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难道说,这些种能力,只对瓷器有效?”

    想到刚才的事情是在瓷碗上发生的,王观脚步一停,改变方向,朝一个摆满了瓷器物件的摊位走去。

    这个摊位上的瓷器,也是多种多样,盘碗碟瓶,一律不缺。此外,还有各种观音佛像,猪牛猴马等等造型独特的陶瓷摆件。

    而且,形状多样化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历朝历代的瓷器,在这个不大的摊位中,都全部齐全了。

    夏、商、周朝时期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秦汉时期的瓦当、汉砖、陶俑;隋唐朝时期的青瓷、白瓷,以及唐三彩;五代时期的秘色瓷。

    当然,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的瓷器,自然不会缺少。至于元明清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粉彩瓷,更是应有尽有。

    一个小小的摊位,近百件瓷器而已,就已经囊括了中国五千年的陶瓷发展历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王观肯定是不会信的。特别是,触摸了摊位上大半瓷器,却没有丝毫感觉,他就知道,自己该转移阵地了。

    又转了两三家摊位,尽管没有收获,但是王观的兴致不减,不过他忽然看见一些摊主的眼神不对,立即意识到,自己好像是犯了忌讳。

    毕竟,常人逛商店,哪怕也是多看少买,但是人家至少会买。不像王观,转悠了半天,而且在那里挑挑拣拣,十分专注的模样。

    可是最终,竟然连问价的意思都没有,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样的行为,哪里是来买古玩呀,分明是在捣乱,寻开心。这也是由于王观在每个摊位上待的时间不长,不然那些摊主,早就开口斥喝,或者挤兑他了。

    大家都知道,去买东西的时候,挑拣了半天,却没有买,肯定会受人白眼的。骂一句穷鬼还是轻的,说不定会在暗地里诅咒呢。

    “或许,不应该在街头摊位上耽误工夫,应该直接进入那些正规的古玩商店看看。反正只是观赏,也不妨碍他们……”

    王观自己也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会犯了众怒。当下,向街道的店面走去。毕竟,正规的古玩店,哪怕其中掺有假货,也应该会有不少的真东西。

    “对了,差点忘记,还有这个!”

    才准备走进古玩店之时,王观突然看到了什么,立即加快脚步,拐过一个街头,来到一个摊位之前。这个摊位,摆放的不是古玩物件,而是一片片残缺不全的碎瓷片。

    “残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价,残而不失其师。”王观记得,这是一个收藏大家,对于瓷片收藏的评价。尤其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拣集、整理、观赏、对比瓷片达到提高眼力的目的。

    当然,真正吸引王观走来的,却是他知道,在千年瓷都之中,完整的瓷器可能会有假。但是绝大部分古瓷片都是真品。

    因为,十几年来,在瓷都发掘了很多古代御窑、民窑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瓷残片。

    这些古瓷残片,除了受重点保护的窑址区,被严格禁止拾拣之外。其他的一些窑址遗迹出土的瓷片,并不禁止它们在民间流通。

    况且,想禁止也禁不了。整个城市,就是建在古代窑业废墟上的。无论什么基础建设,只要动土,就可能会出土大量古瓷片。

    早些年的时候,有人在路边踢开一层泥土,就能看见大堆的瓷片。包括现在,还经常有人在昌江旁边,拣到各种珍贵的古瓷片呢。

    古瓷片的货源,相当的充足,而且价格也不贵。几元,十几元不等,不过有些珍贵的,也能买到上万元。

    而且,瓷片是残的,能够让人清楚的看到胎质的情况,想要造假也很难。再说了,就算伪造成功,惟妙惟肖。需要的成本,也要远远高出卖出去的价格。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造假的人不会去做的。

    所以,整个古玩市场的古瓷片,绝大部分都是真品。然而,瓷片具体是什么年代,到底值多少钱,就要看你自己的判断了。

    “老板你好,你随便看看,看中了什么,告诉我一声。”

    与摆古玩的摊主不同,这个卖古瓷残片的小贩,却是十分的热情。看见王观走来,立即洋洋洒洒的说道:“我这些瓷片,都是在湖田、湘湖、银坑坞等窑址挖的。那些都是官窑厂的遗址,瓷片的品质就不用我多说了……”

    “你看,这是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代的珐琅彩、粉彩……老板你喜欢什么朝代的瓷片,尽管告诉我,我帮你拣出来。”

