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5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介意。”

    壮汉随手拿起旁边一把尖刀,轻轻呵了口气之后,又拿起一块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起来,同时直言不讳道:“孟先生应该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我的珍藏,是我费了十几年时间才一点一滴的收集起来,没有转让给别人的打算。”

    “我可以出高价,三五百万都没有问题,价钱随便你开。”蔡鹏又叫嚷起来,这样的举动像极了电视上经常出现的那些成事不足成败有余的纨绔子弟。不过话又说回来,电视是高于生活,但是也源于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原型,自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然而,壮汉闻声冷笑,对于蔡鹏的话置若罔闻,继续擦拭他的兵器。

    蔡鹏又准备开口,却让王观拦了下来,低声告诫道:“这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你少废话,免得适得其反。”

    蔡鹏嘴角动了动,最终没有开口,老实的沉默不语。其他人这样说,他或许要生气翻脸,但是面对王观的时候,他总是莫名心虚底气不足呀。

    老孟见状,也微微的暗喜,毕竟没有蔡鹏胡乱插嘴,他就比较容易说话了。

    “辛先生的心情,我却也能够理解。”老孟微笑道:“毕竟这些收藏来之不易,无论换成是谁都不会轻易让人的。不过辛先生也应该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艺术品的收藏,那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要流动起来,市场才能活。”

    “只进不出,就好像是一潭死水,更加不利于资金的回流,这不是长久之道……”

    老孟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的给壮汉灌输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不过十分可惜,壮汉却岿然不动,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好像把老孟的劝告当成了耳边风,根本没往心里去。

    见此情形,老孟微微的皱眉,又继续说道:“辛先生,难道我说的不对?”

    “你说得很对。”壮汉点头,在老孟喜形于色的时候,却直接一剑被穿心:“不过,我现在没有出手的意思。”

    听到这话,老孟的笑容僵住了,忍不住在心里叹气。实际上来之前他就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本来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说服壮汉的,但是没有料到,他的脾性比想象中的还要犟。

    与此同时,蔡鹏也按捺不住了,直接掏出支票本道:“我也不和你废话,把这里最好的兵器拿出来,然后填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数字,一切ok?”

    “哼!”

    壮汉嗤之以鼻,连正眼都没有看蔡鹏,直接放下尖刀,又继续挪步观赏其他收藏。

    或许大家很难理解壮汉的思维方式,但是你不得承认,这个世界很大,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怪人”存在。他们的痴迷在常人眼中,那是非常奇怪的表现。

    以壮汉为例,痴迷于收藏冷兵器,而且从老孟的语气之中就可以知道,他应该不缺钱。问题在于,他宁愿把钱花在兵器的收藏上,却不舍得用来改变居住的环境。由此可见他对于冷兵器的痴迷程度了。

    这种“视钱财为粪土”的性格,自然不会在意蔡鹏的支票本,也让蔡鹏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甚至陷入了茫然之中,困惑向来无往而不利的招数怎么不好使了?

    好半响,蔡鹏才回过神来,向大家求助道:“怎么办?”

    一帮人面面相觑,也没有什么主意。

    要是在平常时候,壮汉态度坚决,他们就主动退让,然后过两天再来拜访,然后坚持不懈,拿出比刘备三顾还要持久的恒心,磨,一直磨,磨到壮汉回心转意为止。

    不过,这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方法,不太适用于蔡鹏。因为他很急,不可能有这么长的耐心与壮汉磨下去。

    “稍安勿躁。”

    就在这时,王观却比较镇定,若有所思道:“辛先生没有直接赶我们走,说明这事还可以谈下去。不过我们也要弄清楚到底什么地方不对,让他不肯松口……”

    “咦,好像也是。”

    在王观的提醒下,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就像王观所说,如果壮汉真不乐意,那么就算不翻脸,也不欢迎他们待下去,估计会直接赶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似置之不理,其实也留下了余地。

    “对了。”

    就在这时,沙庆丰忽然说道:“会不会是蔡少口口声声说要买最好的兵器,辛先生自然不舍得,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有道理。”其他人一听,深以为然。收藏家的库房不是商店呀,最好的东西肯定是主人最心爱的宝贝,怎么可能舍得出手转让给别人。

    一瞬间,明白了结症所在,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辛先生,我想你可能有些误会。”

    老孟走了过去,微笑说道:“蔡少只是想买一把好的兵器而已,并不是想要夺辛先生的心头所爱。要是辛先生不放心,可以帮忙推荐一些兵器……”

    适时,壮汉脸上的表情果然舒缓多了,不过也拉不下脸马上改口,但是却微微的呶嘴,轻轻的示意起来。老孟顿时心领神会,明白那个角落的东西,就是壮汉愿意出手的兵器了。其实仔细想想也是,壮汉弄了一大屋子的兵器,怎么可能不懂流水不腐的道理。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不懂,但是等到没钱买更好的兵器了,自然会逐渐的明白过来,只有交流循环,才有可以获得更多……

    “这是这些?”

