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也好,大家随我来吧。”青年含笑站了起来,在前面引路。

    第117章有意思的七星宝刀

    几个人连忙起身,不分先后的跟着青年上了二楼,来到一间锁得十分严密的房间之前。然后,青年拿出钥匙开了门,把室内的灯光开亮,带着大家走了进去。

    走进其中,王观就发现,这个房间很大,至少要五六十平方的空间,应该是占据了整栋楼房的一半面积。在这么宽敞的空间之中,摆放了很多柜台与书架。

    不过,此时此刻,这些柜台书架,却有几分空荡荡的感觉。见此情形,几个人眉头一皱,心里也有些明白,他们这行人,应该是来得比较迟的一批淘宝者了。

    “唉……来晚了。”

    谭老板微微叹气道:“好东西,都让人拿走了。”

    青年笑了笑,随口道:“你们慢慢看,看中了什么,就拿到楼下和我商量吧。”

    众人点头,目送青年离开之后,吕老板摇头道:“算了,还有点残茶剩饭,总比什么也没有好。仔细找找,说不定能够淘出宝贝。先说明了,谁先看到,就是谁的,不能哄抢。”

    “放心,大家知道规矩。”谭老板笑道,快步朝一个柜台走去。吕老板也不甘落后,连忙朝相反的方向而去。

    雷云章见状,微笑道:“王观,你也随便看看吧,估计也没有什么好东西。”

    王观点头,也避开了三人,走到一个架子旁边观看起来。这个架子,上面三层,已经全部清空了,只剩下最底下的一下,摆放着孤零零的几本书。

    王观弯腰,把几本书拿出来一看,发现全部是简体字印刷体。书名也差不多,无非是盐亭/县志、盐亭地方史、盐亭地理图册等。

    “难怪,东西还能留下,没被人买走。”

    看了眼,王观就没有兴趣了,随后翻了翻,就把几本书放下,再朝旁边的架子走去。

    走近一看,王观发现这个架子上的东西,存留得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这些东西的品相不是很好,明显已经锈迹斑斑。充分说明了,这些东西是铁做的。

    而且,这些铁制品,无非是些箭头、马蹬、枪头之类的东西,文化价值也不是高,所以也没人看中买下来。不过,除了这些零碎之外,架子上还摆着几把刀剑。

    王观饶有兴趣,拿起了一把长剑,双手一抽,却发现剑鞘纹丝不动。

    “不是吧……”王观一怔,低头打量,才发现剑柄与剑鞘,已经被锈斑严丝合缝的粘贴起来,一点空隙也没有留下。

    王观不信邪,用力试了几次,发现剑身与剑鞘,卡得非常牢固,怎么也拉扯不开。一番折腾,他的额头已经隐隐冒出汗渍,锈剑依然如故,只好放弃了。

    “这样垃圾,怪不得没人要。”王观继续抱怨道,也有几分莫名恼火的感觉,仔细打量这几把刀剑,伸手拿起了一把看起来比较干净长刀。

    然后,王观用力的一拽,只听咣嚓一声,长刀轻松离鞘,顺利的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下子,不仅王观本人觉得意外,附近的三人,听到动静,也吓了一跳,纷纷望了过来。不过,当他们看到王观手中充满锈迹的长刀之后,顿时没有了兴趣,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此时,王观抽刀出来,稍微打量,发现这把长刀,不仅生锈了,而且在刀锋之上,出现了许多个缺口。显然,这是一把真正的古代战刀,而不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工艺刀。

    仔细观看刀身上,坑坑洼洼、锈迹斑斑,历尽苍桑的岁月痕迹,王观仿佛可以感受到,当年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场景。

    每个男人,心里面都有一个武侠梦,对于冷兵器,多少有一种天生似的喜爱。然而这把长刀,太过破旧了些。如果,完好无损,品相也不错的话,他真不介意买回去欣赏。

    “可惜了……咦!”王观轻轻摇头,又仔细观赏片刻,忽然发现,在刀身之上,隐隐约约有几个隶书。这几个字,被锈迹遮掩起来,如果不是认真观察,说不定就会忽略了。

    “七星…宝刀…曹操…罗!”

