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但是,这画不知道是给谁得去了,竟然精心装裱起来。我觉得这裱画的材料,恐怕要比这画值钱多了。”黄老打趣道:“当然,也不排除,作画的人,是个达官贵人之类。手底下的人为了拍他马屁,才把画裱起来讨他欢心。”
如果是不清楚这幅画的底细,王观几人肯定觉得黄老的猜测,很有道理。
“黄老见多识广,看得一定很准。”
这时,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趁机说道:“还有可能,只是普通文人的画,只不过被一些附庸风雅的地主豪绅得了,根本不懂欣赏,干脆供起来。”
尽管清楚中年人在奉承自己,不过黄老得着也感到舒服,和颜悦色道:“小赵,或许你的猜想,更加接近事实。”
“哪里,哪里。”中年人连忙谦虚起来。
就在这时,杨老嘿嘿笑了,有点儿幸灾乐祸道:“黄老哥,你平时不是号称,书画鉴定的大家吗,现在终于打眼了吧。我已经提醒过你,这幅画不简单,你还是看不出来。”
“说我打眼?”
黄老一怔,眉头一皱,不快道:“杨老弟,你不会是专门戏弄我的吧。这幅画哪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呀。”
“就知道你不相信。”杨老笑容可掬,指着画上微湿的地方,神秘说道:“老哥,你看仔细了,觉得这里会有什么?”
“能有什么。”
感觉杨老不是在故弄玄虚,黄老专注的观察起来,甚至伸手微微的碰触。一瞬间,微湿的纸面上,又有一丝丝的泛红。
见此情形,黄老错愕,立刻拿起了放大镜,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而且,他不仅只是只看微湿的斑点,甚至从头到尾,把这幅画上上下下,正面反面都认真细致的观看了几遍。
良久之后,黄老搁下放大镜,皱眉思索起来。
“老哥,看出什么来没有?”杨老含笑问道。
黄老若有所思,却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道:“老弟,你这幅画,是从哪里收来的?”
“不是我收的,而是这位小哥的东西。”
杨老指了指王观,十分感叹道:“黄老哥,我们不服老怕是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杨老,你这话有些折煞晚辈的意思了。”
王观微笑道:“我们再强,也是建立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前辈们的经验积累,悉心指导的话,我们只能从新开始,哪里还谈得上有什么树建。”
“小哥你谦虚了。”
杨老摇头道:“就是同一个老师,学生自己不努力,没有天分,也是枉然。”
“这倒也是。”
俞飞白深以为然,自己学了几年,还没有王观入行一个月厉害呢。
这个时候,黄老才迷惑问道:“杨老弟,这两位是……”
“才认识的两个来自瓷都的小哥,在送仙桥市场遇上的。”
杨老笑眯眯道:“说起来也是巧,我是亲眼看着这位小哥以五百块钱,不动声色的在一堆赝品之中,买了一条真品沉香手串。然后,再拿那条沉香手串,换了这幅墨竹图。其中的一波三折,完全可以拍成电影了。”
“咦,拿沉香手串换这画,岂不是亏了。”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惊诧之极。
杨老幽默说道:“我们是觉得他亏了,可他却认为自己赚了,所以只好来找黄老哥,让你来作个评判。”
“胡说八道。”黄老哼声道:“什么作个评判,分明是想看我的笑话。”
“哈哈,这样说,老哥是瞧出端倪来了?”杨老笑道。
“本来是不敢肯定的,但是知道老弟你的为人,不会存心糊弄我的。”
说话之间,黄老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轻轻抚着墨竹图,声音激动道:“我一直觉得,所谓的画中画,只是以讹传讹,演绎传说之中的东西。没有想到,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
“画中画!”
西装革履中年人闻声,满脸的惊愕。
“是不是画中画,那就要请黄老哥露一手揭画的绝活了。”杨老郑重说道:“这幅画非同小可,是极其文化价值的东西。不能再让它蒙尘下去,也该到了让它重见天日的时刻。”
“放心,一切就交给我吧。”黄老点头道,卷起了画,连招呼也不打,直接匆匆上楼,身影消失在角落。
“黄老哥见猎心喜,到工作室忙活去了。”杨老解释道:“揭画这门绝活,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要专心致志,保持安静的环境,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王观等人轻轻的点头。其实,他们也有些明白,类似这种手艺绝活,也有点儿核心机密的意思,不是谁都可以在旁边参观学习的。
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笑容可掬,朝王观说道:“这位小兄弟,鄙人赵谦,是正雅轩蜀都分部的负责人。”
“正雅轩?”
