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鉴宝师 第 1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柳玉晴自然也是知道这些情况的,她知道周夏的底,所以也有些担心。但周南明算计得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再说不让周夏做鉴定,周夏自己这面子也搁不下来啊!

    现在,柳玉晴只希望,周夏能发挥他自己百分之几百的实力。要知道,他可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要是他丢了面子,也就等于她也跟着丢了面子。

    柳玉晴不由得恼恨地瞪了周南明两眼,这么简单的道理,昏了头的周南明竟然想不明白。还妄想着通过打击周夏,来增加自己对他的好感,究竟是谁给他出的馊主意。答案呼之yù出,周夏升职为高级鉴定师,享受和徐振东同样待遇的事情,在公司也不过刚刚宣布,周南明就得到消息赶过来说是捧场,其实是砸场,除了和他相交甚好的柳随风,还能有谁?

    徐振东则在冷眼旁观,看周南明谦虚礼貌中,却掩饰不住得意的样子,根本没注意到,柳玉晴对他的印象又低了几分。想来也是,你这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占尽了莫大的优势,还妄图以此博得美人的好感。

    相对而言,周夏看得就顺眼多了,虽然对他鉴定古代字画的水平扔心存疑惑。但这小子也不笨,反正不管结局如何,先把退路找好再说。而且从柳玉晴的表情来看,不管结局如何,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十三章真假难辨

    周夏这时候自然不能退缩,周南明更觉得胜券在握,在众人的瞩目下,将他带来的两幅画给拿了出来。

    周夏不用看都知道,周南明用来考验他水平的这两幅画,绝对不简单,而且,绝对不能以常理去分析,很有可能,看起来最像真的那幅画,反而是仿品甚至是赝品,而不起眼的,则是真迹。

    当然,一切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周夏也不忘问周南明,这两幅是怎么得来。

    周南明回答说是从一朋友那淘来的,至于他朋友从那得来的,他就不得而知了。他这样一说,等于这鉴定古代书法字画的重要依据之一,传承有序,就没啦!无疑,又为这番鉴定增加了更高的难度。

    而且这还不能算是周南明故意刁难他,因为,市场上的很多古画,这来路都不甚明了,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就看个人本事如何,眼光是不是够。

    而周南明拿出来的第一件画作,是件立轴的平林远岫图。铃印落的是元代画家倪瓒,画到不大,高约一米,宽大概在四十厘米左右。

    周夏还是习惯于先依靠自身能力做鉴定,再和系统的判断做对比,从中,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增长自己的见识。

    由于他是考古系科班出身,习惯先从材料进行鉴定。这次也不例外,他首先鉴定的就是作画的绢纸,看其年代是否真的到了元代。

    周夏不仅用放大镜仔细观测绢纸的每一处地方,有的地方还要用手细细摩挲,甚至用鼻子轻轻嗅闻。他想仔细辨别出,在材质方面,是否有做旧的痕迹。

    倘若是现代新防的作品,首先,材质这一关就要被打回原形,仿古做旧,百密一疏,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的。当然,也有些高仿品,舍得投投入,用的绢纸都是古时候保存下来的纸张,那周夏这招就没多大效果。

    周夏在细细鉴定的时候,对古代字画根本没啥研究,只爱看热闹的王超却注意到,周南明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这让王超感觉有些不妙,因为周夏的这点习惯,周南明应该是清楚的,倘若是用老纸新仿的,他这一招根本不管用,反而还容易被误导,就看周夏会不会受此影响了。

    周夏很快就将纸张材质的鉴定结果做了出来,他并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做旧痕迹,这幅画所用的绢纸,其年代,最少也有个四五百年,再往前也是相当有可能的。然而,仅仅这样是肯定不够的,想就此作出鉴定结论说是真品,那也太儿戏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对周夏来说就有些难度了。

    因为他本身对古代字画的鉴定并不擅长,对倪瓒这个元代画家,也只知道他的生平,以及作品的主要特点。他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钣跋欤牖乒⑼趺伞⑽庹蚝铣啤ㄔ募摇ā?br />

    而周南明拿来的这幅画,又不是倪瓒生平最得意之作,周夏之前又没有机会没见到真迹。即便是后人临摹之作,以周夏现在的水平,想要确切地鉴定出来,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这些,周夏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周南明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然而,周夏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开动脑筋,急速回忆着关于倪瓒的一切信息,尽管他觉得这天他的记忆力好像比过去要好那么一些,但能想起来的东西,仍旧是不多。

