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过,念在大家是同村,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也一把年纪了,又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才懒得揭穿他而已。”小舅摇头道:“不然,举报上去,虽说县里的实权人物已经退了下来,但是影响力还在,他肯定要倒霉。人可能没事,但是东西就保不住了。”

    “无儿无女?”王观错愕,惊声道:“可是,他刚才说,儿子要结婚了,所以才会卖了砚台,建房置办家具的。”

    “蒙人的话你也信?”小舅撇嘴道:“我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他有没有儿女难道我会不知道?你不信的话,可以回去问你母亲。”

    得!王观苦笑起来,闹了半天,原来大家是相互忽悠啊。估计呀,那个曹大爷,也是不相信,自己真的是小舅的外甥,所以才敢大胆的撒谎。

    此时,王观才深刻的明白了,为什么电视上一些收藏家,总是反复告诫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故事。一信,你就危险了。

    还好,自己也长了个心眼,没有全部露底。

    王观吁了口气,心中的一点愧疚不安,就此烟消云散。当然,虽然故事是假的,但东西却是真的,王观自然不会放弃交易。

    又聊了几句,王观假装有事,与小舅告别了。

    “这么快?吃了晚饭再走也不迟啊。”小舅自然挽留起来。

    磨了几分钟,王观推托了好久,才插好了钥匙,踩动引擎,告别而去。

    一路的颠簸,也不必赘述,一个多小时之后,王观回到了县城,来到最大的银行之中,出示了银行卡取钱。

    这些年来,县城的富人也慢慢增多,在银行取几万元,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银行员工更是见怪不怪,非常淡定的点好钞票,办理手续。

    不久之后,王观把点好的钱,放到准备好的皮袋中。

    尽管,已经身家百万,但是他从来没有随身携带过这么多的现金,心里自然有些发虚,好像做贼似的上了摩托车,飞快而去。

    一往一回之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王观骑车来到曹大爷家门口,说实在话,心里也有点儿不放心。

    毕竟,这个曹大爷十分精明,要是觉得那些墨锭很值钱,突然反悔,王观也无可奈何。

    不过,王观显然多心了,要知道古墨收藏,也是近些年来才兴起的类别,曹大爷对于这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多,反而担心王观一去不复返呢。

    所以,曹大爷守在大门口,远远看见王观来了,马上笑脸迎了上去。

    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两人进了厅里,王观直接在包里拿出几叠厚厚的红票子,搁放在桌子之上。

    “大爷,你点点,没有问题的话,东西我就搬走了。”王观笑道,也走到箱子旁边,仔细检查起来,免得中了偷龙转凤的招数。

    曹大爷也不客气,手指沾了点口水,熟练的点起钞票起来。一会儿,不由自主的眉开眼笑起来,乐呵呵道:“成了,东西归你了。”

    “谢谢大爷,那东西我就带走了。”王观说道,托起箱子,就要往外走。

    “等等!”

    就在这时,曹大爷开口叫住了王观。

    “大爷,钱已经给你了,而且是刚从银行里拿出来的,有什么问题么?”王观皱眉道,心里微微有点儿不满。

    “大侄子爽快,当然没什么问题。”

    曹大爷笑呵呵道:“只不过是,大爷有件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事?”王观松了口气,又有几分不解。

    “你看,我家的砚台怎么样?”曹大爷问道。

    王观一怔,摇头道:“大爷,你的砚台是不错。不过,我买不起啊。”

    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

    毕竟,砚台中的气息,他已经吸取干净了,而且曹大爷的要价太高,想来砚台也没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他自然不想接手。

    在不知不觉之中,王观已经把自己定位一个二道贩子了。

    “大侄子,我不是让你买,你不是说自己在古玩店工作吗。”曹大爷笑道:“那你应该有些门路,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两个感兴趣的买家?”

    “这个嘛……”

    曹大爷的话,倒是提醒了王观,他考虑了下,立即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

    一会儿,电话通了,听到提示,王观急忙说道:“德叔,是我……”

    “王观呀,回家几天,感觉怎么样。”手机里传出了高德全的声音。

    闲聊了几句,王观才切入正题道:“德叔,你听我说,早上我到舅舅家探亲,村里有个大爷,他手头上有一方砚台,石上有天然形成的魁星……”

    把砚台的情况,详细的描述了遍,王观问道:“东西看起来不错,不知道德叔你有没有兴趣?”

