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亭中,相对坐着一个老人,与一个青年。两人好像在烧水,在石桌之上,搁着一个炉子。炉上有水壶,青年正夹着炭,放到炉子底下。
炭燃烧了,火焰炽烈,却没有烟冒出来,反倒是炉上的水壶,受到加热,立即在长长的流嘴上,喷出阵阵蒸气。
就在这时,看到高德全与王观,那个青年,连忙招呼道:“德叔,你也来了。”
“钱老。”
高德全先问候了句,就笑骂道:“俞飞白,你整天不务正业,专搞些歪门邪道。今天又来打扰钱老静养,不怕你爹关你禁闭啊。”
“德叔,你不要乱说。我家老头子知道了,真会扒了我的皮的。”
俞飞白嘴上惶恐,脸上也没怎么慌张,笑嘻嘻道:“况且,我今天是来献宝的。得了两件好东西,准备孝敬钱老!”
“献宝?希望不是现眼。”高德全笑道,满脸不信任。
“嗯,小瞧我。”
俞飞白不乐意了,立即提了个包装精致的锦盒出来,炫耀道:“看清楚了,精品小龙团。这可是福建武夷山的茶厂,采用复古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纯天然,不添加任何的香精、防腐剂……”
说话之间,俞飞白拆了锦盒,只见里面有一块块圆饼,饼上印有龙、凤花纹。
“这好像是砖茶……”
王观愣住了,猛然想到,这小龙团,好像就是古代一种茶饼的名称。
“咦!”
高德全也有些惊讶道:“飞白,你这小龙团,真是茶饼。我还以为是新上市的茶叶呢。”
“那是自然。普通的东西,我哪里敢在钱老面前卖弄。”
俞飞白得意笑道:“这个精品小龙团,完全复古,和古代岁贡一样,一年只制作几十饼。我也是托了好大的人情,才弄来了这盒。诚心让钱老尝个鲜,你还来埋汰我。”
“这么说来,我是错怪你了。”高德全道,眼中尽是不信的笑意。
“那是肯定的事情。”
俞飞白大咧咧的点头,随后又拿出另外一个盒子,笑着说道:“福建武夷山小龙团,再配上福建建窑兔毫盏,简直就是绝了。”
“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勿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
俞飞白口中诵着古诗,动作也不慢,拿出了几只小碗,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正是兔毫盏。在盏中,有点点鹧鸪斑纹,在阳光的映照下,别致美观。
“哎呀,飞白,才一段时间不见而已,你大有长进啊,居然知道苏东坡的这首送南屏谦师古诗。说实话,你是不是才翻书背下来的。”高德全打趣道。
“德叔,不要总是揭我的老底。”
俞飞白义愤填膺道:“我念诗还需要背吗,直接对照着念就可以了。”
众人一怔,只见俞飞白手指一按,一部外观精美,带着银质金属光泽的宽屏手机,就出现在他的掌中。
王观的眼力不错,恰好看见,在手机的屏面上,正是苏东坡这首诗的全文。
“哈哈……”
一时之间,大家都笑了,连王观也忍俊不禁,嘴角微微上翘。不过他也暗暗有些佩服俞飞白,毕竟没有一定的胸襟与气度,不是谁都会这样坦然承认自己在作弊的。
“就知道你小子不靠谱。”
高德全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慢慢捣弄吧。我和老钱商量些正事。”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钱老,看到了高德全手中的锦盒,顿时眼睛微亮,有些欣喜道:“怎么,淘到好东西了?”
“没错。”
高德全笑道:“不过,不是我淘的,而是王观拣的大漏。”
“钱老。”
王观连忙上前一步,眼神略带感激。不管怎么说,才初次见面,就给自己介绍工作的这份情义,他不会忘记的。
“年轻人,我们又见面了。”
钱老笑逐颜开道:“看来,你的运气不错,才到集古斋,就拣漏了。”
“确实是运气。”王观点头道,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是什么物件。”
钱老有些好奇道:“能让啊德你匆匆赶来,应该是不错的东西。”
“岂止,简直就是……”
高德全喜形于色,正准备打开锦盒,取出影青小碗。
这个时候,俞飞白却不乐意的叫道:“德叔,凡事总要有个先来后到。我带来的宝贝,钱老还没有鉴赏呢。先看我的,你的押后。”
“你的宝贝?”高德全莫名其妙道:“在哪?”
