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畅,忍不住用力呼吸吐纳,排除体内废气,辞旧迎新。
此时,贝爷爷就在湖边的坪地上,与几个同样年纪的老爷子、老太太,正在缓慢的打着太极拳,舒缓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颇为赏心悦目。
王观正准备上去叫人,却让贝叶拦了下来。
“不急,还要过十分钟才结束。”贝叶笑道:“对了,带你去个地方看看,等一下我们再回来……”
王观从善如流,也没有打扰贝爷爷,就跟着贝叶转身朝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了片刻,只见眼前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清风徐徐,不仅带来了湖中的清新空气,更卷来阵阵浓郁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当然,这片花海肯定不是野生的,而是一个专门培育鲜花的基地,四周用铁栏杆把数千盆色彩斑斓的鲜花围了起来,把许多不怀好意的人挡在了外头。
此时,贝叶轻快走了过去,在围栏之前轻轻转身,乌黑柔顺的亮丽秀发也随着清风飘扬了起来,俏脸也浮现出干净明媚笑容:“很漂亮吧。”
“嗯。”
王观轻轻点头,只觉得前面的围栏在眼中消失了,贝叶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姿的花丛之中,更加衬映出她的秀丽俏美。当下,他由衷赞道:“不过,你更漂亮!”
“就知道说好话。”贝叶轻嗔道,嘴角忍不住轻翘了起来。
“冤枉,我向来是诚以待人,对你更不会撒谎了。”说话之间,王观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慢条斯理的挽起衣袖。
“你想干嘛?”贝叶惊疑问道。
“这个时候,按照电视的剧情,我不是应该爬到里面摘花,然后被恶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咬得好惨之后,才脱出重围把鲜花带到你身前么?”王观轻笑道。
“又在瞎扯,小心被警察叔叔逮住关起来。”贝叶抿笑了起来,上前搀着王观的手臂道:“别闹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
“做贼偷花不好……”王观没动,很认真道:“那么回头我把别墅前院的草木铲平了,改种这样一大片鲜花怎么样?”
反正后院都改成药材园了,再把前院弄成花园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印证了一句名言,我的地盘我做主。
“你自己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问我做什么。”明明心里非常欢喜,俏目已经弯成了迷人的月牙,但是在表面上,贝叶还要保留矜持的姿态,好像很不在意的样子。实际上声音中软糯甜蜜的气息已经腻到心里了,好像烟花似的绽放化开。
“那就算了。”王观立即改口。
“你敢……”
其实有些事情,不仅是男人可以无师自通,女人也有类似这样天生就懂的本能。比如说现在,贝叶纤秀手指头探了出来一掐,顿时让王观愁眉苦脸,告饶连连。
一番笑闹,两人轻快来到湖畔坪地叫上了贝爷爷,然后一起回去吃早餐。
再之后,又小坐了片刻,王观正式提出辞别。显然知道他在杭州有事,贝叶家人也没有挽留,而是送他出门上车。当然,贝叶也是随行的,等到杭州事了,正好可以一起进京。
“一路顺风,有事记得打电话。”
“嗯,你们也要保重。”
简单的几句叮嘱,透出浓浓的关心,以及不舍之意。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惜别良久之后,王观轻轻摆手,就缓慢开车带着贝叶起程了。
不过,这样的分别,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似乎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所以过了几分钟之后,有些伤感的贝叶就恢复了正常的情绪,忽然好奇问道:“对了,刚才爸爸拉你到一边,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王观笑着说道:“无非是嘱托我好好照顾你,不要让你受了什么委屈,最好是两个人出门,两个人回来,千万别出什么意外。”
“哦!”
贝叶微微点头,好半响之后才回味过来,顿时俏脸飞红,轻嗔薄怒道:“我看肯定是你胡说八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我怎么了?”王观肯定装糊弄,莫名其妙道:“我没说错什么呀?”
“不理你了!”贝叶生气似的转头,玻璃车窗映出她的俏脸,一抹脂红如霞光般绚烂,美艳不可方物。
王观轻轻一笑,一边看路开车,一边生疏的哄劝起来,渐渐的越来越熟练,本来有几分磕磕碰碰的甜言蜜语,仿佛奔腾的长江之水,十分的顺畅流利……
两个小时以后,顺利抵达了杭州,从贝叶明眸流转的盈光就知道她心情不错,嘴角的笑意一直没有消停下来。
成果斐然,王观也很高兴,慢慢的驾车来到了市政大厅。竞标会就在厅里举行,可惜早就已经开场,拒绝一切闲杂人员进去。
没有办法,王观只好耐心等候了。幸好才十几分钟,招标会就结束了,三三两两的人在里面慢慢走了出来。
又等了片刻,王观看见俞飞白的身影,立即笑脸迎了上去。
“你来了。”
然而,这个时候的俞飞白,脸上的表情不怎么好,似乎有几分惭愧:“对不起……”
“无缘无故的道什么歉。”
王观有些莫名其妙,开玩笑道:“难道是竞标的钱花得太多了?