    这个小贩的文化程度或许不高,但是对古瓷片的认知却非常的专业。对于瓷片的年代、纹饰、款识等方面描述,相当的准确。

    尽管王观听不出真假来,但是感觉这个小贩,与一般的专家,没有什么区别了。。。。。。。。。。。。。。。。。。新书,请大家多支持,求收藏,推荐。

    第7章影青

    “我先看看……”

    王观又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不会随便听信了小贩的忽悠。

    “好,你慢慢看,看中了什么,就招呼我一声。”小贩说道,转而去招呼其他人了。

    王观抬头左右打量,发现这个瓷片地摊也不小。而且,来买古瓷残片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也有几个和王观年纪差不多的青年。

    来古玩地摊淘宝的人,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成分相当复杂。从文物商贩、收藏家到专家学者、古瓷爱好者、陶瓷院校学生,以及外地游客、纯属凑热闹者,各色人等都有。

    以前,这些人多半是摊主小贩们眼中的肥羊。可是现在,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资讯爆炸性的传播,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也被人逐渐知道了。

    谁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古玩市场之中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受骗上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摊主小贩,下象棋、打麻将。主要是现在的人,不那么容易忽悠了,生意自然显得较为冷清。

    与之相对的,就是繁华热闹的古瓷残片市场。

    大家都知道,这些残片,不可能假得到哪里去。哪怕是上当了,也无非是多花了一些枉费钱,高价买了便宜货而已。东西,至少有保证,还是真的。

    特别是一些游客,来到瓷都游玩,自然要买些纪念品。不过,他们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眼力不行,整件的古玩吃不准,那就买瓷片好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古瓷残片市场,才会繁盛起来。

    要不然,以往出土的古瓷残片,往往因为不具备文物价值,而被重新填入地中掩埋起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将这些古瓷片带入市场,也算是变废为宝。

    不过,这个时候,王观也有些担心,这些古瓷片严重残损,不知道能不能成为触发奇异能力的契机。带着几分忐忑的心情,王观走到摊主口中的宋代瓷片区域,轻轻蹲了下来,也没有犹豫,直接拣起了一片破碎的瓷片。

    顿时,王观立即感觉到,一股微微的气息,在掌心流动。

    然而,这个奇异的感觉,非常的快速,一闪而逝。如果不是王观屏气凝神的感应,差点就忽略过去了。但是,王观也意识到,这种微弱的感觉,并没有在集古斋中触摸瓷碗的时候那样强烈,更加没有看到瓷片上散发出光芒来。

    可能是由于瓷片是残的,感觉也分散了许多。

    王观暗暗猜测,想了想,干脆把几片残瓷抓到手中。他立即就感觉到,一缕缕气流,在手心游动起来。不过,也很快就消失了。

    “怎么回事呢?”

    王观皱起了眉头,放下了手中的瓷片,然后在一片片残瓷上,轻轻的触摸起来。几乎在每块瓷片上,他都有一些类似的感觉。感觉有阵阵细微气流在涌动。

    一会儿,王观琢磨出一些规律来。这些瓷片有大有小,大的瓷片,感觉相对明显;小的瓷片,却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证实,自己的确拥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王观喜形于色,如果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恐怕要乐开花来。

    勉强压住狂喜的心情,王观也没有因此而满足。因为他知道,这种奇异的能力,还有深入挖掘的可能。毕竟,刚才在集古斋,已经证明了这点。

    “看来,真要进古玩店一趟了。”

    王观若有所思,他尝试多次,无论抓再多的瓷片,都没有十分明显的反应,更看不到瓷片上有光芒。那么只有到古玩店,拿只完整的古瓷器,验证一下了。

    有了决定,王观小心翼翼把手中的瓷片放下,就要收手起身离开之时,无意之中碰触到了一片青色的瓷片。就这么一下,让他的手指,有种触电的感觉。

    “咦!”

