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8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当然。”陈老爷子笑道:“说出去的话,好比泼出去的水。我虽然一把年纪了,还是还不至于出尔反尔。”

    按理来说,天降大礼,俞飞白应该喜出望外才对,而他犹豫了下,却苦笑起来,摇头拒绝道:“老爷子,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怕消受不起。”

    一般情况下,俞飞白推托了,陈老爷子应该反推托才对,这样才比较符合人情世故。之后两人你推我让一番,到了最后所谓盛情难却,俞飞白自然就顺水推舟接受了。

    然而,出乎意料,陈老爷子居然不按套路出牌,看见俞飞白推托,就干脆利落道:“你不要?那就算了。”说话之间,好像是害怕俞飞白反悔似的,陈老爷子马上示意陈睿把巨幅图画卷起来收好。

    一时之间,王观和俞飞白都有些瞠目结舌,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才符合他们的心情。

    第355章贫僧有愧于心

    “晚宴应该开始了。”

    与此同时,陈老爷子仿佛没有留意两人怪异的表情,只是微笑道:“阿睿,你带两位贵客下去吧,我就不下去参与了,免得你们年轻人放不开。”

    “好的父亲。”陈睿点头,笑容满面的伸手引请。人家都送客了,王观和俞飞白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好硬赖在这里不走,只得走出了大厅。

    这个时候,宴会已经开始了。陈老爷子不在,一帮年轻人确实少了许多的拘束,谈笑风生起来,甚至有人放着音乐,翩翩起舞……

    然而,晚会的气氛再欢快,两人都没有心情去享受了。直到一个多小时,晚宴结束了,他们还是心不在焉的模样。

    最后曲终人散,在陈睿等人的礼送下,王观和俞飞白出了别墅,上了车,系上安全带,一直到车子出了围栏大门……两人频频回望,却没有等到所期待的事情发生。

    “白少。”

    见此情形,陈少枫奇怪道:“你们在看什么?”

    “没什么,专心开你的车。”

    俞飞白摇了摇头,低声对王观说道:“怎么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和我想的也不一样。”王观赞同道:“我还以为,在出门的时候,陈老爷子会派人把画拿下来送给你带回去呢。”

    “唉……”

    俞飞白一叹,忽然郑重其事的问道:“对了,你觉得那幅画怎么样?”

    “应该是真的。”

    王观沉吟道:“绫锦的材料,还有图画的颜色,不像是新仿的赝品。不过,我对明代的玉玺印文没有多少研究,不能确定是不是后人的仿作。当然,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类似这样的图画,在古代那是很犯忌讳的事情。要是被官府知道。肯定会被抄家灭族,想必没有人愿意以身试法。再说了,除了特定的人以外,普通百姓要这玩意也没用。”

    “你说得没错。”俞飞白摸着下巴,依然有几分困惑道:“不过,这东西怎么落到陈家手里了?家传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毕竟陈家是清末的时候才出海的。难道说,他们找到了建文帝埋藏的宝藏?”

    “不要乱猜了。”王观摇头道:“估计是机缘巧合买到的吧。”

    “嗯。很有可能。”俞飞白点了点头,又叹气道:“真是可惜啊。”

    “谁叫你刚才装客气,现在后悔了吧。”王观笑呵呵道:“平时你的脸皮也挺厚的,怎么在关键时刻却变薄了呢。”

    “什么呀。”俞飞白没好气道:“你真的以为,那幅画是送给我的啊。”

    “呃……”

    王观一怔,若有所思道:“不是送你,难道是给你给爸?”

    “错了。”俞飞白摇头道:“老头子也没有资格拿那件东西。”

    “什么?”王观错愕道:“俞将军怎么会没有资格……”

    “所以才说你的政治觉悟不高。”俞飞白表示鄙视道:“你都说了,他就是一个将军而已,居然敢接受天下江山图这样的礼物。不怕掉脑袋啊。”

    “你太夸张了吧。”王观肯定不信,但是也有几分明悟。

    “是夸张了点。”俞飞白笑道:“不过,有些事情可以避免就尽量避免。那种东西。最好的归宿就是故宫博物院。”

    “嗯。”

    王观点头,也有些不解道:“无非是想捐赠而已,陈老爷子何必弄得那么麻烦。”

    “这个不一样。”俞飞白摇了摇头,悄声道:“实际上,在建国以来,马来华人和大陆不太亲近,甚至划清界限,坚定拥护台岛蒋公一派。长久以来,马来西亚华人。团体和政党都不宣扬任何与中国的关系,双方保持低调,根本就不宣扬。”