    与此同时,众人走到了角落,那里有一排兵器。乍看了眼,蔡鹏就瞪大了眼睛:“都是些什么破烂玩意呀!”

    也难怪他这样抱怨,因为这排架子上的兵器卖相真的不怎么样,有些都生锈了,根本没有旁边架子上的兵器寒光闪烁,光鲜亮丽的品相。

    作为典型的富二代子弟,蔡鹏可不会欣赏什么内秀,相对来说更加喜欢酷炫华丽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他轻易就被忽悠买了西方骑士剑的原因……

    第638章廓尔喀弯刀

    ps:第二更了,再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你也别急着抱怨,这些东西其实也挺不错的……”

    就在这时,王观仔细打量架上的兵器,回头劝告了蔡鹏一句。他也没有昧着良心说话,这些兵器真的不错,尽管有些锈痕,但是每把兵器大体完好无损。相对一些古玩店中破破烂烂的古董兵器来说,这些兵器的品相也不算很差。

    “什么不错。”蔡鹏眉头皱成了川字,不断摇头道:“我要是拿着这样的东西过去,肯定会被那姓胡的家伙笑死。”

    “这倒也是……”王观轻轻的点头。

    事情都有两面性,相对古玩店的古董刀剑来说,这个架子上的兵器确实比较好,但是考虑到胡少的精心布局,那么他手头上的日本刀肯定属于精品。用次等的东西去和精品比较,自然就是以卵击石,自讨没趣。

    “其实我觉得……那把剑好像不错。”就在这时,蔡鹏忽然伸手指向房间的中央位置,那里搁放了一个小型玻璃柜子。

    在玻璃柜子之中,搁置了一把长剑。与其它兵器不同,这把剑的剑身与剑鞘是分开错放,形成了一个交叉,颇有几分韵味。

    当然,最重要的是就算有玻璃柜子隔开,但是通过透明的玻璃,大家也可以清晰的看得清楚明白,这把剑在灯光的浮映下,散发出一抹抹闪亮精光。给人一种锋芒毕露,锐不可当的危险感觉。

    “蔡少,你不用费心机了。”

    适时,老孟苦笑道:“看摆放的位置就知道了,那把剑肯定是辛先生的珍爱之物,就算你想买他也不愿意卖。”

    “真是的,有钱居然也不赚。”蔡鹏很懊恼,回头说道:“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这不是钱的问题。”

    沙庆丰等人纷纷摇头,作为艺术品经纪人。经常与各式各样的藏家打交道。其中自然没少遇到过类似壮汉这样的人,他们十分珍惜某件东西,根本不打算出手,直接砸钱是没用的,甚至觉得你庸俗,以后都不欢迎你上门了。

    这样的心情王观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在他的手头上也有许多别人惦记的宝贝,自然最烦那些惦记他宝贝的人。所以充分明白壮汉那种敝帚自珍的心理。

    “不是钱还能是什么。”蔡鹏自然不服气,小声嘀咕道:“等什么时候我……直接搬一亿现金过来,把整个房间都塞满,看他动不动心。”

    “少扯淡。”王观摆了摆手,随口说道:“等你什么时候继承了家业,才有资格说这话。”

    一针见血,正戳中蔡鹏命门,让他哑口无言。别看他刚才挥舞支票本,一副大款的样子,实际上他的账户存款也有限额。反正肯定没有一亿。

    蔡鹏嗫嚅了下,无奈道:“那你说怎么办。我就算直接认输,也不能拿这些破烂去给姓胡的笑话……”

    “凉拌呗,反正这里的兵器也不怎么样。”

    这个时候,王观的声音大了几分,漫不经心道:“整个库房之中,除了中间位置摆放的那把正武堂周先生亲手铸造的龙泉剑值得一看以外,其它的东西都是一般般的货色。买不买都无所谓了。”

    “才说着东西不错,怎么突然就改口了?”蔡鹏有些迷惑不解。

    然而,老孟等人眼中却掠过一抹会心的笑容。显然明白王观突如其来的转变到底有什么样的用意。这是激将法,而且激将法属于阳谋,就算知道对方在激自己,有的时候受激的人往往会上当。