    但倪瓒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影响着后世很多明家,比如董其昌,石涛等明清大师就对倪瓒推崇备至。甚至,倪瓒还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书画家之一,这点周夏还是相当清楚的。

    这时候,周夏也强迫自己,先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分析鉴定这幅画,这也是提高他艺术品位的最好途径。鉴于他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周夏也觉得,有必要继续充电,要不然,再被像周南明这样折腾几回的话,心理压力可就太大了。

    平心而论,这幅画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最起码,周夏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感觉还真那么些倪瓒的画风和味道。不像周南明经常搞来公司的那些现代艺术作品,根本就让人看不懂。

    当然,周夏到最后也没看出太多的所以然来,只能求助于系统帮忙。以他不低的审美水准来看,这幅画清新脱俗,有种特别的美感。如果真是幅仿品的话,那这临摹的水平,也绝对是相当高的,很有可能,还是书画大师的临摹之作。

    这幅画上的题款注明是至元二年秋七月所做,这时间换算周夏倒是毫不含糊,应当是在1342年。

    他请系统做出鉴定,系统给出的结论是,“该作品创作于公元公元1601年。”

    至于更详细的信息,系统一贯是不会给的。

    可有这样的信息,对周夏而言,已经算是天大的幸事了。但他的眉头却没有因此舒展开来,反而更锁紧了一些,总不能每次都交给系统来做评判吧!还是得努力提高自己水平才是真理。

    所幸,好歹,他能给周南明一个交待。

    周南明正等着他的鉴定结果呢,看他心情颇为沉重地将画放下,周南明更觉心花怒放,笑着问他,“周老师,不知道你对这件作品的鉴定有了结果没?”

    周夏故作沉吟,片刻,这才回答道,“大家都知道的,我对古代书画的研究一向不深,所以,不敢说鉴定结果,只能说说我个人的愚见,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外行之言,也请大家一笑了之。能否上拍,也得柳经理和徐师傅大家商议过再做定论。”

    周南明听他说出这样谦虚的话来,心底越发认定他没能力鉴定准确,也就大度地挥挥手说,“周老师太谦虚啦,你的鉴定能力可是得到柳经理认可的,想必柳经理会以此鉴定结果作为主要参考的。这里也没什么外人,周老师不妨痛快说出来,我们大家都洗耳恭听。”

    “那我就姑且冒充一回专家,说说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周夏缓缓说道,正当众人翘首以待的时候,他却忽地打住,对徐振东说,“徐师傅柳经理,要不,你们先看看,然后我再说我个人的看法?”

    徐振东和柳玉晴还没回答,周南明暗骂这小子太狡猾,连忙就抢着说,“我看还是不必了吧!今个可是周老师新官上任,大家都想抢了你的风头。”

    周夏却是一副很为难地样子,“我怕我先说了我的个人意见之后,会影响到徐师傅他们的判断,这对整体的鉴定结果,可是很不利的。是否送拍,拍品是否为真品,可关系着我们拍卖公司的形象,还是谨慎一点好。”

    “这小子,还真是大言不惭!我看是心虚,想从徐振东和柳玉晴他们那里得到帮助才是真的,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得逞。”周南明在心底破口大骂。

    然而,周南明表面依旧很谦谦君子,只是嘴上也没歇着,依旧微笑着说,“徐师傅和柳经理可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了,怎么可能轻易被人影响,还是先说说你的意见吧!”

    岂料徐振东却是笑着点头同意,并说道,“我倒觉得周夏说得有道理,先前那件黄绿釉的大罐,亏得我也留了个心眼,特意嘱咐他,先不要说鉴定结果,让我鉴定之后再说,要不然,还真会被他的鉴定结果影响。周夏倒是厉害得很,不但准确鉴定出年代来,就在我鉴定这关头,他和玉晴都将宣传策划都给做好了。”

    柳玉晴也点头说,“我也先看看,免得被他的结果扰乱心神。等会,让周夏先说他的鉴定结果,我们再看看大家的意见是否一致。”

    听柳玉晴这样一说,周南明觉得尚可接受,而且徐振东两人已经开始做鉴定了。周南明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样也好!”