“是就好了。”俞飞白苦笑道:“现在是给的钱不够多,输给了人家。”
“什么?输了?怎么回事?”
王观一怔,这个结果真有些出乎意料呀。
第491章春山秋水玉
ps:今天的第三更求月票支持。
“我们太小看邱文忠了。”
就在这时,安胜贤带着严陌等人走了出来,也听到了王观的疑问,顺势停了下来叹道:“他很有魄力,竟然以高出估价三成的价格,把几个老坑全部标下来了。”
“什么?”王观有些吃惊:“标下全部的坑口?”
“没错。”安胜贤点了点头,轻轻叹息道:“苏氏集团果然名不虚传,财力非常的浑厚,不是一般人能够匹及的。”
“呵呵,安兄过奖了。”与此同时,邱文忠也带着一帮人马浩浩荡荡的走了过来,闻声开怀大笑道:“今天承蒙安兄谦让了,给我取巧小胜了一局,不过以后总会有再相逢的时候,到时希望安兄不要手下留情了。”
“好说好说。”安胜贤微笑回应,宠辱不惊,波澜不动。那种虽败却不折不挠的气度,不愧为身经百战的大老板,远非俞飞白这种青嫩可以比拟的。
“告辞。”
邱文忠一笑,也没指望能三言两语动摇安胜贤心志,显摆一番之后,就带着众人离开了。中标只是序曲,之后还有得忙呢。
“小人得志。”俞飞白愤然道:“我看他是存心搅局,花这么高的价格把全部坑口买下来,根本没有赚头。”
“表面上肯定没有赚头,实际上却有许多隐藏的好处。”
安胜贤轻轻摇头,仔细分析道:“首先这种一掷千金的行为,本身就是极好的广告,让苏氏旗下珠宝公司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其次是把全部老坑标下来之后,就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货源,起码几年之内不用发愁了。最后就是品牌的效应,他经营的是珠宝店,就算坑口的昌化石不赚钱,但是顾客去买昌化石的时候,也会留意到其他珠宝。要是买习惯了。就会认准了这家店铺,以后常来光顾……”
安胜贤见微知著道:“牺牲了部分利益,但是却得到更加长远的好处。换成是我,也要尽力一搏,可惜了。安氏不是苏氏。没有那样浑厚的财力支持。”
摇了摇头以后。安胜贤与王观、俞飞白打了声招呼,也带着几分遗憾的心情走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哑口无言,良久之后才苦涩道:“王观。辜负你信任了。”
“没事,听你这样说,就知道哪怕是我亲自来了,估计也是失败的结果。”王观安慰道:“责任不在你,不需要自责。”
在王观的劝说下。俞飞白心情稍微好了点,不过依然闷气道:“不管怎么说,出师不利的感觉真是憋屈。”
“行了,仔细想一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王观轻笑道:“我们江南行的收获已经够多了,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所以安排了点小挫折,以便告诫我们要不骄不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扯淡。”
俞飞白笑骂起来:“不过听起来很有道理。充分说明我是被你连累了。”
“行行行,是我的错。”
王观无所谓道:“回头请客给你赔罪。”
“必须滴!”
推卸责任之后,俞飞白心情畅快多了,摸着下巴琢磨道:“最近你财色双收,春风得意。不让你大出血一番,怎么对得起全世界人民……”
“什么财色双收,不懂说话就闭嘴。”王观严肃警告道:“贝叶也跟来了,给我正经点儿。不要拆我的台。”
“知道知道……”
俞飞白摆了摆手,笑眯眯的向坐在车中的贝叶示意招呼。然后回头道:“待会魏叔想请我们吃饭,估计也是觉得不好意思。其实也不怪他,这事他真的不好操作。”
“我能理解。”
王观轻轻点头,自然明白到了魏卓这种地位的人,一举一动都是万众瞩目,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有些事情尽管能做,而且也不会有什么风声传出去,但是就会成为一种隐患。指不定在什么关键时刻就爆发出来,那就足够要命了。
“算了。”
适时,俞飞白收拾沮丧的心情,叹气道:“像你说的,这趟旅程的收获不小,做人也不能太贪得无厌了,免得把自己撑死。我打算见过魏叔之后就回京,你没意见吧。”
“行啊。”
王观点头道:“反正没别的事情了,早点返回京城也好,我还惦念着我两件宝贝呢。”
“你没问题,那她呢?”