    “不过,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来也逐渐有所改变,先是建立促进双方关系的团体。后来更是史无前例地公开发表反台独的立场。”俞飞白低声道:“现在又准备捐赠那幅天下江山图,其中的意义不可估量啊。”

    “你的意思是说,马来华人打算积极向大陆靠拢了?”王观轻声道。

    “不敢说全部,起码部分人有这个倾向。”俞飞白笑道:“不然的话,也不会打算捐赠那幅意味深长的图画了。要知道天下江山图一出。不管是真是假,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也是。”

    王观轻轻点头,就算他再没有政治智慧,也明白天下江山图代表的特殊意义,更加不用说陈家捐赠图画的目的,肯定是在传达某种信息。

    这个时候,俞飞白忽然说道:“王观,我们建国已经超过六十年了吧。”

    “没错,怎么了?”王观有些莫名其妙。

    “六十年。”俞飞白沉吟道:“按照古代王朝的规律,六十年的时间足够休养生息,国力也恢复到巅峰的状态,也就是达到了所谓的盛世标准。”

    “貌似是吧。”王观考虑了下,点头赞同。

    “既然这样,那下一步是不是该四夷臣服,万国朝邦了?”俞飞白低声道。

    王观一怔,然后笑道:“飞白,你想得太多了。”

    “是吗?”

    俞飞白一脸笑容,瘫软在真皮座位上,懒散说道:“那就不想了……”

    声音有些大,开车的陈少枫听见了,转头问道:“白少在想什么。”

    “想征服世界!”俞飞白大声嚎叫起来。

    “呵呵……”

    陈少枫自然当他在开玩笑,也没在意,继续专心的开车,不久之后就回到了别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无事一身轻的几人,就在马来西亚各个观光景点游玩起来。吉隆坡的云顶高原、马六甲的中国山、柔佛的金海湾……等等地方,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这天,在沙滩附近享受日光浴的时候,王观却接到了一个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以他等了十几秒钟,发现铃声不断,这才接听了。

    “你好……”王观试探性的问候起来。

    “阿弥陀佛。”随即,手机中传来半山和尚的声音:“王施主,是贫僧!”

    “半山大师啊。”王观高兴道:“怎么,蜜蜡雕刻好了?”

    “这个……”半山和尚的声音有些踌躇:“施主在什么地方,能否过来一叙?”

    “我在马来柔佛州金海湾。”王观想了想,开口道:“距离新加坡也蛮近的,大师你等我几个小时,我马上过去。”

    “好,那贫僧就静候施主了。”半山和尚说道,就结束了通讯。

    “感觉好像不是什么好事。”王观皱眉忖度:“难道是密蜡出了什么意外?”

    “王观,怎么了?”

    就在这时,俞飞白走了过来,随手搁了一杯冰饮在王观旁边的小桌子上,然后顺势坐在附近的沙滩椅上,透过墨镜欣赏海边的美丽风景。

    “有事,准备去一趟新加坡。”王观说道。

    “新加坡的事情不是已经解决了么?”俞飞白惊讶道:“怎么,又有什么变故?”

    “不是这事。”王观摇头道:“是我的私事,当时你不是也在场吗,我把蜜蜡交给了半山大师,请他帮忙雕刻平安牌和珠串。”这也是为什么来新加坡的事情办完了,他却陪着俞飞白在马来西亚逗留,不急着回去的原因。

    “啊……”

    俞飞白恍然大悟,饶有兴趣道:“东西雕刻好了,现在过去拿?”

    “估计是吧。”

    王观点头道:“怎么样,玩够了没有?是陪我走一趟,还是留在这里等我回来。”

    “当然是一起过去。”俞飞白遗憾道:“其实我也挺后悔的,先行一步去了吉隆坡,错过了观赏唐寅鸦阵图的机会。”

    “有什么好后悔的。”王观随口道:“以你和陈家的关系,托他们牵线搭桥,别说观看欣赏鸦阵图了,就是让李先生把图画借给你都行。”

    “算了。”俞飞白摇头道:“李先生的政治立场再中立,也是新加坡李家的人,和他参合在一起不合适。不提这个了,不是说要过去吗,现在就走吧!”

    说话之间,俞飞白大声招呼姜毅和陈少枫,再回到宾馆收拾行李,匆匆忙忙奔赴新加坡。又经过了一番周折,几个人来到了那间寺庙。

    “笃笃!”