    周夏依旧皱着眉说,“这件作品实在有点难以把握,我也得好仔细思量一阵。”

    周南明嘴上连说,“不着急,鉴定准确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也要对上拍的拍品负责不是。”

    周夏做思考状,根本没接他的茬,而柳玉晴和徐振东忙着做鉴定,也没空理会他,周南明想把责任推给周夏,也宣告失败,还落了个不尴不尬的境地。好在除了王超几人外,几个当事人都没注意到他的尴尬。

    周南明心情很快恢复如常,看徐振东两人做鉴定,还不时小声交流。但他们交流的声音不大,他站得近些都听不清楚,站得更远些的周夏就更应该听不见。他也不时拿眼角余光打量着周夏,心道等他们鉴定结束的话,看你还有什么借口可以逃避。

    “徐师傅,玉晴,你们做好鉴定了吗?这回可以让周夏先说说他的鉴定结果了吧!”看两人将画放下,周南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柳玉晴平静地说,“我和徐师傅鉴定得差不多了。周夏,你要不要再看看?”

    周夏自嘲地笑道,“要我鉴定古代书画,纯属赶鸭子上架,多看也是无益。既然周先生这么急切想知道结果,我也就说说个人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个人荣誉并不重要,大家将这幅画鉴定准确,不影响公司的形象,才是最重要的。”

    “周老师的意见,我们大家都翘首以待呢!”周南明连忙说,他第一次觉得周夏讲废话的水平这么高,到了这时候,丫还不忘推脱责任。

    第四十四章元芳你怎么看

    周夏又酝酿了会,周南明却认为他这是装神弄鬼,但他表面的风度还是有的,也就和大家一样耐心等待,看周夏能得出什么结果来。

    “首先,从这绢纸的材质来看,确实是上了年头的老纸,所以,我断定,这幅平林远岫图不太可能是新仿的作品。周先生,我说得可对?”周夏得出第一个结论,还不忘征求周南明的意见。

    “……”周南明颇有些无语,这尼玛也能拿出来炫耀?但这时候,他也只能点头,“周老师果然眼光独到,我也这样认为。”

    周夏就继续道,“而且这件作品清新自然,简约秀美,和倪瓒早期的画风倒是如出一辙,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那以周老师看,这件作品就该是倪瓒的真迹啦!”周南明开始挖坑,心道你不赶紧说明白这究竟是不是真品,扯那么多没用的做啥,不如让我来帮你一把好了。

    周夏却并没有接下话题往里跳,而是把目光转向刚刚做过鉴定的徐振东和柳玉晴连两人身上。周南明也连忙把目光过去,唯恐他们两人给他递什么暗号之类的。

    好在,柳玉晴两人非常信守诺言,既然答应让周夏先讲,他们也就没做任何回应。

    周夏也不介意,只摇头轻叹着说,“但是,我从绢纸上,并没能鉴定出这纸能到元代至元二年,也就是倪瓒当时创作的公元1342年。据我分析,这纸质大概在四百来年左右。而且,这件作品的风格虽然和倪瓒相似,但仍旧有描摹的痕迹在内,不像倪瓒的其他作品一样,挥洒自如,浑然天成。感觉有些拘谨,较之倪瓒的作品,显得更为慎密,jīng细一些。当然,从中也能看出临摹者有着相当高的绘画天赋。”

    周南明原本还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可听得周夏说出这番话来时,脸sè顿时凝固起来,表情也变得慎重无比。

    周夏没有理会他,继续自顾自地说道,“因此,我断定,这件作品,应该是晚明某位大师年轻时候的临摹之作。这就是我个人一点外行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周先生,徐师傅柳经理,不吝指出来,我一定虚心接受。”

    周南明还在琢磨着该怎么回答,要不要诈唬他一样,使得他改变心意,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来。

    徐振东就抢在他前面,说出了他自己的意见,“玉晴,看来我真是有先见之明,没让他先讲,要不然,刚刚鉴定起来,又会觉得没有什么悬念。”

    柳玉晴轻轻点头,周夏则是一副非常开心的样子,“徐师傅,难道你们的鉴定结果和我差不多?我对倪瓒了解得并不算太多,做这番鉴定,可是连蒙带猜的。”

    徐振东顿时哈哈笑道,“周夏你太谦虚啦!我和玉晴仔细商讨过,也觉得这该是明代中晚期的jīng品临摹之作,可具体出自哪位大师的手笔,还要仔细考证才行。南明,你觉得呢?你的长项就是书画,不会连这个都鉴定不出来吧!”