“德叔,你不要装糊涂。”
俞飞白又叫了起来:“眼前摆着的不是么,建窑兔毫盏。是唐青花那小子的藏品,我好不容易才说服他,让我带来给钱老掌钱的。”
“我说,你怎么会突然变得那么懂事了,知道要孝敬钱老。没有想到,是有事相求啊。”高德全恍然大悟,摇头叹道:“什么精品小龙团,分明只是附带的。”
“德叔,这叫风雅好不好。一边鉴赏建窑,一边品尝小龙团,可谓是相辅相成。”
俞飞白笑容可掬,端了只兔毫盏,小心放到钱老面前,毕恭毕敬道:“钱老,你看,这建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一看,就知道是建窑的精品。”
“还有,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千丝万缕的兔毫,以及点点油滴似的结晶状,十分的自然流畅,不像是刻意伪造的。”
看得出来,俞飞白对于建窑颇有研究,一番评价洋洋洒洒,都说到点子上了。
钱老也没有着急鉴定,反而赞许道:“谁说飞白没有长进,起码吃了几次大亏,也知道吸取教训,终于肯用心钻研了。”
“多得钱老和德叔的指点。”俞飞白笑道,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年轻人,只要肯用心的学,我们没有理由不教。文化,总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才不会断绝……”钱老说道,身上的祥和气息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挥斥方遒的大气。
一时之间,无论是高德全,还是王观、俞飞白,都变得肃静起来,仔细聆听。
不过,讲了几句之后,钱老似乎也意识到,话题有些偏了,立即笑道:“人老了,难免有些啰嗦,希望你们以后身体力行。好了,也不多说,我来看看这个建盏……”
。。。。。。。。。。。
新书上传,急需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3章打击你一下
端起兔毫盏,钱老仔细的打量,脸上神态自若,不喜不怒,让人很难从他的表情,判断出他对这个兔毫盏的具体看法。
过了片刻,钱老放下建盏,也不急着评价,反而好像是怕冷落王观似的,直接点名道:“年轻人,你也看下,说一说看法。”
“这个……我对建盏不怎么了解。”王观迟疑了下,推托起来。
“不用担心,尽管大胆的看。”钱老和声道:“说错了也不要紧,有的时候,错误更是一种积累。说对了,你未免记得住,但是错了,反而能够记得一辈子。”
“好!”
话到这个份上,王观也不好再推托了。立即拿起了一只建窑,仔细的观看起来。
所谓的建盏,其实就是福建建阳县烧造的黑釉瓷,主要有兔毫、鹧鸪斑、曜变、乌金、柿色等著名的品种。建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
一般来说,古人对于黑色的东西,一向不怎么欣赏。所以,唐代时期的白瓷、青瓷,在烧造出来之后,立即盛行于世。
不过,到了宋代,斗茶风盛行一时,反而是黑釉瓷受到大家的喜爱。毕竟,斗茶最好的器具,就是黑釉瓷,白色的茶沫,在黑色的茶盏上翻腾,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至此,福建建盏闻名中外。
甚至随着文化的传播,到了日本之后,更是成为日本茶道中的最珍贵的茶具。反而在中国本土,自宋代之后,由于审美观的不同,黑釉瓷的地位,也随之衰落了。
当然,现在的宋代建盏,作为一种收藏品,也变得兴盛起来,备受藏家的重视。而藏家的重视,就意味着价格的飙升,也意味着仿品的大量呈现。
反正,兔毫盏一入手之后,一点特殊的反应也没有,王观马上就知道,这盏不对。
当然,王观也不会马上说出来,而是更加认真的鉴别起来。东西不对,口说无凭,总要找出一些能让人信服的原因才行。
在王观反复打量之时,俞飞白走到高德全旁边,轻声道:“德叔,他是谁呀?怎么以前没有见过。”
“他叫王观,在集古斋工作,是钱老介绍的。”高德全道。
“既然钱老介绍的,那水平应该不差吧。”俞飞白笑道:“还是钱老体恤你,有人帮忙,以后德叔你的工作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轻松不轻松,我倒不在意,只希望不要辜负钱老的信任就好。”高德全笑道:“至于王观的水平,我还没有确切的了解。不过,肯定比你高就是了。”
“哼……”
俞飞白瞪眼道:“德叔,我是业余爱好者,不要拿你们这些专业的和我比。”
“谁开始的时候不是业余的,只是后来慢慢的学习,才成为专业者。”高德全鼓励道:“飞白,只要你肯用心,一定会学有所成。”
“谢谢德叔,我会努力的。”俞飞白点头道。
就在这时,王观看好了,随手把兔毫盏放了下来。与此同时,不等钱老开口,俞飞白就急切开口问道:“兄弟,你怎么看。”
“我看不好。”王观犹豫了下,决定实话实说。看不好,其实是一种谦语,言下之意是这东西不真,是假的。
“怎么会看不好。”
俞飞白一听,马上急了,辩驳道:“你看这胎,这盏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釉色黑而润泽……一切工艺,都符合建盏的特征,有什么不对的?”