王观眨了眨眼,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还是客气的点头,笑道:“赵先生,你好!”
。。。。。。。。。。。。。。。。。。。。。。。
感谢书友“15824254139、断剑生、老唐v5、幸福★小明”打赏。
强推期间,急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拜托了。
第112章正雅轩
“小兄弟,你好。”
赵谦笑容满面,由衷说道:“小兄弟的运气,真是让人羡慕啊,居然收到了一幅画中画。恕我冒昧多问一句,不知道这幅画是出自哪位名家的手笔?”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不是珍贵的东西,谁会费这么大的心思掩饰起来。
“我觉得,或许是文同的墨竹图。”王观笑道。反正,一会儿就应该能够揭开谜底了,而且,俞飞白和杨老也知道怎么回事,他也不介意提前告诉赵谦。
“湖州竹派宗师文与可的真迹!”赵谦十分感叹。
看得出来,他对于字画,也有一定的造诣,也明白文同竹画真迹的文化价值。没有想到,一次例常的拜访,竟然有机会遇上这样的珍品,可以称得上是意外的惊喜。
惊喜交集之余,想到自己前来拜访黄老的主要目的,赵谦连忙取出了一张名片,双手呈送给了王观,然后客客气气道:“小兄弟,我们正雅轩准备在年底的时候,筹办一块拍卖会。如果你有什么藏品,打算出手的话,可以委托我们帮你拍卖。”
“我们正雅轩资金雄厚,在商界的人脉很强……”
借着这个机会,赵谦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无非是在为正雅轩吹嘘一番,暗示王观如果把东西交给正雅轩拍卖,一定会为他拍出一个天价来。
“这个……赵先生,我现在没有什么要出手的东西。不过,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考虑的正雅轩的。”王观微笑道,随手把名片收好。
赵谦不死心,继续旁敲侧击道:“小兄弟,比如说,刚才的那幅墨竹图……”
“赵先生,墨竹图我才拿到手,暂时没有转让的意思。”王观微微皱眉道。这个时候,才明白黄老为什么觉得烦,跑到工作室去躲清静了。
就在这时,俞飞白忽然说道:“我怎么不知道,正雅轩要筹办拍卖会的事情?”
这话,问得有些古怪,人家正雅轩举行拍卖会,与你俞大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知道呢。
众人都有几分错愕,尤其是赵谦,怔了一怔,迟疑道:“这位小兄弟,似乎是很了解我们正雅轩……”
“说不上多么了解,只不过在四九城的时候,经常被人拉去听他炫耀正雅轩有多么的好,盈利多少,规模有多大,开了多少家分店……”
俞飞白漫不经心道:“我记得,蜀都的分店,好像是年初才成立的吧。”
“呃……”
赵谦愣住了,慢慢的点头。如果不是这样,迟迟打不开局面,他也不会想到在年末的时候筹办拍卖会,扩大正雅轩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赵谦似乎也明白些什么,试探问道:“这位先生,莫非认识唐总。”
“什么唐总,我不知道。”俞飞白嗤声道:“我就认识一个叫唐青花的家伙,而且,只是个混饭吃的副总经理而已。”
赵谦一听,反而松了口气,连忙站了起来,略带几分恭敬,笑逐颜开道:“原来是唐总的朋友,真是失敬了。”
“他是他,我是我,别弄得好像我是你上司似的。”俞飞白摆手道:“况且,这小子太不仗义了,举办拍卖会,居然不通知我一声。”
“这是前几天,董事长吩咐下来,让我们各个分部筹办的小型拍卖会。”
赵谦连忙解释起来,他可是非常清楚唐总的身份,俞飞白既然是唐总的朋友,而且又表现得这样的随意,肯定是有着非凡的背景。
虽说,他作为正雅轩分部的负责人,也是在董事长心里挂上号的,没有必要卑躬屈膝。但是客气一点,总不是什么坏事。
“早该这样了。”俞飞白点头道:“看人家荣宝斋,每年春拍秋拍,成交额在十几亿以上,赚得盆满钵满,可见拍卖会有多么的火爆了。”
“这怎么能比。”
杨老在旁边笑道:“荣宝拍卖,可是与保利、嘉德一样,全国最大的几个拍卖盛会之一。而且,荣宝斋本身,也是个老字号了,传承三百年,信誉第一,有口皆碑,人气自然旺盛。”
“没错。”
赵谦也点头道:“所以,我们正雅轩,现在最需要的是积累人气,先筹办一些小型的拍卖会。等到打响知名度,开拓市场之后,再作进一步的打算。”
“嗯。”
杨老不置可否。
要知道,自从全民掀起了收藏风潮之后,古玩生意大势起来。各种拍卖公司、典当行、珠宝公司之类,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林立起来。