    周南明如意算盘落空,目前已经被周夏抢占先机,先拔头筹。他自然不能再落后于他,连忙回答道,“我的意见同徐师傅以及玉晴你们一致。而且,经过我这些天仔细琢磨,又细细考证后,我觉得,这件作品应该是晚明时期,著名的诗人,书画家李流芳早年的临摹之作。李流芳早期特别喜爱临仿宋元各家,集各家之长,并融入个人风格在里面,这幅画的特征和他早期的风格十分吻合。”

    这也正是周南明潜心考证的结果,他也不会在这上面撒谎,要不然,柳玉晴她们要是找其他的行家鉴定出不一样的结果来,他可就颜面丢尽了。

    可惜他的这番明显卖弄的结论,丝毫没有获得柳玉晴对他的另眼相看,她只是轻笑着问,“元芳,你怎么看?”

    周夏当时就抢答道,“回柳经理,此画确系小人三弟,李流芳之作。周先生果然慧眼如炬,一眼就鉴定出来了!”

    “一眼就鉴定出来了……一眼就鉴定出来了……”周南明耳边,周夏最后这句话一直在回荡个不停。

    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刚刚周南明已经说了,是他这些天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周夏这是要反过来打他的脸啊!

    周南明臊得不行,他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专研了这么久的书法字画,竟然还不如这周夏这半路出家的家伙,让他今rì在这里猖狂。偏生他的鉴定还相当准确,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吧!

    这让周南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看他和柳玉晴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的样子,更有些隐隐的恨意。

    因为周夏说得没错,这李流芳的大哥正是李元芳,他也是一位诗人。虽然在名气上不如诗画双绝的李流芳出名,但放在现在,李元芳可比李流芳出名得多。原因也正是柳玉晴刚刚的那句火遍全国的“元芳你怎么看”。当然,此李元芳并非狄仁杰身边的那位李元芳。

    “那周老师觉得这幅画能否上拍,我们应该估价多少为好。”周南明从来就不是什么善茬,断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马上又提出新的难题来刁难周夏。

    周夏马上又做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来,沉声回答道,“既然周先生已经确信这是李流芳早期临摹倪瓒之作,自然是可以上拍的。只是,我觉得我们最好提早说对大家讲明为好,免得大家认为,我们天地拍卖公司,是在拍卖仿品。至于估价嘛!我倒觉得,我们可以实行无底价拍卖,以吸引更多的买家参与竞争。而且,就我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我觉得,倘若这幅画真是倪瓒的作品,那在倪瓒的画作也只属于普通之作,升值空间不会太大。但如果确认是李流芳早期的作品,这价值可就要高得多。毕竟,物以稀为贵嘛!经过我们公司的宣传策划,我相信,卖出百万乃至上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周先生和我们天地拍卖公司关系一直相当密切,周先生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吧!”

    周南明差点没被周夏给气死,心说这小子一张尖牙利嘴还真是不容小觑,不仅逃避自己的问话,还把所有鉴定责任都推在自己身上,最后要去参加那什么无底价拍卖,这不明显是坑自己吗?

    柳玉晴没等他回答,就笑着对他说,“无底价拍卖是个好主意,现在拍卖市场不景气,我们公司早就属意进行这样的无底价拍卖,以吸引更多的人气。南明,你这次可真是雪中送炭,我代表我们天地拍卖公司,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周南明简直yù哭无泪,他拿这画来找周夏的麻烦,就是因为这画要送拍,要不然,周夏可以断然拒绝他的。而这时候,他如果要说把画拿走,不上拍卖的话,那不等于打他自己的脸吗?至于周夏说的那什么,拍出百万乃至千万的价格,哄骗一般的藏家尚且不行,更何况是他这样的老油条。

    可事已至今,周南明也只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在柳玉晴面前充大拿,相当豪爽地答应下来。

    柳玉晴便又再次对他表示感谢,“谢谢南明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周南明想了又想,觉得周夏得出结论的过程很不科学,他也寻思着,是不是真如他自己所言的那样,狗屎运气太好,所以才蒙对的。

    既然来了,周南明自然是要将挑战进行到底,半途而废可不是他的风格。他很快就把另外一幅画拿了出来,并对周夏说,“除了这幅平林远岫图外,我还带了另外一副画来,也请周老师帮忙做下鉴定。”

    “这幅画也是要送拍的吗?可不要勉强哦!”周夏觉得,还是先问清楚比较好,要他不想送拍的话,周夏也可以拒绝做鉴定。

    周南明点头笑着说,“如果周老师准确鉴定出来的话,我也可以将它送给周老师的,到时候任由周老师处置,送拍也好,自己收藏也罢,都行的。”

    周夏连忙摆手说,“这可使不得,我周夏何德何等,怎么当得起周先生如此的大礼!”

