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听到声音,王观恍然惊醒,感觉脑子有些眩晕,立即明白这是特殊能力使用过度,连忙闭上了眼睛,收了用力,调养起来。
“看你呆愣半天,在想什么呢?”俞飞白笑问道。
“我在想……”
王观揉了揉眉心,恢复了几分精力,然后十分自然的走到箱子旁边,敲了敲木板,微笑说道:“这些都是古墨,那装墨的箱子,会不会也是古董。”
“咦,好像有这个可能。”
俞飞白眼睛一亮,上前仔细打量箱子。
这个箱子,不算很大,但也不显小。有一尺多高,正方体。不过,在箱上沾了不少灰土与蛛网,看不出本来面目了。
“笃笃!”
伸手敲敲箱子板盖,听到比较沉闷的声音,俞飞白点头道:“看不到木质纹理,但是听声音就知道,结实坚硬,是不错的木料。”
“我来看看。”
高德全也有几分兴趣,拿了条毛巾,轻轻的擦去箱子上的灰土蛛网。
时间不久,灰尘抹去,箱子也恢复了原来的面目。从整体来看,箱子的做工比较简约,没有那么多边饰。
不过,在箱盖的四个边角,以及箱锁栓梢位置,镶嵌了薄薄的铜片,那是蝙蝠的造型,具有五福临门的吉祥寓意。
“做工谈不上多么精致。”俞飞白笑道:“现在,就要看木的材料了。如果说紫檀、黄花梨之类的,那就发了。”
“呵呵,这我可不敢想。”王观笑道:“你看,在这里都有虫眼了。如是名贵木料,哪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嗯,有点儿糠了。”
高德全摸了摸王观所指的地方,带着几分赞许道:“你很细心,观察细致。这箱子应该是用桃木做的,材料不错,所以一百多年了,才没有烂掉。可惜存放保养得不好,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些虫蛀的情况。”
“一百多年,那不能晚清民国的东西,也称得上是古董了。”俞飞白笑道:“只要把灰尘彻底擦干净,把虫蛀的地方修补一下,应该会有藏家感兴趣的。”
“不必那么麻烦了吧。”
王观笑道:“恐怕,修补的钱,与卖出去的钱也差不多。”
“那你可以把修复的钱,算进卖出的成本里面。”俞飞白笑道。
“你们不要虫蛀的地方想得太严重,桃木的木质细腻,木体清香,本来就有点儿防虫蛀咬的功效。所以,这蛀的地方,是糠了,但没有那么厉害。”
高德全建议道:“随便简单一修,上点蜡漆,就可以了。”
“箱盖与四壁,问题不大。就怕这箱底,放得久了,内部腐朽。”就在这时,王观俯下身体,别有用心的敲了敲箱底的一角,咚咚的声音马上传了出来。
这声意有细微的差别,俞飞白没有在意,但是高德全听到了,立即有几分惊讶。
“咦!”
与此同时,王观也惊叹叫道:“这好像是空的。”
“空的?”
俞飞白一怔,突然反应过来,惊声道:“难道是有夹层暗格。”
“王观,你别动,我来看看。”
这时,高德全认真道:“你没经验,不知轻重。乱来的话,可能坏事。”
“呃……”
王观挠了挠头,也顺水推舟,走到旁边观看。
“笃笃!咚咚!”高德全也不急,先是试探的敲了敲箱底各个位置,以声音做了对比,才点头肯定道:“果然是空了一角。”
研究了一会,高德全又叹道:“你们,箱外的底,是平的。可是箱内的底,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只不过,由于箱盖微微拱隆,开启的时候,箱盖挂在后面,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平衡。这是一种微妙的视觉效果,让人看了,就会产生内部箱底是平的错觉。”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倾斜角。”
高德全赞叹不已,揭示道:“这个箱底,前面的部分,是一寸厚,十分正常。然后慢慢的延伸上去,到了中间的位置,是两寸厚左右,最后的部位,就是三寸厚了。”
“最终,就在三寸厚的地方,挖空,掏了一个暗格。”高德全在箱内比划了下,也有些激动道:“现在,就要看王观的运气了,希望这个暗格不是空的。”
“我的运气,应该没有那么差。”王观笑道,终于忍耐不住,又启用了特殊能力,渗透了箱底的缝隙,观看暗格中的宝物。
一抹金中带紫,十分炽烈炫目的宝光,映入了王观的眼中,让他几乎不能直视。特别是物件中蕴含的气息,更是让他产生莫名的渴望。
这个时候,王观感觉很庆幸,幸好能力升级了,能够透过细微缝隙,看到夹层暗格之中。要不然,他差点与一件宝物失之交臂。
在王观暗中欣赏宝物,吸取宝物气息之时,俞飞白也不甘寂寞,凑上去打量箱底,奇怪说道:“德叔,你不是说有挖有暗格吗,怎么看不到缝隙。”
“那是掩饰得好,在箱底搽了一层蜡油。而且,存放这些古墨,也掉了不少灰屑,更是形成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膜。”
说话之间,高德全拿了条干净毛巾,沾水之后拧干,然后细心的擦拭箱底。一会儿时间,一条明显的裂隙,就清晰呈现出来了。
“真的有……”俞飞白惊喜道:“拿刀片来撬开。”
“粗暴!”
