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8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另外,就是剑鞘上的纹饰,也是互不相同,不再尽述。

    “哧!”

    打量片刻,王观缓缓把剑从鞘中拔了出来,只见剑刃身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光亮,变得有些暗淡无光。不过却有一种岁月沧桑的古拙气息,别有韵味。

    “成功,成仁。”

    把剑立起来,王观立即看见剑身上的几个文字。

    “不成功,便成仁。”张老微笑解释道:“蒋公授予中正剑的目的,本意是为了让部下对他死心塌地,在失败之际,用这把剑自杀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第363章传说中的鱼肠?

    “可惜,人心总是比较现实的。”

    说到这里,张老有几分感叹道:“真正用中正剑自杀的将领,不过是张灵甫、邱清泉、黄伯韬寥寥数人而已。”

    “好端端的,提这个干嘛。”

    这时,田老摆了摆手,笑呵呵道:“王观和小俞千里迢迢回来,一路上风尘仆仆,好像还没有吃饭吧。走,出去吃一顿好的,算是为他们接风洗尘了。”

    “嗯,我已经打电话安排好了,大伙过去就成。”秦老笑道:“而且特意准备了一坛三十年份的花雕好酒……”

    说说笑笑之中,王观和俞飞白回房放好了东西,就跟着几个老人家出门,来到一家生意红火的酒楼之中,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大餐。

    两个多小时之后,酒宴才算是结束了。回去的途中,俞飞白拍了拍肚子叹道:“其实国外的中餐也不错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少了几分味道,没有国内的正宗。”

    “国外的饭菜少了家乡水土的滋养,味道肯定有所不同。”王观笑道,也觉得出门大半个月,还是回来这一餐吃得最酣畅淋漓。

    “有道理。”俞飞白赞同点头,忽然问道:“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呃……”

    话题跳跃太快,却是让王观有些反应不过来。

    “潘家园,琉璃厂呀。”

    适时,俞飞白一脸神往说道:“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我又没说不去。”

    王观有些不解道:“不过看你期待的样子,以前就没有去过?不太可能吧。”

    “肯定去过呀,而且没少打眼,交了许多学费。”俞飞白有几分沮丧,随后握紧拳头道:“不过,现在我已经学有所成,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

    “有志气。”这个时候,张老回头笑道:“潘家园和斑斑厂确实有不少好东西,但是能不能淘到手,就要看你们的机缘和运气了。”

    “我不行。不是有王观吗。”俞飞白笑眯眯道:“他的运气超好,我在旁边肯定能够沾光。”

    王观笑了笑,转移话题道:“我准备先回家一趟。看看父母,然后再进京。”

    “应该的。”张老赞同道:“去的时候,顺便帮我捎带几份礼物给几个老朋友。”

    “好的……”

    王观轻轻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感激之色。要知道现在交通发达。各种邮寄、托运的业务更是遍布全国。只要给足手续费,送货上门那是几天的事情,哪里还需要什么人帮忙捎带。现在张老这么做,无非是想给王观一个扩展人脉的机会而已。

    说话之间,众人也回到了张老家中。知道王观要回去了。趁着还有一点时间,张老等人继续研究那张古琴。至于王观,就和俞飞白回到房间收拾行李。

    把几件换洗的衣服塞回箱子之后,王观忽然想起一事,随口问道:“对了,姜毅大哥呢?”

    “回去复命了。”

    适时,俞飞白迟疑了下,轻声道:“王观。你的钱。恐怕不会那么轻易批下来。”

    “没事。”

    王观坦然笑道:“反正这年头欠债的都是大爷,我已经有这方面心理准备了,只要在我挂掉之前全部还完就行。”

    “没那么悲观。”

    俞飞白忍不住笑道:“老头子说了,有些钱不好动,最多是年底有结余,或者明年预算开支的时候添一笔。就能把钱还上。”

    “这样就好。”王观笑道:“反正我不急,现在也不缺钱用。”

    “谁说不缺的。”俞飞白郑重其事道:“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大计划吗?”

    “你说了好几个月了。总是遮遮掩掩的,我怎么可能知道。”王观没好气道:“你吊人胃口的时间未免太长了点吧。”

    对于王观的抱怨。俞飞白置若罔闻,反而叹气道:“现在看来,我的计划有些小气了。早知道你有这么丰厚的身家,我应该搞一把大的。”

    “计划还没有实施,现在变更还来得及。”王观随口说道。

    “啪!”