    王观感觉到异常,连忙把那块青色瓷片拿了起来。一入手,一股较强的气流,立即从他的手中钻进了身体,飞快的游动起来,直达双眼。

    与此同时,王观又感觉到,自己的眼睛,一阵微微的酸麻。他连忙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的时候,马上就看到,手中的青色瓷片,正散发出幽幽的光芒。

    王观可以肯定,这不是幻觉。

    “真的不是在做梦……”王观惊喜交集,同时也意识到,手中的青色瓷片,肯定不是普通的残片那么简单。

    定了定神,王观又惊讶的发现,在地摊之中,居然还有二十几块瓷片,与自己手中的青色瓷片遥相呼应,闪烁阵阵青中带白的光亮。

    “该不会,这些散落的瓷片,都是一个瓷器的残片吧。”

    王观心中一动,自然而然的推断出来。不过,当他准备把那些瓷片收集起来的时候,眼中突然感到一阵酸涩,头晕目眩,天昏地暗的感觉,再次席卷而来。

    脑袋一晕,眼泪哗啦啦的滴落,像是敞开的闸门,不住了流了下来。王观连忙捂住眼睛,半响之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看来,使用这种能力,还有一定的限制……”

    一会儿,王观抹去泪痕,睁开眼睛,发现视觉没有受到影响,马上长长吐了口气,心里也有几分惊怕与庆幸。

    休息了片刻,王观的眼睛,渐渐变得清澈起来,他的心里,也随之萌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把刚才看到光亮的瓷片买下来。

    能够触发奇异能力,而且发光发亮的东西,肯定非同一般。

    现在错过了,以后估计会后悔。

    王观刚才也看清楚了,那些散落的瓷片位置,大致还记得。不过他却没有立即去寻找,反而叫唤摊主过来,漫不经心的问道:“这东西多少钱?”

    “哟,这是宋代的影青瓷,品质超群,价格可不便宜。”

    那摊主瞄了一眼,也没细看,直接就露出憨厚的笑容,郑重说道:“这块影青,可是我摊子上的精品,价钱相对其他瓷片来说,恐怕要高出一些。”

    摊主也不傻,看见王观在摊子摆弄了十几分钟,最后才挑出这块瓷片。显然是相中了要买下来,哪怕会轻易放过宰一刀的机会。

    王观讨价还价的经验虽然不多,但是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一听摊主的话,立即把手中的青色瓷片放下,抬头问道:“有多高?”。。。。。。。。。。。。。。。。。。。。。。新书还嫩,不过可以收藏养肥,求推荐。

    第8章来玩拼瓷吧

    “嗯……”

    摊主迟疑起来,看见王观的反应,就知道他不是钱多人傻的肥羊。价钱开高了,说不定会直接甩手走人。毕竟,瓷片不是瓷器,没有所谓的唯一性。如果说是一个完好无损的瓷器,开价再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王观现在要的,只是一块瓷片而已。

    影青瓷片,的确像摊主所说一样,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瓷片。但是在千年瓷都之中,最不缺的,不能这种瓷片了。因为,这种影青瓷,就是在瓷都烧造的。几十年来,在瓷都附近的区县,都发现了大量影青瓷片,窑址至少有三百多座。

    而且,影青瓷出土的范围也极广,不仅是在瓷都,在其他地方,东北、华北、黄河南北及长江流域各地都有发现。

    大家都清楚,无论多好的东西,一但多了,就不会那么珍贵值钱了。所以,摊主犹豫了一会,才慢慢张开手掌道:“起码,要这个数。”

    “五毛钱?”王观故意在装傻。

    “不能啊老板,我进货的时候,都不指这个数。”摊主哭笑不得道:“我说的是五十。”

    “我怀疑你这是在昌江边上拣的,根本不用五块钱。”

    王观也没有退让的意思,淡定说道:“你看我脸上,是不是写有肥羊两个字,居然这么宰我。这块瓷片,也就我的指头大,我最多能出五块钱。”

    看见王观讨价还价,摊主一点也没有反感,反而有些高兴。像他做生意,最怕遇到那种听到高价,立即甩手走的人。

    听到还价最好,那恰恰说明了,王观有意向要买。

    只有这样,才能谈得成交易。

    与此同时,不等摊主开口,王观又继续说道:“我不仅只要这块瓷片而已,如果价钱合适的话,我也懒得走了,就在这里多买。不然,我不信整个古玩市场,这么大的地方,就你这家摊位有影青瓷片。”

    “你要买多少?”摊主迟疑不决,明显是意动了。

    “二三十片吧。”王观随意道:“我看看,能不能镶嵌一幅瓷画。”

    “这可是古瓷片,你用来镶嵌瓷画,岂不是糟蹋东西么。得,我也不多说……你是主顾,买回去砸着玩,也是你的事情。”

    摊主搓了搓手,憨厚笑道:“不过,你看我这么大的摊主,养家糊口的,也不容易。五块钱,这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你能不能再加点。”

    “那六块好了。”王观重新报价。

    “不行,我这瓷片,有大有小。等下,你专拿大的瓷片,那我就亏大了。”摊主连忙摇头,让步道:“我可以便宜点,二十块钱卖给你。”

    由五十,降到二十,几乎是拦腰斩了大半。不过,王观也知道,这不是摊主的底线。

    当下,王观耐着性子,一步一步的提价,七块、八块、九块,一直提到十块,然后就坚持不动摇了。

    又磨了一会,摊主反而先没了耐性,终于叹气道:“好,就依你。”

    “成交,我要三十块瓷片!”