高德全摇头说道:“撬坏了暗格中的东西怎么办?”训了两句,高德全起身,到抽屉里拿了个橡胶吸盘过来,微微一压,按在了箱底。
“德叔,快点。”
俞飞白兴奋的催促起来,仿佛箱底隐藏的,是他的宝贝。反而王观,已经知道了是什么东西,所以显得十分镇定。不过,嘴角也绽放出一抹欣喜的笑容。
“啵!”
与此同时,高德全也稍微调整了下呼吸,轻轻的提拿吸盘,箱底一块轻薄小巧的木片,立即被吸了上来。而箱底的暗格之内,一块用黄色绸布包裹的物件,立即暴/露在空气之中。
“真的藏有东西。”俞飞白兴奋叫道,就要伸手把东西拿出来。
然而,高德全却伸手阻拦了,回头道:“王观,你来拿。”
“嘿嘿……”
俞飞白这才恍然大悟,赶情自己喧宾夺主了,当下不好意思一笑,退了回去。
“好!”
王观当仁不让,小心翼翼的把箱中暗格的东西拿了出来,同时借这个机会,把东西蕴含的气息,也一滴不留的吸走。
。。。。。。。。。。。。。。。。。。。
第三更,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支持。
第36章天下第一品
一股清凉的气息,在王观的手中顺流直上,来到眉心之中的松果体盘踞起来,让他感觉到十分的清爽,毛孔舒张,通体安泰。
王观惊讶的察觉,这股气息比全部古墨的气息加起来,还要浓厚。不过,融入了眉心后,却如同滴水入海,不泛丝毫波澜。
“王观,快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俞飞白又迫不及待的催促起来。
“好。”
宝物气息到手,王观也不再迟疑,小心的剥开了包裹在外层的褐黄色绸布。很快,一块长方形,通体漆黑的墨锭,就呈现了出来。
墨锭的一面,上端是两条描金的蟠龙,张牙舞爪,气势非凡。在两条龙的中间,是御墨两个漆金文字,彰显华贵之气。
而且,在龙尾的下端,则是一方漆红颜色的篆字钤印。不过,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了,钤印上的篆字,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墨锭的另外一面,则是铭刻了一行楷书。
王观细看,勉强辨认出来,轻声念读道:“显德六年,仲秋,圭。”
“显德,好像是年号吧。”
俞飞白猜测起来,在旁边仔细打量墨锭,有些惊奇道:“墨上的纹理,有些奇怪。难道就是德叔说的漆衣断纹?”
