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2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了侵犯日方专利。

    “哼,什么不一样,故弄玄虚,你我这种高水平的工程师,都不能从头到尾把整个工艺流程记下来,他一个刚刚接触液晶生产的管理者,就算记忆力再好,能记下来,要知道,几个关键点的控制,是良品率的分水岭,我就不信这一块板子,能完全点亮。”

    反隆翔盯咬着牙吐出几个字,既然李建表现的这么熟练,这些工人也都干的一板一眼,好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般,但是工业生产,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是一个方面,对于工艺流程的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经验的新工人,生产出一块优质液晶面板的可能性。基本上等于零。

    “希望如此,我们给他们的工艺流程是第一版的,改进版本的并没有交给他们。这样就算他们完全按照工艺流程操作,良品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七十,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没话说。”

    山本龙一二轻声安慰着反隆翔盯,他怕身边的中国人之中再有像李建一样会日语的,也怕翻译不知道深浅把这句话也翻译了出去。

    “嗯,我们等着看好戏吧。”

    反隆翔盯紧紧盯着那一块液晶面板。整套流程已经进行了多半,成与不成就在最后这几下操作了。

    “看,我们改进的地方。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加上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操作,良品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且即便这是一块成品。单位面积内的坏点数。恐怕也是极高的。”

    反隆翔盯跟山本龙一二压低了声音说道,山本龙一二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仔细观察过了,在可以增加良品率的几个地方,李建他们依然是按照初始版本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的,说明他们除了自己这几个人的教授之外,根本就没接触过液晶生产。

    这样,反隆翔盯的推断基本上可以成立。这些中国人,就算侥幸成功了。得到的也是一块二等品,甚至等外品。

    十几分钟之后,李建终于停止了指挥,液晶面板的所有程序都已经完成,就要到了见证质量的时刻,这次李建没让别人动手,而是自己走过去,跟何强两个人把面板放在了检测台上。

    “请日方工程师帮我们检测吧。”

    李建大方的挥了挥手,刚才的操作流程他梳理了一遍,在实际操作之中他才发现,有好多地方可以进行改进,不知道是日方没有发现这些缺陷还是他们已经发现了却没有告知强华,李建都已经决定在工艺流程上进行优化。

    这次的试生产只是一次练兵,既然这些小鬼子提出质疑,就让他们看看吧,对于这块产品的质量,李建是有信心的,虽然达不到优等品的等级,但是一等品应该没有问题。

    “好的,我来看看中国的工人能造出什么样的产品。”

    山本龙一二和反隆翔盯对视了一眼,双双走到前方,开始操作着一起进行检测,只是随着检测的进行,两个人的面色越来越凝重,

    “这怎么回事,中国人竟然造出来一块一等品?”

    “我们已经把数据卡在了最高值之上,他们的质量确实在一等品标准之内,如果按照未改进之前的生产工艺流程来操作,最好也不过这个水平。”

    反隆翔盯不甘心的看着走过来的李建,挤出了一个笑脸,

    “不得不说,中国的工人们真的很幸运,这一次居然是一等品,用这套生产设备第一次就生产出一等品,你们的运气还真好。”

    “不,我觉得我们的运气还真差。”

    用鼻孔哼了一声,李建不想跟这几个日本人再多说什么,他们手头的货已经学到手了,也就到了该送这些日本人回家的时候了。

    “怎么,难道你们还想第一次就造出优等品不成,即便是我们的工人,良品率也达不到百分之七十。”

    反隆翔盯也用鼻孔哼了一声,这个中国人,简直太自信了,一次偶然的成功难道能证明什么,只是这次他走了狗屎运而已。

    “我说的运气差不是这这块液晶面板,用你们这一套工艺流程,一等品的出产率也不过百分之五十,这一块面板能够达到一等品,说明我们的运气不错,而运气差,是指强华碰到了一个不称职的合作方,这一套工艺流程里面,我才第一次实地操作,就发现了不下于十五处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mec使用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发现,你觉得你们作为一个合作方,称职么。”

    李建礼貌的伸出了右手,请日方代表回去,山本龙一二看着反隆翔盯张开的嘴巴,知道他想说,我们早就已经改进了二十二处,但是他知道反隆翔盯什么也说不出口,他总不能说,我们已经改进了,但是故意把未经改进的版本拿给你们。

