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3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所谓的吉州三天目。其实说白了,就是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

    吉州窑位于江南地区,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不过在元代就衰落了。吉州窑的窑口产品种类丰富,有些品种也是白地褐彩,与北方的磁州窑极为相似。

    不过与磁州窑明显不同,吉州窑的褪色彩绘不是描绘的,而是一种剪纸贴花工艺。这是属于吉州窑的独创,也是这个窑系最显著的特点。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工艺。比如说在烧造瓷碗的时候,把树叶,剪纸等贴在碗面,然后上釉烧造,这样就会出现奇特的花纹。在喝茶的时候,就好像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吉州三天目中的木叶天目盏。就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产物。

    另外还有一种鳖甲天目盏,与玳皮天目盏相似,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天目盏的纹饰与虎皮花纹很像。所以又称为虎皮盏。

    当然,最珍贵的还是玳皮天目,由于窑变的原因使得黑褪的釉色与玳瑁鳞片斑纹类同,表现出了非常细腻的质感,所以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欢这种碗盏。可惜由于名气逊于建盏,一般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种天目盏的存在。

    不过,这些人之中,却不包括王观等人。

    “吉州窑玳皮天目盏。”

    此时,高德全也稍微有几分动容,也明白了郝宝来为什么那样慎重了。这样的东西如果品相上佳,而且又是真品的话,价值至少在几十万以上,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东西十分稀少珍贵,又是玳瑁斑纹,够喜庆吉利吧,用来祝寿再合适不过了。”郝宝来小声道:“所以你要好好替我把关,别出什么讹漏,我可丢不起这张脸。”

    “放心,要是看错了,不仅你丢脸,我更加不用在行里混了。”高德全轻轻点头,不过他却没急着上手,因为东西还在王观手里。

    而且,高德全也相信王观的能力,所以等他观赏几分钟之后,立即开口问道:“王观,东西怎么样,你是怎么看的?”

    王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大家都应该清楚,但凡是厚釉的东西,胎质肯定不好,所以才用釉料掩饰起来。尤其是黑釉瓷,色如黑漆的釉料,可以完全掩盖胎质不好的缺点。”

    “不过这样一来,单纯的黑色就显得有些单调。但是聪明的古人,绝对不会墨守成规,然后就研究出了窑变、剪纸贴花等等工艺……”

    王观侃侃而谈,大谈黑釉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听着听着,店主悄悄地鄙薄一笑,下意识的觉得王观就是那种空有知识,却根本不懂联系实际的半吊子。旁边的郝宝来估计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眉头也微微一皱。

    然而,高德全却很清楚的王观的实力,听他绕来绕去的,就知道东西有问题了。

    当然,相信归相信,高德全也没有急着下结论。毕竟真正有能力的人,一般只会相信自己而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东西给我看看。”

    高德全伸手把玳皮天目盏拿了过来,然后上手仔细的掂量观察。不久之后,他也随手把盏放了下来,微笑道:“王观你说得很对,宋徽宗就曾经说过,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也就是说,窑变才是关键,各种窑变色斑犹如云雾、细雨、芦花、玳瑁的甲壳……”

    这一下子,另外两人终于发觉不对劲了。

    郝宝来自然相信高德全的能力,店主也相信郝宝来不会随便请人来鉴定碗盏。

    如果单纯是王观这样漫无边际的叙说,那么自然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草包,但是连高德全也同样地东拉西扯,那就足以说明问题。

    “东西可能不对。”郝宝来心里隐约明白过来,然后试问道:“老高,你怎么看?”

    “这个嘛……”高德全迟疑了下,把皮球踢到旁边:“王观,说说你的看法。”

    “很好,很精致。”王观笑呵呵道:“黑釉盏,用来喝白茶再适合不过了。”

    一瞬间,看见高德全没有任何反应,郝宝来就彻底明白过来,顺势笑道:“那真是太可惜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喝绿茶。”

    与此同时,店主也是个老于世故的人,自然明白王观的暗示,闻声眉头顿时一皱,心里多少有些恼火的,不过也没有表现出来。

    要知道王观和高德全可没有直接点破这玳皮天目盏是赝品,如果店执意要与他们争论,那么就是十足的心虚。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真正有底气的话,应该不予争辩才对。

    “老板呀,东西挺好的,你收起来吧。”

    喝口了茶之后,郝宝来站了起来,对王观和高德全笑道:“我们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喝绿茶的东西。”