    一瞬间,俞飞白抚掌大笑道:“王观,真是知己啊,我就是这样想的。”

    “你来真的?”王观一怔,提醒道:“钱还没到账……”

    “不怕,你不是还有一亿吗,足够了。”俞飞白叹声道:“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真的一点也没错。你能够拿出来的钱,要比许多大公司企业的流动资金还要多。”

    “不过再多的钱,不用的话,就是银行一串数字而已。”俞飞白又开始描绘他的计划:“所以需要投资,做实业,形成固定的资产……”

    王观赞同点头,也觉得比较有道理,然后开口问道:“你的话我没意见,但是说了这么多次,到底是什么计划,应该告诉我了吧?”

    “这个……”俞飞白挠头道:“计划有变,我需要再做进一步完善。”

    “切……又吊人胃口。”

    王观表示了自己的鄙视,然后懒得理会这个家伙,继续收拾行李。主要是刚才拿古籍的时候,把里面的东西翻乱了,现在需要重新整理。

    不过,没有了古籍的铺垫,一些东西反而不好摆放了。毕竟箱子空间变得松了,一些东西会滚来滚去,需要用报纸、软布固定起来。

    此时,俞飞白走了过来,弯腰拿起一件东西,非常不解道:“那些古籍也就算了,我真的不明白,你要这些破破烂烂的兵器做什么?”

    “感觉还不如中正剑呢。”俞飞白挥了挥手中的兵器,评价道:“我觉得用中正剑一砍,就能把这玩意斩断。”

    “那你试试看。”王观笑着说道。

    “我真试了。”俞飞白叫道,明显是在虚张声势。

    王观瞄了一眼,就看出来了,轻笑摇头道:“别闹了,去拿些报纸帮我包起来吧。”

    “不相信是吧,我砍……”

    俞飞白哼哧一声,举起手中的兵器比划起来。

    “铛!”

    就在这时,王观低头在收拾东西,就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动静,把他吓了一跳,急忙回头一看,发现地上却多了一截兵器。

    “这不怪我,这东西太脆了。”俞飞白也有几分慌张,连忙解释起来。原来是他刚才挥动兵器的时候,兵器的尖端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桌角。没有想到,这兵器还没有桌角硬呢,在反震的作用力下,竟然断成了两截。

    现在,一截掉在地上,另外一截就拿在俞飞白的手里。

    “算了,把东西给我吧。”王观摇了摇头,示意俞飞白把另外半截兵器给他。

    “都断了,扔了吧。”俞飞白建议道,把东西递了过去。

    “扔了?我可舍不得。”

    王观笑着说道:“飞白,你刚才不是说,要用中正剑断这兵器吗?如果是砍前面半截,肯定是这兵器成为两段,但是斩到了后面的半截,那就很难说谁断了。”

    “什么意思?”俞飞白惊愣起来。

    “意思就是……”王观神秘一笑,然后伸手挥动半截兵器在桌角一敲。

    “咣!”

    一声震响,铁锈飞扬,只见上又多了半截兵器。

    “王观,你这是在做……啊!”开始的时候,俞飞白非常迷惑不解,不明白王观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再把另外半截兵器毁去。可是当他抬头看去的时候,却发现王观的手中,仍然还有一截兵器……而且更不是兵器断成了三截……

    俞飞白凝神注视,突然发现王观手中的一截兵器,从形状上看,好像是把匕首,大约有二十多厘米,但是似乎磨损严重,表面的锋芒已经消失,看上去就如同一条灰黑钝化的铁片。

    “刀中藏刀,子母剑?”

    这个时候,俞飞白才反应过来,意识到外面的一层兵器,只是一个掩护而已。在长刀的内部,还隐藏了一把匕首。

    “真是阴险啊。”俞飞白感叹起来,脑中已经开始想象,拿着这把暗藏杀机的长刀和别人对砍的时候,两把兵器格挡起来,大家在拼力气。正在僵持不下的刹那,其中一人在长刀中抽出匕首一捅……完胜!

    感叹之余,俞飞白走了过来,皱眉道:“看起来已经生锈了……咦!”

    走近之后,俞飞白仔细打量,才发现匕首上的黑色并不是绣,而是匕首本身就是这样的颜色。他从另外一个角度观看,在灯光的照射下,竟然能够看见匕首锋刃上折射出一片一片十分细密的纹理,好像是鱼的鳞片一般。

    “花纹钢!”俞飞白一怔,有些惊喜交集道:“真的假的?”