    李建看着反隆翔盯跟山本龙一二憋红的脸色,也猜出了是怎么回事,这些日本人一向如此,不过现在李建自己总结出来了十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生产第一代tn液晶面板,用于强华的无绳电话跟数字寻呼机已经足够了,而且,第一代tn液晶面板的市场远远没有到达终结的时候,灰屏、绿屏、蓝屏,光换背光就可以人为的在液晶面板上分出几代,延续tn的生命。

    第一五一章他们怕了

    至于生产超向列也就是stn液晶面板,还需要智能手机时代才有更广阔的市场,当然,笔记本市场跟触屏平板市场也是很大的一块肥肉,李建已经把这些当做了自己家的地盘。

    “山本、你觉得这个中国人说的话,有几成可信?我就不相信他才第一次操作,就能发现事物处可以改进的地方。”

    反隆翔盯回到宾馆,越想约觉得憋气,原本想羞辱一下中国人,顺便扬一扬大日本的国威,看看,我们日本人淘汰的技术你们都没学好,可是事情却发展的超乎他的想象。

    这些中国人,表现的太好了。

    “我总觉得这个李建深不可测,他似乎对液晶超向列的理解都在我们之上,或许是中国人派他到美国去学习过了吧,要知道我们的液晶技术也是从美国哪儿引进的,而且不止我们再发展液晶技术,美国有一家叫做宁康的玻璃公司,正在进行液晶技术的改进,而我们国内,士富公司也把一条淘汰的第一代生产线出口给了韩国的星三公司,据说韩国的gl公司也要引进我们国内的淘汰生产线,在液晶发展上,我们必须要加快脚步了,否则就会被这些后来人追赶上。”

    山本龙一二看着窗外那些带有明显中国八十年代特色的低矮建筑,看着城市上空那一片白云蓝天,知道眼前这一切,不过是中国这个庞然大物苏醒之前的旧貌而已,当中国这头雄狮醒来。李建这样的人才真的发挥作用,这个国家的前途,绝非他的祖国日本可以抵挡。

    强华的这些工人在日本工程师走后。依然聚集在一起,刚才被日本人耻笑,他们都憋了一口气,包括临时来凑数的何强,所以刚才的工作,他们都拼命的调动自己的脑子,去回忆这些日本工程师在讲解的时候是如何说的。如果操作的,基本上人人都拿出了自己手里的小本子,不管上面乱七八糟画着什么。却都把那些日本人的动作复原了下来。

    所以,尽管是第一次操作,他们依然在李建的指挥下,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甚至可以说已经超水平发挥。所以才有这一张一等品的面板,但是他们此刻,并不甘心。

    “李董,你刚才说,生产工艺能够改进?”

    “是啊,李董,这些日本人根本就没安好心,他们故意把不完善的操作流程教给我们。就是要看我们的笑话。”

    “李董,你说吧。要怎么改,我们跟你配合,咱一定不能受这些小鬼子的气。”

    “李建哥,我真的不想到学校去上学了,就让我留在这里当一个工人吧,我满十六了,你要觉得我不合格,我自己在家自学液晶的知识行不?”

    当几个工人都表态之后,何强跟李建也摊了牌,他不喜欢学习,整天在课堂上也就是跟前后桌的男生说话,为此还被老师批评了无数次,甚至连座位也从前排,给挪到了最后一排,与其在课堂上当一个害虫,还不如在工厂里,干自己喜欢的工作。

    “你不后悔?想要干活也可以,不过等你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的时候,就只能去技校补习了。”

    看到何强不住的点头,李建便没有说其他的,转过去面对大多数工人,

    “日本人的态度,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瞧不起我们。”

    “瞧不起我们不要紧,我们自己能瞧得起自己,总有一天会让他们瞧得起的。”

    “你们在场的诸位,年纪都比我大,我应该叫一声哥哥,但是你们的年纪也都不大,一个个正是青春年华,你们可能有人会想,我办这家强华科技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

    “你们说对了,我是要赚钱,但是你们也猜错了,我不止要赚钱。”