    王观和高德全从善如流,跟着郝宝来走了出去。当然不急着离开,那就成了当面打脸了,怎么说也得在店面转一转吧。

    此时,走到店里的角落,郝宝来急忙问道:“老高,仔细给我说说,东西有什么不对?我感觉玳皮天目盏蛮好的呀,无论胎釉都符合吉州窑的特点。”

    “你觉得是真的,肯定怎么看都真。”高德全嗤之以鼻,随口道:“王观你告诉他,东西什么地方不对。”

    “分量不对。”王观笑道:“碗盏的重量太轻了,应该料泥捣得太细了。尽管形制差不多,却完全没有真品那种厚重的感觉。”

    “王观说得很对。”高德全赞同道:“你应该知道,碗盏是斗笠状,盏口宽敞而盏底较小。如果没有一点分量就立着不稳,刚才那个碗盏就是这样,估计一注酒水碗盏就倒了。”

    “……受教了。”郝宝来努力回忆,然后无奈摊手道:“算了,你们觉得有问题,那还是不买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求稳为上。”

    “听你话里的意思,似乎没有完全相信我们啊。”高德全轻笑道:“那我们也不阻拦你,直接去买下来吧,看看最后到底谁吃亏。”

    “信,怎么不信。”郝宝来陪笑道:“不信你干嘛叫你来掌眼,尤其是王兄弟,眼力果然甩我两条大街……”

    王观轻轻一笑,也没有接话茬,走开两步之后就在旁边柜架上随意浏览起来。或许店主比较偏爱黑釉瓷,反正柜架上的物件多是黑釉碗盏盘盒瓶壶之类的东西。至于真假且先不说,物品倒是十分齐全。

    此时,王观目光随意扫动,注意到架子比较偏僻位置摆着的一个灰黑色茶盏,他顿时心中一动,轻轻伸手把茶盏拿了起来观赏。仔细打量,只见盏壁内外呈灰黑带白的颜色,而且由于经历了漫长岁月,釉面已经没有了往日鲜亮的光泽。

    另外在茶盏之中,也有一些曜变的斑纹,不过可能是窑变的过程中火候不够,所以痕迹显得十分轻淡,若隐若现……

    总而言之,这个茶盏看起来不错,王观打算买下来。

    第571章百寿

    ps: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所谓心动不如行动,既然相中了目标,王观顺手在旁边多拿了一个差不多的茶盏,然后立即招呼店主过来。

    “东西怎么卖?”

    店主来了,王观也不废话,直接问价。不过在问价的时候,他左手做了个收缩的动作,把右手的茶盏给突显了出来。

    店主眼尖,自然注意到了这个动作,下意识的觉得王观这是声东击西,右手拿的只是试水的东西,真正想要的却是左手的物件。。。

    带着这样的想法,店主笑道:“这是建盏,很难得的东西……”

    “是很难得,不然怎么会摆满整个店铺。”王观不客气打断起来,尽管脸上带着笑容,但是语气之中多少也有几分嘲弄之sè。

    店主也不介意,做生意嘛,脸皮一定要厚,不然被人随便挤兑两句就承受不了,那还做什么生意,赶紧改行得了。

    所以店主一点也不尴尬,反而理直气壮道:“小哥这话偏颇了,东西的好坏不在量的多与少,而是在于品质……”

    “老板,不要兜转子了,赶紧报个价格来让我砍。”王观直言不讳道,有点儿像是不通人情世故的愣头青。。。

    不过年轻人嘛,倒是可以理解。店主暗暗忖度,然后笑道:“五万。”

    “五十!”王观不假思索,从脚跟砍起。

    “价格太低了,小哥你没诚意。”店主看似在抱怨,实际上却没有丝毫生气的意味。

    因为在他心里,王观虽然年轻,不过也属于有几分眼力的行里人,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糊涂的。五万肯定是漫天要价,根本不指望能成。另外,店主可没有忘记王观左手中的东西。暗暗提高了

    “要诚意是吧,那我就给你诚意,直接乘十,五百块。”

    适时,王观左手也递了出来,开口道:“不过我要两个……”

    果然不出所料,店主眼中掠过一抹jing明亮光,笑逐颜开道:“小哥,这样可不行,两个五百块。相当于每个二百五,我要是答应了,恐怕真成了二百五了。”

    “那你说多少钱。”王观不耐道:“五万我肯定不能答应。”

    五万不答应,那一两万总该答应吧。

    店主心中窃笑,表面上却慢条斯理道:“小哥,很不好意思,我店里的东西都是按个来卖的,没有送搭头的规矩。如果你真心想要,那么你右手的茶盏可以五百块卖给你。至于另外一个,就需要另外商议价格了。”

    “你是说这个五百?”王观眉头一皱,举起了右手边的茶盏。

    “对。”店主点头,心里开始琢磨。另外一个出价多少合适。一两万太便宜了,或许开个三四万也能成。

    “好,就要这个了!”