    。。。。。。。。。。。。。。。。

    上榜了,谢谢大家支持,继续求收藏推荐。

    第30章我给你提成

    “咦,听起来,好像不错。”

    高德全有几分兴趣,不过也感到奇怪道:“王观,如果这东西真和你说的一样,应该有收藏价值,你干嘛不拿下来?”

    发现曹大爷在旁边竖起耳朵聆听,王观含糊笑道:“大爷要价太高了,我吃不下来呀。”

    “他开价多少,连你都吃不下?”高德全好奇道。

    “大爷,你报价多少,给个实数。”

    这时,王观故意捂住手机,正经问道:“就不要拿一百万之类的糊弄人了。”

    “六十万!”曹大爷连忙说道,与刚才和王观所说的五十万上,添加了十万。

    王观也不觉得奇怪,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最初报价与最终达成协议的价格,从来都不是同一个数字。

    王观把价格说了,而在千里之外,高德全也通过手机,听到了曹大爷的声音,他微微皱了下眉头,断然说道:“王观,如果你觉得东西好,那就代表集古斋出面,与那人商量。谈好了价钱,告诉我一声,我把钱打过去。等你上班,再带东西过来。”

    说完,高德全直接挂了电话。听到耳边传来嘟嘟的声音,王观突然有种被信任的感觉,同时也明白,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就在这时,看见王观收了手机,曹大爷有些急切道:“大侄子,对方怎么说?”

    “这是我一个客户,他对砚台确实感兴趣,而且比较信任我,所以托我和你谈。”王观微笑道:“其实,我也觉得,这砚台不值六十万,三十六万还差不多。”

    三十六万,恰好比那个三顾茅庐的官员多出一万。

    “大侄子,你怎么能翻脸不认人了。”曹大爷不满道:“你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大爷,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可不能让你了。”王观笑道:“毕竟,顾客就是上帝。我还指望,他以后多帮衬我,多买古玩,让我拿提成呢。”

    王观的坦率,反而让曹大爷没了怒气。

    考虑了下,曹大爷伸手道:“大侄子,我们也不玩虚的,五十万,少了十万,你应该可以交待过去了吧。”

    “四十万。”

    不等曹大爷诉苦,王观率先开口道:“大爷,这砚台,估计也就值这个价了。不然,就算你拿到省城拍卖公司拍卖,或许能有五十万。但是,拍卖公司,可是要抽成的。加上税金之类,或许还没有四十万呢。”

    曹大爷迟疑了,他自然知道王观说的是实话,就是舍不得拍卖公司的抽成,他才拿回来待价而沽。向官员开价一百万,那是在赌气。可是现在的四十万,可是实打实的钱。错过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开出这样的高价。

    犹豫了一会,曹大爷突然道:“五十万,给你两万。”

    “呃!”

    王观愣住了,然后反应过来,这是回扣。当下,啼笑皆非道:“大爷,这关系到信誉的问题。要是让人知道,我和你联手蒙骗顾客,那么行业之中,再也没有我立足之地了。”

    “四十九万,有三万是你的。”曹大爷又退了一步。

    王观盘算起来,忽然按案道:“四十五万,我也不要什么回扣。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成!”

    曹大爷慢慢点头,脸上泛出笑容:“大侄子,你真是实心眼。太老实了,容易吃亏的。”

    王观笑了笑,也不辩解,编辑短信之后,直接问道:“大爷,那就确定了,我已经把价钱报过去了。如果对方同意,钱怎么给你?”

    “转账就行了。现金太多,我也扛不动。”曹大爷笑道,似有几分狡黠。

    “好。”

    王观又把账号报了过去,然后等待高德全的答复。

    没过多久,王观突然听到,一阵洪亮的手机铃声。随后,在王观惊诧的目光下,曹大爷尴尬一笑,在衣兜里拿出一台崭新炫目的新款手机,熟练的查看短信。

    “钱到账了。”

    曹大爷喜形于色,然后也不含糊,回里屋拿出了魁星砚台,递给了王观,笑眯眯道:“东西给你,看一看对不对。”

    王观当然检查起来,甚至动用了特殊能力,看到砚台上的宝光,这才满意点头,笑道:“那就这样,我先走了。当然,如果大爷家里还有什么宝贝,可以随时叫我过来。”