“拿来我看看。”高德全说道,伸手接过墨锭,第一感觉就是坚硬细密。
仔细摩挲墨身,反复打量描金蟠龙与文字。看了片刻,他的脸色就变了,眉目皱起,带着几分茫然、惊喜、难以置信……
许久之后,高德全好像是不敢确定,又拿出了高倍放大镜,对照着墨锭,一点一点的反复观察,时不时伸手轻敲墨块,聆听声音。
看见高德全这么慎重的模样,俞飞白就知道,这墨锭恐怕不简单,不由好奇问道:“德叔,这块墨锭,有什么来历?看样子,应该是宫廷御墨。”
其实,这也是废话。毕竟,墨锭之上,描绘了金色蟠龙,以及御墨两字。
在古代,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这样的东西。其他普通百姓,包括了官员,绝对不敢冒犯皇家权威,私下使用。犯了忌讳,不仅要掉脑袋,还要诛连全家。
不过,这也是初步判断,毕竟也有后人仿冒的可能性。然而,看高德全的反应就知道了,这个可能性不大。
又过了一会,俞飞白忍不住又叫道:“德叔……”
“别吵,我在看呐。”高德全挥手道,又继续专注的研究起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俞飞白有些无奈,摊了摊手,悄声对王观说道:“看来,你又拣到了个不得了的宝贝。”
“侥幸,这回真的是侥幸。”王观笑道,谦虚起来。
“是啊,真是侥幸。”俞飞白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叹气道:“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侥幸。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
最后,俞飞白干脆哼起歌词来,不过他害怕打扰高德全鉴定,也不敢大声。
“呼……”
这个时候,高德全长长的吐了口气,慢慢的放下墨锭,眉头紧锁,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德叔,怎么样?”王观见状,连忙上前问道。
不仅是急于知道墨锭的来历,更是不想再听俞飞白鬼唱歌了。说实话,他的歌声,跟哭狼嚎差不多。听几句还行,多了,也是一种折磨。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不再干嚎,也快步凑了上去。
在两人的注视下,高德全揉了揉疲倦的眼睛,迟疑说道:“这块墨锭,我捏拿不准。”
“什么?”
两人愣住了。
王观不清楚,俞飞白可是知道,高德全可是瓷都非常有名的收藏鉴定家,眼力比他高明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个位数。
虽说,古墨鉴赏不是高德全的强项。但是文物收藏,不是纵向发展,而是横向联系的。只要经验积累够了,触类旁通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然,刚才高德全鉴定一箱古墨的时候,也不会说得头头是道了。可是现在,他居然说,捏拿不准这块墨锭,难免让人觉得奇怪。
想到一个可能,俞飞白若有所思,迟疑道:“德叔,这东西是……是不是不对?”
毕竟,古玩收藏行当之中,有些话不好直说,尽量的表达委婉,免得让人听了不好受。估计高德全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担心王观接受不了,干脆绕起圈子来。
“不对?”王观皱起了眉头,问题在于,墨锭上的紫色宝光,好像火焰一样升腾耀眼,他不可能看错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王观相信自己的特殊能力,如果高德全说这是假东西,那肯定是他看走了眼。
“不是不对,这东西肯定是老的。”
然而,高德全的水平,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才实学,马上摇头反驳了俞飞白,然后依然皱着眉头,没有把握道:“可是,这东西老到什么时候,我真的很难确定。”
“呵呵,东西是真的就好。”
俞飞白笑道:“至于年代嘛,又不是让德叔你精确到几年,说个大概的年份就可以了。墨块上不是有漆衣断纹吗?看纹线的密集程度,应该可以判断出来吧。”
“飞白,这块墨没有漆衣。”
高德全吐了口气,郑重其事道:“而且,墨锭上的纹路,不是断纹,而是墨锭成型时候就形成的。你看仔细看,这些纹理,到底像什么?”
王观与俞飞白认真打量,纷纷摇头。没有一个确定的参照物,他们真想不出来,纹理到底像什么东西。
看他们说不出所以然来,高德全也不在意,手掌托着墨,慢声诵道:“古代,有一种墨,被人称赞为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其色如漆!号称天下第一品,那是什么墨,你们知道吗?”
“天下第一品。”俞飞白闻声,眼睛发亮,惊喜叫道:“难道这个,就是老头子时常挂在嘴边的李廷珪墨?”
