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那赶情好。就等大师你来了。”皮求是很高兴,不过又马上反应过来:“大师这么急,现在就要离开吗?不在香港多待两天?”
“和尚本来就是红尘过客,办完了红尘之事,自然要回去清修了。”
半山和尚微笑道:“况且两位施主显然也有要事在身,贫僧就不多打扰了。再过十天或半个月,自然再见!”
看见半山和尚态度坚持,王观和皮求是也不好再劝,稍坐片刻就起身送他离开。
不久之后,目送半山和尚带着行李登机而去,两人才开车返回酒店。途中皮求是笑道:“兄弟,你后悔了没有?”
“后悔什么?”王观有些不解。
“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皮求是轻笑道:“半山大师遇到困难了,那可是趁火打劫的最好时机呀,别告诉我,你对寺庙那屋子物件不感兴趣。”
“我还没那么损。”王观摇头道:“大师是真正的高僧,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更加不能贪图宝物落井下石。”
“说的没错。”皮求是赞同道:“求得一幅唐伯虎鸦阵图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更不用说你得到的焦尾琴。冲着这件稀世珍宝,帮忙也是应该的……”
说话之间,王观忽然感觉方向不对,顿时有些奇怪道:“皮大哥,这是要去哪里呀?”
“时间还早,带你去认识几个同行。”皮求是笑道:“不过这些同行有些特别,他们自己不开店,却经常北上搂货,而且倒腾的往往是精品大买卖,属于同行中的佼佼者。”
“哦!”
王观目光一闪,揣测道:“是最受拍卖公司欢迎的艺术品经纪人么?”
“对了。”皮求是笑微笑道:“别看他们自己不经营店铺,但是开店的未必有他们赚得多。口碑好,人脉广,能力强的人,每年收取的佣金是我们开店利润的十几倍以上。”
王观轻轻的点头,也没有什么怀疑。
艺术品经纪人,这是现代的词语,实际上中国很早就有经纪人这种职业,古时称牙人。说白了就是行里帮忙拉纤的中介,按照成三破二的收费标准,只要生意成了,买家卖家都要付他劳务费。
不过艺术品市场发展到现在,这种中介只是小打小闹的范畴,都不好意思冠以艺术品经纪人的名头。按照现代的标准,真正的艺术品经纪人,或者经纪公司,那是属于很有能力的一群人。这群人实力最低的,也是十分高级的理财投资顾问;实力最高的,则是能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呼风唤雨,推波助澜,影响整个市场的艺术品价格波动。
这可不是在夸大其词,因为一些大型的艺术品经纪公司,往往签约买断画家一年内的所有画作代理权,批量一次性购进画家的作品,再到价位更高的市场倒手赚差价。有的还长期签约画家,代理全国范围的市场销售。
一些不知名的小画家就不说了,如果能够拿到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代理权,然后与大拍卖公司进行一系列的包装、运作、推广,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可以操纵市场的价格。
当然,皮求是要介绍的几个朋友,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他们时常受到各大公司老板之托,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有升值潜力的艺术品。”皮求是笑道:“毕竟香港的艺术品市场更容易与国际接轨,舍得花钱购买艺术品的人很多,自然也舍得花钱请艺术投资顾问帮忙打点。”
“这个恰好与国内相反……”皮求是微微摇头道:“国内收藏界舍得花钱买东西的人多,舍得花钱请艺术投资顾问的人却很少。一般是自己出马,所以往往打眼了也不自知。”
“很对。”
王观深以为然,然后笑道:“不过也不能怪国内的老板吝啬,人家连几亿几千万的东西都买了,也不在乎多给些佣金。问题是国内好像没有多少专业的艺术品经纪人吧,就算有也是良莠不齐,让人很难信任。不然的话,当初李老板也不会千里迢迢把皮大哥从津门请到江州观看祭红天球瓶了。”
“就是这个原因。”皮求是点头道:“不仅是内地,就算是在香港,有权威、有信誉的艺术投资顾问也非常少,至少是从业十五年以上的资深人士。”
“那更要好好认识一下了。”王观笑道,一年来的闯荡,让他彻底明白多个朋友多条路绝对不是什么空话。不客气的说,没有诸多朋友的帮衬,就算他再有能力,恐怕也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在说话之间,皮求是也开车来到了一个会所。这应该是私人会所,不允许一般人进去,但是皮求是的朋友显然也打过了招呼,报出名字之后门卫就放行了。
皮求是已经熟门熟路了,进去之后就直接在前面带路,绕行了片刻就来到了一间十分宽敞雅致的茶室之中。
此时,茶室坐了几人,中间的有个相貌清秀,身穿旗袍的妹子在沏茶,行云流水的动作不着烟火之色,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心情也不自觉舒畅起来。
当然,听到门外的动静,也有人抬头看去,脸上露出笑容:“皮兄来了,事情办完了?”