    “唉,东西都给我败光了,哪里还剩下什么。”曹大爷叹气道。

    王观也不清楚,曹大爷有没有撒谎,不过这并不重要了。在他的帮助下,王观把一箱古墨绑在摩托车后,启动引擎,慢慢远去。

    从此以后,王观再也没有见过曹大爷了。

    在很久之后,与小舅一次闲谈,王观才知道,在交易达成的第二天,曹大爷了在村里搬走了,谁也不清楚,他搬到了什么地方。

    王观猜测,这是曹大爷担心那当官的报复,干脆远走高飞,找一个谁也不认识他的地方安度晚年了。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王观也颇有几分遗憾的。因为他觉得,以曹大爷手里,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的,都是在那个年代收缴上来的宝贝。只不过,估计曹大爷也担心,东西太多了,招人眼红,才拿一两件售卖而已。

    当然,事情是不是这样,王观也说不准。

    不过,在曹大爷的身上,王观的确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第一次深有体会,明白了古玩收藏这个行业的复杂性。

    一人本来应是仁厚纯朴的老大爷,说起谎来眼睛都不眨,那么更加不用说,真正的职业行家,手段恐怕更加诡异多变。

    王观心里感叹,一个多小时之后,顺利回到了县城。之后,他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去到汽车站。然后,把一箱墨锭,打包托运。

    毕竟,一箱东西太显眼,王观可以肯定,把东西拿回家,必然招来母亲的叨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要给自己惹麻烦了。

    办好了手续,王观才带着魁星影石小砚回去。到家之后,先把砚台拿回房间放好,再向母亲汇报探亲的经过。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谈,王观自然心里有数。很快就到了晚上,吃了晚餐,看了会电视,王观就感到无聊,返回了房间。

    躺在床上,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王观闭上了眼睛,仔细的凝神体会。。。。。。。。。。。。。。。。。。。。。。。。推荐票是门面,现在总推荐不足八百,有十分之一还是我投的。汗,请大家多给几张票吧。

    第31章重返集古斋

    眉心之中的游丝金线,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枚赤黄灿烂的金钱。

    外圆内方,呈半透明状,与王观当初在瓷都莲社北路,被小贩硬塞口袋中的金钱,形状大小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眉心这枚金钱,正面没有文字,背面没有云纹而已。

    “也就是说,要吸收足够多的能量,这枚金钱才会成型。”王观隐约有些明悟。忽然,他拿出了一面镜子,仔细的打量起来。

    镜中的影像,却也没有什么变化,眼睛也有几分浑浊暗黄。就在这时,王观意念一动,眉心立即涌来了两道淡黄色的气流,把眼睛覆盖起来。

    在王观的感应下,他的眼睛,应该变成了金黄色,然而在镜面之上,却没有这样的异相。最多是浑浊暗黄的眼球,慢慢的清澈起来,瞳孔漆黑纯净,好像孩童。

    也就是说,眼中的异相,别人是察觉不出来的。王观稍微安心,不过仍然不放心,继续集中精神,眉心的黄色气流,不断的涌进眼睛里。

    就在这时,王观骇然发现,手中的镜子,好像融化了,彻底消失不见。自己的目光,直接落到脚底上。

    “怎么回事……”

    王观一惊,眨了眨眼睛,定睛一看,镜子明明还在自己的手里,一按镜面,光滑坚硬,还留下了自己的指印呢。

    “似乎不是什么错觉。”

    王观回过神来,立即集中注意力,把气流凝聚在眼睛。

    这时,王观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眼中出现的画面,又变成了立体状态。视线落在镜子的时候,目光也没有穿透镜子,只不过是渗透了表面薄薄的一层,然后绕圈滑了过去。

    一会儿,王观发现,自己的眼中一层层气机,把镜子彻底包裹起来。整个镜子,就好像置于显微镜下,让王观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十分细微的观察镜子的每个地方。

    哪怕,王观是正面观看镜子,但是却可以看到,镜子背面的纹理。就是这种奇妙的感觉,以至于让王观失神,以为镜子消失了。

    而且,过了一会,王观又惊奇的发现,自己使用能力的时间,似乎又延长了几十秒钟。将近一分钟之后,他才感觉到一阵疲乏,慢慢收回了特殊能力。

    闭目养神,休息了许久,王观感觉精力恢复过来了,又继续试验起来。不过,这次不看镜子了,而是凝神注视着床板。一股无形的气息扑了过去,与刚才镜子一样,才渗入浅浅的一毫米,就被挡了回来。