    “我要让自己走出去的时候,不会被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人笑话,不会被刚才这样的小鬼子看不起,我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国家,一开始跟我们这个国家一样,贫穷落后,经历了战乱跟内乱的折腾,百废俱兴,于是很多需要花费巨大的科研项目被停止下来,国家整体开始发展经济,而国家的基石那些重工业跟基础科学都停滞了下来,几十年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开始用更多的钱来补这些欠债,一些搞科研的人,在国内没有合适的科研条件,纷纷出国去做研究。”

    “这个国家有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在同事的帮助下,一起在精细化工方面搞出了研究成果,拿到国际上进行发表,论文虽然发出去了,但是却一直没有回音。”

    “科学家心里很着急,又给这家杂志社打电话,又是发邮件,却迟迟没有答复,他干脆就亲自出国,去找了这家杂志社,一问才知道,人家根本不相信他们国家的实验数据,正在找另外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对论文进行复核。”

    “这是什么,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悲哀,实际上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有人说,这跟你个人有什么关系,我想说,怎么没关系,看看来的日本人,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他们来了有外事办的人陪同,他们比我们多了什么,他们什么也不多,只不过,他们仗着比我们早发展了几年,想从我们这里压榨钱财罢了。”

    “就这条生产线,他们已经淘汰了的,如果不是我用了计策,他们都不会卖给我们,为什么,他们怕,怕我们聪明的工人,聪明的科学家,能够通过这条生产线,免去学习的时间,然后追赶上他们的脚步,甚至超过他们,这样他们就不能继续压榨我们,不能从我们身上攫取财富。”

    “我们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李建问了出来,下面这些以退伍军人为主的工人们齐声厉喝,

    “不能。”

    他们就是朴实的劳动者,学历不高,也没什么专业技能,他们单纯的思想里,对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还不明了,但是他们知道,刚才,就在刚才,他们被小鬼子蔑视了,是李建让他们不至于当场出丑。

    第一五二章招聘

    李建说的这条生产线,是日本鬼子淘汰下来还不愿意卖给中国的事情,他们事先就有耳闻,据说是李建用什么等离子电焊的方法跟日本交换才得到的,对此这些工人心里本来就有一股气,我们的先进技术只能换日方的淘汰技术,这也太亏本了,此刻经李建开导,他们明白,这就是国家发展落后带来的苦果。

    “好,我们开始进行技术改造,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够把这条生产线的良品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

    这是第一代tn产品,技术并不是多么高超,所以良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对于强化来说并不是难事,而且,这只是第一代tn,李建发展的中心将要放在stn超向列液晶之上,现在只是供应强华自己需求的同时进行技术积累,实现液晶彩色面板从空白到领先的跨越。

    其实李建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国家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完全左右国家的命运,比如现在的日本,表面上风光的很,菱三公司出资8。46亿收购了被称为美国标志建筑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尼索公司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下松出资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在夏威夷大量投资,而且日本其他企业买下了珍珠港海滩区域三分之二的豪华酒店,大批楼房,大餐厅,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在美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之下,日本不得不签订了几年之后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广场协定。

    究其根本,日本的科技水平虽然发展上来,却距离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日本的政治地位是受美国庇护状态,他注定要称为美国发展的一个供血者而不是取血者。

    日本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尽可能的利用他们的科技优势。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妄图有一天真正成长称为国际上的巨人。

    李建如此发动这些工人,只是不想让强华。让他身边的这些工人,称为日本转移被美国的经济压榨之下的牺牲品而已,就好像他那个时代的代工厂,那个一年能跳十九跳被传为血汗工厂的著名公司康士富。生产一部售价高达五千元生产成本才捌佰元的手机。毛利润只有百十块,巨大的利润,都被国外的委托生产方给拿走了。

    那些跳下去的灵魂知道的价值,都被委托生产方榨取,而同样被榨取的,还有国内那些消费者,同样的产品,如果国内厂商设计制造。售价可能不足国外厂商的一半。

    “李建哥,我觉得在清洗这个步骤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两片甚至多片面板竖直放进清洗槽,同样多的清洗液叫什么氢氧化钠的,可以多清洗好多片,能提高不少速度。”