    王观走上去,轻轻的敲门。一会儿,门开了,小沙弥走了出来,看见是王观等人,立即露出笑脸道:“你们可来了,快些请进……”

    在小沙弥的引领下,几个人来到了内院的禅房。这个时候,听到动静的半山和尚就站在禅房门前迎接他们的到来。

    “半山大师,好久不见了,还记得我吧。”俞飞白笑嘻嘻道,率先问候。

    “俞施主。”半山和尚微笑点头,能叫得出姓氏,显然没有忘记俞飞白这人。

    “大师记性真好。”俞飞白有些高兴。

    “贫僧的记性并不好。”

    没想,半山和尚却摇头叹道:“经常一时糊涂,做了许多错事。”

    一时之间,王观等人有些莫名其妙,正想探问的时候,半山和尚却伸手请他们进入禅房,围着一方茶几坐下。

    “阿弥陀佛!”

    一坐下来,半山和尚马上双手合十,朝王观一拜,同时一脸愧疚的表情道:“王施主,贫僧对不起你,有愧于心啊。”。。)

    第356章宝光冲天(四更求票)

    “大师,有话好好说……”看见半山和尚突然朝自己拜下,王观也被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搀扶,同时感到十分迷惑不解,奇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王施主。”半山和尚叹气道:“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然而贫僧却辜负了施主的信任,实在是无颜面对施主了。”

    “大师,事情没有那么严重。”王观若有所思,觉得最有可能就是蜜蜡出了什么意外。当下,他微笑安慰道:“一块石头而已,就算是碎裂了,也不怪大师。”

    毕竟,琥珀性软、易脆、易裂,如果在切割、雕刻的时候,不小心弄碎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考虑到这样的风险,王观自然不会责怪半山大师。

    “不是碎裂,而是有负施主之托!施主你看了,就明白了。”半山和尚摇头,突然转身拿了一件东西搁在茶几上。众人连忙看去,只见那件物品上蒙了一层柔软绸布,让人看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东西。

    “这么神秘。”俞飞白嘀咕了下,伸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绸布拿了起来。

    “飞白……”王观悄悄地瞪了一眼,觉得俞飞白太失礼了。然后他的视线也跟着落下来,定神观看眼前的东西。

    那是一个佛像,只见佛像的造型丰满,面相庄重慈祥,五官饱满圆润,体态舒展大气,衣纹流畅飘逸,栩栩如生。而且这尊佛像的表面。好像是经过了抛光的处理。在灯光的映射下,整个佛像浑身上下绽放出金黄色的光华。

    仔细的打量,王观就发现这种光华不是浮于表面而已,而是在佛像的内部透发出来的,可谓是宝光内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反正在正面观看佛像的时候,金黄色的宝光浮耀四溢。让人产生一种佛陀显灵,佛光普照的错觉。

    如果这里有虔诚的佛教信徒,看见眼前这尊佛像。肯定会情不自禁的跪下膜拜。

    然而,王观不信佛,所以仔细打量佛像之后。又伸手去摸了摸,然后一脸古怪的表情,迟疑道:“大师,这材质好像是蜜蜡。”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坦然承认道:“这尊佛陀,正是用施主的蜜蜡雕琢而成。”

    “这样啊!”

    一瞬间,王观就笑了,不以为意道:“大师,你没必要愧疚。其实雕成佛像也不错嘛,毕竟蜜蜡就是佛教七宝之一。佛宝为佛像,也算是相得益彰。”

    “阿弥陀佛。多谢王施主宽容。”半山和尚闻声,也松了口气,微笑道:“说起来,贫僧也想按照施主的要求,把蜜蜡切分琢磨。可是在准备切割的刹那。贫僧忽然发现蜜蜡之中似含有佛性,然后鬼使神差借贫僧之手,使之成型佛陀之像呈现世间。”

    “嗯!”

    表面上王观赞同点头,甚至嘘唏感叹。实际上心里觉得,应该是半山和尚手痒了,或许见猎心喜。在打量蜜蜡的时候。太过专注入神,情不自禁的按照本能把密蜡雕琢成了佛像。

    对此,王观也不会介意,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任何损失。

    况且,佛像雕琢得这么传神,栩栩如生,可以归类于艺术珍品的行列了。价值肯定翻倍,说起来也是他占了便宜。

    “大师,您的雕工绝对没得说。”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道:“这东西要是放在国内,尤其是被各大寺院的僧人,或者虔诚的信徒看见了,肯定争相哄抢。”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诵了句佛号,却没有谦虚之色,显然对这件东西非常满意。另外,王观也察觉他眉目之中的一丝不舍。适时,王观心中一动,笑着说道:“飞白,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东西落在我手里是明珠暗投啰?”