不过,大多数只是仅限于在地方上小打小闹,要说能与荣宝、嘉德、保利齐名,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名气的,还真是一个也没有。
这个正雅轩,好像也是这样。毕竟才新创立起来的,就算再怎么雄心勃勃,短时间之内,恐怕也无法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时间,几人顺着话题下去,探讨了国内外拍卖行的优劣对比。期间,保姆进来换了三壶茶,当第三壶茶水风底的时候,楼上传来了黄老的声音。
“你们,都上来吧。”黄老在楼上招手,脸上好像有几分疲惫,不过眼睛却好像在发光发亮,显得十分兴奋。
这个时候,众人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上了二楼,走进了黄老的工作室之中。
工作室很宽敞,比楼下的客厅还要大,窗明几净,阳光十分充足。在房间的正中,摆放了一张长达十米,宽五米的大桌案。
黑褐色的木质,台面光滑平整,散发出幽幽的光泽,给人一种醇厚含蓄之美。
站在王观的身旁,俞飞白悄声说道:“那是黑酸枝,顶级名贵红木用材。这么大的一张桌子,没有上百万,恐怕也拿不下来。”
“这张装裱桌,价值一百五十万。”
杨老闻声,有些微得意笑道:“那是我五年前打造的,手工不错吧?”
“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啊。”王观笑呵呵道。
“乱拍马屁。”杨老笑骂道:“装裱桌最讲究平整,样式不能太繁琐了。所以,整张桌子就是一块案台面,加上四条腿,最简单不过了。”
“简单,平凡,才见功力啊。”王观笑着说道:“至少,我在看这张桌子之时,第一感受就是沉稳、厚重,好像地面怎么摇晃,桌子都能够稳如泰山。”
。。。。。。。。。。。。。。。。。。。
感谢书友“怪怪狐”打赏。
书页上,好像又开始年度调查了。希望大家在收藏、推荐本书之余,也投年度作品一票,谢谢了。
第113章我今年的运程不错
“有见识。”
这话应该是正戳中痒处了,让杨老感到十分舒坦,眉开眼笑。
“不要溜须拍马了,快过来看看这幅画。”
与此同时,黄老脸上有几分不耐烦的语气,又有几分激动道:“这真的是文同的真迹,画竹的笔法精湛,又有三枚钤印为证,绝对错不了。”
众人连忙快步走到装裱桌旁边,只见平整光滑的台面上,正摆着两幅看似相同,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别的墨竹图。
这两幅图画,已经被去掉了外层的装裱,只剩下画心纸而已。而且,画纸之上,已经被一层透明的液体敷得湿透。
然而,让王观感到惊奇的是,这种透明的液体,不仅没有伤害到画纸图案,反而好像玻璃质的膜层一样,把图画保护起来。甚至,在阳光的映照下,这种液体晶莹透亮,能够让人把画中的图案看得更加清晰明白。
“果然是真的。”
与王观站在旁边欣赏不同,这个时候,杨老、俞飞白、赵谦三人,已经凑近桌案,纷纷拿出放大镜,近距离鉴赏两幅画作。
那个情形,好像他们恨不能把眼珠子都贴紧画上,以便把图画看得通透。
俗话说,货比货得扔。
现在,两幅画并列摆放在一起,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分出真假来了。
两幅画的内容,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是在画竹。不过,其中的笔法,以及细节方面,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差异来。其中一幅画,竹叶刻画得十分呆板,浓淡不分。
另外一幅图画,竹枝、叶子,栩栩如生。深墨、淡墨,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把竹叶绘画得非常的生动自然,可以用传神来形容。此外,在这张图画之上,在左下方的空白位置,还有竹坞、墨君堂、文同与可,三个鲜红的印章,已经表明了一切。
“在文史记载,文同很喜欢竹,每到一个地方做官,就要令人在住宅周围,移植竹子。并且,把宅第命名为竹坞,厅堂大院就叫墨君堂,读书的书房,就是静闲书屋。”
这时,黄老欣喜道:“这些钤印闲章,都是可以考据出来的,也是大家公认的真款识。加上文同自己的名印,可以肯定,这幅画是文同墨竹图真迹无疑了。”
众人赞同的点头,同时也留意到了,除了文同本身的三枚印章之外,墨竹图上其他空白的地方,也盖了几方鲜红泥印。