“办妥了。”
皮求是一笑,引见道:“顺便带一个京城的同行过来,请大家多多关照。”
“好呀,我们最喜欢交新朋友了。”那人笑道,然后站了起来,只见他四十多岁模样,头发三七分,又梳理得十分整齐,身上充满了精练之气。
“兄弟来认识一下。”皮求是笑道:“这位是沙大哥,沙僧的沙,也是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沙(杀)一刀。”
第630章喝洋墨水
ps:卡文的感觉好难受,快到两百万字的时候遇到瓶颈,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缓一缓,今天又是两更,大家见谅。
听到皮求是的介绍,王观就知道这人与他的关系很好,立即问候起来。
“皮胖子这是在损我,还是在赞我呀。”
沙大哥本名自然不是沙一刀,而是叫沙庆丰,十四五岁就在行里爬摸打滚,磨砺了二十年才算是声名鹊起,成为了比较知名的艺术品经纪人。
“自然是赞。”
此时,皮求是笑道:“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本事杀这一刀的。”
至于所谓的杀一刀,真的不是什么恶评,反正是一个美誉。旨在称赞沙庆丰目光毒辣,而且砍价的本事高明,砍价就是一刀,而且一刀下去不偏不倚,正好戳中卖家的心里底线。久而久之,杀一刀的名号就这样传出来了。
“我看不像是赞,而是在揭我的底儿。”沙庆丰一笑,也好奇的打量王观:“小兄弟是京城的同行?以后多多亲近……”
这话沙庆丰也是看在皮求是的面子上才说的,不然考虑到王观的年纪,估计直接把他当成才入行的学徒,不会那么客气。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有人脉和没人脉的区别了,有人介绍自然比较容易融入圈子中。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于朋友的朋友,一般情况下就先有两三分的好感了,就算素昧平生也能够聊上几句,然后就一回生,二回熟……
就好比现在,就算心里惊诧皮求是怎么带个年轻人过来,但是沙庆丰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热情洋溢的招呼王观坐下,叫漂亮的妹子奉茶。
“谢谢。”王观也有两分拘谨。实际上拘谨才是最正常,也是最适合的反应。不然初来驾到就大大咧咧。毫无顾虑的模样,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喧宾夺主。
王观端起杯子微抿了口茶,也顺势仔细打量其他人。
这个时候,另外几个人好像是在观赏什么物件。见此情形,王观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在过来之前皮求是就已经说过了。这些人也不经常聚会,一但聚会的话,要么是商量什么事情。要么是某人得到了什么好玩意,所以请大家过来观赏做个评价。
现在看来,这次聚会属于后者。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几个人手中把玩的东西是俑。
所谓的俑,那是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东周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用来代替活人殡葬,说起来也是一种文明进步。
中国最著名的俑,自然就是秦始皇陵中挖出来的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兵马俑。不过现在众人观赏的俑比较小巧,根据王观的目测,感觉有些像是汉俑。
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秦俑相比。汉俑明显要小许多,就算是最大的汉俑。体积也不过是秦俑的三分之一而已。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力与风俗的问题罢了。
要知道秦王朝覆亡后,经过几年惨烈的楚汉争霸战争,最后是刘邦获胜。尽管建立了一个大汉王朝,但是早期经济凋敝,连皇帝都无法找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来为自己驾车,官员们只能乘坐缓慢的牛车出行。一般百姓的贫困更可想而知。
国力不行,说白了就是没钱了,连活着的时候想阔也阔不起来。更加不用说死了以后,陪葬品的规格形制自然大大削减了。哪怕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繁荣昌盛,但是毕竟规矩已经定下来了,也不好再更改,所以就一直延续下去。
“谁弄来这些玩意?”