    王观仔细辨认,把几个字念了出来,顿时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七星宝刀是什么来历,他当然清楚。多亏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才使得七星宝刀的名称广为人知。只是,三国演义的书中,提到的刀名是七宝刀。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演变成为七星刀、七星宝刀了。

    王观当然不会认为,这把长刀就是曹操当年使用,去刺杀董卓的宝刀。只是觉得有些好笑而已,没有想到,古代也有名人效应。

    与此同时,没有什么收获的雷云章,也往这边走来,随口问道:“王观,是不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笑得这样开心。”

    “一把很有意思的刀。”王观笑道:“雷叔,你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有意思的刀?那我倒要瞧瞧了。”雷云章好奇道,走了过来,在王观的示意下,看见长刀上的隶书,也马上开怀畅笑起来。

    “雷叔,觉得东西怎么样。”王观笑道:“看这把刀古老陈旧的模样,应该也有些年头了,就算不是曹操的七宝刀,也应该是明清时代的东西。”

    七宝刀,那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东西。但是三国演义,确实是明清时期,才开始在市井之中流行起来的小说。

    就像现在的著作,名气大了之后,让许多粉丝模仿小说中的情节一样。在明清的时候,三国演义故事的普遍盛行,也肯定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加以效仿。

    这把七星宝刀,就应该是当时的产物。

    雷云章也觉得是这样,从王观的手里接过刀之后,仔细打量片刻,就含笑道:“这个也算是有心人了,他仿的是汉代环首刀形制,打造出这把七星宝刀来。”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个仿造七星宝刀的人,应该是个合理考据党。说不定,仔细研究过那个时期的历史。知道在东汉末年,曹操使用的刀,应该环首刀的形制。

    “东西不怎么样。”

    笑过之后,雷云章从职业的角度,评点道:“刀锋有缺口,已经破损了。如果是明代,或者清代的东西,或许还值些钱。要是民国时期的,那就可以当成废铁卖了。”

    。。。。。。。。。。。。。。。。。。。。。。。。。。。。

    感谢书友“天堂鸟毛、13764584956”打赏。

    强推期间,急求收藏,推荐票,请大家多支持,拜托了。

    第118章传说中的藏宝

    “雷兄,是不是发现什么宝贝了,这样高兴。”

    就在这时,吕老板和谭老板,也好奇的走了过来。

    “曹操的七星宝刀,你们有没有兴趣。”雷云章笑吟吟道。

    “什么东西?”吕老板十分惊讶,走过来一看,顿时失笑道:“雷兄,这把破烂玩意,也敢叫七星宝刀啊。”

    “它现在破烂,并不代表以前破烂。”

    谭老板反驳了句,快步走过来,在雷云章的示意下,看到了刀身上的隶书,也跟着笑得合不拢嘴道:“还别说,真是曹操的七星宝刀,有罗贯中为证。”

    “看来,古代的追星族,一点也不亚于现代嘛。”吕老板笑了笑,若有所思道:“传说之中的七星宝刀,刀身上嵌饰着七种如北斗七星排列的宝石,故而得名。”

    “刀身上没有,一般是镶嵌在刀鞘上……”

    谭老板也马上想到了,目光朝王观望去。确切的说,是看向他手中的刀鞘。

    王观低头一看,发现刀鞘的一面,确实有七枚小指头大小的珠子,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起来。只不过,这些珠子,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翡翠、琥珀、玛瑙、碧玉、珍珠之类,而是毫不起眼的铁珠。

    王观轻轻摸了下,发现这些铁珠上,被腐蚀得很严重,布满了锈斑。

    吕老板也看见了,立刻失望摇头道:“哎,就知道,把七星宝刀当成战刀使用的人,肯定镶嵌不起珍珠宝石。”

    “得了,看刀朽成这个模样,就知道有些年头了。”谭老板笑道:“就算,刀鞘上镶嵌有珍珠宝石,恐怕也被人撬走了,哪里轮得到我们。”

    “也是……”

    吕老板深以为然,不再浪费时间,继续在藏室中搜寻起来。旁边的谭老板见状,也害怕落后,连忙走到其他柜台上翻找察看。

    这时,雷云章也把手中长刀,交还给了王观,然后笑道:“王观,你也继续找找,不要在这些兵器上浪费时间了。”

    “好。”

    王观点头,顺手把长刀归鞘。把刀摆放回原来的位置之后,他左右看了眼,发现在临窗的位置,摆放了一个小书案。

    这个书案,是书桌书架连成一体的,在两桌上的两三层架子上,堆满了书籍。

    王观有些好奇,走过去一看,发现那些书籍,都是中外名家小说、文学经典著作之类。当然,还有整整一排,是专门介绍古玩鉴赏知识的书。

    王观觉得,这个书桌,应该是平常时候,那个老藏家看书阅读的地方。在书桌上,还摆放了两本厚厚的书籍,书页都有些泛黄了,说明他经常翻阅。

    可惜,老藏家的子孙,对于古玩收藏不感兴趣。他才逝世不久,那些可能是他生平费尽了心思,才收集起来的藏品,就这样被变卖一空。

    真是物是人非啊。

    带着几分感慨,王观随手拿起了书桌上一本厚厚的书籍,目光一动,大大的《李自成传》四字就映入了眼帘。

    “呃……”