    就在这时,王观顺势把左手的茶盏放下。再摸出五百块钱递给了店主。一瞬间,店主多少有些迷糊,然后本能的把钱接了过来。算是完成了一笔交易。

    一会儿,看着王观与高德全、郝宝来走出了店铺,店主才彻底清醒过来。

    “不好,上当了!”店主啪的拍腿叫了起来,一脸悲苦之sè:“这小子居然虚晃了一枪,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把戏……”

    与此同时,走到了外面街道上的高德全赞许笑道:“王观,你讨价还价的越来越高明了,如果不是到了最后,我也不知道你的目标居然是这个茶盏,还以为是另外一个呢。”

    “跟人学的。”王观笑道:“在京城的时候,一些老爷子就喜欢玩这一招。把两三样东西摆出来,不仅是套中套,还有连环套,让人根本猜不出他们到底相中了什么东西。”

    “呵呵,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高德全感叹了下,也颇为好奇道:“王观,那个建盏也不算多好,你为什么……”

    “阿德!”

    高德全才要询问王观购买建盏的理由,却忽然听到一个苍劲的声音传了过来。

    “嗯?”

    感觉好像是在叫唤自己,高德全连忙寻声望了过去,看清楚那边的情况之后,脸上一喜,急忙回应道:“严老!”

    王观也随之看了过去,只见在对边街道有一个店铺,不过在店铺的门前却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之用。

    此时,几个人就围坐在石桌的旁边,似乎是在悠闲自在的品茶。其中叫喊高德全的却是一个银须灰发的老人,身上穿着考究的黑绸衫,手中柱着一根龙头拐杖,仿佛电视剧中大家族的老太爷,自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气质。

    在向对边街道走去的时候,王观悄声问道:“德叔,那位老先生是谁?”

    “严老,沪城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高德全低声解释道:“以前还是沪城博物馆的馆长,江湖地位很高……”

    解释之中,三人也走了过去,不仅是高德全客气问候,郝宝来是没有大老板的派头,甚至有几分毕恭毕敬。

    不过,严老却没有理会郝宝来,只是朝高德全笑道:“阿德,真是你呀,我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人了呢。”

    “严老目光如炬,比年轻人还要厉害,怎么可能看错。”高德全笑道。

    “就知道拣好话来说。”严老笑了笑,也不用他示意,旁边就有人在店铺搬来三张凳子给高德全他们坐下。

    店铺是经营茶具和茶叶生意的,老板是个比较厚实的中年人,不过有些不善言辞,只是一脸笑容为大家斟茶倒水,态度十分真诚,自然让人心生好感。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严老有高档茶馆不去,却偏爱在这里喝茶。

    除了店铺老板以外,旁边还有三四人,都是附近古玩店的掌柜,知道严老的身份,看见这位老人家大架光临,连生意都不做了,急忙过来陪着喝茶。

    当然,也不是说真的不做生意了,因为严老的到来,本身就是要买东西。其他人的生意可以不做,但是严老的买卖肯定是不能怠慢的。

    “严老要买什么东西?”高德全自然有些好奇。

    “百寿图。”严老也不隐瞒,然后摇头道:“可惜他们手头上却没有足够好的。”

    旁边几个掌柜尴尬笑了笑,却不好反驳,或者不敢反驳严老。

    此时,王观目光一动,也瞄到了几个掌柜搁在石桌上的卷轴。只见其中有一个卷轴完全铺展开了,上面是一个大大的红sè寿字。不过在大字的内部,却有密密麻麻,神态各异的小寿字混在其中。

    说白了,这个百寿图就是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数种,也有在一个大寿字中再写上一些小寿字的。

    形制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经过不同形体寿字组合成的百寿图。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富丽堂皇、意蕴深长的感觉。

    说起来百寿图源于南宋,一百个寿字是各有千秋、字体各异、一雷同。最基本的楷行、草字体不必说了,其他还有甲骨文、商鼎文、蝌蚪文、星斗文、树文、龙文、凤文、聚宝文等等千奇百怪的字体。

    百种不同字体组合成的寿字,百字百样,浑然一体,自然难能可贵。所以自南宋以来,不管是朝廷显贵,或书香世家,甚至平民百姓,都视百寿图为能够庇护家人平安,延年益寿的象征。当然,也是祝寿的上等佳品,一直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

    “看来严老也是在为苏老的寿礼而烦恼呀。”高德全笑道。

    “怎么,你们也是?”