    比如说现在,听到了王观的评价,壮汉忍不住反驳道:“你不懂就别乱说话,我这些收藏都是最上等的品质……”

    “最上等的品质也包括这些东西吗?”王观笑问起来,顺手在旁边架上一掠,然后挑起了一柄锈斑遍布的长刀。只见他手腕一晃,长刀上的灰锈就哗啦啦掉落,无声无息的驳回了壮汉上等品质的称赞。

    见此情形,壮汉顿时无话可说了。

    “不过也是。”

    此时,王观继续笑道:“拿一把现代铸成的剑作为镇库之宝,也可以知道这个库房的冷兵器的‘含金量’该有多高了。”

    “谁告诉你那把剑是镇库之宝了。”壮汉哼声道:“那是特意摆出来观赏的,我每隔几天就换一把不同的兵器搁在那里,好方便自己玩赏。”

    “是这样吗?”王观笑了笑,脸上充满了明显的怀疑。

    “哼。”

    壮汉不说话了,直接行动起来,走到一堵墙壁旁边,伸手在琳琅满目的兵器之中,轻轻的摘下来一把匕首,然后一言不发递给了王观。

    不过当王观把匕首接过来,仔细打量之后才发现这件东西与其说是匕首,不如说是弯刀。小巧玲珑,又锋芒毕露的弯刀。

    “铮!”

    王观把兵器拔了出来,只见东西的造型比较怪异。当然所谓的怪异,那是相对中国的匕首来说,只见柄首与刃身之间,形成了一个弯月状,而且刀头比较宽阔。这样的造型,毫无疑义是外国的刀具。

    王观稍微掂量了下,发现这把兵器刀头重脚轻,前宽后窄,背厚刃薄,抡动起来砍劈,具有好像斧头一样的杀伤力,应该是近身搏斗的利器。

    “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此时,壮汉冷笑道:“别看东西小,但是真正一刀砍下去,绝对能把人的脑袋砍下来。”

    这个王观倒是不怀疑,然后看向了老孟等人,打算虚心请教一番。

    “这玩意我好像在哪见过。”与此同时,一个中年人沉吟起来,若有所思道:“应该是比较有名的东西……”

    “廓尔喀刀!”

    就在这时,有人叫出了兵器的名字,然后徐徐解释起来:“这是尼泊尔的国刀,也是世界名刀之一。不过在十九世纪以前,大家对于这种刀还很陌生,直到1814年,英国派出3万大军征战尼泊尔,廓尔喀士兵的战斗力给傲慢的英国士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这种廓尔喀弯刀,让一些英军士兵见到就怕,从此以后也让廓尔喀弯刀的威名扬名于世。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把弯刀应该就是当年英军士兵收获的战利品。距今也有两百年的历史,但是刀锋还是那么闪亮,十分难得……”

    在那人的解释下,大家才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王观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无论是马来西亚的马来克力士,还是尼泊尔的廓尔喀弯刀,都是让入侵者吃了大苦头之后,立即闻名中外。然而号称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外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

    也难怪现在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五千年的骄傲就因为当时的统治阶级不争气,一下子就被砸得粉碎,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过气来,不黑你黑谁?

    当然,同样作为失败者,人家好歹也有让人敬重的东西,至少有拿得出手的武器,而作为铸兵技术源流的中国,居然只能通过缅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就在王观感叹的时候,蔡鹏的眼睛一亮,毫不犹豫道:“我就要这个,多少钱?”

    “不卖。”

    壮汉一摆手,冷着脸道:“除了角落那些,其它东西都是非卖品。”

    “这世上哪有什么非卖品,不过是钱多钱少的问题罢了。”蔡鹏不信,又习惯性的挥动支票本道:“一百万够不够,要不两百万也行……”

    真是冤大头,开店的最喜欢遇上这样的客人了。

    老孟等人恨不能替壮汉答应下来,可惜他却不为所动,反而伸手向王观把东西讨要回来,然后小心翼翼擦拭一番,再重新悬挂在墙上。

    “你再考虑考虑。”

    蔡鹏不死心,又继续说道:“要不你报个价,如果合适我直接买了。”

    “哼。”

    壮汉撇嘴,挥手道:“我说过了,不卖!另外,角落的东西你们要不要?不要的话就可以走了,不要打扰我休息。”

    这是在下逐客令呀,自然也让蔡鹏生气了,脸色变得很不好看。不过对比壮汉的体格,蔡鹏也很明智自己生闷气,不敢破口大骂。

    况且大家也是文明人,人家都拒客了,又不好意思赖着不走,只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有些束手无策。