    一瞬间,王观隐约感觉有些奇怪,不过当时也没有多想,顺手一翻。没有想到,一张巴掌大小,深黄色的便笺就掉落下来。

    看见有东西飘落,王观反应极快,下意识的伸手一抄,把薄薄的笺纸拿了起来。

    看了眼,王观就发现,这张笺纸皱巴巴的,好像是被人揉搓过,上面还有一些笔墨勾勒出来的线条,不成具体的形状,有点儿像是小孩涂鸦的作品。

    王观随意打量了下,也没有怎么在意,夹起笺纸,就要放回书中原来的位置。

    不过,在翻书的时候,王观注意到,书籍之中,被人折了许多页,类似于简易的书签。王观也弄不清楚,这个笺纸到底是从哪个书签中掉落下来的。

    犹豫了下,王现随意翻开书籍一页,把笺纸夹了进去。

    “罗汝才,农民军三十六营主要首领,楚十五家之一。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后与李自成渐生不和,被自成所袭杀。”

    正准备合上书籍之时,王观的目光游动,忽然看到书页上的一行话,让他愣住了,好像有一道闪电在脑中掠过。

    “七星宝刀,曹操,罗……”

    这个时候,王观忍不住回头看向刚才架子上的那把长刀,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念头。那把七星宝刀,该不会是罗汝才的随身配刀吧?

    或者,长刀身上铭刻的罗字,不是指罗贯中,而是罗汝才。

    “一定是想得太多了。”

    王观皱眉,摇了摇头,觉得这个念头,有些异想天开了。

    然而,有些想法,只要开了个头,就很难收敛起来了。现在的王观,就是这样,尽管嘴上说不可能,但是心里却十分的好奇,想要研究透彻。

    至于怎么研究,王观当然有自己的办法。

    带着几分猎奇的心理,王观又走到了摆放刀剑的架子旁边,伸手把七星长刀拿了下来,然后打开特殊能力,凝神打量起来。

    刹那间,一缕气机在长刀上游动起来,在看到一抹黄灿灿宝光的同时,王观也看到了,在刀鞘七枚铁珠之中的第六颗珠子,竟然是空心的。

    发现这个异常情况,王观一阵惊愕,反应过来之后,连忙伸手按动刀鞘上的那枚珠子,轻轻的磨蹭,果然翻转了,出现一个指头大小的孔洞。

    这个孔洞,现在已经空无一物,不知道原来是隐藏了什么东西。

    王观冥思苦想,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夹在《李自成传》书籍中的那页笺纸。

    “两者之间,该不会是有什么联系吧。”王观有些茫然,思绪飘飞,好像是把握住了什么,但是却有一层隔膜,让他不得其解。

    此时此刻,王观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再次走到了书桌旁边,把书籍中的笺纸拿起来,凝神一看,只见笺纸上黄色的宝光在浮动。

    见此情形,王观可以肯定,这张笺纸,也是属于古董文物。至于,笺纸是不是隐藏在七星宝刀珠子孔洞中的东西,那就要进一步研究探查了。

    与此同时,王观仔细打量笺纸,发现上面的笔墨线条,勾勒出山水的形态,越看越像是传说中的藏宝图。

    。。。。。。。。。。。。。。。。。。。。。。。。。。。

    感谢书友“koufuye008、草垫、书友121222185910439、书友120703153132306”打赏。

    继续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支持。

    ;

    第119章张献忠宝藏之谜

    “藏宝图???”