    严老捋着胡须道:“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也不要宋代的百寿图,就是想买一幅明清时期朱砂拓印的百寿图而已,可是他们却拿民国年间的东西来糊弄我。”

    “严老,我们哪里敢糊弄您呀。”一个掌柜叫屈道:“只不过您老说的东西真不好找,我们根本没有存货。”

    “对呀,严老。”另外一个掌柜连忙点头道:“您要是提前十天半个月打招呼,我们怎么也能够想方设法给您弄来。可是您现在这么急,一时半会的我们也没办法啊。”

    其他人深以为然,没有存货,不可能凭空变得出来。

    “唉,也知道不能怪你们。”

    严老叹道:“其实昨天我家里还有一幅明代朱拓百寿图的,但是在逗弄曾孙子的时候,被他一泡尿给弄湿了。孙媳妇不懂事,连忙拿毛巾去抹,一抹坏事……”

    一帮人随之恍然大悟,才明白为什么明天就是苏老爷子寿宴了,严老今天才来选购礼物,原来是事出有因呀。

    当然,聪明人肯定不会去责怪严老曾孙子的,反而羡叹他四世同堂,真是好福气……

    果不其然,严老脸上多了几分笑容,淡声道:“算了,现在后悔也于事补,只好将就一下了,想必瑞生也不会和我计较这个。”

    说话之间,严老指着第一个羡叹的人手中的百寿图,随意道:“就要这幅吧,回头你弄个包装礼盒,再送到我家里去……”

    “严老放心,包在我身上。”那个掌柜喜形于sè,在其他掌柜羡慕嫉妒的目光中,胸口拍得嘭嘭直响。

    与此同时,严老转头道:“阿德,你们也在寻觅寿礼?”未完待续。)

    第572章不是建盏是什么

    ps:需要整理一下思路,今天就是二更了,最后求月票支持。

    “不是我,是他……”

    此时,听到严老垂询,高德全指着旁边的郝宝来笑道:“他买了不少东西,不过都觉得不满意,直到现在还举棋不定。”

    “有什么好纠结的。”严老淡声道:“送礼物不在乎多么珍贵,主要是要表达一份祝福,以及一份心意。”

    “严老您说的是。”郝宝来苦笑道:“本来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可惜东西不对,只得继续犹豫不决,估计要到明天赴宴之前才有结果。”

    “听这话,好像你们去看了什么东西?”严老好奇问道:“为什么不对?”

    “本来相中一个玳皮天目盏。”郝宝来据实道:“可是他们觉得盏的分量太轻了,显得有些不真,所以就回头了。”

    旁边几个掌柜相互看了眼,表情却没有什么异常,显然也比较了解东西的根底。

    “玳皮天目盏!”

    适时,严老倒是有几分兴趣,追问了一些细节,然后摇头道:“阿德,你有些武断了,建盏固然是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但是吉州窑的茶盏,也有几分小巧,不能与建盏一概而论。所以说分量不是判断真伪的依据……”

    听到这话,郝宝来的眼睛一亮,却是没有完全死心。就在这时,王观顺口道:“那么盏上没有阻刀和跳刀现象,算不算是依据?”

    “嗯?”严老一怔,回头看向王观:“怎么说?”

    “刚才我仔细看过了,那个玳皮天目盏的盏壁,就和我这个茶盏一样非常的精致,用手触摸根本没有竖条形的起伏,这是十分不正常的情况。”

    王观娓娓而谈:“要知道吉州窑的瓷胎含砂量很大,所以在修胎的时候,往往产生了阻刀和跳刀的痕迹。尽管有厚釉的掩盖。不怎么明显了。但是在适当的角度观察,或者直接用手感受,很明显发现这些端倪。可是刚才的玳皮天目盏却没有这种现象,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阿德,他说的可对?”严老连忙询问起来。

    “没错。”

    高德全又补充道:“而且釉面很均匀,冰裂太规矩了,好像是刻意做出来的……”

    “果然不真。”严老微微点头,因为无论是建盏还是吉州窑黑釉瓷。在送去窑口烧造的时候,由于施釉工艺的特点,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所以不可能很均匀。

    “不过我也很好奇。”

    与此同时,严老看了王观一眼,指着他手上的东西微笑道:“既然你知道建盏、吉州天目盏不可能把盏壁做得那样精细,为什么还要买这件东西?”