“所以我才说,很难确定啊。”
高德全叹声道:“我国用墨的历史很长久,有人估计至少要四五千年了。早期的墨都是天然石墨,书写后极易脱落。人工制墨大约始于西周。大规模制墨则是在汉代以后。到唐朝时制墨技术已臻于完善。”
。。。。。。。。。。。。。。。。
新书上传,求推荐收藏,请大家多多支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37章真假难辨的宝贝
“唐代的时候,有个人叫奚鼐,是当时的制墨名家。他制作的易水墨,闻名天下。而后祖孙三代延绵经营,且技术不断改进,更是深受世人赞誉。”
高德全娓娓而谈道:“不过后来,由于唐末战乱,奚家举家迁至安/徽/歙/州。当时的奚家有一个叫奚廷珪的人,在继承祖辈技术的同时,努力创新,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墨。这种新墨胶不变质、墨不变形,质量大大超过了祖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后来,这种墨得到了南唐李后主李煜的高度赞扬,并对奚鼐家族恩赐了自己的国姓。从此以后,奚廷珪就改姓而为李廷珪了,他的墨,也就被人称为李廷珪墨,或者李墨。”
高德全估算道:“再之后,过了几十上百年,歙/州改名为徽州。而李廷珪,也就被后人誉为徽墨的奠基人。”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兴致勃勃道:“传说,李廷珪制墨,用料非常讲究,要松烟、珍珠、玉屑、龙脑,和以生漆、鹿角胶、犀角、麝香等等名贵物品,捣十万次之后,才制作成型。”
“所以,这样的墨,坚硬如石,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甚至于可以当刀来使,削木裁纸。”
俞飞白非常好奇,看着高德全手里的墨锭,蠢蠢欲动。
“如果,这块墨锭真是李墨,的确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高德全沉吟道:“史书上有记载,南唐的一个名臣徐铉,幼年的时候,得到了一块李墨。然后和他弟弟一同读书使用,一天研墨写五千个字,却整整用了十年之久。”
“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北宋一个大官不小心把一块李墨掉到池塘里了。可能是这大官太有钱,觉得下水捞墨太费事,干脆不理会。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又掉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东西到池塘里面,立即派人打捞,并把李墨也捞了出来。”
“然而,经过一年时间的池水浸泡,那块李墨却仍然坚硬如初,表里如一,光泽如新。这个时候,那个大官才意识到李墨的珍贵,视为珍宝而妥加收藏起来。”
说到这里,高德全叹声道:“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人感叹,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由此可见李廷珪墨的稀罕可贵。”
“德叔,说了那么多,那这块墨锭,到底是真是假。”俞飞白急不可耐道。
“人家王观还没说话呢,你着急什么。”
高德全恨铁不成钢道:“又忘记了,凡事要冷静。”
王观躺着也中枪,只好摸摸鼻子干笑起来。他不是不急,主要是已经知道东西的真伪,自然显得从容不迫。
“我不是说过了么,东西太珍贵了,捏拿不准啊。”
训了句,高德全皱眉道:“你们知不知道,真品的李廷珪墨,有多么的可贵。当时奚家迁徙到歙/州(徽州),那里有漫山遍野的黄山老松树,是制墨最好的原材料。可是,再多的松树也经不住几百的砍伐。”
“所以,在李廷珪之后,经过一百多年,黄山老松树差不多绝迹了。那些制墨名家只好又重新改变了制墨的工艺。再加上李家的子孙后代,很多人步入仕途,无人再承祖业。从此以后,李墨失传,越用越少,才会那么珍贵。”
高德全苦笑道:“一直到了清代,据说乾隆皇帝得了一块李墨,由于心爱一直没舍得用,所以留下来了。现在,这块墨,就保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的一枚真品李廷珪墨。”
“可是现在,这里又突然冒出来一块,你说叫我怎么叫草率确定。”
高德全又叹气起来,手指轻抚墨锭,脸上泛出丝丝红潮。如果这块墨真是李墨,那么第一个鉴别之人,肯定会在收藏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叔,是真是假,难道就没有确切的办法鉴别么?”王观也忍不住问道。毕竟,别人没他的能力,总不能他说东西是真的就是真的,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出来才行。
“色泽纹理,包括蟠龙图与模糊钤印,包括后面的文字,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高德全评点道:“特别是文字,显德六年,仲秋,圭。显德六年,那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年号。这年号是从后周太祖郭威一直沿用下来的,直到柴荣儿子恭帝柴宗训继位,还继续沿用下去。也就是说,后周三代皇帝,一共七年,一直在使用显德这个年号。直到后来,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江山,才改元为建隆。”
听到这里,王观敏锐察觉其中有问题,惊讶道:“德叔,既然李廷珪是南唐人,那这块墨锭,怎么会用后周的年号?”
“对呀。”俞飞白反应过来,点头道:“这是一个明显的破绽,所以德叔你才会怀疑,这块墨不是李廷珪墨。”
“不是破绽。”
高德全轻笑道:“以后,你们两个,要多读些书才行。早在显德五年的时候,南唐就被后周打得俯首称臣,尽献江北之地,以求划江为界。
“那时,南唐在位的还不是大名鼎鼎的李后主李煜,是他的父亲李璟。被后周打败之后,不仅称臣去年号,为北周的避锋芒,甚至迁/都到洪州,从此南唐国/力大损,埋下了亡/国/之祸。”
“也就是说,显德六年的时候,南唐已经没有年号了,用的是北周的年号。一直到宋太祖夺/位,改元建隆,南唐也要跟着使用同样的年号。这也是为什么,史学家称李煜为李后主的原因,因为严格来说,他并不算是皇帝,而是北周北宋的臣子。”
高德全笑道:“所以说,显德六年并没有什么问题。仲秋更不用说了,应该是墨锭制作的时间。至于这个圭,就有意思了。”
“如果,不了解李墨的话,看到这个圭字,一般人肯定会觉得,这是最大的破绽。或者干脆觉得这墨不是李廷珪墨,而是其他人的作品。”
“然而,据人考评,李廷珪墨上,留下的款识。不仅有李廷珪三字全名,也有廷珪两字,或者单独一个珪字。当然,也包括了这个圭!”