    他当然明白,用花纹钢铸造的兵器,或者兵器本身能够营造出细密纹理的效果,绝对就可以证明这件东西不是普通的匕首。

    “你说呢。”王观笑了笑,随手抛了一条软布在空中,然后匕首挥动,只见暗光浮动,掠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就无声无息把软布切成了两片。

    “kao!这么锋利?”

    俞飞白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震惊之色。忽然之间,他好像想到什么,指着匕首上类似鱼鳞片的纹理,声音惊颤道:“这个……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鱼肠剑吧。”

    “什么鱼肠剑?”

    听到俞飞白的叫声,自然引得附近的张老等人走过来探个究竟。

    “王观,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走进房间之后,张老眼睛比较尖,马上发现王观手里的匕首。。。)

    第364章百辟龙鳞

    “鱼肠啊!”

    这个时候,俞飞白十分兴奋道:“就是传说中的鱼肠,专诸刺僚的那把匕首!”

    “飞白,不要乱说,这看起来不太像是鱼肠。”王观摇了摇头,皱眉道:“可能是比较有名气的匕首,但应该不是鱼肠。”

    “怎么不像。”俞飞白振振有词道:“你看清楚,匕首纹理如鱼鳞,光泽内敛幽暗,而且又非常锋利,简直就是刺客专用的杀人利器。综合起来,不是鱼肠是什么?”

    “飞白,不能这样武断。”

    与此同时,张老摆手道:“是不是,起码让我们看看,才好做个评判。”

    “没错……”

    几个老人纷纷点头,一起看向了王观。准确的说,是看向他手里的匕首。

    “几位前辈,请慢慢观赏。”王观见状,非常识趣的把匕首搁在桌子上,然后退开几步让出了位置。

    张老等人也不客气,立刻围了上去打量,只见匕首颜色深沉,尽管是在强光的映照下,却没有反射多少光芒来,可谓是光泽内敛。

    想一想,连在大白天开着白炽灯的情况下,匕首只是有微微的光泽反映而已。如果说是在漆黑的夜晚,或者光线不足的地方,这把匕首恐怕会有隐形的效果。

    所以俞飞白才说,这是一把刺客的专用兵器。当然,匕首的品相,只是佐证之一。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能确定这是鱼肠剑。

    “传说中的鱼肠剑。之所以名为鱼肠,却是有两种说法。”

    在打量匕首的时候,张老开口道:“一是由于它小巧玲珑,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并且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另外一个说法,就是由于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所以因而得名。”

    “当然,所谓的鱼肠纹理,不是指生鱼肠。而是要将一条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的形状,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就是剑身上的纹理了。”

    田老在旁边补充道:“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秦国有一位相剑大师薛烛,曾经仔细的鉴赏过鱼肠,而且评价鱼肠剑是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这里的逆理不顺,应该是指剑刃上的纹理,也就是说。锋刃的纹理应该是比较乱的,或者干脆是逆向生长……”

    说话之间,张老拿起匕首,在纹理上拂过,摇头道:“可是这东西的纹理,根本就没有曲折婉转。逆理不顺的情况,反而十分井然有序。一片一片呈鱼鳞的形态,非常漂亮美观。”

    “可以确定,这不是鱼肠。”

    秦老点头赞同,然后笑容满面道:“不过,这把匕首也没得说,肯定是好东西。”

    “笃!”

    忽然,张老手起刀落,居然挥手下来,切豆腐似的,把旁边木质桌子的一角切了下来。

    “好锋利的匕首。”

    这个时候,连张老本人也十分吃惊:“我就是轻轻一下,以为能入木三分就算不错了。没有想到,竟然一下子就把桌角切断。”

    “好厉害的家伙。”田老惊叹道:“这东西放在古代,肯定是无上杀人利器。一捅过去,肯定是透甲穿胸,防不胜防。”

    “神兵利器呀,就算不是鱼肠,也差不了多少。”

    几个老人啧啧称奇,纷纷伸手向张老索要匕首观看,然后一人切一下,没过多久就把旁边的桌子切成了积木块。

    转了一圈,匕首回到了张老手中,他又继续端详,沉吟道:“我对兵器不太了解,你们能够看出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吗?”