    王观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也不急着挑选瓷片,而是站了起来,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然后不经意似的,取出钱包,拿出了三张红票子,递给了摊主。

    “行,你自己拿吧。”

    摊主也没有怀疑,接了钱,给了王观一个小袋子,让他自己拣。

    这个时候,王观也没有放松,俯下身体,表面上是东拿一块,西拿一片,好像是看到了合心意的就拿起来。实际上,他却是凭借模糊的记忆,把刚才看见的那些散发光亮的瓷片,一个不留的挑走了。

    很快,又拣了几块瓷片,凑足了三十之数。王观朝摊主点了点头,转身慢悠悠的走了。直到走了很远,上了公车,他才渐渐激动起来。

    终于拿到手了。

    不管这些瓷片,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瓷器。但是,仅仅是它们能够浮现光亮这点,就可以知道它们不差,应该是同一个级别的东西。

    一个小时之后,王观回到了住处。

    此时,已经到了晚上,他连晚餐也没有吃,直接爬上了六楼,开门进屋,把碎瓷片小心的放到床上,仔细的研究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无论王观怎么摸、拿、捏、抓,这些瓷片,都没有异常的反应,更加不用说发光发亮了。

    对此,王观很是无奈。闷了一会儿,他的注意力,也就转移到瓷片的本身来。

    “摊主说,这是影青瓷!”

    “影青瓷,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似白而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故有人叫它为影青、或者隐青、罩青!”

    王观拿起一块瓷片,仔细的观赏,脑中努力的回忆着看过的知识。

    印证对比的同时,王观发现,手中的瓷片,的确符合影青瓷的特点,胎质很薄,白中闪淡青色,而且手感莹润精细,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是晶亮透彻,好像美玉。

    “难怪,影青瓷会有假玉器之称。”王观赞叹起来,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哪怕是碎的,也能够看出不凡之处来。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整器。”

    欣赏了一会,王观心中一动,慢慢的尝试,想要把这些碎瓷片拼凑起来。

    二十多块碎片,每块大小不一。而且,大的,也是相对来说,其实也就拇指头大而已。小的,却像小拇指的指甲片一样。

    零零星星的,想要拼凑起来,也是一件费时费心的事情。而且,瓷片是不粘的,一松就分开了,又给拼凑增加不小的困难。

    幸好,王观看过电视收藏节目,记得一个收藏家说过,摔碎了一个瓷碗,若是重新拼凑起来,在破碎处抹上大蒜汁还能使其黏在一起,比一般的强力胶水都更实用。

    粘好之后,只要不泡水,就不会轻易不会碎裂。

    想到这里,在房中找不到大蒜,王观立即匆匆下楼,到附近的生活超市,买了几只大蒜,又拿了几块面包充饥,立即风风火火回去了。

    回到住处,王观一边喝水啃面包,解决晚餐,一边拿东西来碾压大蒜。一股股辛辣的气息扑面而来,把他熏得两眼泪汪汪。

    不多时,一切准备就绪,王观玩起了拼图游戏,小心翼翼的粘连起来。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没错,一个多小时之间,一只小碗的雏形,立即呈现出来了。

    王观心情激动,小心的拈着一块瓷片,补上最后一个残缺。

    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支持。

    第9章见证奇迹的时刻

    经过王观的努力,终于把二十多块碎瓷片拼凑起来,形成了一只小巧玲珑,青中泛白,拳头大小的瓷碗。

    然而,就在小碗成型的时候,一道青光浮现,直接朝王观的眉心刺去。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王观措手不及,只能下意识的闭上眼睛。

    青光就好像是游丝,钻进了王观的身体之中,慢慢的融入了他的眼睛里。

    一时之间,在一片黑暗的模糊之中,王观好像依稀看到了一枚赤金色,光芒万丈,瑞气千条,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圆形方孔钱。