    “本来就是。”俞飞白眨了眨眼,顺着王观的语意说道:“人家得了这件宝贝,肯定是诚心供起来,早晚一炷香礼拜。但是你嘛,必然是把东西束之高阁,埋没浪费了。”

    “我又不是佛教徒。”王观坦然道:“不这样做,还能怎么样。”

    “阿弥陀佛。”

    听到这话,半山和尚露出了几分惋惜之意。见此情形,王观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知道半山大师对于这个佛像肯定有不同寻常的感情。

    其实也可以理解,就好像一些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灵感突生,创作出一件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对于这样的作品,艺术家心里肯定非常喜欢,不情愿拱手让人。更何况现在听说,自己这件作品有可能所托非人,使之明珠蒙尘,那心里更难过了。

    “怎么,大师有不同的意见?”这个时候,王观趁机笑道:“要不我借花献佛,干脆把佛像赠予大师,你觉得怎么样?”

    “王施主,你……”半山和尚怔忡起来,恍惚之间又有几分明悟,忍不住默念了句佛号,摇头叹道:“施主这是别有用意呀。”

    “呵呵,大师果然是法眼如炬。”王观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干脆说道:“既然大师知道我的用心,那么索性成全我算了。”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沉默不语,但是手指拨动珠串的速度却快了几分,显然他也在踌躇。王观的意思他自然明白,无非是想学皮求是,以这尊佛像换他的收藏品而已。

    不过就是知道王观的意思,半山和尚才感到犹豫不决。

    如果王观是用别的东西来换,半山和尚肯定不用多想,直接回绝了。然而,这尊佛像偏偏却是他心血结晶,更是他学艺以来的巅峰杰作,所以让他为难了,举棋不定。

    旁边,王观神态自若,也没有催促的意思。完全把选择权交给半山和尚,觉得同意了当然最好,不同意就算了。一时之间,王观颇有几分淡泊之色。

    察觉王观的心态,半山和尚反而下定了决心。

    “阿弥陀佛,王施主请随贫僧来吧。”半山和尚站了起来,微微伸手示意。

    “烦劳大师了。”王观展颜笑道,没有掩饰自己高兴的心情。

    “是王施主佛缘深厚,也是贫僧修行不足,没有完全割舍执念……”半山和尚轻轻一叹,明白归明白,他却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引着王观出了禅房,继续深入进去,来到了一个四处密封,只有一个入口的房间之前。

    与附近木质结构的禅房不同,这个房间是用钢筋水泥垒砌而成,房门更是坚固的防盗门,有好几层锁,半山和尚费了五六分钟,才全部打开了。

    “施主,请便!”

    把门推开,开了房中的灯之后,半山和尚让开位置,示意王观进去。

    “大师,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时候了,王观也没有必要假惺惺装客气,笑了笑之后,就径直走进了房间。

    一进门,王观就发现里面的空间比自己想象中的宽敞,不过其中的陈列品却和他想象中的一样丰富。七八个架子之上,搁放了一排一排的卷轴,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陶瓷、摆件。

    见此情形,王观兴致勃勃走了过去,才想拿起一个卷轴展开观赏。

    就在这时,半山和尚在门外说道:“阿弥陀佛,王施主,所谓佛法本无边,只度有缘人。机缘就在此地,任由施主抉择。贫僧只等十分钟,请施主把握住了。”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把门虚掩上了。然后盘坐在门口,再顺手拿了个木鱼过来,笃笃笃的敲打,默默的诵经。

    “这个和尚,表面看起来像是得德高僧,其实心里也蛮腹黑的。”一瞬间,王观忍不住吐槽起来。随即,他一撇嘴,暗暗哼声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谁怕谁。”

    为了节省时间,王观走到了半山和尚的视线死角,然后完全没有顾虑的打开了特殊能力,仔细的观察四周,把全部物品尽收眼底。

    刹那间,一层一层无形的气息浮动,好像是雷达声波一样散了回去。时间不大,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也回馈过来,让王观掌握了房间的全部情况。

    “白色的宝光,那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东西,可以暂且排除……”

    “明黄色的光芒,那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物品,宝光浓厚,升腾三尺,这可是好东西啊,先记下来再说……”