“飞白,不要急,让人家慢慢说。”钱老皱眉道:“告诫你很多次了,遇事要冷静。特别是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沉着。你看看,被人三言两语就动摇了心神,这可要不得。”
“没错,鉴赏古玩的关键在于专注。借用范仲淹的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自悲。这样才不会被外界事物干扰。”高德全说道,也拿起了只盏,认真观察起来。
“兄弟,对不起了。我的性子就是这样,有些急躁……”
俞飞白知错就改,立即道歉起来。
“没事。”王观微笑摆手,心里有些羡慕俞飞白,有两个长辈,言传身教,谆谆教导,还怕不能成材?
“王观,不要拘束。”
钱老的年纪大了,眼神却不差,看出王观有些不自在,立即温言和语道:“你说说看,这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观的确有些不自然,毕竟几天之前,他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现在突然来到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面对几个背景深厚的人物。换成是谁,情绪多半也有一些异常。
不过,王观的心理素质不错,马上就调整好了心态。
以前,对着这些非富即贵的人物,他或者还有可能羡慕嫉妒恨,可是拥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之后,自信心也随之倍增,没有理由怯场。
这个转变,是在瞬息之间完成的。
所以钱老等人,一下子就看见王观忽然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侃侃而谈道:“这只建盏,看起来的确非常精美,品质完好。不过,据我所知,宋元时期建盏的胎质中,含铁量较高,在窑中受一氧化碳气影响,胎色呈黑色或酱红色。这盏,颜色却较淡。”
“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宋元时期的建盏胎质表面粗糙,胎体中有砂粒杂质,釉下胎体上可以看出手工拉坯和修坯时留下的轮痕,规整不失自然,流畅不失规矩。”
王观拿了只建盏,示意道:“可是这个,大家看,胎体不仅杂质少,而且表面平整细腻。我觉得,应该是用电动拉坯机制成的。所以,整体器形,就显得比较呆板。”
其实,王观纯粹是马后炮,是在知道建盏真伪的前提下,反推出其中的缺陷来。但是,钱老等人不清楚呀,自然当成王观自己鉴定出来的。
一番评点下来,俞飞白完全懵住了。
然而,钱老与高德全,眼睛炯炯有神,却是透出几分惊喜。
良久之后,俞飞白率先反应过来,求助道:“德叔,他说得对不对?”
“很对。”高德全点头道,看了眼王观,再次推翻了之前的印象,心中暗叹,现在的年轻人,真不简单啊。
心中叹气,高德全却认真解释道:“刚才,王观说了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时代局限性。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特征……”
。。。。。。。。。。。。。。。
新一周,求收藏推荐,请多支持。
第14章少说多看
“飞白,你仔细想想。如果在古代,出现了一辆汽车,或者有一架飞机,就知道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碗也就如此,我刚才一拿起来,就发现不对了。”
高德全说道:“你看这盏,做得实在是太工整规矩,显得十分的刻意。古代的工匠,没有这样做的,他们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做得这么整齐。”
说话之间,高德全把几只建盏摆放在一起,示意道:“你自己对比,几乎就是一个模样,分毫不差。像是用模板套出来,再慢慢修整的。”
“唐青花这个混蛋,居然拿赝品忽悠我。”一时之间,俞飞白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满面通红,破口大骂起来。
“哈哈,你觉得可能吗。估计他也是上当了。”
高德全笑道:“这盏仿得非常逼真,如果我没有料错,这些盏的胎土,应该是选用古窑址旁的黑色釉石,选洗粉碎后加入黑粘土,精心烧制而成,属于高仿瓷。这样的精品仿古瓷,别说你和小唐会看错,恐怕一些行家,也会打眼。”
“哈,听德叔你这样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俞飞白拍拍胸口,呢喃道:“反正,已经被打击惯了。”
“主要是釉色不对。”
这个时候,钱老也开口了,拿了只放大镜,对着建盏道:“真品兔毫盏,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状态。可是这只盏,却很笔直,好像是用刷子,描摹上去一样。”
“东西不对,收起来吧。”
评点了片刻,钱老带着几分期盼道:“不过,买错东西不要紧,就算是交学费了,下次吸取教训就行。”
“谢谢钱老。”俞飞白有些垂头丧气道:“既然东西是假的,还收起来做什么。水开了,正好泡茶……哎呀!”