    何强在李建一样一样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悄悄的走到李建旁边,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一大早,雷春骑着春江自行车厂生产的新自行车去上班,她是春江一中高三一版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不仅本科没有考上,连专科也失之交臂,本来想女承父业,顶替父亲到自行车厂去上班,可是自行车厂的效益也不好。

    父亲如果退休在家,只能够拿微薄的退休收入,每个月四十块钱,还不够父母两个人的生活费,自己上班一个月也就**十块钱,一家三口人这些钱只能过得紧巴巴的,尤其是自己头上还有几千块钱的欠款压着,这都是这些年上学加上奶奶生病欠下的钱。

    就在雷春在家呆了几个月,准备跟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南下到东广省的沿海电子厂去打工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原本班主任李桂枝老师的通知。

    雷春家里没有电话,李老师是跑到她家通知的,听说这几个准备跟她一起南下的同学都接到了通知,县邮电局成立了一家叫做寻呼台的机构,准备招一些高中生,当然要求语文水平要稍微高一些,起码能认全了字。

    据说邮电局成立的这家寻呼台待遇还不错,工资分基本工资和提成工资,提成就是按照你接电话的量,按照李老师说,基本上电话应该不会少。

    而且李老师还透露,县邮电局招人,应该用不了这么多,可能是为下一步市区也成立寻呼台做准备的。

    如果能在市里找到工作,将来就可以留在市区,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了。

    雷春很早就想走出农村,前往传说中的大城市。

    “一定要考上,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可是不错的。”

    一边骑自行车,雷春一边安慰自己,可是等到了邮电局,她有些不淡定了。

    邮电局门口,等了一大排年轻男女,看起来都跟她差不多的年纪,应该也是来应聘的吧。

    走到跟前,把自行车锁好,雷春发现,居然有好多熟人,都是春江一中高三的同学,当然,不认识的更多,但是听那些人说话,应该是其他学校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没考上大学。

    找到自己的同学,雷春有些担忧,

    “张萍,怎么办啊,这么多人,我的成绩又不好,估计考不上了。”

    “没事,就算是上不了邮电局也没关系,我跟你说,你知道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李建的吧,就是那个高考考上华清的,本来什么也不是,后来一鸣惊人那小子,他开了个公司,名叫强华,哝,邮电局这个寻呼台,用的就是李建公司产的产品。”

    张萍看着这么多人,根本没觉得压力大,她在班级里的时候就比较活跃,跟李桂枝老师的关系也比较好,今天来之前,还特意去李老师家拜访了一下,才得到了这个第一手的消息。

    雷春听到张萍提李建,她当然知道,可以说春江一中高三的学生,到现在就没有不知道李建的,可是她不知道李建就算跟寻呼台合作,难道还能左右寻呼台招人的事情,

    “你是说,李建跟邮电局的关系很好,找他,我们就能进邮电局?”

    第一五三章开后门

    “不是,是李建的这家公司,也招人,我们去不了邮电局,去李建的公司也行啊。”

    张萍解释道,她可是从李老师哪儿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李建公司的待遇,高的吓人,如果不是强华公司的招聘要等到邮电局之后,她甚至都想直接去强华公司报名了。

    “李建开的公司,私人的吧,我听说私人公司的老板对待工人可苛刻了,每天都要加班,工资给的还低,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黄了,就算不黄,也没什么退休工资,以后可怎么办。”

    雷春的思想是这个时代典型的思想,国人求稳,如果一个富有冒险性的工作和一个稳定的工作同时摆在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哪个稳定的工作。

    私人企业在这个时代,处于数量上跟质量上的绝对劣势,大多数人对于到私营企业工作还持观望态度。

    “嘘,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你知道李建这家公司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开多少钱,你爸在自行车厂现在只能开一半工资,一个月两百块钱吧,李建的公司,一个月只要勤快一点,都能开上两千,你算算,十倍啊,就算天天让我加班我都愿意,你别告诉别人,等会儿这边报名之后,强华的人就会来发表格,我都不想到传呼台来了。”

    张萍压低了声音,把雷春拉到了一边,轻轻的说,雷春仔细考虑了半天,也动心了。不过她决定,还是看看能不能考上寻呼台,毕竟这可是邮电局的工作。虽然没有正式的编制,但是说不定哪天就能转正了。