    “既然这样,大家就……继续看那些东西吧。”王观笑道,回头又走到了角落,拿起架上的兵器慢慢打量起来。当然,这一次打量,却不是拿肉眼打量了。

    为了争取时间,王观直接打开了特殊能力扫视,一时之间整个木架上的兵器尽入眼帘,然后结果却让他十分失望。木架上几十把兵器,大部分没有什么反应,只有七八把刀剑有微弱的白光流动。但是这样的情况,足够说明这些兵器的质量不行。

    果然,不能总是指望能在垃圾堆里拣到宝贝……

    王观心中一叹,特殊能力继续扩散,把整个房屋都笼罩起来,直接来了个筛选,马上就看见了一片片或强或弱的绚烂宝光浮动。

    “好东西不少嘛。”

    从宝光的密集程度来看,王观就知道壮汉确实是个行家,收藏的兵器里头有许多的精品,不过与自己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639章吕祖神像

    ps:三更了,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月票。

    王观觉得壮汉的收藏不如自己,也不是他在自恋。大家不要忘记了,尽管王观手头上只收藏了两把冷兵器,但是无一不是赫赫有名,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宝物。

    三国时期曹操令儿子曹丕督造的百辟匕首龙鳞,还有南北朝时期赫连勃勃让工匠精心铸成的大夏龙雀。这两把兵器,只要拿出一把,就足够让冷兵器爱好者疯狂了。所以说有的时候数量再多也没用,质量才是关键所在。

    不过十分明显,这个库房里的兵器质量还行,却没有能让王观眼前一亮的宝贝。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也不是谁都会自己的运气那么好……

    王观才想着,突然之间看见了一抹紫金色的宝光浮耀,就好像午时阳光一般灿烂炫目,直接把他心里的一丝丝得意给掐灭了。

    “什么宝贝?”

    一瞬间,王观自然是惊喜交集,连忙看了过去。不过情况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他以为会看见一把稀世神兵现世,然而事实却是看到了一个摆件。

    与此同时,蔡鹏连忙凑近问道:“大哥,这些东西怎么样?”

    “不怎么样。”王观顺口回答,也清醒过来,轻轻摇头道:“就比商场卖的水果刀好点,恐怕连菜刀都不如。”

    “这么差劲啊。”蔡鹏顿时一脸失望的表情,十分着急道:“那该怎么办?”

    “也不是没有办法。”就在这时,王观灵光一闪,微笑道:“你去问一问辛先生,看他愿不愿意把兵器借给你。”

    “借?”众人自然感到十分惊诧和意外。

    “没错,就是借。”王观笑着说道:“反正你和胡少就是相约比试,也没有规定你的兵器一定要是自己的,不能租借别人的东西。”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蔡鹏眼睛一亮。喜出望外道:“买不到,我可以借啊。”

    峰回路转,那么事情也比较好办了。蔡鹏直接回头,继续挥动支票本道:“十万港元,租你的兵器一天,干不干?”

    看来蔡鹏也不傻嘛,分得清楚租和买的区别。然而壮汉更加不笨,立即伸出两根手指头。把价格翻了一倍:“二十万。”

    “成交!”

    蔡鹏也不还价,马上在支票上填写了这个数字,然后撕下一页塞到壮汉的手中,又恢复了趾高气扬的神态:“钱给你了,明天中午之后带东西到……”

    报了一个地址之后,蔡鹏强调道:“记得带最好的兵器去,千万不要糊弄我,不然你的下场一定很惨很惨。”

    “知道了。”壮汉拿好了支票,根本没把蔡鹏的威胁放在心上。

    其实也是,这种威胁也算是香港电影经常上演的套路了。几乎每部警匪电影都有这样的对白,大家都看烦了。哪个真会害怕?对此蔡鹏也十分无奈,为什么说实话总是没人相信呢,这种事情他真做得出来的……

    且不提蔡鹏心中的呐喊,反正收了支票之后,壮汉也不客气的继续送客。

    “等等。”

    这个时候,王观自然不想那么快离开,顺势指着侧边角落的一个摆件问道:“辛先生。恕我冒昧的问一声,你的兵器库里怎么搁了这个玩意?”