与此同时,皮求是好奇问道:“看模样,应该是汉代的说唱俑。”
说唱俑,属于一种舞乐杂技的俑。
西汉中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得到复苏并稳定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开始提高,手头上有钱了自然变得阔绰起来。大家都知道,解决了温饱的问题,那么单纯的物质享受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生活需求了。
这个时候世人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歌舞声乐杂技百戏自然应运而生。
说起来百戏乐舞的盛行,其实也与刘邦有些关系。毕竟众所周知,刘邦出身平常,就算后来发达了成为皇帝,却更加偏爱民间的舞乐。
在史记上也有明确的记载,汉高祖刘邦回家乡与父老乡亲宴饮到酒酣耳热时击筑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唱大风歌。也就是从他开始,民间的舞乐就取代了先秦时期的贵族声乐成为了流行,更为后来的汉乐府出现奠定了基础。
不仅是刘邦,就是那些开国功臣,也没有几个出身好的,正印证了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所以爱好自然相同,都喜欢热热闹闹,敲敲打打的舞乐,那么各种说唱俑和杂技俑自然开始出现在陪葬物品上了。
也就是说,相对比较常见的武士俑、仆役俑,说唱俑简直就是各种陶俑中的小清新,更具有收藏的价值。
“老孟淘回来的。”
这个时候,沙庆丰笑道:“他的运气不错,不过是出趟门而已,就在一个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发现这些东西,感觉不错就顺手拿下了。”
“我怎么没有这样的运气。”
皮求是一脸羡慕之色,招呼一声,自然有人把手中的俑递了过来。
王观也在旁边打量,只见俑应该是陶质,造型比较夸张,双手上下张开摆了一个托状,腰身微弯好像是旋转起舞,给人强烈的动感。
看了片刻,王观若有所思道:“这是蜀川出土的汉俑吧。”
“怎么说?”沙庆丰笑问道,也没有什么意外之色。毕竟皮求是敢把人领过来,那么王观肯定有些水平,不然也不好意思带过来丢人现眼。
“在汉代,尤其是到了汉代中期,蜀川已经具备天府之国的雏形,经济十分繁荣发达,不然也不会出了卓王孙这样的富翁大豪。”王观微笑道:“无论是官绅还是百姓都比较富足,所以制作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的神情。”
“这种神态十分的微妙,好像天真烂漫的孩童,质朴、纯真,无忧无虑。就算土埋千年,陶俑的表面有些风化模糊了,但是在夸张的眉宇间,一瞬间定格的微笑,神态气韵非常生动,让人看了一眼就心生喜爱之意。”
说到这里,王观顺手指着皮求是手中陶俑的的一片白色状土锈,先是微微的触摸了下,搓了搓粉末,然后分析道:“这应该是崖墓出土的陶俑,表面沾有岩崖浆,土锈十分牢固,初步可以判断这是真品。”
“眼力不错嘛。”沙庆丰赞许道:“专玩这个的?”
“差不多。”王观笑道,不靠异能作弊,从专业素养来看,陶瓷鉴别是他的强项,至于其它都是一般般,大概略通而已。
“难怪了。”沙庆丰释然,笑道:“不错……”
“何止不错,绝对比你强。”皮求是笑眯眯道:“你信不信,真正比较起来,我这位兄弟的眼力,起码甩你好几条大街。”
“废话,信,我怎么不信。”沙庆丰白眼道:“我又不是玩这个的,干嘛不信。”
与此同时,旁边有人参与进来,笑着说道:“就是,老沙是专门喝洋墨水的,和我们玩不到一块。你和他聊国内的古玩,不如请他喝杯咖啡实在。”
“什么呀,一个个专门损我来了。”沙庆丰没好气道:“好端端的我可没有招惹你们。”
“你没招惹我们,但是我们嫉妒啊。”旁边有人笑道:“不声不响就接了一笔大单,不请客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就是,就是……”其他人脸上也不乏羡慕之色。
“行行行,我请就我请。”沙庆丰豪爽道:“喝茶的钱我付了。”
一瞬间,一阵嘘声响了起来,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鄙视的神态,在会所喝茶能花多少钱?而且是直接签单的,每隔一段时间才会结算。所以听到这话,立即有人摇头叹道:“吝啬,太吝啬了,比铁公鸡还要吝啬,堪称一毛不拔。”
“那你们想怎么样。”沙庆丰摊手耸肩,表情无奈道:“大家都是出来讨生活的,混口饭吃不容易啊。就算同行是冤家,好歹也给条活路吧。”
“不要装可怜,这话应该是我们说才对。”其他人自然又是一阵谴责。
借这个机会,王观也小声向皮求是打探缘由。
在皮求是的解释下,王观才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所谓的喝洋墨水,那是指沙庆丰属于专门研究西方油画的专家。