    然而,不等王观仔细观看,他却突然发现,手中一阵滚烫,连忙睁开眼睛,只见手中用大蒜汁拼凑起来的小碗,却绽放出阵阵好像太阳一般的刺青光晕。

    光晕浮动,如同湖中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一缕缕暖流,也随之渗到了王观的身体之中,好像与什么东西发生了共鸣。

    陡然,小碗中的光晕一闪即灭,却又忽然死灰复燃,爆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

    一光一暗一亮,一闪一烁,就好像是烛火跳动幻灭,时间非常的短暂,王观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发现手中突然传来一股巨大的吸力。

    这股吸力,好像是要把他的精气神,包括生命灵魂都吸走。他没有丝毫抗拒之力,就觉得一阵头重脚轻,眼前一黑,晕倒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王观才迷迷糊糊的苏醒过来。苏醒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只不过是意识在活动,身体还赖在床上一动不动。

    突然,身体传来的阵阵酸麻,让王观彻底的惊醒过来,连忙睁眼一看,却突然发现阳光已经从窗口照射了进来。

    王观一惊,再一按手机,观看日期与时间,立即知道,一个夜晚过去了。

    “怎么回事?”王观有些惊骇,隐隐约约也有一些印象,眼睛一转,看见了床边上的那只影青小碗。

    小碗静静的搁在床边,阳光洒落进来,映在小碗的边沿位置。一抹晶莹如玉,青中泛白的光亮,十分的惹眼。

    特别是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王观还隐约看见,在小碗的内壁,浮现了暗雕花纹。这恰恰充分证实了,影青小碗晶莹润彻,透明性强的特点。

    然而,一眼望去,王观却非常的震惊,瞬间睁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的模样,仿佛看到了奇迹的降临。

    “这怎么可能……”

    强烈的好奇与震惊,让王观暂时抛开了对影青小碗的畏惧,小心翼翼的伸手,把小碗拿了起来。然后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的打量。

    “叮!”

    王观轻轻一弹,清脆悠扬的声音入耳,也让他更加的震惊、迷茫、困惑。

    “这碗不是碎的吗,怎么一点碎裂的痕迹也没有。”

    此时此刻,王观心中的惊骇,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一遍又一遍的摩擦小碗的沿壁,甚至轻轻用力的拉扯。

    然而,一切徒劳无功。影青小碗,就像是完好无损的整体。整个碗口、沿壁、底足,都是晶莹如玉,光亮如镜的模样,别说蛛网裂纹了,就是灰尘也不见丝毫。

    要知道,原先的影青小碗,可是碎成了二十多块,虽然经过简单的黏合,让它还能保证一个完整的形体。不过碎裂的痕迹,还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整个小碗身上,还密密麻麻布满了许多道浅浅的裂痕,像是蛛网一样密布,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它曾经碎裂过。

    但这一刻,整个影青小碗的所有裂痕竟全部消失不见,只从肉眼观看,它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器皿,仿佛从不曾碎裂过一样。

    这个时候,王观的情绪,也渐渐地平衡下来,一次次的打量、检查,硬是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破绽来。如果不是床边上,还散落了一些碎瓷片,几乎让王观怀疑,自己昨天是不是买了一个完整的影青小碗。

    “似乎,我拥有的能力,不仅是鉴别瓷器的真伪而已,更能够修复残器。”

    王观小心的举起了小碗,只见白净如玉,轻巧薄透的小碗内壁,在阳光的穿透下,清晰的浮现了在碗外的暗花纹饰。

    这只影青小碗,真的在一夕之间,焕然一新,变成了整瓷。一层柔和的光晕,让王观看得目醉心迷,一阵失神。

    要知道碎瓷与整瓷,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呀。

    一个完好无损的瓷器,如果价值百万的话,那么碎裂之后,哪怕并没有遗失一片,还能保持完整的形体。但曾经碎裂过,它的价值绝对会暴跌许多倍,只剩下十分之一。

    想到这里,王观仿佛看见了一条金光大道,发家致富的门路。拥有了修复瓷器的能力,就简直相当于能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只要以后,王观低价买进碎瓷,然后重新修复,再高价卖出去……恐怕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成为世界首富了。

