一个。”

    李建撇了撇嘴,

    “妈,你可说错了,咱不是来求人的,咱是来救人的,她刚才不是说老太太还是半身不遂,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我正好知道一个偏方,咱先不进去了,等会儿熬好了药再来,先去吃饭,回头等着这姓齐的一家人来感谢咱吧。”

    拉着母亲出了医院,在门口找了家小饭店,随便点了几个菜,趁着老板清闲的时候,李建从口袋里拿出几个酥梨,问老板要了点胡椒和一点陈醋,让老板放到蒸包子的笼屉里蒸熟,又多给了老板两块钱,把老板笑的合不拢嘴,还特意给了李建两个大盘子用来扣着蒸好的酥梨。

    到了老干部病房门外,跟护士说好找201的病人,并且报对了名字,护士这次没有阻拦,让他们进去。

    敲开门,李建看到病房内只有一个四十七八岁的妇女跟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跟病床上的老人说话,床上的赵珍年纪看起来有七十多岁了,馒头白发,精神有些萎靡,如同齐翠萍所说的有些面红耳赤,听到门响艰难的看过来,见到是袁开春,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那年长的妇女回过头来,看到袁开春立即站了起来,

    “小袁啊,刚才就听翠萍说你来了,我还想怎么半天没见你们上来,这会儿翠萍和志成送京城的医生出去了,马上就回来,你先坐在床边,老太太自打你走了之后整天念叨,就说是你做的饭菜合她胃口,念叨的我们差点就跑去你老家撵人了。”

    李建在后面站着,听应该是齐翠萍母亲的人说话,简直滴水不漏,让人感觉多么贴心的样子,真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女人,收拢人心那是一等一的。

    房间里另外一个女人应该是袁开春走后另聘来的保姆,当然也可能不是,不过看她现在做的工作应该是帮忙,因为她把自己刚才坐着的凳子让了出来给袁开春坐。

    “我们就是上南都来打听点事儿,也挺长时间没见赵姨,就想去家里看看,结果碰到邻居说赵姨住院了,我就赶紧过来看看,刚才碰见翠萍说赵姨醒了,我听说还是脑淤血,就赶紧出去把上次回去就想着打听到的偏方给煮好,赶紧送过来了。”

    袁开春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