当然,这本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在香港这个地方,更加容易接受西方的艺术形式。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学习西方的油画不仅简单,而且实用性更强。反正术业有专攻,沙庆丰就是成功的典范。
不过,真正让人羡慕嫉妒的,自然不是沙庆丰鉴赏西方油画的能力,而是他在前不久的时候,凭借十分敏锐的的嗅觉,悄悄地的与一位旅美大画家签定了一些作品的代销合同。
这种事情在市场上肯定不罕见,几乎每个有关系有能力的艺术品经纪人手头上都有类似的合同,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签定合同不久之后,那个大画家就逝世了。
大家都清楚,这是艺术品市场上最大的铁律了,就算是籍籍无名的画家死后,他的作品都有小幅度的升值,更加不用说赫赫有名的大画家逝世,他遗留下来的作品价格肯定会直接翻几倍。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大家会那样羡慕沙庆丰了……
第631章大漏的传闻
ps:就算我卡文了,但是还有更新呀,求月票多多支持,拜托拜托。
画家死后,他的作品身价爆涨,那么拥有画家作品代销合同的沙庆丰,在作品出手之后自然大大的赚上一笔佣金。尤其是这段时间,正是春拍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在各大拍卖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价格一翻再翻,各种抽成佣金自然是滚滚而来……
大家是里行人,自然清楚佣金抽成的比例,稍微了解一下那些作品的成交价格,再随便计算就知道沙庆丰赚了多少了。反正做成这笔生意,就算接下来沙庆丰两三年什么也不用做,也能够过得很滋润。
嫉妒恨倒不至于,但是对于沙庆丰的好运气,大家怎么可能不羡慕。在惊叹他的好运气的同时,不宰他一刀,好像也不足以平民愤。
“行,我知道了。”
众口一词之下,沙庆丰苦笑起来:“晚上我请了,地点你们定,这样总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
众人纷纷满意点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罗列了许多个酒店的名称。尽管王观不清楚这些酒店的消费水平,但是从沙庆丰不断变幻的脸色就可以知道,肯定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好了,不说再说了,再说下去,老沙估计要翻脸不认帐,趁机溜之大吉。”
片刻之后,一个五十来岁,头发有几分稀疏的中年人轻笑道:“大家说说看,我这些汉俑怎么样?”
“自然是精品。”有人笑道:“尤其是这个舞乐俑,保存十分完好,就算埋土千年,眼睛却没有风化模糊,非常难得。”
“不错……”
其他人纷纷点头称赞,然后另外有人好奇打听道:“老孟,这些东西在哪里拿回来的?”
“沪城。”
此时。那个叫老孟的中年人微笑道:“前些时候我去沪城参加一个豪门寿宴,抵达地方之后自然少不了在当地的古玩市场逛一逛。”
“沪城的城隍庙嘛,大家都知道……”沙庆丰笑道:“几个月以前我还去了一趟,不过却没有孟兄这样的好运气。”
“我这算什么运气。”
老孟摇头,眼中尽是无比的羡慕:“汉俑是平价买到手的,就算在香港出手也无非是赚个路费,再多出一笔茶钱。可是你们却不知道,在我拿下汉俑的同时。也有人在城隍庙拣了一个惊天大漏。对比之下,我相形见绌,只有扼腕长叹的份了。”
听到这里,王观的脸色有几分怪异,也能猜测出老孟待会要说些什么。
不过,其他人不知道呀,自然是好奇询问起来:“老孟,不要吊人胃口,赶紧说说看,是谁拣什么漏了?”
作为行里人。自然清楚拣漏的几率极低,所以大家对于这样的事情才喜闻乐见。就算自己没拣过,但是听听也觉得过瘾。
“说了你们未必会相信。”老孟叹道:“我怎么没有这样的运气呢,如果有生之年我能拣到这样的大漏,那么就算现在洗手不干了也成……”
其他人闻声,自然愈加好奇起来。毕竟作为知根知底的同行,他们自然清楚这个行业的辛酸苦楚,别看在人前风光得意。能够操纵艺术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其中不知道耗费多少心血与金钱。
艺术品经纪人那是有本的买卖。本钱不足根本玩不转这个行业,先要有投入才能够生钱,每笔大生意的背后,也是用许多金钱堆砌出来的。所以不要看艺术品成交以后经纪人的佣金好像很高,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他们的付出。
一入一出,赚钱肯定是必然的,但是能赚多少,大家心里也有数。反正在场的众人,也包括才大赚一笔的沙庆丰,绝对不敢提赚足了要洗手不干的话。
然而老孟现在却说如果换成是他拣到那个大漏,就可以光荣的退休,那么也可以想象那个漏该有多么值钱了。
一瞬间,旁人连忙催促问道:“到底是什么漏呀,元青花还是宋朝古画?”