    “竟然有微紫宝光,起码是宋代的古物……可惜,只是块残陶片……”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王观也逐渐掌握了特殊能力的规律,宝光颜色代表物品的年代,光芒升腾的范围代表物品的价值。

    此时,王观通过两个基本点,很快就锁定了十几个目标。不得不说,这里的珍品不少,有字画,有陶瓷,也有玉石摆件,让他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阿弥陀佛。”与此同时,半山和尚在外门又好心提醒道:“王施主,时间过半了,请捉紧时机,不要错过了机缘。”

    “知道了。”王观回应一声,无意之中一回头,视线经过角落的一个箱子之中,陡然看到一抹浓厚璀璨的紫金色光华冲天而起,几乎把整个空间都映满了。

    “那是……”

    一瞬间,王观根本没有迟疑,转身就向角落走了过去。。。)

    第357章破琴一把

    无广告看着就是爽!

    角落之中,摆放了一些杂物。

    当然,所谓的杂物,并不是垃圾,而是比较杂乱的东西,不好分类而已。就是在这堆杂物之中,王观看见了一片璀璨灿烂的宝光。

    宝光是在最内层散发出来的,王观想都没想,就把最上面的杂物搬开,然后在比较底层的地方发现了宝光的来源。

    那是一块扁长的木头,大概有一米左右,表面斑驳,非常的残旧。看起来就是一块破破烂烂的东西,没有任何的价值。

    不过,当王观把这些木头抱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木头轮廓有些奇怪,一头宽,一头略小,两端还有明显的起伏曲线。这样的形制,分明就是……

    “阿弥陀佛,王施主,机缘已尽,应该选好东西了吧。”这个时候,半山和尚走了进来,打断了王观的遐思。

    “选好了,就是这个。”王观笑道,抱着木头微微示意。

    “嗯?”

    半山和尚一看,顿时愣住了。看见那块破木头,他非常的惊诧,要知道那件东西很残旧,而且又不是完整的东西。如果不是他师父收集回来的藏品,他估计也不会放在这里,而是当成普通木头劈开烧了。

    此时此刻,半山和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是自己把时间定得太紧了,让王观心里慌张,忙中出错,才选了这件东西。

    想到这里,半山和尚诵了声佛号,忍不住说道:“王施主,其实你可以换一件的。”

    “不必了,我就要这件。”王观笑道:“多谢大师万全了。”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很迷惑,仔细打量也没有看出木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过,他已经多给了王观一次机会,是王观自己不珍惜而已,所以半山和尚也不再多说什么,引手就请王观离去。

    一会儿,两人回到了禅房。俞飞白急忙看了过去,好奇问道:“王观,笑得这么开心,是不是拣到宝了?”

    “差不多,差不多。”王观笑容可掬,轻轻抱着那块木头,感觉自己赚大了。

    “什么宝贝?”

    俞飞白定睛一看,立时眉头一皱。不解道:“就是这块破木头?”

    “破木头怎么了。”王观不以为意道:“木头再破,对我来说,也是难得的宝物。”

    “咦?”

    俞飞白一怔,然后若有所思道:“难道说这是紫檀、金丝楠之类的木料?”

    “不是。”

    王观摇头否认了,随后也没有解释,反而向半山和尚告辞起来:“大师,多有打扰了,既然事情已经解决,那么我们也不耽搁您的修行。日后有空再来拜访。”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双手合十,微笑道:“诸位施主请便,他日有空来访。必当扫榻相待。”

    一番惜别之后,王观等人离开了寺庙,慢慢的向山下走去。

    途中,俞飞白伸手道:“王观,把东西给我看看。说起来这东西看起来也有点儿眼熟,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废话,你肯定见过。”

    把木头递过去之后,王观提醒道:“琴,古琴啊。”

    “什么!”

    俞飞白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仔细打量手中的木头,同时惊叹道:“好像真是啊,可是模样好像不对……”

    “怎么不对。”王观比划道:“你看清楚,这个是琴身。只是缺少了岳山、承露、琴轸、琴弦等等配件而已。”

    “好像也是……”俞飞白反复打量之后,抬头看着王观,饶有兴趣道:“怎么,你还没有忘记琴玥美女呀,所以故意挑选了这件东西。不过。东西太破了,你好意思送得出手。”

    “少胡说八道,别看这琴破,但是大圣遗音琴的典故你又不是不清楚。”

    王观没好气道:“当年的大圣遗音也是这样,弦轸俱失,岳山崩缺,被人丢弃在角落,根本没人重视。最后还是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发现那张破琴,经过研究推断那是唐琴珍品,立即找人重新修复,才让那张唐代御制名琴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