    “这个真的不好说。”秦老皱眉道:“没有铭刻,单单是看形制,很难断定具体的年代。”

    “形制很常见,就是普通的匕首,或者称为短剑也行。”张老分析道:“所以说,只能从匕首的纹理特征着手鉴别了。”

    “老张,你怀疑这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匕首?”白老有几分惊讶。

    “没错。”张老点头道:“尽管我对冷兵器了解不多,但是也清楚类似这种花纹钢兵器,在古代非常的稀少,不是随便能够铸造出来的。只要铸成一把,肯定会大肆宣扬,恨不能满天下的人都知道。”

    “有道理。”

    田老点头道:“春秋战国时期就不说了,每一把神兵利器,绝对是价值连城,就算是用真正的城池来换,诸侯也未必舍得转让。之后的历代帝王将相也差不多,一边严格控制民间的兵器使用,一边又极力追求神兵利器。只要有宝刀宝剑现世,一定会力捧……”

    “看看古代的诗词歌赋就清楚了,不仅是文人在赞诵宝刀宝剑,就连帝王也来凑热闹,写了不少赞美刀剑的篇章。”秦老举例道:“比如说曹丕的露陌刀铭,以及曹植的宝刀赋……”

    “老秦,你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到曹丕、曹植吧。”就在这时,张老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是有一点想法。”秦老微笑道:“你们看,匕首上的纹理像什么?”

    “鱼鳞啊。”张老说道:“其实花纹钢的锻造工艺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工艺手法,铸成的纹理也各不相同。不仅有像鱼鳞的,也有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等等纹理。”

    “我就问你像什么,别啰里啰嗦说一大堆。”秦老笑骂道:“纹理的复杂性我当然清楚,但是你却疏忽了一点。古代的花纹钢刀剑尽管不多,但是也不算少,所以纹理肯定显得比较多样化。不过,匕首形制的兵器,应该没有多少吧。”

    “百辟匕首。”

    一瞬间,张老脱口而出,欣喜说道:“老秦,还是你反应够快,不是你提醒,我都忘记这回事了。”

    注意聆听的王观,忍不住问道:“什么百辟匕首?”

    “古代出名匕首的极少。”张老兴冲冲道:“最有名的肯定是鱼肠,其次是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的那把徐夫人匕首,再接下来就是百辟匕首了。”

    “典论记载,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其三状似龙纹,名曰龙鳞。”

    说话之间,张老比划手中的匕首,笑呵呵道:“鱼鳞在古代,又被称为龙鳞,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也就是说,这把匕首很有可能是曹丕命人铸造的百辟匕首龙鳞。”

    “当然,只是猜测而已。”

    秦老笑着说道:“想知道最终结果,最好去做个热释光,检测具体的年代。如果能够确定这把匕首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那么就可以肯定这是龙鳞匕了。”

    “正好到了京城,和古琴一起去做检测。”俞飞白笑嘻嘻道,像张老讨要了匕首之后,耍了几个刀花,又继续切积木玩。

    “东西怎么得来的?”张老饶有兴趣道。

    “飞白发现的。”王观毫不犹豫的推卸责任道:“他在玩长刀的时候,把刀的一截磕掉了,然后我发现异常,检查了下剩下的半截,才发现这是刀中藏匕。”

    “哈哈,没错,是我的功劳。”俞飞白现在心情舒畅,十分的激动,却是忽略了一些小细节,一边耍着匕首,一边施恩索报道:“王观,如果不是我,这件宝贝恐怕要明珠蒙尘了。所以说,你要借我观赏几个月才行。”

    “知道了。”

    王观无所谓道:“玩腻了记得还我就行。”

    “怎么可能会腻……算了,不提了,知道你肯定不会卖。”

    俞飞白嘀咕了声,随之走了过来,打量王观行李箱中的其他兵器,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不用开口,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飞白,不要瞎看了。”王观有些哭笑不得道:“你当古代的神兵利器是现代的大白菜呀,偶然发现一把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有……”

    “这可不一定。”

    俞飞白摇头晃脑起来,别人的话,肯定没那么好运气了,但是王观就很难说了。现在他对王观屡屡拣到宝贝的事例已经麻木了,只想着什么时候也轮到自己拣一回。刚才算是半次,可惜东西却不是他的,这让俞飞白很有种淡淡的忧伤。

    “不信的话,你慢慢检查好了。”

    这个时候,王观耸肩道:“不过弄乱了,要负责收拾好。”

    “那算了。”俞飞白果然放弃,然后笑道:“反正你回家之后,肯定要重新摆出来,我到时再慢慢研究好了。”

    “切!”王观表示了自己的鄙视:“懒!”