高德全解释道:“古代嘛,珪与圭,可能是相通的两个字。也就是所谓的通假字,绝对不是什么错字。”
“那就是说,这东西是真的。”俞飞白惊喜道。
“难说……”
。。。。。。。。。。。。。。。。。
有个关于女主的调查,希望大家参与。最后,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38章要去向高人请教
“如果可以肯定,我何必这么犹豫不决。”
高德全苦恼道:“我毕竟不是鉴墨的专家,只能判断这东西的年份够老,至于是李廷珪墨的珍品,还是后人仿制的,我就鉴别不出来了。”
毕竟,东西是对的还好,若是错了,就算不会给他造成什么实质的损失。但是看走了眼,在心理上却是不小的打击。
况且,这东西太稀罕了,全世界就现存了一块,现在又冒出一块来,就算是王观自己,也有些怀疑,会不会是某个制墨名家仿造的李廷珪墨。
名家仿前人的东西,那是常有的事情。有的高手,能够仿得登峰造极,假以乱真的地步。甚至有时候,仿的比真的还要值钱。比如说,张大千仿石涛的画就是这样。
不过,李廷珪的墨却不同,李墨的名气太大了,天下第一墨,徽墨的奠基人,开山鼻祖,已经成为传奇。后人无论怎么仿,制作的墨再出色,也达不到他的高度了。
尽管,王观可以在墨锭身上,看到一层灿烂的紫金宝光,但是没有具体的参照,他也不敢肯定,这块墨锭,有没有一千年的历史。
王观依稀记得,北宋是在公元960年建国的,而显德是后周的年号,肯定要比北宋早,距今已经超过一千年了。
一千年的时间,如果是普通的东西,恐怕已经化成尘埃。但是现在这块墨锭,依然光泽鲜明,坚硬如玉,纹理细腻,难免让人心有疑虑。
“明代的墨,已经十分稀罕少见了,更加不用说,这块北宋之前的李廷珪墨,千年下来,只存了一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德全叹气道:“谁也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这块也是真品。”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俞飞白问道。
“有。”
高德全点头,又摇头道:“不过,那就最直接,也是最野蛮的办法。”
“德叔的意思是,把这墨研磨使用。”王观听明白了,下意识的皱眉。
“那怎么行。”
俞飞白叫道:“这东西要是真的,简单就是稀罕珍宝,价值连城。别说用了,就是磨了一点儿,也让人心痛。”
“说得没错。”高德全说道:“传说中的李墨,能够削木裁纸。不过,那是要把墨锭磨出边锋之后,才可以做到。”
“唉……那就一点办法也没了。”俞飞白长长叹气。
王观也有些无奈,心里感觉这东西九成九是真品李墨,可惜墨锭又不会开口说话,别人怀疑也没有办法辩解。也就是说,这样的宝物,只有自己独赏了。
“咦,对呀。”
这时,王观忽然醒悟过来,这样的好东西,他可舍不得卖。所以东西是真是假,也就无所谓了,自己心里清楚不就行了嘛。
王观想通了,立即笑道:“德叔,你不要烦了。反正我也不想转让,就算这东西是假的,我也把它当成真的收藏。”
“嗯……”
高德全惊讶抬头,好半响才摇头吁气道:“真是糊涂了,还没有你看得清楚。所以才说看走眼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其实,我有九成把握,肯定这东西是李墨。不过由于东西太新太好,总是放不下那一成担心。”
“德叔,你不是常说,有些物件看似假,其实是真的。”俞飞白乐观道:“我相信这东西是真品李墨。哎呀,王观,你的运气要逆天了,居然又拣了一个大漏。”
“没错。”高德全脸上也有一丝羡慕之色,含笑道:“王观,恭喜你了。看这墨锭的分量神韵,就算没有千年历史,恐怕也有五六百年的岁月沉淀。哪怕不是李廷珪墨,也是明代,或者明代以上的墨。
“这样的佳品好墨,就算突破不了乾隆御题西湖十景彩墨的四百多万天价,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俞飞白笑道:“要是让一些藏墨的行家,知道你有这样的好东西,肯定蜂拥而来。”
“一切都是运气,巧合。”
王观笑道:“我决定了,这块墨锭,就是我的第一个藏,谁来也不卖。”
“如果是钱老要买呢。”
俞飞白忽然说道:“你卖,还是送?”