    “谢谢你,张萍,要是别人肯定不会告诉我这个消息,这下我也放心了,就算是进不了寻呼台,也可以找李老师。进李建的公司。”

    雷春握住张萍的手,心里却在暗暗琢磨,都是一个班的学生。李建原本的学习成绩还不如自己,在班里更是不显山不来,怎么突然就好像开了窍一样,考试成绩比坐了火箭还快不说。连做生意也能这么厉害。最关键的是,李建现在还在上大学啊,说不定是李建的爸爸开的工厂,用的李建名字而已,雷春如此安慰自己。

    八点半的时候,邮电局门口聚集了小一千号人,应该是往年高考失利的历届高三学生,也就是雷春的师兄师姐们。这是雷春无论如何事先没有想到的。

    如果提前知道有一千多人来竞争,说不定她都不会来。现在既然来了,还有双重保险,她突然放开了,觉得能进就进,不进也就算了。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邮电局门口的铁铃响起的时候,从里面走出来的人,竟然是李建,手里拿着手持的小喇叭,

    “邮电局寻呼台招聘工作现在开始,我事先做几点介绍,首先要求的高中学历,因为寻呼台的工作需要使用电脑,没有高中学历,尤其是语文知识不够的话,会很难完成这份工作……”

    李建介绍完邮电局招聘人员的注意事项,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宣布进入邮电局开始报名的时候,李建却话锋一转,开始了老王卖瓜,

    “再此,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向诸位高中前辈宣布一个好消息,你们都是高中生,大家也是有学问的人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高考失利,但并不是对你们才能的否定,只不过缺少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已,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了你们的面前。”

    “配合邮电局进行寻呼台组建工作的企业之中,你们应该注意到了,有这样一家公司,名字叫做强华科技,也就是前些天很火的那个无绳电话的生产厂家,现在他们开始生产寻呼机了,而且,不远的将来,他们还会生产移动电话,也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话机。”

    李建开始故弄玄虚,在吹捧了一阵这个年代的高中生之后,开始大肆为自己的公司做广告,没办法,他说的也是实情,只不过经过语言组织之后将某些闪光点放大了而已,这些称得上时代精英的高中生,绝对相当于后世的二本以上大学生啊。

    只要把他们收入囊中,那些纪律性强,但是文化功底薄弱的专业军人们的素质,就能被拉高一大截,两者互相影响,甚至暗中竞争,肯定能变相的提高转业军人的文化水平,而这些懒散惯了的学生们,多少也会学会军人们的优良品质。

    “所以,我请大家在填完寻呼台的报名表之后,也考虑一下强华科技的招聘活动,刚才强华的各种福利措施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强华公司的市场前景你们也已经有了了解,是否加入这个即将的大家庭之中,成为强华飞腾道路上的一员,见证一个强大企业的光辉历程,称为这一历史篇章的书写者,由你们自己把握。”

    李建说完,现场一片寂静,片刻之后,又如同一群蜜蜂飞过一般,嗡嗡的嘈杂起来,过了半分钟,终于有人忍不住询问,

    “我直接报名参加强华可以吗?你们答应的工作满五年分房,说了算数?”

    “加班工资是基本工资的两倍,一个月只要正常工作就能拿到一千块?”

    “只要不犯严重错误,不轻易开除人,每年还可以带薪休假一次?”

    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像雪花一样砸过来,李建在大喇叭里嘘了一声,

    “我刚才说的福利待遇,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否则,我们邮电局的程局长也不会饶了我,好了,大家可以去报名了,排好队,一共十个报名点,填好各项信息之后,拿好你们的号牌,就在门口等候,叫到谁,谁进去面试。”

    李建说完,立即有邮电局的人走出来,在大门口摆了十张桌子,然后有其他工作人员开始维持秩序,一千多人分成十队,立即变得没那么拥挤,雷春站在第二队的前排,刚好可以看到跟秦远之谈笑风生的李建,心中感慨这才多久,李建竟然能跟邮电局局长这样的人物开起玩笑,而自己这些人,即便能混出个模样,也不自觉的比李建低了一头不止。

    却不想,站在她旁边的张萍已经跟李建打上了招呼,

    “李建,李建!”