    “你的意思是,这个也是珍品名琴?”俞飞白惊诧道,又连忙仔细的观察手中的琴身,发现琴面灰蒙蒙的不起眼,甚至有漆皮斑驳脱落的现象,怎么看都不像是珍贵的物品。

    “是不是珍品,现在不好说。”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肯定是古琴无疑了。找人修理一下,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毕竟现在的古琴升值很快,我留意了一下,发现类似九霄环佩、大圣遗音之类的名琴,价格已经过亿了。”

    “这个确实也是。”

    俞飞白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迟疑道:“只不过,价值最高的还是唐琴、宋琴,或者明琴而已。如果是清代的琴,那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没有办法,清代无好琴啊。”王观轻叹起来。

    当然,这里所说的清代无好琴,也不是说整个清代两三百年,一把好琴也没有,而是拿各个朝代最高水平的琴来比较。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对比之下,就属清琴最差。

    其中的原因,抛开工艺的因素不提,最大的可能就是明代已经留下了大量的琴,到了清代已经不需要自己制琴了。

    要知道古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说现在斫制的琴,肯定不如古代的好。主要是由于时代越久远,木料越松透,琴音也就越沉厚。所以古代的琴,音质大多数都比现代的要好。

    一般情况下,有条件的人,自然是愿意使用古琴,不喜欢现代的新琴。这种现象,估计在清代的时候就十分盛行了,当时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都在用明琴。某种程度上,这样也限制了清琴的发展。

    当然,王观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清代的戏曲盛行,风靡天下。类似古琴这类高雅的艺术形式,缺少了大众的基础,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另外肯定还有种种原因,王观却没有打算去研究透彻,只需要知道自己这把琴,肯定不是清琴就可以了。

    “对了。”

    这个时候,王观迟疑道:“飞白,事情都办完了,打算回去了没有?”

    “要回去了么?”俞飞白想了想,也点头道:“也好,那就回去吧。”

    “白少,你们要走了?”陈少枫闻声,有几分不舍:“不多玩几天?”

    “玩是怎么都玩不够的,先留着,下次有机会再来好了。”俞飞白笑道:“那么就直接在这里走了,你回去之后,记得替我们向老爷子他们道别。”

    陈少枫见状,也不好再劝阻了,而是问道:“白少,需要叫游艇过来吗?”

    “飞机吧,快一点。”俞飞白说道,主要是出来的时候,就顺便旅游,自然要慢慢游览途中的景致。至于归途,景致都看过了,也有点儿归心似箭,当然是越快越好。

    对此,王观非常赞成。说起来,他有个好习惯,人走到哪里,行李就带到哪里。所以一行人也少了回头的麻烦,直接拿着行李,就向飞机场方向而去。

    不久之后,众人来到机场,买了回去的机票,与陈少枫挥别起来,通过安检上了飞机。然后枯燥乏味的漫长飞行之后,终于抵达了省城机场。

    “活过来了……”

    一下飞机,俞飞白热泪盈眶,有气无力道:“早知道,应该坐游艇回来的。”

    “别报怨了。”

    王观也有几分精神不振道:“赶紧走,我现在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在飞机上,根本睡不踏实,让他很疲惫。俞飞白的情况也差不多,张嘴打了个阿欠之后,立即拖着行李箱率先迈步走出机场。

    出门之后,拦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向张老的家而去。在车上,王观拨了电话,提前通知张老一声,所以当几人到达张家的时候,张老已经打开大门,迎接他们的到来。

    “张老,我们回来了。”王观笑道,却掩饰不住满脸的倦容。

    “回来就好。”张老一脸温和的笑容:“房间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先去休息。其他事情,等你们醒了再说。”

    “谢谢张老。”王观也没有推托,迷迷糊糊的来到了客房,放下行李倒身就扑在床上,然后一阵睡意上涌,让他恍恍惚惚,很快进入了梦乡。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观才慢慢的醒来。起床之后,他才感觉恢复了几分精神,特别是洗脸之后,更是一阵神清气爽。

    这个时候,王观走出了客厅,向楼下客厅走去。才到楼梯口,他就听见几个人在客厅里谈论什么事情。

    “这绝对是清代或者民国的琴,工艺才会这么差。”

    “有道理,你看表面的漆太差劲了,居然有脱落的痕迹。要知道一把真正的好琴,它的漆胎起码要经过两百年以上的时间,才会逐渐老化,产生断纹。”

    “而且所谓的断纹,那是非常漂亮的纹理,用手触摸表面十分平滑。不像这个,分明就是漆裂,连漆皮都剥落下来了,手艺太差劲,估计是半吊子的斫琴师的作品。”

    “嘿嘿,东西是王观选的,他眼力不行,别怨我啊。”

    与此同时,俞飞白的声音十分响亮,甚至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

    第358章焦尾?