    不过,气机可以绕行,透过床席之中的缝隙,直达床底下,让他看到了一抹白色宝光。王观俯身,把散发宝光的东西取出来,正是魁星影石砚台。

    只是,砚台中的气息,已经被他全部吸取干净了,现在砚台只剩下一层宝光在浮动。

    王观拿起了砚台,眼中的气机又扑了过去,把整个砚台完全覆盖起来,在浮动的宝光中,欣赏砚台上天然形成的纹理细节。

    直到疲倦的感觉涌来,王观才闭上了眼睛。

    这个时候,他也总结了一些规律。在集中精神的时候,眼中的气机,好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可以把一件物件,变成立体状态。并且能从多个角度观看,把物件的每个细节,都全部反映到自己的眼中。

    再有就是,眼中的气机,也是有距离限制的。以前是半米,现在是两米多,出了这个范围内,眼睛看到的画面,就不再是立体形态了。

    王观也明白,这样的变化,应该是今天吸取了砚台与古墨中的气息,所以能力升级了。升级之后的奇异能力,简直比高倍显微镜还要好用。

    毕竟,对于瓶壶罐之类的物件,高倍显微镜,只能看到表面,腹部就抓瞎了。而王观眼中的气机,可谓是无微不至,能绕到里面去。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立体几何的工程图一样,一点点剖析透视。

    说到透视,王观好像也有这种感觉,像玻璃镜子、木头床板这类,密度比较紧的东西,他眼中的气机,好像穿透不了。但是,类似衣服这样的丝织物体,存在很大的空隙,只要集中精神,完全可以透视过去。

    察觉这个可能,一时之间王观浮想联翩,脑海中掠过许多不健康的念头。

    很久之后,王观才清醒过来,伸手摸了摸眉心,明白一切奇妙的能力,都是来源于眉心之中的那枚半透明金钱。

    王观隐约觉得,金钱还有许多妙用,在等待自己的发掘。

    带着许多憧憬,王观平躺床上,慢慢的进入梦乡。

    一夜无话,第二天王观哪里都不去了,就待在家里,陪伴父母。然后在翌日早上,带了行李包,再次踏上了前往市区的汽车。

    汽车后尾喷出长长的烟雾,窗外的树影不断的晃动倒流。

    坐在窗口位置,王观并没有什么伤感的情绪,可能是习惯了,又或许是现在的通讯设备太过发达,只要想念亲人,随时可以联系。

    反正,王观这代人,对于家的眷恋,并不是那么深刻,只不过是在心里,保留了对家人的牵挂而已。

    汽车十分平稳,顺利达到了市区,王观下车之后,拿着手续单,提了托运的一箱古墨,然后到火车站买票,朝瓷都而去。

    这是直达的,途中不用再转车,所以三个多小时之后,王观平安无事的到达了瓷都车站。下车之前,先与母亲通电话,报了平安。

    然后,王观才背着行李包,费劲的抱着箱子,顺着人潮,慢慢的向外挪动。

    “嘟嘟……”

    王观走了车站,走到公路旁边,正想等公车之时,一辆金属质地,十分奢华的车辆飞驰而来,停在了他的身前。

    不等王观惊疑,车窗已经落下,露出了俞飞白了笑脸。

    “听德叔说,你回家弄了件好东西,我也来凑个热闹。”俞飞白微笑道:“上车吧,德叔在集古斋等着呢。”

    “谢谢。”

    王观也不矫情,打开车辆后尾,放下了手中的箱子,才利索的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看起来,收获不小啊。”俞飞白笑道,一踩油门,飞奔而去。

    与县城相比,瓷都热闹非常。公路两边,高楼大厦林立,喧嚣之声,在四面八方涌来。种种景象,让王观一时适应不过来,有些失神,忘记了回应俞飞白。

    。。。。。。。。。。。。。。。。

    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请大家多支持。

    第32章又拣漏了?

    看见王观沉默不语,俞飞白也不介意,专心开车,不一会儿,就到了集古斋。

    俞飞白率先下了车,高声道:“德叔,我们回来了。”

    这时,王观也恍惚回神,连忙提包下车,都车尾把箱子抱了出来。

    “我来帮你。”俞飞白见状,上前伸手一扶,就感觉手腕一沉,有些好奇道:“什么东西,怎么这样重?”

    “待会你就知道了。”王观笑而不语。

    走了几步,两人进了集古斋。会客厅中,高德全坐在藤椅上,正沏着茶,看见他们来了,立即笑道:“坐下来吧,尝尝我新买的碧螺春。”

    “正好,我口渴。”俞飞白也不客气,走上去坐在高德全旁边,端起茶杯就往嘴里送。

    “也不注意点,小心烫……”

    高德全提醒一句,转头看向了王观,笑着说道:“王观,不过是让你买个砚台,你扛一大箱子过来做什么。”

    “箱子装的是我的宝贝,你要的砚台在这里。”王观笑道,打开行李包,拿出一个盒子,放在高德全面前的茶几上。

    “让我先看!”