    雷春本以为,这种场合,招呼李建李建也不一定答应,却没想到,人家竟然一点架子都没有,李建竟然走了过来,热情的跟张萍聊了起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凑过去,可是张萍已经超着自己指了过来,

    “哝,还说我骗你,雷春这不就在这儿,你说说吧,我们自己班的同学,你怎么不得照顾照顾,先给我们开个后门?”

    第一五四章教体育的百万富翁

    高中同学,彼此之间虽然没说过几句话,但是李建还是对自己同学比较照顾的,他把两个人拉出了排列的队伍,走进邮电局里面找了间小屋,给两位同学分析了寻呼台的前景和强华的前景。

    “你们的高中学历,到寻呼台来工作,当一个寻呼员,说实话有些屈才,因为这里的工作很单调很机械,就是接听电话,然后把顾客需要说的话打成字发送出去,你们就算把这个工作干出花来,也不过是个寻呼员,收入呢,不过一个月几百块,而且寻呼机在我刚才说的那种叫做手机的东西出现之后,很快就会被淘汰,还要面临第二次择业,你们现在还觉得,这份工作有想象中那么好么?”

    “可是,这是政府单位,跟国企一样,旱涝保收的,到时候邮电局不会不管我们的。”

    雷春还对一份稳定的工作报以幻想,可是李建知道,过些年,邮电拆分之后,邮政局已经不复往日的风光,只能依靠管理快递公司来发挥自己的一点点威风,而拆分之后的移动联通电信,已经成为了公司,真正干活的工人,却只是个劳务派遣人员而已,没有那个编制,跟垄断国企的高额利润永远没有任何关系。

    雷春跟张萍能有那个编制么?如果李建跟秦远之歪歪嘴,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李建不想去干自己都深恶痛绝的行为,更何况,在强华。不会比那些垄断国企的收益更低,比如后世的为华,尔海。这些杀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员工工资也不比普通国企工作人员低太多。

    “你们加入的寻呼台,不是邮电局的部门,而是外设的公司,类似于三产公司,没有编制,将来三产公司解散。你们依然是失业人员。”

    李建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为什么这次招聘,明明是初中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我给硬生生提到了高中生,其实就是公器私用,我在里面耍了点小花招,寻呼台只需要二十个人。其他的**百人。如果愿意加入强华,我都要。”

    李建说完,不只是雷春,连张萍也愣在当场,

    “这么多工人,你的厂吃的下?你别这边刚招完人,那边就黄了。”

    “是啊,春江最大的厂是什么厂?恐怕都没这么多工人吧。”

    两个人瞪大了眼睛。根本不敢相信李建说的话。

    李建笑着解释,

    “这个决定。是我昨天才刚刚跟其他几位管理人员商量过的,强华目前共有一线工人九十八名,后续招收的工人四百人左右,大部分以转业军人为主,虽然纪律性很好,可是文化底子太薄弱了,强华立志于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目前一直受困于产能不足,所以当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扩大生产规模。”

    “你们如果加入强华,认真的工作,将来可以从工人之中脱颖而出,班组长、工段长、厂长甚至部门主任、集团经理都有可能,路就在你们自己脚下,你们自己选择吧,我透露一个消息,我们学校的闫立强闫老师,马上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教体育那个闫立强?”

    张萍伸出了舌头,太难以置信了,教体育的就算教出奥运冠军来,也赚不了几个辛苦钱,怎么可能成为百万富翁。

    雷春则考虑的更仔细一些,

    “你这会儿说到闫立强,不是他跟强华有什么关系吧,难道他在你的公司兼职?”

    “闫立强现在是强华科技下属公司强华实验室的软件项目部的负责人,他负责的红盾lunix系统下个星期将要杀向美国,准备为蓝色巨人的个人电脑提供系统支持,按照目前的预测,哪怕只拿下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市场份额,闫老师也足以成为百万富翁。”

    李建的估算是以ibnpc去年的大致销量为基础的,软微公司的系统是每一套二百美元,由ibn捆绑销售,统一给软微结账,仅仅这一项收入,就够软微发展成全球第一的软件企业,只要从这只老虎嘴里抢来五分之一,足够强华吃的嘴满流油。