    “毕竟不懂行,打眼很正常。”

    这个时候,张老随口道:“说实在话,古琴的收藏也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兴起的,但是真正收藏的人也不多,主要是好琴难求啊。”

    “这话说得没错。”

    旁边有人说道:“传说,琴的发明,是伏羲看到有凤来仪,飞坠在一株梧桐树上。然后把那株三丈三尺高的梧桐树,按照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再把中间的那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对应七十二候之数,然后拿起来阴干,最终斫制成琴。”

    “斫琴的时候更加讲究了,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另外还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

    说到这里,那人叹道:“最开始的时候,琴分五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直到后来,文王悼子加一弦,武王伐纣又加一弦,一文一武,号称文武七弦琴,才算是彻底成型了。”

    “所谓古昔凤凰绕梧桐,三皇削桐镶玉珑,瑶池涘畔飞天舞,仙音绕梁抚弦琴。”张老深以为然,赞同说道:“一把好琴,从选材到制作,绝对不能马虎,而是要精益求精。”

    “这把琴不仅是马虎,纯粹就是敷衍了。”与此同时,有人摇头道:“要是给古代的斫琴大师看见,说不定立刻挥斧子砍了。省得碍他的眼。”

    “白老,没有那么严重吧。”

    王观慢慢走了下来,含笑招呼道:“张老、秦老、田老……”

    “王观,辛苦你了。”

    适时,几个老人家脸上都露出和煦的笑容,显然是对于王观新加坡之行的结果很满意。本来以为线索中断了,没有想到他居然又找到了另外的线索。

    虽说不知道西雅图的线索管不管用。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吧。

    “谈不上辛苦,反而觉得长了不少见识。”王观笑道。

    “不仅长了见识,更搜刮了不少好东西。”俞飞白笑眯眯道:“当然。其中可不包括眼前这张破古琴。”好不容易发现王观也看走眼一次,他肯定是揪住不放。

    王观自然不会介意,反而笑道:“古琴嘛。不破一点,怎么能够称为古琴。”

    “你呀,就嘴硬吧。”俞飞白撇嘴道:“我看你修理琴的钱,足够你再买一把好的古琴了。最重要的是,就怕你把琴修好了,音质效果却非常差,更加亏。”

    毕竟,一把好琴,不仅是要看斫琴的年代,以及斫琴的工艺。最终还要以音色来衡量。古琴本来就是乐器,如果弹不出美妙动听的音乐,绝对不能称为好琴。

    “飞白说得有道理。”

    适时,张老在旁边笑道:“王观,如果你真喜欢古琴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几个古琴藏家,他们手头上尽管没有唐宋珍贵名品,不过也有一些明代的好琴。”

    “当然,如果你是偶尔玩玩,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收藏了。”

    田老笑着说道:“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数量很少,保存得好的更少。物以稀为贵。就算是明代的琴,现在少说也要一百万以上了。不是特别喜欢古琴,没必要玩这个。”

    “我的看法却不同。”

    旁边,秦老微笑道:“我倒是建议王观玩琴,他还年轻,现在学琴还来得及。我听人说,古琴这一行入门很简单,只要有一把好琴,一个好老师,认真弹上几个月,就可以登堂入室。之后,琴技的提高,就要靠自己深入到古代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灵感了。”

    “这样的话,确实是可以试试看。”

    其他几个老人家听了,倒也觉得秦老的提议不错。在他们看来,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和流失。如今人们在物质层面富足起来,是时候拣回丢失的东西了。

    “王观,你真心想学的话,我可以给你引见几个好师父。”白老兴致勃勃道:“不仅是当代古琴名家,而且更是古代琴派的正宗传承人。”

    “白老,你不用费心了。”

    这个时候,俞飞白笑嘻嘻道:“如果王观想拜师学艺的话,肯定不需要什么琴派传承人,他有更合适的人选。这琴,本来就想买来做拜师礼……”

    “别胡说八道。”

    王观当然知道俞飞白想说什么,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忽然走到茶几旁边,把那张残旧的古琴立起来,再随手拿起一条干毛巾,然后按在琴身上用力一擦。

    “哧!”