    “这不是建盏,也不是吉州天目。”王观笑道,双手捧在茶盏沿壁,很珍重的样子。

    “哦。那是淄博窑黑釉?”严老问道,很厚道的没有往赝品方向猜测。

    “没。就是很普通的东西。”王观摇头道,其他人也暗暗点头,感觉这个灰黑带白色的茶盏就算不是赝品,也是不知名小窑厂烧出来的东西。

    “是吗。”

    严老笑了笑,忽然伸手过去,在茶盏口沿边缘摸了下。就是这一瞬间,他花白的胡须稍微抽搐颤动了下。不过他顺手捋了捋胡须,很好的掩饰起来。

    “这盏挺不错的,当年我家里也摆了一个用来喂猫。”

    此时。严老轻叹道:“可惜猫的寿命还没我长呢,养了十年就去了。从此以后,我都不敢养什么小动物了,就怕伤感。”

    旁人自然劝说起来,或者干脆劝他养龟。当然不是恶搞,要知道乌龟在古代那是长寿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包括民间百姓都视龟为祥瑞。直到现在也差不多,抛开别的含意不提,养龟确实能够陶冶情趣,延年益寿。

    “我不养猫了,但是家里人养呀。”严老笑道:“前些时候孙媳妇还抱回来一只小白猫,倒是挺伶俐可爱的。”

    说话之间,严老若有所思道:“说起来黑盏白猫倒是相映成趣,年轻人你能不能…”

    “能,回头另外帮您老买一个。”

    王观很果断把严老后半截想说话给堵住了。然后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严老就吹胡子瞪眼道:“现在的年轻人呀,真是越来越不懂得尊敬老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您老也差不多,一点也不爱幼。”王观微笑道:“所以说,我也是跟您学的。”

    “瞎扯。”

    严老一笑,意有所指道:“你有多少把握?”

    “原来只是七成,但是看见您老也有兴趣,又多了一成。”王观笑着说道,手指在茶盏轻巧微薄的内壁拂过,愈加肯定自己的判断。

    这个时候,郝宝来忍不住开口问道:“严老,你们到底在打什么玄机啊。”

    其实不仅是他,其他人多少有些迷糊。当然也有人隐约猜测出几分,比如说高德全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王观,你又拣漏了?”

    “十有八九。”王观笑了笑,然后转头问道:“大叔,你这里有茶油吗?”

    “茶油?”

    正在倒茶的茶具店老板一愣,随之展颜笑道:“还真有。”

    “那麻烦你倒一碗来,对了还要一块纱布、软帕……”王观列举起来,最后干脆和茶具店老板一同进去店铺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是漏儿?”

    此时,郝宝来眼中充满了怀疑之色,他拿起茶盏反复研究,都没觉得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相反还可以断定,这不是建盏。

    “这本来就不是建盏,建盏碗壁要厚多了。”高德全随口道:“胎壁没有修胎跳刀的痕迹,所以也不是吉州窑……”

    “不要猜了。”严老笑道:“人家年轻人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过你们,这东西不是建盏,更不是吉州天目,你们何必费心揪住不放。”

    “不是这两样珍贵品种的话,那就是普通的茶盏呀。”郝宝来怀疑道:“严老,这样的东西应该比较常见,你干嘛感兴趣?”

    “常见?”严老一听,拄着龙头拐杖,声音有几分激动道:“这件东西要是真品,而且又这么完好无损,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件来。”

    “严老,这话夸张了吧。”郝宝来瞠目结舌,其他几个掌柜也是呆愣住了。

    “夸张吗?或许……”严老表情恢复如常,淡淡笑道:“看看年轻人怎么摆弄,就知道最终结果了。”

    这个时候,高德全拿起了茶盏研究,胎壁都看过了,然后在观察底足情况,只见底部的圈足也没有施釉,可能是在泥里搁久了,透出灰黄的土沁颜色。

    高德全顺手在圈足摸了摸,手指头又无意中在盏口刮过。刹时间,他的脸色一变,一脸惊疑道:“严老,难道这个是……”

    是什么高德全没有接着往下说,因为王观拿着稀释调配好的茶油出来了。

    一大碗茶油搁在石桌上,只见清澈的颜色泛着柔和光泽,隐隐有香气散发飘浮。大家闻到这股清新香气,多少有几分舒畅感觉。

    “味道好像不错。”王观笑道:“德叔你要不要来一口?”