    与此同时,张老轻轻低手一抄,把他赠送给王观的那把中正剑拿了出来,然后再与俞飞白手中的匕首比较了下,顿时感慨万端道:“形制差不多,但是质量却犹如天壤之别。”

    “老张,别感慨了。”

    旁边的田老笑道:“这是历史的潮流,也算是一种大趋势。古代的铸造工艺,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一但有什么天灾**,出现断层十分正常。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失传的工艺重新发掘出来,加以保护,也算是对得起老祖宗了。”

    “也是……”

    张老坦然一笑,深以为然。

    第365章如意玉,七彩珠

    接下来,大家聊了半个小时,再把古琴和匕首小心翼翼的包好,单独安放起来,这才送着王观与俞飞白离开。

    不久之后,一行人来到车站,买好了车票,又是一番依依惜别,两人才坐车而去。几个小时过去,两人顺利抵达瓷都,回到了别墅。

    回来之前,王观已经和家人通过电话了,所以到家之后,父亲、母亲也没有什么惊喜意外的。倒是看到王观大包小包的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一些当地特产掏出来的时候,反而责怪他又浪费钱买不必要的东西。

    “不贵,在免税店买的,比国内的便宜多了。”王观笑道。

    “免税而已,又不是免费。”母亲埋怨了声,把东西整理好了,就拿到厨房去研究,准备在晚上做一餐异国风味。

    厅中,王观和俞飞白,就给父亲讲述外国的风光景致。没过多久,高德全闻讯而来,又是一番热闹寒暄。之后,两人又继续讲述旅行的见闻。

    其实,国外的景致也不能说美不胜收,只不过是新鲜新奇而已,各种风土人情与国内迥然不同,别有趣味。

    “爸,有空的话,你也带妈出去走走。”王观笑着说道:“也不用走远,就在香港澳门走走就行,不然就去台岛。反正语言相通,不用担心沟通困难,寸步难行。”

    “以后有机会再说。”父亲有些意动。却摇头道:“最近有些忙。走不开……”

    “不是已经完工了吗?”王观自然知道父亲在忙什么,就是他当初的提议,在后园那片草坪上开辟一个药园。

    将近一个月时间,父亲都在忙这事,把家乡山坡上的草药移植过来。王观出国的时候,已经有了个雏形,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

    “走,带你们去看看。”父亲兴致勃勃道:“不仅原来的草药移植过来了,我又托人在山上挖了不少成株过来。现在是春天,正是最适宜生长的季节。只要过了这段时间,那些草药就可以适应这里的环境,扎根下去。”

    说话之间,父亲领着众人来到了后园。王观仔细打量,发现这里已经变了模样。

    池塘假山杨柳仍在,不过附近的草坪却成了一片宽广的园子。园中种了许多中草药材,错落有致的分布,根部是新鲜的泥土,一看就知道是最新移植过来的。

    一般来说,新移植的植物,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地方,枝叶应该有些蔫软。没有生气。然而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这些中草药却枝叶挺拔,甚至有些草药还抽出了尖嫩的绿芽,充满了生机活力。

    当然,对于后园的整体布局来说,在假山池塘的旁边,多出了一个药园,就显得有些风格不搭,不伦不类了。

    但是王观却不以为意,这是他的地盘。家人怎么折腾那是自己的事情。

    别说在草坪开辟药园了,就是哪天父亲要扩建药园面积,想把假山搬开,填平池塘,他肯定二话不说。第一个挽袖子动手响应。

    “王叔,这是什么药。模样好怪啊。”

    与此同时,俞飞白饶有兴趣的在药园闲逛,不时向父亲请教草药的知识。

    “那是葛根,味道甘凉可口,可以作为蔬菜吃的,经常来用煮汤。据说是东晋的道学大师葛洪,在茅山脚下炼丹时发现的一种根,用这根治好了当地老百姓的一场瘟疫。所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葛洪,于是把这根命名为葛,所以才有了葛根这个名称。”

    说话的却是王观,只见他一脸风清云淡的表情,仿佛经验丰富的中草药专家。

    “咦,看不出来,你也有两下子嘛。”俞飞白十分的惊奇。

    “那当然。”王观笑道:“要不是当年我一念之差,报了其他专业。估计这会儿,肯定在某家中医院为人悬丝诊脉呢。”

    “吹吧你,还悬丝诊脉,我看八成会成为杀人庸医……”

    打趣声中,渐渐到了晚上。母亲也做好了丰盛的晚餐招待大家,王观带回来的各种食材都用上了,确实是异国风味大餐。至少味道嘛……反正大家吃得很开心,很尽兴就是了。

    晚餐结束,王观帮母亲刷碗洗盘,清理了厨房之后,就来到书房。

    这个时候,高德全拿了一个放大镜,正在仔细的观赏那张古琴,看着琴面上自然生成的龟裂断纹,让他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漂亮,真是太漂亮了,果然不愧是千年难买龟纹断啊。”高德全赞叹之余,不无嫉妒的回头说道:“王观,早知道我也陪你们去了。一块蜜蜡换一张古琴,物超所值!”