也不是说其他东西不好,主要是这两类物件在市场上更加容易卖出高价来。毕竟这是得到市场验证的,其他东西就算想拍出高价,也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呵呵,确实是宋代的东西。”
这个时候,老孟笑着说道:“不过不是什么古画,而是瓷器……”
“五大名窑。”
这下子,根本不用老孟多说,其他人纷纷猜测起来:“汝瓷?”
“钧瓷?要不就是哥瓷……”
“官瓷,定瓷?”
只是五个窑口而已,每个说一遍,自然轻易猜中答案。
“就是定瓷。”老孟肯定点头,然后又笑道:“不过,这个定瓷却不简单……”
自然不简单,能让老孟称为惊天大漏,甚至扬言说得到了就可以直接退休洗手,那么完全可以肯定,那件东西是珍贵的官定。
“官定呀。”一个人羡慕说道:“听老孟话里话外的意思,那绝对是品相完美的东西,如果交给我来运作,就是一个小碟子,也能拍出三五百万以上。不过话又回来,那件东西到底是什么物件?”
“对呀。”其他人纷纷看向了老孟,充满了催促之色。
“茶盏,一个茶盏。”老孟笑眯眯道:“不过,这个茶盏的颜色有些特别,不是官瓷最常见的白色,而是黑色的……”
“黑定!”
刹那间,沙庆丰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作为香港本地人,他们自然清楚自从零二年以后,至今已经过了十年,各大拍卖会上再也没有见过黑定的踪影。
官定瓷,而且还是最珍稀的黑定,他们自然明白这东西意味着什么……
一人浮想联翩,脸上浮现莫名的兴奋之色:“如果交给我来运作,要是不拍出三五千万,就对不起我金牌经纪人的名头。”
“五千万港元算什么。”另外一人挥斥方遒道:“如果交给我操作。直接拿去欧洲,少说也能带五百万欧元回来。”
“你们呀,还是太嫩。”
又有人轻蔑摆手,信心十足道:“我认识几个国际大藏家,他们对这样的东西肯定非常感兴趣,只要把东西摆出来,再弄个小型视频会议,绝对又是一个天价。”
其他人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运作方案。从这些方案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的能力不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两把刷子……
“不过,你们是不是有些水中望月了。”好久之后,老孟忍俊不禁道:“东西的主人又没求到你们身上,你们瞎忙个什么劲啊。”
说开了也没人觉得尴尬,反而有人振振有词道:“这叫提前策划,指不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老孟,你认识拣漏那人吗?”
“废话,他要认识的话。早就自己自己出马了,哪里轮得到你去。”旁人叹道:“可惜了这样的好东西……”
其他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作为同行,这些人多少有些职业病,听到一些珍贵的物件,第一反应就是考虑怎么兴风作浪……不对,应该是怎么推波助澜、包装运作推广。
“你猜对了,我确实不认识拣漏的那人。”
与此同时,老孟也是十分遗憾:“当我听说那事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去联系那人,可惜他已经离开沪城了。”
“唉……”其他人感同身受的叹气起来。就在这时,沙庆丰却有几分怀疑:“孟兄。这事靠不靠谱的,别是内地同行的手段。”
“嗯?”
众人一听,顿时也有几分警觉。毕竟拣漏这种事情,也是真真假假的,真事也不必多说,自然是大家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但是虚假的拣漏,则是同行们编造出来的流言。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王观和俞飞白感叹国外有人花了几块钱买了一个碗,经过鉴定是十分珍贵的东西,拿去拍卖会之后卖出了天价。
不过等到这事淡化下来之后,却有圈内的大行家隐约透露,这个“漏儿”却是出自同行的手笔,炒得热火朝天之后,拍卖价格自然哗啦啦上涨。
所以沙庆丰才担心,这事会不会又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老沙,你多虑了,我做事情你还不放心吗。”老孟摇头道:“这事是几个内地行家亲眼所见,而且其中有一个还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绝对不会撒谎。另外我还刻意去被拣漏的那家店向店主了解情况,他现在已经后悔得差点关门……”
“呵呵,这也正常,换成是我,估计也要吐血。”有人摆了摆手,继续打听道:“孟兄,既然你都去调查了,就没问出拣漏的人是谁?”