俞飞白悄悄地指了指贝叶,笑嘻嘻道:“才交往而已,你就把人家撇下不管?这种事情你也做得出来,估计肯定是死路一条。”
“她和我一起去京城。”王观淡笑解释起来。
“……你厉害。”俞飞白一脸佩服。
“别扯了。”王观招手道:“走了,去和魏叔告别。”
两人回到车上,贝叶轻盈笑道:“怎么样,事情办好了?”
“没办好,搞砸了。”俞飞白摇头叹道:“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贝叶闻声,也有几分惊愕,不由得看向了王观,眼中有些关心。
王观见状,立即笑道:“没事的,我们过来就是想试一下水而已,没有想到这水比想象中的还要深一点。不过也没有关系,这次不行,也算是积累了经验,下次就好办多了。”
“嗯。”
俞飞白点头道:“另外我发现,这种事情单打独斗不太靠谱,如果还有下次,一定要弄一个专业的团队过来。”吃一堑长一智,他已经开始总结经验教训了,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件好事吧。
“一个好汉三个帮,应该的……”王观附和起来,然后驾车来到了潜渊苑。
此时,魏卓的秘书已经在大门等候,看见他们来了,也不需要登记检查什么的,就直接引着他们进去,来到了魏卓家中。
“你们来了。”
这个时候,魏卓迎着三人到客厅坐下,沏茶待客之后,才轻叹道:“飞白,刚才的事情,没能帮上忙,惭愧啊。”
“魏叔你别这样说。”俞飞白摇头道:“既然定下了规矩,大家按照规矩来玩,输了怎么能怨别人呢。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实力不济,没有人家的魄力和决心!你也不用担心,既然参与进来了,就要输得起,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你明白就好。”魏卓欣慰道:“规矩确实很重要,别人可以不讲规矩,但是这些人之中不能包括我,不然第一个饶不了我的就是老爷子了。”
“嗯嗯……”
俞飞白连连点头,然后笑道:“魏叔,等下我就要灰溜溜回去了,你有什么东西要捎带给钱老的没?”
“帮我问候一声……”
说话之间,魏卓似乎想起了什么,站了起来说道:“你等等,我去拿件东西。”
一会儿,魏卓在房间走了出来,手里多了一个锦盒。返回之后,他把锦盒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块镂雕的玉件。
王观顺势打量,只见玉件类似桃形,中间层叠镂雕,刻有花卉、喜鹊、大雁,春秋季节的轮回,候鸟的南来北往,这是非常典型的……
“春山秋水玉。”
看了眼,俞飞白饶有兴趣道:“辽代的东西?”
所谓的春山秋水,其实是指辽代的狩猎活动。后来有人利用这个题材,雕成了玉件。不仅是辽代,还有金元明清几代,都有这样形制的玉件。
由于辽人生活在北方,经常猎杀天鹅﹑野鸭﹑大雁这些动物,所以只要看到玉件镂雕有诸如此类的形象,就可以统称为春山秋水玉。
“这个我不懂。”
魏卓摇头笑道:“这块玉是我前几天,参加一个宴会的时候,人家硬要送给我的。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不好意思拂了他的脸面,只好收下了。不过事后我已经在纪委备了案,本来是想上交的,但是想到老爷子或许喜欢这东西,就花钱买了下来,你顺便帮我送回去吧。”
“没问题。”
俞飞白爽快点头,把玉件接了下来,稍微打量片刻,就若有所思道:“刀工细腻,线条刚柔并济,看起来好像是清代的风格。”
“你带回去,让老爷子慢慢研究。”魏卓笑道:“有结果了,顺便告诉我一声就行。”
“好。”
俞飞白又看了片刻,顺手把玉件递给了王观,然后起身辞别道:“魏叔,那么我们也不打扰你了,这就去机场买票回京,有空再联系。”
“先吃饭再回去也行呀。”魏卓挽留起来。
“就算看得开,肚子也有气,没有吃饭的心情,下次再说吧。”俞飞白坦言道。
明白他的性子,魏卓自然不会见怪,反而笑道:“也好,下次专门摆一桌酒宴款待你们。”随即,魏卓送三人出门,眼着他们开车离开了,这才返回家中。
此时,俞飞白开车,王观坐在后面,一边与贝叶聊天,一边把玩春山秋水玉。
“嘶!”