    只计算百分之二十,因为李建知道,被别人奉为创业达人的盖子比尔,并不是普通人,他的母亲就是蓝色巨人的高管,如此庞然大物的高管董事在自己公司的产品之中使用什么操作系统还是有说话的分量的,从蓝色巨人自己开发的视窗系统三年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蓝色巨人对于操作系统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当做可有可无的附带品。

    强化科技作为一家红色中国的企业,想要进入政治体制不相同的欧美计算机市场,除了面对软微这样的敌人之外,用户受众的接收程度也要大打折扣,不说强华的红盾系统没有什么名气,就算是后世有名气和口碑的为华集团的计算机产品,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等等,不一样被用事关国家安全的名义给排除在一些大单之外。

    所以,李建对于初步的目标,就定在了百分之二十,这个数量,是大约个人非政府工作人员用户的一半左右,用好用的软件和开放的系统源代码来抢占客户,这将是强化抢占市场的大杀器。

    “啊!闫老师辞职了啊。”张萍的嘴巴都合不上了,而雷春则喃喃自语,

    “看来你的公司真的不错,闫老师连老师都不当了,我回家跟我爸妈商量商量。”

    李建的时间不多,跟她们聊了两句,就继续去邮电局看招聘的情况,而雷春和张萍出来之后,在人群之中又发现了几个高考落榜的同学,这几个同学却跟她们两个不一样,毕业之后没有失业,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参加了工作,此刻却也因为邮电局招工而赶了过来。

    一番交流之后,雷春才知道,这几个人来的晚,竟然是专门为了强华的招聘而来的,强华的福利待遇,现在在整个春江县城甚至整个江州市都已经是顶尖,尤其是,目前他们所在的企业都非常之不景气,彼此之间巨大的差距,让他们的心也活络了,想着跟李建是同学,在强华上班,能多少受到一些照顾。

    雷春心里,那个一心要找一份所谓稳定工作的心,更加动摇起来。

    第一五五章金鸡

    雷春心里想着所谓稳定工作,如果自己能一直在强华干下去,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强华的发展越来越好,工作不也就稳定了么,像这几位同学说的,在县里的小型国企上班,连工资都开不出来,所谓的稳定,又有什么意义。

    而李建则跟后来的几位同学,连话也没时间说上,从邮电局出来,直奔江州市区而去,江州电子厂的谈判,已经谈出来了眉目,不过跟当初预想的不一样,齐翠萍竟然更深入一步,将整个电子厂给谈了下来。

    江州电子厂目前欠市工商行五千万,欠市农行一千五百万,欠市建行两千五白万,总计九千万的银行欠款,仅仅每个月的利息,就已经把电子厂给压的喘不动气。

    原本的电子厂收支还算勉强平衡,这是包括了市里每年下拨的几百万在内,可是因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转型改革号召,厂领导雄心万丈,看到国内电视机生产线一条接一条的上,决心也转型上电视机,反正电子厂生产家电,也算本行。

    九千万之中,八千万是货款,购买两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余下一千万,电子厂准备留作电视机生产的启动资金,可是钱付出去了半年,生产线还没有到货,电子厂已经撑不下去了。

    原本的生产节奏被打乱,新生产线没有到位,一千万花了个七七八八,电子厂没米下锅,偏偏在这个时候屋漏又逢连阴雨。国内一批上马的电视机生产线已经达到了七十八条,而后续还有七十几条生产线,产能急剧过剩。

    原本国内只有几十条线的时候。彩色电视机根本不愁销路,可是等一百四十多条生产线都上马的时候,那整个电视机市场就是一场乱战,像江州电子厂这样的新手,能在市场中占据多大的份额暂时先不考虑,生产线什么时候到货,才是电子厂领导最关心的。

    因为资金有限。电子厂选择的是所有生产商之中最便宜的日本高古公司产品,原本谈好的是半年之内到货,可是高古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被破产重组,整个公司所有账目被冻结,而两条造了多半的生产线却一直不能如期交货,这一拖就不知道拖到哪一年。

    电子厂跟日方谈判。日方答应给赔偿。前提条件是电子厂选择接受这些只完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生产线,高古公司的工程师早就已经跳槽,后续的工作没有人来完成,而从经济角度上来讲,将这些生产线再包给别的公司,付出的价格还不如给电子厂赔偿。