    “不要开玩笑了。”高德全摆手道:“要做什么赶紧做,免得让大家等着急了。”

    “我都不急,大家好什么好急的。”

    话是这样说,王观还是从善如流,小心拿起茶盏在茶油中微微荡了荡,把茶盏的内壁外壁沾湿了,再用柔软的纱布慢慢摩挲。开始的时候,王观动作非常轻柔,不断的用纱布蘸取茶油涂在茶盏壁上,让盏壁始终保持油湿的状态。

    这个过程持续了好久,一直到茶油只剩下浅浅的一层,王观才算是把纱布放下,旋即把柔软的厚布拿过来,用力在胎壁猛搓。

    那个情形,真让人担心他会不会把茶盏轻薄的胎壁给搓碎了。

    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见在王观的揉搓下,茶盏胎壁上的灰白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非常纯净浓亮的漆黑色泽。这种黑色非常内敛,透发出一股庄严、古典、雅致的气息,让人感觉这件东西肯定非同一般,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难道是龙山黑陶?”一个掌柜震惊之余,也忍不住揣测起来。

    “不是黑陶,黑陶的胎壁不可能这么薄。”

    “少见多怪了吧,在龙山曾经出土出一件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胎壁最厚不过一毫米,最薄的像鸡蛋壳一样,只有零点二毫米。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更被定为国宝珍藏起来。”

    “你都说了,黑陶是无釉,现在这茶盏有釉,明显是瓷。”

    “好像也是……”

    在几人的窃窃私语之中,王观也把茶盏里里外外认真仔细的用软布揉搓了一遍,茶盏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一会儿,王观把茶盏上残存的茶油渍用水清洗干净,再把茶盏上的水渍抹去,最终搁在了桌子上让大家观赏。只见茶盏外壁纯黑,釉面漆黑光亮,光可鉴人。另外在茶盏的内壁,却有点点油滴似的斑纹。

    在没有用茶油清除茶盏灰白污渍之前,盏壁内的斑纹若隐若现,似有若无,非常不显眼。可是在这个时候,油滴似的斑纹却呈现斑斓绚烂的效果,仿佛孔雀翎毛一样漂亮。

    “这么漂亮的曜变……”

    此时,一个掌柜激动道:“不是建盏,还能是什么?”

    第573章五大名窑,黑定珍品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曜变,就是窑变,是指瓷器施釉之后,送进窑里烧造。在烧造的过程中,釉料在高温的作用下,产生千变万化连制作人都无法把握的效果。但凡瓷器在产生窑变之后,每件都堪称为孤品,绝对没有重复一样的。

    当然,每个窑口的窑变情况都不一样,比如说北宋五大名瓷之中的钧瓷。这种钧瓷在入窑之前是没有任何色彩的,但是在烧成出窑之后,却呈现出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颜色,也就是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另外同样有名的就是建窑的曜变天目瓷,这种瓷器的珍贵之处就不用多说了,眼前这个茶盏内壁中绚烂斑点纹,就像极了建盏中的油滴天目鹧鸪盏。此时在阳光的照射下,茶盏内的釉斑折射出晕状光斑,似真似幻,令人生惊艳之叹。

    见此情形,也难怪那个掌柜一口咬定,这件东西就是传说听曜变天目盏。

    “说过很多遍了,这不是建盏,更不是曜变天目,当然也不是吉州窑黑釉瓷。”

    严老在斥责之时,小心翼翼地把茶盏捧起来,在不同的角度欣赏盏内斑点的色彩变幻,眼中也是浮现阵阵涟漪异彩:“你们眼光要长远一些,不要总是关注南方窑口一亩三分地,也该想一想北方的窑口。”

    “北方窑口,淄博窑?”一个掌柜愣声道。

    “愚昧。”

    严老不客气的训斥道:“要是淄博窑能够烧造出这种技艺精湛、胎体薄巧坚质、黑釉深厚凝重、窑变效果绚烂如孔雀翎的东西来,早就与建盏齐名了。”

    其他人深以为然,淄博窑有这样的技艺,他们没理由不知道。甚至连窑口的遗址都没有类似的物证出土,可以直接排除这个可能性。

    “严老,您知道答案就别关卖子了。”一个掌柜连忙请教起来:“是我们孤陋寡闻,没有什么见识,还请您老多多指点。”

    其他掌柜反应过来,纷纷开口道:“对对。请严老不吝赐教。”

    “没空。”

    严老忙着观赏茶盏,头都没抬就拒绝了,还好也没有那么绝情,而是随口道:“有志不在年高,不懂就去问懂的人。”

    几个掌柜面面相觑,自然明白严老的意思,是让他们向王观请教。当然,考虑到王观的年纪。他们多少有些拉不下脸。

    幸好王观善解人意,察觉几个掌柜的尴尬,念在大家是同行的情分上,他也不打算捏拿,而是直接笑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个茶盏应该是定瓷。”

    “定瓷?”