突然之间,王观感觉手指莫名一痛,急忙低头一看,只见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指头的表皮开裂了,多出一道小伤口,正微微渗出丝丝血迹。
“怎么了?呀,怎么流血了……”
发现王观神情有异,贝叶立即看了过来,紧接着也发现他受伤的指头,立即轻呼了一声,急忙小心翼翼的护理起来。
第492章请您做个裁决
“没事的,小问题。”
看见贝叶关心的模样,王观随意笑道:“只是划破了皮而已,一会儿就好。”
“涂点药,免得感染了。”贝叶轻声道,然后她探手就在包包拿出一瓶药水出来,微微的喷洒一下,再粘上创可贴。
王观心情舒畅,忍不住赞叹道:“你的装备好齐全呀。”
“是妈妈帮我准备的,什么晕车药、防暑药、消食片什么的一大堆。”
贝叶笑盈盈道:“她说出门在外的,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最好自然是用不上,但是在关键时刻,肯定能够派上用场。”
“金玉良言,绝对是金玉良言。”王观由衷道:“阿姨不愧是老师,就是细心,考虑周详,非常有远见……”
“嘻嘻,这话我倒是可以帮忙转告。”贝叶俏皮一笑,然后奇怪道:“对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划破手了?”
“这块玉好像有划痕。”王观皱眉道,随手把春山秋水玉高举起来察看背面,只见温润细腻,十分通透的玉件身上,竟然有非常细微的裂缝。他随意打量了下,发现这些裂缝深浅不一的分布,可能是这块玉件曾经跌在地上,才形成了这些创伤。
在把玩玉件的时候,他的手指头无意之中顺着一道较深的裂缝滑过,自然被割了一下。
“挺好的玉件,竟然有瑕疵。”
此时,王观摇头道:“大大影响它的价值了。”
“有瑕疵吗?”
开车的俞飞白回头道:“刚才只顾与魏叔聊天了,倒是没有怎么留意。不过看玉质青白中透出湖绿的色泽,应该是辽省的岫玉。”
“嗯。”王观轻轻点头,在玉石方面俞飞白经验更加丰富,应该不会判断错的。
此时,俞飞白把玉件拿出来,迎光打量背面,果然也看见了一道道裂痕。顿时摇头道:“这哪里是什么瑕疵,分明已经是伤残了。就是不知道裂痕有没有渗透内部,不然恐怕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
王观明白他的意思,如果裂痕只在表面,那么仔细把痕迹磨去就可以了。要是已经渗入了玉件里层,那就是回天乏术,只有慢慢等到它自然碎裂的那天。
聊了一会儿春山秋水玉,杭州的机场就在眼前了。非常恰巧。或者说俞飞白已经算准了,马上就有飞往京城的航班,三人买了票之后,就可以直接登机了。至于车子?世上有种租赁服务,反正已经给足钱了,临走之时拨个电话自然会有人过来回收。
飞机上的旅途是最无聊的,有诸多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交通工具却是最快捷的,两个小时不到。就顺利抵达了首都机场。
下了飞机,拖着行李箱出了机场。望着眼前的景象,贝叶脸上露出了几分新奇之色。
“感觉怎么样?”王观笑道:“是不是觉得除了人多了点,有许多高楼大厦耸立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呀。”贝叶巧笑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初来驾到肯定什么也看不出来,需要用点心思去了解,才可以找到其中的乐趣。”
“对。非常对。”俞飞白笑道:“一听就知道你是行家,不像王观那样肤浅。前些时候在京城待了大半个月,竟然连燕京八景都没有看全……就一个字。懒!”