“这个……”
王观一怔,有些迟疑了。
毕竟,这可不是影青小碗,存世量很多,送了,还可以再淘一个。然而,李廷珪墨世间罕见,除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块,就剩下自己手中的这一块了。
这样堪称孤品的宝物,王观还没有大方到说送就送的地步。
“飞白,你把钱老当成什么人了。”
这时,高德全有些不满,也不想王观为难,开口打断了俞飞白的问话,淡声道:“可惜钱老前两天受邀,去参加一个宝物交流会了。不然,就可以拿墨去,请钱老鉴赏了。他老人家的眼力,要比我高明多了。应该能够鉴别,这东西的来历。”
俞飞白说说而已,并没有较真的意思,反而一听到宝物交流会,立刻来了精神,追问道:“德叔,快说说看,这个宝物交流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收藏可不能闭门造车,交流学习是古玩收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高德全说道:“所以,这个宝物交流会,是我们各地一些知根知底的藏家,每年不定期举行的聚会。大家在聚会中,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俞飞白非常感兴趣,然后埋怨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德叔你不早告诉我。”
“告诉你,你又能怎么样。”高德全笑道:“都说了,这是宝物交流会,你又没有宝物,自然没有参加的资格。真去了,恐怕连大门都进不了。”
“我可以借啊。”俞飞白嘀咕道,就算他本身没有宝物,但是以他的能力,借一两件宝贝肯定不成问题。
“好了,去年举行聚会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带你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高德全摆了摆手,转身对王观说道:“对了,王观,交流会上,有许多收藏大师行家,说不定可以精确鉴定,你这块墨锭的年代。”
“德叔的意思是……”王观试问道。
高德全笑道:“每个参与者,按照规矩,能够带两人进场,你愿不愿意同去?”
“当然!”王观连忙点头。
就算鉴定不出墨锭年代也无所谓,那个交流会上,肯定是藏品云集,他不仅可以从中吸取宝物气息,还能够学习更多的收藏经验知识。
一举两得的好事,他没有理由拒绝。
。。。。。。。。。。。。。。。。。。。
书页有个关于女主的调查,希望大家能够参与。
最后,求推荐收藏,请大家支持。
第39章龙虎山
“谢谢德叔。”
旁边的俞飞白也兴奋不已。他当然也听得出来,高德全能带两人去,除了王观,剩下一个就是他自己了。
“别高兴太早,交流会在一周后举行,钱老是提前去,和老朋友聚会了。”
高德全哼声道:“接下来的几天,你们给我好好的看书。临时抱佛脚也好,免得到时候犯了最粗浅的常识错误,让我脸上无光。”
“德叔放心,我肯定认真学习,不会给你丢人的。”俞飞白拍胸叫道,心里却想,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手机网络嘛。
不知道俞飞白的小心思,高德全满意点头,忽然问道:“王观,你这些清墨,相对来说,也是上品佳墨,你打算怎么处理?”
“呃……”
王观微微皱眉,沉吟了下,最终叹气道:“出手了吧。”
说起来,王观只是初涉收藏而已,在瓷都的房屋还是租的,把古墨带回去,不仅不安全,而且也占地方。最重要的是,回家一趟,他的账户严重缩水,只剩下十万存款,急需把古墨卖了,回笼资金。
“不然,再遇到什么好宝物,却没钱买,那就欲哭无泪了。”王观考虑清楚,更加坚定了出手古墨的心思。
“嗯!”