这些钤印上的名字,王观完全不清楚,但是黄老却如数家珍的指出,这几个人是南宋、元明时期的一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一条线下来,可谓是传承有序。
只不过,到了最后一个人手中,可能是害怕被人觊觎自己的文同真迹,干脆在真迹的表面敷了一层伪图,掩人耳目。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幅画在知情人手里遗失了,被人当成了普通的画作,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如今,落在王观的手上,被他识破伪装,文同墨竹图真迹才得以重见天日。
说到这里,杨老忍不住摇头,感叹道:“小哥,且不提你的运气,就是你的眼力,就远胜于常人。真迹上面的掩饰,堪称天衣无缝,但是却让小哥一眼识破了。”
“没错。”
俞飞白也深以为然道:“我都怀疑,他的眼睛是不是安装了x光透视仪,能够透过图画表层,看到内部情况。”
王观心里微惊,暗叹俞飞白的直觉惊人,不过表面上却笑容可掬道:“纯粹就是巧合,因为在前些时候,一个长辈就专门讲述了画中画的事情,我还记忆犹新。特别是,发现了这幅图画好像有些厚,就顺势联想起来了。没有想到,居然真是这样。”
“你有这过这方面的经验,肯定会这样想。”
想到紫檀阴沉木珠的事情,俞飞白也释然了,同时眼睛一转,顿时失笑道:“王观呀,你又在打德叔的脸了。”
“什么意思?”王观迷惑不解。
“真不明白?”俞飞白笑着说道:“亏他几天之前,还誓言旦旦的说过,障眼法的东西,一辈子遇上一件,已经是逆天的运气了,不可能再次发生。现在,你又拣到了一件,不知道德叔知道这事,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那你就别告诉他了。”王观苦笑起来。
“什么,小哥以前,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这时,旁边黄老、杨老、赵谦三人,满脸的惊愕,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没错,就在前不久,不超过一周的时间。”
俞飞白叹气道:“本来,这次来蜀都,就打算沾沾他的运气,拣点小漏的。可是,没想却成全了他,让他拣了个大漏。而我的小漏,依然遥遥无期。”
一瞬间,旁边三人无语了。一周之内,连续拣了两次漏,这样的运气,未免太让人……无地自容了吧。要知道,有许多人玩了一辈子的收藏,还从来没有拣过漏呢。
幸好,杨老三人,不是俞飞白这种藏不住话的青年,十分清楚什么话能问,什么话就要保持沉默。只是不断的感叹王观的好运气,并没有询问他之前拣的漏是什么东西。
“算命先生说过了,我今年的运程不错,看起来蛮准的。”
王观开了句玩笑,然后转移话题道:“黄老,这画是揭下来了。一事不劳二主,重新装裱的事情,又要麻烦您老了。该需要多少材料费,您尽管开口。”
“小友放心,我不会砸自己招牌的。何况,能够见识到文同的真迹,也算是一种福分。”黄老笑呵呵道:“至于钱不钱的,等到裱好之后再说吧。”
“就是。”杨老笑着说道:“如果,小哥在墨竹图装裱好之后,能够借给黄老哥观赏几天,别说什么材料费了,让他倒贴钱也愿意。”
尽管杨老是在打趣,但是黄老却认真的点头道:“杨老弟真是我的知己,明白我的想法。我一把年纪的人了,钱财早晚成为身外之物。不如趁着手脚还麻利,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顺便欣赏一下前人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
“这个当然不成问题。”
王观大方说道:“只要我还在蜀都,墨竹图就留在黄老这里了。”
。。。。。。。。。。。。。。。。。。。。。
关于金键盘大赛,虽然说没指望能获奖,但是也希望书友能投我几票。
不必太费钱,每个用户,都有两张免费的票。请大家满足作者的一点虚荣心,投给年度作品就好。谢谢了。
最后,求收藏,推荐票。
第114章欠你一份人情
“那我就不客气了。”
得到了肯定了答复,黄老十分高兴,居然下起了逐客令:“既然这样,你们就先走吧。画是揭开了,不过也要重新装裱起来。不然,这层保护液一干,画纸就会受到损坏。”
“接下来,还有很多道工序要做,至少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够把画装裱完成。”黄老摆手说道:“把电话留下来就行,等我把画装裱好了,再通知你。”
这算不算是过河拆桥?