“问了,不过那些知道情况的行家要么是矢口否认这事,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透露口风。”老孟无奈道:“同行是冤家啊,估计他们也是打算自己运作,所以守口如瓶。”
“那当然,换成是你,如果有线索了,肯定也不会多说。”其他人理解点头,扪心自问,易地而处,谁都一样。
“不对。”
适时,沙庆丰又表示怀疑:“孟兄你的为人,大家心里也有数,典型的不到黄河不死心,如果不挖出一些关键信息来,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没错,老孟呀,你肯定留了一手,不够意思啊。”
众目睽睽之下,老孟苦笑起来,本来想拿这事当个趣谈的,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怨自己嘴贱,也是活该!
第632章天上掉馅饼?
ps:二更了,今天会有三更,求月票多支持。
在众人的追问下,老孟忍不住瞪眼道:“老沙,我又没招惹你,干嘛总是和我过不去?赶情今天不是来喝茶,而是专门来揭我的底呀。”
“我怎么敢啊。”沙庆丰笑呵呵道:“不过孟兄你都起了头,那么干脆全部交待就算了,何必遮遮掩掩的吊人胃口。”
“就是就是。”其他人自然是连连点头,目光充满了期待。内地人口基数太庞大,就算知道有人拣了大漏,但是想到找到那个人真的很难很难,除非有关键的线索……
当然,大家也只是表面上催促而已,实际上也没有紧逼的意思。大家都是同行,自然也明白规矩。打听到什么机密,那是你的本事,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大家自然无比感激,但是你不想说,大家也不会强求。
毕竟孔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忽施于人。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苦打听到的消息,就这样轻易的拱手让人。现在大家是可以逼迫老孟透露消息,但是指不定明天就轮到自己了。所以就算老孟最终断然拒绝,大家也最多是唉声叹气一番,然后该干嘛去就干嘛去了。
不过,老孟显然也是个比较够意思的人,稍微犹豫了下,就轻笑道:“我要是说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周餐饮费,是不是你们包了。”
众人自然一阵欣喜,当下就有人爽快道:“没问题。”
“一人包一天,一条龙服务,绝对让你满意。”其他人纷纷附和起来,然后示意老孟不要再卖关子,赶紧说正事。
“我可没有白占你们的便宜,要知道为了打听这个消息,我可是在其中一个知情行家的手里,以一个高价买了这些我不需要的汉俑。才算是得到一些口风。”老孟摇头叹气道。
“我说呢,你从来不玩陶瓷的,怎么突然改性子了。”
“还骗我们说是在地摊买的,拣了个小漏,真是自欺欺人……”
老孟的叹声不仅没有得到同情,反而招来了一片谴责,也让他有几分无语。
“你们还想不想听下去,不想听就算了。”老孟威胁起来。自然又让其他人变脸,连忙说起了好话。不要怀疑,这年头大家的节操不值钱,听到他们许诺的好处之后,老孟才算是颇为满意的点头,然后继续往下说。
“拣漏那人的联系方式,那个卖我汉俑的行家没有透露,不过他却明白告诉我,拣漏的那人也是行里人,并且在京城开了一家古玩店。”老孟皱眉道:“不过你们也清楚。京城的古玩店太多了,就这点信息去找人。简直和大海捞针差不多。”
“没错,老孟你被坑了。”有人赞同点头。
“不仅是他被坑,也顺带坑了我们。”也有人表示自己不满:“你这点消息,根本抵不了一天的餐饮费……不对,老孟,你该不会又藏了一手吧?”
“很有可能。”沙庆丰深以为然:“以老孟的性格,绝对不干这种吃亏的事。”
“好吧好吧!”
在众人的怀疑目光中。老孟干脆利落道:“那人姓王,年纪不算很大,他的古玩店开在京城琉璃厂。这下子你们该满意了吧。”
众人自然满意了,毕竟有了两个限定,那么搜寻的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许多。只要抽空去一趟京城,再用心打听十天半个月的,必然会有结果。
另外,大家也不担心老孟撒谎,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毕竟他不想说的话,那么干脆避而不谈就行,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怪怨,又何必绕一大圈子骗人呢。
“老孟,真够意思。”一人把信息记在心里之后,立即笑道:“没得说,今晚老沙先请,明天我来接班。”
不过,也有人促狭笑道:“没那么快,老沙起码要请两天,到了第三天才轮到你。”
“知道知道,不要特别提醒……”
说话之间,沙庆丰突然注意到旁边皮求是脸上的怪异笑容,顿时哼哧道:“皮胖子,你也不用幸灾乐祸,也不用妄想借口离开香港就可以免去请客了。不仅要请老孟,还要顺便请我们大家!”