说话之间,俞飞白伸手去拿炉上的水壶,却被滚烫的壶柄灼了一下。
“小心,明知道自己性子急,也不小心一些。”高德全关心道,看见俞飞白没有大碍,这才松了口气。
“我来吧。”
王观微微一笑,随手拿了块毛巾,执起滚烫的水壶,倒下开水,把几只建盏烫洗了遍,然后再掰碎小龙团茶饼,碾成粉末,均匀放到每个盏中。
“咕噜噜……”
最后,王观抬起水壶,轻轻倾斜,一道水柱在空中坠落,冲到了盏中,与盏中的茶粉激荡的交融起来,勾勒出一层层奇妙的图案。
受到热水的冲击,茶粉变成了泡沫,就好像是啤酒花一样,挂在盏沿之上,聚而不散。这种效果,就是所谓的咬盏。
一会儿,泡沫散去,盏中出现了黄白色的茶水,袅袅轻烟升腾起来,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你学过茶艺?”俞飞白有些惊讶道。
“没有,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知道冲泡茶饼的程序而已。”王观笑道,又继续冲泡茶水。水花四溅之中,一盏盏茶沫,变幻莫测,有几分奇妙。
“呵呵,那就奇怪了。”俞飞白有些困惑道:“我可是专门向茶艺大师请教过的,都没有你冲泡得那么好。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王观执壶的手一顿,看了眼俞飞白,微笑道:“没什么诀窍,手稳就行。只要你锻炼两年多时间,就可以变成我这样了。”
“哦。”
俞飞白点头,没听出什么意味来。
然而,钱老与高德全的阅历丰富,自然明白王观话里的辛酸。两人相互看了眼,钱老轻轻颌首,高德全顿时笑了,高声道:“来,大家先品茶,然后再欣赏王观的宝贝。”
“好。”
俞飞白也振奋起来,笑着说道:“钱老,也尝尝这精品小龙团,滋味不错。”
“飞白,不是我打击你,这小龙团是不错,但是称不上精品。”
高德全捧起了茶盏,笑呵呵道:“根据古书记载,茶饼的好坏,主要是看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
“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高德全侃侃而谈:“现在这茶水呈青黄色,明显是茶叶老了,而且加工的工艺不够完美。”
“德叔,你这还不叫打击我呀。”
俞飞白苦笑道:“其实,我也不是不清楚,这小龙团的档次不够。主要是高档次的东西,以我的能力,也弄不来啊。除非钱老亲自出马,以他老人家的面子,别说精品了,就是极品,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呵呵……”
俞飞白的话里,明显有撺掇的意思。不过,无论是钱老,还是高德全,都没有搭理他,只是一笑置之。
但是在这只言片语之中,王观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几人的背景,果然非比寻常。
当然,王观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能够来到这里,也算是机缘巧合。关系不够熟悉,最好是当闷葫芦,少说多看。
王观捧起茶盏,喝了两口茶水,感觉这才龙团的茶饼味道有些特别,与散茶有些区别,不过滋味的确是挺香的。
与此同时,高德全也放下了茶盏,拿出了锦盒,微笑道:“钱老,这就是我和王观特意带来的宝贝,请您鉴赏。”
不等钱老开口,俞飞白也满心好奇,率先问道:“钱老,能不能让我先看。”
“当然可以。”钱老含笑示意。
得到了允许,俞飞白连忙伸手把锦盒打开,一只精致小巧的缠枝莲影青小碗,立即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在柔和的光线下,小碗釉色青中泛白,就好像是一块碧玉,晶莹润泽,充满了美感。
“好漂亮。”俞飞白忍不住赞叹起来。
由此可见,真正的好东西,一眼看去的时候,总是让人赏心悦目。
“飞白,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东西是真的。”
高德全笑道:“不过,你能不能断一下,它的确切年代。”
“德叔,小瞧了我不是。”俞飞白自信道:“判断真伪,我可能有些含糊,但是说到断代,这还不容易……”
俞飞白很有把握,小心的拿起了影青小碗,轻翻碗面,仔细打量底足。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5章可以送给你
“沐斋居士!”