这个时候,无论是墨竹图主人王观,还是黄老的朋友杨老,都苦笑起来,然后乖乖的退出了工作室,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杨老解释道:“小哥你也别介意,他就是这个脾气,一工作起来,就沉浸下去了。现在还好一些,以前可真的是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的。”
“这说明黄老专注一心,才能够有现在的成就。”王观笑道,也明白但凡在某个行业取得成功的人,肯定会偏执于某些方面。不提黄老装裱字画,就是杨老在打造木料的时候,恐怕也会一样专心致志,不闻身外之事。
“你明白就好。”杨老含笑点头。
接下来,几个人又在厅中小坐片刻,喝了两杯茶,看见天色渐晚了,才各自散去。
搭车返回酒店的途中,王观无奈笑道:“看来,拜访德叔朋友的事情,要等到明天了。”
“无所谓了,反正我明天还要继续逛古玩市场。”俞飞白握紧拳头道:“我就不相信,这么大的古玩市场,就没有其他漏可拣了。”
“帅哥,接电话了……”
就在王观准备安慰俞飞白两句,却听到他那搞怪的手机铃声响起,顿时沉默下来。
俞飞白拿出手机,一看来电显示,就皱眉道:“是唐青花那小子,在这个时候打电话来,肯定没有好事。”
话是这样,但是俞飞白还是按了接听键。与此同时,对方的声音,就在手机里传了出来:“喂,是毛笔字吧!”
本来,人家手机通话,也是一种隐私,王观也没想聆听的。
可是,俞飞白的手机质量真是太好了,加上两人同坐在出租车后座。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面,不是说不想听,就听不见的。
毛笔字……
一瞬间,王观有些忍俊不禁。他稍微一想,就知道这是俞飞白的外号。毕竟,飞白就是指书法中的飞白体,延伸出来,就是毛笔字了。
就在旁边,俞飞白当然看见王观脸上的笑意,立时气急败坏,咬牙切齿道:“唐青花,都说不准喊外号了。你最好有个好理由,不然别怪我不讲情面,去四九城收拾你。”
“你也在喊好不好……”
沉默了下,对方的声音陡然增大,叫道:“你也在存心的,都告诉过你了,发音要准确,是唐清华,水木清华的清华,不是青花瓷。”
“知道了,清……花……”
俞飞白的音调忽高忽低,一上一下的,尾音极长。
“这个混蛋!”
唐清华嘟喃了句,没好气道:“不和你扯了,听说你的朋友,得了一幅文同墨竹图真迹,是不是真的?”
俞飞白不答,反问道:“这事是不是你那个姓赵的手下告诉你的?”
“是赵谦没错。”唐清华承认道:“他说得很传奇,又是画中画,又是揭裱之类的,让我半信半疑,干脆打电话向你求证了。”
“无利不起早。”俞飞白嗤笑道:“才离开黄老住宅,不过十分钟的时间,就急忙打电话给我,不仅是求证那么简单吧。”
“呵呵,你猜中了。”
唐清华笑道:“如果说,真有这事,那你能不能劝劝你的朋友,把墨竹图交给我们正雅轩来拍卖。当然,肯定不会让他吃亏的,拍卖的手续费抽成,我们可以全免,甚至可以考虑给他一笔授权费。”
听得出来,这位唐大少,不是做生意的料。有谁会在商谈的时候,把底牌全部亮出来的道理。不过,也充分说明了,他与俞飞白的关系很密切,不介意透露一切。
并不清楚,王观就在俞飞白身边听着,唐清华又继续问道:“对了,你的那个朋友,我认识不?那个赵谦在电话上说得不清不楚的,我还不知道,你那个朋友是谁呢。”
“你当然认识,还打过交道呢。”
俞飞白轻笑道:“还记得唐英的那个影青小碗吗,就是他卖给你的。”
“啊,是他呀,赶巧了。”唐清华有些惊诧,又有些欣喜道:“一回生,二回熟,你帮我问问,那幅墨竹图,他有没有意思出手。”
“不用我问,他就在旁边听着呢。”俞飞白笑着说道。
“咳……”
顿时,手机中迸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不久之后,才传来了唐清华清澈,充满了磁性的声音:“哈哈,旁边的兄弟,你好,我是唐清华。”
“唐先生,你好!”