    “还不知道真假呢。”王观笑道。

    “假什么假。”高德全摇头道:“就算是仿制品又怎么样,只要古琴修好之后,能够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那么在真品缺失的情况下,把这张古琴当成真品又何妨。”

    “这样也行?”王观感觉有些意外。

    “为什么不行?”高德全轻笑道:“知道张老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这张古琴吗?因为大家都知道,真品焦尾琴流传至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就好像是兰亭序一样,只要真迹一天不出现,那么隋唐年间的摹本,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那个时候,有谁在乎是不是代替品?”高德全眼中露出智慧的光芒:“而且久而久之,代替估计也成为替代了。”

    代替和替代,似乎是一样。实际上,语境却略有不同。代替表示只是暂时性的代表,而替代却是永久性的。

    “没错。”俞飞白理解了,赞同点头道:“要是兰亭序的话,别说给我唐摹本,就是给我宋代的摹本,我也视若珍宝,十分珍惜。”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摹本距离原本的年代越近,那么摹写的人就有可能见过真迹,仿得最像最逼真,也能把握到真迹的神韵。如果年代隔得太远,就很难做到这点了。

    就好像现在被大家视为最传神的兰亭序唐摹本,那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让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诸遂良等人,在对着真迹的情况下摹写的,自然是珍贵异常。

    而这张焦尾琴也有可能是这样,秦老推测说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仿制品,而且又仿得这样的相似。如果说修理好之后,音色极佳的话,一样可以顺势取代真品,成为大家印象中的焦尾琴。要是时间长了,可能大家都会觉得,真品就是这个样子。

    “当然,现在说这个有些早了,要进京之后才知道结果。”

    与此同时,高德全笑问道:“对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起程上去?”

    “后天吧。”王观想了想,解释道:“今天才回来,明天陪家人一天,后天再过去。”

    “好,到时候帮我捎带几分礼物上去给朋友。”高德全点头道。

    没等王观答应下来,旁边的俞飞白就叫嚷道:“诶,你们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张老他们是这样,德叔你也是这样,就没人让我帮忙捎带礼物吗?”

    “你?”高德全微笑,摇头道:“你还用捎什么礼物,都是别人捎礼物给你才对。”

    “好像也是。”俞飞白想了下,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看见糊弄过去了,高德全又继续观赏古琴,一直到晚上十点多,这才开车回去。

    送高德全回去之后,俞飞白也觉得累了,就到客房洗洗睡了,而王观却提着几件东西走进了书房,通过几层验证,来到了密室之内。

    这个时候,王观找开几个保险柜,检查自己的收藏品没有遗失之后,就把自己这趟旅行的收获一一清点,摆放起来。一些零碎的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其中最珍贵的肯定就是鸽血红宝石,以及矢车菊蓝宝石。

    至于古琴和百辟龙鳞,王观却没有拿进来。古琴后天要带去京城,而匕首则是在俞飞白的手里,估计要把玩一段时间,才会还给自己了。

    不过,另外还有一件东西,王观却没有忽略。此时,他探手在脖颈一摸,把那个七孔玉挂饰拿了出来。这个玉挂饰是他在澳门的时候,用一百万在蔡少手中买来的。一直以来他害怕东西丢了,就干脆挂在自己脖子上。

    现在终于可以放心的观赏这件东西的本来面目,王观心情也有几分兴奋喜悦。

    把玉挂饰摘下来之后,王观仔细打量,只觉得浑圆的玉挂饰还是那么美白温润,通体晶莹剔透,十分的细腻光滑。也难怪那个蔡少会把东西当成是羊脂白玉了。

    当然,质地似玉,这个却没有什么疑问。挂饰,未必就是普通的挂饰。

    想到这里,王观带着几分迫不及待的心情,拿了把剪刀过来,咔嚓几下,就把玉挂饰上的彩丝结剪去,然后再把那些彩丝从圆玉上的七个孔中抽取出来。

    一会儿,彩丝尽去,王观掌心多了一枚类似珠玉的东西。也就是在这一时刻,在灯光的映照下,一抹璀璨的光华,就在珠玉中绽放出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光芒,就好像是虹光,色彩斑斓,十分的绚烂。