    当然,前提是低调行事,不要让人发现异常。不然,世界首富没做成,估计会被人捉去当小白鼠解剖切片研究。

    而且,想到昨晚的遭遇,以及现在还隐约作通的身体,王观也感觉到,修复碎瓷,好像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冷静下来之后,澎湃兴奋的心情没有了,不过王观还是有几分激动的。

    毕竟,这次经历,再次证明了,他的奇异能力,还要挖掘潜力的可能。慢慢的摸索下去,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惊喜等待自己。

    “叮咚叮咚咣……”

    突然,一阵震铃声音,打断了王观的思绪,他回头一看,却见是手机响了。

    “八点,要让班了。”

    一看手机,王观立即警觉,这是自己昨天调的闹钟。当下,连忙进卫生间洗漱,冷水扑面,尽管身体依然疲倦,但是眼中却充满了生机活力。

    一会儿,换了件衣服,王观正要出门,忽然心中一动,拿了几张报纸,把影青小碗小心的包裹起来,带了出去。

    在公车上,望着道路两边,开始枯黄凋落的树木,王观却觉得春意盎然,仿佛能够听到树叶中小鸟欢呼雀跃的声音……。。。。。。。。。。。。。。。。。。。求收藏,推荐,请多支持,谢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0章大漏

    约莫一个小时,王观来到了集古斋。

    高德全已经到了,拿着一个鸡毛掸子,游走在几个架子之间,小心的拂去瓷器上的灰尘。看见王观来了,也不开口,只是友好的点头。

    “高经理,早上好。”王观主动问候,连忙放下影青小碗,上前接过高德全手中的鸡毛掸子,继续清扫起来。帮人打工,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连斟茶倒水、清洁打扫这点琐事也做不好,叫人怎么放心提拔你。

    “好。”高德全微微点头,就向柜台走去,途中见到王观用报纸包裹起来的影青小碗,便随口问道:“拿什么来了?”

    “一个小碗,我前些时候淘到的,有点迷惑不解的地方,想请高经理帮忙掌眼。”王观连忙说道,也正是存了这样的心思,才把影青小碗带过来了。

    王观听一个收藏家说过,收藏古玩的人,最喜欢把玩物件。不管东西是真是假,在鉴别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想必,他的请求,高德全不会拒绝的。

    “哦……那我看看。”

    高德全果然有几分兴趣,伸手剥开了层层报纸,影青小碗也呈现在他的眼前。

    “咦,东西好像不错。”

    还没有上手,只是肉眼一看,高德全就忍不住赞了一句,兴趣也更加的深厚了。因为他知道,一些好的东西,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会给人强烈的直观感。

    如果有这种直观的感受,那么这东西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只有真正的行家,通过常年的知识积累,以及许多的经验教训,已经锻炼出来了,才会有这样敏锐的直觉。

    换成新手,第一眼的直觉,多半是不靠谱,千万不要相信。

    “影青瓷……”

    一上手,高德全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没有开灯,直接走到大门前,光线充足的地方,认真的观察起来。

    对着阳光一照,小碗外面的暗花纹刻,立即清晰的在内壁浮现出来。

    暗花纹刻,是常见的缠枝莲纹,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特别是在光晕的浮动下,更是给人一种动态之美。

    高德全欣赏片刻,手腕一转,目光落在影青小碗的底足上。四个青色的楷书,立即映入了他的眼帘。

    “沐斋居士!”

    高德全念了出来,表情却一变,有种惊喜交集的感觉。

    “高经理,你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什么人物吗?”

    这个时候,王观走了过来,他刚才也留意到底足的落款,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沐斋居士的来历。可惜刚才还要赶来上班,不然他就直接上网搜查了。

    不过,看高德全的反应,似乎知道沐斋居士是谁。

    “真是沐斋居士……”

    高德全没有理会王观,小心的端着小碗,反复的打量。釉面、缠枝莲纹、底足胎质、四字楷书,每个细节,都没有放过。

    最后,他还拿出了高倍放大镜,一点一点的研究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王观微微一惊,多了几分担心,害怕通过高倍放大镜,能够看到瓷器上的碎裂痕迹。然而,事实证明,他纯粹是杞人忧天。在高倍放大镜之下,影青小碗,依然是那么晶莹剔透,整体如一,没有丝毫的瑕疵。

    “东西是真的。”

    良久之后,高德全搁下高倍放大镜,叹声道:“流传了两三百年,品相却依然完美无缺,好像新出窑的一样,却没有一丝火气,果真不愧是官窑中的精品。”

    “真的?”