    俞飞白也不怕烫,喝了一口茶水,放下杯子,伸手就抓起盒子。一翻开盒盖,一块巴掌大小,造型精美的砚台,立时呈现在眼前。

    当然,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砚台上天然形成的石纹图案。一道道纹理,在大自然的造就下,形成了一个魁星影像,无论是身形、衣褶,乃至于神态,都十分传神,栩栩如生。

    “好宝贝。”俞飞白一看,就觉得眼睛一亮,伸手把砚台托在掌中,轻轻的抚摸石纹,温润细腻的触觉,让他赞叹不已。

    观赏了好久,俞飞白才依依不舍的放下,让高德全鉴赏。

    高德全拿起砚台,观看了一会,笑问道:“你们说东西好,那它到底好在哪里?”

    “当然是这纹理图案。”俞飞白说道,又补充了一句,“还有这石质,好像也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四大名砚中的一种。”

    古人制砚,选取的砚材是多种多样的。陶瓷、金属、木头、水晶、玉……等等,种类非常之多。当然,最为普遍和实用的砚还是陶砚和石砚,尤以石砚名品更多。

    其中四大名砚,是指端溪的端砚、歙/县的歙砚、西北的洮砚和洛阳的澄泥砚。

    不过,王观可不认为,这方魁量影石砚,会是四大名砚的一种。毕竟,这方砚台的石质虽然不错,但是与四大名砚相比,还是有显著差距的。

    “王观,你怎么看?”高德全抬头问道。

    王观想了想,开口道:“我虽然对砚台了解不多,但是觉得,这方砚台是不错,但是似乎达不到四大名砚那种程度。”

    “你有感觉是对的。”

    高德全笑道:“一般来说,砚台滑润、砚面细腻、发墨快,这样的都可称为好砚。但也只是好砚而已,与名砚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你们两个可能没见过,真正的名砚,应该是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高德全叹声道:“名砚的石质,温润如玉,嫩而不滑,好像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可是这方砚台,摸起来是细腻了,但是仔细感受,就发现会有少许磨手。从这点就可以简单判断,这砚台不是名砚之一。”

    “那花四十五万买下来,值不值得?”王观有些紧张。

    “肯定值。”俞飞白笑道:“看这砚台的石质、纹理、造型,非常的精致。就冲着石上的图案,不管这方砚台是不是古砚,我想一定会有许多人愿意花钱买的。”

    “石上图案……”王观隐约明白些什么。

    “魁星点斗,寓意非凡啊。”

    高德全含笑,认可道:“魁星可是传说之中,掌管官运的神。一般的物件雕刻了魁星,价格都能涨几倍,更不用说,这是天然形成的魁星图形。这可是很好的卖点,只要找对人,别说四十五万,就是九十万,恐怕也会有人掏钱。”

    “飞白,打电话给你爸,问他要不要这东西。”

    忽然,高德全打趣道:“他现在可是关键时期,拿这东西说不定能增加气运。”

    “行,你开价吧。”

    俞飞白却爽快道:“气运什么的,迷信,我爸多半不信。可是,看我的名字就知道了,这东西他肯定会要。有的时候,我真是想不明白,他一个大老粗,怎么会对那些文雅的东西感兴趣呢?”

    “还说你爸,你不是受他影响,才喜欢上古玩么。况且,你爸只是感兴趣,并不痴迷,反倒是你,完全陷进去了。”高德全笑道:“至于价格,你看着给吧。”

    “好。”

    俞飞白点了点头,拿出支票与笔,在万字下面,填了个六,然后就是一连串零。

    王观在旁边看得真切,心中暗暗惊讶。

    要知道,这方砚台才花了四十五万买下来,而且价格俞飞白也清楚,但是他接手的时候,却开出了六十万的价钱。

    王观当然不是怀疑,俞飞白在送钱给高德全,而是这方砚台,能值这个价。

    一转手,就净赚了十五万。

    按照规矩,这单是记在王观头上的,他可以得到百分之二的提成,也就是一万两千块。一笔交易,要比他一个月的薪水还要多几倍。

    现在看起来,这钱似乎不多,但是这才是几十万的生意,如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古玩,那么交易成功,能得到的提成该有多少?