“滚!”王观没好气道:“是你这个导游中途跑了,怪得了我么,赶紧去叫车吧。”
今天唐清华有事要忙,没有什么空闲,而他们又不想烦劳钱老,干脆自己搭车就行了。虽说京城的交通经常会堵,但是交通工具还是蛮多的,不用担心找不到车。
随意拦车上去,说明了地址,司机师傅马上疾驰而去。路上王观拉着贝叶的纤手,不时给她指指点点,讲述车子经过的街道、景点情况。
见此情形,俞飞白悄悄地撇了撇嘴,这些内容分明是王观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他曾经讲述过的,现在王观只是复述而已。
当然,俞飞白也懒得拆穿,而是第一时间拿出了手机给许晴发送短信,告诉她自己已经回来的消息……
不久之后,车子经过了一番拐弯抹角,终于来到了钱老的大宅门旁边。然后,在司机师傅惊诧的目光中,三人付了车钱,拿好了行李,敲开了大宅门,转眼消失在里面。
走进大宅门,贝叶忍不住微微观望起来。类似四合院这种比较古老的建筑,江南苏杭地区肯定也有不少,各地的园林建筑更是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不过,那些古建筑大多数是旅游景点,真正住人的情况极少。
第一次看见真的有人住在古老建筑之中,又或者是亲眼看到只出现在电视中的大宅门,贝叶自然感到十分新奇,仿佛来旅游参观似的打量起来。
“这是复古建筑,不过也有部分是真正的古建筑。比如说我们刚进门的时候,不是看见了一块巨大的影壁么,那就是清代的建筑……”王观讲述着大宅门的风雨沧桑历史,也慢慢地引着贝叶来到了钱老居住的宅院。
才经过了垂花拱门,俞飞白就迫不及待的叫道:“钱老,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
此时,客厅窗子开了,露出钱老欣然笑脸。
“钱老,大丰收,绝对是大丰收啊。”俞飞白兴高采烈,没头没脑的大叫起来,然后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进了厅中。这几天他把憋坏了,现在非要好好的炫耀一番不可。
“我们也进去吧。”
王观一笑,引着贝叶轻步跟上。
厅中,钱老坐在精致的竹藤椅上,茶几上炭火正旺,煮着一壶水。这个时间,水好像已经烧开了,正在沸沸扬扬喷出淡淡的水蒸气。
“哧!”
与此同时,钱老执壶一倒,滚烫的开水与精细的茶叶混合在一起,一阵蘑菇云蓬似的雾气就升腾出来,立即有淡淡的清香浮现。
“过来坐吧。”
钱老沏着茶,同时看了眼贝叶,饶有兴趣道:“王观,你旁边的小姑娘是谁?”
“我女朋友,贝叶。”王观笑着说道。
也不用他示意,贝叶就露出明媚笑容,脆声问候起来:“钱老,您好。”
“好,很好。”
看见两人牵手进来,钱老本来已经猜测出几分,现在肯定无疑了,顿时畅笑道:“难怪飞白说是大丰收,果然是收获不浅啊。”
“钱老,他的事情稍后再谈,您先看看我的收获。”
适时,俞飞白率先在行李箱中拿出了他的田黄石,小心翼翼的搁在钱老身前,然后得意洋洋道:“钱老您看,田黄,上等的田黄。我让朋友帮忙切开了,但是全部加起来,少说也值四五百万。”
“嗯?”
钱老看了眼,确实有几分惊讶神色。不过他非常淡定,没有急着上手观看,而是先倒了几杯茶,招呼道:“都坐下来吧,尝一尝新上市的六安瓜片。”
钱老从来不愁没茶喝的,每年到了新茶上市的一段时间,他就收到许多人送来的茶叶,甚至有些人苦于没有门路送他茶叶呢。
所以王观和俞飞白也没打算客气,坐下来之后,直接端起茶杯品尝起来。
当然,在品尝之前,王观还是很细心把一杯热茶吹凉了点,递给了贝叶之后,自己才拿起另外一杯茶轻抿一口。
六安瓜片不愧是十大名茶之一,那种清高的香气十分的悠长,让人回味不已。
在其他人喝茶的时候,钱老才仔细的观赏田黄石,拿了其中一块上手把玩了片刻,再细致的研究了石头的纹理,然后赞许道:“不错的东西,应该是昌化的黄石品种。”
“钱老,是田黄,田黄啊。”俞飞白急忙强调起来:“就好像巴林鸡血石是鸡血石一样,昌化的田黄也是田黄呀。”
“放心,我没有门户之见。”钱老轻笑道:“既然市场已经认可了这个品种,而且价格年年增长,说明大家已经慢慢接受了。至于名字的归属,只是小节而已,不用太过计较。”
“没错没错。”
俞飞白连连点头道:“要是人人都像钱老这样开明就好了。”
钱老一笑,把几块石头都观赏了一遍之后,随口问道:“你让人把整块大料切成这样,是不是打算请人刻章?”