    周南明心底更叫一个气,听周夏这语气,这厮莫非真以为,他可以准确无误地鉴定出结果来,要知道,这幅画,可是连他自己都拿不准的。

    当然,在表面上,周南明依旧还是那幅非常有风度的样子,“哪里,周老师就任新职,我这本家匆匆赶来,也没来得及带什么贺礼。这幅画我收来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还望周老师不要嫌弃才好。”

    周夏却是正sè道,“我这人素来没有占人便宜的习惯,这样吧!如果我真能鉴定出来的话,周先生不妨就原价转让给我如何?倘若是真品的话,我肯定拿来上拍,替周先生,为这次的秋拍尽一份心力。单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已经承周先生一个天大的人情了,以后有什么需得着我的地方,尽管直言就是,周先生你看怎么样?我们也可以请徐师傅,柳经理,以及在场的各位做个证。”

    大家对两人的关系都很清楚,难得见到两人上演这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好戏,连柳玉晴都乐得看热闹,笑着点头答应下来,同时,还不忘夸两人感情不错之类的。反正不管这两家伙怎么折腾,对公司都是有益无害的。

    PS:推本朋友新书

    千年前天才人物,却尸沉玄月湖深处,偶然机会,一次水患,却是将这具尸体卷了出来。

    一段关于上千年前妖孽般人物的重生。

    一段悠悠岁月,却又遗憾千年,当年的天纵奇才,艳冠天下之辈,可曾都活着……

    重生归来,以其《帝王心经》,漫漫长途,终成神帝的一个故事。

    bookid=2551986;bookname=《神帝》

    第四十五章画蛇添足

    “既然我们大家作证,那我们还得请问一下周先生,这幅画是多少钱收来的?”围观的王超和周夏关系好,这时候连忙问周南明,这样的话也只有他方便说。他这话的意思也很明显,先把价格报出来,免得到时候周南明后悔,或者看画的价值高,就干脆坑周夏一把说是高价收来的。

    反正王超就是个小职员,周南明要跟他一般计较的话那就太失面子,所以,这事他来干最合适不过。

    周南明先前已经说了他这话收来的价格并不高,这时候,他也就讲了出来,“不值一提,也就一万元。”

    “你妹啊!果然是有钱人,一万块根本不放在眼里,买幅自己都拿不准的画,还拿来折腾别人。”王超心底暗骂道,他这会只恨周夏太厚道,还原价买个啥,他喜欢就让他送好了,反正他有钱不在乎这点小钱。

    “嗯,一万块。我们大家都听清楚了,周先生请把画拿出来吧!”王超道,他看着周夏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最差的结局也就是没鉴定准确,但王超觉得,这并不会影响周夏在公司和柳玉晴心中的地位,毕竟,书画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

    周南明微笑着将画展开来,王超伸头看了眼铃印和款识,顿时就轻声嚷了出来,“哇,仇英的画啊!”

    仇英,字实父,

    旁边张杰则嘀咕道,“要是唐伯虎的就更好了!”

    王超就小声道,“我看你是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看多了,是不是还要来个都说我风流无敌霸王枪的唱段啊!”

    张杰只回瞪了他一眼,却不敢多言,给上司留下坏的印象可就大大地不妙。

    那边周夏已经开始做鉴定了,他还是那老一套,先从绢纸的材质做鉴定,看看是否有人工做旧的痕迹。

    这幅仇英款的秋山狩猎图的装裱并不是原款,因为,周夏并没有在上面看到多少墨汁侵润的痕迹,而且这材料,也和原画本身的材质有明显的区别,用的也是现代的纸张,装裱得也比较粗劣。按着周夏鉴定的结果,这幅画装裱时间最长不超过十年。

    虽然装裱并不能说明问题,单多少也会影响到大家对画的判断,毕竟,还是原封原装的好。

    周夏主要还是在看绘画的绢纸本身年代如何,与粗劣的装裱相反,这幅画本身在材质上面,倒没表现出太多的破绽来。不管是材质,sè彩,以及略有保存不当留下的痕迹,都让周夏觉得像那么回事,是上了年代的绢纸,绝对不是新仿纸张能做出来的效果。