    这样算起来,貌似提成要比拣漏还划算。

    当然,王观心里也清楚,这不过是理论而已。实际上,古玩店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传统,大宗的交易,应该比较少,可遇而不可求。

    交易完成,也不用写什么转让协议,俞飞白拿着砚台欣赏片刻,忽然想起一事,抬头道:“对了,王观,你说箱子里装有宝贝,那是什么?该不会,又拣漏了吧。”

    本来,俞飞白只是在说笑而已。

    没有料到,王观闻声,立即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什么,真的拣漏了。”

    一下子,俞飞白与高德全惊愣起来。

    随后,两人坐不住了,好奇的起身向箱子走去。

    “哈哈,开玩笑而已。”这时,王观笑道:“这箱东西,是我花了八万多买来的,应该可以回本,再小赚一笔,不算拣漏。”

    。。。。。。。。。。。。。。。。。。

    第三更,求收藏,推荐票,请大家多支持。

    第33章紫玉光

    “这才正常。”高德全点头道。

    毕竟,社会走向富裕,收藏活动广泛深入,古玩专业书、各种资料随手可得。无论买方卖方,对真假贵贱的识别得到加强,有定价的书籍已经普及。

    多数的好东西,也已经是名花有主,拣漏十分的困难,机会越来越少,概率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一个人的运气再好,也不可能天天中奖吧。

    “我说呢,你的运气怎么可能这样好,走到哪里都拣漏。”俞飞白笑道,快步走到箱子旁边,和王观打声招呼,随手就翻开箱盖。

    顿时,一股淡雅的墨香,立刻飘散了出来。

    “这是什么?”俞飞白愣住了。

    “墨!”

    王观笑道,在旁边拿了几张报纸,铺垫在地上,然后把箱中的墨锭,逐一拿出来,整理摆放在报纸上。

    说起来,买回来这箱古墨,王观都没有时间清点梳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向高德全请教一番,看看这些古墨,买对了没有。

    “这是……”

    就在这时,高德全走来,低头一看,也是满脸惊讶之色。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王观拿出来的大多数是残缺断墨,高德全还有些不在意的,但是随着王观拿了一块完整的墨锭出来,看见上面的花纹与文字,高德全的脸色一变,顿时惊声道:“紫玉光,真的假的?”

    王观一怔,看向手中的墨锭,只见墨锭是长方形的,墨色如漆,乌黑发亮,质地细腻,坚硬致密,隐约有阵阵馨香。

    在墨锭的一面上,紫玉光三个楷书,规矩的铭刻在中央位置。字体是描金的,显得有几分富丽堂皇的气息。

    王观对于古墨了解不多,自然不清楚这紫玉光的来历。但是高德全知道,看到这块墨锭之后,立即伸手拿了过来,仔细的观摩打量。

    “紫玉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这时,俞飞白若有所思,习惯性的掏出手机,上网查询起来。

    “不用查了。”

    不等俞飞白查出结果,就听高德全说道:“紫玉光是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的曹素功制作的名墨。在康熙南巡的时候,他趁机献墨,得到皇帝的赞赏,御赐紫玉光之名。”

    “德叔学识源博,比百/度还要厉害。”俞飞白笑嘻嘻的拍马屁。

    “一边去。”

    高德全白了一眼,又语重心长道:“飞白,叫你不要总是查资料。资料再详细,也只是水中看月,自以为了解本质,其实差别很大的。古人早就证明了,按图索骥,生搬硬套,会闹出笑话来的。”

    “德叔,这我知道。不过,你总要给我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吧。”俞飞白笑道:“现在,就是我向你请教的时间了。这块紫玉光,是不是真的?”

    “对啊,德叔,我也很好奇。”王观也点头笑道:“我的几万块,到底花得值不值。”

    “东西……应该是真品。”

    高德全掂量了下墨锭,又反复摩挲观察,敲打,轻嗅,终于确认道:“从质地来说,比较容易区分新墨和旧墨。例如,新墨带灰色,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

    “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新墨有点儿怪味,是胶质太重的缘故。而且,古墨由于年代久远,胶质自然退去,质地就显得坚如玉石,表面丝丝起发理,显示浑厚气魄,颜色黑而带紫,手掂沉重……”

    高德全滔滔不绝的述说起来:“有些古墨,表面有漆皮。凡年代越远,漆皮越显浑厚,并呈现蛇皮断纹,与古琴上漆皮断纹极相似。又像古瓷开片,有纹不裂,隐蕴在漆皮之间,同时闪出蓝色光彩。近现代仿品漆皮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

    十几分钟时间,高德全拿着手中的墨锭,从头到尾,再到分量、气味、墨锭上的文字,以及纹理,逐一评点下来,不带丝毫的重复。

    王观认真聆听之余,心时难免有些感叹,一个收藏鉴定家,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嘴巴子利索,能说……

    “可惜啊!”