    “什么定?”

    “是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钧汝哥官定的那个定吗?”

    一瞬间,几个掌柜茫然了,眼中充满了怀疑之色。不仅是怀疑自己听错,更多的是在怀疑王观是不是说岔了。

    要知道定瓷。那可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尽管也不是但凡五大名窑都是珍品瓷器,但是不可否认。五大名窑的东西确实比一般的瓷器更加珍贵。

    可是在许多人的印象之中,定瓷应该是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的模样。说白了,定瓷应该是继承了唐代刑窑的技艺,大量烧制白瓷,只有少量……

    “等等,是黑定!”

    忽然之间。一个掌柜反应过来,满脸激动之色:“色黑如漆的黑定。”

    “什么?”

    “真是黑定?”

    一时之间,其他掌柜纷纷醒悟。马上就想起来了。虽然定窑以产白瓷着称,但是也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之类的东西,文献分别称为黑定、紫定、绿定。

    其中以黑定的传世量少,也是价格最高,最为珍贵的东西。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不对吧,黑定不是色黑如漆,乌黑透亮而已么,怎么盏内居然有曜变斑痕?”

    “少见多怪。”

    严老慢慢放下了茶盏,瞪眼道:“难道你不清楚黑定也有三大类吗?第一类为纯黑色,釉面漆黑光亮,极其朴素。第二类釉面有窑变痕迹,或是兔盏纹,或是油滴斑,或是类似铁锈的颜色等等。至于第三类,那是采用金彩装饰,在外壁涂金线绘图,又在内壁描绘龙凤之类的图纹,色彩富丽,又显得十分庄重。”

    在严老的指点下,那个掌柜恍然大悟之余,又提出新的疑问:“严老,据我所知,黑定是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可是我刚才看在盏足的时候,胎却是淡黄色的。”

    “无知。”

    一瞬间,严老恨其不争道:“你既然知道黑定是白胎黑釉,那么也应该清楚,所谓的白胎白骨,那是白中带微黄的颜色。况且茶盏搁得久了,又沾染不少黄泥,自然更加黄浊了。只要把浊垢擦去,自然看得见白胎……”

    说话之间,严老双手拿起茶盏一翻,只见清洗干净的底足果然变白了许多,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到胎足的坚质细密。只要这样细致的胎骨,才可以把盏壁做得那么薄。

    “另外,你们应该清楚,与之前制瓷的正烧不同,定瓷用的是覆烧法。覆烧法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还能节省燃料,又能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不过也有明显的缺点……”

    此时,严老把茶盏正放在桌上,指着盏口说道:“现在东西洗干净了,你们也应该看得很清楚,盏上有芒口,这是覆烧留下的显著特点。”

    所谓覆烧法,就是将碗盘等器皿反扣着焙烧。这样一来,尽管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但是为了防止瓷器相互粘贴起来,所以口沿不能施釉,要露出骨胎,所以称为芒口。

    “难怪严老刚才摸了摸盏口,就突然大谈白猫黑盏的典故了。”一个掌柜笑叹道:“原来在那个时候就知道这是黑定盏。”

    “你们懂什么。”严老突然叹气道:“刚才我还以为只是普通的黑定,等到东西还原本色之后才发觉这竟然是官窑黑定。早知道我宁舍去一张老脸,也要把东西抢过来。”

    “官窑黑定!”其他人又是一惊。

    要知道定瓷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普通民窑,创烧于唐代,默默吸收刑窑白瓷的技术,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然后厚积薄发,终于在北宋中后期开始为宫廷烧造御用器具,成为了所谓的官窑。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才与钧妆官哥并列,号称五大名窑。

    民定与官定肯定要区分开来,免得大家以为定瓷件件是精品,其实也有质量不怎么样的,只有官定瓷才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显然,严老认为眼前这个茶盏,应该就是官定,曾经的宫廷御用物品。

    “严老,你这话的根据是什么?”