    纸质自然不能完全作为评判的标准,但是,倘若鉴定出纸质就是新近年代出的,那这幅画自然就是假的,毫无任何悬念。

    周夏清楚这点,鉴定古玩字画,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排除法。一般而言,如果其他方面都看真,但在某一方面看假,几乎就可以判定为假的,有经验的行家都不会轻易下手。

    材质方面看不出问题,又要进入字画的品鉴环节,周夏把这当成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也就细心揣摩,感受其中蕴含着艺术的美感,以及作画者当时的心境,想要表达的种种情感。

    这方面一直是周夏的弱项,但他也在努力提高,要不然,很可能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阻碍。

    这幅落“仇英实父制”款,铃“仇英实父”印的秋山狩猎图,sè彩鲜明艳丽,人物活灵活现,连逃跑的动物都栩栩如生,表现出来的意境也是相当不错的。

    但周夏也发现一个很大的漏洞,仇英的款识和铃印都没问题,问题就出在旁边的题跋上。

    题跋的是文徵明。

    仇英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以绘画出名,在文学素养和书法上就差了些,所以,仇英甚少题跋,只落题款。而仇英和文徵明相交甚好,很多仇英的画,都是由文徵明来题跋的,如此这般,也算是卖点十足。

    但周夏看这幅秋山狩猎图中文徵明的题跋,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和他之前在天地拍卖公司见过的文徵明的书法真品风格不符,感觉临摹不到位,得其行而不得其神。而且落款这文徵明的铃印也与他见过的,文徵明真品有些细微上的差距。

    周夏退后一步,拉开距离,再细细品味一阵。越发觉得问题很大,因为整秋山狩猎图比较开阔,大气,秋山人物马匹野兽都表现得相当淋漓尽致。可偏偏,留给文徵明题跋的地方空间尤其窄小,并不像是特意留出来让文徵明题跋,反倒像是后人为了作伪,勉强题上去的。

    经此,周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伪跋。

    但鉴定出这是伪跋,并不说明这件秋山狩猎就是赝品,也有可能是后来的收藏者,得到真品后,为了给这幅画增加更大的情趣和收藏价值,自己假托文徵明,为这幅画题跋的。

    虽然因为笔力不够,模仿文徵明不到家,难免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并让人不禁怀疑这幅画的真假。

    但如果这幅画本身真是仇英所做,也完全可以解释。

    周夏现在就陷入这样一个难题中。

    他皱着眉头,暗自琢磨,恐怕这也是周南明纠结的一个地方。按照一般常理推论的话,如果确认这是伪跋的话,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仿品了。

    但从这幅画本身的品质来看,又和仇英的真品风格相同,吹毛求疵或者可以找出点毛病来,但就整体,还是看真比较多些。即便承认这是伪跋,也不会因此影响这幅画的价值。

    反而,则会伪跋说不定还能成为这是真品的有力佐证之一,因为如果整件作品都是作伪的话,完全可以留出更大的空间给文徵明的题跋。

    周夏皱着眉头思量良久,最后得出他自己的结论,这是仇英的真品,但文徵明的题跋也是伪跋。而且从这伪跋的印记上来判断,恐怕还不是近现代的伪跋,据周夏自己估计,大概是在清代早期的时候,由后人所做的伪跋。那时候无节cāo的文人太多,偏生还爱卖弄,题了这样的伪跋在上面还自鸣得意的可能xìng还是相当大的。

    只可惜了这样一幅好画,被埋没了这么久时间而不得正名。

    当然,周夏最后,还是请出系统来帮忙。于是,周夏又听到了系统那冰冷但他觉得异常悦耳的声音,“该作品创作于公元1545年。”

    周夏心底寻思着,公元1545年,是明代嘉靖年间,正是仇英生活的时代,那这幅画该是仇英的真迹无疑。毕竟,仇英还在世的时候,市面上,出现这样高品质的仇英仿品的可能xìng不大。

    周夏退下来的时候,不用他提醒,柳玉晴和徐振东就赶紧上前做鉴赏。

    这时候,周南明也不像之前那样紧张,因为他们两人还是比较守信的,之前那幅画,就没对周夏透露信息。周南明同时也琢磨着,他们这番表现,恰恰正说明,他们相当看好周夏的鉴定能力,对他的鉴定结果十分有信心。

    这让周南明觉得有些无解,他再打量了一下周夏,发现他仍旧一副思考的架势。只是,这次,周南明再不会被他的表面所欺骗,他在心底提高了jǐng戒,也没自找没趣地去和他攀谈。