“是啊。”俞飞白有些后悔道:“本来在杭州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西泠印社的高手,本想打算请他帮忙刻印的,但是走得太急,却是忘记了这事。钱老在京城也应该认识篆刻印章的名家吧,帮忙介绍一下呗。”
“这个简单。”钱老笑道:“你这样的石材,勉强能让名家出手帮你篆刻了。回头给你引见一个朋友,或许可以让他徒弟帮你刻印。”
“只是徒弟出手?”俞飞白嘀咕道:“我还以为是名家大师篆刻呢。”
“他徒弟就是名家。”钱老漫不经心道:“你不愿意就算了。”
“别呀……”俞飞白脸上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又在行李箱中拿出一个卷轴,讨好道:“钱老,我刚才只是说笑,您千万别当真。对了,您再看看这件东西,这是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寻获的宝贝。我觉得是真迹,王观却认为有问题,请您做个裁决。”
第493章真伪莫辨扬州刀
“什么东西呀?”
这个时候,钱老有几分好奇了,接过卷轴之后,起身来到旁边的长桌上,然后把卷轴小心推开几十厘米,立即看见了褒慰忠魂四字。
“史可法绝命书。”
乍看之下,钱老愈加惊诧了,表情也多了几分认真。
“哈哈,钱老,没有想到是这东西。”俞飞白笑嘻嘻道:“怎么样,没骗您,是不是大丰收啊。”
“嗯,我先看看。”钱老微微点头,又把书卷全部展开,一直铺到地上。然后他拿出了放大镜,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见此情形,俞飞白也识趣的没有打扰钱老,而是走到旁边拍了拍王观肩膀,悄声问道:“现在你该说了,当初你发现了什么破绽?”
“其他不好说。”王观沉吟道:“但是你发现了没有,刘墉等大臣的贺诗纸张非常类似,好像是用同样一幅纸剪裁出来的。”
“什么?”俞飞白吃了一惊,也顾不上打扰钱老了,急忙上前蹲了下来,仔细的对比研究长卷中大臣们书写贺诗的用纸。
“不用看了,确实是同样的纸张。”此时,钱老沉吟了片刻,忍不住轻轻叹道:“好厉害的扬州刀,果然是名不虚传。”
“扬州刀?”王观闻声也怔了一怔,有些奇怪道:“钱老,什么是扬州刀啊?”
“这是古玩行内故老相会的谚诀,现在的人一般较少提起了。”钱老轻声道:“苏州片,京师相;江西裱,扬州帮;开封货,长沙装;后门造,一炷香。”
“不懂行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其实,这几句话大体勾勒出了一幅明清全国古玩赝品市场的地图。”钱老慢慢解释:“苏州的造假,揭画技术十分高超,能够将一张字画剥离成两片,故称苏州片。”
“京城的假画,看上去外相与真的一般无二,故称京师相;江西仿古的装裱,可以乱真,故称江西裱;而扬州、开封、长沙的假货也都是出了名的,不过各有其招法不同罢了。”
钱老娓娓而谈:“至于后门造,那是指京城地安门一带,那里曾经是北方字画作伪中心,高手云集,已经形成产业链了。谁有什么需要,只要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伪造出一幅惟妙惟肖的作品来。”
“这么厉害。”王观多少有些咋舌。
“自然非常厉害,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钱老微笑道:“建国之后,经过了多次打击,也没有这些牛鬼蛇神的生活空间,自然销声匿迹了。直到上世纪**十年代,一些人才重新冒头,不过已经不复当年的气候。”
“那扬州刀,也就是所谓的扬州帮,又有什么说法?”王观继续探问起来。
“扬州刀、扬州帮,其实全称是扬州皮匠刀。”钱老淡声道:“据说因为凡是扬州造假的书画,其题款的末笔,一般都形似旧时皮匠用的刀,肚圆而尾翘。这几乎成了扬州假货的特有标志,所以世人多称扬州的赝品为扬州刀。”
“当然,扬州刀也有锋利无比、所向披靡之义,恰好用来比喻扬州古玩造假手法的厉害。不过这种刀形标志被人点明之后,行业人格外小心,扬州帮的人自然不会再用了。”
钱老微微皱眉道:“但是出于这种习惯,扬州的造假还是故意在书画赝品上留下暗记。至于暗记的痕迹就千奇百怪了,隐藏得更深,不再那么容易识别出来。”
“就好像是朱大先生的暗记一样。”王观恍然道:“他们留下破绽了,能不能找得出来,那就要看各人本事了。也就是说,这幅长卷的纸张类似,应该是故意留下的破绽了。”