    尽管心里有了准备,但是王观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喜交集,同时又有些迷惑道:“才流传两三百年?可是卖我东西的人却说,这是宋代的影青啊。”

    “宋代?”

    高德全一愣,随之皱眉道:“他眼睛瞎了,没有看见底足的落款么。这样说来,他肯定不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谁了。你当时,是花了多少钱,拿这个小碗的?”

    “三……”

    王观还有些迷糊,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不等他说完,高德全就惊声道:“才三十万!居然给你拣了个漏。”

    也不怪高德全这样想,主要是这影青小碗的品相,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卖家断错了年代,价格也不会便宜的。

    然而,王观不知道高德全的想法,还火上浇油道:“没有三十万那么多。”

    “什么,你是说三万块!”

    高德全被惊住了,声音都有些发颤。

    得,价格不能再低了,不然非把他闹出心脏病不可。王观摸了摸鼻子,算是默认了。毕竟,这么好的影青小碗,若是说只花了三百块钱买的,哪个会信?

    “雍乾时期,唐英自制的缠枝莲纹影青小碗,居然只卖了三万块,简直就是惊天大漏。天呀,这样的好事,怎么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高德全感叹连连,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高经理,你的意思是,这碗,很值钱?”王观试探问道。

    “不是值钱,而是非常值钱。买你碗的人,脑袋肯定是被驴踢了。三万?后面再加两个零还差不多。”

    一会儿,高德全也冷静下来了,叹声道:“那人,肯定是没念过书,把小碗断错了年代,才会把这样的好东西,拱手让给了你。”

    “不过,也不该呀,就算是断错了年代,这样精美的小碗,也不至于三万块出手……”

    高德全感觉十分的迷惑,所以才觉得那个卖家,脑袋肯定是被驴过踢了。

    “或者……”王观反应快速,心思一转,马上想到了托词:“那个人觉得,这碗太新,是赝品。所以打算坑我一把,没有想到,这东西是真的,最后便宜我了。”

    “也只能这样解释了。”高德全轻轻点头,看了眼王观,神色有些复杂道:“你呢,是不是看出来了,所以才会买下这个小碗。”

    “我也不敢肯定,只是觉得这小碗不像是假的,就买下来了。”王观说道,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

    “宁买真似假,不买假似真。”

    高德全郑重说道:“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拣了个大漏了。”

    “谢谢高经理。”王观微笑道,神态自若。一天下来,接二连三的惊喜,已经让他变得有些麻木了,心中欢喜,却激动不起来。

    当然,落入高德全眼中,这是稳重的表现。忽然觉得,这样的性情,加上果断,拣到一个大漏,似乎也不奇怪。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多多支持,谢谢。

    第11章真正的富贵人家

    拣漏,靠的不仅是运气,该出手就出手。不然,一错过机会,就很难遇到了。

    高德全很是感叹,不过也很快平静下来,一边欣赏影青小碗,一边说道:“东西很好,近些年来,已经很少见到这么精致的东西了。而且,这还是唐英的作品,更是意义非凡。”

    “高经理的意思是,这个沐斋居士,就是唐英。”这个时候,王观才意识到,高德全两次提到的名字,本来已经麻木的欣喜,也再次复苏起来。

    唐英是谁,对于生活在瓷都,而且接触过陶瓷文化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个陌生人物。

    至少,王观床头的古玩书籍,也不是白买的,自然也知道唐英是谁。清代雍正、乾隆两朝最著名的督陶官,在职将近三十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由于他潜心钻研陶务,并且身体力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

    在任期间,他对瓷器制作及其发展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瓷史上称他督陶期间景德镇所制陶瓷为唐窑。为姓命名,可见大家对唐英的认可。也正是从他开始,清代的陶瓷业,才达到巅峰状态。在他之后,陶瓷行业,便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不是他还有谁。”高德全摇头道:“所以说,读书要细。世人都知道,唐英字俊公,可是,却忘记了,他还有许多的号。如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这些款识,不能忽略了,忘记了其中一个,会吃大亏的。”

    高德全很有感触,举着小碗道:“如果我没有看错,这个缠枝莲纹影青小碗,就是唐英亲手制作,留以自用的瓷器,所以才会书写沐斋居士的款识。”

    “话说当年唐英,五十多岁了,才到瓷都做督陶官。对于陶瓷,应该是一窍不通。可是到任之后,就住进窑厂,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从第一道工序学起。不但在近一年时间里掌握了烧瓷技艺,而且还博采众长,创造发明了许多瓷器,反过来指点工匠。”

    “从这只小碗,就可以知道,唐英的制瓷,是什么样的水平了。”高德全一脸的佩服:“难怪钱老曾经称赞,瓷都的官窑民窑,以唐窑第一。”

    “对了。”

    高德全忽然想起什么,立即挥手道:“收拾一下,我们走。”

    “去哪?”