高德全点头道:“正好,交流会上有不少拍卖行、古玩店的老板,以及收藏古墨的行家,他们对这些东西,应该会感兴趣的。”
“哈哈,不仅他们感兴趣,我也有兴趣啊。”
这时,俞飞白也笑嘻嘻道:“王观,既然你想出手,不如转让给我得了。不过,我也不贪心,只要清代四大名家的名品就成。一样一块,四个墨锭,与魁星影石砚恰好配对。”
“行。”
王观爽快的点头,也没谈价钱,相信以俞飞白的脾性,不会占自己便宜的。
果然,俞飞白在地上那笔古墨中,挑出四块品相完好的墨锭后,稍微沉吟,就开了张十五万的支票,递给了王观。
王观一看,立时迟疑道:“有些多了。”
“不多,反而是优惠价。”
俞飞白笑道:“刚才,我也查了点资料。四大名家的佳墨,保存这么完好的,一块至少要四五万。况且,还是四家齐全的,算是一套。拿去拍卖的话,应该能够增值不少。”
“王观,别介意。还是承你的情,他最近阔绰起来了,不在乎这点小钱。”高德全笑道:“现在他已经算是小气了,要是在两年前,买这些东西,他非再加一倍的钱不可。”
“德叔,我年少轻狂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提了。”俞飞白无奈苦笑道:“往事不堪回首,我现在可是穷怕了。不像你们两个,才是真正腰缠万贯的富翁。”
“特别是王观,真是鸿运当头。回家买点东西而已,一转眼又拣了个漏。”俞飞白羡慕道:“可怜我,几年来,尽吃亏了,怎么就没遇到这种好事。”
“这是一个意外。”王观只能干笑了。
高德全趁机说道:“好了,拣漏不仅需要运气,也要看眼力的。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潜心的学习。迟早有一天,也会轮到你的。”
俞飞白并没有被激起雄心壮志,反而嘀咕道:“没有运气,眼力再好,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拣漏。”
这下子高德全无语了,不得不承认,对于他们这些颇有眼力的人来说,想要拣漏,运气才是第一要素。
看见两人郁闷,王观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尽管运气之类,十分虚无飘渺,但是你也要承认它的存在。
感叹了会,高德全的心智,终归是比较成熟稳重,很快就恢复过来,笑道:“行了,你们两个,回去各自准备一下,过两天,我们就起程。”
“去哪?”俞飞白问道。
“龙虎山!”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此时,王观等人,已经踏上了前往龙虎山的车内。
在火车软卧之中,王观安静的拿了本旅游杂志,翻看龙虎山的简介。
龙虎山,位于鹰潭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说起正一派,一些对道教不太了解的人,可能就捉瞎了。但要是提起张天师,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恍然大悟。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据说在东汉时候,正一派的创始人,第一代张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丹成而龙虎现,这山就取名为龙虎山了。
话说龙虎山的大名,王观就早如雷贯耳了。只不过,一直没有这份闲心与金钱去看看。不料现在却无心插柳,得偿夙愿了。
至于为什么宝物交流会,会在龙虎山举行?这十分容易理解,君不见现在什么研究会、讨论会、告别会之类的,哪个不是在名山风景区召开。
想必对很多人来说,开什么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哪里开会。
当然,参加宝物交流会的人,肯定没有那么肤浅。但是这个交流会,本来就不是什么严肃的主题,大家轻轻松松,鉴赏宝物之余,又能兼顾欣赏风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的是,今届交流会的主办人,就住在鹰潭。”
高德全笑道:“有这样的地头蛇,而且放出话来,食宿全包。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了,不定在龙虎山召开交流会,好像都对不住自己。”
“听这话,德叔好像和他的关系不错。”俞飞白好奇道:“你的朋友?”
“一个附庸风雅的暴发户。”高德全笑道:“明明没那个能力,却偏学人玩收藏。前些年来没少被坑,他却浑然不知,反而沾沾自喜。每年都要买一大堆垃圾,被很多人视为财神爷。”
“原来是个冤大头。”俞飞白笑道。
“不过,谁也不是白痴,上当次数多了,他也吸取教训。反正不差钱,干脆请了一帮专家团队为自己服务。这两年,也收藏了不少好东西。”高德全微笑道。
“听起来很有意思。”王观笑道:“德叔,那人恐怕也曾想聘请你为他服务吧。”
“呵呵,没错。不仅是我,几乎省内的行家,都收到过他的邀请。不过,大多数人都拒绝了。”高德全笑道:尽管,他也没有以前好忽悠了,但是怎么说,也是个大金主。今年,他毛遂自荐,想做东道主,大家也给他面子,顺水推舟答应了。大家私下里猜测,他肯定是得了什么好东西,想趁机向大家炫耀呢。”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大家支持。
第40章咦,有美女
“那人叫什么名字?”俞飞白问道。
“方明升。”高德全说道:“别看他在社会的名声不显,但是在圈子里,大家都知道,他的身家绝对不逊于国内的大富豪。具体的资金来源,大家并不清楚。不过,他的旗下公司,有十几家珠宝金铺、典当行之类,在省内遍地开花,散布各市,也算是小有名气。”
“什么公司?”王观也有些好奇。
高德全看了眼王观,淡声道:“泰和!”