    王观挠了挠头,觉得貌似有这种可能。与此同时,他又注意到,与《李自成传》,同样摆在桌面上的另外一本书籍,却是《大西王张献忠》。

    刹那间,王观有种明悟,这个藏宝图,或许与张献忠有关。

    毕竟,近些年来,张献忠宝藏,千船沉银之谜,在社会上已经弄得沸沸扬扬,王观也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节目,印象十分深刻。

    王观拿起了《大西王张献忠》,发现书中也有许多折起了书页。

    当下,他慢慢翻看起来,突然在一个折起的书页上,看见几行被画出来的文字。

    “清顺治三年,局势越来越紧张。当部队到达川北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与清朝亲王豪格相遇,两军激战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

    默默诵读这段文字,王观忽然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就在王观,想要深入研究之时,却听雷云章招呼道:“王观,抓紧时间,我们准备走了。”

    “这么快……”

    王观回头一看,发现雷云章、吕老板、谭老板三人,各自提拿着几样古玩,准备下楼与那个宋先生商谈价格去了。

    时间有些紧急,王观的脑子也变得格外的灵活,突然在书架上,抱出七八本古玩书籍,随意翻看,发现上面都有一些阅读笔记,顿时喜形于色。

    然后,王观把《李自成传》、《大西王张献忠》两本书籍,夹在这堆古玩类丛书之中,准备抱走之时。忽然,王观又想到什么,急忙走到一个架子的底层,把几本盐亭地方志、盐亭地理图册拿起来。

    这时,看见王观没拿古玩,反而抱了一大堆不值钱的书籍,雷云章十分奇怪,皱眉道:“王观,你拿这么多书做什么?”

    “这几本地方史,是七几年出版的,到现在也应该值些钱了。”

    王观笑了笑,慢条斯理道:“至于这些古玩丛书,我刚才看过了,上面有宋老先生的看书笔记,以及研究古玩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之谈,对于雷叔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就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雷云章一听,立时释然了。

    同时,旁边的吕老板闻声,连连点头道:“还是小兄弟你机灵,宋老爷子的毕生经验,估计就在这些书里了。你要是能够读透了,够你大半生受益无穷。”

    “就是,就是。”谭老板赞同道。

    之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四人纷纷下楼,来到客厅之中。

    “几位,选好东西了?”

    此时,姓宋的青年,正在看电视,看见他们下来了,连忙含笑招呼。

    “宋先生,东西是挑好了,不过在沙砾之中,也淘不出金子来的,最多是发现一些好看的鹅卵石罢了。”吕老板叹气,好像是在抱怨道:“来晚了,真是来晚了。”

    不过,大家也明白,这种真真假假的抱怨,实际上也是一种压价的手段。

    对此,青年也心知肚明,也没有搭话茬,只是笑道:“几位,厅里开着电视,有些吵。不如到我房里谈吧,最好是一个一个进来,这样更加安静。”

    说话之间,青年率先走进了连通客厅的一个房间。留下几个人面面相觑,有点明白青年的意思,是打算各个击破,不给他们联合施压的机会。

    但是,话又说回来,单独磋商,安全系数确实比较高,而且更加容易保密。

    众人摇头,稍微地推让了下,雷云章带着东西,先走进了房间。十几分钟之后,他才走了出来,脸上表情如常,让人看不出喜怒来。

    接着,就是吕老板,进了房间之后,二十多分钟,就笑容可掬的出来。

    然后,就是谭老板了,他选中的东西最多,商量的时间也最长,足足有半个小时,才见他唉声叹气,摇头晃脑的推门而出。

    至于,这几人的表情,是不是和他们的心情相符,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后,走进房间的是王观,抱着一堆书,心里有点儿紧张,不过他也有把握,不会引起姓宋青年的怀疑。

    毕竟,要是青年知道宋老先生在研究什么东西,也不会在宋老先生去世之后,几个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整理他的书桌遗物了。

    或者说,无论是宋老先生的家人,还是前来的淘宝人们,都光顾观看那些珍贵古玩去了。根本没人愿意多看书桌上的书籍一眼。又或者,就算有人注意到了,最多是感觉奇怪而已,也不会刻意去翻阅,自然不会往藏宝图的那方面去联想。

    所以,看到王观抱着一大堆书进来,姓宋的青年感觉十分奇怪,惊讶问道:“你怎么选了这些东西?”

    王观连忙把刚才应付雷云章等人的说辞复述一遍。

    果然,青年没有怀疑,只是皱了眉头,随后大方说道:“这些书,不值钱的。你想要,就送给你吧。”

    “这怎么行,怎么说也是宋老先生的遗物,而且读书笔记也算是手稿,如果能出版的话,要按字来算钱的。”王观说道,也担心节外生枝,忙掏出了七八张红票子,往青年手里一塞,就抱着一堆书出门了。

    青年收了钱之后,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之后,一行人就纷纷带着东西,心满意足的离开宅院。

    上车之后,雷云章抬头看了眼天色,就皱眉对王观说道:“看来,今晚只能在县城宾馆住一晚了。当然,如果你着急的话,我可以开车送你到市里,那里应该有夜车返回蜀都的。”