王观轻轻一笑,在凑近俞飞白手机,问候了一句。
“这事,我就不参合了,你们自己聊。”
这时,俞飞白干脆把手机塞给了王观,自己透窗看风景。
“这位兄弟,不用那么客气。既然你是飞白的朋友,那么我们也是朋友了。”
唐清华微笑道:“大家都是朋友,我就直说了吧。我们正雅轩,急需兄弟你手头上的墨竹图,作为拍卖会上压轴的宝贝。以便积累人气,打开蜀都的市场,扩大正雅轩的影响力。就是不知道,兄弟你能不能割爱。”
“这个……”
王观微微皱眉,有些迟疑道:“唐先生,一幅墨竹图而已,就算是文同的真迹,最多也就是几百万。作为拍卖的压轴品,是不是轻率了点?”
“呵呵,兄弟你也是这样觉得吗?太巧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唐清华叹声道:“可是,那个赵谦说了,这个文同,是蜀中本地的名士,能够增加蜀人的强烈认同感。他的墨竹图,传世极少,对于蜀人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所以,在蜀都举办拍卖会,拿文同的墨竹图作为压轴品,再是合适不过了。”
“听起来,很有道理。反正,上头已经同意了,就差兄弟你的画了。”
这时,唐清华恳求道:“兄弟,拜托了,帮我个忙,就当我欠你一份人情。”
。。。。。。。。。。。。。。。。。。。。。。。。。。
感谢书友“异灵第六感、書有豹、贾丶先生、书友111228120517302、书友120603183511283、牧渔小子”打赏。
求收藏,求推荐,求年度作品票,请大家多支持,谢谢了。
第115章正式的拜访
“……算我欠你一份人情。”唐清华的声音,十分的诚恳。
听到这话,王观心中一动,忽然抬头看向俞飞白,只见他轻轻的点头,无声无息的说道:“答应他……”
“那……行!”王观认真的考虑了下,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主要是因为唐清华的态度,如果说他刚才的话中,流露出任何一点,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意味。这件事情,恐怕就会进展不下去。
毕竟,王观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亲人之外,谁也不欠谁什么。没有必要因为对方的背景大,就一定要答应帮他做任何事情。
但是现在,却是对方在“求”自己,又有俞飞白情面因素在。所谓盛情难却,加上文同的墨竹图虽好,不过也不是什么绝世珍品。
综合起来,权衡轻重,王观也不好冷着脸拒绝。
“太好了。”
尽管相隔两地,通过手机,还是能够感受到唐清华高兴的笑声:“那么就这样说定了,过两天赵谦就去找你签协议。等兄弟你什么时候有空到四九城,我再请你喝酒。”
说话之间,也没有等王观回应,对方就挂了电话。
“嘟嘟嘟……”
听到阵阵盲音,王观有些无语,把手机还给了俞飞白。
“别介意,这小子就是这样,别我还急。”俞飞白笑道:“等着吧,待会那个赵谦,就该来电话了。”
话音刚落,手机就响了。俞飞白有些得意扬眉,一脸‘我说得没错吧’的表情,不过当人低头观看来电显示之时,表情立时变了,变得十分正经。
“爸,是我……”
一瞬间,俞飞白有几分慌乱的按键接听。
“明天早上,有人接你,来我这一趟。”
与此同时,手机中传来一个充满威严的声音。就一句话,电话就挂断了。
盲音响起,俞飞白不情不愿的收了手机,叹气道:“唉,老头子肯定算准了,不早不晚,在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看来,接下来几天,是没有办法逛古玩市场了。”
这个时候,王观已经明白,刚才打电话过来的,就是俞飞白的父亲。
看见俞飞白愁眉苦脸的模样,王观笑着说道:“难得与家人团聚,多待几天也是好事。再说了,遇上拍卖会的事情,我们在蜀都,恐怕还要盘桓一段日子。”
“也是,你出来可是为了避风头的。如果回去了,让其他人知道,你在蜀都又拣了一幅文同墨竹图真迹,说不定更加热闹。”
俞飞白笑逐颜开道:“况且,我们这几天,只是在蜀都观光而已。要知道,蜀中历来就有天下山水在于蜀的说法。其中,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类的景观,以及乐山大佛、大足石刻、三星堆、蜀南竹海等等地方,我们都没有去看过呢。”
“蜀中这么广阔,名胜古迹肯定很多,你真的打算全部看完啊?”王观摇头道:“就算是走马观花的浏览观赏,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也看不完。”
“也行啊。”俞飞白笑道:“那个时候,大家正好回家过年。”
“说得轻巧。”王观白眼道:“我还要工作呢,请几天假没有问题。时间久了,德叔还不把我辞退了。”
“怕什么,以你的本事,还需要什么工作,光拣漏就能够养活自己了。”俞飞白打趣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真辞职了,却少了很多学习的机会。”王观笑道。
“也对。”
俞飞白点头认同,忽然问道:“明天,要不要和我去见识一下。”
去哪里?