“不对呀。”
王观一怔,忽然皱眉道:“我记得,泰和的老板,好像是姓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俞飞白随口道:“国人天性,讲究财不露白。那些顶级富豪,都喜欢推个傀儡在前台,自己躲在幕后操纵,低调发财。”
王观理解的点头,由于种种原因,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富豪都不敢过分彰显自己,免得成为靶子。不说富豪了,就是普通人,包括王观的母亲。突然发财了,第一反应,恐怕不是炫耀,而是掩藏起来,害怕别人发现。
所以说,我们时常鄙视外国的金钱观念,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做得更加彻底。
当然,现在的王观,可没有心思去想这种已经融入国人骨子里的脾性,反而在感叹世界真小,转了一圈,又和泰和遇上了。
俞飞白很是机敏,察觉气氛不对,好奇问道:“怎么,这个泰和公司,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你要问王观了。”高德全笑道。
“王观,怎么回事?”俞飞白更加好奇了。
王观笑了笑,坦然说道:“我之前就是在瓷都的泰和典当行工作的。”
“哦,原来是老东家。”俞飞白恍然大悟,同时隐约察觉,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只是也不好盘根究底的追问。
至于王观,被人辞退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更加没有述说的兴致了。
高德全见状,似乎知道其中的内情,不过看见王观的态度,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道:“王观,是金子总会放光的。不过以你的能力,更加合适集古斋。”
“谢谢德叔。”王观点头,把不愉快的往事置之脑后。
俞飞白有些莫名其妙,刚想问个明白,车内却传来了乘务员的报站声:“鹰潭,到了,请各位乘客拿好行李物品下车……”
“呼呼呼!”
一会儿,火车慢慢的进站,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王观与俞飞白提着行李,在高德全的带领下,出了车站。
望着陌生的城市,俞飞白左右打量,问道:“德叔,我们现在去哪?”
“我打过招呼了,会有人来接我们的。”高德全说道。
果不其然,一会儿之后,一辆黑色的轿车缓慢驶来,司机手里举着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高德全的名字。
王观看见了,连忙上前交涉。司机很热情,帮他们把行李放好,等三人都坐上车了,才平稳的开车而去。
轿车速度不慢,在公路上飞驰,不久之后,就已经出了市郊。
见此情况,王观问道:“德叔,我们是直接到龙虎山吗?”
“没错,我们先住下来,游玩两三天,再参加交流会。”高德全笑道:“说不定,钱老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
“正好,我要去天师府,求几道符,帮我转运才行。”俞飞白笑道。
说说笑笑,轿车停在了龙虎山游客中心,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建筑。尽管现在不是旅游的旺季,但是来这里游玩的人也不在少数。
王观打量环境,跟着高德全进了接待中心。
所谓食宿全包,好像也不是什么假话,当高德全报了名字之后,服务员立即带着他们,来到一间舒适豪华的套房中。
套房中,有客厅阳台,包括好几个房间。冰箱空调电视之类,更是十分齐全。看这布置,简直比普通人家的套房还要舒适几倍。
看到这里,王观心里羞愧呀,自己住的地方,还没有人家的卫生间豪华呢。
三人住了下来,各自挑了房间整理行李。
一会儿,在客厅齐聚,俞飞白问道:“德叔,钱老也住在这里吗?”
王观连忙抬头注意聆听,如果在的话,他们肯定要过去拜访问候。
“我打个电话问下。”高德全说道,拨了号码,通了,聊了几句,就挂了。
“怎么样?”俞飞白问道。
“前几天还在的,不过方明升知道钱老来了,把自己的别墅让出来,接钱老过去住了。”高德全笑道:“这家伙的确会做人,难怪事业越做越大。”
“今天天色晚了,也不好去打扰钱老,明天我们再去问候。”
高德全决定下来,王观与俞飞白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又过了一会,晚餐时间到了,也不用三人招呼,就有服务员把丰盛的美味送到房中。
填饱了肚子,王观还好,俞飞白却是坐不住的人,立即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