    “不急的。”王观笑道:“反正,我在蜀都也没有什么事。或许,我还会在盐亭多待几天,观赏当地的风景名胜呢。”

    “那就好。”雷云章笑道,与旁边的吕老板、谭老板,打过招呼之后,立刻发动引擎,开车而去。

    不久之后,车辆停在县城一家规模还算大的旅馆,两人各自开了一个房间投宿。接下来吃了晚餐,洗了个热水澡之后,王观就返回房间,抽出两本书籍,仔细的研究起来。

    。。。。。。。。。。。。。。。。。。。。。

    感谢书友“悠悠摆渡”打赏。

    点推比悬殊,求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

    第120章历史是笔糊涂账

    在研究书籍的时候,王观觉得自己需要感谢那个素不相识的宋老先生。因为,两本书籍的关键线索,都让那个宋老先生折起来,并且用笔圈画标识出来。所以,王观翻阅一两个小时之后,对于整件事情的脉络,也有个大致的推断。

    藏室之中那把破烂残损的七星宝刀,真有可能是明末流寇首领罗汝才的东西。

    毕竟,从史料记载上来看,罗汝才对于曹操这个别号,不以为忤,反而有点沾沾自喜。那么以他流寇起家,崇拜曹操的脾气来看,打造一把七星宝刀,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罗汝才这个人,名气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那么响亮。但是,现在有人考据出来,认为罗汝才才是当时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

    他很有谋略,善于调和各部之间的关系,所以谁都愿意与之合作。打下城池之后,金银财物大家平分,盗亦有道。清廉的官员一律不碰,打的就是贪官,这就是罗汝才的江湖道义。

    第一任闯王高迎祥死了之后,罗汝才与李自成、张献忠等首领进行合作。罗汝才善谋,其他两位善攻,合作在一起,与明代官兵作战,总是胜多败少。

    李自成兵败之后投奔张献忠,险些丧命,是罗汝才救了李自成。张献忠兵败之后投奔李自成,也是险些被杀,是罗汝才私下送他五百人马,将张献忠放了出去,

    就是这样,罗汝才左右逢源,以德服人,讲究江湖道义,过得好不惬意。

    可惜,流贼始终只是流贼,流贼起家的罗汝才,始终没有改变流氓习气。他当了流贼首领之后,身边美女不下百名,个个如花似玉,这就是罗汝才喜欢做流贼的理由。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只不过是个口号。

    崇祯十四年,因与张献忠不合,罗汝才改投李自成,后因受人挑拨,曾私通明将左良玉,被李自成以此为借口所杀。

    至于,为什么李自成要杀对他有恩的罗汝才。说白了,无非是争权夺利而已。毕竟对于雄心勃勃的李自成来说,百万流寇大军,只需要一个首领就足够了。

    罗汝才死后,他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自然不服李自成,估计也会再次投靠了张献忠。毕竟,那个时候,也只有张献忠,才能够与李自成掰手腕了。而罗汝才的配刀,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张献忠的收藏,也有可能,被他赐给了心腹将领。

    之后,张献忠自称大西王,建立的大西政权,一路攻城掠地,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再攻陷了蜀地,正式称帝。

    称帝之后的张献忠,立即陷入困境,面临了李自成部、明代将领,以及清廷三方面势力的夹击。最终,在清廷的扫荡下,张献忠不幸中箭身亡,在他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

    或许,是害怕遗忘了地方,有人把埋藏的地点,画成了地图,藏在七星宝刀的珠子之中。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地点,是张献忠掩埋宝藏的地方。

    要知道,传说在清军打进蜀地的时候,张献忠就察觉形势不妙,连忙携带打劫而来的千船金银珠宝从蜀都顺水南下。不过在途中遇到了明朝官兵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

    当然,也有人说,千船沉银,没有坠落江水,而是被张献忠派人掩埋起来了。至今在一些地方,还流传着“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的民谣。

    据说,只要破解了这个民谣,就能够找到张献忠的宝藏。

    众说纷纭,让人真假难辨!