    而素来多话的王超于小雨等人,也没上前打扰周夏,央求他提前透露点信息之类的,任他在那仔细琢磨。周夏先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鉴定出结果来,已经让他们把他当偶像对待了。

    等徐振东和柳玉晴仔细鉴赏,并凑在一起小声交流探讨过之后,不待周南明说话,柳玉晴就问周夏道,“周夏,你可以说说你的鉴定结果了。如果你觉得还需要考虑一段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先等着,你再看看。”

    周南明这时候也表现出他应有的风度来,笑着说,“周老师,不用着急,时间不重要,鉴定结果准确才最重要。”

    “那我再看看……”周夏想了想,最后说了这么句话出来。

    周南明他们都表示可以理解,毕竟,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借助其他资料,就做出最准确的鉴定来,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但也不能说他们就不对,很多宝贝,绝大部分人都没机会见到真迹,能看上一眼就应该觉得庆幸,值得一辈子去回味和怀念。而且,往往遇上心仪的宝贝,并收藏下来的机会不多,稍纵即逝,考虑时间久了尚且有可能被人抢了先,更别说你还要回去查查资料再做定论,等你考证好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周夏心底虽然有底,但这时候也不客气,又回过头去。他的主要jīng力还是集中在画上,既然已经确定是仇英的真品,他自然要借着这样的机会,仔细欣赏,体会仇英画作的特点,以后遇到仇英的作品或者仿仇英的画作时,心底也会更有底气。只是他这番作为,在其他人看来,却是他拿不定主意的表现。

    周夏沉思一阵,然后才抬起头来,对大家说道,“我先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愚见,我认为,这幅秋山狩猎图,的的确确是仇英的真品!”

    他斩钉截铁说出这番结论来,不只周南明觉得有些吃惊,连柳玉晴和徐振东望着他的目光,都有些诧异。

    第四十六章散财童子

    “高啊!”王超听了后,却是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张杰表示怀疑,连声问他,“你隔得这么远也看明白啦!”

    “我虽然没看明白,但我知道,周夏这样说,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王超如是回答道,倒是光棍坦然得很。至于高是不高,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切!”张杰偷偷对他竖了个中指。

    旁边于小雨表示支持,“我觉得王超说得对,周夏这样判断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周夏,说出来让我们听听,涨涨知识。”

    周夏笑道,“多谢你们两位的支持,让我感觉压力很大呀!我就分享我的一点小心得好了!”

    “洗耳恭听,翘首以待!”王超马上回答道。

    其他人也都想听听,周夏大胆鉴定这是真品,都有些什么样的依据。

    周夏缓缓道,“首先,这画纸的材质,确实是到代了的。我仔细观察过,并没有发现任何仿古做旧的痕迹,纸质的表现,乃至有些cháo的地方,都和明代的绢纸相当吻合。当然,新裱的那个画纸大家就不用看了,一眼新。”

    周南明总算找到说话的机会,“纸质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一切,现在很多仿古做旧的,都有旧纸。”

    周夏辩驳说,“我也没说这就是它为真品最为直接的证据,这只是最基础的东西。至于周先生说的仿古做旧用旧纸的问题,大家不觉得,现在这样一张旧纸的话,价值可是比周先生收来的价格便宜不了多少。既然这样的话,造假者又何必枉费这么大的功夫,直接卖旧纸还省事得多。”

    周南明赤膊上阵,和他展开辩论,“你只说道这其中一个可能,倘若这画是早些时候的仿品,那时候的纸张可没现在这样贵,用旧纸完全可以接受。而且像明清时候的纸遗留到现在,和真品的纸张,也是相差无几的。”

    “倒是有这样的可能xìng”周夏倒是坦诚,但他话锋一转,“至少,我们现在已经达成一致,这绢纸绝对没问题,年代到了,周先生,对吧!”

    周南明点头,在这点上,确实毋庸置疑。

    周夏继续道,“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秋山狩猎图本身,我觉得这就仇英绘画风格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秋山,工而不板,妍而不甜,既有传统的工整惊艳的特征,又容入了他个人清新文雅的特点。至于人物野兽也不用我多说,就两个词形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且,大家看,每个不同的人物,他都用不同的粗细笔法来表现,这正是仇英的最大特点。而且这幅画的整体风格,和仇英的其他作品相似。我在东海博物馆见过不少仇英的真迹,看不出有什么临摹的痕迹,应该就是仇英的真品之一。”

    周南明当时就笑了,“这只是你的主观臆断而已!”