“赝品,竟然真是赝品。”
与此同时,俞飞白气呼呼道:“白高兴一场,浪费我的感情。”
“不能这样说。”钱老笑道:“就算是赝品,也是清代中后期的赝品。流传到现在,也能称得上是仿品,而且仿的水平很高,也算是不错的东西。”
“仿品再好,始终都是假的。”俞飞白怏怏不乐。
就在这时,钱老轻笑道:“如果我告诉你,连所谓的真迹绝命书,也有可能是赝品,这样你会不会高兴点。”
“钱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消息太劲爆了,不仅让俞飞白瞪大了眼睛,也让王观惊诧起来。
“当年清兵围困扬州,史可法知道守城无望,就写了上奏朝廷的遗表,又给家人写了五封遗书。之后过了一天,史可法再次作书与母亲、岳母、夫人诀别。这些遗书,正是这件手卷上的绝命书。”钱老沉吟道:“不过,当时兵荒马乱的场景你们可以想象,这些遗书的下落很难说得清楚。反正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有大臣把遗书收集起来呈献给乾隆皇帝。”
“你们可以想一想,从扬州城破,再到乾隆命人把遗书制作成长卷,这一段空白时期,遗书的保存就是很大的问题。”钱老微笑道:“注意细节,这是大臣呈现遗书。说明当时这些遗书并没有落到清兵手里,不然应该封存到档案库中,而不是由别人觐献。”
“钱老您的意思是,在那个时期,史可法遗书就已经毁了,大臣献给乾隆皇帝的是扬州帮操刀泡制出来的赝品?”俞飞白有些难以置信。
“有这个可能性。”
钱老笑着说道:“这么多年来,各地冒出了七八个版本的史可法绝命书长卷。几乎每个长卷出世,故宫就专门派专家组去验证,却发现各个版本的风格十分类似,让人真假难辨。直到后来,一个出身扬州的大师发现了一些端倪……”
“什么端倪?”俞飞白急忙追问。
“他发现这些长卷中绝命书的纸不对。”
钱老轻叹道:“其实也不是不对,而是太对了,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产自扬州的纸张。一个长卷是这样自然没事,但是七八个长卷都是这样,那就有问题了。”
“就算有问题,问题也不大呀,大家都知道史可法是在扬州写绝命书的,想要伪造的话自然去拿扬州的纸。”俞飞白有些不解道:“发现这种情况,无非是说明伪造的小心谨慎而已。”
“你说得没错,一开始大家是这样想的。”
钱老摇头道:“可是那个大师却告诉大家,这是不正常的情况。他曾经研究过明末时期扬州的公文信函,那些公文信函的用纸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朝廷的公文信函用纸,那是由朝廷统一标准配发,使用的根本不是扬州本地的产纸。”
“不是,还有这种情况?”俞飞白傻眼了。
“其实也很正常,比如说现在的政府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之类,使用的也未必是本地的产纸,而是异地采购。”王观若有所思道:“尤其是古代,朝廷用纸更加讲究,应该是专门作坊制作的贡纸。”
“没错。”钱老点头道:“虽然有人提出置疑,觉得这纸可能是史可法自己在扬州买的,未必就是用朝廷的公文纸。但是想想在当时的情况,史可法是先写了朝廷遗表,再写遗书。按照常理来说,不可能再另外去拿纸……”
“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也有人提出了大胆的猜想。毕竟流传下来这么多的绝命书长卷,除非真迹已经毁了,不然总该有一卷是真迹。但是他们全部验证过了,大都发现了问题,没有一幅是大家认可的真迹。”
钱老淡笑道:“所以有人觉得,考虑到当时扬州帮造假技术的巅峰绝妙,那么大臣呈献给乾隆皇帝的绝命书会不会也是赝品?”
“这个……真的很难说。”
王观想了想,叹声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说了,就算知道大臣呈献的绝命书是赝品又怎么样。乾隆皇帝制作绝命书长卷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欣赏史可法的书法,而是一场政治作秀。就算大家知道绝命书是假的,又有哪个敢去拆穿?只得揣着明白装糊涂。”
“正解。”
钱老含笑道:“帝王有需要的时候,假的就是真的,真的就是假的,所以说史可法绝命书的名头非常响亮,但是真正的大收藏家却不怎么感兴趣。”
“难怪!”