    一声微响,古琴表面斑驳的漆皮,好像是雪花一般,纷纷洒落下来。

    “王观,你这是干嘛。”俞飞白有些吃惊:“就算是恼羞成怒,破罐子破摔,也没有必要发泄在琴上啊。”

    王观置若罔闻,没有理会俞飞白的叫嚷,把毛巾揉成一团,不断的在琴身上抹搓,只见片片漆皮飞溅,轻易在琴上剥落了下来。

    “咦,好像不对!”

    刹那间,几个老人家眼睛微眯起来,表情也渐渐变得严肃正经。

    话说几个老人家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还不至于老眼昏花,自然能够看见漆皮脱落之后,琴身上竟然泛出一抹深沉的幽光。

    见此情形,俞飞白也不说话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住古琴,心里隐隐约约感觉,这件东西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片刻之后,王观才算是把整张古琴身上的粗糙漆衣擦去了,琴身马上焕然一新。只见琴面呈粟紫亮色,那是纯鹿角灰漆胎染刷之后,经过长时间沉淀才产生的色泽。

    另外。在粟紫亮色之下,却是清晰可见的纹理。这些纹理非常漂亮,就好像是龟背的纹理一样开片细密。

    “这才是真正的古琴断纹啊。”

    这个时候,几个老家人情不自禁的凑过来观赏。忽然之间,张老指着琴尾,惊声叫道:“大家快看,这是什么?”

    众人立即朝琴尾看去。发现琴尾的色泽更加深沉漆黑,但是颜色却和琴身大部分地方有明显的差异。微黄透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就像是……

    “好像是被烧焦了!”

    良久之后。田老眼中透出一股惊骇,声音颤动道:“烧焦的痕迹,就算琴尾刷了漆。也一样能够看见焦痕。”

    “老田,你看清楚了没有。”张老睁大眼睛,不仅整个人哆嗦,连声音也在哆嗦:“不要看错了,这可不能开玩笑的。”

    平常时候,听到张老这样质疑,田老肯定不客气的反驳,然而现在却犹豫不决,声音彷徨道:“我眼花,不敢确定。老秦。你怎么看……”

    “不知道,我在看……”秦老的表现更加不堪,一脸激动的神色,不断的眨眼,凑近琴尾观察。脸孔就好像要贴上去了。

    “什么焦了?”

    俞飞白非常迷糊,他被挤在了最外面,根本看不到古琴的具体细节。

    此时,张老无意识的答道:“琴尾焦了。”

    “琴尾怎么可能焦了,又不是烧火的木柴……”俞飞白才说着,忽然反应过来。脸色立即一变,以堪比海豚音的高声惊叫道:“焦尾琴!”

    “什么焦尾琴?”王观感到十分错愕。

    不要怀疑,这不是装的。在寺院的时候,他还没有来及时细看古琴,就被半山和尚请房间了,之后就是坐飞机回来,又睡了一觉,根本没有时间观赏古琴。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他才把古琴表面那层伪装的漆衣擦去,就被几个老人家挤去一边。古琴具体的细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完全不清楚。

    “焦尾琴啊,怎么可能是焦尾琴,不是说那琴已经毁了吗?”

    这个时候,俞飞白非常的震惊,再也顾不上尊敬老人了,仗着自己年轻力壮,连忙挤了进去,仔细打量桌子上的古琴,立即看到了琴尾那抹焦黄泛黑的痕迹。

    “真的有点儿像,不过会不会是仿制的?”

    一瞬间,俞飞白自然而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仿的?”

    刹那间,几个老人也纷纷清醒过来,恢复几分冷静,感觉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要知道古琴的仿造,就古代就已经开始了,甚至连断纹都能够伪造。当然,伪造的断纹与自然产生的断纹,肯定有一些区别。

    “看琴背!”回过神来,张老急忙说道:“琴背应该有款。”

    说话之间,张老连忙伸手把古琴翻了过来,仔细的观察打量。一般来说,名琴的仿造也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仿古,另外一种就是造假了。

    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在落款上看出一些端倪来。

    “焦尾!”

    当张老把琴翻转过来的时候,旁边众人连忙集中注意力观看,马上就在龙池上方,也就是琴头略宽的方位,看到了两个篆书铭刻。

    另外,在龙池的左右,也分别刻了桐薪鸣灶四字。

    桐薪鸣灶,就是焦尾琴由来的典故了。传说焦尾琴是东汉末年的大书法家蔡邕,在烈火中抢救出一?(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