    周夏也笑了,“我们也可以请徐师傅,柳经理,以及在座各位评判一下,反正我认为,这绝对是仇英的真品。”

    周南明便向徐振东和柳玉晴求证,“徐师傅,玉晴,不妨说说你们的意见。”

    徐振东先发表意见,“以我个人的感觉吧,我也认为,这幅画和仇英的风格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柳玉晴却说,“我还从未见到过,能够临摹仇英画作到这种地步的仿品。不管是技法,风格,还是气韵,这这幅秋山狩猎图都和真品无异。”

    周夏顿时有了十足的底气,先向他们表示感谢,然后对周南明说,“我想,以周先生的眼力,也该看出来的,刚才只是在诈我对吧!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人能一点不疏漏地模仿仇英的作品。这幅画作,我觉得是仇英的真品无误。”

    “那我想请问,周老师你怎么看,这幅画上面文徵明的题跋。”周南明憋了这么久,终于忍不住放出他的杀手锏来。

    “伪跋无误!”周夏倒是相当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周南明顿时有种感觉,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他试探着问,“那你还确信,这幅画是仇英的真品无误?”

    “是的!”周夏回答得依旧相当爽快。

    周南明哈哈笑道,“那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见解。”

    “我刚刚仔细看过这文徵明的题跋,确实如周先生所言,有相当多的疑点。我觉得,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后人所作的伪跋。目的自然也很明确,就是想提高这幅画的价值,有仇英的画和文徵明的题跋,价值自然会更上一层楼。但这傻蛋的水平明显不够,这文徵明的题跋添加上去后,只弄巧成拙,反而让人对这幅仇英的真迹怀疑无比。也让这幅真迹湮没至今,所幸周先生慧眼如炬,亲自送到我们面前来,让我能够短暂拥有它,当真是三生有幸。”周夏继续表演。

    “既然是伪跋,那你还鉴定这幅画为真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周南明才没那么容易被忽悠,马上追问道。

    周夏笑答,“还要我说得更明白些吗?以这幅画的尺寸,不就不该有文徵明题跋的空间。大家不妨仔细体味一下,有了这题跋之后,反而让整张画显得局促,这画原本是大开大合,磅礴无比的。现在少了几分豪爽,多了几分拘束。倘若是后面的仿品,在这里题跋简直是画蛇添足,只能说明造假者智商有问题。当然,在这上面题跋的家伙智商更有问题,因为他脑子抽筋,爱宝心切却又自不量力,差点将仇英这样一幅难得的jīng品之作都给毁了。”

    周南明笑道,“照你这样说,这文徵明的伪跋,非但不是缺点,反而成为它是仇英真品的佐证啦!”

    “周先生真是聪明,一点就通!”周夏由衷地赞叹道。

    周南明却觉得很不是滋味,他也明白,和周夏这样,认定这个死理的家伙说不清楚,纠缠下去,只会显得他很不专业。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徐振东和柳玉晴两人,询问他们的看法。

    “我觉得周夏说得有道理,这幅秋山狩猎图,除了那文徵明的伪跋外,其他方面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反正我支持周夏,这件就是仇英所做的真品。”徐振东首先发表意见表示支持。

    柳玉晴则说,“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无可挑剔,因为之前被很多人鉴定为仿品,所以,这幅画的保管措施,也做得不好。我觉得需要请专家修复一下,并重新装裱,方能显出仇英真品的真正价值来!”

    王超在旁兴奋地说,“这么说,徐师傅,柳经理,你们都支持周夏,认为这是仇英真品对吧!”

    徐振东和柳玉晴很默契的点头,周南明见到这样一幕,顿时就傻眼了。他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xìng,但他天xìng浪漫,追求完美,不太肯接受真品上有伪跋这样的现实。反而,宁可认为它是仿品。

    王超嘿嘿笑道,“看吧,我就说周夏眼光高!我也认为这是真品,虽然有那么些遗憾在上面,但这正是不完美的完美不是。”

    于小雨和王艳丽陈晓军他们也都出言附和,表示支持周夏的意见,唯有张杰在那沉默不语。

    张杰其实心底一直在暗自琢磨着,周夏刚刚斩钉截铁说这是真品的深层次意思。他越想越觉得,周夏这厮心思深沉,不愧是他在公司的最大对手。

    倘若这幅秋山狩猎图真是真品的话,他说对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都市鉴宝师 http://www.xshubao22.com/4/46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