一看,俞飞白就愣住了。
“飞白,懵了吧。”高德全轻笑道:“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什么人吗?”
“真是沐斋居士?”
这时,钱老的眼睛也一亮,目光落在影青小碗上,有几分激动。
“钱老,你知道这沐斋居士是谁?”俞飞白连忙问道。
“钱老肯定知道,不过不能告诉你。”高德全笑道,提前打了预防针。
“不说就不说,别以为我没有办法。”俞飞白眼睛微微一转,拿出了金属银质的手机,手指滑动,飞快的登陆上网,搜索起来。
高德全见状,一怔之后,立即摇头苦笑道:“居然忘记了,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不像我们当年,为了寻找几个文字,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翻找。”
“时代不同了,现在方便多了。”
钱老也点了点头,莫名感叹道:“不过,寻找线索是简单了,但是也让人不容易记住。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找几个字,往往要翻寻几天的书。最终不仅得到结果,还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全部理清楚了。而且深深的印记在脑中,想忘也忘不了。”
“找到了。”
就在两人感叹之时,俞飞白欣然道:“沐斋居士……唐英,字俊公、隽公,号沐斋居士……嗯,我再看看,唐英是什么人……”
“不用看了,我来告诉你,唐英是什么人。”
这时,钱老伸手,把影青小碗拿了过来,一边欣赏,一边说道:“他就是瓷都,清代雍乾时期,最有名的督陶官。在任三十年期间,把清代的陶瓷业,发展到最顶峰的状态,被世人称之为唐窑。”
“我说这名字怎么这样熟悉,原来是他……”俞飞白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钱老举着影青小碗,专注的观赏,反复的观察打量,甚至拿出放大镜,一点一点的观摩考证。
良久之后,钱老吁了口气,点头道:“的确是真品,历经两百多年,却保存得这样完好,几乎一点瑕疵也没有,实属罕见。如果不是,胎质、釉色、款识、工艺等等细节方面,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我真的要怀疑,这是高仿伪作。”
“刚才你说,这是王观拣的漏。”
钱老抬头望去,赞许道:“年轻人,眼力非凡啊。”
“侥幸而已。”王观谦虚道。
“我觉得,肯定是卖家觉得这碗太真太好了,所以把它当成了高伪赝品,卖给了王观。没有想到,反而让他拣了个天大的便宜。”高德全笑道。
“哇,这样的好事,我怎么从来没有遇见过。”
俞飞白羡慕道:“兄弟,你在哪里买我,我有空也要去淘宝。”
“一个包袱斋,正好在我住的附近摆摊,那时我看见这东西不错,就买下来了。之后,也没见那人的踪影了。”王观说道,心里也在苦笑。果然,说了一个谎言,就需要千千万万个谎言来弥补。
所谓的包袱斋,是指一些眼力好的人,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
这些人与小摊小贩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位置。经常走街串巷,居无定所,甚至在几个省市之间来回游走。就算是特意去找,也很难找到他们的踪影。
“你的运气真好。”俞飞白叹气道。
“不只是运气,也有一定的眼力。”高德全道:“飞白,换成是你,在地摊上看到这样精美的东西,你敢果断出手吗?就算你出手了,你敢确定它是真品吗?”
“我不能……”
俞飞白老实承认,不过也有些不服气,看向王观道:“你能吗?”
“我也没有多少把握。”
王观笑了笑,当然不会把话说满,谦逊道:“所以,才会拿东西过来,让高经理与钱老帮忙掌眼鉴定,从中学习。”
“这种心态很好,不骄不躁,才会保持进步。”钱老赞许道:“收藏古玩,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多了,谁能保证,能够全部掌握精通了。有很多知识,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认真的钻研探索。”
“比如说,这个缠枝莲影青小碗。”
钱老举例道:“这是清代的瓷器,然而却是一个仿古瓷。说起来,我们的仿古之风,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最为鼎盛的。这三个皇帝,都是学识源博,喜好文雅的人,他们的鉴赏能力很高,为什么要仿古?”