    “如意玉,又名七彩珠,小如桃核,但是其上有七孔,光线同时往复折射,璀灿无穷。”王观喃喃自语,喜形于色。。。)

    第366章赴京,大宅门

    珠上璀璨的光芒在浮动,让王观感觉一阵眼花缭乱。

    半响之后,王观才算是适应下来,向眯着眼睛打量珠玉,却只看见一层一层的绚烂光彩环绕在四周,好像是日冕。

    打量片刻,王观突然打开了特殊能力,专注的观察珠玉。在宏观立体的视觉中,珠玉的秘密无所遁形。只见在珠玉的内部,七个孔隙是相通的,但是每个孔隙的倾斜角度也是各不相同,有光线照射进来,不仅是折射而已,而且还会散射。

    另外,通过细微的观察,王观还发现这枚质地坚硬细密的珠玉,其实内部也有许许多多细如毛线的缝隙。这些缝隙就好像是一层一层蛛网,依附在七个孔隙的四周。在光线折射或散射的时候,千丝万缕似的缝隙就把光线吸收进来,然后继续折射散射出去。

    就是由于整个珠玉都存在了折射、散射的情况,才会形成了这种七彩光晕灿烂的现象。就算明白其中的原理,王观也是忍不住惊叹,欣赏,沉醉……

    好久之后,王观才依依不舍放下七彩珠,随之把九曲珠拿出来。看到这个通体圆润光滑,没有丝毫孔隙的九曲珠,也让他感觉一阵沮丧。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安然无恙的取出堵住九曲珠孔眼两端的物质。

    “船到桥头自然直,继续放着,看机缘吧。”把玩片刻,王观把两枚珠子放好。又锁上了保险柜,这才离开了密室宝库,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王观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别墅之中,早上帮着父亲料理药园,下午就帮母亲递剪刀。看她剪纸玩。

    至于俞飞白,就跑到高德全那里,玩了一天的泥巴。

    不管怎么说。愉快的一天过去了。

    又是第二天早上,王观和父母告别之后,就提着行李箱与俞飞白来到机场。熟练的买票,通过安检,顺利登上了飞机。两个小时而已,他们就到达了首都机场。

    到了地方之后,王观十分平静的拿了行李箱,与俞飞白顺着滚滚人流出了机场,慢慢的打量眼前的场景。不过,只是单纯的观看,他也没觉得这里有什么特殊的景观。

    然而,林立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行人、滚滚如波的声浪。无一不在提醒王观,自己来到了全国的行政中心,主导十三四亿人民前途命运的地方。

    “王观,快来!”

    就在这时,俞飞白回头招手道:“有人来接我们了。”

    “嗯?”

    王观抬头看去。果然发现在门前显眼的地方,有人高举着写了两人姓名的牌子,应该是钱老派来迎接他们的司机。

    事实证明王观没有猜错,当他们走过去表明身份的时候,那人立即露出笑容,引着他们去到停车的地方。放好行李。让两人上车之后,就缓缓的驱车而去。

    坐在车上,王观颇有兴趣的打量街道两边的建筑,而俞飞白却十分淡然,拿出手机哔叽啪啦的发短信,不知道在和谁联系。

    车辆在宽敞的道路上行驶,不时转弯抹角,偶然也让王观看到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建筑。不过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已,并不能一睹全貌。

    这时,俞飞白收了手机笑道:“不用急,改天抽空带你转一转。”

    王观微微点头,顺便向俞飞白请教一下街道的名字。就在两人交流的时候,车子也不断的深入城市中心,最后进入了一片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只见这里的建筑是青砖灰瓦的砖木结构,分明就是传统的四合院。

    与刚才街道喧嚣热闹,声浪滚滚的情况不同,车子驶进来之后,只见一个个四合院院落宽敞,花草丰茂,景致幽雅,环境安恬静谧,让人感觉仿佛是回到了古代。

    “其实,这些四合院不是古建筑,而是新建起来的。”

    旁边,俞飞白笑着说道:“那是在四合院集中的地方买下旧院,重新翻建新的四合院。这种新四合院大多采用传统建筑的外形和色彩,里面却是安装了暖气、卫生间、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不仅贴近生活,也住得更加舒心。”