    点评完之后,高德全意犹未尽,摇头叹道:“这墨,只是普通的商品墨而已,并不是曹素功的特制贡墨漱金紫玉光。”

    “这墨锭,也有分类?”王观有些好奇。

    “那是当然。”高德全点头道:“像瓷器,有实用器,观赏器之分。墨当然也有,第一肯定是御墨,皇家自己制作的。第二就是贡墨了,都是由各地方制墨大家特制的。第三是一些文人雅士,自己定制的墨。第四是珍玩墨,也就是观赏墨。第五,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墨。最后就是用来书写的商业墨了。”

    “其实,第三第四,可以合称为雅玩墨。这类墨多由雅好此尚的文人、官吏向墨家定制,署上制者的名款、诗词、斋室名、书画图案等,作为自用或礼品之用。”

    高德全侃侃而谈道:“这类墨,最有名的,就是07年的时候,一套完整的乾隆御墨西湖十景彩墨,以四百四十八万的天价成交。这个高价直至今天也没有被超过。”

    “四百万……”

    王观惊喜交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在买之前,他已经料到,这些古墨,或许比较值钱,但是绝对没有想过,竟然这么值钱。

    “王观,我不说了么,那是雅玩墨,你这是普通的书写用墨,价格自然不能相提并论。”高德全笑道:“就算同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是制墨的选料与工艺不同,值钱也相差悬殊。”

    “这倒也是。”

    王观理解点头道:“一些书籍记载,古人制墨的时候,会在墨里添加一些贵重的中药材精制而成,那些自然是值钱的精品。”

    “这么说,王观花几万块,买这些墨亏了?”俞飞白问道。

    “话可不能这样说。”

    高德全摇头道:“古墨收藏盛行于明代,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到晚清民国达到极致。不过在建国之后,就衰落了下去。直到八、九十年代,是日本那边率先兴起收藏古墨的风潮,才引起国内藏家的重视。”

    “九七之后,经济危机,古墨的收藏,也走了下坡路。不过,近几年来,又重新反弹。比如这块紫玉光,在几年前最多值几千块。可是现在,没有一万以上,也拿不下来。”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34章内有乾坤

    “特别是这两年,文房类藏品受热捧,令古墨行情加快向上。”

    高德全笑道:“如果是纯粹的投资,古墨的回报率肯定不如瓷器、玉器、书画。但是现在一些书画家,越来越喜欢用古墨来书写画画。”

    “毕竟,真正的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不是现在的墨能够比拟的。通常好的留起来玩赏,断的残的用来写字。”

    这时,高德全伸手示意道:“比如这些残缺断墨,就算标价几千块,也能买得出去。也就是说,如果箱中的其他墨锭,都是紫玉光之类的名品,你的几万块不仅没亏,反而能赚了好几倍的钱。”

    “钱是次要的,主要是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王观笑道,其实心里得意,不过嘴上肯定要说得好听一些。

    “这种心态很好。”高德全点头道:“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了,收藏的目的,不是投资赚钱,而是一种文化传承。”

    “看来,好东西都在乡下啊。”

    与此同时,俞飞白感叹莫名道:“难怪那些大藏家,总是喜欢去掏老宅子。果然,老宅子出真品的几率不仅高,而且好东西更不少。所以啊,想要拣漏,或者买到真东西,就得深入基层,到广大农村之中去。”

    “你的想法没错,不过也要注意,小心被人埋地雷。”高德全微笑提醒道:“现在一些人,就是利用你们这样的心理,专门布好陷阱等你们钻进来。”

    “这话没错。”王观深有体会道:“现在的国内,除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穷乡僻壤,谁不知道老东西值钱。想占他们的便宜,小心反被坑了。”

    “谁叫我们晚生了几十年呢。”俞飞白叹气道:“好东西,都让德叔他们收走了。”

    “屁话。”

    高德全笑骂道:“这话,你去和钱老说。”

    听到这话,王观与俞飞白会心一笑,看来高德全也有这样的感叹,收藏热潮兴起的时候,特别是八十年代的黄金时期,他也还年轻,资金有限,有心而无力。大多数东西,恐怕都被钱老一辈人买下来了。

    笑过之后,王观想起了正事,连忙说道:“德叔,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古墨分类,顺便断一下具体的年代。”

    “好。”