“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真正的宝贝,后人要传承下去。而且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发扬创新。”
钱老触摸影青小碗,眼中带着喜欢之色道:“你们看这小碗,仿的就是宋代的影青瓷。但是与宋影青相比,这碗的胎质、釉色、做工,显得更加的精致。”
“这充分说明了,唐英的创新精神,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钻研、创新。所以烧造出来的瓷器,不仅保留了古风,而且更胜古人一筹。”
“就是得益于唐英的继承与创造,他的名声也享誉中外,后人对唐英督陶期间窑厂生产的瓷器品类丰富情况,都大为赞叹。”
“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泄造化之秘;佑文明之瑞;称自唐英督陶创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盛况……”
看得出来,钱老对于唐英,非常的欣赏,一点也不吝啬赞美之词。高德全应该清楚这点,不然也不会在鉴赏出影青小碗是唐窑的精品之后,就匆匆忙忙带王观赶来了。
而且,钱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喜欢,拿着影青小碗,爱不释手的把玩起来。
见此情况,高德全笑道:“钱老,你动心了?王观,这影青小碗,你有没有转让的意思?干脆让给钱老得了。”
本来,高德全这话,只是有几分凑趣的意思而已。
然而,王观却当真了,稍微考虑了下,就点头笑道:“东西不卖。不过,如果钱老真心想要的话,可以白送……”
“什么!”
众人愣住了。
与此同时,钱老脸色一变,皱眉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巧取豪夺的地主豪绅么?我钱令希,一辈子堂堂正正,从来不做有昧良心的事情。”
“东西你拿好,回去吧。”
把影青小碗摆在台上,钱老下起了逐客令。
。。。。。。。。。。。。。。。。。。。。
新书不容易啊,请大家多点支持,求收藏推荐。
第16章日久见人心
一时之间,气氛变得有些怪异。钱老表情不变,高德全皱起了眉头,却是有几分怒意,而俞飞白目光闪动,依稀有些许鄙视的味道。
“怎么回事?好像是说错什么话了。”王观心里有些莫名其妙,茫然不知所措。
半响,感觉几人好像误会什么了,王观挠了挠头,连忙解释道:“买这东西的时候,我也没花多少钱。钱老为我介绍工作,我还欠他人情呢,怎么好意思要他的钱。”
这绝对是王观的真心话,大家都知道,人情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世界上最难还的东西了。王观人不傻,怎么看不出来,钱老等人的背景深厚,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样的人物,什么东西都不缺,更加难以偿还人情了。
尽管王观现在,不是特别需要集古斋的工作,但是人情欠下来了,就是欠下来了,不得不还。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钱老喜欢影青小碗,送给他还有何妨。
反正,在王观心里,这只影青小碗,只是他花了三百块钱,买回来的碎瓷片罢了。哪怕现在这小碗,已经焕然一新,价值几百万了,但是王观依然觉得,用这样的东西,来偿还钱老的人情,非常的值得。
毕竟,以他现在的能力,东西没了,可以再淘。人情还了,才会感到轻松自在。
王观的心理活动,完全表面在脸上,让人完全感受到他的真诚。钱老与高德全看见了,以他们的阅历,却也觉得这不像是在作假。
钱老深深看了眼王观,脸色也慢慢缓和下来,淡声道:“王观,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误会你了。主要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让老头子我心烦。”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影青小碗,太过珍贵,我不能要。”
钱老站了起来,吁叹道:“哎,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才坐一会儿,就有些疲惫了,你们年轻人聊,我回房休息一下。”
“钱老,我扶你!”
高德全知机上前,搀扶着钱老,慢慢向庭院深处走去。
“钱老,慢走。”
王观与俞飞白,连忙起身目送。
一会儿,钱老与高德全,就走到了一府精致小楼的厅中。
坐了下来,钱老问道:“阿德,那个王观,是什么样的人,你了解清楚吗?”
“啊……”
高德全一愣,惊讶道:“钱老,他不是你介绍过来,负责集古斋的财务工作的吗。”
“什么?”