“凭什么呀。”皮求是自然不乐意了:“我可是客人,你们这些大地主,应该热情的接待尽地主之谊才对。”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可以肯定这人肯定看过内地电影。
“看你这身材,就知道这些年吃了我们多少,现在也该回报一下了。”
调侃几句之后,最终有人图穷匕见:“皮兄住在津门,与京城相邻,人脉又广,对于刚才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嗬,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呀。”皮求是笑了笑,看了眼王观之后,立即耸肩道:“无所谓了,请就请吧,反正迟早我也要吃回来。”
“算你狠。”
沙庆丰摇头,忽然看向王观,随口问道:“小兄弟在京城,听说过这事吗?”
“嗯?”
王观有些意外,更多的却是啼笑皆非,而且不怎么怎么回答。
“你居然问他……”
就在这时,皮求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老沙啊老沙,我真有些佩服你了。”
“什么意思?”不仅是沙庆丰稀里糊涂,其他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皮求是为什么笑得那样奇怪。
“莫名其妙。”
老孟摇了摇头,举杯喝了口茶,也有几分好奇道:“小兄弟是京城的?平时玩些什么?”
“陶瓷。”
王观一笑,拱手道:“不过也开了间铺子,其它东西多多少少也玩一点,请诸位前辈以后多多照应,赏一口饭吃。”
“不要太客气,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嘛。”老孟笑呵呵道:“铺子在哪儿呀,我说了这事之后,这几个家伙必然要进京走一趟,到时让他们去你店里帮衬一下。”
从这话就可以看出,老孟这人的心肠不错,有古人仁义之风,他都这样说了,其他人自然不好意思不去。
此时,不等王观开口,皮求是又咧嘴大笑起来:“不错,要帮衬,必需帮衬,而且只要你们去了,想不帮衬都难。”
“皮兄,你好像话里有话似的。”旁人皱眉道,品出不同寻常的意味来。
“有吗,肯定是你多想了。”皮求是笑道:“兄弟,派名片呗,免得他们好找。”
王观迟疑了下,最后听从皮求是的建议,给在场每人递了一张名片。
那些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人漫不经心的接过名片,随意瞄了一眼,也不知道看了名片内容没有,就直接揣兜里了。另外也有人比较郑重,接了名片就认真的观看起来。
乍看之下,就有人惊喜道:“好巧啊。”
“什么巧?”自然有人询问。
“小兄弟居然一样姓王,而且就在琉璃厂开了一家古玩店。”那人笑道:“拾遗阁,名字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韵味……”
“咣铛!”
就在这一瞬间,老孟茶盖有些捉不稳,一下子就与茶杯磕上了。与此同时,王观正好把名片递到老孟的眼前,然后轻笑道:“孟先生,请多关照。”
“呃……”
老孟连忙放下茶杯,接过名片定神一看,瞳孔立时收缩了几分,然后抬头看向了王观,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之色。
实际上大家或许不知道,又或许心里门清,反正老孟其实还留了一手。尽管那个卖他汉俑的行家没有透露王观的名,以及联系方式,但是他却在另外一个知情店主口中知道了王观在京城经营店铺的名字。
说起来,这个知情店主也是狡猾,只是说了店名,却没有透露其他。问题在于,老孟却棋高一着,只要稍微的综合起来……
“姓王,年纪不大,在琉璃厂的古玩店名为拾遗阁!”老孟把打听到的信息,再与名片上的内容作了个对比,基本上吻合。
一瞬间,他自然是惊喜交集,感觉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晕了。
就在这时,沙庆丰的眼中掠过一抹若有所思,忍不住试问道:“老孟,无缘无故的你拿着名片傻笑什么?”
“什么傻笑。”
老孟反应极快,顿时收敛各种心思,转头瞪眼道:“时间已经不早了,你还是想一想,待会在哪里请客吧。”
“没错,去福来登怎么样?”
“四季酒店也不错的……”
“实在不行,就去君悦!”