    王观愣住了,不明白高德全的意思。

    “当然是去拜访钱老。”高德全说道,拿了个锦盒,把影青小碗轻轻放进去,然后匆忙锁上了集古斋大门,把豪华轿车开了过来。

    王观呆了呆,听到高德全的招呼,立即反应过来,连忙钻进了副驾驶座。

    “高经理,集古斋……”

    上了车,王观忍不住说道:“早上才开门不久就关上了,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没事,反正现在是淡季,估计也没人上门。”高德全淡定道:“而且,真有生意上门,会有人联系我的。”

    王现点了点头,也不再说话。毕竟,对于古玩生意的门路,他还不怎么了解,高德全都不在意,他又怕什么。

    轿车很稳,也很快,十几分钟之后,王观注意到,轿车是向郊外行驶的。不久之后,就出了郊外,又行驶了片刻,来到一片高档别墅区。

    关于这片别墅区,王观听闻其声,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传说,在这里居住的,都是非富即贵的成功人士。而且,就算有亿万身家,没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地位,也不能住进来。

    虽然,王观对于这样的传说,向来是持保留的态度。可是现在,发现轿车驱进别墅区,还要通过层层关卡的检查之后,才能够慢慢入内。所以对于这样的说法,王观又信了几分。

    一番拐弯抹角,轿车停在了一个高庭大院之前,在高德全的示意下,王观下了车,左右打量起来。立即发现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空气十分清新,不时可听阵阵雀鸟的清脆鸣叫声,非常的静雅,充满了生机与祥和的气息。

    一时之间,王观有种明悟,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养生圣地。在这样的环境居住生活,好像摆脱了凡尘俗世,不仅可以调养身心,更能够延年益寿。

    “叮咚!”

    就在王观沉思之时,高德全已经按响了门铃。

    “德叔,你来了。”

    过了一会,庭院之中,走出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刚毅的青年,他看了到了高德全,立即露出一丝笑容,随手把门打开了。

    “老爷子在么?”高德全走了进去,指着旁边的车辆道:“好像是有客人来了。看这车,好像是俞飞白那小子的。”

    “德叔好眼力。”

    魁梧青年笑道:“就是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拣来两件东西,请老爷子帮忙掌眼呢。”

    “什么掌眼,分明是来拉纤的。”高德全笑骂起来:“居然打主意到老爷子身上,也不怕他爹知道了,扒了他的一身皮。”

    高德全与魁梧青年在说话,王观插上不嘴,只有默默跟在后面听着。

    所谓的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为买卖双方穿针引线,如果交易达成了,中间人就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这俞飞白,与钱老是什么关系,他不清楚,不过能够听出来,应该交情不错。不然,也不会堂而皇之的上门推销谈生意,而且钱老他们也不介意。

    王观在留心聆听之余,也惊叹的发现,这个庭院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幽深雅致。一路上,是鹅卵石铺成了小道,两旁是各种花草树木。

    在繁茂枝叶之中,半遮半掩的,是一层层古朴自然,十分精巧的建筑。哪怕只是管中窥豹而已,王观却也知道,这些建筑不只精巧,恐怕内部的装潢也更加奢华。

    又走了片刻,眼前豁然开朗,率先进入王观眼帘的,却是一片池塘。池塘之中,有一座假山,山上雪白的瀑布如帘飞流。

    池中,色彩斑斓的金鱼,舒展体态,惬意畅游。岸边,杨柳依依,枝条随风拂动,偶尔沾了池边的水,晶莹洒落,散发出好像珍珠似的光芒,刺目而耀眼。

    此时,王观才算是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人家。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多支持。

    第12章兔毫盏

    就在杨柳的旁边,建有一个精巧小亭。

    亭中,相对坐着一个老人,与一个青年。两人好像在烧水,在石桌之上,搁着一个炉子。炉上有水壶,青年正夹着炭,放到炉子底下。

    炭燃烧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