    众人闻声,也纷纷看了过去。只见王观指向的摆件却一个神像。神像安放在一个龛盒中,大概有四五十厘米,一身长袍,胡须飘逸……

    如果单单是这样形容,再对比壮汉的体格,相信许多人肯定下意识的认为,这个神像就是鼎鼎大名的关二哥了。可惜不是,神像与关二哥没什么关系,所以大家才觉得有些奇怪。

    “朋友送我的东西,有什么好奇怪的?”壮汉不解道,毕竟这是信仰自由的世界,也没人规定他一定要拜关二哥啊,难道就不能信奉别的神?

    “不是奇怪。”

    王观也没有绕圈子,直言不讳道:“我只是想问,这尊吕祖像你愿不愿意出手?”

    没错,神像也不简单,就是大名鼎鼎的吕祖吕纯阳吕洞宾。

    作为八仙之首的吕洞宾,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更是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的祖师爷,钟吕内丹派、儒佛道三教合流思想的代表人物。

    当然,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还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三戏白牡丹之类的典故。

    其实不仅是在内地,在香港信奉吕祖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说在新界的云泉仙馆,就主奉吕祖,是香港著名的庙宇、名胜,香火鼎盛。

    想到这个茬儿之后,老孟等人也比较释然,以为壮汉也是吕祖的信徒,同时反倒是奇怪王观怎么看上这个玩意了。

    “你想要?”壮汉也愣住了。

    “对,我住在瓷都,距离龙虎山也不远……”王观睁着眼睛说瞎话道:“我们那个地方道教氛围比较浓厚,一来二去的我也比较崇信道家神仙。你这尊吕祖工艺不错,尤其是眉目的刻画颇有神韵……”

    简单的评点两句,王观话峰一转:“当然,有些话我说出来可能会得罪辛先生,不过又不得不说,请你多多包涵了。这尊神像应该是搁在这里好些日子了,不过表面却沾染了不少灰尘,而且供炉中更没有半截香枝,可知吕祖好久没有享受香火的供养。”

    “唉……”

    王观摇头轻叹,神态之间充满了明珠暗投,哀其不幸的意味,然后再抬头道:“辛先生,不知道你能不能允许我把吕祖请回去?”

    “呃……”

    在王观灼灼目光的注视下,壮汉稍微有那么几分尴尬。毕竟在香港这个传统风俗习惯比较浓郁的地方,众人对于神佛表面上或许不信,但是心里还是有几分顾虑的。

    现在被王观无声的指责自己对吕祖不敬,壮汉心里也有点儿惴惴,吞吐解释道:“这是我朋友的东西……”

    “你不是说送给你了吗,那就是你的东西了。”王观果断问道:“一句话,我想把吕祖请回去,你答不答应?”

    打着尊神的名义也是爽,不仅是壮汉,连老孟等人也没有丝毫的怀疑。自然,皮求是多少也察觉一些端倪,不过绝对不会拆穿就是。

    果然不出所料,在王观的步步紧逼之下,壮汉也没有怎么考虑,甚至连价格也不问,就轻轻点头道:“你喜欢那就搬走吧。”

    见此情形,王观满意点头,随即在口袋之中翻出了全部的港元现金,应该有好几万吧,也没有仔细点数就直接塞到了壮汉手里,然后招呼大家帮忙把吕祖神像抬了出去,放到车上他才彻底安心。

    “记得,明天中午之前……”

    此时,蔡鹏又提点了壮汉一番,这才与王观等人开车而去。

    回去的途中,王观和皮求是也是坐在沙庆丰的车上,两人窃窃私语起来。当然主要是皮求是笑眯眯的问道:“兄弟,你什么时候改信道教了?”

    “刚刚。”王观轻笑道:“突然之间发现,我与道家好像很有缘分,干脆信了。”

    “不仅是和道家有缘分吧。”皮求是笑呵呵道:“与佛也很有缘嘛,尤其是那个宣德大炉,那可是佛门至宝。”

    “和尚不好,不能娶媳妇,所以不信它。”王观很功利的样子:“要信也该信藏传佛教,毕竟藏传佛教的一些宗派好像不忌荤腥欲念……”

    “对呀,比如说喜欢佛……”皮求是暧昧一笑,然后反应过来,有些啼笑皆非:“兄弟你这是故意绕我……言归正传,你老实告诉我吧,那尊神像有什么蹊跷?”

    “不知道,我就是感觉神像蛮好的,反正被辛先生当成杂物扔在那里,不如让我买下来带回去研究一下。”王观微笑道,也不想表现得那么神奇。

    “嗯,回去之后要仔细研究才行。”皮求是兴致勃勃道,很相信王观的直觉。

    “我说两位……”

    就在这时,沙庆丰回头笑道:“在聊些什么呢,不介意我也听听吧?”