    这是不在责问,而是十分认真的讨教。

    “你们要注意观察……”严老也没有敝帚自珍,慢慢解释起来:“古代有些文献中提到,一开始的时候,北宋宫廷之所以不用定瓷,就是因为有芒的原故。但是后来,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在芒口上镶嵌了金银,就提高了档次,终于让宫廷接纳了定瓷。”

    “你们来摸一摸盏口的边缘位置,是不是有细微的痕迹。”严老指点道:“这是常年累月镶嵌金边银边后留下的压印。”

    借着这个机会,一帮掌柜纷纷上手触摸茶盏,仔细感受黑定瓷的细腻质地与乌亮光泽。然后也不用严老怎么解释了,这样的品质如果还不是官定,那真是天理难容。

    “嘿嘿,总算是见着五大名窑珍品名瓷了。”

    “以前只是在博物馆见过,现在这样近距离感受,还能上手鉴赏确实是头一回。”

    “今天喜鹊落枝头,赚大发了……”

    从几个掌柜的窃笑声中就可以知道,他们压根就没有怀疑严老的判断,而是想找个借口好好的把玩鉴赏黑定茶盏罢了。

    “上手归上手,别弄残了,不然把你们全卖了也赔不起。”严老厉声道,看似是警告,却何尝不是一个变相的提醒。

    适时,郝宝来小心翼翼打听:“严老,我也知道定瓷很珍贵,不知道这个黑定茶盏,又该值多少钱?”

    “总是提钱,俗不可耐。”严老皱眉道:“这样的稀世珍宝,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在有的时候,甚至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郝宝来顿时尴尬一笑,心里多少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天下肯定没有用钱买不到的物品,只是在于钱多与钱少的问题而已。

    “郝兄,你也别不信。严老说得很对,这样的珍宝确实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在市场上根本没有。”高德全笑道:“我想想看……好像是在零二年的时候,香港佳士得秋拍曾经有过类似这样一件油滴斑纹黑定盏拍卖,之后十年过去了,却再也没有同样的珍品出现。”

    “注意,我说的是珍品名瓷,不是普通的黑定。”高德全提前声明,免得郝宝来翻查记录发现有黑定拍卖,然后责怪自己撒谎。

    “我懂。”郝宝来点头,十分好奇道:“那个珍品黑定盏拍了多少钱?”

    “记得不太清楚了。”高德全仔细思索,不太确定道:“好像是一千三百多万港元吧。”

    “一千三百万……”

    郝宝来咋舌,他可是明白人,自然清楚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艺术品成交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那么眼下个黑定茶盏又该值多少钱?

    第574章毛头小子、青年、美女

    ps:今天的第二更,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求月票。

    与此同时,旁边的几个掌柜听到高德全报出的珍品黑定盏价格,心脏也不争气的剧烈跳动几下,目光也愈加灼热了。

    当然,心动归心动,但是几个掌柜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身家,根本不可能买得起这样的珍宝。现在能够摸一摸,看一看就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所以也没有废话,很默契的你看完给我,我看完给你,慢慢的传递。

    “这碗好像挺漂亮的……”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老板,这种碗多少钱?我也想买一个。”

    “嗯?”

    众人一怔,连忙看了过去,只见说话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无敌的花样年华。尽管穿着打扮还有几分青涩之气,但是婷婷玉立、秀丽娇俏的模样,穿梭在繁华街道上,回头率肯定是百分之百。

    “老板,听见了没有。”

    随即在漂亮小姑娘的旁边,冒出来一个毛头小子,也是十八九岁的样子。不过与小姑娘相比,他就傲气多了,完全一幅我爸是李刚的派头,不客气的叫嚷道:“赶紧去拿碗,有多少就拿多少出来。”

    “嘿嘿……”

    一瞬间,众人表情怪异,不约而同笑了。

    “你们瞎笑什么。”毛头小子一愣,然后生气道:“不想做生意就直说,我们去别家店了。”

    对此,众人却没有什么反应。不过,严老也有几分忧心,轻轻叹道:“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

    “严老,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大了就好了。”一个掌柜笑着说道:“前两年我家的小子也没少闯祸,逼得我狠心抽他……”

    “好像个有词,叫什么叛逆期。管得严厉了,他偏和你对着干,要是放任自流,又怕他跟着别人学坏了,真让人揪心。”

    一帮掌柜人过中年,肯定有儿有女了。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顿时有许多的共同话题,甚至连旁边的高德全和郝宝来也是连连点头,可见心有戚戚之感。

    当然,王观还没有这方面的感触,所以看见毛头小子似有恼羞成怒的状况,顿时轻笑道:“左转一百米有个店铺,告诉店员你们要建盏,他就会给你们拿了。”

    王观说的不是古玩店,而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