    王观沉思默想,以上的结论,不是他推断出来的,而是宋老先生的功劳。这位老人家,可能是机缘巧合,得到了那把七星宝刀,又发现了刀鞘珠子中的秘密笺纸。然后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年的心血,才把各种线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一点点的推衍出来。

    就是不知道,这张藏宝图,是张献忠藏宝的地方,还是埋尸之处了。

    只不过,王观觉得,藏宝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大西王张献忠》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张献忠被清军杀了之后,在蜀都枭首示众。

    可是,书中还有另外的说法,有人认为,枭首示众的不是张献忠,而是他的部下。

    清军这样做,无非是想震摄四方而已。毕竟,在当时清廷的历史文献之中,并没有发现报告张献忠尸体的资料。

    看到这里,王观又晕了,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历史真是一笔糊涂账。难怪有人会说,历史就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随便胜利者怎样涂抹。

    王观叹气,这个晚上,他几乎是彻夜未眠,埋首在宋老先生整理出来的线索之中。一直到早上八点多钟,听到雷云章敲门的声音,他才匆匆忙忙的洗脸刷牙,开门出去。

    在旅馆楼下旁边早点铺吃早餐的时候,看见王观眼眶附近,出现了两个淡淡的黑眼圈,雷云章有些惊讶道:“怎么了,昨晚没有睡好?”

    “看书有些晚了,加上认床,没怎么睡。”王观找了个借口,忽然心中一动,试探问道:“雷叔,昨天在宋家,掏到好东西了吧。”

    “残羹剩饭而已。”

    雷云章摇头道:“真正的好东西,早被先来的那帮家伙拿走了。”

    “这也没有办法,谁叫那个宋先生,不早点给雷叔你打电话呢。”

    王观皱眉说道:“不过,我看那个宋先生的模样,好像是也不是缺钱的人,不知道他干嘛匆匆忙忙的把宋老先生的藏品都变卖了。”

    “不仅变卖藏品而已,我们昨天去的那栋宅院,恐怕也要卖了。”雷云章有些感叹道:“说起来,宋老先生也蛮可怜的,一双儿女,早早去世了。剩下唯一的孙子,也就是昨天我们见过的那个宋先生。他毕业之后,就在大城市里工作,爷孙两人的感情很淡。”

    说到这里,雷云章十分的嘘唏感慨:“就在几个月之前,宋老先生心脏病突发,逝世几天之后,那位宋先生才匆忙赶回来治丧……丧期才结束,他就返回大城市去了。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处理古玩藏品、宅第的事情。等到这边的事情了结,他恐怕以后都不会过来了。”

    。。。。。。。。。。。。。。。。。。。。。。。。

    感谢书友“睡仙”打赏。

    继续求收藏,推荐票,请多支持,谢谢。

    c!~!

    第121章扑朔迷离的宝藏地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雷叔你也不要太在意了。”王观劝慰起来,又好奇问道:“雷叔你这么清楚宋老先生的事情,你和他的关系不错吧。”

    “谈不上多好,他在我的店里买过古玩,有过几次往来而已。”雷云章不解道:“怎么,你好像有什么事情想问我?”

    “是这样的,雷叔。”王观笑着说道:“昨天,我在宋老先生的笔记里,发现他多次提到了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事情……”

    王观本来以为,听到自己这样说,雷云章肯定非常的惊讶。与此同时,他已经找好了借口,就推说是自己好奇,想了解一下情况。

    没有想到,雷云章连眼睛都没抬,只是点头道:“哦,这事不用大惊小怪的。宋老先生大半生时间,都在研究张献忠宝藏之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啊!”

    王观彻底愣住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嘴巴已经张开,掉出来一块包子肉馅。

    不管是谁,一直以为,那是自己独享的秘密。但是最终发现,这竟然是烂大街的旧闻,估计也是这样的反应。

    “呵呵,有什么好吃惊的?”雷云章轻笑道:“你也不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蜀地啊。几百年来,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传说,谁不耳熟能详,又有谁不为之所动?反正我年轻的时候,也跟着一帮人,到蜀中的几条江挖宝去了。”

    “再说了,盐亭/县与邻边西充/县交界的范围,就是当年张献忠战死的地方。追查张献忠埋骨之地的风气,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加浓厚。”

    这时,雷云章有种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叹气道:“现在,我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说起来,我很佩服宋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坚持不放弃。”

    “那他老人家,有什么发现吗?”王观小心翼翼的问道。

    “能有什么发现。”雷云章摇头道:“几百年了,除了发现一些箭头、马蹄铁、枪头之类的破烂玩意,根本不见什么值钱的东西。”

    顿了下,雷云章嘿嘿笑道:“王观呀,你难道就不会想想,为什么近几年来,各地的宝藏之谜层出不穷,几乎要和大白菜一样不稀罕了。其他地方不提,就是我们蜀地,就已经有三个宝藏传说了。”