    “没什么,就是……”

    王观才想开口解释,忽然之间听见手机铃声响了。在没有接听电话之前,他就料想这应该是贝叶或乔玉的来电。等他摸出手机一看,发现果然不出所料,正是贝叶打过来的。

    不过王观接听的时候,却听到乔玉的声音:“我们现在在美容院,在接受最先进的……叫什么来着,对了,睡眠美容治疗……反正今晚你自己去潇洒吧,明天再来找我们……就是这样,拜了!”

    一段话下来,根本不等王观的回应,对方就直接挂了手机,让他苦笑不已,然后随便向沙庆丰打听睡眠美容治疗是怎么回事?

    “没听说啊?”沙庆丰十分茫然,也一脸苦笑道:“这些玩意我从来不关心,也没有关心的必要……”

    “就是弄点熏香,脸上贴着面膜,然后躺在牛奶里睡觉呗。”

    皮求是很有经验似的开口说道,然后察觉另外两人怪异的目光,连忙解释:“你们嫂子硬拉我去体验了一回,说是可以减肥,但是我光喝牛奶就觉得饱了。”

    “哈哈……”

    王观和沙庆丰忍俊不禁,说说笑笑之中也慢慢的返回酒店。

    第640章哥窑炉

    ps:星期一求推荐票,另外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当然,这个酒店不是君悦,而是皮求是投宿的地方。这个时候该走的也都离开了,只剩下老孟和沙庆丰留了下来,陪着王观和皮求是来到了酒店。

    知道王观要来,皮求是也帮他订好了房间。在前台办理了下手续之后,几人就轮流抬着吕祖神像来到了房间之中。

    叫唤服务员送来茶水待客之后,看见服务员退了出去,在合上房门的一瞬间,皮求是就在沙发上蹦了起来,以与肥胖身体相反的灵敏速度,直接扑到了神像的旁边仔细打量起来。

    “皮兄,你这是在干嘛?”沙庆丰和老孟有些莫名其妙。

    “看宝贝。”皮求是头也不抬,继续深入研究,东摸摸西碰碰,若有所思道:“木质有些坚硬,难道是珍贵的材料?”

    “珍贵木料?”

    老孟和沙庆丰一听,不约而同围了过来。

    一番打量之后,老孟又凑近嗅了嗅气息,顿时摇头道:“不对,这应该是普通的樟木,樟木有特殊的气息,可以防止一些虫子的蛀咬,但是味道也十分明显,很容易鉴别出来。”

    “没错,就是樟木。”沙庆丰也十分肯定。

    “不是材料的问题,难道说木雕神像是出自大师的手笔?”皮求是又沉吟起来:“不过没有款刻,比较难以鉴别。”

    “这个木雕像除了五官有几分精神以外,整体的手艺也谈不上多好。”与此同时,老孟摇头道:“应该不是大师的手艺,不过从表面的纹裂情况看来,应该也有一些年头了。对了,你们能够看出这是什么流派的雕刻手法吗?”

    “……看不出来。”

    沙庆丰打量片刻,直接摇头道:“虽说中国最著名的是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粤省潮州金漆木雕、闽省龙眼木雕四大流派,但是在这四大木雕以外。各个地方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木雕工艺存在。”

    “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自然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派别。”说话之间,沙庆丰摇头道:“我又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加上神像木雕特点不怎么明显,真是不好判断啊。”

    “很对。”老孟深以为然,也有些不解道:“无论怎么看,这尊神像都比较普通。不至于是什么宝贝吧?”言下之意是怀疑皮求是看走了眼。

    皮求是一听,又打量木雕神像片刻,立即回头道:“兄弟,你也别光顾喝茶呀,快点过来看看,东西好像不对啊。”

    “东西本来就是这样,能有什么不对的?”王观一笑,也轻步走了过来。

    “不是不对,而是没有想象中的好。”皮求是微微摇头,有些迟疑道:“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呵呵。让我看看。”说话之间,王观也凑了过来。不过他没有观看吕祖神像,而是顺手把神像之前供奉香火的小杯子拿了起来。

    当然,就算那个壮汉平时不烧香拜神,但是很久以前,吕祖应该是经常享受香火供奉的,所以不仅神像正面被烟火熏得微黑,连插放香火的小杯子也沾满了香灰。

    现在王观把杯子拿起来。手中自然不可避免的沾上了大片乌黑。不过他自然不会在意,顺手把香灰倒进了附近的垃圾桶,然后径直走进卫生间用水清洗起来。

    过了片刻。王观一脸笑意走出卫生间,迎面而来的却是皮求是三人的围观。

    “兄弟,香炉是什么好东西?”皮求是睁大眼睛观察,可惜东西比较小巧玲珑,被王观握在手中之后,就严严实实的让人看不清楚。

    “一个三足小炉,笔筒形状的小香炉。”王观轻笑道,也没有急着把小炉亮出来,而是另外找了条干净毛巾,顺势把小炉包裹在其中,十分仔细又非常小心缓慢的擦拭。

    “又吊人胃口。”皮求是埋怨了句,脸上却有几分惊喜道:“真是宝贝?”