    高德全当然不会拒绝,非常专业的拿了一双白手套戴上,半蹲在箱子旁边,一边拿墨出来观赏,一边评点道:“我不是鉴墨的行家,所以只能从墨锭的墨质、题识、图案、墨品来大致判断墨锭的年代。”

    “而且,你们要知道,所谓的名家墨,并不一定是名家亲手制作的。比如说清代四大制墨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他们都是墨业中的一代翘楚,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制墨作坊,而且经营店铺,一直传承下去。”

    “刚才那块紫玉光,虽说是曹素功的名墨,但是曹家制墨,从康熙时期开始,历经十三代都没有中断,曹家墨肆,才与胡开文的作坊,合并成为上/海墨石。”

    “紫玉光是名墨佳品,曹家子孙,肯定会把制作的工艺传承下来。”

    高德全皱眉道:“所以,我也不敢肯定,刚才那块紫玉光,是不是康熙本朝的。不过,看墨质的干透程度,我也可以断定,也差不了多少。不是康熙,就是雍正乾隆年间的墨。”

    王观与俞飞白认真的点头,这些都是经验之谈,要用心记下来。

    高德全口中说着,一块块把墨锭拿出来,时而摇头,时而点头,颇有感叹道:“王观,我可以肯定,这箱墨锭必是出自藏墨家之手,你真的是在乡下老农家收来的么?”

    “怎么说?”王观不明其意。

    “我看了二十多块墨锭,都是一些出名的墨品。比如曹素功的紫玉光,汪近圣的青云络,汪节庵的青麟髓,胡开文的玉蝉墨……”

    高德全列数,啧啧称奇道:“尽管都不是精品佳藏,但也算是上品墨锭。这样的东西,只有喜欢收藏古墨的有心人,才会费心收集。一个乡村大爷,恐怕没有这份精力玩这些。”

    “那大爷说,这墨和魁星砚台一样,都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王观笑道,把曹大爷的说辞复述了一遍。

    不是他存心撒谎,主要是不想节外生枝。毕竟,东西的来历,有些不够光明正大。传扬出去,也是不大不小的麻烦。

    “嗯,不仅是做官的,应该还是一位风雅文士。”

    听了解释,高德全比较认可的点头。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一句废话,认为古代做官的,不都是文人吗。

    其实不然,清代中晚期,除了正经通过科举做官的,还有监官、捐官、勋官等等,更加不用说赫赫有名的王公贵族八/旗子弟,一生下来就是官身了。

    那些官,大多数只会吃喝玩乐,谈不上什么风雅。

    书归正传,一会儿时间,高德全把箱中的墨锭,全部拿了出来,分成几堆,摆放整齐。他自己看了,都有些惊奇道:“还真是,不仅四大名家的墨齐了,甚至从康熙到光绪,排序下来,几乎是一部清代皇帝年表了。”

    王观闻声,立即悄悄地开启了特殊能力,仔细的打量这些墨锭。一看之下,王观就发现,墨锭的宝光,与高德全的排放顺序,都符合自己的推测。

    在王观的眼中,这些墨锭,由淡白色,到金黄色递进。其中,年代浅的,如光绪、同治时期的墨锭,宝光是淡白色的。到了咸丰道光,就是银白色。嘉定乾隆,那是白中泛黄,淡黄的颜色,而雍正到康熙,就是由黄色,向金黄色转变了。

    也就是说,年代越久,宝光的色泽,也随之加深。自然,其中蕴含的宝气,也相对浓郁。珠光宝气嘛,王观现在已经摸到了规律,一件物件散发的光芒强烈,蕴含的气息浓厚,肯定是非常值钱的东西。

    看到古墨上散发出来的黄光与白光,相互交织起来,好像是黄金白银一样,十分绚烂,而且非常的赏心悦目。

    至少,在王观眼中,就是这样。

    欣赏了片刻,王观心情舒畅,眼睛眨了下,无意之中一瞥,目光落在箱子上,气机自然的扑了过去。然后一幅箱内的立体剖析图像,就传送到了王观的脑中,让他彻底的愣住了。

    “王观……”

    就在这时,俞飞白叫了起来。

    。。。。。。。。。。。。。。。。

    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还有收藏,请大家多支持。

    第35章夹层中的宝物

    “怎么了?”

    听到声音,王观恍然惊醒,感觉脑子有些眩晕,立即明白这是特殊能力使用过度,连忙闭上了眼睛,收了用力,调养起来。

    “看你呆愣半天,在想什么呢?”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