钱老也一怔,错愕道:“我什么时候让他负责财务工作了。我和他,不过是一面之缘。只是觉得他人品好像不错,所以才介绍到集古斋,帮你看店铺,做些杂活而已。”
“怎么会……”
高德全呆了呆,喃声道:“可是他说自己以前是典当行的会计,又是钱老你安排进来的,我自然以为……”
这个时候,钱老明白过来,顿时叹气道:“阿德,你跟我已经十几年了。我把集古斋交给你打理,自然是相信你,怎么还会派人给你掣肘。”
“钱老,都怪我,误会了。”
高德全一听,又是羞,又是喜,神情激动。
王观的到来,让他的心情一直很不安,虽然觉得,钱老派人管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多少有几分失落,觉得钱老不信任自己了。
没有想到,原来只是一场误会,是他自己杞人忧天而已。知道是个乌龙之后,高德全喜不自胜,几天来的积郁,顿时一扫而空。
“你呀,人家常说,四十不惑,你都四十好几的人了,怎么还喜欢胡思乱想。”钱老看似责怪,实则安慰起来。
“钱老,不是我喜欢多想,而是不得不多想啊。”
高德全苦笑道:“好几亿的资金,以及大批价值连城的古玩,在我手里捏着。那种感觉,简直就是如履薄冰。不怕你笑话,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惊醒。就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辜负了你的托付。”
“看来,是我不好。”
钱老皱眉道:“本来是信任你,没有想到,却给你这么大的压力。不过,也没有办法,我身边的人,就你懂古玩。除了你,我不知道交付给谁了。”
“钱老……”
高德全十分感动,主动请求道:“要不你找几个可靠的人,让我来带。我手把手的教他,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够成才的。”
“呵呵,这很难说。古玩这行当,有时候不仅要兴趣,还有一点天赋的。”钱老笑了笑,沉吟道:“你觉得,王观怎么样?”
“才接触,不怎么清楚。”高德全考虑了下,比较公允道:“看起来,好像是新手。不过,眼力却不凡,十分矛盾。”
“嗯!”
钱老点头道:“你回去之后,财务之类的,不用他负责了。你带在身边,好好的观察,看他的品行怎么样。”
“钱老的意思是……”高德全若有所思。
“哈哈,他把价值几百万的东西送给我,说是要还我的人情。这样做,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品德极好。”钱老笑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给他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钱老放心,我知道怎么做。”高德全心领神会。
与此同时,在后院之中,俞飞白拿着手机,不断的把玩。偶尔目光轻瞥,只是在欣赏影青小碗,也没看王观。老实说,他进入收藏这个行当,完全出于兴趣。
不过,由于年青,经验不足,难免上当受骗,吃了几次大亏。
尽管,他的家世很好,但钱也不是白来的,父辈自然觉得他不务正业。幸好,有钱老的支持,父辈才没有禁止他玩下去,然而却釜底抽薪,断绝了他的资金来源。
但是,俞飞白却看得很开,没钱也有没钱的玩法,在钱老的指点下,他干脆干起了拉纤的工作。靠着家世,他如鱼得水的游走于各大藏家之中。不为拉纤的那点小钱,主要是能够从中接触更多的古玩,学习知识。
两年下来,看他坚持得住,家人似乎有松动的迹象,这让俞飞白非常高兴,觉得苦心人天不负,终于等到了苦尽甘来的一天。
想到,这一切,都是钱老的提点,俞飞白十分感激。知道钱老的爱好,他费尽唇舌,才从好友那里,带来了几只建盏,以及小龙团茶饼。
没有料到,茶还不错,盏却是赝品。
。。。。。。。。。。。。。。。。。。
新书,急需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7章不如让给我吧
沮丧之余,俞飞白趁着现在的空隙,马上联系了好友,在手机交流起来。一番通信下来,俞飞白突然抬头,看着王观道:“兄弟,拍几张照片,你不介意吧?”
“呃……”
王观一怔,发现俞飞白指的是影青小碗,当下点头道:“没事,你拍吧。”
“谢谢了。”
俞飞白也不客气,拿起手机,开启摄像功能,咔嚓咔嚓几声,从不同的角度,拍了几张高清的影青小碗全貌。
然后,俞飞白通过手机,把这些照片传送了出去。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回复。
当下,俞飞白迟疑了下,试探问道:“兄弟,你这只影青小碗,钱老肯定是不会要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转让的意思?”