    “差不多。”王观点了点头,又继续细细的摩挲,把小炉上的污渍抹去。

    “诶,我们真是灯下黑啊。”

    与此同时,沙庆丰苦笑道:“只顾看神像了,却是忽略了香炉,还是小兄弟比较细心,也难怪能拣到大漏。”

    老孟也深以为然,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尤其是拣漏,只要你比别人先想到一步,那么你就赢了,而后知后觉的再是后悔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就好比刚才,几个人一起看东西,但是他们三个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木雕神像上面,却是把神像的香炉给忽略了。对于一个行家来说,无论是大意也好,不细心也罢,反正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沙大哥过奖了,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没留意神像,而是注意到香炉造型比较特别。”这个时候,王观自然解释起来:“毕竟笔筒状的三足小炉比较少见,所以我就特别留意的多看了几眼,然后感觉这小炉就算有香灰覆盖,却有一股比较特殊的气韵……”

    现在王观经验十分丰富,但凡解释不通的事情,直接归类于直觉。反正相对异能来说,直觉尽管也有些玄乎,不过也能让大家接受。

    以现在为例,听了王观的解释,另外三人努力的回想,硬是没有想起笔筒状的小香炉上有什么特别的气韵,但是却没有怀疑王观的话。

    毕竟直觉这种东西很难说的,有时候非常灵验,有时候压根不准。灵验的时候自然很神,不准的时候就是渣。很显然,从王观喜悦的神态来看,他的“直觉”应该是灵验了。

    接下来三个人自然是眼巴巴的看着王观,脸上充满了催促的神态,让他不要再卖关子,赶紧把东西亮出来,让他们观赏一下。

    “嗯,可以了。”

    就在这时,王观反手把笔筒状的小香炉倒扣在桌面上,然后笑道:“大家瞧好了,东西可不简单,至于是真品仿品还是赝品,就需要请三位大哥仔细鉴别了。”

    说话之间,王观手指一松,离开了桌面。就在这一瞬间,其他三人纷纷看了过去,只见桌子上搁了一个十分精巧的竹筒状小香炉。

    当然,这肯定不是重点,重点是香炉的身上好像十分残缺,表面上有大小不一,好像层层叠叠一般的蛛网状裂纹。然而在看见这些网状裂纹的一刹那,皮求是三人再也无法淡定,不仅是眼睛瞳孔收缩起来,连鼻息也粗重了几分。

    “哥窑!”

    好半响三人才反应过来,不约而同伸手过去。三只手在空中相遇,却纷纷停了下来,也不是礼让,而是害怕在相互抢夺的过程中使得香炉磕碰坏了,那么他们可赔不起。

    哥窑,那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特征十分明显,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开片。

    这些开片有金丝铁线之称,其中大开片中套着小开片,大开片颜色发黑闪蓝,称铁线,小开片颜色发金黄,称金丝。这种特殊的风格,十分符合世人的审美观。

    当然,这里所说的审美观,自然是残缺之美。

    这种残缺的出现,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某个陶工不小心放错了釉料,然后在烧造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的裂片,一窑瓷器自然烧废了。

    不过既然已经铸成大错,也没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干脆将错就错。反正烧成的瓷器只是表面开裂而已,内部还比较结实,一样可以将就使用,所以干脆拿到市场上低价甩售……

    然后奇迹发生了,相对品相完好的瓷器来说,这种有开片的瓷器无疑是非常新奇的东西。无论古今,人总是有猎奇的心态,反而瓷器价钱也不贵,干脆买一个回去。

    这样一来,那些开片的瓷器自然在短短的时间内销售一空。

    见此情形,陶工再迟钝也应该明白发财的机会来了,然后回去潜心研究瓷器开片的原理,慢慢的终于形成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瓷……

    以上纯粹王观揣测,不过也比较靠谱,至少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估计就算是当初开创性发明哥窑瓷器的人,也不会料到这种形制的瓷器在后世会那么受欢迎。