    电子厂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办法,否则拿不回来钱,就算拿回来几千万。再重新去订购一条生产线,又需要半年时间。光银行的利息就足够压塌整个电子厂了。

    所以,现在躺在电子厂的车间里的,就是这样两条未完工的生产线。

    “你答应的也太早了点吧,不问问我,你怎么知道我能修。”

    见到电子厂门口正在等自己的齐翠萍,李建无奈的摊开双手。

    “技术上的事情,你不是说没有你完不成的么,你只要帮他们修好,我们这次就赚大了。”

    齐翠萍抿着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因为总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这次。

    “电子厂拆分?跟强华合资成立新的电子设备厂?工人随便我们挑?厂房跟场地由他们负责?我们只需要出技术跟资金?”

    李建琢磨着江州电子厂的条件,还算是优惠,江州电子厂的地理位置不错,位于江州市中心五公里范围之内,有两千亩左右的面积,其中一半是树,这次电子厂愿意把原本所有的厂房跟设备都划给合资公司,而场地划给合资公司一千亩,工人给合资公司一半,剩下的都投入到电视机生产上。

    至于电子厂的负担,目前还不是很明显,建国十几年之后才成立的电子厂第一批工人还有十年左右才会退休,而电子厂本身又没什么三产公司,什么幼儿园之类,这部分也不用考虑。

    除了不能把这些工人厂房及场地直接收归到强华旗下之外,已经跟强华直接收购半个电子厂没什么区别。

    李建知道,这是江州电子厂的领导准备壮士断腕,只要电视机生产线可以生产,他们就抓紧机会,在电视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完成江州电子厂的转变。

    “电子厂的领导前几天向市政府打了报告,请市政府出面同日方协调一下生产线的问题,日方的回复依然是一切按照法律程序来,如果市电子厂非要日方解决生产线的完整性,可以等破产程序走完,集成高古公司大部分资产的公司如果能够承担这个任务,可以派员来,如果不可以,他们会请其他有实力的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只是时间上就不能保证,而且根据预测,这个时间最早还需要两年。”

    齐翠萍拿出小本子,给李建算了一笔账,两年时间,银行利息不算,江州电子厂如果生产电视机,即便一个月只生产三千台,也足够整个电子厂维持下去,两条生产线最低六千台的产量,就足够电子厂从困境之中走出来。

    两年的时间,差距太大了,更何况,如果由国内自行解决这个问题,日方会给很大一部分赔偿,尽管高古集团破产,但是当初的合同还是有效的,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差距存在,日方法院称已经掌握了这部分情况,会首先考虑到客户的利益。

    “可是你也不能把我往火上架啊,我什么水平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那么神,乙烯生产线还用去求胜利机械厂?”

    李建撇了撇嘴,

    “如果我要能帮他们弄好,这点条件可不行,你得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处。”

    “无非是占股比例上的退步而已,你看看他们这个条件,你还有什么想法,难道你想参与他们电视机的生产线,这可是于厂长的金鸡,你就是出再多的钱,他们也是不会同意的。”

    第一五六章有把握

    齐翠萍见李建没什么其他的事情说,便当先往电子厂方向走去,她之所以出来等,就是要先跟李建商量一下的。

    “他们这只金鸡只是不会下蛋的金鸡,如果让强华参股他的电视机生产线,那就是变成非常会下蛋的金鸡了。”

    李建看到走到了电子厂门口,也丝毫没有压低自己的声音,如果要钱,强华目前的资金链因为牵扯到强华实验室的大笔投入,并没有多少余钱,眼看跟江州电子厂合资,又需要一部分投入,资金压力还是蛮大的。

    可是让江州电子厂的电视机生产线更加赚钱,靠的不是钱,而是技术,李建目前最雄厚的,就是就是技术储备,军用技术他没有,民用技术当中,彩色crt电视机的技术在后世属于被淘汰的东西,他的技术库里可是有着十足的资料。

    “这位一定是强华科技的李董吧,果然是年少有为,不知道两位刚才在谈论什么,能不能让我们江电的同仁们也与闻机枢。”

    李建抬头看过去,走过来的是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套装的中年人,气势很足,走路龙行虎步,如果放?(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