其他人纷纷转移了注意力,一个更比一个狠,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自然不心疼。
“你们这帮家伙……”沙庆丰无奈道:“好了好了,就去君悦。”
“既然这样,你还等什么,赶紧打电话订位子啊。”旁人催促起来,等到沙庆丰订好了包厢之后更是号召大家马上出发。
“有必要这么急吗。”
“晚上有事要忙,但是不吃你这一顿,又不甘心……”听到那人的解释,沙庆丰有些哭笑不得,干脆什么话也不说了,直接招呼大家出门。
临走之时签单的自然是沙庆丰,然后大家来到了停车场,纷纷亮出了车钥匙。就在这时,老孟笑逐颜开,轻轻朝王观招手道:“小兄弟,坐我的车怎么样。”
“孟兄,不劳你费心了。”与此同时,沙庆丰笑眯眯道:“他是坐我的车过来的,现在自然是坐我的车过去。”
顺便一提,皮求是接送王观的车,就是借沙庆丰的……
第633章西方骑士剑
ps:月票求求求,大家多支持吧。
虽说大家都是靠眼力吃饭的,但是每个人的眼力也有高有低,其中沙庆丰杀一刀的名号,自然不是浪得虚名而已。在茶室的时候,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出来之后又看见老孟突然那么热情,肯定更加的怀疑。
“老沙,你……”
此时,看见沙庆丰和自己抢人,老孟自然有些急了,不过察觉沙庆丰怪异的眼神,他顿时也警觉起来,立即改口笑道:“随便你了,我只是担心你搭了皮胖子之后,又多加一个人会超载而已。”
“好端端的,干嘛扯上我了。”皮求是十分不满,感觉自己躺着也中枪。
“呵呵,谁叫你能吃,该减肥了。”老孟笑道,也知道皮求是心宽,不会介意这样的玩笑才敢打趣。不然伤人自尊的话,一般是不会提的。
皮求是果然满不在乎,反过来威胁道:“回头上你家吃去。”
笑谈两句,在旁人的催促下,老孟带着几分无奈的心情开车而去,心里琢磨着到了酒店再找机会与王观接洽。
与此同时,沙庆丰也开车载着王观和皮求是离开了会所,缓慢的跟在老孟的车后前行。等到车子开了一段路程,他忽然回头笑道:“小兄弟,老孟说拣了大漏的人是你吧。”
“呃……”
王观有些意外,本来以为沙庆丰会旁敲侧击的,没有料到他直接开门见山。
“你也不用否认,老孟这个人我知道。”沙庆丰笑道:“性格十分沉稳,很少有刚才那样失态的时候,所以稍微联想就清楚怎么回事了。”
“尤其是皮兄,三番五次笑得那么诡异,肯定有鬼……”
说话之间,沙庆丰点了点皮求是,埋怨说道:“明明知道小兄弟的底细。却装聋作哑,真是不够意思呀。”
“兄弟,他都猜出来了,就别隐瞒了。”皮求是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听到皮兄说沪城有人拣漏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你,最后发现果然不出所料……”
“对了,听孟兄的意思。他好像也出席了苏家老爷子的寿宴,当时你应该也在场,难道就没有见过?”皮求是有些好奇。
“参加寿宴的人太多,至少有三五百人,没怎么留意。”王观笑道:“我当时光顾和熟人聊天了,倒是没怎么注意其他人。”
“哦。”皮求是恍然。
“哈哈,真的是小兄弟。”沙庆丰喜出望外,十分高兴。
皮求是一怔,然后也明白过来,笑骂道:“老沙。你这是在诈我们啊。”
“不是诈,本来就有七八成的把握。现在却是十分肯定。”沙庆丰笑容满脸道:“小兄弟隐藏得真够深的,而且运气也着实让人惊羡。”
“侥幸。”王观轻笑道:“纯粹是老天爷赏饭吃。”
“说得太对了。”皮求是叹气道:“不过老天爷未免太厚爱兄弟了,让我连嫉妒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剩下麻木了。”
“那是那是……”沙庆丰连连点头,尽管他不清楚王观的“战绩”,但是仅仅是一个黑定茶盏,也足够让他羡慕到极点了。
附和之后。沙庆丰话峰一转,自然试探起来:“小兄弟,刚才我们说的话你也听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王观眨眼道,摆明了是在装傻。
“明人不说暗话,小兄弟何必装糊涂。”
沙庆丰直言不讳道:“黑定茶盏,那是稀世珍宝,只要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