    从北宋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南宋、元、明、清,也包括了现代,世人从来没有淡忘对于哥窑瓷器的追求,仿品自然也是屡见不鲜。

    至于真品,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反正根据统计,真品哥窑瓷器十分稀少,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而且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每出现一件,一般成交价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统计数量什么的,大家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类似这种珍贵物品,不管是什么人得到了,一般会秘而不宣,自然不可能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只能说是有一件算一件。

    不过,也可以肯定,现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哥窑瓷器,百分之95以上都是现代仿品。另外的百分之4。9999是元明清的仿品,只剩下百分之0。0001有可能是真品。

    当然,只是有可能而已,谁也不敢确保这个几率的正确性。

    所以皮求是三人在惊喜交集之后,也慢慢的恢复了冷静,开始琢磨着眼前这件哥窑笔筒状小香炉到底是真是假,又或许是仿品……

    第641章病态与天趣

    ps:第二更了,还有月票么?再投几票行不行,求支持。

    “所谓长者为先……”就在这时,老孟笑呵呵道:“不好意思了两位,我的年纪比较大,你们就礼让一下大哥,让我看看吧。”

    说话之间,老孟不客气拍开另外两人的手,径直把笔筒状的小香炉拿了起来观赏。

    “你怎么不提孔融让梨!”沙庆丰嘀咕了下,也凑近观看起来。

    乍看之下,无论是香炉内外,都有开片的存在,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充满哥窑风格的瓷器。之所以说是充满了哥窑风格,因为在没有确定真伪之前,也只能这样描述。

    对于真正的行家来说,不会去轻易判断一件东西的真假,而且越是珍贵的东西,就越要小心谨慎。不然一个疏忽打眼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金钱,或许还会赔上了好不容易才积累下来的声誉。

    老孟和沙庆丰是比较有名气的艺术品经纪人,可不是国内某些没有节操的专家。他们十分重视自己的声誉,因为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声誉毁了恐怕连赚钱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自然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作风。

    然而打量好久之后,老孟却不断的摇头,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

    “怎么,香炉有什么不对?”沙庆丰连忙问道,就算在旁边看,但是没有上手,他也不好判断东西的真假。

    “不是不对……”

    老孟小心翼翼把香炉放了下来,然后挠头说道:“釉色很肥厚,纹片又十分自然粗硬,符合金丝铁线的特征,尤其是炉口微紫之色,底足又有铁色的氧化包浆,再加上表面犹如酥油似的光泽,以及釉内如珠隐现的气泡……”

    “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聚沫攒珠……”老孟总结起来,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完全就是真品哥窑瓷器的特征。”

    一瞬间,沙庆丰吞了吞喉咙,有也些明白老孟为什么要挠头了。前面就提到了,真品的哥窑瓷器十分珍稀,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在见到笔筒小香炉的时候,两人先是一阵惊喜交集,然后冷静下来了。心里就觉得这应该是明清或民国时期的仿品,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或许就是现代的赝品。可见在潜意识之中,他们就排除了是真品的可能性。

    然而等到真正上手鉴定,发现东西居然不是赝品,也不是仿品,有可能是真品的时刻,老孟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惊喜激动之余,肯定是不自信。害怕是自己鉴定失误看走了眼。

    明白老孟的心理,沙庆丰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第一时间拿起了香炉,十分仔细的研究,从开片的裂纹,再到釉色的光泽,以及香炉的分量,每个细节都斟酌了好长时间……

    足足过去了半个小时,沙庆丰也抬起了头。一脸苦笑道:“孟兄,不仅是你,我也觉得这好像是真品。”

    “是真品那是好事呀。你们难道不希望这是真东西吗。”

    皮求是鄙视两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家伙,没好气道:“哥窑瓷器也经常在大拍会上出现,你们又不是没有见过,有必要这么震惊吗?”

    “这不一样。”老孟解释起来:“拍卖会上的那些东西是别人的收藏,可是这件东西却是拣的漏啊,性质不一样……”

    “就是就是。”沙庆丰也是满脸笑容,同时有些奇怪道:“皮胖子,你好像一点也不激动,这是漏啊,很大的漏……”

    “我当然激动。”皮求是口中这样说,表情却十分淡定,觉得两人真是大惊小怪。心想如果两人知道王观的“战绩”,又亲眼看见尾焦琴的现世过程,以及宣德大炉的神迹,估计两人也会习以为常,没有多少激动的情绪。

    这样想着,皮求是也把小香炉拿起来观赏,脸?(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