俞飞白跟着恍然大悟道:“难怪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听说哪个拍卖会上出现有史可法绝命书拍卖。以前我还以为是真假难辨,不能上拍呢。但是想想一些拍卖公司的节操……不对,应该是一些没有节操的拍卖公司才不管这个,却没人打史可法绝命书的主意,显然是知道感兴趣的人不多,干脆不白费力气了。”
“真的肯定有人感兴趣,真假难辨感兴趣的人自然少了。”
钱老的表情忽然多了几分深沉,轻声说道:“毕竟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史可法遗书怎么说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极具文化收藏的价值。”
王观与俞飞白轻轻的点头,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伴随着史可法的身亡拉开了序幕。然而一些清宫剧中只会宣扬皇帝多么圣明,没有节操的不断美化,却根本没有提到这些事件的丝毫半点。
“好了。”
沉默片刻之后,钱老问道:“飞白,你说的大收获,不会只是这幅长卷而已?”
第494章守得云开见月明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当然不可能!”这个时候,俞飞白撇嘴道:“史可法绝命书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还在后头。”
“哦,那我就拭目以待了。”钱老微笑道:“到要看看你们收获了多少好东西。”
“肯定出乎您老的意料。”
俞飞白十分自信,然后转身又把另外一根卷轴拿了出来,而且不用钱老动手,他就自己把卷轴铺开,笑眯眯道:“金山胜迹图,请您老慢慢鉴赏。”
“金山胜迹图?”
钱老一听,真的有几分惊诧了:“传说中唐伯虎的那幅金山胜迹图么?”
“嘿嘿,是不是,钱老您一看便知。”俞飞白笑道:“这幅画我和王观觉得是真迹的可能性高达九成以上,现在就差您老一锤定音了。”
“哦,那我肯定要好好看看。”钱老神色有些慎重,走近打量起来。
看了一眼,钱老就感觉一股磅礴大气,滚滚荡荡扑面而来。江水滔滔,惊涛骇浪,山寺屹立,如擎天玉柱。动静之间,意境悠长深远,让人过目难忘。
“好画。”
不管是不是唐伯虎的真迹,这幅画给钱老的第一印象就极好。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些作品,就好像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女,让人看了就觉得好,知道是出自名家手笔。
“肯定是好画呀。”
俞飞白趁机表功道:“为了得到这幅画,我们可是差点跑断了腿,经过了一百零八难,比去西天取经还要困难……”
“好了好了,不要吵闹,让我先看画。”钱老摆了摆手,专心致志的观察,反复研究图画的笔款纸质等等细节。
良久之后,钱老才叹声道:“东村工密而苍老。伯虎秀润而超逸,气韵自然不同。”
“钱老,伯虎我知道,那个东村又是谁呀?”俞飞白若有所思道:“好像十分的耳熟,就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周臣啊。”王观提醒道:“唐伯虎的老师,周臣,字舜卿,号东村。”
“想起来了。”俞飞白打了个哈哈道:“不好意思。疏忽大意了。主要是光顾欣赏唐伯虎的画了,哪里还考虑其他。”
“不长记性。”钱老轻斥之后,慢慢评点道:“唐伯虎学画,早期受周臣的影响极大,两人风格十分类似。到了后来,唐伯虎融合了南北二派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连周臣都自叹不如。”
“周臣经常感叹,少唐生数千卷书耳。其实是少了唐伯虎周游名川大山的感悟。”钱老一笑,继续评点道:“要知道在北宋初期。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画坛逐渐形成了南北两派。北派风格奇险、气势磅礴;南派风格野逸,潇洒含蓄。”
“两派各有优点,自然也各有缺点。唐伯虎的功绩就在于打破了常规,从笔法、气势、意境、设色上,把南北两派的源流融合在一起,又吸收了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
钱老由衷说道:“他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对于后世画家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连同时期的文徵明也曾经表示过,唐伯虎当为本朝丹青第一。”
“钱老,唐伯虎的影响力我们知道。”
这个时候,俞飞白笑着说道:“不过,我们还是先说说这幅金山胜迹图。这画应该是唐伯虎本人的作品,而不是请人代笔的应酬之作吧?”
话说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就是这点不好,生意太红火了,很容易忙不过来,那么只有请人代笔了。史料上记载得非常清楚,唐伯虎也有请人代笔的习惯。老师周臣、好友文徵明都曾经给他做过枪手。
不过,由于周臣、文徵明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画家,就算知道是他们代笔,买画的人也非常乐意,没有丝毫的不满。
反正画得也差不多,同样是出自名家手笔,而且又题写了唐伯虎本人的笔款。一幅作品有两位名家的墨迹,不知道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呢,怎么会介意。
当然,严格来说,就算是代笔之作,风格也存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