    “肯定很贵吧。”王观问道,知道这是一个蠢问题,但还是问了出来。

    “必然的事情。”俞飞白点头道:“京城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万,其中的住房压力可想而知。钢筋水泥的套房价格已经让普通人望而生畏,更加不用说这种占地宽广的四合院了,完全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

    说话之间,车子速度也变慢了,然后拐进了一间大宅院之中。

    “好像到了。”俞飞白笑道,等车子停下就开了车门,率先走了下去,左右打量周围的环境,似乎也是第一次过来。

    “你没来过?”王观好奇问道,随之也跟着下车。

    “我怎么可能来过。”

    俞飞白摇了摇头,解释道:“我认识钱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住在瓷都。”

    “哦!”适时,王观恍然,也跟着打量起来,只见这里应该是个偏院,是专门用来停放车辆的地方。除了进来的大门之外,旁边还有个小拱门。

    这个时候,司机也下了车,帮忙提拿行李箱在前面引路,招呼两人从拱门进去。

    通过了拱门之后,王观发现这里应该是所谓的大宅门,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兜兜转转走了片刻,才算是来到了一个大树成荫,盆景堆砌如林的院落。

    两人才进到院落,就看见钱老在里面等着他们了。

    “钱老!”

    两人连忙叫唤起来。

    “你们来了。”钱老微笑点头,几个月时间过去,他似乎也有几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反正在王观看来,钱老现在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感觉比以前年轻多了,似乎正在散发第二春……

    呃,似乎不是似乎,而是已经在散发第二春了。在进京之前,王观终于在俞飞白的口中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不算多复杂,相反很简单。话说当年钱老也是大帅哥一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纯粹的高帅富,自然比较招人喜欢,然后一段非常狗血的三角恋情就产生了。

    当然,那个年代的人都是比较纯粹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坚持拥护一夫一妻制度,根本没有小三立足的余地。所以在钱老结婚之后,不仅他本人而已,另外的人也放下了这段感情,大家再也没有联系。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钱老一直以为,她应该嫁了,和别人生儿育女,子孙满堂。可是没有想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钱老才知道,她原来一直独身。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钱老感到非常的愧疚,干脆离开京城,来到瓷都住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这一住就是好几年,直到几个月前,听说她病了,钱老终于放不下牵挂之情,选择返回京城。值得一提的是,钱老的妻子很早就逝世了。钱老的子女也没有反对这件事情,只不过是他自己过不了本心这关而已。

    现在钱老想通了,子女家人纷纷予以支持,周围的朋友更是真心的祝福,事情自然没有任何的阻滞,两个老人自然顺理成章的住在一起了。

    “令希,客人来了吗?”

    与此同时,院落厅堂之中,慢慢的走出来一个不再年轻的女人,身穿传统的衣襟,满头银发如丝似雪。尽管脸上风华不再,却透出一股精神气韵,让人忽略了她的年龄。只觉得她很精神、很漂亮,充满了别样的魅力。

    “吕奶奶!”

    王观和俞飞白连忙叫唤起来,自然知道这人就是钱老的新夫人吕珍。

    适时,钱老微笑起来,在旁边引见道:“这个王观,另外一个是俞飞白。”

    “你们好,路上辛苦了吧。”吕珍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声音温婉,和蔼可亲。

    “不辛苦。”俞飞白笑着说道:“坐飞机一下子就到了。”

    “进去说话。”钱老招手道,引着王观和俞飞白来到了客厅之中。

    厅中布置十分清雅,在门口垂落下来一串珠帘,两边各搁了一盆常青树。撩开了珠帘进去里面,中间就是精致竹藤编织的桌椅。左边较远的地方摆着电视机,右边则是一口大鱼缸,几尾金红色的锦鲤正在缸中惬意畅游起来……

    “钱老,最近身体好吧。”

    在精致藤椅上坐下来之后,俞飞白问候起来,并且奉上了礼物。只是一些保健品、茶叶之类的东西,也包括了王观的几本古籍。

    “吃得好,睡得安稳,有什么不好的。”钱老微微一笑,摆手说道:“不用客套了,东西你们带来了吧。”

    “带了。”王观点头,连忙打开了行李箱,把用软布缠绕几层,彻底包裹起来的古琴拿了出来,小心翼翼摆在桌面上。

    一会儿,王观把软布扯下,立即露出一张造型古朴,却充满了清新典型气息的古琴来。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张琴身,毕竟上面的弦轸已经缺失不见了。

    “这就是电话中说的那张琴?”

    这个时候,吕珍正在旁边沏茶,抬头一看,只见琴体匀称平和、神恬气静,而且漆色温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