    王观一想,发现还真是这样。川中蜀地,除了张献忠宝藏之谜以外,还有乐山大佛宝藏传说,以及神秘的黄金洞传说。

    乐山大佛宝藏传说,是指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那座举世闻名的弥勒大佛倚坐像。早些年在大佛像的中心,发现了人工开凿的洞穴。

    雄伟的大佛和它古老的历史,让人无限向往,再加上“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的民间传闻,更多的人相信大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在大佛心脏位置,发现了人工开凿的洞穴,与民间传说不谋而合,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想要探查其中的奥秘。

    此外,还有神秘的黄金洞传说。

    在瞿塘峡的夔门有一个神秘的洞穴,名为黄金洞。

    据传洞内埋藏有很多金银财宝,有可能是当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在军阀割据混战的局势下,在蜀中称帝自立的公孙述留下的宝藏。

    关于黄金洞,近年又流传一种说法,认为黄金洞是最后一支巴人的灭绝之地。巴人,是东夷部落首领太皋氏的后代,先秦时期一直生活在川东鄂西一带。

    他们曾在商、周、楚、秦等强大部族的包围中不断征战;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可到了战国时期,巴人忽然失踪了。

    据象形文字记载,巴国人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扶老携幼全族逃入洞中,走到江边洞口,发现是一条绝路,便用赭石写下了他们的不幸,以传后人。最后全体在洞中殉难,黄金洞就成了巴国的坟墓。

    种种传说,神乎其神,格外的吸引世人的眼球。

    “雷叔,你的意思是,这些宝藏传闻,都是当地有关部门弄出来的花样?”王观也不笨,在雷云章的提点下,有些明白过来。

    “也不全是。”雷云章笑道:“宝藏传说,自古就有了。现在不过是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加以渲染完善而已。就好比现在的名胜古迹,你要没有点儿地方特色、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提……”

    王观理解点头,同时轻叹道:“这样说来,藏宝图也是假的。”

    “藏宝图,什么藏宝图呀?”

    这时,雷云章只是含糊的听到几个字,表情十分惊讶。

    “咦,难道说,大家不知道藏宝图的事情。”

    王观心中一怔,表面上不动声色道:“我是觉得奇怪,这么多的宝藏传说,难道就没有什么藏宝图之类的流传下来?”

    “嘿,哪有什么藏宝图。”雷云章哂然笑道:“就算是有藏宝图,多半也是假的。估计和那些民谣一样,也是有心人编造出来,忽悠人的东西。”

    王观深以为然,相对宝藏的传说,民谣更加不可信。因为,在司马迁史记的陈胜吴广篇,已经明确的告诉大家,古代是怎么制造流言蜚语的。

    当然,造反没有成功,肯定是流言蜚语。如果,成功了,那就是神秘的谶言了。

    类似什么周朝的“桑弧箕服,实亡周国”、秦末的“亡秦者,胡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东汉末年的“代汉者、当涂高”、隋唐时期的“桃李子、得天下之”,以及宋代的“点检为天子”……

    等等等等,许许多多的谶言,看起来非常的神秘,而且都算准了,十分正确。

    可是,王观觉得,所谓的谶言,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马后炮。或许,只要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群雄逐鹿天下的时候,各种谶言就开始爆发出现。

    到了最后,成功的那个人,为了给自己增加威信,符合君权神授的征兆,理所当然地把其他的谶言屏蔽了,只留下自己的那个。

    这些都是统治者心知肚明的事情,然而偏偏让司马迁堂而皇之的揭穿了,难怪他会落得那么的悲惨,被阉了。

    “再说了,就算有藏宝图,那又能怎么样。”

    这个时候,雷云章继续说道:“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古代的城池,与现代的城市,肯定存在差别,不在同一个地方。至于那些山川河流之类的,或者是被夷为平地,或者已经断流改道了,就算有地图,也未必能够找得到原先藏宝的那个位置。”

    “也对。”

    王观若有所思的点头,脑中想到的却是那几本盐亭地方志、盐亭地理地图册。

    “我觉得吧,就算真有什么宝藏,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被人挖走了。之所以没有传出风声来,无非是国人闷声发大财的习惯,不让大家知道而已。”

    最后,雷云章作了个总结,喝了口茶之后,又问道:“对了,等一会,我就要返回蜀都。你呢,是和我一起回去,还是像昨天说的那样,在这里住两天,观赏风景名胜?”