当然是军区之内。
飞机、坦克、装甲车、机枪炮弹……
想到这里,王观有些怦然心动,不过还是拒绝了,摇头说道:“这样太冒昧了,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随便你……”
俞飞白无谓为道:“反正,也就是那个样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是习惯成自然了,肯定觉得没有什么。但是王观却不同,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之中,也只有上大学的时候,参加军训到过军队的训练营地,稍微体验了下其中的生活而已。
可是,许多年过去了,那个记忆已经模糊淡忘。再说了,训练营地,哪里能和真正的军区相提并论,王观当然想进去见识观摩。
然而,想到要去见俞飞白的父亲,场面一定十分拘束,不自在。
王观觉得,气氛必然非常尴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久之后,两人回到酒店,吃了晚餐,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九点左右,王观起床,却发现俞飞白已经不在房中,看了客厅桌子上留下的纸条,才知道他七点多就出门了。
“也蛮细心的,居然知道留个条子。”
王观打了个阿欠,洗脸刷牙之后,才感觉清醒几分。
下楼,吃了早餐之后,也就是九点半左右。之后,王观就按照昨天的计划,搭车来到送仙桥古玩市场,然后有几分驾轻就熟的来到永丰古玩店。
王观才进门,古玩店的老板,也就是高德全的朋友雷云章,就迎面走了过来。
当然,雷云章并不是专程迎接王观的,倒像是要准备出门的模样。
两人打了个照面,对于王观,昨天才见过,雷云章也有几分印象,顿时笑逐颜开道:“小兄弟,又来买古玩啊。”
王观笑了笑,反问道:“老板,你是不是姓雷?”
“没错。”雷云章一怔,迷惑道:“你怎么知道……”
王观连忙说道:“我叫王观,从瓷都过来的,不知道德叔有没有向你提过我。”
“瓷都,德……”
雷云章沉吟了下,马上就恍然大悟,开玩笑道:“原来就是你们呀,昨天怎么不早说,是不是打算给我来个下马威啊。”
“雷叔你说笑了。”王观轻笑道:“昨天光顾逛街了,没有留意招牌名字就了进来。买了东西出门之后,才发现是雷叔你开的店。不过那时,害怕尴尬,不好意思回头。拖到现在,才过来正式拜访,真是失礼了。”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雷云章摆手道:“开门做生意的,讨价还价十分正常。就算是阿德过来了,也不能坏了规矩……”
。。。。。。。。。。。。。。。。。。。。。
感谢书友“74011pp”打赏。
求收藏,推荐票,年度作品票,请大家多支持,谢谢。
第116章掏宅子
“再说了,昨天那种情况,你们应该回头说明身份的。说不定,我还可以便宜一些。”雷云章笑道,眼中带着两分狡黠,显然那个青花瓷笔架山,还有盈利的空间。
王观轻轻笑了,也清楚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毕竟,商人绝对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能降价卖你东西,那么就说明了这件东西,必然有赚头。所谓成本价、清仓滴血大甩卖之灰的话。你相信,就已经上当了。
在聊天的同时,王观也注意到,雷云章偶尔抬头看望时间,顿时有几分醒觉,有些不好意思道:“雷叔,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你有事,就先去忙吧。”
“啊……也没什么事。”
雷云章顿了下,又笑容满面道:“和人约好了,去看些东西。你也是圈内人,要不要也跟去看个热闹?”
“这样……不太方便吧。”王观迟疑道。
“掏宅子而已,有什么不方便的。”雷云章爽快道:“只不过,路程有些远。如果去了,今晚就可能赶不回来了。”
“掏老宅子?”