“怎么,你想要?”王观惊讶道。
“不是我,是我一个朋友。”俞飞白解释道:“他刚才看照片了,觉得东西不错,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让给他了。”
“没看过实物,他就敢买,不怕上当受骗啊。”王观感觉有些好笑,同时也切身的感受到了富家子弟的作风。
“呵呵,既然钱老和德叔,都鉴定这东西是真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俞飞白笑道:“东西错不了,你就开个价吧。”
“开什么价啊。”
这时,高德全走了过来,好奇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德叔,你来得正好。”俞飞白笑道:“青花那小子,看中了这只影青小碗,托我搭个线,把东西盘下来。”
“小唐?”
高德全有些迷惑道:“他不是在四九城么,怎么知道这事。”
“当然是我告诉他的。”
俞飞白轻笑道:“和他说,那几只兔毫盏是假的,他还赌气不信呢。不过,知道有这个影青小碗之后,立马消气,让我帮他拿下来。德叔,你觉得怎样?”
“连东西都没有见过,就敢下手,还真是……”高德全摇了摇头,看向王观道:“飞白,这事问我没用,主要是看王观的意思。”
“本来他也没有什么兴趣的,但是这家伙姓唐,有收集唐姓名人物件的癖好,听说小碗是唐英制作的,立即想买下来。”
俞飞白也跟着摇头,转送看向了王观,微笑道:“兄弟,你怎么看?有转让的意思么?”
“这个……”王观顿时迟疑了。
要知道,他对于收藏古玩,向来是十分感兴趣。之前,立下只看不买的规矩,那是由于他没有这方面的经济实力,没那个闲钱去满足自己的爱好。
毕竟,现在不是八十年代的时候,真东西多,假东西少。哪怕囊中羞涩,只要咬咬牙,挤一挤,过几天艰苦朴素的日子,也能够淘到好东西。
在这个赝品横行的时代,没有雄厚的财力为基础,贸然进入这个行当,上当受骗是轻的。严重的话,恐怕会倾家荡产,再也没有翻身之日。
雍乾时期的缠枝莲影青小碗,品相非常精致,让人看了就觉得赏心悦目,要说王观不想收藏,那是违心的假话。他可以白送出去还人情,不见得一定要转让出去。
然而,王观又想到,以他现在的家境,确实需要一笔钱,改善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等到自己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可以收藏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想通之后,王观不再犹豫,直接点头道:“行。东西太珍贵了,留在我手里,恐怕晚上都睡不着觉,害怕遭贼惦记上了。”
“那好。”
俞飞白欣然道:“你报个价吧,我朋友若是觉得合适,就直接把钱打进你的账号。”
“高经理,你看……”
王观感觉有些为难,心中一动,微笑道:“你是行家,能不能帮忙定个价。”
“这是你们的事情,按理来说,我不好参合其中。”高德全笑道:“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句。这毕竟关系到两三百万的生意,最好正规一些,签个转让合同之类的。免得日后发生纠分,不好处理。”
“两三百万……”
俞飞白也机灵,立即知道,这是影青小碗的上下浮动价格。当下,把这信息发送给朋友,之后又站了起来笑道:“德叔,这合同就要麻烦你了。”
“没问题。”
高德全点头道:“老爷子休息了,我们不要打扰他,回集古斋吧。”
“好。”
俞飞白笑了笑,招呼道:“兄弟,坐我的车,我们商量一下。”
王观自然不会拒绝,与高德全、俞飞白两人,按照原路,出了庭院。一会儿,王观就在停车的地方,钻进了俞飞白那辆,完全不亚于高德全的豪华型轿车。
一坐进去,王观就知道,俞飞白的坐驾,更加高级。皮座柔软舒适,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真皮制成。车内饰物,十分简约,却给人一种高贵雅致的感觉。
王观坐在副驾位上,微微抬头,就可以看到,车顶之上垂落下来,类似平安符的饰物。然而,这个平安符,并不是真的符牌,而是一枚鹅卵石大小,外皮晶莹润泽,色彩斑斓,带着凝脂色的玉。
这块玉,吸引住了王观的目光,让他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蠢蠢欲动。
“兄弟,你看我这玉怎么样?”看到王观的举动,俞飞白不以?(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