    “住两天吧。”

    王观笑道:“我和同伴来的,他是探亲,我纯粹来玩。反正没事,去看看杜甫当年居住过的地方也不错。”

    “随便你。”雷云章呵呵笑道:“到了那里,你不要失望就成。”

    “无所谓了,我主要是想去爬山,远离城市的尘烟,呼吸下新鲜空气而已。”王观漫不经心道,反正他对那些名胜古迹,向来不抱多大的希望。

    “那你来对地方了。”雷云章笑道:“盐亭这个地方的绿化做不得错,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高山森林公园,森林面积一千多亩,山青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也能够称得上是天然氧吧了。”

    “那我更要见识一下了。”王观兴致勃勃道。

    之后,吃完了早餐,两人返回旅馆休息片刻,雷云章就收拾行李,与王观相约,过几天再找时间聚会,交流古玩收藏心得,然后就开车返回蜀都了。

    目送雷云章离去,王观就回到房间,在一堆书中抽出盐亭地方志、地理图册翻看起来。果然,两本书之内,也有折痕,以及笔墨勾圈的线条。

    只不过,地图中勾圈的地方,起码有七八个,如果逐一的搜索,不知道要耗费多长的时间与精力。而且,拿出笺纸藏宝图,与地图上的地形对照,还真是找不出一个吻合对象。

    王观眉头紧锁,举棋不定。觉得自己,也不可能为了这个,还不确定是真是假的藏宝图,在盐亭逗留几个月时间。

    考虑了好久之后,他决定,先到最近的两个地方看看情况。如果没有什么发现,那就暂时放弃,等到以后,再作打算。

    其实,王观也清楚,自己这样做,实际上和没头的苍蝇一样乱闯,很难有什么发现的。现在这样碰运气,无非是想给自己一个死心的理由而已。

    有了决定,王观也不再迟疑,马上搭车,来到距离县城最近的凤凰山。

    。。。。。。。。。。。。。。。。。。

    感谢书友“老板书虫、qinfenglong”打赏。

    求收藏,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c!~!

    第122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凤凰山,在县城以东的地方,凤头似的峰顶直插云天,茂林、绿树、野花、青草几乎把一片山峦都覆盖起来。

    在凤凰山之上,有一个寺院,前傍银流,后依山林,位居县城要冲之地。近城而不进城,近水而不进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吸引了许多焚香朝拜的游人。

    对此,王观已经见怪不怪了。在中国这个地方,几乎是有山的地方,上面肯定少不了一座寺庙道观之类。不过,最让人气愤的是,寺庙道观建在山上就算了,居然还要收过路费……咳咳,也就是所谓的门票。

    没有办法,王观对带地方也不熟悉,根本不清楚,哪里有小路可以抄近道,只好乖乖的交钱,才进入了凤凰山之中。

    顺着人流,在寺庙闲逛的时候。看到陌生的岔路,王观幡然醒悟,自己翻山越岭寻找宝藏的决定,很有可能是个大笑话。

    毕竟,宋老先生在地图册中,勾勒出来的地方,都是一大片的范围区域,不知道囊括了多少座山头。王观不是当地人,又没有向导的情况下,对于这里的地形、地势、地貌基本上是两眼摸黑,其实跟盲人差不多,怎么可能找得到具体地方。

    “失算了。”

    王观摇头轻叹,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理想很美满,现实很残酷的名言。

    “滴滴滴……”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王观拿出来一看,发现是俞飞白,就顺手接听了。

    “喂……怎么回事?”

    才接通电话,王观就听到手机中传出一阵噼噼啪啪的震响,好像是在放鞭炮一样。

    “玩枪呢。”

    这时,俞飞白笑声传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过来打几发。”

    “我倒是想。”王观怦然心动,又有些无奈道:“不过,我现在在盐亭啊。”

    “盐亭,什么地方?”

    俞飞白愣了下,奇怪道:“怎么突然之间跑去那里了?”

    “盐亭/县,嫘祖故里,文同的故乡。”王观笑道:“昨天,不是拜访德叔的朋友吗。他正好要来盐亭掏宅子,我就顺势跟过来了。”

    “什么,居然有这种好事。”

    俞飞白又惊又羡道:“那你该不会又拣漏了吧。”

    “什么呀,你当我是神仙啊,哪里天天有漏拣。”

    王观有些哭笑不得,无奈道:“我和雷叔来到的时候,好东西都被人买走了,只留下一堆破烂。我一件古玩也没有买到,感觉是白来了。”

    “哈哈,听你这样说,我就舒服多了。”俞飞白笑逐颜开道。

    “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