王观眼睛一亮,本来是不想麻烦雷云章的,可是现在,立时多了几分兴趣。
“也不算老宅子。”
雷云章轻轻摇头,有些感叹道:“一个老藏家,前几月去世了,留下不少好东西。只是后人不争气,没有兴趣保管那些东西,现在拿出来变卖了。”
“哦。”
王观轻轻皱眉,不过也觉得这种事情十分正常。
要知道,现在的古玩收藏热潮,大多数的人,不在乎什么收藏,而是在意古玩的价值。他们把收藏古玩,当成一种理财投资。
所以,圈子之中时常有这样的传闻。谁谁谁逝世了,家人立即把他生前的藏品全部卖了。当然,许多人大骂败家子的同时,也比较乐意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也算是促进了古玩的流通。
“怎么样,有兴趣去看看吗?”雷云章问道。
“那就麻烦雷叔了。”王观笑道,打算去见识一下。
当下,两人也不废话了,直接出门而去。开车上路,没过多久,就到了郊外。
第一次去掏宅子,总是充满了新鲜感,王观心里有几分兴奋,坐在雷云章的车上,不断的四处张望,欣赏路边的景色。
不过,在一个小时之后,王观就感觉有些疲乏,不再说话了。然后,又过了两个小时,他干脆倚在后座,似睡非睡,闭目养神。
途中,好像经过了一座热闹繁荣的城市,解决了午餐。之后,又继续上路。终于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到了目的地。这个一个县城,看起来还是比较繁华的,甚至王观还看到了,有几辆坐满游客的观光车同时到达这里。
王观也有些好奇,直接问道:“雷叔,这里哪里?似乎有出名的旅游景点。”
“盐亭。”雷云章笑道:“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元妃,嫘姐故里。县里有嫘祖陵、歧伯宫之类的建筑。对了,在云溪镇西,还有个国家级的高山森林公园。公园之中,有杜甫居住过的昙云庵、唐代宰相严震墓和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文同的文湖州祠……”
“文同祠?”王观愣了一下,感觉有些巧。
“对呀,说起来,盐亭这地方,也有不少名人的。”雷云章随口道:“杜甫在这里隐居过,写下‘马道见盐亭,高山拥县青’的诗句。还有,诗仙李白的老师,赵蕤也是盐亭人。”
“赵蕤这个人,可能不太出名,但是大诗人李白对他极为推崇,曾经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雷云章列数道:“此外,盐亭还出了两个宰相。一个名声不太好,不过你应该知道。他就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有人猫之称,时号义府笑中刀的李义府。另外一个就是严震了。”
“严震这个人,在唐朝藩镇割据的时候,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不过,十分忠于朝廷。在唐德宗时期,曾经护驾有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死后赠太保,谥号忠穆,也算是唐代中后期少有的忠贞名臣了。”
感叹了下,雷云章笑道:“不过,盐亭在唐代以后,也只有北宋时期,苏东坡的表兄弟,大画家文同,比较有名气而已。之后,元明清三代,都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人物。”
在说话之间,雷云章的车,驶进了一个巷子之中,慢慢的停了下来。
“雷叔,到地方了?”王观问道,下车打量起来。
车就停在一栋比较宽敞的宅院之中,院中种了两颗大树,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枝繁叶茂的遮住了庭院的大半空间。在树叶的缝隙之中,还可以看见一栋三层楼高的建筑,飞檐式结构,又铺了层琉璃瓦,有点儿古香古色的韵味。
“叮咚……”
按响门铃之后,屋里走出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开门笑道:“雷老板,你来了。”
“宋先生。”雷云章招呼了声,看了眼旁边停着的车辆,微笑道:“不知道除了我之外,还有谁到了?”
“吕老板,以及谭老板。也是才到,在厅里喝茶呢。”青年笑道,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一脸正色,不太像王观想象中败家子的形象。
“这么说,我也不算来晚了。”雷云章笑道,走进了宅院中。
王观也跟着走了进去,在青年的引领下,来到了客厅之中。只见,里面坐了两个中年人,好像与雷云章相识,看见他进来了,纷纷起身打招呼。
“雷兄,时间掐得真准,我们才到,你就进来了。”
“吕兄,谭兄……”雷云章笑容满面,与两个人寒暄客套起来。
三人你推我让的,足足过了三分钟,才坐了下来。至于王观,已经被谭吕两人,当成了雷云章的跟班,根本没有理会。
王观也乐得清闲,坐在一边的椅子上,随意打量厅中的摆设。
此时,闲聊几句,喝了口茶之后,吕老板就有些迫不及待道:“宋先生,人齐了,是不是该看东西了?”
“也好,大家随我来吧。”青年含笑站了起来,在前面引路。
第117章有意思的七星宝刀
几个人连忙起身,?(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